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财务结算管理规定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离职财务结算管理规定(推荐9篇)

离职财务结算管理规定 篇1

概念解说:

员工离开公司时,需就工资、退休金、股金、职工内部账户等有关问题办理财务结算手续。

编写要点

财务结算是员工离职时需要办理的一项重要手续,在编写文案时应注意:

(1)财务结算的内容及手续;

(2)各类人员的补助或罚金。

范文:

××公司离职财务结算管理规定

一、财务结算

员工办理完工作移交、离职结算手续后,凭工资科结算、人力资源总监批准的《离职手续表》到财务部相关部门办理安全退休金、股金、职工内部账户等结算手续,后转交财务部综合业务处,由其根据公司有关制度办理离职财务结算,结算办理完毕后,到职工兵全会办理销户。

二、需离任审计者,财务部将其担保金额结算后全部转入内部基金会,并接银行的活期利息计息,待其审计期满,持审计部批准的《审计合格通知书》到职工基金会提取其担保金额,或财务部将此款转入其指定账号。

1、自动离职、除名

对于此类人员,公司不再为其结算奖金。股金按本人在公司的承诺自动转在其个人账户。

2、辞职、合同期满不再续签、劝退、辞退

按公司规定正常办理完离职手续,符合奖金评定条件者,由其离职前所在管理部在第二年奖金评定后,书面通知财务部,由财务部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结算后,将其奖金转入其指定的银行账号。

三、各类人员的补助或罚金

1、劝退、辞退

按公司规定办理完相关离职手续后,公司根据员工在公司的连续工作年限,不满半年者发给半个月工资的补助金;超过半年不到一年者,发给一个月工资的补助金;每满一年者,发给一个月工资的补助金,但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资。包括公司有关部门厦领导暗示,而员工自己提出辞职的,享有同等补偿金。

2、合同期满公司提出不再续签劳动合同。

按公司规定办理完相关离职手续后,公司可发给一个月工资的补助金。

3、辞职、合同期满员工提出不再续签劳动合同。

此类情况,公司不发补助金,若辞职有违员工最初对公司的承诺,并对,公司造成损失者,公司有权收取违约金,具体金额以员工当时所签合约为标准。

4、除名、自动离职

离职财务结算管理规定 篇2

随着珠宝行业市场的发展, 珠宝行业中的销售财务所包含的业务内容越来越多, 同时, 内部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和珠宝生产、珠宝供应等这些财务部门的日常收付、月终核算不同, 珠宝销售财务是有着相对独立内容的、针对珠宝产品销售的一种贷款回收。所以, 珠宝企业应当单独设立销售财务机构, 来统一管理珠宝产品的销售费用、应收账款核对、余款结算、欠款清理等业务。

二、加强珠宝销售环节中的会计监督

(一) 珠宝企业中销售循环的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师把握审计程序的主要重点是, 贯穿在销售循环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系统、结构和环境。这主要包括对顾客订货的环节、批准授权、运输、开具销售的单据、记录珠宝销售收入、结转成本和应收债权各个阶段进行审查和评价:审查接受订单是否沿着珠宝企业的预定生产战略进行操作, 审查开具发票的手续是否符合规范性的制度标准, 审查结算、记账及银行转账方面是否单据齐全, 评价珠宝企业的销售信誉是否建立在良好的环境状态下。

(二) 珠宝企业对销售循环进行监督与控制的方法

对珠宝销售决策和计划进行审查与评价, 需从多方面考虑。首先, 要考虑珠宝销售计划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其他机构的职能均衡, 珠宝销售计划的衔接过程是否经过严格的检验, 以及珠宝销售计划执行的实际效果是否和预计的保持一致;其次, 要考虑珠宝产品的销售价格决策是否合理, 是否建立在对珠宝产品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珠宝产品特殊售价的策略是否符合既定组织的目标, 以及珠宝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的估算是否科学;再者, 要考虑珠宝销售合同制定的条款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预防珠宝销售法律诉讼行为的措施是否充分, 珠宝销售合同实际履行的效果是否达到珠宝企业的控制目标, 珠宝销售合同效益是否与同行业及市场的定位一致, 以及是否遵循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规定珠宝销售会计业务的控制程序

为了防止珠宝企业中收入控制程序这个基本控制程序的内部舞弊, 需要规定珠宝财务销售会计业务控制程序。下面是珠宝企业收入控制程序的一般情况:“三线两点”。

珠宝企业的收入业务涉及钱、单、货三个方面。珠宝产品销售或者提供了劳务后, 账单 (发票) 就得开出去, 货币就会收进来;或者随之形成账款的追索权。在钱、单、货这三个方面中, 产品是前提, 因为如果产品不销售, 那么其他两个方面都是空的;货币是中心, 因为所有的控制都是紧紧围绕账款的收和账款的进而进行的。而保证货币正确无误地收进, 是控制程序的基本任务;单据是关键, 因为产品是根据单据发出的, 而账款是根据单据计算和收取的, 也就是说, 没有单据, 就没有控制的依据。

所谓“三线”是指发票传递线、货币传递线以及产品传递线。所谓“两点”是指发票与货币的核对点和珠宝产品与发票的核对点。把单、钱、货分离成三条互相独立的业务线进行传递, 再在三条传递线的终端设置两个核对点, 然后把这三条线联结起来进行控制, 这就是“三线两点”的主要精神。这样, 使得经手珠宝产品的人, 不经手发票账单和货币;经手发票账单的人, 不经手产品和货币;经手货币的人, 不经手产品及发票账单。从而形成三条业务传递线, 每一条业务传递线由许多的传递链条或者是传递环节所组成, 而这些链条和环节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或部门负责。就这样一环接一环, 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而每向前传递一步, 就对上一步的传递工作进行核对, 这当然使得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程度进一步提高了。

四、充实会计业务内容

综合来看, 应充实的内容如下:

第一, 要加强对用户信用等级的考察和评定, 规范对用户来料受托加工产品贷款和来料的清算, 加大对用户有老欠款又订新合同贷款的控制;第二, 要规范企业对有意垫资的新产品的贷款管理, 按“专款专用”原则进行贷款结算。

五、先审核, 后核算, 并且严格控制销售费用

见到合同——收预收款——执行完毕——收齐货款——填制记账凭证——开发票——审核——发票交用户提货或通知发货——核算, 这是珠宝销售财务的工作流程。而审核这一过程, 关系到货款是否正确无误收到、记账科目是否合乎规定, 所以审核岗位是珠宝销售财务工作中“守门员”性质的岗位。一方面, 因为此岗位的设立很大程度上为珠宝销售收入的实现和降低应收账款金额提供了保障, 所以要选择责任心强、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此岗位;另一方面, 对珠宝销售费用等销售产品发生的支出, 也要经过审核后才可以支出, 这样可以从整体上保证珠宝销售财务在贷款收入和销售费用支出上按规定。按制度执行, 杜绝或避免不合理支出给珠宝企业造成损失的现象发生。

总之, 珠宝销售财务管理是珠宝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珠宝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的完善和发展, 已经和珠宝企业的管理水平, 甚至与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关了。所以, 珠宝企业的销售财务管理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从而为珠宝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效益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珠宝行业的财务管理是珠宝行业里所进行的销售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珠宝行业的销售活动是指珠宝企业按照合同发出珠宝商品, 同时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收回贷款, 实现珠宝产品价值的过程。在整个销售过程中, 存在两个“职责”:一个是, 按照计划和合同发出珠宝商品, 这是销售人员的职责;另一个是, 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收回贷款, 这是销售财务人员的职责。

关键词:珠宝企业,销售,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慧德.市场竞争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财会月刊, 2001 (06) :18-21.

[2]刘曙霞.论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J].财会月刊, 2001 (20) :28-31.

离职财务结算管理规定 篇3

【关键词】医保结算;医院财务;既有关联;探究策略

在我国不断解决好基本医疗保障普及的工作后,相关医保参保范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这也带来了诸多医院医保财务结算的瓶颈,同时还涉及了每一位参保病患的切身利益。在整个医保制度下涉及到了参保人员、医保中心以及医院这三方主体,其中在资金使用环节上突出表现为医院方面的处理。但是,目前诸多定点医疗机构在进行医保财务结算过程中,往往局限于简单的核算、报账,并没有足够突出医院对于医保问题的关注。由此看来,切实解决好医院财务管理中医保结算方式迫在眉睫。

一、浅析医保结算、财务管理二者关联所在

通常而言,诸多医院医保费用结算组成部分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有关住院费用;另一方面就是门诊费用,很多参与医保的病患必须在持有效医疗卡的情况下在相关医院财务处记账。门诊的医药费隶属于基本医保范围,由此必须交由医保中心与医院共同结算。而住院费用一般分为预付、后付两类结算方式,与此同时,参与医保的病患在登记与办理住院手续中要预付一部分医院费,在后续出院环节,有关参保人员理应承担的费用部分交由医院与个人一同结算,而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的结算就属于相关统筹支付的环节。此外,医院财务管理处一般会在月初同有关医保中心共同结算上月度医疗费用。自受理申报日起,各个医保管理中心会在一定工作日内逐步审核相关资金并完成拨款工作。一旦费用符合医保范围,医院的财务处便要凭借医保费用的结算凭据将医院实际垫付的金额纳入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中来,最后在月末核算时将实际收到资金算入总账目中,继而收回医保中心的医疗款项。现代医保结算方式下,必须有条不紊把握二者关联,确保医院财务管理的正常进行。

二、探究医保结算手段应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路径

1.着力开展费用管控与成本核算工作。现代社会诸多医院运用总额预算制的形式进行医保结算处理,但是由于当年预算总额往往受到上一结算年度相关费用的决算额制约,决算指标也只建立在对应医疗机构绩效情况和年初预算的基础上。譬如,在医院相关门诊绩效方面情况依据就诊人次和次均费用来平衡,为实现医院医疗安全与服务质量的保障,相关医院需要就就诊产生的费用进行合理管控,从而节约开支,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总额预算的鲜明特点就是由有关政府牵头,组织对应部门与定点医院商讨,与此同时兼顾决算指标进行相关医保基金工作的管理。由是,医院积极进行医保结算手段革新十分重要,可以通过财务管理环节运用相关成本定价制,确保医院药品价格的稳定,使价格同价值有机统一。

2.构建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很做医院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就是医保基金,相关医院财务工作人士必须秉持积极心态同医保结算机构中心保持联系,并且处理好院方各类保证金及违规款项扣留和医保结算款项,做到医保结算款费挂账属实,同时兼顾医院资金回笼与周转顺畅。在相关医院经营活动中采用全程化监控,进一步确保有关预算项目透明准确,诸如在医院提供相关医疗服务中使用到的各类器械和药品统统纳入到预算管控的范围中来,一方面实现医院相关存货的有需使用,增强存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确保医院资金充沛并减轻管理存货的成本费用,继而降低医院财务管理风险,规避坏账损失。还要妥善处理未收账款的要回,及时与医保机构沟通,让医院资金第一时间回笼,强化医院财务资金的周转效力。

3.完备医保管理体系。摆在首位的就是规范化的医保管控体系,才能为医保管理工作良性发展保驾护航。譬如,建立起对应医保管理人员工作岗位,从而实现在医保病患收费上的透明公开化监督,真正执行医保支付方式的听证制度,可以更加完备医保费用的相关网上查询系统。另外,逐步强化医保基金的预算管控监督工作。针对很多医院医疗革新后基金的弊病情况,需要设定科学合理化医保基金节余率,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适度提升医保病患报销比例的必要性。最终积极争取到财政补助,使医院新医保结算手段下的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对于医疗改革不可一蹴而就,医保结算方式革新中必须贯穿人本位原则,进一步创新有关医保管理工具,强化在对医疗机构监督上的力度,医院与此同时兼顾对应医疗成本费用核算与控制环节,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准,真正保证参保病患的生命健康。尽管当下医保结算手段不断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有所成效,但是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唐艺荣.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后现行医保结算方式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

国卫生经济,2014,(04):89-91.

[2]郑大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5,(2):55-58.

[3]王建国,王丽华,张玉琴,等.浅谈定点医院医保财务管理的改革措施[J].劳动保障世界,2015(10):88-89.

离职会签结算单 篇4

姓名

部门

岗位

入职

日期

离职

日期

类别

工程

交接/责任人

类别

工程

交接/责任人

部门交接

1.岗位工作

公司物品交接

1.借阅图书台灯

2.办公用品

2.宿舍物品交接

3.专业类工具

3.制服(领带)

钥匙

4.文件/资料/印章资质

4.工作牌

5.其他

5.内网、邮箱停用

财务交接

1.个人费用报销

6.电脑/笔记本电脑

2.个人借款

7.其他

3.审计报告

8.门禁卡

考勤确认

考勤时间

考勤人

考核确认

考核得分

考核人

工资级别

保险费

备注

根本工资

服装费

岗位工资

培训费

绩效工资

水电费

结算

金额

加班补助

考勤扣款

个税

1.其他应发

1.其他应扣

工资结算人

2.其他应发

2.其他应扣

3.其他应发

3.其他应扣

结算核对人

合计:

合计

本人确认

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关系,结算手续办理完毕,签字后即刻生效。

离职人员签字:

日期:

部门意见

初审

复核A

复核B

审批

如何结算销售离职提成工资 篇5

提成制度是用人单位对其员工的一种管理办法,其目的在于占有市场和扩大销路,鼓励员工推销更多产品,员工推销更多产品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使自己从中获利,符合《劳动法》及相关政策的规定。现实生活中的用人单位往往平时对员工许以高额的奖金、提成,而在员工离职时因如何结算提成奖金而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最终因协商不成而申请劳动仲裁以至最终通过法院来判决。现本文特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如何结算提成工资、经济补偿金、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等问题如何处理进行总结性探讨:

一、存在劳动关系的销售提成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案件。

司法实践中并不一定所有涉及提成的纠纷都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一般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如果存在劳动关系,则业务提成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双方当事人如果不存在劳动关系,则业务提成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在此种情况下双方的业务提成纠纷属于一种民事纠纷,只能通过向法院起诉解决。笔者在办案过程中遇到劳动仲裁委员会对于现在经常发生的民办学校招生提成的纠纷问题,而劳动仲裁委员会以学校招生提成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而对该部分的仲裁请求予以驳回。劳动仲裁委员会负责人对此的答复是,因销售提成只能限于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中规定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处理。法支付给个人的提成工资,在没有新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不作延伸。

二、销售提成属于劳动者工资总额组成部分中的计件工资。销售企业对企业的业务员采取基本工资加提成的工资分配方式而发生的销售提成纠纷属于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一般来讲,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该法规的第六条规定: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即计件工资包括:(1)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2)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3)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

计件工资中包含了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也就是劳动争议纠纷中所涉及的销售提成。故提成款即提成工资,是计件工资制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从营业收入、销售收入或利润中提取的。

三、提成协议或者销售提成管理方案属于劳动合同的一部分,是销售提成计算的依据。

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一般制定提成制度或者与劳动者签订提成协议来作为计算销售提在的依据。提成协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劳动合同之外另行签订有关提成款的协议,从性质上说,提成协议应该属于劳动合同的附件。提成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有关提成款的内部规章制度,从性质上说,提成制度应该纳入劳动合同的范畴。

依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因此,用人单位制

定提成制度或者与劳动者签订提成协议符合《劳动法》有关工资分配方式的规定。实践中注意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销售提成制度发生变动情况下提成的处理问题。销售提成制度暂行方案后,公司如认为需要调整,应及时调整,在未对该制度调整之前,其公司员工的销售提成仍应按照该制度执行。尽管企业的规章制度不是法律,但同样可以参照适用法律的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即公司新的销售提成制度只能针对发布之后,而不能溯及既往。主要是因为有些公司管理不规范,在劳动者申请仲裁时,提经常会拿出好几个不同版本的销售提成制度。第二个问题是成制度作为公司的规章制度要符合法律规定。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虽不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但其一旦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即具有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应当遵照执行。该制度实际上是对劳动合同的重要补充,应成为劳动合同内容的一部分。当劳动合同的内容与内部制度的内容发生抵触时,应当以劳动合同规定的内容为准;当二者的内容相一致或内部制度的内容超出了劳动合同的内容,但又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该内部制度则应成为劳动合同的补充。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也规定了,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四、离职时对尚未到帐的提成的结算处理

实践中对于员工离职时销售提成的发放有争议。一方面,目前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及法院对于奖金、业务提成部分的处理根据按劳动合同约定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即一般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的时间及方式予以发放,如果没有合同约定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即使之前用人单位有发放惯例,劳动者提出支付请求而用人单位予以否认的,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也是不支持劳动者的主张的。即对于离职时如果有约定的,只能等销售货款到账或者达到提成条件时才能予以结算提成。

另一方面,有的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却认为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要支付全部的提成工资。因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却规定了,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像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湖南省工资支付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也有类似规定,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工资计发到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之日,并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3日内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员工已经离开了该公司,其已经无法掌握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于何时收回多少提成款员工也不清楚,只能等销售货款到账或者达到提成条件时才能予以结算提成显然也是不合理的。笔者赞成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者离职时用人单位要支付全部的提成工资。从维护公平正义以及保护劳动者的弱势群体角度来说,劳动者只要付出了劳动,创造了效益,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销售收入的回款是另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用人单位以回款未到账为由而拖欠甚至克扣销售提成,变相地转嫁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是非常不公平的,这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销售提成的举证责任问题

实践中,大部分有关奖金、提成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其奖金、提成的计算要以整个企业、部门的利润数额、业务回款、个人考核等情况为基础数据。奖励、提成形式多样化,导致当事人举证困难,引发其他法律问题。劳动仲裁、诉讼中的劳动者一方很难提交此类证据。

劳动者直接诉求用人单位支付销售提成,用人单位拒绝的,应拿出证据证明员工不应该获得提成,对于提成款的主张存在一个举证责任问题。《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举证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因用人单位减少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由用人单位对未发生减少的事实进行举证。

笔者认为,劳动者提供销售提成制度、提成协议、完成的销售业务量的相关证明材料即能证明该公司应该向劳动者支付提成款。至此,劳动者已经完成了他初步的举证责任。如果公司抗辩认为因部分货款并未收回,有部分提成款不应支付,则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司应当按《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之规定,应由该公司承担证明部分货款尚未收回的举证责任。此外从本案的客观事实上看,劳动者已经离开了该公司,其已经无法掌握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于何时收回多少提成款离职劳动者也不清楚,如果要让离职劳动者举证证明公司于何时收回多少提成款,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货款是否回笼的相关证据时,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即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劳动者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劳动者该主张成立。

六、销售提成计入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符合法律规定。

实践中用人单位在工资计算方式上做文章,经济补偿金只以基本工资作为基数来支付,将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不作为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基数,而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属于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情形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应当按照劳动者本人解除劳动关系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确定支付标准,而其中的工资收入包括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即劳动者工资既包括月基本工资,也包括每季度、每月度取得的销售提成收入。因此在计算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时,不能仅仅狭隘的理解工资收入为劳动者每月基本工资,也包括销售提成,还包括奖金、津贴、补贴等。因此劳动仲裁、诉讼时劳动者要求将销售提成计入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于法有据,应当受到保护。

七、销售提成等收入应当计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付的基数。《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中的“二倍的工资”如何计算?笔者认为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当月应得工资计算2倍,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之规定,应得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故销售提成等收入应当计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付的基数。

谈销售结算的财务管理 篇6

范咏 马丽梅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开展销售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方面,所谓销售是指企业按计划和合同发出商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收回货款,实现产品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第一,按计划和合同发出商品,是销售人员的职责;第二,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收回货款,是销售财务人员的职责。

关键词:财务制度;销售管理;控制程序

一、业务独立运行建立健全有关销售财务制度

随着市场发展,销售财务所包含的业务内容越来越多,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细,而且不同于生产、供应等财务部门的日常收付、月终核算,是具有相对独立内容的针对产品销售的货款回收,因此,企业应当单独设立销售财务机构或专职销售会计,以统一管理用户信用等级考评会同预收款、产品来、用、余款的结算、应收帐款核对、销售费用、清理欠款等会计业务,并协调处理好同销售业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共同研究、开发市场,同用户建立长期的相互信任、彼此了解伙伴关系。

同时,要在遵守《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前提下,结合《合同法》等经济法规,建立健全“销售财务人员职责和标准”、“专款专用管理制度”、“应收帐款管理办法”等内部管理和考核制度,规范指导销售财务日常工作的开展。

二、规定财务会计业务控制程序

规定财务会计业务控制程序,主要是收入控制程序这个基本控制程序防止内部舞弊。下面是制造企业收入控制程序的一般情况:三线两点。

企业的收入业务涉及钱、单、货三个方面。产品销售后或提供了劳务,帐单(发票)就得开出去,货币就会跟着收进来,或者随之形成帐款的追索权。在钱、单、货三个方面,产品是前提,如果产品不销售,其余都是空的;货币是中心,因为所有的控制都是紧紧围绕帐款的收进而进行的,保证货币正确无误地收进,是控制程序的基本任务,单据是关键,产品是根据单据发出的,帐款是根据单据计列和收取的,失去了单据,则控制就失去了依据。

因此,收入业务控制程序的设计,即要把握这三个方面的有机联系进行综合考虑,又要将这三方面分开单独进行考察和控制。而“三线两点”,就是从这一设计原则里概括出来的,也是目前比较完善、比较完整的收入控制程序。

一般来说,产品的传递是实物的传递。但实物的传递给内部控制带来诸多不便。故从内部控制上来看,产品传递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代表产品实物运动的单据的传递。即对提出产品的有关单据进行控制。发票与货币的核对实际上是销售部门交来的销售日报与出纳部门汇总编制的每日收款报告的核对,但从根本上说仍是发票和货币的核对。核对的执行人是销售会计人员或其他专设的稽核人员。

发票与货币的核对,是保证帐款相符、揭露现金结算错弊的关键;产品与发票的核对,是保证单单相符、帐实相符的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缺少发票与货币的核对,则应该收进的款项是否全部收人,现金是否发生短缺或被截留等现象都很难发现并控制;如果缺少产品与发票的核对点,则实际收入与产品的实际发生是否一致,以及有无利用发票作弊,开出大头小尾、上联与下联不一致的发票以及涂改发货数量等问题,也很难被揭露和控制。

因此,对于销售会计来说,在销售收入记账前,认真进行上述两项核对,是极其重要的。发票与货币、产品与发票不核对清楚,不能记账。

三、充实会计业务内容

销售业务人员在开发市场、承揽合同时,遇到的用户千差万别,各有各自的特点,如有的用户信誉很好,但合同需求量不大;有的用户信用不好,但合同需求量很大,有的用户前期信誉良好,但后期信誉大大下降等等,在对待各不同用户货款结算的政策上,需采取不同的办法,这些以前都是没有的。综合起来,应充实的内容如下:

加强对用户信用等级和考察评定。建立用户档案,针对用户的订货量、存欠款、存欠料等具体情况,对用户进行信用等级测定,可分为A、B、C、D、E五类等级。

对预收款比例的掌握控制。依据五个信用等级对用户采取不同的预收款比例,按100%、80%、60%、40%、20%等订货合同金额收预收款。

规范对用户来料受托加工产品货款和来料的清算。用户来料加工的货款和来料必须按所签合同的执行情况随进掌握,以避免以出欠款,欠料情况。

加大对用户有老欠款又订新合同货款的控制。对历史形成的老欠款用户只要仍和企业有合同往来的,采取新订合同货款不能拖欠,老欠款慢慢归还的办法,一方面企业有了合同有了市场,另一方面,也避免老欠款成为呆坏帐,并可慢慢收回。

规范企业对有意垫资的新产品的货款管理。企业开发研制的新产品为了抢占市场、开发市场,而垫资推销试用的产品,销售财务必须有一套供需双方签订的正式合同文本,以确保垫资的产品能最终收回货款或收回产品样本。

按“专款专用”原则进行货款结算。专款专用,是指销售财务在按合同编号收到预收款后,分合同号登记帐薄,一款一用,直到合同执行完毕后结算时,按合同号结清预收款。这是企业财务结算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保障企业利益,防止“死合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企业应对此进行详细研究,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专款专用”管理办法,并检查督促,认真执行。笔者所在企业连续几年来,坚持“专款专用”原则,基本上没有造成合同执行完毕后无人要的“死合同”的情况发生。

四、先审核,后核算,严格控制销售费用

根据销售财务的工作流程,即:见到合同——收预收款——执行完毕——收齐货款——填制记帐凭证——开发票——审核——发票交用户提货或通知铁路发运——核算,审核岗位是销售财务工作的“守门员”性质的岗位,它关系到货款是否正确无误收到、记帐科目是否合乎规定。此岗位的设立,很大程度上为销售收入的实现、降低应收帐款金额提供了保障,要选择责任心强、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此岗位。另外,对销售费用等销售产品发生的支出,也要经过审核后方可支出,从总体上保证销售财务在货款收入和销售费用支出上按规定、按制度执行,杜绝或避免呆坏帐和不合理支出给企业造成损失的现象发生。

五、加大清欠力度,减少呆坏帐损失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大量应收帐款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或将要成为呆坏帐,若不加大力度清理,必将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所在企业几年来坚持上门催要、磨帐、以物抵债、新订合同货款不欠,老欠款慢慢还、运用法律等多种手段大力进行清欠,应收帐款由原来的16亿元降到目前的8亿元左右,为企业收回了大量资金。避免了损失。同时,在新的销售业务往来中也不可避免地要形成呆帐,这些需要加大清欠力度,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六、重视其它业务收入管理

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要相应地为用户提供辅助性劳务和垫付产品的铁路运费、汽车运费、保险费、包装费等费用,还有对使用企业包装周转箱收周转使用款、对超过合同约定提货期的货物收取一定的仓储保管费等,这些收入也是企业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总收入的补充,也是对企业付出的部分补偿,其他业务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l一3%,数额相当可观,如果稍有不注意,将会造成应收的收入收不回来,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在销售财务实际工作中,应改变过去只重视产品收入管理,忽视其他业务收入的做法,把其他业务收入提高到和产品收入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规范管理,保证每一笔其他业务收入按时收回。

同时,财务人员也要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关系,做到优质高效地服务市场、服务用户。

离职财务结算管理规定 篇7

结算中心独立于各部门、各单位之外, 受公司财务部直接领导, 完全能够立足于包钢全局, 真正站在公司总体的立场上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其在资金管理中的作用。

一、统一账户管理、促进资金集中使用

结算中心自成立以来, 首先对各二级单位进行银行账户集中管理, 制订了《银行账户集中管理细则》, 包钢集团公司计财部行使账户集中管理职能, 包钢集团内部各单位收入必须统一上划公司计财部, 支出由公司统一平衡拨付。

各单位银行账户集中管理以后, 充分规范了各单位的财务制度, 对公司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引导资金的流向, 减少了企业内部资金积压, 盘活了企业沉淀的资金, 对公司资金的合理调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为了更好的加强公司财务管理、规范资金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资金监控措施, 包钢集团结算中心于2003年开始先后取消了公司各主体厂矿等21家银行账户, 其发生的银行收支业务均通过集团计财部结算中心银行账户办理。

取消银行账户以后, 极大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规范了公司资金的运作, 提高了对各单位资金的监管力度, 个别单位的坐支、截留、挪用资金等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过账户集中, 取消各单位在外部银行账户的数量约100多个, 减少资金沉淀近5亿元, 整合了集团整体资源优势, 通过存贷利差增加利息收入720多万元 (50000万元×1.44%=720万元) 。同时, 账户集中带来资金集中度的提高, 增加现金周转, 减少银行贷款8亿元, 减少利息支出3672万元 (80000万元× (5.31%-0.72%) =3672万元) 。仅此两项, 直接效益4392万元。

二、统一内部信贷, 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1. 加强内部结算制度管理。

内部结算是指在结算中心开立账户的单位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劳务而进行的内部转账。为了减少公司内部货币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结算中心内部结算账户, 各下属单位办理内部结算, 并预留内部结算印鉴, 作为内部结算监督的一项内容。

公司各有关单位之间从授权采购部门领用的原燃材料、备件等, 按领料单上的明细核定金额, 经结算中心审核无误办理结算, 对结算双方因价格、质量、数量等发生异议, 不能及时结算的, 经公司技术监督部门裁定并出具处理意见, 结算中心根据主管部门裁定意见可协助强制收款。各下属单位在结算中心的存款, 必须首先用于支付养老金、失业金、住房公积金等, 由计财部下属部门统一收取, 交纳各项费用后, 余款再行支付其他款项。

2. 加强内部贷款的管理。

集团公司计财部代表集团统一资金信贷管理, 合理调节集团内部资金流向, 优化资金信贷结构, 为集团提供高质量的贷款支持, 禁止集团内部各单位未经批准向各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为进一步加强内部信贷管理, 对子公司融资及对外担保行为进行规范, 以结算中心意见为主导, 集团公司计财部制定了《对子公司融资及担保的管理办法》。子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需要, 对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必须保证在不占用包钢集团已申请到的银行授信额度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 并报集团公司计财部结算中心备案。母公司所属非法人相对独立核算单位, 不得为任何单位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子公司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对外提供但保, 在本单位董事会同意签署意见后, 报计财部结算中心, 结算中心再提出意见报公司主管经理审定。集团公司对外担保,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 充分考虑被担保单位的资信和偿债能力, 并逐级上报审定。对集团向外提供的担保, 应作全额抵押;为外部单位提供的担保, 在结算中心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提交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议并签发董事会决议后, 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结算中心发放贷款坚持统一计划、择优发放、按期归还的原则。统一计划就是根据集团内部各单位生产经营计划、资金占用计划、工程进度或其他临时性周转困难, 发放临时贷款并灵活调剂;择优发放, 就是发挥信贷资金杠杆作用, 区别贷款需求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 将信贷资金重点投入到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资金周转快的单位及项目;按期归还, 就是各借款单位必须按贷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期限归还贷款, 否则结算中心有权按逾期贷款实行罚息或根据其工资、收入或公司下拨的补贴中强行划回, 对个别单位因为生产需要重新申请的贷款, 进行核定, 充分考虑其资金成本, 生产回收期、利润完成情况及偿还能力, 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制定发放贷款意见, 并上报公司有关领导, 为其发放贷款。为发放贷款的安全性以及各单位的还款预期指标, 特别成立的公司审核贷款委员会, 比照人民银行贷款细则, 对下发给各单位的贷款进行实时监控, 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收取贷款利息;加强内部贷款管理, 逐步缩减子公司贷款额度, 对专项贷款进行全程监督, 对其经营情况、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 督促贷款单位及时还款。

三、统一对外筹资, 确保集团生产经营需要

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结算中心行使集团公司对外筹资管理职能。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集团发展的需要, 利用内外融资手段, 融通资金, 统一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借款计划, 统一办理贷款筹措资金, 保证集团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使企业生产经营转变到以效益为中心, 经营管理以资金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上。

2006年是包钢公司实现1000万吨生产能力关键之年, 结算中心紧紧围绕公司确定的奋斗目标, 努力创新、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和运作, 提高资金的运行质量, 充分发挥资金整体效益;全面规范公司结算及内外部贷款管理, 慎重提供贷款担保, 千方百计规避各种风险, 在充分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争创更多资金效益。充分发挥银行信贷职能, 做好公司筹资管理工作, 为公司顺利实现全年生产经营及基础建设目标提供资金保证, 大力降低筹资成本。

1. 加强与各银行之间协作, 拓展融资渠道。

根据公司生产、建设需要, 充分利用包钢的规模、实力、信用等优势广开融资渠道, 从中选择最有利的融资方案, 统一向各金融机构直接融资, 降低融资成本。先后与各商业银行合作开发并操作了一系列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创新业务。通过不断的更新、改进, 为企业节约更多财务费用, 获取更大收益。充分与各商业银行接洽, 在银企双赢的基础上, 使包钢集团在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统一下浮5%-10%。

2. 充分利用资金集中的优势, 开展委托理财业务, 用活资金, 为公司增加了收入。

(1) 信托受益权质押融资理财业务。此方案是深圳发展银行佛山分行提出的, 即包钢在银行开立信托理财和保证金两个专户, 存入最低限额的资金, 30%的资金存入保证金专户, 签发100%的银行承兑汇票, 其余70%存入信托理财专户, 作为提前预存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解付资金。同时与银行指定的信托公司签署协议, 将上述存入信托理财专户的资金委托信托公司进行理财。信托公司使用信托资金的期限为6个月, 理财收益率在月2.9‰~3.3‰之间。 (2) 存款参与银行票据贴现委托理财业务。此方案是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提出的, 即包钢在银行开立专户, 存入最低限额的资金, 授权在一定期限内银行可动用此笔资金进行票据贴现。银行的贴现收益在与包钢商定的收益率之下的, 收入全部归包钢, 在商定收益率之上的, 高出部分包钢与银行分成。

四、建立网上电子结算系统, 提升财务公司金融服务职能, 加快资金信息化管理步伐

随着网络经济快速发展, 为满足集团成员单位日益增长的全方位的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结算中心开发了电子结算系统, 通过公司内部信息平台, 实现与各开户银行网银系统的对接, 拓展了结算信息化服务网络, 结算中心网上电子结算服务的核心是结算功能, 通过标准化的网上电子支付功能, 结算中心一方面可以向集团公司提供网上支付、网上查询、票据结算等结算业务, 还可扩展至其他网上银行服务的项目。

通过网络结算系统的推广应用, 结算中心可以充分发挥作为集团结算中心的支付结算功能, 以集团电子化支付和远程票据管理为手段, 搭建包钢集团电子金融服务平台, 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和营销管理, 进一步整合集团金融资源, 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速集团内资金周转, 促进集团资金结算一体化管理战略目标的实现。

浅谈企业集团的财务结算中心 篇8

关键词:财务结算中心 内部管理机构 统一核算 集中融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企业集团在各地迅速发展。但如何发展企业集团、管理企业集团是许许多多企业集

团管理者必须面临的问题。要发挥集团优势,就必须有强大的内聚力。一盘散沙是无法实现集团发展战略的。只有强有力的资金纽带才能形成牢固的凝聚力。而要形成这种强有力的资金纽带,就需要集中管理,就需要成立集团财务中心。

财务结算中心是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应企业内部资金管理需求而生的一个内部资金管理机构,是根据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在集团内结算,以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服务机构。财务结算中心的成立让繁杂的整个企业集团能更好地、井然有序地在经营过程中做好计划财务管理、资金预算编核等日常管理工作。财务结算中心属于集团内部的服务机构,不是经营单位,既不是分公司,也不是子公司,是一个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

一、企业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产生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有大型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而在厂内设立厂内银行又称内部银行,是将银行的基本职能和管理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资金管理机构。到80年代后期,随着企业集团的出现,沿海集团率先进行探索和尝试将“厂内银行”移入企业集团,这一举措给企业集团带来了资金管理和运作上的很大益处。财务结算中心的出现,实际上是将资金管理从业务繁杂的财务部门独立出来并进行专业化管理,强化了资金的使用计划、过程管理、事中监督,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和营运效果,充分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的沉淀与浪费,降低了资金成本,可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

二、企业财务结算中心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企业集团通过这个管理系统达到控制资金流向。它有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合理调节;有利于企业集团集中财力,减少内部的资金积压,盘活沉淀资金,减低银行贷款和贷款利息;有利于资金的体外循环,加快资金的周转。

三、企业集团财务中心的主要职能

财务结算中心是根据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在集团内部成立的,主要着眼于为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服务。它的职责是既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筹集和使用的效率;又可以对资金的运行进行监控,保证资金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集团资本经营意识,调剂资金的功能。集团企业财务中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集团内暂时限制和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再以发放贷款的形式分配给集团内需要资金的企业,从而实现集团内资金相互调剂余缺。

2.作为资金内部监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企业集团财务结算中心使集团内各企业的资金都交由结算中心办理,该结算中心对各企业进出资金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可以根据结算中心章程加以审查,核对相应的计划、合同,确保资金合理使用,从而使集团内各企业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集团的监控之下。

3.作为企业对外筹集资金的统一去渠道。企业集团组建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后,集团内各企业不再单独与银行保持信贷关系,而是由财务结算中心以一个户头集中对银行。与相对分散的单个企业相比较,整个企业的信誉要大得多,因此更容易从银行融资。

4.为企业领导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企业的任何业务活动必然伴随着资金运动,作为企业资金运动监控者,财务结算中心可以通过对资金运动的掌握实现对企业内部业务运动的掌握,将业务运动的信息转为资金运动的信息,实现业务、财务的实时同步运作,为领导的需要提供准确和完善的财务信息。

四、设立企业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基本条件

1.资金环境比较宽松。企业集团的负债率不能太高,各企业在业务经营中应有经常性的現金流入,资金较宽裕,且流动性好,从而使结算中心的运作有可靠的资金基础。

2.集权型管理基础。一个集团企业较长期地推行集权型管理模式,那么财务结算中心要集中调剂使用资金并对资金进行监控就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运用起来就得心应手。相反,若集团公司对集团企业的管理权和决策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等不能有效控制,那么结算中心要集中集团范围内的资金进行调剂使用和监控就十分困难。

3.经济效益较好。集团及各企业经济效益好,特别是集团母公司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获利能力强,经济实力雄厚,财务结算中心就具有较高的银行信用,从而较容易取得银行贷款,确保集团内各企业的资金需求。

4.企业地理位置集中。由于过去集团内各企业可在就近的开户银行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现在则要全部通过集团的财务结算中心,空间的扩大和时间的延长,无疑会增加交易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因此,集团内各企业的地理分布应相对集中,以保证集权的管理层能够灵活的反应、快速决策,减少管理控制成本。

五、企业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存在的问题

1.本息拖欠严重。结算中心由于贷款给一些效益差、包袱重且资不抵债的困难户,贷出的资金很难收回,以至拖欠本息越积越多,财务结算中心资金流通不畅。

2.行政干预较多,贷款管理较弱。财务结算中心不同于商业银行,它作为企业集团的直属职能部门,受企业的领导。银行实行资金风险管理,对贷款的审查极为严格,而集团中心放贷由集团领导决定,极少考虑其资产负债状况,贷款用途和效益回报,也不用抵押,导致财务结算中心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

3.内部资金分配不合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分厂、车间等内部单位逐步实行内部核算,成为竞争对手的内部市场主体。为促进内部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企业应将内部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企业对内部资金的分配还不合理,因而不能形成公平、合理的内部市场竞争环境,不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这些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结算中心如何定位,一旦企业集团最高管理仅把结算中心看作是调剂下属企业资金余缺的手段,而不是从整体上考虑结算中心的功能,不把他作为提高企业整体财务运作效率的重要措施,那么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

4.企业集团的财务结算中心肩负着管理部门的监控职责,但有些子公司怕置于集团的控制之下或是对结算中心缺乏信任,资金较为充裕的企业不愿在财务结算中心存款,资金紧张的企业从财务中心贷款后又不愿还款,影响财务中心的正常运作,从而也会影响集团的整体利益。

六、完善集团财务结算中心的具体对策

对内部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是调动内部单位加强资金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结算中心贷款的使用应该服务于企业的总目标,体现集团的决策意图。一方面,结算中心还要帮助亏损部门度过难关,给其一定的扶持资金。结算中心在贷款时必须认真审查,对符合企业发展目标,效益前景看好的项目可以优惠贷款,如果提前还贷,还可以降低贷款利率;如果不能按时还贷,要加收利息,同时严格控制结算中心贷款规模,根据结算中心吸收存款。

离职财务结算管理规定 篇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医保参保范围的扩大,医保患者已经成为了医院服务的主要群体,加大了医院财务管理的难度。文章主要探讨现行医保结算方式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分析现行结算方式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给出针对性意见,促使医院财务管理更科学有效。

关键词:医院;医保结算方式;财务管理

医院是我国社会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医院是医保体系的重要环节,当前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医保收入,医院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财务管理,因为医疗政策复杂性,想要保证医院资金正常高效的运行,则需要做好医保的结算,完善医保财务管理问题。

一、现行医保结算方式概述

目前在我国医保支付方式主要分为五种,分别是: 按服务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DRGs按病种付费及总额预算制。上海市在总额预算的管理过程中,基本形成医保中心与医院谈判协商制,预算指标分配公开透明,根据各医院的实际发展给予合理的指标,缓解了医保中心与医院的关系。现行的医保结算方提高了医保资金的有效使用,规范了医院医疗服务,在医院医保管理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是对医院的财务收支产生直接影响。

二、现行医保结算方式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保患者的应收医疗款持续增长

目前医院医保结算基本流程是参保人员就医后,医院财务部门按照门诊、住院部每日报送的医疗保险统筹金额报表,将医院垫付资金作应收医疗款处理。发生的医保统筹资金,先由医院垫付资金,到下月初由医保结算人员,通过医保结算系统,统一下载上月的各类别参保人员的明细报表,与医保中心进行结算。当前的医保结算方式下,由于参保人员逐年增加,应收的医疗款也逐年增加。医院与医保中心进行医保结算时都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必然就对医院的流动资金带来较大的影响。医院的应收医疗款很大一部分都给医保患者垫资的款项,给医院的运营带来极大的风险。以上海市一家二级医院为例,2014年应收医疗款1443.55万元,占当年医院医疗总收入的5.5% ;2015 年应收医疗款1747.42 万元,占当年医院医疗总收入的6.11% ;2016年应收医疗款1705.75万元,占当年医院医疗总收入的5.42%。这已是医院的一种长期现象,一旦医保中心的款项不能及时回笼,对医院资金造成极大的影响,只能通过延迟支付药品及医用耗材的款项,方可保证医院正常运营。于此同时,医院管理者也会因资金到帐不及时,对营运管理决策带来影响,给医院也带来一定的社会矛盾。

(二)医保账目确认不准确及时

医保对医院的考核方法有:综合考核、医疗审核扣付、随机抽查等。医保扣付分两种,一种是暂时性的,通过医保中心的综合考核后可以返回,另一种是因不合理医疗用药及治疗,考核后不予返还。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处理该业务账务时,只是简单的记录该笔业务,医院财务按照每日的医保门诊与住院日报表,实际发生的医保统筹金额记入应收医疗款-医疗保险机构的借方。而医保总额预付的方式是按照年初下达给医院的总额指标,每月按总额指标分12个月预付,年末按年初下达的预算总额进行决算,超总控指标费用,酌情补付一定差额。当医保中心将上月的医保应收款项转入医院账户时,医院财务直接冲减应收医疗款。由于医院财务人员不熟悉医保政策,对医保收入的账目处理也不够准确,对一些账目处理也不及时。造成医院的医保账务信息的可比性不强,然而如何做到医保账目合理准确,同时符合医保政策规定,已是医院财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医保会计核算工作难

上海市医保结算方式执行的是总额预算法,而医院医保收入是按服务项目收费计算,实际发生的费用加上不合规治疗及不合理管理被扣罚金额与收到医保中心结算的金额是不同的。根据2012年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在“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下设“结算差异”,用该项目来核算该差异,并按比例调整各项医疗收入。但因为医院的医保结算差额不能准确的在当月确认,通常情况下,是用往期拒付款产生的结算差额对当期医疗收入进行冲减,直接降低了医院当期医疗收入的真实性,也不能够反映出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实际的工作效率。实际账务处理时,该科目实用性不强。这就会造成医院财务不能用准确的财务数据对医院的医保账目进行分析,有效的管理医保资金,给医保成本核算带来了难度。

(四)医保财务管理理念不强

在当前医保财务管理中,医保结算的财务人员,只是简单的进行医保费用统计及申报医保结算费用,并未对所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医保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加之医院的财务预算内并未对医保费用进行预算管理。财务人员对于医保费用管理依然停留在基础数据归集上,没有形成任何的过程控制,财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也不够熟悉,对医保费用的管理也未深入研究,这就会对医保费用缺乏有效的财务控制与监督。

三、现行医保结算方式下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医保应收账款的管理,确保及时收回

上一篇:做合格党员实施方案下一篇:市商务局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