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2024-1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精选13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1

国家教育部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反响极大,焦点集中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开展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小学英诰课堂教学;如何在旧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模式基础上革故鼎新,创设良好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律,提高教学质量;等等。几年的一线教学和学习探究,使我形成了几点看法,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探讨,运用、批评指正。

一、课堂教学短课时

在大部分小学,英语课是副课,小学英语课一般课堂时间长(40分钟、45分钟)。一周内课时少(通常一周2节课),英语教学流于形式,违背外语教学规律,英语课经常被其它比赛、活动挤掉,且存在教学对象多,相对教学时间少,巩固率低,遗忘率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三年级小学生提前学英语,孩子会终身受益,但小学英语教学要防止成人化倾向,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开展教学。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低年级以短课为主,每次20分钟为宜,高年级长短课时结合,每周长课时不低于两节课,每周英语活动不少于4次。心理学家认为,小学年龄阶段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集中听讲时间短。20分钟正是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学生思想集中,感觉新鲜,兴趣浓烈,学习热情高涨,加之教材口语化,情景化,形象化,学生新颖的20分钟英语课特别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出来,增强了教学效果。孩子们上这种课往往达到兴奋点时就要和老师Bye-Bye了。他们此时心情是恋恋不舍,意犹未尽,正是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和为了明天更好的表现,他们往往回家后会主动地听英语录音,并大声地跟读,这就使学生自觉地养成了复习,巩固和预习和好习惯。因而课堂上,教师上课上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同时,20分钟一课时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次数,20分钟一课时,每周就有4节课,那么每周就有4次复习,4次新授,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次数,即增加了知识的频率和强度,隔天见面,重复记忆,客观了抑制了遗忘,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学习的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指导。

二、课堂教学,注重稳定兴趣的培养,实施兴趣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

兴趣有两种——暂时兴趣和长期稳定的兴趣。这两种兴趣都是小学生学习英语所必需的。比较起来,长期稳定的兴趣对学习者影响要大得多。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长期稳定兴趣的培养。

(l)利用小学生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占优势的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如体态、图片、实物、模型、卡通片、卡片、简笔画、投影、微机等)。

(2)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生活活泼(歌曲、故事、猜谜、游戏,模拟表演电视配音等)。通过不断变换的方式,调节小学生大脑活动,减少单调机械重复的刺激给小学生带来的疲劳。

(3)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互动,增强感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使之处于活动状态,协同作用,以加强感知效果。

(4)充分利用情影教学,促进小学生记忆,启发思维,教师应尽量多创设一批必要模拟情景,使教学形象化,让学生身临其境,实际运用。

(5)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情感,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口语、语言、语法错误等,不要急于立即纠正。有的语言学家认为儿童学外语是熏陶出来的。不是纠正出来的,这活有道理。

(6)针对儿童表演欲强,竞争意识强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唱歌、游戏、表演等愉悦身心的活动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产生和维系有一定积极作用,教师要适当利用这些活动服务于教学,从而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倾向的长期稳定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活动任务化,任务活动主体化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教学。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教材以其辅助材料、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以学生的英语实践为课堂主要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并组织一系列引导学生自始自终通过一项又一项具体任务的活动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并形成能力。

活动化的课堂教学的言语实践活动应以大量的听说实践活动为主线。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法,(Open Yourbook!Litenome readafter me)不能简单地把英语学习当成熟读和背诵。教师尽可能将教学内容设计得真实或接近真实,有交流价值,有信息差,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听、做、说等活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根据设计出不同任务给出相应的语境和词语提示,但要给学生留有思维想象的空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brains forming)这样不仅有利用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devergentthinkng)。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统一和谐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指挥方面,当好“导演”。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吸收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行动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通过教师组织的各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言语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作用。

四、课堂教学英语化

研究表明,儿童具有的学习语言的天赋,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也有利于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来自母语的干挠。小学生模仿力强,记忆力好,教师应大量使用口语教学,学生可以不求甚解,重要从小培养语感,提高适应能力,听说读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力求做到发音准确,音速快慢适中,音量适当,音调抑扬顿挫,使学生听起来优美生动、悦耳,在反复感受中融入英语氛围,教师坚持用英语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姿体语言,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用英语创造轻松、愉快、生动的氛围,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带动作,表演场景对话,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英语,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所学语言技能与实际相联系,不但掌握语言且体会到了英语沟通功能,从而使学生在遇到实际情景时可用英语直接交流,达到实际运用目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2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深思熟虑之后选取的,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都是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以及真正写作意图的表达,有其特殊的写作情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的情感与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产生思想交流与共鸣,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语文课文,合理使用实物、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展示,带给小学生直观感受,让他们深入体会阅读情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体验与理解,情感受到熏陶。例如,在进行《望洞庭》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下望洞庭的山水美景,让学生亲眼看到洞庭湖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对作者所描写的洞庭美景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有利于理解古诗内容。

二、设置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往往认识不足,经常担心他们无法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总是最大限度带领对文章内容深入分析,讲解的较多,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机会与时间较少,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改善这一困境,可以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思考探究,留给他们较为广阔的思考空间。不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形式化,难度要适当,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课文内容。例如,在进行《飞向蓝天的恐龙》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课文中一共介绍几种恐龙?找出课文中恐龙向鸟演变的关键语句等,让学生思考恐龙是如何演变为小鸟的,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大胆质疑的精神。

三、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对于同一篇课文内容,学生的理解和见识或许不同,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他们通过课堂合作与讨论,思维互相交流、观点互相分享,以此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习,让小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和情境深入了解和认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进行恰当的引导,对问题进行分析,能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并进行深入讨论和讨论,共同研究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与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运用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让他们讨论“为什么鱼会游到纸”,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之间的关系,为小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通过对问题的合作学习与讨论交流,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四、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阅读内容并不是纯粹指教材中的课文,教材中的内容虽然精粹,但是篇幅有限,学生的阅读量受到限制,教师为提升教学效果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与积累,并辅助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从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为切入点,给他们介绍或推荐课文书籍,比如,在学习《亡羊补牢》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在学习《夸父之日》时,可以推荐图文版《山海经》;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可以介绍《三国演义》等。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应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让学生互相分享阅读经验、收获和成果,并推荐优秀的课外书籍,从而不断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还有利于对语文课程的学习。

五、总结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从多个角度与方位出发,全面优化与改善教学方式,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3

一、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这地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一是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二是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三是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头、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在“五步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仅要随着各个步骤的变换而改变,更重要的要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步就班,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形成一个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构建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让他们德、智、体、美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常见的国外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4

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以及额外的学习时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2、斯金纳程序教学(美)

根据学生目标,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时,不断地给予强化,促进学习者向着学习目标迈进。

3、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体系(苏)

主导思想: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五条“新个教学原则”。(1)高难度进行教学;(2)高速度进行教学;(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5)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4、加涅信息加工教学模式(美)

把学习看成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储存。这是近代认知心理学最强调的观点。

5、问题教学:(前苏)

通过设置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6、弗雷尔教学法:(英)

教师把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可能、意愿和兴趣,去安排自己的学习。7、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德)

通过教材中典型事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理解带普遍规律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8、沙塔洛夫“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前苏)

“纲要信号”能简明扼要,直观形象地把所需要学的知识表示出来。图表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9、威廉斯创造性教学模式(知情互动教学模式)(美)

教育不仅要侧重认知能力的培养,还要兼顾情意的发展。因为教育者都认为缺乏感情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10、格罗SSDL模式(阶段性自我指导模式)

格罗认为:所谓“教育上的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自我指导水平阶段不相契合所造成的。11、路卡斯探索式教学八式(英)

培养学生象科学家那样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进行科学实验的本领。12、塔巴“三步九阶段”教学模式(美)

塔巴反对教师把现成的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提倡学生通过自己处理信息来形成自己的结论,认为思维技能是能通过教学来进行传授的,但它必须通过特定的教学策略来进行,并且这些策略要按一定的顺序来使用,因为一种思维技巧的建立和获得往往要以另外一些思维技能的建立和获得为前提。

13、阿莫纳什维利的教学法(前苏)

有目的培养儿童对学习的需要,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知识本身产生深厚的兴趣。

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促进教学法)(美)

创造一种有利学生学习的气氛,教师充分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生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感到安全与自信,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朝向自我实现,人际关系是“促进教学法”的核心和关键。

15、美国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指所有适应并注意个性发展的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以能应付未来的社会环境。16、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美)

分5个环节:(1)以掌握为指导;(2)学生自定学习速度;(3)教师用少量的几次讲课来激励学生;(4)使用指导性教材;(5)安排学生助理。

17、美国中学的讨论法

讨论是一种群体性交谈,良好的讨论应在学生中随意进行,是多向性的信息传递,讨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18、分组教学模式(欧美国家流行)

大学音乐教学模式与方法论文 篇5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大学在注重对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借助音乐加强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强化,启迪学生灵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基于此,本文从明确教学目标,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丰富教学内容,扩展高校学生音乐视野、注重音乐欣赏,升华大学音乐教学意境、创新教学方法,创设优质良好教学氛围四方面重点探讨大学音乐教学模式与方法,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大学音乐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提高大学音乐教学水平,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音乐作为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及艺术教育那般专业,但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审美情趣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塑造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从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使得学生的心灵、情感得到满足。纵观当前大学音乐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死板、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

一、明确教学目标,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在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精神为引领,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情况,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导向之下精准定位大学音乐教学目标,正确处理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在加强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传授与讲解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多元化的实践训练活动,实现学生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向强化。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教学过程创新,将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在课堂中模拟“音乐舞台”,给予学生展示自我音乐才华的机会,对歌曲进行改编,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

二、丰富教学内容,扩展高校学生音乐视野

在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师要在以生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创新灵活使用大学音乐教材,对音乐教材的内容加以分析和有效研究,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大学音乐教材内容,将符合时代精神、满足学生客观需求的教学资源融入其中,进一步完善大学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达到扩展高校学生音乐视野的效果。对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大学音乐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选择相应的音乐课程内容,确保所讲解的音乐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在现有大学音乐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探索,将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使得学生感受所讲解音乐教学内容的时代感,紧跟当前音乐发展前言,掌握最新的流行元素,达到创新音乐教学内容的效果。

三、注重音乐欣赏,深化大学音乐教学意境

在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注重音乐欣赏,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加强对学生思想情感、品格精神的有效渗透,扭转当前大学音乐“重教学,轻欣赏”的教育窘境,不断提高大学音乐教育教学有效性,达到深化大学音乐教学意境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大学要设置专门的音乐欣赏课程,将学生将学习的关注点放在欣赏层面。例如,在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使得学生在欣赏与聆听过程中感受该交响曲中所营造的慷慨激昂的氛围,帮助学生形成坚定不移的信念;再如,为学生播放《蓝色多瑙河》,加深学生对维也纳圆舞曲结构理解的同时,促使学生更为真切的体会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厚情谊。

四、创新教学方法,创设优质良好教学氛围

在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对传统单一讲解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变革,应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逐步优化大学音乐教学结构,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创设优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全面理解,以素质教育精神为引领明确大学音乐教学目标,正确处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关系,将具有时代内涵的资源融入到大学音乐教学课程体系当中,进一步丰富大学音乐教学内容,扩展高校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大学音乐的美育功能,注重音乐欣赏,深化大学音乐教学意境,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此外,创新音乐教学方法,优化音乐教学模式,营造优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郎群.多媒体环境下音乐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中国报业,,08:41-42.

[2]王思思.“重唱互动教学”促师生协同发展―谈综合性大学声乐基础课的现状及突破[J].音乐创作,2018,04:162-164.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6

课题研究报告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1.引言

自2008年4月起,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课题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为期2年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甘教规办[2008]年04号)的教学实验。我们的研究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农远项目资源,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新模式。

2.课题背景及理论依据

2.1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信息工具。”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全面实施,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此背景下,我们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被确立为省级规划重点课题。这对于推动我省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理论依据

新课程强调让教师和学生都卷入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它一改传统教育抽象、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形象而生动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新模式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有效举措。

3.课题的设计及实施

3.1课题的设计

3.1.1总体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打破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传统模式,以农远项目为契机,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出发点,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旨在探索符合农村中小学实际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教学新模式。

3.1.2阶段目标

3.1.2.1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中的新策略、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1.2.2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1.2.3 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涌现一批相关课题的研究型教师。

3.2课题的实施

3.2.1首选实验班级和教师店子学校三至九年级均有两个平行班,我们通过抽签方式与公平竞争,确定首选实验班级及教师为:四年级1班,英语—王艳辉、信息技术—李变强、音乐—郭强;八年级2班、语文—高小岗、物理—王虎德、地理—魏小舟、体育—呼志峰;九年级1班,数学—王凯辉、化学—王瓛、历史—张晓宏。

3.2.2观摩交流为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定期邀请市县级骨干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示范交流活动。同时,教导处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观摩评估。认为课堂教学中能够突出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资源优势,调动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进入轻松愉快的最佳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2.3课题推广在第一轮实验结束后,我们将课题实验向纵深推广,除店子学校三至八年级各平行班分别均为实验班与对照版之外,实验工作还辐射到店子学校九年级两个班及平襄镇安川学校九年级两个班与七年级一个班。在实验班级,严格要求科任教师做到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都高于非实验班;实验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一个层次。其中,九年级毕业会考中,店子学校与安川学校的全科合格率分别为27%、40%,远远高于中林学校与徐川初中,名列全县前列及前茅。

4、课题研究成果与反思

4.1课题研究成果

4.1.1初步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新模式

4.1.1.1情境预设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通过电影、图片、文字等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神入。

4.1.1.2自主探究模式此模式的目标是使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培养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复习课尤其是九年级复习阶段,摸索自主探究模式。即用投影显示本课或专题应把握的主要问题,学生自主复习。然后,老师请学生回答,并点评。老师用屏幕显示知识结构。最后,屏幕显示练习题,一般五道选择体,二道开放题。

4.1.1.3对抗比赛模式对章节复习、理科概念和原理、文科阅读材料、语文略读课文等内容的教学,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准备问题;课堂上,老师用屏幕显示学习提纲,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探论,然后组织小组对抗比赛:按四个小组,由组长负责,每组在赛前临时抽签选出代表两2名;必答题每组2道,由组长抽签确定,一人一题;自由提问(抢答)每组1个问题,由其他组的同学抢答;大屏幕一一出示问题,各组学生代表按抽签题号回答,每题限定1分钟,本组同学在1分钟内可补充回答;教师评分。最后老师点拨、小结,并兑现奖惩。【详见甘肃省“首届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获奖课件《爱护水资源》(编号KJ-DX-2008023,甘肃省“首届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获奖结果的通知,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powered by dedecms)。】

4.1.1.4网络互动模式在网络状态下,利用网络教室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课件或其他资源库,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积极多向交流。

4.1.1.5光盘辅助模式即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由教师和教学光盘交替授课,教师在恰当的时候根据教学光盘创设的情景组织学生活动。该模式要求教师在反复观看光盘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确定光盘的播放方式、播放时机和播放次数,帮助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4.1.1.6网站共建模式网站共建式教学的主要思路为教师针对某个研究性学习主题,搭建一个辅助式的教学开放网站,利用网络中的网络课件或其他资源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结合网站主题内容,在老师的参与下,小组协作,查阅资料,并以网页形式归纳上传至网站。学生学习完成研究性课题之日,也就是该专题网站搭建完成之时。师生共同搭建的该主题性网站,不仅使学生在边学边建中对主题内容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且为以后的复习巩固准备了系统资料。这种模式,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尚处于探索阶段。

4.1.2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4.1.2.1教师方面教师角色发生变化,从课程单一的传授者,逐步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教和学开始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教师不再只是“讲演者”,而是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注重多学习,多研究,积极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一部分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各级各类论文、课件等方面获得成果。其中课题负责人王瓛的论文《空气成分测定实验的改进》发表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年(5B)、多媒体课件《爱护水资源》在“甘肃省首届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论文《贫困地区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发表于甘肃教育社《甘肃教育》2009年(5B),王凯辉老师在2008年10月“全省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活动中获得二等奖;高小岗老师的论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初探》《学习方法报》(教研版)2008年(215);呼志峰老师的论文《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互补作用》《成才之路》2008年(7上);王宏老师的论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王虎德老师的《论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初中物理演示验教学之我见》发布于《成才之路》2009年(10上);张晓宏老师的论文《新时期应加强农村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和学》发表于《探索与交流》2008年(1)

4.1.2.2学生方面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被普遍运用,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高涨。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两年来,我校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省市的各类学科竞赛中,有数名学生获奖。其中,王建兵、李双社在2008年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

竞赛中获甘肃赛区三等奖;冉金门在2009年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中获甘肃赛区三等奖;李金温在2009年全国初中生数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中获甘肃赛区三等奖;何雪妹在2009年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甘肃省赛区三等奖(六年级组)

4.2研究后的反思

总之,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依托农远项目资源,着眼于教师、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高,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不但形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新模式,而且我们认识到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须用现代教育技术,反对用机灌代替人灌。我们认为,应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并结合、借鉴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和经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有机统一体,从而产生“聚焦效应”,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应用技能的培训,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趋于信息化。促进农村教学改革,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7月;

2、庄木齐,《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甘肃教育》,甘肃教育社,2006年(5B);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

小学开展信息技术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出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信息技术课程有着比较强的实践性,它不仅仅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更是一门综合型的课程,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必须得到创新,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已经无益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也只有创新才可以更好的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初步地认识计算机,知道并且掌握有关于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的知识,将小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出来,更是为了以后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做好充足的准备,然而要想达到目的,就一定要有正确、合理的思想理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适合学生身体和心理的特点,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那是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够建立起来是由于对儿童的认知能力经过了大量的研究,所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儿童是在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的过程中慢慢把对于外界世界的认知构建起来的,通过这样的过程,他们可以把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得更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考虑进来,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尊重学生的各种生活经验,还要让学生保持正确的观念,将错误的做法或是想法纠正过来,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够通过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为了能够让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得到创新,必须要对这么课程有正确的评价。在进行对信息技术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从多方面来看,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比如说可以把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放在一起,或是把日常的评价和最后总评的结果结合在一起。我们要知道通过考试来评价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时不正确的,一定要尽量帮助学生减少他们精神上的压力,评价方式有很多种,例如: 在学生学完输入法后,可以让他们进行一次打字的比赛; 在学会了如何使用绘图软件后,布置一个用绘图软件画画的作业进行评比; 学生知道如何发送邮件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给教师发一份邮件,邮件的内容是没有限制的,但是要有图片和声音等等。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很多,而且能够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探究,有利于学生以后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知识的深入学习。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只有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才能够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如何建立起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十分重要。为了把这样的氛围营造出来,我们要重点抓住的就是教学情境的引入,这也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第一个步骤。

第二个步骤,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一起研究和探讨,在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自己则是起到辅助作用,帮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学习,让他们在课上能够自己去探究和学习,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接下来,就是比较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实践操作以及对知识的巩固,在一节课的尾声我们通常需要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这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间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践以及操作来帮助他们把思路理清,对知识体系有重新的构建,这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意识。

在经过实践巩固之后,所要做的就是展示学生的作品。在展示学生的作品时,还要让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经验、了解更多的思想,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客观的评价,除了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还需要注意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护好,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能够获得不断地进步。

最后,就是要有总结以及课程的延伸。一节课结束时,除了要对课堂的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对于比较重要的地方要有课外的延伸,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课外自己主动去探索和研究,可以深入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推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方式

大家都知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在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教师的引入十分重要,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必须要注意导语的设计。只有创新的导语才可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求知欲很旺盛,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好奇,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点来设计课程的导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现在的小学生之所以会喜欢学习计算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计算机十分好奇,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这样的特点设计出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导语,让学生可以逐渐接受课堂教学。就拿文字编辑来说,许多学生认为文字编辑只要会打字就可以完成,在遇到不会的地方时由于无法解决就会慢慢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为了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文字编辑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例,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出他们对于学习文字编辑的热情。

尽管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但是他们却不能做到坚持到底,通过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持续着讲解和管制,就会让学生逐渐开始厌烦学习,由此可见,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要启发和辅导学生学习,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设计课堂,让课堂上不仅有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还有老师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说,在课堂里有学生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时,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让所有的学生一起讨论和交流,在经过交流后教师才帮助学生通过计算机来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与学生能够一起合作,吸取长处,把不足的地方改正。另外,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有的学生掌握的速度较快,就可以让这样的学生帮助教师一起指导其他还未掌握的学生,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互相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放松,从而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四、结语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8

关键词:高校英语;词汇教学;情境教学法

一、词汇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技巧的学习。另外,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阶段都是以词汇为基础的,学生只有完成教学大纲内规定的词汇量的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在高校英语学习阶段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培养学生词汇学习技巧的方法。

二、高校学生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从初中开始的,有些甚至从小学就已经接触到相关的英语知识了。这些都使得高校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并不是十分困难,但关键是高校学生要掌握的词汇量较大,原有的词汇教学方法又大都十分枯燥,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很多高校学生英语成绩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现象,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学生在死记硬背的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对英语的厌恶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积极的英语学习环境,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倡导在英语词汇的学习中将所学词汇融入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某一具体情境之中。这样,不仅单词记忆的速度变快了,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技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积极的学习方法。

三、高校学生英语词汇情境教学模式设计

1.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

高校学生英语词汇情境教学模式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过程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情境教学并发挥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高校学生的英语词汇教学是有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在情境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的趣味性,还应结合高校学生的现状,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词汇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是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但不能本末倒置,忽略词汇学习这一主题。

2.教学方法的设计

作为教学过程中最枯燥、最难学的英语词汇,在情境教学过程也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词汇的含义并加以掌握、利用。在具体的语境中,每个单词的含义一般都是固定的,在教学中加强语境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挑选出最恰当的词汇。另外,英语词汇之间是有关联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到的某一单词引申出和其相关的一串单词,以帮助学生推理单词的含义,培养学生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3.教学效果的总结和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及时对情境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讨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在情境教学中学到了什么,都掌握了哪些单词以及哪些单词可以实现较好的运用,通过总结,学生还能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灵活的方式进行词汇掌握的考核,如简单的造句、同义词的填写等。教师对学生词汇内容的掌握应该是全面客观的,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高校英语词汇情境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1.充分运用实物展示,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词汇

高校英语词汇情境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词汇学习情境。首先,教师可带领学生搜集、整理一些词汇的模型和图像,如chain,needle,cheque,screen,ceiling,mobile phone,storey等,并且随着词汇的不断学习而丰富。模型和图片的展示可以通过板报的形式,随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更换,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接触直观、形象的实物加深对所学词汇的记忆。

2.创建英语情景剧,加强对语言的运用

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单词带领学生编写英文情景剧,并将所要学习的新单词尽量全都用到情景剧设计的内容之中。情景剧编写完成后,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情景剧表演这种既有趣又能学习英语的方式来完成词汇的学习,而且这种做法还能很好地改变以往哑巴英语的情况。

3.英语辩论会

当所学词汇中牵扯到某一话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此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学生对自己所持观点用英语表述出来并结合新单词的运用,在不同小组之间各自阐述观点或讨论的过程中,也加强了他们的词汇记忆和英语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高校英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张清英.高校英语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石迪飞.英语情境教学的情境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9

论文关键词:cdio式大学 日语教学 网络应用 自主学习交流能力 团队精神

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我国当前大学外语教学中渗透该理念的重要性以及我校如何应用该理念实施教学改革。探讨了一些正在实践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优势同时提出了一些利用cdio大纲中的各项培养目标,提高大学日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一、cdio的概念理解

cdio代表构思(con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cd工0改革是基于cd工0理念而建立的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合作计划,包括cdio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教学大纲)、实现与评估标准以及一系列的规划、设计、实施,评估理论和实践资源。

cdio改革的愿景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在实际系统和产品的构思一设计一实施一运行的背景环境下强调工程基础的工程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深厚的技术基础知识;领导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理解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projectbasededucationandlearning)的集中体现。它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休,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学生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学到了真本事,大大增强了自学、研发、解决问题、团队工作和人际沟通的能力。

二、cdio应用的意义

现代企业与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都对学生在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交流等人际交往技能以及大系统调控能力四个方面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我国的学生由于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很少、甚至从未进行过项目创新与设计的训练,缺乏学习目标和自我规划,不理解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以上的种种问题,使中国大学工科新生的现状与cd工0四大能力之间有着很大差距。

同时通过笔者的教学经验及对很多日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日语教学和日语在企业运用与实践交流存在很多差异,借用cdio这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对它的标准、基本理念、模式、结构框架、运行等,进一步的学习了解,用它的先进理念对日语教学进行改革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在全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校进行了cdio的全面改革。而摆在我们日语教师面前的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工程教育模式应用到日语的教学模式中来。只有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的情况下飞才能制定怎样做的方案。我们借用工程教育的模式通过探讨和逐步实践,大胆的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这不仅让教师在学习研究中重新审视了日语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同时探索出一条实战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能力,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cdio模式下的教学改革

在充分学习了cdio的培养模式后,结合我校日语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正全面展开、分类分层推进cdio模式,重点突破。我们把培养模式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和日语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把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科知识、日语教育、项目操作、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我校把培养学生能力分为八大方面分别是:

i,technicalknowledgeandreasoning专业知识与推理能力;

2,openmindedandinnovation开放式思维与创新;

3,personalandprofessionalskills个人职业能力;

4.communicationandteamwork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

5,attitudeandmanner态度与习惯;

6responsibility责任感;

7.ethicalvalues责任感;

8、socialcontributionbyapplicationpractice(cd工。)实践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为社会的贡献。

八大能力又细化为3个级别的能力指标第四级为专业能力指标.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应用我专业把每种能力进行了具体阐述,通过多学科结合,综合培养各种能力,各科制定培养的能力一定要在课堂中有所体现。

以日语专业主干课程《日语写作技能实训》为例,培养能力指标之一如下:topcares(i级能力指标):专业知识与推理能力topcares(2级能力指标):1.1相关科学知识;topcares(3级能力指标):1.1.i具备一定的理解日本社会文化知识的能力;1.i.2计算机操作基本能力;1.1.3自主学习的能力;1.1.4归纳总结能力;课程培养能力指标:理解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及日语表达方式;了解日语专有名词等;具备日文录入和word文档信息处理能力;熟练使用邮件的能力;熟悉传真使用的能力:使用ppt进行发表演示;主动预习、收集相关写作材料并能进行替换;具有把学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文章的能力。

教学目标分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三方面。具体目标目标设定如下:

理论知识:1.从日语文章的模仿、朗读、书写中,使学生学会地道的日语表达,通过例文的置换练习,使学生掌握日语文书的基本写作能力。2.通过教师给出命题让学生进行文章写作,使学生能够适当地表达出围绕题目的内容书写。3.在前两个目标的基础上,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自由创作简单的日文文章。

专业技能:1.通过例文的模仿,使学生掌握地道的日语表达。2.掌握日文录入能力(包括人名,地名,时间,数值,文章)。3.掌握就职后必须的商务日语写作能力(商务邮件,会议介绍,会议记录等)。

职业道德:i.学会日式的书信和邮件的基本书写方法。2.拥有用日语文章叙述自身的事或想法等日语表现力,说明力。3.掌握书写的商务礼仪。

在制定了相关的目标和能力体系后教学任务为通过本课程学习,结合每课的日语文章的写作和录入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以及地道的日语表达,使学生具各较高的日语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在敬语和电子商务信函等日本文书的学习中,也使学生掌握好的习惯和礼貌礼仪。学习任务重点为商务写作相关文章。

为完成此教学任务,根据自编教材,通过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创作基本阶段,自由创作阶段完成教学目标。根据下学期的内容制定了7个项目“文章创作基本”“不匕一于”“感想文”“锐明文”“亿言(声毛)”“招待状”“匕少不人纪事,’o

四、教学改革的意义

多元智能模式与英语教学 篇10

多元智能模式与英语教学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建构起来的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之路,使得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找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途径,得到了全面均衡的.发展.本文对多元智能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 者:郑姬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系,中国,上海,20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5)分类号:H3关键词:智能 多元智能模式 学科整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11

关键词:信号与线性系统;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58-02

作者简介:李敏,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应用性极强。其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原理、信号与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电路与系统等领域。该课程涉及多门数学课程,如线性代数、微积分变换、复变函数等,数学公式较多。乐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子信息专业职业教育师资班的学生来自职业高中,不仅数学基础不牢,自学能力弱,而且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群体,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思考和探索如何有效地提高“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笔者多年从事“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的教学,教学经验丰富,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针对职业教育师资班生源的具体情况,拟从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索。

一、整合教学内容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性强,较抽象,而职业教育师资班的学生基础差,自学能力不强,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让他们在知识、能力两方面实实在在地得到提高是这门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难题。经过调研和思考,笔者决定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主要措施如下:

1.删减纯数学推导内容, 注重联系实际。本课程的教材更注重数学理论上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因此有大篇幅的纯数学推导,笔者在讲授时淡化这些理论推导,只讲解基本的概念,然后结合实际多讲解应用实例,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升华。例如,三大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性质的应用是本课程的重点,然而这三大变换具有很多类似的性质, 这些性质的证明是纯数学推导。笔者在课堂上并没有对三大变换的性质进行证明, 而是大量讲解如何应用这些性质解题,让学生不仅明白了三大变换的意义,并在实际应用中更深地领悟这些性质的意义和用法。

2.突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突出三大变换的工程概念,淡化其数学运算技巧。以通信系统为背景,以信号分析为基础、系统分析为桥梁,以系统对信号的响应为主线,处理技术为手段,展开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按先连续后离散、先时域后变换域的顺序展开教学。各部分的内容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例如,在变换域分析中,傅立叶变换是一个主线,它可以将各种变换联系起来;又如,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分析方法是非常相似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突出了这些联系与区别,使得学生可以快速、深入地掌握相关内容,同时也解决了学时不足的问题。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信号与线性系统” 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板书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使教学过程枯燥,效率低,很难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具体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质疑、判断和分析能力,缺乏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针对以上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进行改进。笔者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板书教学方法相结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本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板书教学方法相结合,大量应用Powerpoint课件、Flash动画演示等,使教师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节省了时间;课件的画面比较形象直观,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同时,也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在进行重难点的讲解上,仍在黑板上完成一些公式和例题的推导,传统板书的魅力得以发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这两种教学方式,促进教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2.将MATLAB 融入课程内容教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中大量的理论和分析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同时本课程内容含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和公式。MATLAB语言能进行信号产生、信号运算, 能进行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还可以对本课程的一些概念和算法如抽样定理、调制、滤波器设计等进行建模和可视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MATLAB图形和动态演示,会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使学生易于加深理解和巩固课程的抽象概念,帮助他们很好地掌握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3.开发网上精品教学资源。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 利用网络环境建立网上教学资源,可提供大量的丰富、简洁、生动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材以及多媒体演示系统等资源,形成轻松生动的学习环境。交互式的学习方式,方便学生随时访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实验内容,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理解“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开设了一门用MATLAB对信号和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的实验课,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工程性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常用基本信号的MATLAB表示和运算,连续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的MATLAB实现、信号的幅度调制及MATLAB实现、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的采样与恢复、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特性分析和输出响应求解(综合设计性)。

通过实验课,学生可以掌握MATLAB语言的编程和仿真分析方法,用MATLAB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形象、直观的模拟,从而加深学生对信号与线性系统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侧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灵活应用。考前教师用两学时,将本课程的知识点串讲一遍,再次强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归纳提炼课程重点内容;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划出一定范围的公式和性质,将学生从盲目地死记硬背公式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放在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灵活应用上。

五、改革成效

以上“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改革方案对我院2011级电信专业职业教育师资1班、2班进行了第一次运行。成效显著,两个班期末成绩优秀比例都达到10%以上,成绩分布基本成正太分布,层次分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还需不断地丰富教学资料,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加大这门课程与前后各课程和工程实践之间的衔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杜鹃.对我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改的几点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1).

[2]李香林.“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5,(06).

[3]高远.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与实践[J].柳州师专学报,2010,(0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12

一、探究模式的具体内涵

探究模式是指探究和研究性学习, 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 创设一个恰当的学习情境, 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帮助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交流和互动,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情境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实现课堂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灵活、轻松地学习, 不仅能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同时还建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及情感, 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二、探究模式教学的方法

1. 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是探究模式教学的关键,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时, 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在创设学习情境时, 应该严格遵循探究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等原则, 只有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 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使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而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材料才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切实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另外, 教师在选择情境时, 可以尝试试误型的情景模式, 该模式下, 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计算同一题目, 让学生比较错误解题方法和正确解题方法, 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2. 独立探究

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后, 还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独立探究。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在该基础上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前, 先导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知识, 学生立刻会对自己熟悉并擅长的知识产生探究和交流的欲望。另外, 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知识, 教师还要善于分析学哪些教学内容时适合采用探究模式。最后, 教师要掌握好引导学生的时机和程度, 避免干扰学生的自主思维, 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 应该在学生探讨原理学习目标时、学生进入思维瓶颈时或者学生灵感突现时, 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这样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3. 知识迁移

基于探究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 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思维感性需求, 要鼓励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得必要的知识, 但是不能让学生局限于特定的情境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每当学生掌握一种情景模式,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利用该情境解决其他学习问题, 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情景模式的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篇13

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从大的方面来说,同学们的英语整体水平有差异,学习气氛一般,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学习比较浮躁,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突出。部分同学在但也有部分同学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厌倦学习,畏惧困难,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基础薄弱。部分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一、激发学生乐学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知识魅力的提升和语言艺术的正确诱导。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来提升知识的魅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

1.充分相信学生,优英语生综合能力

①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英语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英语新知识的能力。

②保证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③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2.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

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用也可避免师生间的感情磨擦。教师良好的愿望,只有通过恰当的言语表达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并由此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优化生生关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相互检查,相互交流;组内互帮互学,组外相互竞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增强探讨的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论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愉快教学中达成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4.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角仍是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一堂课大致分成了六个环节,即:揭示目标、指导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和当堂训练。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能更好地减轻学生过分的作业负担,使每一个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收获。并且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提高作业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常常辅以一定量的作业。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况。通过作业及反映的问题,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待作业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1、精心编选

在布置作业时,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和考纲的要求精心编选,适量布置,而很少用现成的试卷。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了三套试卷,或一套试卷分为三个作业方案。即同一套试卷分为共同题和选做题,具体说,就是A类学生(学业水平差的学生)只做基础题,力求准确率达百分之九十;B类学生(学业水平中等的学生)做基础题和稍有难度的题目;C类学生(学业水平好的学生)完成全部。做到分层出题,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既保证了合格率,也提高了优秀率。

2、认真批改

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作业的重视程度。试想:如果每次作业教师只用一个简单的“阅”字或写上某个日子,来应付,学生心里会怎么想?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作业的热情和效果,而且教师如果不认真批改,又怎么能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呢?鉴于此,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每次都能认真地批改。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尽量当面批改。使他明白失误,及时改正。之后还布置类似的题目。做到学习一题而知道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及时反馈

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及时的反馈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第一时间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有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因为知识是连贯的,如果不及时反馈,就会使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不利于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反馈的方法有多种,对于大家共同的问题,可以采用课堂讲解,集体订正;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采用单独面批解决。尽量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段段清。

4建立和用好错题本

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错误”,解题错误是其中的一种。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正是这些“错误”促使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英语的重点内容,是学好其他英语知识的基础。对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要高度重视。

(1)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

只要是犯过的错误都认认真真记载下来,对错题进行分类,第一种是特别简单的错误,例如在粗心大意的时候把1+1算成3;这样的错题旁边做个例如哭脸等能够提醒自己的特殊标志。第二种就是面对难度较大的题目所犯的错误,拿到题目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答案却恍然大悟;或者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对于这样的题要做好错题分析。

(2)引导学生用好错题本

上一篇:房山区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暂行)下一篇:重大决策集体议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