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设计实践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项目管理设计实践(通用8篇)

项目管理设计实践 篇1

本专题实践是专为电气工程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前所进行的专题培训,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专业学习和毕业设计,重点培养同学们动手实践和自我规划课题的能力。

专业专题实践分硬件和软件两类。其中硬件类实践是在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DSP等课程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小项目,通过项目调研、方案设计、实验调试、总结报告,进行具体项目的综合训练。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希望同学们有意识地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调研,方案设计,系统,控制软件方法设计,调试,总结。

同学们首先要站在宏观角度审视一个具体项目,通过调研,制定技术方案;然后按照所确定的技术路线进行相应的设计、制作、编程、调试和测试,最后进行总结和提高。希望同学们以非常认真的态度,珍惜难得的实践机会,认真完成实践任务。

需要提醒的是,专业专题实践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是项目型教学,主要是发挥同学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性,不要依赖教师。在实践中教师是在宏观上辅导(如帮助分析方案和解答疑惑问题),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性的。更多的是需要靠同学们自己主动去调研、设计方案、实验、总结。项目型实践课程与平时的实验课不同,实验课有详细、具体的实验指导书,告诉同学们具体的实验步骤。项目实践课并不给出具体详细实践步骤和方法,需要同学们自己通过调研、与老师或同学讨论、合理分工完成。这里不仅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自主研发)精神和能力,也培养大家主动型的学习习惯,同时更是培养大家相互协作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一、实践要求

1. 每个实验项目3人一组,分工进行,提倡好的合作精神; 2. 专题实践以设计、实践为主,共四周时间;

3. 爱护设备,不随意更换设备,如有要求,请与老师联系;

4. 做硬件实验时,注意断电操作,即所有的接线、改线及拆线操作均应在不带电的状态下进行,严禁带电操作;

5. 坚持复查制度,例如通电前的复查:一人接线另一人检查,重要结果和现象复查实行二人制;

6. 每天实验完毕(包括中午),请恢复桌椅原位,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关闭所用实验设备电源,再离开实验室;

7. 注意人身、实验仪器和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事故。万一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人员,保存现场,并立即向教师报告,检查事故原因,总结并吸取教训;

8. 电热设备(如烙铁)用毕必须随手拔下电源插头,以免过热引起火灾;平时注意实验板上的带电情况,测量和调试中防止触电、短路;注意示波器高频探头的地极是通过示波器电源插头的中心端接地的,切勿将该地极与交流电源的火线相接,否则将发生短路事故;

9. 参考文献或芯片、器件手册阅读量要求:20篇以上; 10. 要求每日记录工作日志和实验情况,参见简要工作日志格式。

二、实践报告及成绩评定

1. 以小组(3人名义)形式需要完成3份报告:(1)开题报告;(2)中期报告;(3)结题报告。报告要求见后面要求。注意:

2. 每人需要完成1份个人小结,第5周五前前提交,延期扣分。报告格式见后面要求。3. 实施2次检查,(1)中期检查,第2周周5;(2)结题检查,第4周周5。4. 成绩评定依据:

开题10分;中期考核10分;态度10分; 项目工作完成情况40分:

项目完成的质和量是考核的重点,还要考核同学们专题实践的主动性,项目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情况,仪器设备、芯片的正确使用情况,项目验收时汇报和答辩情况等; 项目报告30分:

报告质量情况、总结的深度是考核的重点,兼顾认真程度和格式等。建议结题报告按学位论文格式完成,要求有:摘要、综述(文献阅读、任务分析、工作安排等)、正文论述、项目结论、参考文献等。

鼓励同学们自主创新,如有专利、论文等的思路或草稿,可以考虑适当加分。

.结题报告格式(每组只交一份,第2周末交)要求按毕业设计论文模板书写结题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 报告摘要;

2. 课题论述:包括专题实验目的,文献阅读、项目的综述,项目要求、技术要点、难点;

3. 设计方案说明,包括设计方案研究、分析、总体方案思路,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工作和时间安排,人员分工;

4. 设计内容,包括具体的项目设计,软硬件设计,调试,讨论;

资源:单片机的选择论述,软件资源的利用等; 硬件:电路原理图、PCB图(如果有的话); 软件:结构、流程、源程序和程序注释; 调试:调试过程、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5. 课题实验、调试记录,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工作总结; 6. 项目结论(实验结果和结论、成果、遗憾、后续工作);

7. 附录(包括列出所用软件工具、找到的各种电子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等)

个人实践小结(每人交一份),第2周末交

主要写个人对项目的理解、投入、贡献、收获,并对自己的项目工作做简单评估,按五个等级自评:优(90~100),良(80~89),中(79~70),及格(60~69),差(60以下)。请实事求是评价个人工作,过高或过低评价都不推荐。

项目1 微机继电保护的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实践交流信号数据采集和微机保护算法,学习微机保护的软、硬件原理,设计微机保护原理型样机,使用学校现有单片机教学实验箱或实验板完成原理型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并实现其主要功能。

二.实验任务

1. 学习一种单片机(如Intel8051、MC、ARM、瑞萨9等)或DSP(2407、2812、28335等)原理和使用,学习其编程方法;

2. 学习A/D转换技术,搭建单片机外围模拟交流信号(A/D转换器外围信号)采集环节,用信号发生器模拟继电保护电流信号(互感器输出),测试瞬时性继电保护(如电流速断)动作特性(动作和返回,返回系数0.9); 3. 设计交流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微机保护算法,设计数字滤波算法,编写继电保护软件,常用有效值算法,例如半周波积分算法、差分算法、傅立叶算法等;

4. 编写实时显示程序,实现显示功能:显示交流信号有效值(折算出虚拟CT原边电流,例如100/5A,5A/2V),如能设计通讯,使用PC机做上位监控计算机实时显示测量值最好;

5. 编写延时过电流保护逻辑的微机保护软件,并实现延时过电流保护; 6. 设计实验电路板(原理图和PCB电路板),并评估。

三.相关资料和实验平台

1. 单片机或DSP实验主板,单片机或DSP资料和datasheet; 2. 继电保护、微机继电保护参考书;

3. 微机继电保护参考文献,软件流程和交流采样算法文献; 4. 实验板、部分外围芯片(如运放)、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5. C++编程或Lab View界面编程语言。

四.提示

请同学编写继电保护软件,主要是设计交流数据采集策略和算法,让单片机实时显示被采集的交流信号有效值,比较保护定值,决定保护动作(驱动指示灯实时点亮)。

五.选题对象

限已经选修数字和模拟电子电路、单片机课程的同学,学习过微机继电保护最好。3人一组,合理分工。

项目2 变频器的设计与实现

暂缓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变频调速原理,学习正弦波PWM控制方法,掌握设计和实现变频调试器的方法。本任务拟采用纸上谈兵方式进行,主要是考核同学们具体任务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给出设计方案、方法、作出设计、以及实现方式。

二.实验任务

1. 利用IPM设计变频器的主电路;

2. 利用瑞萨单片机、MSP430或DSP设计变频器的控制系统(主要是PWM); 3. 调试变频器的软、硬件系统,最终能带三相小型异步电机;

4. 设计相关的控制算法、控制软件,产生变频PWM信号或功率输出,实现:

(1)变频器的变频输出、V/F特性(V/F=const);

(2)电机的起动和停止特性、电机运行中的变频控制、调压控制等;(3)评估逆变器输出波形。

三.实验平台和有关资料

1. 变频器样机(供设计参考,该样机资料有限,开放性较差,能开发的余地小); 2. 提供变频器主电路板及相关器件,可在此基础上完成变频器主电路系统;

3. 自选单片机(实验室已有的)做控制平台,依据该单片机Datasheet编写相关控制软件并调试;

4. 相关的一些网站:TI公司 DSP网站上面有许多介绍变频器控制的软件、方法、甚至源代码;三菱公司网站,介绍IPM模块、整流模块;

一些变频器网站介绍变频器:如http://等; 5. 图书馆可借阅一些变频器相关书籍、文献。

四.选题对象

项目管理设计实践 篇2

一、项目选取的前提分析-主体特征分析

第一, 从主体的知识及能力基础分析。对于项目教学法而言, 学生是项目的主体, 从知识基础角度而言, 高职学生经过了大学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掌握了一定的高等数学计量方法及管理学的基础知识, 为进一步学习管理会计课程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能力基础角度分析,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专业课的延伸课程, 是《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的后续课程。完成先导课程学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处理企业财务会计业务的能力。在具备了“对外会计”应具备的业务能力的同时, 相应的也难免形成按准则处理会计业务的思维定式, 弱化了职业判断及主观创新。而管理会计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则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强调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为学生打破思维僵局, 灵活处理企业实际业务打下了能力基础。

第二, 从主体的学习动机分析。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部在招聘会计相关从业人员的过程中, 不仅设置出纳、财务会计等传统会计职位, 同时会有对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综合岗位的需求, 因此满足就业动机将成为选择此课程的最主要动机。另外, 学生出于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 也会逐步意识到管理会计师 (CIMA) 职业资质的含金量。随着CIMA中文版考试的引入, 学生语言的压力减轻, 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提高了考试的通过率。因此,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职场的竞争力, 亦将成为学习管理会计课程的动机。

二、项目选取的适当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项目的选取至关重要, 项目的难易应当严格控制, 使学生既能通过项目的实践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又不会过于轻易的完成目标;项目的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从原理开始入手, 结合原理分析项目、订制工艺。而实践所得的结果会使学生产生自问, 解决思路是否按照课本所讲?解决方法涉及到哪些章节甚至哪些学科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问及自我解答,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知识体系。管理会计项目教学多围绕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或长期经营决策及全面预算等方面开展。

三、项目选取的实际案例———以“变动成本法”为例

1. 项目目标设计。

从知识目标角度,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 学生可以掌握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基本原理;从能力目标角度, 学生可以掌握正确认识企业利润的能力;从情感目标角度, 本项目力求创设恰当的工作情境、要求学生经过角色扮演和有序竞争、合同协作、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本项目的重点在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利润差异的原因, 难点在于如何计算两种成本法下的利润, 解决难点的方法可以通过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 计算财务会计的企业利润, 并根据变动成本法的成本构成, 亲自参与利润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对工作任务的思考。

2. 项目介绍及项目情境设计。

关于项目中案例的选取问题, 本人曾从事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案例研究工作, 深知一个案例的成型, 从前期的调查访谈, 资料收集, 到组织写作, 直至完稿投入教学, 经过课堂使用再不断修改与磨合, 历时之长, 绝非易事。而且目前国内案例教学法即便是名校的MBA课堂, 也以讲述国外案例为主, 国内本土案例的是十分缺乏的。所以, 本人在所提及的“项目教学法”中所选取的“案例”, 也只不过是借用“案例”之名而已, 并不强调案例本身多么的精深与完备, 只求能够借用这种方法, 使教与学的过程能够更加丰富有意义罢了。

本文以“变动成本法”为例来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进行说明。“变动成本法”是继“成本性态分析”后出现的项目, 作为管理会计教学的核心项目, 本项目是管理会计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 学生将习得如何利用变动成本法对企业的真实业绩进行评价。项目情境的重要性毋庸质疑, 本例以多媒体的形式引入项目情境, 简略如下:S公司作为库存积压严重的企业, 为了提高利润水平, 特聘财务顾问李先生。但李先生的建议却是只提高产量而不顾及销量。虽然表面看来极不合理, 但的确提高了企业当月的利润数字。此时由公司总经理介绍现有的工作资料并布置工作任务:重新计算企业的利润并分析财务顾问李先生的合理性。

3. 项目实施。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复习引入、布置工作任务、工作方案初步讨论、工作分析及引导、分组竞赛完成任务、工作展示及评估、课堂总结及启发思考、课后作业等一系列环节实现项目目标。项目实施后, 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后记的撰写, 检验项目设计及实施的效果, 总结下次的项目教学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参考文献

[1]李庆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教育探索, 2008;4:32~33.

艺术设计项目校内实践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资源共享;供需匹配;规范可控

“无法实践到实物产品的设计只能称之为构思而不能作为设计,不能到市场的设计只能成为作品而不能作为产品!”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将设计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能力,所以高等教育的实践环节的合理科学安排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实践环节的现状,结合国内外艺术设计院校成功案例,探讨建立艺术设计项目校内实践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艺术设计项目校内实践模式最核心的问题在于项目的承接和学生的就业。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式设计管理,可以将两者一体化,将项目的需求转化为人才的需求,实现产学研的最终目的。

一、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实践之困境

目前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性是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认同的,高等教育院校及企业均有实践环节的安排与需求,各类产学研形式也层出不穷,但是常常流于形式而无法真正实现。究其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1.时间错位问题

由于艺术设计实践环节课程时间通常集中安排于寒暑假期,而企业的正常项目运行具备阶段性和淡旺季,所以常态的实践课程很难与企业对接。以服装设计为例,每年的春夏产品开发阶段为9、10月份,秋冬产品开发阶段为5、6月份,而在这些时间点,学校的实践课程根本无法安排。

2.岗位设置问题

对于常态企业而言,设计人员的岗位需求十分有限,无法同时安排多于5人的实习岗位。另外,在寸土寸金的企业内部配备一个不定期岗位有一定难度。目前由学生辅导员为学生推荐实践企业的模式也导致岗位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企业仅凭面试很难确认学生的专业优势,另一方面,学生仅凭企业书面介绍也很难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该岗位工作。

3.内容时效问题

由于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安排与企业运作未有前期沟通,所以随机派遣的实习学生也很难融入企业项目,最终造成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成为打杂人员,甚至有些企业只盖实习章而不给予真正实习机会。

4.师资力量问题

虽然许多高校教师具备双师资格,但是在实践指导方面相比企业中的设计主管还是略有欠缺。而企业具备实践能力的带教人员由于体制问题又无法进入教学体系进行有效指导,这就造成校内实践环节课题因非真实项目而不具实操性,校外实践环节则因无法远程管理而评分不严谨。

二、项目校内实践模式构想

1.项目模式

在校内设置系列项目实践平台,以项目发布方式招募毕业班学生参与项目并配套相应实践学分。联合相关企业提供项目需求和设计材料,指派设计总监指导评审,学校指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设计。项目设计稿件将无偿提供给企业参考或使用,企业在项目中挑选2名成绩最好的学生在毕业后到企业实习,企业给予3个月实习机会及相应福利,实习期结束后双方自由选择。

2.项目内容

作为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的项目内容设置必须具备规范性和科学性。在选择企业和项目的时候,需要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地设置项目内容。以服装设计为例,项目必须从流行趋势项目开始,到单体设计项目,再到系列设计项目进行设置。同时,项目规划必须提前为学生公布以供选择,且项目的委托企业必须有提供正式实习岗位的能力。企业除了提供项目的设计需求之外,还要提供设计中使用到的原材料。以鞋靴设计项目为例,企业需要提供该企业的楦型、最新皮料样品和最新工艺技术信息等。

3.评分模式

项目成绩由企业指派的设计总监在设计过程中评分,占80~90%;专业教师给予态度成绩,占10~20%。由于项目委托公司的设计总监对自己企业的设计需求十分清晰,并带着为企业寻找合适设计师的目的,所以指导的方向和给予的成绩具备有效性。

4.人员构成

本模式先期针对毕业班学生,学校安排就业指导教师配合承接项目,并全程跟踪到实合同签署,项目内学生将得到优先推荐机会。专业指导教师及就业指导教师工作业绩和实习合同挂钩,企业指派的设计总监给出有效的指导意见,同时有绝对优势的评分权。

三、项目校内实践模式优势

1.资源共享

项目校内实践一方面利用了学校配套齐全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可以帮助企业在企业外筛选实习生的同时无偿完成项目的初期设计,而不需要预先支付不匹配人员的实习费用和福利。学校的学生则可以得到无偿的高级实践师资指导、行业里最新资讯、设计原材料和实际项目的设计机会。

2.供需匹配

企业使用实习生的最大困难是,通过内容不切合企业实际的设计作品和短时间的面试招收的实习生,很难符合岗位要求,导致在培训新人方面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企业通过委托设计符合自身需求的项目,可以找到符合企业相应岗位的设计人员,而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同时,学校是针对有人才招聘需求的企业提供项目设计实践服务,学生则是通过项目招募而来,有较明确的就业意向。

3.规范可控

设置在校内的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可以规范地按照高等教育模式完成,避免了传统的实践环节方式导致的学生仅完成其中一个项目片段的问题。系列项目一般根据设计规律规划成组,学生即使没有在此实践环节中得到合适的就业机会,也可以系统地了解到行业中各个环节的企业要求和评判标准,这对于他们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也有较大指导意义。

4.时机契合

该环节设置在毕业年度第二学期。目前大部分艺术设计高校的毕业设计内容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基本完成,第二学期安排学生撰写论文并实习。将毕业实习模块设置成艺术设计项目校内实践,有助于优化教学管理,提高实习就业率。事实上,就是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专业课”,学生可以凭借该实践环节中完成的3~5项实际项目作品寻找到合适的岗位。

四、結论

设计实践是设计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本项目拟建立典型模型进行研究,通过实际项目教学培训学生,为企业提供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原创设计人才,为形成艺术设计与市场品牌融合型的产业链服务,通过新的产学研途径与高等教育共同培养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锦.高职院校服装专题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初探[J].辽宁丝绸,2011(3).

[2]张文,王中任.项目式教学法案例设计[J].考试周刊,2013(64).

[3]郑家春.项目式教学评价设计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12).

注:该研究论文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课程建设项A-2600-12

-01130-K201212001资助。

高校项目式设计教学实践方法研究 篇4

高校实践教学课程是高等教育中考察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项目式教学实践是根据课程内容将对应的项目任务融入到课程当中,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锻炼专业技能,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性,不成体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实践教学现状,结合云南西翥陡坡旅游文化园的导视系统设计为教学案例,尝试探讨项目式设计教学的新方法,为高校教学提供参考。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75144.htm

一、项目式教学实践现状分析

首先,从教学培养方案上看,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实践十分突出,已经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是作为一门专业必修实习课程来进行教学,教学实践内容是根据任课教师自行制定的,教学培养没有统一标准,学生技能层次差异大;其次,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大多数高校在教学实践部分是通过已有案例进行分析后再设计,�@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锻炼了再设计或者设计改造的能力,但缺乏创造能力;第三,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一直采用教材加案例的模式进行讲解,并制定主题进行模拟训练,没有根据实践部分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无法了解社会平台的设计流程,对设计形式没有亲身的体验,虽然没有绝对理想和统一的教学模式,但不可否定,大多数高校都在积极的探索新的实践模式进行设计教育,以应对社会需求和环境变化。

二、项目式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需要把握实践原则和相对标准化,由传统的实践的改造型实践活动,转变为创造型实践活动。这就

要求实践从设计项目的整体性出发。系统的整体性思维主张从一个系统整体角度出发,着眼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从整体上去认识局部,再综合到整体,这是分析和考察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下面以云南西翥陡坡社区白族文化园规划项目中的导视系统设计为例,尝试探讨项目式设计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或学校提供实际项目,实景调研

在实践课程开课之前,应由教师或学校对课程制定社会项目,学生参与项目设计。西翥街道陡坡社区陡坡村白族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是经由陡坡社区委托学校规划设计的一个改造和创造型设计项目,由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实地调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详实了解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文化园位于云南南北向狭长山谷中,居住区依附于两山之间的峡道,在原有规划中,道路已经规划完成,但道路导视系统并未规划。

因此,从导视系统设计入手。首先,带领学生作详细位置标记,对引导标识的设置区域进行了严格的测量,根据地形高度和房屋高度配合导视设计都需进行对应标记,并讲解特殊地形的设计方法;其次,考察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对设计复杂性适当加减。项目实地调研让学生能够掌握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方法,进入设计策划阶段。

(二)教师根据项目区域划分讲解设计策划的方法

陡坡社区导视系统设计分为两大部分,休闲区和商业区导视设计。陡坡休闲区位置处于居民常住区域,应考虑人居环境的因素。人性化是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设计体验的基本要求,人性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关注人的生存发展,以人的需求为依据,以人的感受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创造一个美好的“人的场所”。因此,首先提出设计疑难问题,社区中的房屋位置、横跨社区的河流、农林种植区,这三个

部分不能变更。陡坡的地理位置迫使房屋依山而建,道路分岔口较多。同时,房屋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参差不齐,造成视线受阻。由于限制条件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计划了以下几方面:首先,带领学生进行移步式体验,在需要引导设计的位置做上宽高标记,以及材料名称;其次,以人体平均高度为标准,对标记的位置进行自然光照射观察,记录日照时间,使导视设计的高度和设计形式配合光线变化;最后,制定色彩方案,以色彩心理学中每种色彩给予人的体验为依据,目的为吸引视觉焦点。

西翥陡坡商业区的区域位置属于创造型规划地块,首先让学生了解商业区的规划原则,将商业区动线设计作为设计理念,设计规划从三个层次出发:第一,商业区分为三个空间,消费空间、服务空间、商品空间,商业区属于是流动式的空间,让空间互相产生序列性;第二,明确商业区的整体规划风格,根据风格确定导视系统设计所要使用的材

料和造型;第三,提取白族元素,对导视系统视觉元素的使用进行统一布局。在这一部分,学生通过商业区的设计策划,了解到项目设计不仅要考虑项目属性和委托方的设计要求,同时要考虑大众对项目的期许。除此以外,带领学生补充项目中未出现但有必要性的设计规划,比如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前往陡坡村的交通虽然便利,但进入社区之前因没有指示图造成不便,道路导视系统几乎没有设立,仅在陡坡社区入口后200米设立了一个牌坊,信息传达模糊,同时,没有社区的简介和规划图;没有明确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路、人行道路,交通分区混乱。这一部分可以锻炼学生在观察和策划项目过程中学会考虑规划的整体性,在观察项目的缺失中及时提出应对策略。

三、结语

项目式教学实践方法的研究发展必然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前,中国对部分高校实施独立负责原则,相关

院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建立完整的项目式教学系统,利用企业中的社会项目资源,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检验教学成果,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的无缝连接,但并非所有的高校都能够实现这样的良性循环,在短期无法实现学校和企业长期合作的阶段性中,如何应对教学实践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项目管理设计实践 篇5

【内容摘要】随着连锁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但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提升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本文根据学院同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实践教学经验,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念设计建立一套以学生、社会和企业为中心的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六西格管理;实践教学

六西格玛(6Sigma)是以关注顾客需求为中心,对产品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现代管理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制造、服务业。该理论现已成为企业进行质量控制的基本管理方法。该理论的核心是关注客户的需求,并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手段,以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并能降低企业成本。

一、当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一)实践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一是教学目标的设定与企业的工作标准不相符合,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二是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单一,以学生被动学习为主;三是实践教学的活动和内容并不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或是教学活动和内容已陈旧;四是教师对企业工作岗位要求不明确,对学生实践能力水平要求不统一。

(二)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一门各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专业涉及课程有营销、财务、管理、计算机设计等学科。因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我国正式设立时间较短,缺乏从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的专业人士,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转化而来,并且现代企业岗位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的发展日新月异,故造成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健全,实践教学教程匮乏,实践教学过程敷衍。

(三)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质量优劣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师资水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生水平和实训条件。当前多数院校并没有对上述五方面进行统一质量控制,并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四)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缺乏。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能否按计划完成的前提,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当前高职学院管理层的实践教学意识不够强烈,而且实践企业对开展实训教学工作配合意识不强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场所和地点也没有保障。

(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够通过单一的考核来判断。而当前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还停留在传统的书面考试和主观判断,考核往往由学校指导老师进行。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准确检测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基于六西格玛的连锁经营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理念。连锁企业需求能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熟练使用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并具备高等素质的专业人才,故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征这四个目标,以达到企业、学生和社会的期望目标。学院将现代实践教学理论和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相互融合,从实践教学目标、内容、质量等方面设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体系设计以满足学生、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中心,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DMIAC流程,实现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能成为一个融合理论、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培养机制,以达到满足连锁经营管理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实训、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做中学”、“做中教”、“教后用”的教学理念以实际岗位技能模块为教学内容基于工作问题、需求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方式建立六西格玛理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升才能提升企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实践教学目标设定应该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标准,即以企业岗位要求为标准、学生期望为标准和社会需求为标准。因此只有学院、企业共同合作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实践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学院通过同相关连锁企业定期召开会议,运用因果分析法对实践教学质量目标达成体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学生进行胜任力分析和学生的愿景制定出实训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为中心,以学生个性特征、专业素质与能力、社会实践与沟通能力和工作态度四方面为实践教学的着力点,对教学过程实行全面质量控制。

(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以满足工作岗位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为中心,按三个层次实行模块教学。

(四)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以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为中心,建立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围绕提升学生职业岗位三层级来安排实践教学方案。第一层员工岗位技能主要通过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教学提升,采用模拟教学与实际操作结合的方式,以考核与评价方式控制教学效果。第二层基层管理能力主要是通过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方式实现,采用企业管理人员现场教学和学生实践结合的方式,考核方式以工作成果与评价方式来评估教学效果。第三层中层管理能力是学生期望达到的需求,主要是通过顶岗实习来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技巧、领导力和决策力,考核方式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评价方式来控制教学效果。

(五)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实践教学质量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关键。因实践教学方式内容多样,造成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方法标准建设较为困难,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对教学过程和效果做到有效控制。学院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导入六西格玛管理五步骤(DMIAC)全面介入实践教学过程,以提升教学质量。

1.界定阶段。作为六西格玛管理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准确了解客户的声音(VOC)。专业建设者必须了解到企业、学生和社会对专业的要求。企业需要专业人才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学生将来可以做什么?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未来的就业市场竞争状况如何?这些问题都是开展实践教学的第一步。

2.测量阶段。作为开展六西格玛改进的第二步骤。测量阶段任务有两个:一是确定需要测量的项目,弄清需量测的数据;二是收集数据,记录收集相关问题数据。

3.分析阶段。对测量阶段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使用品质管理新旧七大工具对连锁经营管理实训教学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一阶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阶段,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阶段。

4.改进阶段。对于在分析阶段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或改善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改进措施的提出有可能是一步到位或是循序渐进,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5.控制阶段。保持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进成果。作为DMAIC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控制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监督和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军容.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河教育,,1

[2]许国平.基于六西格玛的高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7

项目管理设计实践 篇6

【摘 要】《服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家政学专业的应用基础课程。介绍了《服饰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地位,阐述了基于不同功能服饰作为授课对象而开展的项目化教学的内容组织和教学资料组织。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最后,指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服饰设计与制作;项目化;教学改革

一、课程地位

《服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家政学专业的一门应用基础课,课程主要的教学任务是:掌握服饰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各种常见服饰的基本制作原理、方法和技巧;能正确使用服饰设计与制作的常用机器和工具,并进行简单的维护、科学合理地进行服饰缝制与熨烫;能进行指定风格服饰的初步设计与制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课程教学任务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尝试。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服饰设计与制作》课程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突破了以往按教材章节内容组织教学内容这一习惯思维方式,按照项目化教学思想重新组织授课内容。《服饰设计与制作》课程选择了四种不同功能服饰(礼服设计与制作、西服套装设计与制作、家居服设计与制作、裙装设计与制作)作为实验对象,围绕这四种服饰设计与制作的整个流程设置课程教学项目,分配项目教学任务。在进行教学任务设置时,按照服饰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划分每一项目的教学任务。在进行项目的实操环节中讲授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

三、教学资料组织

《服饰设计与制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使用相关教材外,根据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还需要给学生补充人体工程学、服装卫生学、服装制版排料等方面的知识,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服饰设计与制作规范、国家标准等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和学习。

四、课程教学效果

(一)采用项目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程所选用的授课项目全部来自于生产实践,与学校合作的几个服装企业分别解决四种功能服饰后整理工作、服饰制作环节、服饰设计环节,其设计思维和加工工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学生可以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实际参与企业服饰设计与制作的整个工作过程,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由于整个实验过程有企业服饰设计与制作的整个流程作为参照,直观形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结合所讲授内容,查阅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甚至到相关服饰设计公司和加工厂进行调研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将一些最新款的服饰设计的构思方式、造型方法及加工方式,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生动又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然后教师再深入的介绍其制作原理,学生就容易接受,加深了学生对设计思维、造型方法、制作技巧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理设计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服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不同风格的服饰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里,掌握服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所涉及的所有内容,教师就必须结合课程所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合理设计实验,例如,在服饰设计思维方式及服饰造型方法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有意识地给各组设定了不同主题(如晚礼服的造型设计),要求各组学生按各自的主题进行造型设计。这样学生在进行主题性思维方式训练、造型设计时,就会发现各组的设计构思方式是不一样的,设计效果有好有差,通过差距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最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服饰设计思维方式及造型方法。

(四)采用阶段性考核,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课程总成绩由实验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实验成绩由每次项目考核成绩构成,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40%;实验项目评分主要依据实验态度、出勤率、实验项目完成进度、实验项目完成质量、个人在合作项目中所承担内容等进行综合评定;个人阶段性考核成绩由各个小组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和小组内部对本组成员进行个人评价,在教师综合评分的基础上加入小组评定成绩即是个人得分。这种评分方式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小组成员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项目。采用阶段性考核,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保证考核成绩的公正公平合理,确保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本组中拿到高分。

五、结语

按服装企业服饰设计与制作的整个流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充分体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但在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立体裁剪部分,从设计到制作大概需要一周的连续制作,才能保证设计思路的连续性和制作的不间断性,而实验课程排课是每周一次,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实施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将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完善和重构理论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相.项目化教学法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11.[2] 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蔡红.《服装造型技术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3.基金项目:吉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项目管理设计实践 篇7

1 电力设计及施工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1.1 项目管理在电力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电力工程设计是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 包括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方式和内容, 施工进度和投入资金进行总体规划。电力工程设计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施工效果。对电力设计进行优化管理, 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 还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所以对电力工程设计进行质量管理, 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2 项目管理在电力施工中的重要地位

要树立电力施工的精品工程, 施工企业就要制定详细具体的施工管理制度, 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编制相关的施工工艺标准手册, 使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做到有据可循, 确保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1]。施工企业只有严格按照各项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才能在最低的成本限度内, 达到精品工程的目的, 扩大施工企业的品牌效应。

1.3 改革现有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积极推广和改革创新电力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速度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快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 关键是工程项目的承包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 同时这也是调整企业经营结构, 加强竞争能力,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有效措施[2]。推行工程项目管理和承包制是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健全管理和组织机制, 加快制度转型的重要手段。

2 我国电力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2.1 我国电力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WTO, 给我国的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力施工项目管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主要的发展模式:建管合一、工程监理与三方管理模式[3]。我国大多数的电力施工企业都是采用“建管合一”这种开发方式进行电力工程项目的开发, 项目投资人既是公司的股东, 也负责项目的筹划、建设和运行, 自己的项目自己管理, 形成“投资人、项目负责人、承包商”三位合一的开发模式, 施工企业不仅要履行企业法人的责任和义务, 还要管理电力施工项目。工程监理的出现使电力施工项目的管理摆脱施工企业的束缚, 由监理公司按照合同负责具体的施工事宜。

2.2 我国电力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阶段, 我国在电力设计及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的管理模式, 各个部门之间配合的不够协调, 财务部、业务部、物资部之间相互独立, 没有统一的管理, 严重阻碍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工程监理虽然将施工项目的管理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之下, 但是由于监理单位资质不足等因素, 往往导致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

3 电力设计及施工中的一般项目管理模式

3.1 监理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项目采用的监理管理模式使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化, 监理对受业主委托的项目工程执行具体的管理事宜, 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进行系统的管理[4]。监理模式通过不断地自我发展, 管理制度逐渐完善起来, 在许多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监理管理模式是现代经济制度下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中应用最广泛的监管模式, 这也促使我国的监理公司数量迅速增加。在监理管理模式下的电力施工项目可以表述为图1的流程图。

3.2 业主自建模式

在监理管理模式建立之前, 电力项目的管理模式一般是以业主自建模式为主的, 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管理团体由业主自发组建起来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业主自建模式就是业主全程对项目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直接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由于项目管理机构是由业主临时组建的, 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经验, 再加上技能不熟练, 很难对项目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 工程的建设成本也很难控制, 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在一些大型的项目工程建设中还会出现项目管理失控的情况[6]。在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实行监理管理模式之后, 业主自建模式一般只在项目工程的建设前期和辅助性的小工程以及附属的临时性工程建设中采用, 业主自建模式已经渐渐地被其他的管理模式所取代。

3.3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当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 也是我国目前在建筑市场中积极提倡和推广的一种管理模式, 该模式一般是在房地产的开发、大型市政基础建筑的项目建设中使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相对于业主自建模式以及监理模式, 工程承包方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更大的自由。工程总承包模式强调工程设计在整个建设项目中的主导地位, 有利于电力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方案的不断优化改进。与此同时, 工程总承包模式可以有效的克服采购、施工和建设设计方面相互制约、相互脱节的矛盾, 使工程项目的采购、设计和施工能够合理的衔接, 保证投资建设项目的效益[5]。

3.4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 在欧美等地使用较为广泛。该模式是指聘请专业的管理承包人员作为业主代表, 对建设工程的项目定义、整体性规划和工程招标等问题进行全程的管理。这种模式下, 业主只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 大部分的项目工程管理工作都由项目承包方来做。项目承包方从项目建设初期便参与工作, 从项目整体进行技术比较和设计优化, 能够有效的减少工程项目成本和缩短施工周期, 为业主带来更多的利益。

在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中, 由业主、承包方、施工方三方构成一定的合作关系。一般是业主与承包方、施工方分别签订合同, 但承包方和施工方之间无需签订合同, 项目管理承包方只代表业主进行电力项目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3.5 快速轨道管理模式

快速轨道管理模式是美国人在1968年创建, 针对传统管理模式研究发明的一种加快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进度的项目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一般由业主方委托专业的管理人员以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来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管理, 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建设工程直接进行指挥, 并对设计方案产生影响, 以此来达到设计和施工的同步[6]。

在施工时采取快速轨道模式, 从工程的最初建设阶段由业主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的设计, 并且负责之后的项目建设施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并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速度和运行成本[7]。在快速轨道管理模式中, 由管理方与各个承包方签合同, 但对于承包方的建设资格预审、建设工程招标和签约等都必须对业主公开, 且得到业主的认可才能生效,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业主的切身利益。

4 结语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着工程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 只有创新管理模式,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是非常繁杂的, 只有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全程控制, 并且加强对项目设计和施工的细节管理, 做到物尽其用, 才能真正达到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面对当前的管理模式, 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与时俱进, 根据当前社会的经济体制特点, 结合自身的优势, 积极的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 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俊龙.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 2014, 01:221.

[2]陈瑞.试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低碳世界, 2014, 13:75~76.

[3]黄潇文.基于项目管理模式的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10:112~114.

[4]何荣蓉.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探讨[J].技术与市场, 2010, 10:99~100.

[5]邱春晖, 邵雅宁, 马志昊.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10:110~111.

[6]卢国盛, 卢思远.浅谈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12:37~38.

项目管理设计实践 篇8

基于“项目设计过程” 开发课程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设置是根据区域和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特点,分析出行业中典型职业岗位(群)。以职业岗位定位(包括职业方向)为课程开发的逻辑起始点,完整工作过程分析为逆向推导的基础,根据任务优先原理和项目分解原理。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聚焦毕业生岗位职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与各个合作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教学。突出“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直接按照项目设计过程中知识的组织方式来学习课程内容。

行企校三方联动,共同开发课程标准

课程的开发是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和直接载体,是学生职业能力构建的基础和依托。职业能力需求的行企校课程开发观是指要以提高从事艺术设计职业的专门技术和综合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使企业和个人得以稳定发展,实现各自价值的目的。课程开发以岗位需求调研、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咨询建议、毕业生跟踪调查作为课程标准编写的重要依据,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出发,根据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应知”、“应会”要求,行企校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标准。

建设线上数媒、线下纸媒,开放型专业教学资源

纸媒:依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项目设计过程理念,参照课程标准要求和工学结合原则,开发了专业特色教材。

数媒: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相融合为导向,开发moodle网络课程、设计网站、搜魔(solomo)资源管理系统三大网络支持服务系统。共汇聚就业资格培训、学生作品展示、专业课程标准、资格考试、企业在线等功能,和众多的数字化资源。学生、合作企业、相关专业人员等在平台上进行学习、交流。

moodle平台: 基于“导航主义”的数媒环境,依托Web3.0网络平台,建设支持线下与线上多种学习方式的优质核心课程,促进教学的开放性、职业性、有效性。

设计网站资源:基于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理念,创建创新型学习沟通生活方式,深入打造网络学习的空间和环境,设置专业素材库供师生选用,完成专业视频资源发布,学生作品展示汇报,进行就业资格和技能培训及考试,企业在线互动交流及新成果发布,打造多元化教师和学生、企业之间教育互联的网络交流分享系统。

搜魔(solomo)资源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发展趋势形成的SoLoMo网络系统,集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功能为一体,即社交加本地化加移动,它代表着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适应当今社会对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需要。

校企全程合作,建立开放的教学现场质量监控体系

与企业、行业合作,加大对“教室、实训室、网络、企业”四大教学现场的监控力度。首先,通过督导制、教学质量检查制、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和教师工作考评办法等措施的实施,并综合教育主管部门、企业、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意见反馈,加强对课堂教学现场质量的监控;其次,遵行行业、企业人员制定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标准,注重以操作能力、施工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作为评定实训的依据,完成对实训教学现场质量的监控;再次,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开发设计网、搜魔(solomo)资源管理系统,建设modle网络课程。将教学管理改为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多方远程同步或异步的互动模式,实现网络教学现场的监控;最后,通过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规定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采用学校与企业评价双主体相结合,并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的方法,完成顶岗实习教学现场监控。

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根据岗位需求与专业建设委员会要求开展重点教学实训展览,搭建校内教学质量检测系统;借助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比赛”“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毕业设计展”等参赛活动,搭建社会对教学质量检阅的桥梁;通过人才招聘以及对照“五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搭建企业对人才质量检阅的桥梁。学校、企业、社会形成共同主体对教学的输入环节、实施环节以及人才的输出环节进行评价与意见反馈,指导委员会在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构建基于项目设计过程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是一项关系专业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系统性工程,艺术设计专业要积极主动的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促进保障体系的构建,推动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相关企业输送的人才实现对应岗位的零距离接轨,为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上一篇:财务科职责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下一篇:14新环保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