金陵十三钗小说读后感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陵十三钗小说读后感(通用10篇)

金陵十三钗小说读后感 篇1

[摘要] 电影与文学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成就了无数优秀银幕佳作。文学作品成功改编成影视作品,不仅能提升原著的影响力,还使得一批优秀作家走向影像化写作。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作为优秀的改编作品,其改编策略值得研究。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电影 小说 严歌苓 张艺谋

前言

电影与文学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成就了无数优秀银幕佳作。文学作品成功改编成影视作品,不仅能提升原著的影响力,还使得一批优秀作家走向影像化写作。影片《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它不仅获得了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的骄人成绩,同时以极高的艺术价值获得了国内电影节的肯定。笔者将剖析《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策略。

一、严歌苓与张艺谋

严歌苓和张艺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殊途同归。张艺谋有九年的农村插队经历,深谙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他的电影有着浓厚的中国味。严歌苓出生成长于中国,而立之年赴美留学后,便长期生活在美国。她在远离母语的环境里,用中文,想象着重温着属于她那个年代的记忆和故事。在海外的华人,对祖国总是有种特殊的情愫,这种对中国的深厚情感作为一座桥梁连通了严歌苓和张艺谋的创作。而在中国情结的背后,电影与小说又有着同样复杂的意味。严歌苓的作品无论是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怀还是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正如中国影视《金陵十三钗》中秦淮河女人代替教会女学生去赴日本人的“鸿门宴”,而张艺谋将此故事称为“战争中的一抹粉红”,正是对严歌苓小说中体现的美好人性的最中肯赞美。

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从创作伊始社会文化的编码便被编织进它的叙事语言之中。严歌苓与张艺谋都对中国有着很深厚的情感,一个是站在本土中国人的立场上来表现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的朴实故事,一个是以海外华人的身份,用母语描述着那日夜思念的故土上发生的故事。同样的中国情结和对人性的关注使他们的作品具有某种接近的精神气质。

二、张艺谋电影改编策略中艺术再创作的剖析

严歌苓从1993年开始参加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海外华人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驱使她写出了这部关于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事件的小说。她以女性视角,写时代文章,造就了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在那硝烟漫漫如雾,血流淙淙成河,白骨森森如山的战争中盛放,显得格外动人。

电影无法像小说一样自由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只能借由镜头的暗示作用间接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张艺谋对严歌苓小说的成功改编不仅体现了导演独到的眼光,更彰显出导演强大的艺术叙事能力。电影主要通过“压缩转换”、“增加”的手段完成了小说《金陵十三钗》的影像重构。

(一)电影对小说内容的压缩转换

这样的改编是由电影与文学的不同属性决定的。电影有时间限制,文学没有篇幅限制。文学可以尽情表现细枝末节将故事叙说详尽,而电影为了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能让普通大众看清看明故事的整体脉络,就要将小说中的细枝末节进行精减,为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让步。

电影中增加了许多小说中没有的新人物形象,如李教官,假神父约翰。可是这些人物在小说中都能找到原型,是小说中几个人物压缩转换而成。这样的重置使得电影的叙事线索比小说更清晰集中,观众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到主角身上。

首先,电影将小说里的军人:戴涛少校和李全有,压缩转换成李教官(佟大为饰)。电影将“李全有救浦生”这一情节移植到李教官身上。李教官不是像戴涛一样为了逃命躲进教堂,而是为了救路遇的小士兵浦生才到教堂来。他深知如果自己留在教堂会给这里的女学生们带来危险,而戴涛却没有考虑的这样周全。李教官同戴涛少校一样,是个“天生的军人,是个有理想的军人,为了理想而不为混饭而做军人的”。他带领的护卫队为了保护女学生而牺牲,他将浦生送到教堂后本可换身便装逃命去,但是他却一直藏身于教堂对面的纸铺,在日军来到时拼尽最后一分力气抵抗到底,最后牺牲在爆炸声中。而不是像小说里面的戴涛、李全有,是在教堂里被日军发现后,手无寸铁的被杀害。在战斗中死去,是作为一个军人的最高荣耀。导演这样的安排使得中国军人的形象更为高大伟岸。李教官牺牲的场面宏大悲壮,漫天飘洒的彩纸屑如同礼花,赞美着李教官作为一个军人的崇高人格。那彩纸屑在灰色的战争中飘洒,凋零,一明一暗的对比更加震慑人心,同时也应和了《金陵十三钗》的英文译名《战争中的花朵》,在这场血战中为了民族尊严牺牲的人们都是最隽永的花。

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李教官捡起了女学生们因逃难而跑丢的鞋子并且后来到教堂还给她这一情节,使得军人形象更加血肉饱满更加真实和人性化。在教堂门口,李教官听到女学生们的歌声时悄悄流泪了,这样一个铮铮男子汉在战场上再苦再累受到再严重的伤,他都不皱一下眉头,可是想到自己竟然没能保护好这样一群如鲜花般娇柔的女生们时却流泪了,那样的泪水也狠狠砸在了观众们的心中。李教官撩起自己的衣袖将那只黑色皮鞋上的尘土拭去,再将它轻轻放在门口,他不想去打扰这样一群天真的女孩子,所以在被书娟发现之后,他赶忙让她不要声张,然后悄悄离开了教堂。佟大为精湛的演技极好的诠释了这样一个外表铁血内心柔软的军人形象,他的眼神尤为坚毅,被广大影迷称颂。

电影还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假神父约翰(贝尔饰)这一角色。电影删去了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英格曼神父,只出现了他的名字和照片,而让约翰代替了他去承担女学生们的保护者这样一个角色。还删去了副神父法比,把他的流氓市井气移植给了约翰,更将小说中军人戴涛少校与女主角玉墨的情感纠葛移植给约翰。电影这样的改编使得故事脉络更加清晰,作为主要人物的约翰形象也塑造得饱满生动。约翰一开始来到教堂只是为了安葬英格曼神父然后赚取利润,可是后来看到这些女学生想到自己夭折的女儿,才决定留下来守护她们。戴涛少校作为一个军人有着自己的纪律和原则,一个好的军人必定是自律的。所以他在自己的战友流血牺牲时,在自己的国家面临生死存亡时与妓女发生情感纠葛会有些不合理。而约翰作为一个外国人此时无失去国家之痛,再加上他的市井流氓气,所以一看到玉墨这样的风尘女子就动心并与之纠葛,这样的安排更加合理。

(二)电影对小说内容的增加

电影主要增加了 “钢琴演奏”、“表演秦淮景”、“床戏”这几个场景,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为整个作品的肌体吹进了“灵魂”。

在“钢琴演奏”这个段落中,日本军官长谷川来到教堂“道歉”,说战争中难免会有失控的情况,这其实是在为日军的恶行找借口,而后又说会加派岗哨来保护教堂,实际上是看守着女学生们不让她们有任何机会逃跑,他用教堂的钢琴演奏了一首日本童谣《故乡》,以这个为契机问女学生们会不会唱歌,还说过两天来欣赏。通过这个场景,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这个日本军官是个儒雅善良的人,内心中有很美好的一面,但这是错的,它的实质是日军在美化自己的侵略行径,道貌岸然的做着坏事。长谷川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单纯的替女学生们着想,这样的行为背后有着极其肮脏的目的。

“表演秦淮景”和“床戏”这两个段落的增加其实表现了酒神精神,非理性的狂欢。在古希腊神话里,日神阿波罗秉持理性、秩序和真实,而酒神狄俄尼索斯则代表狂放、热烈和不稳定。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曾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个概念来诠释文明的两种不同取向,即物质性渴望和精神性追求。所谓酒神精神就是要借狂放的宣泄来剥去个体物质的表象,直逼事物的精神本质,纯粹用思想的力量去探寻现实背后的意义与价值。这两个段落是死期之前的最后狂欢,象征着毁灭之后就会重生。“表演秦淮景”这个场景导演张艺谋是用书娟的视角表现出来的,书娟的幻想中,这十几个女人身着旗袍,婀娜多姿,迈着风姿绰约的步子款款走着唱着。这幻想式的影像风格是他探寻意识本源的酒神精神的一种反映。

“床戏”的增加体现了电影与文学的不同,这是商业片元素,靠性来吸引观众。电影不仅是艺术,它还是商品,需要用商业手段去吸引观众去盈利。“在银幕上展示人的性爱活动或是以引起幻想的色情景象,几乎是在电影成为一种大众娱乐品的同时就开始的”。[1]制片商为了打开影片销路,必须满足电影观众的无意识期待。尤其是在好莱坞电影中,女性视觉表象构成了观众视觉快感的主要来源之一。电影“通过它特有的视听语言、语法和修辞策略, 使女性的视觉表象成为社会主体的色情消费对象”。[2]张艺谋请贝尔担纲男主角目的就是为了进军好莱坞,所以此场床戏的安排意义也在于此。

(三)电影对小说叙事结构的改变

金陵十三钗小说读后感 篇2

小说写南京大屠杀, 却从书娟的初潮写起。初潮这种女性身体特征再怎么被视为污秽都与血气充盈的生命有关, 而战争再怎么以冠冕堂皇的理由遮蔽都赤裸裸地与死亡直接相连。小说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 但笔墨所及无不是血腥杀戮和生灵涂炭。在生命面前, 人人平等, 这就是小说把妓女、童女、神父、军人, 把中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并置交融的基础。英格曼神父主持的教堂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处于中立立场, 但是面对中国军人一息尚存的生命, 他违背了中立的世俗政治规则, 面对活生生的血肉之躯, 他放弃了不收留淫邪妓女的宗教戒律。如果说教堂代表了西方人所谓上帝如同中国人所谓上天, 那么其宗旨必然与世俗的残酷战争背道而驰。而如果上帝无意或无法阻止一场灭绝性的大屠杀, 大写的“人”是不分职业、身份和肤色的, 维护生命的尊严使人性获得尊严。这就是《金陵十三钗》的启示意义。

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 电影没有首映之前, 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数不清的噱头吊足了渴望好电影的观众, 加上之前的备受争议的《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 《山楂树之恋》作为铺垫, 《红高粱》之后张艺谋迫切需要一部满足商业和文艺需要的大制作, 于是, 严歌苓的文学知名度和张艺谋的纯商业电影进行了让观众期待的结合。电影《金陵十三钗》一开场还原历史一样的镜头下, 在一片废墟中, 看到满脸疯狂与得意的日本兵像撵小鸡样虐杀中国人。当时的南京城已经被日本热攻破, 日本人继续在城内进行着搜捕和屠杀。佟大为带着一群士兵即将突破重围, 这时她们看到一群女学生被日本兵追逐, 佟大为不顾手下的阻挠, 决然地去救这些女孩。在整部电影中艳丽的旗袍, 滴血的刺刀;缺了弦的琵琶;冰冷的教堂;凄美的人性;缠绵的秦淮曲调;曲折的救赎;慷慨的赴死……这些概括了电影的内容。电影结束, 留在心里的是一幅幅难以忘记的画面, 掩饰了严歌苓最初小说的一半残忍一半凄美的关于女性的故事。很难说电影和文学文本间的好坏区别。张艺谋的电影让这位美籍华人女作家知名度空前高涨, 许久之前的影视剧作品如《小姨多鹤》, 《铁梨花》, 《第九个寡妇》被各大卫视重新搬上荧幕。这也许是严歌苓没有想到的。当然, 这部电影并没有把作者严歌苓写作的初衷通过电影传播给广大观影者。张艺谋在艺术上可谓是毫无保留, 比如他身上浓烈的英雄主义情节, 此次又一次深入地进行阐释。张艺谋用细腻深刻的故事, 朴素的表演, 唯美的画面重新定义了中国大片。张艺谋用细腻深刻的故事、朴素的表演、唯美的画面重新定义了中国大片。首先, 老谋子自己也知道叙事能力奇差是他的死穴,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故事打底子, 这点上来说严歌苓的小说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相对完整的故事结构为老谋子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大屠杀的背景增加了深度, 秦淮河荡漾的艳情点缀了色彩。其次, 有口碑, 这个故事就必须要戳人泪点, 而且要猛戳。于是张艺谋舍弃了女学生对秦淮河女人们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变化, 继而让日本人充当推动剧情前进的动力, 在枪炮的轰鸣和中国人的惨叫中, 观众们的爱国精神转化为了横扫一切的愤怒和泪水。

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使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大荧幕, 影视剧因反响热烈而被改编成文学作品, 总之, 文学作品与电影的融合无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需要,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张进步, 促使着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北京[M]: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7.

[2]、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J].文学评论, 2003年第2期.

[3]、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

金陵十三钗 篇3

回想我当年看《南京!南京!》的时候在进电影院之前就胃痛得不行,精神上的沉重感已经不再是精神上的,而是幻化成了真实的体积,压得我透不过气。这次严歌苓的小说依然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可想而知南京大屠杀在国人的心中是多深的伤痛。我觉得我是在胃部的抽搐中看完这部小说的。

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弱势,尤其是那个年代的女性。她们比较今天的女性更加的无助和处于生活里的劣势,而女性群体中最为不齿的青楼女子在社会中可以说就是处于最底层。可以想象这样的女人被历史投入到一场惨无人道的战争中去,她们的命运会是怎样,瞬间就会飞灰烟灭。但是就是这样一群女人,她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而走入青楼,但却是在可选择的情况下走向了日本人。这仅仅因为她们是妓女吗?反正身体已经不再干净,被谁拿走都是一样。况且她们明明知道这一去便是没有回头路,她们也清楚地看见了迎接自己的是什么,那是残酷的蹂躏和死亡的方式,但是她们还是做了这样的选择。我只是想说,我在这部小说里看到的,是在战争中最柔弱的女性能做出的对同胞最强有力的保护。看着她们一个个消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做为80后的我难忍心头的颤抖,不寒而栗。

改成長篇之后的《金陵十三钗》,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结局。

然而作为中篇结尾的那把藏在身后的小剪刀,那种未知的残忍,和现在这样都说明白了的结局相比,显得温柔多了。

修改成长篇的十三钗多了很多细节,整个故事也彻底成为了追寻真相的转述,在转述的过程中,对每一个主角都增添了几许应有的背景,对南京这座城也增添了更多的笔墨。

说着扬州话的美国人法比这样指责想要离开教堂的少校:

“走不了你就扔下他们不管?就跟你们对南京的老百姓似的,说甩下就甩下?”

“从来没见过哪个国家的军队像你们这样,敌人还没有到眼前,自己先做了自己国民的敌人。把南京城周围一英里的村子都放上火,烧光,说是不给敌人留掩体,让你们打起来容易些,结果你们打了吗?你们甩下那些家都给你们烧光的老百姓就跑了!”

这三十五年中,法比·阿多那多从来没像此刻一样感觉自己如此纯粹地美国,如此不含糊地和中国人拉开距离。

到全文末尾,法比站在神甫面前,说:

“那就是你向日本人供认的时候,已经想好要牺牲这些女人了?”激动的法比发音含糊但语速飞快。他看老神甫吃力地在理解他的意思,便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指控。他从来没像此刻这样,感到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男人,那么排外,甚至有些封建,企图阻止任何外国男人欺负自己种族的女人。

长着洋人的脸,在中国乡下长大,扬州话说得比英语顺溜,法比是十三钗里第一个被塑造起来的男人形象。他夹在外国人和中国人之间,女学生和妓女之间,神甫和教堂里的其他人之间,见证了所有事情的发生。

他不像少校军人那样想要和日本人拼死一搏,他也不像女学生那样对整个南京城的事情只是听来了几句,更不像赵玉墨等妓女们一样看似商女不知亡国恨,最后也不是像神甫那样克制而有理性。

他像一个西方人那样理性分析和观察着所有的事情,也像中国人一样把所有的悲痛都直白地表现。

所以,他也许是真的爱上了赵玉墨。

“法比从来没有想到他会拉开这扇门,把人直接送上末路。把一个叫赵玉墨的女子送上末路。”

这是严歌苓的作品,她笔下的女性总是生动鲜活的,而这本书,写活了的女性,有一大半,都被明确告知会失去了生命。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4

就在日本人即将发现几名女学生时,已是自身难保的中国军人开枪打死了骚扰女学生的日本军官,吸引了日本人的注意,成功救下几名学生,自我却陷入了危险的境地,最终一名军人亦在杀敌几个小分队后与敌人一辆装甲车同归于尽。舍身取义,成就大业,这就是我们的军人!可敬可亲的亲人!

“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它不仅仅代表着一座城池被破坏得只剩残垣断壁,还代表着当年南京被屠杀的三十万同胞的生命!国耻不可忘!而如今,虽然那段历史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段历史,中国今日之富强是从昔日被弹丸之国的打压磨练出来的,中国明日之辉煌必定由我们来成就!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对妓女的看法从来就不是友善的,她们是贪恋钱财而又无情无义的代名词,但她们也是迫不得已才会选择这种赖以为生的并不光鲜的职业,在教堂里的那十二个秦淮河妓女与十几名女学生构成了强烈的比较,一边是经历社会百态、庸俗、人性丑恶的妓女;一边是未经人事、纯洁无暇的女学生。可是戏剧性的是在应对日本人要求的“表演”时,女学生却表现得六神无主、甚至胆小退缩,而那群所谓的秦淮河妓女们,却在女学生们将要跳楼自杀的时候把她们劝了下来,并承诺代替她们去演出生命最终一章。妓女们的机智、善良、勇敢的形象随即凸显出来。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引起我们的思考,到底人的善恶是由什么来评定的呢?

同时,男扮女装与妓女们一同去充当替身的还有教堂里的男孩乔治,他的年纪跟女学生们一般大,同样的勇敢善良,为了营救女学生们而献出了自我年轻的生命。片中不乏出现一些中国同胞被日军凌辱的场面,每观及此,身为中国人,却只能握紧拳头在心里暗下决心,必须要让国家富强起来,不让祖国再受外侮之辱!

爱国从来就是一个不会过时的主题,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看到那一幕幕悲壮的画面,时常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此刻我们的安居乐业离不开前人为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他们的身影已经远去,但在他们身上那种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精神将永存我心!

整个影片始终贯穿着大爱、救赎、救国的主题。我感动于女学生们的纯真善良;我感动于军人们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表现;我感动于乔治舍己救人的精神;我感动于蒲生的可怜身世;我感动于汉奸父亲对女儿的爱;我感动于妓女们的美丽、善良、勇敢!

古人云:商女不知亡国恨。

吾道:商女亦知亡国恨。

严歌苓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 篇5

于是在看了下网上的视频和纪录片。巧合的又点进金陵十三钗的电影,于是想看看严歌苓的原著是怎么写的。电影我原来看过,张导拍的很棒。但我一直觉得人物的深入刻画方面,文字比影像能加细腻到位。

小说中主人公是严歌苓的姨妈,名叫胡书娟。因为父亲和妓女玉墨勾搭而被母亲强制移居美国,留下了书娟。教堂里有4个男人:英格曼神父,阿多那多,阿顾,陈乔治。后来又来了4,5个被枪决而有幸活下来的军人。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段落有:书娟想害玉墨未遂;豆蔻和王浦生短暂美好的爱情,以及他们悲惨的结局;英格曼神父话在嘴边而又不忍心赶走军人们;玉墨等风尘女子还来不及怎么告别就舍身取义。

让我思考的是战争的残酷下,人性往往回到了最纯朴,最理想的状态!妓女可以化身守护神。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就抛弃了那些次要的东西,懂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再想想如今浮躁社会下的许多人,为了名与利舍弃健康、家庭、道德、良心去追逐,到头来发现最重要的东西丢了,得到的并不是幸福。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6

旗袍群体,秦淮河畔风尘妓女,她们衣着华丽,香艳熏人,阅人无数,操着皮笑肉不笑倦怠笑容,冷不丁让我想起阿庆嫂的一句对白:“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在人们传统思想里骨子里一句话: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棉袍中人,南陵教会学校学生,她们衣着朴素,稚气未落,一副新人新气象,如果不是在天主教会唱”赞美诗“,我想导演一定会选择一个中国学校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圣洁与天真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然而历史却让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面临相同的命运,1937年的南京,堪称炼狱,血、枪炮、轰然倒塌、嚎叫、野兽般的冲杀、暴虐等字眼填满着这个城市的废墟,影片的压抑的气氛让人透着心慌无主,教会是唯一安全的地方,教会圣洁的少女、皮肉生涯的妓女却在这个历史时刻相遇了,不得不感叹电影艺术的魅力,让我们看到最激烈的艺术碰撞,人性每个个体,每个群体,在战争与生死之时迸发,求生的、无耐的,坚毅的,最后都化作秦淮河畔的一处风景,一曲悲歌评弹,最残酷的最悲壮的场面却以评弹表现,不得不说是导演深通中国文化之精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影片中在生与死面前,人性的东西从开始就散发出不一样的味道,黄海波扮演的机枪手在阻击敌人的时候对着李教官说,我们马上就可以出城了。

当日本兵疯狂侵入教会时,女学生逃往地窖时被日本兵发现,他们放弃了逃往地窖,而是转往跑到了楼上,掩护了那些地窖下面的同胞。

殉葬师内心的转变,他心理想着那些妓女香艳,可是当日本兵进入教会时,他义正言辞的交涉,让我们看到人性是多面的。

兰蔻是个浪漫主义妓女,可惜少了点儿文化,否则也是当导演的材料,对浦生说,以后我弹弦儿,你拿个棍儿,咱俩要饭给你妈吃!

香兰跑回妓院,在寻找自己喜欢的一副耳坠儿,为的是财?还是自己在动荡临殒之际保留一点点私下信物?破碎的镜子已经照不全她的模样,破巢之下,安有完卵?

面临女学生要跳楼之际,妓女们哄他们下来,回来之后,她们也在问自己,刚才是在哄他们的吧,难道要来真的吗?人性再一次被放大!

当一群风尘女子面对学生唱响她们熟悉的《秦淮景》时,当年的繁华早已随着南京城的战火消失了。如果有机会真的想问问她们值吗。我希望她们是在被日本人侮辱之前死的,因为她们在生命的最后是无比纯洁、美丽的。中国人的可悲在她们做出选择地瞬间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小蚊子上车后,突然哭了,说自己不是女学生,此时人性尤为真实,为了自己的猫却被当做女学生,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无论贵贱,有的只是冒牌神父最后对她的安慰和祈祷!影片中我唯一笑的一次,是殉葬师贝尔在给所有的妓女做头发时,其中一个妓女问为什么要躺着做头发,另一个妓女用秦淮腔调说:这洋鬼子是专门做白事儿的!可是笑得很心酸,他们慷慨赴义的结果可想而知。

无论是旗袍的死,还是棉袍的生,都是民族面对的共同命运,无论是旗袍的华丽,还是棉袍的庄严,最后都将成为化血的杜鹃,声声啼在国人的心上!这部戏揭开了一个民族的伤疤,即使时隔多年又有多少人能忘记,正视历史或许才能真正的为自己疗伤。书罢,我也写首小诗以纪念:

金陵豪女十三钗,乱世风尘化尘埃,评弹啼血千秋怨,冥音漫卷小蓬莱!

片讲述的是1937年日军破南京城后,教堂里的几个神职人员,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大家闺秀女学生,13个逃避战火秦淮河畔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士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是的,又是南京大屠杀背景,这两年同类的电影层出不穷,且褒贬不一。之所以推荐这部电影,首要原因当然是张艺谋,喜欢他的电影不需要理由,如果非要说出个理由,那就是张导当年的一部《英雄》彻底征服了我,那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大片,那画面,那最后的中心思想,至今让我念念难忘。当然张导的电影从来都是赞扬与争议共存的,从当年的《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有话好好说》到近年的《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等,有细腻,有大气,张导对画面的讲究和大场面的调度在国内是顶尖的,稍有不足来自于对剧情的把握和人性的挖掘,但这跟剧本编剧等因素密不可分,毕竟我们的电影工业基础还在初级发展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张导是国内最成功且在国际上扬名最多的导演。其次,金片投资6亿人民币,是目前为止国内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且战争戏占到全片三分之一,战争特效团队来自曾制作过《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等经典电影的英国原班团队,男一号来自好莱坞当红先生,上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英国实力派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儿。“十三钗”全启用的新女演员,据说相当惊艳,再加上佟大为,黄海波等国内当红小生,配上如此史诗的剧情,国际化视野,值得推荐。

金陵十三钗所讲述的是在民国时期十三位侠肝义胆的舞女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二十位女学生。

毎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结局。比如,一个大学生的爸爸当了汗间,这让女大学生很生气但是女大学生的爸爸是因为爱女儿。他也不想当汗间啊。可以看出夫爱是伟大的。

金陵十三钗的女主人公-玉墨。当日本人请女大学生去唱歌得时候,玉墨知道这次去凶多吉少,便带动起她姐妹们来冒充女大学生来为日本人唱歌。以让女大学生平安得离开南京.........1.我在两幅图里徘徊了很久,不知道选择谁——第一张有一种深沉的悲凉

感,第二张有一种浓郁的救赎感。在整个金陵十三钗中躺着尸体又残破的街道与神圣的教堂贯穿着全片,杀戮的悲凉与真善的救赎始终是全剧最高的亮点——至少我是那么认为的,最后便都用了。

对于青楼与妓女,一直是亘古不变的热门话题,如果一定要形容,也许是放荡的高贵。从孔尚任的《桃花扇》到今天的《金陵十三钗》,作者们似乎都习惯了用最卑贱的身体来完美一个最高贵的灵魂,而我们步在喧嚣的尘世,看她们如何演绎那些绝望的决绝。

和媛仔坐在电影院,每一种感情一点点的沉淀下来,然后是眼泪,然后是抹眼泪的手指,然后是感动,然后是我们都不曾明白的深刻,一如李教官的士兵以血肉之躯抵挡坦克的时候,浦生在地窖一分分磨掉生命的的时候,李教官坠下城楼也带着拯救的希望的时候„„书娟说:其实他可以走的。我觉得万籁俱寂,只剩下媛仔说的那一句:走了就对不起民族自尊心了。中国啊,这个有了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从孔儒到程朱理学变来变去,不知道变了多少,只是民族气节的本质似乎从来没有让我们忘记过。用五千年沉淀这种情怀,够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故事的起,这也是故事的止。

就如书娟对这群女子最初的评价——她们的到来,让一个简陋的地窖霎时变得如同他们的秦淮河,充满了女子的胭脂味和嘈杂感。我是欣赏这样的女子的。我偏爱一种安静,偏爱在安静里寻求所谓的救赎,我欣赏她们在乱世也可以活得那么泰然,那么活色生香,不说临危不惧,至少风情万种。每一个秦淮河的女子,哪一个不是背负着一种别样的辛酸住在青楼,只是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就算最后,也仅仅是钦佩她们无畏。在中国,五千年里酿就的不仅是那种坚韧的民族情怀,还有强大的阶级观念和强大的贞操观。如同玉墨在最后说的一样——她们去,如果能活着回来,她们还可以凑合着活下去;而那些女学生就算活着回来也未必能凑合着活下去。连她那么骄傲的人,骨子里也是盛满了无奈和卑微的。这样的女子,如何让人不爱,如何让人不怜惜。

如果说她们从秦淮女变成了女学生是一次升华,那么乔治的男扮女装无疑是金陵十三衩中最高地升华。第十三钗,我猜想一定会是书娟,一定是她的付出,但是最后却没有想到会是乔治,那个英语说得磕磕碰碰,被捡回来的男孩,也许大概肯定,那一刻他是个男人。如同约翰一样,做一些本与自己无关却不得不去面对的事。

约翰,说起约翰,不得不说的便是与玉墨的爱情。一部电影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动摇了我的爱情观。我不相信爱情,我觉得爱情就需要生死与共,爱情就需要细水长流,爱情可以宁静淡泊,但是爱情最好白头偕老。也许我的设想不错,只是在特别的时间与特别的空间,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就会有了所谓的误差。一如乱世,什么都没有,如果连身旁的人都握不住,那么你还有什么。而玉墨与约翰,他们不用生死与共,他们不用白头偕老,他们也没有细水长流,更不是青梅竹马,而在那样的时空,他们偏偏就是遇上了。不算淡薄,不够深刻,只是理解、信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爱情。而我的不相信,也许只是把爱情看得太纯粹。就算只有一段路的缘分,爱了便是爱了。

145分钟的电影,我不知道我遗漏了什么片段,就算遗漏也不遗憾,因为感受过。

有人在看完《金陵十三钗》以后对日本的恨或者是厌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我和媛仔似乎完全遗忘了“恨”和“厌恶”,如果所有的情感都沉浸在欣赏和感动里,我们没有余力来记住“恨”和“厌恶”,而那些“恨”和“厌恶”也终究是是历史——难过难过,再难也要过。

救赎。是的,救赎。到最后到底是谁救了谁?单纯的只是秦淮女救了十二个女学生吗?秦淮女在救赎女学生的时候,何尝不是一场自救。用生命来换取生命,对他们来说就算有再大的罪过也是足以弥补的。谁会想到秦淮女的最后一支《秦淮曲》不是唱给那些看客,而是一群女学生;谁能想到秦淮女的最后一支《秦淮曲》,不是穿着姹紫千红的旗袍只是最普通的学生装唱的;谁会想到秦淮女伴着的琵琶声,是用生命换来的„„

谁也不能想到。也猜不中他们最后的归宿到底是在哪里。

今后若到金陵,听听那一曲《秦淮景》,听听那一首夹着绵绵血泪的曲子,听听那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

从她刚刚出场,站在教堂门口,拿着镜子,整理妆容 淡定 妩媚

从地窖里出来和约翰·米勒的调情 每一个眼神 表情 姿态妖娆

穿旗袍走起来的风情万种

出来向李教官道歉

日本兵冲向教堂,书娟带同学本来要藏在地窖,但被日本兵发现,与玉墨眼神交流,决定引开日本兵保护玉墨及同伴

对浦生临死前的胡言乱语,流出难过的眼泪

决定要替学生们去参加庆功会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违背个人意愿,就被沦为妓女

约翰为玉墨化妆时,还能开玩笑,笑的让我心酸

约翰说:“我向你保证,等战争结束,我要找到你,带你去我的家乡”

那一夜,约翰和玉墨帮同伴剪头发打扮的时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最后一次在一起,恨不得让时间暂时停住。让他们多在一起

乔治要冒充女学生,我想想就难过,不晓得,如果他被发现,气急败坏的日本人,不知如何要折磨他

每一个女子上车时的表情,眼泪

约翰给玉墨东西时,两人眼神的交汇

最后送小蚊子上车,帘子拉下来的那一刹那,约翰和玉墨最后一次的深情对望

影片就这样结束了,我难过的特别想问约翰,那几个女子最后到底怎么样了,你有没有找到玉墨,实现你的诺言。

玉墨,这个角色,对我来说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角色给我的第一感觉类似于“汤唯”,成熟,知性,妩媚,妖娆。

得知,玉墨的扮演者倪妮,出生于1988年8月8日,拍戏的时候只是23岁

2007年,张导演开始广泛默默寻找各个角色,对于玉墨这个角色,要会南京土话,要英语流利,要有气质,要妖娆,要风情妩媚,要沉稳知性。

看完金陵十三钗,心绪难平,尽管对此影片褒贬不一,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卸掉对所谓大片的绝高期待、不去在意那些浮华的外在表现,我觉得它是挺能触动人心的一部片子。我是不懂电影的,我不想用稚嫩的理解去评判它的拍摄成功与否,是不是大片与我无关。只是一些琐碎的语言、不合时宜的行为却给我的内心带来了难以名状的冲击。或许这不是电影人想要表达的,但是我固执地认为,能给人以生命的启发就不失为一部精彩的影片。

华丽与苍凉的对撞冲突。一边是被战争的硝烟、尘土遮住真实容颜的士兵和满地狼籍、尸横遍野的小城以及那些惊慌奔跑逃命的学生,一边是十四个衣着华丽,风情万种的红尘女子,还有翠禧楼前一闪而过的江南水乡的宁静,在战争灰色调的映衬下,这些明亮的颜色,华丽的裙摆就成了战争破坏力最真实、最有力的反观,对人性贪婪、无知、残暴最显眼、最夺目的讽刺。

荒诞中显现最真切的无奈。当豆蔻对浦生说“我跟你回家种田……那我就天天给你谈琵琶听,你拿个棍,就要饭给你妈吃…..”看起来很简单的愿望,但是在那个年代却如梦一样,飘渺、奢侈的难以实现。没有太多的语言,只言片语就道出了现实的荒诞、存在的不合理、选择的不自由,生存的无奈。一直喜欢萨特的存在主义,并且深受其影响,对存在与自由有不深的理解,却有很深的纠结。常常在存在与自由的取舍之间徘徊。

人性内在美与外在放荡不羁之间的矛盾。当一群身着华丽的女子,以轻佻的态势出现在银幕上时,有多少人没有发自内心的鄙夷和不屑,有多少人又能透过华丽轻浮的外表直击她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每个人或许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痛,只是痛过之后,有人抗争、有人沉默、有人借肉身的放纵来麻醉自己。我想说的是,表象永远是表象,很多时候不要用自己肤浅的理解去质疑他人存在的意义,没有亲历亲为就永远不会理解那些刻骨铭心的痛,即使再感同身受也不会有经历过的体悟,因为你只是“感同”,毕竟没有“身受”过。所以,请学会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无知的猜测和自诩清高。

活着是需要念想的。尤其是动荡的年代,或许是一只镯子、一对耳坠、一个能用四根琴弦给弥留的浦生弹奏曲子的许诺。或许你会觉得这些念想的可笑,在战火中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而正是它的不合时宜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不要因为这个念想的卑微而轻视、不在乎,再卑微的念想都有它值得尊重的理由。因为它包含着一个个故事、一段段真情。这就是活着的动力,这些就足以让她们在战火中奔走。我一直以为活着是需要勇气的,这便是活着的勇气。

看完金陵十三钗,总觉得流传至今的一句词该改了:商女也知亡国恨,隔江哽噎后庭花,一弦一声为忆国,到似无情却有情。

金陵十三钗

————秦淮景

手执琵琶为谁唱?

季世春秋看人间,花开花落为谁开,胭脂泪落秦淮水。

香破红尘脱腐骨,落得红尘颜薄命。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阁楼红账青云去!

满目苍痍翠禧楼。

遭逢乱世悲苦城,秦淮女子美落哀。

公元一九三七年,日本军入侵南京。

战火中横尸遍野,六朝古都化为废墟。

一段灰色的屈辱史,切切实实的切割着——

战争的惨剧,折射出人性的本质。

日军的铁蹄,践踏处寸草不生。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

仿佛故事已经久远,但历史的伤口总是难以愈合!

有幸在荧屏上,再次目睹《金陵十三钗》————

宁静中心被子弹穿破。

画舫凌波,桨声灯影!

我们不是在看小说,倒像是揭开曾经的耻辱!

香消玉殒,芳魂永存。

秦淮女子侠肝义胆,倾国倾城。

燃烧的战争之花,从未如此可歌可泣!

2012年5月1日凌晨,石头,于上海。杂草丛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金陵十三钗小说读后感 篇7

1937年南京沦陷, 日军屠城, 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十二三岁的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 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 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 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 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 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 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 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 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人, 英勇牺牲。后来, 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 谁都知道, 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

一、质疑之声

《金陵十三钗》想要表现的是一个“救赎”的主题, 但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 人物行为没有可信的动机, 叙事没有合理的推动契机, 故事情节莫名其妙。首先从美国入殓师约翰这个人物说起。约翰是一个流浪汉兼酒鬼, 之所以冒险来南京城里的美国天主教堂, 是为了收尸赚钱, 不料老神父被日本人炸死, 他激于义愤, 才扮成神父。当日本兵在教堂里追女学生的时候, 约翰起先并没有施救, 而是藏在了衣柜里, 可见他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 所以后来他的拔刀相助显得有些莫名其妙。此处, 约翰从无赖到神父, 需要一个转折点来建立形象, 但影片并没有给出合理的人物行为动机。如果约翰在躲藏时无意中看到了老神父的像, 唤起内心的良知, 再来拯救女学生的话, 便可以取信于人。后来, 约翰出去找被日军轮奸蹂躏致死的豆蔻和香兰, 碰到了他即将乘船离开的美国朋友, 但他竟然没有和朋友一起逃命, 而是选择继续留下保护教堂里的中国人。此处, 影片也没有提供一个可信的人物行为动机。如果约翰在碰到朋友前看到了豆蔻和香兰惨死的样子, 那么他选择留下也就理所当然。

其次再说下秦淮河畔的那些妓女。妓女头牌玉墨想利用约翰这个外国人的身份帮她们姐妹逃出南京城, 在她刚见到约翰的时候应该是谨慎小心的, 但片中的玉墨竟然在刚认识不久的约翰面前飞扬跋扈, 丝毫没有寻求约翰帮忙的意思。豆蔻和香兰又是怎么从教堂跑出去的呢?豆蔻是为给受伤的小兵浦生弹《秦淮景》而去找琴弦, 香兰居然是为了耳坠就偷偷跑出教堂, 按照常理, 在大屠杀的背景下, 常人根本不会做出这种找死的举动。还有就是小蚊子的一系列行为也有悖常理, 日本兵在教堂的时候, 小蚊子为何要因为一只猫暴露自己?最后, 小蚊子在去庆功会前大哭, 约翰将招财猫交给她, 就把她安慰了?此外, 《金陵十三钗》的很多香艳场景也招人非议, 秦淮妓女们躲到了教堂的地窖里, 个个都袒胸露乳, 只穿衬衫, 但地窖应该没有暖和到让人只穿衬衫的地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金陵十三钗》并没有从外在绚丽的视听呈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逻辑, 故事情节漏洞百出。因此, 《金陵十三钗》不是一部有诚意的战争电影。

二、喝彩之声

与质疑之声相对, 《金陵十三钗》也引来了很多观众的鼓掌喝彩。以下是一些网友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

“十三钗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 各项质量水准亦在此片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影片故事视角独特, 人物细节刻画极具感染力, 还有战争场面和色彩美感的视觉冲击, 无疑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最后唱《秦淮景》的那一幕, 我热泪盈眶, 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

“艺术气息浓郁的商业作品, 整体上极具神韵。以细微的切入点诠释了宏大的主题, 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展露无遗。只是情感表达上似乎过于含蓄和压抑, 导致影片内敛有余却感染力不足, 且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戏剧高潮, 给人以情绪无处宣泄之感。画面定格的瞬间心底颇有些遗憾, 但绝对是谋子近年来的最佳影片。”

由此可见, 还是有很多观众给了《金陵十三钗》很高的评价。为什么在专业影评人狠批《金陵十三钗》时, 观众却对它喝彩连连?因为观众观影追求的只是内心情感的宣泄和视听感官的强烈刺激, 《金陵十三钗》无疑迎合了观众的这种审美趣味。毋庸置疑, 观众的欣赏水平需要提高, 但电影最终是拍给观众看的, 观众的审美趣味也不能忽视。客观地说, 当前的国产商业大片, 要想“既叫座又叫好”, 当务之急是提高影片本身的质量, 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李佳, 彭丽萍.“苦难与救赎——评《金陵十三钗》”[J].安徽文学, 2009 (7) .

《金陵十三钗》的遮掩法 篇8

《金陵十三钗》的非凡低调却不是因为没钱宣传,而是不想让大家看。它实施的是稀罕营销,越少人看到,大家的胃口就被吊得越高。在几乎没有通告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最小的放映厅,一个最不黄金的放映时间,每场仅十几张票,每天仅一场,7天也就120来张票。有一位观众报告说,佟大为坐他后面一排。不知佟帅哥是预留的票还是排队买的票。说实在,内部人员若能优先购票,普通观众恐怕更没戏了。

如此“公映”,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防止盗版。在盗版猖獗的天朝,提前三个月亮相确实有被盗的风险,因此,不许带包带手机等要求均十分合理,而且之前也有其他影片采用过。我相信,在如此严密监视的环境里,盗版者难以施展其矫健身手,除非是内贼。

其实,一部新片不想让大众先睹为快,还有其他合理的理由,比如影片后期仍需精耕细作,调整色彩、配乐等细枝末节。这些不会为普通观众察觉,但精益求精的影人通常不愿意让影评人等挑剔群体看到他认为仍不完美的版本。

此外,有些噱头属于悬念,对于该片,最大的要算女主角的人选。有趣的是,那极其有限的“普通观众”盛赞该新人,说“像汤唯但比汤唯更精彩”,但怎么也不透露她是谁。可见观众们(此处加“们”合适吗?)对营销团队的苦衷有无比的了解。我们也要谢谢他们的专业精神。

说起专业,他们当中似无专业影评人或媒体人,除了强调画面每一格都美不胜收,令人误以为这是一部风光片,其他都非常笼统而模糊。这大概便是真实影评的样子,自然流露,不像那些拿了红包的家伙说得一套一套的,什么“人性”呀“战争”呀,跟《拯救大兵》相比如何如何呀。

国师作品的质量一向有保障,即便是烂片,也比别人的烂片更有水准、更有票房。该片肯定不会差,但在尚未观赏无法置评之时,我能判断的,是它的精到定位:这是一部颇有国际潜力的作品,它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南京大屠杀)放置到一个典型的西方视角(贝尔的角色)中,于是,影片有三分之一以上出现自然而然的英文台词,大大拉近了西方观众的心理距离。

贝尔在拍摄期间荣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若影片入围最佳外语片则刚好是它正式公映的热火朝天之际,这些仿佛都是天助。

张艺谋曾说他不了解西方观众的心理,我信过,现在想来那些都是谦虚之词。

无论懂不懂西方观众,中国人的心理则完全把玩于股掌之中,至少张伟平已经玩到九段。有人批评他的电影营销太过低俗,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玩得很中国。比如他把国师的每一部作品都变成盛大事件,这要靠钱,更要靠气势。

回想一下那些全民狂欢的“事件”,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民众必须欢呼,但尽量不要亲身参与—你可以一个劲冲着媒体或众人喊“我很期盼”,但一旦你期盼的事儿来了,你是买不到票的,只能乖乖在家看电视转播。中国的庆祝多半是“被”叶公好龙。

我不时到各地参加当地的什么什么节,花大量纳税人的钱,高价请来假唱的明星,烟花彩旗一应俱全,但当那五彩缤纷进入高潮,真正买单的老百姓被远远拦在拐弯子弹都会失效的地方,他们唯一的参与便是通过电视画面。

大事件的营造者不喜欢真正的观众,他们需要众口一词,而真正的观众则七嘴八舌。为了制造万众一心的观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观众变成演员—那些观众无需掏钱买票,但需要展现出主办方指定的快乐和掌声,性质上应该算是演员。

有时,甚至让大批观众席空着,也不能让不受控制的人们买票来看,想必找不到称职的群众演员。

他们大概受了中国足球的刺激。国师以往的电影常遭遇中国足球队的待遇,但有一点我仍敬佩,他至少没有追求《建某某业》的待遇,他的观众应该是真实的,不是别人掏钱招待的。

正因如此,《金陵十三钗》的点映如同它的题材不能令人愉悦,明明可以像《英雄》那样让更多人看到,干吗遮遮掩掩,搞得跟鬼子进村似的。

口碑对一部新片绝不是坏事,即便是负面口碑,最糟糕的是人人都懒得评论。你尽可以安检,可以定高价,那都是愿打愿挨,但奥运式的控制只能产生避运式的反响,甚至被人误以为那些观众都是演员,或者影片本身有质量问题。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9

先来说说影片吧,《金陵十三钗》是以南京大屠一杀为背景的一部影片,片中的战争场面很震撼,女主角是由一位80后的新人扮演的秦淮河的风尘女子,她的表演没有让大家失望,如果不看介绍,我甚至猜不出她是80后。她扮演的玉墨表面上看和其他的风尘女子没什么两样,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看到的是一位有牺牲一精一神,善良的女子。她有着悲惨的身世,她也向往着像女学生一样读书,但命运却如此不公平。当面临选择的时候,她和她的姐妹们牺牲了自己,去保护女学生。玉墨以及她的姐妹们都有着善良的一面,在国难当头,她们勇敢地面对着日军的残暴,最终保护了女学生。

影片中又一亮点就是男主角,他原本是一个贪图钱财的料理死人身后的先生,来到教堂后,为了救女学生,便充当起了教父,在日本军官来到教堂时,教父义正言辞地与日本军官交谈,虽然当时没能拒绝日本军官的邀请,但后来正是他才使得十二名女学生离开了那个地狱。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篇10

《金陵十三钗》中,张艺谋的艺术目光聚焦到了南京大屠杀时暂借美国人的一家天主教堂活命的13位社会最底层的妓女身上,她们在生与死、苟活与被污辱的关头,挺身而出,高昂地唱出了“商女亦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英雄花”的大风歌,其震憾人心之程度无疑超越了他之前的多部电影。当然,电影《金陵十三钗》表现的不仅仅是13位妓女,还有拼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国军人、美国的一位由殡葬师转而担当起牧师职责的约翰,甚至还有不起眼的被牧师捡来的小杂役,他们共同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人性。这人性的光芒将烛照被战争阴霾笼罩的死亡之城。

电影《金陵十三钗》一点也不晦涩难懂,其情节的连贯与故事的缜密甚至是张艺谋电影创作团队的刻意为之。电影通过一系列情节与人物彰显了人性的温暖与伟大,它们由无数的小溪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已经成为死亡之城的南京城里到处都是枪炮声与嘶叫声,还有日军的烧杀抢掠与奸淫;无数的被俘士兵遭到日军的集体屠杀,躲避战火与日军追杀的青年男女在残垣断壁中逃窜;战火与硝烟,还有恐怖,笼罩了城市的每一个空间。一小队仅存的中国军人本可以侥幸撤退出城,但他们却突然发现了十几个女学生被日军疯狂地追逐抓捕,遂放弃了逃离,就地阻击日军,与之展开激烈的巷战。女学生们逃脱了,一小队仅存的中国军人却几近全部阵亡。仅存的李教官在将一受伤的少年送进教堂后,重新回到巷子里,将数颗手榴弹布置在教堂周围。当发现冲进教堂的日军强奸女学生时,李教官对日本兵扣响扳机,然后与冲进来的一伙日军进行了最后的拼死搏斗。明知寡不敌众,明知还有逃生的希望,但他们在那一瞬间里,却选择了解救女学生。他们面对日军的坦克与枪林弹雨,挺起胸膛,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了中国男人的血性。作为电影的开端,他们的鲜血为这部电影涂抹了鲜红的英雄底色。

贯穿电影始终的是一名美国的.殡葬师约翰,贪财的他冒死应约来教堂给被日军炸死的牧师作法事,不但没挣着钱,反而被卷入因保护女学生而与日军进行的生死搏斗之中。他本来有理由,也有机会与同伴一起撤离南京,但他亲眼目睹的日军的罪恶与暴行激发了他身上善的力量,他用他的勇敢与才智,并在“汉奸”、妓女及小杂役的协助下,成功地将女学生们救出。

约翰的出场,一切都是为了钱;而随后的遭遇,他不仅仅是由殡葬师转换成了牧师,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超越了国家与民族,让人性具有了人类普世的价值与意义。小杂役陈乔治用自己的生命替代一名女学生赴日军庆功会,出身的“卑微”遮掩不住他底层生命那微弱的闪光。十几位女学生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集体跳楼自杀,这一壮举确实让我们难以置信,她们还只是刚刚离开母亲怀抱的十四五岁的孩子。而女学生书娟在日本兵追逐她时向躲在地窖里妓女们的一瞥,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值得咀嚼的意味呢?

将女学生们从集体跳楼自杀的刹那解救下来的是13名妓女,她们无疑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最让人在人格与道德上进行多重诋毁的群落;而且她们强行进入教堂既破坏了教堂原有的宁静与和谐,还污染了学生们的心灵与宗教的神圣,并与学生们之间发生诸多龃龉。然而,就在女学生们生与死的紧要关头,她们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身体与生命代替女学生们前往日军的庆功会。她们的血性与大义并不输给那些在枪林弹雨中穿行的军人。她们那轻松灿烂的笑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苦涩的泪水,还有永恒的怀想。这一情节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思想,无论是电影艺术的呈现,还是理论批评的阐释,都有广阔深厚的空间。至此,人性的深度,或曰人性的光芒,在这些普通人物的身上得到极其鲜明且丰富的张扬与呈现。编剧之一刘恒说,《金陵十三钗》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这一次张艺谋与自己以及中国电影的以往完全不同。许多观众都说张艺谋与此前的电影有了超越。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张艺谋有了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张艺谋不仅仅还原了普遍的人性,让人性重新回到了现实的大地,回到普通人的心底,还让这普通的人性呈现出耀眼的光芒,足以烛照被战争和灭绝人性的罪恶阴霾笼罩着的黑暗的天空与大地;更重要的是,他将人性上升为一种超越国家与民族的精神,烛照着更为广阔的人类现实时空与未来。

《金陵十三钗》经创作团队数年经心打磨,但也并非无瑕疵可言。约翰对玉墨的一见钟情与追求似可理解,但玉墨的回应——与其床第之欢便有些过分。当然这里会有玉墨对约翰的感激,也会因为玉墨的妓女出身,但毕竟是明天就要以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去面对凶残的日军。于是,这床第之欢无疑消解了此前与此后的庄严与惨烈。体现人性不假,却有泛滥之嫌。影片的结局过于虚幻与浪漫,将始终的悲惨气氛一下子转换成诗意的画面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上一篇:书店图书管理制度下一篇:流年的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