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成语典故的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的成语典故的(精选8篇)

高中的成语典故的 篇1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时,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秘诏,立扶苏为太子。当时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赵高。赵高早有野心,看准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故意扣压秘诏,等待时机。 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

赵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动,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 赵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今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高中的成语典故的 篇2

蟾宫折桂:古代传说, 月亮中不仅有桂树, 还有一只金蟾, 因此月亮也称蟾宫。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称登蟾宫, 于是, 有了“蟾宫折桂”这个成语, 比喻应试得中。

金榜题名:“金榜”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排名榜, 因书写在黄纸上, 也称黄榜, 多由皇帝点定, 俗称皇榜。登上金榜, 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 从此就可能大富大贵。人们把殿试录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称为“金榜题名”。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连中三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 称“连中三元”。现用来比喻在一项考试或比赛中接连取得三科或三次优异成绩, 或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获得优胜。

沆瀣一气:据北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记载, 唐僖宗时, 主考官崔沆发现一个叫崔瀣的考生, 认为是本家人, 尽管崔的成绩很差, 仍然把他取为进士。于是被考生嘲笑说, 这场考试“座主门生, 沆瀣一气”。沆瀣, 本是夜间的水汽, 夜间的水汽是在黑暗中飘荡的, 考生把这对座主门生的名与字相扣, 比喻暗中勾结, 臭味相投。后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从互文性看英汉成语典故的翻译 篇3

关键词:互文性;成语典故;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49-02

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是一种涉及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不仅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而且要跨越文化的鸿沟,成语典故的翻译更是如此。成语典故是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透视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沉积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然而,从英汉翻译的视角着眼,成语典故是最难翻译的语言现象之一。因此,要将孕育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成语典故译成不同的语言而又不产生文化冲突,确实并非易事。国内外众多翻译学者钻研于这方面的研究,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存在众多契合之处,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成语典故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对互文性的认识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著名文论家、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语言、文化的关联性。她认为,每个文本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文本不是孤立地存在,它总是处于和其他文本关系的网络中,而文本的意义也产生于和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但互文本(intertext)决不是由摘抄、剪贴和仿效等编辑而成的产物,从文本之网中抽出的语义成分总是超越此文本而指向其他前文本(pretext),这些前文本把现在的话语置于与它们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更大的社会历史文本之中。(蒋骁华,1998)

所谓“互文”,概括地说,是指两个或多个文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语言现象。较有代表性的有广狭义互文性和宏观、微观互文性。狭义互文性指一个文本与可以论证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引用、典故和原型、拼贴、模仿等;广义互文性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程锡麟,1996)即互文性延伸到了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化内涵和知识结构也被融入到了文本间的相互关系中;宏观互文性指互性涉及到文本与文本间的体裁,文本与文本间的风格关系;微观互文性指文本中的词、词组和句子与其他文本中的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秦文华,2006)广义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对成语典故的理解与翻译有着积极的作用。互文性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语言层面上的互文和文化层面上的互文。语言层面的互文往往比较直白和显见,它可以是直接的话语引用,也可以是标示清楚的文献参考;它可以是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也可以是同一文本、甚至是同一文段内部的互文见义。与语言层面上的互文相比,文化层面上的互文显得间接和隐晦,这种互文一般会超出局部的文本,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传统、政治体制、历史渊源、价值取向、知识结构等联系起来,而成语典故的翻译正是属于这一层面的翻译。

二、互文性与成语典故的翻译

翻译就是理解,并且让人理解。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对译者来说,没有对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互文性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它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种互文性的关联因为所属文化圈的不同,往往不为处于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成为语际转换中理解与交际的障碍。译者要进入另一文化体系内,追踪互文性,寻找互文性标记(intertextuality signals),寻根溯源,找到互文性标记所在的文本,即互文参照,以求准确地解读和传译原作中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因此,要准确理解每一个成语典故,就必须熟悉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它所使用的文化语境,才能理解其内涵意义。这要求译者不仅要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两种文化,即要掌握丰富的互文性知识,并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才能在目的语中准确地传达原语的意义。就成语典故翻译而言,互文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翻译的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

(一)互文性与理解

根据互文性理论,在成语典故翻译过程的第一步即理解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文字表面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深挖其文化内涵,找出暗含其中“前文本”的痕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其涵义。

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大量的成语典故,这些成语典故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需要了解它们涉及到的互文性知识。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如,as old as Adam,据《圣经》记载,Adam为人类的始祖,即最古老的人物,现意为“非常古老或非常陈旧”;fig leaf,指遮盖隐处、维持体面的无花果叶,此语典出《圣经·创世纪》,亚当和夏娃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裙子;the apple of discord,传说厄里斯女神因未被邀请去参加Thetis和Peleus的婚礼,由此怀恨在心,便把一只金苹果扔在参加婚礼的神与女神中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它给了女神中最漂亮的维纳斯,从而引起了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特洛伊战争,用来比喻“动乱的根源、斗争的原因”;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出自罗马诗人兼讽刺文学家贺拉斯在《论诗》中的一句话;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利斯的宝剑,出自古代希腊历史故事,用来喻指临头的危险或迫在眉睫的危急情况,类似于汉语的“大祸临头”。

如上文所言,微观互文性和文化层面上的互文性指一个文本的某些词句或某些语篇的表达与另一个或几个文本相关,有的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翻译时,译者需要熟知或查阅产生互文性的原文本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这些互文性知识完全熟知,才能理解透彻,表达时才会得心应手,准确传译成语典故中的文化内涵。

(二)互文性与表达

谈到互文性对成语典故翻译中表达过程的影响,大多数互文参照是只属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译者如何处理这些特定文化中的表达形式,因人而异,但首先要能识别这些互文参照后面的文化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对应的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文化替代、套译等。

1、直译

这是译本中用得较多的方法之一。对于含义比较明确、寓意不太深、英译后不会引起文化冲突的成语或典故,译者一般都采用直译法,保留其原有的形象特征,这有利于保留原语典故的民族特色,有利于英汉文化交流和融合,并能丰富译文语言的表达力。

2、直译加注

有时在译文中采用直译法保留了原文的典故形象,但由于文化差异,典故的涵义即蕴含的互文性知识难以为译语读者所理解,特别是有些典故蕴含着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故事,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译者要完全体现原文的含义,加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所谓“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就是将典故性成语按字面直译,同时增译简短的解释性词语,这样不仅有利于译文读者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译文语言的修辞效果。

4、文化替代

文化替代就是将原语中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替换为译语中意思不尽相同但能对读者产生相似效果的表达方式。如:How she wished she could send that man to the Furies--for the punishment she thought he deserved。“Furies”是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在概念上与汉语的“母夜叉”是不能等同的,但在形象上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指女性,都具有凶恶可怕的外貌。汉语中“复仇”与“惩罚”在语义上并非完全对等,例句中强调的是惩罚,因此翻译时舍弃原典形象,借用汉语“母夜叉”来表达原句的意思,不仅形象鲜明,而且语句简约通俗。

5、套译

汉语典故成语与英语典故成语各有其民族文化渊源,相同之处甚少,即使可以找到一些含义近似的典故,用在译文中往往会因民族文化色彩不协调而显得不伦不类,所以,一般说来,翻译中不宜用典故成语套译典故成语,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笔者所提到的套译,是指以英语中相应或同义的习语或谚语,将原文中的成语之类作对等的翻译,反之亦然。如:“That's done it,”said Manby,tearing up the agreement.“Now we've burned our boats behind us and we've no option but to go forward with the project.”(B. L. K. Henderson: A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 Part 2,1956)孟拜把协议撕了说:“就这样了,我们现在是破釜沉舟,别无选择,必须把计划进行下去。”

三、结语

互文性理论不仅拓宽了成语典故翻译的新视野,而且对具体的翻译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汉成语典故各自含有丰富的互文文化知识,其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译者不仅应掌握原语的语言系统,还应尽量多的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中对语义的文化相关性保持高度的意识。翻译时,译者可灵活地采取各种译法处理文化差异,但应设法尽量保留和传达原语特有的民族色彩。以上几种翻译方法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互为补充,译者应把几种方法辩证地加以灵活运用,使文通意顺。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蒋骁华.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8,(2).

[3]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

[4]刘琦.互文性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5]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祝朝伟.互文性与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7]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高嘉正,高菁.成语典故的英译[J].上海翻译,2010,(1).

高中偏难的成语典故及解释精选 篇4

梁鸿虽然家里穷,但读书非常刻苦,才学很高,远近都有点名气。后来,他被推举进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深造。由于缺钱用,他抽出一些时间替人家放猪。为此,太学里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瞧不起他。

梁鸿人穷志不穷,逐步养成了孤傲的脾气,不把有钱人家的子弟放在眼里。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们分开,自己烧饭。

一天,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便友好地请梁鸿用他的热炊具煮饭。但梁鸿不领他的情,高傲地说:“我梁鸿从来不用别人热的炊具煮饭。”

梁鸿说罢,在自己的冷灶上生起火来煮饭。

三年后,梁鸿从太学毕业,回到家乡,娶了个名叫孟光的丑姑娘,在霸陵山隐居起来。有一次,他写了一首《五噫之歌》,讽刺了统治者,结果遭到追捕。梁鸿带了孟光逃到江南地区,以当佣工为生,穷困不堪,最后悲惨死去。

高中的成语典故的 篇5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该句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该句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深化和向前推移,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2、“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句出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意为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该句出自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意为:从书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显得浅薄,要真正弄懂所学的知识,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该句强调了实践的观点。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该句出自唐罗隐«蜂»,其喻意为: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的高尚情操。

考点透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该句折射出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取向。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该句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其意为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这首名句的寓意为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4、“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该句出自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其意为:堆积九仞高的山,还差一筐土就不能成功。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不,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句寓示人们,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该句出自唐李白«行路难»,其意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不能灰心丧气。“长风破浪会有时”寓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该句出自宋苏洵«辨奸论»,其意为: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就要起风,柱子下面的石基潮湿就要下雨。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的,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通过对“月晕”和“础润”的分析,认识到大气运行的规律性,从而预见到天要刮风和下雨。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该句出自唐王翰«凉州词»,其意为:喝醉了躺倒在沙场上,请不要见笑,自古以来沙场征战,有几人能活者回来?

考点透视:不同的价值 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有很需要影响,该名句反映了守边卫国的将士们那种视死如归的价值观。

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用。

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

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6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9.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0.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人的认识不断在提高,不能总以旧眼光看人。

71.踏花归来马蹄香: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72.诸葛亮隆中献策:无论是对过去的认识还是对末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7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5.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57.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5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59.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6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6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6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63.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64.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65.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66.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74.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7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 77.望梅止渴: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

79.郑人买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0.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82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83.有志者,事竟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84.满招损,谦受益: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85.人定胜天: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86.事在人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87.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8.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0.“不打不相识”、“吃一堑,长一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1.“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2.“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7.“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独木不成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00.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01.荷花好看,还要绿叶扶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102.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03.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04.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05.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06.团结就是力量;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08.“一着妙棋,满盘皆活”; 部分影响整体

109.“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 部分影响整体

110.“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 部分服务于整体

111.“成败在此一举”、“细节决定成败”; 部分服务于整体

112.“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部分制约整体 11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部分制约整体 114.“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整体统率着部分 115.“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整体统率着部分

116.“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 发展的普遍性

117.“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发展的普遍性

118.“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发展的普遍性 11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发展的普遍性

120.“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发展的普遍性 121.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2.停滞不前、小富即安、一成不变;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3.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利益;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4.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5.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6.只讲时间,不讲效率;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7.只讲规模速度、不讲质量效益;只见顺利,不见挫折。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128.“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12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130.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13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发展的普遍性

132.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3.雪莱:“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4.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5.吃亏是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6.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7.“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8.苦尽甜来终有蜜;苦尽甘来;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39.“梅花香自苦寒来”;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40.“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41.“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4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4.“合抱之末,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5.“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7.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49.万丈高楼平地起;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防微杜渐;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5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51.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15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5.“尽信书不如无书”; 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6.“谦受益,满招损”; 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7.“吃一堑,长一智”; 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8.“失败是成功之母”; 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59.乐极生悲;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0.否极泰来;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2.变废为宝;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3.哀兵必胜, 骄兵必败; 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4.化险为夷; 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5.弄巧成拙。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6.“量体裁衣”; 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7.“对症下药”;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8.“因人而异”; 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69.“因地制宜”;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0.“因材施教”;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3.“解铃还需系铃人”; 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中的成语典故的 篇6

目前,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数字内容产业也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1]。数字内容产业是专门以信息资源为劳动对象, 提供文化形态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是指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 运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的产品或服务。数字内容产业即流过那条“粗管子”——光纤宽带电缆的所有节目。它涉及互联网服务、移动内容、游戏、动画、影音、数字出版和数字化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2]今天走俏的短信、网络游戏和VOD点播、音乐下载, 甚至QQ等都属于新兴的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化是一种趋势, 谁能预见这种趋势并积极加以运用, 谁就能占据生存主动权;谁看不到这种趋势, 无视新技术的巨大影响, 谁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 邯郸在发展成语典故文化产业的同时, 也要注重成语典故数字内容产业的开发。

邯郸成语典故数字内容产业的开发可以以互联网为依托, 从建立城市门户网站、开发网络游戏、建立数字图书馆, 以及发展动漫产业等几个方面展开。互联网服务是数字内容产业的重要部分之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07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称, 截至2007年6月, 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 仅次于美国, 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网民年增长率达到31.7%, 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简而言之, 互联网拥有巨大的使用群体。这将使邯郸成语典故数字内容产业的开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 建立数字化城市门户网站, 突出强化邯郸成语典故之都的特色。如今人们习惯在网上收集信息, 建立城市门户网站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解邯郸。门户网站的建立, 不仅能够宣传邯郸成语典故的文化特色, 提升邯郸在全国城市中的知名度, 还可以获取用户对邯郸成语典故的反馈信息, 为用户提供各种实时、高效的服务;从而扩大邯郸的影响力, 促进邯郸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增强邯郸的经济实力。

成语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而别具特色的载体, 多则几个字, 少则两个字, 浓缩了一段历史故事和一个深刻道理, 特别是那些经典的成语典故, 它所承载的内涵和信息, 往往是历史文化的精髓, 蕴含着那个时代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对成语典故的大力发掘与弘扬, 有利于邯郸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第二, 开发富有成语典故特色的网络游戏。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表于2007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玩过网络游戏的网民已经接近一半 (47.0%) 。在2008年4月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中, 我国未成年网民中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比例甚至高达73.7%。数据表明, 网络游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将是数字内容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邯郸的成语典故不仅蕴含了赵文化的精神和灵魂, 还体现了文赵国的军事化。定都邯郸的战国七雄之一赵国, 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后, 成为战国后期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它处于四战之地的险恶环境当中, 军事冲突不断, 军事人才辈出, 如名将赵奢、廉颇等。这些都在成语典故中有所表现, 如围魏救赵、窃符救赵、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这些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军事事件将为网络游戏提供全新的视野。目前盛传的网络游戏如腾讯QQ三国、三国群英传online等均以群雄纷起的三国时期作为游戏背景, 这不仅为以成语典故为特色的网络游戏的开发提供了先例, 而且预示着成语典故网络游戏的发展前景。成语典故为特色的网络游戏将以其蕴含的开放、包容、进取和融汇的赵文化精神在网络游戏中独树一帜, 成为邯郸打开网络游戏市场的关键所在。

第三, 建立成语典故数字图书馆。成语典故是在语言文字中产生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是高度稳定而有序的结构词组。成语典故的巧妙运用, 可以使文学作品形象生动, 可以使议论辨析深刻有力, 可以说它是语言文学中表情达意的画龙点睛之笔。所以千百年来成语典故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成语典故数字图书馆的建立, 必然会对成语典故的学习、推广、使用及研究产生极大的帮助。邯郸作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在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资源优势。

建立成语典故数字图书馆, 将组织丰富的馆藏文献, 包括古籍、图书、地方文献、会议报告、中外期刊、音频视频文件、历史照片等相关资料。成语典故图书馆将运用先进成熟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 采用简洁的界面风格、统一的软件管理, 同时还充分考虑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适应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形成远程、快速、全面、有序、智能、特色六大服务优势。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将使邯郸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第四, 大力发展以成语典故为特色的动漫产业。动漫产业是大规模高效率生产动画片的工艺及运营系统, 是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动漫产业在我国2004年的总创收约为117亿元人民币, 2005年达600亿人民币。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动漫市场尚具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发展空间。邯郸要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动漫产业。成语典故之都邯郸拥有众人皆知的成语故事和丰厚的历史文化。成语典故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精髓, 借鉴其中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 是解决原创动画角色的重要途径。同时邯郸一座投资六个亿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即将建成, 其中国家级动漫基地也将建立。这将为邯郸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持。因而, 通过对成语典故文化的整理和挖掘, 将成语典故文化注入动漫及其制作过程, 将使邯郸动漫独具特色。

在开发邯郸成语典故数字内容产业的同时, 要意识到, 数字内容产业是新兴的产业, 力量还较薄弱。要实现成语典故数字内容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邯郸应以建设“邯郸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为契机, 多措并举, 逐步扩大数字内容产业的规模, 提升成语典故数字内容产业的竞争力。

首先, 提升对数字内容产业的认识。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中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 对数字内容的需求必定迅速上升。数字内容产业是非常绿色的产业, 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所以, 数字内容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邯郸悠久的文化以及丰富的成语典故资源将成为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次, 实施数字内容产业人才培养工程, 建设高素质数字内容产业队伍。要建设高素质的数字内容产业队伍, 首先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邯郸市委市政府要充分发挥、利用河北省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 加强与京津高校及国内外文化培训机构的合作, 多渠道培养数字内容产业人才, 特别是融合文化资本运营、网络及数字技术等多种知识的优秀人才。其次是要吸引数字内容产业人才。充分发掘古都邯郸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吸引人才;同时健全用人激励机制, 以优厚的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人才。

第三, 政府支持, 实行倾斜政策。尽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就目前来看, 数字内容产业仍是一个弱势产业。为了尽快做大做强, 使邯郸既有的资源优势真正形成产业优势, 邯郸政府还必须在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特别是那些有市场潜力的企业, 邯郸市政府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尽可能地培育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摘要:数字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邯郸在发展成语典故文化产业的同时, 也要注重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邯郸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应以互联网为依托, 从建立城市门户网站、开发网络游戏、建立数字图书馆和发展动漫产业等方面展开。为实现邯郸成语典故数字内容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需从提升对数字内容产业的认识、建设高素质数字内容产业队伍、政府支持、实行倾斜政策等方面, 多措并举, 逐步扩大成语典故数字内容产业的规模。

关键词:邯郸,成语典故,数字内容产业,互联网

参考文献

[1]杨吉华.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趋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01) .

成语典故:朝三暮四等 篇7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粟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宽裕了,而猴子的数量却越来越多,所以他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到早上少了一颗栗子,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栗子已经由三颗变成四颗,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叶公好龙

古代有个叶公,十分喜欢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也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把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面如土色,转身就跑。由此看来,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历史典故的成语 篇8

才高八斗(谢灵运)

千金买骨(郭隗)惊弓之鸟(更羸)

一字千金(吕不韦)退避三舍(重耳)完壁归赵(蔺相如)四面楚歌(项羽)纸上谈兵(赵括)东窗事发(秦桧)初出茅庐(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围魏救赵(孙膑)一鼓作气(曹刿)

七擒七纵(诸葛亮)

草木皆兵(苻坚)毛遂自荐(毛遂)

讳疾忌医(蔡桓公)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杀妻求将(吴起)

为了谋得将军的职位,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比喻为了追求功名而不惜伤天害理,为了成功不择手段。含贬义。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后比喻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指鹿为马(赵高)

一饭千金(韩信)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约法三章(刘邦)

手不释卷(刘秀)

十面埋伏(项羽)

多多益善(韩信)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七步成诗(曹植)

过其实(马谡)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挂印”是离任、辞官的意思;“封金”是把金银财宝封存起来,表示不想接受。

单刀赴会(关羽)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画龙点睛(张僧繇)

胸有成竹(苏轼、文同)江郎才尽(江淹)

牛衣对泣

牛衣对泣,典故名,成语,典出《汉书·王章传》。汉代王章为诸生学于长安,生病无被,躺在牛衣中,向妻涕泣、诀别。遂用“牛衣对泣”等谓夫妻共守贫穷,或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是一则成语故事,出自.本篇故事讲晋国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王贪恋晋王送给的玉石,保马,答应借路给晋国.虞国大臣宫之齐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王,但他不听,让晋国经过虞国去灭了虢国.结果,晋国在灭掉虢国回来时顺势消灭了虞国.“唇亡齿寒”意思是说有许多事物之间就像嘴唇与牙齿一样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同样,虢国被晋国消灭了,虞国就会失去支持和依托,也很难逃脱灭亡的命运.暮虢朝虞[mù guï zhāo yú] [解释]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接袂成帷[jiē mâi chãng wãi] [解释]袂:衣服袖子.帷:帷帐,帷幕.衣袖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胶柱鼓瑟[jiāo zhù gǔ sâ] [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浃髓沦肤[jiā suǐ lún fū] [解释]浃:通,透;沦:陷入.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怙恶不悛:hùâbùquān怙:音户,依靠,仗恃。悛:音圈,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鳞次栉比:líncìzhìbǐ栉:音质,梳子、篦子的总称。指象鱼鳞和梳子齿一样排比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一类的东西数量多而且有次序地排列着。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tiānxiàzhīdàbùwěi冒:犯,不顾。韪:音伟,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大不韪:最大的不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

面面相觑:miànmiànxiāngqù觑:音去,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南柯一梦:nánkēyīmâng唐朝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中说,淳于棼fãn)做梦到大槐安国做南柯太守,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大槐安国就是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后用“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弹冠相庆:tánguānxiāngqìng冠:帽子。《汉书·王吉传》记载,汉朝王吉同贡禹是同乡,又是朋友。当时人说:“王阳在位,贡禹弹冠。”(王吉字子阳)意思是说王吉做了官,贡禹也把帽子掸干净,准备去做官。后用“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其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虚怀若谷:xūhuáiruîgǔ虚怀:谦虚的胸怀。谷:山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

越俎代庖:yuâzǔdàipáo越:超过。俎:音组,指樽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祭品的器具。庖:音袍,厨师。《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也。”(尸: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祝:主祭祀的人。)意思是即使厨师不在厨房做饭,司祭也不能放下祭品去替他下厨房。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注意〕“庖”不能读作bāo。

纸上谈兵:zhǐshàngtánbīng《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音吝,lìn)上说,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代替廉颇为赵将,只据兵书,不知变通,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全军覆没。后用“纸上谈兵”比喻只会大发空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髀肉复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长久处于安逸环境中虚度光阴,忧虑不能再有所作为。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先左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茕茕孑立: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出自晋代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郢书燕说yǐng shū yān yuè: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

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讳莫如深:huìmîrúshēn讳:顾忌而不说,隐瞒。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指把事情隐瞒得很严,唯恐别人知道。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jiāntīngzãmíng,piānxìnzãàn兼听: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偏信:听了一方面的话就相信。汉朝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唐朝魏徵概括成上面的八个字。指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地了解情况,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听了一方面的话就相信,必然造成错误的判断。

开宗明义:kāizōngmíngyì开:指阐发。宗:宗旨。明:说明。义:意思。语出《孝经》(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书),它第一章内容是说明全书的宗旨和中心意思,其标题为“开宗明义”。后来用“开宗明义”表示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清主要意思。继晷焚膏 jì guǐ fãn gāo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暮虢朝虞[mù guï zhāo yú]

[解释]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接袂成帷[jiē mâi chãng wãi]

[解释]袂:衣服袖子.帷:帷帐,帷幕.衣袖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胶柱鼓瑟[jiāo zhù gǔ sâ]

[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浃髓沦肤[jiā suǐ lún fū]

[解释]浃:通,透;沦:陷入.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六朝金粉:六朝,三国时的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在建业或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建都,历史上称六朝。金粉:指古代妇女妆饰用的脂粉。六朝时,统治阶级生活豪华奢侈,所以后人多用以指当时的繁华景象。

甘棠遗爱: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召公

童山濯濯: 光秃秃的山上没有草木。也做为人秃顶的诙谐说法。

上一篇:住家保姆合同范本下一篇:生日宴会答谢词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