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1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集中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提升村民居住环境,从根本上治理xx村的“脏、乱、差”问题,促使我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生活素质明显提高,从而进一步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现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着力改善民生、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治理村内“脏、乱、差”现象,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素质,努力实现村庄整体面貌有大的改观,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安全保障。1 Z;f1 D: l-n+

二、主要措施

(一)做好宣传发动,提高村民卫生意识。

针对目前我村村内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群众卫生意识不强、环境卫生设施落后等现象,以围绕治理村庄“五乱一少”和彻底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为工作重点,将整治村内环境卫生作为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掀起全村环境卫生宣传月活动。具体做法有:

1、在村委会宣传栏张贴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条幅;

2、向群众发放环境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资料;

3、以公告形式张贴《致xx村广大村民的一封公开信》,宣传环境卫生和健康方面的 知识。

(二)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分工职责明确

1、为更好的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xx村结合村庄实际,成立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村两委办公室

2、明确职责,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村环境卫生,垃圾清运,以及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支部书记是落实环境卫生整治的责任人。村干部是具体措施落实的执行者。

(三)扎实开展工作,力促环境大有改观。

1、经过实地的考察,考虑到xx村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村本次环境卫生整治重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彻底清除村内卫生死角;

(2)修补村内破损路面,特别是坑洼处;

(3)加强道路两侧植被管理,做好杂物、垃圾的清理工作;(4)落实环境卫生、绿化管护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长治久治;

(5)配合做好环境整治其他方面的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对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清运;

(2)设保洁员一名,负责对村庄范围内的公共场所、道路实行12小时保洁,做好垃圾清理工作;

2(3)对村内主干道每天进行检查、查看,及时清理道路两旁的杂物、垃圾。

三、工作安排

结合村情实际,xx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分成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7月12日——7月20日)。召开村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议,全面动员,全村参与,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上下联动,协力同心,形成决战决胜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排查推进阶段(7月21日——8月10日)。对本村所辖范围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彻底调查摸底,立即组织整改,及时整改到位,使全村环境得到有效的改观;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8月11日——9月30日)。按照xx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开展环境卫生、主要出入口等专项治理活动,确保完成治理任务;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10月1日至年底)。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整治效果,研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我们相信,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xx村人居环境一定会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环保意识会得到显著提高。洁净、卫生、绿化、美化的xx村将成为xx的一个新亮点。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2

1 方案措施

以往对南明河的治理, 也都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往往几年后, 又恢复到治理前的景象,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 重主河轻支流, 对主河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治理, 但却忽略了沿线汇入的支流河道、出水口的整治, 形成了主河干净支流脏的状态, 治理成效难于持久。

第二, 重治理轻维护, 只注重了对工程成效的追求, 却往往忽略了对成果的维护, 河道治理区别于一般工程, 集中力量的整治, 在短期内的确能带来较大改观, 但若不加强对后期的监管维护工作, 污染日积月累, 最终取得的成效也将功亏一篑。

第三, 城市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建设滞后, 未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相当一部分进入河道的雨水系统实则上都是雨、污合流排放, 虽有一定截流措施, 但也存在诸多缺陷, 实为治标不治本。

根据南明河流域的污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经认真研究、综合分析, 本次对南明河流域包括支流和干流提出以“清淤、截污、治污、补水、生态修复”为宗旨的治理对策。

(1) 清淤:对南明河市区主河道及市西河、贯城河、麻堤河、小黄河、小车河5条主要支流进行全面清淤, 通过疏浚底泥能够彻底去除积累在河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保证水体清澈及水环境安全, 有效改善南明河水体水质, 消除南明河臭味, 提升南明河沿线整体景观文化质量。

(2) 截污:现有排水出口的截污完善及截污沟的改造, 尽量杜绝旱季污水进入河道。现状排水干线出口截污不完善, 造成大量的污水外溢进入河道, 需对排出口进行截污改造, 同时对沿线截污沟的跑冒滴漏现在进行整治, 防止污水进入河道。同时通过对现有排水大沟出口进行拦渣、沉沙处理可有效的防止漂浮物和沉渣进入河道。

(3) 治污:完善污水收集系统, 建立沿线污水厂。在南明河支流建立污水厂:如花溪南部污水厂、麻堤河、小车河青山、市西河二桥二期、小关、河滨6座污水厂, 将污水厂处理水质达到景观环境水补充南明河流量, 同时完善各污水厂的污水收集系统, 使污水得到收集处理。

(4) 补水:/25CB/, (1) 通过新增污水厂建设以及对现有污水厂的升级改造, 使其出水达到景观环境水标准, 为南明河补充景观水。/25CB/, (2) 远期上游水库蓄水调度, 根据需要下泄景观水。对南明河上游及其支流分布的花溪水库、松柏山水库、小关水库、阿哈水库的蓄水能力及供水水源地、防洪功能等进行充分调研论证, 在满足区域供水需求的前提下, 建立调度机制, 每天向南明河提供一定量的河道景观用水。/25CB/, (3) 加强雨水的收集调蓄利用。把雨水变害为利, 改变以往单纯的排为蓄积利用, 以及加强城市绿化和道路广场的透水性, 减少雨水的径流量, 提高雨水的涵养量, 可以逐步释放进入河道作为景观水, 减少对上游水库水资源的消耗。

(5) 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沿河种以适当的水生植物对河流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和修复, 以及加强森林绿化, 防止水土流失, 并将生态元素、景观元素、文化元素、经济元素巧妙地融入南明河带区域。

通过以上“清淤、截污、治污、补水、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措施, 有效的提高河道及支流入河水体质量, 使南明河的水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改变南明河现有的黑臭现象, 打造了清澈的、生态的、开放的、文化的、繁荣的南明河, 为实现南明河的长治久清奠定了重要基础。

3 结论及建议

彻底解决河道水体的污染问题, 从根本上是需要逐步完善整个区域范围内排水系统, 实现河道流域沿线各排水主干线, 乃至各小街小巷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问题, 同时, 相关监管部门需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对管沟污水截流设施、沿线各大沟、主、支线河道进行定期检查, 及时清掏维护, 实现维护工作责任到人。

城市河道水体环境的彻底改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本次工程作为在一定年限内对南明河河道环境治理, 较为有效、快捷的处理措施, 的确取得了较大的阶段性成效, 但同时必须认识到河道治理非一朝一夕之事, 这甚至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若把其比喻成一颗参天大树, 我们只是对其主干进行了修复, 成百上千的枝干的修剪养护, 更是一项持久而复杂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吴以保.河道提高环境整治实效性研究.《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1

[2]张毅.浅析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科技致富向导》2010.29.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3

1.高度摆位,强化组织推动

农村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意义上讲,农村环境也是生产力,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各地都把环境建设当成大事来抓,加强工作推动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全省上下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既抓试点(推进)村项目实施,又抓农村面上的环境建设,遵循省里部署、市县推动、村镇实施、部门帮扶、社会支持的思路,以每年组织春秋两次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广泛动员部署。每年省里都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一道部署。制定出台了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强化包保责任。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帮扶的重要责任, 50多位领导、185个帮扶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都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九台市成立了由6位市级领导、市直17个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由市委专职副书记挂帅,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具体负责,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完善标准,实施重点突破

几年来,全省各地不断强化整治的标准,从村屯环境、牧业小区、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等方面实施重点突破。狠抓路、水、气、房等项目建设,改善村屯环境。全省修建水泥路(柏油路)28507公里,實现“村村通”10987个,完成饮水工程建设(改造)1499个村,完成改造泥草房33万户,修建排水沟48346公里,修建桥涵521个,建设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34288户。狠抓“三小五堆”的清理,先后清理空心房、柴草垛35万处,清除垃圾点150万处。此外,各地还加强了一批标准化粮仓建设,解决“地趴粮”影响环境建设问题;建设畜禽养殖,实现人畜分离。实施了牧业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全省按规划要求建成标准化牧业小区5652个,着力解决了人畜混居、污染环境的问题;搞好垃圾处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大力推进卫生厕所、垃圾点、垃圾处理场等设施建设,探索实施“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机制。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村累计建设室内水冲和户外卫生厕所30万个,建设公共厕所11306个,修建垃圾点30706个,修建排水沟2938万米,成立农村垃圾清理队8500多个,购置各类垃圾清运车辆1万多台,兴建洗浴点1109个,大规模开展春秋两季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狠抓绿化美化,创建优美环境。在全省开展“绿化美化村屯、建设美好家园”行动,对村屯和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实行“有空就栽树,露土就栽花”,大力打造花园式村居。完成绿化栽树14782万株,种草120万平方米,栽花50多万平方米。同时,还建路灯24033盏,建设休闲广场2012个,配备健身器材9300台套,改围墙80496万延长米,修建农户院门202358个,进一步提高农村美化水平。

3.创新机制,整合各方力量

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着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必须要在新农村建设的统领下,不断完善工作的推进机制和办法。工作上坚持把握好四个环节。坚持科学规划。在推进过程中,各地坚持建设与整治相结合,先规划后建设,边建设边整治,做到建设一处、整治一处、规范一处、达标一处,保证了建设效果;坚持农民主体。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等不来,靠不来,只能靠双手建出来。能不花钱的事就动员农民自己干,能自己做的事就鼓励农民干。很多地方都支持农民建立了村务或屯务理事会制度,实行项目农民确定,农民参与,农民管理,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政策引导。一些地方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连续三年工作突出的村支部书记,如果年富力强,可以破格提拔为副乡镇长或享受副科级待遇,继续留村工作,一些地方还设立了奖补、奖励资金。通化县2008年拿出奖励资金142万元,对62个帮扶部门、8个先进乡镇、13个标兵村、31个先进村进行了奖励。长春市绿园区将环境整治任务纳入干部工作年度评奖之中,推动环境整治的深入展开。

4.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事关长远的根本之计。实际工作中,突出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乡镇、村领导工作责任制,确定专人负责,乡镇、村屯成立专(兼)职的卫生保洁队,做到日产日清,全天候保洁。同时,加强环境整治经费保障制度、“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制、卫生管理村规民约等建设,增强群众保洁的约束性和自觉性,确保整治效果;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各级都制定了农村卫生环境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实施定期督导检查,年终总评,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选先进、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和各有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文化大集、走访座谈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进一步增强卫生意识、健康意识、环境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讲文明、讲卫生、讲健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深入实施,加大工作力度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要求及我县庭院经济实施实情,制定庭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落脚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遵循市场导向、突出产业特色,发展“一个大拱棚(一畦菜)、一座棚圈、几棵果树、一架葡萄”。推进庭院改造,整治农村环境,开展“三新”活动,引导贫困户养成良好的家庭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鼓励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看电视、坐沙发,睡木床,开展以“四好三美一卫生”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达到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经济收入,促进文明住行,美化农村环境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示范引导。全面整治农户房前屋后,拆除危旧房,合理布局庭院空间,做到种植区、养殖区及生活区“三区”分离,庭院美观与经济实用相结合,地方民族特色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新居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以点带面、分步组织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美丽庭院建设。

2、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由村扶贫站、村两委带动农民群众参与,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进庭院改造和发展庭院经济,整理村庄卫生和家庭内务,清洁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环境,切实改变家庭面貌。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由村党工委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紧密结合每户庭院实际,做到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庭院综合整治。

4、合理布局,注重实效。根据生活习惯和庭院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布局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引导农民拆除危旧房,配套建设厨房、厕所,合理硬化庭院,治理乱堆乱放,有效扩大庭院利用空间,并为庭院经济的发展留下空间。总体布局符合环境整洁、使用方便的要求。

三、建设内容

(一)庭院经济

1、菜地。菜地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菜地形状和大小要结合庭院实际和家庭人数规划,每户规划

分地以上种植蔬菜(院落小的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土地)。有条件的菜地周边可适当硬化和挖通引水渠道,条件允许可新建小拱棚,实现春提早和秋延后蔬菜种植。

2、果树。按照因地制宜、农民容易接受、管理便捷、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见效快的原则,以石榴、无花果、桃、新梅等果树为主。

3、藤架。院内藤架可结合房屋遮荫、院内绿化、休闲乘凉等因素搭建,原则上长度达

米以上(根据农户院落实情确定长度),要充分考虑建设成本、经济适用、结构牢固和使用安全,庭院内藤架上的葡萄按照鲜食型、晾干型品种为主,也可按照农户喜好种植南瓜、葫芦瓜等藤类作物。

(二)庭院改造

4、结合实际可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庭院路面硬化,硬化面积不超过

25%。农户门前连接乡村道路的入户路硬化。

5、土围墙改造为砖墙。

(三)“三新”活动

6、开展“四好三美一卫生”(即思想好、家风好、学习好、团结好,人美、屋美、院美,厕所卫生)为标准的美丽庭院建设。每周评选文明家庭。

7、对村民房屋内的土炕进行拆除,安置现代文明实用的家具,确保睡有床、坐有凳、吃饭学习有桌椅、接待客人坐沙发。房屋内地面干净卫生无杂物,无异味,无灰尘;

室内物品摆放规范,被子折叠规范,衣服收放规范。

8、厕所革命。每户贫困家庭逐步建设

座卫生厕所,实现建成安居富民房卫生厕所全覆盖。通过庭院和厕所卫生的整治,加大地方病的预防和治理。

(四)村容村貌

9、绿化。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尽可能减少硬化面积,增加蔬菜、果树等绿色作物种植面积。在房前屋后、村里村外、田间隙地、路旁渠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现村中有绿地、周边有林带,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良好环境。

10、杂物清理。道路两侧、房前屋后、院内堆放的粪堆、柴草、砂石料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确保整洁、安全。爱护公共卫生和村容村貌,不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不乱堆放杂物占用道路。

四、项目建设地点、范围

在发展小菜地、小果园和小拱棚等原有庭院经济项目基础上,针对“三区分离”,查漏补缺,兼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用于发展院落整治巩固提升达到脱贫标准。****村2户补助标准:5000元/户,总计1万元。其中为2组贫困户热合曼·吾拉依木、4组贫困户阿里木·孜克尔。

五、建设要求及经济效益

2019年项目户根据农户庭院具体情况,从拱棚、果树、藤架、禽舍、厕所(水冲式卫生厕所)、路面硬化、围墙七项内容中按发展庭院经济、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在村党工委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确定实施项目,项目总投入为

5000

元。

1、拱棚,面积不小于

平方米,水泥座底、钢筋支架、每平方米投资预算为

元左右,庭院种植裸地蔬菜的,要求栽满种严,每年种植两茬茄果类蔬菜或四茬叶菜;

2、必须种植

年以上树龄的果树,确保

2019

年能挂果见效,当年栽植、当年见效,原则每户不少于

株(视贫困户院落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株行间距按照不同果树品种标准栽满种严,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每村要统一种植品种。市场参考价格(树龄3

年)新梅

元/株、梨树

元/株、苹果

70/株、无花果

元/株、石榴

元/株、桃树

元/株;

3、藤架,二年生成品苗木,当年栽植、当年坐果,要求栽满种严,原则上长度不短于

米(视贫困户院落实际情况确定),统一种植品种,葡萄架可搭配种植葫芦、南瓜。市场参考价格葡萄

元/株;

4、禽舍,原则上面积不少于

平方米(视贫困户院落实际情况确定),每村统一养殖品种,建议养殖鸡、肉鸽、兔子、鹌鹑。市场参考价鸡

元/只,鸽子

元/羽;

5、厕所,面积不少于

2.25

平方米;

6、路面硬化,硬化面积不超过庭院面积的25%。贫困户按照自愿可选择混凝土硬化或者铺设红砖,农户门前连接乡村道路的入户路硬化,要基础务必夯实,厚

厘米以上、宽度

米以上;

7、围墙,高度

1.6

米以上;

8、家具,按照贫困户自身条件,引导农户自筹资金购买床(木板床)、1

套沙发、1

张茶几、1

套桌椅等;

9、经济效益,按照地区要求,通过拱棚种植常规和反季节蔬菜、种植果树经济林及家禽养殖,实现农户通过庭院经济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

500

元。

六、资金使用

1、庭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项目共使用扶贫专项资金1万元,针对2户农户进行补助,按照每户5000元的标准执行。项目资金为补助资金,由扶贫站负责组织,村委会实施,县直相关部门负责技术指导,按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支付。项目自3月份启动至7月底结束,共5个月,项目启动拨付项目款的50%即2500元/户,乡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在项目完工验收后申请并拨付第二笔项目补助资金2500元/户(50%),并由乡镇组织申报,县上组织抽验。村委会要求利用周一升国旗和周五大宣讲三结合活动日将补助资金分批次发放给农户。

2、监督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村两委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及时整改。

七、实施步骤1、1-3

月:召开关于庭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部署动员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微信、横幅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以“四美三好一卫生”为主题的美丽庭院的认识。积极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因户施册,把今年美丽庭院的任务分解落实到户具体到人,制定规划,并且打造样板,一点带面,全面铺开。

2、4-7月,充分宣传“美丽庭院”创建标准,完成庭院规划、清理工作,改善家庭房屋、院落卫生状况,实现清洁、卫生、整洁、有序,重点督促落实庭院蔬菜、一架葡萄、一片果园、一套房子、卫生厕所等建设任务的全面展开。结合院内相关工程的建设同步做好庭院周围及道路两旁的的美化、亮化、绿化等工作。定期组织对农户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召开调度会议研究解决。

3、8-12

月,利用援疆省市资源以及社会各界资源,助力农副产品销售,增加致富途径。及时做好秋延晚及越冬蔬菜的种植管理,及时落实果树各项冬季管护措施。利用冬闲时间做好第三产业技能培训工作,切实增加农村群众致富增收的渠道。同时开展考核、验收工作。

八、核查验收

庭院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完毕,需要于本九月下旬开始核查验收,主要针对项目管理情况、资金划拨情况、项目效益情况等方面进行核查,验收需要于十一月中旬前完成。核查验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9月下旬开始,由村党工委、扶贫工作站组成的核查小组自验,为期10天;

二、10月上旬开始,由乡镇扶贫办对自验合格的村进行抽查初验;

三、10

月底前由乡镇统筹组织申报,由县安居办进行最后抽验,全部验收于11月上旬结束。

九、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根据计划中的具体任务结合本村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在负责落实建设资金、宣传动员、产业发展,围绕庭院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素质提升上主动跟进、集中投入,保障美丽庭院发展质量。村两委要切实发挥包户住户干部作用,把美丽庭院整治作为包户住户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任务,确认并清楚所包住农户美丽庭院整治的内容和项目,按照实施标准和时间要求,做好政策宣讲、规划指导、协调帮助和督促落实等工作,确保所包住农户美丽庭院建设保质高效完成。美丽庭院建设纳入包户住户干部考核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推进缓慢、落实不力的包户住户干部严肃追责问责。

2、科学合理规划。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庭院及房前屋后,高效利用闲置土地。合理选择庭院模式,原址重建尊重现状,资金使用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使用,避免浪费。

**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做好**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贯彻落实镇人居环境会议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经**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制订以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为进一步做好美好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大力营造清洁、优美、和谐、幸福的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自然村要充分尊重村情,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风俗传统等方面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一村一策”建设方法,坚持分类指导、分类实施。突出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建设,突出村庄特色。

(二)政策激励、长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各自然村要整合村内资金、集中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巩固和发展工作成果,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普家村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普保忠,普理文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人每月40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二)**上寨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普正保,普金安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人每月40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三)**下寨

(1、2组)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日常打扫由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分为3组,每月5号,15号,25号为打扫日,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所有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村民代表负责监督。

(3组)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赵学文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月40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村民代表负责监督。

(4组)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赵建辉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月26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5组)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日常打扫由普文玉具体负责打扫,并支付其每月300元的卫生清扫费。费用来源: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的草原生态资金中列支。负责打扫区域:主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四)**中寨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日常打扫由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分为3组,每月5号,15号,25号为打扫日,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所有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村民代表负责监督。

(四)阿拉莫村

全体村民具体负责打扫,每月10号,20号,30号为打扫日,每个村民每年筹资10元,日常打扫由全体村民负责,分为4组来打扫卫生,一个星期打扫一次,负责打扫区域:公共厕所、所有街道,并清运垃圾。由村小组长、支部书记负责监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以村总支书记普学寿任组长,主任普锋任副组长,其他村三委干部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量化任务,细化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强组织保障。

(二)宣传发动,成效明显。及时召开村三委干部会议及群众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不定期召开加压促进会和调度会,对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强调,同时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文化墙等形式,让广大群众知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容和意义,在全村营造“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村党总支

**村民委员会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6

二、主要整治内容和标准

(一)主要整治内容

1、集镇和村组环境卫生整治。针对村镇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物品乱放、棚舍乱搭、杆线乱拉、墙体乱涂、柴草乱堆、禽畜乱跑等现象,从“四清四改四化”工作入手,组织开展集镇和村组环境卫生整治,清洁家园、田园和水源。加强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建设,搞好垃圾、污水等污染物的处理;组织单位和居民,实行门前三包(包净化、包美化、包秩序),做好自家庭院及承包土地的清洁工作,清除垃圾、白色污染等污染物,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2、农村集贸市场整治。重点整治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的卫生状况,加大对市场占道经营、随意堆放货物的整治力度,落实“门前三包”,保持市场环境整洁、经营有序。

3、公路交通沿线整治。对县(市、区)、镇(乡)、村所有交通公路两侧,集中整治公路旁乱倒垃圾、穿集镇路段骑路市场、公路两侧废旧物回收场、公路两侧污水等四大顽疾,保障交通畅通。

(二)整治工作测评标准:具体见附件。

三、整治区域。

全市范围内,重点整治交通公路两侧,集镇,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和招商引资项目区周边村镇(乡),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四、整治时间

20xx年3月至4月,分四个阶段推进:

1、宣传发动阶段(3月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利用各种会议和新闻媒体,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2、突击整治阶段(3月)。各地按“突击月”活动要求,结合实际,镇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全市统一部署,统一行动,集中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

3.检查阶段(3月下旬-4月上旬)。各县、市、区先组织开展自查,随后市新农办将组织检查评比,通报检查结果。

4、跟踪推进阶段(4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媒体跟踪,组织督办整改。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镇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副市长刘飞跃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农委、交通局、市城管执法局、财政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各相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工作措施落实,确保抓出成效。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责任在县(市、区),任务在乡镇,主体在村。各县、市、区也要成立镇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组织,层层落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集中时间打攻坚战,确保村容镇貌有明显改观。

(二)制定方案,整体推进。各县、市、区要抓紧制定镇(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六个明确,即明确目标、组织机构、范围、任务、内容(!)和措施,分解各项目标任务,排出工作时间表,认真组织实施推进,确保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三)加强宣传,深入发动。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和标语、横幅、宣传栏等作用,开展专题宣传,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大造声势,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投入,保障有力。各地要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实行政府投入一点、项目支持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办法,建立政府引导、自筹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建立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建立镇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处置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鼓励农民、企业、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广泛参与,发挥村民理事会等作用,建立乡村物业管理服务组织,实行市场化运作。

(六)加强检查,狠抓落实。县、市、区要组织自查,市里将组织检查。对工作开展不及时、工作不力、存在问题严重的镇、村予以通报,并要求整改到位,确保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测评标准

附件:

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测评标准

(总分100分)

一、组织领导(10分)

1、加强领导,把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责任,抓好落实;(4分)

2、镇(乡)党委、政府每年组织开展两次以上镇(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6分)

二、机构协调(6分)

3、镇(乡)村建立稳定的环卫队伍,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监督;(2分)

4、落实责任制,各职能单位职责明确,形成合力,实现齐抓共管;(2分)

5、有必要的经费,能保证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正常开展。(2分)

三、整治宣传(5分)

6、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镇村规划建设等法律法规;(2分)

7、镇村设有宣传栏,定期刊登镇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内容;(2分)

8、建立档案制度,收集并整理镇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情况。(1分)

四、镇(乡)村建设。(6分)

9、认真落实镇村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点布局合理,住宅整齐美观,无违规建房现象。

五、环境卫生(10分)

10、镇村环境卫生进行制度化管理,保持环境整洁;(2分)

11、对村庄、房前屋后、路边、沟渠、田地等处的垃圾进行定期清除,及时清理生产、生活、经营垃圾,搞好垃圾、污水等污染物的处理;(4分)

12、划片包干,组织单位和居民实行门前三包(包净化、包美化、包秩序)。农村居民做好自家庭院及承包土地的清洁工作,清除垃圾、白色污染等污染物,改善环境卫生状况。(2分)

13、消除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推广建设卫生厕所,推广和普及室内卫生设施。(2分)

六、镇村驻地单位(6分)

14、镇村驻地单位环境整洁,服务良好,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能发挥示范作用。

七、主次干道和重点地区(12分)

15、镇村主次干道平整,雨雪天畅通无阻,主要街道有地下排水管涵,无污水;(2分)

16、无骑路市场经营现象;(2分)

17、无占道违章搭建现象;(2分)

18、无占道乱摆摊点现象;(2分)

19、道路两侧无乱堆放垃圾及杂物;(2分)

20、电力、通信、广播等架设杆路管线,整齐有序,不影响镇村容貌。(2分)

八、交通秩序(10分)

21、镇村交通畅通,无占道堆放货物、晾晒农作物等堵塞交通现象。(4分)

22、各种营运车辆无乱停车和占道拉客、抢客等现象;(3分)

23、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摆放有序。(3分)

九、市场管理(7分)

24、经营户入场经营,市场内整洁有序;(2分)

25、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良好,垃圾及时清理;(3分)

26、开展创建“文明经营户”活动。(2分)

十、公共设施(10分)

27、镇、集镇主次干道按规定设置水冲式公厕,配套建设定点停车场所;(2分)

28、镇村道路无被侵占、毁坏现象;(2分)

29、公共场所广告、招牌等用字规范,内容健康;(2分)

30、邮箱、电话亭等公用设施功能完好,外观整洁;(2分)

31、有相应的净化居民饮用水设施,确保镇村居民饮用水安全。(2分)

十一、垃圾管理(12分)

32、街道和通往镇村主要公路沿线无乱堆放垃圾现象;(4分)

33、主要街道有垃圾中转站,定时收集垃圾;(4分)

34、主次干道均设有垃圾定点收集点,有垃圾清运设备和填埋场所,垃圾场及时覆盖。(4分)

十二、绿化亮化工作(6分)

35、主街道有行道树、绿化带和路灯,管护有效;(3分)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7

在村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村庄整治策略从“推倒重建”渐渐转型为“整治提升”。 过去的新农村建设常陷入“大拆大建”的误区,盲目的重建不仅耗费大量金钱人力、影响村民生活,更破坏了村庄特有的风貌肌理, 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村庄建设同质化。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开始强调村庄聚落的保存以及村庄风貌完整性的保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但大多集中在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名村和生态旅游规划等方面,普通类型的村庄规划案例较少。基于此, 本文结合高淳区砖墙镇木樨村的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案例,以建设省级示范村为目标,延续特色和文脉,探索出一套尊重村庄原有记忆的村庄规划设计方法。

2项目背景

2.1规划区位

木樨村位于高淳区1砖墙镇西南部,距镇区直线距离约1.63千米,隶属于木樨行政村,西与红杨树村毗邻,以砖墙河相隔(见图1)。村庄地处圩区,沿堤而居,道路骨架及房屋朝向顺应地形有轻微的起伏变化, 总体呈现“滨河高,内部低”之势。综合考虑木樨村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的需求,规划范围包括村庄集中建设地区以及周边少量农田、水域,总用地面积约14公顷。

2.2村名由来

桂花学名木樨,是南京最古老的乡土树种之一,木樨村为以桂花命名的村庄。据清代光绪《高淳县志》2、《木樨王氏宗谱》记载: 南宋初年,山西人、进士王小山为避战乱南迁至高淳县乳山之麓,在此定居。王小山酷爱桂花,于是精心培育了一种芬芳馨香、花呈五色的奇异品种。花繁成林,蔚然形成大观,该村也因此得名“木樨村”。

3现状分析总结

3.1优势

木樨村位于高淳区砖墙镇西南部,处于古相国圩风景区内,有深厚的历史文脉。对外交通依托四级公路高砖线,北接高淳城区, 南至宣城市,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具备旅游开发的条件。村庄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文化, “木樨”是其最大的特色,村内目前仍有古“木樨台”3遗存,可作为村庄亮点重点塑造,“五色桂花”4的传说更为村庄增加了文化底蕴, 木樨村有明确的定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很容易在村庄建设中脱颖而出。周边的景观条件也很好,田园风貌佳,水系丰富,水质较好, 具备打造滨水景观的潜质。村内建筑总体建设质量较好,内部交通较完善,村庄整治难度较低(见图2)。

3.2劣势

目前木樨村与周边村落建筑景观同质化,特色不突出。村内建筑立面风格不统一, 村庄环境有待提升。公共绿地比较杂乱且面积较小,滨水绿地需要重点整治。砖墙河部分河段水质差,需要重点整治。文化有待保护和挖掘。

4规划思路、定位及策略

4.1规划思路

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本村独有特色的打造为出发点,通过区位条件、人文条件、 村庄现状、规划解读、案例借鉴等手法,定位规划目标,塑造村庄特色,提升村庄环境, 最终落实到整治方案中(见图3)。

4.2规划定位

主要基于区域整体布局发展要求、自身空间特色彰显的需求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 ,定位为以桂花、水乡田园、螃蟹养殖为特色的省级特色样板示范村,总体呈现“水韵木樨,花香农居”的风貌意境。

4.3规划策略

通过现状分析及问题总结,结合规划思路及定位,提出木樨村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主要策略,即特色塑造、提升环境、完善设施和细化管理(见图4)。

5规划方案

5.1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环、一脉、两带、多节点” 的空间景观结构。“一环”串联四个主要节点形成主要游览环线。“一脉”延续村庄文脉形成主要公共活动轴线。“两带”为依托砖墙河形成的滨水景观带和依托高砖公路形成的田园风貌景观带。“多节点”为“朝晖映水”、“碧波荡漾”、“古韵流传”和“聚福佳园”四个主要节点以及若干次要节点(见图5)。

5.2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对主要环线进行重点打造,串联四个主要节点,保证最高效的游赏。环线通过建筑立面整治、墙体彩绘、植被绿化提升、特色小品塑造等手段进行重点打造,串联木樨村五个主要景观节点,形成连续的景观界面(见图6、图7)。

序列1:朝晖映水——入口景观区:位于村庄主入口,是展示村庄形象的重要节点, 因节点内有一较大水面,且村民由村内向外的视线面向东方而命名。尊重村民意愿,在滨水地带增加一个公共构筑物可供休息,将亲水平台与水埠相结合,拆除仓库改建儿童活动广场,为村民休闲活动提供人性化的场地(见图8)。

序列2:碧波荡漾——生活观赏水:位于村庄北侧,节点内水面面积大,水质良好, 向北眺望有开阔的田园风光,形成前景水、 背景田的空间层次,自然条件非常优越。选出两处观景效果最佳的点,在不破坏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设置亲水平台,尊重村民生活习惯,亲水平台可供观景、洗衣洗菜等。

序列3:古韵流传——民俗展示区:据“木樨王氏宗谱”记载 :古木樨台建于南宋初年, 其格局为“双桂参天、繁花成林,天香云外、 五色独秀、荷塘月色、一口古井”,至明代因“五色桂花”被列入贡品而闻名。本次规划尽可能地保留古木樨台的历史印记,按族谱记载的布局保留池塘中间的小路,整治荷花池。族谱中古木樨台除五色桂花外最标志性的一个景观就是“天香云外”亭,由于现状木樨台空间有限,将展示空间置于水上, 设置水上木樨台,台上挂有牌匾“天香云外”, 并在小路两边各种一棵桂花树,用连廊围合水面空间、特色汀步串联几个小节点,打造 “木樨台”的特色风光。将村庄内常见的水缸内种植水生植物作为特色小品或直接作为花坛,放置在戏台与木樨台之间的路段,引导人进入下一个小节点,增强古韵流传节点中两个区块的联系。北面村民活动中心规划桂花树阵广场,有座椅供村民休息、打牌、 聊天喝茶等。

序列4:聚福佳园——老年活动中心: 该节点开放空间面积较大,北侧建筑改造成卫生室,南侧建筑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因此该节点的定位为“轻松悠闲,安静美好,令人愉悦的休息休闲空间”。拆除现状围墙, 将场地转化为开放空间,用野花坡地过渡道路与场地内部之间的高差。考虑建筑功能及老人需求,近老人活动中心的一面设置可供休闲游憩的小园林,近卫生室的一面设置比较开放的休闲绿地(见图9)。

序列5:桂林小憩——中心绿地 :规划将这片区域打造成一个休闲游憩绿地,是村民休息休闲、散步、聊天的主要场地(见图10)。

6建筑风貌与环境整治

6.1拆除建筑

需拆除的建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危房,即建筑质量差的建筑;第二类为有碍观瞻的建筑,即影响村庄整体风貌的建筑,建筑质量差、与其他建筑风格不符且影响整体空间意图,如猪舍、杂物间等;第三类为废弃建筑,即无人使用、建筑质量差、保存程度低的建筑。

6.2建筑功能置换及修缮

将村庄内两个重要公共建筑进行功能置换,这两个建筑均在“聚福佳园”节点内, 建筑原先的功能为小学的校舍,目前处于废弃状态,本次规划将“聚福佳园”节点打造成一个供老年群体生活居住、休闲活动的场所。将原学校北侧建筑置换为卫生室,原学校南侧建筑置换为老年活动室,建筑出新并增加配套服务设施。

村庄内最主要公共建筑为老人堂,位于规划的“古韵流传”节点内,该建筑为村民饮茶、棋牌、聊天、聚会以及祭奠逝者的场所, 面向戏台和大广场,人气非常旺。但目前老人堂建筑质量堪忧,破损情况严重,因此, 规划将对老人堂进行修缮,保留其原有功能和风貌。老人堂的修缮策略有三条:一是加固内部结构,保留其原有格局;二是立面出新,考虑老建筑的保护价值以及老人对老建筑的情感依赖,保留其原有风格,用仿古青砖贴面,在不破坏其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立面出新;三是内部装修,对内部破旧的墙面、破损的地面以及破损的家具等进行装修, 完善内部设施。

6.3建筑立面整治

6.3.1建筑单体整治

根据不同建筑元素的现状特点,提出相应整治策略(见表1)。

6.3.2环线墙体出新

主要景观环线沿线需重点整治,围绕“桂花”文化和“白墙黛瓦”的江南苏式建筑风格打造环线整体景观界面。具体整治措施如下:

(1)较新的墙体贴面保持原貌,较旧的进行清洗。水泥墙用乳胶漆粉刷,墙裙(窗台一下一米高度)做青灰色处理。平楼板高处做腰线处理,宽度为25厘米。

(2)红砖墙面和墙面色彩混杂的做披灰一遍后刷乳胶漆。

(3)阳台墙面增加竖向肌理。

(4)围墙上开方形漏窗,窗后种植形态较好的桂花树,漏窗的排列既丰富了墙面的肌理又可以通过漏窗借景,含蓄地展示桂花文化。

(5)提炼桂花形象,在建筑墙面上适当增加桂花特色元素的墙体彩绘。

6.3.3重点界面整治

村庄东立面为木樨村的对外展示界面, 需要重点整治。在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立面整治,总体呈现简约的白墙黛瓦效果,与公路前的农田形成前后景,营造节奏明快的界面效果。

东立面的整治主要是改善现状建筑形式和色彩不统一,整治方法为统一屋顶为青黑色,统一墙面为白色,增加青黑色屋檐、窗檐、 门檐,描绘建筑轮廓,表现界面的天际线变化。建筑界面总体呈现白色,作为背景烘托农田、蟹塘等乡村景致 , 形成黑、白、黄三大层次(见图11)。

6.4道路出新

现状道路较为完善,水泥路已基本通达, 因此只对主要入口、主要环线和主要景观轴线进行改善提升。道路出新策略如下:(1) 拓宽主入口道路至6.3米;(2)主要环线、 主要景观轴线采用沙石、碎砖做路肩,并在两侧宜展宽处规划车辆交汇,提高道路的通达性;(3)主要环线、主要景观轴沿线见缝插绿,行道树树种为桂花,其中砖墙河沿岸道路西侧成排种植柳树。

6.5绿化提升

绿化提升要满足以下四个原则:(1)突出村庄特色,展示“桂花”文化,用“桂花”作为村庄的主要树种,其中银桂数量最多,在重要的节点种植金桂,在需要吸引人注意的地方种植丹桂;(2)总体上采用“见缝插绿”策略, 加强村边、路边、宅边、塘边及庭院绿化; (3)选择乡土树种及适生经济树种;(4) 适当保留菜地,彰显乡村风情。

在入口、主要环线及重要景观节点进行植被引导。入口节点种植两棵形态优美、树冠较大的桂花吸引人的注意,也作为村口的独特标志。入口道路两侧成排种植桂花树。 环线沿线种植行道树,与休闲座椅结合设置, 见缝插绿。村庄东面水塘和西侧砖墙河滨水地带成片种植柳树,形成“碧柳依依”的滨水景观。路口或需要视觉聚焦之处种植色叶树种或开花植物,如银杏、鸡爪槭、紫薇、 乌桕、二乔玉兰等,强化节点美化。

内部道路的绿化模式分路旁绿化、水旁绿化、宅前绿化、宅侧绿化、宅后绿化和庭院绿化(见表2)。

7完善道路交通与公用设施

通过对木樨村现状道路交通和公用设施的详细调研,挖掘现状存在的问题。明确木樨村对外交通线路、设施和公交站点的设置; 合理组织村庄内部交通,确定各级道路路幅宽度、断面形式、控制点坐标及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布局。并对木樨村供水、 排水、供电、电讯、燃气等市政管线和实施进行具体安排,进行管线综合设施;明确垃圾收集等环卫设施的建设布局(见表3)。

8结语

(1)村庄规划应注重公众参与,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本次规划多次与村民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很多思路和策略都源于村民。

(2)村庄规划应充分尊重村庄现状, 找出现状优势和劣势,以最小的改变获得最大的改善提升。

(3)村庄规划应该深入挖掘和展示村庄特色,提高村庄文化底蕴。

(4)村庄规划应注重提升特色,突出自然和文化个性,避免村庄建设同质化。本次规划以“桂花”贯穿全村的整治工作,传承文脉,特色鲜明。

(5)村庄规划应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 有效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通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层次村民的生活、休闲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场所空间,有效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摘要: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过去新农村建设常陷入“大拆大建”的误区,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提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翻新改造,强调村庄聚落的保存以及村庄风貌完整性的保护。本文结合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木樨村的规划案例,融合地域特征和历史文脉,延续特色,塑造适宜村庄的整体景观,探索出一套尊重村庄原有记忆的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方法。希望能够为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初步的探索。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8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后,松原市广泛开展环境整治,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实施环境整治,绿化村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人畜分离、道路建设、美化亮化等重点项目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组织推动,强化部署

2012年,该市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通知》(松新农村办[2012]5号)文件,把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加强部署,统筹安排,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利用春秋两季各确定1个月时间作为环境整治月,进行集中整治、突击攻坚、重点突破。在整治过程中,市、县新农村办同志多次深入到全乡各村(屯)检查,现场指导,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大力宣传、广泛动员

为了做好环境整治工作,该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方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四清、四改、两化”为主要内容,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义,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保证,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全省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精神,并对当前松原市各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县乡村在农闲时间利用固定广播和移动广播车进行广播,真正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从而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局面。

三、抓住重点,注重成效

一是社区建设有所加强。2012年,全市新建社区53个,市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社区办公室59个,社区卫生室60个,社区警务室72个,图书阅览室77个,文体活动室75个,计生服务站48个,政务公开栏72个,信息宣传栏85个。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环境整治效果显著。2012年建室外卫生厕所6088个,建垃圾处理场183个,购置垃圾箱420个,新购垃圾转运车53台,新增环卫人员207人,植树1536.8万株,种草314万平方米,栽花332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271盏,普通路灯1185盏,建设文化广场73100平方米,硬化道路502.2公里,排水排污工程405.8公里。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9

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提高文明程度,根据县爱卫办统一部署安排,结合我两馆实际,现就两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优化公共环境为要求,积极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享原则;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原则;坚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原则。

(三)目标任务。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单位内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卫生素质不断提高,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形成。

二、主要内容

(一)净化工程。地面净化,墙体净化,空间净化,消灭卫生死角。治理内容及措施是:

1、清扫保洁。一是馆办公室认真组织并督促各小组切实履行“门前四包”义务;二是负责抓好单位办公区域内的清洁卫生;三是办公室内桌椅、书籍、报刊、文具用品、器具等摆放整齐;四是地板、窗台、空调平面和阳台表面清扫彻底;五是壁面干净,无蜘蛛网,挂物整齐规范;六是厕所干净无垢无积水。走道间、栏杆、配电设备洁净;七是积极配合“除四害达标活动”,搞好消杀、灭鼠、灭蝇、灭蟑螂,除害灭病;八是办公室负责与办公区住户及门市租赁户达成门前保洁协议,实现共建共享。

2、声环境治理。配合其他部门加强对机动车辆、商业经营活动、公共场所娱乐、房屋修建和室内装修等噪声污染的防治和查处。

(二)绿化工程。根据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全面完成绿化工程任务,重点抓好公共绿地建设和单位庭院(住宅区)绿化,做到布局合理,应绿尽绿。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和干部职工为城区绿化捐一棵树的认捐植树活动,完成分配绿化任务。

(三)规范城乡居民行为工程。为进一步增强我县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积极倡导和谐文明新风,切实增强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自觉规范行为、共建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加强干部教育。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及市民行为规范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宣传、清扫保洁等实践活动,培养文明卫生意识,并将干部带头遵守规章规定情况纳入个人考核内容。

2、革除陋习,规范居民行为。要齐抓共管,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从自身做起,从点滴规范,配合其他执法部门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制止、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共同打造地洁路畅、文明有序、安宁和谐的城乡环境,培养城乡居民的法制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提升文明素质。

(四)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工程。配合相关部门搞好建设秩序的规范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促进城乡建设秩序明显好转、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民的法制意识、城市意识明显增强。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按照县爱卫办安排,为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两馆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定人、定岗、定区域原则。实行每周一次大扫除制度和环境卫生月检查评比制度,年终评选出卫生先进小组和文明职工。对措施不力、责任区环境卫生状况差的,实行问责,并通报批评。总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扎实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切实改善县区城乡环境,提升淳化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淳化县文化馆

淳化县图书馆

2014年1月12日

淳文广党发(2015)10号

文体广电局关于城乡环境综合

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提高文明程度,根据县爱卫办统一部署安排,结合我局实际,现就我局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本局内开展创建卫生股室为载体,以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优化公共环境为要求,积极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享原则;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原则;坚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原则。

(三)目标任务。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单位内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卫生素质不断提高,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形成。

二、主要内容

(一)净化工程。地面净化,墙体净化,空间净化,消灭卫生死角。治理内容及措施是:

1、清扫保洁。一是局办公室认真组织并督促本局各股、室、队切实履行“门前四包”义务;二是负责抓好各股室、单位办公区域内的清洁卫生;三是办公室内桌椅、书籍、报刊、文具用品、器具等摆放整齐;四是地板、窗台、空调平面和阳台表面清扫彻底;五是壁面干净,无蜘蛛网,挂物整齐规范;六是厕所干净无垢无积水。走道间、栏杆、配电消防设备洁净;七是积极配合“除四害达标活动”,搞好消杀、灭鼠、灭蝇、灭蟑螂,除害灭病;八是办公室负责与办公区住户及门市租赁户达成门前保洁协议,实现共建共享。

2、声环境治理。配合其他部门加强对机动车辆、商业经营活动、公共场所娱乐、房屋修建和室内装修等噪声污染的防治和查处。

(二)绿化工程。根据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全面完成绿化工程任务,重点抓好公共绿地建设和单位庭院(住宅区)绿化,做到布局合理,应绿尽绿。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和干部职工为城区绿化捐一棵树的认捐植树活动,完成分配绿化任务。

(三)规范城乡居民行为工程。为进一步增强我县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积极倡导和谐文明新风,切实增强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自觉规范行为、共建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加强干部教育。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及市民行为规范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宣传、清扫保洁等实践活动,培养文明卫生意识,并将干部带头遵守规章规定情况纳入个人考核内容。

2、革除陋习,规范居民行为。各股室(队)要齐抓共管,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从自身做起,从点滴规范,配合其他执法部门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制止、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共同打造地洁路畅、文明有序、安宁和谐的城乡环境,培养城乡居民的法制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提升文明素质。

(四)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工程。配合相关部门搞好建设秩序的规范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促进城乡建设秩序明显好转、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民的法制意识、城市意识明显增强。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按照县爱卫办安排,为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定人、定岗、定区域原则。实行每周一次大扫除制度和环境卫生月检查评比制度,年终评选出卫生先进股室和文明职工。对措施不力、责任区环境卫生状况差的,实行问责,并通报批评。总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扎实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切实改善县区城乡环境,提升淳化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淳化县文体广电局 2015年3月12日

淳文广党发(2016)10号

文体广电局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实施方案

为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提高文明程度,根据县爱卫办统一部署安排,结合我局实际,现就我局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本局内开展创建卫生股室为载体,以树立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践行公共道德、优化公共环境为要求,积极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享原则;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原则;坚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原则。

(三)目标任务。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单位内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卫生素质不断提高,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形成。

二、主要内容

(一)净化工程。地面净化,墙体净化,空间净化,消灭卫生死角。治理内容及措施是:

1、清扫保洁。一是局办公室认真组织并督促本局各股、室、队切实履行“门前四包”义务;二是负责抓好各股室、单位办公区域内的清洁卫生;三是办公室内桌椅、书籍、报刊、文具用品、器具等摆放整齐;四是地板、窗台、空调平面和阳台表面清扫彻底;五是壁面干净,无蜘蛛网,挂物整齐规范;六是厕所干净无垢无积水。走道间、栏杆、配电消防设备洁净;七是积极配合“除四害达标活动”,搞好消杀、灭鼠、灭蝇、灭蟑螂,除害灭病;八是办公室负责与办公区住户及门市租赁户达成门前保洁协议,实现共建共享。

2、声环境治理。配合其他部门加强对机动车辆、商业经营活动、公共场所娱乐、房屋修建和室内装修等噪声污染的防治和查处。

(二)绿化工程。根据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全面完成绿化工程任务,重点抓好公共绿地建设和单位庭院(住宅区)绿化,做到布局合理,应绿尽绿。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和干部职工为城区绿化捐一棵树的认捐植树活动,完成分配绿化任务。

(三)规范城乡居民行为工程。为进一步增强我县城乡居民环境卫生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积极倡导和谐文明新风,切实增强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自觉规范行为、共建美好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加强干部教育。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及市民行为规范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宣传、清扫保洁等实践活动,培养文明卫生意识,并将干部带头遵守规章规定情况纳入个人考核内容。

2、革除陋习,规范居民行为。各股室(队)要齐抓共管,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从自身做起,从点滴规范,配合其他执法部门采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制止、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共同打造地洁路畅、文明有序、安宁和谐的城乡环境,培养城乡居民的法制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提升文明素质。

(四)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工程。配合相关部门搞好建设秩序的规范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促进城乡建设秩序明显好转、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民的法制意识、城市意识明显增强。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按照县爱卫办安排,为使该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定人、定岗、定区域原则。实行每周一次大扫除制度和环境卫生月检查评比制度,年终评选出卫生先进股室和文明职工。对措施不力、责任区环境卫生状况差的,实行问责,并通报批评。总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扎实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切实改善县区城乡环境,提升淳化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1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动全区城市化进程,调动各方力量综合治理脏、乱、差,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依照市政府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整治办事处驻地环境,整治村环境,整治国道、省道、县乡公路两侧的环境。通过整治,达到全区环境面貌的整洁、卫生、美化、亮化、绿化的目的。

二、整治的范围

傅庄、册山、高都、罗西、汤庄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

三、整治的重点任务与要求

傅庄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老206国道、江付路

两侧。

2、整治的任务要求: 路面进行改造建设; 道路两侧铺装人行道板,排水沟进行配套建设;

道路两侧沿街破旧楼房按规划进行逐步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道路两侧绿化,路两侧安装较高标准的路灯;

拆除道路两侧违章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影响市容的破旧房屋、残墙断壁。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物品及各类垃圾。

规范道路两侧的各类广告。

册山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江福路,河册路,南大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江福路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驻地区域道路两侧铺装彩板人行道,两侧敷设排水管沟;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房按规

划进行逐步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③道路两侧绿化;

④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河时建筑;

⑤清理整顿驻地区域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时清除各类垃圾;

⑥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⑦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河册路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①对所辖区域坏损的路面进行修建;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按规划逐步进行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③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河时建筑;

④驻地区域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各类垃圾;

⑤规范驻地区域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南大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拆除道路两侧违章建筑物、构筑物; ②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高都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程沈路,河册路,南大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程沈路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①驻地区域铺设彩板人行道,路两侧敷设排水管沟;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按规划进行改造建设或粉刷;

③道路两侧按规划设计进行绿化; ④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河时建筑;

⑤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堆积物品及各类垃圾;

⑥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⑦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

⑧清理整顿各类车辆的乱停乱放。河册路两侧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①道路两侧绿化;

②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河时建筑;

③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堆积物品及各类垃圾;

④清理整顿各类车辆的乱停乱放。南大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河时建筑;

②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罗西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湖北路,俄黄路,化武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湖北路的整治任务:

①对所辖区域的坏损路面改造修建;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铺设彩色人行道板,敷设排水管道;

③道路两侧绿化、驻地区域亮化; ④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

⑤清理驻地区域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各类垃圾;

⑥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 ⑦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

俄黄路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对所辖区域所有坏损路面改造修建; ②道路两侧绿化;

③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

④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化武路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改造修建现有路面;

②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

③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汤庄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老206国道两侧、樱花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驻地区域老206国道两侧的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房按规划逐步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②道路两侧绿化、驻地区域设置路灯亮化;

③拆除所辖区域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

物、构筑物;

④清理驻地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各类垃圾;

⑤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樱花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道路两侧的绿化完善提升; ②清理道路两侧“三堆”;

③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

四、驻地规划及村居规划

傅庄街道办事处、册山街道办事处、高都街道办事处、罗西街道办事处、汤庄街道办事处五个街道办事处,要求在完成驻地控制性详规的修编或编制。

全区各街道办事处行政村规划修编率达到30%;各办事处的行政村居的规划全部修编完成。

五、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与要求

村的环境整治

1、村内大街小巷都整洁卫生,无“三堆”,排水管沟畅通。

2、主要街道绿化、亮化;

3、村内卫生有专人管理,垃圾及时清理。

旧村居改造建设的任务与要求

1、全区每个街道办事处至少有一个村进行村庄改造建设。

2、村改造建设要符合建设程序,要在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工程建设文件、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后进行建设。

3、单体设计要由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设计,并经法定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六、组织领导

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11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中村,浙南水乡,环境规划整治

从狭义上说, 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 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 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 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浙江省平阳县厚垟村便是具有上述两个特点的城中村。在厚垟村美丽乡村环境规划整治中, 针对传统城镇格局中的文化传承与特色体现, 以及城中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

1 项目简介

1.1 村落概况

鳌江镇是浙南古老的商埠, 北宋时期, 由渔人聚集成市, 清朝初期设置了海关, 素有“中国古鳌头”、“瓯闽小上海”之美誉, 是温州南翼经济、科技、金融和交通重镇, 也是平阳县的经济、金融、交通中心。

厚垟村位于鳌江镇东部, 现有土地面积887.6亩 (其中水田819.6亩, 旱地58亩) , 总户数370户, 总人口1493人。昆鳌大道贯穿而过, 交通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整个村庄四面环水, 有着粉墙黛瓦的朴素、星罗棋布的神秘和田园风光的恬然, 是未来鳌江镇城市化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最前沿地区之一。

1.2 现状问题

1.2.1 传统青砖建筑文化走向衰败

青砖承袭了三千年的建筑历史, 历经形式和工艺的演变, 以其美观、可塑性强等优点, 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依托厚垟河水上交通和大片水浸低洼田的自然资源, 厚垟村烧制砖瓦也已上百年的历史。但传统青砖、青瓦由粘土烧制而成, 占用大量耕地, 且砖瓦窑的生产作业带来了一系列污染问题, 临近昆鳌大道的一座砖瓦窑已经被有关部门强行拆除。作为历史遗存的砖瓦窑, 需要为其寻找新的存在价值。

1.2.2 河道水系生态状况逐渐恶化

乡镇企业大多为低技术粗放型经营, 与农田、居住点交织在一起, 缺乏环保处理设施, 污水、固废物随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 浙南水乡特点的厚垟村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威胁。

1.2.3 村落空间肌理、特色风貌受到破坏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村庄建筑规模急剧扩大, 住宅无序建设、违章搭建现象严重, 与村庄的历史风貌冲突严重, 部分民居面目全非, 特色荡然无存。

1.2.4 存在村落消失的危机

厚垟村位于平阳县昆阳镇与经济中心鳌江镇的中心地段, 随着昆鳌大道的建成及平阳县农房集聚工程建设, 根据《平阳县鳌江镇北农房集聚点控制性详细规划》, 到2020年, 昆阳镇与鳌江镇将对接, 厚垟村将成为平阳县集居住、商业、商务及相关配套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新区。在县域总体规划中, 厚垟村将819.6亩水田规划为商务设施用地、商业设施用地、商住混合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 厚垟村可能逐步消失 (见图1、图2) 。

1.2.5 地域文化特点

厚垟村地域文化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 以“河网”为代表的浙南水乡

厚垟村四面环水, 水网纵横, 小桥流水, 古镇村庄别有韵味, 具有良好的江南水乡景观资源。

(2) 以“龙舟”为代表的龙舟文化

鳌江大龙始于明万历年间, 当地渔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 鱼虾满舱, 庆祝丰年, 在每年元宵节前夕, 兴起划大龙活动。厚垟村在每年的划龙舟比赛中都能勇夺桂冠, 作为荣誉, 村民将“大功臣”龙舟供奉在村内的灵应庙中。

(3) 以“青砖”为代表的砖窑文化

厚垟村以其独特的青砖生产工艺在整个鳌江镇乃至平阳县远近闻名, 传统工艺生产的青砖、青瓦在厚垟村已有上百年历史, 远销周边地区。村内现存的一座保留较为完整的砖瓦窑, 内部采用青砖叠涩形成穹顶, 与建筑史上具有经典艺术价值的罗马万神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 规划目标与原则

2.1 规划目标

恢复厚垟村原有的水乡风貌, 在城市保留一块具有农业特色的记忆空间, 建设美好人居环境, 推动厚垟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环境美化、建筑立面改造、场地整治以及完善设施, 进行科学可行的景观方案规划设计, 将厚垟改造成一个古朴自然、如诗如画的生态水乡。

2.2 规划原则

以尊重文化、尊重现实、延续文脉为原则, 尽可能保留恢复原有空间格局, 做到保护与更新有机平衡, 因地制宜, 满足人们对居住、休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人性化原则:尊重人的行为习惯, 突出对人性空间的重视, 如提供舒适活动的公共空间环境等。

生态性原则: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和谐发展, 确保改造后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未来发展, 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

协调性原则:做到建筑外立面协调统一, 周边环境与建筑协调统一, 景观小品与环境协调统一, 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寻求变化。

经济性原则:符合经济美观原则, 控制投资造价, 具体操作上切实可行。

3 规划分析

3.1 道路交通规划

厚垟村内道路规划分为车行主道、车行次道、步行道路三个等级;车行主道路网呈三角形, 红线宽度为6~12米;车行次道主要为环滨水道路, 红线宽度为3~6米;梳理街巷空间, 局部拓宽, 形成岛内贯通的网状步行道路, 红线宽度为1.5~3米。重新设计滨水游步道和街巷道路铺装, 以青砖为主要铺装材料。村入口设置公交枢纽, 用于厚垟村的对外交通;结合公交枢纽设置机动车社会停车场 (见图3) 。

3.2 景观空间规划

保留“浙南水乡”的特殊空间结构, 将粉墙黛瓦、清幽、闲逸作为村落形象定位。一是对不符合村庄整体空间环境的现状场地予以改善, 二是对违章、危旧建筑拆除后形成的新的景观空间予以完善。主要通过种植景观植被、更换场地铺装材料、增加环境设施等措施, 使空间环境与厚垟水乡的空间格局相协调, 成为宜居、宜游的城中村落 (见图4) 。

3.3 旅游规划

引导特色旅游产业, 以原生态村落为载体, 依托鳌江镇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 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 发展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都市农业, 形成一个具有原生空间脉络、融合多重功能的“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特色水乡。总体布局有“田园牧歌养生区”“烟水渔庄度假区”“日月岛生态风景区”, 并开通水上游览路线 (见图5、图6) 。

4 整治措施

4.1 景观环境整治

4.1.1 村入口景观提升

厚垟村蕴含着深厚的龙舟文化, 并在每年的划龙舟比赛中都能勇夺桂冠。为弘扬村民的进取精神, 村主入口的形象采用了龙舟的设计意向, 名为“云起龙骧”, 寓意厚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能乘时而起, 卓尔不群 (见图7) 。

4.1.2 游园绿地整治

对村内堆满杂物的街头空地、随意搭建占用的场地、废弃的砖瓦窑等进行改造。拆除违章建筑、管线落地、打通街巷视线;清除任意堆放的杂物和垃圾、种植乡土植物、丰富绿化层次;增加凉亭、廊架等景观设施可供村民及外来游客休息;设置景墙和座椅进行空间的围合和划分;园路和广场主要采用青砖作为铺装;保留具有历史记忆的古树、古桥、石墙等, 放置赋有乡村气息的小品和构筑物, 如传统青砖砌筑的“残垣断壁”景墙、再现民俗传统的生活器具等, 增加趣味性、观赏性和游玩性 (见图8、图9) 。

4.1.3 庭院景观整治

保留传统的院落空间形式, 对破败庭院进行修复。村内庭院大多荒废, 杂草丛生, 少数庭院还保留着传统的青砖铺地, 样式图案多样, 富有特色。设计要求清除杂草, 保留高低起伏的石砌围墙, 水泥围墙太过生硬, 统一粉刷成白色, 并运用园林式的做法适当镂空, 用青砖、青瓦拼接形成的花格进行装饰。种植芭蕉、竹子等乔灌木, 增加绿化和硬质铺装 (见图10) 。

4.1.4 街巷道路整治

保持原有街巷空间尺度, 将传统文化以景观节点的形式穿插于整个空间体系中, 如对厚垟龙舟文化、砖瓦窑文化、水乡特色等的保护与利用。对传统风貌街巷的历史要素, 如树木、条石、青砖、石墙、传统路面铺装等进行保护;拆除有碍观瞻的围墙和闲置的违章建筑, 打通村落街巷;道路采用青砖、青瓦和卵石镶嵌的铺设;路边可放置赋有乡村生活气息的景观小品, 犹如一个“生活博物馆” (见图11) 。

4.1.5 滨水景观整治

沿厚垟河扩展滨水景观层次, 构筑亲水人居, 打造核心景观。保持河道现有的走向、宽度, 恢复原有的水乡特色风貌及空间尺度;疏通河道, 清理河道垃圾, 改善水质;打通滨水两岸道路, 沿河形成连续性的公共空间, 铺设青石板、青砖、卵石镶嵌的滨水步行道;种植水生植物, 实现生态驳岸;增加亲水空间, 形成“水如棋局分街陌, 山似屏帏绕画楼”的浙南水乡风貌 (见图12) 。

4.2 建筑整治

建筑整治的重点为保留传统建筑、整治新建建筑、拆除违章建筑三个原则。

保留:针对传统建筑采取的措施。村内大部分建筑为上世纪60~70年代所建, 另有数所清末民国的住宅, 这些建筑大多为砖石和木质结构, 还有崇福寺、灵应庙、翁乐亭等近代所建的宗教建筑予以保留。

整治:针对建筑质量良好, 但形态、色彩、肌理与整体水乡风貌不协调的新建建筑, 结合粉墙黛瓦的定位和经济上的可行性, 以经济性为原则, 用最少的投入对所有建筑进行外墙的统一粉刷, 屋顶平改坡, 在现有建筑山墙上增加窗檐和青砖勒角。整治后的厚垟村如同一幅展开的水墨画 (见图13、图14) 。

拆除:针对与村落整体风貌有较大冲突且具备拆除条件, 或为违章搭建的临时性建筑, 或因基础设施建设而需要拆除的建筑。拆除后改为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恢复庭院空间或道路等基础设施用地。

5 结语

城中村问题一直是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千年古村的自然与历史人文环境显得尤为脆弱, 如何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条件下, 使“城中村”成为城市居民思念乡情、记住乡愁的场所空间, 避免沦为城市综合新区, 正确处理环境整治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挖掘、保护、利用村落特色尤为迫切和重要。

厚垟村环境整治中, 通过保留特殊空间形式、重拾传统历史记忆、引导特色旅游产业三个步骤, 精心重塑具有浙南水乡风情的“城中村”。以环境规划整治来梳理村落空间脉络, 引导村落产业体系, 从而实现古村的保护与传承, 对城镇建设中特色村落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奔, 杨忠伟, 郑皓.基于创新分类引导下的苏州村庄整治规划模型探索[J].小城镇建设, 2013 (10) :61-70.

[2]张学文, 陈齐特.村落特色的保护与传承—以江山市瓦窑村为例[C].理想空间, 2014 (7) :68-77.

[3]平阳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2013-2017) [Z].2013.

上一篇:小猫的小作文四年级精选450字下一篇:十二月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