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精选9篇)
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
浙教体〔2014〕111号
ZJSP04-2014-0010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卫计委: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和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维护广大学生身心健康、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水平,现将我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卫生保健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中小学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处置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其具体内容为:
(一)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研究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因素,评价发育和健康水平,掌握儿童青少年形态、生理、生化和心理的特点,对师生提出具体健康行为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二)促进学生健康。合理安排学生学习、劳动、锻炼、睡眠、文娱等时间,防止过度疲劳。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等有助体质健康提升的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和生活习惯。提出改善学生营养建议,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三)开展常见病预防和健康监测。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检查,每年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通知学生家长做好就诊治疗。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积极做好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协助矫治工作,做好预防意外伤害以及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将学生的健康监测信息反馈给教育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四)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贯彻执行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等法律法规,配合做好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制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把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五)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教学卫生、环境卫生管理,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六)开展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开展学生心理卫生保健。通过创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开展儿童行为指导和心理咨询,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八)开展卫生档案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及时收集卫生基础资料,建立档案,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制订工作计划,提出改进措施和评价工作效果的依据。
二、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职责任务
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是开展卫生教育教学和研究,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类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公益性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室(保健室)一般为学校内设机构。
中小学卫生室是指取得卫生部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中小学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等工作,不得开展诊疗服务。
学校卫生室(保健室)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是卫生健康教育,包括卫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研究,开展针对学生个体和群体卫生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及基本技能。二是公共卫生保健服务,包括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个体和群体健康评价;健康咨询与指导,包括合理膳食与营养、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等;传染病、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包括传染病、常见病监测,传染病疫情报告,协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针对学生的传染病、常见病预防控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加强学校场所卫生管理,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针对学校场所(包括教学、生活、环境、食品和饮用水等方面)的卫生监测;做好意外伤害和危重病例的现场急救与疾病送诊;参与处置学校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红十字会等相关工作。
三、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建设要求
(一)中小学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选择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寄宿制幼儿园或收托600名以上儿童的幼儿园必须设立卫生室。
按照相关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保健人员可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2.中小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相关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应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人员应通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上岗,提升我省中小学卫生保健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3.鼓励人员配备有困难,特别是规模较小难以单独配备校医的学校,采取业务托管等形式,委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卫生机构代理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控、食品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当地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统筹协调建立托管工作机制,业务托管双方须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要将学校业务托管工作量计入医疗机构(单位)岗位绩效考评范围,指定专门的卫技人员到学校医务室开展工作,负责学校全体师生的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咨询和宣传教育及其他协议范围内的工作。
(二)中小学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按照建筑面积、功能分区以及卫生器材、设施配备等要求,建设学校卫生(保健)室。中小学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有条件的学校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提高卫生室配备标准,以保证日常卫生工作开展。
四、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一)完善管理体制。
1.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由教育部门主管,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实力量,切实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2.卫生部门要将学校卫生室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照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提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相关技术指导。
3.学校应成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保健卫生工作规划,建立健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有关内部规章制度,落实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主体责任。
(二)强化服务管理。
1.学校应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和学生健康档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建立特异性体质和特殊疾病患儿健康管理制度。
2.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学生健康观察、因病缺勤缺课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学校卫生保健相关工作制度。
3.学校应加强对中小学卫生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培训和指导。开展面向全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教育。
4.学校应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将卫生保健工作纳入学校业绩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三)加强与校外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协同。
1.大力推进“医教结合”,充分利用教育、卫生、食药监等方面资源,形成功能衔接、优势互补、依责履职的合作机制,尤其是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联处联报”机制。
2.中小学医务室在加强学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建设的同时,应建立送诊机制,加强与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三级医院的协同,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急、重症学生患者的转诊工作。
3.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社区与学校卫生一体化工作机制。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体系,医教结合、防保为主、专兼结合,加快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
浙江省教育厅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4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系统收到的浙江省幼托机构、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
1.2 判断标准
突发事件的判断参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确定。
1.3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04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浙江省共网络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097起,其中发生在学校769 起,占70.10%。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发病数33 000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9.09/10万。其中传染病爆发事件617起,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80.23%;食物中毒50起,占6.50%。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舟山2004年和2006年、嘉兴2007年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其余地区4 a间均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其中前3位的分别是温州(174起)、宁波(121起)、湖州(92起),占学校突发事件总数的50.23%。宁波、湖州的事件报告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余地区报告数量相对比较稳定。
2.2.2 时间分布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呈双峰分布,2月和7,8月突发事件数最低,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4-6月和11,12月,且春夏学期事件报告相对秋冬学期更多。其中2004年1月、2005年2月和2007年7月没有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见图1。
2.2.3 学校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学校,其中乡镇小学占52.28%,乡镇中学占13.13%。2004-2006年各有1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9.09/10万。
2.3 突发事件类型
2004-2007年浙江省学校突发事件共发生769起,其中传染病疫情617起(其中水痘220起,流行性腮腺炎175起,流行性感冒108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80.23%,食物中毒50起,占6.50%;其他公共卫生事件89起,其中2004年(76起)占85.39%。2004年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9起)和环境事件(1起)发生;2005年和2007年均有流感样病例爆发,分别为2起和1起。见表2。
3 讨论
自2004年我国使用统一的报告信息平台(网络直报系统)以来,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与敏感性大大提高,对及时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可以看到,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中在乡镇学校,以乡小学为主,同时乡中学和县小学也有一定的比例,表明乡小学将是目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与其他相关文献报道一致[3,4,5,6]。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分布与学生的作息规律密切相关,学生放假后,集体活动减少,学校突发事件明显较少,3月学校开学后突发事件数量开始增多,至4-6月出现高峰,7,8月开始下降,学期结束备考期间(12月份左右)学校突发事件又有所增多,提示应在学期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学校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风疹、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最为常见,因此在冬春季节加强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由于人口密集,学生密切接触,成为各类突发事件的高发场所;学校突发疫情具有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因此学校卫生工作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浙江省外来人口较多,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及个体幼托机构更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的重点场所。
针对当前浙江省实际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笔者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1)各地教育部门应认真履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增加校医编制,同时加强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改善寄宿学校的学生宿舍环境;(2)学校要充分利用卫生课、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重点普及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加强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紧密合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学校卫生的指导,在学校建立学生缺勤监测系统开展早期预警机制研究,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4)学校作为突发事件的易发场所有其自身特点,其应急机制亟需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7]。
参考文献
[1]王陇德,齐小秋,祈国明,等.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
[2]张颖,曾光.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81-82.
[3]李侯健,张慧君,龚健,等.2004-2006年广西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应用预防医学,2007,13(4):209-211.
[4]马晓晨,李可群,松凯,等.2005-2006年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5):547-548.
[5]陈叶纪,邓舒.安徽2004-200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析.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5):5-7.
[6]丁胜非,陈碧云,段红英,等.湖南省2004-2005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54-655.
关键词:中职;卫生类;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班级为基本管理单位的,每个班级安排一名班主任,大部分班主任除了要进行教学工作外,还要进行班级学生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要维持班级的正常秩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等,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是由班主任直接决定的。中职卫生类学校主要是针对医药卫生行业的,其中设置了许多和医药卫生有关的专业,比如护理、助产、药剂、医学检验等。在卫生类中等职业学校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中职卫生类学校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针对这些特点。下面结合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说一说中职卫生类学校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式单一。卫生类是中职学校中的传统项目,一般的中职卫生类学校都有着较长的办学历史,办学历史长使这些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班主任管理工作方式的单一化。许多中职卫生类学校要求班主任通过严厉的方式治班,学生在班主任的高压下学习和生活,这种班主任管理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个性压抑,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班级的凝聚力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班主任管理松弛,致使班级形成不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级纪律不好,这种管理方式也影响了中职卫生类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忽视学生心理。中职卫生类学校录取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的热情不高,这些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没有职业意识,不愿意主动地学习专业技能。中职卫生类学校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女生比较多,女生的情绪较容易波动,管理难度大。许多中职卫生类学校的班主任進行班级管理时不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对于所有的学生采取相同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比如,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时,往往采用宣读违纪处分的条律和规定,学生违反了纪律,通过扣除常规积分来处理,这些因素导致了班级管理效果较差,学生无法从内心认同班集体。
3、职业导向不足。中职卫生类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普通医药卫生人才,中职卫生类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的培养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但是常常被班主任所忽视。许多中职卫生类学校的班主任只注意对班级纪律的管理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督促,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二、班主任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采用形式多样的管理方式。形式多样的管理方式可以为班级带来活力,保证管理的效率。有些学生自觉性较差,需要班主任对其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其在学习中用心投入,班主任对这些学习应该尽量严格要求。有些学生在压力下会产生不好的心理状态,班主任可以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进行管理,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其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有些学生由于遇到一些问题而产生自暴自弃的现象,班主任应该了解学生的问题产生原因,和学生多交谈、多疏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对于全班的管理,班主任可以利用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的方式。集中教育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进行,每一次班会根据班级的需要选择一个主题,个别教育可以通过和学生单独谈心进行。总之,多样的管理和教育方式能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2、利用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中职学生的年龄在十六周岁到十九周岁之间,这个年龄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叛逆,心理状态也不稳定,而且中职卫生类学校女生较多,这种现象尤其突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应该学习心理学有关知识,在工作中利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指导。在平时工作中班主任应该细心地观察学生,和学生多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管理工作中,通过心理疏导来解决学生的问题。总之,利用学生的心理进行管理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3、引导形成明确的职业目标。许多中职学生不喜欢学习,经常做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原因是由于其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造成的。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应该利用班会时间,教学时间以及平时管理时间渗透职业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将来工作的作用,自己将来可能从事什么工作,现在应该作哪些必要的准备。学生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后,对自己的要求自然会提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业会更加容易,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卫生类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班主任能够不断地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做到细心、用心,并且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文韬.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05;
[2] 孙宪萍.试论新背景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
[3] 陈丹丹.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07;
[4] 蔡玉娜.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7,03.
贵州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黔教体发〔2009〕65号
各市(州、地)教育局,各省直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 :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08]19号),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贵州实际,我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贵州省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何好的经验和建议,请反馈至我厅体卫艺处。
附件:贵州省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二OO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件:
贵州省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教学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条件。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学校卫生组织机构,分别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学校校长负责的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学校卫生工作,落实学校卫生工作专项经费,完善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五条 学校要定期召开卫生工作专题会议,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每学期开学和放假前后,组织卫生、后勤、保卫、教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等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形成制度。
第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卫生工作作为教育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将学校卫生工作作为目标考核和每年开学检查的内容。
第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建立信息报告网络,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畅通,做好学生食物中毒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的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
第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对学校的卫生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专项督查,学校要积极配合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章 学校健康教育
第十条 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要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学期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小学要充分利用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第十一条 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学校健康教育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要把膳食营养、预防结核病、艾滋病、食物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等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内容。
第十二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列入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中小学健康教育师资以现有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体育教师为基础。
第十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完成规定的健康教育具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学校要通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自觉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第四章 学校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治
第十四条 学校要加强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因病缺课登记、晨检及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等卫生制度。
第十五条 学校要按要求组织好学生体检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必须要求学生健康体检机构在体检结束后,向学生(家长)及学校反馈学生个体健康及学生群体健康的评价结果,对在体检中发现患有疾病的学生要及时做好转诊复查工作。对传染病人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第十六条 小学、幼儿园要在儿童入学、入托时认真查验接种证,督促无证或漏种的儿童家长及时完成补证、补种。
第十七条 学校要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岗位职责,认真落实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第五章 学校校园环境、教学和生活用房及厕所卫生
第十八条 学校校园、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要建立常规清扫制度和卫生检查制度,要做到地面清洁卫生、门窗墙面桌凳干净整洁,室内保持良好通风和采光。
第十九条 学校要建立固定的垃圾房或垃圾箱,对校园内的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或定期清理。
第二十条 教室的采光照明要达到国家“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和“黑板安全卫生要求”。
第二十一条 学校要建立厕所卫生每日清扫和检查制度,定时冲洗、清扫、消毒。厕所要设洗手池。
第二十二条 学校在新建、改建、扩建学生宿舍、食堂、浴室、理发室、厕所等,其选址、设计、用材等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要接受卫生部门的监督指导,通过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第六章 学校食堂食品及饮用水卫生
第二十三条 学校食堂必须严格按照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办理卫生许可证,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审查换证。
第二十四条 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设备与环境,食品的采购、保管及加工过程,食堂管理人员、生产加工人员的个人卫生,食堂的管理与监督等,均要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第二十五条 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以下各项食堂及饮用水管理制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库房验收、保管、领取制度,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食品生产加工卫生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餐具消毒制度,学生饮用水管理制度等。
学校食堂要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库房、食品加工、分餐等场所禁止住宿或存放其它物品,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第二十六条 学校食堂严禁采购和出售假冒伪劣、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长虫、污秽不洁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学校食堂要与固定供货商签订采购供货合同,保证质量安全。学校食堂从固定供货商处采购食品时,应查验供货商的工商营业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供货商身份证、健康证等资质证明,同时必须索取批量采购食品的相关质量检验(检疫)的有效合格证明及购货发票等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
第二十七条 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制售冷荤凉菜的高等学校食堂必须有凉菜间,并配有专用冷藏、洗涤消毒的设施设备。
第二十八条 学校食堂的餐饮具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
第二十九条 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必须持健康合格证及培训证方可上岗。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不得在食堂从业。
第三十条 学校应使用城镇水厂供应的管网水。暂无城镇水厂供应的管网水的学校,生活及饮用水源的选择、水源卫生防护及基本设施、水质检验要严格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进行卫生监督管理。
学校要明确专人负责供水的管理工作。凡是自抽、自备水或二次供水的学校,必须有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蓄水池周围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10米范围内不得有污水沟、厕所、垃圾池等污染源;学校对蓄水池要加盖加锁,定期清洗,定期对水质进行送检监测。
第三十一条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足量、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及设备,满足学生正常的生活及饮水需要。
用保温桶供水的,对保温桶应加盖上锁,应定期对保温桶彻底清洗。供应桶装水的,应在采购前向供水商索取合法的经营资质证明、合格有效的水质检验报告及送水员健康证明,定期对水质检测进行索证监督,每学期对饮水机进行清洗消毒。
第七章 学校卫生保健室及人员配备
第三十二条 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要设立卫生室,按在校生规模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配备必需的设施设备和药品;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应设立卫生室,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卫生科。
第三十三条 学校要关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落实福利待遇,支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明确本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卫生监督员,学校卫生监督员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对学校的教学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个人卫生等进行卫生监督,发现问题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督促整改。
第八章 奖励与责任追究
第三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制。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对因玩忽职守、疏于管理,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有关职责等行为造成学校发生卫生安全事故,对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执行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等要追究责任。
第九章 附件
方面着手,特定本制度: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李君强
副组长:王艳敏
成员:张晓丽 鞠传波 彭运波 王金清 金秀颖。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学校卫生工作会议,指导、研究学校卫生工作,解决学校卫生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环境卫生管理
(一)、环境卫生:
1、每天早饭后各班进行卫生清扫工作,班主任应到责任区督促学生的卫生工作,发现问题立即督促完善。
2、各班负责的责任区内要做到:无纸屑、落叶、杂物、杂草。
3、全校师生要养成不乱扔乱倒的好习惯,同时要做到见纸弯腰,随时捡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
(二)、室内卫生:
1、教学楼卫生由班主任负责,值日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对教室及负责的公共区进行卫生清扫。
2 、学生做到门窗轻开轻关,保持门窗干净明亮。
3、学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废纸、果皮。更不允许学生在教室打闹,乱扔东西。
4、要保持地面清洁卫生,桌椅摆放整齐,书籍摆放有序,无杂物。
5、课后清擦黑板及讲桌,保持黑板及讲桌干净,地面无粉尘,粉笔、教具摆放整齐。
6、定时开关门窗,保持教室内通风。
7、要求摆放好清洁工具,及时清理垃圾桶。水房干净、无异味。
8、保持室内及走廊、楼梯、桌面、墙壁的清洁,禁止乱涂、乱写、乱画。
(三)、厕所:
1、不准随地大小便。地面无积水,保持干净、干燥。
2、不准将其它物品扔进便池以免堵塞水管。
3、不准在洗漱间及厕所的墙上、门上、隔板上、乱写乱画,乱张贴。
三、个人卫生监督与管理:
1、要求学生仪容端庄大方,讲究衣着,头发卫生。
(1)做到天天刷牙,讲究饮食卫生,不喝生水,在校不吃零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
(2)每班每周进行个人卫生检查一次,各班要做好记录。
(3)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到校,吃饭要定时定量,坚持天天早锻炼,认真做广播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站、立卧行走姿势。
2、注意用眼卫生。
(1)要认真作准眼保健操,并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时眼离书本或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不要在走路、阳光下、黑暗处看书
或写字,看书看电视有所节制,预防眼睛近视。
(2)教师板书字迹工整、清楚,讲课声音要符合要求,让最后排学生看得见,听得清。
(3)下课不拖堂,坚持静校制度
(4)根据学生视力情况每班每周抡换桌位一次。
3、保健教师要及时做好卫生保健指导,结合各个不同季节特点,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群体预防教育讲座和举办宣传板报。
四、食堂卫生监督与管理:
1、规范岗前培训体检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食堂经营者必须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从业人员未取得上岗培训证和健康证的不得从事食堂经营活动。
2、严格食品原材料进货渠道,确保质量关。
3、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有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落实各项监管职能。
4、从业人员应穿整洁的工作服,工作衣帽,头发应梳理整洁置于帽内。
5、发生食品中毒或疑似食品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6、严格消毒制度。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禁止使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
7、采购食品必须新鲜、无毒无害,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食品存放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严禁和有毒有害及个人生活用品混放。
8、凉菜间必须专人、专室、专用工具,专用冷藏,专用消毒设施,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5℃,每天进行定时空气消毒。
9、盛放废弃物的容器要密闭有盖,不得外溢和滴漏。
10、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防止病从口入。
(1)厨房要严格遵守制度,严格实行餐具清洗、消毒。
(2)厨咳嗽倍ㄆ诮薪】导觳椋繁N薮静》⑸
(3)严格管理做好防腐、防霉、防蝇、防鼠工作。
(4)不吃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变质食物,不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5)强化安全意识,师生厨房关好门、管好人、饮用水箱(桶)要加锁,防止投毒恶性事件发生。
五、宿舍卫生:
1、室内空气清新,没有异味。
2、床上用品要整洁干净,被子叠放整齐,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并且干净无尘土。室内的装饰不得对墙体和公共设施造成破坏。
4、地面干净、无痰迹、无积水、无纸屑污物等。
5、门和玻璃干净,窗台上无杂物,室内无蜘蛛网,下水管道上无尘土杂物。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选拔任用中层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选拔任(聘)用全体中层干部,由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履行职责,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选拔任用条件
第四条中层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部门的实际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四)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第五条提拔担任中层干部的,应当具备以下资格:
(一)提任除系主任、教务处处长、科研处处长外的中层正职的,应当在中层副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二)提任系主任、教务处处长、科研处处长职务的,应当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三年以上教学、科研工作经历。
(三)提任图书馆馆长职务的,应当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四)提任除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副处长外的中层副职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学校或相近岗位工作经历。
(五)提任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副处长职务的,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两年以上教学、科研工作经历。
(六)提任图书馆副馆长职务的,应当具有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
(七)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监察室、保卫处、总务处、基建处、后勤服务中心、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工会等部门中层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八)身体健康。
(九)男性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女性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担任系主任、教务处处长、科研处处长、图书馆馆长职务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十)担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职务的,除具备上列规定相应资格外,还必须有两年以上的党龄。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任。
第三章民主推荐
第六条选拔任(聘)用中层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第七条民主推荐按照职位的设置定向推荐,由组织部门负责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召开推荐会,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提出有关要求;
(二)填写推荐票,进行个别谈话;
(三)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
(四)向党委汇报推荐情况。
第八条民主推荐由下列人员参加:
(一)党委成员;
(二)全体中层干部;
(三)推荐职位相应部门的全体人员;
(四)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第九条由党委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体研究确定考察对象。
第十条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所推荐人选不是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
第十一条对于个别特殊需要的中层干部人选,可以由组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
第四章考察
第十二条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必须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不同职务的职责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
第十三条考察中层干部拟任人选,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组织考察组,制定考察工作方案;
(二)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考察预告;
(三)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
(四)考察组综合分析考察情况,研究提出任用建议方案,向党委报告。
第十四条考察中层干部拟任人选,个别谈话和征求意见的范围一般为:
(一)考察对象所在部门中层干部;
(二)学校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三)考察对象所在部门教职工代表;
(四)其他有关人员。
第十五条考察中层干部拟任人选,应当听取纪委、监察部门的意见。
组织部门在提请党委讨论前,应当填写《拟提拔任用干部征求意见表》,函告纪检部门征求意见。纪检部门应当根据所了解掌握的拟提拔任用干部在党风廉政方面的表现情况,经集体讨论后,形成书面意见,在收到《拟提拔任用干部征求意见表》之日起7天内予以回复。
第十六条考察组由两名以上成员组成。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考察组必须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深入细致,如实反映考察情况和意见,并对考察材料负责。
第十七条考察中了解到的考察对象的表现情况,一般由考察组向党委主要领导成员和本人反馈。
第五章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中层干部拟任人选,在考察前及讨论决定前,应当充分酝酿。
第十九条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或者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对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
党委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超过半数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条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党委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成员或者组织部门负责人,逐个介绍中层职务拟任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况;
(二)参加会议人员进行讨论;
(三)进行表决,以党委应到会成员超过半数同意形成决定。
需要报上级审核或备案的干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送有关材料。
第六章任职
第二十一条实行中层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
提拔担任中层干部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选举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七天。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第二十二条对决定任(聘)用的干部,由党委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
第二十三条中层干部的任职时间,按照下列时间计算:
(一)由党委决定任职的,自发文之日起计算;
(二)由选举产生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团委书记、副书记,工会副主席等职务,自当选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四条党群系统的中层干部由党委发文任免,行政系统的中层干部由行政发文任免。
第二十五条试行干部任期制,并实行考核任用或聘用。
按照《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中层干部考核暂行办法》(浙水电专党[2001]36号)精神进行考核,任职期满考核合格以上、身体健康且年龄适合(任期内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干部可以连续任用或聘用。
对任(聘)用干部在任期内需要调整的,党委可直接做出决定。
第二十六条干部在同一职位任职满六年的一般须交流,干部的交流一般根据工作需要在校内有计划地进行。
第七章公开招聘
第二十七条公开招聘指因工作需要在本部门或本校内部公开招聘中层干部。报名参加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公开招聘工作在党委领导下进行,由组织部门组织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公布职位、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进行民主推荐和测评;
(四)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党委讨论决定。
对于提任人选的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和任职,按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免职、辞职、降职
第二十九条中层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一)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
(二)在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
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
(三)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
第三十条实行中层干部辞职制度。
辞职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辞职手续依照法律或者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三十一条自愿辞职,是指干部因个人或其他原因,自行提出辞去现任的中层职务。
自愿辞职,必须写出书面申请,报学校党委审批。学校党委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予以
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职守;擅自离职的,给予纪律处分。
中层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出辞职:
(一)涉及学校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务任职且不满解密期限的;
(二)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三)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第三十二条引咎辞职,是指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中层职务。
第三十三条责令辞职,是指党委根据中层干部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中层职务。拒不辞职的,应当免去现职。
第三十四条实行中层干部降职制度。
因工作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按照新任职务标准执行。
第三十五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中层职务。
第九章纪律和监督
第三十六条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
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干部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第三十七条选拔任用中层干部,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的各项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准超职数配备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
(二)不准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三)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四)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免,个人不能改变党委会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
(五)不准拒不执行上级调动、交流干部的决定;
(六)不准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或者指令提拔身边工作人员;
(七)不准在机构变动和主要领导成员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或者干部在调离后,干预原任职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
(八)不准在选举中进行违反党的纪律、法律规定和有关章程的活动;
(九)不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露酝酿、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
(十)不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搞团团伙伙,或者打击报复。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干部任免事项,不予批准;已经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由党委或者组织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予以纠正,并按照规定对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作出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的,依照有关规定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第三十九条实行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十条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贯彻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理有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举报、申诉,制止、纠正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处理建议。
纪检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实行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凡本校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应当追究党委主要领导成员和分管领导成员的责任。
第四十二条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有权向上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纪检机关(监察部门)举报、申诉。
第四十三条中层正职(含主持工作的副职)及分管财务工作的中层干部调离原岗位或退休前须进行财务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将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分成省级、市级和县 (区) 级三级, 共抽到全省9个地区的32家医院, 其中省级医院6家, 市级医院15家, 县 (区) 级医院11家。2006年8月调查了这些医院的信息科、病案科和图书室的工作人员。
调查前统一培训调查员, 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 发放调查问卷350份, 有效问卷334份, 有效率95.4%。采用EpiDate 3.0建立数据库, 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334名被调查者中, 信息科136名, 占40.7%;病案科125名, 占37.4%;图书室73人, 占21.9%。
2.2 性别构成
334名被调查者中, 男性136名, 女性198名, 男女比例为1∶1.46。从工作部门来分析, 信息科工作人员男女性别比为2.68∶1, 病案科工作人员男女性别比为1∶5.58, 图书室工作人员男女性别比为1∶3.06, 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9.489, P<0.01) , 信息科的工作人员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病案科 (χ2=87.222, P<0.01) 和图书室 (χ2=44.667, P<0.01) 。见表1。
2.3 年龄构成
浙江省卫生信息专业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4.8岁, 从工作部门来分析, 信息科以30岁以下为主 (64.0%) , 病案科以30~40岁为主 (43.2%) , 图书室以40~50岁为主 (35.6%) , 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8.395, P<0.01) , 见表2。其中信息科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最小, 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最大。
2.4 学历构成
信息科工作人员的初始学历以本科为主 (63.2%) , 病案科工作人员的初始学历以中专为主 (36.0%) , 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初始学历以大专为主 (34.2%) , 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初始学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650, P<0.01) 。目前信息科工作人员的学历仍以本科为主 (67.6%) , 病案科和图书室的工作人员的学历以大专为主 (分别占49.6%和43.8%) , 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目前学历分布也不同 (χ2=67.468, P<0.01) , 但总体上信息部门工作人员的目前学历比初始学历有所提高。见表3。
2.5 专业构成
信息科工作人员的初始专业以计算机为主 (74.3%) , 病案科和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初始专业以护理为主 (分别占30.4%和34.2%) , 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初始专业构成不同 (χ2=197.829, P<0.01) 。目前信息科工作人员的专业仍以计算机为主 (77.2%) , 病案科工作人员的专业以卫生管理为主 (32.8%) , 图书室工作人员的专业以文献检索为主 (21.9%) , 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目前专业构成也不同 (χ2=234.682, P<0.01) 。见表4。
(注:医学类专业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卫技专业包括检验、放射、药学专业)
2.6 职称构成
各级医院的信息工作人员均以中级职称为主, 职称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359, P>0.01) ;但不同工作部门的人员职称分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31.337, P<0.01) , 信息科以初级职称为主, 病案科和图书室以中级职称为主, 病案科工作人员的职称高于信息科 (χ2=23.086, P<0.01) , 图书室工作人员的职称也高于信息科 (χ2=16.656, P<0.01) 。见表5。
3 讨论
3.1 年龄和性别结构问题
不同级别医院的信息部门工作人员均以40岁以下为主, 信息科的工作人员总体上比病案科和图书室年轻。不同级别医院的信息工作人员性别构成比基本相同, 但不同岗位性别比差异明显, 信息科以男性工作人员为主, 而病案科与图书室以女性工作人员为主。这说明信息科作为医院的信息枢纽, 对整个医院的信息
系统的不间断运行负有至关重要的责任, 故对工作人员的要求高, 其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接受过信息专业的系统学习、掌握较新的信息技术的30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中又以男性为主。而病案科与图书室的工作除了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外, 还要求工作人员耐心、细致, 女性比较适合。
3.2 学历和专业分布问题
信息科工作人员的初始学历以本科为主, 病案科工作人员的初始学历以中专为主, 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初始学历以大专为主。经过工作期间的继续教育, 学历层次有了一定的提高, 目前信息科工作人员的学历仍以本科为主, 病案科和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学历则以大专为主, 且本科比例有较大提升。
从专业分布来看, 信息科的工作人员初始专业和现在专业均以计算机专业为主;而病案科工作人员的初始专业以护理为主, 目前专业以卫生管理为主;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初始专业也以护理为主, 但目前专业以文献检索为主。这说明医院的信息部门工作人员都注意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信息科由于对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要求最高, 所以工作人员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专业领域, 而病案科和图书室的工作人员的初始学历大都以护理为主, 这可能是医院方面初期对这些岗位不够重视, 把它看作是安排其他部门分流人员的部门。不过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岗后也纷纷参加在职学习, 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学习了相关专业, 并且学历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 这需要医院的领导解放思路, 提高对信息化时代医院病案科和图书室重要性的认识, 不断引进专业人才, 使得病案科的工作能与ICD—10等国际标准接轨, 图书室能真正满足医疗机构卫技人员业务学习与提高的需求。只有这些科室的业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医院才能更好的提供现代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提高为人民群众卫生服务的水平。
3.3 职称问题
学校心理保健工作,是中小学、幼儿园(统称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支援、心理咨询,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形成优良个性和优秀心理品质,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自主地发展。
二、学校心理保健的原则
1愉悦性原则追求快乐是人之天性。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个好心情。在学生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太大的情况下,厌学、苦闷情绪时有发生。为使学生变得乐学、乐群,必须坚持民主、和谐、主动积极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保持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活泼健康的最佳心理状态。
2激励性原则自尊心和荣誉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正面诱导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学校要用激励的语言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上进,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快乐,获得进步与发展的动力。
3差异性原则要重视学生的年龄差异、个性差异和心理环境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4支援性原则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幼稚性。在儿童产生心理挫折和心理障碍时,尤其需要得到教师、同学的同情和心灵慰藉,增强自信和勇气。
5预防性原则学校经常的大量的工作是养成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学校心理保健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产生心理异常,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把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
6情感投入原则情感投入的最大标志就是爱学生。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把师生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平等友爱;爱学生的又一特点,是把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爱而又不溺爱、偏爱,严格又不是刻薄、苛求,而是爱严适度。学生心理保健的关键是通过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进行潜移默化和情感熏陶。
三、学校心理保健工作的内容
学生年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心理保健的内容与任务也应有层次与水平的差异。
1幼儿阶段要满足孩子依恋教师与安全感的需要,在亲子教育基础上,进行感知觉敏锐度训练,培养乐群、友善、关爱他人、同情心等情感以及是非观和利他意识;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品质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2小学阶段在开发智力的同时进行情感教育(含友谊感、同情心、荣辱心、是非感、美丑感等等)。进行抗挫折能力与意志力的培养;自我意识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与适应能力的培养;活泼乐观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形成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立的优秀品格,进行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教育。
3初中阶段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心理疾病的多发期。要培养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公民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进行友谊感教育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青春期教育和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完善能力,克服成熟过渡时期所必然产生的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为培养健全人格打下良好基础。
4高中阶段进行理想、信念及人生观教育,进行职业指导和基本技能训练,进行学习能力辅导和自我修养能力的培养。
四、学校心理保健工作的实施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是学校开展心理保健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应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要胸怀远大目标,兴趣广泛、知识广博,要精神振作,有自控能力,开朗活泼,有幽默感,人际关系和谐。每位教师还要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领,具备心理卫生知识、心理辅导能力和心理咨询能力,应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以确保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1环境熏陶物质环境要整洁、优雅,防止脏、乱、差。教室要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安静舒适,预防疲劳和烦躁情绪的产生;校园要美化、绿化、彩化,有文化氛围,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安全感和温馨感。
心理环境要求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学风和教风;整个学校要有积极向上、愉快活泼、团结祥和、民主有序的好校风,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良好班风。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而又高雅文明。
2学科渗透课堂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每节课都应成为心育的阵地,成为心理辅导的课堂。各科教学都应挖掘教材内涵,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
3活动体验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军训;班、团队活动;自由活动;办墙报、小报、广播;科技趣味活动;冬夏令营活动;郊游、野游活动;工厂、农村参访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4校本课程要组织教师进行“心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选修时间,由专兼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保健课程,内容可自选,方式、方法和课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活动课、训练课、讨论课、讲授课等各种课型可创造性运用。
5心理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团体或个别的心理生活指导,如对男、女学生分别进行性道德心理辅导;针对考试焦虑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对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选择指导等等。
6心理咨询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失衡、心理挫折和心理障碍,要及时给予心理支援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健康成长;对个别已经诊断为心理疾病的,则要研究方案,配合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和实施心理矫治。
7社会、家庭和学校结合社会和家庭心理环境对学生心理保健起重要作用。要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沟通渠道,要通过社区、家长学校、家访等活动,向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宣传和辅导,使家长注重家庭心理建设,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共同维护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五、心理保健工作的评价与检测
为正确评价学校心理保健工作开展情况和实效性,特制定了“评价表”(见表1)。在工作评估中,要强调过程管理,工作过程评价占50分(总计100分)。
评价分为自检评估(自评得分)和客观评价(终评得分)。评价方法一般为听情况汇报、听课、看现场、看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等。
这次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按照《xx县XX-XX学年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各学校及时开展了自检自查的基础上,由卫生监督所4人教育局1人组成5人联合督查组开展督查。检查按《方案》逐项进行现场检查后,召开由各乡中心校校长、学校校长、总务主任和食堂从业人员参加的整改会议,针对食堂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并限期予以改正,对存在问题较严重的食堂予以行政处罚,对问题相当严重的坚决予以停业,待验收合格后方可重新开业。同时在会议上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下发了《xx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牌按要求上墙,并和学校、食堂直接责任人签订《xx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卫生监督部门、教育部门、学校、食堂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疫情报告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检查。
二、检查情况
全县辖区内共有63完小,11所初级中学,1所高中,1所职业中学,1所幼儿园。有食堂的学校25所,此次学校食品卫生和传染病专项整治,共出动车辆11辆次,卫生监督员75天次,共检查了25所学校,43个食堂,15个小卖部,6个二次供水点,和25所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具体情况。检查的43个学校食堂持有效卫生许可证42个,持证率97。67%,从业人员93人,持有效健康证92人,持证率98。92%。统一下发《xx县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牌43块,和学校及食堂接直责任人签定《xx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43份。此次检查对22所学校40个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堂进行行政处罚,其中罚款24个,罚金4600元,限期整改38个,停业整顿2个。查出食堂内变质食品68公斤,查出小卖部食品过期及三无食品49公斤,并予以现场销毁。在学校传染病防治方面,此次检查中发现只有2所学校均建立了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我们为规范传染病管理,统一下发了《xx县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共25份。全县学校只有1所学校设立了卫生室,有专职校医1人,其它24所学校为兼职保健教师共24人。学校对传染病报告渠道均较为清楚,但在学生请假、病假,销假等方面排查登记尚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三、存在问题
1、学校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责任,末将以往的卫生监督意见整改落实到位。平时检查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有些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2、全县大部分学校食堂因面积狭小,食堂布局不合理,不能进行区域划分.硬件设施不足,有的食堂硬件设施严重欠缺,连台、架、柜使用都没有,有硬件设施的也使用不合理,不符合学校食堂
卫生管要求,本次检查中我所对食堂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不足,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均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
3、食堂内因设施不足,食品不能完全进行分类摆放,加工流程不能避免生熟交叉污染,动物类食品与植物性食品加工未能分开;餐用具洗消设施简陋,消毒池未专用,餐食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不到位,餐用具没有真正进行消毒。
4、学校对食堂卫生管理督查力度不足,卫生制度不落实食堂管理人员形同虚设,从业人员缺乏卫生意识;对食品加工流程不熟悉,食品加工操练环节不规范。导致食堂内各个环节卫生不能控制,整个食堂卫生较为混乱.有的食堂毒物与食品混放,有毒容器盛装食品,交叉污染和毒物污染隐患非常大,必需下决心解决。
5、大部分学校食堂采购进货验收制度不落实,未进行索证索及台账登记,有的食堂即使作了登记,也项目不全,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6、个别学校存在许可证过期未及时换证,极个别从业人员未能进行健康体检上岗,均以责令立即改正。
7、部分校内小卖部为谋暴利,不顾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竟然出售超期食品和不合格散装小食品,大多“色素小食品”色彩斑澜,很是吸引学生的购买欲。
8、校外无证食品摊点较普遍,这些摊贩常和人员打“游击战”,食品数量不多,利润较高,屡禁不止。
9、大部分学校生活饮用水仍然不符合卫生要求,对饮用水卫生防范意识差,大部分二次供水设施未能及时清洗消毒,也未加盖上锁。未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提出要求水质检验,对学生供应的直接饮用水也未向厂方索取检验报告书。
10、由于全县学校严重缺乏专业校医或保健教师,各学校对、常见病的防治知识缺乏,导致全县学校春秋常见病防治工作差,对学生的因病缺课登记,登记、报告,病假、销假登记不完善。
四、整改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上墙,落实了校长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制度,使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2、加大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投入,使食品加工流程合理,食品的采购加工过程要层层把关,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毒物、有毒容器严禁进入食堂内,同时加强对校内小卖部的管理,杜绝超期食品及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防止各种中毒事件的发生。
3、加强教育与卫生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配合。年内开展一次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从根本上改变由于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导致管理上的混乱,提高卫生意识,转变观念,规范经营
4、、对学校食品卫生检查必须加大力度,要校内校外一齐抓,要把整治校园周边的食品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落实,不能当作一项短期整治工作,对无证经营者要坚决予以取缔。
5、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分餐教师的体检工作,把防治各种工作放在首位,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6、加大学校改水工程落实,坚持学生直接饮水的索证制度。、加大食品卫生宣传力度,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要让群众及家长有保护少年儿童的意识,从而减少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7、应对学校配置专业的校医或保健
教师,开展春秋季节的防病及宣传工作。加大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宣传力度,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要让群众及家长有保护少年儿童的意识,从而减少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学校食堂卫生安全责任;
2、进一步落实好《xx县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和《xx县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加强教育与卫生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配合。建议年内开展一次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和安全知识培训,从根本上改变由于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提高卫生意识,转变观念,规范经营。
4、加大食堂改造力度,教育部门在建造和设计食堂时,能够有卫生监督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尽量使每建一个食堂设计功能上更科学、合理、实用。
5、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堂环境卫生、食品生产经营过程、餐饮具容器消毒、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健康管理、食品的采购、储存等方面的有效监管。
【浙江省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06-30
浙江省2017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试题09-09
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05-24
【浙江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05-27
浙江省文化馆管理办法06-24
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09-22
浙江省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办法07-01
浙江省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办法09-06
赴浙江信息工程学校考察感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