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负责制名词解释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园长负责制名词解释(共5篇)

园长负责制名词解释 篇1

面负责为核心,同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领导职能的三位一体管理格局。园长负责制是一个结构概念,反映园内领导关系的结构方式,是个人负责与分方面制约关系的统一。园长负责制明确了园长对幼儿园工作具有最高行政权,子幼儿园处于中心地位。园长有决策权、有人权、用财权与奖惩权等。[[1-2]实行园长负责制的目的是增强幼儿园的办园自主权,使幼儿园成为独立的办园实体。园长作为一园之长,作为该幼儿园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幼儿园,对内统一指挥和领导全园工作,对上级承担起幼儿园管理的全部责任。园长要遵守有关法律规章,服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直接隶属行政部门的领导,同时,必须接受幼儿园党组织和教代会的监督,充分调动全园教职工的积极性。

群星园长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法规、规章,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

2.负责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文化、业务学习;维护教职工的正当权益,关心并逐步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发挥教职工(或教职工代表)代表大会在幼儿园民主管理中的作用,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和创造性。

3.主持幼儿园的保教工作。领导和组织安全保卫、卫生保健工作,贯彻有关的法规和规章,确保幼儿在园安全、卫生和健康;领导和组织教育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幼儿园课程标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园长负责制名词解释 篇2

关键词:约纳斯,价值论,内在价值,存在,“应该”

一 引言

笔者曾在《为什么要对大自然和遥远的后代负责——汉斯·约纳斯的目的论解释》一文介绍了约纳斯的目的论论证,指出负责任是因为大自然必须存在,大自然必须存在是因为它有价值。[1]但是,说大自然有价值还不能必然地得出人应该为之负责的结论,约纳斯必须进一步论证我们为什么要为这有价值的自然(当然也包括人类自身及其后代)负责任。他说,我们迄今揭示出大自然拥有价值是因为它泊入了目的,但“还没有回答以下问题:我们是否愿意或义不容辞地加入她的‘价值决定’?提得荒谬一点,被大自然自己也为了她自己(by and for herself)而不可否认地接纳的价值是否真的有价值——仅仅赞同这些问题是我们的责任。目的论表明价值作为目的的对象已经存在于自然之中,但它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价值理论必须回答”。[2]78

如果有价值的是“应该”的,那么约纳斯就能更加有力地证明人类应为子孙后代以及大自然负责这个命题了。因为作为有价值的善的存在的大自然一旦向人发出了“应该”的要求,她就具有了价值决定的权威,那么人类当然就应该尊重她。未来的后代只是大自然延缓了的目的部分,同样是有价值的善的存在,所以也要尊重他们的存在。

价值是如何成为“应该”的呢?约纳斯说:“善的或有价值的事物,当它自然而然地就是善或有价值的,而不仅是承蒙某人的欲望、需要或选择而获得时,它在观念上便是这样一种事物,它的可能性体现了它要成为现实性的要求,并因此变成一种‘应该’。”[2]79这句话有这样几个意思:1.事物的价值具有不同的性质,有的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有的是外界赋予的。2.这里的“应该”是具有客观的内在价值的事物本身的客观要求,而不是外界向事物本身提出的要求。3.“应该”的内容是把有价值的事物由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也就是说该事物应该存在下去。

约纳斯又认为,“如果这‘善’或‘价值’是某种独立的东西,那么它便属于普遍存在的谱系了,在那种情况下,价值论变成了本体论的一部分”。[2]79这就是说价值一旦独立存在,就成为一种客观事实,那么它就由价值领域进入本体领域,从而具有本体论基础,真正具有价值决定的权威。可见约纳斯是要通过存在这个重要的本体论概念沟通价值与义务(“应该”)之间的鸿沟。

二 主观价值与“应该”的不可靠性

约纳斯通过目的论证明了自然是有价值的,但谈到价值,人们总有个误区,认为有利于目的实现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的。显然,相对于目的的事物是一种外在的手段价值,然而目的本身也有善恶,从不考虑目的之善恶的手段中并不能得出真正的善或价值。以这种眼光看自然,则它沦为人的工具,人们保护它是因为它对人有价值。这样,只要自然不危及人类的生存,人们都不会认真关注它本身的存在。

在约纳斯眼里这种价值观指涉的不过是主观价值或外在价值,这种观点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实现目的的手段价值是主观的。对任何实际追求的目的来说,某事物如果有助于实现该目的,便是善,反之则是恶。这种价值观只以目的实现的成败来估算价值,“不可能有对目的自身的善的判断,因而除了实际利益,从中无法产生什么责任”。[2]79

其次,有些目的的价值也是主观的。以指定目的为例,我把某物作为目的是因为它对我来说是值得的,反之某物对我有价值是因为它已被设定为一个目的。“因此我为自己设立的每一个目的就通过这种方式变成了‘价值’,也就是说,这目的值得我去努力追求。这种努力的交换价值——它的‘回报’——在这里便是满足,它包括最为精细的方面。”[2]84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价值与目的是一种交互关系,即当一个目的是值得的,它便成了一种价值。当目的变成价值时,我就乐意去追求它,我为之付出的努力产生了这样一种交换价值——回报——在此是满足。但是,当我实现目的,却发现它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时,那么以后我就会选择一种更有回报的目的。由上论述可见,当主体把目的视为所欲求的事物时,该目的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从而决定了它的价值的主观性,这种主观价值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利的(有回报的)或不利的(无回报的),从而影响主体对它的取舍。

目的产生了价值和欲求,因而它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意志力,正是这种意欲(willing)驱动着行为。当意欲驱使行为者进行选择时,便产生了各种“应该”。反过来,从“应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意欲和价值取向。但约纳斯认为,“应该”在不同的情境中具有不同的效能和含义。在主观价值中,凡是对行为者有利的,就是“应该”追求的,哪怕手段并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是这种应该究竟有多大的效能呢?约纳斯认为它不过是一种自我强加的假定的“应该”,其实不过是为了意志的伪装。在这种情况下,“价值”或“善”没有命令的权力而只有因果力量。可见,主观价值与实际追求的目的有关系,其中的“应该”是不可靠的,它不具有客观有效性。

三 客观价值与“应该”的可靠性

约纳斯认为,只有在客观价值中,才能产生客观有效的“应该存在”,从而才能获得保护存在的责任:“对于这些真正的必须履行的肯定,善的观念是必要的,它不同于价值观念,或者说它表明了价值的客观与主观状态之间的区别(或者最简捷地说:自身价值与外在评价)。澄清了善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价值理论就可望为价值约束力建立基础——即在存在中建立善的基础。只有如此,才可以说,一直坚持价值的大自然也有权威认可它们,并且可以通过我们以及每一个居于她之中的有感知的意志来要求它们的认可。”[2]77-78这段话表明,价值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主观价值与外在评价密切相关,客观价值则是一种自身价值(value in itself),是指事物本身就存在的价值,其实就是一种善。

约纳斯在其他场合对这种价值或“善”也作了类似的解释,指出它是这样一种独一无二的东西:“出于纯粹的可能性,它坚决要求它的对象(subject)的存在(或者由于已有的存在,要求该对象继续合法地存在):就是说,它为存在的有效要求也即‘应该存在’提供基础,并且当这种存在依赖于行为者的行动时,它使之成为他的责任。认识下面这一点很重要,也就是,价值(及其反面)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中都完全是可断定的,这纯粹的事实就足以判定存在对虚无的优越性,前者在它的丰富多样性中怀有那种判断的可能性,而在后者之中,无论价值还是无价值都不能断定。”[2]48-49

进而言之,这种善其实是一种本身善(good-in-itself)。遗憾的是,对于“本身善”这个如此重要的概念,约纳斯却没有作深入具体的阐释,就我所掌握的国内外研究资料来看,也多是语焉不详。贝克主编的《伦理学百科全书》中有一段关于“善”的解释:“无论这善(或至善)是什么,它都内在地是善的,是具有自身价值的,是一种自身目的。”一方面它可以指某物在本质上是善的或它作为某一种类的事物的存在是善的,另一方面可以指为了自身而非任何外物的缘故而值得拥有或追求的事物。[3]409虽然没有直接提本身善,但意思跟约纳斯的很接近,可以看作他的“本身善”的解释。《牛津哲学词典》说,“本身善是这样一种善,它不作为某种其他善的手段或者仅仅依赖于其他善而是善的”,[4]160就是说本身善是一种独立自在的善,这跟前文的解释类似。

在约纳斯看来,目的性(purposiveness)就是这样一种本身善,目的性是指拥有任何目的的纯粹能力,显然它比存在的任何无目的性(any purposelessness of being)绝对优越。一种本身善不会通过任何实际追求的目的来要求我们的肯定,无论是否通过欲望、直觉或意志促进它的将在,它都应该存在。由此可以看出,一切拥有目的的生命体都具有本身善,因而具有客观价值。

本身善是真正值得我们努力的东西。“真正值得努力”是指努力的对象是善的,它独立于我们的意志之外。如果它是意志的纯粹产物,“就缺乏约束意志的权威。这样它就不能决定自己的选择,成为意志的附庸,忽此忽彼。只有它在存在中的基础使它能抗衡意志。独立的善要求它成为目的。它不能强迫自由意志把自己变成它的目的,但却能使之认识到善应该成为它的责任。如果不遵循这一点,自由意志就会处于罪感之中:我们未能给善以应有的地位。”[2]84正是这种真正值得追求的善是“应该”的源泉。在这种善应该由主体实现或保存的地方,“应该”向主体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主体应该实现或保存善)。

以上论述表明,客观价值不是意志和实际目的的产物,而是一种独立自在的存在,独立于任何主观愿望之外。正因此,它才对意志,对主体有一种客观的要求,要求它的存在应受到尊重。因此,这种价值中的“应该”就有了客观有效性。

四 沟通价值与“应该”的存在

约纳斯的目的论证明了自然具有目的性,因而她是一种本身善,这使得她具有客观价值,正是这客观价值向我们发出了“应该”的要求。那么它是如何发出这种呼唤的呢?是通过存在。约纳斯借鉴海德格尔的存在学说,把它引入人之外的生命领域乃至整个大自然。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约纳斯所说的存在是有目的的存在,它主要包括作为整体的自然和其中的生命界,因为只有这两个领域才具有目的。客观价值通过存在表现出来,存在自身又向我们表达了客观价值中的“应该”。存在是如何表达这种应该的呢?

首先在自然本身善的目的中,存在对自己进行根本的肯定,与非存在相比,它把自己置于绝对优越的地位。“在每个目的中,存在都为自己辩护,而反对虚无。”“存在决不对自己漠不关心,这个事实使得它与非存在的差异成为所有价值中的根本价值,第一个普遍的‘是’(yes)。”[2]81约纳斯指出,关于存在,我们可以从它之中目的的在场知道两样东西。第一是,“存在与实有有关,至少与它自身有关”。其次是价值,“它产生于存在本身的基本价值,增大了它与非存在的差异,将是目的性的最大化”。[2]81在这里,约纳斯表明了目的、价值与存在的关系。自然界是目的性存在,存在与非存在的区别产生了基本价值,价值指向本身善的目的,而本身善就是拥有目的的能力,只有存在才拥有这种能力,所以价值最终指向存在。约纳斯说:“目的越丰富,差别(存在与非存在的区别,也即基本价值——引者注)越大;目的越强烈,(存在的)肯定与合理性越受重视。”[2]81这说明了,目的是价值与存在的枢纽,它对二者有重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作用。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目的,也就没有实现目的的必要了,当然就无价值,同样也没有存在的动力。可以说,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目的,就是一种价值,甚至是最高价值。有了存在,才具有拥有目的的能力,才产生目的,才有与非存在的区别,从而产生价值。

其次,生命是大自然中最高的存在,自然籍此进一步显示存在的自我肯定。大自然首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物种,其中每一种都是存在的一个形态。物种的多样性就表明了这种选择,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是否总是“最好”的,但至少可以肯定,它的保存比毁灭或枯竭好。更进一步说,在这多样的物种谱系中,生物自身通过激烈的目的斗争显示自我肯定的倾向,这时,“自然目的(即存在的自我肯定)日益变成主体的即个别执行者自己的目的”。于是,“每个有感觉和斗争的存在都不仅是自然的目的,而且是一个自身目的,即它自己的目的”。[2]81在这里生命中存在的自我肯定变得显著起来。我们知道个体生命中的新陈代谢终会衰竭,所以它“自身内部就包含着不存在的可能性,这是它与生俱来的对立物——对存在的威胁”。[2]82因此“生命显然是生与死的对抗”。[2]81正是要与不存在作积极的抗争,所有生存斗争的“是”(yes)就加强了。“通过否定不存在,存在变成一种积极的关切,即不断的自我选择。”[2]82存在的自我选择是什么呢?是与生俱有的同不存在共在的面临危险的生命。存在通过生命展示自我、肯定自我。在一个生命体中,我们看到如此矛盾的集合:“生命应该是死亡,就是说,这种存在倾向于死(存在‘必死’),并且无时无刻不这样,同样地,它又通过自我保存行为时刻使自己无休止地延迟死亡,这自我保存使存在的自我肯定得以有效:在这生死的派对中,存在的自我肯定变成个别存在者的努力。”[2]82

约纳斯在这里进一步表述了自然的倾向,那就是它要使每一种存在都是有目的的存在,而这在生命身上最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追问生命又发现,它本身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对抗,因为生命内部就包含着它的否定的一面——非存在,它是在与非存在的斗争中向前发展的。生和死构成了生命体不可分割的内在的本质。

存在如此进行自我肯定,在生命之中,它与死亡抗争,这种现象鲜明地反映了存在本身就是基本的善和价值,存在因此而发出了“应该”的呼唤。

五 作为人的存在的“应该”的义务性力量

大自然中存在的自我肯定是盲目地进行的,只有到了自由的人那里,才获得了义务性的力量。人作为自然目的性劳动的最高成果,不再仅仅是其目的的执行者,而且可成为破坏者。“他必须让‘是’(yes)进入他的意志,把向非存在说‘不’加于他的力量之上。”[2]82这是说人的力量已如此巨大乃至于对人本身以及自然的存在构成了威胁,因而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保留生存意志,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人类自身的力量成为他的非存在的力量。为此,人要把意欲变成义务,这是道德理论的关键。对此约纳斯进行了一连串的思考:为什么要在人类身上把意欲变成责任?为什么人应该帮助自然进行规范统治,并因而限制他的自然遗产以及随心所欲的意志?难道不正是这最充分的随心所欲实现了自然目的吗?

约纳斯作了如下的解答。他指出,是力量导致了这种转变。力量是有目的性的因果力的产物,任何生命体都有力量,但非人的生命体的力量是盲目而不自由的,在自然界中,“自然目的被严格有序地管理着,也即说,存在的固有任务自动地完成自己”。“只有在人那里,力量才通过知识和主观意志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也只有在那里它才能变成对人和它自身来说是致命的东西。”[2]129人的能力正是他的命运,并迅速成为整个自然界的命运,因此从其意欲中产生“应该”,以自觉控制这种正在实践的力量。因为目的性原则在人那里达到最高点,所以人本身成为他的义务的首要对象,这义务是人的“第一律令”:不可毁灭人类自己!除此之外,他还要成为每一个置于他的力量之下的其他自身目的的保护者。“总之:正是那约束意志和义务的力量把责任推向道德舞台的中心。”[2]130

约纳斯还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论证“是”(is)中的“应该”。传统信条认为从“是”得不出“应该”,约纳斯认为只要举出一个“是”与“应该”同时发生的、哪怕是唯一的例子就可以驳倒它。约纳斯在新生婴儿那里找到了这样一个存在的范例:“新生婴儿,他的纯粹的呼吸无可反驳地向周围世界宣称了一种应该,即应该关心他。”[2]131怎么知道这种应该呢?约纳斯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指出“你去看你就知道”。[2]131也就是要我们运用内在的直觉去观照客体,从中“看”出“应该”,看到新生婴儿这种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上的存在内在而明显地包含着一种面向他人的应该。

有人并不认为新生婴儿中的应该是自明的,在他眼里,新生婴儿不过是分子的堆积物而已。其实新生婴儿的存在并没有真正进入他的视野,他所看到的只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存在物,而非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存在。运用现象学方法,我们就能真正地看到这一个存在。这新生婴儿是如此脆弱,这小生命本身又如此珍贵而神奇,他需要我们的呵护,也只有通过有能力的人,才能使他继续存在下去。

至此,约纳斯完成了从“是”向“应该”的进一步转化,他通过人这种存在,论证了存在由意志向义务的转变,论证了非人的存在的非义务性“应该”向人的义务性“应该”的转变。在非人的存在那里,存在从意欲出发,发出自我肯定的要求,这是一种面向人的“应该”的召唤,并进行生存斗争,但这些都是非义务性的,它们自在自为地存在着,无需向自身或他者负什么责任。而到了人那里,由于他具有了决定自身乃至整个自然的力量,因而在人的生存的“应该”之外还多了保护的“应该”,他既应该保护自身,也应该保护自然。

六 “应该”的首要内容是对人的理念的本体论负责

美国约纳斯专家劳伦斯·佛哥(Lawrence Vogel)指出,与特殊生物的具体目的的善相比,约纳斯优先为普遍存在的本体论的善建立基础,同样的,与生存着的人类自身及其权利的善相比,他也优先为人类的本体论的善建立基础。[5]14尽管从实体观点来看,我们首先要对同时代的人负责,尤其是亲人,但这对论证向未来人类负责的原理是不够的。因为如果尚未存在者没有权利,那么我们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对他们负责,确保他们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他们的生活质量?约纳斯指出我们的首要责任是本体论的:未来人类的个体重要是因为人的理念(the idea of man)重要。

由于人是自然目的性的最高结晶,所以我们的根本责任是针对自然本身的,但这责任首先在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中履行。责任的范型是父母对小孩的照料,在这里做人父母的根本目的是永远保存责任能力自身。然而,我们对小孩的责任的最终基础不是我们跟他们特殊的实体关系,而是我们对人类的职责:对作为目的性自然的理念的一部分的人的理念的责任。[6]15

对于人的理念来说根本的是责任能力。约纳斯指出,人是我们所知的能承担责任的唯一存在者,承担责任是人类存在的突出而有决定性的特征。责任能力不仅是人的本质,而且具有一种价值,一种作为我们责任的最终对象的存在的价值性。[6]105-106可见,人的责任能力既反映了人的存在的突出特征又体现了它的价值,也就是说,生而为人,就决定了他具有责任能力,人本身是人必须负责任的本体论基础。

因此责任能力“变成了责任自身的对象,因为拥有它便使我们有义务使它在世界的存在永远保存下去”。[6]106一个人要负责任,首先得有负责任的能力,所以一个人首先得为自己拥有一种负责任的能力负责。只有这样,他才是一个有责任能力的存在者,只要他生而为人,他就要保护这种能力,如果他丧失了它,也就丧失了作为人的这一个突出的本体论特征,他也就不是一个真正或原来意义上的人了。所以人要终其一生为自己的责任能力负责。不仅如此,他还要让责任有其他的承担者,也让其他人(后来者)拥有责任能力,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先天的责任,因为如果不让其他人具有责任能力,不让责任有其他的承担者,责任能力就不能持续存在。

如果约纳斯的上述观点成立的话,他就可以继续说:责任能力与其承担者必然联系在一起,因而它要求他们使未来的承担者也能存在。“为了防止责任在世界消失——它的内在律令也是如此——就必须有未来存在。”[6]106由此约纳斯就从本体论基础上证明了人类为什么必须存在的问题。

七 结语

约纳斯通过目的论证明了自然及其中生命体具有价值,通过内在的客观价值证明了“应该(应该守护、应该负责)”的客观性,指出这种应该是通过存在体现出来的,存在具有目的性,其根本目的就是生命,存在把生命视为自己绝对的价值,正因此它向人们发出了“应该”的呼唤,这种呼唤由自然低级生命体到高级生命体直至人越来越清晰,运用现象学直观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或“听出”这呼唤。最后他告诉我们,这“应该”或责任的终极对象是自然和人类的本体论的善,也就是作为整体的自然和人的理念,至此他也就水到渠成地证明了为什么要对大自然和遥远的后代负责这个难题。

而环保主义者在论证该问题时往往显得乏善可陈,如果借鉴约纳斯的观点,就会有力得多。例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家倡导人们对大自然负责时,最主要的武器就是论证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从而说明自然价值的客观性,然而他们的论证多难以令人信服,在此让我们考察一下其中最主要的代表罗尔斯顿的观点。

罗尔斯顿的代表作是《环境伦理学》,其副标题就是“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诚如他所言,“我们正是从价值中推导出义务来的”。[7]2显然,他也是把客观的内在价值作为环境伦理学的基础,在这一点上与约纳斯是一致的,可以说他们都找到了伦理学的支撑点和生长点,问题是罗尔斯顿的论证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罗尔斯顿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论证缺乏说服力。尽管罗尔斯顿从有机个体和自然整体两个层面阐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指出有机个体是自我维护、自我生长和自我再生的生命体,以自身为目的;自然整体的内在价值表现为它具有创造性,“自然系统作为一个创生万物的系统,是有内在价值的,人只是它的众多创造物之一,尽管也许是最高级的创造物。自然系统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有能力展露(推动)一部完整而辉煌的自然史。”[7]259然而遗憾的是,他仅仅简略地提到了有机个体的目的性,而没有进一步揭示自然个体与整体的目的性以及它与价值的关系,从而告诉我们大自然为什么具有内在价值。约纳斯对此就作了令人信服的论证,他指出自然价值的基础在于自然目的,自然目的体现在有机个体具有目的,自然整体具有目的性,一切生命体都具有主体性,从而都具有目的;整体自然是主体性的温床,从而具有目的性。[1,2]51-78前文也指出,在约纳斯眼里,目的性是一种本身善,因此一切拥有目的的生命体和自然整体都具有本身善,因而具有客观的内在价值。

其次,罗尔斯顿没有论证为什么一定要对具有内在价值的东西负责。包括罗尔斯顿在内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者也许认为,内在价值和相应的义务首先运用于人,人的内在价值决定了他是有尊严的存在,这要求我们绝对尊重他的基本权利,因此对人负责是绝对的,同理,既然非人生命体和整个大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我们对它们的责任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但罗尔斯顿忘了,在现实世界中,即便人的内在价值也屡遭蹂躏,更何况与人没有直接关系的后代和大自然。约纳斯敏锐地觉察到现代世界对主体性的遮蔽或有意无意的漠视,由于当代人陷入海德格尔所谓存在的沉沦,鲜有对存在本真的透视和感悟,因而难免物役(包括技术的奴役),从而过多地看到外在的工具价值而忽略了内在的客观价值,对于万物之灵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的存在者。于是在他看来,只有用心观照存在本身,我们才能“看到”存在的真义。正是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约纳斯帮助我们看出一切存在最本真的所在是生命,生命是一切生命体最根本的内在价值,这一点无论是非人生命体还是人本身概莫能外。在所有的存在者中,只有人的存在才具有“应该”的义务性力量,换言之只有人才有能力负责,正是这种责任能力决定了人应该成为他所在的星球的托管者(trustee),他托管的对象是整个大自然及其中的所有生命体,首先是他自己。约纳斯的论证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人和非人生命体的生命存在的宝贵,看到了人之责任的根源在于人的责任能力和他本身力量的日益强大,从而引领我们义无反顾地对地球母亲和遥远的后代负责。

参考文献

[1]方秋明.为什么要对大自然和遥远的后代负责———汉斯.约纳斯的目的论解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6):14-18.

[2]Hans Jonas.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In Search ofan Ethics for the Technological Ag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3]Lawrence Becker.Encyclopedia of Ethics[M].Chicago andLondon:St James Press,1992.

[4]Simon Blackburn.牛津哲学词典[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Lawrence Vogel.Hans Jonas’s Exodus:From German Exis-tentialism to Post-Holocaust Theology,in Hans Jonas,Mortality and Morality:A Search for the Good after Aus-chwitz[M].Evanston,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Press,1996.

[6]Hans Jonas.Mortality and Morality:A Search for the Goodafter Auschwitz[M].Evanston,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6.

席越:负责解释一切爱情的成功学 篇3

我有一个非常聪明也非常诚实的闺蜜,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年轻时就要爱才子,就是班里学习最好写诗最好弹琴最好打篮球最好的那个男孩子,哪怕他眼睛小,哪怕他家里没钱;年长以后,就得爱一个诚实成熟靠谱疼自己也疼老爹老妈的男人,只要他一心一意愿意和我结婚;中年以后,在工作、带娃、分担家务之余看看偶像剧,就私心找个胸肌美腹肌健眼神酷的小男生追捧一把。这才是女人的三重境界,而且也是一种女性解放。

这两种人生选择,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选择一个爱自己、成熟可靠的男人结婚也好,同自己的小学同学结婚也好,心甘情愿的爱情都很健康美好。

但是,很多道德评判家们可并不会这么大度。前几天,奶茶妹妹和刘强东大婚这条新闻的背后,就充斥着各种不怀好意的论调,最可厌的就是类似“人生赢家”“少奋斗20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这种貌似艳羡实则讽刺的说法。难道结婚不是一件利己的事儿?一定要舍己为人吗?

一个不老也不丑的男人,好像也有些才华,凭什么不能嫁?甚至他还肯为她努力减肥穿0号西装。当男性也开始为爱人打扮,谁能说这不可能是真爱?一个美少女爱上了一个穿意大利西装的长腿叔叔,在审美上也没什么说不通的。要知道,石器时代的时候,男性碰到心仪的女性,除了和别的雄性比奔跑速度比强壮,把自己捕到的小鹿扔到爱人的院子里以外,还要往脸上涂红泥扮美。如果你看到一个男生谈恋爱以后变得邋遢且不拘小节,我反而怀疑这是不是爱情。

在现实中,我遇到过不少女性,她们嫁了有钱人,自己还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奋斗,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精彩。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女子:嫁入大富之家,一个接着一个生孩子。诸如此类的励志故事,总被划归入厚厚的成功学秘笈。

我们善于演绎各种成功学方法论,就是不懂得如何解释爱情。但是,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如愿地扣上一顶成功学的帽子。想想格蕾丝·凯莉吧,一个女演员嫁给一个王子,成为人们歌颂的传奇,甚至爱马仕包都以她的名字命名。但是,她在嫁给王子之前,已经在银幕上获得了并不逊色于王妃的爱戴。如果她嫁入王室不是因为爱,又是因为什么?

中国式的女性成功学,可以追溯到历朝历代的那些宫帷秘事。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平等,人和人在地位上的不平等,造就了这种畸形的情感关系和价值取向。但在今天,当社会日趋正常的时候,这种价值取向,居然,居然还没有过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通过裤带关系而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之路,还是不少人的上升梦。

在迪士尼,1950年代,那部经典动画《灰姑娘》是这样讲故事的:国王为了给王子寻找新娘,焦急地对大臣抱怨:“她们中至少有一个会是好妈妈吧?”随后改口:“一个好妻子吧?”可是,在最新的真人版《灰姑娘》中,王子明确地表示他要找的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治理国家的伴侣。这种微妙的改变,反映的其实是社会价值的变化。

无视爱情发生的偶然性,把所有资源落差的关系解释为女性成功学,这至少说明,我们对女性的尊重,还没有达到正常的程度。无论那个女子本身多么出色,她在这段关系中付出多少,重要性几何。

致各园长负责人的一封信 篇4

除上述紧急动作,我们还要继续将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放在首要地位,通过优质培训,端正教职员工的工作态度,本着信任和尊重的原则,继续引导启明教职工自觉要求自己,从根本上杜绝师德问题的出现。

在严肃纪律和原则、加强对员工工作态度的要求的同时,启明作为一个社会单元,继续强调其企业公民责任的意识,通过对教职员工的人文关怀,积极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自觉精神,不仅为启明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基本保障,更为促进友善社会风气的形成,培养一个正能量动力团体做出努力,以此回报社会。

★ 新学期园长的致辞

★ 幼儿园园长新学期讲话

★ 新学期会议园长讲话稿

★ 新学期家长会园长发言稿

★ 新学期家长会园长致辞

★ 致亲人一封信

★ 致同学们一封信

★ 致家长一封信

★ 幼儿园新学期开学典礼园长致辞

园长负责制名词解释 篇5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就审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等刑事案件

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

http:// 2011-6-13 9:12:03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为切实维护广播电视设施运行安全,保障国家新闻信息特别是公共安全信息传输畅通,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平稳与安宁,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11年6月13日起施行。为帮助广大办案人员和社会公众正确理解《解释》的精神和内容,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出台《解释》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答: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各类重大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维护广播电视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信息畅通,对于保障国家政治文化安全,及时、有效处置紧急事故和突发公共事件,维护公共安全,维护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平稳与安宁,意义重大。但是,一段时期以来,故意破坏、过失损毁广播电视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逐渐增多、危害日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全国仅破坏有线电视传输线路案件就发生5000余起,破坏国家光缆干线传输线路案件1000余起,盗割无线发射台(站)天馈线、地网线案件700余起。其中,盗割广播电视缆线案件十分突出,有些案件盗窃价值虽然不大,但却造成广播电视停播等重大事件,影响恶劣。

中央领导对依法维护广播电视设施安全运行非常关注。温家宝、李克强、***、张德江等同志都作出指示,要求加强法律手段,打击相关犯罪,保障广播电视设施运行安全。制定司法解释,明确对此类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是落实中央领导指示,依法惩治犯罪,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平稳安宁的需要,也是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重要体现。

2009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始了《解释》的起草工作,经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2011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解释》。

问:《解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解释》共八条,规定了八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1)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认定标准;(2)破坏广播电视设施,“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3)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4)建设、施工过程中故意、过失损毁广播电视设施的定罪处罚规定;(5)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同时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时的处理;(6)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的处理;(7)破坏广播电视设施构成犯罪,同时又利用广播电视设施实施其他犯罪时的处理;(8)有关广播电视设施的认定依据。

问:《解释》将哪些行为规定为破坏广播电视设施行为?

答:经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大量案例,我们发现,破坏广播电视设施行为可以分为物理性破坏和功能性破坏两类。物理性破坏是故意对广播电视硬件设施的毁坏,主要有拆卸、毁坏设备,剪割缆线等行为。司法实践中,有的犯罪分子向传输缆线中插针以截取广播电视信号,1 有的通过“改造”缆线来插播非法节目,这些行为都使硬件设施遭到了破坏,属于物理性破坏。功能性破坏主要是指删除、修改、增加广播电视设备系统中的控制程序,非法占用频率等,使设备的正常功能无法发挥。鉴此,《解释》采用列举加概括的方式,明确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行为的种类,具体包括:拆卸、毁坏设备,剪割缆线,删除、修改、增加广播电视设备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非法占用频率等。

问:对故意破坏广播电视设施行为,《解释》是如何界定其定罪量刑标准的?

答:根据《解释》第一条规定,破坏行为造成以下情形,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造成救灾、抢险、防汛和灾害预警等重大公共信息无法发布的。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广播电视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救灾抢险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救灾期间,广电设施受到破坏,导致信息不能发布,会直接危害到公共安全。

(二)造成县级、地市(设区的市)级广播电视台中直接关系节目播出的设施无法使用,信号无法播出的。对县级、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中重要设施的破坏,并造成了信号无法播出的后果,极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或者无法避免有关灾害事件。

(三)造成省级以上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地市(设区的市)级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三小时以上,县级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十二小时以上,信号无法传输的。破坏行为造成了设施较长时间无法使用的后果,严重影响信息的传播,也会危害公共安全。

(四)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考虑到司法实践情况的复杂性,《解释》规定了这一兜底款,对于虽没有具体列举,但是危害了公共安全的破坏行为,仍然要定罪处罚,以增强《解释》的适用性。

《解释》第二条将破坏行为造成以下情形的,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救灾、抢险、防汛和灾害预警等重大公共信息无法发布,因此贻误排除险情或者疏导群众,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财产损失五十万元以上,或者引起严重社会恐慌、社会秩序混乱的;

(二)造成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中直接关系节目播出的设施无法使用,信号无法播出的;

(三)造成省级以上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三小时以上,地市(设区的市)级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十二小时以上,县级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四十八小时以上,信号无法传输的;

(四)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问: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的行为,《解释》是如何界定其具体定罪量刑标准的?

答:由于广播电视设施设置、分布的特点,因为建设、施工、耕种等原因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造成了严重后果,危害了公共安全。根据刑法规定,对此类行为,也要追究刑事责任。据此,《解释》第三条规定,过失损坏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设施,造成救灾、抢险、防汛和灾害预警等重大公共信息无法发布,因此贻误排除险情或者疏导群众,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财产损失五十万元以上,或者引起严重社会恐慌、社会秩序混乱的;造成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中直接关系节目播出的设施无法使用,信号无法播出的;造成省级以上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三小时以上,地市(设区的市)级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十二小时以上,县级广播电视传输网内的设施无法使用四十八小时以上,信号无法传输的,应当以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对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的行为,应以处罚故意犯罪为重点。对 2 于过失犯罪,尽可能贯彻从宽处理的原则。为此,《解释》第三条第二款专门规定:“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构成犯罪,但能主动向有关部门报告,积极赔偿损失或者修复被损坏设施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问:《解释》第四条专门规定了对建设、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损毁广播电视设施犯罪行为的处罚。为什么?

答:从司法实践情况看,当前,建筑、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建设、施工作业中损毁广播电视设施的问题非常突出:有的明知是广播电视设施而故意损毁;有的还对劝阻、制止者大打出手;有的虽是过失,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行为,已从整体上影响到了广播电视设施的正常运行,危害了公共安全,必须明确加以制止,构成犯罪的,应当给予刑事制裁。但在实践中,因种种原因,此类行为的责任人往往没有受到依法追究。鉴此,《解释》第四条专门规定了对建设、施工人员实施损毁广播电视设施行为的处罚原则。规定本条,一方面在于强调此类行为构成犯罪,以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在于提醒广大的建设、施工人员,要自觉增强法律意识、维护公共设施意识,不要只图施工进度而以身试法。

问:据了解,司法实践中,盗割广播电视缆线的情况较为突出,有的认为构成盗窃罪,有的认为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解释》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上一篇: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教育教学论文:音乐教学方法探讨下一篇:中华诗词大会董卿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