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通用9篇)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篇1

1、学生参与面小,并且不够兴奋活跃,主动性不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本身的原因是很值得深思的。课堂一开始,学生回答还是比较积极主动的,尤其是我导入后和同学们谈节日和吃的关系的时候,由于有点幽默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是很融洽的,我问同学们从文中读出什么以后,几个同学谈的都不错。我还趁机让几个同学勾勒梳理出文章的轮廓。但是到了我谈 “汪曾祺是一个嘴馋的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显然不感冒,一度出现冷场,几个同学分析也没有围绕这个点展开,教师比较生硬地把学生拉回到读出问题上来,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上完课后,我和淄博市教研室的崔老师交流才得知,桓台本地特产就是马踏湖的鸭蛋,感到非常的惋惜,自己错失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和拓展的资源!所以说教学设计没有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对学情估计不够充分,是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另一个教训是教学中应变能力欠缺。如果当时冷场时,我组织同学们结合这一点讨论交流,并且结合文本说明理由的时候,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2、学生对文章读得不够。这一课语言是很有特点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尤其是那种淡淡的情思如涓涓细流娓娓道出。但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分析,朗读的感情和语气语调很少涉及,致使对文章的味道和意蕴没有充分挖掘出来。本节课上对“筷子头一扎下去……”一句的读和品是下了功夫的,但其它地方,尤其是学生回答问题引用文本语言的时候,自己丧失了很多指导他们朗读和体会作者感情的机会,一想到这一点,自己就不能原谅自己。 3、自己不够大气和从容。下学期在本县我去邹平一中初中部送课的时候,上这一节课可以说是得心应手的,学生表现精彩,教师调控课堂从容,感觉很舒服、惬意。但在这一节课,自己感觉自己心态没有摆好,在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上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总想重复类似的课堂场景,当课堂情况变化时,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张伟忠老师谈的对,课堂教学中没有意外就没有惊喜,意外出现的时候就是看教师的素质和功夫的时候!自己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变化,教学中缺少一种循循善诱和自然从容的气质。

4、对文本的挖掘不够细致深入。上完课后,张老师也给自己指点了几个课堂中几个有缺憾的地方,让自己感触很深。原先自己认为对“筷子头一扎下去……”一句的读和品是比较成功的,但张老师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好,学生两次读成了筷子一扎下去,如果此时比较辨析一下筷子和筷子头,就能进一步体会到油多的特点,并且在此处质细的特点也有所体现。我也想到,“ 一……就……”这个关联词语也非常值得品味。对这篇课文的总体把握上,也还有值得深究的东西。张老师谈到,作者写鸭蛋,不光是因为好吃,还有好玩。在这两者上面写出作者的生活情趣,教学中自己只把重点放在前者上了,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总之,由于自己对文章的钻研不够深入和透彻,使课堂失去了很多生成的精彩。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篇2

一、精心设问, 自然走向教学核心

《学记》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笔者查阅了《端午的鸭蛋》的诸多教学设计, 发现多是从文章内容方面逐段提出零碎的问题, 然后再抛出汪曾祺语言的特点, 请学生找出例句品味。结果一节课下来, 学生对情感的把握和选材的用意仍流于表层认识, 对语言的品味更是支离破碎。

这就需要根据教学重点, 立足课文的整体阅读, 将问题进行整合重组, 在教师充分把握全文的基础上, 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组连环问题,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筛选有效信息, 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逐步向文本纵深处漫溯。

经过一番苦心探寻,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文体教学要求, 笔者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端午习俗, 理解乡土情怀和闲适之意”上, 将“品味平淡自然而又别有韵味的语言”作为教学重点, 架构全篇, 设计如下一组问题来贯通整个课堂的导读:

1.作者家乡的端午有哪些风俗?

2.端午的风俗如此之多, 作者为何对小小的咸鸭蛋津津乐道呢?

3.文章对小小的咸鸭蛋如此津津乐道, 有什么“味”外之“味”吗?

4.作者添加了哪些“营养元素”使看似平常的语言别有韵味呢?

四个问题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从内容概括、情感把握、语言品味三个维度解读全文, 循着这组问题主线,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不同层面的“读”, 来解决问题, 从而梳理出这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初读拎脉络, 再读悟情感, 精读明技法, 品读咂韵味。

二、节点导学, 沟通津梁咀嚼语言

课堂如流, 行至品味语言的重点环节, 为了丰富学习方式,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 引导学生匍匐在字里行间, 感受汪曾祺语言的特殊魅力, 笔者特别用心设计了一个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 请各小组合作讨论, 将体现汪曾祺语言魅力的“营养元素”写在卡纸上, 然后贴上黑板, 师生共同评议, 据此寻找语言品味的节点。

当是时, 小组内部积极讨论, 组际之间互评互点, 最后整合沉淀为:“方言”、“文言”“幽默”三种元素, 然后各组纷纷找出诸如“空头”、“白嘴”、“道道”等方言, 体会语言的地方特色和自然质感, 找出诸如“肃然起敬”、“曾经沧海难为水”等文言词句, 涵咏其中淡淡的幽默情趣。学生们兴致高昂, 但当笔者问起还有哪些元素体现汪氏语言的特殊韵味时, 却三缄其口。

此时, 笔者的做法是先出示如下课件, 然后用突出的口语色彩范读如下一组句子:

1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2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 蛋黄是浅黄色的,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3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继而提示:大家听出什么特色来了?学生马上大声回答:幽默!口语!口语!教师顺势提醒学生, 文章写到妙处, 口语运用适当, 有时反比书面语更自然更灵活。学生纷纷颔许。

随即再出示一组课件:品一品下列句中的黑体字有什么妙用?

1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2小孩子点了黄烟子, 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

3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 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 吃了。

学生纷纷练读。笔者听出学生读“吱”字, 语速不一样, 马上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品读展示。一派认为“吱”字要读得短促, 才能突出红油很多, 筷子一扎下去, 摁都摁不住。拖长了读, 就没有这种油多的情状。另一派认为, “吱”字要读得长一些, 因为如果读得短促, 那就是红油“喷”出来, 其实筷子头扎下去, 红油不会马上喷出, 而是慢慢“涌”出来, 可以好长时间。一时间, 争论哗然, 莫衷一是。

笔者待时机成熟, 引导学生认识:其实, 阅读文学作品, 只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就是境界。特别读汪曾祺的作品, 要有一点耐心, 一点生活经验, 还要有一些文学品位, 就像这两位同学体会得都很有道理。像“吱”、“抵”、“掏”这类字眼, 看似普通, 却传声、传神、传情, 足见汪曾祺先生炼字炼句功夫了得。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梳理出汪氏语言之所以亲切自然别有韵味, 在于巧用文言点缀, 适当运用方言口语, 精于炼字炼句。而这些语言方法都是学生们可以借鉴学习的。

最后引用汪曾祺关于语言的追求:“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 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语言像树, 枝干枝叶, 液汁流转, 一枝摇, 百叶摇;它是‘活的’。”从而引导学生找出典型语段读出这种“活的”美感。学生代表朗读, 自豪之情、幽默之趣溢于言表, 传达出了汪曾祺语言的淡而有味的神韵。

三、鼓励质疑, 以学定教发展个性

在以上共性阅读的基础上, 根据“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 在课堂的后半部分, 留给学生质疑的时空抽丝剥茧, 既有必要性, 又有挑战性。唯有此, 教师才能根据学情和以往课堂教学经验, 预设相关助读资料, 拓展导学, 将文本阅读引向深入化, 将思维发展引向个性化。

本来课前预设了三个问题, 但课堂上, 学生只问了其中一个问题:结尾联系囊萤夜读的故事是否离题。同时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第二段说“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 为什么还引用他《随园食单》的材料?而且学生们对这一问题比较有同感。

笔者在课堂先出示如下 (原备解决预设问题用的) 助读资料———

汪曾祺的小女儿汪朝曾说:“我爸爸在家里只有两个任务:写美文与做美食。”……除作家外, 汪曾祺还有另一个头衔———美食家。他不仅能下厨房烹饪一手好美食, 更能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吃的渊源、吃的文化 , 描绘得头头是道、饶有风味。

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文相关语段, 找出依据解决问题。学生马上找到答案:袁枚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 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而汪曾祺会做美食会写美文, 自认为比袁子才有实践, 所以不大喜欢这个人。文中又说“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 而且‘与有荣焉’”, 所以就引用了。教师因势利导, 这叫爱屋及乌, “爱蛋及蛋”。

关于篇末囊萤夜读的联想是否赘余, 只要从结构和风格两个角度分别论之, 即可迎刃而解。

《端午的鸭蛋》之浅见 篇3

一、风行水上引鸭蛋,巧设铺陈话民俗

《端午的鸭蛋》文章脉络清晰:“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作者如同随意聊天,自然成文,悠然恬淡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将“大情怀”寄于“小事物”是汪曾祺的作品特色之一,他曾在《谈谈风俗画》一文中说:“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而这种风俗美,势必在“小叙事、大话语”的散文中得到体现。就如《端》文的结构表现:

1.巧设铺垫,逐层推进。从文章思路来看,题眼“鸭蛋”,作者却不直接从“鸭蛋”端笔,偏偏先大谈端午的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系白索子”等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吃“十二红”,引出“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作者娓娓道来,不事雕琢,甚至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于随意间体现整体布局上的严谨与和谐自然。在写法上,先浓墨重彩话端午风俗,为主体“鸭蛋”巧设铺垫,层层推进,向读者充分展现民俗风情之美。

2.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汪老说过他不喜欢结构痕迹太露,而是向往苏轼所说的境界:“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端午的鸭蛋》正是如此“行云流水”,从家乡的端午习俗,到家乡的鸭蛋,到端午的鸭蛋,于车胤囊萤处戛然而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对这种看似散淡的结构,其实贯穿全文的,是作者心中深藏的家乡情结、童年情怀。对水乡高邮魂系梦萦的情愫正是这篇散文的“根”!

二、浓墨重彩绘鸭蛋,意趣盎然展民风

汪老曾说:“一个作家对传统文化和某一地区的文化了解得愈深切,他的语言便愈有特点。所谓语言有味、无味,其实是说这种语言有没有文化。每一种方言都有特殊的表现力,特殊的美。”作为生长于江南水乡的汪曾祺,多年以后,令他难以忘怀的,恐怕仍是故乡高邮的美食。说到高邮特产,那就是“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作者从正面对家乡“鸭蛋”的色、味、形等直接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

1.形态各异,色味独特。“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有“蠢”和“秀气”之别,那么,这该是怎样的两种“鸭蛋”呢?“蠢”的胖嘟嘟的,短而粗,“秀气”的线条匀称,细而长……给人在脑海中描绘出形态各异的鸭蛋形象来,肥环燕瘦,形态各异,这哪里是挑鸭蛋,简直就是在“选美”。同时,也介绍了吃法,如:即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不像有些地方是剥壳吃,小孩在挂完鸭蛋络子后也可以“白嘴”吃。应该说,高邮鸭蛋文化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2.童真童趣,声色兼备。如:“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句中的“肃然起敬”,大词小用,而这一切只是缘于故乡高邮的鸭蛋!读起来有点滑稽,有点可爱,我们的脑海依稀能浮现作者童真调皮的画面。“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红油冒出来,本来只能观其形,用上“吱——”仿佛能闻其声,这一声“吱——”,让吃咸鸭蛋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三、浓浓乡情寄鸭蛋,文白古今抒民情

汪先生自己也说:“我对民间文学是有感情的,民间文学丰富的想象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比喻的新鲜和韵律的技巧使我惊奇不置。”纵观全文,作者的笔端游走在雅俗之间。一开篇就用口语化的语言浓墨重彩地铺陈家乡过端午的各种习俗,一幅幅动感十足的民俗画历历在目,到最后由萤火虫在蛋壳灯中闪闪发亮的样子,想起了囊萤映雪的历史故事,随意自然,让读者领略了雅俗融合之趣。

1.干净凝练,韵致动人。善用短句,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道出家乡盛产咸鸭蛋。其次,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时常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使文章更富于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如“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脱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那种从容淡定中的诙谐、得意之态立时毕现。

2.文白交织,雅俗融合。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引经据典,运用对比手法,拿高邮的鸭蛋跟外地鸭蛋作比,流露出对家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如“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文白做一处,一点不夹生。夸示得恰到好处,且不乏风趣,富于动感。细至局部,文白间杂,结合方言的特点也不难发现。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雅俗互现,不乏情趣。

汪曾祺先生笔端流出来的都是活泼清新的、带有浓厚传统美感的动人篇章。行走其间,我们忽而觉得穿行在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忽而又觉得游走于孙梨笔端的白洋淀,醇香四溢,原汁原味。汪曾祺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感情,唤起了他们对母语的重新的热爱,唤起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端午的鸭蛋”不仅在于鸭蛋本身,它更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它承载着作者自我的精神世界,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世界。我们要要重视作品的原生价值,要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进行积累文本自身的文化传承的价值。我们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及诗意,才算真实的体验到了生活的滋味——就象汪老笔下小小的鸭蛋,以及‘鸭蛋中飘出的香味。如果我们不断地领略这种风情,品鉴这种清香,那么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词典里,就不会有苏丹红浸制的鸭蛋和添加毒素的奶粉,就不会有人造木耳和染色馒头吧?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篇4

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2.对作者语言风格的初步认知

教学重点为理解作者闲适的语言风格。

回首这节课,我基本上处理号以上几个要点。在教学思路上我以课文的朗读贯穿整个的教学始终,首先是以主要问题“作者是以怎样的情感回忆家乡端午的习俗”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初读课文,理顺文章作者行文思路。在对文章有了初步感知后,研读课文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家乡鸭蛋的特点”进行文本细读。与此同时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重点锁定在课文的第二三段。第三步激发学生创新型阅读,对文章最后选材进行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课后练习三的要求。整个授课过程以主问题贯穿始终,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不绝于耳。

关键环节回顾:

这节课中我将重点定在对文章中家乡鸭蛋特点的理解,体会作者“味中味”,所以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处理上一带而过,有关文章端午的习俗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

内容细读这个环节我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的句式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进行细读。学生在课前做课相对到位的预习工作,在细心的阅读与批注后,能够较好的完成这个任务。学生谈到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驰名远近的鸭蛋”“质细而油多的鸭蛋”“蛋白而柔嫩的鸭蛋”“情有独钟的鸭蛋”……好多学生在阐述自己的理解的时候能够结合课本内容。其中学生谈到作者“情有独钟的鸭蛋”时候,恰恰和自己在备课时预设的问题相吻合,我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引述的唐代元稹《离思》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诗句的解读,此环节一方面加深学生理解汪曾祺对高邮鸭蛋的感情,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汪曾祺的文白相间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典雅的语言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的妙处。

另外,此环节与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特点相结合,汪曾祺语言善于绘型绘色。“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此处我引导学生抓住“吱”感悟作者善于描绘形色。多次的朗读,有效的引领,体会出作者在描型绘色。

文章结尾“作者写到了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可否删除,试述理由。”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和作者安排材料的特点。此环节不要求学生做统一答案,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就行。学生一方面能够从常规写作选材的角度谈到该段材料游离选文的中心,还有部分学生在预习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安排体现作者安排材料的随意、自然的特点。

纵观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最初预设,作为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

第一,作为一节同课异构课,在与同组教师共同备课的基础上自己创新的地方不多,沿袭的东西占主导。相比较一起做课的老师,自己这堂课学生的朗读还算是被比较到位,但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遇到学生不能回答的时候,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功夫欠缺。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预设的色彩很浓重,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达到教师预设,没有注意生成的东西。比如,一开始学生对“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会议家乡的鸭蛋的?”“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如果学生有良好的预习应该是能够很好地回答,在这堂课上,部分学生预习效果不佳,导致课堂最初比较沉闷。教师为了最求最初预设环节,硬牵着学生达到预设。

另外,有关内容研读环节,学生深入课本的时间略显不充分,课堂上回答的亮点不够,而此时教师看到学生读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语句时,就中断了学生的感知,导入到教师预设环节中。此时,如果再放手让学生继续研读,还有可能更为深入的读出新的信息。

端午的鸭蛋课文反思 篇5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步入到学生遇到困难“多事故地段”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有预见性的判断,并紧密观察学生的学情。等到学生功能出示三色牌示意,老师要在课堂上灵活处理。既不因小部分跟不上的同学耽误全班的学习进程,也不能忽略这些理解能力弱点的学生,赶火车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采用的办法是“抓大放小”。

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我关注孩子们讨论的过程,及时观察学生的学情。自己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因为在学生与文本第一次的对话中,出现理解能力层次区别通常就是这个时候。遇到共性的问题我就在课堂上重点强调,讲细讲透;遇到个别枝节性的问题就交由小组长解决,若是更棘手的问题不便于课堂解决的就留在课后个别辅导。

课堂上及时捕捉学生的疑难,并及时点拨,可以帮助理解能力较低的学生尽快扫除学习的消极因素,跟上课堂学习的进度。灵活地处理好补读,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优生吃得“好”,也让学习脚步慢点的孩子吃得“饱”。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学习难点

学习品味富有情致和特色的重要语句,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学习方法: 自主、研讨、探究。

学习时数:二课时

教学设想

中心环节是阅读和讨论。

教学程序:预习―朗读―质疑―讨论―作业。特别说明:预习是课上预习

第一课时

预习课上预习(自主学习)

七项任务:

1、读课文,查字典处理生字生词。(工具书:《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成语词典》等)

2、查找相关资料:作者、背景等。

3、详看课下注释,了解相关信息,进一步理解课文。

4、再读课文,同时标注自然段的序号并概括各段段意(一为说话方便;二为理清文章思路。)。

5、圈点勾画重要语句并作赏析,做旁批(一段)、眉批(一页)。

6、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题。

7、写出自己的疑惑。

说明:1、预习的阅读方式――主要是默读。(默读最有利于思考,多用默读,)

2、预习在课上预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让同学们互相展示收集的有关汪曾祺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接力朗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力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听的思考: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说明设计目的:(1)检查预习概况,包括字词。(2)进行朗读训练:通篇朗读,加强朗读。(3)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思路:端午节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5、6自然段)

2、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设计目的:锻炼快速整理信息的能力)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设计目的:训练概括能力。)

明确:

三、品味语言。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设计目的:(1)“用”课后题,由原来的二、三段扩展到全文,意在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2)继续训练朗读)

四、讨论:.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争议?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看呢?

(明确:本题是一道发散性的问题。只要学生自圆其说就可以。认为是赘笔者,主要是为保证结构严谨,这对于中学生而言,依然大有必要。而认为“自然、随意”者,实际上已经到对作者风格的品评了。)

五、作业布置:(任选一题)

1.假如你向大家推荐《端午的鸭蛋》,请写一篇课文简介;

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 篇7

(一) 一字一句总关情

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 汪曾祺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可见, 汪曾祺有着一种深厚的故乡情节, 有着一颗超然自在的心, 所以他能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滋味来!

汪曾祺是满怀着自豪和喜爱之情来介绍家乡高邮的咸鸭蛋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 作者就用那样平淡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我在苏南、浙江, 每逢有人问我的籍贯, 回答之后, 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 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这是写家乡鸭蛋的声名远播。“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 但不如高邮的多, 可以成批输出。”这是写家乡鸭蛋的与众不同。“切开之后, 里面圆圆的两个黄, 使人惊奇不已。”这是写家乡鸭蛋给人之惊喜。在说到家乡鸭蛋的历史时, 作者用清代诗人袁枚《随园食单菜单》来作证, 说明是“老品牌”“老字号”了。汪曾祺还引用了唐代诗人元稹在《离思》中的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 “大材小用”诗句, 来表达对别处的咸鸭蛋不屑一顾。“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 蛋黄是浅黄色的,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通过与北京的咸鸭蛋对比, 使作者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再看汪曾祺是怎样写食用咸鸭蛋的:“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动作、声音、颜色的形象描绘, 让读者和作者一样感受到那一刻的动感与快感, 如见其形, 如闻其声, 如同其感。鸭蛋“有的样子蠢, 有的秀气”, 这种拟人的手法, 赋予鸭蛋以人的美, 幽默之中表现出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爱之情。不仅如此, 文章结尾作者还细腻地、兴趣盎然地描写孩子们用蛋壳装萤火虫, 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聪敏与童真童趣, 更体会到了汪曾祺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念之情及对家乡的浓浓热爱之情。

(二) 平淡生活都是诗 (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先生, 深受沈先生亲切、素淡抒情之风影响, 形成了自己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特征, 如剧作家沙叶新评价的一样“字里行间有书香味, 有江南的泥土芳香”。

《端午的鸭蛋》写的内容不过是端午的风俗及家乡的咸鸭蛋等生活中的小事, 但我们品味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妙滋味, 理解到的是日常生活富含的生活情趣、人生意味。原来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 也不必处处正襟危坐, 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 才算真实体验到了生活的滋味。我们理解了这个文章的主旨, 更佩服汪曾祺为我们揭示的生活真谛, 于是一切浮躁便没有了, 不满的心都会安静下来, 悠然恬静, 进入到如作者一致的闲适自在的境界中来。对于学生, 这个主旨和道理, 如果他们也体会透了, 那么他们的收益将受用终生, 至少他们不会看淡自己平常的生活, 会努力体味生活的乐趣, 最直接的效益是他们的写作有了无穷无尽的素材。

所以, 我们读《端午的鸭蛋》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读懂文章的主旨。这是本单元我们学习民俗文化的终极目标, 即让我们的孩子热爱自己平淡的生活, 热爱家乡有情有趣的文化。家乡童年永远是一个人生命时空中的至爱。

(三) 魅力四射的语言

汪曾祺是一位语言大师, 他追求自己在语言上形成的特点: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 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 显现出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端午一早, 鸭蛋煮熟了, 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 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 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 在他的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 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 但仔细一想, 却又合情理, 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 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也真是无处不在呀!细嚼他文章的语言平淡中就有着许多可品可尝的滋味。

“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鸭蛋多矣, 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杂夹”句让人严俊不禁, 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至于在文中偶尔出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的古汉语, 点缀其间, 使文章多了书卷气, 增添了典雅之美。

以上三点, 是《端午的鸭蛋》体现出来的最突出的三个特征, 教材因此在“研讨与练习”处设计了相关的三个习题, 我的理解和教学设计都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习俗, 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 品味其中的韵味和情致。

3.通过对传统民俗的了解,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操, 并且形成自己对民俗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 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 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2.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教学方法]

自主、研讨、探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夕、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等都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已到五月, 那谁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呢?我们过端午有哪些习俗呢?别人又怎样过端午的呢?今天, 我们来看看江苏作家汪曾祺的家乡是如何过端午的。作者有情有味地写高邮的鸭蛋, 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呢? (板书《端午的鸭蛋》)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端午方面的信息, 教师适当补充,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1) 端午的来历:纪念屈原说, 驱邪避毒说……

(2) 端午的习俗: (1) 作者提及的有: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含鸭蛋) 。 (2) 我们还知道的有:赛龙舟, 食粽子, 佩香囊, 悬艾叶菖蒲, 上山采药 (卫生节) , 悬钟馗像。 (3) 本地的习俗是:食粽子, 悬艾叶, 接已嫁姑娘回家。 (4) 我家是这样过节的。 (由2~3名同学介绍。)

设计目的: (1) 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一般习俗→特有风俗→家乡特产 (鸭蛋) 。 (2) 丰富知识面, 锻炼搜集能力。 (3) 关注自己的生活, 引起学习兴趣。

2. 交流搜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

(1) 作者其人。

(2) 文风:平中有奇, 淡有中味。

(3) 语言追求。 (课后“研讨与练习”有明示, 共三点。)

设计目的: (1) 简单了解作者。 (2) 为突破本文重难点作准备。

3. 教师范读课文, 或播放录音, 学生听读, 勾画字词的同时注意体会以上特点。

4. 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2) 作者为什么用“端午的鸭蛋”而不用“高邮的鸭蛋”作题目。

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后明确: (1) 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 实际上不仅是作者个人的心态, 这是人类普遍心理, 反映了人们对儿时一切的眷恋, 对家乡的热爱。 (2) 文中虽花了不少笔墨盛赞故乡高邮的鸭蛋, 但为了突出端午节的故乡风俗, 同时, 端午的鸭蛋是“我”体味到滋味最美的时候, 所以用这个题目。

设计目的:让学生关注文本, 明白表现主题需要一个具体的东西 (物和故事) , 并需要突出出来 (题目, 重点笔墨) 。

(三) 精读课文, 体会感情

1. 合上课本, 凭记忆复述高邮的咸鸭蛋有什么特点。 (同位合作完成) 。

2. 请以“这是____________的鸭蛋, 因为_________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这样的句式来体会。

例如:这是声名远播的鸭蛋, 因为上海的店里都特别标明。

学生发言: (1) 名声远播, 肃然起敬, 特别标名。 (2) 与众不同, 出双黄的, 成批输出。 (3) 令人惊喜, 两个黄, 滋味鲜美。 (4) 历史悠久, 袁枚的书。

3. 作者是带着怎样感情来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鸭蛋的呢?

小组讨论后用二个词来概括, 教师和学生研讨, 选择最合适的两个:自豪、喜爱 (板书, 填在上表中) 。

4. 教师小结, 学生再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路:研读文本,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工作。我们的设计一要简单明了, 二要抓住本文特征, 三要学生能合作并提高学习技能。

(四) 品味语言, 感受情趣

1. 从文中找出喜欢的句子, 细心品味语言的精妙, 并体会语言特点。 (结合课后练习二, 要求学生每条都有例子。)

2. 四人一组交流, 读一读, 品一品, 说说感受和理由。准备推荐一个代表本组发言。

3.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板书) 语言特点:

(1) 平淡有洁———读起来亲切自然。

(2) 方言入文———作者脱口而出, 直率朴素, 有地方味。

(3) 带有文言色彩———增添书卷气和典雅之美。

(4) 有点幽默———引人入胜。

设计思念:精心设计, 突破难点, 提升品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只是起引导促进作用。

(五)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联系生活, 模仿原文的情趣和语调, 描写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500字以上, 班内展示, 公众评定得失优劣。)

2. 课下搜集几首有关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春节的古诗词, 记一记, 背一背。设计目的:写平淡生活, “小叙事”, “真情趣”, 让学生懂得生活, 热爱生活。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又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端午的鸭蛋的教学设计 篇8

《端午的鸭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本单元是民俗单元,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在欣赏民俗风情画中感受日常生活蕴涵的无穷乐趣。《端午的鸭蛋》一文,汪曾祺先生写鸭蛋、叙民俗、谈文化,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美,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行文闲适自由,语言雅俗共赏,趣味盎然。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理解和欣赏一般的文学作品,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积累。但对于作者汪曾祺及其语言特点不是特别了解;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较多。恰当适时的进行民俗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以识对联、话民俗为切入点导,立足文本,进行品读活动。朗读训练和品味语言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欣赏范读让学生整体的感知文本,设计合作探究及体验感悟的环节,通过体味读、重点句子品读等多角度的朗读,让学生于平淡自然的语言中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突破教学难点。在拓展迁移环节中引导学生深刻反思,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设计理念】

1、重视朗读和默读,使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2、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过程,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适当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是开放的学科,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教师利用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大课堂容量;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整理的有关信息,体味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⑵ 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以合作探究和体验感悟的方式,让学生于平淡自然的语言中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学生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和品味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于平淡自然的语言中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

【教具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搜集整理有关作者及其散文特点的资料、端午节的资料,制作课件。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划出疑难之处,提问题。(课前汇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识对联、话民俗情境导入

(屏幕显示)

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请同学们说出下列古诗中分别表示的民间传统节令是什么?我们这里在过节时有哪些习惯?

(此环节借助多媒体,通过创设情境,由古诗引出民俗,引出端午吃粽子的话题,再从食文化的角度,自然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今天学习的这篇回忆性文章是关于端午节的。请同学介绍有关作者的情况。你们知道散文大家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哪些习俗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学习这篇风俗小品文《端午的鸭蛋》,你就会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些许的滋味。

(学生交流有关作者的资料,屏幕出图片、简介。进入对文本的学习)

二、聆听美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配乐朗读正音(结合课前预习),思考题:(屏幕显示)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本文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可是为何要从端午的风俗写起?思考文章开头一段和最后一段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2、概括各段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设计这个环节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文本,理清文章结构,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屏幕显示)

端午的风俗──和外地一样的风俗──家乡独特的风俗──十二红──鸭蛋──双黄鸭蛋──鸭蛋的特点──挂鸭蛋络子──挑鸭蛋──吃鸭蛋──鸭蛋壳──装萤火虫──囊萤映雪的故事

端午的风俗(铺垫背景)

结构闲适自由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前两个部分的统一)

三、合作探究、领悟感情

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提出的质疑问题,教师有选择的整理探究题。(屏幕展示)

1、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风俗活动给孩子带来的乐趣?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充满了怎样的感情?作者对这种很小的事情津津乐道,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本文结构上闲适自由,学生预习时会有疑惑,教师课前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内容的先后确定问题的序列,制定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可控性讨论探究,随时调节教学行为。当然课堂上学生自然生成的问题和思维的亮点,更应随机点拨和鼓励,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作者行文如流水,自然而然中流露独特的感受。浓墨重彩地描绘“端午”的气氛,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合理的背景,写“端午的鸭蛋”自然水到渠成。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对逝去的风俗的怀念。汪曾祺的.文章在结构上的闲适自由,语言也别有特色,下面我们重点探究他的语言艺术,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品味语言、体验感悟

(屏幕展示)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精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研读,细心品味语言的精妙。从文章中找例子,揣摩语气、感情,读给同学听。

(屏幕展示)

运用语言造型动感传神

(这个环节设计体味读、重点句子品读等多角度的朗读。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重在体会作者平淡有味、幽默风趣、亲切自然的语言特点,感知汪曾祺在本文的语言艺术风格。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时,对教学难点进行分解)

小结:

看来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有时看似平淡的词句同样极有韵味,极有情致。作者融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生动传神、风趣幽默,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屏幕展示:

1、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感觉到了作者对家乡鸭蛋的自豪和喜爱之情。我们能否把题目改为《家乡的鸭蛋》?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请你结合收集的资料料,以导游的身份来讲解。

(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同学边讲边展示课前收集的端午节的资料图片,如龙舟、粽子等,分享信息。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由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对文史地哲等知识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表现欲。)

五、拓展延伸、深刻反思

(屏幕展示)感动中国候选人:冯骥才

冯骥才,中国著名作家、画家。近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对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从1994年开始,冯骥才拿出自己几十万元的稿费,用了三年时间,请100名摄影师,把天津老城“地毯式”地拍摄下来,并浓缩在一本图集之内。此外,冯骥才的视野还“锁定”了全国范围内的民间文化遗产,跑遍了全国26个省、自治区、市,边指导志愿者进行田野普查,边进行民间文化抢救。冯骥才目前和将要积极奔走的工作包括:将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的登记、拍照、录像;出版多个民俗县集本;出版120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出版中国民俗民间艺术分布地图册;向联合国推荐一批文化遗产名单;命名一批文化艺术之乡……

(屏幕展示)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像烙印打在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上,但是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有人在默默的做着“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有人已经将传统节日逐渐淡忘。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抱怎样的态度呢?

(此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民俗是国民和国家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民俗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同时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包容性的对待外来的事物,从而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小结:

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饱含人生的韵味。“小事情,大态度”。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韵味、情致,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对逝去的风俗的怀念。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乐趣的慧眼,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板书】

端午的风俗

结构闲适自由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陈燕 篇9

设计意图: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小叙事”特点的典型文章,没有典型的故事情节,没有突出的人物形象,更没有集中的场面,但我相信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加之新的教学方式会使文章赋予新的内涵。《端午的鸭蛋》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浓浓爱恋,而这种爱恋作者仅仅通过这暖暖的民俗,普通的鸭蛋,独特的语言魅力就做到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精彩语句,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品味法,辅助使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家,他叫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有一篇著名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老师节选了一段,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对汪老的印象(课件展示)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生自由谈)

师:换用这段文字中的一个词就是“没大没小”,随和亲切,他不仅人如此亲切自然,富有情趣,他的文章也呈现这个特点,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文章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看似平淡的语言却极有韵味,极富情致(课件展示)初读似水,再读似酒

师:有人说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汪老说过,吃东西也是文化,关于吃文化他可是大家,如果想要读汪曾祺的作品,必当首推他的美食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经典《端午的鸭蛋》(课件展示)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师板书课题、作者)(播放课件:作者的图片;文字说明的作家简介)

(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文章的理解离不开作家作品的简介,而教材提供的远远不够,这种手段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度)

二、展标:(课件展示)

(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字词积累:(课件展示)

(设计目的:解决字词才更好理解课文)

四、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你觉得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概括出来。

(设计目的:多媒体投射的文章结构有助于学生梳理好思路,将文字转化成图表有助于加深印象)

五、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师:文章大家已经预习了,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展示课件)

2(设计说明:图片以背景音乐的联合,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将他们带入到传统节日的情境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1、细读文章第4—6段,把写玩鸭蛋最有趣的相关细节圈画下来,用心品读,谈谈感受,可以把感受写到课本的空白处。(课件展示)学法指导:我们在品读句子时,要抓住关键词理解句意,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

师明确;汪老写这篇文章时已60多岁,读这段文字让我感到这哪是个古稀老人,分明是个孩子嘛!或许,只有对童年依恋、充满童心的人才能写出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纯的感情吧!(师板书:怀想童年)

2.请同学放声朗读2、3段,找出写得最有情趣,最有味道的语句,并说明理由。请同学们细细品味下面句子:

1、挑鸭蛋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鸭蛋,看似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2、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小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并分析)

师明确:从某种程度上说,故乡的美食就是故乡的味道,乡愁是一种味觉上的思念(师板书:热爱家乡)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写作者家乡端午鸭蛋的相关语句,教给学生方法,体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六、回归生活,分享体验,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

(设计目的: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七、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学完本文,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设计目的: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八、写作启示:(课件展示)

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丽的辞藻或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言同样有情致,作者把一枚小小的鸭蛋写成了经典,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善于感悟生活,心中有情,平淡的生活也会变得富有诗意。

(设计目的:课本就是最好的写作范本,让学生不要忽略这一点,只要是生活 的有心人,生活处处都有写作素材。)

九、师总结:

《端午的鸭蛋》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这也是咱们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请同学们张开睿智的双眼,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去体会咱们的传统文化。(展示课件)

十、作业:

1、课外选读汪曾祺的其他作品,散文、小说均可。

2、用你的笔,为你家乡的风俗文化赞扬一番,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有文化气息。

板书: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怀想童年

热爱家乡

平淡而有味

参考文献:《语文教学通讯》2010、z2

上一篇:砚山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寒假幼儿园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