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教学法案例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归纳教学法案例(通用8篇)

归纳教学法案例 篇1

1、输送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可燃介质的管道,必须进行泄露性试验。

2、泄露性试验应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

3、泄露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

4、泄露性试验可结合试车一并进行。

5、泄露性试验应逐级缓慢升压,当达到试验压力,并且停压10min后,采用涂刷中性发泡剂等方法,巡回检查阀门填料函、法兰或螺纹连接处、放空阀、排气阀、排净阀等所有密封垫应无泄漏。

二、油浸电力变压器安装程序:

开箱检查—二次搬运—设备就位—吊芯检查—附件安装—滤油、注油—绝缘测试—交接试验—验收

三、交接试验的作用是鉴定高压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是否合格,判断电气设备是否可以投入运行。

1、交接试验内容:

测量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测量直流电阻、泄露电流测量、绝缘油试验、线路相位检查等。

2、交接试验注意事项

(1)在高压试验设备和高电压引出线周围,均应装设遮拦并悬挂警示牌。

(2)进行高电压试验时,操作人员与高电压回路间应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例如:电压等级6-10KV,不舍防护栏时,最小安全距离为0.7m。(3)高压试验结束后,应对直流试验设备及大电容的被测试设备多次放电,放电时间至少1min以上。

(4)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应在分、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

(5)成套设备进行耐压试验时,宜将连接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进行。

(6)做直流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并记录泄露电流。

四、对潜在投标人的审查和评定,重点是专业资格审查,内容包括:(丽人审查方案)

1、施工经历

2、人员状况

3、施工方案

4、财务状况 五、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优缺点:

(一)优点:操作简单、易掌握;不易产生焊接气孔,焊接变形小;焊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熔滴采用短路过渡时用于立焊、仰焊和全位置焊接。

(二)缺点:弧光辐射较强,必须主要个人安全防护;抗风能力差,不宜在露天焊接;焊接成型不如埋弧焊美观;焊接设备相比手工焊较为复杂,易出故障。

六、设备灌浆次数及部位:

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一次灌浆是设备粗找正后,对地脚螺栓预留孔进行灌浆。二次灌浆是设备精找正、地脚螺栓紧固、检测项目合格后对设备底座和基础间进行灌浆。

七、通过调整垫铁高度来找正设备的标高和水平。通过垫铁组把设备的重量、工作 荷载和固定设备的地脚螺栓预紧力,均匀传递给基础。垫铁的设置应符合要求:

1、每组垫铁的面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规范》的规定。

2、垫铁与设备基础之间接触良好。

3、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放置一组垫铁,并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4、相邻两组垫铁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5、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垫铁。

6、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宜超过5块,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垫铁的厚度不宜小于2mm。

7、每组天铁应放置整齐平稳,并接触良好。

8、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地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

9、除铸铁垫铁外,设备调整完毕后各垫铁相互间用定位焊焊牢。

八、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1、确定站位位置。

2、根据设备尺寸、设备吊装高度、吊索高度和吊车站位位置,初定吊车臂杆长度。

3、查吊车的其中能力表,确定额定起重量。

4、计算吊臂与设备之间、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

5、按上述步骤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吊车臂长、工作半径等参数。

九、开始穿转子前应进行哪些测试:

发电机转子穿装前进行单独气密性试验。待消除泄露后,应再经漏气量试验,试验压力和允许漏气量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十、汽包安装的施工程序:

汽包的划线—汽包支座的安装—汽包吊环的安装—汽包的吊装—汽包的找正。

十一、自动化仪表中温度屈原部件的安装位置,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安装时有哪些要求:

1、安装位置:要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束呈死角处以及震动较大的地方。

2、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安装的要求:(1)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2)在管道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重合。(3)与管道呈倾斜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流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十二、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

合同分析、合同交底、合同控制。

十二、合同分析的重点内容:

(1)分包人的主要合同责任,工程范围,总包人的责任。(2)合同价格,计价方法和价格补偿条件。

(3)工期要求和顺延条件,工程受干扰的法律后果,合同双方的违约责任。(4)合同变更方式,工程验收方法,索赔程序和争执的解决等。

十三、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与调试应包括的内容:(监控防空风水)

1、检测与监控系统的检验、调整与联动运行。

2、系统风量的测定与调整:系统走在那个风量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允许值不应大于10%;各风口或吸风罩的总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

3、空调水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空调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各空调机组盘管水流量经调整后与设计流量偏差不应大于20%。

4、室内空气参数的测定和调整。

5、防排烟系统测定和调整。防排烟系统测定风量、风雅及疏散楼梯间等处的静压差,并调整至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十四、规避分包单位拖欠劳务工工资的主要措施:

1、每月把劳务工的工资发放表提交总包方。

2、双方可明确约定预留适当比例的尾款作为劳务工的工资保证金。

十五、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

1、工程施工合同;

2、招投标文件;

3、已签约的与工程有关的协议;

4、已批准的设计文件;

5、设备技术文件;

6、现场状况调查资料;

7、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8、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9、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

10、工程承包人的生产能力、技术装备、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经验。

十六、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分析;组织方案和施工部署;主要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图及主要施工管理计划(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成本管理计划以及绿的施工、合同、组织协调管理计划等)。

十七、施工方案编制的依据:

1、施工图和设计变更;

2、设备出厂技术文件;

3、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4、合同规定的规范标准;

5、施工机械性能手册;

6、施工环境条件;

7、类似工程的经验;

8、技术素质及创造能力。

十八、施工方案的内容:

1、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2、确定施工程序;

3、明确施工方案对各种资源的配置;

4、安排进度满足工程总进度的要求;

5、工程质量要求;

6、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技术措施;

十九、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的内容:

工程特点、难点、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度安排、组织机构设置与分工及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环境保护要求等。

二十、施工方案交底内容:(2017年案例)

施工程序和顺序、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要领、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2015年案例)

二十一、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产生振动的原因?)(2015年案例)

设备基础;垫铁埋设;设备灌浆;地脚螺栓、测量误差、设备制造与解体设备的装配、环境因素、操作误差。

二十二、倒装法安装的优点:(钢制储罐安装)

倒装法安装基本是在地面上进行作业,避免了高空作业,保证了安全,有利于提高质量和工效。

二十三、储罐的冲水试验应检查的内容:

罐底严密性;罐壁强度及严密性;固定顶的强度、稳定性及严密性;浮顶及内浮顶的升降试验及严密性;浮顶排水管的严密性等。进行基础的沉降观测。

二十四、特种设备安装前施工单位向工程所在地直辖市或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书面告知后方可施工。书面告知应提交的材料包括: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单》、施工单位及人员资格证件、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方案、工程合同、安装监督检验约请书、电梯制造单位的资质证件(1方案、1合同、2书、3证件)

二十五、总承包方对分包方全过程管理包括哪些:

总承包方对分包方及分包工程施工,应从施工准备、进场施工、工序交验、竣工验收、工程保修以及技术、质量、安全、环保、进度工程款支付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2013年案例)

二十六、违反电力设施保护区规定的处罚

1、未经批准或者未经采取安全措施在电力设施周围或者在一发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作业,危机电力设施安全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作业、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2013案例)

2、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种植植物、堆放物品,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强制拆除、砍伐或者清除。

二十七、管道系统压力前应具备的条件(2013年案例)

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防腐、绝热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2、焊缝及其他待检部位尚未防腐和绝热。

3、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

4、试验用压力表再周检内并已经校验,其精度符合规定要求,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

5、符合压力试验的液体或气体已经备齐。

6、管道已按试验要求进行了加固。

7、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其他隔离措施隔开。

8、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片及仪表元件等已拆下或加以隔离。

9、试验方案已经过批准,并已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

10、再压力试验前,相关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复查。

二十八、热水管道水压试验的压力要求有哪些:(2013年案例)

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二十九、质量事故处理的方式:

返工处理(2013年案例)、返修处理、限制使用、不作处理、报废处理。(返工不见报)

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计要求:(4减少1分开1遵守)

1、节省施工用地、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2、缩短运输距离使二次搬运尽可能减到最少。

3、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

4、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布置。

5、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6、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符合技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十一、管道与机械设备连接有何要求:

管道与机械设备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管道与机械设备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节上架设百分表监视机器位移。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该管道与机器的接口进行复位检验。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附加载荷。

十二、管道焊接过程中质量检验包括哪些方面:

1、焊接工艺:焊接中是否执行了焊接工艺要求,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焊接顺序、焊接变形及温度控制。

2、焊接缺陷:多层焊层间是否存在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缺陷是否已清除。

3、焊接设备:焊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包括焊接电源、送丝机构、滚轮架、焊剂托架、冷却装置、行走机构等。

十三、自检、互检、专检的范围:

一般情况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以专职检查人员为主。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的检验则以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自检、互检为主,专职人员巡回抽检为辅。

十四、施工单位与供货商沟通协商内容:

交货顺序与交货期;批量材料订购价格;设备或材料质量;相关技术文件、出厂验收资料;现场技术指导等。

十五、风管穿过要封闭的防火墙体时应制定哪些措施:

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墙体时,应制定的措施有:采用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的预埋管或防 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

十六、施工单位编制的安全应急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成立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

(2)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应以减少人员的伤亡为第一要务,同时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应提前进行急救和浅防演练。

(3)规定报警、联络方式和报告内容;确定与外部的联系单位,如政府有关单位,医院和消防单位,邻近单位和居民等。确保对内对外信息沟通方式的畅通。

(4)明确作业场所内的人员,包括急救、医疗救援、消防等应急人员的救援途径和疏散路径。(5)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报警系统、应急照明、消防设备、急救设备、通信设备等。

十七、智能化监控设备安装后,应对哪些系统的功能进行检测:

智能化监控设备安装后,应进行功能检测的系统有:暖通空调监控系统;变配电监测系统;公共照明监控系统;给水排水监控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检测系统;能耗检测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

十八、锅炉试运行的技术要求

1、锅炉试运行必须是在烘炉煮炉合格的前提下进行。

2、在试运行时使锅炉升压:在锅炉启动时升压应缓慢,升压速度应控制,尽量减小壁温差以保证锅筒的安全工作。

3、认真检查人孔、焊口、法兰等部件,如发现有泄漏时应及时处理。

4、仔细观察各联箱、锅筒、钢架、支架等的热膨胀及其位移是否正常。

5、试运行完毕后,按规定办理移交签证手续。

十九、焊后外观检验的方法及内容

1、利用低倍放大镜或肉眼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咬边、夹渣、气孔、裂纹等表面缺陷。(底漆要加温)

2、利用焊接检验尺测量焊缝余高、焊瘤、凹陷、错口等。(焊口坚持限高)(2014年案例)

十、对分包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依据:(2015年案例)

工程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承包方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章制度。总承包方及监理单位的指令,施工中采用的国家、行业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

十一、阀门安装前检查的内容:(2015年案例)

应按设计文件核对其型号、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检查阀门填料,其压盖螺栓应 留有调节余量。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

十二、根据各控制点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A、B、C三级:(2015年案例)A级控制点:影响装置、设备的安全运行、使用功能或运行后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停车才可处理或合同协议有特殊要求的质量控制点,必须由施工单位、监理和业主三方质检人员共同检查确认并签证。

B级控制点:影响下道工序质量的质量控制点,由施工、监理双方质检人员共同确认并签证。C级控制点: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小或开车后出现问题可随时处理的次要质量控制点,由施工方质检人员自行检查确认。

十三、根据管道系统不同的使用要求,主要有压力试验、泄露性试验、真空度试验。(公鸭写真)

十四、编制投标文件的注意事项

1、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作出响应。

2、审查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报价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招标人评标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再指定施工方案时,应在技术、工期、质量、安全保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创新,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对招标人有吸引力)

3、复核和计算工程量。

4、确定正确的投标策略。

5、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投标文件。

十五、分包方的职责:

1、保证分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及环境保护,满足总承包合同的要求。

2、按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分包工程施工方案。

3、编制分包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预算、计算。

4、及时向总包方提供分包工程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验收等有关资料。

十六、总包方的职责:(提供条件、监督指导)

1、为分包方创造施工条件,包括临时设施、设计图纸及必要的技术文件、规章制度、物资供应、资金等。

2、对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指导。四

十七、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步骤

起重机的位置—设备组合加工及堆放场地—设备、材料、机械库区—办公、生活临时设施—供水、供电、供热线路—计算经济指标—综合对比评价—修改—审批

十八、施工组织设计修改或补充: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4、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5、施工环境有重大变化。

十九、施工总平面图设计依据:

建筑总平面图、施工图、现场地形图;水源点;电源点;建设单位已确定的工程用地情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国家规范;地质气象资料等。

十、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动态管理以进度和合同为依据,满足工程需要。

2、动态管理应允许人力资源在企业内作充分的合理流动。

3、动态管理应以动态平衡和日常调度为手段。

4、动态管理应以达到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充分调动积极性为目的。

十一、建立劳务外包队伍的考评体系,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执行合同能力、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安全级环保意识、质量意识等全方位考虑。

十二、材料采购合同履行环节包括哪些:

材料的交付、交货检验的依据、产品数量的验收、产品的质量检验、采购合同的变更等。

十三、材料采购要分析市场现状:

注意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生产周期,确定采购批量或供货的最佳时机。考虑材料运距及运输方法和时间,使材料供给与施工进度安排有恰当的时间提前量,以减少仓储保管费用。

十四、施工技术交底的依据:

项目质量策划、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等。

十五、施工技术交底要求

1、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2、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交底;

3、交底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4、交底内容体现工程特点;

5、完成技术交底记录;

6、确定施工技术交底次数。

十六、施工技术资料内容: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记录、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记录、工程洽商记录、技术联系(通知单)等。

十七、确定工程项目施工顺序要点(施工进度):

要突出主要工程和工作,要满足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等施工基本顺序要求,满足质量和安全的需要,满足用户要求,注意生产辅助装置和配套工程的安排。

十八、在确定各项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协调关系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优先安排工程量大的工艺生产主线。

2、满足连续均衡施工要求,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留出一些后备工程,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作为平衡调剂使用。

4、全面考虑各种不利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为缓解或消除不利影响做准备,5、业主的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等。

十九、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交底的内容:

明确进度控制重点(关键线路、关键工作)、交代施工用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保证情况、明确各专业队组(含分包方的)分工和衔接关系及时间点、介绍安全技术措施要领和单位工程质量目标。

十、影响机电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因素:(内部+外部)

1、工程建设有关单位的工作进度。

2、设计变更或者是业主提出了新的要求。

3、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构配件、施工机具和工程设备等,不能按期运抵施工现场,或是运抵施工现场后发现其质量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4、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气候、水文、地质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

5、施工单位自身管理,技术水平以及项目部在现场的组织、协调与控制能力的影响。

十一、进度偏差的原因分析:

供应商违约、资金不落实、计划编制失误、施工方法不当、施工图纸提供不及时。六

十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内容:(重点看)

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等。

十三、机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

1、确定质量目标;

2、建立组织机构;

3、制定项目经理部各级人员、部门的岗位职责;

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控制程序;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与质量计划;

6、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策划。

十四、质量管理的原则:

以单位工程优良保证群体优良,以分部工程优良保证单位工程优良,以分项工程优良保证分部工程优良,以工序优良保证分项工程优良。

十五、质量控制点确定的原则:

1、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

2、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

3、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4、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

5、对后续工程(后续工序)施工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6、隐蔽工程;

7、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十六、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开工前的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的检查,停工后复工的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检查,成品保护的检查。

十七、单机试运转结束后,应及时完成的工作:(重点看)

1、切断电源和其他动力源。

2、放气、排水、排污和防锈涂油。

3、对蓄势器和蓄势腔及机械设备内剩余压力泄压。

4、对润滑剂的清洁度进行检查,清洗过滤器;必要时更换新的润滑剂。

5、拆除试运行中的临时装置和恢复拆卸的设备部件及附属装置。对设备几何精度进行必要的复 查,各紧固件复紧。

6、清理和清扫现场,将机械设备盖上防护罩。

7、整理试运行各项记录。试运行合格后由参加单位在规定的表格上共同签字确认。

十八、人工成本的控制:

严密劳动组织,合理安排生产工人进出场时间,严格劳动定额管理,实行计价工资制,强化生产工人技术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十九、技术性回访内容(目的):

主要了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后的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补救和解决;便于总结静压,获取科学依据,不断改进完善,为进一步推广创造条件。

十、绿色施工的要点:(4节1环保+绿色施工管理)重点看

绿色施工管、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十一、如何确定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重点看)

单位工程所含的分部工程的质量应全部合格,单位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应齐全。

十二、金属、非金属给水管道系统试压要求:(重点看)

金属:在实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

非金属: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十三、成套配电柜(开关柜)的安装顺序:开箱检查—二次搬运—安装固定—母线安装—二次小线安装—试验调整—送电运行验收(祥云古墓小试身手)(重点看)七

十四、防雷接地装置的施工程序:接地体安装—接地干线安装—引下线敷设—均压环安装—避雷带(避雷针、避雷网)安装(由下向上)(重点看)七

十五、母线槽的施工技术要求:

1、母线槽相互之间的净距需考虑安装和维修方便,插接箱外壳应与母线槽外壳连通,接地良好。

2、水平安装时,每节母线槽应不小于2个支架,转弯处应增设支架加强,垂直过楼板时要选用 弹簧支架。

3、每节母线槽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Ω,绝缘测试不合格的不得安装。

4、母线槽安装中必须随时做好防水渗漏措施,安装完毕后要认真检查,确保完好正确。穿过楼板、墙板的母线槽要做防火处理。

十六、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

归纳教学法案例 篇2

关键词:概念评价,概念探究,概念介绍,概念运用

学习环 (learning cycle) 是西方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有效的科学教学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表明, “学习环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效果:鼓励学生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形成对科学的积极态度;提高科学加工技巧;养成高级推理技能。”[1]时至今日, 学习环仍然是科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学习环模式的变式——元认知学习环模式进行探究, 这种模式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 先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 然后通过运用调查和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强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本文以“大气压力”为例对该模式进行详解。

一、元认知学习环模式简介

第一次提出科学教学学习环直接运用的是科普勒斯 (Robert Karplus) , 他于1970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支持下, 通过开展一项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项目——科学课程改善研究 (science curriculum improvement study, 简称SCIS) 首次开发出来的一种科学教学策略, [2]这套策略被命名为“学习环” (learning circle) , 它包含探究、概念引入、概念应用三个阶段。

随着SCIS项目的成功实施, 许多科学教育者将学习环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和课程发展模式, 我国学者称之为“指引科学教育走出困境的一座灯塔。”[3]许多研究者都对学习环基本模式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发展, 使之更完善。布朗克 (Blank, 2000) 将元认知成分引入其中, 并命名为“元认知学习环 (MLC) ”。元认知学习环借鉴了巴曼等人修订的四阶段学习环——预测、探索、概念介绍、概念运用[4],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对他们已有的科学观点状况 (status) 的揭示部分。这里的“状况”是指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四个条件, 即:不满意 (dissat-isfaction) 、可以理解性 (intelligibility) 、合理性 (plausibility) 和丰富性 (fruitfulness) (Hewson&Hewson, 1988;Posner, Strike, Hewson&Gertzog, 1982) [5]。研究发现, 这种元认知学习环模式虽然不是学生理解科学的必要条件, 但是它确实对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6]因此, 尽管使用MLC和SCIS学习环的学生在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上没有达到显著差异, 但是使用MLC学习环的学生知识的建构程度会更深刻一些。

二、元认知学习环模式的结构及实例探究

1. 元认知学习环模式的结构。

元认知学习环模式的基本结构是概念评价∕状况检查 (concept assessment∕tatus check) →概念的探索 (concept exploration) →概念的介绍/状况检查 (concept introduction∕tatus check) →概念的运用/状况检查 (concept application∕tatus check) (如图1所示) 四个阶段构成。

2. 元认知学习环模式的实例探究。

本文以“大气压力”的教学为例, 通过对元认知学习环各阶段的介绍及分析, 体会了用该模式进行科学教学的优越性与实用性, 它促使学生从“学科学”转变为“做科学”, 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探究本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7]

概述:学生把一个烧杯倒置扣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 (立在一个盛满水的盆里) 。他们注意到火焰一会儿就熄灭了, 盆里的水涌入烧杯内。于是他们参与到解释所观察到的讨论中。然后, 学生们测试他们的解释, 这些解释导致了他们对燃烧、大气压及科学性探究的新的解释与理解。

材料:铝制易拉罐、生日蜡烛、火柴、雕塑粘土、烧杯 (一端开口) 、罐子 (不同的形状与大小) 、注射器、橡胶管。

(1) 概念评价∕状况检查。

在这个阶段, 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确认学生的原有观点, 明晰学生对此概念的元认知, 对下一步的教学起准备作用。在这一阶段, 教师主要是测试学生的原有水平。

师:今天, 我们解释一些你们几乎每天都随处可见的相当普遍的事件。你们将发现你们已经有了许多有助于解释这些事件的正确的观点。咱们的一些观点与科学家的有些相似, 但另一案例中, 我们的观点也许不尽相同。当我们学完这一单元后, 我希望我们对科学家解释的这些观点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 并且我也知道你们也会对你们的解释有更贴切的理解。

师:我们今天要用的关键概念是“力”。对你们来说, 你们对“力”的涵义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呢? (接下来是讨论, 教师应该允许这个初始的讨论公开化。)

师:你们以上所提的许多观点, 大多数与科学家的界定的力的观点紧密相关, 但也有与科学家的不同之处。在所提及的观点之中, 与物理学家的意义最相近的是压力, 因此, 我们将开始学习“压力”。

师:好, 让我们开始吧。[把一个大塑料瓶 (2升) 注入少量的热水。然后把瓶子上的塞子拧紧。把瓶子放在桌子上, 以使得学生能观看到。这个塑料瓶开始被压坏]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事件,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用现有的关于大气压力的观点, 你是如何解释这个事件的? (教师不是让学生直接阐述, 而是画一张有关这个情境的图, 并表示出作用于塑料瓶受压时最大的力。用箭头表示这些力, 并将每种力都标上标签以显示关于这个力的作用。)

学生们给他们所表示的力命名:大气压力、地球引力、塑料瓶内水的重力、既有大气压力也有重力、摩擦力、地球自转、核能。

师:哪一个是最大的力?或者说当岩石下落时哪种力的作用最大?

生:是大气压力。

生:是塑料瓶内水的重力

生:……

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我们将会密切关注许多我们称之为“大气压力”的观点。现在你们所提议的许多观点是很实用的, 但是我们也可能发现我们将会改变自己一些对“大气压力”的观念, 以此使得它们与其现象更加一致。

(2) 概念的探索。

在这个阶段, 学生们用“最少的指导”探索一个新的概念或现象。学生们可能观察一些物体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在这个探索阶段, 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与观点、与他们伙伴的相互对话。在这个阶段中, 由于教师的动机是为学生探索新构想, 因而, 会成为他们的学习的促进者。在组织有趣的科学活动后, 教师提出的差异性试验 (1) 是开始进入概念探索阶段一种途径。在这个阶段, 教师起一个提供便利的作用。

教师在刚上课时发给学生一本描述调查程序及如上所列材料的学生手册。然后,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机会按照如下的步骤来探索这个现象。

(1) 把一些水倒入盆里, 把一支蜡烛用雕塑粘土固定盆中。 (2) 点燃蜡烛, 用一个圆柱体杯、罐子或烧杯扣在这支蜡烛上并保证其能盖住蜡烛且能立在水中。 (3) 发生了什么? (4) 引发了什么问题? (5) 根据所发生的一切, 你能想到的是什么原因? (6) 假如你得到相似或相异的结果, 用不同的方式重复你的试验。你的结论支持还是反驳你在第5个问题中的观点?稍作解释。

当实验进行了30分钟后, 教师让学生停下来对他们的结论进行讨论。教师让学生关注这些问题:火焰为什么会熄灭?水位为什么会上升?对于第2个问题最可能的解释 (或误解) 是因为氧气已“燃尽”, 为了代替跑掉的氧气, 烧杯内的水位才会上升。

引导学生了解预测的假设:改变燃烧蜡烛的数目将不会影响水位的上升。例如, 燃烧四支蜡烛可能会比燃烧一支蜡烛能更快地耗尽杯内的氧气, 蜡烛也会更早熄灭, 但是由于杯内的氧气量是一个定值, 因此, 最后的水位应该能上升到同样的高度。

组织学生做这个实验, 结果显示:水位受蜡烛数目的影响 (蜡烛越多, 水位越高) 。这样, 他们的构想就被反驳了。教师解释这需要一种“可选择的解释”, 要求学生们积极的提议。

当学生建议一种可选择的构想时, 如果他们是正确的, 教师不要告诉他们。例如, 即使学生想到“正确的”解释 (变热的空气从底部钻出) , 不要揭示这个结果。教师要求学生考虑不同的方式来测试他们的假设。如果他们提出热空气假设时, 这应该能导致看见气泡从烧杯底部冒出来的预测。当提议可选择假设时, 教师要求学生检测这个假设并寻找支持这个预测的证据。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正确”的解释, 你自己提出来。你可以说:“你是如何思考这个观点的?火焰的热气将空气烘热并把其从烧杯底部驱赶出来”。 (激励学生检测你的解释而不是强制接受) 。

(3) 概念的介绍/状况检查 (concept introduction∕tatus check) 。

在这个阶段, 教师起一个更直接、更积极的作用, 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方式来介绍科学家所持的对上一阶段中调查研究到的概念或假设的观点。在这个阶段, 学生们发表他们对这个概念或构想的看法, 教师从科学的视角以一种十分简洁的方式呈现这个概念与构想的意义, 以帮助学生澄清探索中出现的疑问, 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的科学概念。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达探究结果, 进行讨论, 归纳形成结论, 从而形成科学概念。这个概念介绍阶段是一个中间阶段。教师应该尽快进入下一阶段。

在学生收集好检测各种各样的假设的数据后, 教师介绍一遍“正确”的解释, 介绍术语“气压”, “气体分子模”。 (2)

(4) 概念的运用/状况检查 (concept application∕tatuscheck)

这个概念运用阶段是学生为中心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 成组的学生参与到为应用和拓展他们科学概念知识而设计的活动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以激励学生争论和捍卫他们自己的观点。在概念运用阶段, 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以问题为中心的, 教师继续起提供便利的作用。

教师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情境, 学生必须把气压和物质分子模应用其中。

问题应用1:发给学生一个橡胶管、一个注射器、一个烧杯和一盆水。教师要求他们把盛满水的烧杯倒置于盛满水的盆内。要求他们发现一种方法把处于这种位置的烧杯注满水 (学生在发现必须把烧杯里的空气抽出来之前, 他们会试着把水压进去) 。

问题应用2:要求学生发现一种方式把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塞进一个瓶子 (瓶口的直径比鸡蛋的小) 里。在把鸡蛋放入瓶口前, 他们不能触摸鸡蛋。把瓶子内少量的水加热后, 把鸡蛋较小的一端放到瓶口以此形成一个塞子, 鸡蛋会被迫由外面比内部气压大一些的空气压入瓶内。

三、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看, 概念评价∕状况检查是准备阶段, 是教师对学生已有概念理解的一种预热, 为后续几个阶段做准备。从探索到运用是学生由归纳思维向演绎思维转变的过程。学生在从探索到介绍概念中运用归纳思维, 在探索阶段中, 学生可以自由地操作、探究物质材料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自行发现与关键的科学概念有关的知识, 而引入的概念正好满足学生理解探索自然现象所获结果的强烈愿望, 使学生的认识超越感性, 上升到理性, 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科学概念;学生从介绍概念到运用概念则采用演绎思维, 这一阶段是对科学概念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由于引入的概念有感性认识作基础, 学生能获得较为深入的理解, 因而对新情境的应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很容易做到触类旁通, 即能使知识发生有效的迁移。再者说, 假如学生在探索阶段产生了某些疑问, 与原有的经验发生认知冲突, 那么概念介绍或学生自己建构的解释则可以看作是回答这些问题的假设, 而概念的运用又是对假设的进一步验证。因此, 学生在元认知学习环模式中的经历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

参考文献

[1]B.V.Musheno, A.E.Lawson (1999:) Effct of leaming cycle and traditional text comprehension of science concepts by studentsat different reason level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6, (l) :23~37.

[2]Atkin, J.M., Karplus, R..Discovery or Invention?[J].The Sci-ence Teacher, 1962, (29) :45~51.

[3]徐学福.模拟视角下的探究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3.

[4]Blank L.M., A metacognitive learning cycle:a better warranty for student understanding?Science Education 84:486~506, 2000.

[5][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2.

[6]Blank L.M., A metacognitive learning cycle:a better warranty for student understanding?Science Education 84:486~506, 2000.

归纳“典型问题”着力教学改进 篇3

【关键词】监测 内容 能力 启示

2015年11月,某市抽取了122所小学四年级的10056名学生参加质量调研监测,考查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55页内容,我们从两个维度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一是各领域教学内容,二是能力维度,根据作答情况反思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各领域教学内容分析

(一)总体描述

本次考查“数与代数”分值59分,学生平均得分率90.39%。考查“图形与几何”分值20分,学生平均得分率90.25%。考查“统计与概率”分值21分,学生平均得分率88.90%。从考查比分来看,三大领域的比分约为3∶1∶1。各领域得分率都在90%左右,其中,“数与代数”领域得分率最高,“统计与概率”领域得分率最低。下列是各领域考查百分比图和得分率统计图。

(二)具体分析

1.“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考查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四个方面。如下表A、B两行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如果A=16时,那么A+B=( )。

A. 15 B. 17 C. 30 D. 31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索规律的水平,先观察A、B两行之间的关系,A行是按双数依次排列,B行按单数依次排列,且每列B比A少1,发现规律后才能够顺利解题。部分学生错误地选择A,发现了B比A少1,想到B为15,问题要计算A+B是多少,得分率偏低。

2.“图形与几何”领域

“图形与几何”领域考查了“图形的认识”“测量”两个方面。如从前面看右边的物体,看到的是( )。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本题考查“图形的认识”中观察物体,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组合体,部分学生错误地选B,对题意“从前面看右边的物体”理解错误,错误地认为是从右边看到的,没有分清从前面看到的,前面与右面是两种不同指代,说明部分学生审题马虎或数学语言理解困难。

3.“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与概率”领域考查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如下表是四年级二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王小平的成绩排在女生中第4名,可能是( )个。

A. 28 B. 38 C. 48 D. 58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观察表格并理解统计表中数据的意义,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成绩越好排名越高,先看成绩在50~59个的人数是3人,王小平排名第4名,成绩范围只能在40~49个。部分学生错误地选B,对具体情境中表示的分段整理的数据认识不清。

二、能力维度分析

能力维度包括“知识技能”(了解基本数学事实及使用基本技能)、“数学理解”(对数学对象及其联系的理解)、“运用规则”(利用已掌握的数学对象解决常规问题)、“问题解决”(分析、选择或创造方法解决非常规问题)四个方面。

(一)总体描述

本次考查“知识技能”分值26分,平均得分率94.50%;“数学理解”分值36分,平均得分率86.33%;“运用规则”分值24分,平均得分率92.75%;“问题解决”分值12分,平均得分率86.71%。从考查比分来看,“数学理解”最多占36%,“问题解决”最少占12%。其中,“数学理解”平均得分率最低,“问题解决”平均得分率较低。下列是各能力维度考查百分比图和得分率统计图。

(二)具体分析

1.“知识技能”维度

“知识技能”主要考查了解基本数学事实及使用的基本技能,具体体现在对于事实性知识的回忆和辨识,根据法则进行计算和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作图等。如刘星每天喝一瓶牛奶,大约220( )。

A. L B. mL C. 千克 D. 升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本题考查“图形的认识”中的测量,毫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部分学生错误地选C,对“毫升”这一计量单位辨识错误。学生旧知中质量单位“千克”看似熟悉,实质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时也不准确。学生要建构常见的计量单位,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非易事,教学中的实践和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2.“数学理解”维度

“数学理解”主要考查对数学对象及其联系的理解,具体体现在利用物体、自然语言、图表、数等表示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对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利用数学概念对具体情境中的现象进行解释;能根据概念的特征判断对象的属性,以及与其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根据标准将物体、图形与数据等进行分类,能正确地将某一对象进行归类等。如用竖式计算197÷28时,把28看成30试商,会发现( )。

A. 商正好 B. 商偏大 C. 商偏小 D. 无法确定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部分学生错误地选B,没有分清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关系,即余数、试商数及除数的关系,余数应比除数小,这里余数29比28大,所以商6偏小,应调大一些。若竖式计算中算理不清楚,判断余数、除数、商、试商数之间关系时就会出错。

3.“运用规则”维度

“运用规则”主要考查利用已掌握的数学对象解决常规问题,具体体现在选择应用概念、规则和方法等解决常规问题;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解释与验证。如学校门口有一串彩灯,按“红、黄、绿、白”的规律排列起来,请你算一算,第28盏彩灯是( )色。 A. 红 B. 黄 C. 绿 D. 白

学生答题情况:

【分析】首先发现按“红、黄、绿、白”的规律排列,每4盏灯为一组,然后计算第2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用“28÷4=7”计算,发现没有余数,应为每组最后一盏是“白”色。部分学生对计算后的判断方法不清楚,没有余数时,部分学生还误以为是每一组的第一盏“红”色。

4.“问题解决”维度

“问题解决”主要考查分析、选择或创造方法解决问题(主要指非常规问题),具体体现在读懂情境中的信息,分析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数学关系;运用知识、方法等解决非常规问题;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对解决问题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或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开心农场植树队每个星期工作5天,4个星期共植树600棵。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连除的实际问题,学生习惯于具体条件和问题进行解答。本题得分率为78.30%,提出问题并解答,切合新课标要求,加强“四能”考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部分学生的错因可能对数学问题本身理解不足,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没有分清,提出问题本身就有“问题”,计算也不准确。

三、教学启示

(一)钻研教材,加强重难点的有效教学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载体。教师教学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目标和重难点。从本次监测结果来看,试题多数来源于教材习题的改编,体现教材的目标和要求,也考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如“观察物体”,全市得分率78.63%,部分学生对“从前面看右边的物体”不理解,没有做到从某一角度准确地辨识物体。其次,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如对“毫升”的考查,全市得分率94.79%,毫升是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多的计量单位,从测试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学生理解较浅。事实上,这些学生对“千克”的认识也不准确,在具体情境中,不能够有效判辨常见的计量单位。学生呈现的问题充分暴露了部分教师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研究不足,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单一,如何抓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研究,依旧要回到钻研教材中来,多参阅教师用书,多研究配套习题,多关注学生问题,教师间多研讨,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数学学习更轻松。

(二)遵循规律,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每一个小学生学习与认知水平不完全一样,有些小学生对情境中数学内容认识水平相对较弱,有些小学生对数学语言结构适应程度相对较弱,有些小学生对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水平相对较弱,等等。如上述统计表中数据表示的意义是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做的个数越多成绩越好,成绩在50~59个的人数是3人,排名第4的成绩范围只能在40~49个。部分学生对具体情境中统计数据理解有困难,全市得分率只有80.32%。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具体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借助直观教具和学具,多进行实践活动,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感受、理解、表达、应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特别关注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才是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研究问题,引领学生探究思考的再创造

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短板。解决一个问题要考查学生两类能力,一是运用知识、方法等解决一般性常规问题,二是解决挑战性非常规问题。如上述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提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问题,部分学生有一定困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是新课标提出的“四能”。部分学生习惯于封闭式问题,遇到开放性问题时,接触较少,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欠缺。部分学生遇到一些从没有见过的情境、题型、开放题,感到无从下手,不会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尝试解答,在新、旧知之间未架成桥梁。因此,全市得分率仅78.30%。教师要精心研究问题,设计问题,包括开放的情境、灵活的题型、巧妙的方法、独特的思想等,引领学生“见多识广”,在探究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发展数学能力。

(四)强化习惯,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生。从客观选择题的填涂来看,部分学生有多填或未填现象,这些学生填涂时不清晰,机器扫描就有偏差。从学生的答卷状况看,部分学生书写较马虎,卷面涂涂改改,不清楚、不工整现象时有发生。从失分较多的题目看,学生答题缺乏耐心,审题不清、计算不细心甚至没有认真分析题意,答题后也不验算等问题也是造成失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计算的习惯,还包括精心做事、积极参与、互相合作、有序作答、清晰表达的好习惯。多着眼于细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比如计算、估算、验算的好习惯,用直尺作图、直尺画线的好习惯,等等。让更多的学生产生数学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态度,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生物教学论学习理论归纳 篇4

1.含义: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2.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3.分支理论要点: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把学习归结为刺激(S)—反应(R)的联结形式。

在桑代克看来,“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即因他形成这许多结合”。在猫学习打开疑难笼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尝试与失败,在复杂的刺激情境中发现门闩(S)作为打开笼门的刺激(S)与开门反应(R)形成了巩固的联系,这时学习便产生了。所以在实验中可以把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因此,人们又称各种联想主义的理论为S—R理论。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通过“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斯金纳的强化论及程序教学理论

斯金纳认为,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学习结果即个体行为变化的一种预期。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在斯金纳看来,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在行为后呈现一种强化,此即所谓的强化原则;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作出系统的安排,以期达到最好的强化效果。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他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当狗见到食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其过程如下:

㈠食物可以使狗流唾液,流唾液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反应。食物是一种无条件刺激。

㈡铃声不会使狗流唾液。铃声是一种条件刺激。

㈢巴甫洛夫把食物和铃声配合起来,使狗学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㈣最后,即使没有食物,铃声也可以引起狗流唾液。

4.对教学的启示:一,学习是从原有的刺激-反应关系建立新的刺激-反应关系,表示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二,刺激-反应联结理论说明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三,频因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四,近因律则是提示我们如何让合理地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五,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学习和集中练习。

5.不足: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程序教学理论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对帮助教师克服当时教学中缺乏的强化。忽视学生个体特点等弊病起着积极的作用。程序教学理论同其它理论一样不可能没有缺点和局限性,它的主要问题是,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此外,这种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更暴露了行为学习理论的局限性。但它的积极反应、及时反馈等原则今天仍被计算机辅助教学所采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㈠含义:把学习看做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识辨别和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心理学家所谓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运用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和辨别,以至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㈡代表人物:布鲁纳 奥苏泊尔 ㈢分支理论要点: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①强调学习过程。②强调直觉思维。③强调内在动机。④强调信息提取。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讲解式教学是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的向学生讲述。在实际教学中分为两个阶段:①提供先行组织者②呈现学习材料 ㈣启示:

1.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2.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

4.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5.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

㈤不足: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有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认知学习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建构主义理论:

㈠含义: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㈡代表人物:皮亚杰 维果斯基 杜威 ㈢分支理论要点: 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容器,在以往是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它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并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

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②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

③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④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教学观: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论和学习观之上的,学习者必须自己主动的互动的方式学习新知识,教师不再是以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来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把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世界中。强调以下几点:

①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 ②角色的调整

③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 ④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 ⑤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㈣对教学的启示: ⑴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⑵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⑶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

⑷把生物学教师的素养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⑸生物学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品质为最高目标 ㈤不足:

1.把心理过程看成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心理发展不是既成社会历史一方、一元机械决定的,而是在劳动过程中使对象变化的同时,自身也在发展变化,不仅是对象的获得,不是对象的创造 2.维果茨基把儿童看成是客观的存在,教育的对象,忽视了儿童发展和学习的主动性

3.没有给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以足够的重视

4.过分强调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历史性,忽视了人的遗传素质 5.偏重认知的发展,没有从人格的总体上进行把握。概念转变理论

归纳教学法案例 篇5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

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2)教师的知识修养(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学校的运行机制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 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功能 职能部门:

1、校办

2、教务处

3、政教处

4、总务处 基层教学实践机构

5、教研室

6、年级组

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侠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要素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 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 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 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 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1)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序”“校” 西方:古希腊:雅典(显著特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斯巴达(显著特点:军事教育)

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

古埃及:设置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2)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隋唐:科举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宗教性

3、近现代教育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1)新特点:

终生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充: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中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对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育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西方: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2)特点:

尚未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总结。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2、创立阶段

(1)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主要思想:

关于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关于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关于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 “泛智教育”

关于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具体的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卢梭:

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

裴斯泰诺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其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主要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

提出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要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学校即社会 提出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3、发展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凯洛夫: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受教育权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可以促进民主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 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3、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制度(规范)文化。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家长的期待等

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 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3、个人本位论: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的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的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①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②明确的修业年限: ③规范的教学组织; ④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 ⑤严格的管理制度: ⑥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⑦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3、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 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

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 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

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

(一)课程计划

1、概念: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2、课程计划的组成

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3、课程计划的作用

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补充: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 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3、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教材

又称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编排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和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形式。

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四、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3、情境模式: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

五、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

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的效应。

3、CIPP评价模式 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

4、CSE评价模式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

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甑别和选拨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一)课程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3、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32 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补充: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

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五节教师专业发展

补充: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除了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教师还具有其职业特有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享有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是指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享有的与其职务相关的权益。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2.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薪资休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

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承担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教师依法承担的与其职业职务相关联的责任。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承担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由一名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包括两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通过自身反省和反思在专业

知识与技能态度上实现个人成长。

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外力促使教师提升的过程。答案二: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漫长性

2、生长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道德

(二)专业知识 包括:

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等。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三)专业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语言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

6、创新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时:“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

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进行专门的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经验+反思=成长 科顿等人:教师反思框架

布鲁巴奇: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合作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代表人物:库尔勒 ·勒温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5)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6)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

第六节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1、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2、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歩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调查法

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教育实验法

自然情境中的实验和实验室中的实验等

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的假设,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少误差的实验。

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

(四)教育行动研究法

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

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他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凯米斯提出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五)教育叙事法

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类型: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六)个案法

(七)历史法

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八)比较法

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智商

的计算公式如下:IQ=MA÷C.A×100,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智商越高,表示越聪明。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量测出的年龄。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情感、情绪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小学生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

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温度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视觉: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等。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

象。

(2)感觉对比

①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

马赫带现象: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②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更甜

从冷水里出来后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感觉后效。

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声音停止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如盲人的听觉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2、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3)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4)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

情况

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理解性(2)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们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③对象的活动性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3)知觉的整体性

是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人的直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也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

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它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任务。

(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要有意注意的参与。

(3)有意后注意

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转移与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特点: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容量较大:9-20个比特 形象鲜明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像。

影响因素:模式识别;注意

(2)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贮存时间不超过1分钟

特点: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 容量有限:一般7±2个组块 意识清晰

操作性强 易受干扰

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3)长时记忆

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特点: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编码: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贮内容的不同: ①陈述性记忆 ②程序性记忆

3、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

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识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②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2)保持与遗忘 ①遗忘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的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④遗忘的原因

A: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归纳教学法案例 篇6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大小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盛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外形。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外形,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周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轻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4、原子及其结构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组成,原子的中央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四周,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1nm=10-9m

二、质量:

1、质量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2、质量的测量

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3、天平的使用

注重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使用步骤: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密度

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

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单位g/cm3,g/cm3单位大,1g/cm3=1.0×103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3、密度的应用

鉴别物质:ρ=m/V。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

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

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1dm3 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外形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2、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朴的机械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国际单位制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重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四、力

1、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亚里士多德:假如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假如这个力被撤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3、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六、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概念: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假如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假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不变

理想情况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不变

实际情况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改变

实际情况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外形的特性叫做弹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外形的特性叫做塑性。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

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重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二、重力

1、重力的由来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4、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央。

三、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慥程度,增加压力,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慥程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

四、杠杆

1、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省力杠杆: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L1﹤L2 F1﹤F2 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详细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五、其他简朴机械

1、定滑轮和动滑轮

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绳子段数的判定: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划一横线,只数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3、轮轴和斜面

使用轮轴时,假如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能省力,假如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能省距离。

使用斜面时,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就会越省力。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1、压强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一般压力不等于重力。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假如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公式:p=F/S,其中:

p——压强——帕斯卡(Pa);

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米2(m2)。

2、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特点

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的特点:⑴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⑷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说明: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ρ——kg/m3;g——N/kg;h——m。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

2、液体压强的大小

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ρ——kg/m3;g——N/kg;h——m。

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外形均无关。闻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3、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总是相平的。

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证实: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⑴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⑵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⑶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⑷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

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大气压的测量: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

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五、浮力

1、浮力的大小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闻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2、浮力的公式:F浮=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外形、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浮力的产生

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六、浮力的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反之亦然。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2、浮力的应用

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排水量——轮船按设计的要求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

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力学中的功

做功的含义:假如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

作用在物体上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力所做的功越多。物理学中把

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用公式表示:W=FS,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注重: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3、功的原理

功的原理的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

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旧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我们做题碰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不用机械时对重物所做的功(Gh)。

二、机械效率

1、有用功和额外功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即动力总共所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W总=Fs

2、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有用功是总功中的一部分,有用功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3、斜面的机械效率

η=Gh/Fs

式中:G物体重,h物体被升高的高度,F拉力,s物体沿斜面上升的距离。

三、功率

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公式:P=W/t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P——功率——瓦特(W)

W——功——焦耳(J)

T——时间——秒(s)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kW)1W=1J/s、1kW=103W。

四、动能和势能

1、动能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2、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假如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假如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假如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假如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假如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大约10-10m。

2、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之间有间隙②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③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夫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它们里面的分子不致散开。分子间的斥力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②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假如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二、内能

1、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说明: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分子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A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C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D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2、物体内能的改变

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改变或物体的存在状态改变。但不能反过来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①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所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②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假如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③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三、比热容

1、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高中化学中归纳分析教学法的应用 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归纳分析教学法,应用

在高中所学的课程当中, 化学这门课程以各种各样的原理、复杂多变并且零碎的知识点而著称, 这样看来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就只能靠同学们自身的领悟能力和死记硬背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而“归纳分析法”能够将零碎而繁琐的知识点总结成系统化条理状的知识体系, 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举一反三的归纳和总结, 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新知识传授中归纳分析法的应用

归纳分析法的使用可以贯穿在整个高中化学绝大多数知识点的学习当中。在高中一二年级的学习中适当地运用归纳分析法, 使学生通过归纳总结知识点的方法发现化学学科的神奇之处, 从而促使其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知识传授过程当中采用问答知识的方式教学, 将归纳分析法运用其中, 使同学们将零散琐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逐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比如, 在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过程中, 在给同学们传授新知识之前, 教师可以运用归纳分析法将旧知识点与新知识点之间的结合点联系起来, 将各个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点挖掘出来并自然过渡到新内容的学习当中。在学习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 将相似规律的元素归为一类进行集中学习, 相异规律的进行个别学习, 这就使学生能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结构, 同时为老师讲授新的知识体系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说归纳分析法在新知识传授中的应用不仅能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能够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二、课堂复习中归纳分析法的应用

教师可以用归纳分析法来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行总结, 同时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及欠缺之处, 及时地对课程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便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每个知识点的小结, 用以培养他们的自我归纳、分析、反思、总结能力, 从而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中的知识点。作为教师而言则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归纳能力的培养上去。对于学生来说侧重点应该在于归纳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知识点的牢固掌握方面。这样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定能够在课堂复习中将归纳分析法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 在化学平衡这一课结束后,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生活和教材中关于化学平衡的知识点出来, 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去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概括。这样不仅使他们看到了化学平衡的应用, 并且能够快速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归纳分析法可以具体到:若物质是相同的, 则生成速率=消耗速率;若同一边物质的逆向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化学计量数的比值相同;生成物的产率或反应物的转化率与原先的状态相同;混合物反应之后的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分子质量与原先状态相同。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牢固。

三、单元小结中归纳分析法的应用

我们可以将过去所学的知识点采用归纳分析法来对单元小结进行巩固, 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单元小结不仅仅意味着对于知识点的堆砌, 更多地是对于学生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和融会贯通。经过这样的单元小结复习过程, 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吸收新知识、接纳新知识、复习新知识。

经过长期教育实践的证明发现, 归纳分析法主要可以以两种形式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1) 顺序归纳分析法。将一系列顺序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按照某种方式将琐碎繁杂的知识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使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清晰明朗化, 这就是归纳顺序法。顺序归纳法的使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使学生的思路向着更加明朗准确化的方向发展。例如, 由化学反应的本质内容进行观察, 其中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都在3个之内,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失去电子之后表现出还原性。所以, 有金属单质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在反应当中可以引出氧化剂、还原剂等的作用。 (2) 分类归纳分析法。将各个有衔接的知识点采用分门别类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按照类别形成各种结构体系明确的知识框架, 这就是分类归纳分析法。首先教师将各个分好类的知识框架交给学生, 让同学们自己将相关知识点添加到已建立的知识框架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并能够发现自己没掌握的知识, 从而得以添加补充。然后再依据各个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各个章节串联起来, 这就使得整个章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最后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将知识点补充完整就形成了一个知识链, 使同学们将高中化学的知识有效串联起来并系统化的掌握。例如, 在关于元素化合物学习过程中, 采用归纳分析法将元素化合物按照金属与非金属归类, 接着将金属元素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进行二级划分;非金属元素依照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及盐类进一步划分。这只是归纳分析法在高中化学化合物中的一个简单应用, 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 高中化学的教学复杂而零散, 要想使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都得到高质量的保证,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灵活地使用归纳分析法, 使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真正学习并理解化学知识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张海英.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思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06) .

归纳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藻类” 篇8

关键词:“藻类”植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生物教学

一、“藻类”植物简介

藻类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绿色生物,据化石记录大约在35亿~33亿年前,在地球上的水体中首先出现了原核蓝藻。藻类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适应环境能力强,可在营养缺乏、光照强度微弱的环境中生长。在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后形成的新鲜无机质上,它们是最先的居住者,是新生活的先锋植物之一。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供自身需要,是能独立生活的一类低等植物。藻类在形态上是千差万别的,小的只有几微米,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体型较大的肉眼可见,最大的体长可达60米以上。基本上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藻类植物的藻体也称为叶状体。正是由于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容易培养,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经常作为理想材料运用。

二、“藻类”中的原核生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一节中讲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经归纳原核细胞有“三菌三体”,“三菌”指的是细菌、放线菌、蓝细菌(蓝藻);“三体”指的是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和色素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含有环状的DNA分子,故称其为原核(或拟核)。在蓝藻中还有一种环状DNA——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担当了运载体的作用。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有单条规律排列的光合片层,上面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蓝藻是一类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笔者归纳总结了教材必修一P9中出现的原核“藻类”如下:①蓝球藻。分类地位:蓝藻门色球藻科色球藻属蓝球藻;特点: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群体;生长环境:浮游生活于湖泊、池塘、水沟,有时也生活在湿地上、树干或滴水的岩石上。②颤藻。分类地位:蓝藻门颤藻科颤藻属颤藻;特点:丝状的蓝线菌,细胞短圆柱状,表面有黏液鞘,显微镜下可见丝状构造前后运动;生长环境:生于湿地或浅水中。③念珠藻。分类地位:蓝藻门颤藻目念珠藻属念珠藻;特点:藻体由一列细胞组成不分枝的丝状体,排成一行如念珠状。此类藻有的可作食用,如发菜、螺旋藻等;有许多能固氮,可作为生物肥源,如鱼腥藻等。生长环境:生长于淡水湖、潮湿土壤上或石上。

三、“藻类”中的真核生物

“藻类”中除蓝藻门属于原核生物外,其他都属于真核生物,分类上有低等和高等。但其中也有一些带“藻”字的植物却不是低等的藻类植物,如黑藻、金鱼藻、伊乐藻、狸藻、狐尾藻等不是藻类,而是被子植物。下面列出课本中出现的“藻类”如下:(1)硅藻。分类地位:硅藻门硅藻;特点: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硅藻的形态多种多样。 硅藻常用一分为二的繁殖方法产生;生长环境:最重要的浮游生物,分布极其广泛。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2)黑藻。分类地位:单子叶植水鳖目水鳖科黑藻;特点:沉水草本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根扎于水底泥中,茎细长,叶较短,有冬芽,生于小枝顶端,脱落后即行无性生殖。夏季开花,花呈淡绿色,雌雄异株;生长环境:生于静水池沼中,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全草可做饲料。(3)伞藻。分类地位:绿藻门绒枝藻科伞藻属伞藻;特点:藻体钙化,有一条直立而不分枝的主轴。海生的单细胞藻类,细胞长2~5 cm,可分为“帽”、柄和假根3部分,细胞核在基部;生长环境:生长在内湾的中、低潮带有泥沙覆盖的石块或贝壳上。(4)轮藻。分类地位:轮藻纲轮藻目轮藻属丽藻属轮藻;特点:大型沉水植物体具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茎有节和节间之分,在节上轮生有相当于叶的小枝,有些种类体外被有钙质或胶质;生长环境:多生于钙质丰富、有机质较少、呈微碱性的淡水或半咸水中,特别是在透明度大,少浮叶植物生长的浅水湖、池塘、沼泽中,常大量生长。(5)水棉。分类地位:绿藻门绿藻纲双星藻科水棉;特点:由一列细胞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细胞圆柱形,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生长环境:常见的淡水绿藻,在小河、池塘、沟渠或水田等处均可见到。(6)小球藻。分类地位:绿藻门色球藻目小球藻属小球藻;特点:单细胞浮游种类,细胞微小,圆形或略椭圆形,细胞壁薄;生长环境:生活于含有机质的小河、沟渠、池塘等水中,在潮湿的土壤上也有分布。(7)栅藻。分类地位:绿藻门绿球藻目栅藻属栅藻;特点:细胞形状通常是椭圆形或纺锤形,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群体;生长环境:淡水中常见的浮游藻类,极喜在营养丰富的静水中繁殖,分布极广。(8)团藻。分类地位:绿藻门绿藻纲团藻属团藻;特点:由数百至上万个细胞,排列成1层空心球体,细胞形态和衣藻相同,个细胞间有原生质丝相连;生长环境:淡水池塘或临时性积水中较为多见团藻,具有吸收和富集放射性物质的能力,对净化水质有一定意义。

四、“藻类”与我们的生活

1.食用藻类

藻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各种维生素和有机盐,特别是碘盐。人们常食用的蓝藻有发菜和螺旋藻属的螺旋藻,螺旋藻的藻丝体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比牛肉高3倍,具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螺旋藻对贫血、溃疡病、糖尿病、视觉障碍和患肝脏病症均有较高疗效,所以现在螺旋藻经常作为保健食品受到欢迎;绿藻有浒苔、海松、水绵、石莼等;褐藻有海带、鹿角菜、裙带菜;红藻有紫菜、石花菜等,晒干的紫菜含有25%~35%的粗蛋白和50%的碳水化合物,在碳水化合物中有2/3是可溶性能消化的五碳糖,在紫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橘橙的1/2。

2.水华和赤潮

水华和赤潮都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异常现象,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另外,海水中出现此现象(一般呈红色)则为赤潮。水华和赤潮使水变质有毒,致使鱼类因中毒或缺氧窒息而死,给渔业带来严重危害。

3.“藻类”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藻类”植物在农业上可作为氮肥,利用有固氮作用的藻类固氮,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用藻类作肥料,还可以减少农作物发生病虫害;在渔业上藻类是水中经济动物的饵料;在工业上作为工业原料,提供提取物;医药方面可以直接作为药材试用,还可以用于研制新药;环境保护方面藻类可以消除污染,净化废水。此外,藻类化石还是探矿的指示生物。总之,藻类的研究还在不断地深入,合理开发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一篇: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下一篇:趣味逻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