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摭谈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共10篇)

摭谈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篇1

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考查所占比重不小,14分左右,约占试卷总分值9.3%,课内课外平分秋色。最近两年这种格局有所改变,不仅分值上升,高达16分,超过卷面分10%,而且由平分秋色过渡到纯课外,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笔者结合一些例子探讨课外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联想推断法。联想推断法,是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的一种重要方法。一方面依据教材相关知识,以旧解新。比如,看到“命卒曳下奴”(选自《书谢御史》,2013年江苏扬州中考卷)中的“曳”,我们自然想起《口技》“曳屋呼呼声”中的“曳”,后者是“拉”,前者结合语境也可解释为“拉”。另一方面可依据平时积累的成语,举一反三。成语是一种相沿惯用、形式简洁、富有张力,且约定俗成的短语,作为汉语的“活化石”,它沿袭古汉语的词义。把握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推出某些文言实词的词义。例如:“扪烛而得其形”(选自《日喻说》,2006年江苏扬州中考卷)中的“扪”,与成语“扪心自问”相勾连,意思相近,都是“摸”。

语境推断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其意义往往是唯一的,所以推断某些文言实词,我们不妨把它们放到句中理解。很多时候,有些文言实词的词义不止一个,我们尤需结合上下文细细琢磨。比如:“帝问其诗,浩然再拜”(选自《新唐书》,2007年江苏连云港中考卷)中的“再”,通过联想,我们知道它有“两次”(《送东阳马生序》“主人日再食”)或“第二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究竟是哪一个?我们不妨结合语境读一读:“维(王维)私邀(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可见是“两次”,原因很简单,“帝初遇浩然,且问其诗。”

结构推断法。文言文讲究结构统一,音节整齐,音律和谐,因而常在对偶句、排比句或互文句的对称位置上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祈求语句摇曳多姿,避免重复雷同,同时也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便利。比如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依据结构,我们知道“居”的意思就是“处”;《送东阳马生序》:“言和而色夷。”夷等于和,即语气、脸色都很平和。再如课外“辐(车轮上的辐条)腐而轮败”(选自《终不知车》,2009年江西课改区中考卷)中的“败”。先看整句,“辐腐”和“轮败”在“而”的连缀下表并列关系;再看“败”,败就是腐,即坏、毁坏的意思。

通假推断法。文言文中,通假字是疏通文意的一种巨大障碍,反过来,我们又可以依托它推出其本字的具体含义。通假,作为文言词汇使用的特殊的语法现象,从此角度深入理解方能符合特定语境。一般情况下,我们首先凭借读音发现通假关系,然后依据本义推断通假字的含义。比如《与朱元思书》:“窥谷忘反。”这里的“反”明显是一个通假字,通“返”,意思是“返回”。再如,“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2011年山东潍坊中考卷)中的“然”,从读音上,我们发现“然”与“燃”相同,再结合上下文语境,理所当然解释为“燃烧”。

字形推断法。古代汉语中,形声字高达80%,其形旁是义符,表示该字的意义,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它来推断实词的意思。例如:“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另外,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也可以推断词义。比如:“王怒,囚之三年,劓(yì)而纵之”(选自《尊卢沙》,2010年浙江杭州中考卷)中的“劓”,根据字形,“劓”属于会意字,一边是鼻,一边是刀,显然是“割鼻”。再如《岳阳楼记》“沙鸥翔集”中的“集”,隹加木,“隹”(zhuī),古代一种短尾巴鸟;合起来就是鸟停歇在树上。还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炙”,炙,在火上烤肉,即烤肉。

语法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

法有其自身规律,又与现代汉语语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依据文言实词在句中位置,推知它的词性,从而推断它的意思。比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谓语后面是宾语,宾语一般由名词充当,故“坚”“锐”分别解释为“坚硬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又如“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纩:kuàng,丝绵絮)”(选自《阮孝绪传》,2011年浙江舟山、嘉兴中考卷)中的“服”,按照语法结构,“服”充当谓语成分,词性为动词,进而推断它的意思为“穿”。

通过上述实例,我们不难发现,原本陌生、有一定难度的课外文言实词,只要按照某种方法,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意思。当然方法仅是方法,不是“万能钥匙”,必须灵活、综合地运用,千万不能孤立,不能生搬硬套。只有注重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提炼,能力的提升,才能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摭谈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篇2

该法又称形训法, 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凭字形。分析字形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 进而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以“引”字为例。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弓也, 从弓从引。”《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开弓像是把弓弦拉长了, 所以“引”有延长的意义。《史记·秦始皇本纪》:“引兵欲攻燕。”开弓是把箭尾导向后方, 所以“引”又有“导”、“引导”、“率领”的意义。《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开弓既是向后拉, 所以“引”又有“引退”、“后退”的意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 其形旁为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之”, 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 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二、字音推断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 试着找通假关系, 从而解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也就是根据同音通假求得本义。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 古人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 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 有时写成这个样子, 有时写成那个样子。两个字形体不同, 意义不同, 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 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 在“蚤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孟子·离娄下》) 中, “早”写成“蚤”。“蚤”的本义“跳蚤”, “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 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 “蚤”是“早”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特点是“同音代替”, 可分三种情况: (1) 完全同音。如“惠”通“慧”, “畔”通“叛”。 (2) 声母相同。如“亡”通“无”, “胡”通“何”。 (3) 韵母相同。如“信”通“伸”。“同音代替”这个规律, 又决定了通假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十分密切。一是形声字和它的声旁字可以互相替代, 如“禽”通“擒”。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以互相替代, 如“距”通“拒”。我们弄清了通假的来龙去脉, 便可以运用字音推断法, 即从音的假借上去追索, 以声求义。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 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下面的例子就说明这种现象。

1. 倍道而妄行, 则天不能使之吉。 (《荀子·天论》)

句中的“倍”若释为“一倍, 加倍”便无法解释此句的意思, 但是“倍”与“背”的读音相同, “背”的含义是“违背”, 这样, 便可以很容易地释出“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

2. 徐公来, 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通“熟”, 义为“仔细”。特别提醒:不能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如“进住夏口” (《赤壁之战》) , “住”通“驻”。如果是“柱”、“注”、“炷”等字就不可以通假“驻”。另外, “住”通“驻”, 但不能反向通假。

三、融会贯通法

融会贯通法就是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即遇到某一实词, 可以联想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 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符合。这种方法是以夯实课内基础知识为前提的, 在复习备考中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历年的高考变革都充分体现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导向功能, 其“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对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 功在课内”。下面几例高考题都充分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实用性及重要性。

1.2003年上海试卷文言文阅读22题:指出“默庵诊之”和“不得其情”两句中的加横线词的含义。需要把句子和词放到语言环境中来理解。联系《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里的“延”的意思, 可判断是“请”、“邀请”的意思。而在《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中的“苟”与题干中的“苟”一样, 是“如果”的意思。

2.2004年全国试卷文言文阅读的第四小题A项:“食毕, 复随旅进道———吃完饭后, 跟随旅伴上路。”推断这句翻译是否正确, 难点在“随旅进道”, 其中“旅”字与《岳阳楼记》中的“商旅不行”的“旅”意思相同, 即指旅客。解题时, 如果想到“商旅不行”就不难推断A项是正确的。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 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 对文言文要多下工夫, 读抄译背, 步步夯实。复习中, 要以课本为核心, 学会迁移, 以求解答准确无误。

四、成语印证法

所谓成语印证法就是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长期以来习用的”这个定语, 说明了成语的含义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因此, 许多成语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如:

1. 敌则能战之。 (《孙子兵法·谋攻》)

势均力敌 (敌:相当、匹敌)

2. 设五寸之的, 引十步之远。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有的放矢 (的:箭靶)

3.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短兵相接 (兵:兵器)

五、相似结构推断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 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 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 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 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如“无父何怙, 无母何恃”句中“怙”的意义。“怙”对“恃”, 根据相似结构意义相同的特点, 可以推断“怙”即为依仗、凭借的意思。

又如“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比, 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义了。

六、语法分析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 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 进而推断出其意义。试看下面几个句子: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楚王贪而信张仪。

C.信义著于四海。

在A句中可以推断出“难求”为谓语, 而“信”修饰了“难求”, 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 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B句中“信张仪”是个动宾结构, 因而断定“信”作“相信”讲。C句中“信义”是句中的主语,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由此可以推断“信”是名词, 作“信用”讲。

语法分析还有助于认识词类的活用, 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 主要依据语法结构。如:

1. 名词充当谓语且后面带有宾语或补语, 那它就活用为动词了。如“籍 (登记) 吏民, 封府吏” (《鸿门宴》) 。名词放在动词前且非主语, 那它就活用作状语了。如“而相如廷 (在朝廷上) 叱之”和“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 (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事之” (《鸿门宴》) 。

2. 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宾语或主语, 那它们就自然活用为名词了。如“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东西) , 这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将军披坚 (坚硬的铠甲) 执锐 (锐利的武器) ” (《陈涉世家》) , 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七、语境推断法

词语具有多义性, 但是, 在具体语境中, 词语的意思是惟一的。实践证明, 把握语境, 根据上下文推断是明确词义的好方法。如:

参军郭景祥守和州, 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 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 人言或不实, 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 果枉。

要解释“廉”的含义, 需要整体把握上下文的语境:有人说郭的儿子要杀郭, 皇帝要杀郭的儿子, 皇后表示怀疑, 皇帝经过“廉”之后, 发现郭的儿子果然冤枉。在这个语境中, “廉”的含义就可以明确为“调查”。

文言实词的常见推断方法 篇3

一、字形推断法:借助汉字字形推断。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表意文字,通过对字形结构(特别是会意字、形声字)的分析可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例1.拔剑切而啖之(吃)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看)

猜猜看:1.生而眇者不识日。(答案:眼瞎)

2.常通商贩,贸籴粮食(答案:买进粮食)

二、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在汉语语法中,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可以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

例1.烟涛微茫信难求(“信”修饰“难求”,推断出解释为“实在,副词”)

2.信义著于四方(“信义”处于主语位置,可推出为“信用,名词”)

3.楚王贪而信张仪(“信”后面带了宾语“张仪”,可推出为“相信,动词”)

试一试

“自放驴,取樵炊爨”,樵在此句中解释为打柴,对吗?为什么?

(答案:名词,木柴,做“取”的宾语)

三、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根据“用”可推出“以”解释为“任用,重用”)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根据“竭”可推出“殚”解释为“尽”)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根据“被”可推出“见”解释为“被”)

四、联想推断法:通过所学课文或成语中有关词语的用法,互相比较,确定其实词的含义,这要求做题时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进而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城之不拔者二耳”。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 可推出“拔”解释为“攻取”。

另外,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腥骚并御,芳不得薄兮” ,可联系成语“日薄西山”推断“薄”解释为“接近、迫近”。

试一试:诸将阿吕后意(答案:阿谀奉承——迎合)

五、语境分析法:这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解词语最应该考虑的决定的因素。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是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境中提供的是不同的选择,结果是“死”,由此可推出“亡”不是“死”,由“举大计”可推出“亡”解释为“逃跑”。)

六、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对应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的论文 篇4

一、结合语境,据形推义

汉字中的形声字所占比例很大,大都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如江苏高考题第8小题翻译“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矣”,“殓”的意思可由其字形来推断;歹,与死亡有关,“殓”应理解为“入殓”,“入棺”。再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其中“购”解释为“悬赏捉拿”,为什么想到这个意思?因为“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加之文中的“我”是在逃跑途中,元军在后追捕,结合这样的语境,可以推知它的意思。其他如用“王”字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玉”有关;禾,与“五谷”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冖,与笼罩有关;求,与毛皮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所以,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

二、结合语境,以声推义

需要以声推义多半是因为通假字的问题。今天,我们学文言文,就要注意通假现象,因为有时需要根据它们的读音来推断其意思。一般说来,通假字应当读被通假字的音。例如,罢,本读ba,借作“疲”字,应读pí;内,本读nèi,借作“纳”字,应读纳。因此,复习文言文中实词时,我们可以根据通假字的现象来推断词义。

三、联系上下文,作语法分析

即根据汉语语法知识推断词义。阅读过程中,要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如安徽高考题第4小题a选项: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家:定居。“家”在句中解释为“定居”是否正确可由它的词性来判断,它前面的“遂”解释为“于是”,副词,副词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所以“家”应活用为动词,“安家”或“定居”的意思。a选项是正确的。

四、联系上下句,依句式推断

文言文中对称句子很多,在对举的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借助其对称特点,由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20全国高考1卷第8小题d选项: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法”的词性可由后句“顺”来推断,作动词,效法;由此可知d选项是正确的。再如“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句中“弥”,可根据句式对称的特点,找到与“弥”相对应的“愈”来理解其意思,“愈”解释为“越,更加”,所以“弥”也解释为“更加”。所以,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句式特点,总结规律,为我所用。

五、前后比照,联想推断

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实词,在文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如果平时熟读课文,并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实词”的`例句,考试时根据已学的类似的例句来推断,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会很大。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联想,举一反三,,将知识迁移。例如2010年江苏高考题第5小题a项: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此解释是否正确,可联想《项脊轩记》中“后五年,吾妻来归”一句来推断,解释是正确的。

我们不仅要能联想到文本中的句子,还要善于联想平时常见的成语,以此来推断出文言实词的意思。例如“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胜,可由成语“不胜枚举”中之“胜”来推断,解释为“尽”。

六、借助邻字,纵横比较

文言文中,有的实词其某些意思我们平常很少见,这时就可借助其临近的字来猜测。例如2010年安徽高考题第4小题b选项:远近蛮夷,莫不款附款:款待。此解释是否正确,我们可根据其邻字“附”来推断,“附”解释为“归附”,那么“款”解释为“款待”显然不妥,结合语境,应解释为“诚心”。所以b选项是错的。

文言实词推断五法(网友来稿) 篇5

江苏省兴化中学 王广清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版《考试说明》保留内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本文拟结合近几年高考相关试题具体阐述。

一 、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如20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B项“乃皆易十二蹑”,根据上文“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可知,此处“易”应为“改变”,而题干中将其解为“交换”,显然脱离了语境,是错误的。再如春季高考安徽、内蒙古卷第11题C项:“以中益怒,曰:‘丞慢我。’慢,诋毁。”,此处的“慢”,是否作“诋毁”解呢?上文讲“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拘禁,笔者注)其乡邻”,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傲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为“傲慢,不敬”,而非“诋毁”。由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天津卷第11题C项“ 一日一夜与虏相及”,题干解为“达到”,据原文“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可知,此处应为“追赶”意。

二、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如20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遇”的义项有:相遇(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待遇(盖追先帝之殊遇)、对待(不如因而善遇之),语文读本中有“遇人恭谨”(《汉书季布传》),也作“对待”解,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成语有“东奔西窜”“狼奔豕突”,都作“逃跑、逃亡”讲,根据上文语境,此处的“奔”也应作“逃亡”解,与现代汉语中的.“奔走”显然不同。再如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三 、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破题”。如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孙)登辞疾不受(急速)。从句法关系来看,“辞疾”即“辞以疾”,是“以疾辞”的倒装,全句犹言“登以疾辞而不受”,即“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不接受孙权的赏官”,题干中解释为“急速”显然不对。又如20高考北京卷第17题,要求翻译“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其中关键是对“多”的解释,从句法来看,“管仲之贤”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整个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多”担当,可见“多”只能是动词,联想到学过的“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中的“多”为“称赞、赞美”,以此代入本句中刚好相符,因此全句意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不少考生将其译成“天下像管仲这样贤明的人不多”是错误的。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C项,“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题干中将其解作“空闲”是否正确呢?根据语法知识可知显然是错误的,这里的“闲”在句中应为谓语动词,而“空闲”是形容词,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应该解作“熟习”,古语有“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可资佐证。

四 、互文对举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要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可见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再如高考全国卷第11题D项为:齐人追亡逐北(败逃者)。“追”与“逐”相对应,且同义,那么“亡”与“北”也应同义,“亡”为“败逃者”,那么“北”也应为“败逃者”,可见原题中的解释是正确的。

五 、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再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昌宗从旁趣说” , 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

此外,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再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D项“讼者多两让而止”,句中“两”命题人解作“再次”是否正确?据上文“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一句,考生如知道古代诉讼的双方称为“两造”,就可推知此处“两”应该解做“双方”,而非“两次”。又如福建卷第11题 D项“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中学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新用事”即是一例。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道题目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受到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若能就此平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本进行操练,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茫无头绪,手足无措”了。

根据字形推断文言文中实词的义项 篇6

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字形推断的直接理论基础。汉字的造字方法公认的有六种,称为“六书”。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虽然不够完善,但对于大多数汉字特别是古文字,还是能够予以说明的。“六书”是古人解释说明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六书”之称,最早出现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东汉学者许慎对古文字构成规则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许慎在《说文解字》给“六书”下的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的一般是最基本的四种造字方法,也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下面根据这四种最基本的造字方法,结合江苏省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进行逐个分析。

一、象形字

所谓“象形字”,即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字形。如:“旦”,根据其小篆体字的外形可以看出:此字像太阳刚刚从地面升起的样子。所以,此字的本义是天刚刚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之时的意思。例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这句话中的“旦”,便是使用的“旦”字的本意,可以根据此象形字的外形明显特征推断出是早上的意思。

二、指事字

所谓“指事字”,即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如:“本”,根据其小篆体字的外形可以看出:此字像在“木”的下面加上一横,是为了指明树根之所在。所以,此字的本义是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的意思。例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书》)。这句话中的“本”,便是使用的“本”字的本意,可以根据此指事字的外形明显特征推断出是草木的根或茎干的意思。

三、会意字

所谓“会意字”,即是指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之衍生出新的含义。如:“步”,根据其小篆体字的外形可以看出:此字像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叠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所以,此字的本义是行走的意思。例句:与樊哙、夏侯婴、靳疆、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这句话中的“步”,便是使用的“步”字的本意,可以根据此会意字的外形明显特征推断出是行走的意思。

四、形声字

所谓“形声字”,即是指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如:“赋”,这个形声字是从贝,武声。由其小篆体字的形旁“贝”,可以推断出其的本意与财物,进而告诉学生是征收的意思。例句: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这句话中的“赋”,便是使用的“赋”字的本意,可以根据此形声字的形旁明显特征推断出是赋税的意思。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八十,其形旁为我们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一句中“却”的意义探求。“却”的形旁为“卩”,像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不难推测,与其所关联的义项应是“退却”的意思。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与技巧 篇7

关键词:文言实词;对称规则;语法知识;联想;语境;推断;文言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166-01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

表意性强,变化性大。因此,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的推断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利用汉字形声义的联系推断

中国文字是意音文字,形声义之间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形声字、会意字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条件。

(1)借助字形推断。如:“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间”,是个会意字,古写作“閒”从门从月,像月光从门缝中投入,由字形推知其义是“门缝”。

(2)借助形旁推断。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姬”形旁为“女”,与“女人”有关,根据语境可知“美姬”即美女。

(3)借助字音推断。如果从字词的本义解释不通,可考虑通假字,借助读音推断释义。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同“影”,名词作状语,解释为“像影子那样”。

二、根据对称规则推断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对应位置上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同,相近或相对。我们可以根据这一规律,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字与“用”字在对称的位置上,“以”也当“用”(被任用)讲。再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达”是“得志”,据此可反推知“穷”为“不得志”。又如“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周”是“周密”,就可反推“隙”是“不周密”“粗疏”的意思。

三、根据实词在句中的位置,用语法知识来推断

一个单句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附加成分是“定状补”。掌握了他们的基本语法位置,如主语和宾语通常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结构的词组充当,谓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由副词或表示时间、地点、状态、趋向的介宾结构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依据他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充当,故“渔樵”应为“捕鱼砍柴”。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是形容词,后面加上了代词“我”作宾语,所以“美”是动词,“认为------美”。

(3)吾得兄事之。

“兄”是名词,在句中作“事”的状语,表示待人、接物的态度、方式,释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四、根据成语、课文联想推断

高考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实词词义的问题。如“讽帝大征四方奇计”中“讽”,联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知“讽”即“劝告”。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量源自古诗文,有许多文言意义在成语中保留了下来。因此,借助熟悉的成语词义,联系语境可推知实词的含义。

如“势拔五岳掩赤城”中“拔”字,由“出类拔萃”可推知为“超出”之意。“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中的“爽”,由“屡试不爽”,可知是“差错”的意思。

五、根据具体语境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大部分是一词多义,其义项灵活多变,采用逐词识记,这根本不可能,但我们可以结合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因为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如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李)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

(4)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至秦,竟死于秦而归丧。

(1)(2)句有两个“战败而亡”,根据上下文,前者与“战胜而得”相对,故“亡”应解释为“丧失”;后者与“革灭殆尽”相对,故“亡”应解释为“灭亡”。

(3)(4)句中都有“竟死“,必须依文推断,才能看出不同。前者应译为“一直到死”;后者译为“最终死亡”。

六、用词组法来推断词义

古代汉语多为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为双音节词。文言文中单音节词的含义大多可由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表示,如文言文中“书”即为“书信”;“齐人未附”中“附”是“归附”“归顺”;“齐人追亡逐北”中“北”是“败北”,指逃跑者。因此,我们在推断的过程中,可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来代替文言文的单音节词。

总之,能否正确理解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直接关系着能否读懂文言文,而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的难度有所降低,特别是实词的考查一般不超出教材的范围,在平时的学习和应考中,若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就能轻松推断出文言实词的词义,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语文备考知识手册.

[1] 赢在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 篇8

一、教材迁移法

纵观历年高考,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言字词都出自于教材,掌握好教材,就能为阅读文言文奠定基础。每当我们阅读课外文言选段时,首先要想到联系自己学过的课文知识,将自己所学迁移到新的文言阅读中。

如“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句中“缒”的意思可以联系《烛之武退秦师》中“夜缒而出”的“缒”,解释成“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

可见,及时积累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并将其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的文言文阅读中对我们在考试实战中非常重要,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成语联想法

成语从古汉语而来,其中保留了古汉语许多实词的用法。如“欲盖弥彰”的“彰”解释为“清楚”,我们在《劝学》里就有学到“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彰”就是解释成“清楚”。我们若能利用现在掌握的成语中的某些语素的含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无疑是阅读文言文的一条捷径。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积累、整理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中的重要语素含义,学习和考试时就能事半功倍。

如《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的“速”我们可以根据成语“不速之客”的“速”来推知其意思为“招致”。再如2014年广东卷第5题的B项“将论囚”中“论”可根据成语“论功行赏”中的“论”解释为“衡量、评定”。

三、成分判定法

在汉语语法中,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某个词可以依据它们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来判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4年重庆卷)

A.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除:台阶)

B.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但:只要)

C.群丐请从之任所(之:前往)

D.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间:间或)

此题选D项。D项“间”此处作状语用,所以确定为副词,是“暗地里,私下”的意思。因此,正确认知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可以帮助我们的推知该词的词性,顺利解题。

四、对称推断法

文言文中对偶句、并列词句很多,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通过对称位置上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可以推知处于相同位置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4年北京卷)

A.愿有所记(愿:希望)

B.覆溺之虞(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

D.常显用之(常:曾经)

此题B项“覆溺之虞”的“虞”的意思与上句中“风波之恐”的“恐”意思相近,可解释成“担忧、担心”。

五、语境分析法

语境包括了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就是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外部语境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语境分析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推断出该词的含义。如2014年湖南卷第5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尚:推崇)

C.今又济之以雪(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韪:正确)

根据上下文可知雪屋的主人是徐孟祥,缙绅大夫只是来拜访他的雪屋。所以A项“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中的“造”是“造访”的意思,这是根据语境分析而得。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一些“拦路虎”,我们只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就能“手中有米巧做炊”。

文言实词意义简易推断法 篇9

一、回顾比对,搜寻其义

高考考查的实词,基本上是课本里文言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字,少有常用的双音节词及多音节词。其义项也多是课本上出现过的,所以可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以备高考时回顾,当作“参照物”进行比对,实乃简捷推断之法。如:

①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耽,义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中的“耽”字,取义为“沉溺,沉迷”。

②奏请仿汉熹平、唐开成故事。

故事,义同“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中的“故事”,取义为“先例”。

二、借助成语,推断古义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基本上是由文言中直接保留下来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若理解词义有障碍,可将之与含有此字的成语作比而训其义,所谓“成语烂,古文半”,说的就是此意。如:

①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成语有“绳之以法”,显然,此句中“绳”义取“绳之以法”中的“绳”义,译为“制裁、处治”。

②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成语“文过饰非”之“文”也,一步到位,“文”与“饰”皆为“粉饰”之意。

三、瞻前顾后,整合得义

瞻前顾后,整合信息,词义的答案往往就在文本中。

1.瞻前顾后,看句子结构甚至短语结构,尤其是在工整的句子(即骈文整句)和并列结构的短语中,就很容易推断出词义,它们常常前后相似、相同或相反。如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与“比”明显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而“比”字为“朋比为奸”中“比”义,为“勾结”,则“周”字为“团结”。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亡,即为“走”义,同是“逃跑”。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与“短”义则相反,译为“长”。

2.整合文章多处信息,推断词义。有的实词在文本中多处出现,可整合、比较得出词义;有的实词,在文章的别处则换为另外一个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而句意重复,由此亦可断义。如: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文本连续出现三次,整合信息,发现与之搭配的皆是身外之物,又皆是工具,能为己所用,故可得其义,“假借,借助,利用”。

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字何意?看后文“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则知,“原”字换为“本”字,而句意基本不变,故“原”义同“本”,皆为“推究根本”。

四、形声训义,巧妙解词

对于一些文言实词,可从汉字构造的形旁或读音人手而训其义。如此说文解字,古已有之,此法至今可用,且极为便捷。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形旁训义较为简易可取,只是辨音训义不易掌握,所以对于后者,就高中生而言,可将书本上的通假字进行梳理便能应对高考。如:

①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睇眄,何意?看句子结构,两句前后对仗,故知“穷”与“极”义同,“睇眄”与“娱游”性(词性,即用法)同,而“睇眄”形旁皆为“目”,与眼有关,前为“穷(义同“极”)”,后又接“于中天”,故得其义为“看”。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读“zao”,通“早”,对于其义,一读便知。

五、常用词语,代入尝试

此法最为常用,也最为好用,对于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屡试不爽。面对高考时眼前难解之“字”,可联想现代汉语中,含有此字的常用词语,一一列举出来,再代入尝试通其句意即可,因为它的义项常常是其中之一。简单地说,先造词再代入检验后辨其义。如: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徒,徒弟,徒然,徒劳无功……;白,白色,白话,告白……。由此,可代入尝试得知,徒,其义为“徒然、白白地”;白,为“告白、告诉”。

以上“五法”点到为止,对于示例不一而足。对于文言实词的意义,同学们应当平时多做联想以记忆。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致辞时,向一名女学生真诚致歉。

复旦大学某学院一名女生在拍毕业照时帽子掉在了地上,低头捡帽时错过了合影的瞬间。虽然摄影师当场补拍了一张,但后来发到同学们手里的却还是那张缺了一人的合影照。女生去找学院要求重印所有同学的毕业照,学院却推说是照相馆的责任,让那位女生自己去交涉,还说那女生小题大做。

杨玉良校长就此事寄语同学们带着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爱走向社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个叙事性材料,虽然关涉的对象较多,有“女大学生”“摄影师”“某学院”“杨玉良校长”等,但最佳立意角度在于“杨玉良校长”和“某学院”。“杨玉良校长”和“某学院”是一个共同体的两个方面,一正一反,一褒一贬,相互对立,形成鲜明的对比。某学院一名女生在拍毕业照时因低头捡帽错过了合影的瞬间,造成毕业照“缺位”。该生要求学院重印毕业照,学院却认为是小题大做,推脱责任。对此,杨校长却在毕业典礼致辞时,向那名女生真诚致歉,并就此事寄语同学们带着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爱走向社会。

例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 篇10

一、 组词推断法

古汉语构成句的最小单位以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居多,在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近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而且,双音节词汇的积累是我们小学到中学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基于上述特点,我们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实词时,可以使用组词的方法,推断其意义。

如“一屠晚归”(《狼》)中“屠”、“归”,“屠”可组词成“屠杀”、“屠夫”等,代入句中,“屠夫”一词讲得通,符合语境,故取“屠夫”意;“归”可组词成“回归”、“归还”、“归属”等,意即“归”有“回”、“还”、“属于”等意思,将这些意思代入语句,会发现“回”符合语境,所以“归”在此句中作“返回”讲。

二、 句式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如“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是由“彼竭”与“我盈”两部分构成的并列短语,由“彼”、“我”可知,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也应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已知“竭”是“枯竭”之意,推知“盈”可理解为“充盈”之意。再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两句是同义对举, 根据“殚”、“竭”同义可以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了。又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两句并列,结构相同,借助句中对应词语“戴”,可推知“腰”应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理解为“腰上佩戴着”。

三、 字形推断法

汉字多为形声字。形声字分声旁和形旁两部分,形旁和字的意义有关。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猜读文言实词的含义。如“樯倾楫摧”(《岳阳楼记》),其中的“楫”我们知道是木制船具船桨,而对“樯”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在句中同“楫”对举,可推知也应属木制船具。而“樯”是“桅杆”之意,也正是如此。凡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词义与兵器有关,凡形旁从“马、牛、羊、犭、鸟、虫”者词义与动物类有关,“讠(言)、辶(辵)、忄(心),彳(行)”等与行为有关,“月”关肉,“自”关鼻,“目”关眼,“禾”关五谷,“纟”关丝麻,“贝”关金钱,“皿”关器具,“厂”关房舍,隹(zhuī)”关鸟雀,“女”关妇人,“攴(pū)”关敲击……总之,形符表义不可不知。

四、 功能推断法

句子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或介词结构充当等。我们可以根据词在句中的这些语法功能来判断词性,推断词义。如“一狼洞其中”(《狼》),“洞”是名词,在谓语位置,因此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可理解为“打洞”。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基本都可以依据这种方法去推断。

五、 语境推断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

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句中“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亡”决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六、 邻字推断法

文言文中,有的双音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如“不宜异同”(《出师表》)中“异同”,由相反的两个单音词“异”、“同”构成,偏于“异”,可理解为“不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远近”亦如此,仅指远。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理解文言实词,还要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特指有学问的男人,在《论语》中特指孔子。总之,要提高理解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就要注重积累,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下一篇:2024小学教师群众路线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