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大课堂观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识字教学大课堂观(精选10篇)

识字教学大课堂观 篇1

九江市浔阳区柴桑小学

兰云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重要的教学任务。

一、二年级要识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学习负担。传统的识字教学,局限在教室里,局限在文本中,局限在抽象的符号里,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教学。学生被动,学习枯燥,效率很低。怎样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我认为应该打破教室、文本、教师对学生识字的束缚,树立识字教学大课堂观,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活动中识字,在思维中识字,让识字成为他们学习活动中的一件趣事。

一、让学生常见的物品成为他们识字的教材。

在学生周围,有很多熟悉的物品,他们见了都能直呼其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物品作为学生自主识字的教材。例如,我们把教室里的黑板、门窗、桌椅、墙壁都贴上它们名字的字条;在每个学生的座位上贴上他们姓名的字条;请家长在一些家具上贴上各自名称的字条。这些司空见惯的物品,孩子们每天有意无意地看几遍纸条上的字,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会认识不少的字。

二、让日常行为活动走进学生识字教学中

识字枯燥,就是因为生字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要让学生主动地识字,我们就要想办法让这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让这一个个静止的生字活起来。我的作法是让日常行为活动走进学生识字教学中。例如教“瞧”字时,我鼓励学生想象孙悟空把手(手)放在眼睛(目)上面,看远方——这就是“瞧”字。教“跳、走、扔、举、喝、摸、摘、听”等一些动词时都去引导做一些相应的动作,通过这些动作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快乐,同时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学生会认了这些字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边读生字边做动作,边做动作边读生字来巩固识字。

三、让其他学科走进学生识字的课堂

美术,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形象优美地表现出来的艺术。在识字教学中引进美术,可以让汉字符号变得更直观更形象。一些生字字形的教学,我们可以用一些简笔画让学生发挥想象,使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减小识字的难度。如:教学“尖”字,我用简笔画画了一个尖尖帽、一个谷堆和一个陀螺,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是什么样的,让他们对这些物体特征的观察,建立“尖”字的认识。在教“休”字时,我画了一幅图:一个小朋友靠在一棵树杆上,来帮助学生记住它字形。

猜谜语,拆字等游戏都是低年级小朋友喜欢的活动。识字教学中我们引入这些游戏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引导他们在思维过程中识字。例如:教学“明”字,我让学生猜一个谜语:左边是太阳右边是月亮,组合在一起变得特别亮。在教“聪”字的时候,让同学们把这个字拆成四个部分,并且说说拆开的每个部分表示的意思。让学生在拆字的过程中,了解这个字的结构,同时体会该字表达的含义。

信息技术以它声、形逼真的立体效果受到各个学科的青睐。识字课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学跨越时空,产生独特的效果。在教学课本中的一些像形字时,如:“日、月、山、水、土”等字,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自然界的物体再现在画面上,引导孩子们找出图文之间的相似之处。图文结合,直观记忆,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还可以引导他们领略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四、让学生生活的空间成为他们识字的考场

我们倡导学生在生活环境中识字,同时,我们还要把学生的生活空间变成他们识字的考场。每次生字教学之后,要求学生在他们经过的街道、逛过的商店、游过的公园、去过的影院、到过的车站码头,那些地方的门牌、路线牌、广告牌或图窗、报刊、商品、商品包装袋等物品上去找一找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字,或从这些地方找一找自己没有学过而能认识的字。这样让学生自己在生活环境中检测自己识字的效果,拓展自己识字的范围。把课堂与生活空间对接,同时,让学生对学过的字不断接触,不断温习,循环巩固。大部分生字尽管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并且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体现出来,更是不可能的了。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打开,向学生生活空间延伸,让学生识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生活空间成为他们识字的考场,便能真正起到拓宽学生识字的领域,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效果。

识字教学大课堂观 篇2

因此作为教师,不能让学生失去识字的这份兴趣。攻克“识记生字”这一难题,是我们执教低段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应努力找到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学汉字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如何贯彻新课标,切实提高低段识字教学质量,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巨大困惑。

在学校青年教师的一堂评优课中,我有幸听到陈老师的这一堂课———《小母鸡种稻子》。陈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识字,学会创造性学习,把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我看来,教学中做足了一个“巧”字。

一、“巧”设情境唤兴趣

低段的学生,在年龄和心理上都比较稚嫩,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创设情境,采用动画、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在陈老师的《小母鸡种稻子》识字教学中,她创设了两个游戏情境,即:抢字游戏和字形小魔术。通过这两个小游戏,引导学生巧记字词。通过找不同,例如“种”和“和”;还通过找相同,例如“猫”和“猪”、“鸡”和“鸭”,并且找出另一些带有这些部首的字,学生兴趣浓郁,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很好,最后教师还用一个笑脸给予学生奖励。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采用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比如谜语猜字法:一口咬掉牛尾巴———告;森林着火了———焚。慢慢地,每次学生字时,学生都会尝试自编谜语,给大家猜。对于一些疑难、易混淆的生字,我采用编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比如“澡、燥、躁”,我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有水能洗澡,上火就干燥,急躁就跺脚。还有最容易混淆的“拨、拔”,我是这样教大家巧记的:留着一竖去拨弄,拔掉一竖才是拔。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他们的识字热情是很重要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巧设情境,采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学习汉字保持新鲜感。成为一名机智、有魅力的教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内心愿望。

二、“巧”授方法成学法

教学中,陈老师善于引导孩子积累学习方法,采用归类识字(同一部首的字)、特点识字(象形字)、区分识字(不同部首的形近字)等方法掌握生字结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通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认为远比死记硬背地掌握来得有魅力。

教学中,还可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把这些生字记住的,把巧办法教给身边的同学。低年级学生特别爱表现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自己主动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不仅自己巩固了一遍,也帮助了其他学生更好地记住它们。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能从中得到锻炼。这是一种很好的识字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自己的收获。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交流识字方法很感兴趣,总体效果不错。

三、“巧”妙指导融教育

在书写生字时,陈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体结构,比如:禾+口发生了什么变化?“禾”的捺笔要变“点”,这就叫“避让”。汉字中都懂得避让,我们人与人之间更应该懂得避让。陈老师这一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具体写法,并且还融入了思想教育,告知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学生尝试书写生字后,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点评,发现学生书写上的优缺点后进行改进。在随后的再次书写后,又引导学生进行同桌间的互评,看其他同学的长处,改自己的不足。这一设计巧妙恰当,对书写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还培养了学生善于看到他人的长处,改正自身的不足这一优良品德。在教学中,我认为思想教育和知识积累同样重要。

四、“巧”妙延伸重积累

如果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生字,那词汇量得不到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还应重视主动识字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课内、课外识生字,生活处处皆语文的课程观。“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尤其要采用适合儿童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课堂外,教师和家长达成共识,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比如:读读广告牌、认认路牌,公园里知晓植物的名字,动物园里了解动物的习性等。

识字教学出发点是“趣”,归宿点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文字,并正确地使用文字的习惯,让汉字能游戏于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能快乐地感受到汉字的美丽与魅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心中的愿景。

参考文献

识字教学大课堂观 篇3

一、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火热生活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多年。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更应该体现这一理念,把每一节语文课都融入时代生活的环境之中,营造一个充满时代精神与现实气息的大语文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例如,教学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行多媒体链接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中李思思的表演,李思思的轻歌曼舞,展示了苏词内容的精髓,学生在品读词作时,体会到了优美的意境、深沉的情怀,从而较全面感受到苏词的魅力。电视拉近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学习曹操的《观沧海》,理解曹操的博大胸襟和伟大抱负,而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奸雄,通过对比使学生学会了用科学的态度去品读历史人物,即历史人物有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这种教学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将教语文与育人巧妙结合,机智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我们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跃动的生命,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超出教师预定的程序,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例如学习课文《愚公移山》时,有同学说:“愚公真愚,为什么不搬家呢?搬家不是更容易吗?”愚公真的很愚昧吗?让学生展开讨论。之后,引用“毛泽东论愚公移山”片段:“……现在有两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一座叫封建主义,一座叫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的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中国人民大众一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的呢?”并进而讨论归纳: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原来,搬山——克服困难,比搬家——躲避困难要更有意义,面对困难我们就应该像愚公一样坚韧不拔,去战胜它。

三、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结合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得好:“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不仅是将现有的知识授给学生,还要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即“授之以渔”。语文知识,看似繁杂,其实也有规律可循,学生一旦拥有了学习方法将终生受用。如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不必说……”为例,师生共同归纳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精选景物,安排顺序,抓住特征,具体生动,融情于景等。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学习《出师表》时,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教给学生“文言文朗读方法”,“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文言文一词多义”……让学生以学过的课文为例,能触类旁通,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即“就学于课内,得济于课外”。

总之,将大语文教学观渗透到语文教学课堂之中,既可以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观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有感 篇4

连日来的强降雨,导致贫困户黄忠平种植的1.5亩砂糖橘受灾。为帮助更多像黄忠平一样的贫困户挽回经济损失,该村驻村工作队带动贫困户发展灵芝产业。贫困户参与种植灵芝,每日可获得工资收入150元。

连日来,永福县持续强降雨,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该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抗洪救灾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在一线彰显了顶梁柱、主心骨、带头人作用。

暴雨就是命令,抗洪就是责任。该县建立“四联四线+全天候”工作机制。以“四个联系”(县委常委联系乡镇、乡镇领导联系村屯、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联系网格片区、党员联系农户)和“四个一线”(党员干部驻守一线、群众呼声倾听一线、防汛物资运输一线、重建家园奋战一线)为主要举措,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到各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厂矿、地势低洼点等摸排走访,确保安全防范万无一失。目前,已组建党员突击队、党群互助组217个,疏散救援178人,运送生活物资18批(次)。

永福镇坪岭村组织24名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联合村“两委”干部下村排查险情、转移危房险户,连续奋战3天。

苏桥镇盘洞村驻村工作队员赵连松冒着大雨和塌方危险回到抗洪一线。因暴雨袭击,进村主道被倒塌的墙体堵住,赵连松和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去清理,手上被划出血痕也毫不在意。在查看高峰水库险情时,发现泄洪口被杂物堵塞,赵连松二话不说找来竹竿,冒着危险清淤,确保水库顺利排洪。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赵连松又和村干部一道,跋山涉水进山修理自来水管……

该县建立24小时全天候党员战斗值班制度,依托县级“党建千里眼”智慧党建系统,同步即时连线全县99个行政村(社区),做好各项防汛救灾工作。

为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该县组织组工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灾后安置点、重建工地,服务受灾群众,普及救灾减灾知识。目前,已累计清除淤泥38吨、帮助群众修缮破损房屋200多间,3个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实现恢复生产,解决各类难题300多件。

该县纪委监委党支部深入龙江乡开展“党徽闪光在一线·重建家园看干部”活动,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到灾后重建一线。

堡里镇九槽村、河东村受灾严重,交通几乎瘫痪。该镇成立两支党员运粮先锋队,运送粮食500多袋,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小学课堂识字教学实录 篇5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观察图画,启发学生思维。在交流中,逐步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 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立秋 中秋节

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识字(1)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过程与方法:

观察图画,启发学生思维。在交流中,逐步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这画上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那请你讲讲你喜欢的夏天景色。出示暗藏6种小动物的夏季风景图(即复合图)。2.一些同样喜欢夏天的小精灵藏在图中,给夏天增添了更多的快乐,快找找吧!说说你在哪儿找到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划出藏在儿歌里的这些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出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自由读儿歌→开火车读儿歌→读词。重点指导:蜻(qīng)、蜓(tíng)。

2.(课件出示生词: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它们又从儿歌里跑出来了,还认识它们吗?(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3.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找出生字共同的秘密。

(2)开动脑筋,想想识记这些虫字旁的办法。可独立思考,也可与周围同学讨论。

(3)检查识记结果。(出示6个无拼音词卡)看图贴词,记住哪个词就贴哪个,并讲讲识记办法。(4)指名领读词卡——齐读——抽读。4.巩固11个虫字旁的生字。

(1)师生互动,给图找朋友。(教师手持动物图,学生从字卡中挑选正确的字组成相应的词,以图片作为奖励。)(2)学生互动。学习伙伴用小字卡交朋友组词。

师小结:你们真聪明,11个带虫字旁的字全记住了。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在美丽的夏天,忙碌些什么?

三、学习儿歌,巩固识字。

1.(播放6种动物在夏季活动的录像)观看录像,注意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2.把看到的说一说、学一学。

3.指导朗读。从儿歌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一行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快乐。也可以上台边读边即兴表演。最后齐读儿歌。

4.继续识记“网、运、展”。

(1)(课件出示3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将生字变成红色)指名读字。

(2)学习生字。方法:小游戏猜一猜。(出示3个无拼音字卡。)①猜“网”字。(教师读字,学生找卡)

说说你是怎么猜出这张卡是“网”字?(课件辅助)读句子。蜘蛛为什么忙着结网?你还知道什么网?练习组词。

②猜“运”字。说说你是怎么猜到的?(课件辅助,出示“云”与“之”组合的动画)还可以运什么?用什么运?练习说话。

③猜“展”字。(最后一张即是)做展翅动作。了解伸展的意思。同桌一起想办法识记,看谁记得快。

5、游戏中巩固生字。游戏:小小邮递员。

方法:(1)(出示有6种动物图案的小信箱,给每小组发一封信)小组阅读信的内容,并选派代表准确投递到小动物的信箱。(2)检查信箱。(3)阅读信件。

(注:信的内容均为含生字词的儿歌。)

四、小结。

一年级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篇6

一、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相结合

在小语组进行语文教学调研时,我的脑海中呈现的最多的观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将识字教学与阅读实践相结合是巩固识字的好方法。如利用课余的时间和诵读课的时间让学生多看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书。将所学生字进行再创造,组成词,串成句,连成段,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巩固加深学生对其的映像,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的生字,把本课生字创编成一段文字:一片绿油油的荷叶上有亮晶晶的水珠,它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摇篮,有透明的翅膀的小蜻蜓立在它的停机坪上,小青蛙也蹲在圆圆的荷叶上。学生通过读词语、读句子再次识字,避免了单一的教材识字,增强了其阅读识字的兴趣。

二、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识字教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的运用重新回到学生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去,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操作,从而激发创新能力。

(一)调动多种感觉通道,引导发现识字方法,拓宽思维空间。

1.用好双眼,让学生学会观察。

儿童总是睁大着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的,用他们的双眼,打开观察这扇大门,以观察为基础,让观察成为识字教学的一个有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识字方法,在观察中总结识字规律。如教学带有木字旁的生字“杨、树、梨、柳”时,可以设为什么它们的偏旁一样,因为它们都与树木有关,同学们都看过杨树、梨树、柳树。

2.解放嘴巴,让学生敢说、敢问。

在识字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把自己双眼观察到的字形特点大胆的说出来,把自己的想法、疑问提出来,这样能更好地拓展孩子的思维。如教学“热”字时,学生问到:“‘热’字为什么有四点底?”话音没落便有两只小手高高举起,一个孩子说道:“我们热起来的时候就会流汗,那四点就象我们流的汗。”另一个孩子说道:“四点底和火字有关,天气热的时候就象火在烧似的感觉,所以‘热’有四点底。”作为老师的我,没开口说一个字,这个问题已经从两个孩子的口中得到了圆满的回答,使孩子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

3.解放头脑、身体,让学生敢想、敢做。

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富有想象的,他们的思维既形象又活跃。在生字字形教学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身体动起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如教学“三人众”时,我就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字形。人:一个学生单独张开腿站;从:两个学生并排张开腿站;在他们后边一个孩子站在凳子上,他们三个合在一块就变成了“众”字。在学生自己的想象中,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很快就熟记了这三个字。

(二)融合多种文本中已有的识字方法(针对一年级下学期或以上的学生)

在文本教材中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解法”、“动作演示法”、“游戏法”及“字谜法” 等等, 所以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能力学习生字时,我就注意把这些识记字形的方法逐渐教给学生。在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我就注意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运用这些方法灵活地记忆字形。因此在学生学习生字的字形时,我常常会问这样两个问题:记这个字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还有更特别的方法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学习汉字,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而求异的状态,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创新实践,学生就能获得创新的成功喜悦,就更乐于求异,敢于创新,生字的学习将趣味无穷,所以几乎每一个生字,孩子们总能说出几种识记字形的方法。如教学“惊”字时,学生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加一加:“忄 ”+“京”=“京”。

2.换一换:(1)把“凉”字的“>”换成“忄”;

3.动作演示法:做一个吃惊的动作。

4.望形生意:一个人看到了北京的变化感到很惊讶。

5.字谜法: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如果能让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奇”可编成大哥压着可弟弟。

6.游戏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心理,使注意力不但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游戏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我在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送字回家”、“读文找字”、“孪生聚会”、“找朋友”、“邮差送信”、“摘苹果”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谈谈我的“大语文”教学观 篇7

为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确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不仅要扩大知识面, 更要培养提高各种能力, 知识点和能力点都应作为教学的目标。学生要有较好的心理思维品质, 较高的读写听说能力。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一课一得”的做法, 努力实现“一课多得”。这样做, 课堂容量增大了, 效率也提高了。

一般来说, 每个课时至少要确立一个基本能力点为主目标, 而以一般能力、基础知识为从目标, 并且注重情操陶冶、思想教育的渗透。例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 我以学生学会编写内容提要为主目标,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点拨, 学生勾画、标批、小组讨论, 使学生学会了三百字以内的提要的编写。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了解物候和物候学知识, 找中心句、重点句, 理解说明的条理等教学从目标也相继实现。

二、教学领域的拓展

1.在教学班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除完成人教社出版的语文教材的教学任务外, 还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 开展一些课内语文活动, 例如: (1) 开设听力课。我在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听说训练任务的基础上, 按“听前提出要求—听后小组交流、讨论—口头、书面回答相结合”的程序进行听话能力的训练。 (2) 在课前五分钟坚持说话训练。形式力求新颖多样, 如讲故事、读诗文、课文朗读, 介绍日用品, 新闻评论、专题辩论、联句等。

2.应立足课内, 辐射课外,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 拓展语文教学领域。 (1) 个体活动, 例如课外阅读 (主要是人教社编的配套教材《自读课本》及报刊和作文辅导书) 、制作读书卡片、积累名句成语、办手抄报等。这些活动不需要什么场地、条件, 人人都能参与。活动前适当指导, 活动中督促检查, 活动后及时讲评, 保证活动的效果。 (2) 集体活动。这种活动带若有竞争性,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联句比赛、语文智力竞赛等。比赛在各组之间进行, 选手由各组选拔。 (3) 走向社会的活动。如消除错别字、参观访问、采访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 这类活动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其他活动:要求学生读文学名著, 并写出读后感;鼓励学生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国内外大事,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语文素养, 开展“每日一名言”“每周一歌”等活动, 日积月累, 学生的语文素质明显提高。

三、学法的设计与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学生按要求圈点标批勾画出重点、难点;其次指导学生学会编写自学提纲和各类知识表格, 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 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再次是指导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 并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体系相结合。通过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并养成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此外, 适时开展学法介绍和交流活动, 使全体学生都学会学习。总之, 从教学目标、教学领域及学法指导等方面人手,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四、以教材为本, 全方位、多层次渗透素质教育

1.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语文教材具有显著的思想性, 如道德修养, 理想追求, 集体主义, 爱国主义思想等。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 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 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几句话粗看朴实无华, 但仔细挖掘, 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伟大的母亲识大体, 有宽阔胸怀, 作为儿子, 有对母亲的由衷敬佩、感激之情。咀嚼这样的文字, 一个崇高、伟大的慈母形象就会巍然站立在每个同学的心中。又如都德《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向学生告别的场景, 是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 然而场景中饱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艰苦奋斗,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 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为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提高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素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很强, 它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乃至人生都有不可估量的奠基意义, 从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来看, 培养学生具有读、听、说、写能力和现代生活所需社会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因此, 语文教学就应把握好这一点, 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诱导学生爱学,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强烈感情,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让学生会学。在此基础上, 拓宽学生视野,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语文学科在四化建设中的社会地位及使用价值, 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学好。

低年级韵语识字课堂教学模式 篇8

一、设计理念:

按照现代信息论观点,一篇韵文(如儿歌、谚语、三字经、对联等)就是一个信息集成块。教学时,通过朗读,背诵这一主要方式,将韵文这一信息集成块整体输入学生大脑,在朗读、背诵过程中认识生字。由于每个生字(信息基本单位)在韵文(信息集成块)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学生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特别是字音)进行再认。当某个字的字音遗忘时,可以看看,想想这个字在韵文中的位置,然后读读、背背这句话,自然就知道这个字读什么音了,韵文与生字之间建立起了稳固的联系。这就是定位联想。

从传统识字教学经验来审视,这种在读韵文中学习汉字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发挥了语言的链条功能。因此,从现代信息理论与传统经验的整合中,找到了汉字教学的新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师生负担轻,达到了费时少收效高的目的。为我们构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二、模式特征

采取“整体输入,定位联想”的方法教学汉字,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达到了操作简便、效率高、效果好的目的,能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三、模式流程

初读韵文,自主识字→ 熟读韵文,巩固生字→ 背诵韵文,熟记生字→指导书写,辨析字形。

四、实施策略

(一)初读韵文,自主识字。

1、目标任务: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对读顺韵文。

2、基本步骤:(1)导入(或谈话提示本课教学目标、或多媒体课件激趣、或相关韵文铺垫―――)(2)自读韵文(借助拼音可采取自由轻声朗读等),画出文中生字;(3)小组合作读,(可采取结对读、分句读、评读等),读对读顺课文;(4)抽生检查朗读情况(学生未读准的汉字要提出纠正)。

(二)熟读韵文,巩固生字

1、目标任务:(1)采取多种形式读熟韵文;(2)每一个生字能在韵语中准确地读出。

2、基本步骤:(1)去掉拼音把句子连起来读,将韵文读通顺;(2)采取多种形式将韵文读出节奏、读出韵味;(3)分句读,了解韵文大意。

(三)背诵韵文,熟记生字

1、目标任务:采取定位联想的方法背诵韵文,熟记生字。

2、基本步骤:(1)利用课件,板块出示全文生字,抽生认读生字;(2)看生字,想句子,背句子;(3)利用课件,板块出示全文生字,背诵全文;(4)利用生字卡片,快速认读生字(可采取开火车、抢认等形式进行。当某个字的字音遗忘时,可以看看,想想这个字在韵文中的位置,再认读)

(四)指导书写,掌握生字

1、目标任务:

让学生正确书写所学汉字。

2、基本步骤:

(1)观察→提示→书写→展示→评价→书写(2)书写→展示→评价→书写(随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可采取此步骤)案例2:

《识字3》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

重庆市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刘纯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11个生字,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3、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熟读韵文认识11个生字。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祖国风光图片;了解少数民族;生字卡片

2、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句子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请看屏幕,这篇三字歌还记得吗?(屏幕出示: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来,咱们一起读一读。

2、我知道你们不仅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还是祖国妈妈的好孩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儿歌。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韵文,自主识字。

1、请把书翻到42页,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圈出来,不认识,就请下面树叶上的拼音帮帮忙,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多读几遍。

(学生读文,老师来回巡视,及时帮助阅读困难的孩子,鼓励先读完的多读几遍。)

2、会读啦?快和你的同桌比一比,看谁能把每句话都读正确。(同桌互读互查,老师来回巡查,对不会合作的及时指导和调解。)

3、过了同桌这一关的举手。敢不敢过老师这关?请看屏幕(逐行出示生字注音的课文)。

⑴“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ⅰ、第一句谁来读?

ⅱ、(点击课件:生字音节闪现)观察这三个字的音节,你能发现什么? 请你把音节拼读一遍。全班拼读。ⅲ、齐读这句话,注意读准翘舌音。⑵“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ⅰ、第二句谁想读?

ⅱ、三声读得很准。像他那样,我们一起读。

ⅲ、(出示“涌”)这就是 “长江涌”的“涌”,你还能给它组个什么词? ⑶“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ⅰ、这一句生字最多,自己再小声地练习读读。ⅱ、谁敢来读?请你先读字卡,再读句子。ⅲ、男孩子读一遍。女孩子读一遍。⑷“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ⅰ、最后一行,请你来读。

ⅱ、(出示民族一词)这个词语特别容易读错,全班拼读。

ⅲ、你还知道有哪些民族?43页下的“读读认认”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少数民族,你认识吗?请一个孩子读给大家听。ⅳ、齐读这句话。

三、熟读韵文,巩固生字。

1、把四个句子连起来,去掉音节,还会读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整篇课文读两遍。

2、三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咱们一起拍手读一读。

3、读得这么热闹,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可以吗?我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左边大组读前半句,右边大组读后半句。

5、图文结合,学生领读。

⑴课文读得又正确又熟练了,你知道文中的四个句子怎么和黑板上的四组图片相配吗?小声地讨论讨论。

⑵请拿到句子卡片的小朋友上来,把你手中的句子贴到相对应的图片下面。

请贴卡片的学生领着大家读句子,老师相机点拨和升华。●第二行:你读得很有气势。想不想看这样的画面?出示相关视频,并配上解说: 这就是——长江,它是中国第一大河,两岸风光秀丽,土地肥沃。

这是哪儿?对,这正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它是中国第二大河,被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快看,雄伟的万里长城出现了,它多像一条巨龙呀,翻越群山,穿过荒漠,奔向大海。

这就是珠穆朗玛峰,你看,它高高耸立,多么雄伟。瞧,运动员正在努力攀登这座世界最高峰。

这样的山川美吗?壮丽吗?能不能读出这样的气势?(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

●第三行:(出示中国大陆与台湾岛的地图)你们看,这是什么?(中国)这里呢?(台湾)它们之间隔着的是什么?(“海峡”)

(出示“峡”字)两山夹着的水和谷地都可以称为“峡”。所以“峡”的左边是个—— “山”字,右边是个—— “夹”字。

(指地图)虽然现在台湾离开了祖国,但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它也会像香港、澳门一样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

6、看着课文,想着画面,齐读课文。(指着黑板读。)

7、配乐朗诵

我听出了你们对祖国的热爱,奖励你们一首好听的歌。(听两句后)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旋律中朗诵这首三字歌,献给伟大的祖国。

四、背诵韵文,熟记生字。1、祖国山川真是美,你们读得也很美。(点击课件)课文只剩下了生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把每个字读两遍。2、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背出所在的韵语。

⑴看着这些生字你能想起整篇课文吗?赶紧试一试,争取把课文背下来。⑵能完整背下来的举手。一起试一试。3、复习巩固生字。

⑴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正等着你们给他们点名整队呢。

(打乱顺序抽认字卡,认读一张卡片就贴在黑板上。边贴字卡边抓住重难点记忆生字)

⑵我们来和生字宝宝们玩个猜字游戏吧。

⑶生字宝宝要和我们说再见了,我们一起来送送它们。(读一个字组一个词,并取下卡片)

⑷生字宝宝真忙啊,刚和我们再见,又来到了另一首儿歌里,你还认识吗? 出示根据本课生字编写的韵文,学生齐读,巩固生字。

神州大地山川美,黄河长江波涛涌。台湾宝岛与大陆,相隔海峡遥相望。中华民族齐努力,奋发图强兴中华。

4、祖国不仅有壮丽的山川,团结的人民,还有神奇的汉字呢。看老师画画,猜猜是生字中的哪一个字。

(老师写这两个字的象形字,根据学生回答告诉他们:“川”指河流,“州”指水中的陆地。)

五、指导书写,辨析字形。

1、这节课我们就来写这两个字(屏幕出示带田字格的“川”“州”)2、观察“州” 和“川”哪儿不一样。如果能看出这三点的不同那才是火眼金睛呢。

3、老师来写,你们有什么提醒我的吗?

(学生建议后,教师范写,同时提醒:“川”字第一笔是竖撇,中间的竖短,压在竖中线上写,最后一竖长,起笔高于第一二笔,收笔偏下。“州”字要注意笔画顺序,从左到右,第一点是左点,其余两点是右点,点压在横中线上写。有很多笔画都可以利用横中线和竖中线来写。)

4、学生评价老师。

5、学生描红仿写这两个字,师巡视指导、评议。竖写直了,字才端正。

小小年纪就能把字写得这么好,长大了肯定能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认真地写字,就是真正地爱国。

多么端正的姿势呀,这样一定能写出漂亮的字来。

6、展示、评价学生的写字作业。

课后反思:

我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识字3》。本文三字一句,文字虽短小,内涵却十分丰富。

1、目标明确,主线明朗

《识字3》是一篇识字教材,而低年级语文教学又应以识字为重点。因此,我教学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各种形式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很明朗的教学主线:初读韵文,自主识字

熟读韵文,识记生字

背诵韵文,巩固生字

指导书写,辨析字形。在“整体输入,定位联想”理论的指导下,教学过程中我强化了读中认,认中读,较好地将朗读韵文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把韵语识字和随文识字结合起来,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2、精心呈现,巧妙突破

备课阶段,我认真研究了本课的生字,根据生字特点精心设计其呈现的方式,找准记忆生字的突破口。如“涌”字字义是难点,于是我采取让学生组词的方式来理解它与“勇”“泳”在字形、字义上的区别;如“川”“州”,通过板画其写法的演变使学生形象地将其形和义结合起来;如“峡”,把看地图和观察“峡”字的字形结合起来,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3、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教学环节巧妙过渡,每个部分环环相扣,使课堂更加高效。如复习巩固生字环节:用卡片抽学生认字,边贴字卡边抓住重难点识记生字,充分利用了贴字卡的时间,并且为下一环节的猜字游戏作好了准备;猜字游戏结束后,用“送生字宝宝”的形式再次复习生字,并取下字卡。

4、联系生活,趣味多多

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让语文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对学生了解不是很全面、清楚的,我就及时给予补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如:黄河、长江、珠峰图片视频的观看,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了长江之一泻千里,黄河之波涛汹涌,珠峰之高耸入云。教学台湾一句时,我结合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了宝岛台湾的位置,知道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只隔海相望。以上课外知识量的有机补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幼儿园实用课堂教学活动识字游戏 篇9

——平顶山市金太阳幼教 冰 妤

1小班:摘果子(摘花、摘叶子等)

在白纸上画一棵大树,营造一个果园的氛围,上面贴上要学的字卡。先组织活动把字学会,再邀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大树上有什么字的果子(花等),说对了就把这张字卡摘下来送给小朋友。为了方便多次利用,活动快结束时,还可以设计一个“字卡果子回大树上”的环节。2小班:叫醒字宝宝

用于复习时

将学过的字卡反着贴在黑板上,对小朋友说:“这些字宝宝还在睡觉,咱们把它叫醒,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于是,揭开一张,小朋友念一个。如果孩子们念错,老师就说:“小朋友把字宝宝的名字叫错了,它叫XX,小朋友一定要记住它的名字啊,可是它现在生气了,还要继续睡觉,我们等会儿再来叫醒它吧。”继续下面的字,最后再把刚才认错的字叫醒。3小、中、大班:捉迷藏

学完生字后,(小班3个字,中班5个字,大班5个词组)。让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在确定孩子们都闭好眼睛后,把其中的一个字盖起来:“哪个字宝宝不见了?”让孩子们猜一猜,猜对了拿出来再认一认。这个游戏要神秘的。4中、大班:蝴蝶找花

把学过的字卡分别贴在教室的四周,孩子能够到的地方。把孩子平均分组,每组5个孩子左右,一组一组的进行。老师:“小蝴蝶们,XX字卡的花在哪里呢?大家去找一找。”孩子们飞着去找相应的字卡,飞到字卡前面读一读。5中、大班:谁来了,谁走了

老师拿2—3张字卡,小朋友认完后,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老师再拿出一张新字卡,请孩子们睁开眼睛看一看,“发生什么事情了?多了谁呀?”请孩子们找出哪张字卡是多出来的,夸奖小朋友真聪明,一起把多出来的字卡学会。6小班:记名字

学习能够配实物的字卡时,如:水果类、动物类、蔬菜类等,先出示一张图片,如:苹果,“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什么水果呀?”大苹果,“那小朋友认不认识苹果的名字呢?”老师出示苹果的字卡“这就是苹果的名字---苹、果。小朋友把苹果的名字记在心里,吃苹果的时候,会更甜呦。” 7小班:摸一摸

将字卡放在地上或是贴在黑板上、拿在手里,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念“小朋友真爱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XX字宝宝就回来。”然后请某一个小朋友去摸一摸,念一念。8中、大班:钓鱼识字

把字卡当做鱼洒在地上,让孩子去“钓”(以手当勾),老师说一个字,孩子钓一个字。可以两个或三个孩子同时玩,比赛谁认得到最快,钓的最多。9中、大班:识字过河

把学过的字卡放在地上排成竖排,字卡间留20厘米的距离。孩子们排好队,一个一个的过,认一张字卡,跳过一张。以此类推。也可以把相同的字卡准备两份,排成两排进行比赛。10中、大班:跳圈儿

本节课需要复习和学习共几张字卡,就在地上摆几个大呼啦圈,每个圈里放上一张字卡。老师组织小朋友比赛,2—3人一组,老实说:“我说XX你去跳。”孩子立刻反应去找老师说的字卡,第一个找到的可以跳进圈里。11学前班:谁是我的好朋友

用作学习偏旁部首

本节课学习几个偏旁部首,就挑上几个小朋友。比如:学了木字旁、三点水、提手旁,就挑三个小朋友到老师身边,请小朋友自己选一选想要做哪个偏旁。选完后,把孩子选的偏旁贴在孩子身上。老师在地上洒满了字卡,有木字旁的字,有三点水的字,有提手旁的字,请三个偏旁小朋友轮流去找和自己一样偏旁的字卡,看谁找的又快又多。12中、大、学前班:丢沙包

把要复习的字卡摆开在地上,设置一条起点线,孩子们站在起点线上,听老师的指令,去砸相应的字卡。每组2-3个小朋友,谁先砸对,就让谁把字卡拿到自己的手里,最后比比看谁的字卡最多,发个贴画或其他奖励。13大班、学前班:看到半张脸

大语文教学观对语文读写的启示 篇10

因此, 我们的语文阅读要立足课堂, 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 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广阔的社会中去, 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学习、发展。这个“大”的根本就是“开放”。

一.以读引读, 把课文上“大’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 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 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 也就是说, 70%得之课外阅读。”可见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 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及喜好的图书, 通过阅读来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配套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学的园地, 是学生阅读能力得到锻炼的园地。

1、开设阅读课

改变过去单一的“精读细讲”的阅读教学模式, 增设开放式的“不讲、多读、多悟”的阅读课, 每周集中一节语文课进行专门阅读。从课程改革入手, 实现朱熹所说的“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所谓“小立课程”, 指的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的精简;而“大作功夫”就是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活动。通过阅读课的开设, 我们深刻地体验了教育专家全国特级教师黄玉峰关于阅读课的“放羊理论”———让羊在水草丰美的草地上吃草, 有什么不好呢?

2、建立一个阅读积累体系, 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

早在20世纪30年代, 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 不论目的何在, 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 与其漫然的瞎读, 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 (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版, 第181页。) 制定合宜的目标, 设计必要的“先行组织者”是十分必要的。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他认为, 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 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清晰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3、编辑系列美文集

老师与学生共同寻找美文编辑成册, 每个月出版一期, 分门别类, 有专门用于积累优美语言的, 有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悟的, 有集写作借鉴和阅读训练功能于一身的。这些美文, 弥补了泛读的缺陷, 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情感体悟。这样, 以课堂的读引申到课外的大量阅读, 不断地给学生的知识仓库补充资源,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和提高。

二.以读引写, 把课文上“活”

常言道: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这句话道出的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教学应追求大语文阅读的境界,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接受了作者文字中的情感内涵的冲击, 最能引起共鸣。因此,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 因势利导, 在学生体验最深的地方进行习作活动, 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反过来又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文章。

在学习《石缝间的生命》后, 我适时布置学生作文:提醒他们留心观察校园里、路途边或郊区野外有哪些小草、树木与“石缝间的生命”相类似的?鼓励他们将对倔强生命的所有敬畏和礼赞倾注于笔端。学完了《周庄水韵》和《巴东三峡》后, 要求学生模仿文章的写法, 结合本地风景特点, 放胆写一篇游记的文章。这种以读引写的方式, 大多适宜小篇幅的训练, 贵精而不贵长。

上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下一篇:保证书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