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英语一起第九册(精选8篇)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为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九册 Module 2 Unit 1 本课的词汇:helpful, heavy, lift[来源:zzstep.com] 本课语言结构: There be句型以及简单句This---is----.都是对过去句型的复现。因而本课的重点应当是指导学生对语篇的理解。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培养良好的听、说、读习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当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重点单词及句子的听、说、读、写。2.本课的难点应当是对句型结构的综合运用以及语篇训练。
三、课前准备:
1.教师自制的课件以及教学配套光盘。2.教学单词卡片。
3.语篇训练的文本。[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4.两个重量区别很大的盒子。
四、教学过程: Step 1: Chant 出示课件:
Long, long, long, the ruler is long.Short, short, short, the pencil is short.[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Big, big, big, the apple is big.Small, small, small, the pear is small.How about the doll? It’s beautiful.Very beautiful.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通过chant中的图片引出本课主题supermarket[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Children, look, where can you buy these things?------> supermarket 带着问题第一次进入课文,并播放光盘 “What’s in that supermarket?” S: There are many sweets.There are many fruits, too.(板书)[来源:中.教.网z.z.s.tep] 尝试让学生说出这两句话,跟读并板书。引导学生用There are----.句型描述青岛超市的真实情况
2.New word: lift 带着第二个问题听课文,并回答 “Can Lingling lift the bag?”
—〉lift 出示单词卡片,并教读。再次播放光盘,学生找出答案。如果学生的答案不是很正确,再次听相关的那一页,找出正确的答案。3.New word: heavy T: Can Lingling lift the bag?[来源:zzstep.com] S: No, she can’t lift the bag.T: Why can’t Jingling lift the bag?
S: This one is heavy.试着引导学生说出这句话,并引出新单词
heavy “ea”/e/ “vie” /vi/
This one is heavy.(板书)
出示单词卡片,教读。学生亲自尝试桌椅是否重,体会heavy这个单词[来源:z&zs&tep.com] What is heavy? Talk about with your partner.T: What is heavy? S: This----is heavy.4.借用两个盒子,体会哪一个重,并引出新单词helpful,渗透情感教育 There are 2 boxes.Which one is heavy? Who wants to try?[来源:中教网] 找个学生分别搬起两个盒子,试一下哪个重,运用句型This one is heavy.再找一个学生搬盒子,同时与此学生组成一段小情景对话,引出新单词helpful T: Wait a minute!Can you help me put the box on that chair? S: Yes.T: Please!学生把盒子搬到椅子上
T: Thank you!You’re a helpful boy/girl.[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helpful 出示卡片,并教读 5.带字幕再次播放光盘,并跟读
Please find the words “big and heavy”.You can circle them.引出:What a big supermarket!
This one is heavy.6.Activity [来源:中教网] 播放光盘,活动用书部分,在检察环节,要求学生不仅读出问句,并能回答出完整的答语。Step 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课件:一幅西瓜的图片
T: This watermelon is big.Can you try? S: This watermelon is-----.学生运用尽可能多的形容词描述这个西瓜 课本第七页第三部分练习题[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This---is-----.These----are----.2.课件出示一些形容词 先引导学生读单词
Draw anything on a piece of paper.Then describe the picture with these words.学生用学过的句型描述他们的图片特征
This---is----.[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3.课件:果园图片,及短文录音 学生运用学过的句型描述图片。S: There is-----.There are-----.This---is----.These---are----.听音标序号,检查学生的答案并渗透情感教育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se children?[来源:中§教§网z§z§s§tep] They are helpful.They can help the farmer.What about you? S: I can help------
题] 主题一
有趣的信息世界
任务一
感知丰富的信息现象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链接”、“信息衰减”、“信息失真”、“信息羡余”、“信息不对称”、“信息超载”等信息现象。
(2)通过小故事、举例说明、活动游戏、小组讨论说一说,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从中得到启发。
(3)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各种信息现象。
(2)难点:养成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习惯。[教学准备] 已制作好的“买新书”,“制作黑板报”,小游戏:“相互喊话”“咬耳朵”等文字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趣的信息世界里,我们在获取、传递、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息现象。例如„„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些有趣的信息原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就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板书:任务一
感知丰富的信息现象)
二、新授
1. 举例:小迪通过学校足球队的朋友认识了新朋友;看到同学有一本新书,通过打听得知是在哪儿买的,自己也去买了一本。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信息链接现象。那么,你还知道那些信息链接的现象吗?请举例说明。(1)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举例说明。(2)教师评议。
2. 案例板书:小迪制作黑板报。
(1)思考: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举例说一说。(3)教师小结:信息衰减现象。3.板书:“相互喊话”
(1)你有什么办法使他们能够清楚地听到对方说话吗?(2)小组交流讨论。代表举例说一说。
(3)教师小结:信息失真现象。4.小游戏:“咬耳朵”。(1)分组游戏。
(2)教师小结:信息羡余现象。5.板书:十字军的失败。
(1)思考: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对称现象。(2)小组交流讨论。代表举例说一说。
(3)教师小结:信息不对称现象。6.板书:信息超载现象。
(1)教师讲解信息超载现象。(2)你的身边有信息超载现象吗?它对人们信息活动有什么影响?举几个例子和大家一起讨论。
(3)小组交流讨论。代表举例说一说。
三、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信息世界有丰富的信息现象,你能说说它们都有哪些现象吗?
[课
题] 主题一
有趣的信息世界
任务二
探究有趣的信息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传递、信息反馈、信息再生的信息原理。
(2)通过小故事、举例说明、活动游戏、小组讨论说一说,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从中得到启发。
(3)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信息传递、反馈、再生的信息原理。(2)难点:养成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习惯。[教学准备] 已制作好的文字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的信息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现象呢?那是由于信息在获取、传递、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传递、反馈、再生。了解了这些原理,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各种信息现象了,同时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就能更好地利用各种信息。
(板书:任务一
有趣的信息原理)
二、新授
3. 信息传递原理。
任务:填写书店推销人员推荐表;传递信息连线。(1)学生思考,完成表格,举例说明。(2)教师小结:信息传递原理概念。
4. 案例板书:海娃送信。
(1)思考:如果换成是你,遇到当时那种情况,你会怎样把信送到八路军手里?(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说一说你们办法。3.板书:信息反馈的过程图
(1)教师举例讲解信息反馈的过程。(2)小游戏:估价。
(3)教师小结信息反馈原理作用。
4.举例:信息反馈原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1)分组交流讨论。代表举例说明。(2)教师评议。
5.板书:信息再生的过程图。
教师讲解信息再生过程。6.板书:“间谍”作家。
(1)教师引用故事。
(2)思考: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举几个例子和大家一起讨论。(3)小组交流讨论。代表举例说一说。
三、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趣的信息原理,你能说说信息的原理有哪些吗?
[课
题] 主题一
有趣的信息世界
任务三
开展有效的信息活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能够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
(2)通过小故事、举例说明、活动游戏、小组讨论说一说,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从中得到启发。
(3)树立甄别信息的意识,学会引用信息的规范,养成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如何获取有效的信息。
(2)难点: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教学准备] 已制作好的文字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人们在从事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应用信息传递、反馈和再生的原理,就能提高信息活动的效率。那么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呢?(板书:任务一
开展有效的信息活动)
二、新授
5. 获取有效信息一要确定自己的目标;二要列出获取信息的方法。任务:“去秋游”活动收集哪些相关的信息。(1)学生思考,列出清单。(2)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6. 根据表格中的目标,列出获取信息的方法。(1)学生思考后完成表格填写。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说一说你们办法。3.案例分析:海边的现象
(1)思考:如果此时你在海边忽然发现这个现象,你会怎么做?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如何判断所获取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4.案例分析:小迪感冒了。
(1)思考:小迪究竟该听妈妈的话,还是医生的话?为什么?(2)分组交流讨论。代表举例说明。
(3)教师评议,小结。
三、拓展:对信息时效性的判断也是信息甄别的一个重要内容。以网络信息为例,网页的最近更新日期是考查网络信息时效性的重要参数。你还有哪些判断信息的方法?
四、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趣的信息原理,你能说说信息的原理有哪些吗?
[课
题] 主题二
神奇的信息技术工具
任务一
认识信息技术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信息获取工具,信息加工和储存工具,熟悉信息处理和传递工具,信息技术软件工具。
(2)通过小故事、举例说明、活动游戏、小组讨论说一说,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从中得到启发。
(3)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信息技术工具。(2)难点:区别信息工具的功用。[教学准备] 已制作好的文字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人们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离不开信息技术工具,工具的发明与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工具是连接人与技术的桥梁。信息技术工具是信息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它的广泛使用又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板书:任务一
认识信息技术工具)
二、新授
7. 案例分析:留下记忆。(1)(2)(3)思考:除了以上工具,你还可以利用哪些工具来记录印象深刻的东西? 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举例说明。教师小结:什么是信息获取工具。
8. 阅读:人工耳。
(1)思考:哪些工具是信息处理工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举例说一说。(3)教师小结:什么是信息处理工具。3.小实验:自制编码器编制密码。(1)教师讲解实验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2)小组交流讨论开始制作。
(3)小组列出自己的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什么是信息加工工具。
4.想一想:你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材料制作怎样的信息技术工具?把自己的创意“小发明”和大家分享。
(1)分组交流讨论。
(2)教师参与小组交流。
5.反馈:填表标出哪些是获取信息的工具,哪些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和信息处理的工具。
(1)通过思考后完成表格填写。(2)小组交流讨论。代表举例说一说。(3)师生集体评议。
三、小结: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工具是信息获取工具,信息传递工具,信息处理工具?
[课
题] 主题二
神奇的信息技术工具
任务二
探究信息技术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1)让学生了解电子信息工具的优缺点
(2)让学生了解Word、写字板,记事本等不同电子信息软件工具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电子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点(2)难点:不同电子信息软件工具的区别 [教学准备] 幻灯片:写生画、笔记、风景照片、录音等 表格:记事本与写字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幻灯片“游玩归来”,让学生们讨论各种信息工具记录结果的优缺点。
二、讨论
根据课本上的表格,让学生分组回答效果。得出电子信息技术工具与传统信息工具的优点(直观、形象、快捷)
三、讲解
在计算机中,也有不同的信息技术软件。打开演示WORD,记事本,写字版的简单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体会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并填如表格中
四、小结:
比较几种信息技术软件的不同(不用的软件有不同的作用,同一类软件也有区别)
[课
题] 主题二
神奇的信息技术工具
任务三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1)让学生了解数码相机与扫描仪的不同特点(2)学会扫描仪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如何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2)难点:扫描仪的使用 [教学准备] 数码相机、扫描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这有几幅精美的图画,想把它保存到电脑里,该用那种工具好呢?解释并演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获得图象的方法。
二、新授
1、比较过后,得出用扫描仪获得图象的效果较好,再次讲解扫描仪的使用。
2、演示如何用扫描仪将图象扫描进电脑。
3、图象的保存以及对图片格式的处理。
三、练一练
随机选取几位学生上台演示用扫描仪处理图片。
四、小结:
除了数码相机与扫描仪,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的信息工具?(MP3和录音笔等)比较它们的异同
信息技术除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快捷,也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工具。
[课
题] 主题三 便捷的电子邮件
任务一 拥有我的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与要求](1)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发送流程。(2)让学生申请自己的电子邮箱。
(3)学会登陆并浏览自己的电子邮箱。[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申请电子邮箱(2)难点:申请表的填写 [教学准备] 各个网站申请好的电子邮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信笺就是人们传递、交流信息的重要通信工具。今天,遍及全球的因特网为信息交流铺就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电子邮件(简称E-mail)实现了准确、便捷地传递和交流信息,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电子邮件带来的惊喜吧!
二、新授
1、讲授电子邮件的传递流程
2、进入新浪()演示如何申请一个电子邮箱。
3、登陆刚申请的电子邮箱,浏览收到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三、练一练
让学生在给出的几个大网站之间申请电子邮箱(网易、新浪、雅虎等)
四、小结:
向学生演示不同网站的申请表,讲解其中异同。讲解E-mail地址的格式。
[课
题] 主题三
便捷的电子邮件
任务二
使用我的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2)成功跟老师收、发电子邮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 正确撰写电子邮件(格式)(2)难点:回复与转发的区别 [教学准备] 2个电子邮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成功申请了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大家想不想给同学和朋友发一封电子邮件?想不想收到同学或朋友的祝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子邮件的收发
二、新授
1、进入邮箱,写一封简单的电子邮件(主题、问候语),然后发给自己。
2、查收电子邮件,收到后再回复一封信件。
3、将收到的信笺转发到邮件地址栏里的2个邮箱,然后打开验收。
三、练一练
1、学生给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2、老师将所有邮箱地址整合,回复给所有同学。
3、同学收到信件后,相互间收发电子邮件。
四、小结:
1、正确撰写邮件格式,规范使用电子邮件。
2、回复和转发的区别。
[课
题] 主题三
便捷的电子邮箱
任务三
玩转我的电子邮箱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附件,掌握如何添加附件。
(2)会建立邮箱的通讯录,并会使用通讯录发邮件。(3)学会管理邮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添加附件
(2)难点:添加附件路径的查找,创建通讯录。[教学准备] 几张图片或word文档给作附件用。[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元旦晚会的节目可真精彩啊!茵茵用相机记录了那些美好的时刻,她想用电子邮件给姐姐发一些照片,让姐姐分享那快乐的时刻。邮件写好了,但如何才能将照片添加到邮件中呢?还有好多同学也想要这些照片,怎样才能快速的给这么多同学发照片呢?
(板书:任务三
玩转我的电子邮箱)
二、新授
9. 说明:打开电子邮箱后,电子邮箱中有一个小小的“回形针”,它就是把各种文件附在电子邮件上的附件。
10. 添加附件的步骤:
(1)登陆邮箱 → 点击写信→写好收件人、主题、内容后(2)点击“添加附件”或回形针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找到要添加的文件→选择→点击“打开”即可。3.一信多发
同样的邮件内容,如果一个个发效率就会很低,在收件人处输入多个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并用“,”号将它们分隔开,这样就可以了。
4.建立通讯录
单击窗口上部的“通讯录”按钮→选择“新加联系人”按钮→将好友的电子邮箱地址添加到通讯录中。
通讯录建好以后,写信时在收件人处,点击通讯录中相应的收件人名字,邮箱地址就会自动填上去了。5.邮件的管理
把需要的邮件分类整理、分别存放,将无用的删除,这样有序的邮件信息就能更好的为我们所用。
点击“文件夹 新建”→把文件夹命好名→选择相应的邮件→点击移动→选择相应的栏目即可
三、小结:
今天我们对电子邮箱的各种功能使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了。
[课
题] 主题四
即时的信息通信
任务一
申请即时通信账号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即时通信工具的优点、方便之处。(2)会懂得如何申请QQ账号。(3)学会添加QQ好友。[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申请QQ账号
(2)难点:申请QQ账号时正确填写资料。[教学准备] 网络计算机室、QQ软件的安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小迪是校报新闻栏目的一名记者,每次的稿件他都用电子邮件与编辑老师交流、修改,一般需要经过几个来回才能搞定。小迪希望能有一种更神奇的交流工具,让他和老师的讨论和交流更加即时、更充分,以提高稿件的编辑效率。
(板书:任务一
申请即时通信账号)
二、新授
11. 让学生来谈谈自己对QQ的认识,并列举出与电子邮件交流相比用QQ交流的优点。
即时通讯工具功能强大,可以进行“面对面”、声情并茂、充分自然的交流。12. 老师广播教学演示,申请QQ的步骤:
(1)在电脑上安装QQ软件 → 启动程序进入“QQ用户登陆窗口” →点击“申请号码”按钮
(2)在跳出的网页中,按要求填写个人资料,然后设置密码,填写验证码等信息。(3)检查信息填写正确无误后,点击“注册”,即可获得QQ号码。
练一练:让学生动手去填写资料申请QQ号码
3. 添加QQ好友
申请好QQ号码以后,我们就可以登陆QQ进行与好友聊天了。
下面是QQ号使用的步骤:
打开QQ软件→在登陆框中输入QQ号码和密码→点击登陆
登陆成功以后,发现QQ好友里面是空的,也就是还没有QQ好友,需要我们添加自己的QQ好友。
在QQ界面下方有个查找,点击“查找”→“基本查找”→“精确查找”→在QQ号码栏中,输入好友的QQ号码→点击“查找”→选择好友并点击“加为好友”这样就可以了。
练一练:让学生动手去添加自己的好友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申请QQ号码并让每个同学都申请拥有自己的QQ号码以及掌握如何添加QQ好友。
[课
题] 主题四
即时的信息通信
任务二
即时信息的多样传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使用QQ进行文字、图片等信息交流。(2)学会组建群,并了解和会使用群的一些功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使用QQ进行文字、图片等信息交流
(2)难点:图片的传送方式的多样性及群的使用 [教学准备] 网络计算机室、QQ软件的安装。[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有了即时通信工具,小迪和编辑老师编辑稿件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小迪还拍了一些校园的新闻照片作为稿件配图。如何用即时通信工具发送图片等各种信息呢?(板书:任务二
即时信息的多样传)
二、新授
13.(1)玩成语接龙游戏
打开QQ后,与好友玩成语接龙游戏,双击好友的头像,在跳出的聊天窗口与好友进行成语接龙文字交流。
(2)文字信息传递对即时通信工具来说可谓“小菜一碟”。除了文字信息外,它还可以传送图片、声音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发送QQ表情,为了使交流的信息更加生动、简洁,我们可以使用QQ自定义表情,单击信息输入窗口上的选择表情按钮,就可以在弹出的表情中选择喜欢的表情进行发送了。
14. 老师广播教学演示,图片传送的不同方式:
(1)将网页上的图片复制、粘贴在信息输入框,小组成员相互发送。
(2)图片文件的传送
点击聊天窗口上方的“传送文件” 按钮,在跳出的查找路径对话框中找到要传送的图片文件,选择并点击“打开”即可发送。
其他类型的文件也可以用此方法在进行文件传送,但是后缀名为.exe的文件,由于安全的原因不能直接发送,需要压缩后方可发送。
(3)单击QQ聊天窗口中的截图按钮,拖动鼠标抓取电脑屏幕的画面,选好后双击鼠标,点击发送即可把抓图发送。
练一练:让学生动手去练习用这几种方法来进行图片文件的传送。
3. 组建学习群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时通信工具支持爱好相同、志趣相投的多个用户结成群。在群组中,大家可以一起共同进行话题讨论交流、分享资源。
群的创建要有等级的权限要求,所以一般的人不能马上创建群,在此我们重点学习群的功能。在群组的聊天窗口中上方有两个按钮,一个是群聊,是用于群成员交流的平台,另一个是共享按钮,它可供群成员上传信息、共享资源。
上传方法:点击“共享”以后,把要上传的文件直接拖动到共享中的框内即可。
下载资源的方法:选择需要下载的文件,直接把它拖动的桌面或相应的文件夹中即可。练一练:让学生动手在群中去上传文件和下载文件。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发送图片的不同方式和传送文件的方法,以及群的使用。
[课
题] 主题四
即时的信息通信
任务三
用语音、视频拜年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使用QQ进行语音聊天。(2)学会使用QQ视频进行拜年。[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使用QQ进行语音聊天、视频聊天
(2)难点:了解进行语音、视频聊天的前提条件和准备工作
[教学准备] 摄像头和耳麦的正确连接,并进行其对应的驱动程序的安装。[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入:春节快到了,小迪想用即时通信工具,通过语音和视频给远方的亲戚、朋友拜年,送去他真诚的祝福。怎样才能通过语音、视频拜年呢?(板书:任务三
用语音、视频拜年)
二、新授
1.即时通信工具
即时通信工具不仅可以传送文字信息、图片、声音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语音与好友聊天。
用语音聊天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正确连接好语音设备,把耳麦的两个接头与主机上的两个接口按照颜色同一连接好,然后就可以用了。在聊天窗口中的上方有个语音聊天按钮,点击 即可进行语音聊天了。此外通信的群组还支持多人之间进行即时通话交流,十分方便。
练一练:让学生动手去练习用语音进行即时交流。
2.视频聊天
准备工作:把摄像头、耳麦与主机进行正确的连接,并正确安装好摄像头的驱动程序,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即时通信有视频功能,使得我们能够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声音和画面质量都相当不错,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连接好以后,打开聊天窗口,在聊天窗口中的上方有个视频聊天按钮,点击 即可进行视频聊天了,另外画面的质量和耳机、麦克风的声音大小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练一练:让学生体验一下视频语音聊天。
即时通信为我们打开了一片网上的虚拟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交流生活、学习的感受,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但是也给未成年人代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交友时要慎重,不要随意出去见陌生的网友,注意自我保护。
三、小结: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能写一段“我”的外貌描写。
4、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重点:
朗读说话训练;“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投影仪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重点:
朗读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主读书
2、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汇报交流
(1)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 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4、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按段朗读课文,要读得琅琅上口
1――5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读得琅琅上口。
6――15自然段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
(“我”的好奇、佩服、自叹不如;闰土的聪明、热情、纯朴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能写一段“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重点:
“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过程:
一、分段朗读课文(16),出示含义深刻的句子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1、稀奇的事是指什么事?
2、选择你自己觉得最稀奇的一件事读一读,把它读得有吸引力
3、朗读、评价
二、再读课文(16),尝试分析句子含义。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①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②“他们和我”指谁?“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③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____________; 看不见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三、展开想象,写写“我”的外貌
“我”的外貌怎样?展开合理想象写下来。
1、学生练写。
2、同学互相交流。
3、评讲,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四、课文拓展
朗读《故乡》,了解中年的闰土是怎样的,想一想他变化的原因。
五、选择性作业:
1、用一段话写一个人的外貌,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
2、观察“看瓜刺猹”的图,结合闰土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闰土的内心活动,用一段话写出来。
《飞天》教案
授课教师:余盛君
学生分析:
由于传媒信息常侧重于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宣传,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容易感兴趣,加之对于石窟艺术、佛教知识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极其赋予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相关信息,并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
设计理念:
1、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串联知识内容,发展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总结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飞天艺术,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3、道德情感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优秀美术传统。
教学重点:
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教学难点: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课前准备:课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欣赏导入。
1.欣赏《敦煌》片断。
2.提欣赏要求:师提问:飞天美吗?美在那?
3、学生边看教师边介绍飞天: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4.学生谈飞天的美。
5.教师总结:是呀,我们中国的飞天是不带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人物的动态,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的。飞天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古代艺术家到底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飞翔的样子的。
二、欣赏和思考(小组交流):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4.学生汇报研究结果,边汇报边欣赏课件,分析飘带与人物动态的关系。
5.师总结:飞天的飞动的表现就是靠几条临风飞舞的彩带,灵动轻盈的身躯,才显得飞翔与空中的人形是这样自然生动。同学们假如你是飞天,你会怎样飞?
6.学生摆人形纸模,提醒学生注意动态。
四.做画步骤:
1、画飞天的大形。
2.添画飘带衣裙。
3.添画背景。
4.上色。
四、学生做业,教师巡视指导。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六、拓展;
1.课件欣赏:奥运会开幕式的飞天、08年春节晚会节目飞天、油画家曾浩的油画作品。
2.师提问:设计灵感来自哪里?生:飞天。
3.今天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你们的创意,看到了各种现代派的飞天,老师想说你们的创意让我自豪。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
《飞天》说课
授课教师:余盛君
说教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内容,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地区约500多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这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这些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能过欣赏、表现飞天的形象,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表现方法,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
2、情感目标。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法学法及依据:
教法:
1、情景教学法。教学中教师用谈话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导游情境、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古典音乐的动人旋律,生动的飞天图片,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2、赏析教学法。赏析品味祖国传统飞天作品,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学法 :
1、探究法。其实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教学中,紧抓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设臵相关的启发性提问。
2、自学法。由于学生对飞天缺乏感性认识,通过学生欣赏书中的飞天图片,解答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情境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新课开始之前,我创设了游戏情境,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摆人体纸摸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追溯历史,交代审美背景。每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都有其相关的时代背
景。交待飞天艺术的来源,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种艺术形式的内涵。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景,学生边看动画教师边为学生讲述飞天的由来: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在印度神话中,是云和水的女神,在佛教中是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他们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通过飞天由来的讲述,让学生理解古人用飞天表现超脱凡尘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3、设立交流空间,提高审美能力。欣赏感悟后的交流环节,是师生共同研究、共享资源、共同提高的过程。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教师的总结,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飞天的艺术特色,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飞天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解决本课的重点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5、情感激励,升华审美体验。同学们,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学生欣赏课件:奥运会开幕式的飞天舞、08年春节晚会节目舞蹈飞天、油画家曾浩的油画作品。在此飞天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它更是一种精神,带着这种精神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真正的实现了它飞天梦,神州七号上天课件。飞天的形象,应该说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今天老师从你们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你们的创意,看到了各种现代派的飞天,老师想说你们的创意让我自豪。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九册
《飞天》教学反思(余盛君)
一位外国艺术家说过:“艺术只能诱导不能命令”。也就是说美术欣赏要让学生自己发现美,只有自己去发现美才更有趣。然而鉴于美术欣赏本身的意义和学生审美心理的可塑性等特点,小学欣赏课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并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因此,在《飞天》一课中我是这样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的。我致力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动起来,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美表现美。
一、动眼观察
审美能力是潜移默化的,通过让学生欣赏飞天的动画,以大量的飞天图片激起学生欣赏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的欣赏,如在欣赏飞天的美时,重点让学生体会飞天的姿态美、飞动的美。通过提问:
1、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2、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让学生对作品内容美术语言的仔细观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
二、动口评述
学生不但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重点内容古人是如何在平面上表现人物飞动的样子的,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重点,然后我再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重点的演示讲解”这一环节,要求所有学生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由一人汇报。
三、动脑诠释
动脑诠释是学生在动眼观察、动口评述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诠释所画形象其 主观的诠释须根据眼见的事实。例如在演示画飞天时,用许多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头发、五官、衣裙可以画成这样也可以画成那样。
四、动心体验
动心体验是对作品造型、构图、线条、色彩韵味等进行体验。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的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的情景与氛围,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飞天的美。
由于本堂课的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眼、口、脑、心,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全方位都动起来了,帮助学生发现理解了作品的内涵,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一学期
班级情况简析:
班级人数
2上学期合格率
上学期优秀率
本学期合格率指标
100%
本学期优秀率指标
上期差生率
本期转化率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1800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会读写560个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帖,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习惯。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习惯,能边听边思考,听出别人说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能听广播,说要点;能有条理地介绍看到的情况,能有条理地回答问话。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长句子的意思;在阅读时学会使用常用的读书记号;能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和抓住重点段分段,能说出段落大意;能详细复述课文。认识省略号。能初步读懂说明书,并按说明书操作。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参观活动初步学会写简单的状物和写人的文章,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通知,学会给长辈写信。会使用书名号。掌握常用的几种删改换补的修改符号,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几个训练点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一
按要求预习课文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二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写好文章的开头
具体说说周围的新鲜事
三
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
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四
用摘录句子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写好文章的结尾
按要点介绍我的家
五
用归并自然段段意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仔细观察。把图意写具体
六
用回答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写“启事”
1、了解储蓄的意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率的理解和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资料,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储蓄就在我们身边。
2、 说储蓄的意义。
二、探究
1、拿出预习提纲,小组交流,检查,汇报,小组里完成。(约5分钟)。
引:这些专业术语中你理解哪一个?谁来说一说?
再引:下面我们再来打开教材的第99100页,看一看你还能了解到哪些新的知识?
引导出:活期、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利率可以调整、国债不纳税、利息公式
2、过渡:了解到这么多知识,你们能不能利用这个利息公式,自己小组设计一个本金和一个存期,算一算到期能得到多少利息?各小组自报本金和存期。
3、 各小组利用公式求利息,小组探究、交流、总结,合作完成。
4、展示各小组计算方案(有不同存期的)。
5、利息税何解?
6、联系课本第99页例5,税后利息怎算?各小组试做在预习提纲里。后各小组上台展示。
(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表达等能力)
三、质疑(根据学生质疑情况解决)
四、练习
1、 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6题 。
五、 总结
有什么收获吗?这节课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什么?
六、 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7、9题。
刘老师这节课是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很实践.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预先的教学设想,在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我觉得比较好的方面有: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和小组讨论进行计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小组自由设计讨论如何计算利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1、学习、背诵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2、快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缩写《小英雄雨来》。
学习重点:
阅读、口语交际、缩写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5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信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二、朗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快速朗读(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借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进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辩论会。
(围绕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二、分组讨论
要求:发言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自己的看法。
三、辩论赛
1、将看法一致的学生分成同一组,充分搜集依据。
2、每组都推选几名辩论代表。其余的当各组的啦啦队。
3、进行辩论赛。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相信学生通过这次交流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第三、四课时
缩写《小英雄雨来》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一、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缩写的步骤和方法:
(1)读懂原文,把握要点;
(2)理清层次;
(3)边划边记,逐段删留;
(4)整理成文。
三、结合课文,具体指导。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共分六个部分,从缩写的基本要求看,缩写时按原文叙述顺序缩,重点是三四部分,其余各部分是非重点内容。他只是在文字篇幅上的缩减,仍然是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
四、自己缩写,指导差生
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
第五课时
卷首语:
金秋九月,翻开课本:我们唱响园丁之歌,聆听了《陶校长的演讲》,深感《师恩难忘》;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里的《变色龙》来了一次《金蝉脱壳》;我们走进了名著,明白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滴水穿石的启示》
2、《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是朝的,我还知道这本书中相关的故事如和。此外三本名著分别是作的《》、作的《》和作的《》。阅读这些书籍是我的享受,因为是成功的保证„„新年伊始,让我们合上课本,一起来检阅自己的收获![积累与运用]
一、词语快车道。8%
dān wùyājiâzhâng tuōyàoshifângxibiànshí
pú taomáo dùn
二、成语乐园。8%
1、写出四条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写出四条表示坚持不懈的成语:
三、诗词对对碰。8%
1、农村的生活多么悠闲美好。你看,“牧童骑黄牛。” 或者“一曲高歌一樽酒,”,“最喜小儿无赖。”
2、依依惜别显深情,看着孟浩然乘船远去,李白低吟“孤帆远影碧空尽。”人虽离得远了,但心却连着心,因为“。”古人的送别诗很多,我还知道。
四、美文再现。23%
1、《狐狸和葡萄》这篇课文选自(时代国家)(作者)创作的《》,读了这则寓言我明白了。(1.5+1.5=3)
。(读书的名言警句)(5.5+1.5=7)
3、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发明了炸药、写成了《国榷》、爱迪生发明了,这些人物的成功再次宣示了:而不,而不,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3.5)
4、我们随着课文,游览了、和莫高窟,那里不仅
有,还有。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百上千的飞天有的,;有的,„„难怪人们说莫高窟是。为了让大家都来一睹莫高窟的风采,请你为它设计一句广告:。(6.5)
5、,南朝北朝是对头。请你分别写出所填朝代的一位名人,他们分别是、、、。(3)[分析与思考]
五、美文赏析。17%
考
晚上,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忽然,爸爸笑着对我说:“小玲,我考你几个问题,回答得()要准确,()要迅速,好吗?”“好!”我爽快地答应。心想,自己是高年级的学生了,能不会回答吗?
爸爸问:“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我眼皮一翻,高声答道:“铁重!”“哈哈„„”一旁的妈妈、哥哥都笑了起来。我一楞,正在犹豫,爸爸又提醒道:“注意,我问的是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我连忙改口说:“一样重?”妈妈说:“对了,要听清问话。”
爸爸又考了:“那么,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这回我特别听清了
“一立方米”几个字,“一样重”。
“哈哈„„”大家又笑了。我抓了抓头,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哦,这回是铁重。”
接着,哥哥也来考我了:“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说:“棉花体积大!”“为什么?”爸爸追着问。“因为一斤铁的体积只有一小块,一斤棉花的体积比它大多了!”大家听了,满意地笑了。
这时,爸爸语气平静地说:()“遇到什么问题,()要认真思考;()
是很容易的,()应该好好想一想,否则会闹出笑话。”我点了点头,笑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3
2.给下面带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条。(在括号内写上序号)2
闹:①不安静 ②吵、扰乱 ③干。
(1)否则会闹出笑话。()(2)方塔街是我市的闹市区。()
乘:①坐 ②在数与数之间进行乘法运算 ③利用
(1)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2)我们一起乘车去公园吧。()
3.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说”句中的“两次教训”是指
①②
(2)最后一节里,爸爸教育我,说了两层意思:2
一是二是
4、学期伊始,我们又学习两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读书要做笔记和。下面请你在文章中做笔记(记号),并写下你的读后感。1+3+4
[表达与叙述]
六、妙笔生花。30%
【新标准英语一起第九册】推荐阅读:
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07-18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11-12
新标准小升初英语试卷12-14
新标准英语翻译答案02-10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03-06
新标准大学英语3翻译03-18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07-26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09-10
高中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09-08
新标准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