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实习说课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控加工实习说课(精选8篇)

数控加工实习说课 篇1

实训中心 xx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实训中心的xx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 — 数控铣床对刀操作》。数控铣对刀操作是数控加工中特别重要的操作技能,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数控铣床操作工岗位所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

首先要说的内容是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项目二中的任务二。大家知道,数控铣工掌握的技能主要包括:工艺分析、数值计算、编制程序、机床准备、对刀操作、程序输入及检验、零件加工等。而我们上课的学生为二年级学生,机械加工理论知识较差,对动手操作比较感兴趣,而对刀操作又是数控加工中特重要的操作技能,简单易学,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我选择了数控铣床对刀操作。

2.教学目标及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刀操作训练,让学生掌握试切对刀的方法,能熟练使用机床操作面板并能正确完成对刀操作,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树立学生安全生产意识。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认知水平,我将XY坐标值计算做为教学重点,学生操作中易出错的(对刀操作步骤),做为教学难点。而对刀操作中最易出现断刀及零件报废的是在手摇操作XYZ轴坐标时,对其方向的判断。我将XYZ轴轴坐标方向判断做为关键点。

二、教法设计

1.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二年级学生,学数控专业的而且大部分为男生。由于刚开始接触数控专业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有新鲜感,但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

2.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我们训练的目的,我设计了项目载体、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内容贴近学情、贴近岗位、贴近技能标准。采

三、学法指导

基于对本课程实践技能的要求以及对项目的分析,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对刀操作为项目,通过任务引入,零件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通过媒体展示,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分组练习和完成任务,最后反馈小结,从而讲清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学生提高技能。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做中教”,实现“教学内容生动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在学生训练中我设计了3种方法,即小组讨论法、操作体验法和反思感悟法,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双向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钳工操作的主要技能。

4、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准备

本项目的训练时间我设计为180分钟,其中:创设情境--任务提出15分钟,小组讨论--任务分析15分钟、现场教学--任务实施110分钟、总结反思--任务评价40分钟。我们的实训安排在钳工实训室,需要准备的工量具有(钻床、毛坯件、锉刀、手锯、游标卡尺)等。

(2)教学环节

1、安全教育:

大家都知道,在机械加工中安全是要放在首位的,但是直白的说教学生爱听,所以我设计用两组图片引入,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最后总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微课引入--任务提出 :

安全教育后,我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微课引入项目。微课是我带着学生一起录制完成的,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也让学生没有距离感,易于接受。制作、播放微课的目的,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播放完后,把L形工件展示给学生,布置任务,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训练的任务和目标。

3、分析图样—工艺分析:

明确任务后,我计划将学生划分为4小组,分组进行分析讨论,并同时提出问题,如„„等(说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识读图能力和工艺分析能力;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助意识。

4、示范--模仿—纠错: 在学生自由训练前,我设计老师将操作方法再做一次演示,主要是锯、锉姿势,对要点进行强调,然后让几个学生模仿,对学生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及时予以纠正,加深学生的操作印象,以期达到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5、学生练习:

因为学生不可能马上记住工艺的步骤,所以在学生自由训练之前我会再次展示工艺步骤并予以强调,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练习。在学生自由训练时,我会进行巡视辅导。个别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发现比较突出的问题,将会再次将学生集中进行示范讲解。在此环节中,通过让学生亲身感悟操作的要领与技巧,加上教师的及时辅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的目的。

6、评价任务:

学生工件基本完成后,将进行评价,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学生自评(对照工件质量评分表进行自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更容易接受。)

(2)小组互评(个人与集体的讨论,间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教师点评(以总评分考核表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适时的评价,可调动学生课堂训练的积极性。)

7、总结部分:

在训练结束之前,我设计了一个总结,一是让学生总结本次训练后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师对本次训练的纪律和任务完成情况做总结,三是要求学生填写训练任务书,并布置作业。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五、教学预设

尊敬的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的《钳工综合训练-L形工件的加工》项目设计思路。我希望在教学中通过借助“微课”这一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采用“任务驱动”、“示范讲解”、“操作体验”等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规范学生操作,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目的,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中教,做中学。

数控加工实习说课 篇2

郑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在特种加工设备方面, 有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快走丝、中走丝各1台) , 电火花成形机床1台, 激光打标机床2台、快速成型机 (MEM350双喷头1 台;UP plus2 单喷头10 台) 、3D扫描仪2 台, 激光内雕机及三维照相机等设备。

1 教学改革的三个阶段

1.1 单项目实习:包括线切割实习、激光加工实习、激光内雕实习和3D打印实习。

线切割实习:讲解机床构造、加工原理与特点, CAXA线切割软件基本画图方法、编程方法, 再由学生自由设计、编程, 上传老师检查后进行加工[5]。

激光打标实习:讲解机床构造、加工原理与特点, Corel Draw软件基本画图方法, 学生自由设计, 上传老师检查后加工[6]。

激光内雕实习:讲解机床构造、加工原理与特点、3D相机和3D照片处理软件基本使用方法, 用3D相机照相后学生自己处理自己的照片[7], 上传老师机检查后加工。

3D打印实习:讲解3D打印和三维扫描原理, 三维扫描仪操作方法, 反求软件Geomagic Foundation点云合成, stl文件上传MEM350 打印[8,9]。

在这个阶段, 老师从头到尾演示一遍, 包括设备的操作、数据的输入等, 学生再重复这一过程。这就造成了学生不动脑思考, 只是单一地复制, 枯燥无味, 并不能学到相应的技能。

1.2 以点带面实习:随着学校教改的进展, 实习时间缩短, 我们根据专业实行重点项目为主实习, 着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特种加工教学中, 充分利用同学们的好奇心, 让学生们动手实践多做出些实物, 郑州大学实习学生大多数是大二生, 未学CAD课程、三维制图等各种制图软件。而特种加工实习基本上都涉及图形、图像的计算机处理, 如何让学生在几个小时内学习使用软件、完成设计并有创新构思, 是这个阶段教改课题。

在线切割教学中我们重点强调只有符合加工工艺的图纸才能加工。我们准备了字组画图库, 学生在图库中寻找喜欢的字组画 (图1) , 打开.exb文件, 按自己的思路将字组画修改成符合线切割实习加工工艺的笔画 (图2) , 完成自己的创新设计,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照片上顺着照片的轮廓布置名字的笔画 (图3) , 创作自己的书画同源作品。

作品编程后线切割加工, 也可以保存为dxf格式, 导入CAXA制造工程师拉伸后, 3D打印或输出为plt打印程序进行激光打标。

1.3 综合训练阶段:根据特种加工设备种类多, 设备数量少、实习时间短的特点, 在实习中采用多种设备组合进行加工, 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 了解安全生产、质量保证等整个生产过程。

根据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实际情况, 我们的实习纪念品是由正面校徽图案和反面学生自由设计图案组成的不锈钢薄片钥匙吊牌 (图4) 。

实习纪念品校徽基本加工工艺流程:

1.3.1 轮廓加工: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 线切割割口防短路保护架是用3D打印加工的。

1.3.2 校徽图案加工:

方法一:电火花成型加工。用紫铜 (或石墨) 电极加工图案型腔;文字用激光打标加工, 电极用线切割校徽轮廓钢模、电火花逆极性加工紫铜 (或石墨) 电极 (图5) 。

方法二:激光打标加工。在激光加工中, 用3D打印的工件定位模具, 保证图案中心与纪念品毛坯中心一致 (图6) 。

1.3.3 背面图案:学生用Corel DRAW自由设计, 激光打标加工。

在实习中, 以组为单位, 可开发类似的纪念品, 并按基本工艺流程加工。学生根据任务要求, 自行根据需要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在完成过程中, 学生独立选用设计方案、安排工艺流程、独立进行操作、灵活安排进程、独立对结果进行分析评定, 最后独立完成综合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成功开发几种书签纪念品。从各种各样的自主创意作品中, 充分展示出了同学们丰富的个性, 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 我们教学组正处于由传统金工实习向工程训练的转变过程中, 将由单纯技能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向以工程训练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化, 即从单一零件加工的分离实习转变为注重产品加工工艺流程的整体实习, 从操作技能的重复训练逐步发展到设计与加工并重的综合训练[10]。

2 建设开放型实训教学体系

同学们在实习特种加工项目的基础上, 对于能力强、兴趣高的部分学生可进一步选修加工和编程等方面专门项目或科研课题, 为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竞赛活动创造条件。这种模式的实习训练强调了训练的实践探索性, 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实习模式, 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打破了被动实习的局面, 营造了一种充分展示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和工程意识的实习新格局,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在建设开放型实习教学体系上还很不足, 目前只有少部分同学报名, 还没有形成团队。我们在充分向各兄弟院校学习的同时, 根据自身情况将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加强开放型实训教学体系建设[11]。

3 结论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 我们从改变传统特种加工工程训练的教学模式人手, 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改教师讲授为主为以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动手为主, 培养能力、开发创新意识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对特种加工更感兴趣, 使学生意识到了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今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达到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动手实践的目的, 促使学生形成了主动思考、自我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有了感性认识, 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储晓猛, 杨建新.特种加工工程训练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09 (34) :4.

[2]任旭东, 张永康, 姜银方, 等.特种加工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5 (4) :109-110.

[3]张厚江, 钱桦, 李宁, 等.特种加工实验课的准备与内容优化[J].中国林业教育, 2006 (3) :65-67.

[4]傅水根.探索工程实践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傅水根, 王坦, 裴文中, 等.数控线切割二维创新设计与制作网络系统的开发[J].教育仪器设备, 2001 (4) :28-30.

[6]刘传憬.多格式图像程序设计入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5.

[7]王江平, 付星斗.面向真实感激光内雕刻的立体照相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 2009, 30 (6) :1145-1151.

[8]吴岩冰, 陈中中, 马胜钢, 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曲面数据修补[J].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9 (1) :126-128.

[9]葛宝臻, 卢波, 田庆国, 等.激光三维扫描数据的表面重建[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6, 14 (10) :1366-1367.

[10]陈步云, 陈旭凌.浅谈我校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体会[J].实验室科学, 2010, 13 (2) :35-37.

数控加工实习课程改革浅谈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课程改革 分层教学 “双师型” 校企合作 一体化教学

数控加工实习是数控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始终按照理论与实践两套体系独立运作。通常,我们进行理论课的学习之后组织实习,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但易使得课堂教学缺乏感性认识,枯燥乏味,学生不易接受;进行实践教学时又和理论脱节,教学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近年来,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地方,从而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尤其对学习没兴趣。普遍存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的问题。在学习上,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时,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来听教师讲课;更不善于深思熟虑,对所学的知识也不认真理解,只局限于一知半解;对学习抱着不在乎、无所谓的心态,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常有发生。

二、职业学校的教学条件

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实习场地都比较薄弱,数控机床更是少之甚少,平均每几个学生共用一台机床。这样使得学院主要以上理论课为主,实习课为辅,从而颠倒了职业学校的课时设置,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

三、传统职业学校的教师

我国职业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的影响,主要采用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样,就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也违背了现代教学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四、教材和其他的方面同时也制约着课程设置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几点,围绕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运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现代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强调小组协作学习、个别学习,而不一定要求集体学习,在学习中,鼓励讨论、争论,面对疑难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强调统一性和同一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行为。因此要实施强调个性化教学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必须逐步实施个别化学习,改变班级授课制。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分层教学,首先对每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统一测试,把学习成绩接近的学生分在一个班级,把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先组织理论课的学习,后进行第一轮的实习;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从最基本的内容学起,然后逐步递进;这样往复循环,不仅可错开我们学校学生同时进行实习的困境,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接受。

2.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

近几年,笔者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生产实习技能,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在校外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合作实习基地,可长期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的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使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从中发掘和选拔人才。总之,要提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强化基础技能训练,从而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接触到比较先进的数控加工技能,从而深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培养高技能人才。

3.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我们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突出实际动手能力,安排合理的课程设置。由于数控加工实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写和手工进行编程并能加工出零件,我们就增加了实践和手工编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方法,使学生达到课程大纲及考核标准的目标,加强加快培养学生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写的能力。

为弥补实训条件的不足,学校还在机房配备了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使部分学生用编写出的程序模拟数控机床的各种操作,实现数控程序加工轨迹的仿真模拟及加工的全过程。机房的仿真系统正是实习工厂使用的广州数控GSK980T、FANUC 0i等系统。这样就会使教学效果更直观、更形象,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觉数控编程不但易懂、易学,而且实用。同时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控制面板,为机床的实际操作打好基础。另外一部分学生进行数控机床加工操作,隔一段时间进行分组轮换操作。从而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时间,使他们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能力得到增强。

笔者学院还推出把课堂移到实习工厂,把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活动中,实现了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学生首先对所给定的零件安排加工工艺路线,设定合理的切削用量,然后编写出程序,最后独立完成零件的加工全过程,并将尺寸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让学生边学习工艺与编程,边动手操作,并且观察生产过程,理解课程中提出的问题,使课程讲授内容实际的需要,来调整理论教学内容;课程理论教学讲到哪里,实践活动就配合进行到哪里,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也系统地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和数控编程及加工知识。实践促进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理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4.校本教材的开发

对于教材的开发,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探讨,总结经验,达成共识。教材建设做到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新的实训设备相适应,符合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发教材时,我们没有照搬普通高校和中、高职教材的编写,而是既考虑了实训设备的具体情况,又强调教材编写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通用性。我们删减了理论性过强、岗位实用性较低的内容,突出了数控加工的工艺制定和数控编程的教学内容。如:数控加工的原理只是进行了简单讲解,而对最新的技术和知识,则尽可能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总的来说,教材的编写是对相关教材的摘要,也是对实际需要与教学感受的引申、归纳和总结。依循中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5.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笔者学院不断从各大高校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来扩充教师队伍。并且也选送了一批教师参加各种短期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朝令夕改,也不是一蹴而就,即使已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方法,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不断调整。除此之外,学院不但要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硬件设施,而且要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实施严密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经过数控加工实习课程改革后,符合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同时不仅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强化了数控专业的职业教育特色,使之成为学院的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1]王丽华.《热加工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06(10).

[2]叶琴,缪子春.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成因及教育转化[J].机械职业教育,2006(10).

[3]王艳.职业学校教师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6(5).

《图形图像的加工》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图形图像的加工》,内容分如下四个部分:

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又分三方面)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粤教版的《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整本教材贯穿2个作品,一个是《快乐的校园》,另一个是综合活动部分的《社区环境保护》。本节课前面的内容,都是为这两个作品在理论和素材方面做的铺垫,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实例的制作过程。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①学生能掌握利用Photoshop的图像处理功能,制作背景图案的技能。②学生应该灵活地运用Photoshop中的渐变工具和文字工具。(2)过程与方法

①理解和掌握制作多媒体作品界面的基本过程。②掌握存储制作结果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会在学习中领悟制作过程和方法。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用Photoshop制作界面的过程,以及灵活运用工具对作品处理。难点:制作中对审美的把握。

二、教学方法

1、教法的运用:诱导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2、学法指导:探究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三、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展示几幅图像作品和多媒体作品《快乐的校园》主界面,请同学们谈一下感受。学生说完感受,教师总结。这么有趣、美丽的图片是用什么软件,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利用Photoshop软件,以《快乐的校园》主界面为例,学习4.3《图形图像的加工》。(诱导法)(3分钟)

2、介绍如何启动Photoshop软件及窗口布局。(2分钟)3、作品的制作过程

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流程。

新建文件--背景制作--文字效果制作--图像存储(1)新建文件(2分钟)

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做。参数可参照教材56页图4-6。

试题试卷

........(2)背景制作(这部分为二步完成)第一步: 教师演示:

新建图层--选取颜色(前,背景色)--使用渐变工具(线性渐变样式)--填充图层(上下拖动鼠标)。如58页图4-9效果。(演示法)学生操作第一步。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若发现学生存在通病,要及时进行全体纠错,然后再让学生实践。(5分钟)第二步:

选取颜色(前,背景色)--使用渐变工具(径向渐变样式)--设置属性--多次填 充(拖动鼠标)。

“滤镜”--“扭曲”--“旋转扭曲” “滤镜”--“模糊”--“高斯模糊”

具体过程学生参照教材58页(2)--(5)完成,最终效果见教材59页图4-12(b),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也可参考“帮助视频2”完成。(5分钟)(协作学习法)

(3)文字效果的制作

有上几步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可参照教材61页(1)--(5)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可参照“帮助视频3”。(8分钟)(自主学习法)(4)图像的存储

文件--存储为(类型选PSD格式)--用自己的名字做文件名(1分钟)

4、任务布置 制作名片:

通过本课的学习,自己动手设计一张名片。素材同学可以上网收集。学生操作(12分钟)

5、上传作品(2分钟)

6、评价

挑选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让其他同学评价,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修改,对独道之处给予表扬。

7、小结 :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5分钟)

8、布置作业

把没完成的作品完成,做完的同学加以修改。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说课稿 篇5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所出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修教材“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中的第三节内容。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作为信息加工的一种类型,是本章内容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的智能化主要特点是让计算机更加自主地加工、减少人的参与、进一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人性化程度。

【说学情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之一。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等方面均具有独到之处。在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也越来越贴进人们的生活。但学生们大多数没有接触过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并且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印象,这就使得学生对人工智能知识的获取具有强烈的求知*望。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2、了解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智能软件的应用,让学生体验智能化信息加工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及其应用价值;

2、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说教学重点】

人工智能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说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说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选用实际、典型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概念,通过体验,了解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分析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特点,呼应前面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含义,课堂上开展实验活动,向小i和学生同时提问,进行简单的图灵测试,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人工智能。并通过、计算机博弈、机器翻译、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等体验,感受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然后,就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展开讨论,初步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观看一段视频,《机器管家》片段

这个是科幻片,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没有这么有个性的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二、探索新知

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人工智能?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

当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开始真正有了一个可以模仿人类思维的工具,经过无数专家的努力,计算机已经可以模仿人的思维和人交流。

我在网上认识一个智能机器人,你们想认识吗?

体验活动一:智能机器人

和机器人小i博学小天才聊天

思考:在对话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为什么说小i有人工智能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图灵测试

活动:邀请一位同学,同时向同学和小i提问

1.你叫什么名字?

2.你喜欢什么颜色?

3.你今年几岁?

邀请另外一位同学,同时向同学和小i提问

1.你现在有空吗?

2.方便现在和我聊天吗?

3.现在有时间吗?

看似具有智能,揭开“谈话”的本质:原先设定好的,从数据库获取。他能模仿人脑思维,但是这智能是人赋予它的。

计算机不仅可以和你聊天,还能和你对弈下棋。

体验活动二:计算机博弈

思考:1.计算机为什么能够和你下棋

2.计算机是怎么知道下一步怎么走

讨论:同学们玩五子棋也有输有赢,如果程序足够完善的话,就能真正产生智能吗?

计算机选择最佳棋局看似具有智能,但这是计算机专家和众多棋坛高手为其设计和编写程序,这种智能依靠的通过程序设计实现的搜索技术和计算机高速计算的优势。

知识总结:

人工智能概念:人工智能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包括听、说、看、思考、动作等思维机理的模拟。

过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我们一起体验利用人工智能加工信息。

三、合作体验、交流分享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1.模式识别:

就是让机器认识事物,像人一样去听去看

体验活动:扫描课本该章第一段文字(文字内容为机器翻译做铺垫)

总结:这支笔先将课本上的文字扫描成图片,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识别图片中的文字,是它还有局限性,识别后还要人工核对。

解决问题:如何看懂全英文说明书?

2.机器翻译:

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用以完成这一过程的软件叫机器翻译系统。同学知道哪些机器翻译系统?

学生讨论

体验活动:中英文互译

1、把翻译过来的英文再译成中文看看翻译结果与原文有何区别?

2、在机器翻译过程中,译文错误或者不准确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怎样提高翻译质量?

提出问题:机器翻译,为不同的语言的交流学习提供了方便,是不是不再需要人工翻译的编译人员?

学生讨论:机器翻译一句一句处理,上下文缺乏联系,诗人对诗词赋予了感情,而翻译软件只是对字词的直接翻译,缺乏人类的情感。

四、人工智能其他应用

学习资料,

提出问题:你想让人工智能为你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观看视频和一些资料

提出问题:

1.使用专家系统如果出现意外谁承担责任?

学生讨论,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方便,但是不能完全依赖

2.犯罪份子利用他人指纹或人工合成他人语音进行诈骗。

学生讨论,总结:辩证认识人工智能,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

五、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体验与学习,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什么体会和心得?

数控加工实习说课 篇6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讲的课题是:《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主要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十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概括与提高。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分为两课时,在第一课介绍了需求分析和利用Excel软件的建立和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本课时将利用图表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分析结果,形式上即有文本的操作,也有图形的处理,还有对文字和表格有机的结合;即锻炼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2)学会利用数据图表形成报告。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演示、探究,体验数据与图表间的转化,能根据需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经历挖掘数据内涵的过程,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会利用图表研究数据。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图表数据的转置操作以及数据统计操作,根据图表写出分析报告。

2、难点: 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四、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小组活动、探究。

五、教学媒体:网络教室、CAI教学软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以图片《地区产品库存量三维柱形图》为引入,说明利用三维柱形图使数据展示具体清晰的优点,并对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之后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重点、难点。

2、新课

1、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

任务4:将各周的数据转换成反映各班之间的各项评优指标情况的图表。

说明: 在第一课时,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已经能够完成P 51任务2和P 51任务3,所以在本节课当中,教师经过简单指导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教师总结各班之间各项评优指标比较情况。

2、图表数据的转置

老师经过简单指导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结果进行点评:同一组数据,进行不同的统计任务后,图表表达的信息却完全不同。由此可见,对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和不同目标来审视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不同方面的结果,这就是利用图表加工信息的价值所在。

4、图表类型的灵活运用

任务6:将评优活动各总成绩表使用折线图表表达出来。分析该图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5、小组活动:参照“任务6”的方法,分别对纪律、卫生和礼仪三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看看各个单项各班成绩的发展状况。

方法:(1)建立一个新表格,选中A1,B1,C1,D1,E1,右键 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对齐选项卡中选中“合并单元格”,单击“确定”。并在合并后的单元格内输入“一班各项目评比情况分析”。

(2)在A2中输入“评比项目”,A3中输入“纪律”,A4中输入“卫生”,A5中输入“礼仪”,A6中输入“合计”,在B2中输入“第一周”,在C 2中输入“第二周”,在D2中输入“第三周”,在E2中输入“合计”。

(3)用“复制—粘贴”的形式从填入各单元格所表示的数据并统计数据。(4)(2)单击“图表向导”按钮,选择“图表类型”中的“折线图”,然后按“完成”按钮。

(5)“一班各项目评比情况分析”和“一班各项目评比情况分析”用“一班各项目评比情况分析”的方法 进行。

老师点评: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进行对表格的加工与处理,既是对§3.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复习,也是对§3.2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

(一)的知识扩展,通过纪律、卫生和礼仪三个方面的数据分析统计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课堂任务。

6、交流:几种图表的用途及特点分析

请同学们打开图表工具中图表向导按钮,对柱形图、条形图、线形图和饼形图进行比较并交流。同学交流完成后,教师演示:柱形图、条形图、线形图和饼形图的类型、具体用途和使用特点,教师做总结。

7、形成报告

教师讲解:用图表来加工数据并展示结果,确实有很大的优点。但要完成一份报告,不能只是单纯地使用图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附加附上一些相关的文字说明,并进行修饰,从而丰富报告的形式,以方便阅读、突出重点。

小组活动:根据数据图表处理结果,配上相关的文档,参照P55图3-21评优活动分析报告参考图的形式,做成简短的分析报告。在各组完成后,组与组之间要进行互评,并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全班演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互相学习,提高完成多媒体作品的效率。

8课堂总结:(1)、根据任务需求完成不同的表格。

(2)、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审视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

(3)、能够根据图表情况进行分析,配上相关的文字说明,形成报告。

9、作业:

page56练习:对某国能源消费构成表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0、教学反思:

数控加工实习说课 篇7

教育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到现代职教的先进理念,是新时期对职教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技能方面得到提升,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如何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是职业院校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它既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又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薄弱环节所在。通过说课,理解课程性质、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更加透彻,把专业核心课程的典型教学情境分解为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让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真正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在哪教,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从而使工学结合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使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按照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理顺说课思路,涵盖内容包括:课程定位、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保障条件、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等。在说课设计过程始终关注一下热点:

1.1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目前高等教育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积极探索如何实现从封闭的教学过程向开放的教学过程转化。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专业课程非常必要,打破传统的缩减本科课程和教材内容作高职课程设置的教学模式。参照真实生产环境、按照真实生产过程,开发生产实训课程和教材,设置实训教学内容,在真实的生产车间进行实训教学,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1.2 课程与教材匹配

要又快又好的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开发适应高职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以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尽快掌握具备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职业技能,为进入职业领域作准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应为工作能力强、愉快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使学习者获得某一领域内的若干职业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核心技能,使个人在选择职业时不至于受限制,且能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从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同时为初次就业包括自谋职业,及就业后的培训提供充分的专业准备;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诸方面提供一个基础,以便在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任何时侯都能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就业质量和个人职业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1.3 课程设计

“三接轨”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并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其次将劳动部门的职业标准融入我们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将课程的设计与国际人才的标准接轨,也是我们不断探索与追求的一个目标。

2 说课内容

2.1 课程定位

2.1.1 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研究

通过调研典型企业、行业专家和已毕业到企业就业的学生,了解相关业务规格、能力目标及满意度,不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等方式,充分听取意见,以此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企业职业技能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这种方式制订出的教学计划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培养出的学生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2.1.2 职业岗位

通过分析得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1)数控机床装调:能胜任数控设备的生产、检测、装调等工作;(2)数控机床维护:能胜任数控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日常保养工作;(3)数控机床销售及售后服务:能胜任数控设备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2.1.3 人才培养模式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以校企共建专业为人才培养实施途径,创新完善“三标耦合、三级递进、五个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以提高数控机床使用企业和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岗位所需的数控机床机械装调、电气装调、联机调试、维修维护能力为核心;将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规整,再结合专业调研与本院实际情况、依据职业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职业能力“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根据各学习领域组合课程,编写课程教学标准,完成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标准、课程教学标准的“三标耦合”,实现教学内容的标准化、系列化。通过实施职业基础能力培养、职业专项能力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三级递进”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典型企业深度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课程、共建实训教学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课堂。

2.1.4 课程体系

数维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属于职业专项课程,先修课程包括《数控原理与系统》、《机械测试与装配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床拆装测绘实训》等课程,后续课程有《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顶岗实习》等。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起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

2.2 教学内容与设计

2.2.1 教学设计理念

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按照职业工作岗位,以“真设备、真项目、真要求”为基本要素,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同步,在真实的生产车间进行实训教学,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关注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养成;以校企共建为平台:上课教室为校企共建基地之车间;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育人,实现优势互补,体现其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2.2 课程目标分析

《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主要培养数维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2.2.2. 1 专业能力:

(1)掌握整机装配、调试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2)能够根据用户技术参数要求正确配置系统;(3)能按工艺标准装配数控机床机械及电气连接线路;(4)能正确设置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参数;能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5)规范的使用工具和检具,自觉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6)能进行机床精度检验及补偿,正确使用精度检测仪器;(7)能进行机床的机电联调并排除机械故障、电气故障;(8)熟悉机床检查验收流程。

2.2.2. 2 方法能力:

:(1)抽象与逻辑思维:能有逻辑地解决问题。

(2)信息判断与选择:能在众多信息中,判断并选择有效、有用信息。(3)学习的思想:随时学习,随时准备学习,并愿意深造提高。(4)系统认识:能对复杂问题,进行准确的信息处理、计划,并执行。

2.2.2. 3 社会能力

(1)身心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浓厚的工作兴趣,对工作和生活有追求,有继续努力的恒心。对社会的适应性,行为的社会规范性。(2)团队协作:能与人合作,能考虑团队成员的想法,不会一意孤行。(3)交流沟通:能较快与陌生人交流沟通,较好的亲和力。(4)表达说明:能用书面和口头形式,有条理地表达较复杂事物。

2.2.3 教学内容选取

根据数维专业的岗位要求充分考虑课程的针对性适用性,以配置FANUC 0i数控系统的三坐标数控铣床为教学设计载体,选取《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教学情境:企业安全与文明生产、数控机床机械装配钳工、数控机床电装工、数控机床调试工,以便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2.2.2所述)。

2.2.4 教学内容规划

教学内容规划如表1所示。

2.3 教学方法

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都会经历“资讯(信息收集)→计划(拟定方案)→决策(制定方案)→实施→检查→评估(总结分析提高)”六个阶段。在六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指导教师起引导、答疑和示范指导作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使得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同时将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1)咨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准备相关教学资料、技术资料和网络资源,让学生明确任务:学什么?做什么?(2)计划:采用讲授、演示教学法,通过对学习任务分析,分组讨论,制定学习方案将各种不同方案比较、选取优秀方案。(3)决策:通过方案分析,推敲方案实施细节,由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决定最终实施的方案。(4)实施:采用演示、互动、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具体实施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指导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互相帮助、共同提高。(5)检查:通过学生自我检查、同组学生相互检查、小组之间学生交换检查,指导教师教师最终检查验收,观察学生任务完成情况。(6)总结汇报:采用激励教学法,通过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及指导教师的总结讲评,肯定成绩,总结学习经念,改进学习中的不足,以期不断进步。通过对每个教学情境的精心组织、策划,按照六步教学法认真实施、总结,完全可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2.4 教学保障条件

2.4.1 师资队伍

《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由具有双师资格的高职教师和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念的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达到理论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支撑实践技能的提高,实践技能验证理论的指导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4.2 实训基地

《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地点是与学院有深度校企合作的数控设备生产企业的数控机床装调车间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节学习,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本课程在生产车间实施教学已经进行三届,教学效果良好。

2.4.3 教材及参考资料

2.4.3. 1 实训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关实训器材和工具量具和以下技术资料:(1)数控机床装配(图纸、工艺、装配说明等)资料;(2)数控系统硬件连接说明书;(3)数控机床参数说明书;(4)数控机床维修说明书。

2.4.3. 2 专业教研室为学生提供相关教材、专业课程网站及图书资料和实训报告册。(1)学院与数控设备生产企业、数控系统生产企业、数控设备使用企业深度校企合作,开发适合本课程的专业教材《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习指导书》;(2)相关学习书籍:《数控机床构造》、《数控机床装配调试与故障诊断》、《数控机床结构原理与应用》等;(3)院级精品课程网站的《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及相关专业网站。

2.5 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分小组对学习效果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及安全操作等情况);每组集体讨论,完成项目学习心得体会并汇报,对项目给出定量评价。(2)结果考核。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对实训内容随机抽取项目进行实操和答辩。

3 结论

《数控机床装调生产实训》课程是数维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说课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4个转变,即:由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目的观转变为基础加有限职业技能教育目的观;由一次性教育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由做事教育观转变为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1)进厂学习模式很受学生欢迎,学习效果很好。(2)学生的操作技能得以增强,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3)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很快,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仲瑞敏.关于制约高职教育学生就业的因素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4,(1).

[4]张连绪.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5]朱琳.关于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5,17(4).

数控实习一体化教学探讨 篇8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数控实习 综合能力 企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167-01

1 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和内涵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一体化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内涵: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2 一體化教学在数控实习中的作用

2.1 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数控实习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把理论和实践分开进行单独授课,这样的教学效果大多数是不理想的,学生的接受只能是一知半解,填鸭式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造成了学生上课听不懂,学不会、记不住等情况,从而出现不想学、怕学、学了也没什么用的想法,大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融合在一起,教学地点由普通教室转换到一体化教室、车间、实验室等实践场所,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非常好。

2.2 典型工作任务为企业真实产品

在数控实习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按照知识点来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操作机床设备加工零件的,也是按图纸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该零件可能包含许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但该图纸或零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任何价值或意义,我们生产它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生产出来评分得了90是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呢?

一体化教学是以企业真实产品为典型工作任务,它需要我们深入企业做大量的调研和研究,从而制订符合学生加工的产品作为典型工作任务。它的特点是完全按照企业标准或要求进行加工,只存在合格产品和报废产品之分,没有60分还是90分的区别。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产品的要求,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生产环境,快速适应企业生产,做一名合格的准员工,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3 教学内容完整

在传统的数控实习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有零件的工艺分析和制订、编制程序,机床操作与零件加工、零件检测和评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能学习到这么多知识应该来说是不够或不全面的。

一体化教学内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包含的很多的知识。比如数控加工实习一体化教学,其活动至少有:零件加工成本核算、制订加工委托合同、零件测绘与cAD制图、加工工艺分析与制订、程序编制、机床操作与零件加工、热处理、零件装配、精度检测、误差与缺陷分析、小组自评和互评等。内容较全面,知识点较多,如果我们学生按照一体化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活动认真学习,那么他的职业综合能力一定非常强。

2.4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数控实习教学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我们老师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学生记好笔记,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缺乏思考、缺少交流、缺少自学,缺少创新。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根本不可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体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通过学生相互讨论、查询资讯、成果展示、相互评价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和关键能力。树立大职业观念,为以后的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3 一体化教学在数控实习中的实施

一体化教学是基于行为导向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它的教学活动教多,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准备好学生查找资讯的工具(教材、说明书、手册、电脑等)、典型工作任务(必须来自于企业,不能随意臆造)、一体化教室或车间、一体化教案和工作页等。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团体协作精神,共同完成整个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中有若干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实施可参照以下步骤:

教师进行合理分组:教师对学生分组需要经过精心安排,对优等生和后进生需要合理搭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可以和机床数相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实践。

老师布置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传统挂图、零件实物等方法明确典型工作任务,让学生知道任务内容,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实施做好准备。

组长协调分工,明确任务:组长在该小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必须凝聚好本小组成员的团体协作精神,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并加以实施。比如有人进行cAD绘图、有人进行测绘、有人进行加工工艺分析和制订、有人进行加工成本核算等,组长必须根据小组成员特点进行协调。

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写在教案模板或电子文档上:小组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手册、相互讨论或实践等得出答案,写在卡片或电子文档上准备进行展示和汇报。

小组推荐人员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小组成员经过推荐或自荐对本小组成果进行展示和阐述。

各组互评与自评,并填写小组展示及互评表: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后,其他小组进行互评,集思广益,吸取他人之长,发现其不足,并填写互评表,客观公正地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点评:最后教师结合各小组的展示成果和自评、互评等做出总结点评。

确定本次课程学习优胜小组:教师在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的时候,应以鼓励为主,发现每个小组的闪光点,最终经大家一致认可确定本次学习任务的优胜小组,并进行表扬和奖励。

4 结语

上一篇:安全标准化先进发言稿下一篇:孩子与大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