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上机作业

2025-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各个上机作业

各个上机作业 篇1

1、利用馆藏数据库,检索出郑州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刘荣增教授近三年所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出检索步骤及结果。(结果可截屏)(万方博硕论文库)

2、利用馆藏数据库,检索北京大学老师撰写的题名含有“管理”或“市场”的学术论文,写出检索步骤及结果。(结果可截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3、利用馆藏数据库,检索出《随遇而安》这本书的序言部分(结果可截屏)。(超星电子图书)

4、检索与课题“基于信息交流视角的档案、图书、情报管理一体化研究”相关或相似文献,写出检索步骤,检索词及结果。(结果可截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提取关键词)

注意事项:

请各位同学将过程写出来,以Word文件保存。保存文件名为班级、姓名学号。如:工业工程131张三45(45为学号后两位)。

班长负责将本班作业收齐全,以班级命名文件夹。比如

各个上机作业 篇2

笔者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操作》(第3版)。该书采用我国目前最优秀的用友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U8作为操作软件,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总账和报表两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具体描述和应用性操作。难能可贵的是,该书设计了一家中型国有企业2007年12月份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作为业务内容,并将其贯穿于阐述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应用操作的每一个过程,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的规定对业务进行处理,数据结果完全正确,可以放心使用。

笔者在上机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交电子版作业,主要包括账套、报表两个文件夹,具体内容如下:(1)账套文件夹,即学生输出的总账账套;(2)报表文件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下分别对这两个子系统的上机作业检查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1. 总账子系统

总账账套包括核算单位的所有会计信息,如凭证、账簿、汇总表等,内容丰富,因此给教师检查作业带来一定困难,不清楚检查哪些项目好。其实问题很简单,熟知会计软件的设计原理就会明白,账簿及科目汇总表都是以凭证文件为基础得到的,所以在检查上机作业时根本不用检查凭证,只要检查学生的全月科目汇总表是否正确、发生额及余额表(在实现计算机记账后,用户多用余额表来代替总账)是否正确即可。

但还有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平时上机缺勤,到交作业时就动起了歪脑筋,想拷贝别人的账套或者请别的同学帮助完成,因为他觉得凭证太多了,输入很费事。对于这样的学生,光说教是不行的,笔者的经验是对上交的实验作业提出一个要求,即制单人必须是学生本人的姓名,否则视为作业不合格。教师在检查作业时,除了看全月科目汇总表、发生额及余额表数据是否正确外,还要看其制单人是否为本人。具体检查步骤如下:“凭证”→“查询凭证”,出现“凭证查询”窗口,选择好条件后按“确认”,如果“制单人”部分出现该学生姓名则该项目作业正确(如图1所示)。

2. 报表子系统

报表子系统的检查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3项,都要看最终结果是否正确。具体来说:(1)资产负债表,要检查最后一行“资产合计”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的期初、期末数是否相等,并与正确数据一致。(2)利润表,要检查最后一行“净利润”的数据是否与正确数据一致。(3)现金流量表,分别检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数据是否与正确数据一致。

但还有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交上来的报表,其数据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是拷贝别人的报表,所以教师检查作业时必须辛苦一下,重新引用学生本人的账套,看能否生成正确的报表数据。具体操作如下:在打开学生交上来的报表文件后,点击“数据”→“账套初始”,在“账套及时间初始窗口”中输入该学生的总账账套号及会计年度(如图2所示,该学生的总账账套号及会计年度在上述总账子系统检查时已知)。之后进行“数据”→“表页重算”操作,即可生成所需报表。

另外,以上作业检查应注意的问题并非仅针对教师,也可以在上机操作之前就明示给学生,使其不存一丝侥幸心理,老老实实做好上机作业,从而取得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日胜.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操作[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瑞君,蒋砚章.会计信息系统[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5-96.

计算机基础上机作业安排教案 篇3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次

打字练习(上机实训一)实验目的:

1.熟悉键盘布局

2.了解键盘各个部分的组成及各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掌握正确的键盘指法

4.掌握五笔字形输入方法

第二次

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上机实训二)实验目的:

1.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方法,并熟练使用。

2.掌握对桌面、窗口、对话框、菜单的基本操作。

3.掌握对任务栏、“开始”菜单的基本操作。实验内容:

1.通过对桌面图标的操作,熟悉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右击等几种常用操作。

2.通过对“我的电脑”窗口的操作,掌握对窗口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任务栏的调整,掌握对任务栏、“开始”菜单的基本操作。

第三次 文件及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上机实训三)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建立、改名、删除、复制、移动等基本操作。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实验内容:

1. 利用“我的电脑”窗口,创建文件夹。在D盘下创建个人文件夹,用户自己为文件夹命名。

2. 利用“我的电脑”窗口,创建文件。在D盘的个人文件夹中,创建一个文本文档为mytext.txt,并在文件中输入文字“这是我建的第一个文档”。再建一个名为“我的文件.txt”的文本文档。

3. 将mytext.txt文件改名为“文件1.Txt”,将“我的文件.txt”改名为“文件2.txt”。

4. 在个人文件夹中,再建一个名为001的文件夹,将c:winnt文件夹中的任意4个文本文档,复制到001文件夹中。5. 将“个人文件夹”中的“文件1”、“文件2”移动到001文件夹中。

6. 将“个人文件夹”中为“文件1”创建一个快捷方式,并命名为“快速打开”。7. 利用“资源管理器”完成上述各题。

8. 将001文件夹中的“文件1”的属性设置成只读,存档。9. 将001文件夹中的“文件2”物理删除。

10. 使Windows在打开窗口时不显示隐藏文件和系统文件。11. 清除“开始”菜单中“文档”项目中最近使用的文件。

第四次 Windows 2000的更多常见操作(上机实训四)实验目的:

1. 验证Windows 2000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学会用两种方法进行或文件的复制和移动。

2. 学会资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3. 掌握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掌握查找文件、改变文件属性及“回收站”的操作。

4. 掌握Windows基本设置的操作。

实验内容:

1. Windows多任务的验证及基础文件操作 2. 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基本操作 3.Windows 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4.Windows的设置

第五次 Word文档的编辑排版(上机实训五)实验目的:

1. 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输入、打开与保存。2. 掌握文本的选定与编辑。3. 掌握首字下沉的设置。4. 掌握字符格式排版。5. 掌握段落格式设置。6. 熟悉文档的页面设置。

实验内容:

1. 建立一个名为“文档的编辑与排版.doc”的Word文档。2. 在新建立的文档中录入文本,并保存。

3. 设置“在遥远的地方”的字体为黑体、空心;字体颜色为红色;字号为二号。4. 把最后一段中“去为我寻回那从来没见过的故乡”的文字设置为:倾斜、加下划线(波浪线)。

5. 设置最后一段的段落缩进为:左1.5厘米,右1.5厘米;行距为1.5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

6. 对第一段设置首字下沉,下沉2行,距正文0.2厘米,字体为隶书,字号为小初。

7. 为整篇文档设置任意字符底纹;页面边框为方框。

8. 设置第一段的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最后一段的对齐方式为:居中。9. 把整篇文档的字符间距设置为:加宽2磅。10. 设置文档的页边距为:上、右各为2厘米,下、左各为3厘米;纸型为A4。

第六次 Word的表格制作(上机实训六)实验目的:

1. 掌握表格的建立。2. 掌握表格的编辑。3. 掌握表格的格式化。4. 掌握表格的计算功能。

实验内容:

1. 新建文档,并在文档中按照“样表1”的要求,创建表格。将文档以“表格1.DOC”为文件名保存。

2. 按照“样式2”要求,对“样表1”进行编辑和格式化

第七次 Word的图文混排(上机实训七)实验目的:

1. 掌握插入与编辑图片的方法。2. 掌握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的方法。3. 掌握文本框的使用。4. 掌握图形的绘制与编辑。5. 掌握分栏的方法。

6. 掌握设置页眉与页脚的方法。

实验内容:

上机实训七

第八次 Word综合练习(上机实训八)实验目的:

一个插有水印的文件,分别用图形和文件制作。将其保存在D盘的自建文件夹内。

实验内容:

上机实训八

第九次 Excel的基本操作(上机实训九)实验目的:

1. 掌握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2. 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3. 掌握数据的编辑修改。

4. 掌握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删除和重命名。实验内容:

1. 启动Excel,创建、保存工作簿。

2. 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智能填充数据。3. 编辑修改工作表的数据。4. 管理工作表。

第十次 Excel 2000公式与函数的运用(上机实训十)实验目的:

掌握Excel2000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 利用公式计算 2. 利用函数计算

第十一次 Excel 2000工作表的格式化,Excel 2000图表的使用(上机实训十一、十二)实验目的:

1. 掌握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

2. 掌握嵌入图表和独立图表的创建方法 3. 掌握图表的编辑操作 4. 掌握图表的格式化方法 实验内容:

1. 数字格式化 2. 字体格式化 3. 对齐格式化 4. 边框格式化 5. 底纹格式化 6. 列宽调整 7. 创建图表 8. 图表编辑 9. 图表格式化

第十二次 Excel 2000数据管理(上机实训十三)实验目的:

1. 掌握数据清单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 2. 掌握数据透视表的操作 3. 掌握页面设置及打印等操作 实验内容:

1. 数据排序

2. 数据筛选(自动筛选、高级筛选)3. 分类筛选

4. 数据透视表的建立与操作 5. 打印输出

第十三次 演示文稿的建立(上机实训十四)实验目的:

1. 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操作 2. 掌握文本录入及格式化操作 3.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的方法 4. 掌握幻灯片的编辑方法 实验内容:

1. 利用设计模板建立演示文稿 2. 录入文字并且格式化 3. 对象的插入及编辑 4. 保存演示文稿

第十四次 外观与播放效果的设置(上机实训十五)实验目的:

1. 掌握幻灯片的外观设置方法 2. 掌握幻灯片动画效果的设置

3. 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超级链接的方法 4. 掌握幻灯片的放映方法 实验内容:

1. 更改设计模板 2. 更改配色方案

上一篇:2018中学少先队工作计划下一篇:如何处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