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论坛(共8篇)
<拟>
一、论坛背景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传统的出口导向和粗放型发展的经济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全国经济工作中心。与此同时,转型与变革也成为刚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全球经济的主题词。
在转型与变革的大潮下,企业与雇员、企业与股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环境,所有的企业关系面临重新定义;合作与竞争、价值与责任,一切的商业逻辑也须重新诠释。
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发起,业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旨在搭建中外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以“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变革与文化创新”为主题,聚集商业领袖、专家学者以及各界精英,从企业文化的视角,探讨中国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二、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三、论坛主题
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变革与文化创新
四、核心议题
1、全球经济秩序重建中的新价值观;
2、低碳经济与企业社会责任;
3、从国际经验看企业文化演变创新;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文化创新。
议程
6月23日
07:30—08:45自助早餐
(地点:珠江宾馆一楼龙凤宫)
一、09:00—12:00论坛开幕式及论坛主题演讲
(主持人: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斌地点:珠江宾馆会议中心礼堂)
(一)09:00—09:30论坛开幕式
1、主持人宣布论坛开幕,介绍与会领导和嘉宾,宣读李铁映贺信;
2、广东省领导致辞;
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同志致辞。
(二)09:30—12:00主题演讲
【9:30-10:00 】
1、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后危机时期经济形势与企业应对;
【10:00-10:40】
2、美国兰德公司经济学家柯睿:中国有效参与全球新兴经济的机遇;
【10:40-11:2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贸易保护主义与外向型企业战略调整;
【11:20-12:00 】
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战略转型期的企业变革与文化创新
Student Presentation:
Student A: Introduce 美国兰德公司(RAND)in English
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企业文化与品牌创意国际论坛于2008年12月17日在北京召开。
论坛突出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 显示出高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显现出创意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创意提升产业竞争力;传递最新产业信息,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经验, 以及关于体制机制、发展模式、国际化竞争战略、市场体系构建等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想理念, 为我国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思考空间。
论坛上北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认为, 创意经济潜力无限。创意产业重塑产品制造和文化消费的交易模式, 不断突破创新, 将带动企业品牌的成功和市场经济的繁荣, 成为社会进步发展源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认为, 文化创意产业要抓住金融危机中的机遇, 促进文化、市场和技术业态的创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更需要进行文化反思, 在反思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和奋起的力量。“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说, 创意, 本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危机中探求文化创意与出版产业链条的延伸, 有太多的想象值得期待。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人类学;多彩贵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4)03-0083-06
在“全球化”背景下,重视“传统”、回归“本真”之取向、强调自然与人文生态相协调、关注基于地域空间上的文化共生关系和民族(族群)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等而日益受到重视,具有极为厚重的学术内涵及现实意义。贵州具有浓郁的原生态文化,原生态文化生长于乡野民间,有着深厚的民众根基,是集体智慧和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当下文化观、科学观、发展观和现代性话语的深入反思。为进一步解读原生态,2014年7月13日到14日,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人类学学会、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了“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暨2014首届海峡两岸人类学青年论坛。旨在借此学术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国意识为核心的世界人类学及一般社会科学之间的沟通,深入研究贵州原生态文化。此次活动共邀请来自美国、台湾地区、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人类学专业博士等年轻人类学者、中国资深人类学高级顾问和省内各地州市文化单位人员100多人参会,征集论文120多篇,极大地扩大贵州原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跨学科跨族群的探讨,在学界取得广泛性认知和共识,具有更大范围的交流性和互动性。共同讨论通过并发布《原生态文化贵阳宣言》,将“原生态文化”这一中国概念推向世界,提升贵州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为繁荣贵州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会议议程
会议开幕式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教授主持并致辞,贵州省人民政府何力副省长做了讲话,他说:“贵州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较好地保持着本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相互簇拥,交相辉映,构成多彩贵州的主基调。贵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名列前茅,让人向往,引人去发掘、去发现,是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学者寻找学术增长点、学术理想的宝地。并请各位学术大家畅所欲言,激发更多的灵感,发掘传统智慧,提升贵州文化实力。”
来自台湾暨南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容邵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赵旭东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徐杰舜教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研究员,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省人类学学会杨志强会长,作家、学者、东方史学会研究员阿城等6位嘉宾在会上做了主旨演讲。
下午,会议就原生态文化与地方社会变迁以及古苗疆走廊与贵州民族、地域文化2个专题进行了深入地分组讨论,各位与会代表在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原生态文化以及古苗疆走廊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充分地诠释、论证和探讨。
二、对原生态文化的认识与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认为:“在人类学从一种生态关怀转变到心态关怀上来之后,原生态的问题重新进入到了人类学家的反思视野之中。在个体自觉的现代世界,需要注意到文化自觉之后的诸多新特质的涌现,它们在引领着我们如何去思考这个世界。有归来的未来曾经是人类学文化呈现的一个主题,今天有必要在文化多元的视角下重新注意到这种世界观的独特价值。原生态在这个意义上只可能是一种不断去寻找的观念而非某种现实的客观存在,因为它已经丢失了。”
“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是一个既要有先进思想、理论、方法有力支撑的重大学术命题,又是一个需要先进理念、战略、策略、体制、机制有力支撑的重大发展命题”。贵州省社科院院长吴大华在论坛开幕欢迎致辞中提出,如何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和相互支持,如何才能做到事业系统的正能量与产业系统的正能量有机、有效、有续协同作用?
作家、学者、东方史学会研究员阿城说:“贵州的原生态文化,保持得相当好。它居然保留了非常多的,甚至有上古的文化造型、音乐、舞蹈、巫术等等,完全是上古文明的活化石,它居然没有自己的文字,时间跨度却有几千年。这是人类学的活化石,世界上任何人都会感兴趣,贵州的人类学学者真是身处宝山啊!”
“今天我们不可避免的全球化问题,给我们社会带来极端的物质化、商品化”。南京大学教授范可博士在论坛发言中提出,贵州率先提出《原生态文化贵阳宣言》,这是一种可贵的发展方向。
贵州日报首席记者,贵州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王小梅说:“贵州少数民族较好留存了中原文化原生性的雏形和形态,并在历经千年的迁徙、流变和更迭中,固执地保留她那些原生的文化形态,贵州地域性的留存,似乎足以解读贵州作为原生态文化区域的一种释读?留存文明起源时期的众多文化元素和符号,可以说明贵州的文化原生性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
黔东南以其特殊的历史因缘而为世界奉献了独特而丰富的“原生态”文化遗产。而这种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湖南科技大学的潘年英教授认为,黔东南的“原生态”文化和文明之所以在今天能引起人们的巨大的兴趣和关注,就是“原始”与“后现代”的一种打通和相遇。
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麻勇恒博士认为,“原生态文化”是各地方族群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以适应特殊的地域环境与社会生态条而集成的知识编码体系。这套知识体系在现实态生境中仍以“文化吸引子”的状态延续运作,并对地方社会群体价值观、道德感、审美标准等产生强烈影响。它犹如气象学中的“本底大气”一样,成了地域社会群体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与知识创新不可或缺的价值参照系。
贵州省何力副省长认为:“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相互簇拥、交相辉映,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名列前茅,享誉世界的文化瑰宝,构成了‘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的主基调。在千百个古村古寨之中还藏有令人神往、令人心醉、叹为观止的原生态文化,期待人们发现、认识和传扬。因此,贵州是全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民族文化产业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找到新的学术增长点、形成新的学术成就、完成新的学术理想的宝地。希望大家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发掘传统智慧,服务好社会发展,为把贵州建设成为全球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的研究、交流、展示中心而携手共进。
nlc202309051135
中国民间协会原副主席、学者余未人则表达了对原生态文化未来发展的担忧。贵州因为相对闭塞,还保留了一定的原生态文化,但这种文化也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变得面目全非。有的民间的传统被冠以莫名其妙的名字。余未人举例,比如一些苗寨开发旅游以后,面临着古规与旅游的冲突。按古规,从清明节到吃新节期间,禁止吹、跳芦笙。但现在平时只要有游客,就能表演芦笙歌舞了。余未人说:“这种改变顺应了当下旅游经济的需要。但天长日久,它对民族信仰习俗的影响如何呢?还有待未来的检验。”
贵州省素以拥有多元性、古朴性、完整性的多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而著称,不少与会学者认为,“贵州经验”可以为建设生态发展的中国提供参考意见。贵州经过近十年的深入挖掘与精心打造,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根基的“多彩贵州”品牌,已经成为丰富贵州省群众文化生活的民生工程,成为展示贵州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并延伸到非遗保护、旅游、商务、演艺等相关行业,带动了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今天,原生态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了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贵州文化元素,是贵州最大的文化“富矿”。如何在新的语境中,使“多彩贵州”与全球化背景下的遗产保护运动接轨,与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相辉映,也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命题与时代命题。
此次论坛上,来自台湾的青年学者也带来了他们对原生态的认识和观点。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博士、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导师洪馨兰介绍,近年台湾兴起农村料理品尝旅行之风,由城市端的旅行社与旅行作家共同策划,再和农村非营利组织或地方社团异业合作的料理观光,开创了一种新的料理展演舞台。强调食材的通透地气、双手长茧的劳动面孔、妈妈手艺的舌尖乡愁、传奇农村宴席的彻底体验。这个旅程,涵盖了美浓文化的各个层面,并有着时间、空间与社会的历史展演,不仅体验了美浓饮食文化中粗席料理反映的劳动时间观,也参与了数百年食社粥村民活动的历史延续,引导旅行者穿透自18世纪至今在当地200多年饮食传统文化层。
静宜大学台湾文学系黄国超博士则提取1960年到1970年期间,台湾“山地音乐工业”与“山地歌曲”的发展轨迹,从一个侧面对台湾原住民文化进行了分析。“山地歌曲”是当代原住民族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及庶民言说现象,它具有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多元混杂和共同享受的特性。黄国超从现代“山地歌曲”作为出发点,沿着唱片生产的轨迹,针对1960年代三家主要的山地唱片公司的“山地歌曲”产制与竞争进行比较。藉以说明1960年代战后台湾山地通俗音乐的市场生产机制与音乐商品,如何承载特殊历史文化与记忆,使其成为原住民族人认同与消费的表征物,而原住民不同世代间的听觉习惯及社会情境,又如何反馈到音乐的生产及制作。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蔡熙介绍,几千年来生活在贵州山区的苗族人民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文化。苗族人依山就势,把房屋建在山腰或山顶,田地在山麓。因此,一个完整的村落空间往往包括住房(吊脚楼)、田地、水井、风景林与保寨树、土地庙等,它们共同构成诗意栖居的生态环境。树木郁郁葱葱的生态环境与苗族人千百年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分不开。
三、对原生态文化的研究
学者从原生态文化的视野,探索“原生态文化”的边界与内涵;旅游观光与原生态的关系;区域互动与文化诸形态;民间智慧与现代语境下的展演;民间艺术中的族群互动与地域特性;“跨民族”的文化边界与地域认同;“贵州文化”及“贵州人”的文化内涵及主体性认同;“通道”与贵州族群多样性与地域文化共性的关系;古囤、古堡及汉文化研究;族群区域互动的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基于地域空间的民族生态研究;文化的“族群性”与“地域性”探讨及其他相关选题。
正确处理好原生态文化发展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是我们必然经历的文化重构,也是贵州文化交融、替换、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山大学教授孙九霞研究中所见,小黄村侗族大歌商品化过程是从品牌建立,到文艺演出等,再到侗族村寨商品化,政府将村寨以整合的形式进行产品打造,本地族群为主体的文化商品化,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商品化也起到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主席刘珩博士提交的题为《原生态文化的社会诗学观念》论文中,系统地提出并佐证:“原生态文化”应该采取一种以人为本的“诗意的栖居”的研究视角,从而激发出应有的社会学想象力和学术洞察力。认为原生态更多关注人在社会结构和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智慧,体现人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体验、感知和描述社会结构和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助理、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韦小鹏认为,“原生态文化”的提出,是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地方社会对全球化做出反应的一种表达——是一种“一体多元”的“传统的发明”的文化的表达。“原生态文化是常变常新,与时俱进,开放共融,不断创新的文化”。他提交的论文《追问“原生态文化”》借用其他学者的观点阐明,原生态文化既有鲜明个性,始终保持自身特色,又常变常新,与时俱进,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百色学院副教授黄玲在为论坛提交的题为《从“原生态”到“诗性思维”:命名与实践》论文中,提出生态文化“回归自然与天人合一”的理念。她认为,“原生态”不仅是生物层面,更侧重于人类的精神层面,包括人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等等,讲求的是自然、生物、人群和文化所组成的具有完整性和关联性的生态链条,是一个活态的、运动的、循环的生态系统。对于当代人而言,不管是生存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作为源于远古世界的人类的原始生命力和人与自然的质朴关系的神话叙事,积淀为人的生命经验与智慧,支撑着人类的生命原型与文化结构。
著名作家阿城在论坛上分享《苗绣和上古文明》,多民族留存的丰富文化实物告诉我们上古文明的起源造型图,实证贵州地域文化和华夏文明起源关联性极大。
nlc202309051135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吴慧、任晓冬《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一文对原生态文化进行了概念性总结,认为原生态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没有被现代文化所同化而走样甚至消失,依然以传统的方式发展与传承,包括各种具有传统元素的各种形式的文化。该文以生态保护的角度对贵州丹寨县的原生态文化(以蜡染和手工纸为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原生态文化的关键在于当地人可持续的利用自然资源,使其生活与生产能顺应自然规律。该文通过对原生态文化的生态价值、学术价值进行剖析,得出保护原生态文化利于文明的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结论;并建议政府以及相关学者通过对原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的普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增强当地民众自身文化保护意识、加强文化宣传等多种方法来促进原生态文化健康发展,真正实现其价值。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余舒博士在其《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机制研究——以威宁板底“撮泰吉”为例》中认为,原生态是地方知识和民间智慧,一个特定族群的认知和认同依据。该文以贵州威宁板底乡打上“原生态”牌子并已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民俗活动“撮泰吉”为例,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其传承、保护机制研究发现,传承、保护的过程是变迁的过程,民俗的历史变迁是民俗传承的必然。原生态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的,静止不动、与世隔绝的原生态不复存在。
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刘宗碧教授在《我国“原生态文化”现象的市场化特征分析》论文中指出:“我国原生态文化的出现,显然具有社会转型的背景,在内容上包括历史文化或民族民间文化,具有传统文化的指称,但事实上它是当代范畴,缘起于经济市场化这一背景,作为适应社会转型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的一种市场性生产活动并表现着这一趋势的相应特征。根据原生态文化活动的基本情况,具体上市场化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原生态文化的产业分工性;二是原生态文化活动的商业化;三是原生态文化活动的符号化。”
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曾梦宇教授《原生态背景及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一文指出,“原生态”一词在文化领域流行后,迅速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尽管有关“原生态”存与否的争论尚未偃旗息鼓,但“原生态”对我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已无法避免,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尤甚。
台湾暨南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容邵武博士在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分享桃米村围绕青蛙与蜻蜒展开的生态建设,“大地震带给桃米灾难,生态建设使桃米焕然一新”,经历大地震带来的灾难后,以传统农业为生计模式的桃米村,转向以生态旅游的重建方向。当人进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并在以自然的法则为依据,体验爱生活的智慧,人人都将是原生态文化的主人,并参与到建构美好人类家园的发展实践中来。桃米村的发展哲学倡导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心怀对原生态文化的美好向往,并为彰显其美好的未来而参与、行动和实践。
台湾民族学博士后、荷兰莱登大学文化人类学暨社会发展研究所罗永清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无疑是透过“文化”作为媒介,发展出对于环境的认知并生产出为人所使用的人工物件。自然生态和文化,原本无可分割。对于“真正的鱼”的释读方式,换个思维看待“原生态文化”,我们顿然知觉原生态和文化之间并无分别和区隔,生态和文化自从有人的存在性和文化询问变成一个必然的行为方式。鱼存在自我的河流中,像是原生的生物系统,被本地人认同的“真正的鱼”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是鱼和本地人生存方式、生活实践建构了鱼的文化属性,这是原生态和文化产生的直接关联和互动。
四、《原生态文化贵阳宣言》(2014年7月14日)
当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已成大趋势之时,中国西南的多彩贵州亮出了原生态文化的大旗,为多元和谐共生的人类发展指示了新的世纪路标。
“原生态”本意指科学研究意义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自然状态,而“原生态文化”的提出,旨在强调人类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交叠、强调传统面向与未来面向之兼蓄,强调多元文化之对话与共存,因而具有促进人类发展的普适价值。在此意义上,原生态文化倡导——多样性的文化自由;包容的文化共生;平等的文化对话;共有的文化赋权;文化保护的可持续性。
认识原生态文化需要兼顾历史和生命两个维度。在历史演进的脉络中,原生态文化可视为不同于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的人类生存方式和类型,亦可简称为人类社会的“前现代文化”。在生命本原的视野下,原生态文化则更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本真面貌、价值与意义。
自世界文明区域形成以来,人类的生存方式逐步走向文明化、精英化、国家化,乃至全球化的道路。这道路使人类一方面脱离本真,远离自然,另一方面使人类文化日渐面临过度同质化、一体化和无生命化的危机。全球化进程裹挟着消费主义、旅游工业与去地方化等现代病,入侵到包括中国社会在内的当代世界的每个角落,使得原生态文化意义之维的多元展开、永续发展与保护面临重大的挑战。
基于上述状况,如今在全球所谓“欠发达”地区、在第三世界的原住民乡野间寻找各种具有原生意义的文化样态,实际上在力图寻求人类生命的本源活力,以期对人类文明的失落进行疗治和救助。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原生态文化的提出无疑是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性知识和民间智慧崛起的标志。
由中国学者首倡的原生态文化概念,以其重视“传统”及回归“本真”之取向,强调自然与人文生态相协调,关注基于地域空间的文化共生关系以及民族/族群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等,而日益受到重视,具有极为厚重的学术内涵、现实意义和普适价值。贵州是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富集大省,贵州也是较早开始原生态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实践大省,贵州更是较早开展原生态文化研究的大省。早在2007年7月,由贵州省政府、国家民委、国家旅游局主办,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州委、州人民政府、贵州省民委、贵州省旅游局等部门协办,举办了首届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与此同时,还举办了“原生态民族文化论坛”,此后,贵州在凯里举办了多次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
nlc202309051135
更有意义的是,2010年6月,于贵州凯里举行的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文化论坛上,一批富有远见卓识的中国人类学家,围绕着原生态文化在当代之蓬勃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对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的践行、发展观与生态智慧等议题均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观点和建议。
原生态文化生长于乡野民间,有着深厚的民众根基,是集体智慧和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一种不为人力所及的天工之美。它清新刚健,血脉旺盛,饱含天真烂漫的情致和跃动不已的生命力,推动了人们对于当下文化观、科学观、发展观和现代性话语的深入反思。当我们将视野转向中国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元素,可以看到,其诸多内涵与东方哲学“天人舍一”的至高追求有着天然的血脉关联。因此,如何重新激活蕴含本土智慧的原生态文化,从中寻找更为合理的、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成为了人们研究、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文化的伟大使命。
2014年7月12日至14日,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中国人类学者聚首贵阳“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国际论坛,再次聚焦原生态文化,展开对话与讨论,深感原生态的贵州不仅是中国的名片,也是世界的亮点,还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兹宣言如下:
第一、立足本土传统,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重新树立起基于本土智慧和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体系和文化机制。
第二、回向民间,从乡野中寻找具有鲜活生机的精神资源,唤起对民间文化的尊重和敬意。
第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其传承人是原生态文化的实践者,尊重共同体的知识产权,改善文化持有人的生存状态。
第四、在全球化浪潮下激活地方社会的文化创造力与活态文化基因,构建民族或族群认同与凝聚的内涵和底蕴。
人类文化经历了从原生态走向现代化的大转型,当前正处于从文化同质化重新回归文化多样性的关键节点。如何摆脱全球化的裹挟,扎根民族传统,倡导、弘扬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文化的理念,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文化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对此悠悠大事,全球的人类学者、各学科的学者,以及所有关注原生态文化的人们,共同携起手来,保护原生态文化!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人类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保护和发展人类与自然平衡的原生态文化,如同保护地球一样,世界才能多姿多彩,人类才能永续发展!
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贵州打造成为中国原生态文化集聚展示交流基地。该论坛以原生态为纽带,在世界人类学及一般社会科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青年人类学者共享研究、交流、发散原生态知识的乐趣,透过现实规划未来,持续推进开展海峡两岸青年论坛交流,增进两岸人类学共建时机,助益“多彩贵州”原生态文化阵营,营造两岸青年人类学者参与者的热情。这样回到生活本身的人本主义研究,不仅为原生态概念回归现实性运用提供可能,同样回应了此次《原生态文化贵阳宣言》立场:立足本土传统,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重新树立基于本土智慧和地方性知识的文化体系和文化机制。当我们将视野转向中国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元素,可以看到,其诸多内涵与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的至高追求有着天然的血脉关联。因此,如何重新激活蕴含本土智慧的原生态文化,从中寻找更为合理的、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成为了人们研究、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文化的伟大使命。
[责任编辑:吴平]
树立健康营养观念,发展阳光、绿色运动营养产业
开幕词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值此2012第四届运动营养食品国际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向为筹备本次论坛辛勤工作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的朋友们表示真诚的感谢!向出席大会的全体代表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运动营养食品国际论坛创立于2004年,迄今为止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每届都以其前瞻、权威的特点赢得业内人士的高度赞誉和高度评价。同时,它也是我国目前在运动营养食品领域高规格、具有国际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大会。论坛凝聚了来自体育界、食品界及生命科学界专家的智慧和心血,成为运动营养食品科研工作者的盛会。运动营养食品国际论坛的举办,亦为充分展示运动营养食品工作者的智慧和才华,激发工作者们的热情和信心,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运动营养食品科研成果的转化搭建了宽广的平台。
随着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与食品的结合日趋密切,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运动营养食品从为竞技体育服务,延伸到全民健身领域,进而逐步培育产业格局,并从食品工业的主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健康的、新兴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产业。运动营养食品以其特殊的产品内容和方式,在满足大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适应越来越多的健康人群的功能需求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并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拓展了市场空间。
相比于强大的传统的中国食品工业,我国新兴的运动营养食品行业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运动营养食品的概念尚待普及;运动营养食品科研人才急待培育;食品及保健食品企业良莠不齐;运动营养食品生产企业规模不足;运动营养食品标准和法规滞后等等,都成为我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但这个年轻行业的发展脚步却始终在运动中前行!一批有远见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站在一起,克服种种困难,在信念与坚守中推动着中国运动营养食品的成长和壮大。在此,我对以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科学家群体,向从事这一行业的食品人,表示衷心的敬意与感谢!
2012年7月,中国奥运代表团将远赴伦敦,展示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而支撑体育大国基础的,应该是整个国家的全民健身,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体育属于大众,运动营养食品应造福于人民!
我相信,本届论坛所产生的高水平、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将为竞技和大众的运动营养食品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科技支撑,所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将激励着广大运动营养食品科研工作者为推动我国运动营养科学事业的进步与持续健康发展,励精图治、开拓创新!
再次预祝2012第四届运动营养食品国际论坛圆满成功!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
孟素荷
2007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2007年4月20日-21日 ◆ 北京 ◆ 长安戴斯大饭店
主办方:对外经贸大学中法国际管理学院
协办方:亚商集团 大成律师事务所 天道投资 承办方:北京富邦汇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独家网络媒体支持:新浪网
媒体支持:新华社 美国彭博新闻社 中国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证券时报 新京报
论坛概要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并购活动空前活跃,亚洲投资与并购市场频起波澜,全球的投资集团及跨国公司屡屡掀起投资与并购狂潮,投资与并购交易金额大幅度增长, 来自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达到创历史新记录的4万亿美元,较2005年同比增长38%。私人资本公司表现非凡,参与的企业并购交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7253亿美元,约占全球并购交易总量的五分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2006年是中国并购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股权分置改革基本成功完成、《公司法》、《证券法》的修改,新《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关规定》和《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极大地推进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化进程,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方式实现国企产权多元化,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开创了外资在中国并购重组的新阶段。企业为实现持续利润增长和规模效益而开展并购,行业的整合重组将带来广阔的并购机遇和丰厚的回报。
在强烈的财富效应诱惑下,KKR、DCF、贝恩投资、银湖集团、红杉资本、美国黑石集团、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等众多在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源源不断地竟相涌入中国,许多以中国为主要投资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如鼎晖创投、软银和IDGVC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融资得到超额认购并融到巨额资金,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得到了全球机构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宏观经济的向好,百度、如家、蒙牛乳业、分众传媒、雨润集团等众多被投公司在海外上市的良好效应和带来的超巨额回报,使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2006全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规模将达130亿美元左右。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论坛目标
熟悉中国蓬勃发展的并购市场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政府最新颁布的规章制度。 掌握国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操作方法、建立海外上市融资合作关系。 拓展国际融资渠道,获得海外上市融资途径和方案的交流合作平台。
知晓中国并购市场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现状、未来趋势、发展方向和热点。 了解最新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和各种融资方法和渠道,合理制定收购计划。
了解如何通过私募股本筹集资金,如何寻找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高回报率的机会。 对于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了解如何将分析和决策运用到真实的并购交易中
分享知名并购专家、投资家的宝贵经验和观点;建立私人友谊和洽谈投资合作关系。
参会嘉宾
我们诚邀上市公司、创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境内外私募资本、并 购基金、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律师事务所、投融资咨询公司的董事长、总
Page2
裁、CEO、执行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董秘、战略部总经理、并购经理、合伙人、并购顾问 拟邀领导及主讲嘉宾
吴晓灵女士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 屠光邵先生 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副主席 朱少平先生 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 林桂军教授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
胡景岩先生 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 郭京毅先生 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
尚 明 先生 商务部反垄断办公室主任 刘东生先生 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局长 祁 斌 先生王忠明先生李保民先生罗松山先生周勤业先生陈鸿桥先生李永军先生王志乐先生刘宝成教授林正刚先生劳伦斯·潘 赵一力女士任光明先生金 铠 先生方 方 先生王仲何先生滕威林先生吴尚志先生唐 葵 先生阎 焱 先生牛根生先生施振荣先生王先先先生何 欣 先生刘海峰先生黄晶生先生沈南鹏先生陈镇洪先生李建光先生李基培先生王方路先生梁英杰先生颜漏有先生 朱 东 先生陈明键先生谢 韬 先生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商务部对外合作司境外企业管理处处长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对外经贸大学中法国际管理学院院长 思科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纳斯达克中国首代、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纽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执行董事 香港交易所北京首席代表
摩根史丹利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 摩根大通中国区总裁
德意志银行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 鼎晖投资董事长
淡马锡投资董事总经理
软银赛富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 蒙牛乳业董事长
无锡尚德太阳能董事长
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合伙人 凯雷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 投资董事总经理 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
红杉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 集富亚洲投资董事总经理 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 兰馨亚洲投资执行董事 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 汇丰直接投资联席董事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 百富勤融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东方高圣投资董事长
普华永道企业购并服务部合伙人
KKR
IDG
Page3
林启华先生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董 莱 先生 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级副总裁 陈郎平先生平安证券并购部总经理 李 肃 先生 和君咨询集团董事长
江 咏 先生 亚商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营运总裁 关锦欣先生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俞铁成先生 天道投资公司董事长 李茂昶先生 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钱 奕 先生 锦天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第一天:2007年4月20日,星期五
08:00 来宾签到
09:00 主席致开幕式演讲和领导致词
09:10 专题
(一)并购政策篇:展望2007年中国并购市场前景及《反垄断法》出台的背景
正视反垄断的挑战-《反垄断法》出台背景、条款及展望 并购重组与反垄断问题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美国在第五次并购浪潮时的反托拉斯执法行动背景分析 外资并购与《反垄断法》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后股权分置时代,2007年中国并购市场竞争格局将如何演变?还将发生哪些最新变革和创新?企业可获得什么机遇,面临哪些挑战?
朱少平祁 斌 尚 明
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商务部反垄断办公室主任 10:40 交流与茶歇
10:55 专题
(二)国企重组篇:推进国有资本调整、促进国有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强做优
探讨全球并购周期的变化规律和并购格局;美国五次并购浪潮的历史背景分析 预测未来全球及中国并购重组发展趋势及特点;
当前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实现有效并购重组的条件及面临的挑战 《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的主要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集团与公司架购重组的整体框架与形式介绍
战略重组与资本重组的价值导向与发展策略的执行体系重点分析 中国国有企业重组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分析
重组之后的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未来中国国有企业重组建议和对策 国际私募资本参与中国国有企业重组的机遇与战略投资策略 关于建立国企改制重组基金运营模式和交易结构探讨分析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国企做强做优的策略探讨 国企并购重组日益面临的监管对策和挑战
王忠明 刘东生 李保民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局长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 方 刘海峰 王先先
摩根大通中国区总裁 KKR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 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合伙人 12:30 自助午餐
13:30 专题
(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篇: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预测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国资本市场并购格局和大趋势
Page4
探讨中国上市公司战略并购与产业整合的发展机遇、战略、途径及风险 透视并购的战略目的、动机与策略;上市公司收购流程及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与反收购的策略部署;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策略的财富效应探讨 竞购及要约收购的策略和披露义务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和换股合并的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融资渠道现状、问题及方式 杠杆收购与融资工具的应用
上市公司收购集团资产整体上市重点分析
外资购并中国上市公司的现状、特点和主要案例分析
全流通环境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可能面临的新问题和监管对策 周勤业 黄晶生 董 莱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 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高级副总裁 陈明键 陈郎平
东方高圣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平安证券投资银行并购部总经理 15:30交流与茶歇
15:50 专题
(四)并购过程管理篇:有效并购成功的关键:战略、调查、估价和整合
财务顾问在并购项目中的职责、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企业并购的整体流程、关键步骤及案例分析
如何制定基于业务方向的并购战略?并购后如何实施有效战略?
确定收购对象和目标遴选的驱动因素有哪些?真正的协同效应是什么? 财务顾问在并购项目中的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
如何透过杂乱的数字确定风险/报酬?财务与税务分析及调查的重要性
当进行法律尽职调查时,应考虑哪些可能的漏洞?
如何在保密状态下最大限度地进行尽职调查?
交易前对可能涉及的反垄断调查;如何避免陷入报价过高的交易陷阱?
交易中知识产权的调查和处理;如何有效处理及规避交易中的税务问题?
如何建立彼此信任,事实的发掘和交易的谈判?;并购的价值估算和交易定价;
公众持股公司的估价:市场基于谁估价:净收益还是现金流?
私人持有公司的估价:未来收益折现法:如何估计公司的公允价值?
国际并购使用何种估价方法:EVA模型估值、现金流折现值模型的介绍和应用
并购交易后的整合:如何创造价值、支付溢价和取得协同效应 谢 韬
滕威林
钱 奕
普华永道企业购并服务部合伙人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18:00 总结
第一天会议结束
第二天:2007年4月21日,星期六
08:00 来宾签到
09:00 专题
(五)外资并购篇:投资中国:全球并购的主战场
外资并购新规和我国‘十一五规划’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 外资并购在中国的现状、趋势、主要新特点和影响分析 淡马锡在华投资战略及重组国企案例介绍
《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解读要点、问题及最新细则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法规、操作程序及案例分析
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的有关规定和介绍
Page5
外资以定向增发方式收购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操作流程和案例分析
关于谋建外资并购审查机制及主要问题的探讨和讨论;外资并购中的主要财务税务问题 胡景岩 郭京毅 罗松山
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 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 林启华 李茂昶 唐 葵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淡马锡公司董事总经理 10:50 上午茶歇
11:10
专题
(六)跨国并购篇:未来五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风险和趋势
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与政策体系
透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风险和未来发展趋势 投资银行如何为跨境重组/并购项目带来增值效益 海外并购透视: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成功率仅33%,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中海油失意优尼科、海尔退出对美泰的收购、TCL和阿尔卡特劳燕分飞、明基断奶西门子、华为、中兴等因“安全问题”收购业务搁浅、中移动收购Millicom失败等一系列案例,我们得到的结论却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道路上走的并不那么顺畅:中国的海外并购案70%左右都是不成功的,即使之前能成功收购海外企业的,在此后的相互磨合过程中也多多少少会收到阻碍或者歧视,乃至分道扬镳。
小组讨论: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战略反思?哪些外国资产对新兴的中国跨国企业最具吸引力?未来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在当前并购交易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形式下,企业如何才能提高其收购活动的成功机率?如何规避并购交易风险? 如何把握并购时机?在规划和进行整合时要考虑哪些文化和组织结构上的问题? 如何确保品牌和业务合作伙伴的适当整合?并购后如何识别、整合、激励和保留重要员工? 案例分析:思科的并购战略
思科公司无疑是当今最成功的IT企业。在计算机工业历史上,它增长最快,盈利最多,并已成为面向未来的网络产业领袖。微软公司:股价从上市到市值达1000亿美元,用了近11年,而思科只用了8年半;一度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企业。思科公司在一个财政内进行10次并购,使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44%,利润增长了55%。思科并购的速度是惊人的。在美国,人们甚至称思科为“并购引擎”。思科的收购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和科学。每年连续不断的收购,使思科的竞争优势不断地获得提升。
小组讨论:众所周知,国际企业并购失败的比例是相当高的,然而思科却能够如此成功,秘诀何在?思科并购的是什么?思科在并购前都做些什么?思科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做为自己的并购对象?
思科在并购过程中是如何进行战略性思考的?从战略角度分析,思科为何不收购势均力敌者?思科是如何实施并购战略的?思科的成功并购战略带给中国企业哪些启示和借鉴?
李永军
金 铠
王志乐 处长
董事总经理
主任
商务部对外合作司境外企业管理处
摩根史丹利投资银行部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王宪亮
林正刚
曹世潮
美世咨询大中国区并购咨询业务总监
思科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上海德村文化研究所所长 12:30 自助午餐
Page6
13:30 专题
(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篇:2007年投资中国前景和最佳投资机会
回顾2006全球私募资本并购投资的发展趋势并展望2007年在中国的投资策略 2007年投资中国的机遇与挑战;2007年在中国投资的热点和行业预测
了解适应中国不断变化的投资环境和产业投资政策并把握2007年最佳投资机会 如何接近中国高回报私募股权的投资机会?如何寻找下一个投资利润增长点? 如何有效成功寻找、评估和筛选最佳投资公司? 全面透析在中国进行有效投资的信息渠道
投资者如何审慎评估中国公司,如何减低投资中国的风险 有效增加投资公司的价值,促进收益最大化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何帮助创业企业家和被投公司的业务更快地成长? 并购重组基金在中国:政策监管、法律法规、策略及运营模式是怎样的? 再审视中国PE与VC的退出策略:成功退出在中国投资的案例分析 对未来三年内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预测和把握投资机会 小组讨论:(二场)
吴尚志 陈镇洪 何 欣 陈立武
鼎晖投资董事长 集富亚洲董事总经理 凯雷投资董事总经理 华登国际投资董事长 沈南鹏 阎 焰 王方路 李建光
红杉中国基金合伙人 软银赛富首席合伙人 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 IDG投资基金合伙人 田立新 李基培 德同中国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 兰馨亚洲投资执行董事 15:30 交流与茶歇
15:50 专题
(八)IPO篇:企业上市选择本土还是海外?
全流通之后的抉择:对于高速发展中的国内科技型创业企业来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市场则是最佳上市选择吗?比较优势是什么?
萨班斯法案实施后: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将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应对?是否会阻碍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的步伐?伦敦AIM、东京交易所、韩国交易所、欧洲交易所会否成为继纳斯达克、纽约、新加坡、香港之后,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新选择? 国企海外上市策略:政策解读和海外上市比较
香港证券市场的上市规则及特点;A+H上市方式的特点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境外国企上市公司回归境内市场发行A股的策略分析 国企海外上市的基本要求及操作流程
民营企业上市选择:商务部《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实施后,是否会增加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难度?民企以红筹模式上市是否再次遭遇新的融资瓶境?该如何解套?直接发行上市的融资策略开始盛行了吗?红筹股回归A股市场发行探讨? 上市策略与预测:企业是否上市及上市的时机、途径和方法;企业境外上市的必要条件、步骤和法律要求、财务安排、及费用对比;美、欧、亚证券市场的分析比较及重点操作实务;2007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策略分析及大预测
小组讨论:(二场)
陈鸿桥 牛根生 施振荣 任光明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蒙牛乳业董事长 无锡尚德太阳能董事长 香港交易所北京首席代表 赵一力 劳伦斯·潘 颜漏有
纽约证券交易所亚太区执行董事 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中国首席代表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 朱 东
王仲何
粱英杰
Page7
百富勤融资公司董事总经理
德意志银行投行部董事总经理
汇丰直接投资联席董事 18:00 总结 大会闭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11 月 10 日向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强调,科学技术应该造福全人类。当前,全球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挑战。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促进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贡献。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科技唯有交流才能促发展,唯有碰撞才能共促进,唯有共享才能赢新生。加强全球科技创新与合作,才能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以知识、技术、人才等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快速流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是不可逆转的趋势。2020年,人类面临着新冠疫情的重大危机和严峻考验。在全球抗疫中,无论是医疗物资的支援还是新冠肺炎的治疗,无论核酸诊断试剂的开发还是新冠疫苗的研发,无一不是在全球合作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在这场人
类与病毒的搏斗中,没有国家可以单打独斗,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国际合作是打赢全球抗疫战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中国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自立自强是能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进行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因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学习借鉴更多的国际先进经验,同时向世界分享更多的中国科技成果,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大有可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为解决和应对全球性发展难题和挑战提供了新路径。要深化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探索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加大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力度。开展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发展离岸创新创业,探索推动外籍科
学家领衔承担政府支持科技项目。发展技术贸易,促进技术进口来源多元化,扩大技术出口。
“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自举办以来一直得到了商务部 (原对外经济济合作部) 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吴仪、王岐山、成思危、石广生、陆昊、张茅、龙永图等领导人都曾出席论坛并演讲。
“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世贸组织与中国年会, 得到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联合国贸发大会等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世贸组织秘书处每年都派高级官员出席论坛, 总干事素帕猜也曾出席论坛发表演讲。世贸组织现任总干事拉米于2005年上任后为“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 (2005) ”发来了贺信。ITC、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多次派高级官员出席论坛活动。一大批顶尖的国内外学者也成为论坛的演讲和互动嘉宾。
然而,虽然“世界观”一样,但各路开发者实现国际化的方法论却不尽相同。在App Store模式之下,开发者之间彼此隔膜不相往来,使得针对国际化命题的探讨与合作显得格外具有重要性。加之,在这个市场里面,没有常胜之师,“各领风骚三五月”却是常态,所以,对于先进者和后进者来说,都亟需在关于这一命题的观点碰撞中寻求前进方向和抱团取暖的商机。其中,如何更好地本地化,如何性价比更高地做海外营销,以及如何提高国际协作开发效率,是“国际化”命题中的3个主要节点。而在此次分论坛之上,嘉宾对这3个关键问题都有精彩分享。
优视科技国际业务部总经理苏振雄
UC的印度之路
Glocal是UC整体实践的一个总结,我们觉得全球化的思考和布局,本地化的实践和运营是全球化成功的两个关键点。
UC在海外大概登陆了6个国家,印度是其中做的最好的。UC在海外5000万的活跃用户里面,有差不多一半是来自印度。印度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9亿,中国大概是10亿。
UC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合作是我们的典型特征——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里面展开广泛的合作。比如运营商,我们现在跟沃达丰达成了合作。终端厂商方面,UC和印度本土的Micromax,还有中国的华为、海尔合作。另外还有雅虎、谷歌这样的国际互联网公司在跟我们合作。去年11月成立了印度分公司之后,加速了我们在印度市场发展的步伐。到今年3月份,我们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了20%,排名第二。并且,6月份我们已经实现了规模收入,在印度这个市场是可以赚大钱的。我们明年的目标就是超越Opera,成为印度市场份额最高的手机浏览器。
《商业价值》也说到了,UC并不孤单。除了UC,还有像3G门户、万兴等公司都已经在往外面走。UC其实是有很多机会跟其他公司合作,我呼吁产业链里面的公司跟UC一起,携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万兴软件副总裁傅宇权
从差异到价值
万兴软件的产品主要是多媒体、数据和文档方面的工具。我们在过去9年一直做海外市场。
APP开发者往往面临两种情况:做着做着突然冒出一个强大的敌人,或者突然发现你的用户不见了。苹果、谷歌、三星,他们有自己的系统,包括国内一些手机厂商也会去做拍照,他们可能是我们真正的对手。并且,在APP这个市场上,用户有绝对强大的议价能力,尤其我们又去做全球市场。基于此分析,我们不可能去做全球开发。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做Powercam,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的作用无外乎两个:产生内容和内容的交互。原来经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应该换过来:用户现在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鱼,最好是红烧鱼!
我们做6个方面的差异化定位。第一第二个,就是名字要有特点,外观不一样。最核心的问题是第三个:我们在功能上怎么去差异?第四个是我们在服务上、客户所得到的体验上的差异,第五个是操作上的差异,第六个就是销售上的差异。
万兴长期做海外市场,从创立之日就是销售自主软件,所以利润方面没有压力,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去做营销,规划我们理想中的产品。去年产品经理给我看了一个PPT,他理想中的Powercam应该是什么样,看得我热血沸腾。而我们现有的Powercam,应该也不错,但是达不到他理想产品的1/3强。
1.5版本没有做好之前,1.4版本就不要发了,永远做在用户的前面。Powercam去年就准备两百多款特效,但现在只放出50多款,包括还有一些功能市场上还没有出现。最后确定哪些功能免费,哪些功能收费。
Powercam从去年12月份上线到6月份,所有的营销费用只有八万元钱,都买手机奖励用户了。但是我们用户的增长,前7天是100万,3个月是1000万,6个月是3000万,这个营销的性价比,我认为是值得拿出来讲的。
3G门户副总裁曹明
Go系列应用的国际化成就
中国的开发者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有一个海外蓝海市场,而中国是红海市场。其实是在国外,每个细分领域都有空间。
我们的一款用户界面体验产品,名字叫Go launcher Ex,全球58万人给这个打过星,4.5星以上,累计下载数量是1000万。得到了大量用户反馈之后,我们发现70%的用户其实在国外,国外的付费环境,跟国内相比是较为良好的。
在韩国市场,我们去年、前年实现快速发展,但是现在,在韩国的份额已经从40%下降到20%,北美市场占25%,欧洲大概15%。中国本地市场,从去年6月份做市场推广工作,目前占有率是30%。
在做全球本地化的时候,必须把各个国家不同用户的喜好提炼出来。而本地化,就必须要去做面对面的沟通,并且用本地人所了解的语言去接触,这才是真正对接上。不能说你找了一个国外的人运营,就相当于做国外市场,必须要跟国内产品做联动,整个团队要根据国外的市场做相应的改变或者反馈。
Tap4Fun(尼毕鲁)联合创始人
Charlie Moseley最赚钱游戏的成功经验
尼毕鲁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团队,我本人即来自华盛顿特区,已经在中国生活了7年。
尼毕鲁的游戏设计遵从几个原则。其一,只做多人在线游戏;其二,免费游戏,应用内支付;其三,对出色合作给予奖励;其四,强调玩家竞争性;其五,迭代的开发流程。
尼毕鲁之前是做工具软件的。进入游戏领域,我们发现,社交需求正在影响到人们网上行为的每一个细节,所以我们强调多人在线。收费游戏来自于单个用户的收入曲线是平的,而免费游戏的收入确实充满想象力。PvP和PvE的游戏设置,需要开发者缜密思考,这直接关系到玩家黏性。我们也注重所谓“边脑系统”(Limbic System)的游戏设计思路,牵引玩家产生情绪化的依恋和使命感。
市场推广方面,我们觉得以下是比较重要的:Google Adwords和Admob,一个在PC,一个在移动终端;FAAD和一些关联网站的组合;和一些行业内奖项合作;创新营销。
TalkBox市场总监庄芷坤
TalkBox的蓝海
每一个想走国际化路线的App,都要处理不同国家的产品技术对接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服务器的技术问题要首先解决。坦白说这是很难解决的,后来我们用户在大陆这边慢慢增长了,就遇到更多的问题。
在国内做市场费用很贵,但在国外却可以参加不同的活动,就像今天的大会这样的活动。在国外,我们会想一些特别的方式,跟一些活动举办的机构合作,而不单去卖广告,最开始,我们跟两个活动去合作,给他们做了一个方案,就在活动里面用TalkBox实现嘉宾互相交流。
此外,我们在网络上去找不同的合作者。比如,我们推黑莓平台的时候,找到世界不同地区的用户给我们做测试,让用户真正用过之后得到反馈。我们每一天也会在推荐上面、Facebook上面去找他们对我们的一些反馈。
Evernote国际市场总监 陈加岗
Evernote是如何火遍全球的
现在Evernote在全球的用户已经超过3400万,最多用户的国家还是美国,第二是日本,第三是中国。中国用户数目增长非常快,在今年年底的时候超越日本,我们觉得是绝对有可能的。
Evernote火遍全球有很多原因。我们不光有一个非常出色的产品,还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开发者平台。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5万个使用Evernote API的第三方开发者,他们已经推出了2000多个产品。
说明一下,我们内部使用开发产品的API,与对外的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使用我们API的话,可以运用到所有功能。另外,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专门激励开发者的团队,他们现在大部分在美国,给开发者很多不同类型的支持。不光在美国,我们在全球举办了很多开发者活动。我们对于开发者非常重视。
品果科技市场总监 顾锐
Camera360的国际方法论
我们目前在国外有4成的用户,不是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推广,而是因为专注于技术。
Camera360是2010年5月份发布第一个版本,但之前我们经验积累已经超过10年。Camera360的成功是一个技术积累的结果。另外,眼光很重要。不是我们意识到会有拍照需求的大爆发。而是发现,当所有手机都开始倡导500万、800万像素镜头的时候,没有人琢磨这个镜头如何去拍出更好的照片,而我们把握到这个时机。
Camera360在2010年5月1日发布第一个版本,是基于安卓上面的,iPhone版是去年6月发布的。我们最初想直接把安卓移植到iPhone,但后来发现不行,我们就全面改版。结果,我们在美国区免费总榜排到7位,前面6位是游戏。
【国际文化论坛】推荐阅读:
文化产业国际论坛12-01
国际文化园06-10
国际社区文化打造10-01
关于国际文化交流志愿者招募的通知10-13
无与伦比(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简介11-01
国际交流论坛致辞07-15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11-02
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活动总结12-11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征稿通知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