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精选8篇)

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篇1

第1章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掌握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企业文化的主要理论,了解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阶段。先导案例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

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只有高层管理者来自日本,其余职工(包括中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工人)都是美国人。这些美国人原本是在美国3家较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中工作的。该公司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超过了美国的同行。本田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美国《华尔街杂志》于1983年对该公司的经验进行了报道:‚本田公司美国分公司突出的做法是缩小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地位上的差别,把工人当做群体的一分子。每个人,不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同样都在本田的餐厅就餐,公司也没有为高级职员专设的停车场。职工被称作‘合伙人’.‛这就是说,本田公司美国分公司的成功,应归功于高层管理者‚重视人、尊重人、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而这一点,恰恰是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精髓,本田汽车美国分公司就是靠优秀的

2力于企业文化概念的讨论和界定,提出种种表述。

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阐述得更为具体,认为企业文化是由5个方面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其四个必要要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1985年,埃德加〃沙因出版了为企业文化研究‚画上句号‛的学术著作--《组织文化与领导》。在书中,沙因把企业文化描述为‚一套基本假设‛,即‚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在解决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性问题时,习得的一组共享假定。因为它们运作得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在研究企业文化时,我国的许多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也有自己的理解。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属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胡正荣,1995)‚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刘光明,1999)‚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罗长海,2003)‚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组织观念形态、制度与行为,以及符号系统的复合体。”(张德,2007)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给企业文化所作的定义来看,他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涵盖面也不尽一致,既有强调企业文化是一个包含了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的精神复合体;也有强调企业文化是将企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统统包括在内的混合体。

1.1.3 正确理解企业文化

那么究竟应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呢?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的特色,更

61.日本经济奇迹的启示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但在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却在短短30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贴着‚日本制造‛的工业品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迅猛之势影响着全球几乎所有的市场,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的大格局。比如,日本在汽车生产方面胜过了美国和德国;在摩托车方面令英国黯然失色;在手表、照相机和光学仪器生产方面超过了传统强国德国和瑞士;在钢铁生产、造船、电子产品方面结束了美国的统治地位。日本经济崛起的秘密何在?

从宏观的角度看,日本经济的成功无疑与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工业政策,重视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重视教育投入有直接关系。但从微观角度分析,日本经济增长源于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这种活力和竞争力依赖于独特的管理模式。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在深入考察后发现,在日本企业获得成功的多种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既不是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形式,更不是资金、设备和科学技术,而是独特的‚组织风土‛,即企业文化。日本企业界普遍认为,管理的关键是企业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和领导者的身体力行,树立起大家共同遵循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培育出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共赴目标的‚企业精神‛。由于这种‚企业精神‛是管理中的‚软‛因素,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是整个社会文化,而仅仅是一个企业的传统风貌的‚亚文化‛或‚微观文化‛,因此被称为‚企业文化‛。在日本企业的影响下,世界范围掀起了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

2.美国经验的总结和实践的发展

与此相适应的是美国受到来自日本成功的启示,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反省与经验总结。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国,虽然仍然是世界经济中心之一,但是相对实力下降。日本人的成就,使美国人震惊,他们不得不放下架子,开始认真研究和学习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并反思美国企业的成败得失。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四本早期经典著作: 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和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的《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版的。美国人通过对日本管理经验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条重要的结论:

第一,美国的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缓慢,其重要的原因在于: 美国的管理不重视人的作用,企业文化没有搞好。相反,日本的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排名第一,在于日本的管理重视人的作用,企业文化搞得好。

第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核心内容之一,日本的集

10可以说,二战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探索,促成了企业文化的兴起;加之随后出现的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兴起的趋势,更使企业文化的实践得以迅速发展。

1.2.2 文化管理的蓬勃发展

管理大师克雷格〃R.希克曼指出: “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世纪,是文化制胜的世纪,每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家,都必须学习文化管理。‛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成思危也认为: ‚如果说20世纪是由经验管理进化为科学管理的世纪,则可以说21世纪是由科学管理进化为文化管理的世纪。‛在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时,科学技术可以学习,制度可以模仿,但是像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追求这样的一种企业文化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企业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企业文化的兴起,是20世纪后半期这个历史时代的产物。进入21世纪,公司经营的国际化、世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这三大趋势孕育着‚文化制胜‛时代的来临。

1.公司经营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知识和经济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趋势越来越强劲,公司经营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源配臵冲破国别限制,产品纷纷销往国外市场,资本也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好的机会扩张。在这种经营环境下,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纷纷实施全球化战略,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遍布各国。在这种跨国公司中,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国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为同一家公司工作,同时也使得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如来自不同民族、国家与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文化冲突,这种由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障碍很容易造成集体意识的缺乏,职责分工不清,信息不能充分交流与共享,从而引起企业运转低效、反应迟钝,不利于全球化战略的执行。如何构建企业共同的经营观,使每一位员工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宗旨结合起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仍然离不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管理。

2.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

由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设备的出现,世界各国、各民族相对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得以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与交流,出现了趋同的倾向。这种世界各国文化的趋同现象,对各国的传统文化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对比较落后国家的文化冲击越来越大。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风俗习惯发生巨大的改变,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开放,而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更是促成人们渴望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需要层次的满足,人们在不

314应该采用文化管理的办法,而不是以往的理性管理。

3)虚拟企业的运作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机一体化组织。其特征以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机器智能产品为依托,实现传统组织结构、职能及目标。在形式上,没有固定的地理空间,各个公司、部门、员工可能分散在各处,工作时间也没有统一的要求。那么,如何管理虚拟企业?在分散化、虚拟化的组织中,几乎互不见面的员工认同的是企业的共同目标、共同愿景,维系他们的是群体价值观,组织成员通过高度自律和高度的价值取向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快速的内外环境变化中,学习与创新成为企业的活力,企业精神、企业风气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必然减少制度化、标准化的制约;面对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要,企业宗旨、企业道德更有利于引导企业去尽最大的努力满足顾客。文化管理对于虚拟企业而言,可谓恰到好处。

1.3 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

伴随着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知识经济时代,又兴起了知识管理,给企业文化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1.3.1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演进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既然如此,追根溯源,要了解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应该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所谓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30年代)。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美国的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是法国的法约尔创立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三是德国的韦伯创立的‚古典组织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

1911年,泰勒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问世。该书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被认为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泰勒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按照科学管理的方法,企业家不再靠个人经验和直觉来指挥下属,而是开始用调查研究、数学模型、数学工具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代替个人经验;‚时间和动作研究‛提供了精确的计算定额的方法,使企业家的工作不必再为生产定额而争吵;生产工具、操作工艺、作业环境、原材料的标准化,为生产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前景;‚工作挑选工人‛的原则和系统的培训,为各种生产岗位提供了一流的

718企业组织得像军队一样,严守纪律、步伐整齐。第三,古典管理理论不重视人的感情,采取的是非人情味的管理措施,重点考虑的是工作效率。第四,古典管理理论把机械学原理引入管理,力求把管理科学建设得如同机械力学那样精确。应当肯定的是,古典管理理论总结了历史上古老组织(国家和军队)高效率运转的经验,满足了当时条件下的企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没有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没有把对人的管理和对其他事物的管理完全区别开来。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60年代)。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向本阶段发展的转机,是霍桑试验的结果。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企业管理,建立了管理心理学;同时,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也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建立了管理社会学。这个阶段产生了两个管理学派: 一个是人际关系学派;另一个是社会系统学派。

1)人际关系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主要研究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通过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来优化人的行为以提高生产效率,‚行为科学‛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有: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有效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Y理论和阿吉里斯的成熟与不成熟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场论‛与‚守门人‛理论。

行为科学的基本观点有:

(1)要重视人的因素,搞好对人的管理就是搞好管理的核心,主张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2)动机决定行为,需要引启动机;需要是有层次的,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把满足个人需要与实际组织目标结合起来。

(3)影响人们动机的因素有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既要重视外在激励,又要重视内在激励。

(4)只有当个人目标、团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组织才能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率。

(5)领导者的影响力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前者来自领导者的地位和权力,后者来自领导者的品德、知识和才能;要实现有效的领导,需要强制性影响力,更要靠自然影响力。

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行为科学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中把人视为机器的缺点,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引进到企业管理中来,主要从人的心理来解释人的行为。第二,行为科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但是行为科学所研究的人,主要是单个的人,或是组成群体的

122地考虑到了各种外部力量对组织内部活动的影响。着力于解决企业在多变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约翰逊、德鲁克、卢由斯、伯法等。

西蒙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是由许多阶段、许多步骤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建立在搜集到足够丰富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并且通过信息反馈来加以调节和控制。其重点是要解决决策本身的科学性问题,它告诉决策者怎么处理信息(数学模型、可行性分析),怎样根据计算机结果做出选择等。

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其他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管理理论。总体而言,在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中仍然主要以理性管理为主,认为只有数字资料和数学模型才是可信的,只有正式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才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在这种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偏重吸收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忽视吸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②重视物的因素,忽视人的因素。③过分强调理性因素,忽视了感性因素;崇拜逻辑与推理,贬低了直觉和感情的作用。④过分依赖解析的、定量的方法,片面地以为只有数据才是过硬的和可信的。

正是上述这些需要克服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发现很多管理问题仅仅依靠数据分析和严格的外部监督是无法做到的,还必须要依靠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一种共同价值观、一种心理环境、一种良好的传统和风气,这就导致了下一阶段即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

1.3.2 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企业的生产率大大超过美国,并夺走了大量原属于美国企业占领的市场。日本在战后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企业的实践,既给美国政府和企业界以极大的震撼,同时也对管理丛林阶段的管理科学理论给予沉重的打击。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在总结日本企业的实践之后得出结论: 必须克服管理科学三个发展阶段上的某些错误倾向,保留其科学的精华部分,重新创立新的管理理论。这就是企业文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虽然企业文化的实践始于日本,日本运用企业文化之道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企业文化理论

526获得了‚7S管理框架‛的名称,如下图所示。

7S管理框架图

7S管理框架图中的七个变量,又称管理七要素。按照帕斯卡尔等人的解释: ‚战略(strategy)‛是指一个企业如何获得和分配它的有限资源的行动计划。‚结构(structure)‛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方式是分权还是集权,重视一线人员还是重视参谋人员。‚制度(system)‛是指信息在企业内部是如何传送的,有些制度是正式的如电子计算机的打印输出和计划执行情况报表等,有些制度是非正式的如会议。这三者是硬管理要素。其余四个是软管理要素: ‚人员(staff)‛不只是指一线和参谋人员,而是指企业内部整个人员的组成状况。‚技能(skills)‛是指企业和它的关键性人物的特长以及其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卓越能力。‚作风(style)‛是指最高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队伍的行为形式,也可以指企业的作风。至于‚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是指能将职工个人的目的同企业的目的真正结合在一起的价值观或目标,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性要素。共同的价值观处于‚7S管理框架‛的中心地位,把其他六个要素连接成一个整体。”7S管理框架‛为企业的软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3.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

这是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两位作者认识到,每个企业都有一种文化,区别只在于: 有些企业的文化支离破碎,职工分成不同的派别,各有各的目的动机,可称之为‚弱文化‛;有些企业的文化很有内聚力,每个职工都知道企业的目标,并且为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可以称之为‚强文化‛。他们认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中最大的资源是人,‚是人在推动企业的发展‛。而管理人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监视,而是运用文化的微妙影响。文化能‚把人团聚到一起,并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意义和目的‛。强文化是一套非正式的规章体系,它为职工提供了行为的框架、标准和价值体系,从而明确地告诉人们一言一行应该如何自律,还使人对工作感到舒畅而更努力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很清

930的共同目标的观念并实际行动的能力;④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学会进行‚深度会谈‛(dialogue),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⑤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运用系统论的完备知识体系和实用工具养成对系统整体深入地加以思考的习惯。

在《第五项修炼》之后,很多学者相继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学者们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共同观点就是企业文化是组织学习成败的关键,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努力营造出一种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氛围。

6.知识管理理论

对企业而言,其知识构成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存在形式: ①物化在机器设备上的知识;②体现在书本、资料、说明书、报告中的编码后的知识;③存在于个人头脑里的意会知识;④固化在组织制度、管理形式、企业文化中的知识。知识管理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或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

知识管理要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全面和充分的开发以及有效的利用,这是知识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知识管理将通过创造和建立一个有利于知识资源能动地发挥作用的环境,使知识不断地得以交流和共享,新的知识不断地产生,企业的知识资源不断地得到积累和扩张,企业的知识资源不断地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所有这些都将大大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知识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强调知识管理的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管理目标不受传统的资源概念的约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目标的可延伸性;②强调信息、知识、人才、企业理念、企业内驱力、企业环境等软件要素的主导作用;③管理系统和组织系统明显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和等级制结构,系统界限趋于模糊,组织结构趋于网络化;④柔性管理、模糊控制,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将成为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实质内容。知识管理理论的兴起,为企业文化理论注入了新的血液,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1.4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企业文化‛兴起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迅速得到中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认同和响应。在改革开放后,顺应国际企业文化兴起的时势,吸收国外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根据中国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工作,形成了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潮流。

1.4.1 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与发展

在我国,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

33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节中明确提出: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 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新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使之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一起,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再次注入了强大动力,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也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内研究机构、大学以及一大批专家、学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逐步深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风气越来越浓,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如王进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概论》(1991),张德、刘冀生著的《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1991),范国兰著的《走出困境的选择--论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1999),魏民洲主编的《中国企业文化小辞库》(1999),等等。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1994年成立,先后举办了中国企业文化节、中国企业文化调研、企业文化高层研讨会等活动,2002年创办《中国企业文化》杂志。

随着国外资本的大量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大量落户中国,由它们带来的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理论与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理论相融合,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

3.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的日趋成熟(21世纪初至今)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所有这些都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文化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这一时期,国内相关的企业文化著作、刊物和文章日渐丰富。企业文化学的课程体系日益成熟与完善,企业文化教材不断推陈出新。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首开全日制企业文化硕士班,开高校之先河。不少院校工商管理和财经类专业中陆续开设了企业文化课程。与此同时,顺应企业的需要,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等学术及社会团体,在高校学者和企业专家的配合下,总结优秀企业文化制胜的经验,建立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出版了各种企业文化的案例集,如刘光明著的《中外企业文化案例》(2001),李笑天主编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案例丛书》(2002),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推出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案例》(2005),罗长海等编著的《企业文化建设个案评析》(2006),等等。另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促进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研究更加深入,例如中国儒家学说、法家学说、道家学说、兵家学说等,都在企业文化理论中有相当

738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国有企业加大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同年,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中,企业文化师被正式确认为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由此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师的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起来,不仅使企业文化的实践探索更加深入,也推动了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向着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

分析案例

索尼的企业文化特色

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说:‚我们真正的资本乃是我们的知识、独创性和热情,我以为这些品质至今仍是办大事业的前提。‛这就是索尼文化的基本体现,可以从盛田昭夫写的《日本造》一书中看出来。索尼的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重视科学技术

索尼的创建人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该公司创立宣言确定,‚公司的宗旨是迅速地将战时各种非常进步的技术应用到国民生活中去‛, ‚及时地把各大学和研究所等最有应用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变成产品和商品‛。此外,他们还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如引进美国技术,在日本率先生产出半导体收音机和磁带录音机,花了2.5万美元(当时是一笔巨款)购买了美国半导体晶体管的专利权。索尼公司每年用于科学技术开发的资金,要占到销售总额的6%~12%。每月召开一次研究与发展汇报会议,由高级管理人员和部门经理参加。每次会议都听取五六个关于重要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的报告,然后深入讨论这些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前景,无前途的研究项目下马,有前途的继续投入。

2.人尽其才

索尼公司为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他们推行一种独特的用人制度,即允许并鼓励科技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毛遂自荐‛去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和开发项目,允许他们在公司各部门、各科研组之间自由流动,各部门领导不得加以阻拦。索尼公司认为,一个人老在一个地方,会因为成功、过于自信而失去创造力,而那些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在各科研组跳来跳去的人,最具创造精神,能激发竞争,增强科技队伍的活力,很多新产品都是他们开发出来的。例如,笔记本式电脑就是34岁的工程师平山‚毛遂自荐‛到英国考察后开发成功的。这种灵活的用人机制,使许多年轻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课题负责人,或担任了公司重要职务。

3.不断创新

创新是索尼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功的要诀。公司创建人曾说: ‚索尼成功的关键是在科学技术、管理、142营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更加使得企业管理实践进入‚文化制胜‛阶段。

3.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管理从林阶段。主要以理性管理为主,认为只有数字资料和数学模型才是可信的,只有正式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才是符合效率原则的,但是人们发现很多管理问题仅仅依靠数据分析和严格的外部监督是无法做到的,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软要素‛的管理,由此产生了企业文化理论。而知识管理的兴起,更是将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引进、传播与评价‛为主,大量介绍西方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第二阶段以‚比较、特色研究‛为主,形成一大批中国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三阶段以‚理论推广、特色案例研究‛为主,企业文化学习、培训、案例成果大量出现。与这三个阶段相伴随的是企业文化实践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复习思考题

1.阐述企业文化的内涵。

2.为什么说日本经济和企业管理的成功为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3.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篇2

1、从宏观层面

(1)企业集团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很高的程度。在竞争基础上产生的生产集中、资本集中以及在科研、销售等方面的集中,客观上促成了企业组织机构的变革;在集中基础上产生的垄断及以垄断为目的的集中,均不断推进着资本主义企业的集团化。

(2)股份公司制和信用制度的推广应用,是企业集团产生和发展的有力杠杆。1888 年美国新泽西州州立公司法首次承认法人持股,这使得企业间通过股份的占有而实现资本的结合成为可能。股份公司制促进了资本的集中,从企业集团内部为其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可能性。而信用制度的发展,促使大量货币资本集中在金融市场上,用出售企业股票和债券的方法为资本积累创造了前提条件,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的再分配,成为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从而为企业集团高度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可能性。

(3)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企业集团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使得原有的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同时,科学技术进步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日益提高,由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单个私人资本不可能提供巨额的资本,也不可能承担巨大的风险,为追求巨额利润以及为在将来寻求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共同承担大规模的风险。为了同时避免市场失败和组织失败,企业集团应运而生。

2、从微观层面

(1)垄断组织理论角度。在市场竞争中,大企业为了追求垄断利润,就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来获取垄断地位。企业集团实际上是企业追求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的产物。

(2)规模经济理论角度。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不能把生产规模扩大到足够大的话,其生产成本将会处于较高水平,在竞争中自然也将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为了追求和扩大规模经济收益,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会采取多种形式促进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集团这种组织形态也因此应运而生。

(3)交易成本经济学角度。美国学者威廉姆森(O·E·Williamson)在科斯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方规制和双边规制两种中间性组织形式。所谓三方规制的中间性组织是一种长期契约关系,所谓双边规制的中间性组织是一种企业联合体形态。从这个角度出发,企业集团实际上是企业为了削减交易费用,稳固长期契约关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中间性组织形式。

(4)产业组织理论角度。日本学者青木昌彦认为日本之所以产生大量的企业集团,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关系准租金,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保险功能。他所谓的“关系准租金”是指由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特殊合作关系而带来的经济收益;所谓的“保险功能”是指产出多样化和雄厚的财力而成为各个小型供应商的保险者。

二、国外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

国外企业集团是在一般企业联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以欧美和日韩最为典型,分别代表了东西方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

1、欧美企业集团的发展

欧美企业集团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资本的竞争中通过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1865 年在德国首先出现了卡特尔,即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划分销售市场、制定商品价格等方面通过协议而形成的契约式垄断销售联合体。后来在德国又出现了辛迪加,即同行业企业通过签订产品销售和原材料采购协定而建立的供销联合组织。1882 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托拉斯,由若干个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通过合并组成大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种新的垄断企业组织康采恩又在德国出现。康采恩多是以一个大企业为核心,通过控股、持股,控制一大批子公司、孙公司、关联公司,而形成庞大的财团,如西门子、克虏伯等。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企业集团多是以家族为中心的利益集团,其中以一个家族为中心的有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杜邦财团等,以一个地区若干家族组成的有波士顿财团、克利夫兰财团等。后来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企业集团逐渐兴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益发展,成为可以与以家族为核心的财团抗衡的力量,比如第一花旗银行财团、芝加哥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等。

跨国公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也是企业集团的一种高级形式。跨国公司一般是以在一国的大企业(总公司)为基地,在世界各地根据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情况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目前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的企业集团许多都已发展成为跨国家、跨地区生产经营的跨国企业集团。

2、日本企业集团的发展

日本企业集团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原属财阀系统的部分企业为适应企业系列化及产业调整的新形势而重新组织起来的联合组织。它们有的是仍按原来大财阀统属的范围,沿用大财阀的企业名称,重新组合而成的,如三菱、三井、住友三个企业集团。有的是由原来二、三流财阀所属企业,以商业银行为纽带,重新组织起来的,如芙蓉集团、第一劝业银行集团与三和集团。这类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是:成员众多,规模庞大;成员企业间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平等交易的关系,成员企业间没有从属母子关系,资本关系呈环状持股结构;成员企业间互派干部、人员流通;由成员企业社长组成社长会,从事集团决策与协调,但协调多于决策;有大型商业银行进行系列融资,以大综合商社为中心形成流通网。三菱、三井、住友、芙蓉、第一劝业银行和三和是20 世纪50 年日本国内公认的六大企业集团,它们的经济实力强大,是日本企业集团的主体,在日本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0 世纪60、70 年代在日本实行重工业、化学工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大企业,如新日本制铁、日立制作所、丰田汽车工业、日产汽车工业、松下电器、东京芝浦电器等。这些大企业生产经营的都是重化学工业化所要发展的主要产品,因而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很快,资金积累能力很高,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它们在以托拉斯的组织方式发展总公司、建立分公司及分厂的同时,也进行横向发展,投资建立子公司或组织联营公司。这样,它们就形成了新兴的企业集团。这种企业集团以大型生产企业为中心和顶点,成员企业间形成“母公司—子公司—关联公司”的金字塔结构,成员企业与作为核心的大企业具有广泛而稳定的订货、承包、加工等业务联系,集团决策权掌握在作为母公司的大企业手中。

3、韩国企业集团的发展

韩国企业集团主要是以财阀为代表的财团。按照韩国经济学辞典的定义,韩国财阀是指家长式的垄断集团,是康采恩型的企业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韩国的美军当局将日本军国主义者和旧财阀留在韩国,将约占当时韩国社会总资产80%的财产和企事业机构移交韩国当局处理。韩国当局将这些企事业和机构以比原价低得多的价格“折价出售处理”给韩国企业家、军政官僚及其他与政府有关系的人员。韩国政府对“归属财产”的处理和“特惠扶持”使那些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官僚商人和其他大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促进了一批特权财阀的形成与发展。现在的三星、双龙、大韩、乐喜等大型垄断财阀就是20 世纪50 年代受政府特惠扶持发展起来的企业集团。

20 世纪60 年代,韩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韩国财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 世纪50 年代那些“特惠财阀”积极增加投资、改进技术,向出口产业和基础产业转移,大大改善了当时韩国财阀的产业结构,增强了它们的经济实力,特别是20 世纪60 年代中期以后,又涌现出一批经营出口工业企业的大型财阀。现代、大宇、东亚、晓星、韩一合纤、韩进等新兴财阀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20 世纪70 年代,韩国重化学工业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为韩国财阀和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在重化学工业化战略及其优惠政策的引导下,韩国的财阀和企业纷纷转向钢铁、有色金属、造船、机械、电子、化学工业六大战略部门,他们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大量借贷国内外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有的企业甚至采用兼并手段不断加速资本积累,扩大自己的规模,增强自己的实力。结果这十年间,不但五六十年代形成的财阀势力急剧膨胀,发展成为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大型垄断财团,而且又形成一批依靠外国资本扩大势力的新型“借款财阀”。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韩国财阀已经控制了韩国国家经济命脉。20 世纪80 年代初,韩国排名前10 位的大财阀(三星、现代、乐喜金星、大宇、鲜京、双龙、韩国火药、国际、韩进、晓星等财阀)拥有总资产15 万亿元韩币,约占当时韩国国民财富总值的25%。1991 年,韩国前五家最大的财阀的出口额已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些足以说明韩国财阀在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国外企业集团的发展趋势

企业集团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篇3

关键词:企业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公司治理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倍数高于要素投入的倍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出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导致的生产量的增长。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 。

既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提高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那么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实现这种手段的一个有效途径。企业集团的产生必然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当单体企业无法解决自身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时,企业单一的经济职能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取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然走上垂直联合或横向扩张的道路。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曾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出,“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新的生产力,许多人在一起协调地进行劳动,并不等于个人劳动的简单总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同样也存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集团内各成员公司之间通过经济联合,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发挥“1+1>2” 的整体优势,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2. 竞争与垄断。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呢?保罗·萨缪尔森指出,“当大规模生产出现规模效益并降低成本时,一个产业中的竞争者就会越来越少。在这些条件下,大企业就可以比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并将不能生存的小企业廉价出售”。如果某个产业存在规模经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更具有优势。小企业在竞争中将破产或被并购。当“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当企业在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时候,10%或者20%,甚至50%,该产业就会出现垄断的趋势,因为它只能容纳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生产者”,“成千上万个完全竞争者要想和平地竞争共处是很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大企业具有远远高于小企业的效率”。同时,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特别是进入的高成本,使得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从而企业将更加追求垄断,获取市场权力,即使它无法永久保持垄断地位。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产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大企业比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了产业集中过程。欧美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购并,逐步形成了产融资本相结合的财团型企业集团,其中康采恩,作为垄断资本的“最高支配形态”,体现了产业集中。企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压低原材料价格和企业计划成本,并有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3.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现象。威利格(Robert D·Willing)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从事多角化经营时存在着经济性,这种经济性不同于规模经济,是一种范围经济,即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我国研究网络经济的纪玉山先生在研究网络经济的外部性时,指出“正如资产的专用性推动了规模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一样,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共享性推动了范围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即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的资源,在生产其它产品时可以共享这种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了技术、管理和专用设备等。正因为范围经济的存在,对企业集团而言,核心企业的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方式、经营信息可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子公司增加使用核心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并不减少核心企业对这些生产要素的边际使用。相反,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激励企业横向或纵向联合起来,使企业由因规模经济单纯地扩大单体企业规模发展到因范围经济而建立企业集团,这是企业组织形态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事实上,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都是与企业内部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设施和技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过多的假设与抽象,如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交易成本为零等暴露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和问题。而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即对制度的分析与重视。

1.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把货物和服务从一个经营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的成本。当在企业之间或个人之间进行这些交易时,交易通常包括产权的转移,并以合同条款来规定。如果要提高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效率,必须要降低交易成本。按照罗纳德·科斯的理论,企业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手段,它与市场机制一起完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会减少交易的费用,若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交易管理机制,那么在最大利润的动机之下,企业就可以无限扩大,最终完全取代市场。事实上,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市场,当企业规模达到了均衡,即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外一个企业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企业就会停止扩张。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市场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组织,那么,企业内部的计划交易可以替代市场交易,企业内部的计划可以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功能组织生产经营。当传统的企业外部市场难以组织某些产品的交易时,企业就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来进行内部交易。当企业的这种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形成了跨国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就是在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就成为了企业集团确定其规模的经济学标准。

2. 治理结构。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了双边治理的思想,即持股企业可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被持股企业的内部事务实施有效控制。持股企业既可以基于股东权力对被持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双方也可基于各自独立的利益讨价还价。虽然威廉姆森并未将双边治理与任何具体的经济组织相联系,但是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双边治理的思想。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善及科技的进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生存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而企业要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组织规模,开展多元化经营。但是由于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企业不可能无限地扩大组织规模。因此,企业可能会停止相关业务的一体化倾向,转而通过建立以自己为核心企业的方式,把其它相关企业作为自己的外部组织,通过资金、技术、人事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仍旧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但是却获得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李维安提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由管理向治理转化引致效率提高的过程。原有企业通过内涵式分化和外延式兼并,以治理职能代替管理职能,实现企业集团化。企业集团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是对市场和企业的替代,它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经济组织运行的费用。

三、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考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企业重组、行业重组的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集团在全体企业集团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历史、制度、竞争等因素,我国的企业集团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 企业集团的规模。最优经济规模和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企业及企业集团不能无限地扩张。企业集团并非是多个企业简单地相加,而是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等形式来实现的。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力量远远大于各企业经济技术力量之和,具有整体效益优势。但是,我国的企业集团在组建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企业被“拉郎配”般地捆绑在一起的现象,虽然实现了经济规模,却导致了规模不经济。而且我国的企业集团过分强调资本运营及低成本扩张,集团规模虽然迅速膨胀,而管理体制依然陈旧,缺乏创新,导致企业集团管理链条过长,效率低下。

2.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并通过资金、技术、生产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而我国的企业集团却象企业,产权不明晰,母子公司体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各成员企业没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仅相当于企业集团的一个职能部门。我国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 企业集团的垄断。“马歇尔困境”指出,竞争带来了垄断,而垄断却抑制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虽然垄断也创造了财富,但它天生是低效率的。欧美国家实施的《反托拉斯法》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诸如洛克菲勒石油集团、AT&T、微软等集团对市场的垄断。由于我国制定的迅速发展企业集团的战略,企业集团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团享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并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因而这些企业集团都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垄断。

企业集团的组建是个长期的战略,只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并克服盲目扩张带来的种种问题,才能建立起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拥有经济效益的大型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 微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1999.

2.马小刚,杨荣良,丁一.建筑企业集团形成的经济学动因.重庆大学学报, 1999.021(005).

3.胡乐明,张建伟,朱富强著.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纵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李柏洲,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娣,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篇4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对于加深对社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将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对我国的社会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这个时期始于英国(18世纪60年代)、相继于法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19世纪30年代)的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但同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也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破坏性的影响。这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这使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追求个人利益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等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抬高神而贬低人,狂热的宗教意识使人的尊严受到损害,使人的发展受到压抑。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统治,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由此引发的欧洲宗教改革也恢复了人的尊严与价值。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新的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长期助人实践经验的积累。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特别是针对社会弱势人群的帮扶,其实在世界各国自古有之。应该说,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诸多社会问题,人们总是采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适用的方法去应对这些问题,然后人们不断探究更加有效、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以说,现代社会工作是长期以来助人经验积累的结果。无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还是社会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总之,专业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就是在迫切的社会现实需求、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和长期助人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西方社会工作的实践

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来看,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德国汉堡制(1788)与爱尔伯福制(1852)、慈善组织会社(1869)、睦邻组织运动(1884)等都是早期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前提的重要实践。之后,西方各国又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并产

生了福利国家思潮。

(1)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行国,也是遭遇近现代社会问题最早的国家。1601年英女皇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济贫法》(Poor Law,史称旧济贫法)。其内容有如下几个要点:①规定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方征收济贫税。②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③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不得行乞游荡,以工作换取救济(这可看做以工代赈的发端)。教区设贫民习艺所,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④对不能工作的贫民,如患病者、老人、残疾人,实行救济。对有家庭者给予家庭补助,使其回家从事生产(outdoor relief“院外救济”);对无家可归者设救济所收容救济,强迫他们在所内工作(indoor relief“院内救济”)。⑤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无法从其家人或亲属处获得帮助时,才给予救济。(李迎生,2010:37)

就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关系而言,济贫法成为现代救济工作的开端,对专业社会工作影响很大。但也有不少严重缺陷:第一,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第二,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第三,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

(2)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与爱尔伯福制(1852年)

德国也是工业革命开始较早的国家之一。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贫民问题,1788年在汉堡市实施了由布希(Busch)教授起草的比较有特色的救济制度,史称“汉堡制”。它规定在该市设立中央办事处,综理全市救济业务。全市按救济需要设立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一人,赈济员若干人。实施救济的原则是助人自助。其工作的内容或方式包括:①为失业者介绍工作;②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③将患病者送往医院诊治;④对沿街乞讨者不予施舍,以取缔无业游民,使贫民不致依赖成习。(李迎生,2010:38)汉堡制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虽然后来因城市人口增加太快,救济人员不足,趋于衰微,但在其施行的13年中,很有成效。

1852年德国的另一个小城市爱尔伯福市,也仿效汉堡制并加以改良,实施救济制度,史称“爱尔伯福制”。其具体内容为:①将全市划分为564段,每段约有居民300人,其间贫民不得超过4人。②每段设赈济员一人,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为荣誉职。其工作有二:其一是发放赈济款。求助者必须与赈济员接洽。接案后,赈济员应首先赴求助者家庭做家境调查,经调查确实需要救济者方能给予帮助。救济实施后,每两星期再前往调查一次。发放赈济款依据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不许贫民养成依赖心理。其二是从事段内贫穷的预防工作,如介绍职业、训练与管理游民等。③全市每14段设一个赈济区,每区设监察员1人,领导区内各段赈济员,并由区内14段联合组成一个赈济委员会,由区监察员任主席,每两星期开会一次,讨论有关全区赈济工作。④全市设立由各区联合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委员9人组成,作为全市最高救济机关,统一管理和支配全市济贫所、医院及院外救济事宜,每两星期开会一次。

总之,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的精神与做法,为以后各国探索公共扶助和社会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3)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

针对英国当时济贫法实际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和不同目标的慈善组织的混乱与浪费,牧师索里(Reverend Henry Solly)参考汉堡制及爱尔伯福制的做法,于1869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慈善组织会社认为,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损害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与道德观念,致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因此,会社主张贫民应尽其所能以维持其本人的生活,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其具体实施方法为:①成立一个中央管理与联系

机构,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区,每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主持救济分配工作。②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申请救济案件的总登记,另特设咨询部,供济贫法执行人员、各慈善组织及个别慈善家搜集有关申请救济者的材料,使不少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求助”的职业乞丐暴露其真面目。③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其涉及的项目包括申请人的各种社会环境,如住房、健康、教育及工资等。④提高救济款物配额,使之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

“慈善组织会社”在英国及美国影响很大,其实践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有重要的贡献:第一,首创派友好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s)访问申请救济者,以了解其社会背景并确定应采取的措施。它强调依据调,按“个别化”处理。这种做法,促进了个案社会工作这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产生。第二,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也为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睦邻组织运动(1884年)

“睦邻组织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Settlements and Neiborhood Centers)也被称为“社区改造运动”,是1884年英国牧师巴湿特(Samuel A.Barnett)为纪念亡友汤因比(Arnold Toynbee)而发起的。汤因比是牛津大学经济学讲师,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为宣扬基督的博爱精神,消除人间不平,与贫民共同生活,并为他们服务。但汤氏不幸患肺病于1883年去世,年仅30岁。同为牛津大学毕业生的巴湿特,是东伦敦教区的牧师,在汤因比精神的感召下,发动当时就读牛津、剑桥大学的学生前往该区为贫民服务,与贫民同处,以便实际了解贫民生活情形,研拟对策。并于1884年在其教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取名“汤因比馆”(Toynbee Hall)。这实际上是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他们的口号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②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③尽量发动当地人才,培养其自觉的互助合作精神,为社区服务。④社区睦邻中心不仅是服务中心,而且也是文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睦邻组织运动”不仅成为英国社会改良运动的一种新潮流,而且引发了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社区改造运动。其对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在于:第一,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谋求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改善,工作方式应从个人与社会双方入手。第二,社会工作应随时依社区实际需要而开展,应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第三,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以促进社区福利的全面改善为目的。第四,社会工作进行的方法,不仅可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而且应运用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组织工作等方法。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端于英国,形成于德国,齐全于美国。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第一,国家通过制定法案或政策,执行对社会福利的管理,使作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社会工作行政开始登场。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比较规范的活动空间,并在这一过程中验证、提炼和发展具体的专业方法。

特别是后来“福利国家”的出现,社会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受到空前的重视,其提供服务的专业方法得到认可和发展。此时的社会工作也由主要面向弱势群体的专业开始向面向全体国民的专业转变。

3、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对于专业的理解,社会工作界比较认同格林伍德(E.Greenwood)的看法。1957年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中指出,作为一门专业,其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①一套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即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或专业知识、技术。②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专业人员对服务对象拥有判断的专利权,服务对象也可由这种

专业的权威获得安全感。③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即有一套共同信守的专业工作守则或信条,如客观、保密等。④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社会人士或社区居民承认该专业在一定范围内的权利与特权。⑤专业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包括专业的价值观、象征符号、行为规范等。(李迎生,2010:48)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是在长期的社会服务实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不断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就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在专业化过程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特点。

(1)专业方法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的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帮助人、服务人的活动和职业,专业方法是其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许多慈善活动开始是出于怜悯,其助人方法并不讲究。当这种助人活动需要大规模、有组织地开展时,助人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就成为必要。在社会工作领域,十分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在一段时间内也曾出现过将工作领域细分、强调某种专业方法的现象。后来,随着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社会工作者逐渐认识到,面对复杂问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社会工作者开始探讨将几种社会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的可能性,这就是整合社会工作(综合社会工作)的出现。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2)目标模式的变化

社会工作针对社会中的问题而出现,并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最初的社会工作任务是解决已出现的问题,通过诊治解决受助者的问题,在这里社会工作扮演的是补救的功能。比如,救助社会上的贫困、失业、老人、流浪儿童等困难群体。

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和复杂化,社会工作者愈发感到单纯的治疗型社会工作十分被动,而且治疗型社会工作把服务对象看得过于被动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于是,如何激发和发展服务对象的能力,使其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去解决问题就成为社会工作者考虑的重要问题。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希望通过工作和服务对象的发展去预防问题的再度出现,于是,预防也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一个工作取向。这样,社会工作就走出了单纯的治疗、救助的旧框框,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这就将社会工作的目标追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社会工作的最初目标是救助穷人和弱者,后来变成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强调发展、增能取向都反映了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3)工作对象的拓展

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和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认识的变化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起初,英美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只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失依儿童和老人及残疾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这些人基本上是不能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剧烈社会变迁,基本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陷入极度困境的人群。或者说,社会工作的早期对象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后来,社会工作除了依然关注这些最困难群体之外,也关心在非物质生活领域遇到困难的人。比如,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重要障碍的人,在职业生活中遭受沉重压力而心理上、精神上处于亚健康的人士等。这样,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扩展为所有“有需要”的人士。

(4)理论派别的形成现代社会工作不是只靠个人经验而开展的专业活动。它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初,社会工作只是实干家的领地,缺乏对理论的关注。社会工作关心的主要是细致的、帮助人的方法,而对指导这些方法的理论缺乏重视和认识。

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社会工作的务实品格的误解,另一方面是对实际工作缺乏理论化的总结。社会工作对理论的关注来自于系统的教育培训和对自己的专业性的证明。最初,社会工作的理论只是被动地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后来,社会工作也特别注意发展自己的理论,包括实践理论和一般理论。这样,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就包括社会哲学层次的宏观理论、针对某一类问题的中观理论和实践层次的微观理论。这些理论吸收了社会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结合社会工作的实践,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论,也形成了多种理论派别和工作模式,并对社会工作实践给予解释和指导。这表明社会工作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表明社会工作在不断走向成熟。

4、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自古以来,有关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都很丰富的。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则开始于中华民国时期。

(1)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产物,我国传统社会缺乏产生社会工作的条件。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社会结构特征是以生活和生产相重合的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亲友、邻居为生活共同体,而形成的家族集团式结构。在文化价值方面,我国传统上崇尚儒家思想,同时又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相融合的生活文化。一个世纪之前,中国仍然是典型的、成熟的农业社会。虽然这种农村社会也不乏贫困和社会问题,但是人们主要是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问题。社会的低度分化和低流动性不可能育化出现代社会工作。这样,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但是却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萌生

19世纪中期以来,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及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我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19世纪末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危机长期持续,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不时处于危急状态。同时,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侵入以及中国人自觉向西方寻求民族自救的道路,西方文化也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20世纪初至20~30年代,一些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并在我国的大学讲授社会服务课程(这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联系的),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这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服务方面,一些上层人士开展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孤儿救助、贫民救济等活动。另外,一些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也从事乡村建设运动,其中以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这是我国知识界施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虽然因战争等原因,这些实践活动的效果都是有限的,但它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当时政府将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事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3)1949年以后的中国社会工作

①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出于对社会学、社会工作的错误认识和理解,1952年的“院系调整”取消了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和相关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

为了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加强对社会的组织动员,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加强社会管理,我国逐渐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在城市,普遍实行“单位制”,政府不但成为全部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责任人。在农村,除了对“五保户”的救助和救灾,政府没有其他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农民基本上靠家庭和村集体来解决困难。这

样,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没有专业社会工作生存的基础。如果说我国城市中的某些福利服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工作性质的话,那么这种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它与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有明显差别。

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我国物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篇5

物业管理雏形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英国当时正值工业发展时期。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工业城市,形成了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对房屋的需求急剧膨胀,住房严重供不应求。这时,房地产开发商见有利可图便纷纷营建简陋的住房出租,但是,由于住房质量低劣,附属设备、配套设施又严重不足,因而,出现了普遍拖欠租金及住户人为破坏房屋和设备设施的现象,租赁关系混乱,业主的租金收入也得不到保障。这时~位名叫奥克维妞希尔的女主决定亲自整顿其名下出租的物业,理顺租赁关系。她首先修缮、改良了房屋的配套设备设施,改善了居住环境,然后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要求用户严格遵守,否则收回房屋。结果,事如所愿,租金得到了保证,用户住得满意。奥克维妞希尔的举措令其他业主和政府的有关部门刮目相看,从此,出租物业的业主纷纷仿效奥克维败希尔的管理方法,使得这一套管理方法在英国迅速推广,以至后来,一些物业业主干脆请专人代为管理其物业,于是,物业管理逐渐发展成一种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型的行业。同时,英国物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也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内地物业管理是从香港传入,香港的物业管理则源于英国。本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起飞,大陆大量人口纷纷涌入香港。一时间,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的激增使香港的房屋出现严重房荒。面对困境,香港政府和“香港房屋协会”等团体开始兴建“公共屋村”(简称“公屋”,又称“廉租屋”)和“居者有其屋”(简称“居屋”)。“公屋”和“居屋”逐渐解决了香港中下层市民居住问题,缓解了香港紧张的住房需求。为了管理好“公共屋村”,香港从英国引进了物业管理方法和物业管理人才,大力发展香港的物业管理业。此后,香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香港的物业管理,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受到了国际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赞赏。今天,物业管理在国际上已十分流行。人们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是现代化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现代化城市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业作为房地产业发展过程派生出来的分支行业,被人们视作现代化城市的朝阳产业。

一、物业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人:奥克维亚.希尔女士

机构(组织):皇家特许屋宇经理学会

二、城市住房及住房制度改革

(一)我国城镇住房的发展情况

私房改造转化为国有

建房提供居民、职工居住

(二)改革开放前的城镇住房制度

住房投资由国家和企业统包

三个特征

住房分配采取实物分配

福利低租金,国家包修包养 投资无回收、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制约建设发展、供给小于需求 租金不能维护危旧房、危及安全 人均面积下滑、国家包袱沉重

(三)住房商品化制度

1、建立并扶持商品房市场

房地产领域三项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房地产生产方式改革

改变国家统一投资、统一分配、统一修缮管理

推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2、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1979年试点向居民售房

1994年公有住房开始出售

1998年取消 福利分房,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

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第一家涉外商品房管理的专业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挂牌成立

四、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

1993年,深圳市人大颁发了全国第一部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以地方立法的方式对物业管理进行制度规范。1994年颁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1995年,建设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物业管理工作会议。1997年,建设部在大连召开了全国第二次物业管理工作会议。1999年,建设部在深圳召开了全国第三次物业管理工作会议。2000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成立。

2002年,建设部建立全国物业管理企业信用档案系统。

五、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消费

购房消费支出 装饰装修支出

水电气暖长期消费支出

大中修设备改造及物业费支出

(二)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居住质量。重点是:“改善居住、卫生、交通、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

(三)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增加就业。

物业管理吸纳大量的失业人员、复转退军人、农村劳动力。(每增加一万平方米,可增加5—8人就业)

(四)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维护社区稳定。

协助公安等部门防范刑事犯罪、防火、防事故。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促进邻里和谐关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五)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业良性发展 对房地产保值、增值有重大影响。

对项目的品牌效应、房地产开发的良性循环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政府作用基于三个原因

转型期:房屋管理转为市场化的物业管理。

物管是城市管理的重要部分。城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普商房、经适房、廉租房的物管是民生问题。直接关系民众生活保障和社会和谐。

物业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以《条例》为分水岭:

《条例》颁布前后两个阶段,有承继及各自鲜明特点

一、《条例》颁布前的物业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借鉴性(泊来品)

二是过渡性(对房管模式采取渐进式改革)

三是针对性(针对实际问题,应对性政策)

我国的物业管理制度是由国家法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政策共同组成的。

(一)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物业管理制度的规范性文件

主要内容

1、确定了物业管理活动的主要部门

2、确定了物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3、明确了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4、确定了业主选举产生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度

5、明确了管理委员会的权利义务

6、明确了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义务

7、确定了物业管理服务的合同制度与备案制度

8、针对业主的主要违规行为提出管理措施

9、针对物业企业的违规行为规定行政处罚措施

(二)物业管理服务考评标准(最高行业规范)

(三)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培训合格上岗制度(注册取代)

(四)《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五)《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六)《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按2007年12月4日,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65号),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七)《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试行办法》 按2007年11月26日《建设部关于修改<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决定》(建设部令第164号)

(八)《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110号令)

二、《条例》颁布后的物业管理制度建设

2003年6月8日,《物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特点:

一是配套性(配套文件、实施细则)二是经验性(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三是操作性(规定细化,操作得以实施)内容全面、结构合理、科学规范、特色鲜明 物业管理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第四节

《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

一、《条例》的立法过程(了解)

(一)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物业管理的立法情况(德法日韩澳新香港)

(二)开展立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各大城市)

(三)进行专家论证,研讨立法中的难点问题

(四)广泛征求意见,以求彰显民意

首次征求全民意见的立法法规,为民意立法铺垫。

二、《条例》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

指导思想:突出了发展为重、平衡利益、保护弱者的立法理念

1、强调保护业主的财产权,协调单个业主与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

2、强调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3、强调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公平、公开和协商方式处理物业管理事项 《条例》是行政管理法,要公权节制,过度就是滥使职权

1、政府适度干预

2、推动引导

《条例》基本原则

(一)物业管理权力和财产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投票权按建筑面积比例

(二)维护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原则(公益优先原则)

《条例》设定的法律责任,充分体现了优先保护全体业主利益的原则

(三)现实性与前瞻性有机结合的原则

现实性:业主自律、资质管理、物业验收、开发企业不交费、物业企业的治安责任、公用事业单位责任转嫁

前瞻性:业主大会、维修养护制度等

(四)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全国发展不平衡,大小城市的市场环境、服务水平差异 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执行办法。

三、《条例》创设的法律制度(熟悉)物业管理基本制度: 业主大会 管理规约

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 物业承接查验

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 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 住宅专项维修基金。

(一)尊重和维护业主的财产权利 体现在对侵害业主财产权的救济上:

1、建设单位和物业企业的行为给业主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2、物业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用房用途的,或利用共用部位、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所得收益用于物业维修养护,剩余部分由业主大会决定使用。

(二)建立业主民主协商、自我管理、平衡利益的机制

1、共同财产、共同利益民主协商

2、共同财产管理置于共同契约中,少数服从多数

3、业主大会、管理规约体现上述机制

(三)《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共同规范物业管理活动 《民法通则》《合同法》《公司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都是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的法律依据。

(四)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条例》明确界定了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与民事违约、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

1、凡是能够通过民事责任解决的,不再规定行政处罚。

2、对违反行政管理规定,又同时构成民事违约或侵权的行为,则坚持损害赔偿优先的原则。

四、《条例》主要内容介绍

(一)第一章

总则(5条)第一条: 立法宗旨、目的 第二条:调整范围、对象

第三条:倡导原则:通过市场机制选聘物业企业 第四条:利用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第五条:对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授权

(二)第二章

业主及业主大会(15条)

共同事务、共同利益、共同意志、共同决定

规定业主概念、权利和义务、业主大会的组成、宗旨、成立条件、职责、会议制度、议事规则、业委会的性质、职责与组成、管理规约的内容、法律效力、业主大会、业委会与居委会的关系等

(三)第三章

前期物业管理(11条)

包括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临时管理规约、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承接验收手续、物业资料的移交、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的保修责任等

(四)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18条)

明确物业管理服务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五)第五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7条)对物业的使用和维护相关问题进行规范

(六)第六章

法律责任(13条)法律规范三要素: 适用条件 行为模式

违反行为模式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含义:

1、法律责任主体:公民、法人、单位和社会组织、各国籍人、无国籍人

2、法律责任核心要件:违法行为的实施

3、法律后果:法律上惩戒性负担

4、法律责任只能由有权国家机关依法予以追究 法律三要素

假定(前提)、处理(核心)、制裁(保证)

法律责任特征:

1、与违法行为相联系:违法行为性质和程度不同,承担法律责任不同

2、内容是法律明确而又具体规定的:由有权国家机关根据立法权限依照法定程序制定

3、具有国家强制性:迫使违法人承担其效果的强制力

4、由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实施的: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进行

条例》法律责任特点:

1、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并存。

以规定民事责任的方式来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

2、民事责任优先。

①凡能通过承担民事责任解决的,不再设定行政处罚 ②确实违反行政管理规定,优先保证民事责任的承担

3、体现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原则(物权法80条)

七)第七章

附则

按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理,《条例》生效前的物业管理活动不适用《条例》的规定。

五、《条例》确立的基本法律关系(掌握)

(一)业主相互之间的关系

行使权利同时应承担相应义务(6个)

(二)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签订服务合同、等价交换、主体平等

(三)开发企业与业主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

前期物业服务只能建设单位实施

业主接受物业服务建立在两个合同基础上→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商品房销售合同

建设单位义务:

1、制定《临时管理规约》明示买受人

2、通过招投标选聘物业企业

3、制定签订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4、提供必要的物业管理用房

5、制定提供《两书一证》

6、配合物业企业接管验收

7、移交物业项目资料

8、不得擅自处分共用部分、公用设备设施

9、保修期限和范围内的保修责任

10、配合组建业主大会

四)供水、供电等单位与业主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关系 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五)社区居委会与业主、业主大会及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

业主大会是业主共同财产关系形成的共同利益群体,他不是自治组织(财产自我管理(非权利)、自律)

业主大会与居委会非隶属关系,但作出决定应当告知并听取居委会建议。物业管理应纳入社区管理

(六)物业管理各方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接受监督指导(房管、工商、税务、物价、公安、绿化、环境、环卫等)

物业管理的法律关系是依据法律的规范不同形式形成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物业管理法律关系:

1、依据我国民法的物权法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制度,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构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和管理人与服务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关系;

2、依据合同法的法律规定,按照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构成合同当事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关系;

3、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规定,构成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平等的法律关系;

概述中西方美育的产生与发展 篇6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基础是在先秦时期奠定的,而孔子的美育思想又是构成这一时期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末年,孔子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重视艺术美的感化(乐、诗、艺),倡导自然美的陶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强调社会美的教化(礼、德、仁)。孔子的美育思想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发展。

在孔子之后,战国时期儒家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德教”。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大丈夫,通过教育,使人“察于人伦,由仁义行”,成为一个道德君子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从“保民而王”的立场出发,主张德育应该为建设理想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目标服务,要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把伦理和审美合而为一,从道德情感中体验美的境界,这就是孟子所倡导的“乐教”。他还强调通过诗歌的教化作用来使人民受到教育和感化,被后人称之为“诗教”。

在中国美育史上形成了两个美学流派,一个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乐”为手段,以服务于社会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另一个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建立了以“自然”为核心,以“反观内省”为手段,以颐养生命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体验、审美超越、境界生成是道家美育思想的三大支柱,也是它能够参与到中国当代美育建构中来的活性因子。与儒家相比,道家美学缺乏执着于现实的积极入世的精神,而道家对审美与艺术创作特征的深刻理解,又弥补了儒家在这方面认识不足,并且它的超功利的思想和敢于大胆揭穿假面的批判精神,是动摇和冲破正统礼法束缚的有力的思想武器。所以说,儒道两家美学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

然而战国时期墨子则否定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价值,反对进行审美与艺术的活动(音乐),即所谓的“非乐”思想。与之类似的还有韩非子的“反美学”思想。在他看来文学艺术及一切构成美的东西,皆因与法的背离、与社会政治的对立,要被否定。

先秦晚期,荀子吸取了道家、法家思想的积极成分,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他的 《乐论》对乐的产生,乐的本质、功能、意义作了系统的论述。荀子认为,乐与礼一样是圣人创建的,目的是养欲求,止争乱,重视其道德教化、人性培养作用。

战国晚期《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现;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它体现出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

两汉时期,丰富了先秦美学。例如《淮南子》鲜明地把对美的追求,从儒道两家所强调的内在人格精神的完善引向了广大的外部世界,表现了处在上升时期的统治阶级对征服支配外部世界的强大信心和力量,显示了汉代美学的新特色。

到了汉末魏初建安文学时期,曹丕对文章的风格才有比较清醒、比较自觉的认识,并在《典论·论文》一文中比较深入地阐述了作者的气质才性与文章风格的重要关系。这种重视人的个性气质的风格论美学思想的产生,是汉末的大**和汉帝国的解体对儒家思想大冲击的结果,也是汉代意识形态陷入严重危机、人们对儒家的名教和仁政的理想失去信心所带来的‘“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现象在文艺美学上的鲜明表现。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不再象先秦以来那样,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说明艺术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上,而开始具体深入地研究美与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从《世说新语》,《人物志》两本书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的真实写照,是魏晋名士的行为方式、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人格追求、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和象征。而《人物志》的人才思想便是“精于择而用适其能”。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一本文艺美学的著作,里面包涵着十分丰富的美育思想。它将文章的“德”放在首要位置,为文章教化天下提出了依据。刘勰的美学思想是继承了先秦儒家、道家的美学思想,加上魏晋时代曹丕、陆机的新的美学思想,用来纠正宋齐时代以门阀世族为主的追求声色享乐的浮靡文风,是给唐代美学作为先驱的开创者。此外还有钟嵘的《诗品》,也进一步发展了美育思想。隋朝时期诞生了《颜氏家训》一书,它在众多的家训著作中,无疑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有名最成熟的家庭教育著作。始作于北齐,成书于隋朝。

魏晋时期可谓是美育思想发展的高潮,在书论以及绘画艺术方面也充满了美育思想,其中以著名书法家钟繇及其主要书论观点为代表,画论美育思想的代表人物顾恺之、宗炳。

中唐时期以来,最具代表的为皎然的诗史观、诗道观、对张九龄的评论,韩愈文艺思想与庄学之关系、韩愈天命观的文学意义,白居易的诗乐合一观及其对文艺才能的看法,柳宗元的奇味说、比兴观、文章鉴赏观,刘禹锡的中道观以及地理意识与诗学思想的关系等。

北宋时期人们开始注重伦理美育,比如周敦颐:以诚为本和孔颜乐处,邵雍的从“反观”到“明心见性”,张载的“大其心”的修养方法与“充内形外之谓美”,二程的从“存理灭欲”到“作文害道”以及朱熹美育思想的基础“天命”与“气禀”的人性论,还有他所倡导的“文从道中流出”,“持敬”的修养方法与醇儒境界。北宋时期不仅重视伦理美育,还提倡艺术美育的思想。如欧阳修从经世致用到重道而不轻文的美育观,苏轼“寓意于物”则乐的美育心胸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育鉴赏论以及有道有艺、辞达的美育表现论。

心学家的美育思想首先是由明代的王阳明提出的,他的思想核心是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良知与致良知。明代的袁宏道提出通俗文学美育思想,认为艺术生命在于真实。明末清初,王夫之的美论,音乐论和审美教育论。

小说美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为叶昼的“逼真”“欲活”“同而不同处”美育观、金圣叹人物性格论和审美教育作用论和清代曹雪芹小说的审美理想与审美人格论,主要是以情为主的审美观。

李渔(明末清初)戏曲论著中的真实性和通俗化,“贵奇创新”“寓教于乐”戏剧美育思想,“填词之设,专为登场”的戏曲接受美育观。

到了近代,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方文化不断输入,使得中国近代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美学思想开始萌芽。最早传播西方美学的是王国维。它崇奉康德哲学,并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从1904年至1910年先后发表了《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的地位》和《人间词话》等美学论著,把近代西方美学的理论观点运用于中国文学欣赏和批评。与王国维同时的蔡元培,也是较早传播西方美学思想的重要学者。蔡元培的独特贡献在于把美学与社会教育联结起来。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认为宗教无不“扩张己教,攻击异教”,“失其陶养之作用,而转以激刺感情”,“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之纯粹之美育”,力图以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用现实世界的人性的信仰来代替对幻想世界的神性的信仰。

蔡元培和王国维虽然都接受西方近代超功利的美学思想,但王国维主张从现实世界中解脱,蔡元培则主张通过美感教育使现实世界和精神达到和谐。

而现代美学的研究则主要分为三个派别。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即美的根源存在于与人无关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特征中,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朱光潜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他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他认为,“美与善一样,都只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西方的美学是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会饮篇》等对话中,把美学思想融贯在哲学思想中,广泛地探讨了美与艺术的问题。他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理念”,现实世界是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事物的美也是从美的理念派生出来的,美的理念是“美本身”。

拟人说的产生与发展 篇7

一、“拟人说”的产生与发展

1.“拟人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12~13世纪间, 意大利威尼斯的民间借贷行为十分普遍, “借主贷主说”随之产生, 会计按“借主”、“贷主”设置账户, 并出现了“ (借主) 现金= (贷主) 资本”的会计等式。后来, 这种记账法流传到意大利其他城市, 并出现了一些变化,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 增设了商品账户。然后, 记账方式由“叙述式记账法”改为“符号数码简明记账法”, 以便查对和结账。最后, 由于“上借下贷”式账簿在交易频繁时无法预留足够的空白, 因而改为“左借右贷”式账簿, 以便分别记账, 也更便于加总和结账。在这些发展和变化中, 商品账户的增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 有学者将财产物资进一步“人格化”, 即商品账户按“商品保管人”设账, 固定资产账户按“固定资产保管人”设账等, 由此“借主贷主说”扩展为“拟人说”。

1494年, 意大利威尼斯在货币业务和借贷行为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资本主义工业也得以发展, 海外贸易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开通而风起云涌。此时, 卢卡·帕乔利将“借主贷主说”和“拟人说”合为一体, 增设了资产、资本、费用、损益等账户, 提出了“一个人所有财物=其人所有权总值”的会计等式, 丰富和发展了“拟人说”。

2.“拟人说”创立的实践基础。

“拟人说”创立的实践基础来自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佛罗伦萨某商店的簿记, 其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账簿设置方面, 初步有了日记账、分录账与总账设置的区别; (2) 在总账的分类记录中, 既设置了商品贸易的虚账户和个人往来账户, 也设置了小额费用账户和硬币账户等虚账户, 账户设置得更加科学; (3) 从人名账户设置发展到物名账户设置, 如靴帽、被服与杂货等都开设有专门账户, 从而打破了以往银行账户设置的局限性; (4) 在账户设置方面的特别进步表现在已有部分损益账户的设置上, 如包括利息在内的费用账户与经营成果账户的设置, 这种实质性进步影响深远; (5) 在记账符号上, “借主”与“贷主”的含义开始向单纯作为记账符号的方向演变。

二、“拟人说”的各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1.“拟人说”的学派之一———“人的一科目说”。

卢卡·帕乔利在《簿记论》中指出:当一个人最初以现金作为资本投入企业时, 他“必须学会使用两个术语:一个称为‘现金’, 另一个称为‘资本’”。一个分录要记两个账户, 代表借主的账户=代表贷主的账户。在卢卡·帕乔利的《簿记论》问世之后, 这种账目处理规律使“拟人说”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之后, 意大利学者卢多维科·佛罗里在《复式账簿记载法论》中进一步将一切实物人格化, 对物名账户的设置也依照人的立场处理。由于这种学说主张把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看作一个系统, 按照这个系统去编制平衡表、处理损益问题, 从此产生了“人的一科目说”。

到19世纪初, “人的一科目说”经德国、意大利与法国学者的研究已发展完善。法国学者曾提出“五科目论”, “五科目论”主张“先将账户分成一般账户与人名账户两类, 其中一般账户包含商品、现金、应收票据、应付票据与损益五种实物账户。无论人名或实物, 凡为受者, 记入借方, 凡为授者, 记入贷方。”把五种实物科目人格化, 加上人名账户, 统一取人的形态表现, 可见, 这是“拟人说”的发展形态之一。

2.“拟人说”的学派之二———“人的二科目说”。

19世纪下半期, “五科目论”遭到一些法意学者的批评, 并由此出现了“三记式簿记学派”。1878年, 吉米赛佩·切尔博尼的《三记式簿记法》一书问世, 全面阐述了这一学派的观点。该书阐明,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至少存在四种人格, 即所有者、管理者、代理人和雇主, 簿记上的所有账户都是为管理者以外的三种人所设, 其账务处理遵循两条法则:一是业主对于企业所有的财产而言, 处于债权者地位, 故凡投入资本额, 记入业主账户的贷方;二是企业对于企业主而言, 处于债务人地位。通常, 代表企业者存在两种人格:一为代理人, 二为雇主, 故企业所支配的价值, 诸如现金、商品等, 应视同其所委托, 当记入借方。而代理人与企业发生的债权与债务, 均视同雇主委托, 因此, 凡债权人记入账户的借方, 债务人记入账户的贷方。为反映企业主与企业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记式簿记学派”建议分由两个科目系统来处理, 学术界将其称为“人的二科目说”。

3.“直接说”与“间接说”。

“直接说”认为各个人格关系所产生的借贷关系都是直接的, 除当事者外, 无第三者参加。该学说的代表伍利曼学者认为, “今以现金购买商品为例, 账簿上是借记商品与贷记现金, 这并不是说收入商品与付出现金, 而是金库 (现金科目) 代商品科目付款的结果, 故金库为债权人, 商品科目为债务人”。

“间接说”则认为, 除了当事者外, 还有第三者参加。该学说认为, “在账簿上, 常人忽视资本主自身的作用, 例如, 有人付资本主一定现款, 常人以为受者非资本主而为现金科目, 实则现金科目不过是代资本主收受而成为资本主的债务人”。资本主是居中划账的人。

4.“法权理论”。

除了“直接说”和“间接说”外, 还有一种“法权理论”学说。该学说认为, 一切经济业务都会使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发生变化。为了记录经济业务而建立的会计账户应当反映“当事人” (拟人) 的相互关系:一方是权利, 另一方是义务, 如购进是物资账户欠债权人账户。所以, 各账户分别代表一定的“人” (人格化) , 各种物资账户就是代表物资保管人的账户。“法权理论”学说将账户分为三类: (1) 占有者账户, 如资本账户、损益账户; (2) 中间人账户, 如现金、商品、设备等账户; (3) 对方账户, 如债权人、债务人等结算资金账户。经济业务发生后有利于资本主的记借方, 不利于资本主的记贷方。而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中, 至少存在四种人格, 即所有者、管理者、代理人和雇主, 簿记上的所有账户都是为管理者以外的三种人所设。

三、继“拟人说”之后的其他会计理论

1.“拟人说”的主要特点。

“拟人说”强调“业主权理论”。在“拟人说”之后发展起来的“物的二科目说”、“借贷对照表说”, 以及“资本循环说”等, 都是围绕“业主权理论”, 从方法、技术研究层面上展开而形成的。可见“业主权理论”是建立簿记理论的核心。《簿记论》是“业主权理论”的立论之源, 此后, 基于业主财产关系的商业交易分析与簿记分析成为支配复式簿记理论发展的主线, 一直贯穿于簿记学和会计学发展变化的始终。另外, 需要说明的是, “拟人说”是唯心的。该学说把毫无生机的和绝不会有人格存在的物假定存在人格, 以定借贷, 其违背事实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其借贷法则的根源不太容易理解。

2.“拟人说”的消亡。

19世纪中期, 英国初步完成了产业革命, 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新型经营形式迅速发展, 公司间发生的许多经济关系进一步被物所掩盖, 并作为物和虚拟资本出现, 这使得拟人化记账理论失去了存在的客观条件。而且, 借贷作为抽象的记账符号被人们普遍接受后, “拟人说”失去了积极意义, 其逐渐被静态学说和动态学说取代。

1818年, 英国出版的《簿记新法》一书提出用“正财产”和“负财产”来解释借贷记账原理, 从而完全脱离了“拟人说”, 进入了账户的“物的理论”阶段。从“拟人说”到“物的理论”, 是簿记理论的一大进步。到20世纪初, 借和贷最终成为单纯的记账符号, 复式簿记方法已臻完善。

3. 其他会计理论的兴起。

(1) “二账系”学说 (又称“物的二科目说”) 。1887年, 霍格利出版了《簿记的体系与形式》一书, 他指出:“簿记之目的无非用于记录财产之构成部分及其变动状态。”故应当注意对财产物资的变化及其变化结果的研究, 而簿记也应当把财产物资变化及其结果作为系统反映与监督的重点。霍格利的学说引起了德国著名会计学者J.F.雪尔的共鸣, 雪尔正是在霍格利簿记学说的启示下, 进一步推动了该学说的发展, 并与霍格利共同成为“二账系”学说的创始人。

(2) “一账系”学说 (又称“物的一科目说”) 。该学说的创立也源于早期针对“拟人说”的批评, 其研究试图从根本上推翻“拟人说”的理论基础。1893年, 曼弗雷德·伯利纳的《簿记与资产负债表论》问世, 随即此书被公认为“一账系”学说的代表性著作。该学说认为, 簿记工作进行的全过程集中表现为对财产的记录, 对于各类财产状况的记录, 是通过在总账中设置专门账户表现的。具体而言, 总账中的账户设置方法是以开始的“借贷对照表”为依据确定的。此后对财产的增减变化, 都在总账内各账户中相应反映出来。

(3) “资本循环说”。1920年, 巴比的《复式记账原理》出版, 一反“拟人说”与静态学说的基本观点, 创立了“资本循环说”, 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 其对资本概念及其所包括的内容作出解释, 将资本视作供企业营利使用的一种来源。巴比认为从资本本源上来看, 可将其分为三种:自我投入资本;向外部借取的资本;企业可再投入的利得。而从资本的形态上来看, 又可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两大类, 然后还可按这两大类作进一步的区分。巴比认为, 无论是进行核算还是进行管理, 科学地进行分类是把握资本循环的关键。根据上述原理, 他把全部账户划分为资本来源与资本占用形态两类, 而又把每一账户分解为“入口”与“出口”两方, 其“入口”设于账户的左方, 与借方记录相一致, 而“出口”则设于账户的右方, 与贷方记录相一致。从总体上来看, 体现为资本占用形态系统之下的一账户之出与资本来源系统之下的一账户之入, 两者在循环运动中必相一致。

基于对早期出现的“拟人说”的批评, 在德国产生了一系列簿记学说, 它们相互传承, 既发扬各学说之精华, 又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 并结合实际创建了新的簿记学说, 形成了具有“大陆会计”特色的理论体系与方法技术体系, 对其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相关理论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史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2].李孝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

[3].吕育康.复式记账论.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3

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篇8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2-0041-02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1991年提出的“正式”定义则是: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来了解、预测和缓解智力、情绪、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上的障碍、适应不良与苦恼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它的最初提出以及发展至今,主要是为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人,尤其是那些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严重受到影响的患者提供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临床心理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本文分析了临床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现状,以便于更充分地了解临床心理学,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临床心理学的产生

临床心理学历史上曾与变态心理、心理测量、精神分析、心理卫生和精神病学等都有密切关系,直到19世纪末,临床心理学与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尚难分别。临床心理学起源于精神病学,它最早涉及的是精神病的症状、病因和护理,而真正推动临床心理学发展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他追随W.wundt和E.Kraeplin的生理心理学观点,并坚持心理学应为应用服务[1]。1896年韦特默向美国心理学会提出临床心理学是应用科学的建议,认为心理诊所是为社会和公共服务、为基础研究和教学服务的机构[2]。同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 主要研究学校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这成为临床心理学正式产生的标志。他还开设一门课,讲授上述有关问题,称此课为“临床心理学”。

1906年N.Prinee出版了《变态心理学杂志》。继而,1907年韦特默创办了杂志《心理学临床》,其刊的副标题为《心理发展迟滞和变异的研究和处理杂志》,创刊号上的第一篇文章是他写的“临床心理学”,在此他再次宣称心理学的一个新领域已经建立起来,这一领域即“临床心理学”。

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

1949年美国心理学会举行了一次会议,会上给临床心理学正名,会议还规定了临床心理学家的三个基本职责,即心理测验、心理治疗和研究[3]。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一)心理测验

临床心理学合多源于一流,心理测量学是其中的主要源流之一。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另一学科分支,有它自己的历史。但它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心理学的形成和成长。在临床心理学初期,临床心理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便是临床心理测验[4]。1905年,比内在巴黎公开了他的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但是这和之后的修订本,在临床中用的都不多。1916年,经Terman修订的斯坦弗——比奈量表正式发表,这是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为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上半叶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选拔训练各种新兵,心理测验从智力测试转向包括人格在内的各个领域,临床心理学家开始编制测量人格、兴趣、情绪等的工具,于是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等人格测验量表相继出现。

至今,心理测验仍然是临床心理学的一种基本技能,人们不断地修订各种测验,并建立新的测验。目前,临床心理学应用比较多的有三种测验,分别是: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兴趣测验。

1.智力测验。临床心理学使用智能测验测定一个人的一般能力,测量其完成某种工作的能力,现在常用的智能测验有个人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个人智力测验最有代表性的、影响最大的即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陆军测验、瑞文推力测验等是使用最广泛的团体智力测验。

2.人格测验。使用人格测验,临床心理学家能够定量分析个人心理特质以及预测个人未来行为,目前常用的智力量表分为两种,即自陈量表和投射测验。自陈量表包括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等;投射量表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罗夏于1921年出版《心理诊断法》,从此,墨迹测验得到广泛应用,在一些国家几乎替代了临床心理学所有工作。墨迹测验与后来的主题统觉测验(TAT)以及完形测验,成为心理测验中的一个新门类,即投射测验。

3.兴趣测验。临床心理学对兴趣的研究很多,但使用最多的是职业兴趣方面的测验。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兴趣量表有三种: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库德爱好记录表以及霍兰德职业爱好问卷。

(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临床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的另一种手段。心理治疗起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他于1895年与J.Breuer合著的《癔症研究》一书,可认为精神分析的正式开始[4]。之后,弗洛伊德发表《释梦》一书,成立了维也纳心理学会,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1909年他在Hall的帮助下,到美国讲授精神分析,从此精神分析在美国广泛流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临床心理学家治疗的主要手段就是精神分析。

1911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表标志着行为主义的心理治疗正式产生。行为主义否定精神分析强调的潜意识,注重客观行为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行为主义倡导的行为疗法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逐渐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模式[5]。

1951年罗杰斯出版了《来访者中心的心理治疗》,从此,个人中心治疗模式被广泛使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发展起来的,该模式主张发展人积极、主动、健康的方面。个人中心治疗模型的广泛应用推进了临床心理治疗的多样化发展。

20世纪中期,临床心理学发展出一种新的临床治疗模式,该疗法认为认知在人类行为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把认知研究与客观行为研究结合起来,主张治疗的目标就是改变被歪曲的认知,该模式就是认知—行为主义治疗模式。

至此,临床心理学发展出四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模式[6],这四种模式不是对立的,它们各有所长,各自有其适用的方向。临床心理学家在实际治疗中,并没有绝对的采用哪一种疗法,而是针对不同问题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模式。从此,临床心理学中有了多种成熟的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一起成为临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这一学科便完全成熟。

(三)研究内容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是与临床实践工作密切联系的,自临床心理学成立开始,临床心理学家一直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纵观临床心理学的历史,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将注意力放在研究各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上,研究导致心理疾病或障碍的原因,并且竭力找出治疗方法。精神分析认为童年创伤和潜意识是成年期各类问题的原因;行为主义认为心理问题是特定习得经验结果;人本主义认为各种心理问题是自我发展动机发生偏离的结果;而认知行为主义则认为心理问题源于各种不恰当的认知。

传统的临床心理学多偏重于各类临床心理问题的研究,多从消极方面入手,对人类积极的发展因素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是针对之前临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消极心理问题这一现象提出。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强调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即便那些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也不仅仅只是要求减轻痛苦,人们需要建构积极的力量,需要有意義、有目的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心理治疗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对患者疾病的评估或治疗上,心理治疗师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心理疾病[7]。而积极心理学以人类的力量与美德为核心取向,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心理问题时的重要性,未来的心理治疗不仅仅是修复创伤,将会更加侧重讨论病人所具有的力量与美德,好的临床心理治疗师不仅仅是帮助人们治愈创伤,更应该帮助人们发掘与建构力量和美德。

三、临床心理学的未来

综观整个心理学,其各个分支学科都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临床心理学更是如此。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临床心理学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心理学涉及的领域会更加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神经心理学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行为科学将会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结合起来。临床心理学与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新领域会越来越吸引学者的注意,对疾病的治疗会更多的从神经生理机制出发。

(二)临床心理学在医学上的研究

随着创新型社会的到来,临床心理学在医学上的研究必将成为热点,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心理会越来越关注,今后,患者健康的含义不仅仅指生理指标达标,也指心理康复。同时,医学类学院会越来越多地对在校学生进行临床心理学教育,使他们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状况,这些人才将有力的带动对临床心理学的研究。

(三)计算机辅助临床心理学

20世纪后半叶,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当然对临床心理评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计算机在临床心理评估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如分析解释测验结果;代替纸笔测验,直接在计算机上操作一些心理测验评估;产生新的心理测验,最短时间内了解被试的心理特征。临床心理学正在不断接收来自不同领域的合理知识,建构自己的理论模型, 以多种多样的方法解决日益增加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87.

[2]邢强.临床心理学发展概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3).

[3]R.D.福勒.美国的临床心理学[J].心理科学,1981,(3).

[4]龚耀先.临床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

[5]黄玉联.临床心理治疗模式的发展及演变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6]陈仲庚.实验临床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0.

[7]陈琳,范晓玲.积极心理学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上一篇:难忘的老师八年级作文下一篇:入党申请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