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精选12篇)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篇1

1.各科设有“差错、事故记录单”(一下简称“记录单”)

2.凡发生差错、事故,本着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

取补救措施,使之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

3.当事人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不在时,向科内负责

人汇报)并按“记录单”规定的内容书写清楚,护士长逐级上报

4.发生重大差错或纠纷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修改、销毁,以备鉴定

5.差错事故发生后病房护士长要组织人员讨论,分析发生

原因,吸取教训,改进措施,一句情节对患者的影响或后果,确定其差错的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上报时间要求:重大差错、事故立即上报护理部24—48

小时内要有文字报告交护理部;一般护理失误,无不良后果或纠纷的,一周内文字报科护士长----护理部

7.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隐瞒,不按规定报告,事

后按其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8.凡是出现护理差错,事故视其性质,情节轻重和本人一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篇2

1护理目标管理过程的应用

如护理部实行护理目标管理, 其管理目标之一是“1年内使全院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部低于接受病人数的1%”整个目标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设立目标体系

1.1.1护理部目标决策根据对前5年医院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率及原因的分析, 通过与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充分协商, 并经过全体护士的讨论, 决定护理部的目标管理的总目标之一是“1年内使全院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部低于接受病人数的1%”。

1.1.2建立“医院差错事故控制及评定小组”由护理部1名主任亲自负责, 有科护士长、护士长及病区的护士代表参加组成事故控制及评定小组, 同时, 护理部授予该小组医院护理差错事故的检查、监督、评定及奖惩的权利。小组成立后, 制定一套完善的事故控制及评定奖惩标准, 并交全院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讨论, 然后由护理部审定通过。

1.1.3从护理部主任开始, 到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及全体护士, 将目标层层分解, 层层落实, 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 完成任务的期限, 奖惩措施等。在落实任务及具体目标的过程中, 一定要所有护理管理者及护士的参与及协商。

1.1.4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及护士根据所制定的目标, 明确责任及奖惩措施, 并根据责任签定书面协议。

1.2目标的实施过程

医院护理差错事故控制及评定小组分阶段对目标的执行进行指导, 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 在执行过程中注意平衡资源。如执行过程中发现某病区的差错事故发生率高, 经过分析认为该病区的护士数太少, 护理工作任务太多, 使护士疲于应付而容易出现差错事故, 根据调查结果, 及时为该病区配备足够数量的护士。

1.3目标结果的考核评价

1.3.1护理部授权的医院护理差错事故控制及评定小组, 对医院的差错事故定期检查及考核评定, 各护理单位的责任人对结果首先进行自我考评, 然后再进行全院评定。

1.3.2根据考评结果, 按照预先签定的协议实施奖惩, 并将奖惩的结果同护理管理者及护士的职务、职称晋升及进修学习结合起来。

1.3.3总结考评结果, 找出差错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并采取预防措施。将本年度的结果作为下一年实施护理目标管理的基础信息。

2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目标管理的注意事项

2.1充分注意目标管理的宣传教育

要使大家明白目标管理的概念、性质、作用、内容、过程及方法、优点及缺陷, 以统一认识, 更好地做好目标管理。

2.2应注意目标明确、恰当

目标值不要过高, 以防不能实现而挫伤中层及基层护理管理者及护士的积极性, 但也不要过低而不能产生激励的作用。

2.3应有一套指导及咨询管理体系

不能用目标的制定来代替目标的管理, 认为目标制定后就可以达到目标管理的效果。一定要在制定好护理目标管理体系的同时有一套完善的指导及管理体系, 使每个人都知道护理部目标管理的内容, 以实施统一管理, 使护理管理中的上、中、下层管理目标一致, 协调护理中人力、物力、技术及信息资源。

2.4目标管理应用的控制

在管理过程中, 护理部及有关的各级护理管理责任人, 一定要层层分解, 将目标具体化, 适当授权, 做到权责一致;在实施的过程中严格控制, 了解工作进展, 及时进行指导及支持;目标完成后, 及时考核评价, 并根据结果实施奖惩。

3讨论

3.1护理目标管理所面临的困难

(1) 将广泛的组织目标转换为具体的管理目标有一定的困难。 (2) 对护理服务结果难以制定量化的目标考核项目及目标值。护理服务的关怀特征、语言及非语言的服务等是很难用一定的量化指标来衡量的, 使护理目标过程很难实施及评价。 (3) 难以调整目标使之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3.2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也有许多优点

(1) 权力责任明确。这样就可以更有效的把全体护理人员的力量和才能集中起来。 (2) 强调职工参与。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注重结果。护理目标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就是医院和每个护士在一定时期应该达到的工作成果。

总之, 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作为现代化管理方法之一确实可以推动有效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

参考文献

[1]王群.论当代护士长的管理职能与领导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4) :222.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很广,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及抓好的一项的工作。下面就本题目,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管理经验,针对护理差错的防范,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1、护理差错的常见原因

1.1护士自身因素造成

(1)责任心缺乏,服务意识淡漠;(2)无视幸程,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3)性情懒散,简化工作流程;(4)生活琐事困扰,心不在焉:

(5)1作欠于条理性,忙乱无绪;(6)盲目自信,凭感觉行事。

1.2三查七对不严格:三查七对制度是护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疏于查对而出现的差错占较高比例。

(1)在用药查对中,只喊床号不喊姓名(换床、混住)或只喊姓名不喊床号(同名),造成输错液或发错药;

(2)在医嘱查对时,由于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使该执行的医嘱未执行,该停的医嘱未停:

(3)夜间值班时,由于精神状态、体力及依赖心理等影响,偶有不查对现象:

(4)各种处置单未经双人核对即执行;

(5)从药局领取的药品,忽视查对,将过期的药液输给患者;

(6)对意识模糊、老年痴呆、小儿、精神异常等病人,处置时只

呼其名未核对床头牌:

(7)患者对治疗提出异议时,护士思想麻痹,带疑问执行医嘱:

1.3病情观察不细

(1)不按规定时间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

(2)交接班流于形式,未仔细观察患者神志、皮肤等;

(3)不重视患者主诉,低估病情而延误抢救时机:

(4)工作缺乏责任心,病情变化时,未及时通知医生而延误诊治:

(5)着急下班,该交的事情对患者及接班护士均末交代。

1.4专业知识欠缺,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专业技能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如:不知甘露醇、多巴胺静滴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时,不能正确判断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

1.5工作压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工作环境,紧张的工作性质,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高风险等因素,均导致护士心理压抑。主要表现在极度疲惫,情绪不稳,易怒,无个人成就感,工作不专注,易被干扰,导致患者不满。

2、护理差错防范

2.1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履行职责: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随之增加,且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诉诸于法律。与之相比,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相对比较淡漠,尤其是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思想上出现的麻痹大意、懈怠,疏忽了意外事件的防范,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的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与护理人员密切的法律知识要了解,时刻提醒自己要依法行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认真的履行职责,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法、懂洼、守法、用法的合格护士。

2.2加大质量控制,规范护理流程:目前,护理部增加了人力,明年在质量监控上做实做细。科室护士长要注重护理工作流程中的质量管理,把精力用于管理,而非事物性及具体工作,针对护理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制订出相关的考核标准,由护理部、總值班护士长、科室组成的三级质控体系,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2.3加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根据不同年资、不同职级等分别制定合理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护士本身也要加强自学,不断更新知识,对各种抢救仪器、各项操作规程都要熟练掌握。

2.4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人院告知:(1)病区环境、设施;(2)有关的医护人员;(3)与患者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劝告等。(4)向患者详细交代《患者人院须知》,并履行签字手续。

住院告知:(1)治疗目的、用药名称、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承担风险;(2)特殊检查治疗前应征得患者同意;(3)对神志不清无行为能力的患者,应对其家属履行告知义务;(4)对危重患者要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以取得家属的酡合。

出院告知:(1)疾病康复知识;(2)正确用药方法;(3)合理饮食休息,功能锻炼方法;(4)复诊时间;(5)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告知患者及家属。

以上告知内容最好履行签字手续,必要时可作为法律依据。

2.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6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高是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关键因素,把语言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做为重点内容来学习和掌握。

2.7杜绝无证上岗:新毕业一年以内的护士为临床见习期,不得单独从事护理工作,一年后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予以辞退。

2.8加强住院病人管理

(1)入院时要详细介绍院规,并在入院患者需知上履行签字手续:

(2)对于要请假外出的患者,必须征得主治医师的同意和签名方可离院;

(3)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外出后可能出现的后果,且有患者及家属签名:

(4)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外出时间”。一

护理差错事故的预防及管理 篇4

护理差错是指诊疗护理工作中,因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中的过失,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延长了治疗时间,但尚未造成患者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者称严重差错。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或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因此积极防止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

护理差错事故的管理对病人安全至关重要。如何减少或控制护理差错事故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也是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应该积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对差错事故如何进行管理,取决于人们对差错原因的认识方法。

一、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 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

(一)责任因素

责任心不强,擅离职守、工作粗疏、工作中思想不集中,延误治疗护理;主观臆断,凭印象工作。

(二)管理因素

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分级护理制度不落实,不按规定巡视病房,护理不到位;交接班制度不落实,交接不严不清、不进行床旁交接;查对制度不落实,不执行“三查七对”,每班小查对,每周大查对;不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不健全,各级、各班职责不明确,监控措施不得力;工作安排不合理,科室协调配合不够;工作环境不安静,注意力分散;使用器材、药品放置位置不固定;实习生带教安排不当,要求不严放手放眼。

(三)技术因素

业务水平差,技术不熟练,盲目操作,护理不当。

(四)心理生理因素

(四)工作繁忙,注意力不集中;外来干扰,影响工作效率;情绪不稳定,对信息处理不灵敏,不及时准确;身体不适或过度疲劳,失误概率增高;人际关系处于对立情绪,造成逆反心理时发生差错的最大隐患。

二、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措施

差错事故要以预防为主,杜绝在差错发生之前。要加强“零缺陷”管理,提高质量,确保病人安全。

(一)加强思想教育

1、加强各级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教育,强调安全护理,做到警钟长鸣。

2、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护理专业,安心工作,提倡奉献精神。

3、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巩固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科

学作风。

4、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好操作规程。

(二)严格差错报告制度

严格差错标准,建立差错、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讨论、分析制度,及时吸取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三)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

1、履行岗位职责,在岗在位,忠于职守。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七清”指交清、听清、问清、答清、写清、看清、接清(2)交接班要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

“四看”:看交班报告本、看记事黑板、看治疗台、看危重护理记录 “五查”:查新入院病人的处理是否妥善; 查病情有特殊变化是否及时处理; 查手术病人准备是否完善;查危重瘫痪病人皮肤是否清洁完整,床单是否平整干燥; 查术后病人术口敷料是否渗血,是否排尿,引流管是否通畅。

“一巡视”:对新入、重危、大手术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病人,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班。

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范围广、工作环节多,操作具体,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的机会较多,抓紧护理差错事故的预防工作,可以防微杜渐,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防范护理差错的重要环节。加强护理管理职能,制定防范措施。

三、护士长的管理:

(1)护士长对每位护士应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各班护士所完成的治疗及护理情况,每日深入病房了解患者对护士工作的反馈。

(2)督促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改进态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有计划地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加强医护配合,严防缺陷、事故,纠纷的发生。

(3)随时掌握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护理计划情况,参加并指导危、重、大手术及抢救患者的护理。

(4)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护护理及饮食等方面的意见,研究及改进病房管理工作。

(5)及时了解掌握护理工作中不足之处,可能出现的护理缺陷、差错,从发现问题到及时纠正,提出防范措施,到纠正后情况再查,做到环环相扣,严密有度,奖罚分明。

四、护理部的管理:

(1)护理部设立护理检查小组每月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护士工作情况,及时了解反馈不足之处,以利于改进工作方法,并确保护理安全。(2)设立差错事故防范小组,要定期进行防止差错事故的调查分析。(3)对护士进行防止差错事故的调查分析。

(4)从差错的角度来分析、讨论、借鉴,并及时通报、批评教育。(5)召开护理安全工作会议。

护士护理差错事故案例 篇5

护理差错的发生。

原因分析

1、该实习生缺乏临床经验,理论知识不扎实:未认识到胰岛素药物的特殊性,未意识到由于加药剂量不当有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

2、护理安全意识差:该同学曾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加过胰岛素,也学会了胰岛素加药剂量方法的计算,此次失误纯属护理安全意识淡薄、当时思想开小差所致(据该同学事后回忆,当时她未意识到自己是在抽吸胰岛素,仍以为是在抽吸V佳林)。

吸取教训及整改措施

1、全科护士会议上通报此事,加强对护生的安全护理意识的培训。

2、强调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坚守“放手不放眼”的原则。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

手术室护理预防差错事故措施 篇6

(一)防止接错患者

1.接患者入室时,在床旁凭手术通知单查对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何侧)及手术时间。

2.患者接到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必须严格执行“二对十查”。“二对”为通知单与病历对,病历与患者对;“十查”即查手术间号、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室、住院号、床号、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麻醉方式、麻醉药品及抗生素过敏试验结果等,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麻醉、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主管医师再次核对以上各项。

(二)防止摔伤、碰伤患者

1.接送患者途中,应拉上床挡,护士手推床头,足在前,头在后,以利观察和保护患者;出入门边时,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搬动患者时,动作轻巧、稳妥,必须有人扶住平车,防止滚动摔伤。

2.患者(尤其是小儿、躁动者)躺在手术床等待手术或护送时,应有护士看护,必要时上约束带,防止坠床;清醒患者可进行安全教育。

3.全麻未清醒处于恢复期患者,注意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勿提前将约束带松开。

4.定期检查、保养交换车,每周1次,保持良好状态,防止接送途中摔伤患者。

(三)防止做错手术部位

1.脑、颈、胸、肾、肢体等对称性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

2.护士放置手术体位时,必须与患者、手术医师再次核对左、右侧,准确无误方可放置,消毒铺单。

3.在手术开始前,主刀医师再次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病历记载、X线片等辅助检查结果核对手术部位。

(四)防止用错药

1.术中给药时,必须复述医师的口头遗嘱,并严格查对药品、浓度,剂量及给药方法。

2.供应手术台上麻醉药物时,应让器械护士或手术医师核对,无误方可使用。

3.用过的空安瓶,应保留至手术结束后再丢弃,以备查对。

4.标签脱落,字迹不清或药液有质量疑问(浑浊、絮状物等),严禁使用。

5.术中给抗生素,必须查对过敏试验结果,“阴性”再给药;给局部麻醉药加肾上腺素时,必须问清剂量(滴数)再加药。

6.器械台上应有盛局部麻醉药的容器,器械护士应用注射针头作标记,以免与其他药物混淆。

(五)防止输错血

1.取血前,必须查对输血同意书是否有患者及家属签名,并核对医嘱与术前血型报告单是否一致,防止取错血。

2.严格查对制度。取血时,填写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取血量;注意提血单与病历核对。

3.输血前,必须做到二人查对,由麻醉医师或台下管理医师与巡回护士查对,首先是病历与配血单查对,查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科别、床号、准确无误后,再将配血单与血袋查对,查对献血员姓名(或编号)、血型、血袋号及交配配型结果、血量等,最后由巡回护士自查血液质量及包装是否严密,确保无误后方可输入。

4.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输血后的储血袋应放置4℃冰箱保留24小时,然后毁形弃之。

(六)防止烧灼伤

1.使用高频电刀时,应用一次性电极板;注意电极板要平坦,紧贴患者皮肤,固定于患者远离心脏的肌肉丰厚处,防止电极板灼伤患者。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避免与手术床的金属部分接触。

2.使用手控刀柄时,注意检查手控开关性能,若失灵,禁止使用。若术中暂停使用,勿随意放置手术野周围,应放于远离手术野的专用布袋内,避免手术操作误触开关,造成烧伤。

3.巡回护士调节高频电刀输出量时,应由小到大,注意勿在使用中调节,避免输出量突然增大时,造成组织烧伤。

4.禁止将高频电刀调为“静音”状态使用。

5.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注意掌握浓度、剂量及方法,避免灼伤黏膜、皮肤。

6.保持手术床单、布垫平整、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应及时更换,尤其是小儿,以避免灼伤。

(七)防止创口感染

1.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

2.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人数,门卫必须按手术通知单上名单计数进入。术中人员尽量减少走动或频繁开关手术间门,避免空气污染。

3.凡耐高温高压的手术物品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反之采用低温等离子或气体灭菌,不主张使用化学药液浸泡;特殊情况采用浸泡灭菌时,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执行,并应在盒外注明消毒灭菌日期和时间,并签名。

4.保持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器械台敷料干燥,可使用防水手术薄膜或加层铺盖手术巾保护。

5.手术进行中,若有可能污染时,应注意保护切口及手术区。污染标本及器械,应放在指定盆内。

6.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有条件时,应划分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以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做到一室一张手术床。

7.加强手术技能培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若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手术切口周围加盖无菌巾。术中暂不使用的器械应用无菌巾覆盖。

8.实施感染手术的人员,手术后必须将污染衣物、手套脱在手术间进行处理;人员彻底淋浴、更衣、更鞋、戴口罩、戴帽子后方可到其他手术间走动或参观。

(八)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1.手术室应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准备器械,并由器械室护士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配件

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

2.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再次检查器械数量、性能,发现问题时应立即交巡回护士更换。

3.实施特殊手术或新手术时,术者应于前一日亲自到手术室挑选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检

查其各类物品是否备齐及适用。

4.在实施重要手术步骤前(如胃肠、食管吻合、关节置换等),术者应事先检查其型号、性能等是否合适。

5.各类手术器械包及敷料包应处于无菌状态保存,以备急用。

6.手术室应备快速高压蒸汽灭菌锅,以备临时灭菌特殊器械用。

(九)防止病理标本遗失或差错

1.洗手护士将标本用盐水纱布包好妥善放于器械台上的弯盘内,术毕放于标本袋内交给

主管医师。

2.主护士将标本袋上的标签及送检登记表填写完整,将标本用固定液固定,由医师填好

病理检查单,由手术室专人负责查对无误后送至病理科,以免发生错误。

3.术中须做冷冻切片时,医师应提前通知病理科准备并要求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护士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篇7

1 护理差错事故的相关概念

1.1 护理事故

在护理工作中, 由于不负责任、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或对业务不熟悉, 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 直接造成患者残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死亡等不良后果[2]。

1.2 护理差错

在护理工作中, 因责任心不强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 对患者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 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称为差错。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造成影响或轻度影响, 未造成不良后果。严重差错指因护理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 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 延长了治疗时间[2]。

1.3 护理缺陷

凡在护理工作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患者造成损害者称为护理缺陷[1]。护理缺陷是发生护理差错的危险因素, 而护理差错又是发生护理事故的危险因素, 因此对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的管理是预防护理事故的重要手段。

2 护理差错评定标准

2.1 一般差错标准[2]

(1) 违反各项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 质量未达标准要求, 但尚未造成不良后果; (2) 各种护理记录不准确, 项目填写及签名不全, 医学术语使用不当, 但尚无不良影响; (3) 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打错针发错药, 未发生任何反应, 无不良后果; (4) 标本留取不及时或留取方法不正确, 但尚未影响治疗; (5) 监护失误, 静脉注射外渗外漏, 面积<3cm×3cm; (6) 各种检查前准备未达要求, 但尚未影响诊断。

2.2 严重差错标准[2]

(1) 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 打错针发错药, 给患者增加痛苦。 (2) 护理措施未落实, 发生非难免性Ⅱ度压疮。 (3) 实施热敷时造成Ⅱ度烫伤, 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0.2%。 (4) 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 影响治疗, 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5) 监护失误、引流不畅、未及时发现, 影响治疗;各种记录不准确, 影响诊断治疗。 (6) 监护失误, 静脉注射外渗外漏, 导致局部坏死面积>3cm×3cm。 (7) 术前未做准备或准备不合格, 而推迟手术,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3 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 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由本人或发现者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 护士长要及时上报, 并组织讨论与总结[2]。 (2) 发生差错事故后, 按其性质与情节, 分别组织全科或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 以提高认识, 吸取教训, 改进工作, 并确定事故性质, 提出处理意见。 (3) 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或单位, 如不按规定报告, 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时, 应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4) 发生差错事故后, 要积极地采取补救措施, 以减少差错事故造成的影响和不良后果。 (5) 发生差错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应妥善保管, 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并保留患者的标本, 以便鉴定。 (6) 为了弄清楚事实真相, 应倾听当事人的意见, 决定处分时, 领导应重视思想工作, 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7) 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有关科室的护理人员及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的原因, 以提高警惕, 并提出防范措施。

4 防范措施

4.1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把握关键环节, 使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并辅以考核、督促、检查和奖励手段, 以保证护理安全。

4.2 发挥护理管理职能作用

护士长是最基层的领导者, 在护理部和护理人员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本科室护理工作完成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报告给护理部, 使护理部能准备掌握护理动态, 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同时又可将代表性的问题通过护士长反馈给各科室, 达到对医院护理工作的宏观调控。

4.3 提高护士长的业务水平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管理者, 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和高超的技术, 因此有计划的举办护士长学习班, 不断强化护士长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4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普法教育、护士法和有关专题教育。护理人员应具有平静的心态、稳定的情绪, 培养自控情绪的能力, 以适应快节奏、高效率的护理工作。端正工作态度, 树立新的护理质量观, 以全新的护理观念指导工作, 使其在工作中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从而展开主动的、全面的、整体的护理服务。

4.5 抓好易发生差错的关键环节

管理部门应注重预防护理质量缺陷, 尤其是节假日, 护理人员较少, 新调入人员对环境不熟悉或人际关系紧张, 干扰了护理人员的思想;或因注意力分散等均易发生差错, 护士长应尽早预见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发生护理差错, 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做好实习护生带教工作, 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4.6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和效果, 体现关爱, 重视入院后的首次沟通, 以建立良好的首应效果, 要掌握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职业、经济等状况, 进行换位思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用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解释清楚, 并安慰、体贴、理解患者, 通过沟通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了解和对护理工作的理解, 使护理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3]。

4.7 合理收费

患者住院的医疗、护理、检查、治疗等费用应每天提供清单, 增加收费的透明度, 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的解释, 以避免因收费问题引起的矛盾[3]。

总之, 要提高护理质量, 只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对广大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全体护士的整体素质, 才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从而使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13-15.

[2]姜小鹰.护理管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96-216.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原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31-0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承担起抢救、手术的场所,它的涉及面广,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急诊情况发生多等特点,使我们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时刻处于风险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手术室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有效的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1 制度不健全、制度实施不到位

1.1 对新条例、修订制度及废除制度未能及时学习及掌握。 完善手术室护理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 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以致接错患者或做错手术部位,用药或输血输液查对有误等。手术室护士必须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仔细核对病人及手术部位,如果病人神志不清,应请术者及家属确认。手术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一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经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做好记录;需输血的病人,要求巡回护士和麻醉师两人共同核对并签名,输完后血袋要保留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时核查。

1.3 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 不重视仪器的保养和检查随时都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手术室护士必须定期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各种仪器使用前先行试机,确保仪器无故障。用前再一次检查所用仪器的安全性及功能是否良好。确保运转状态良好避免因设备使用不当或故障引起的医疗事故及纠纷。

1.4 标本管理 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标本送检制度》执行,采取“一对一、双签字、三项完整”的方法,即一位巡回护士管理一个手术患者、一份病理标本;送标本的人员和接受标本的人员双方签字,病理检查申请单、病理标本登记本和病理标签内容填写完整无误方可将标本送检。病理标本的处置、传送等要有详细的记录并签字,防止标本丢失和病人之间错换等。

1.5 物品清点制度 对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执行不严格常导致后果是遗落于术者体腔内。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防止器械和纱布遗留与创口或体腔内,应双人进行四次清点,即手术开始前清点、关闭体腔前清点、关闭体腔后清点、手术结束后清点。增减的纱布和器械巡回护士应准确记录;手术包内器械物品数目要固定,便于掌握数目;手术台上掉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随意拿出手术间;手术原则上不接班,如需替换交接双方必须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共同签名。

1.6 手术室安全制度 若对手术室安全制度执行不认真,随时可能导致病人身体意外伤害,甚至死亡;如全麻麻醉未完全清醒,昏迷、躁动患者、醉酒、痴呆、精神患者坠床摔伤碰伤。手术室护士应该认真的执行手术室安全制度,特别是对于特殊病人如神志不清、休克、脑危象、严重外伤等随时有病情变化的患者应有医务人员陪同护送人手术室,以保证病人安全;接送患者前后检查接送床是否完好,先将接送床固定好后再搬患者,将护栏竖起防止患者摔伤;术前检查手术床性能、部件及摇把,保证良好状态备用,避免术中坠床;全麻诱导期、复苏期的患者应有人在床旁照顾,妥善固定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折,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小儿患者、神志不清者应加以束缚,专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必要时上约束带。

1.7 体位摆放原则 手术室患者体位摆放不当,容易造成患者肢体神经过度牵拉造成神经麻痹或褥疮发生。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各种体位的摆放,手术体位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既要良好的显露术野,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为原则。

1.8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 手术室护士对于护理记录单填写不重视,容易出现了随意、凭记忆或者经验、不真实、不及时地填写患者有关情况。护理记录单作为医疗法律性文件,医疗事故中“举证倒置”的重要证据之一。因此手术室护士应该认真的严格地按照护理记录单上的内容客观、真实、规范的书写,特别是要求相关人员签名的应要求本人签名,不得代签,责任到人依此可查。

2 专业技术操作方面

2.1 静脉通道畅通 手术室患者的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大抢救手术时,需要对特殊部位进行穿刺建立静脉通道,手术室护士不能熟练及准确及时的穿刺,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在手术中患者变换体位或术后回病房搬运病人时,容易出现脉管道堵塞、套管针出或空气进入输液管等情况。手术室护士都要有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熟练掌握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穿刺技术,以确保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及术后要随时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

2.2 无菌观念和操作技术 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洗手、消毒方法不规范;器械物品消毒方法选择不当都容易导致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绝对分室存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避免由于使用灭菌不彻底或过期的物品而造成的感染。手术室的一切器械物品未经许可,不得外借,防止交叉感染。对感染性手术,所用器械、敷料及手术问严格按感染手术规定处理,专人负责做好各类无菌物品及空气检测工作。护士长定期对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每个环节进行督检,确保无菌质量,尽量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2.3 术中仪器使用 医护人员对仪器操作不熟练、错误操作、仪器故障未能及时判断均可导致手术的失败。前手术室护士应熟知操作步骤,熟练操作和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并经常保持仪器的最佳工作状态。前再一次检查所用仪器的安全性及功能是否良好。

2.4 各种护理操作 护理操作规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实践经验,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每一项护理操作规程都有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是预防、判定差错事故的要素,也是解决纠纷的准则。因此,各种操作规程是护士必须遵循的。只有认真严格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实施护理,才能有效地避免纠纷发生。

3 手术室护士的素质方面

3.1 责任心 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可以提高工作質量,防止接错病人、防输错血、防遗失标本等。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责任重大,整个手术中应认真观察才能发现问题,如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出血的情况,吸引器不畅通,仪器的安全运转等;遇有需交接班时,要仔细交接手术情况,纱布器械数目,各种管道及各仪器设备使用状况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差错的发生。

3.2 服务意识 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医德规范,做到“五心”,即对病人疾苦关心,对病人服务热心,护理治疗细心,解答问题耐心,听取意见虚心。

3.3 护患沟通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地保护了患者和减少了护理纠纷。 手术室护士对待病人态度应和蔼可亲、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忧虑。注意保护性语言的应用,不向患者透露不宜被患者知道的不良的诊断和发生在其他患者身上的不良事故。

4 手术室护士过劳方面

手术室存在工作人少、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为确保护理工作安全系数,科学合理安安排人员工作,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手术多时应加强人力投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少时让护士获得弹性休息,以充分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和防范能力,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5 法律意识方面

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篇9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登记项目:记录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诊断、发生经过、发生时间、发现人姓名、发现时间、科室讨论及定性意见、讨论定性日期、登记人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科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差错事故的记录。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旌,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各科室每月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一次医疗安全基本情况。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责任者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和院领导,重大医疗事件医院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有关记录、检查报告,不得涂改,要认真保管不得丢失,以备封存。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病员的标本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以各鉴定。

五、各科室应在一周内对所有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作出初步的定性和处理意见,科室定性困难时可请医务科或护理部成员参加。严重差错或事故必须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定性意见为准。医疗纠纷必须作出原因定性(包括差错、事故定性原因)。严差、事故的定性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定性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不超过半年。

六、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做到定性准确无误,在讨论时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前本人到场说明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医疗事故的处理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八、一般差错,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

九、医务科或护理部每季度汇总全部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并向院长作出分析报告,向全院通报发生情况。着重于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管理缺陷等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应每半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安全基本情况。

附: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l、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工作极端负责。

2、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3、充分发挥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的作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篇10

一、发生一般差错或可能发生纠纷,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

二、科室应及时了解差错详细经过,明确性质及严重程度,在规定时间内报医务科。

三、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或较大纠纷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及院领导。

四、对弄虚作假、包庇隐瞒医疗差错事故不报告者,要严肃处理,不严格执行登记报告制度的科室,追究科室负责人责任。

五、医务科负责对全院医疗安全情况,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发生各种医疗纠纷时,当事人或发现人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七、一般纠纷由所在科室负责解决,重大医疗纠纷由科室写出书面材料上报医务科。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篇11

关键词:航空维修 差错事故 认为因素 干预体系

中图分类号:V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c)-0237-01

通过对近年来的航空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其中大部分的事故原因均为人为因素所致[1]。随着维修事故的不断增多,使得人为因素干预体系的构建得到了越来越多业内学者的重视。干预体系的构建首先要通过科学分析人为事故的原因入手,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事故经验与教训,并针对分析结果采取构建有针对性的干预体系,从而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的维修差错的发生,保证航空安全。

1 航空维修差错施工的人为因素分析

1.1 违规操作因素

对近年来人为因素所致的维修事故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近50%均为违规操作。由此可以看出违规操作时维修差错最主要的人为因素,包括违反维修规章制度、标准[2],同时没有根据预先制定的操作计划与基本要求进行维修等均为违规操作因素。

1.2 知识技能因素

高质量的航空维修,必须要以过硬的维修技能与维修知识储备作为支撑,近年来认为因素所致的维修事故大约有近40%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限所导致。主要表现在维修人员对设备缺乏足够理解,业务能力有限,维修技术掌握程度有待提高,没有吃透维修手册中的重点维修内容,造成了未能及时发展维修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从而引发维修事故。

1.3 计划与监管因素

维修人员虽然是航空维修工作的主要操作人员,但不代表就可以把所有人为因素的责任推到维修人员身上,维修计划与监管人员也同样具有一定责任,例如:维修计划编制得不够科学,则可能造成维修事故隐患[4]。同时监管时没有进行严格把关,没有及时发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也就可能因此引发航空事故。因此,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强化薄弱环节的监管也是十分重要的。

1.4 维修文件因素

维修文件因素指的是维修文件在编辑过程中,出现错误以及不合理的地方,而维修人员往往是将维修文件作为维修的重要依据,但如果维修文件出现问题,同时维修人员或技术不过硬或没有留意,极有可能因忽略文件中的错误,影响维修质量,埋下隐患。

1.5 维修设备及工具因素

维修设备是维修人员进行航空维修的必备道具,很多维修操作如果没有道具的支持,则根本没办法开展[5]。如果维修设备及工具存在问题,也势必会降低维修质量,如果缺少专业维修设备及工具,维修人员可能会通过其它不符合操作规范的办法进行维修,那么也将大大提高维修事故风险。

1.6 环境设施因素

根据近年来的维修事故数据进行分析,有8%的事故与维修环境不适宜维修有关,例如:照明、通风质量等因素,不利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操作,那么也会一定程度影响维修质量。

2 航空维修差错事故的人为因素干预体系的构建

2.1 提升航空系统对于航空维修的重视程度

航空维修是航空安全的基本保障,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要想改变现阶段人为因素所致的维修事故频发的不良局面,就必须先对维修工作有高度的重视,通过重视带动工作的积极性与严谨性,并强化维修人员的责任意识与紧迫感,增加资金,提高维修人员的福利待遇,增加维修人员对于航空系统的认同感,以此促进其工作热情,并构建完善科学的航空维修制度与管理办法。

2.2 强化维修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航空维修的专业涵盖面广,操作复杂,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与此同时航空技术与设备又在不断更新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这也就要求维修人员的知识技能必须不断更新,以适应航空行业的发展需要。维修人员作为航空维修的主要操作者,因此要想提高维修质量,必须首要以维修人员作为对象,强化其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进新技术,并制定定期技能考核机制,同时结合考核结果进行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以此确保维修人员能够具备过硬的技能水平与知识储备。

2.3 以安全文化构建企业文化氛围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成为员工工作的引导方向,因此,在构建航空维修人为因素干预体系中,必须以企业安全文化作为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航空维修提供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带动维修效率的提高。还可定期开展以安全文化为主体的企业活动,加强宣传,将安全意识深深根植在每个维修人员的心中。

2.4 构建严格规范的维修规章制度

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通常是以维修规章制度作为操作执行的依据,因此,构建严格规范的维修制度对于提升维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规范制度构建的同時,还必须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对相关守则的严格掌握。

2.5 强化维修的计划与监管工作

维修人员需要依照维修计划编制得不够科学,则可能造成维修事故隐患。同时监管时没有进行严格把关,没有及时发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也就可能因此引发航空事故。因此,为了保障维修质量,必须强化薄弱环节维修监管工作,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督促维修人员不断提升维修质量。

3 结语

航空维修的是飞行安全的基本保障,如果航空维修过程中出现差错,那么将很可能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因此,航空系统必须针对航空维修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事故,构建科学的干预体系,以此不断提升维修质量,减少航空事故。

参考文献

[1]张晓全,王欢,燕春光.基于DEMATEL-ANP法的航空维修人为因素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1):128-133.

[2]李涛,蒋英杰.孙志强,等.航空维修差错模式及差错成因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85-89.

[3]陈圣斌,胡雪明,苏强,等.基于故障树的直升机维修差错分析方法的研究[J].直升机技术,2014(3):18-24.

[4]孙大鑫,牛余宝,常浩.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航空维修差错风险评估模型[J].四川兵工学报,2010(8):86-88.

手术室中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篇12

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实施手术到平安地从手术室回到病房的过程中任何一环节都可能出现差错。如果我们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防范措施不严, 那么医院将遭受损失, 失误者将受制裁。笔者按照相应的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 实施了以下几点措施:

1 防止接错患者

手术前一天下午, 由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心理反应, 并告知手术前的注意事项。

手术日到病房接患者时, 根据通知单核对科室、姓名、床号、性别、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及手术时间。

将患者接到指定的手术间, 再次严格执行“三查对”。具体做法:接患者一查, 洗手护士二查, 巡回护士及麻醉医生三查, 手术医生在洗手前也要看患者, 查看病历及资料, 通过层层把关, 我科多年来未发生接错患者现象。

2 防止药物过敏及用错药物

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 手术前0.5~2 h主张使用抗菌药及术中化疗药物, 所以我们规定: (1) 护士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无过敏史。 (2) 在任何注射药物, 术中冲洗药物的使用前应先核对瓶签, 检查药品质量、浓度、剂量和有效期, 并请他人核对后, 方可使用。 (3) 使用过的药瓶应放入固定地点, 以便核对, 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应复述一遍, 双方无误后, 准剂量给药并观察用药反应。

3 防止异物遗留伤口或体腔

手术中所用的纱布、缝针、器械等遗留在患者的伤口或体腔是严重的责任事故。为防止事故发生, 要求: (1) 各手术间每台手术后, 必须及时进行彻底清洁卫生。 (2) 除固定手术间的仪器及物品外, 其余不准放入手术间。 (3) 手术开始前15~20 min, 器械护士应将台上的物品全面整理, 放置有序并与巡回护士分类清点器械、敷料、缝针并认真做好记录。 (4) 特殊器械 (骨科, 胸科器械种类多) 要分类进行认真清点, 并作好记录。 (5) 手术过程中如使用的小纱布、棉球、“花生米”球、脑棉等必须做好认真清点登记, 应放在固定位置, 便于清点使用。 (6) 手术中增添的器械、纱布、缝针, 巡回护士应与器械护士认真清点并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7) 器械护士、巡回护士需交接班应在护理记录上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并签字为证。 (8) 严格执行手术“四对点”, 开体腔前一查, 关体腔前二查, 关体腔后三查, 手术结束后四查。 (9) 手术台上掉下的物品应及时捡起放在固定地方, 不能随意拿出手术间。 (10) 不慎掉针可用自制磁铁棒对手术床四周进行清理。通过严格执行清点制度, 职责明确, 责任到位, 有效杜绝了物品遗留在伤口或体腔内。

4 严防对手术患者身体的意外伤害

手术患者体位不当, 易给患者造成意外损伤。术中输液上肢过度外展, 超过90°, 加之手术时间过长, 可造成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如需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的手术患者, 肢体固定不当, 时间过长, 易引起局部压疮;截石位患者支架高度不当, 外展角度不当, 均会造成患者腓总神经损伤;约束带、脚带过紧都给患者造成不适的感觉, 以上几点都是通过不断总结, 从小事做起, 从细微之处注意, 从而患者得到安全, 护理质量才得到保障。

高频电刀是较为理想的止血、凝血的手术用具, 不按操作程序就容易导致手术中电外科损伤, 给患者带来痛苦, 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影响。要求洗手护士在操作时应打开电源开关, 根据需要调节参数, 将电极片放置在血管及肌肉丰富的平整部分, 并尽可能靠近手术区域, 患者的肢体不能直接与金属体接触, 禁止随手乱放电刀头, 养成检查电刀头、控制开关的习惯。消毒皮肤时消毒液不能过湿, 也防浸湿床单, 出现问题及时找维修组的同志维修、保养, 确保使用安全。

5 保管好手术切下的标本

标本的管理非常重要, 病理检查结果决定病变的性质并关系到患者进一步治疗、预后结果。因而我们规定:器械护士要认真保管好手术切下标本。交巡回护士贴上标签, 不能随意丢失, 多个标本要有标记, 特别是淋巴结要有特殊标记, 手术后, 由巡回护士交手术医生并在护理记录单签名, 确认无误后随患者送到病房。

6 加强护理记录单的检查及管理

护理记录单是反映患者在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施行器械、术前、术中、术后, “四对点”查对的依据, 要求客观真实, 逐一记录, 经当班者检查, 检查后进行妥善保管。

7 防止交叉感染

建立紫外线登记制度。要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监督、纠正违反无菌操作的行为。具体方法: (1) 建立紫外线空气消毒登记本, 每月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对灭菌的物品和医护人员的手进行抽样培养。灭菌物品使用合格率为100%, 严格控制好人流、物流。 (2) 加强消毒液的配制管理, 如对稳定性较差的消毒液———含氯消毒液由科室定人每日一换, 由专人配制使用并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 (3) 无菌持物钳、罐的干燥法的正确使用, 并且专人把关。 (4) 选择正确的灭菌方法。 (5) 严格控制实习生及参观人员。 (6) 特殊感染的患者, 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 安排在指定的手术间, 手术后器械进行双消, 布类消毒浸泡后再清洗、消毒。敷料和一次性的物品焚烧, 手术间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7) 护送患者的专用推车, 每周六下午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床单和被套保持清洁、干净。

综上所述, 我科多年来不断学习和总结, 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很重视差错事故的防范, 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都在增强, 一旦发现有差错苗头就查找原因, 分析问题的所在, 并及时进行整改, 确保护理安全。目的是提升科室, 提升医院, 让患者放心, 自我放心。

摘要:手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信誉和经济利益, 加强对手术中差错事故的防范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就在手术工作中对差错事故防范所做的工作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防范

参考文献

[1]手术室护士常见差错原因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 124-125.

上一篇:2023上半年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及下一篇:有工作经历的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