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技巧学习班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讲话技巧学习班(精选8篇)

讲话技巧学习班 篇1

年末岁首,冬闲季节,正是“加油”、“充电”的好时机。近期,中央、自治区先后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区、市、县全委会,市、县“两会”也已相继召开。为了使大家对XX年各项工作的大政方针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县委决定举办全县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集中三天时间,重点学习中央及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政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使大家从政策理论的层面,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发展大局,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全面落实各项发展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下面,我就这次学习班提三条要求。

一要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常言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连千岭,无际自高。学习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是一种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完善自我的途径,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必备的能力。热爱学习,坚持学习,体现的是一种政治信念,反映的是一种事业追求,彰显的是一种思想品格。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讲,加强学习,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现实需要;对于一个地方来讲,加强学习,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县的各项事业已经进入负重爬坡、奋力追赶、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相互交织,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凸现,如果我们还不重视学习,不加强学习,不认真学习,我们将无以立足。面对区、市党委、政府的殷切期望,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面对周边市县的激烈竞争,能否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只有重视学习、坚持学习,准确把握大政方针,熟悉掌握最新理论,才能从容应对日益复杂的发展局面,才能化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才能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希望大家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危机意识,以对盐池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学习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切实转变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会学等错误态度,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热爱学习、坚持学习,扎扎实实地搞好这次学习班,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推动思想解放,坚定发展信心;通过学习,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提升发展层次;通过学习,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党性修养,更好地为工作服务,为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

二要学有所思、学有所获。xx同志曾说过:“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新形势下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胜任地履行领导职责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举办这次学习班,目的就是要给大家创造一次机会,提供一个平台,使大家在较短的三天时间内,对今年的大政方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对各自的工作进行一次梳理盘点,准确把握中央及区、市党委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准确把握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新要求、新举措,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定位上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为顺利实现今年的各项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举办这次学习班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全部心思集中到学习上来,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联系思想学,真正理解和掌握这次学习安排的内容,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不断提高兴业理政、生财富民的本领,使自身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不竭动力,为实现全年奋斗目标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三要端正态度、严明纪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更加重视学习,把领导干部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xx同志连续两年三次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1月6日,陈建国书记在自治区领导干部学习班结束时,专门就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XX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就举办了全市领导干部学习班,组织600多名干部专题学习中央及自治区有关会议精神,凝聚打造黄河金岸、建设水韵吴忠的智慧和力量。这几年,县委也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每年定期举办学习班,适时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坚持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各级干部的头脑。举办这次学习班,县委非常重视,安排的内容也非常重要,学习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沉下身子、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学政策、学理论,在学习中开阔思路、开阔眼界,科学定位我县在全区、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坐标;要以诚实谦逊的态度,珍惜时间、集中精力,认认真真学习,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政策信息,准确把握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摒弃杂念、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学习,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以学习的成效来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宣传部要尽量把学习形式组织得灵活些,把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调动起来,把学习的气氛搞浓些,使大家在小组学习中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各组召集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考勤制度,没有特殊原因一律不准请假。全体参学人员都要提前安排好手头的工作,排除各种干扰,自觉遵守纪律,一门心思搞好学习,努力把这次学习班办成务实高效的学习班,真正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预祝这次学习班取得圆满成功。

讲话技巧学习班(2):

同志们:

去年区委提出“努力当一名好校长”的要求后,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共振和共进的热情。总体讲,鼓楼的校长、书记队伍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而且都在努力干事的好队伍。“志存高远,学术精深,好学力行,多思求是,追求卓越,兼容并蓄,诚信修睦,大爱无求”正在逐渐成为鼓楼校长队伍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今年的主题是:努力学习,不辱使命,善谋实干,力创辉煌。

一、我们的共责

鼓楼是教育大区,也是鼓楼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势所在,历届区委、区政府,都对鼓楼教育事业发展寄予厚望。今年把责任作为第一话题,就是要校长们树立“鼓楼教育兴衰——我的责任”这样一种观念,全身心投入鼓楼教育事业,共同创造鼓楼教育新的辉煌。

1、教育工作必须而且一定能为和谐鼓楼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对于教育事业发展,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xx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xx同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鼓楼区这几年发展的实际看,我们的发展一靠教育,二靠人才,三靠科技,其中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吸引众多投资者和高科技人才落户鼓楼的重要因素。鼓楼区面积只有26.62平方公里,人口68.83万,发展的区域空间有限,我们只能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教育环境是这个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始终坚持科教兴区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发展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把鼓楼教育做成品牌,使教育成为鼓楼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为建设和谐鼓楼作出应有的贡献。

2、把责任刻在心中,以创造鼓楼教育新辉煌作为奋斗的目标和追求。建设教育强区是我们始终追求的一个目标,(注:XX和XX年我们就提出强区形象性标志为“一个加快发展”、“三个一流”和“五个新”)强区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所以我一直在说:强区之强,没有止境;强是一个过程,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不是我们奋斗的终点;强是相对的,永远没有绝对的强,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强是动态的,在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之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危机时时存在,机遇稍纵即逝,强弱的变幻有时就存在于一线之间。而我们鼓楼人对自己的要求,我们一直坚持和发扬的“负重攀登,敢为人先”鼓楼精神,全区人民对“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终身学”的热切渴盼和对教育发展的殷殷期望都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放松、丝毫的懈怠、丝毫的马虎、丝毫的自满。“罗马城不是一天堆砌起来的”,而毁掉罗马城只需片刻时间。建设教育强区,需要我们校长、书记、园长们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多做实事,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把责任刻在心中,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昂扬之气。昂扬之气是体现为一种对事业充满激情的高昂的精神状态,有此气才能在繁重的工作面前,在各种困难和矛盾面前不气馁、不退缩、不言败,才能够以一种韧劲、冲劲、干劲,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讲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昂扬之气从哪里来?有追求才有昂扬之气,有责任才有昂扬之气,有坚韧才有昂扬之气。毛泽东曾经写下过这样的话:“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因为有阻力所以更有动力,昂扬之气正是在迎难而上、披荆斩棘、百折不挠中铸就而成。

昂扬之气是意志力的升华,是先进性的体现,是人生观的结晶,作为校长、书记、园长,我们是鼓楼教育辉煌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一定要牢固树立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以“负重攀登,敢为人先”的精神,共同创造鼓楼教育的辉煌。

(1)使命意识。使命这个词来自拉丁语,它的意思是呼唤。它触及了工作的实质——向你发出的呼唤,表达了你是谁,你想对世界说什么。鼓楼校长想对世界说什么?“办最好的学校,带出最好的队伍,教出最好的质量,当最好的校长”。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比赛中,最后跑完马拉松赛跑的一位选手,是来自非洲坦桑尼亚的约翰·亚卡威。他在赛跑中不慎跌倒了,拖着摔伤且流血的腿,一拐一拐地跑着。直到当晚7∶30,约翰才最后一个人跑到终点。这时看台上只剩下不到1000名观众,当他跑完全程的时候,全体观众起立为他鼓掌欢呼。有人问他:“为何你不放弃比赛呢?”他回答道:“国家派我由非洲绕行了3000多公里来此参加比赛,不是仅为起跑而已——乃是要完成整个赛程!”。由此可见,强烈的使命感能够激发个人的无限潜能,创造出令人尊敬的成绩。1924年,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表达了他对使命感的理解和重视:“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是校长工作的内在动力,校长没有使命感就会迷失工作的方向,就会漠视工作的质量,就会泯灭工作的热情。在鼓楼区这几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好校长、好老师,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也有一部分校长和老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对工作的使命意识不强,创新方法匮乏,静心研究不够。表现出暮气沉沉,精神不振,缺乏争先创优的意识和奋发有为的干劲。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缺乏清醒认识,缺乏热情,信心不足,提不起精神;个别人没有事业追求,作风疲沓,纪律松弛,工作一般化;刚走上领导岗位时雄心壮志,但遇到困难挫折就意志消沉,怨天尤人,缺乏进取心,个别人笃信“少干事,少出事,不干事,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也别出事”,缺乏开拓创新精气神。区委希望这些同志振作起来,努力从被动干工作向主动创事业转变,树立“事靠人为,业靠人创”的事业心、目标感,增强职业的自豪感,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在竞争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要始终追求“比昨天做得更好”、“比别人做得更好”,营造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争先氛围。唯有如此,才能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好校长、好老师,做一名回首往事不觉遗憾的好校长、好老师,做一名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实践的好校长、好老师。

(2)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多想想可能遇到的问题,多思考可能遇到的挑战,多研究正在发生的可能导致不利局面的苗头性因素。要时刻注意反思,“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帐,管别人还未管的事,做别人没有发现的事”,学会“适时向后看”,提高自己在日新月异和危机四伏的世界中、竞争中的思考能力。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两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五只蜜蜂和苍蝇,然后将瓶底对着亮光,瓶口朝向暗处,几个小时后,五只苍蝇均找到出口爬了出来,而五只蜜蜂全都撞死了。科学家分析认为:蜜蜂把光亮方向视为唯一出路,只顾往前飞,而苍蝇并不死盯着那点光亮,碰壁后知道向后看,被困中的苍蝇向后看,或许是一种求生的本能使然;在人类,适时向后看则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事业有亮点也有暗点,而亮点并非总是出路,暗点也未必就是绝境。适时向后看,调整人生事业坐标,这是积极面对人生困境的明智选择和务实之举。因此,在人生事业的竞技场上,既要有力争上游,勇往直前的勇气和闯劲,更要有时常反思,适时向后看,常思明天怎么办的机智与果断。有的同志不辞辛苦一年忙到头,汗水流了不少,眼泪流了不少,所做的工作却收效甚微,单位、事业的面貌“涛声依旧”,还是那张“旧船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了向后看,缺乏认真的反思,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对策思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换一个角度,调整一下思路,向后看看,许多棘手的问题往往就可迎刃而解,就会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二十九中当年忽遇按片划分招生,生源一下子变了,但他们正视现实,适时向后看,调整教学管理策略,苦干几年,初中教学绩效一路领先,得到社会认可。这一段宝贵经验我们不能丢,这一股可贵的精神我们不能忘。如今全区面临市属名校扩招、放大,“优生好生倾城而出”的现状,更有必要“尽快向后看”,弘扬当年二十九中之精神,闯出困境,进入柳暗花明新境界。管理学认为: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校长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和管理举措,不断警醒和完善自己,同时主动接受和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以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影响师生,感染师生,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进步。当学校发展,教育教学事业遭遇困境时,要坚定信念,最困难的境遇,正是显示勇气的最恰当的机会。沃伦·本尼斯在《成为领导者》一书中写下这样一句名言:领导者“不但不担心失败,同时还欢迎错误,知道自己可以从错中有所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讲:“一个人面临危机的时候,如果你把握住这个机会,你就成长。”从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中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所谓:“饥肠出奇策”,“糟糠养贤才”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校长对学校在全区、全市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还存在那些需要亟待改进的地方,“要学会定期检查自己(举例吉米的故事)”,与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相比,还存在哪些不足等,这些问题都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只要校长们时刻保持发展的忧患意识,每天都去研究一些问题,思考一些不足,虚心向先进学校、先进地区学习,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并结合学校实际大胆的改革和探索,我想,学校的面貌和管理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3)管理意识。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成绩。校长所面对的群体是教师,就是要通过高效能的管理,满足教师的基本需求、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升华教师的情感,唤起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崇高情怀。管理学里有个“二八效应”,是说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按大约80比20的比例存在着的,“二八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校长要精心研究怎样以这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区委、区政府在惠民工作中提出“既要平均数,又要大多数,更要最低数”,这也适合我们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衡量要求:既要总分的平均,还要大多数学生的各门分数提高与增长,更要“最低数”,即差生总分的提高与推进。所以说,一个好的校长,首先是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校长,我们一定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激励制度,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对教师的工作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指标体系去评价所有的教师,那势必把学校办成了工厂,所以,怎样管理,怎么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学校的特色,校长们要常思常想。

(4)发展意识。在调研中我一路强调,要从成绩中找问题,从问题中找机遇,从机遇中求发展,从发展中求生存,创辉煌。学校教育不能一切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思想观念,寻求更大的发展。实际上,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和升华的过程。校长如果没有强烈的发展意识,那么学校必然死水一潭,没有生机和活力。在这个方面,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实现途径一定要有明晰的思路。在人生事业的旅途中,什么最重要?犹如一辆开得很快的车,是先认清目标,确定方向,再踩足油门,全力奔驰。在人生的旅程中,拼命地跑,而且跑得非常快固然很重要,但是确定奔跑的方向,认准奔赴的目标,显然是比“跑”更为重要的人生课题。校长领导学校,就是不仅要告诉教师如何跑,如何跑得快,更要告诉教师人生事业的目标和生命事业的方向。因此,什么是学校的长处,什么是学校的短处,如何扬长避短,走错位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如何实现从规范发展向特色发展迈进,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化,是校长一定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常言讲得好:“把困难踩在脚下,它就是你成功的助推剂;把困难压在心头,它就是你失败的导火索”,“人生是一杯水,你往里面添加奋斗,就会品出甘甜;你往里面添加懈怠,只会品到苦涩。”在发展中遇到困难、遇到问题不怕,这些困难和问题正是我们发展的机遇。发现小问题,理清大思路,解决新问题,引领学校向更高一层发展。

讲话技巧学习班 篇2

从客观上说, 语言是沟通交流, 凝心聚力的媒介。党政干部作为社会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执政党方针的能力, 才能为公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

在西方国家, 争取选民要演讲, 推行政策要演讲, 遇到麻烦要演讲, 逢年过节更要演讲。西方社会流行着一个说法, 叫做:“无演讲, 不政治”。

在中国, 古代先哲特别强调语言的重要性。“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片语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辱国”。

在和平年代也是一样, 脱稿讲话是新时期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是干部能力考核的重要内容。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15日发表平实亲民的履新演讲以来, 新一任中央常委班子大刀阔斧整肃文风、会风, 身体力行地带头讲脱稿话、带头听脱稿讲话, 这实际上是向工作中的老爷作风和衙门作风宣战, 是在检验领导干部的为官心态和执政能力。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需要掌握脱稿讲话的技巧, 娴熟驾驭脱稿讲话。现在就提供给大家几个实用的技巧以供参考。

1. 自己写讲话稿

言为心声, 文以载道。讲话内容是领导干部思想的直接体现。现在的很多领导干部, 都依赖于“秘书代笔”, 当然“秘书代笔”有它的好处, 比如文字优美、准确度高, 内容基本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但是正因为这些优点, 也折射出了它的缺点, 语言太过官方缺少新意, 文字优美但是对工作指导性不强, 不能真实全面体现领导见解。所以领导干部要想实现脱稿讲话, 第一步就是要自己写讲话稿。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 展现出自己的想法和目的, 这也是一个重新学习、消化上级指示的过程。有助于培养深谋远虑的大局观和长远观。

有的领导干部想说的主题是一, 说着说着就到了二, 再说又说到了三, 这就是听的人产生了理解上的混乱, 不知道你要说的重点是什么, 这就是依次不成功的讲话。要避免这种情况, 领导干部写讲话稿的时候, 要注意谋篇布局的问题, 让讲话有一个合理的架构, 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 让人一听就懂。同时, 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要尽量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说实话, 说好理解的话, 甚至可以说有实质意义的“大白话”, 比如习近平同志就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样的“大白话”来比喻了文明的多样性。在遵循准确、适当、得体原则的基础上, 说独特新颖的话。

自己写讲话稿, 就需要领导干部对本职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调研, 所谓“曲不离口, 拳不离手”, 时间久了, 领导干部自然就对工作有理性专业的看法和建议, 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用故事来吸引听众

我们在一些会议上, 时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领导在主席台上讲的口沫横飞, 主席台下有玩儿手机的, 有打瞌睡的, 有窃窃私语的。出现这个场面的原因, 就是某些领导干部的讲话缺少吸引力, 无法引起听者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尽量去感染听众, 讲故事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好故事能打动人心, 也便于记忆。我们通过舍生忘死制服井喷的故事认识了王进喜, 知道了“铁人精神”, 通过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学会了万有引力, 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 明白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克服困难。好故事能触动人心, 其所达到的宣传效果远远大于长篇大论的说教和话不离口的标语口号。比如, 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的演讲中, 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故事,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和帮助”;在墨西哥演讲时, 用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比赛和墨西哥跳水队在中国教练指导下拿下好成绩的故事, 表现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这些好故事都起到了吸引听众、拉近距离的作用, 蕴含着一种亲切感, 为我们的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故事官”形象, 值得我们学习。

3. 用幽默拉近距离

幽默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艺术, 事实上,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政治家都是运用幽默的大师。幽默艺术在领导干部讲话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著名演讲家海因兹·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 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幽默是讲者和听者之间的润滑剂, 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是一位巧用幽默的高手。在前几天举办的亚太经济新格局论坛上, 他受邀分享他的外交生涯。在听到主持人邀请后, 已经74岁的李肇星先生小跑上台, 显得十分雀跃欢快, 让人忍俊不禁。一上台他就说, “每次到福州我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 这里有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我为福州人感到骄傲, 我为能在这里演讲感到幸福, 希望主办方别给我如此强烈的灯光。”一番开场白乐翻了全场, 也一下子拉近了台上、台下的距离, 也为接下来的演讲奠定了听众基础, 成功地把台下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整个演讲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李肇星先生幽默地说,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够长了, 联合国大会上给每个国家代表的发言时间不到5分钟, 今天我可以好好发挥下。现场又是一片欢乐。可见, 幽默在政府官员的讲话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领导干部, 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其中, 学会幽默、善用幽默, 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对外汉语学习过程成语的学习技巧 篇3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学习 成语 技巧

一、成语的语言特征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将汉语成语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与短语。”《辞海》称之为“习用的固定词组”。许多成语词典或其他工具书,如倪宝元的《成语辨析》、《成语例示》,对成语都没有下定义,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决定取舍。我们虽不准备对成语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选用的都是成语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上收录的成语,是大家普遍认为比较典型的成语。

(一)成语的主要外部特征是四字格

四字格的成语更符合现代汉语发展的规范——双音节化,更符合几千年来用洗练、确切、明晰的语言表达思想的传统习惯。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使用双音节的词语由于朗朗上口好记,因此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汉语中也存在类似“不费吹灰之力”等多于或少于四字的成語,但所占比例很小。

(二)词汇、语句的对偶是汉语成语固有的特征

汉语成语常使用叠字、双声、叠韵和押韵的方式来构成成语的对仗,从词汇构成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的古人在研究和创造成语的时候,想到的首先是好记,朗朗上口以便民间百姓村夫民妇能够记住并广为传播,这是原始初衷,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大量使用对仗成语。例如:不伦不类、铜墙铁壁、老当益壮、人山人海、人面兽心。使用这种对偶的方法刻意加重成语语气,增强语言效果,读起来铿锵有力、节奏分明。

(三)成语还具有强烈感情色彩

我们的古人在研究、学习和创造成语的过程中,将成语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紧密结合,通过成语的创造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以及我们的感受通过成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这些成语在传词达意方面通常具备了强烈的感情色彩,通常具有褒意和贬义的意思。最常见的例子比如马马虎虎说明对事情或者人的态度不是很好,在感情上对其是贬义的;而百里挑一在说明某个人在一群人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或者具备十分超强的能力,能够被挑选出来;而狐假虎威作则说明生活中的狐狸没有真本事,而老虎则没有脑子被人利用。

二、对外汉语学习过程中成语学习的困难

(一)成语和普通词组的区别所在

成语是固定的词汇,而且具有相对固定的语义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一定要专词专记,成语的构词成分不能任意移植、拆分或替换,一旦被替换了成语也就不复为成语了,因此对于成语的记忆一定要深刻而且不能混淆。

(二)成语具有的多义性

虽然成语的狗此结构是独一无二不能替换和更替的,但我们在学习过程却发现很多成语却具有两个意思,也就是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常说的一词多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百发百中这个成语,学习中文的都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表面意思,也就是剑法或者枪法好,能够准确击中目标,但其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思就是其比喻意义,就是人们对事情的估计和猜测,能够做大百发百中,料事如神,指的是准确的估量等。与之类似的还有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稳如泰山、口若悬河等。

(三)成语使用具有口语惯用方式

口语是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变种,口语具有高度浓缩的特点,通对外汉语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以及课堂所学的都是汉语的正规文字和词组,这些都是标准用语,但实际生活中为了方便,对语言进行了简化和浓缩,简化和浓缩的目的是为了语言距离生活更近,使用更加方便,因此口语是群众最常使用的方式,而成语中的很多词汇和口语很接近,比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这就是一句典型的口语,当然也是成语,说明的就是一种尴尬的状态或者境地,两边不靠,什么都得不到,这种状态常常是人们自我解嘲的一种方式。

(四)对古典汉语的不掌握导致对成语的意思理解困难

成语很多都是古典文学尤其是古代故事的浓缩,比如守株待兔,这就是一个生动而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说一个人不知道变通,好逸恶劳守着一个树桩等待自动上门的兔子,这个人有过一次偶然的经验,却把偶然当成必然,因此必将受到必然的愚弄,饿死在树桩而不知悔改。

三、提升对外汉语专业学习成语的对策

(一)设置模拟情景学习成语

学习成语一定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慢慢的研究和揣摩,甚至是搞懂一个小故事,就学会了一个成语。比如学习守株待兔,先弄清楚这个故事的意思,就像学习西方的寓言故事一样,弄明白故事的含义,再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进行记忆,成语的学习就会变得相对简单一些。否则,学习成语就会变成干巴枯燥的差事,可以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让班上的几个学生组成一个故事组,通过设置故事情境,或者模拟生活中的一段场景,现编现学,通过演绎和模拟,掌握成语的语言魅力和使用技巧。

(二)强化成语所在语境的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讲,成语的学习和掌握就是通过语境来记忆和深化的,因为成语都是来自于特定的故事背景,虽然具有表面意义和引申意义,而且引申意义对于对外汉语的学习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困哪,但只要通过引导和启发,掌握成语所在的语境,并且通过分析语境所代表的意义,是不难掌握成语的真正含义的。

参考资料:

即兴讲话三技巧 篇4

例二:如何增强号召力。英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要为自由而战斗》中说道,“战士们,你们别去为那些野兽们买命啊!他们鄙视你们,限定你们的伙食,拿你们当炮灰。你们别去受这些丧失理性的摆布,他们都是机器人,长的机器脑袋,机器心肝!可你们不是机器人,你们是人,你们有着人爱。”卓别林的演讲,对于盲目状态下被人利用的士兵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他以战士的立场,分析了大独裁者带给他们多方面的伤害,号召不要去买命当炮灰。

例三:如何吸引听众。有一位不知姓名的演说家有一演讲,“关于抽烟,我想了很久,为什么吸烟的害处那么多,而人们还是要吸呢?我又仔细想了想,可能抽烟有三个好处:一是不会被狗咬;二是家里永远安全;三是永远年轻。大家要问,那为什么呢?因为:一是抽烟人多为驼背,狗一看见他弯腰驼背的样子,以为要捡石头打它呢;二是抽烟的爱咳嗽,小偷以为人还没有睡觉,不敢行窃;三是抽烟有害健康,减少寿命,所以永远年轻。这段笑话一开始讲了所谓的“三个好处”,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听众,把人带入好奇。后来将吸烟的三个好处一一说明,使听众很快恍然大悟。

例四:如何拉近听众距离。原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说道,“很久以前,就想和你们做新闻工作的同志们谈一谈,我过去只和新华社的同志谈过,和多数同志没有谈。谈到办报,我是个外行,没有办过报,也没有写过通讯,只是看过报。因此,你们工作中的甘苦我了解的不多。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可以向你们提点要求。你们写东西是为了给人家看,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做好了。看报的人从你那得到材料、得到经验、得到教训、得到指导,你们的工作就做好了。”刘少奇作为,在讲话中没有摆官架子,也没有打官枪,说自己是门外汉,是一个普通读者,以这种身份提出意见,一下子拉近了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听众自然会认真的听他讲话。

当众讲话的技巧 篇5

当众讲话是个让很多人头痛的问题,我也是这样。根据当众讲话的学习知识,总结如下的方法做为参考:

1.脸皮子要厚,不要管讲的如何,不在乎结果,必须真正地做到这点,才能放下包袱,讲不好很正常不在乎人家说什么,其实人大部分都只关注自己。2.讲话要有内容、有观点,哪怕是临时的讲话也要立即找到内容与观点。

3.学会讲故事,举例子,人们一般很不习惯听陈述性的东西,要善于找到说明你观点的故事。人们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天性,哪怕你的故事讲的很蹩脚,也比讲陈述内容好。当众讲话注意表达的重点是“观点、感受”

4.讲故事有个七何公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何因、何观。针对一个故事任何人都可以用“七何”公式来做讲述。5.讲故事活着讲话要学会用“六觉”,什么是“六觉”?眼、耳、鼻、舌、身、意。要充分利用这六觉去讲故事,给别人讲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到的、和感觉到的。相信任何的突然场合,你能立即用上“七何”“六觉”,一般都能顺利地当众说完一个事情。“六觉”就是要让人么讲话时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对话、等手段,把事情描述的生动,让人愿意听。

6.魔术公式:事件+号召+好处或者教训。任何时候讲一件事情,都可以用这个魔术公式,先讲一个故事,通过这个事情你告诉人们那些建议,最后给出做这个事情的好处或者教训。

7.获奖感言:任何场合获奖后可以用获奖感言公式来表达:“谢、归、用、谢”.谢:首先谢谢给你奖励的人,归:这个奖励归功于什么人或事情,用:你获奖后用于什么?如激励、奖金的使用等,谢:最后再次感谢。其实获奖情况很多,如年终奖,优秀代理商发言也是一种奖励,也可以用这个公式:如:感谢生产厂家的肯定,取得的这些成绩归功于同事们的努力,我们要把这种成绩继续发扬光大,最后再次感谢。。祝会议成功!全是套话,但很有用处。

8.喝酒的祝酒词:很多场合下喝酒还是要说几句话,有个公式可以用:“场、意、举、贺”。场:说明聚会的场所,如:今天们相聚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宴会厅,举行二十年同学酒会。意:说明喝酒的意义:机会十分难得,意义重大,一是同学二十年没见面,今天重逢感动万分,二是利用这次同学酒会除了可以重续友谊外也可以广泛地利用同学们建立起来的资源,共同做一些事情。举:我提议大家举起酒杯,或者说我给大家敬杯酒。贺:敬酒说两个祝愿:一祝老师身体健康,二祝贺大家同学友谊地久天长。说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说。

8.主持会议:三部曲:一是说明会议题目,二是说明会议意义,三是介绍重要的发言人,最后请发言人讲话。

讲话技巧与沟通艺术 篇6

令人讨厌的用语<<绝对禁止>>

1、“所以我不是说过了吗?

2、“那是常识!”

3、“但是”,“可是”

人际沟通技巧

一、沟通对个人成就的影响

·沟通分:上对下、下对上、外部及内部

·皆须-->外圆内方

三、设法找出彼此能「通」之处

(二)沟通的程序

·问问题-->多问”什么”…

少问”为什么”…

·聆听

·肯定-->最高境界在表达出鼓励、赞美

五、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技巧

(一)语言方面

·提问题

·提出共同意见与感受并强化他

·复述对方的话

·顺时针方向的谈吐最能解决问题

(二)非语言的倾听技巧

·保持目光接触

·利用身体.声音做反应

六、沟通中的非理性障碍

·本位主义·应该主义

·过强的主见、成见、偏见

七、处世真理

·如果想赢得人心,先要让他相信你是最真诚的朋友.

·学问好,不如人面广

八、建立好人缘的基本要素

脸笑 仪表 嘴甜 热情 腰软

九、提高好感度的七大客套用语

1、让对方处于优势

2、附和对方

3、善用“关键语”

十、沟通永远不变的铁则

·对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

沟通秘诀,正如开密码锁一样

人缘是建立人脉的基础

人脉是建立关系的基石

关系是成就工作的开始

如果一个人想出人头地,个性和说话的能力比死知识和第一流大学文凭都还来的重要

从今天起

改变思想

改变说话的态度

就能改变生命

学习策略与听力技巧 篇7

听是言语活动的主要形式, 也是人们获得信息、进行交流和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据有关专家统计, 在人们的日常言语交流活动中, 听占45%, 说占30%, 读占16%, 写仅占9%, 听居首位。

在听说读写四个英语最基本的方面中, 听力占得第一的位置, 足见其重要性, 而事实上, 语言是由输入和输出这两部分组成的, 听力技巧是在听音过程中, 听者为获得、保留和解析新信息而被激发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是在听力过程中得到训练和培养的。事实上, 绝非是学生的资质与天赋决定了英语学习的成就, 而关键是在于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因此, 学习英语从“听”开始, 在“听”上多下功夫, 这种方法是值得一试的。

学习任何语言, 都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母语的学习也正是如此。然而, 在现实中, 在每日清晨, 笔者时而听到一大群同学, 手捧英语书高声朗读, 然而入耳之声却总不那么和谐, 甚者有些刺耳。一些同学在发音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可是他们没有发觉, 照这样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何时才是自己英语整体水平的“出头之日”呢?同样的, 许多同学都去英语角, 觉得那是个提高英语水平的好地方, 但是深入其中, 见到的却是英语发音不太标准的同学。事实上, 晨读和交流是学习英语的好方法, 值得提倡, 但建议大学生以“听”为主, 中国教师爱讲授语法, 搞题海战术, 所以造成学生的“哑巴英语”, “聋子英语”, 这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而言, 是个极大的障碍与威胁。若是发音有问题的学生, 可以先从听音标开始, 努力听清每一个音标, 这样单词就容易读准, 听起来也更舒服了。中国学生不敢开口, 很大程度上是怕说错, 面子上过不去, 可是越是害怕, 越不敢开口, 长此以往, 干脆就保持缄默, 那么, 英语学习也就停滞不前了。发音不标准的同学很多时候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而通过听, 有了对比, 自然就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将出错的地方一一改正, 英语语音面貌自然就有大幅度的改善;紧接着, 可以听一些较长的对话, 训练口语, 不仅口语增强了, 耳朵也更敏锐了。

对于语言学习而言, 词汇量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往往很多学生都为其辛苦为其愁。单词手册买来的第一天, 兴致勃勃地开始背, 可是往往坚持到一半就背不下去了, 单词手册的下场往往是蒙尘。究其原因, 机械的死记硬背难免使人感到枯燥, 令人生厌, 且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又在作祟, 常常是背了之后就忘了, 这种反复重复又没有成就的学习确实味同嚼蜡。对此, 提倡大家多听, 将发音带入单词中, 即听到单词的发音, 听后就迅速反应, 根据发音将其写下来。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有一项:DICTATION 听写, 要求把听到的约150个单词的短文一字不差的听写下来, 倘若其中有一两个不认识的单词, 那是平常的事, 可以根据你听到的和你平时的经验, 尝试写出它的字母组合。很多人之所以受到单词量的限制, 是在于没有发现单词的发音规律, 如果在背单词时大声朗读其正确发音, 并根据发音, 在纸上写出它的正确拼法, 是可以事半功倍的。通过听力练习刺激你大脑皮层并对此做出迅速反应, 可以取得记忆的良好效果。在以后听到别人说时, 又一次可以唤醒你的记忆。英语单词组合千变万化, 通过发音, 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记忆, 而词汇量上去了, 阅读与写作也能改善不少。说到这, 我们不难看出, 听在英语学习策略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如著名语言学家Rivers指出:“听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 甚至并不像人们传统地认为是一种接受的技能, 听是一种创造性的技能”。

二、听力技巧的运用

1.调控技巧

在听一篇课文时, 学习者会在听音中出现注意力瞬间终止的现象,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 听力强的学习者会立刻意识到其注意力的不集中, 并很快能自觉地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听力材料上;而听力弱的学习者则只顾前不顾后, 一遇生词, 就会停止听音, 无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所听的材料上。

2.记忆技巧

一般来说, 听者如不采取一定的技巧, 极难记住长段的内容和全部细节, 这会影响听者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听力好的学习者, 一般在听音过程中善于利用英语特有的停顿、节奏等, 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记下有用信息, 在必要时, 通过笔记等立刻激起已有记忆, 使音、义、形快速联系, 从而对语篇作出正确的理解;而听力差的学生不善于作笔记, 不知道该记什么, 而且抓不住作笔记的有利时机, 听时不能写, 写时不能听, 有时由于速度过慢而顾此失彼, 两头不能兼顾。

3.预测和选择技巧

听语篇时, 听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整个单词或单句都听得很清楚。听力强的学习者在听语篇时善于通过预测选择要点, 往往能根据选择项推知材料的大致内容, 善于捕捉段首句、主题句和过渡性词语等来掌握段落内容、中心思想, 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完整理解整个语篇。听力差的学习者则往往抓不住要点, 跳不出单词或句子的圈子, 常把注意力集中到词和句子的具体细节上, 抓不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4.推理技巧

推理技巧是运用已有知识和听音材料中的新信息猜测意义或补充失去信息的技巧。在交际环境中, 大量信息的获得, 不是单靠简单地输入词句结构就可实现的, 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利用现有知识联想讲话的具体环境、讲话者之间的关系等隐含线索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逻辑推理来实现的。听力强的学习者由于具备记忆听音资料、选择要点、解析资料以及将知识与经验相结合等能力, 很容易在已有知识、段首句、主题句以及具体语境的启发下推断出生词的词义、语篇的中心思想以及材料深层的隐含意义;相反, 听力差的学习者, 由于缺乏各种听力理解策略, 因而在推理方面表现得十分无能, 其理解水平只能停留在材料表面的词句结构上, 不能对语篇作出准确、透彻的理解。

三、实施有效策略

首先, 要克服焦虑感, 培养调控能力, 养成正确的听力习惯, 培养捕捉和选择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的能力。在加强听写和速记训练的过程中, 增强学生记忆和划分话语的能力。如上文所提到的dictation专项训练。其次, 扩展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缩小文化差异。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常识。另外,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泛听。

但不管方法如何, 汗水才是真金子。每天的坚持是听力成功的必备因素。在听时, 应注意细节, 如转折、否定、数字、连读、爆破以及核心词与关键句。

在听力中, 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一定要克服。在听力中, 精力的高度集中决定了听力理解的差异。做这样一个试验, 将一个闹钟放在桌子上, 双眼紧盯秒针达五分钟, 看看自己在此过程中是否将视线转移, 看着看着就走了神, 长期训练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另外, 可将听力的内容听写下来, 关键词即可, 可以同时写, 也可以一整段听完之后再写, 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听力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将听力运用于口语学习、词汇学习中, 效果大大提高, 且读和写也能因之而受益。平时大量训练听力, 将使英语的综合能力大大提升, 成就感极易达到,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 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坚.听觉科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向琳, 贾晓云.快速抓住听力材料要点[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8.

[3]钟道隆.听遍全世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4]吴新华, 邓长慧.听:英语听力技巧与练习[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6.

例谈学习化学技巧 篇8

一、课前巧妙预习,汲取更多新知识

预习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是学习者掌握、理解新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因为,对学习者而言,在自主学习中,通过预习能发现很多问题和学习乐趣,如以前未接触过的问题、新奇现象、疑点问题、难点问题等,或学到一些新知识。同时,预习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带着问题继续探索未知问题,会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探究问题,深刻透彻地理解知识。所以,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预习课堂上所讲内容,让同学们把预习中遇到的众多问题带到课堂上,再聆听老师的讲解,那种境界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学生的探究热情会逐步升级,听课兴趣会更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汲取更多新知识。

例如:引导学生预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内容时,为了让同学们汲取更多新知识,笔者首先引导学生通读教材,搞清楚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节讲了哪些内容,如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要解决哪些问题。通读之后,要掩卷而思,思考哪些问题已清楚、基本清楚,哪些内容不懂、模糊,哪些是重点等,要对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并做简单的记录。其次,引导学生在通读基础上,进行精读(细读),挖掘教材中深层次的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应举出典型的钙和氧气的反应,这里钙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氧气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同时找到一个划分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另外,在细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既要思考教材中讲了什么,又要知道“为什么”,对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对重要结论、关键词、存在问题或不懂要做好标记和记录,这样一边读、一边思、一边记、一边注,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利于优化阅读效果,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当然,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归纳知识点或方法,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上巧妙听讲,善于动手动脑

在课堂上学生听老师讲解最关键,是掌握知识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首先学生带着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走进课堂,促使同学们的思维紧跟老师的思路,逐步探究问题。其次,学生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聆听教师是怎样分析的,如何突破问题的难点,从而探索当时自己为什么没弄清楚的原因所在。这样,同学们不但可以有效理解这部分知识,而且可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汲取知识,学习目标更明确,理解问题透彻,全神贯注。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巧妙听课,让学生手脑并用,做好演示实验,并认真记好笔记。还要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实践,探索问题的过程。另外,还应提醒他们注意小组里同学之间的分工协作,尽量让同学们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科学探索,享受动手动脑的乐趣。

例如:在探索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时,为了让同学们听讲,提高听课效率,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预习,让他们带着问题听课,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如同学们预习时对化学反应类型不甚理解,他们在老师分析化学反应类型时,会全神贯注听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如在钠和氧气的反应中,钠的化合价升高,氧气的化合价降低,那么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这样同学们很容易理解该问题,学习信心逐步提高。

三、遇到疑难问题,引导善于联想

新课程教学理念一直倡导我们注重学习方法渗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自主探索学习遇到不懂问题或疑难问题时要退一步思考,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题途径,以便更好地突破解决问题策略。为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不断给学生创造新的环境,“刺激”他们刻苦学习,同时,在自主学习中引导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尤其是运用科学思想方法探索解决问题,如运用类比思想、化归思想、联想思想、方程思想,等等。让同学们逐步尝试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达到强化学习效果。

例如:在引导同学们对无机化学进行复习时,学生对单质、化合物不能透彻理解,可以引导同学们根据元素及化合物的复习思路,从“元素”到“单质”再到“氧化物(氢化物)”,最后到“存在”进行学习,让学生联想到学习单质、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即有思路是从“结构”到“性质”再“用途”最后到“制法”探索解决相关问题,当然,也可引导学生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复习,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初中化学知识,结合元素周期律,把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从而很好地掌握知识,并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从严治党三严三实下一篇:外贸函电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