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散文的作品赏析(推荐9篇)
《目送》文本解读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无意中接触到这篇文章,正值自己工作、生活诸多不如意,与父母又不愿多谈之时。每每眼前闪过熟悉又相似的片段,不禁潸然泪下。
文中的龙应台,是作为母亲,也是作为女儿。作为母亲,三次目送儿子的离去;作为女儿,三次目送父亲的离去,直至永远„„长长牵引的目光,连接着生命的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渐行渐远的背影,蕴积着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
作者共刻画了六个生命场景,目送儿子华安从六岁入小学到他十六岁离别母亲去美国读书到他二十一岁读大学,母亲看着儿子一步一步长大、成人,有欣喜,有惆怅,更有失落。雏鸟飞离巢穴是生命的必然,做母亲的除了目送他一步一步走向理想、抱负和幸福,除了依依不舍的放手,除了深深的祝福和精神上的支持,别无所求。
而作为女儿,作为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女儿在与父亲的有限相处中,三个目送的场景:初回台湾时,父亲尚身强体健、声如洪钟,十几年后,父亲只能坐在轮椅上无助的望着女儿发呆,而最后的最后,女儿在风雨中目送父亲走完最后一程„„每个生命从降临人世就注定了最后的结局,除了珍惜每一个和父母相处的有限时光,除了道声珍重和祝福,我们无法挽留。
生命在一程又一程的目送里,成长、成熟、衰老乃至消逝。文字也在一行又一行的叙写中相随、感动、加深、铭记。触动心灵的对比
华安上小学的那天“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不断地回头„„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幼小的孩子充满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慌,对母亲的依恋。长大后的他,没能让母亲再等到“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甚至“一次都没有”,“他的眼睛望向灰的海,我只能想象。”说不清是什么因由,我们的心门在成长过程中无情地向父母关闭。
“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情感,可以胜过一切,在她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茫茫人海中最清晰的那一个。
父亲送“我”去大学教书的时候,开着小货车,帮我卸行李,启动引擎后却又不忘“把头伸出来”嘱咐,言语间满心的歉疚和遗憾。然而,十几年时光之后,“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已经低垂到胸口。岁月带给人很多,可是又无情地带走很多。看着无法阻止的父亲的渐渐老去,我们只能选择接受。
这些生命实景的写生,其实是每天都在我的身边或是我们身上重复上演的人生真相,情感真实。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发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声音。深刻鲜明的意象
“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突然想到一句话“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那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果子,便是果树孕育出的结果,尽管枝丫已经沉沉下垂,但丝毫不能阻挡他们对果实的热爱。
又如“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自立过程中,在文章字里行间,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杂糅在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常的语言闪现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父亲的背影就在那辆小货车的转弯处消失。空荡荡的巷子,一口皮箱,一个带有些许落寞,些许感动的我。这使我不禁想起,每每早晨父亲在车库目送我的情景,总是急匆匆的我,甚至来不及打一声招呼„„无意间透过后视镜,看到父亲那个消瘦而日渐衰老的身影目送着我的车子,酸楚满溢。
最难忘的,莫过于背影消失前的那扇门:“他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门里”,“闪入一扇门”,“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每一次的目送,都由“门”宣告结束,也正是人生中的种种门,串联起了母子、父女无法言尽的亲情:不舍、无奈、感动、永别„„
感人至深的哲理
“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表面是叙写儿子从幼稚园毕业要上小学这一过程,实际也蕴含了生命的一个成长过程。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终点必联系另一个起点。
最有感慨的还是作者反复咏叹的这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份与生命本质,生命起点和终点直面相对的坦诚。乍读上去,不免让人感到一份说不出的落寞,但细细品味却会不自觉默然相契一笑。作者一语道破的不仅是她个人对生命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思索,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经历的难于言表的普遍体验。
Vibin Shen©2011.10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如果说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给我们只是一个生命或情感的生发点的话,目送则
是连接这一点的长长线,这一点一线无限伸展的是长长的人生。“不必追”,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我们只有静静等候。
人生每天都在经历分别、目送,文章由凝望起始,又有深深、深深的凝望收束。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目送历史苍茫,些许无奈、丝丝感伤,更多的,希望是一份寄托,一份向往,一份深切的纪念。
淡与深的交融
——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喜欢看龙应台的散文,特别喜欢看她的《目送》,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
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得越来越远的背影,我们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但最让我心底一震的是,《目送》里,她注视着儿子和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而对于那内心世界里距离越来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的人身到他的内心,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或许,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永远无法忘怀孩子小时候几乎完全依附着自己关爱的时刻,这一时刻,孩子的人身,孩子的内心,几乎都是属于母亲的,他受母亲的支配,他心底里紧紧藏着的是母亲。文章中,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孩子与妈妈之间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经历了这人生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已渐渐适应了没有了依靠的日子,他一步步的走向成长,一步步的远离母亲的怀抱,一步步的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时候,母亲已不再是他心里的依靠,甚至成了与他再没有了共同语言的代沟,于是,十几年前的分别一幕是孩子依恋着母亲高大的身躯,委屈的不愿意离开他这把生命的保护伞,十几年后,却成了“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而儿子,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母亲还是那样痴情的目送着儿子的背影,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看到的,是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儿子与母亲的心灵距离已走得远远的,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如果说,母亲曾经深深的植根在孩子的心底,那么,在儿子长大的瞬间,孩子已经把母亲从他的内心世界里不自觉的赶出来了,并且加上了一堵厚厚的墙,一堵有门而母亲却打不开的墙。那仍然还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母亲再也无法猜透孩子的心,再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心了。
母亲与儿子的送别,女儿与父亲的送别,这两者似是截然相反的,对比于儿子的“残忍”,女儿似乎是时时刻刻的爱着父亲,对比于正为儿子疏离而无奈的母亲,父亲似乎旷达的接受着,甚至,父亲还刻意的提醒着自己与女儿之间的距离。“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而此时此刻,这本应由女儿担忧的问题却由父亲首先想到了,而且,他说得那么的旷达,走得那样的潇洒,仿佛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伤感的事。“我”去看医院里的父亲,“赶回上班的时候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并没有回头,而默默注视着的,是“我”,默默依恋着的,还是“我”。
面对与亲友之间的别离,我们有着的放不开的依恋;面对孩子心灵的疏离,我们感到的是酸酸的楚痛;面对至亲之人的死别,我们心头上涌上的是无尽的悲伤;面对这一个个远离的背影,有谁能做到欣然的接受?如果将文章里的儿子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串联在一起,那就成了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很小的时候,你往往会依恋着父母,他们几乎已是你心底唯一的爱;长大的时候,你与父母有了自然的精神疏离,你不由自主的远离了他们;老了的时候,你心底还是爱恋着孩子,但你已经不想要去依恋他,而是希望他不要顾念着你,所以,你选择了潇洒的走,不需要回头。文章里,母亲目送着的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同时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这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
Vibin Shen©2011.10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的不放手,既然他们选择旷达来爱你,那么,你也旷达的爱他们吧!“
片段赏析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表层含义是: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延伸思考一下:既然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那么我们得珍惜当下;既然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我们得淡然面对生活中的别离,这是一种客观规律,这是一种人世轮回。
理解了作者的感悟后,你不得不惊叹这话的领悟高度。淡淡的文字背后,如此透彻地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难道不是吗?孩子一天天长大、从少时的绕膝之欢到长大后离别的不回头,这是成长的规律,这是亲情间渐行渐远的缘份,这是你想挽留又无可挽留的一段情缘。作者从一次次的具象的目送中,感悟到了亲情的真谛,感受到了得到与失去间的辨证关系,并用无语的背影来诠释这一切:不必追!
“不必追”是对生命成长的一种尊重。孩子终归是要长大,孩子终归是要远离父母的呵护;孩子总归是要去享受他们自己的蓝天。正如尘世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般,人世间再完美的相守也有分手离别的一天。聚与散,合与分,均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何必执著?何必痛苦?何必纠结?
“不必追”也是对生命从视野中消逝的一种尊重。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老人离世,不要说遗憾,不要说痛苦,不要说自责。人老了,终究是要离开的,这是生命正常的运行轨迹。谁也改变不了,谁也超越不了。一如对生者的道安,对逝者同样应有“挥手自兹去”的淡然。
“不必追”是一种高度理性。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何必纠缠不休呢?何必在乎他们是否还象儿时那样不停回头呢?何必一定要把自己的所谓经验、所谓呵护,所谓叮嘱一遍遍地交待个没完呢?于老人的离世而言,人死即如风过云散,归于尘土,无知无觉。活着的亲人何必再言其生之如何、情之如何?
“不必追”又是一种近乎手足无措的感性。当缘份注定要渐行渐远时,必定是想追又追不上,想留又留不住,想说又无语,内心的所有感情只能汇成一个毫无作为的表情。这其间,究竟是背影的坚定还是目送者的犹豫?是离开者的忘却还是目送者的痴情,又如何能分得清?
“不必追”是离开者用默默的背影诉说的,也是目送眼光应该读懂的。“不必追”是基于告别的一种理性,也是基于松手的一种理性。“不必追”是一种抉择上的果断,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收藏。
《目送》中的这番感悟,穿透了人世离别的世俗情感表层,触及到了生活与亲情的本原,是对生活的一种顿悟,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奚溪女士, 是位名符其实的美女, 也是位名符其实的美女作家, 我看了她的几篇作品, (其中大多是散文) , 确实很有味道。
众所周知, 一篇好的散文, 就是一首好的诗歌, 诗歌讲究寓意, 散文也是如下。
看来奚溪对此, 很得要领, 她的作品, 如《伙伴》、《寒江钓雪》、《春色满园关不住》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看她的散文, 我不由联想到已故散文大师杨朔的作品, 你还别说, 他们之间, 就文风而论, 还真有一曲同工之妙。
据说。奚溪女士是正规音乐学院毕业, 我听过她的歌声, 嗓音确实甜美, 而且穿透力很强, 用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来形容, 绝不为过。本来她可以凭她的音乐才能, 演译一个歌唱家的灿烂人生, 可惜, 因为诸多原因, 她放弃了自己的专业, 投身于影视, 更可惜的是她没做演员, 而是躲在幕后, 委心地做些剧务工作, 闲下来的时候, 她才抽暇看看、写写。她的父亲青汶先生是位著名的作家, 也许是基因所至, 她很有文学天赋, 她的这种天赋, 连她父亲都没有查觉, 要不是我偶然发现, 她说, 她不想把她不成形的东西公布于世, 是在我的动劝之下, 她才在她诸多的作品中, 筛出几篇……
此刻, 大家看到的就是这几篇作品, 我想凡是喜欢散文的读者, 都会和我一样喜欢它。
龙应台的亲情散文语言风格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简洁、典雅、明快。本文主要运用数据统计法、综合分析法,对照比较法和直观判断法,对龙应台亲情散文语言风格的构成要素以及各个手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在用词方面,龙应台多用单音节词、妙用四字成语,以使行文简洁、干脆、一字千金。同时,她的作品善于省略关联词,精于省略句子成分。这些省略不但不影响句子的表达,而且让她的文章穿上了一套干净、利索的衣服。
自小生活在台湾地区的龙应台,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她的作品有比较强的典雅的风格,这主要体现在,她精妙的使用文言词语,巧妙的使用文言句法,同时还引用很多含义丰富的典故。对文言词语、句法以及典故的使用,不仅使她的作品看起来优美、雅致,而且也使她的作品更加的简洁。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龙应台散文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1、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目送》
2、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龙应台《目送》
3、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4、为什么和心爱的人谈话,这么不可能?——龙应台《野火集》
5、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龙应台《目送》
6、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龙应台《目送》
7、斜坡上的杂花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龙应台《目送》
8、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龙应台《目送》
9、相机,原来不是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龙应台《目送》
10、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问题最后只有自己知道答案。或者没有。——龙应台《女子与小人》
11、他还不知道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12、这个世界,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怕的是恨,不是爱。——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13、所谓家嘛,就是一个能让你懒惰、晕眩、疯狂放松的地方。——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14、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龙应台《目送》
15、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龙应台《目送》
16、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龙应台《目送》
17、庄严的变成嘲讽,琐碎的突然伟大,真诚可能叫做懦弱,虚伪可能叫做务实。——龙应台《野火集》
18、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19、我的人生里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揣测别人对我的看法与评价;该做的事太多了。——龙应台《野火集》
20、夫妻的同舟共济,没有更好的时候。两个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后再共享欣喜。——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21、风在吹,云在走,人在思想,博弈在拉锯,前进和后退在迂回交错,价值在惊奇翻转。——龙应台《野火集》
22、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23、母亲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个“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24、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独的。——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25、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龙应台《目送》
26、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27、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28、生命败坏的过程,其实就是走向失去。于是,所谓以智慧面对败坏,就是你面对老和死的态度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29、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龙应台《目送》
30、可是,在你没有亲身试过以前,你不能说“不可能”!在你没有努力奋斗过以前,你也不能谈“无力感”。——龙应台《野火集》
31、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寂静,这是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龙应台《目送》
32、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33、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龙应台《目送》
34、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将车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来,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35、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36、很长时间后的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与恶之间的力量在战斗,而仅仅是两个不同的恶,在为了控制世界而相互争斗。——龙应台《野火集》
37、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目送》
38、不要忘记这些过去的记忆,因为这些记忆,会跟着我们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过,它们不再像我们儿时那么的明显。——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39、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品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你要看你让自己站在那一条跑道上。——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40、道德、宗教、乌托邦,种种高贵的理念,原来都是人类愿望的投射,但借助于投射作用,镜子里外的世界其实是相反的。——龙应台《这个动荡的世界》
41、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龙应台《目送》
42、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作一滴“眼泪”呢?——龙应台《目送》
43、我真的觉得,历史从来没有终结这回事。它有体温,有呼吸,它微微的叹息和欲呼唤的眼神,只要你看,就在那里,如此的清晰啊。——龙应台《野火集》
44、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45、那天黄昏,安安和弗瑞弟关在房里听音乐、看图画书。录音机放着一支安安非常喜爱的歌……神用他的手,抚摸着大地,春草深又深……——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46、那个娇稚的女儿,此刻望着镜里三十六岁的自己,觉得宇宙的秩序正踩着钢铁的步伐节节逼进,从开幕逼向落幕,节奏严明紧凑,谁也慢不下来。——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47、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龙应台《目送》
48、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龙应台《目送》
49、我们的上一代,受战乱和贫穷之苦,期望我们这一代温饱安定。我们这一代温饱安定了,但是受威权统治之苦,期望下一代在没有恐惧,没有控制的自由环境中成长。——龙应台《野火集》
50、华安爸爸说,很骄傲地,“别忘记,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抱他的人。”能够这样见证宇宙的蕴吐,能够这样拥抱鲜活的生命,是多厚的恩泽啊!却有男人推拒这样的特权。——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51、讲“道德勇气”,也不是可耻的事,说“社会良知”,也并非不肤浅。受害者在主义与战乱洗礼的现代人以复杂悲观自许,以深沉冷漠为傲;你就做一个简单却热诚的人吧!——龙应台《野火集》
52、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53、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54、到现在,看见别的母亲解衣哺乳,我还忍不住驻足贪看,看那肥肥的小手抚摸着丰满的乳房,看那婴儿满足恬适的小脸,看那母亲低头的温柔,啊,我神为之驰,真想再来一次。——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55、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56、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看见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57、这个社会不知为什么对过去充满怀念,对现在又充满幻灭,往未来看去似乎又无法找到什么新鲜的想象。我们的时代仿佛是个没有标记的时代,连叛逆的题目都找不到。因此我们退到小小的自我。——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58、不可思议的是,那义和团拳民本身,又何尝不是许许多多自觉无私的、奉献的、崇高的个人,背上“扶清灭洋”的重任,视死如归。可是在历史的大漩涡里,他们给自己的民族带来意想不到弥补不了的劫难。——龙应台《我的不安》
59、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立,都需要一个“假想敌”来激起自己内部的凝聚力。对欧盟而言,挟其经济军事优势而四出“侵略”张牙舞爪而又绝对“没有文化”的美国正是一个理想的“暴秦”,可以促进欧盟各国的团结。——龙应台《百年思索》
60、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61、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这个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岁的手指。花绳绕过来,刚好要系上的时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淡水街明亮的阳光里,在石阶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岁的手指。——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62、无法表达自己的人──不论是由于贫穷,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单单因为自己心灵的封闭,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为我觉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们敢用这种字眼的话,其实就是自我的表达。——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63、孩子是两个人的,生孩子也是两个人的事情。当医生和护士在为众多的病人跑进跑出的时候,只有丈夫能够握着你的手,陪你度过每一场阵痛的凌虐。夫妻的同舟共济,没有更好的时候。两个人先共度苦痛,苦痛之后再共享欣喜。——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64、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费的,可如果拉长来看,却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因为,经验过压迫的人更认识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难得。你没发现,经过纳粹历史的德国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点吗?——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65、文字之所以有力量将不同世界的人牵引在一起,是因为不管他们经过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在心的最深处,他们有一样的害怕与追求、相似的幻灭与梦想,午夜低回时有一样的叹息。我们毕竟在同一条历史的长廊里,或前或后;鲜花释出清香,像丝带缭绕。——龙应台《我的不安》
66、华安坐在录音机前,正在专心致志地把录音磁带从匣中抽拉出来,已经拉出来的磁带乱糟糟缠成一团。若冰看着妈妈去抢救那些录音带,坐立不安地说:“他不会静静地坐下来看书吗?”妈妈拿了支铅笔插进录音带,边卷边说:“若冰,你看过小猴子静静地坐着看说吗?”——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67、好像有一个黑色的玻璃罩,牢牢地罩著政府,外面的人民踮起脚尖拼命想看见里面,焦急而不安;里面的官员就是不出来,安稳、傲慢、笃定。于是我发现,自由与民主,差别就在这里:没有民主的自由,或许美好,但是政府赐予的,他可以给你,也可以不给你。——龙应台《龙应台的香港笔记》
68、你知道吗?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69、在一个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较简单。孩子的母亲有最大的权利,任何人都得尊重“生母”的权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认知:宝宝首先是我的儿子,其次才是她的孙子。对孩子的教养,她可以从旁帮忙,或是提供过来人的经验,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见,但她最后一句话永远是:“当然,决定还是在于你做妈妈的。”——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70、历史条件更少不了政治现实。德国人忏悔对象是犹太人--战后团结起来声大势大的犹太人。同样被屠杀几近灭种的吉卜赛人却鲜有人提及。谁都知道“六百万”这个数目,可是谁知道吉卜赛人被害的数目?吉卜赛人没有组织、没有势力、没有声音。反省,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它可能更是种种政治势力较量的产物。——龙应台《我的不安》
71、德国人的反省本身也是一个层次复杂的东西。当一个德国人对自己的过去毫不留情地大加鞭挞时,他可能是一个最具自我批判性、最清醒的《春秋》史家,但是他也可能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文化沙文主义者;当他说德国人的罪行举世无双时,他没说出口的话是:德国人的文明高度是举世无双的。他的反省看起来谦卑,其实是傲慢。——龙应台《我的不安》
72、一次国际笔会,使我再度看见人为自己的理想所做的种种努力;支撑那个理想的原动力,我想,就是那在柳条间漂浮的鹅黄乳鸭所牵动的,人心中对生命的欢喜与敬重。然而在人笨拙的努力中,我更看见了难以克服的障碍:与理想并存的,是人的自私、狭隘、弱肉强食……。诗人即使拎起了皮箱,他所唾弃的罪恶并不因而停止。——龙应台《这个动荡的世界》
73、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也不必了。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74、我还是不认识我的读者。他们经过了什么又看见了什么?他们害怕着什么又追求着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幻灭又有什么样的梦想?不曾和他们一起成长,我无从想象他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可是在那长长的队伍前端,我们曾经深深地对望;回想那对望的一刻,或许我们竟是熟识的写作者在孤独中写作,读书人在孤独中阅读,那孤独其实是种种情怀的交会。——龙应台《我的不安》
75、中国妇女是两面性的。正面是一个独立的人,权利平等,经济自立,是新中国的主人;背后却扛着一个沉重的家,依然是传统的,是家庭的主人抑或是奴隶?女人把正面展示给社会,社会因此显得更加文明进步;她把背面留给自己,累在身上,苦在心里。两面夹攻下,有新生的,有传统的,惟独仍然看不见女人自己--女性主体意识淹没在社会和家庭双重角色中。——龙应台《我的不安》
76、这家书店只卖两种书:社会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我的手指在寻找答案,谁能告诉我做[母亲]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没有它空旷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77、中国,不是不可以爱。殖民者曾经多么地防备你去爱它,连鸦x战争都一笔带过。但是中国值得香港人去瞭解、去爱的,是它的法官还是它的囚犯?是军队还是人民?是唐诗宋词还是党国机器?是它的大地还是它的官僚?香港如果要对中国做出真正重大的历史贡献,是去顺从它还是去督促它?公民教育该教孩子的,恐怕不是爱什么,而是怎么爱,如何选择所爱。——龙应台《龙应台的香港笔记》
78、现代日本的身强体壮、脑清目明,分析起来,乃是以古典大陆哲学、东方宗教文化强身,再以西洋文化固脑,将东洋跟西洋文化融合,提炼出的一种东瀛经验。只是,相较于日本人重视长时间积累,凸显本质性的文化模仿与创造,当代台湾社会所呈现的,往往是一种渴望立即见效的,建构式速成拼贴文化。追究起来,我们得勇于承认,混血与变异恐怕才是台湾文化的本质。——龙应台《野火集》
79、我担心的不是你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性、爱、摇滚乐”是少年清狂时的自由概念,一种反叛的手势;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自由却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时间在闪避道上荆棘。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大树,有大树的长达;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独的。——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80、最平凡、最普通的恐惧吧?我恐惧失去所爱。你们小的时候,放学时若不准时到家,我就幻想你们是否被人绑走或者被车子撞倒。你们长大了,我害怕你们得忧郁症或吸毒或者飞机掉下来。我恐惧失去所能。能走路、能看花、能赏月、能饮酒、能作文、能会友、能思想、能感受、能记忆、能坚持、能分辨是非、能有所不为、能爱。每一样都是能力,每一种能力,都是可以瞬间失去的。显然我恐惧失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2005年10月,柏林文学杂志Lettre International一年一度的纪实文学奖进行决选,十个评审从世界各地飞到秋叶飞舞的柏林城相聚。评审都是资深作家,而且跟“纪实”有关,分别来自埃及、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尼加拉瓜、葡萄牙、保加利亚,还有白俄罗斯的Svetlana(阿列克谢耶维奇)和来自台湾的我。
我推荐参加竞逐的是《束星北档案——一个天才物理学家的命运》,但是没有英文译本,很难角逐国际的奖项。
纪实文学在文学的类型大谱系里,相对于小说或诗或戏剧,是一个孤独的孩子, Lettre International创设“尤里西斯纪实文学奖”是希望透过这个有五万欧元(两百万台币)奖金的文学奖提醒我们:当出生入死、 满面尘埃的尤里西斯终于回到家、坐下来, 把他所看见的、听见的光明和黑暗用文字记录下来时,他的“看见真实”的力量不见得是小说或戏剧或诗可以代替的。
每一个评审都要给一张照片,写一段话,谈自己对于纪实文学的看法。Svetlana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一段话是: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写作类型能够让我最贴近真实人生。现实像一个磁铁吸着我, 让我痛苦又使我着迷。我要把它放在纸上。 最后我选择的类型是让真人的声音和忏悔以及目击者的证词证物说话。我就是这样去看、去听这个世界——众人声音的合唱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汇聚……我必须同时是作家、 记者、社会学者、心理学家兼牧师。”
分手之后,我们通电邮,我问她有没有兴趣来台湾看一看,刚成立的龙应台文化基金会很愿意请她来做一趟深入的文化行程。她很开心,希望马上就来。这些对话的背景是, 我很为她担心,在白俄罗斯,作家和记者的书被禁还是小事,被害是真实的恐惧。结果她没有来成。而尤里西斯文学奖在2007年宣布停办,因为没有经费。
Svetlana(阿列克谢耶维奇)在2015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除了是对一个作家的勇敢和坚持予以鼓励之外,比较特别的是,纪实文学的类型——不是小说不是戏剧不是诗歌而作者“同时是记者、社会学者、心理学家兼牧师”——第一次得到这样高度的认可。
这个电邮,是安德烈给我的母亲节礼物吧?
2009年09月24日1502
收到安德烈的电邮,有点意外。这家伙,不是天打雷劈的大事——譬如急需钱,是不会给他母亲发电邮的。不知怎么回事,有这么一大批十几二十岁左右的人,在他们广阔的、全球覆盖的###络里——这包括电邮、MSN、FACEBOOK、Bebo、Twitter、聊天室、手机简讯等等,“母亲”是被他们归入spam(垃圾)或“资源回收筒”那个类别里去的。简直毫无道理,但是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高科技使你能够“看见”他,譬如三更半夜时,如果你也在通宵工作,突然“叮”一声,你知道他上网了。也就是说,天涯海角,像一个雷达屏幕,他现身在一个定点上。或者说,夜航海上,茫茫中突然浮现一粒渔火,分明无比。虽然也可能是万里之遥,但是那个定点让你放心——亲爱的孩子,他在那里。
可是高科技也给了他一个逃生门——手指按几个键,他可以把你“隔离”掉,让那个“叮”一声,再也不出现,那个小小的点,从你的“爱心”雷达网上彻底消失。
朋友说,送你一个计算机相机,你就可以在计算机上看见儿子了。我说,你开玩笑吧?哪一个儿子愿意在自己计算机上装一个“监视器”,让母亲可以千里追踪啊?这种东西是给情人,不是给母子的。
我问安德烈,你为什么都不跟我写电邮?
他说妈,因为我很忙。
我说你很没良心耶。你小时候我花多少时间跟你混啊?
他说理智一点。
我说为什么不能跟我多点沟通呢?
他说因为你每次都写一样的电邮,讲一样的话。
我说才没有。
他说有,你每次都问一样的问题,讲一样的话,重复又重复。
我说怎么可能,你乱讲!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
打开安德烈的电邮,他没有一句话,只是传来一个网址,一则影像——“我很无聊网”,已经有四千个点击,主题是“与母亲的典型对话”。作者用漫画手法,配上语音,速描出一段自己跟妈妈的对话
我去探望我妈。一起在厨房里混时间,她说“我烧了鱼。你爱吃鱼吧?”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你不爱吃鱼?”
我说“妈,我不爱吃鱼。”
她说“是鲔鱼呀。”
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加了芹菜。”
我说“我不爱吃鱼。”
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健康的人通常吃很多鱼。”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长寿的人吃鱼比吃鸡肉还多。”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爱吃鱼。”
她说“我也不是在说,你应该每天吃鱼鱼鱼,因为鱼吃太多了也不好,很多鱼可能含汞。”
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去烦恼这问题,因为我反正不吃鱼。”
她说“很多文明国家的人,都是以鱼为主食的.。”
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
她说“那你有没有去检查过身体里的含汞量?”
我说“没有,妈妈,因为我不吃鱼。”
她说“可是汞不只是在鱼里头。”
我说“我知道,可是反正我不吃鱼。”
她说“真的不吃鱼?”
我说“真的不吃。”
她说“连鲔鱼也不吃?”
我说“对,鲔鱼也不吃。”
她说“那你有没有试过加了芹菜的鲔鱼?”
我说“没有。”
她说“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会不喜欢呢?”
我说“妈,我真的不喜欢吃鱼。”
她说“你就试试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
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
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
我说“好,可以走了。”
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你加件外套吧。”
我说“外面不冷。”
她说“考虑一下吧。我要加件外套呢。”
我说“你加吧。外面真的不冷。”
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
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
我们就出发了。到了餐厅,发现客满,要排很长的队。这时,妈妈就说,“我们还是去那家海鲜馆子吧。”
月射寒塘
母亲洗完澡,坐在沙发上向妻要剪子。妻翻了抽屉,没有找到,现在都不做针线活了,要找把剪子真是不容易。“我记得放哪里了呢?怎么找不到了呢!”妻嘀咕着。我问母亲找剪子做什么,母亲说要剪指甲。妻从抽屉里拿出指甲剪,说用这个吧。母亲接过指甲剪,看了半天,笑着说:“我一直都是用剪子剪指甲,这个我还不会用呢。”
“让我给你剪。”说着,我顺手接过指甲剪。母亲不同意,看我执意要剪,而且她确实不会用指甲剪,就迟疑的伸出了手,脸上竟然有点难为情。我抓住母亲手掌,摊开,我吃了一惊,这是母亲的双手吗?母亲的手怎么是这样的?
粗糙的手背上,星星点点布满了老年斑,皮肤不是光滑的,摸上去竟然如同摸到了粗布,沙沙的,硌手。由于长时间劳作,指关节突出增大,指头伸不直,一眼看去,这哪里是手,简直就是一只小扒犁。难怪我给母亲买的戒指她只戴在小手指上,除了小指,哪个指头她都戴不上啊!我用手轻轻抚摸着母亲的手,在灯光照耀下,我的手---男人的手光滑、白皙,和母亲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怎么就从没有发现母亲的手是这样的呢?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去山洼里拣别人扔掉的碎布条,洗干净了,用针线一点点缝起来,给我们纳鞋底、做鞋垫,我们姐弟几个一觉醒来,母亲依然在灯光下飞针走线的忙活着,小小的煤油灯,把母亲的身体在墙上印出一个长长的影子,我端详着母亲的剪影,感觉那就是一副画。母亲发现我睁眼了,轻轻叫我赶紧睡,腾出一只手帮我塞塞被角,那时母亲的手是光光的、软软的,摸过脸上,犹如温暖的水流过。
那时候,家里白面缺,母亲就用豆子面擀面条,切的又细又长,用一点油炝锅,然后把豆腐、土豆、豆角、西红柿切丁做成卤子、浇在面上端给我们吃,那个年代,这样的面条吃的我们津津有味,不吃到满头淌汗,汤饱肚圆绝不放碗。到了清明节母亲会用仅有的一点白面搀杂着玉米面,给我和哥哥蒸只老虎,给姐姐妹妹蒸只兔子,一个个都栩栩如生,我们根本舍不得吃,一直到清明节,过后好长时间,面老虎、面兔子都干了,才一点点的拧着当零食吃掉。那时候母亲的手是巧的,在我们眼里是万能的,无论什么,都可以捏成面花,蒸给我们吃。那时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什么时侯,我们家里有吃不完的麦子面,可以让母亲给我们蒸很多很多的面花。
后来我们一个个长大了,哥哥娶了,姐姐嫁了,我也上大学了,日子也好过了,母亲的眉眼舒展了,衣服也都买现成的了,母亲再不用在灯下为我们缝补衣服了,饭食也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母亲再不用为怎样调动我们食欲,挖空心思做饭了。母亲把孩子一个个侍弄大了,该松口气了,她却闲不住,把大路边的一块地种了果树,一把年纪了,依然到县里,跟在科技员的身后,听他们的讲座,实地看人家剪树,逐渐摸索出了经验,把果园经营的有声有色,科技员都夸母亲是好样的。母亲的劲头更足了,卖苹果的钱供应我上了大学,也供应了她的生活,当我把参加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交给她的时候,她哭了!最后死活不要我的钱,她说果园的收入够花的,不愿累赘孩子,不愿意要孩子的钱。我那个时候怎么就没有关注母亲的双手呢?那时母亲的手应该是裂开了许多口子,缠满了胶布吧?
我们长大了,可以自力更生了,我们不用母亲的呵护,可以自己独挡风雨了,怎么就疏忽了母亲的双手,疏忽了这双手曾经在小的时候,为我们撑起的一片爱的天空!
我摸索着母亲的手,百感交集,亏欠母亲的`感情太多了,这一生都怕难以报答!其实母亲何曾奢望报答,她最想要的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切都顺顺当当的……我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一滴一滴滴在母亲手背上,母亲感觉到了,她想抽回手,我没有放,母亲笑着说:“憨娃,不要难受,妈老了嘛,人老了手都是这样的,枯了打蔫的,正常着哩,哪如年轻时候,手都水滑水滑的……”
我的母亲老了!我在心里自责,自己的疏忽,以后工作无论多么忙,无论多么的劳累,我都一定要抽空帮母亲剪指甲,都要抽空常陪母亲聊聊天,尽力的照护她,回报给母亲的爱,只要一点点,一点点,她就会满足,就会觉得幸福!子欲养而亲不待,不一定要等母亲将来走的时候,给我们留下无尽的后悔!我擦去了泪,低着头,把母亲的手轻轻的握住,一下一下,认真的帮母亲剪指甲……
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获奖作品揭晓, 台湾作家齐邦媛的《巨流河》获得头奖, 它以冲淡、简洁的文笔, 通过对自己和父母两代人在一个大动荡、大变动时代亲身经历的回忆记述, 在个人、家庭与国家、民族苦难命运的纠结分合中, 表现了一个赤子的家国之痛和故园之思。张承志《匈奴的谶歌》、筱敏的《成年礼》、李娟《阿勒泰的角落》获提名奖。评委们认为, 本次散文奖入围作品比上一届更广泛, 涵盖面更宽, 体现了在场主义散文奖的全球华人散文大奖的视野, 无论是在申报的热烈程度、程序的严密性, 还是在奖金额度的提升上, 本次评奖都有大的提高;虽然获奖作品诗性色彩浓厚, 但就整体精神指向而言, 仍然有着深刻的人文批判立场, 体现了在场主义散文“当下性、介入性、精神性”这三个基本要求。《文学报》记者采访了其中五位历经两届评选的评委孙绍振、陈思和、丁帆、周伦佑、刘亮程, 他们就这次评奖的总体印象, 怎样理解散文创作中的诗化倾向, 如何凸显“在场主义的”的写作理念, 散文理论建构该作何努力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龙应台散文的作品赏析】推荐阅读:
龙应台的《目送》读后感10-03
龙应台教案11-17
《散步》阅读答案龙应台11-01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12-16
目送龙应台读后感120011-05
龙应台人生三书读后感07-21
浅谈写景散文的赏析技巧10-03
林清玄最好的散文作品12-19
季羡林散文《黄昏》赏析09-29
散文爱晚亭赏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