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盆”“位”“选”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成熟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进入情景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出这篇童话的教育意义:诚实的品质最可贵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前两课我们拜访了小动物,不但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超越时空回到古代(适时播放相关录像或有关画面),看那儿的人们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来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识字方法?运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归纳和总结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
4、想:国王一种什么方法选继承人?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屏幕出示)并用“-----”划出读不懂的问题。
5、讨论以上问题,后质疑。(师可根据学生质疑情况采取互相释疑或对疑问进行梳理过渡。)
过渡:雄日为什么手里捧着的是空花盆呢,他是怎样培育花种的?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思考。
2、讨论:雄日是怎样培育花种的?(相机用动画展示种子发芽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或你怎么看雄日?)
3、感情朗读:你能把自己对雄日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吗?①自由放声朗读。②指名朗读。(评议:他读得怎么样?)
过渡:当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的时候,雄日呢?
(用动画出示相关画面)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二)读第3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2、讨论: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就是国王,看到这些,心里会怎么想,当时会是什么感受?(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3、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
4、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合作:准备表演。(提示:雄日的话可以根据前文自己补充,最好能复述下来。)
5、表演课本剧。(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三)读最后一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那些捧美丽花朵的孩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3、进入情景地读国王说的最后一句话。(屏幕出示)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习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把你想给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的话写下来。
交流拓展,感情升华。
1、读一读你写给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的话。
2、说说自己的感受,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后实践活动。
教材简析:《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起始课。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 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奠定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空间是创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 没有空间观念, 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此, 从小学会正确的辨别方向,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对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学好本课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 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 能准确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教学难点: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教具课件:题卡、记录纸、课件通过创设“指挥交通”这样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也为后面练习中的这一活动做铺垫。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 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 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对本课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能够准确辨别方向对于低年级学生却很难。
二、说教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 一是通过先到室外实践活动, 以太阳从东方升起为确定方位, 依次辨明其他三个方向;再回室内抽象地认识图上方向。
二是通过创设情境、交流互动、游戏活动等既有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趣味的方式构建新知。融观察实践、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 注重学习方法和探究。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所以, 我们强调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因此,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实践———迁移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发现能力, 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四、教学程序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 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 基于这一理念,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 游戏活动, 导入新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节课一开始, 我就抓住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 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完成“上下、左右、前后”的复习,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
2. 室外观察、感受方位。
在这一环节我们来到了校园的操场上以“你知道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来吗?”“你是怎么找到东的?”“你还能找到其他三个方向吗?”为引子, 从而引导学生自己观察, 辨认学校的四个方向, 并和同伴找一找, 说一说这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如生答:早晨面向太阳是东方、校园的东方有校门;背对的方向是西方、校园的西方有树林;右手所指的方向是南方、校园的南方有柏树;左手所指的方向是北方、校园的北方有教室。最后让学生随意转身, 面向各个方向指指说说。如:我面向北, 我的后面就是南, 左面是西, 右面是东等等。在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 体现了学生的合作与互助, 在实践中学生克服了室内抽象模糊的认识, 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
3. 室内辨认, 学以致用。
基于学生爱玩、爱动、喜欢游戏的特点, 我在这一环节回归生活、玩中强化设计了“我说你做”的游戏, 如:让同学们脸朝 () 面, 后面是 () 左面是 () 右面是 () 这是为后面学习地图方向做准备。
其次, 我让学生辨明教室的方向, 先确定教室门窗的方向是南方, 请同学找出其他三个方向并说明主要标志。这一环节是巩固、应用、进步, 指导要先确定一个方向, 才能准确辨明其他方向。
再次, 我让学生玩“超级模仿秀”的游戏, 如:学青蛙向南蹦两步;面向西, 学公鸡迈几步;超凡脱俗扮演孙悟空向北点点头等。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 在兴奋、愉悦的氛围中分辨方向。
4. 整理记录, 实现迁移。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 自己动手绘制学校地图, 由于绘制地图方向不一致, 人们难以根据地图找到要去的地方而产生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必须有统一的方向才能使人们看得懂地图, 不会混乱。在这一问题矛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观察、讨论, 最后得出: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明白了地图上的规定, 再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定对自己绘制的地图进行修改, 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 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5. 体验收获, 拓展延伸。
方向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课堂上的学习很不够, 需要在生活中观察、应用, 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第一环节我设计了森林之家这一情境练习。首先对学生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到小动物的家吗?你是怎样找到的?其次让学生说说:想去哪只小动物家?该怎么走?这样巩固了学生对地图上方向的认识。最后的课堂总结让学生说说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好处?并鼓励学生搜集辨认方向的方法,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正所谓“课虽尽, 思未了。”
整节课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 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为基础等环节, 使学生勤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 提高各种能力。
摘要: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教师的永恒追求。本文通过《东南西北》课程教学设计, 探讨教学过程的教法、学法, 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 使学生勤学、乐学、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知识, 提高各种能力。
本课设计遵循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的理念,注重在学习语言知识和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各种活动,力求做到面向全体,促进全员参与。通过体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够了解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知识目标:
(1)基本掌握核心词汇When, birthday, autumn, spring, March, September, October,及短语happy birthday. 能说,能简单运用。
(2)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March 12th.
How old are you?I’m eight years old.
(二)教学重点:
1.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自己的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型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习题
(四)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s and warm-up
Step2 Set the scene
(1)T: Today is my friend’s birthday. I have a gift for her.
(Ss review and read the word: gift.) Here is a birthday gift.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birthday.(Ss read and practice the pronunciations).
Let’s sing it!
Ss: Sing a birthday song together, and say “happy birthday” to the friend.
(2)整体感知
Watch the flash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Whose birthday is it? (It’s Mocky’s birthday.)
(3)Read the story one sentence by one sentence.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four seasons and a calendar, learn spring, autumn, October, September, and October.
(4)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repeat: Today is Mocky’s birthday.
T: When is Mocky’s birthday? How old is Mocky?
Write down the dialogue and read.
(5)Then do the exercise: T or F.
Step3 Paper work:
(1)Show table 1 and fill Mocky’s birthday and age.
Then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1 in groups.
Check the answers.
(2)Show a calendar again, and ask Ss to answer:
When is your birthday? How old are you?(Point at the right picture and talk about it.)
Ask 3 friends about their birthdays, and complete the table 2.
Ask 2-3 to show their table and read the sentences.
Step4 小结: 新单词和句型.
T:Today we learned five new words…
Ss: Spring, autumn, March, September, October.
T: And how to ask and answer your friends’ birthday and age?
Ss: How old are you? I’m … . 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 .
Step5 Say Goodbye.
(五)板书设计:
Unit 4 Mocky’s birthday
When is Ken’s birthday? How old is Ken?
It’s March 12th.
He’s 10 years old.
New words:
springMarch
autumnSeptember
October
(六)作业设计:
1.Read the story.
2.Tell your parents your birthday in English.
三、教学反思
“Mocky’s birthday”是小学英语北师大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关于询问及介绍生日,年龄的句型,以及十二个月份的学习。本堂课的教学选择了第一课时,关于课文教学。课文由Mocky看到桌上的礼物,猜测是谁过生日,由此引入关于询问和介绍自己生日和年龄的对话。
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由听力练习,到模仿对话,学习单词,再到自读课文,运用对话,由学习到模仿再到运用。
反思这堂课,在前半部分学习新知的环节上,先设计学生整体感知,再由整体到句,词,对新单词的学习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边听边读边学,分解了课文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也就不会有太难而学不懂的感觉。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英语,使他们喜欢英语,乐学英语。
作者简介:
曾丽娜(1981~),女,四川成都人,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英语。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本课的训练点,通过读读、演演、议议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学习,自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包含的意蕴,激活学生言语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理解“神气”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刚脸红的原因,初步懂得当小干部是为同学服务的道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教学难点
理解小刚脸红的原因.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学生:生字卡片,观察、了解身边的同学是怎样当值日生的.教学设计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9课《值日生》,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课文讲了谁当值日生?是怎么当的?当得好不好?也可以说说自己当值日生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同桌互相用生字卡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请预习认真的同学当小老师教读生字.用生字卡片检查全班认读生字的情况.(齐读、分组赛读、开火车读)
交流记字的方法.分析字形、指导书写.教学资料、应有尽有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三、合作探究,感悟体会
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刚和兰兰当值日生时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表现呢?请同学们分组学习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提供学习建议:
可以读一读课文,勾画出小刚和兰兰当值日生不同表现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可以演一演小刚和兰兰当值日生的不同表现,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议一议小刚和兰兰当值日生的不同表现,说说产生不同表现的原因.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全班交流.相机理解“神气”,联系课文上下文找出体现小刚神气的句子,通过表演、换词等方式理解“神气”的意思,并指导用“神气”进行说话练习.讨论:小刚的脸为什么红了?你觉得谁的值日生当得好?
7到底值日生要干些什么呢?齐读第一段.8拓展:请你夸夸兰兰.你想对小刚说点什么?小刚听了大家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
四、联系实际,升华思想
你们平时是怎么当值日生的?夸夸咱们班上当值日生认真负责的同学.如果你再次当值日生会怎么做?
五、作业超市,实现拓展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题完成)
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用“神气”写句子.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续编故事“过了不久,又轮到小刚当值日生了……”
附:板书设计
(二)单元分析
这是一个集中识字的单元,主要学习和人体有关的字。第一页为图文对应,看图识字;然后通过《丁丁打针》一文,进一步熟悉与人体有关的字,学习病字头;后三页分别学习与人体有关的部首和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会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构造,认识运用部首识字的规律,并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渗透性识字,学习偏旁“身、月、页、耳、目”,认识“额、眉、鼻”等生字37个,会写“眉、晴、腰”等生字19个。2.掌握根据部首猜字义的方法,并能使用这一方法扩大识字量。3.养成学生识字兴趣,初步了解身体各部位名称。4.练习限时查字典技能。教学重点
1、认识34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24个生字。
2、通过看图识记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3、学习部首和字、词。教学难点
1、了解汉字构字的表意特点,能根据部首猜字意。
2、运用成语。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够认读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通过插图达到认读的目的。
3、培养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相应的生字。
教学难点:2.正确书写生字“眉、齿、膀”。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些生字,谁愿意帮助老师来读一读? 2.今天丁丁冬冬又来跟我们一起学习生字了(出示挂图)。3.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交流识字
1.丁丁冬冬为了感谢大家的欢迎,要跟大家做一个“我说你指”的游戏,愿意吗?
2.看到同学们说的这么好,老师也想来指一指,谁愿意说一说呢? 3.同学们可真棒不仅说的好,指的也棒!丁丁冬冬着急了,想来参加游戏,谁愿意帮他们说一说指一指? 4.怎样能记住这些字呢?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小组内再读一读,接受老师的检查。
(二)练习生活
1.为了验证同学们是不是真正认识这些字了,老师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读一读??
我有一个布娃娃,我们每天同起床,宽宽额头长头发,转转脖子抬肩膀,弯弯眉毛眼睛大,伸伸胳膊弯弯腰,红红面颊红嘴巴,收起肚子捶后背,洁白牙齿高鼻梁,踢踢腿来跺跺脚,两个耳朵真好看,天天活动身体好。
2.谁感觉自己已经把这些字都认读下来了,请起立读一读。
请观察,我们认识的这些字当中,哪些偏旁最多?他又与什么有关?
三、课堂小结
下课找一找跟“月”字有关的字。
四、巩固练习这节课,我们不光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有一些要求会写的生字,快来找一找。
重点知道“眉”、“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
2、会认本课10个生字。
教学重点:学会相应的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那平时大家生病时最怕什么?(吃药、打针)
2、教师小结导入:是呀,吃药很苦,打针很疼,可不吃药,不打针病就好不了。丁丁生病了,他和你们一样怕打针。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丁丁打针》的故事。
3、学生跟老师书空,板书课题并齐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照着课文后边的生字表拼一拼,如果还不认识,就圈起来。
2、同桌互相合作,问一问圈起来的字,如果两个人都不认识,就先放一放。
3、自由读
4、开火车识词:打针、勇敢、舒服、准备、量体温、揉揉、捏捏、按按
5、认字:生字宝宝急着跳出来,它们想让你们认识它们,这样吧,请几位小老师考考同学们。把卡片发给几个同学,他们随机抽查。
三、再读课文:
如果把生字宝宝送回家,你们会认出他们吗?
1、抽读评价
2、比赛读
3、男女生赛读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一课当中的生字,下节课我们就可以去看丁丁了,希望大家不要忘了这些可爱的生字宝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丁丁打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爱护身体,争做健康、勇敢的孩子。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爱护身体,争做健康、勇敢的孩子。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识字情况 抢读生字。给词语造句。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丁丁打针》
二、朗读课文,了解事件。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段指名读课文,评价。
3、了解故事内容。
(1)丁丁为什么要打针? A、指名发言。
B、引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C、联系自身经历,读懂第二自然段内容,了解生病时的症状。(2)丁丁怕打针吗?从哪看出来? A、指名说
B、引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丁丁对打针所产生的害怕与紧张的心理。
C、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段。
(3)为什么这次打针之后,丁丁不怕打针了呢? A、学生默读课文4、5自然段。B、指名说
C、集体评议,根据文中内容进行纠正或改错,体会护士的善解人意以及高超的打针技术。D、有感情的朗读4、5段。
4、分角色有感情的朗的课文。
四、拓展延伸:
假如自己生病了,需要打针,应该怎么办?(说一说)
教师总结:打针并不可怕,打针是为了治病,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做一个健康、勇敢的孩子。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丁丁打针》 教学目标:会写8个生字 教学重点:学会相应的生字。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字
1、学字。
⑴出示“大”:请学生添一笔,能变成什么字?(犬、太、天)出示“夫”,请学生组词。⑵出示“疼、病”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出示有关病字框的字,发现带有病字框的字的规律。
⑶出示“检、脸”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给这两个字组词并换部首,变成新字。
⑷出示“士”:和那个字像?比一比“士、土”并组词。
⑸出示“张”:请一位学生认读,并说一说在哪见过?请班上姓张的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再说说“张”除过当姓还能组哪些词? ⑹出示“体、休”观察,比较。
⑺出示“护士捏捏丁丁的肩膀,按按丁丁的腰,接着又揉揉丁丁的屁股。”请学生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按”的读音,并请班上会查字典的学生通过查字典证实“按”的读音。
2、给生字找朋友并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造句。
3、读字词,做开火车的游戏。
4、描一描,写一写。
二、当堂检测:
听写生字,请后进生到讲台上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认读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认识“身”“月”两个偏旁。
2、培养学生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生字的认读写。
教学难点:带身字旁的生字“躯、躺、鞠、躬、躲”的认读。教学准备:字卡、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丁丁冬冬今天又给我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身”字旁和“月”字旁。2.看老师书写这两个偏旁。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生字
1.今天“身”字旁和“月”字旁还带来了他们的几个伙伴呢!出示生字“区、尚、弓、朵、庄、干、夫、几、方、旦、匈、堂、旨”(请学生给大家介绍你都认识哪些生字)2.他们见到小伙伴们可高兴了,就 跟小伙伴们拉手照相,你们看(身字旁与月字旁分别于其他字组合)
3.你们见过这些字吗?如果不认识,能猜出他们的名字吗?(小组交流,自读)4.同学们的本领可真大,能够运用各种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让我们在一起读一读这些生字吧。(小老师领读)
(二)巩固识字 玩猜字游戏(小组活动)
三、课堂小结
1.其实“身”字旁和“月”字旁的小伙伴有很多他们组成的字宝宝可多了,猜一猜这些字念什么?
2.虽然有些同学已经认识了这些字,但是为了考验大家,我们来举一个查字典比赛好吗?看看哪个同学又对又快,正确写出这些字的字音。3.希望大家利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认识更多的“身”字旁和“月”字旁的生字。
四、巩固练习
丁丁冬冬来和我们一起比赛写字了,老师看看谁写的最好。重点知道“肠”和“肉”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
教学目标:
1、巩固、温习查字典的方式。
2、应用音序、部首查字法。
教学重点:运用限时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查字典的速度。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的借助汉语拼音拼读识记汉字。
2.巩固控制音序、部首两种查字典的方式。
教学准备:字卡、字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当我们想知道一个字或者词语的意思的时候,当我们会读不会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请教身边这本无声的老师——字典。它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些难题哦!可是要想熟练地应用字典,就应当坚固控制查字典的方式哦!我们已经学会哪几种方式呢?(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二、温习查字典的方式
(一).温习音序查字法。
1、师:什么时候用音序查字法?
(只知道字的读音,还想知道这个字的写法和字义时就用音序查字法。)
2、领导回想音序查字典的方式、步骤,举例阐明。出示:父mǔ的“mǔ”。
师:如果要查找“父mǔ”的“mǔ”字。谁来说一说你该怎么查找?(我们先查找到它的(音序)“M”,再查“mu”这个音节)
这种方式简略易学。只要你能熟练控制汉语拼音的拼法,就可以查字典了。如果你只知道某个字的读音,还想知道这个字的写法和字义时就用(音序查字法)。
打开字典,自己试一试。领导:我们依据它的读音,先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查找到它的——(音序“M”),再查——(“mu”这个音节),然后依照页码就可以在字典中找到“母”字。这种方式你必定很快就学会了。出示:
1、按请求填空。(1)应用音序查字法查“qín学苦练”的“qín”时,应先查
,再查
。(2)“客”,用音序查字法,要先查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再在索引里找到
,最后依据页码找到“客”,写出雷同偏旁的字:。
2、练习应用音序查字法查下面的字。
要查的字 音序 音节 页码 组词(1个)有qù xún航
二).温习部首查字法。
1、师:什么时候用部首查字法?
(知道某一个字的字形,还想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和字义时就用部首查字法。)
2、领导、巩固部首查字典的方式、步骤,举例阐明。出示:谋
师:谁来说一说你该怎么查找?(先断定它的部首“讠”,在“查字表”里除去“讠”部,依照“某”的笔画数,在“讠”部九画中找出“谋”字的页码)
领导:先断定它的(部首是“讠”),按“讠”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讠”部的页码),然后依据部首页码,在“查字表”里找到“讠”部,把要查的“请”字除(去“讠”部),依照(“某”的笔画数),在“讠”部(九画)中找出“谋”字的页码,再翻到字典正文的此页就可查到“谋”字,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和字意啦!出示:
1、按请求填空。
(1)“忌”是()结构的字,去掉部首()后还有()画。(2)“艇”去掉部首()后还有()画。给它换一个偏旁,可以组成另一个字(),组词()。
2、练习应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五分钟)要查的字 部首 除部首几画 页码 读音 傲 辑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识字,学生学习书写4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并能利用流利地朗读各词,认识新偏旁,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带有“页字旁”的生字及运用限时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查字典的速度。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页、领”两个生字,掌握快速查字典的方法。教学准备:字卡、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看丁丁冬冬给我们带来的新生字
2.你们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里见过或者学过带有这三个偏旁的生字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就和丁丁冬冬一起来学习带有“页、耳、目”这些偏旁的生字,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学的最认真。
二、讲授新课
(一)自主识字
1.出示12个生词,引导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认识他们的。
(小组为单位,用学过的一些识字方法认识生字,人人争当小老师,挑选自己会认、喜欢的字介绍给其他同学)。2.组织全班交流,分别读每一行词,读后发现了什么?(找学生认读各词)
3.还能举出有这三个偏旁并且分别与头、耳、眼睛有关的字吗?(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读后的发现)
4.刚才同学们交了许多生词朋友,谁愿意到讲台上教一教大家?
(二)巩固识字
同学们把这些词和字都读得很好,老师为了奖励大家,给大家送来一棵“智慧树”,看谁摘到的“聪明果”多。(学生读词)
三、课堂小结
课下找一找与“页、耳、目”有关的生字。
四、巩固练习看谁书写最棒。
重点指导“领、聪、闻“三个字。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
教学目标:通过认识生字,学习与手有关的“手”字旁、“反”字旁、“爪”字头和“提手”旁,并熟练认读10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及学习根据部首猜字义的方法。教学难点:识字、反文旁的书写及学习根据部首猜字义。教学准备:字卡、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丁丁冬冬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了
二、讲授新课
1.出示15个生词。引导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认识他们。
2.组织学生交流。分别读每一行生词,读后发现了什么?(重点指学生发现这些部首与什么有关系)
3.扩展:除了认识这些字以外,还有什么与“手”有关的字?介绍给大家听。
4.学习10个生字。出示10个生字,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他们。5.引导学生找这些字的特点
6.扩展:带有“提手”旁的字还有哪些?比一比看你一分钟能写多少带有提手旁的字。
a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生词,小组合作学习。
b读生字词发现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介绍出这些部首都与“手”有关系。c总结带有提手旁的字。
d学生读字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三、课堂小结
回家找一找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四、巩固练习
开展你问我答的游戏。出示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写好这7个生字。指导书写。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丁丁冬冬学识字
(二)》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字,抄写音节。
2、复习带有病字头和反文旁的字。教学重点:练习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汉字的表意。教学准备:字卡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1、学生边认读边观察田字格中的三个字。
2、交流发现。
(写这几个字,横短一些,撇捺伸长才好看)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5、写字展评
二、抄写音节
1、学生拼读课本上的音节。
2、交流发现。
u n单独做音节时写成w e n。
3、复习抄写音节的规则。
4、学生抄写音节。
5、同桌相互订正。
三、写相同部首的字
1、出示部首病字头和反文旁,指名说部首名称。
2、说说带有这两个部首的字。
3、指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书上填写。
4、集体订正。
四、学记事
1、读学习小伙伴的话。
2、明确记事内容。
平时想记什么就在上面写下来,如做过的事看过、听过或想过的事等。
教学目标
1、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2、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及工具的多样性。
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交流表达
一、导趣 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我们学过比较长短的方法。看图(图一两根绳子两端对齐,但一直一曲)这两根绳子哪根长?
(图二两根绳子仍是一根曲一根直但两端不对齐)这两根呢?
看来我们不能一眼就看出答案了,谁有好办法?(量一量)对,生活中离不开测量。今天我们就要给教室里进行一次测量。你们认为我们可以测量教室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呢?
我们先从量教室前墙到后墙的距离开始,为了同学们测量方便,老师提前在地面画了一些白色色的直线。这部分距离就是教室的长。板书课题:《教室有多长》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平常你都见过家长用什么来测量长度的?
看来同学们真细心。刚才同学提到的拃、步长也叫做测量工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同样可以用。除了这些测量工具你还能想到哪些?
出示活动要求:
1、小组内讨论:确定测量工具、明确小组内分工(要有测量人员、计数人员、记录人员及汇报人员。)
2、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测量。
3、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里。生分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汇报:从方法、结果两个方面进行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各组测量结果。大家看,这些就是同学们的测量结果,观察一下这些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测量工具不同的情况下,相同的长度会量出不同的结果。
四、导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练习
五、导评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6.2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难点: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单位。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一、导趣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量一量。生1:我测量的结果是课桌有6拃长。生2:我测量的结果是课桌有4支铅笔长。为什么同样的桌子,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通常人们用尺子进行测量。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认识常见的尺子。
(出示各种尺子)我们常见的尺子有:卷尺、皮尺和直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直尺。2.认识直尺。
仔细观察,尺子上有什么?
我们发现尺子上有些数字,0、1、2、3、4、5„„,这些数字称为刻度,还有很多小竖线,有的长有的短,这些线叫做刻度线,其中较长线之间是一大格。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厘米也可以记作cm。3.认识1厘米。
例如: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从1刻度到2刻度之间的距离也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尺子上的1厘米吗?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
例如:同学们写字用的田字格,它的宽大约是1厘米,1个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还有我们的食指宽大约也是1厘米。4.认识其它单位长度。
生活中光认识1厘米是不够的,你能在尺子上找一找3厘米、5厘米、8厘米吗?
尺子上从0刻度开始往后数几大格就是几厘米,例如:从0刻度开始往后数3大格到刻度3,就是3厘米,从1刻度开始往后数3大格到4也是3厘米,从刻度5开始数3大格到刻度8也是3厘米。同学们,你能在尺子上找到5厘米、8厘米吗?
5.用直尺进行测量。
我们已经认识了尺子和长度单位厘米,你能用所学知识判断一下小熊的测量方法正确吗?
四、导练 1.量一量。
下面我们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首先,我们把尺子和线段紧挨在一起,然后把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再看另一端指向6,就是6厘米。
2.画一画。
我们已经学会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你会画一条带刻度的线段吗?例如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首先我们找到直尺上的0刻度线做标记,再找到刻度5,然后连接刻度0到5,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5厘米。同学们,你学会了吗?
五、导评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6.3
1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100 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 位表示物体的长度。2
3、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一、导趣 情境导入
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手指比划告诉老师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 1 厘米长的小纸条,准备用这些小纸条测量教 室的长度,你有什么想法吗?(生:小棒太短,测量起来太麻烦。)
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 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长度 单位,它就是米。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师出示情境图 :游乐园里真好玩儿,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它的身高超过1米了,需要买票。)师: 因为游乐园要求“身高 1 米以上要买票” 呀﹗小乌龟需要买票吗?为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1、认一认,想一想。
师:(1)、你能用手估计1米会从地面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做好记号。(2)、现在我们来看看米尺是怎样制成的。你发现了什么?(100个1厘米是一米师板书 1米=100厘米 也可以这样写1m=100cm)
(3)、画出1米长的线段。师:它到底有多长?介绍米尺。我们测量比较长的 长度时用米尺就方便多了。
(4)、观察米尺:你有什么发现?(0----100的数字、数字间距离一样大、从0开始)
2、比一比,说一说。
(1)、请学生到教室前面比一比一米到自己的哪个 部位,对比自己刚才估计的对吗?
(2)、小组选择一项进行测量一米有多长:两只手臂伸开、双腿叉开、几个人的队伍长。(3)、组长汇报。
3、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度。
4、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学生独立填写。
四、导练
1、第一题:教师拿出一支铅笔让学生估计一米相当于几支铅笔长。先估计再验证。
2、第二题: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第三题:先分析,再测量。
五、导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7.1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会画图或用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小数目的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经历把小数目的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一、导趣 情景创设
师:“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生日,谁愿意说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指明说自己的生日)今天是小熊淘淘的生日,他邀请了好朋友来和他一起过生日,看看都有谁来了?(课件出示:2只猴子,3只小兔,3只小狗),淘淘准备了好吃的东西要分给大家。下面我们一起帮助小猴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分物游戏)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1、活动一:分桃子
(1)师:4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可以有几种分法? 用2个圆片代替2只小猴,4根小棒代替4个桃子。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先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是怎么分的。(2)讨论:如果把三种分法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
学生发现分类标准:分的桃子是否一样多。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分到的一样多,也叫平均分。
2、活动二:分萝卜
(1)师:淘淘希望能把12根胡萝卜公平的分给三只小兔子,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自己分萝卜,用园代替小兔用小棒代替胡萝卜,摆出分的过程。(3)组织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的?几次分完的?结果是什么?(4)小结:刚才我们给小猴子分了桃子,给小兔子分了萝卜,虽然我们分的过程不同,但最后让他们都很满意,因为分完后它们都分的一样多,这种分法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副标题:“平均分”.)
3、活动三;分骨头
(1)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都分到几根? 讨论: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2)小组合作分一分。
(3)汇报:在黑板上摆一摆分的过程。
4、活动四;用画图的方法记录分骨头的过程。想把同学们在黑板上摆的过程记录下来,怎么办?
四、导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练习
五、导评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7.2分苹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2、让学生看懂图意,明确两次分苹果的不同要求。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如何对发散性问题进行讨论。
一、导趣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出示图片)笑笑想让大家帮它分苹果,我们一起来,好吗? 生:好。
师:谁能说出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生:12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生: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4个,可以放几盘?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问题探究
1、解决第一个问题:12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个盘子放几个? 师:你能用小圆片表示苹果分分吗?看谁分得最快。分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生:把12个苹果分成3堆,每堆4个,3个放一盘,这种分法最快。生:先往每盘里放2个,再往每盘里放1个,每盘就是3个苹果。教师给予评价鼓励。
2、解决第二个问题: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师:同学们分分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就把12个苹果2个2个的分,就可以分6盘。生:我知道12里面有6个2,我就知道可以分6盘。
三、体验感悟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大家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书上的这两种分法,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小圆片试着分一分。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生:把12 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个。生:每个盘子放6个苹果,可以放2盘。
四、导练
出示“练一练”的1、2、3题。教师说清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出示结果,集体订正。
第4题,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五、导评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6个。
7.3分糖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经历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一、导趣
谈话引入,激趣促学。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大家有兴趣吗?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摆一摆,探索新知。
动手实践一:有5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怎样分?分分看,方法多的给予奖励糖果。
(1)学生动手合作摆一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情况。(2)小组汇报摆的方法,进行奖励。
动手实践二:规则 让学生用4个圆片代表4个小朋友,用50根小棒代表糖果,动手分分看。
(1)分小组交流分的方法,并填写第62页的表格。(2)集体交流、反馈。
(3)在全班操作的基础上,指名学生上台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有没有分完了?
四、导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练习
五、导评
今天你学了什么数学知识,你喜欢这样的活动吗?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呢?请你把它写下来,好吗?
7.4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重难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一、导趣 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老师给小朋友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勤劳善良的猴妈妈。有一天,猴妈妈到森林里采果子,她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些香蕉。
回到家,猴妈妈从篮子里拿出了一些香蕉分给她的两个孩子,猴大宝和猴小宝。
数一数,有几个香蕉?12个。猴大宝和猴小宝看着这些香蕉直流口水。猴妈妈心里很清楚,要是分得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的,那怎样分才公平呢?
二、导向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
1、分一分
(出示课件)请你拿出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如果没有小棒,也可以用身边的其他东西代替。
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可以看出,猴妈妈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
2、认识除法算式
(1)读法、写法
两只小猴等得着急了。那么能不能把这种分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 是可以的,我们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那么除法同样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除号
请你注意看除号怎么写。(出示课件)先写一条短短的横线。然后在这条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各点一个圆点。两个圆点离横线的距离是一样的。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请你拿笔动手也写一写除号。
刚才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12÷2=6(根)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请你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除法算式请读一读。15÷5=3 8÷2=4 8÷4=2(2)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继续看12÷2=6这个算式。我们前面认识了除号。我们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15÷5=3 8÷2=4 8÷4=2 各部分的名称。
3、探究其它分法
(出示课件)大宝和小宝正准备吃香蕉,邻居的猴妹妹来了。妈妈说:这些香蕉怎么办?
平均分成3份。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根? 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列出除法算式。12÷3=4(根)
读一读这个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导练
完成课本“练一练”的练习
五、导评
《“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用诗歌的形式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鸟类的环保主题。教学这篇课文,首先,要帮助学生有效地识字、写字,运用光盘中学习伙伴的交流作为引导提示;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和光盘中的学习伙伴进行赛读、赛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第三,引领学生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借光盘中的精彩动画将学生直接带入文中情境进行体验。
[教学环节的设计]
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识记字形,读背课文。将光盘中的师生活动和本班的师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光盘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红领巾”真好》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教学光盘主要进行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利用光盘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播放光盘:展示画面,听一位学习伙伴交流观后感。
( 2)自由交流:看了录像,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3)播放光盘揭题。引导针对课题质疑。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光盘中活泼的动画片能迅速地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轻松、有序的学习。)
2.利用光盘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播放光盘:按电视老师的要求初读课文。
(2)播放光盘:给学习伙伴正音。
(3)播放光盘:和学习伙伴赛读课文,其间按电视老师指导读准“叽叽喳喳”等词语。
(4)放光盘:展示画面,引导理解“红领巾”是谁,感受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
(5)放光盘:观看电视师生引读第一节。
(6)师生引读第二、三节。
(7)同桌互相引读、试背。
(8)播放光盘:学生和学习伙伴赛背。
(设计意图:光盘中的老师指导学生对每一小节都进行了感情朗读,可让本班学生随机开展朗读比赛,有助于学生读懂、读好课文;而通过光盘中师生的引读示范过渡到本班师生的引读、再到同桌互读、互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背诵的积极性,提高背诵效率。)
3.利用光盘识字写字,掌握方法
(1)播放光盘:听学习伙伴谈识字方法。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播放光盘,游戏巩固识字:“开火车”、“抢读字”。
(4)播放光盘:听学习伙伴谈写字的注意点,看电视老师指导书写“领”和“跃”。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数笔画。
(6)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请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写字。
(7)学生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光盘中的老师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可直接播放让学生模仿;而光盘中的学习伙伴所提到的识字写字的方法,则可以和本班学生的交流互为补充。)
[我的执教过程]
在让孩子们和电视学习伙伴打过招呼后,这节光盘教学课正式开始了。
导入新课,笔者先播放光盘,电视上立刻出现了树林、小鸟和人类和谐相处的优美动画。发现此时孩子们一个个睁着大大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坐在座位上。看完动画,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孩子们尽情地交流起自己的观后感受:“我觉得这座大森林太美了!”、“我看见了许多小鸟,它们真可爱!”、“动画中还有许多小朋友系着红领巾,他们可真精神啊!”……笔者知道此时孩子们都已被动画带入课文情境,便趁热打铁让他们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进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之中。
文本学习阶段,笔者先利用光盘引导孩子们进行初读。在电视老师提出初读要求后按下“暂停”键,让学生复述要求,并按要求自由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随后,笔者再次播放光盘,让孩子们听学习伙伴的朗读并默默跟读,随后进行评价。孩子们有的说:“我觉得学习伙伴朗读得很认真、也很整齐。”有的说:“学习伙伴读得很准确,没有读错的字。”还有的说:“学习伙伴只有六个人,我相信我们全班一起读,一定比他们读得更好!”呵,真够自信的。在几个回合的朗读后,学生已对文本比较熟悉了。在此基础上,笔者便开始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当“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笔者先通过播放光盘,让学生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分节赛读课文,并跟电视老师读“叽叽喳喳”等难读的词语。其中,在学习伙伴朗读第二节后,笔者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评价,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学习伙伴读错的词“捕捉”。笔者知道此日时的学生已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能这么快地找出错误的读音,既巩固了读音,又树立了自信心。笔者高兴地朝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随后,笔者再次利用光盘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直观认识到“红领巾”是谁,进而引导学生交流:“小鸟为什么夸奖‘红领巾’真好?”教室里顿时又热闹起来:“‘红领巾’来帮小鸟安家了,小鸟们都高兴坏了!”“‘红领巾’这么爱护小鸟,当然值得表扬!”“我们也要向‘红领巾’那样,做一个爱鸟护鸟小卫士!”……看到孩子们涨红的小脸和闪闪发光的眼睛,笔者知道此时他们已完全入情入境,当“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也完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了出来。
接下来是文本背诵环节。在这里不仅要教给孩子们背诵的方法,也要调动起他们背诵的积极性。笔者再次发挥了光盘的示范作用,首先引导孩子们观看光盘中师生如何引读第一节,接着笔者问孩子们:“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第二、三节呀?”“我!”“我!”……孩子们跃跃欲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笔者再让同桌同学学着互相引读、试背,教室里顿时乐开了锅。最后,笔者再次播放光盘,让孩子们和学习伙伴进行赛背,此时孩子们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已融为了一体。
在文本朗读、背诵之后,就到了巩固识字、指导写字的环节。笔者让孩子们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谈识字的方法、写字的建议;指导孩子们在电视老师指导下书写、笔者亲自范写后练习写字,并引导他们进行评价交流,发挥了光盘的示范、启发作用。
教学的最后环节,是主体参与、引导实践,即引导学生投入到爱鸟护鸟的实践活动中。他们的点子可真多:“我们决定制作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小组要搞一次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小动物!”,“我想设计一个漂亮的鸟巢放到树上做小鸟的家!”……整节课就这样在孩子们热烈的交流中结束了。
[我的执教感受]
通过运用农远资源中的教学光盘,笔者真切感受到了教学光盘中教学理念的先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它帮我有效解决了《“红领巾”真好》这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遇到的问题。
但是,教学光盘的使用并不是光盘内容的机械播放,也不是固定模式的全盘套用,关键在于教师有无精心选择和科学设计。这其中,讲究教学程序的合理安排,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善于预见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适时地利用“暂停”键、“播放”键和“快退”、“快进”键,空出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其一,在解决重、难点时“暂停”。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学光盘中师生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光盘中老师教读生字读音、学习伙伴提出识字、写字建议时,及时使用“暂停””键,让本班学生跟读识字,或根据识字方法识字、依照注意点写字等,这对于帮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学好普通话、正确书写生字、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都能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其二,在情感体验时“暂停”。语文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才能更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电视老师播放录像、引导体验时,及时按下“暂停”键,让观看光盘的学生们也来交流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那么,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从而进行轻松愉快、自然有序的学习。
其三,在想象留白处“暂停”。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想象力的培养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利用光盘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带着欣赏的目光去了解电视中学习伙伴的精彩想象,而要及时按下“暂停”键,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充分地交流、分享想象的成果。否则,只能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其四,在互相评价中“暂停”。这是加强电视中学习伙伴和本班学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方法。让本班学生在电视中学习伙伴的朗读、交流后进行评价找错。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和电视中学习伙伴的朗读比赛、对学习伙伴的评价找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比电视中的学习伙伴差,从而有效消除盲从的心理。
此外,对于教学光盘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如学习伙伴的自由朗读、自由写字时间),可以用“快进”键跳过,甚至在教学光盘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程序或教学环节的修改;而对于教学光盘中有关学习重难点的内容(如电视老师对生字的书写指导),则可以用“快退”键和“播放”键让学生重复观看。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编制、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观察、推理、分析的能力。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经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师:老师完胜呢!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那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秘密武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没错,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3.出示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师:老师去商场购物,看到这些福娃很不错,老师想买一些。如果我买2盒,会有几个福娃?能用算式表示吗?
师:5?也就是表示2个5。(出示点子图)那么5?就等于10。
师:买3盒呢?会有几个福娃?4盒?5盒?10盒呢?算式怎样表示?
二、探究建模
1.观察后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和谁有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补充课题)
2.编制口诀
师:既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口诀,那什么是口诀呢?看来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对!口诀就是让我们便于记忆,能很快帮助我们算出乘法得数的口令。熟记口诀,我们就不用每次算乘法时还用加法或看点子图来计算了。有谁知道关于5的乘法口诀的吗?
师:真厉害!你刚才第一句说的什么?
你知道“一五得五”说的是这里的哪个算式吗?(板书:一五得五)
这里的“一”和“五”指的是?“得五”的意思是?
师:在编制口诀时,通常我们会把两个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口诀前面。那5?=10和2?=10,编制口诀的话,前两个字是?3?和5?呢?(师板书:二五、三五)
师:如果让你们来编制剩下的口诀,你觉得自己能编制出来吗?
哦!信心满满,那我们赶紧来试试吧。翻开课本52页,请补充完整例1。
3.记口诀
师:大家自读5的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一些规律了吗?
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口诀的特点基本都说到了,可以看出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得很认真,但老师还得强调一点:当积是整十时,直呼出几十,积是十几或几十几的,要按数的读法读出来。
师:现在同桌之间比一比,谁能先记住5的乘法口诀。同位互记口诀,展示评价。
4.师生对口诀
师:都背得挺熟练的,那接下来我们进行对口诀,现在我们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来比赛,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来说积,看哪一组反应最快,声音最响亮。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那口诀有什么用啊?
师:好,那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会不会用5的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1.P53第5题。
2.P53第2题。
3.P52第2题。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背5的乘法口诀给爸爸妈妈听。
2.和家长对口诀。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 一五得五 5?=5
2?=10 二五一十 5?=10
3?=15 三五十五 5?=15
4?=20 四五二十 5?=20
5?=25 五五二十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辩认方向,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感知方向的相对性。
2、认识在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并应用四个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
1、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情感目标〗
以小动物迷路为线,教会学生辩认方向方法,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动物回家。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建立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
难点:应用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材分析】
辨认东南西北是学生在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到操场上,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体验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后一部分回到教室,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教材在设计上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学生分析】
我校虽处于深圳的西北较偏之处,但各班课室的媒体设备齐全,全班共有学生48人,班额较大。但多数学生聪明好学,思维敏捷,有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
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这一要求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具有相当大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我一开始利用媒体来创设一个动物迷路的情境,并设计学会方向的辩认方法帮小动物们回家的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读儿歌、辩认课室及自己位置、找地图中的城市位置、帮小动物回家等),在活动中让学生建立东、南、西、经的方位观念,体验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用所学知识帮助小动物找家,培养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教材把本课分成操场辩认和认识地图上的方位,由于本班课室位于教学楼的四楼,学生上下楼梯费太多时间。我把操场的生活辩认改为课室辩认,把操场的辩认作为课后练习,让学生下课后通过观察独立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具体的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掌握统计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填统计表。
过程与方法:能对统计结果进行表述、分析并作出决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统计与猜测”的第2课时。教材创设了统计活动是统计“班里同学最喜欢哪些图书”,统计的目的是“为班级设立图书角,要买什么书”作出决策。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我班没有设立图书角,为了使统计活动更切合我们班的实际需要,我考虑再三,决定以为班级的“月评比表”选择大家喜欢的图标,取代教材原有的素材,进行统计教学,并把重点放在学生探讨如何合作做好调查(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上。
〖学生分析〗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调查与统计的方法,并通过统计解决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师:今天咱们要为我班“月评比表”选一个图标。(出示4个图标:小熊、小娃娃、小兔、魔术师)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图标?
(学生抢答,各抒己见。)
师:大家意见不一致,选哪一个呢?
生:咱们问一问每位同学最喜欢哪个图标,统计一下,喜欢哪个图标的人数最多,就用哪个。
(二)开展调查、统计的活动
1.确定调查的方法。(学生提出不同调查方法的建议,并自由选择本组的调查方法,体验调查方法的多样化。)
师:你们想怎样调查?
学生汇报各自的想法。
生1:我想用谁喜欢什么,先让他们举手,再数一数的方法来调查。
生2:我们前一段选班委,同学都先投票,再“唱票”,让几个同学画正字统计,我想咱们也可以用选举的方法。
生3:我想用老师为我们准备的纸,请每个同学先在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图标,先统计出小组情况,再统计全班的情况。
生4:(补充)我们小组同学分工到别的小组去调查,比如1号去1组,2号去2组,3号去3组,4号去4组,5号去5组,再回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生5:我想给你提个建议,你只要说1号去1组,2号去2组,后面不用说了,只要说:“以此类推”大家就会明白的,说的再简练些,你同意我的意见吗?(生4回答:我同意。)
生6:(抢答)我不同意!要是都下位的话,全班就太乱了。
师:那有其他办法吗?
生7:我想我们一组可以将统计表给二组,二组的表给三组,以此类推向后传,就能统计全班的情况了。
师:传一次各组只统计了一个组,其他组呢?
生:(抢答)再多传几次,传到统计表又回到自己组就行了。
生8:我们组太靠后了,我想能不能请一组同学帮我们抄一份他们组的统计表,我们就不用下位了,那就不会乱了。
师:一组你们愿意吗?(一组回答:愿意!)
师:其他组同学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其他组学生抢答:我们也帮他们组抄一份。
开展个人和小组的调查统计活动。(通过个人与小组的调查活动,体验在收集数据时的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师:无论选择哪种方法调查,首先都要先做什么工作?
生1:调查小组的情况。
生2:每个人最喜欢哪个图标。
师:请大家按以下步骤进行调查活动:
(1)请你选出最喜欢的图标,并在记录表中自己座位号的方格中画“√”。
(2)按照画“√”的内容,从小篮中选出图标投票。
(3)再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情况,填出统计表。
(4)各组按照刚才确定的统计方法,收集全班的调查数据,整理数据,并绘制全班的统计图表。
3.展示、交流各组绘制的统计图表,互相反馈,进行订正。 师:你们组的统计有错,可能在哪里出了差错?
生1:我想是把数读错了。
生2:那也不一定。
生3:还有可能是我们画统计图时画错了,数得也就不对了。
师:错了没关系,我觉得应提醒大家注意一点。
生:(抢答)统计的每一步都要仔细。
生4:(补充)我觉得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每个人都要认真仔细。
师:咱们现在用举手的方式验证一下,让出错的组再统计一次。
1,根据制成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作出推断。
师:通过这个统计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全班喜欢小兔的人数最多,喜欢小娃娃的人数最少。
生2:我知道喜欢小熊的人数和喜欢魔术师的人数差不多,只差3人。
生3:我把喜欢各种图标的人数加起来:10+1+12+7=30,正好是我们班的人数,说明今天我们统计了30个人。
师:今天进行统计的目的是为班级“月评比表”选择一个大家最喜欢的图标,统计的结果表明,应该选择哪个图标?
生:(异口同声)小兔。
全课小结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生1:统计出全班同学喜欢小兔的人数最多,那我们就选小兔作为“月评比表”中的图标。
师:统计的结果和谁想的一样?(一样的同学高兴地举手。)可是还有许多同学不太满意。没有选中你喜欢的图标的同学能说说你有什么想法吗?你会不会不高兴呀!
生2:不会。因为多数同学喜欢小兔这个图标,少数要服从多数这才比较合理。
生3:通过统计我还知道做事情要认真。
生4:小组合作要分工明确,同学合作要认真。
生5:我们组在统计的时候别的组给我们组提供了调查资料,我们很感谢他们。
“美丽的田园“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新教材第一单元“加与减 (一) ”的综合练习课, 板块内容上从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从一年级上开始, 这是第一次出现“综合练习课”, 因此本课的授课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就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仔细分析新教材中这一单元:分为“买铅笔 (减9) ”“捉迷藏 (减8) ”“快乐小鸭 (减7、减6) ”“开会了 (会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求缺多少, 也是减6、7、8、9的综合) ”“跳伞表演 (巩固减6、减7, 迁移至减2~5) ”“美丽的田园 (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一 (单元练习) ”“做个减法表 (单元复习、主要是找规律) ”八个章节, 新教材断课清晰, 练习同步配套, 使得教师上课有章可循。
“重复的奥妙“是二年级下新教材的“数学好玩”板块内容, 这是新教材新增的活动内容。板块内容上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数学好玩”是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2002年8月世界数学家大会上给少年儿童的题词, 寓意要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 顾名思义其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玩耍。数学课上的“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为什么玩”“玩什么”“怎样玩”等。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激发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因此, 教材的处理上更加要强调对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的培养, 其思想性也更强。
两节课虽属不同的板块内容, 但从情境串设置、情境图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表达方式几方面来讲还是有许多的共同点, 这也是教师们在理解、处理教材时需要关注的。
一、情境串的设置特点
北师大版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情境+问题串”。“情境+问题串”就是将情境和问题串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中“问题串”指的是基于“情境”, 围绕一定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 通过一个个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发生发展过程, 从而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 有效实现学习目标。
一、二年级新教材“问题串”内容的编排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程度,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的数学意义上的理解。比如, 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新教材中, 小朋友刚学习数的知识时, 教材首先是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 以情境支撑数的理解, 通过把实物转化成简化图、从简化图再抽象到数的过程, 建立图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从而使数的基本概念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 (图1) 。
“情境+问题串”的数学教材呈现方式, 为广大基层的一线教师准确理解和驾驭教材、创造性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比如, “美丽的田园”开头就创设了一幅儿童喜闻乐见的图片, 然后以一系列的问题铺展开:怎么数同类及不同类的小动物的只数?怎么比较同类及不同类的小动物的只数?怎么列式?等等 (图2) 。
而在“重复的奥秘”中则以“发现规律—表示规律—运用规律 (生活中的规律) ”为情境线索展开教学。
“情境+问题串”的呈现方式不仅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学习过程, 而且体现了引导学生自然展开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 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问题, 有利于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二、情境图的阅读理解
北师大版教材相对于老版教材而言, 情境图的设计是富有童趣而又有深意的。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本身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就尚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具体的读图、理解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言语和思考, 希望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 耐心仔细地进行引导。
比如一年级上“可爱的企鹅”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为引出“减法”,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反映“减法”出不来, 学生都是以加法来计算的。笔者仔细看过一些教师的教案, 也听过一些教师的课。本质的问题其实还在于教师自己对于情境图的理解、把握不到位, 从而造成自己的教学过程对学生产生误导。“可爱的企鹅”这节课的一开头就是“前面有3只, 后面有5只, 一共有几只”, 教材的本意是简单复习回顾加法的意义及运算, 而许多教师把它作为正课来上, 用力过猛, 无意间误导学生以为本节课的重点还是加法。
因此, 要引导好学生读图, 获取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面对一页纸量的情境图, 从哪里开始阅读?从哪里汲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如何组织数学信息的顺序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表达数学信息呢?
在“美丽的田园”一课中, 教材就作了很好的示范:
为引导学生从大量杂乱的信息中寻找数学信息, 教材暗示学生在观察和数数的时候要有顺序;数数的时候可以一边数一边做记号;并把找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 (图3) 。
在引导学生列式计算时, 先有意识的从同一类事物中汲取信息对比, 这样教师心中所预设的情境就“跃然纸上”了。如“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空中的小鸟比树上的多几只?” (图4)
当然, 根据相关的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很多数学问题, 而什么样的问题是与本课相关的, 教师可以先提一两个作示范, 其他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 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二年级学生提出无关的问题扰乱课堂。同时, 学生能否正确列式取决于学生对于加减法意义的理解;能否正确计算取决于前面几堂课以及平时的训练。
在“重复的奥秘”中对于情境图信息的提取, 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上往下看或是从左往右看, 分类观察。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运用
在“重复的奥秘”一课中, 教材意图除了“引导学生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 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 初步发展概括能力, 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之外, 还有一个浅显的意图, 就是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比如, 在重复出现的灯笼边可以写文字、画实物示意图、用简单图形代表, 也可以写数字、字母表示。但在用简单符号比如数字、字母、记号表示时就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 在教学的程序上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师不能急躁应对, 也不要随便拔高, 否定学生最原始、笨拙的表达 (图5) 。
而在“美丽的田园”一课中, 教师也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表达对比, 加深学生对“10几减几”的巩固和运用;同时在“一个式子的多样化表达”方面, 教师也有意识地把“多多少、少多少、相差多少”三个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 明确“谁和谁比”、式子中“谁在前, 谁在后”。其实这三个问题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都是树上和空中的小鸟在比较数量的多少 (图6) 。
总而言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要关注教材设计的一些重要关键点, 比如怎么理清教学环节、题目层次;如何把握问题串的设计意图、步骤顺序;如何掌握教材中渗透的思想方法;等等。只有教师心中一切“掌握自如”了, 教学中也就“运用自如”了, 课堂也就不会“随波逐流”了!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19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2-31
二年级语文上册 江雪教案 西师大版09-25
一年级语文上册《家》教案北师大版11-19
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北师大版06-02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11-11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1-17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的期末试卷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