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观州市人民工作总结(共6篇)
一、量刑建议案件基本情况分析
注:其他罪名为提出的量刑建议数在5件以下的罪名类型。
2010年, 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案件1357件/2150人, 同期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1171件/1867人。其中, 花都区人民检察院采用书面和口头量刑建议相结合的方法, 全面推行量刑建议工作, 试行量刑建议的案件1171件/1867人, 占案件总数的比例97.8%, 试行案件上诉率为6.83%、抗诉率为0、发改率为0、区法院采纳我院量刑建议的比例达到93.6%以上。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1.罪名涵盖较为全面, 重点突出;在提出的量刑建议中十五种罪名所占比例为86.6%, 十五种罪名以外的罪名所占比例为13.4%, 表明量刑指导意见中所具体规范的十五种罪名占绝大部分比例, 大部分量刑建议都有明确的量刑规范来具体操作。2.除十五种罪名外, 开设赌场、破坏电力设备、绑架、非法持有毒品等罪名所占比例也较大, 其比例比十五种罪名中的一些罪名的比例还要高, 但该部分罪名指导意见中没有规定明确的量刑规范, 实践中主要依照常见的量刑情节及以往的判例情况提出量刑建议。3.在量刑建议的提取方式上看, 书面提出量刑建议书657件, 占案件总数的56.1%, 口头提出量刑建议514件, 占案件总数的43.9%, 表明大部分量刑建议以书面形式提出, 有利于量刑建议的规范化和确定性。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 制定规范性实施细则, 推进量刑建议的规范化
花都区人民检察院根据上级院指导意见的内容, 结合该区的司法实践, 做好推行量刑建议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并相继制定了《花都区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规则》、《量刑建议书模板 (普通程序) 》、《量刑建议书模板 (简易程序) 》、《量刑建议情况跟踪表》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细化了量刑建议的提起、审批、监督规则, 大力推进量刑建议的规范化。
(二) 明确提出的程序和方式, 确保量刑建议的公正、透明
对于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要求以书面形式提出量刑建议书;对于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认罪的案件, 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出量刑建议书;对于其他的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 为应对庭审中出现的变化, 由办案人员在审查终结报告中详细列明量刑情节和幅度。在庭审中提出量刑建议, 公诉人也可以根据庭审中的情况变化对审查终结报告中所列明的量刑意见进行修正, 并把修正的理由与内容在判决审查表中列明。此外, 花都区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规则规定提出量刑建议, 应当听取被告人或其委托的人的意见,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 要电话通知被害人并听取被害人的意见, 保障了量刑建议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三) 加强公诉引导侦查, 改变以往公安机关只重视搜集定罪证据而忽视搜集量刑证据
为查明具体的量刑情节, 引导公安机关侦查时不仅只查明定罪方面的事实, 也能有针对性的查明量刑方面的事实, 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制作量刑情节表格, 列明指导意见中所列举的法定及酌定量刑情节, 作为批捕部门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的附件, 随意见书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可根据表格上面列明的情节补充相关材料并在表格上做好登记, 为公诉部门提出量刑建议做好准备, 节约了司法成本, 提高了量刑建议的效率。
(四) 创新实施方法, 启动羁押期间表现情况的量刑建议
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的表现情况直接反映了其主观恶性和悔罪态度, 因此花都区人民检察院联合有关部门制定《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羁押期间表现情况的量刑建议工作程序》。由看守所对羁押人员的日常表现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公诉部门起诉时将表现情况作为《量刑建议书》的一个量刑情节单独列项, 并在起诉时一并移送法院, 经法庭质证后, 作为量刑依据, 写入判决书, 增强了量刑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 改革庭审程序, 保障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
在庭审阶段, 严格按照量刑程序的要求, 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都分为定罪及量刑两个部分, 公诉人在发表公诉意见时提出量刑建议, 保障了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
(六) 加强监督, 建立对量刑建议的跟踪评价机制
为有效的监督量刑建议的实施, 对于量刑建议是否被法院判决采纳, 公诉人要在判决审查表中列明, 对于未采纳的要说明未采纳的原因及依据, 并提出个人意见, 逐级提请领导审批。注重对量刑建议的调研工作, 及时反馈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不足及修改意见
(一) 现行量刑指导意见仅涵盖了部分常见罪名, 对其他罪名未做出具体规定
现行量刑指导意见仅涵盖了部分常见罪名, 对于上文图表所示的提出量刑建议较多的开设赌场、破坏电力设备、绑架、非法持有毒品等罪名如何具体量刑没有明确规定, 实践中主要是依照常见的量刑情节及以往的判例情况提出量刑建议。且近年来, 各种以前不常见的罪名层出不穷, 对于这些罪名也没有具体的量刑标准。因此, 量刑指导意见有必要进一步制定相关的具体规范, 为相关罪名的具体量刑提供统一的标准, 以避免量刑建议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二) 从轻、减轻情节调节幅度过大, 刑法轻缓化趋势明显
目前对于从犯、未成年人犯罪、未遂、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情节规定了30%-70%的从轻幅度, 对退赃、赔偿被害人损失等酌定量刑情节规定了10%-40%的从轻幅度;而对于仅有的累犯等加重情节增加幅度一般不超过40%, 两者比例失调, 在实践中甚至出现较重的罪名经过量刑情节的增减刑期为负数的情况, 不利于量刑的公平和均衡性。
(三) 基准刑及量刑情节认定的随意性较大, 缺乏规范化标准
现行量刑指导意见中规定的基准刑幅度跨度较大, 检法两家没有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办案人员间会定出不同的基准刑, 实践中也出现相同情节不同判决的情况, 随意性较大。对于量刑情节的认定, 如“拒不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情节, 实践中较难掌握, 对于被告人是拒不赔偿还是无法赔偿、如何认定被告人是属于拒不赔偿较难查明;如“为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而犯罪的”查明其目的较困难, 且被告人自身较少会主动交代其是否为了其他违法活动而犯罪等。实践当中适用上述情节的情况也不多。
(四) 量刑情节的举证责任分配不明, 部分证据无法查实
被告人或其辩护人当庭提交了有关于被告人犯罪的家庭、社会原因或其平时工作、生活表现的证据以及有关社会机构提出的涉及未成年被告人量刑的社会调查报告、心理测评报告、未成年人判前考察评估报告等量刑证据的, 这类情节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公诉人往往无法对这些证据进行核实, 实践中法院一般也会采纳上述证据作为量刑的依据。因此, 对于此类证据应由举证方加以证明, 实行“谁主张, 谁举证”。
(五) 量刑建议的采纳监督机制缺乏, 制约机制有待完善
实践中量刑建议的提出较为具体, 一般情况下为相对确定的幅度, 且范围不会很大。法院判决未采纳量刑建议, 但其量刑幅度又属于法律规定的量刑范围内, 不存在畸轻畸重的, 一般都不属于公诉机关可以抗诉的范围。而目前如何应对类似判决, 没有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六) 与时俱进, 针对《刑法修正案 (八) 》的施行及时修改现行量刑指导意见
《刑法修正案 (八) 》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现有的量刑指导意见应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有效的配合《刑法修正案 (八) 》的施行。如应对于分则当中新增加的罪名如何提出量刑建议做出规定;原有的盗窃、敲诈勒索等常见罪名已修改, 对原有的量刑情节及幅度要进行修改和调整。对于总则中出现的新变化, 如将“坦白从宽”法定化等规定, 量刑建议规范当中也应有所体现并确定相应的幅度等。
摘要:根据“两高”颁布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 (试行) 》、《量刑程序指导意见 (试行) 》等文件精神及上级院关于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相关指导文件的意见, 花都区人民检察院自2010年1月1日以来, 严格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 积极探索量刑建议工作实施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推进量刑建议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积极全面的在办案中推行量刑建议工作。
发文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
文号:郑政[2003]8号
发布日期:2003-5-29
执行日期:2003-5-29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发挥商贸优势,拉长工业短腿,现就加快推进我市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省会城市的首位度,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步伐,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大企业(集团),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
(一)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步伐。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具体进度要求是:
──2003年底前,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造,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中,市直属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县(市)区属国有和集体企业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商业、建筑等行业的国有独资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2004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商业、建筑等行业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二)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确保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1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以上;到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410亿元。
──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到2003年底,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
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3户,其中宇通集团、郑州日产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中铝股份河南分公司销售收入超45亿元,郑煤集团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
──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到2003年底,汽车、煤、电、铝及铝制品、食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和纺织等优势产业的销售收入力争达到420亿元以上;到2005年,这些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力争由2002年的43%,提高到50%以上。
──抓好一批大项目。重点抓好31个技术改造项目。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力争达到40亿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强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围绕股权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凡属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应通过产权转让、收购兼并、合资合作、债转股、规范上市及职工持股等形式,吸引境内外资本,改造、改组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对资产大于负债的企业,可通过出让净资产进行整体改制;对资产负债率较高、但局部优势尚存的企业,可以局部剥离盘活,分立经营;对资不低债的企业,可实行零资产转让,也可给予优惠政策转让。
2.经市政府批准,改制企业的国有净资产,可以评估价值为参考价格转让给企业经营者及经营者群体、职工、社会法人和外商。受让方一次性付清价款的,可给予10%的优惠;一次性付清价款有困难的,可在3年内付清,首期付款不得低于50%,其余部分在产权过户后,受让方须向原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办理抵押手续;在3年内付清价款仍有困难的,受让方须向原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办理借贷手续,并追加抵押个人或法人的有效资产。在未付清全部价款前,受让方无权对受让资产进行处置。
改制企业提留职工安置费后国有净资产为负值的,其负值部分可视作改制后企业的经营性亏损,按规定进行抵扣,也可在3年内由市财政用该企业纳税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弥补。
3.必须切实做好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国有企业改制时,应首先一次性从净资产中提留在职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全民固定工按全市职工上年年均工资的3倍提留,合同制职工按全市职工上年年均工资的1倍提留。国有企业全民固定工的补偿标准为:全市职工上年年平均工资乘以3除以30乘以实际工作年限,30年封顶。合同制职工的补偿标准为:工龄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的工资,最多不超过12个月。1985年年底前参加工作的集体工,按全民固定工的提留和补偿标准执行;1985年底后参加工作的集体工,按合同制职工的提留和补偿标准执行。
4.落实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在企业改制后的医疗保障。国有企业改制时,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的提留标准为:医疗费总额=上年度本市机关、全供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人均医疗费×企业离休人员人数×10+上年度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企业退休人员人数×3.5.鼓励符合条件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企业改制时,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或在企业工作30年以上(含30年)的职工,包括符合该条件、改制前已办理内退手续的职工,可实行内部退养,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办理退休手续。这一期间的生活费可按最低不低于当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支付。期间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应支付的生活费,可从改制企业净资产或有效资产中一次性提留,交给改制后的企业,用于这部分费用的支出。各项社会保险费按企业内退职工本人上年缴费工资的120%为基数进行提留,生活费按企业实际发生数提留。实行内退的职工,不再从企业国有净资产中提留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6.加强和规范改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在改制过程中,劳动者自愿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准许,并不得附加其他条件。劳动者原劳动合同期限未满并愿意与改制后的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时,改制后的企业应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双向选择的原则,与劳动者变更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企业改制后,与原企业职工变更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本企业工龄重新计算。
7.认真解决好企业开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的改制问题。企业开办的劳动服务公司,不是独立法人的,可随企业一块改制;是独立法人且具备改制条件的,可单独进行改制;是独立法人但不具备改制条件的,在职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和离退休人员医保费用,由开办企业自行负担。劳动服务公司自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对职工的欠债和外债,由劳动服务公司承担。
8.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利用品牌和资信优势,兼并、收购、重组相关企业,壮大企业实力。企业要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使企业真正精干主体、集约经营,提高效益和竞争能力。
9.拓宽劣势企业退出渠道。对于产品无市场、浪费资源、污染严重、技术落后、长期亏损、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企业,要坚决依法实行破产关闭,使其尽快退出市场。
10.规范对改制企业的审计、评估。按照财政部财企[2002]313号文件规定,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委托有质资的中介机构对改制企业进行审计和资产评估(评估费用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支付),并组织市经贸、审计、国土、房管等部门按照财政部财企[2001]801号文件要求对评估项目进行论证核准。
11.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要逐步形成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形成按劳动与按生产要素相
结合的分配机制。
12.依法办事,规范操作,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改制方案必须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征求职工的意见。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13.实施抓大促强“3512工程”。
“35”即:按照十六大“两个毫不动摇”的精神,培育壮大一批大企业(集团)。重点抓好35户发展前景好、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为其开辟“绿色通道”,由市领导分工联系,协调解决企业和项目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市经贸委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制订培育大企业(集团)的具体实施意见,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到2003年底,在重点培育企业中,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要达到2户、超30亿元的2户、超10亿元的9户。到2005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3户,力争1户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1”即:通过抓大促强,确保到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以上。
“2”即: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以上。
14.抓好一批大项目,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围绕全市重点行业,采取存量调整与增量投入并举的措施,抓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31个技术改造项目,其中6个重点国债项目、5个双高一优项目、15个结构调整标志性项目、5个退内进外项目。2003年全市力争完成技术改造投资40亿元。
15.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企业名牌战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重点抓好35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使其科技开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抓好45个省、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开发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开展名牌培育活动,组织名牌产品展示展销会,提高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争创一批国家名牌和驰名商标。
16.建设一批特色工业。以县(市)、区和大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郑州牌”的特色工业。重点发展巩义回郭镇的电缆电线业、荥阳的阀门制造业、新密的造纸业、二七区的食品机械制造业、新郑的食品加工业等;扶持以河南庆安化工高科技股份公司为主的精细化工工业、以豫联能源集团为主的铝电工业,使之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企业集群。
17.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坚持发展大企业集团与扶持中小企业并举,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民间信用担保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健全社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一批中小企业向“高、精、特、新”方向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8.外引内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力度,更多地引进民资、内资,使民资、内资成为我市招商引资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专题招商,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产业,积极开展上下游配套产业招商,注重引进一批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性强的工业项目。同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到我市投资建厂。
19.建立工业发展资金,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贴息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建立企业奖励资金,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经营者。
20.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市主要新闻媒体上要开辟工业发展专栏,大力宣传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要定期举办企业发展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营造强力推进工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组织领导
21.各级政府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企业改革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狠抓落实。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健全督促检查等制度,确保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2.成立郑州市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制定全市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协调解决企业改革与发展中新情况、新问题。
23.从市有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驻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指导组,加强对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督促指导。
24.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目标考核。对全市工业发展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实行县(市)区、市政府有关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并跟踪考核,季度通报,年终考评,对目标完成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25.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顾全大局,密切配合,破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和部门利益,努力形成各方面理解、支持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改革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6.重视和发挥企业党组织及工会的作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增强改革发展意识,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企业改革发展中来。
二○○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颁布时间:2011-1-21发文单位: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金融工作任务,努力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2011年全市货币信贷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切实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平稳适度增长。更加注重调整信贷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改善金融生态,创新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着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荆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一)全市贷款投放与地方经济发展合理匹配。通过向内挖潜和向上争取,力争全年各项存款增长13%—16%,各项贷款增长17%—20%.(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新突破。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县域信贷服务进一步改善,力争全市全年60%的新增存款用于县域,县域贷款增幅不低于20%.(三)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牵手培植工程。积极推动荆州金融服务网的建设,全年中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增幅,中小企业贷款户数达4000家,全年新增培植企业500家。
(四)支持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努力做大一行一策、一县一品,至少推出1—2个新的信贷品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有突破,涉农贷款比例高于各项贷款比例25%以上。
(五)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抓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为重点,探索各类有利于“三农”发展的金融创新活动。全面推行以农村土地、房屋、林地、水域等经营权为抵押物的农村金融信贷产品,满足农村种养殖大户合理的信贷需求。
(六)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文化产业、服务外包、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鄂西生态旅游圈项目、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业、容纳农民工就业等方面,争取每一个县市区、每一个行社有一个试点项目。
(七)金融扶弱功能进一步增强。积极承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特别是要拓展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力争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突破4亿元,全力争取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有零的突破,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和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试点。
(八)金融监管与服务日趋完善。积极发放再贷款,全年再贷款不低于10亿元。加强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的管理,完善对金融机构贯彻信贷政策的评估机制,改善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强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加大对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和打击非法集资方面的指导力度。严格房地产商业信贷管理,支持部门金融机构参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力争突破1000万。
(九)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力争A级信用企业新增100家(工行10家、农行25家、中行4家、建行6家、农发行30家、商业银行15家、农信社10家),信用社区新增50家,60%的县市(乡镇)达到信用县市(乡镇)标准。
(十)积极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力争10家企业进入试点名单,全年人民币结算余额突破5000万。
三、具体措施
(一)切实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平稳适度增长。要准确把握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资金运营与防范风险相结合”的原则,继续落实“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圈一带”的总体战略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目标,加大对县域经济、“三农”、中小企业、创业促就业、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物流、节能环保等产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两个大桥”、“两条铁路”、“两条公路”、“两个电厂”和“四个港区”等重点基础设施和“荆州三国文化园”等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信贷支持的“绿色信贷机制”,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从严控制对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贷款。同时,要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满足合理的信贷需求,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努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二)加大县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各地要着力完善县域金融协作机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引导大中型金融机构延伸县域服务网络,积极引导城市金融机构到县域设立网点,鼓励到县域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各金融机构要从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下沉工作重心,找准县域经济发展与自身发展的有效结合点,进一步充实县域机构力量,适当扩大县域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为县域机构扩大县域信贷投放提供宽松的环境。要进一步拓展县域信贷资金来源渠道,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鼓励银行与各类担保公司合作,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农村小额保险。努力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农户信用评级全覆盖和农户有效贷款需求全覆盖,全面推进金融服务均等化。
(三)创新信贷产品,最大限度地支持“三农”发展。要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发农村信贷,推进信用共同体建设,支持有一定规模、信誉良好的种养殖大户。要大力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保贷款”,积极推广“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行社联合+财政贴息”等信贷模式,进一步丰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产品,逐步完善“两社”合作机制。大力支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银行信贷积极介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联结方式,开办存货抵押贷款和仓单、应收账款、股权质押贷款品种,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支持重要的农业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探索培植金融支持农家乐、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建材下乡等新兴经济热点,拉动农村消费。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园区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核心,积极发展银团贷款,支持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农发行要以业务领域扩展为契机,加大对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费市场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力度。农行要在推进“三农事业部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做大做强做实县域分支机构,支农贷款不低于当年新增贷款总额50%,保证“三农”业务的稳步增长。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要继续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在发展小额农贷的同时,积极探索大额农贷,确保新增贷款的70%用于支持农业发展。邮储行要进一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力争在服务农户小额信贷和县域涉农企业上有大的突破,确保每年新增贷款2亿元,争取3亿元。
(四)强化信贷服务创新,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客户培植工作。市级金融机构要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和服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培植工作计划,并结合信贷营销工作机制,建立培植工作档案,认真落实培植工作的各项举措。积极提升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在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下放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逐年扩大用于支持培植对象的信贷规模,积极开展专题营销活动,满足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积极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开展信贷签约活动,创办金融服务网,节约信贷成本。同时,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进行直接融资。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法律、审计、资信评估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协作配合,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上市咨询和上市辅导,支持组建产权明晰、运作规范的股份制或民营担保机构。人行荆州市中心支行要大力支持市创业担保公司发展,并与有关部门配合,组织社会中介信用评级与金融机构合作,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积极协助中小企业与有产、供、销联系的大企业和优势企业建立配套担保关系。
(五)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创业促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信贷扶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优惠利率总水平的基础上,继续贯彻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大对公共租赁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要抓住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城市的契机,积极开办或创新针对创业人员的信贷产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活动。要切实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信贷扶持,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加大金融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支持力度,采取分类支持、各有侧重的方式,建立信贷对接平台,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潜能,发挥大学生“村官”普及农村金融知识的独特作用,带领农民创业致富。
(六)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切实履行央行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一是管好用活再贷款,为金融机构贯彻货币政策提供强有力后盾。二是强化信贷政策评估。加强对金融机构执行国家信贷政策评估,在省市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评估指标,扩大评估应用范围,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在守法合规经营的同时,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检查与监督,督促其降低不良贷款,稳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使农村信用社成为真正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三是加强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加大对财政性存款的监督检查力度,合理掌握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认真监测金融机构经营情况,做好分析反馈,进一步完善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管理,促进其稳健经营。四是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法人金融机构要根据企业特点,充分利用风险溢价机制,按照企业信用等级和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减少上浮幅度或执行基准利率。同时,实行灵活的计结息政策,以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减轻其财务压力。五是继续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风险监测与管理,跟踪关注融资平台项目的变动。
(七)深化金融生态建设,大力改善信用环境。各地要为改善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尤其要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推动全市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继续开展信用社区创建活动。依托城镇社区平台,整合社区、社保、工商和金融等部门资源力量,将创建活动与推广小额担保贷款和小额贷款零售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扶持创业和再就业,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信用企业培植工作。通过政府主导,整合各部门力量,制定企业信用培植办法,完善企业信用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使企业资信等级的质量与数量有明显提升。继续深化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坚持政府主导、农村信用社具体负责的创建模式,运用评级授信的方法,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组和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深化区域信用工程创建。继续争创全省“A级信用市州”和“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区域综合信用指标的好转和大面积行政区域信用等级的提升。继续改善影响金融生态的相关环境,包括行政环境、司法环境、信用中介服务环境、金融内部环境等。
【发布文号】穗府〔2002〕10号 【发布日期】2002-02-22 【生效日期】2002-02-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广州市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穗府〔2002〕10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市农业局《关于加强广州市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市农业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关于加强广州市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决议》、省政府《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办法》以及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政府确定的用5年时间,建立健全省、市、县(区、县级市)、镇四级动物防疫网络,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与规划。
从2002年起至2005年,用4年时间建立、健全市、区(县级市)、镇三级动物防疫网络,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使我市动物防疫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广州市畜牧兽医总站的建设是我市三级动物防疫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高标准的动物疫病监测中心,使之具备快速处理动物疫情的能力;完善动物防疫监控网络,使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按本方案的标准,建设8个区(县级市)级兽医防疫检疫站。
(三)按本方案的标准,建设26个重点镇、珠江管理区以及40个普通乡镇畜牧服务机构。
(四)从化市畜牧兽医中心站及该市6个乡镇畜牧服务机构已列入省补助范围,其建设按省的办法执行。
(五)天河、海珠、芳村、黄埔4个区所属各镇和白云区的新市、同和、石井共10个镇畜牧服务机构的建设,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按本方案的标准由区、镇两级财政投入资金建设。
二、建设标准。
(一)广州市畜牧兽医总站。
1.人员配备:按职能、业务工作的岗位配备管理与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人员不少于15%,中级职称或大学本科学历人员不少于40%,熟练掌握实验室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0%。
2.办公、实验场地建设:办公用房面积1300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实验室建设须达到GMP标准,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与配备的先进科学仪器相适应,其中洁净度达10000级的实验室面积200平方米,洁净度达100000级的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清洁级实验室500平方米;配备专门的动物试验场,面积为200平方米;配备专门的冷库,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相适应。
3.仪器设备的配备:配备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包括微机(疫情信息处理及管理系统、疫病诊断及分析系统、防疫技术资料管理)、台式高速离心机、低温高速离心机、普通离心机、冷冻切片机、超声波处理机、气相原子吸收光谱仪、液相原子吸收光谱仪、测汞仪、分光光度计、石蜡切片机、组织捣碎机、血液分析仪、酶标仪、电泳仪、二氧化碳培养箱、普通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干燥箱、小型冷冻干燥机、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解剖显微镜、超净工作台、超低温冰柜、低温冰柜、普通冰箱、酸度计、真空泵、液氮贮存设备等,以及其它为保证诊断、检验、监测工作正常开展的配套设施及器具。
4.实验室工作能力:具备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测、科研能力,对常规中毒病检测和诊断能力,以及肉品质量标准常规项目的检测、科研能力;能对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常见疫病进行研究,应用新科技成果,为动物防疫工作服务,使之具有较强的技术推广、技术培训能力;能对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罕见病和新疫病进行研究,并提出控制疫病的有效措施;能开展细菌、病毒的分离鉴定,常见寄生虫的初步鉴定,常规的血清学监测;能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动物疫情调查,指导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计划的实施。使我市的动物疫病监测机构达到进出口检疫机构同等水平。
(二)区(县级市)级畜牧兽医中心站。
1?人员配备:按编制指标配足工作人员,其中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人员不少于2人,中级职称或大学本科学历人员不少于30%,初级职称人员不少于30%,熟练掌握实验室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
2.办公、实验场地建设:办公用房面积200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实验室面积200平方米以上,与配备的先进科学仪器相适应,其中洁净度达100000级的实验室面积100平方米,清洁级实验室100平方米。
3.仪器设备的配备:配备与开展业务工作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包括微机(疫病诊断及分析系统、疫病资料管理)、普通离心机、石蜡切片机、酶标仪、普通生化培养箱、干燥箱、生物显微镜、解剖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电泳仪、低温冰柜、冰箱等,以及其它为保证诊断、检验、监测工作正常开展的配套设施及器具。
4.实验室工作能力:具备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监测能力;能开展常见寄生虫的初步鉴定,常规的血清学监测;能指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使我市区(县级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技术能力处于全省县级站的领先水平。
(三)重点镇畜牧服务机构。
1.人员配备:按编制指标配足人员,其中中级职称或大专学历以上人员不少于2人,初级职称或中专学历人员不少于2人,熟练掌握实验室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人。
2.办公、实验场地建设:办公用房面积200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实验室面积60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实验环境,与仪器设备的配备相适应。
3.仪器设备的配备:配备与开展业务工作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包括微机(疫病诊断及分析系统、疫病资料管理)、普通离心机、普通生化培养箱、干燥箱、生物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冰箱等,以及其它为保证诊断、检验工作正常开展的配套设施及器具。
4.实验室工作能力:具有动物疾病的临床诊疗、简单的细菌染色观察和寄生虫观察能力,能较好地掌握防疫信息,指导辖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使我市重点镇畜牧兽医站的技术能力处于全省镇级站的领先水平。
(四)普通镇畜牧服务机构。
1.人员配备:按编制指标配足人员,其中中级职称或大专学历以上人员不少于1人,初级职称或中专学历以上人员不少于2人。
2.办公、实验场地建设:办公用房面积150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实验室面积50平方米,具有良好的实验环境,与仪器设备的配备相适应。
3.仪器设备的配备:配备与开展业务工作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包括普通离心机、普通生化培养箱、干燥箱、生物显微镜、解剖显微镜、冰箱等,以及其它为保证诊断、检验工作正常开展的配套设施及器具。
4.实验室工作能力:具有动物疾病的临床诊疗、简单的细菌染色观察和寄生虫观察能力。
三、资金来源。
(一)广州市畜牧兽医总站的建设与市动物疫病监测中心的建设合并考虑,建设资金根据建设进度由市计委会同市财政局解决。
(二)区(县级市)畜牧兽医中心站的建设资金由区(县级市)本级财政解决,根据项目建设完成的时间要求分阶段投入。
(三)26个重点镇、珠江管理区及40个普通镇畜牧服务机构的建设:办公及实验室用房建设资金由区(县级市)、镇两级财政解决,新建或重建的镇级畜牧服务机构应根据省、市的有关要求,做好动物防疫网络的建设规划,使规划更符合实际并具有超前性,每个站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应在200平方米以上;实验室条件控制及仪器设备由市、区、镇三级财政按3:3:4的比例,根据项目建设的进度分阶段投入。
(四)从化市畜牧兽医中心站及该市的6个乡镇畜牧服务机构(已列入省补贴范围)的建设资金,市财政根据省的要求落实配套资金。
四、建设项目进程。
(一)2002年至2005年,市投入的动物防疫网络建设项目进程安排如下: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数量
合计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广州市畜牧兽医总站 1 2 0 0 重点镇及珠江管理区畜牧服务机构 27 6 10 11 0 3 普通镇畜牧服务机构 40 0 0 20 20
*从化市畜牧兽医中心站及该市的6个乡镇畜牧服务机构(已列入省补贴范围)的建设,按省安排的项目进程执行。
(二)区(县级市)畜牧兽医中心站的建设按规定的建设标准于2004年完成。
五、计划资金投入。
(一)市投入范围动物防疫网络建设项目基建及实验室仪器计划投入资金如表:
表
一、市投入范围动物防疫网络每个站的建设计划投入资金情况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每个站
投资额/已投入 投资
总额 资金来源
市投入 县配套/自筹 镇配套 广州市畜牧兽医总站 基建投入 625/290 625 525 /100 实验室环境控制 200 200 200 添置仪器设备 120/120 120 120 小计 945/410 945 845 /100 26个重点镇及珠江管理区畜牧服务机构 仪器设备投入 4 108 32.4 32.4 43.2 实验室环境控制 6 162 48.6 48.6 64.8 小计 10 270 81 81 108 40个普通镇畜牧服务机构 仪器设备投入 2 80 24 24 32 实验室环境控制 3 120 36 36 48 小计 5 200 60 60 80
合 计 1415 986 141/100 188
注:
(1)从化市畜牧兽医中心站及该市的6个乡镇畜牧服务机构,已按省要求于2000年市财政落实14万元配套资金。
(2)26个重点镇和珠江管理区畜牧服务机构的实验室条件控制及仪器设备投入的资金,每个站为10万元,由市、区、镇三级财政按3:3:4的比例投入,即分别投入3万元、3万元和4万元。
(3)40个普通镇畜牧服务机构的实验室条件控制及仪器设备投入的资金,每个站为5万元,由市、区、镇三级财政按3:3:4的比例投入,即分别投入1.5万元、1.5万元和2万元。
表
二、市投入范围动物防疫网络计划投入资金年度安排表
年度 序号 建设项目 每个站
市投入
(万元)数量
(个)市投入
/自筹(万元)市投入金额
年度合计/ 自筹(万元)
2000年前已落实 1 市动物疫病监测中心 410 1 310/100 2002年 1 市动物疫病监测中心 220 1 220 238 2 重点镇畜牧服务机构 3 6 18
2003年 1 市动物疫病监测中心 315 1 315 345 2 重点镇畜牧服务机构 3 10 30
2004年 1 重点镇畜牧服务机构 3 11 33 63 2 普通镇畜牧服务机构 1.5 20 30
2005年 1 普通镇畜牧服务机构 1.5 20 30 30 合 计 986/100
*计划资金投入说明:
为避免重复建设,市对动物网络建设所需资金,每年由市农业局和财政局,按方案的标准和要求对计划实施单位进行审核。单项已达标的站,该项原则上不予安排资金;单项未达标的,由该站提出申请,由市财政局、市农业局根据实际情况审批及安排资金,缺什么补什么,务求物尽其用,不浪费资金。
(二)未达到本方案建设标准的区(县级市)畜牧兽医中心站,各区(县级市)须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完成时间,由区(县级市)财政安排资金建设。
(三)未达到本方案硬件建设标准的镇畜牧服务机构,各区(县级市)须按照本方案规定的进度,由区(县级市)、镇两级财政安排资金建设。
六、动物防疫网络建设资金管理。
(一)市级资金由市农业局根据动物防疫网络建设进度,编制年度计划,送市计委、市财政局审核后联合下文划拨。
市级动物防疫网络建设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先由区(县级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填报《动物防疫网络建设协议书》,向市农业局提出申请,经市农业局核实、汇总后送市计委、市财政局审核后联合下文。区(县级市)政府对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投入要作出4年规划,向市农业局提出申请并填写《协议书》,按协议书组织人员对建设资金、用地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于领导重视、规划落实、资金到位的区(县级市)、乡镇给予优先补助;对在限期内无规划的单位,市暂缓安排市级资金。
各区(县级市)政府必须落实建设资金,务必按时按质完成动物防疫网络建设。
各区(县级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相应的项目建设资金、进度等计划,报市农业局汇总后送省农业厅备案,并签订完成动物防疫网络建设的《任务书》。
(二)各区(县级市)政府、市及各区(县级市)财政局对动物防疫网络建设资金要加强管理,严格按照项目计划投放,对基建项目要按工程进度拨款。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仪器设备的资金,要由同级财政部门集中支付。要监督资金的专款专用,各部门不得用项目资金购置通信、交通设备,或用于弥补办公经费和人员经费。对动物防疫网络建设资金不落实或挪用建设资金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审计机关对动物防疫网络建设资金要加强审计监督。各级审计机关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市审计局将进行抽查。
七、组织领导及管理。
(一)我市动物防疫网络建设实施情况,要自觉接受市、区(县级市)人大的监督。建议各区(县级市)人大监督本区(县级市)政府,把动物防疫网络所需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二)各区(县级市)政府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把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要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各区(县级市)政府考评和政府领导任期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区(县级市)政府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规划,切实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动物防疫检疫人员的行为,改善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动物防疫执法水平;各区(县级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防疫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执法责任制度,加强执法检查监督,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做到依法行政,依法防疫,敢于执法,严于执法,更好地维护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秩序。
(三)区(县级市)、镇两级政府必须根据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1993)农(政)字第4号〕,以及广东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粤财农(1996)7号〕精神,落实有关政策,解决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三定”及事业费、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我市共有82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机构,编制人数有631人,财政部门应按镇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待遇给予核拨经费,把畜牧兽医站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创造有利条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
(四)市、区(县级市)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4年工作规划,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广州市动物诊疗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和健全《广州市屠宰场及动物饲养场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广州市动物检疫管理规范》、《广州市动物检疫员、监督员管理及考核办法》、《广州市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办法》等,对动物防疫工作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动物疫病的综合防制能力,切实做好动物防疫、检疫、防疫监督等职能工作。
(五)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花大力气,按动物防疫网络建设标准的要求配备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优化年龄结构,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六)市、区(县级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强化管理,强化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加大动物防疫执法力度,强化依法防疫灭病工作。按要求做到防疫到位、检疫到位、监督到位、服务到位。
(七)我市动物防疫网络建设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市农业局根据省农业厅的部署统一规划,组织实施。
(八)在我市动物防疫网络建设期间,市农业局应将每年年度计划报市政府备案;每年年终,应向市政府汇报本年度工作进展情况。市政府将每年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一次检查。
本方案由市农业局负责具体实施,各级政府及计划、财政、机构编制、工商、卫生、交通、经贸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执行。
泉政办„2005‟284号
---------------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泉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各大中专院校: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5‟144号)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5年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泉政文„2005‟218号)的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泉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印发给你们。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牵头单位要主动负起责任,协办单位要积极配合。市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将对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00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泉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
一、加强领导协调方面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市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人事局、教育局牵头,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就业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教育局
协办单位:市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央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主办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三)大中专院校要实施“一把手”工程,按照教育部“两个不低于”、“三个到位”和“四化”的要求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考核学校教育教学和院校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主办单位:市教育局、各大中专院校
(四)要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千方百计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各级财政要适当增加投入,加强对人才市场软、硬件建设及推广使用福 建省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网、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投入,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予以支持。
主办单位:市财政局、人事局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二、拓宽就业渠道方面
(一)补充国家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同时要逐步加大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
主办单位:市委组织部、人事局 协办单位:市委编办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艰苦地区工作。在艰苦地区工作满2年,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公务员和应聘到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我省山区工作的,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迁到工作地,也可迁回原籍,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到乡镇农、林、水及卫生防疫等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在见习期即执行定级工资标准,并实行浮动工资。
做好事业单位临时人员及中小学不合格教师的清退工作,吸收高校毕业生充实队伍。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教育局、公安局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三)积极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在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户口迁移、档案寄存等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学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要按照有关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争议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局、教育局(四)继续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福建省志愿服务八闽贫困地区计划”,共青团、人事、教育、财政等部门要在资金和其他政策上给予支持,各高校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和我省、市贫困地区。
主办单位:团市委
协办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有关高校
三、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方面
(一)凡高校毕业生(毕业后2年内)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的,可通过各级工商部门注册大厅“绿色通道”优先登记注册,其经营范围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和商品外,一律放开核准经营,对限制性、专营性经营项目允许边申请,边补办专项审批手续。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他工商管理方面的优惠政策按《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03‟82号)规定执行。
主办单位:泉州市工商局
(二)金融机构要加大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贷款支持力度,对于能 提供有效资产抵(质)押或优质客户担保的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可由高校毕业生为借款主体,担保方可以其家庭或直系亲属家庭成员的稳定收入或有效资产提供相应的联合担保。对于资信良好、还款有保障的,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当发放信用贷款。要通过简化贷款手续,合理确定授信贷款额度,在一定期限内周转使用。对创业贷款给予一定的优惠利率扶持,视贷款风险度不同,在法定贷款利率基础上可适当下浮或少上浮。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泉州中心支行 协办单位:各商业银行
(三)各级政府要在就业经费预算中安排一定的经费扶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参照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制定具体措施,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主办单位:市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四)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工商管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税务登记证工本费。新办的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国家规定不能减免的行业除外),当年安置待业人员(含已办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下同)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免征所得税3年。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半征收所得税2年。
主办单位:泉州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五)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其保管人事档案(包括代办社保、职称、档案工资等有关手续)2年。创办企业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可在政府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网站免费查询劳动力供求信息,免费发布招聘广告等;参加政府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举办的人才集市或人才、劳务交流活动给予适当减免收费。创办企业的毕业生及其所在企业的员工可分别享受一次免费或优惠参加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举办的培训或测评服务。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各人才、劳动力中介服务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六)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对高校毕业生从事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可在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的个人缴费窗口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
主办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四、加强就业指导方面
(一)各大中专院校要尽快建立健全专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在人员、场地和经费方面给予保证,确保工作到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和思想教育工作。
主办单位:各大中专院校
(二)发挥职能部门、大中专院校、人才中介机构、各类经济组 织和社会团体的各自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大中专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教育局、各大中专院校
五、培育规范就业市场方面
(一)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各级政府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免费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服务,大中专院校、用人单位、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各大中专院校、各人才中介服务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和资源共享。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都要开辟毕业生就业的专门窗口,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培训和招聘活动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各人才中介服务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三)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要通过各类人才信息网、校园网、报纸等媒介向毕业生适时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推广使用毕业生就业公共网,实现三级联网。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 协办单位:各大中专院校、各人才中介机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四)加强对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保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严禁各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各地公安机关要切实做好大中专毕业生落户工作,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利用毕业生户口迁移非法收费。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局 协办单位:泉州市工商局
六、援助待就业毕业生方面
(一)市和及各县(市、区)要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为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扩大择业空间,缓解就业压力。政府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根据当地的社会需求对待就业毕业生定期举办培训班,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予以补助。毕业生长期找不到工作的,可根据本人意愿,报名参加社会急需专业的培训。培训费和职业技能鉴定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主办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协办单位: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免费为待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待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档案由生源所在地或学校所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保管,两年内免收档案保管费。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各人才中介服务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三)要积极推行技术性工种职业准入制度。开展相关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帮助学生取得“双证”,增强就业竞争力。对就业困难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由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学校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适当减免。
主办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高校 协办单位:市教育局、人事局
(四)积极帮助待就业毕业生尽快就业,对毕业半年以上经推荐未能就业又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对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其参加临时性的社会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或到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
主办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五)对于高校毕业生因患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者,户口在学校的应迁回家庭所在地,由本人提出申请,当地民政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生 活困难救助。
主办单位:市民政局
七、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方面
(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的统筹力度。建立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状况列为高职院校评估的核心指标。对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要暂停招生或减少招生。
主办单位:市教育局 协办单位:市发展计划委
(二)组织实施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一大批稳定、有效、资源共享的高职实训、实践基地。
主办单位:市教育局、有关大中专院校
(三)进一步推进高职毕业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可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成立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要根据社会需要允许学生调整专业,并适当延长学习期限,可采取毕业后到职业技术学院(校)参加3-6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办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费和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主办单位: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相关大中专院校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
(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评估和公布工作,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对接。研究制定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评估标准和办法,适时向社会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促进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督促检查,重点检查就业工作薄弱学校,对工作不落实、政策不到位的要限期认真整改。
主办单位:市人事局、教育局
主题词:人事 毕业生△ 就业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省直驻泉有关机构,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泉各商业银行。
杂志发行工作的通知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通知)
穗文〔2007〕32号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广州市2008《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行工作的通
知
各区、县级市党委,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委(党组):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08《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行工作的《通知》(厅字〔2007〕8号、粤委办〔2007〕95号)精神,为做好我市2008《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发行工作,经市委负责同志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发行工作
《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党中央的机关刊物,是党中央指导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做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工作,充分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推进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把《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党委有关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亲自部署,狠抓落实;党委办公室要加强协调督促,宣传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组织、纪检监察和邮政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努力把2008《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发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落实订阅范围和经费,确保发行量稳定
各级党委要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关于《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订阅范围的规定,参照2007的发行情况,核定2008发行数量,确保落实,确保发行量稳定。全市党的各级机关,街镇党委,政府各级机关,人民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所属单位,大中专院校及所属系(院、室),城镇中小学校和有条件的农村小学,都应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实际发行数量与订阅要求相差较大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加发行数量。核定公费订阅报刊最高限额达到800元以上的村级党组织要订阅《人民日报》。全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纪委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带头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根据中央和省委办公厅《通知》要求,中央直属企业、中央金融企业、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带头做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订文章由裤子(http:///blog/)收集
阅工作。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和宾馆、民航、铁路、客轮、长途客运和邮政、银行、证券交易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也要订阅、摆放一定数量的《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供读者阅读。中央、省委托广州市代管的单位,在广州市协作办注册登记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和各地各类企事业单位驻广州办事处、联络站,均应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
根据中央办公厅《通知》精神,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级组织、街镇用定额管理的公费订阅报刊必须首先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街镇以上机关单位和领导干部用公费只能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中央级党报党刊、地方党委机关报刊及对本职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重点报刊。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会同财政、新闻出版及邮政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纠正报刊征订工作中不正之风的力度,对个别影响恶劣的案件要坚决查处。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农村取消农业税后出现的新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订阅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用党费订阅党报党刊的通知》(粤组通字〔2003〕62号)精神,各级党组织订阅党报党刊,应主要由所在单位行政经费负担,用行政经费订阅确有困难的,可从留存党费中按不超过15%的比例(以上年收缴的留存党费为计算基数)拨出一定的党费作为补充经费。对于贫困地区较为困难的农村党支部、中小学校和困难企业党组织,除行政经费能负担的部分外,各级党委可用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留存党费统一订阅党报党刊免费下发各基层党组织,或直接下拨给基层党组织作为订阅党报党刊的补充经费。凡用党费订阅党报党刊的,应首先保证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并应重点保证基层单位特别是贫困地区较为困难的街镇、村(组)、中小学校和困难企业的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建立健全用党费订阅党报党刊的具体操作办法,切实加强对用党费订阅党报党刊工作的管理和检查监督。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捐献给贫困地区,实施文化扶贫。工商企业订阅 《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支出,或者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可按规定比例享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各级党委纪检、宣传、组织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抓好订阅范围和用公费、党费订阅等有关规定的落实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解决。
三、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任务落实到位
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本地本单位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的完成情况。有关部门要有专人负责,抓好落实。2008年我市继续实行“分解指标、集订分送、凭卡考核”的方法。各级党委的有关工作部门要联合行动,根据市下达的征订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宣传部门要牵头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掌握进度和指标完成情况,并注意跟进督促抓好落实;组织部门要从按照规定比例提取的党费中拨出专款,给困难企业(困难村)党组织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各级财务结算中心对订阅《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要确保资金,优先办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工、青、妇组织、中央、省委托广州市代管的单位以及没有归口管理的部分单位的征订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做好指标下达和督促、考核工作。市直各部、委、办、局机关党委(党总支)要承担起协调、督促本单位订阅工作的任务。邮政部门要及时做好收订进度的统计,并向当地党委宣传部门或协作单位反馈。各区、县级市,各局、总公司所属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征订任务的,要先用行政经费或留用党费垫支统订差额,再逐一查漏补缺、及时补订。已实行垂直管理的工商、金融等市辖代管单位,负责向下属派出机构分解指标,落实收订工作。
各级各单位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的经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党刊发行的新途径、新办法。要大力推进《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
重点党报党刊进报刊亭零售工作,使报刊亭成为展示党报党刊形象的窗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
四、确立集中征订时间和地点,及时检查督促
今年集中收订的时间为12月3日至12月7日(星期一至星期五)。
1.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部、委、办、局,中央、省委托广州市代管的单位,无归口管理的部分单位的收订点分别设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内。
2.各区、县级市在各自的机关大院内设点组织集中征订。
3.《通知》中单列的各局级单位,由各单位与邮政部门联系,在12月7日前自行组织集中收订。
各单位具体承办部门要主动做好收订的协调组织工作,认真填写、回收征订考核联(回执),及时掌握进度,检查督促。收订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完成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并将考核联和征订发行情况汇总报市委宣传部。
根据中央办公厅和省委办公厅《通知》精神,我市《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行工作参照本《通知》精神执行。各级党委在确保完成《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征订任务的同时,要切实做好《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的发行工作。
附件:1.广州市2008《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订阅任务指标分解表(略)2.市直系统2008《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订阅任务指标分解表(略)3.广州市2008《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征订参考表(略)4.市直系统2008《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征订参考表(略)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
二○○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关于参观州市人民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设计10-30
参观随州市第一看守所警示教育心得体会10-07
参观纪念馆活动总结07-17
参观地震博物馆活动总结09-16
工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个人总结07-12
参观记作文500字 参观3D画展07-14
【企业参观邀请函】 参观邀请函10-06
关于我县人民调解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09-27
镇人民政府关于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总结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