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通用11篇)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 篇1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分析中职体育教学对素质教育各方面的促进作用,旨在重视中职体育教学,使中职体育教学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作 者:洪彬彬 朱贺来 作者单位:洪彬彬(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河南,南阳,473002)

朱贺来(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研究生院07级,江西,南昌,330000)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 篇2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探析

作为一种特色化的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面对的是初中毕业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就业, 因此,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主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所设计。如果中职学生要想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并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掌握其他技能的基础性内容的语文, 必须在其课程融入职业化教育特色。唯有此, 学生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从而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机遇。

1 对中职语文职业化教育的教学特色解析

中职语文职业化教育教学特色是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要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找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两者之间的契合点, 使两者实现互相沟通衔接, 通过职业规划的指导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一,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实际, 在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将语文中“听、说、读、写”能力渗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实际操作中, 通过能力培养和职业化的结合,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二,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通过对语文教学和学生专业素质制定培养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参照专业岗位的属性, 培养学生专业化或者是职业化的语文学习思维, 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 使之具有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从而使职业化教育的教学特色得以体现。

第三,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只有注重教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才能体现出中职语文职业化教育的教学特色。总而言之, 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不但能够充分彰显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化教育特色, 还可以实现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2 中职语文教学目前的状况

当前, 中职学校更加强调技能教学, 忽视了对学生文化课的教育。对于学生、教师、学校来说, 语文教学好像只是一项程序性工作。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相比, 中职语文教学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不同, 专业针对性、职业指导性和生活实用性缺乏,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相脱离,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传统的纯知识传授问题, 未切实有效的落实职业化的教学观念。

3 中职语文教学融入职业特色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语文学习特征发挥和突显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 大量的劳动生产、服务行业、营销等行业需要相关工作环节的综台型和精通专业技术人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中职教育应运而生, 和高等教育不同, 中职教育需要实际操作活动长于它所需要的理论学习时间。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应该用最短时间发挥和突显专业化特征,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强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授课特色, 不但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特征发挥和突显, 而且能够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通过把握中职教育就业方向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3.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然而, 专业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素质水平的要求是相同的, 如果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 即使在专业方面再优秀也不利于自己的发展。而在中职语文教学融入职业特色,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优秀的职业道德的培养, 进而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职业人才, 为职业教育做出贡献。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

作为教学的主体和教学活动的主要成员, 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必须从被动变主动, 学习才是迈向成功的捷径。所以, 学生必须正确认识到学习的成果与工作目标是成正比的。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 中职生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应该以沉着冷静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这会使中职语文教师工作更具复杂性, 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学科专业性知识同时还需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及时了解, 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征对教学做出调整。中职语文教学不但要体现独特的职业特色, 还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4 实现中职语文职业化教育教学特色的途径

4.1 教学目标应分层次设置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其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 为学生就业服务。目前, 中职学校的所有专业采用相同语文教材, 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 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 在语文的多元影响和要求下, 学生不但可以形成不同专业的具体专业能力,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 形成独有的职业特色。例如, 口语交际能力方面, 对于航空铁路服务、旅游、市场营销等侧重于动“口”的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 除了要完成“基础模块”的语文语言知识学习, 还应该掌握“职业模块、拓展模块”所要求的口语交际应变能力;而对于园林艺术、汽车修理、机电、数控等侧重于动“手”的理工农科专业的学生而言, 语文教学目标设置在“基础模块”的层次就已经可以了。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师进行同一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学目标设计也应有所不同。中职学校的专业是多样化的, 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和潜在的智能, 确立最合理的教学目标, 才会发展和提高中职生语文素质。

4.2 实施多种教学手段, 实现语文课程与专业教学无缝衔接

中职语文教学只有践行因材施教、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将语文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相融合, 才能凸显语文教育工作的职业性。与此同时, 中职语文教学还需参照中职院校专业的属性, 运用分层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实现语文课程与专业教学无缝衔接。在职业化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 对文秘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 应注重对其公文写作等知识和技能的讲授以及对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的训练等;而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 应注重写作财经类文章。因此, 教师必须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自身的职业特点与学习特点, 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让学生能够切身感悟到自己的职业需求, 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开启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 打开其职业生涯的大门, 凸显中职语文教育职业化教学特色。

4.3 增加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应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除了让学生学习之外, 教师更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职业化的教学环境, 这样在学生就业以后会更加适应并做好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 还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 培养其良好职业道德和塑造其职业精神, 使他们认识到工作的责任性。在设置相关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来进行教学, 以让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不但能够获得对自身职业全面的认识, 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总而言之, 作为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语文教学只有不断发挥职业化教学的特色, 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才能被提高, 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自身竞争力,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卉.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实用性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15 (10) :366.

[2]克然木, 阿布拉.基于职业化教育的中职语文教学探讨[J].才智, 2013 (33) :59.

促进中职化学教学的路径探析 篇3

【关键词】中职 化学教学 路径 教学

受中国传统思想与教育模式的影响,选择到中等职业学校上学的占比越来越少。即使来中职来读书,诸多是因为成绩不佳,选择有限。所以大部分中职学生存在化学基础比较差,甚至出现零基础现象。与此同时,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或者00后,他们个性特征明显。为了更好的提升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思考。

1.全盘摸清掌握中职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中职化学教学要因生制宜

受到中国整个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全国的高校(本科、专科)在招生过程中大多存在入学门槛降低的现象,以此来争取生源。由此可以推断,中职学校在整个招生过程中只能处于尴尬境地,导致原本就存在招生困难的中职学校雪上加霜。基于这样的背景,中职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与生存,逼的没办法时,被迫降低招生目标与水准,把初中没有毕业甚至初级小学的毕业生都招进来充当生源,结果必然导致中职生整体的素质降低,基础公共课的基础较差,而且90后与00后个性又比较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化学作为中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化学课程的重要性与中职生化学基础(大部分化学基础相当薄弱,甚至部分学生零基础)形成强烈的反差。按照中职化学的教学大纲,中职化学理论性、实践性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水平,或者大致相当。自然对于化学基础薄弱或者零基础的中职学生来说,厌学、不爱学、学习上存在困难、缺乏自信就在大部分中职学生身上显现。

基于中职学生化学基础情况,为了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中职化学老师在学生入学之前就需要进行摸底考试,基于班级的成绩分布情况,考试成绩的P值情况,合理确定中职化学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在教学的过程中,中职化学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教学心态,对中职学生要求低一些,与此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讲解更多化学作为基础的知识点,还可以考虑班级的分层次、分班教学,一定让学生能听懂,愿意学,想学,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促使学生的学以致用。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意愿,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与实用性

心理学上讲动机,动机对于人的行为有良好的支配作用。有什么要的动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只有学生对中职化学的学习产生动机,那么才会提升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产生动机的前提的兴趣,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导向、引领、指引的作用。中职的化学教师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把化学知识融入现代生活,溶入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与实用性,如通过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奇。一方面,要求中职化学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如互动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等,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中职化学教师可以尽可能多的采用实验室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中职化学实验的魅力。第三,中职化学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强调对中职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关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3.实验就是化学的解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意愿

化学的性质就是强调以“实验”为基础,化学的教学,无论在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职、大学阶段,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自然可以看出实验在化学的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基于化学的实验,中职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生动而活泼的化学反应状况,进而知道什么是物理现象很么是化学现象,加深学生对于苦涩难懂的化学现象的理解程度。与此同时,通过实验的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还可以增强中职学生自己的動手能力,提升其化学实验的技能。加强中职化学的实验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勇于探索的奥秘,培育其科学严谨的态度。课堂的演示实验与化学实验室的真实实验,是中职化学教学实验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的这两个部分,对于中职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促进作用。

4.中职化学的教学与学习,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做到学为所用

化学课程作为全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学习任何一门专业所必须掌握的。由于中职学校专业众多,大多都是技能型专业,因而,中职化学教师在开展中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仅仅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开展教学,增强化学基础课程服务于学生所学专业的力度。中职化学教师要仅仅围绕学生的专业,自动调整中职化学教学的内容、侧重点、教学目标等。

5.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史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古老而有用的学科,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化学发展史也是人类探索社会发展,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一部历史。在中职化学的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讲述著名化学家的故事,讲述他们为化学所做的贡献,讲述他们的科学研究精神,给化学的学习增加了一抹人文的色彩。培养学生向化学学家学习,努力专研,培养科学态度。

6.注重生活化学的引入,开阔学生的眼界

中职化学教师在中职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化学的引入,开阔学生的眼界。如新闻上经常报道的食品安全事件,三氯氰胺、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等等,这些与化学嘻嘻相关,与人民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教师多引入生活化学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赵华.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5).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 篇4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在素质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学校体育如何发挥其作用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道德教育、个性教育等许多功能,它在推进素质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理论和现象因素,分析了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以及体育在国民素质建构和个体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同时针对体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体育;促进作用;建议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进年来,体育教育界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阐述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体育教学为素质教育做出的贡献。然而从学校体育方面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有助于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也能使体育教育更好的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表明,体育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智力、提高心理素质、发展个性。因此,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素质教育的理解及特征

素质教育的理解。人的素质既指先天的自然特点,又指后天的一系列社会品质,因此我们从教育的观点考虑人的素质时,应该把自然的本质和社会本质结合起来,并且着重于人的社会本质。据此特点,所谓的素质教育即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展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特征。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应试教育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而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础特征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更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更注重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更具有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二、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素质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忧势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所决定的。马克思在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他指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三种东西,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他还在《资本论》中写道:“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毛泽东1917年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1、学校体育首先应是生存教育

学校体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运动,也就是说体育是通过运动所进行的教育,体育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尽管今天生活在都市或农村的学生不必再到原始森林里去谋生,但是今天的体育与“生存”的关系依然比较密切。因为,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赋予了“生存”二字新的内容。现代人也许不必再去和猛兽或自然环境抗争,但却要去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以免被淘汰,还要预防运动不足导致的过度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寿命延长的趋势日趋明显,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应运而生,而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不但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心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和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2.2、学校体育其次应是道德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些人道德素质的每况愈下,道德沦丧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当务之急,但道德的修炼不是坐而论道就能够功德圆满的,道德的养成需要学生个体的身体力行。道德问题又往往是与利益的竞争相联系的,道德的培养也需要在竞争的情况下进行方能见效,体育恰恰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这样的机会,体育的内容载体之一是现代竞技运动,其不断完备的规程,规则体现了一种社会的道德期盼,参与其中便会使人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也能够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如足球竞赛中要求队员之间要团结协作,队员要服从裁判、尊重观众,要正确对待比赛,要正确对待胜负等等,所有这些都使队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还表现在通过参与或观看体育比赛,提高了整个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为运动健儿的胜利更为祖国的荣誉欢呼雀跃,无处不体现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

三、体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指出:“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人的道德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规范只有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而逐步培养与完善.体育教学具有把身心活动内容和要求、意识与动作、理论与实践等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特殊功能,因而有利于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要求在活动中付诸于实践,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体育锻炼具有教育性、集体性、竞争性、应变性和规范性等特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竞争意识,创造、应变、协作能力,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精神和文明行为,等等。

体育教育能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我国文化历史悠久,体育的发展源远流长,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体育文化。例如,古代的足球、马球、毽球、拔河、骑马、射箭、奔跑狩猎等体育文化遗产。体育教学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科学素质的发展。集体体育项目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战术的配合才能完成。学习篮球、排球、足球、接力等项目,学生经过技术、战术的学习与配合,明确团结协作、集体配合的重要性。这样,就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明白要取得胜利,光靠个人是不行的,强调集体力量的伟大,个人若脱离集体便难有作为。同时,体育教学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要求,都有强烈的集体性,无论开展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或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参加长期规范而严格的体育活动,能增强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创造优异成绩的过程,也是不断超越障碍、征服困难、走向胜利的过程.体育比赛能表现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培养勇敢、顽强、坚毅、果敢、自信、积极向上等品质.因此,运动的竞争充分表现在个人的技术、战术、智力和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竞争,在竞争中促进和完善各项素质的发展.此外,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能陶冶情操,缓解心理紧张、压抑和烦恼,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

四、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建议 4.1明确体育教育观念 未来学校体育的整体战赂思想是: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学校体育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正确健身技术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通过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进行德育教育,增强积极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达到“强身健体、育人”的目的,正确对待体育考试。4.2、完善体育教学师资力量

建立一支有现代教学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的精神;有讲政治,讲纪律,讲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应努力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加速从经验型向开拓型、研究型的转化;具有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水平,能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开发人、塑造人,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益于学生的体育活动。4.3、加大体育教育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各地的建筑教学设施,修建和完善相应的体育活动场所,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空间。

4.4、保障实施

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学校实施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结语

学校体育的功能绝不仅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如其他还有健身、增强体质的功能,竞技的功能,娱乐的功能,社会交往的功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功能等等,它们对推进素质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不一一列举。

素质教育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都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构建、选择、改革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1] 步德寿,体育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王汉澜,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 王志意,素质教育中高校体育的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05,2(26);

[4] 韩桐,体育对大学生道德健康的促进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6); [5] 陈志军,反思性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6] 李涤非等,从素质教育角度看体育教师素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 [7] 步德寿,体育学[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 篇5

在我国目前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护士们的人们精神,确保他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做到“以患者为本”。本篇文章就主要围绕护理教学事业展开分析,探究人文教育在其中应用的意义,以及护理教学的现状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策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机制,真正将人文教育融入护理教学中,从而促进护理教学发展进程。

引言:在护理教学中不仅仅涉及到严谨的、大量的科学理论知识,还包括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理念,我国教育事业长时间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护理教学也不例外,很长一段时间内,护理教学中老师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更缺乏对学生人文观念的培养,比如说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等意识。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已经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加速护理教学事业的改革,建立并完善护理教学模式体制,从而提高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全面提高我国护士的综合素质。

一、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一词有着极为丰富的含义,它最早出现在《易经》中,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人的价值、人的个性,这是和野蛮时代的区别所在。人文教育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将优秀的成果转换为人的内在品质,让人们通过学习获取更滋润的心灵,思想道德观念得以升华。因此说,教育事业应该重视人文教育,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育,促进人们得以身心健康发展。

二、人文教育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护理教学一直强调专业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训练,但是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使得很多学生人文素质不高。比如说很多专业成绩较高的护士生,有着很差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只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需要在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极高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的`提高。总的说来,人文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护理业的发展进程。

三、人文教育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加强护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应用,符合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人文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人文教育来促进护理教学事业的改革进程,从以下几个具体策略做起:

(一)教学理念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

长久以来,我国护理教学事业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不符合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培养应该充分融入护理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人文教育,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有着良好专业素养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推动护理业的发展。在实际护理教学课程中,将人文教育理念充分融入其中,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真正改变传统护理教学观念,构建新的教学体系,遵从新课改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彰显人文精神。

(二)开设人文课程

人文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促进护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为我国护理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各教学机构应该通过开设人文课程,比如说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与交流培训、音乐欣赏、形体锻炼等,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在人文课程的进展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需要注意的是,人文课程的实际开设中,老师要做好教学总结和教学评价工作,确保评价机制的公平公正。此外,通过人文课程的开设,还能真正提高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育护生在实践过程中即使面对的是模型人,也要体现人文关怀,为将来实际面对患者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通过人文课程的开展,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还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医学观念。

(三)重视人文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任何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护理教学改革中实施人文教育,也必须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做起。通过定期培训、科研活动的开展等,提高护理教师的职业道德,确保老师爱岗敬业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真正丰富学生的人文思想、引领学生树立正确道德品质。

此外,护理教学的改革还能够从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做起,比如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样潜移默化地慢慢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确保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中职学校创客教育开展策略探析 篇6

【摘 要】该文对中职学校创客教育的开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创客空间资源的设置、创客教师团队的组建、创客教学的实施等几方面的阐述,提出了在中职学校建设创客空间、以创客教育模式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创客教育 开展策略

一、中职学校开展创客教育的积极意义

目前,全球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教育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然而中职学校创客教育处在发展的最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十分缺乏,中职学校创客教育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打造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口和特色发展的新亮点

在“新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创客教育作为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DIY的理念、项目学习等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既可以成为职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口,也可以作为中职学校特色发展的新亮点。

(二)引入创客文化,鼓励中职学生追逐梦想、实现创意

创客运动使得创新创业的门槛得以降低,在中职学校引入创客文化,开展创客教育,就是为中职学生量身定制一个追逐梦想、实现创意的平台。

(三)以跨界方式学习,实现职业教育的“做学教一体化”

开展创客教育,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学习,由浅入深参与不同难度的创客学习项目,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手段,实现在团队协作、创新问题解决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成长,实现跨专业、跨领域的“做学教一体化”。

二、创客空间资源的设置

(一)工作台

工作室内部布置以简洁明快为佳,可以同时放置固定工作台和可拆卸工作台。固定工作台用于放置3D打印机这类不经常搬动的设备和学生焊接工作区;可拆卸工作台方便改变创客空间的格局或者释放空间。

(二)各种设备、材料和资源

1.用于加工制造的小型焊台、手持多功能电钻、多用锯套装等。

2.用于电子设计和装配的创意机器人套件、Arduino学习套件、智能家居学习套件、互动媒体学习套件等。

3.用于检测和维修的数字示波器、实验室工具套装、防静电工作台等。

4.用于展示和收纳的桌面型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激光打印机、工作电脑、不用规格的储物盒等。

5.用于线上线下学习的教材、书籍和各类网络课程等。

(三)整体环境

工作室内部从纸质资源到数字资源,从本地数字资源到网络资源,从手工加工工具到自动化加工工具,尽量做到安全、环保、丰富多样,营造良好的创客空间环境。

三、创客教师团队的组建

作为创客教育和活动的关键一环,教师团队的组建显得尤为重要。创客教师团队要有效整合不同专业背景和校内外各种来源的师资。

(一)充分调动本校各学科、各专业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加入创客教师团队,并做到真正有实质性的合作和整合融通。

(二)引入大学研究力量的加入。邀请相关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加盟创客空间建设,参与创客教学计划的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创客空间的管理与指导等工作,同时协助大学教师和学生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等工作实现双赢。

(三)争取企业力量和专业创客的注入。加强与各类经营创客类产品的企业的联系,以期得到相关企业产品和技术上的支持与帮助;邀请各类专业创客来校做演讲和指导,让学生能得到专业创客的现场指导。

(四)欢迎学生家长的参与。用心挖掘在产品创意开发、电子、工程制造等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学生家长,让这些具有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家长参与到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中来,作为创客师资力量的有效补充。

四、创客教学的实施

创客教学要根据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好教学活动,由教师团队引导学生走进创客教育的世界,让学生能够自然沉浸于教学活动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协同合作、学会学习。

(一)常规实训课程教学

常规实训课程教学,即将创客教学活动作为单独一门实训课程让全校(或部分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学习。同其他实训课程一样,采用项目教学,以“做学教一体化”为主线,设计为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的模块:

1.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模块。入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如各种测量仪器的基础知识、工具的使用流程等。

2.模仿型项目模块。创客创新的过程也是以模仿作为起步。常规实训课程教学在初期起步阶段会设置一部分由教师给定目标与操作流程的模仿型学习项目供学生练习。

3.线上查阅式和开放式学习模块。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从教室里扩展到无限的网络空间。

4.挑战型项目模块。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能力后,就可以为他们设置只给定大致范围但不规定具体内容的创作任务。让学生自己确定团队的创意项目,完成主题构思,并完成全部创造过程。

(二)专业创客指导活动

邀请专业创客通过讨论、答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解答、建议与指导,甚至带领学生制作作品。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的领域里,在专业创客的指导下从业余走向专业。

(三)竞赛活动

定期举办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率,使年轻有为的学生创客团队脱颖而出。

(四)体验营活动

体验营活动主要以校园文化节或开放日为主,以学校创客空间为展示平台,将学生创客们的创意作品与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分享,展示创客教育成果。

五、结束语

中职学校创客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同时,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社会与学校的无缝融合,尤其需要行业企业、公益组织、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总之,中职学校创客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虽然面临许多艰难险阻,但必将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 篇7

1.微课的定义及制作方法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的定义是由美国的学者最先提出,在中国是胡轶生先生首次提出。微课主要通过视频作为传播的媒介,也包括音频、演示文稿等其他形式。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将教师的某个教学环节录制下来,将其制造为短小的视频,帮助学生学习。

微课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在教师的授课中,利用录像机将整个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包括演示文稿的内容和教师板书的内容,录制结束后,可将视频作为一个整体,或将其分解为某一课程内容的讲解过程,并将其上传到网上,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题型的讲解,方便学生下载学习。

2.微课的特点

微课教学的独特的学习方式,在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录制视频的长短进行制作,学生可以选择完整教学活动的视频,也可以选择某一教学环节的视频进行学习,短小的视频时长十分钟左右,其中的教学内容较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的需要,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可形成完整的小规模课堂。

微课中可以是对于某一具体知识点进行解析,使学生选择自己掌握得不好的知识进行巩固学习,能够突出学生的学习重点。学生对于手机、电脑的使用普遍程度不断提高,相比于传统的板书和课本以及辅导书,学生对于电子设备的兴趣更高,教师将教学视频等微课资料上传到网上,学生通过网络自行下载,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只局限在课堂内部,学生能够掌握自己的学习时间,随时学习,保证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动力利于自己学习兴趣的提高。

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希望在毕业之后能够有一技在手,改善自己的就业情况,中职学校更关注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文化课的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在中职教学中,首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高,认为英语在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在课堂上不是很认真;其次中职的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只是进行传统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的传输,不能意识到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感觉英语的课堂无趣,不断增加对英语的消极情绪,部分教师也存在职业教育中的英语学习无用的思想,不能端正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也传播英语无用的思想,更加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后,教师的授课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大多重视对于语法的讲解,为应试教育服务,英语学习的重点是对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将运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的意义。

上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和教师都很辛苦,但是却没有收到相应的回报,是典型的高耗低效的情况,中职英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英语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就业的技能的同时,还发展自身的其他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使英语课堂不再是催眠的课堂,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在课堂中应用微课教学,能够使教师为每一位学生服务,根据每个人学习的不同的状态,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通过微课对于学生掌握不熟练的知识进行巩固强化,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探讨教学问题,教师通过自己制作微课视频的同时,对于新课程的知识进行梳理,利于教师对于知识进行更熟练的把握,使教师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能够及时改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服务。

4.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的应用

在现阶段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和教师的首要任务,将微课引入中职英语的课堂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大大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4.1 课堂教学

教师对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在复杂的课本中,学生可能找不到预习的重点,使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出预习的效果,此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微课的辅导,教师可以通过对于知识进行理顺,将琐碎的知识点聚集为一个整体,例如教师可以明确表示出每一部分侧重培养的能力,例如“speaking”、“listening and speaking”,学生通过明确的标注,能够使学生对于学习的能力一目了然,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能够在各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为课堂的学习做准备。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应充分发挥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使其付出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效用。课后复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必备的流程,学生在接收新的知识后,应该对于之前学过的课程进行及时的复习,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的相关内容,为学生制作复习视频,使学生在接收新知识前能够对之前学习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巩固学习过的知识。在巩固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为新的课程做好铺垫,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中能够自然的过渡,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在新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播放,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并在课程的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后续的课堂中能够积极的参与,教师在这过程中,将新课的内容导入,使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方便学生后续的学习。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每个单元按照学习过程划分成为好几个大层面,在各个大的层面又进行了细小的划分,包括word and ex-pressions、notes to the text、organization of the text和listeningcomprehension以及vocabulary and structure等。这些内容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扩大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层面。另外在众多知名教育出版社的英语教程光碟中增加了诸多新颖的课外内容,例如,增加电影片段、英语歌曲、英语诗歌、小组讨论、英语写作等部分,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英语环境。

在中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存在很多难点,学生可能对英语的表达顺序以及语法不了解,造成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选取教学中的难点部分,播放视频,并结合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在这种强化的训练下,能够突破问题的难点,找回学习的自信。

在英语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该通过一定的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筛选出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观看,视频中应该包括对于所学知识的简介、相关领域的拓展知识、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的习题,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2 自主学习

微课教学的引入不仅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课的时间外,还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大量的时间,教师将授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重要的教学环节制作为微课,上传到网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时间和地点,自行进行下载,对于自己掌握的不扎实的知识进行补充,对于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第二天的学习。

与传统的教材不同,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并且重点突出,学生在能够对知识点逐个击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有兴趣,目的性更强,利于激励学生学习。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对于学习接收的快慢程度也不同,学生通过微课教学法,能够对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反复进行观看,学生也可以调整语速观看,增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新教师初次参与实际的教学工作,对于很多内容不了解,对于课本的掌握不够熟练,在新教师的培训中,可以参考微课视频,在对于课程重点内容的把握、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对于重点知识的讲解方法,新教师都能够收获很多,并在不断参考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养成自己的授课方式和培养自己的能力,构建出自己的授课风格。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引用,还利于新教师的培训,使得新入门的教师能够高速度、高质量的加入到教学的队伍中来,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

5.微课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微课教学虽然具备短小精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优点外,教师还应该合理将微课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盲目的进行引用。中职教育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本身就比较少,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握课堂中利用微课的频率,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学生在面对较多的微课,又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产生压力,对于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对于微课的引用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中职生对于文化知识的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教师在设计微课的时候应该控制时长,避免设计的时间过长,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微课虽然具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但对于一些学习的积极性不强的学生,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下,可以与学生一起观看,并在观看时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与学生探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6.结语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学生范围中得到广泛的普及,具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用微课的教学方法,是现代科技和教育的完美结合,在教育中探索出了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校应该充分重视中职英语教学,使学生在技能培训的同时,强化自己的英语能力,通过对于课堂的教学和自主学习的训练,使学生能够通过对于微课的运用,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迎来鼎盛的时代,在职业教育中,突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在新型的人才要求中,学生也要掌握基本的英语技能,才能在人才中脱颖而出。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出发,首先探讨中职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其次对于微课的定义以及制作的方法进行介绍,再次总结微课的特点,最后,就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并探讨在引进微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利于我国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 篇8

关键词 :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49-0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各种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1]包括一些传统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以及礼仪与节日节庆、还有民间传统内容、手工艺技能等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实践经验、人文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所以非遗具有变化性、独特性、综合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

(二)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

“从2000年开始,我国就为很多非物质遗产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2] 紧接着第二年中国的昆曲就申遗成功。我国是现在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代表作最多的国家。到2014年,已经有4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型示范基地得到文化部命名。至此,我国迎来了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阶段。

(三)现存的非遗保护传承的方式。

其实,传承人的保护制度和名录制度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现在我们所知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绵延不断主要是通过人与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和传播的。正是由于是通过人的传播得以延续,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所以这种“活”的文化是传承过程中最脆弱的部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很多的民间艺术形式。

因为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民间艺术内涵的不断扩大,很多的民间工艺被相继发掘出来,人们也开始深入的思考对民间艺术具有的价值。比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得到广泛关注的巴蜀民间艺术。巴蜀民间艺术具有历史的文化记忆,蕴含巴蜀传统文化的根基,反映了巴蜀地区民众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心理审美结构等,体现了巴蜀地区文化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非遗中的民间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经济发展资源、教学教育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稀资料。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来源,是中华文化多样发展的体现,是国家和民族得以存在的基石,更是人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活水源头。例如,很多民间文学就是源于远古时代的传说,它们反映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连接了现代文明和传統文化。我们可以活态的了解不同的时期的人类生产发展水平,民族民俗风貌,生活习俗思想等等。并在承载过去具体的历史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使人类文化更加丰富,充实,具有多样性。

(三)非遗不是创作艺术。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原汁原味未经创作的传承到现在的。只要是经过人为的改造,都不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指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艺术表演类、工艺类与节庆仪式类等传统文化,除此之外,例如一些杰出作家的文学作品、著名政治家的政治主张等这些传统文化,都不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艺术教育对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分析

(一)艺术教育主要是学习艺术技巧,方法,研究艺术创新。

传统的“应试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艺术教育侧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创造力。[3]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摒弃涂鸦式灌输式的方法,而是通过互动参与式的一些艺术实践活动激发人的兴趣、让人受教育的过程更加愉悦。艺术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知美丑,辨善恶,从这个角度看,艺术教育有着传统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艺术创作无法脱离民间艺术,应把非遗和民间艺术列入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

随着人们对非遗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是在学校教育中,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4]

眼下,很多学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也特别注重从文化传统中寻找灵感。人们通过对自身的反省以及纵观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也逐渐意识到保护非遗对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像陈至立所说的,“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5]

近年来重视、保护非遗热潮的来临,很多大学都投身非遗的保护工作、并将非遗融入到日程教育。全国范围内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非遗教学研讨会,中央美术学院还首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其他高校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而云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又拥有26个少数民族,这种特殊性也造就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丰富的特点,受到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关注,近年来我省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卓效突出。

(三)艺术类高校应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对非遗进行整理保护研究。

高校及文化部门应该引起重视把非遗保护过程中的原始性,真实性保留在艺术教育引进非遗的过程中,[6]特别是艺术类高校,大多都设立了研究非遗的专业机构,如云南艺术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应该把非遗专门机构调动起来,加大力度建设非遗研究人员的队伍,系统有序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研究,真正的把这些专门机构的作用发挥出来。可以定期组织一些面向全校的讲座论坛,将非遗的专业知识普及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将非遗保护融入艺术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然而,我国高校关于非遗的教学内容,真实的情况不容乐观,“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识,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教育不能培养提供文化遗产所需要的社会人才”。[7]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中高校参与程度不够;高校对艺术教育关心不够,更别说还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任务,比如说,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及教学方面;资金支持不足;以及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严重脱离理论。由此可以看出,非遗进入高校,岁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并不明显,暴露出来很多问题。

除了参与程度以外,艺术教育与现实脱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出于现代化改造的目的而对非遗进行的加工处理,很大程度上从本质上对非遗造成了破坏。比如云南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由于其健身性与艺术性兼具,使得其在艺术教育领域一直颇受重视。正是由于这种重视,使得对它的改造更有代表性。比如云南省昆明市老人中心推出的烟盒舞健身操,伴奏音乐采用了现代音乐“迪斯科”的旋律;而作为云南民族艺术研究教育的重地云南民族大学,其体育学院曾经编排了一套民族健身操,在传统的烟盒舞中,动作揉进了现代迪斯科动律,伴奏音乐则既包含传统民间歌舞曲,又融入了现代电子乐曲的节奏。

这样的艺术教育和非遗改造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反而对于非遗的传承造成了阻碍,甚至非遗的原真性都受到威胁,掺入现代元素的传统非遗是否还是原本意义上我们所珍视的文化传统是很值得怀疑的,更何况如果连“徒具其形”都无法做到,又何以要求本质内涵?

艺术教育对非遗保护的促進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非遗保护是原生态保护传承,不能被再创造,而失去原真性;了解非遗应该将民间艺术家请进课堂,而不是艺术家自我理解非遗;应该让高校教师和学生走向乡土,走进田野,亲身感悟非遗的活态人文环境,而不是闭门造车的凭空创作。

基于这些问题,高校要做的还有很多,应该对教师综合素质及业务知识的掌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非遗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要向多元化发展,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注重传承过程中加强推广,特别是可以利用新兴媒体现代网络设备强大的传播效果,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保存录音、录像、摄影、文字等这些大量的资料,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更多的原始资源。最后,应鼓励非盈利组织对于非遗推广教育,高校和研究机构同公益组织想合作,开展相关活动,扩大艺术教育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和教育机构之中,真正回到群众之中,这才是非遗真正的活水之源。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 云南网新闻,2014,1,19.

[3] 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4]张为民,董文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J].2006,(11).

[5]陈至立.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文化报,2005-6-11.

[6]乔晓光.活态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7]靖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J].河北学刊,2009,(4).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 篇9

摘要:中职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普遍存在比较吃力,没有兴趣的现象,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学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开展。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化学教学

一、项目化教学内涵

项目式教学,就是学习者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和得到一般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融合了多种教育理念。其实施的流程如下:

1.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

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合作完成。

4.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

5.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化学项目的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准则,必须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包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

2.实践性原则。化学项目学习应更多地从实际应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项口,不可卞观臆造、脱离实际确定项目。

3.可行性原则。化学项目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难易度,确保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够完成任务,并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

4.启发性原则。设计的项目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设计的项目应有一定的启发性,蕴涵需要探索的问题,能启发人们去思考。

5.整合性原则。项目学习以项目为主线,把多种知识点融在一起,可以达到整合学习内容的日的;学生在进行项目学习时,既要思考,又要动手,还要创造和体验,所以就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整合。

三、项目化教学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1、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这是项目化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根据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教师在构建学习小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在构建学习小组时,要注重结构的合理性。(2)建立明确的小组合作规则。

2、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好组长的作用,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由“演员”变“导演”,这需要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性同时在任务的制定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化学进行分析,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达到学习效果。(2)教师应设计出各种使学生讲话的冲动及表达的欲望的活动。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3)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难合理。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3、检查评估。(1)把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起来。通过组长给小组成员打分,组内成员互评,通过评价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互促,形成评价成绩。(2)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教师除了对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还要对小组学习过程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四、项目化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1.项目化教学能充分调动差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差生的化学成绩,较好地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化学课是以试验为基础的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实验、观察、总结出来的,小组活动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同时让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帮助,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做的过程中也掌握了化学知识。化学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练,这样不论学生成绩好与坏,人人都参与,学生在活动中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支配,将大大激发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能逐渐缩小学生化学水平的差距。

2.项目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在布置任务的同时,给了学生充分的搜索资料,组织材料,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项目化的小组,使学生充分的调动自己的责任心,充分的改变了以往中职化学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游戏的情况,是他们真正的融入到小组中,化学课堂中。与此同时,小组活动活泼了课堂气氛,是学生较喜爱的教学方式。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愿望,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同时,学生们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目标和有更好的表现,他们在课前、课后就有兴趣去积极准备,互相讨论,大大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3、项目化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学生交流活动的平台,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小组成员不断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是相互的、平等的。既克服了有些优生不愿跟比自己差的同学进行操练的心理,又克服了有些后进生怕犯错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毛病,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项目化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每节化学课上能感受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环境和语言的输入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使课堂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课堂小组组织得好与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它来自师生的共同创造,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中职化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化学项目化教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益肯定会出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中职英语情境教学探析 篇10

中职英语情境教学探析

作者/ 李文明

摘 要: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偏低,对英语课程不免缺乏信心,新课改的目标就是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而情境教学作为英语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简单,还能调节气氛。再者,极具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英语教学本身也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所以,需要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一定要是一个逼真的、职业化的情境。在这种导向下,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互动思考,活跃思维,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情境教学实施策略对提高教学实效很有帮助,它对中职英语情境教学探析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英语;情境教学;教学实施策略

经济全球化以来,国际贸易交流日趋频繁,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懂技能的人才如果装备上,更是锦上添花。但是,中职英语的学习现状却令人担忧。在传统观念以及国家现有人才政策的作用下,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全日制高中是每一个学生的第一选择,只有升入高中无望的学生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他们只有薄弱的英语基础,对英语课程普遍信心不足,缺乏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为了找到好的情境教学实施策略,调动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经过自身的实践和总结,完成归纳中职英语教学实施策略。通过情境教学的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轻松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一、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

认识

根据以往经验,中职生直观形象思维强于抽象逻辑思维,学习中常常习惯以感性认识,或者是通过简单行动去接触为主,不善于逻辑推理,把握因果关系,这时,教学互动显得尤为重要。中职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通过安排学生角色完成实际情境

传统的语法、词法、章法讲解固然是必要的,这是基础所在,但对于语言的实践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学生普遍有学了多年英语,却还是开不了口的现象,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语境的缺失,平时实际操作的机会太少,即使有机会,也只是会说打招呼的基本的短句子,英语长句难说出口。所以,需要设计好每一位学生在其中的角色。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根据课程内容,创设出不同的生动的情境。

学生感性认识得到大大加强,感官也得到刺激,学习兴趣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情境教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印象,是在生动地认知新的事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样,语言知识的学习就变得具体化,创设的情境越是有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消化得更快,记忆力也会加深,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或手势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种形象的方法是公认的最易接受、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教授基础英语时,例如话题“采购”,教师可利用实物黑板、橡皮、水果、幻灯片设备等和学生一起来演示购物的场景,或者使用视频让学生模仿表演。

2.生活场景即时锻炼英语思维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实际场景中看到实物,反应英文,即时锻炼英语思维。并且,可以通过二人对话,进行强化会话练习。从而操练句型“would you like?”“What would you like?”“Shell we get?”等会话。利用实物演示情境,并通过学生表演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强化,可以提供丰富的锻炼机会,可以营造愉悦和欢快的学习气氛。这里,再次印证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做到所有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是教学效果的最佳体现。

二、积极探讨新的互动教学方式,及时获取学生反馈,以研究改进

例如,利用微博等手段能使英语教学碎片化以及个人化。从语言的角度来讲,用180个字符来讲清楚一个语法点会有困难,但是简单的语法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这会使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在如何挑选例子以及如何将课件安排得短小精悍。拿微博举例,如果将知识点在微博上呈现出来,教师可将文字语言转换为图片语言,也可以借助在线诸多工具将图文尽量精简进行发布。同时,现在的技术手段允许图片、音频和视频内容同时发布在微博中,并且,一般学校都具备相应设备和网速要求,这样既能高度利用已有资源,又能让英语学习的过程有更多原创和自我编撰的乐趣。但是教师还需注意,所要发布知识是否适合进行碎片化处理以及处理程度的权衡,什么样的学习信息碎片是最合适的,这都在包含在探究范围

之类。

微博在英语教学中基本应用模式:

三、灵活运用多种实施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吸收知识情况

由以上论述可知,运用情境教学实施策略以提高教学实效有极大前景。首先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有望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多种实施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吸收知识情况,转变其消极学习的态度。活动内容最好像利用情景反映以及微博手段一样贯穿课内课外。这样改善英语教学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之,教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吸收知识情况,因材施教。要注意课堂氛围,时刻关注学生达到情绪变化,高度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从而在职业活动中构建体现导向的新型教学关系。灵活运用多种实施策略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对待英语缺乏信心,没有兴趣的现状,施展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学双方的热情,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深切直观的印象,得到更多启发,促进其主动思考,进行英语会话。灵活运用多种实施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吸收知识情况对于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情境教学的探析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考文献:

[1]张军。英语情景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时代教育,(2)。

[2]崔秀美。微博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36)。

[3]刘晓丹。浅谈中职英语教学实施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4]浅谈职校新生公共英语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8)。

对中职体育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探析 篇11

摘 要 休闲体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适合大众健身运动的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形式。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休闲体有的内涵、特点,阐述了休闲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休闲体育 促进 全民健身 作用

一、前言

休闲体育追求的是体育运动要以人为本,为身体健康而运动,生命在于科学地运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均有了显著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加之“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后,“终身体育”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休闲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休闲体育的运动氛围中,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乐趣,进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快乐生命的视野,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活的乐趣,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二、休闲体育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内涵

(一)休闲体育的内涵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调节放松身心,达到身体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一种业生活。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文明的、高品位的、高质量的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重视。我国学者朱大修提出:休闲娱乐体育,即人们利用余暇时间去参加那些能引起人们快乐的一切体育活动。那么,体育休闲项目可以这么认为,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自愿去参加一些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和[1]。笔者认为休闲体育是一种自由的,不拘于形式和组织,不注重输赢,只追求愉悦身心,以个人喜爱的能获得精神上满足的体育活动。

(二)全民健身运动的内涵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2]”。全民健身运动就是以满足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目标,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为载体,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精神活动的体育文化。全民健身运动是一项全面性推动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它必将对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加强国民体质建设、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休闲体育的特点

休闲体育具有以下健身特点:一是体能消耗少,一些体育研究者证实,追求高负荷的运动量、体能极限消耗往往是造成身体伤害的原因。休闲体育是一种负荷较轻,不追求大运动量,力求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使锻炼者心情舒畅、愉悦身心的运动。二是运动方式灵活。休闲体育运动方式的自由化,如太极拳、瑜伽、散步、慢跑、跳交谊舞、大众健美操、扭秧歌、练气功等等,一切按照自由喜好随心所欲地选择。三是技术要求低。休闲体育没有过高的技术与规则要求,只要有健身愿望,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运动。四是经济负担小。从事休闲体育不必进入专业的场馆。可以在公园、马路、广场或在家里进行。五是时间自由,无强迫性,无压力,休闲体育在时间要求上非常宽松,可以利用工作的间歇时间进行,可以利用茶余饭后的零散时间进行,可以早、晚进行,时间安排可长可短,依照锻炼者自身的体力、兴致、忙与闲的具体情况而定。六是活动效用的综合性[3]。休闲体育能提升人的文明意识和道德修养,有效调节人的情绪状态,提高人体基本活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促进人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四、休闲体育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作用

(一)休闲体育是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休闲体育关系着人类的切身利益,实现着人文关怀,是满足身体和精神的高品质生活需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人们更多地是对高品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及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实现生命价值、享受快乐生活的追求。这一切无不在呼唤一种更有效的、更适合大众的活动。休闲体育可实现人文关怀,可促进体育的持续发展,是社会的减压器,是社会和谐的助推器[4]。

(二)休闲体育对人们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休闲体育是使人们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激活的并达到愉快水平的手段,使人们锻炼后直接感受到舒适愉快的心情。休闲体育对人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首先是以身体再创造的形式发挥其效力。然而,体育并不单纯是为了空闲时间的娱乐和愉快的休养,而重点是求得人性的积极恢复和确保人的整体性。休闲体育吸引着人们愉快健康地度过自己的余下时间,缓解工作、身心疲劳,消除紧张情绪,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

(三)休闲体育有助于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丰富多彩的休闲体育活动,可以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们精力充沛地再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使体格健壮,身体各方面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休闲体育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提高新陈代谢的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功能。休闲体育是身心的和谐统一。而身心的统一,其实就是身体活动本身与人的心情愉悦相互协调,通过休闲体育运动产生愉悦的心情,而愉悦的心情又反过來巩固身体的健康。通过身体活动来增进健康、调节人的心理是休闲体育的价值所在,而运用愉悦心情促进人的身体活动也是休闲体育的重要内容。

(四)休闲体育是大部分人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与了解也日益加深,人们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意识大大增强。休闲体育从人类的基本需求出发,满足了人们的兴趣需求,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身体健康和精神追求的需要。通过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来提高现代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新的社会的时尚追求。

(五)休闲体育促进人们的人际交往

休闲体育容易使人们获得一个轻松、亲切、宜人的交际环境,它使陌生人变得熟悉,使熟悉的人更亲近,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家人、邻里、同事间的情感沟通,使各种关系都处在祥和的环境中,从而营造温暖、舒适、友好的家庭、生活、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人不能孤立社会而存在,而社会更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与人、人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休闲体育活动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有效的途径,使人们增加社会交往,维持人们的心理健康,扩大人们情感交流,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消除代际矛盾,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五、小结

休闲体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适合大众健身运动的一中新型的体育运动形式。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人际关系,追求身心放松和舒畅,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运动激情和个体表现欲望。它既能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短期效益,又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展现个性价值的长远目标;既有“好玩”的特征,又适合时尚潮流的特征。在休闲体育的运动氛围中,每个人都可从中获得乐趣,真实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活情趣,为终身体育的普及构筑起了坚实的依托。休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范畴,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休闲体育是赋予人类的最好礼物,能帮助人们获得巨大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休闲体育具有无穷的乐趣,且又能促进身心健康,也不受性别、年龄的限制。休闲体育必将成为全世界最时尚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大修.试论“休闲体育”的特点、概念及发展前景[J].上饶师专学报.1997(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Z].

[3]陈宝珠.发展休闲体育构建和谐社会[J].体育文化导刊.2007.6:58-59.

上一篇:风儿写景作文下一篇: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