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的朋友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亲密”的朋友(精选12篇)

“亲密”的朋友 篇1

提起四毛,我就回想起我在桥头铺生活的一段经历。那是一个难忘的秋天。早上的蓝天,白云悠悠的,阳光轻柔地照耀着大地。在刚收割了的田野上,一个孩子蹦蹦跳跳。只见他右手举着一根木棍,一会儿扑向这边,一会儿扑向那边,正追逐着一只大老鼠,“啪”的一声,老鼠被打死在地上。他便是我的好邻居,好伙伴范斌。

范斌的小名叫“四毛”,他长着一副胖墩墩的身体。乌黑的头发结成一个大黑帽,红润的圆脸,一笑,脸颊上现出两个深深的酒窝,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活像日本动画片里的“聪明一休”,怪可爱的。他是三年级的学生,是我们“灭鼠队”的队长。

说起队长,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呢!

当时桥头铺这地方,鼠害成灾,成片的庄稼被糟蹋,不少家具被咬坏。即使白天,在院子里,在田野上,也能看见老鼠横冲直撞;一到晚上,搅得人们睡不好觉,大人们烦恼极了。一天,一位叔叔对我们说:“你们这些小家伙就知道冲冲杀杀的,要是组织起来打老鼠,那就好了。”小伙伴们听后出于一种好奇心,就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于是“灭鼠队”成立了,大家都高兴得跳起来,一边跳,一边喊:“四毛当队长!”“四毛当队长!”四毛红着脸,右手摸着后脑勺,向小伙伴们发表了“就职演说”:“从今天起,我们的灭鼠队——成立了。要打老鼠,就要跑——得快,打——得准!从明天起,大家要起得早些,集——中起来练跑步,年纪太小的不——要参加,免得绊手绊脚的”。他的`话虽然结结巴巴,但是越说声音越大,越说样子越神气,竟然两手叉在腰上了,我真羡慕他。等他说完后,我走向前:“队长,我参加行吗?”“不行!你太小了,跑不动。”他严肃地说。“能行,我今年6岁了,你就让我参加吧!”我着急了,恳求他道。他歪着脑袋忽闪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接着向同伴们瞟了一眼,转过身,挥动了一下右手:“好吧!你当我的警卫员。”我高兴极了!

“亲密”的朋友 篇2

EAP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员工帮助计划) 项目与班组建设结合起来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在班组建设中, 常州移动大胆尝试, 勇于创新, 在现有的班组建设平台基础上, 通过导入EAP心理辅导理论, 汇集班组关爱以及帮助员工摆脱“心理困境”的成功案例, 编写《班组EAP最佳实践手册》, 并以这些案例指导班组建设, 为基层班组的日常管理注入了一股“柔性管理”的清新, 令基层班组建设为之

创新探索“柔性管理”的利器

如何将EAP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特别是应用在基层管理实践中, 利用EAP方法提升管理效能是EAP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常州移动在班组最佳实践平台成功运作的基础上, 创新提出了班组EAP最佳实践项目, 将EAP管理工具与班组管理进行结合, 让班组长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EAP方法, 从而提高班组长利用心理学方法和EAP工具解决班组管理问题的效能, 推动班组团队和谐、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在推进中, 他们注重处理好以下不同层面的问题。

在组织形式上, 以专题会议确保成效, 领导层高度重视项目的开展。在启动大会上, 工会主席专程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并对全体班组长提出了“三多”工作要求, 要求全体班组长在班组EAP最佳实践中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热情、多一份责任。启动仪式上, 常州移动还特地邀请了苏州天力公司首席顾问陶新华博士开展了《EAP服务与卓越班组建设》的专题培训, 给基层一线班组长送去了EAP基本理论和基础应用工具, 为后续项目深入推进奠定基础。

在活动推进上, 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项目破题之初就提出“让班组长学会用EAP的方法解决班组问题”的工作目标, 让班组长掌握并有效使用EAP的工作方法, 充分调动了各班组运用EAP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提高班组管理效率。此外, 在项目推进中, 常州移动还专门聘请了第三方咨询公司, 积极跟进项目进展, 形成项目推进情况周报。EAP项目组开通了“班组EAP最佳实践活动飞信交流群”, 邀请参与本次班组EAP最佳实践活动的班组长及部分班组成员加入飞信群, 并通过飞信向各班组持续普及心理学知识和EAP常用方法, 及时发布实践活动最新动态, 在与班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各班组相互交流搭建了互动平台。项目实践期间, 常州移动共有47个班组积极参与其中, EAP咨询师通过热线电话、飞信群等多个通道与近100名班组长及班组成员建立起了联系, 其间, EAP咨询师主动电话关爱92人次, 接听热线电话10余人次。

在成果展示上, 对最佳实践项目汇编成册。为了巩固活动成果, 本次EAP项目将对优秀的EAP实践案例汇编成《班组EAP最佳实践活动手册》, 将活动过程中的优秀案例选录其中, 并配以第三方咨询师的精彩点评, 为以后各班组开展EAP活动, 解决班组建设问题提供了方法参考。

汇聚班组EAP管理的智慧火花

回顾项目一路走来的3个多月, 常州移动各基层班组认真提炼, 深度挖掘,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 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 将无序地散落在日常工作中的闪光点一一“曝光”, 总结出了那些帮助班组成员走出“心理困境”的最佳实践。

好的团队氛围是团结凝聚班组全体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是班组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好的团队氛围需要全班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提炼和强化。因此常州移动钟楼北区域营销中心一直坚持将EAP的理念运用到打造和谐团队氛围中, 希望给全体班组成员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

钟楼北区域营销中心有30名员工, 在公司进行“划小”的组织变动后, 营销中心面临工作压力较大, 工作任务较细、较杂的情况, 员工需要的支持也明显增多。这种支持不仅是工作上的, 心理上的支持也十分重要。而同事, 作为每天一起奋战的战友, 一起为了团队业绩冲刺, 一起承受工作带来的压力, 对于彼此的支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好的队友, 是一个团队保持积极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 钟楼北区域营销中心特别在每周的班组工作计划会中, 开设了“夸夸你, 我的同事”的版块。班组成员坐在一起, 以一个成员为对象, 其他成员轮流说出他这一周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或者对他正面的认知, 要求大家的反馈是真实和具体地。然后这个成员对于这一周的自己做出总结, 并与大家分享在这个“被夸”过程里自己的感受。以此类推, 保证每一周至少有3名员工能够成为大家夸奖的对象, 在一段时间里, 这个“夸奖”覆盖到每个人。实践了一段时间后, 发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 对自我的认同感也有了明显提升, 团队成员沟通更加顺利有效, 氛围也变得更加友好。

其实,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像“移动员工加油赞”、“正能量, 悦生活”、“EAP STYLE”, 无一不折射着基层班组在应用EAP工具后的正能量光芒。这些正能量也燃起了基层一线深入推进班组建设的激情, 令班组建设的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班组建设刮起EAP清新之风

常州移动在“激情工作, 健康成长, 双向推动, 鼓励创新”的EAP工作指导思想下, 在群众创新实践的征途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活动期间, 常州移动各班组主动学习, 集思广益, 大胆创新。经过第三方专业机构独立评审, 共评选出12个获奖项目, 涌现出“EAP, 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移动加油赞”、“关怀你我, Show出风采”、“夸夸你, 我的同事”以及“正能量, 悦生活”等优秀案例。常州移动还将所有获奖成果汇编成册, 供基层班组在工作实践中参阅。

而更为重要的是, EAP曾一度不为基层一线接受、认为是费时耗力的项目, 现在基层一线员工心目中的形象正逐步转变。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接受EAP, 使用EAP, 让EAP成为自己管理的得力工具。

EAP感知明显提升。常州移动各班组对EAP的理念和应用有了更清晰地认知, 对EAP的接受度和认同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EAP的使用模式开始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要求”转变。一些原先只是听过EAP, 或者仅参加过一次EAP活动的员工, 通过在班组自行实践EAP的过程中积极参与, 他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了EAP作为一种精神福利, 关注的是人内心的体验, 是在提升人心理资本的前提下, 让人们生活地更快乐, 更幸福。

EAP应用明显推广。公司各班组长的管理策略发生了积极转变, 慢慢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过渡。在实践过程中, 班组长从建立班组例会制度到优化员工奖励政策, 从给予员工生日关怀到展现员工个人风采, 这些无不都在实践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EAP效用日益呈现。各个班组在尝试将EAP运用到班组建设中之后, 不管是团队的氛围还是成员的工作状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其中, 许多班组已经在酝酿将班组EAP最佳实践的成果直接移植到自己的班组管理中来。

我的亲密“朋友” 篇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因为朋友,我们才有了青春的疯狂;因为朋友,我们才有了心的开放。

在我看来,朋友的范畴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身边的动物和随身的物品,都可以和自己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而我的黑框眼镜就是我的物品中的最好伙伴。

从五年级开始,近视像个绳套牢牢地套紧了我,因此我的塌鼻梁上架上了一副沉甸甸的眼镜,我对它是又爱又恨。

想到以前,我刚有这副眼镜的时候,很喜欢带着它装出有学问的样子,经常问大人:“我戴着眼睛好看吗?”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却不由得对它有点厌烦了:当热腾腾的饭盛出来的时候,刚凑上去,一下子镜片上全是水蒸汽,除了浓浓的烟雾根本看不到东西,更别说怎样吃饭了。下雨的时候雨点总是会找到我的眼镜,然后如愿以偿地落在眼镜上,尽管擦掉水珠,还是会有源源不断的水滴落在镜片上。像这样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诸如:手指的指纹不小心摁在镜片上,视野会模糊;打扫卫生时,灰尘会落在镜片上;而最令我头疼的是镜片的清洗,如果擦不好看东西就会不舒服……所以那时我越发不想戴眼镜,可因为自己的近视所以不得不带着它。

时间一久,随着对它依赖的加深,对它的讨厌之情渐少,我和我的眼镜又重归于好,并成为了我最需要的伴侣。

一路走来,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成长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眼镜的足迹。感谢眼镜,是它,一路伴我走过风和雨,伴我快乐地成长着!

山东省诸城市石桥子镇初级中学初二(2)班

“亲密”的朋友作文 篇4

多少次,是你陪我度过孤独的时光。

记得那一次,

爸爸妈妈都不在家。

闷得发慌的我,

捧起了你,

进入了知识的海洋。

记得那一次,

和妈妈打完口水仗。

正在气上的我,

拿起了你,

火气竟然全不见了。

记得那一次,

得了感冒躺在床上。

百般难受的我,

找起了你,

疼痛感渐渐消失了。

记得那一次,

深夜里我难以入睡。

睡不着觉的我,

想起了你,

觉得黑夜不再单调。

记得那一次,

我待在家里写作业。

想出去玩的我,

举起了你,

渐渐地心静了下来。

书,我生活的必需品。

我知识的源泉,

我解闷的朋友,

教我做人的好老师。

真不知道,

亲密的朋友详细教案 篇5

含数字的成语: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知已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成语: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一暴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有终

半途而废

关于民族精神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心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战无不胜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博采众长 多多益善 贪小失大 舍本逐末 轻重倒置小题大做

自然景物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读书治学成语博览群书 好学不倦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赞美艺术作品的成语 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古色古香 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 雅俗共赏 美不胜收 脍炙人口

曲高和寡

妙笔生花 阳春白雪 笔走龙蛇

不同凡响

别具一格

与零零后的亲密接触 篇6

一走进这还很陌生的校园, 我竟没了主意, 今天的工作该从何做起呢?定了定神后, 我决定先到我即将任教的班级里看一看。还好教室并不难找, 就在教学楼的一楼, 我径直走了进去。此时班主任已经在里面了, 她正在打扫卫生, 我走向她做了自我介绍并疑惑的问她, 为什么不让学生打扫卫生就好呢。她很耐心的跟我说, 这些孩子还很小, 今天是他们第一天上学, 很多事情还不熟悉。而且那些打扫工具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大, 用起来不太安全, 等过段时间, 一切都上了轨道, 再慢慢来培养他们打扫的习惯。通过跟班主任的进一步交谈, 我知道了我将面对的是一群单纯的如同一张白纸的孩子, 此时的他们最“拿手”的就是模仿,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这群孩子。

此时, 学生们陆陆续续的来了。因为初来咋到, 彼此还不熟悉, 这也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课, 大部分孩子都显得有点不知所措。班主任老师让他们自己选择课桌先坐下来, 同桌之间先互相认识一下。不一会儿, 教室里就叽叽喳喳热闹起来。随着校园广播响起运动员进行曲, 学生们每天的第一项活动——早操, 就开始了。班主任陈老师请我帮她一起带孩子们排队入场。这帮孩子们由于太兴奋, 整个行进的过程中, 队伍都是弯弯扭扭, 还不时有学生跑出队伍东张西望。好不容易走到指定地点, 接下来发生的情况更是让我又气又好笑, 至今记忆犹新。学生们都到操场站定后该做广播操了, 由于还没教学, 只能由陈老师在前面示范, 引领这群孩子做。这下可好了, 有的孩子学的有模有样, 手脚上下挥动甚是可爱。有的孩子则趁机蹦蹦跳跳、打打闹闹, 其中一个小男孩, 瘦瘦小小的模样, 正式开始大显身手了。一开始他只是“骚扰”前面的一个小女孩, 可能觉得没有意思, 后来就开始从前排跑到后排, 不停的满场飞奔, 甚至还跑到陈老师的身边围着她转了一圈。

看到这种情况, 我觉得有必要上前制止一下, 于是我把他拉到我的身边待着。我本以为站在了老师的身旁他应该会安静一点了, 谁知他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直冒冷汗, 他仰着他那小小的头很无邪的对我说:“老师, 你的裙子好漂亮啊, 不过你的头发不怎么好看。”当时的我真是哭笑不得, 我该拿这个“小破孩”怎么办好呢?这些零零后的小孩子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做操后第一堂课即将开始, 在询问了陈老师后, 我直奔办公桌坐下来赶紧翻阅了一会儿教材进行临时的备课, 我是那么急切的想上好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相信孩子们也一样, 对于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堂课也一定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吧。

很快第一节课的铃声就响了起来。我带好教学用具快步走向教室, 原本还嘈杂的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一双双好奇的小眼睛齐刷刷地向我看来, 好似在问这个人到底是谁啊。我先是愣了一会, 寻思着刚才我不是还跟你们一起做操呢吗?一想原来我还没正式的自我介绍呢。为了和他们拉近距离, 我先自我介绍了一番, 还将我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这时一个小男孩举起小手对我说:“老师, 我们不认识第二个字。”哦, 原来对于识字量还少的一年级学生来说, 我的名字确实有点难度, 于是我立马在汉字的上面加上了拼音注释。这件小事也提醒了我,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细心一点, 多从孩子的角度和学习程度考虑问题, 遇到难一点的汉字时我都得要加上拼音, 以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

介绍完自己后, 我让孩子们自我介绍一下, 孩子们都很活泼, 叽叽喳喳声中, 很快课堂的气氛就活跃了起来。有的小朋友急于介绍他自己, 甚至还没等我提问就站了起来。大部分小朋友却都自顾自抢着说话, 不到一会儿整个课堂竟然有点失控了。就在我发愁的时候, 突然注意到靠近窗口的一个小女孩, 正姿势规范的举着手, 睁着大眼睛渴求的望着我, 仿佛在说:老师让我进行自我介绍吧!想起陈老师刚跟我说的,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孩都是模仿的高手, 看来我得给他们找个好的榜样。于是我走到那个小女孩的身边对着全班学生说:“小朋友们看, 这个小朋友上课多认真啊, 坐的姿势真端正, 手举的也规范, 老师非常喜欢她, 下面老师就请她介绍一下自己吧。”

听到我表扬这个小女生之后, 其他的小朋友真的都模仿起来, 个个把身子挺的笔直,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在认识了几个小朋友之后我发现, 虽然他们的语言还不够丰富, 有些只说了一两句话, 但他们是那么的想要表现自己, 那么的渴望着老师的赞扬。一节课就在大家的自我介绍中结束了, 刚才辛苦备的课却很遗憾的一点都没用上, 但我却觉得跟他们的这次“闲聊”真的特别的有必要。一方面, 让小朋友们学习到了最基本的课堂纪律, 另一方面, 也让我和小朋友们直接很快的熟悉了起来。回想起来, 虽然在大学里曾经学习过儿童心理学的相关书本知识, 但是理论终究和实践之间有联系也有差距。通过这人生的第一节课, 我更真切的认识到了这些小孩子的脾气和特性, 这些认知让我能够更有信心的面对今后的教学工作。

在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 我将所有的学生作业本都写上了每个小朋友的名字, 还熟识了一个办公室的同事, 一年级主任和各位校领导。忙了一天下来我仍有点迷糊, 仍有点不知所措, 但我确实很开心认识了那么多可爱的孩子, 那么友好的同事。

和“好朋友”亲密对话 篇7

小冬就正在经历这一场痛苦的“不调”阶段。以前一直都好好的,也不知道这个月怎么就变了,推迟了好些天不说,来的前几天还隐痛不断,那几天,小冬简直觉得自己如同生活在炼狱之中。吃不下,睡不好,只希望这可怕的经历快些过去。可痛是过去了,新的麻烦又来了,过了5天,小冬发现自己的“好朋友”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虽然每天的量减少了,可一直都有。

小冬又头痛又不安,向单位的几个女同事诉苦,一个同事一听却是笑了,说:“这有什么,我以前有段时间也是这样,医生说我是月经不调,后来吃了几副中药就好了。女人嘛,这方面的问题都有一点的,别太在意。”同事的话让小冬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一晃15天过去了,原来每月只来一个星期的“好朋友”,这次来了15天还没走。小冬终于沉不住气了,跑到社区附近的一个私人诊所向医生求助。私人医生听了,和同事的话如出一辙:“当然是月经不调了!”

“可我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呀?”小冬不解地问道。“那总不是要有个第一次的!”这个私人医生满不在乎地答道,还给小冬开了很多调经用的药。

小冬服了调经药,过了几天,月经果然就停了。小冬这下可高兴了,一切终于恢复正常。可到了第二个月,小冬就发现,自己又掉进了地狱,这次依然伴随有严重的痛经,还有量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前几天,量大得连卫生巾都不好换。于是,小冬在同事的指点下,到药店买了阴道塞,才解决了问题。

没想到,就在那天晚上,小冬就开始觉得自己的腹部剧烈疼痛。丈夫看到小冬的样子,实在担心,不由分说地把她送到了市级医院。

妇科医生为小冬做了检查后,明确地告诉她,她下体有严重的炎症,必需马上治疗。当医生看到小冬使用的阴道塞时,生气地说:“你的月经已经这么不正常了,就说明身体内部出了问题,你怎么还能这样敷衍了事,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呢!”

小冬这才明白,自己的月经不调,不是什么小事情,而是下体的炎症引起的。而自己盲目的调经,已经让炎症越来越严重了。

专家发言:月经的时间、量、伴随症状等的变化,通常是发现和诊断许多女性疾病的重要线索。所以,月经失调除了单纯性的失调外,有很多时候都是身体内某些病症的一种表症,它往往提示女性患上了生殖道发育异常、炎症、肿瘤等疾病。而“单纯”的调经,结果却可能造成生理机能更为紊乱,延误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而且,如果此时采用一般的止血药来治疗,治表后随着下一周期月经的来临,有病理原因的月经失调仍会重现,反复的出血使贫血加剧。如果用阴道塞来解决问题,更可能使阴道内潜在的致病菌扩散,造成内膜炎、附件炎。有的造成经血倒流,子宫内膜通过输卵管在腹腔种植,出现有痛经症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月经失调原因是肿瘤或癌前期病变引起,盲目调经,则会失去早期治疗肿瘤的机会,甚至可能丧失生命。

所以,当女性莫明其妙地出现月经不调的状况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确定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因为自己单纯性的调经,掩盖病情,酿成大祸。

健康点滴

正确使用体温计

腋下测量方式:使用前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然后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保证水银和皮肤密切接触,维持时间5-10分钟。取出体温计,读取读数后用卫生纸擦干净以便下次使用。需要强调的是,腋下如果有汗水,应当擦干净后才测量,喝了热饮、剧烈运动之后或者洗澡之后要安静30分钟再测量,此外在腋下测量时,如果时间还没到孩子就松开了,需要重新测量,时间也要重新计算。

口腔测量方式:比腋下更能反映人体的真实体温,但这种方法对小孩来说有咬破水银的危险,发烧后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的病人也不要采用。

采用口腔测量的方法时,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一定要将体温计放在舌头下,稍用力压住,含3-5分钟,最好是7分钟。期间不要说话,读取读数后照样用卫生纸清洁,还要特别用酒精浸过的毛巾由体温计的尾端旋转着擦到水银那一端,进行消毒。

摘自《广州日报》

增强生物免疫力

有绝招:酸奶+蜂蜜

世界毒素医疗的创始人之一,保加利亚毒素医疗学家垦·莫诺夫教授经研究和实验得出结论:人们每天分早晚两次食用加蜂蜜的浓度较高的酸牛奶(每次1杯,每杯搀入1小勺蜂蜜),可大大增强体内的生物免疫能力,在遭到生物武器侵袭时,可免受或减轻生物毒素造成的伤害。莫诺夫教授认为,生物武器的袭击虽属“外伤性”攻击,但它要靠生物毒素才能在人体内产生作用,如果人体具有一定的抵抗和预防能力,其攻击历程就将大大削弱。

摘自《健康报》

何时吃甜食有利健康

运动前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付出大量体能,而运动前又不宜饱餐,这时,适量吃些甜食可满足人体运动时所需的一定量的能量供应。

过于疲劳与饥饿时这时体内热能失去过多,人体虚弱,吃些甜食,其中糖可比一般食物更快地被血液吸收,迅速补充体能。

头晕恶心时这时饮糖分高的水,可提高血糖增强抗病能力。

糖尿病低血糖时由于过分控制糖分摄取而出现低血糖导致的休克症状时,饮糖水或其他甜性饮料,可使患者度过危机。

呕吐或腹泻时这时病人肠胃功能紊乱,有脱水症状,如喝一些盐糖水,有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

但有些时候吃甜食对身体不利。如饱餐以后吃甜食最易使体重增加,且过多的糖会刺激胰岛素分泌,易诱发糖尿病。睡前、饭前,将甜食当作每日的常规食品,都可导致牙病、食欲下降和发胖。

我亲密的朋友作文 篇8

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有一次上课老师教到‘我的发现’这一题,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但是邹诗吟已经找出来了,老师叫她,邹诗吟大声的回答:这些都是比喻句,唉,这场比赛我又输了,真是太不应该,这么好找的句子,我居然输了。

我和她成了最好的朋友,但是有时我和她闹脾气,因为我们在玩的时候她有些不合,我们就吵起来了,不过我们吵了一会儿就和好了 。

有一次放学,我走在前面,邹诗吟在后面追,我把头撞到树上摔倒了,邹诗吟扶起我,我连声说谢谢!邹诗吟成为我的好朋友,我真高兴呀!

有一次邹诗吟买了一只仓鼠,我把这只仓鼠放在我手上,突然,那只仓鼠咬我,邹诗吟级的差点摔倒。

我亲爱的朋友—邹诗吟。

最亲密的朋友作文 篇9

这个发夹的来历是这样的:它是我亲爱的大姑姑在我2岁时送给我,直到我3岁,我才开始戴起这个发夹,一直到现在它也没有断,所以它是我最亲密的朋友。这个发夹全身穿了一条粉红色的连衣裙,这条连衣裙上并没有一点儿装饰,可是它却装载着我童年的回忆:2岁时,还不会说话,充满可爱、活泼的我,每天嘴里都嘟嘟喃喃的仿佛在抱怨着:“为什么我说不出话来,为什么,为什么呀?”发夹小姑娘仿佛听懂了我的喃喃语,为我解答道:“小姐姐呀,你别抱怨了呀,等你长大了哟,就会丰富的语言了,你别担心了。”5岁时,我摔了一跤,正哇哇大哭,发夹小姑娘仿佛听见了我的哭声,耐心地安慰我:“别哭了小姐姐,别把你这美丽的小脸给哭花了,那就不好看了,摔倒了再爬起来呀,你要做一个勇敢的人。”发夹的魔力大吧!9岁时,我已经是成熟的小姑娘了,当我考试失利,板着脸回家时,发夹小公主鼓励我:“不要灰心,这次考试失利了,不是还有下次,下下次……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挫折中更能锻炼人的意志。我的耳朵仿佛真的听见了这句话。从此以后,我奋发向上,努力学习。这个发夹好像是我的老师,教会了我许多许多,我衷心感谢她我最好的朋友!

当它脏了时,我就拿起餐巾纸把它擦干净。我轻轻的把它放在床头像对待客人对待它。

“亲密”的朋友 篇10

父性教育,

爸爸去哪了

一部《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5个一贯在台前光芒耀眼的明星爸爸,却被自家孩子的哭闹折腾到手足无措;5个宝贝个个天真可爱,镜头前不是明星胜似明星。节目播出后,立刻引来强烈追捧。

较为普遍的现实是,一些做父亲的往往忽视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节目引来网上吐槽一片:中国的爸爸是全世界最不负责的爸爸?!中国爸爸把孩子的养育都推到了妈妈身上?!

2009年的调查显示,在1988名被调查者中,60.7%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 。在回答“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时,46.9%选择了母亲,28.7%表示“父母均担”,仅有13.0%表示是父亲。

这说明, 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这说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并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

《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父性教育的重要性可谓汗牛充栋。本专题推出三位父亲,他们的做法,或可让父亲们重返家教现场。

本土嘉宾夏季亭:

作为“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杨文背后的男人,作为名扬齐鲁的“剑桥男孩”夏杨的老爸,山东英才学院院长夏季亭很容易被忽略在《杨文教子》的光环下。但在杨文的任何一本教子著作中,我们都无法忽视这位父亲的存在。

他不曾以工作忙为借口,也不以妻子是教育专家就推卸责任。他言传,亦身教,以自己的敬业、乐观、大度、好奇以及童心、这位并不高大的男人,作为父亲的形象,须仰视才见。

童心十足的老爸

每当夏杨吃冰糕的时候,孩子他爸爸就故意装得很馋很馋的样子,让夏杨先给爸爸吃。爸爸就大口大口地吃,夏杨则仰着头乖乖地看着、等着,直到吃得剩下一小块的时候,才还给夏杨。其实,是爸爸怕他吃多了,对肠胃不好。

朋友曾在办公室撞到这样一幕:夏杨用手拍拍爸爸的肩,说:“伙计,你刚才说的事儿咱们晚上再谈。这样的场景其实经常出现。除了在一些严肃的问题上,作为爸爸会以父亲的角色给他指导和帮助,其他更多的时候两个人像朋友一样平等,像哥们儿一样亲密。

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过于朋友。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旷久的友谊。”

夏杨的爸爸和夏杨玩起来不像父子像哥们儿。夏杨画画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起涂鸦;下雨了,爷俩儿还在雨中“一、二、一……”地跑着步;有时夏杨在家里,老远就听见有人唱着:“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夏杨急匆匆跑出去迎接爸爸,父子俩就“打闹”到一起了。

所谓父爱,就包括平等地欣赏和理解孩子的能力,它其实是由童心转化来的。夏杨的爸爸是个童心十足的人。有时候我和儿子跟他一起上楼梯,他在前面走得快,一会儿见不到他了,拐角处等着吓你呢!

夏杨小时候,他经常把夏杨举到头顶上,放到肩膀上扛着。夏杨会走路之后,他就把夏杨放到自行车的前座上,一有空闲就带着他出去“探险”:农村的水塘、猪圈、奶牛场,城市的胡同、公园、游乐园……在路上,他会天文、地理对夏杨说个不停。夏杨一直记得,爸爸在自行车上不是给他唱歌,就是跟他说话,但不是像妈妈讲童话故事,爸爸讲的都是“历史真事”。

夏杨小时候,我们一起出去看电影,他总是出其不意地用那种让大家喜出望外、神秘的语气说:“看电影去啊?”

夏杨的爸爸在高校时,经常去参加全国各地的编写会议,总是尽量带上夏杨,夏杨就像他的一个“小包裹”,跟着他走遍大江南北。有时,爸爸在房间里开会,夏杨就一个人拿个小板凳,坐在会议室门口。开完会爷俩就去游山玩水,去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

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父亲,他把父亲厚重的爱,藏在童心和率真中,用平等和分享,向儿子传达着一个男人的情感和品质。

有些品质,只有男人才能传给男人

男孩在五岁以后,心里会有一种力量,使他渴望离开母亲的世界,走向父亲的世界。从父亲身上,他会知道男人的身体,学会用男人的行为方式去处理和他人的关系,他的性别角色,就会和社会的要求比较吻合。

如果父亲在儿子生命的关键期,没有积极介入儿子成长的过程,那他和儿子之间就不容易形成心灵的默契。等到青春期或者儿子有了麻烦,再去管束教育,父亲就处在了一个影响力很小的位置,而且很容易与儿子发生冲突。

夏杨在和爸爸平等的友谊中,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力量。那是只有父亲才能给予的。夏杨的爸爸说:“我只对夏杨做了三件事:(培养他)乐观幽默的性格,不懈的人生追求,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和探究精神。”

当年,夏杨的爸爸编的十二本书,就是他这个做父亲的,经常把要求“和爸爸一起编书”的夏杨扛在肩上完成的。爸爸编自己的专业书,夏杨也钉了个小本子,写上姥姥、爷爷当主编,他当副主编。

我去英国留学的时候,他当时已经收到来自英国的邀请函,去研究“二战”史。但他考虑到,母亲不在,孩子更渴望父亲在身边,并且他已经答应了夏杨,要在暑假带他出去旅游。于是他放弃了去英国的机会,暑假一人带着孩子去旅游了。 从小到大,他对夏杨总是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夏杨的爸爸对夏杨的爱和教育,就是在和他的嬉戏、玩耍中,形成了一种有效规则。所以,夏杨在青春期,不但没有任何的逆反,反而更容易听进他爸爸的一些建议和意见,能够更像朋友一样交流和沟通。因为他们之间早已经建立了一种牢固的心灵联结。

2006年暑假,夏杨同时收到剑桥博士和银行年薪百万的录取通知时,他的爸爸很自豪地拍着夏杨的肩膀,说:“爷们儿,你还真行!”但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读博士是一辈子的事,你到世界顶级实验室看一看,怎么搞科学研究,学习人家老师忘我的科学精神,这是人生难得的一种经历。”

他用那双温暖的手,带着力量和刚强,领着夏杨经历着一个稚气男孩向成熟的男性的转变。

与九旬甘老的亲密香港之旅 篇11

如果我也来写,那我多少有几点犯难:其一,我研究的是美国等欧美国家新闻传播事业, 恰恰不擅长研究中国;其二,作为“长孙”,登门甘老家或在人民大学耳提面命的机会较少;其三,甘老1980年代的两本书《新闻理论基础》和《新闻论争三十年》所探讨的新闻的党性、阶级性、人民性等宏大命题我理解得不深不透,难以诠释与延续此学术理路。

于是我想换一个思路: 写一写我作为人民大学研究生时甘老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以及我与甘老的一次堪称“瞒天过海”的亲密之旅吧,也算是为甘老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添上一点花絮。

一、我心目中的人民大学新闻系“二老”

我自海军转业再到家乡报社工作多年之后,有幸从34岁起成为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前身新闻系硕士生和博士生,而那已经是199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事情了。1994年硕士生毕业时,甘老的大弟子之一童兵老师要招第一届博士生, 我在同学的劝说下报了名。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中理工大学的刘燕南老师,则有幸成为甘老的关门女弟子。

我与来自南京大学的陈绚师从童兵老师读博士,与年近八旬、已经半退休的甘老很少见面,只有神交, 而这种神交主要通过童老师这个中介来实现的。1990年代,人民大学新闻系有“二老”:甘老与张老。此前读硕士时,与甘老年龄相仿的新闻传播教育老前辈张隆栋先生 (1917—2009年) 还教过我们的课,记得课名叫《中外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史》。张先生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政治系, 任教于燕京大学新闻系,精通英文,法文、俄文也略懂。

教会学校出来的张教授,才高八斗。我们就一个传说向张老师求证:您是怎么半个月学成俄语的? 他说1957年他年届不惑,新闻系要求翻译《苏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新闻班讲义汇编》《苏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新闻学教学大纲》之类的教材,张教授突击两周,就能做笔译了。可能是因为他的西学和燕京背景,到1986年年近古稀才当上教授, 只做了硕导而无缘博导。相比之下,八路军和延安马列学院出身的甘老,则根正苗红得多,1984年成为国内新闻学第一批博导, 并在1988年将童老师培养成第一位新闻学博士。我和研究生同学感到,甘老当博导理所当然,张老不当博导属于时运不济,令人扼腕。

当然,即便甘老根正苗红,“文化大革命”中也未免予被批斗。我们读硕士时就听说,“文化大革命”中人民大学武斗较烈, 曾任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任的人民大学新闻系副主任蒋荫恩(1910—1967年)就是在研究生楼旁边一栋旧房子里“畏罪”自杀的。张老师顶着“司徒雷登的门徒”“桂系三号军阀的女婿”“反动学术权威”“海外敌特关系”等大帽子,受尽了皮肉之苦和精神折磨。据说造反派把张老和甘老的关系说成是“反动学术权威张隆栋和他的臭老婆甘惜分”,令人哭笑不得。

说了半天,似乎要谈的是张老,而不是甘老。是的,那时的甘老对于我们来说,主要是一个传说。等我博士生毕业、进入高校任教时, 甘老已经年过八旬。但是我们这些大龄、小龄的学生都知道,甘老和张老身体极佳,以至于我产生了一个印象:新闻系老师普遍长寿,而且与社会上一般情况相反,男性老教授比他们的老伴活得久。

当然,甘老在1980年代中后期做的两件事情在师生中还是很有影响的。一是他1986年秋创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二是他1988年出版的《新闻论争三十年》。舆论研究所“一出生就风华正茂”,1988年春节前后组织了聚焦政治体制改革的“首都知名人士龙年展望”调查。我1991年入学时,或许是有所限制,或许是借阅者众,从人民大学图书馆和新闻系资料室是很难借到《新闻论争三十年》的,加之甘老的“多声一向论”引起过一些来自非专业方面的批评,也受到了其他人的激赏。

二、我成九旬甘老香港之旅的“带路党”

如果说以前对甘老是心理上“敬”和客观上“远”的话, 那么在我从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期间,有了一次与甘老零距离接触的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我冒了一点险抓住了这个机会, 弥补了我作为徒孙为甘老做点什么的心愿。

2007年春夏 ,甘老已满91岁高龄 ,而身体依然硬朗。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总监陈婉莹教授向我建议, 能否代为邀请甘老和人民大学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另一位82岁的高放教授一同到香港大学做学术访问? 如果可以,行程安排在“十一”期间。我说完全可以一试,一来甘老是我师祖,二来我与高放教授熟识。

9月初,我到位于旧称铁狮子胡同一号、今名平安大街张自忠路三号的人大旧址老宿舍区, 登门拜访甘老师和高老师。经我一番劝说,二老表示可以考虑。我就询问他们有没有港澳通行证,二老近年都没有去过港澳,自然没有。我事先打听到,办理这个通行证虽然没有年龄限制, 但是申请人必须到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去当面申请和办理签注。

要我带领二位老者去办理,还是有困难的。二老走路都有点颤颤巍巍。甘老老伴不在了,好在平日里甘老的儿子儿媳们照顾周详, 甘老的小儿子甘北林给予了很多帮助,我打车先领甘老顺利办成,再回来领着高放老师和师母前去办理。一切顺利,总算过了第一关。我再与二老的家人商量好,甘北林工作忙抽不开身,北林夫人席春芬全程陪同。高老师由长他一岁、身体不错的师母陪同。我的任务主要就是当向导和做后勤。

香港大学特事特办, 为我们所有人买了9月30日的头等舱机票。等一路打车到机场顺利通过安检和出境手续,我心里踏实多了。登机以后,空姐也特别照顾老人,起飞后不久甘老就睡着了。我想,对于九旬长者而言,担着心思上路,再过几道关口登上飞机,这对于老人的精神和身体本就是不小折腾。

途中我看到,甘老醒来就谈笑风生,还自己注射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他说, 上一次来香港还是在1949年前(其实甘老可能记忆有误,根据童兵老师等人的记载,1991年甘老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争论有益于新闻科学的发展》的报告。不过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去香港不使用通行证,而是要特事特办特批)。

香港大学在机场准备了一辆面包车, 接我们一行五人直奔港岛上的港大而去。最后一段路程,车子盘山而上,停在即将下榻的柏立基学院的山坡上。这是一个小小的难题, 二老下车走进柏立基学院要下多个台阶。好在大家搀扶着帮他们进入了入住的房间。一下车甘老就说,好几十年没来香港了。

“十一”这一天安排了休息。甘老也不闲着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在柏立基学院找了一间房子, 为甘老在里面摆开笔墨纸砚, 那时的甘老,一口气能写多张书法,遒劲而独树一帜的行书龙飞凤舞,令观者赞叹不已。估计甘老前后写了几十幅字。

10月2日是甘老和高老此行的重点 ,这天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主办了名为《中国传媒:回顾与前瞻(2002—2012年)》的学术会议。这次会议回顾了前五年的中国新闻界,并对未来五年做了展望。甘老的发言自然以中国的新闻改革为主题。而高老的发言则结合国际共运史尤其是第二国际史分析和展望中国的政治体制以及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

从2007年上溯五年,中国新闻界还是很有作为的,特别是在标志性的2003年,无论是调查性报道还是时事评论,均构成了舆论监督的壮阔风景线。甘老在主旨报告中侃侃而谈, 然而他在放谈之余也不无忧心: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从1949年以后并没有解决,“文化大革命”中“假大空”盛行危害整个社会,1978年新闻改革肇始,首先针对的就是被归咎于“四人帮”的“假大空”,提出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口号。时至今日,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虚假新闻和新闻“不闻”却依然不时作祟。

甘老说:“现在的那些新闻我很少看了,太假。”他在发言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世界充满谎言,为什么要求新闻真实? 在高放老师作主旨报告后,接下来作会议发言的是新华社老记者杨继绳先生, 他对甘老的问题作出如下回应:甘老提出了一个“十分深刻且富有智慧”的问题。杨先生试着对甘老的问题作以回答:正因为世界充满谎言,所以新闻必须真实。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社会使命, 也是我们新闻同仁的骄傲所在。

台下的听众以年轻人为主, 未见得知晓多少苏联宣传模式、延安新闻传统和“反右派”“文化大革命”这些历史脉络和陈年旧事,未见得习惯于老人使用的半革命半改革开放的话语, 但是老人的率真诚恳和现实关怀还是感染了整个会场。他的未来展望也令我们认同。

此次香港之行还有一个花絮。研讨会结束后,主人请甘老和我们去看新片《色戒》,甘老以年事已高为由婉言谢绝。我和甘老的儿媳席春芬等前往盈科集团新近投资的数码港,进入一家新电影院。与内地不同的是,早已实行电影分级制度的香港将《色戒》列入三级片即成人片,年满18岁才可以观赏。我们这些中年人存好包以后进入影院入座。突然全场灭灯,接着一阵噪声响起,原来是反盗版偷拍设备启动了。经过几道检测,影片才上映。我们看到的是不同于内地后来经过剪辑的“洁本”,而是“脏本”。

三、我对甘老性格和人品的印象

从香港回来后,甘老师带出的10个功成名就的博士生无人知晓甘老此行。在我向童兵、喻国明、刘燕南等老师嘚瑟后, 他们都说我胆大包天、瞒天过海,竟敢冒险领着两位耄耋老人出境,这令我颇为得意。我相信,虽然我的记忆不能做到完全准确和细致周全,但这是我第一次写甘老的2007年远足,如果能加上香港大学的记录和席春芬女士的回忆, 可以写出一篇长文。

通过这次近距离接触, 我对甘老的性格和人品有了了解。首先是甘老的话语方式。甘老在抗日战争初期投奔延安,我父亲在日本投降之前参加新四军,虽然甘老长我父亲11岁, 但是他们的话语是接近的。甘老见我总称呼我为“展江同志”,放在别人那里可能有点别扭,而我对此则欣然。

其次我发现, 甘老和我父亲都属于杨继绳老师所发明的词汇“两头真”描述的老干部:参加革命时一腔热血,真诚地为国为民奔赴沙场。1949年前对毛泽东领导共产党夺取政权的文韬武略非常崇拜,而经过那么多年的“坐江山”,发现1949年后的极左年代问题多多,晚年回归理性,开始真诚反思。甘老和我父亲都对毛泽东有两面评价, 对周恩来则至今推崇备至。

所不同的是,党内资历更深、常年身处京城的甘老在1960年就发现了极左问题,并据理反驳,“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十年失去话语权更加体认到极左之祸;而身处地方的父亲则迟至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以后才逐渐认识到毛泽东的另一面。

甘老永远的好脾气让我无拘无束。甘老的亲切、和蔼、儒雅也与我父亲的严肃形成对比。与甘老交谈,你不必战战兢兢,尽可以放松心情。听他说话,如沐春风。此外,甘老娓娓道来的说话风格,其实是可以专门研究的。如果说老龄社会已经来临,那么甘老的脾性、处世之道和永远学习思考的生活方式值得其他知识老人学习参鉴。

甘老的另一个特点是气度恢弘, 突出表现为自嘲和自我怀疑,乃至自我批判。他说,他的四个儿子都忙于工作而没有生儿育女,令他失望和孤独。当我们说他身体硬朗的时候, 他总是摆摆手说他这个器官不好, 那个身体零件不灵,“你们看到我身体好是假象”。他在香港大学挥毫泼墨,却总是不满意。其实那多数都是可以拿去拍卖的艺术品。

甘老的洒脱风度和有如川剧演员的表情, 不禁令我推想他年轻时的模样。好在笔者找到杨玉坤先生的一段回忆, 记述了1962年46岁的甘老师在西北政法学院新闻系讲课时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甘老师头戴鸭舌帽,身穿风衣,脸似刀雕,举手投足之中显得精锐非常。他讲通讯,半年讲了6个字:高、深、新、细、动、情,我的课堂笔记一直保存到退休,结果被借者丢失了,痛哉。”

用杨继绳先生“两头真”的概念来分析,甘老和我父亲一定都在极左时代自认为站在“毛主席革命真理”一边而做过错事。如果甘老当年是在“激情燃烧岁月”的迷信状态下不失真诚地“左”,那么晚年回到第二真时,他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甘老多次坦陈自己在那个年代的错谬。试举两例:

我们早就听说过一段新闻学界公案:甘老在1957年“反右派”期间对复旦大学新闻系老主任王中先生的抨击,写有《报纸是阶级斗争的锐利武器》一文,而王中教授晚年仍耿耿于怀, 曾当面让甘老下不来台。那么甘老如何应对呢? 他在会后找到王中先生,对当年无限上纲上线诚恳道歉。听闻王中先生去世后,仍感愧疚的甘老又撰文怀念这位“南派”新闻教育名家。

甘老还谈及自己的一段历史误判:甘老出自“红区”,可能长期以革命正统自居,曾经小瞧了张季鸾的《大公报》,一度把被贬为“小骂大帮忙”的《大公报》看成是国民党的半官方报纸,被愤愤不平的《大公报》报人指为“左”倾观点,他后来写文章向他们道了歉。

我的最亲密的朋友 篇12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最亲密的伙伴或朋友吧,而我最亲密的伙伴或朋友吧,是一只典型的母狮子狗哈利。

哈利,拥有着一身黄白相间的毛,摸起来毛茸茸的.才,它很乖,性格也比较温顺,对我特别好,当然,要是把它惹火了你就得小心你的小命啦!因为它会对你叫的哦。

我和哈利的关系特别好,都愿意为对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有时候,我笑,它也会使劲地摇着尾巴;我难受,它也会不好受,它会歪着头,用那忧郁的眼神看着我,从眼神中,我便知道了它对我的理解。

记得有一次,那是傍晚了,我们第一次把哈利送到妈妈的厂里去看门。把它拴起来,我的心万分伤痛,就像刀子在割一样。我们就走了,可妈妈还没走,可哈利一直在叫,没办法,妈妈又把它解下来,让哈利寸步不离地跟着她,没想到,哈利还真听话。

可好狗不幸运,跟着妈妈竟然跟丢了,这应该怎么办呢?因为那时已经很晚了,天很黑,伸手不见五指,一直找不到,找了一个晚上了,还是没找到,就连我也来找了,叫了几声也没有回答。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它的一点音讯,因此,我特别伤心,嚎啕大哭起来,哭了一个晚上,把眼睛都哭红了,还只是一直在心疼哈利。

还算老天有眼,第二天,妈妈开车带我们区厂里的时候,看见哈利就蹲在路口旁等着我们,我的心情激动万分,立刻下了车,奔向哈利,和它亲热了一会儿,帮它洗了个澡,买了些专用的日用品,看着它那活泼可爱的背影,我会心地笑了。

以后,我更加照顾它,即使狗粮没了,我也会买大鱼大肉回来给它吃,让它丰衣足食,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给它一个好的环境成长。它呢,也懂我的心,我不开心时,它也会逗我笑,我开心时,它会陪我游玩,使我乐得合不拢嘴。

哈利,是我这辈子最最亲密的朋友,没有了它,我的人生中就会有缺憾,只要它过得不好,我也不会有心思去乐我自己的,我会坚持让它过好,让它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狗狗。

上一篇:房地产总经理自我评价下一篇:控烟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