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公开信400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护环境的公开信400(精选8篇)

保护环境的公开信400 篇1

近年来,我区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区上下特别是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今年是全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和我区“552”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的关键之年,要基本完成江口轻化投资区整治摘帽和化工行业整治,全面完成电镀、造纸和印染业的达标整治,完成沿河排放废水企业整治的达标验收,完成污水处理厂的整治和污水管网建设等,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为此,区委、区政府要求所有企业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共同努力,实现今年确定的工作目标。

具体要做到: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和治理力度,实现达标排放;加速治理进度,制定和落实治理措施,确保如期完成整治达标验收;加强环境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环境安全责任制度,严格防范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环境安全;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开拓生产环保型、资源节约型产品。

今年,区委、区政府将加大环境整治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

对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条件较差的企业一律依法关停并转;对未经环保许可擅自投入生产的污染项目,坚决依法停产;对不达标、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达标的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排污期间必须实行限产、限排;对治理不力、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实施停产整治;对未整治到位、未经环保部门验收达标的企业一律不予环保行政许可;对因环境管理不力,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依法追究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对阻挠、抗拒环保部门依法履行任务的将依法从重从快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做到守土有责,认真承担区域环境保护整治任务;环保部门要依法行政,切实认真履行职责;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协同作战。

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协助;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及时曝光违法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强化监督,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共同营造环境整治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整体合力。

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一个青山碧水蓝天的美好xx而努力!

中共xx市委常委、xx区委书记 黄xx

xx市xx区人民政府区长 徐xx

保护环境的公开信400 篇2

市场经济需要财务信息的公开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来自多方投资主体所形成的独立的经济组织,既要接受经济社会的广泛监督,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状况如实地向社会披露,接受社会对企业评价和判断,以便在企业管理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又要使企业的商业秘密得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坚决杜绝对外界披露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研发和创新而形成企业独有的设计方式、专有技术、管理技巧、管理方法及具体成本核算项目等成果资料。在这里“公开”与“保护”一定要有其特定的经济对象和经济内涵。具体地讲,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该公开的资料必须依法全面如实的公开,该保密的资料必须严格有效地依法保护。两者所指向的虽是同一经济组织,但实际经济内容有本质区别。

科学界定公开财务信息和保护商业秘密的界限,为财务人员依法公开财务信息提供比较规范的操作依据,是保护商业秘密的必要条件。

我国有关部门均对财务信息公开披露的内容作了原则规定。一些上市公司的年度中期和年度公开发表的财务报告也为规范公开财务信息和保护商业秘密提供了“样本”。但是,要把法律规定当成广大实业界领导人和财务人员的意志,要把正确“公开”和“保护”的关系当做领导人和财务人员的自觉行动,须有个认真学习和深化理解的过程,特别是我国财会队伍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思维影响,从总体上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专业素质及观念,这个过程就显得更为重要。界定公开财务信息和保护商业秘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但有些基本内容是可以以年度公开企业财务报告为例,对应重点披露的财务信息可能涉及的商业秘密可作相关的界定。当企业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向社会公开重大事件会损害企业利益时,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可不予公开。

对于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而言,财务信息的披露是相当重要的。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者、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相关人员。使用者不同,目的就不同,因而对财务资料的关注点也有所不同。企业的管理者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企业要完成预定的经营目标,就必须对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经营项目进行决策,而正确的决策必须以相关的、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依据。如,当企业做出通过银行贷款来筹集生产急需资金的决策前,必须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就企业目前的资产负债、资产构成及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国家相关部门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必然要通过税收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政策的调整。在宏观调控中,调控主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提供的数据。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的信息资料和数据是国家统计部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资料来源。国家税务部门进行的税收征管是以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证券管理部门无论是对企业上市前的资格的审查,还是对企业上市后的监管,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依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发行与交易进行监督管理中,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其监管的重要内容,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又是其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督的主要依据。投资者多数不能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但需要利用财务部门提供的信息对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对企业经营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债权人关心的主要是企业能否按期支付本息。他需要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从而做出向企业提供贷款、维持原贷款数额、追加贷款、收回贷款或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职工在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时,也要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下转136页)(上接123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企业的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它是构成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原动力,也就是说,保护它比公开它的信息更为重要。我们常说,一项技术、一个产品能救活一个企业,通常指的是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谁拥有先进的专利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谁就拥有市场的占有率,就能掌握生存权,取得他人无法取得的经营效率。反之,企业的前途和生存就会出现危机。没有商业秘密的保护,企业财务信息公开就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财务信息公开与商业秘密之间的关系呢?保护商业秘密不能影响和降低公开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更不能以保护商业秘密为理由拒绝向相关部门和投资者报告财务信息。首先,商业秘密是有时间界限的。保护商业秘密是保护有效期限以内的企业特殊权利,一旦保护期限已过,秘密就不成其为秘密。其次,商业秘密是有特定的经济内涵的,不能认为什么财务信息都是商业秘密,对应该公开的财务信息应如实公开。其三,保护商业秘密是有特定范围的。商业秘密的保护,从法律和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应该是对竞争对手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以保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对企业的业务主管部门,如全国性垄断企业的上级企业、紧密型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等,不仅不能保守秘密,而且应该主动向其报告经营管理工作,包括有关商业秘密的内容。而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及工作人员,对所辖企业的商业秘密有义务为其保密,不能将所辖企业的商业秘密泄漏给他人,否则应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摘要:揭示了企业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与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财务信息的公开与商业秘密的保护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如能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能促使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保护环境的公开信400 篇3

关键词:财务信息;商业秘密;财务报表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开财务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十分的重要,然而,企业财务活动日趋复杂,由于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财务报表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财务信息的这种不对称现象,才使得很多受贿现象、贪污行为、暗箱操作方式有可乘之机,因此,只有提高财务报告内容的有效性,才能够解决现有的一些问题,进而实现整个企业以及市场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如何保证财务信息透明公开和上市公司的商业秘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只有采取合理的手段,针对问题进行具体的进行分析,才会从根本保护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一、公开财务信息的范围

所谓的财务信息就是会计提供的信息和财务管理方法形成的相关信息,财务信息产生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报表、企业成本费用报表及其他内部报表等。财务信息是按照国家一定的法律政策以及规章,编制的一整套财务报表,其中包含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这些统计表,企业会及时的公开,用以市场正确的判断证券投资价值,进而来保障股东以及债券人的合法权益。公开财务信息是帮助企业管理者决策和规划的重要导向指标,如果公开信息不准确,就会使得决策者的判断和决策产生错误,给投资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投资信息想,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公开财务信息与保护商业秘密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公开财务信息范围较大。由上述公开信息的范围来看,所谓的财务信息就是会计提供的信息和财务管理方法形成的向相关信息,前者包含了很多公司产品研发费用以及产品成本的信息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泄漏了企业的商业秘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旦这些信息被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得到,就会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抑制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所以说,公开财务信息,往往会造成商业秘密的泄漏,对企业及企业各大股东以及债券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影响,这种公开信息与商业秘密的矛盾,往往会造成财务公开工作无法正常的进行,就算企业原意公开财务信息,但是其信息的真实性是需要进一步考察的。

(二)法律条款上的矛盾。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是法律条款所规定的,但是就目前来看,一旦企业财务信息公开披露了,竞争对手就会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取到信息,导致商业秘密的泄漏,以合法的形式获得的信息,上市公司就不可能要求其赔偿和弥补。所以,导致很多企业的利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这种矛盾现阶段根本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导致公开财务信息成为了一种企业风险,很多企业不愿意冒这种风险去公开财务信息。

(三)财务信息供求双方出现矛盾。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企业公开财务信息成为了财务信息供求双方的一种博弈,从信息提供方来看,公开财务信息一定要保护好自身的商业秘密,所以提供信息过程中要进行慎重的考虑,防止对手从中能够获取到相关商业机密,所以,这就导致其产生了一定的成本费用,增加了企业财务的负担。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往往会涉及到单位的政务、业务等,一些单位领导不愿透露的信息,这就引起很多时候很多企业出于某种原因,就会隐瞒财务信息,出现内幕交易、暗箱操作、“内部人控制”等行为。

(四)与企业融资的冲突。我们都知道商业秘密是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重要信息,从某些角度来看也属于一个企业所独有的一种资产,可是,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向社会进行融资,但是,融资的过程,就必须要使得投资者充分的了解企业的现在和过去的情况,为了赢得投资者的信赖,很多企业不得不公开财政信息,同时,也不得不公开一部分商业秘密,这就导致,公开财务信息与保护商业秘密形成了冲突,这些商业秘密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五)理念上的冲突。公开财务信息的原则要求企业尽可能全面的公开信息,最好要公开最重要的信息,越详细越好,这样才能够保证社会信息的准确,可是这完全与保护商业秘密的理念不同。因为保护商业秘密,就必须尽量减少信息的公开程度,其目的就是提高私有信息的程度,减少公共信息,进而保护企业商业秘密。这种理念上的冲突,使得公开财务信息与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成为了一种对立,影响了两者的协调性。

三、公开财务信息与保护商业秘密的协调

(一) 缩小公开财务信息的范围。对于现如今公开财务信息容易泄露商业机密的现象,我们应当采取缩小公开财务信息的范围的手段,来解决这种矛盾的,在公开财务信息时,应当只要求公开一个年度的信息。应披露企业为实现经营业绩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其手段,对于企业产品成本以及生产规模不应给与公开,只有缩减公开信息的范围,才能够更好的保护企业股东以及多数债券人的利益。

(二)完善法律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的保护和扶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财务信息的保护,就是对其商业秘密的保护,所以,要想使多数上市企业能乐于公开财务信息,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就必须要强化法律对其保护程度,同时,还要出台一些扶持的政策,促进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要对公开财务信息的企业提供追责的法律权限,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相关经营行为。

(三)强化企业财务监管部门的职能。要想解决企业在进行公开财务信息过程中出现的内幕交易、暗箱操作、“内部人控制”等行为,国家应当强化有关监管部门的职能,对企业进行严厉的查处,从法律和管理两方面对企业公开财务信息不正当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还要对企业领导人的思想作风进行积极的教育,提高监管部门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防止贪污受贿的现象发生,从而,从根本解决这种行为的产生。

(四)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保护机制。要想实现上市公司安全的融资过程,就必须要完善上市公司信息保护机制,这种机制主要就是要求上市公司取得商业秘密豁免权,上市公司可以到证券部门申请豁免制度,这样能够有利的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如果上市公司公开财务信息中存在其商业的秘密,上市公司可以简化公开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五)赋予上市公司选择权。赋予上市公司选择权,就是给与上市公司在公开财务信息的过程中选择性的公开自身的行业秘密,如果不愿意公开有关商业秘密的信息,可以不公开。对于盈利较好的上市公司往往会乐于公开公司战略或者盈利预测数据,反之则不愿意公开这些信息。所以,要给与上市公司一种选择权,进而调节整个证券市场的公平,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公开信息要符合相关的规则,要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还有,就是要强化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的水平,在管理过程中要兼顾公开财务信息与保护商业秘密两者的利益,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

结语:公开财务信息制度在平衡证券市场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公开财务信息和保护商业秘密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的冲突和矛盾,所以,在公开财务信息制度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其适度性原则,要注意处理好公开财务会计信息与保护商业秘密的关系。否则将会引起证券市场和公司竞争出现不稳定和不公平的现象,只有对现有问题冲突进行及时的协调,才会保证公开财务信息正常的进行,不断的针对矛盾进行研究,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还是很乐观的。

参考文献:

[1] 李萌. 论公开财务信息与保护商业机密[J]. 商场现代化. 2012(07)

[2] 徐惠忠. 浅析商业秘密保护下的财务信息公开[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6)

保护环境的公开信400 篇4

园区各相关企业、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园区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园区管委会按照ISO14001标准已建立园区环境管理体系并切实执行。园区的环境方针是:科学规划,集约开发;创新创优,转型发展;规范管理,持续改进;防治污染,和谐发展。围绕此环境方针,园区管委会将不断加大园区的环境保护和运行控制力度,并持续改进。希望所有园区企业单位、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园区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并做好以下内容:

一、确立环保发展理念,增强环保法制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宗旨,自觉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认真学习、自觉遵守国家、省、市环保法律法规和园区环境管理规定、要求,加强职工环境教育和操作培训。规范项目建设、生产等各项报批手续,新建项目100%执行环评制度,污染项目100%执行“三同时”制度。

二、强化环境管理控制,确保污染达标排放。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生产废水100%按规定接管和排放。不超标排污、超量排污,不偷排直排废水,不以不正当方式排污。工艺废气、工业粉尘治理设施运行完好率达100%,达标率达100%。控制厂界噪声,昼间≤65dB,夜间≤55dB。搞好内部环境卫生,维护园区市容环境卫生。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废油、废渣、污泥等危险固废100%安全处置。

三、推进节能减排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单位。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把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理念及方法,纳入企业发展建设、生产流程、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中,不断提升工艺装备水平,主动调整或压缩、淘汰物耗能耗高、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低的工艺和产品,尽一切可能削减资源能源占用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四、落实环境安全措施,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强化火灾、环境污染事故等安全隐患的日常检查和预防工作,做到无火灾、爆炸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应急准备与响应机制,必要时开展应急演练。发生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事故等紧急状况时要及时向园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通报,并采取正确方法积极处置。

五、自觉接受环保监督,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如实向环保部门申报排污状况,主动接受环境现场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及时缴纳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在身体力行做好自身环保工作的同时,积极支持配合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维护园区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XXXXX管委会

保护环境的公开信400 篇5

现在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桂花非常的香。晚上我和妈妈去散步,一路上都闻到了桂花的香味,突然我看到有人在摘桂花,摘完问了一下就丢在地上,那个人真可恶。如果每个人都像他那样,那我们就闻不到桂花的香味,所以我们要保护植物,不让那些人来摘它,这些人真是没道德的人。

我们继续走,发现有不少人牵着狗狗在散步,这些狗狗非常可爱,也有很多品种,比如吉娃娃,哈巴狗,沙皮狗。可是我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行为,有些小狗大小便在小路上,非常恶心,非常臭,一不留神就会踩到狗屎。这些带狗散步的人以后要注意了,如果狗狗要大小便,一定要及时清理,不要拉在树旁边和草丛里,这样我们的家园才干净。这就要求我们养狗的主人要做个有道德的人。

保护环境的公开信400 篇6

关于保护生态,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地方做起。例如:在路上看到小狗被人欺负时,可以出手相助,保护那只小狗。不只有动物,就连植物都需要保护。植物有生命,又很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在路上看到小动物、植物、昆虫,都不该因为他们很丑、很恶心、很狼狈,而藉机欺负它们。另外我们还可以做的,就是保护濒临绝种的动物。虽然听起来好像要很专业,但是我们也可以付出努力。能够多关心生态相关议题、珍惜自然环境云云。我们不浪费水资源、电,美化环境、爱护小动物,这些全都是“保护生态的智慧”。

有很多珍稀动物协会或保护生态团体都不断发起各项活动,得以让“保护生态”这项智慧发扬光大,更广为人知。而我们如果不断参与这类活动,就一定会感化大家,让他们也能够一起努力,保护世界上由小到大的任何动、植物。

保护环境的公开信400 篇7

关键词:政务公开,档案,隐私权,保护

随着我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 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化的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政务公开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此中间, 也出现了一些矛盾问题, 一方面, 全社会希望政府公布的信息多一些公开性和透明度, 另一方面, 公民又要求自己档案信息的隐私权得到充分保护, 不愿意自己的隐私通过自己以外的渠道得到传播。因此, 在构建“阳光政府”的过程中, 如何在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隐私权找到平衡, 成为当务之急。

一、隐私权的含义

《韦氏大词典》对隐私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独立于其他公司或者其他人的性质或者状态;不受未经批准的监视或者视察;隐居、私宅、私人事务、私密环境等。它本质上是不愿为他人知道或者侵入的信息和领域, 一般是当事人故意隐瞒而不愿为外人知晓的信息, 主要包含隐私保有权、隐私知情权、隐私公开权、隐私使用权四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 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种基本人格权, 已逐渐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通过了解隐私权我们不难看出, 保护公民隐私, 其实质是赋予公民个人人格的独立与对自身信息传播的控制权。

二、隐私权在档案管理中的涉及的范围

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原始纪录, 其中包含了大量涉及隐私内容的信息。从国家各级档案机构保存的档案来看, 能够涉及到公民隐私的的档案类型, 主要涵盖人事档案、户籍档案、病历档案、金融档案及司法机关的档案, 其中主要记载了有关公民自然状况的隐私, 诸如出生、死亡及健康方面的隐私、婚姻状况和财产方面的隐私等等。档案利用活动中对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正当要求, 而且也是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即使是在特定条件下, 特殊状况下, 相关组织和部门有权对公民的隐私进行调查, 也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和法规, 对与办案无关的个人隐私, 应当予以保密。否则, 视为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三、政务公开对档案信息隐私权的挑战和影响

档案信息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在传统的个人资料收集过程中安全性较高, 但在政务公开背景下,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技术使得档案信息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 也给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带来更大的问题。政务公开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电子化、网络化, 在满足了公民知情权的同时, 隐私权有时却得不到保障。一是档案利用群体的扩大化。当前政务信息的公开, 多依托网络, 这使得档案数字化成为主流方式。而在数字化过程中, 许多网站大多是以外包的形式, 交给外包方负责维护。这中间, 使得一些本不该接触档案的人看到了信息, 容易造成档案中隐私信息的泄漏。二是数据传输存在不稳定因素。档案信息在数字化传输过程中, 网络的不可控性导致档案信息安全难以保证, 可能会出现数据传输错误、丢失数据等情况, 从而造成信息的泄漏。三是传播更广泛。数字化的隐私信息通过网络传输更快、更广、更容易, 如果隐私信息遭到泄漏, 传播的广度和速度难以估计。

四、政务公开下加强档案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思考和对策

(一) 制定政务公开下档案行业的隐私保护政策

国家要明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法》、《隐私权保护法》和《国家保密法》之间的关系, 使三者相互衔接和配套, 以奠定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法律框架。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政策, 并在所在的政务公开的网站显著位置明示。对公开的个人资料的目的、方式、应用范围进行明确, 承诺对提供的资料进行保密和实施安全措施。同时, 还应对用户的请求阅览权、删除权进行告知, 并注明免责条款。

(二) 在档案管理中采取措施

要对涉及到公民隐私权的档案进行鉴定和区分, 与一般档案分开保管, 区别对待, 保证涉及隐私信息的档案安全、保密。对于需要查阅档案的个人和单位, 在获得授权后, 对档案的应用只限于达到既定的目的, 档案管理工作者, 要提醒利用者注意事项, 禁止以档案法规中明令禁止的形式对外公布。

(三) 加强对档案隐私权的技术保护

对于涉及到出身情况、政治倾向、犯罪记录、宗教信仰、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一些敏感的个人资料, 必须经过审核和批准, 档案人员才允许对其进行查阅和传播。同时, 还要利用软件管理工具、加密软件等工具, 完善档案管理的保护技术, 没有得到授权的人禁止查看档案信息。

(四)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相关数据显示, 发生网络安全攻击事件的70%是来自内部网络的病毒侵犯。因此, 要强化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 配备安全性较强的网络操作系统, 配置较高的安全级别, 关闭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用功能, 保证系统内部相互调用档案材料不对外公开。

参考文献

[1]刘作翔.信息公开、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J].学习与探索, 2004, (4) .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工作 篇8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 档案利用 档案鉴定

伴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的不断深入,社会加速转型中的档案工作环境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档案馆是集中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作为政府信息主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依据《档案法》及其相关规定,依然保管在档案馆。因其内容的不公开,无法对社会开放。

2008年7月某市一位市民,到当地发改委申请信息公开,查阅1996年所住某小区占地拆迁批复,经发改委查阅,该文件依年度被整理归档后进入档案封闭管理期,作为永久保管档案已向当地档案馆移交。于是该市民来到档案馆要求查阅带有该文件的档案。但依据《档案法》,该档案未满30年,不能开放,如果查阅该档案,依据相关解密划控规定,需持有档案移交单位同意其查阅该份未开放档案的证明信,档案馆方可提供利用。为此,该市民又一次返回档案移交单位要求开具查档证明信,但被移交单位以该文件已归档,属不开放档案,应遵从《档案法》规定,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畴为由拒绝。该市民多次往返于档案馆与移交单位之间查阅未果,最终该市民扬言要以信息不公开,政府不作为将档案移交单位及当地档案馆告上法庭。虽然事情最终没有走上法庭,但作为保管档案,查阅政府信息的第三方档案部门在政府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的大环境下,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档案工作如何开展成为摆在档案部门面前的新问题。

一、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工作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1.政府信息与档案各自依照的立法之间的冲突。记录政府信息的文件一般在法定归档期内转化为档案,因而档案包含经归档处理的政府信息,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前后演变关系,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同一事物不同生命阶段,从政府信息到政府档案经历了从开放到封闭再到开放的转换,其间既相互矛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其信息资源的功能。此外,所依照的法律规范也存在矛盾与冲突。《条例》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党和国家机密都要依法向社会公开。可见,《条例》“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但各级各类档案部门所遵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易开放的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这就造成了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在效力上相互抵触。《档案法》与《条例》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按照上位法优先原则,《档案法》优先《条例》,而按照新法优先于旧法的原则,《条例》又优先于《档案法》,两难之中选择上位法优先,这在法理上是正确,但在实践中,任何法律规范都应与社会经济条件相互依存,《档案法》立法于1987年,修改于1996年,显然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显现出一些缺陷与不足,《条例》的立法精神与立法目的代表时代方向,修改和完善《档案法》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显得迫在眉睫。

2.传统的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面临挑战。我国档案部门现有的归档立卷方式大部分为案卷级,特别是年代久远的档案,文件级立卷在近几年才开展。在文件的开放鉴定工作中是逐份文件逐条审查,傳统做法是一本案卷中若有一份文件或一份文件中的某一部分不适宜开放,鉴于立卷未做到文件级,就只能对整卷档案做控制开放处理。然而《条例》实施后,一份文件或档案大部分内容可以开放,只有一小部门不适合开放,但将整份文件或全卷档案划为不开放范围,显然与条例精神相违背,上述传统的档案鉴定开放的方式、方法及鉴定原则显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3.如何界定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关系。档案的保密与开放利用是档案双重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相互矛盾同时也相互联系。政府部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领域范围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档案文件,其形成渠道、表现方式、内容、服务对象各不相同,档案的密级层次也各不相同。特别是政府机构形成的档案,有的涉及国家秘密,密级级别有的高,有的低;工商税务、清产核资等档案涉及商业秘密;公证、婚姻、司法、房屋土地等档案涉及个人隐私,上述档案有的对公民都是保密档案,有的却仅限于部分人。面对复杂的档案保密范围以及多层次的政府信息公开需求,如果不能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国家信息安全有可能受到威胁。同时,部分具有较高价值的档案却可能被束之高阁,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公开利用。切实构建一个合理和有效的档案管理模式,协调好档案开放与保密工作的关系,对有效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十分重要。

三、面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大环境,档案部门如何应对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工作开展是一项政府服务行为,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状况。这种服务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面对各种层次、各种需要的社会公众。为充分体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树立良好形象,提高效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必须服务到位,使公众满意。档案管理部门既是政府信息的收集保管地,又是为政府服务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是服务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所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部门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应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环境,立法部门应顺应潮流,及时修订相关的档案法规。《档案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推动我国档案事业法制化进程,保障档案事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档案法》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日益表现出一些缺陷。要理顺档案与政府信息、档案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相互关系,做好档案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规范制度衔接,实现档案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和谐互动;同时,正确处理好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关系,有效地维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社会稳定;档案行政机关和各级专业主管机关,应积极配合开展《档案法》等法律规范的修改制定,尽快构建档案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互进和谐的档案法律规范体系。

2.适应政府信息公开大环境,档案工作部门应从源头做到档案文件收集齐全,及时整理归档。政府部门在行使政府职能的活动中形成大量文件,这些文件在运行周期结束后,如果不及时加以收集,或者收集不齐全,就可能导致日后查询不到这部分信息;此外,如果大量文件长期积压在各业务部门,很容易造成丢失,导致日后这部分信息的缺失。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担负起责任,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规范,对政府文件形成部门进行有效业务指导,保证政府文件收集齐全,并及时整理归档。对已列为政府公开信息的文件,为避免整理归档后又被重新打入档案封闭管理期,可以在形成单位直接划归为开放档案,确保文件在转化为档案时的有效接轨。做好上述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才能切实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3.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环境,档案部门应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立卷归档方式,推动文件级归档,加快档案信息化、数字化步伐。2009年夏天,两位市民持档案移交单位介绍信来到该市档案馆要求查阅档案,档案移交单位在介绍信上明确注明,只可提供档案正文,附件不得提供。传统案卷级的立卷方式,往往将文件正文、草稿、附件、公文批转流程等相关内容都装订在一起,这样档案部门在实际接待中操作起来很麻烦。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入,加快档案开放力度已变得势在必行。对于已移交进档案馆的档案,因历史等原因无法做到文件级归档的,应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逐步实现文件级检索,这样既方便鉴定审核,又方便利用。对一份档案或一份文件,把不能开放的部分做相应的处理,做到剩下的内容可以提供查阅,最大限度地开放已到期档案,实现档案安全、高效、合理的利用。

4.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自身学习,全面提高政策水平。在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应自觉增强角色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公众的知情权与信息权。在熟悉档案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成为掌握政府机构政策信息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服从国家信息化战略,服从服务型阳光政府建设大局的要求。坚定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服务核心职能不动摇,借助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增强服务理念,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改善服务环境,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匡定发,罗培.论政府信息公开环境工作改革创新[J].档案学研究,2009(2).

2.唐思慧.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公平保障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8(5).

上一篇:《充气雨衣》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工程主管试用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