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建设及综治工作计划(共12篇)
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管理责任目标,结合我办实际,为“确保一方平安”,维护我办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制定计划如下:
一、组织领导1、确定综治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对综治工作负总责。2、把综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考核,定期组织自查自改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3、成立综治组织机构,完善配套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做到组织、人员、措施、效果四落实。
二、任务目标 1、认真贯彻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意见》,狠抓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综治工作水平。2、做好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对本单位影响政治稳定和工作秩序安定的各项因素,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信息渠道通、控防措施得力。3、经常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教育,站稳政治立场,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参加非法宗教、非法气功等非法组织的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4、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制定普法教育计划,通过会议等多种途径,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完成法制宣传教育任务,切实增强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教育面达到100%,实现本单位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发生、无人口违法犯罪的目标。5、加强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强化防范措施,做到专人专管,防盗、防火、和值班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并严考核,奖惩兑现。6、建立防火安全制度,落实消防措施,明确防火要害部位,妥善保管使用消防器材,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全年无火灾事故发生。7、抓好本单位的防火、防盗、防中毒、防治安灾害事故教育,组织安排好大型集体活动和节庆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XX年三月十六日
近年来, 我国农村地区法制建设正走上快车道, 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的滞后, 导致其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影响了农村建设整体工程的推进, 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
二、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发展现状来看, 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 相关立法不够完善
从当前我国农村立法工作来看, 在土地使用、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实施等方面, 立法工作还是较为滞后的。且现有很多法律, 如规章制度、地方性政策、行政法规等, 在制定时多依赖上级主官部门的指导, 没有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建议, 导致部分农民的权益无法在法律中显现出来。此外, 同农民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的土地征用环节, 法律法规制定是非常欠缺的, 导致部分地区严重损害农民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
(二) 法律执法不够严格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 部分基层执法单位或人员执法过程还不够严格, 出现不文明执法、不公平执法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突出表现为对农民起诉不予受理或敷衍了事;对执法对象过多考虑的是背景、人情, 而不是公平公正;暴力执法、强硬执法等现象还是较多;未能有力惩处坑农骗农案件;执法过程肆意索要好处钱物, 不能秉公执法。以上现象的存在, 都导致部分农村群众丧失了对法律的信任感, 影响了农村法制建设的推广。
(三) 法律意识不够强烈
部分农民受个人文化水平素质的制约, 不懂法、不学法的问题还很突出, 对现代农村法律常识、政策等缺乏清楚的认识, 不懂得利用法律维护个人合法的权益, 总认为不触犯法律, 法律就和自身没有关系, 殊不知, 农村法律涉及了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参政议政权、选举被选举权等, 都是同农民息息相关的。正是由于农民对这些法律规章制度的懵懂和无知, 导致很多法律虽然制定的很好, 却得不到有效的应用。
三、提升我国农村法制建设水平的对策
面对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才能确保此项工作更具效果。
(一) 加快农村立法工作的完善
提升我国农村法制建设水平的关键是持续加快推进农村立法工作的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必须本着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围绕农村管理、社会稳定等方面, 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 确保各项事物都能够有法可依。同时, 对农民群众广为关注的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生活保障、农村企业、法律援助等问题, 要针对当地农村发展实际需求, 加快法律制定进程。要积极鼓励法律从业者到基层法律部门工作任职, 鼓励他们多为农民解决涉法问题、多将工作重心转移至“三农”领域, 积极开展法律进村进户活动, 及时满足农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和问题, 确保法律在农村得到更广更好的普及应用。
(二) 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建设
必须对农村执法行为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整治, 建立起执法必严的公正环境, 使法律在农村一线得以更好的贯彻落实, 从而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保证。对农民反映强烈的公安、城管等部门, 要加大查究力度, 着力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 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法律政治素养。要建立责任追求倒查机制, 切实杜绝执法者知法犯法的行为, 从根本上提高执法人员的行业自律意识。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治安防控综合体系的建设步伐, 加大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的力度, 严肃惩治各种不法行为, 维护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秩序。鼓励农民运用行政复议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高司法机关受理涉农问题案件力度。逐步降低农民涉法涉诉成本, 有条件地区可探索农民司法服务绿色通道, 确保农村执法公信力建设稳步提升。
(三) 提高村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对广大农村地区, 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 各级法制部门应加大普法宣传的力度和广度, 使法制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政府应制定专项措施, 积极鼓励法制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法制服务工作, 及时满足农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政府应积极宣传土地规划、社会稳定、农业生产等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上的新变化、新规定。在宣传形势上, 应大力通过各种新兴媒介平台和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 从而使他们更容易获取也更便于接受法律信息。要高度重视村级民主政权的建设, 大力鼓励农民参政议政, 使村民都能够参与到农村各种事项管理中来。同时, 还应该推出专门政策, 允许农民拥有更大的监督评议权, 使各级执法者的行为更能受到约束与制约。
四、结语
必须认识到, 农村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 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面都必须做出努力, 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才能确保农村发展建设朝着平稳、有序、高效的方向稳步迈进, 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加快农村立法工作的完善、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建设、提高村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三个方面, 提出了提升我国农村法制建设水平的对策, 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村,法制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马星辰.当前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4.08.
关键词:平安;防护墙;承重墙;防火墙
一、着力把握员工居民的思想动态,突出矛盾的排查和预防,提高第一道“防护墙”的预防能力
员工居民是社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加强对员工居民的了解沟通,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社会需求,消除矛盾问题于萌芽状态,是做好综治稳定工作的有效手段。
要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和排查调处机制。维稳信访部门要主动和居委会工作接洽合作,形成定期开展的矛盾纠纷发现机制,矛盾分析、排查、调处机制,重大信访综合协调机制;居委会工作员要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和在居民中的影响,通过走访、慰问等方式去了解信息把握动态,主动介入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对于不能调处的重大综治维稳信息,制定处置突发性事件预案的同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要及时做好上级政策的宣讲。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积极宣讲党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化解员工居民的疑惑与热点,从源头解决不稳定因素的滋长。要通过专题式宣讲,紧紧围绕中央和企业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广大干部员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企业的决策部署上来;要通过菜单式宣讲,解决员工居民关心关注的在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及困惑,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制定分类宣讲内容,由员工居民“按需点菜”,讲大家想听的、愿听的如健康保健知识、政府补助政策等,不断满足员工居民对政策的实际需求;要通过互动式宣讲,紧贴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采取与员工居民进行座谈讨论等方式,在有问有答、交心交流的相互启发中提升思想境界;要通过办报式宣讲,用宣传窗、黑板报等方式,阐释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企业改革、社会保障、文明创建、教育卫生、绿化美化、物业管理等重点工作和民生政策写明白、说清楚。
二、着力提高专业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和初起矛盾,增强第二道“承重墙”的化解能力
严细履职的工作能力,求实务实的工作态度,真诚灵活的方式方法是专业管理人员有效沟通、化解问题、应对突发事件、避免事态扩大化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要加强对专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再造。要培养政治素养,以使命感和责任感直面问题,面对突发事件和初起矛盾敢于承担、善于解决,做到不推诿不扯皮不激化;要培养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通过集体智慧并整合协调有效力量妥善处置,以最小化方式解决最大化问题;要培养真诚服务的理念,要尽职尽责、耐心应对,吃透情况、冷静处理,力求把问题矛盾化解在基层;要培养专业素养,利用走出去请进来、岗位互换工作交流等方式,提升处置问题的能力。
要强化专业队伍的管理。要优化充实专业队伍,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勤务能力,强化工作保障,明晰工作流程,规范管理程序,提升巡防率、见警率,不断加强综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要对专业队伍配备巡逻车辆、器械等设备装备,确保巡防和应急出勤安全;要不断完善技防网络,在重点要害部位、场所、岗位补充安装视频监控,弥补监控死角和难点,形成社区治安动、静态结合的管理模式。
要善于教育疏导问题对象。要结合诉求者的实际情况,注意听取矛盾或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抓住切入点,掌握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主动权。要通过慰问关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等方式,缓释诉求者压力;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不断探索做好综治维稳工作中教育疏导的对策和方法。
三、着力推进群防体系的建立完善,积极打造依法治理的法治环境与氛围,确保第三道“防火墙”的打击能力
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是平安社区创建的工作基础,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而依法开展综治维稳工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势下打造平安和谐社区、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感的利器。
根据安溪县教育局通知及《关于开展2015年综治平安建设法制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安治县办[2015]3号)的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我校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做好综治、维护校园稳定的舆论宣传,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宣传宪法和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护法》,利用《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切实做好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为全校师生员工创造了一个和谐、祥和、平安的教学环境。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面动员。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蓬莱中心学校开展2015年综治平安建设法制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对综治平安建设法制宣传月活动做出了具体安排,并认真组织实施。学校把加强学习宪法、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利用周一、周三的教师会,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护法》,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2、举办各种宣传活动。我校充分利用队会、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利用学校安全教育墙报、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养成教育。
3、开展法制宣讲活动。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我校学生上法制课,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通过下发《学生安全告家长书》等形式,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落实责任,有针对性、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和法制氛围。综治平安建设和法制宣传工作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宣传、贯彻上级有关综合治理文件精神,在加强安全、法制教育的同时,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扎实工作、开拓奋进,努力促进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加
强领导,精心组织。为确保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落到实处,××乡成立了乡政法委书记为组长,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乡属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确定由司法所做好活动情况的收集工作。同时,召集司法所、派出所、安监站等相关单位人员召开协调会,商议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并形成方案印发各村、各乡属单位执行,要求各村和乡属各单位成立以村总支书记、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做到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有人管、有人抓。
(二)丰富载体,确保实效。为确保活动效果,××乡紧紧围绕“平安和谐稳定”、“弘扬法制精神,构建和谐××”的活动主题,以“六个一”扎实开展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一是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乡政法委召集相关人员召开协调会,对综治维稳和法制宣传月活动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村结合当前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二是举办一场法制讲座。组织乡司法所、派出所人员于3月6日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900多名中小学生及教师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反邪教、预防青少年犯罪等知识,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收到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三是举办一次业务培训。于3月11日对来自4个村的党总支书记、主任、文书、大学生村官等共16人,进行了人民调解业务知识的专题培训,有效提高了村干部的调解能力;四是开展一次送法下村活动。组织工作队到4个村民委64个村小组开展送法下村活动,共发放各类法制宣传材料1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起;五是开展一次宣传咨询活动。乡综治维稳办组织司法所、派出所、林业站、安监站、民政办、计划生育服务所、劳动保障所、国土所、财政所、农科所等10个单位的人员,于3月19日在合掌街开展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宣传咨询活动,认真宣传《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种子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和综治维稳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及××乡建设“平安××”所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全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荒寨村村民赵礼友的先本文来源:好范文http:///进事迹,共发放法制宣传资料2850份,解答群众咨询15人次;六是营造一个法制宣传氛围。在各村出宣传栏4期,张贴标语20条,向群众多形式宣传综治维稳工作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引导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守法。在一个月的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中,各村和乡属各单位还将法制宣传月活动与当前开展的春耕生产、森林防火、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宣传活动与各项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通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依法生产、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先进平乡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费缺乏,影响了活动的深入开展。由于无专项活动经费,加之乡财政十分困难,没有条件印制宣传资料,活动所需的宣传画、宣传折页等只能由乡属各单位向上级争取解决一部分,致使宣传活动不能深入到每家每户,影响了活动的覆盖面。
(二)法制宣传任务仍十分艰巨。由于我乡是少数民族乡,仅彝族就占72.4,群众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不强,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既不懂法也不守法,甚至违法不知,法制宣传任务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关于印发2010年综治及平安和建设宣传工作总结的
通知
部内各股室、记者站、网管中心、文明办:
《2010年防邪工作总结》经部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
中共旺苍县委宣传部 2010年12月30日
抄送:县委政法委
旺苍县2010年综治及平安和建设宣传工作
总
结
2010年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平安旺苍”建设宣传力度,激发和调动全县各族群众参与支持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广大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使平安建设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共同参与,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掀起平安创建宣传工作新高潮,为顺利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平安旺苍”创建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现将2010年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构建平安和谐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综治委和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旺苍”工作目标,着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维护平安稳定为重点,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推动我县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深入开展。按照以人为本、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要求,紧紧省、市、县委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方针,把握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宣传基调,积极探索当前综治和平安建设宣传的新形式、新路子,普及社会治安防范知识,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工作,营造声势大、气势足、气氛浓的平安建设舆论氛围。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平安建设宣传活动,不断加强宣传思想暨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普及社会治安防范知识,展现“平安旺苍”创建成果,提高全县广大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认识水平,增强参与建设“平安旺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我县层层建立了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把综治平安建设宣传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部门(单位),落实到责任人。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县综治委和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以创建平安乡镇、平安街道、平安社区(村社)和平安单位等基层创建平安活动为载体,丰富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普及社会治安防范知识,以创建展现“平安旺苍”建设成果,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建热情,凝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平安旺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制定方案,突出重点,凸显综治平安建设宣传主题。根据《旺苍县201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安排意见》要求,在周密安排部署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确定了重点宣传内容,并印发全县各乡镇(街道)及县级各单位,要求大力宣传以下各项内容:
1、党的十七大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大局稳定和加强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的任务要求和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开展平安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
2、宣传县委、县政府重视和加强综治工作的措施,宣传建设“平安旺苍”的总体部署、目标、意义、要求、措施和成果。
3、宣传全县2010年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努力从解决重点治安问题、推进基层平安建设、加强治安防控、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4、宣传各乡镇(街道)和各综治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单位参与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和工作成效。
5、宣传平安乡镇(街道)、平安社区(村社)、平安单位、平安校园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
6、宣传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忠于职守、努力拼搏,保一方平安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政法干警忠于职守,争创业绩。
7、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开展群防群治和见义勇为等生动感人事迹,弘扬社会正气。
8、宣传防范和处理邪教、治安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禁毒、禁赌等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扫除“黄赌毒”等不良社会现象。
9、宣传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修养及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和典型。
10、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农村平安建设成效,让平安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11、围绕红色旅游文化节,广泛开展平安景区(点)创建的宣传,为全县平安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方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在总结以往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力求在宣传范围、宣传层次、宣传形式、宣传规模、宣传实效上有所突破,通过开展常规宣传和集中开展大型宣传活动等形式,使群众保稳定、创平安意识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提升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一)开展经常性宣传活动。
1、全面开展板报、橱窗宣传。3月10前,我县各乡镇(街道)、各综治成员单位均按照属地管辖的要求,利用板报、宣传橱窗、张贴(悬挂)宣传条(横)幅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
2、加强了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在《今日旺苍》、旺苍电视台、党政公众网等媒体推出平安建设专栏,宣传平安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各乡镇(街道)、县级各单位都及时上报开展综治平安建设情况的简报信息和稿件。
3、各乡镇(街道)党委(总支)认真组织开展了“送法律下乡进村”活动,在广大城乡全面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社区设立了宣传栏,农村各村队充分利用有线广播,进行综治平安建设知识的广播宣传,帮助城乡各族群众提高法律水平,增强守法意识。
4、县公安局、司法局组织流动广播宣传车,在我县的主要街道进行综治平安建设及法律法规知识的流动宣传。
(二)集中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大型专题宣传活动。5月-8月,由县委宣传部牵头负责,从政法机关、党校、教育等部门选拔了人员组成“平安建设宣讲团”,深入到各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及企业开展“平安建设宣讲活动”,结合我县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有重点、分层次的宣讲,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今年以来,全县共发放综治平安建设宣传资料2余万份,编写制作《平安手册》3000余册,平安建设宣传画2000张、“平安家庭”门牌3万张,同时发放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资料5万份,开展全县综治平安建设板报展活动2次,设长久性宣传牌196个。
(三)基层单位认真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
为使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切实落到实处、取得成效,我县各乡镇(街道)和各综治成员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按照省、市综治办和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和部署,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综治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认真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还通过采用板报展览、文艺汇演等多种群体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不断扩大宣传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基础。
在3月份的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中,县教育系统各单位紧紧围绕“平安校园”这个主题,严格按照制定的宣传活动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各学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简报、墙报、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平安建设宣传氛围。在积极参与全市集中宣传平安建设大型活动的同时,各学校积极开展经常性宣传活动:一是召开学校平安建设宣传集会,宣传和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二是以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为契机,将宣传面拓展到社区、延伸到广大学生家长;三是开展了一次全校性、彻底性的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了实验室、食堂等要害部位,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四是利用学校的宣传墙报、多媒体教室、广播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平安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五是组织一次警校共建综治工作座谈会,邀请社区民警到校与全校师生开展面对面的座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共同探讨平安建设的问题;六是进行平安建设法治专题教育,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法制讲座;七是通过开展以“校园拒绝邪教”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周和主题班队会,以及“小手拉大手”等宣传方式做好在校师生及家长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八是协调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顿,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实地演练活动。通过以上的宣传教育活动,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对教育系统创建“平安校园”活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效果。
在巩固原有宣传工作阵地基础上,我县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报送机制,充实信息联络员队伍,确保综治平安建设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充分依托新闻媒体的舆论报道优势,继续在《今日旺苍》、党政公众网开设“建设平安旺苍、构建和谐社会”专栏,并开设了综治平安建设宣传专版,先后刊载综治平安建设方面稿件数十篇。
同时,经过精心策划,继续做好电视台专题栏目《法制大观》,及时有效地宣传报道我县开展平安建设的各项活动以及平安建设的进展情况,对县内各单位开展平安建设的重大活动、典型事例进行深入报道,使更多的梨城群众深入了解了建设“平安旺苍”的重要意义,让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指导思想
循环经济作为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将原本的粗放的全过程经济转变为闭环型的物质流动过程, 使得能源和物质得以最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为了更好的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要, 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类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这个先进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模式理念, 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从法制上予以规范予以支持, 也就是说必须强化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 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重要与紧迫, 从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出发, 努力探寻能够适合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基本对策。
一、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分析
(1) 经济要发展, 必须加强我们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从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 大量消耗、粗放生产、超额消费、过度废弃的生产消费模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比如说在20世纪的50年代, 在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 水俣病、骨痛病之类的健康受害事件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的资料和深刻的教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从当前的综合国情来说, 人口基数大、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增长较快而经营模式粗放, 在管理和技术上比较落后, 从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来看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矛盾,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问题突出, 目前, 传统的能耗大、物耗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家环境安全方面更是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局面, 所以, 循环经济的开展势在必行, 而且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力度, 从法律上对我国建立循环型社会的计划表和实施表予以规范予以规定, 只有这样, 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从大方向上予以保证。
(2) 加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从本质上来看,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更为强调的是“工业食物链”, 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通过对消耗品的再生或者无害化处理, 以此来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 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我们党作为国家的执政党, 肩负着国家从传统经济走向新型工业化经济的重要使命, 在当前经济发展大背景下, 顺应环境保护和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潮流, 必要的朝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 如果说国家在走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制约, 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是水中月, 镜中花, 所以说强化循环经济法制建设, 对于党的执政水平提高而言, 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二、当前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在完善法制建设上, 《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的出台, 对于企业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予以规范, 特别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 中央连续提出了两个加快根本性转变的文件, 对于推动我国资源节能、清洁生产、摸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 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着很大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1) 整个社会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缺乏足够的重视, 从当前我国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 很多地区都是政府倡导、少数部委推动, 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各方面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可持的理念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都需要强化性宣传。
(2) 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从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来看, 因为发展起步较晚, 所在在很大程度上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也缺乏健全, 在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定上, 循环经济的大部分领域都是空白, 仅出台了少量的法律法规, 而出台的法律却依旧存在着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比如说在环保方面,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 陆续制定了4部环境法律, 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260多项环境标准, 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然而, 现行环保法律还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上, 对于废物的回收利用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 执行上没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如在废弃条件的设置、强制回收和回用名录的建立、回收和回用率的确定、经济刺激机制的系统化和可操作化、工艺标准及技术性规范的设立、循环信息的公开等问题, 还有待进一步的立法规制。
(3) 国家缺乏完善的循环经济组织管理机制, 缺乏有效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从当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来说, 国家发改委的经济发展方向侧重于资源利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 而环保局侧重清洁生产, 人大侧重立法研究, 整个国家各个部位之间还有待合力, 同时, 国家在一些经济发展最关键的环节上领域内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制造技术, 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
三、完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基本策略
(1) 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从思想理念上提高公众对推进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 借鉴西方国家循环经济成功经验, 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3) 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管理机制; (4) 通过立法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的资金投入。
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意义重大, 任务艰巨。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加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之路,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吴用.大型化工项目体现的循环经济理念[J]安徽化工, 2008, (02) .
1.加快法制建设,为监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应加快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法规为监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目前,农机监理执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法律法规也有了基础。《拖拉机登记规定》、《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吉林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相继出台,使我们的执法工作有了坚实的保证。面对改革开放、农机大发展的实际情况,既要加快法制建设,又要不断提高法规质量。
首先,要加快农机监理法制建设的步伐,尽快改变农机监理法制状况。对已出台的法规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对策和办法,尽快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规定。其次,监理法规及管理办法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从实际出发,按实际情况制定。既要加快速度,又不能草率行事,要保障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既要制定有关的法规,也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使法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监理法规指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听取学术专家和从事农机监理工作人员的意见,听取基层干部及农机拥有者的意见。另一方面要与有关政策法规相配套,吸取外地及其他行业的经验和成果,切不可照搬照套。这样才能把法规、领导意见、相关部门、群众意见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法律、适应性强的农机监理法规。
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为监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及农机监理法制知识,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是加强农机监理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当前法制宣传工作流于形式的情况比较严重,没有把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落到实处。
首先,各级机关的领导干部和监理人员要深入学习农机监理的各项法规规章,向上级部门的领导反映当前重视农机使用而忽视农机管理、重视处罚而忽视思想教育、重检审收费而忽视技术监督等问题。要经常向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汇报有关农机监理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宣传农机监理、农机化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使有关领导把监理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充分发挥监理职能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级监理部门的领导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宣传,每年确定农机安全宣传日、安全宣传周,各地建立信息网络,互通情况,总结经验,改正不足。要加大力度宣传依法办事的先进典型,同时也要勇于揭露反面事例;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农机监理法规。除以往采取的“标语、广播、电视讲话”等形式要继续坚持外,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宣传工作进一步深入到农村生产第一线;还要发挥农民职业教育中心的作用,每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都要增加法规课程。乡镇农机站也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驾驶员法制教育培训班,形成一个全方位都抓农机法制宣传工作的好形势。
3.提高执法水平,保障监理工作健康发展
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总结
3月22日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度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纪念宣传活动的通知》(文宣联发【2012】1号文件、文山市水务局关于印发《2012年度“三月综治法制宣传月”及“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方案》的通知(文水发
【2012】17号文件的要求,在活动期间紧紧围绕“保障水安全,服务世博会”的主题,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迎接世博会、构建人水和谐的氛围。现将3月22宣传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极部署为了广泛、深入地开展水法宣传周活动,制定了我镇纪念201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共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广泛开展镇情、水情及水利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促进水利普法依法治理,为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法制环境。明确了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确保水法制宣传活动落到实处,我镇组建了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有关单位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活动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责任部门发挥好组织协调的牵头作用,严密组织,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合理安排宣传人员,确保各项宣传活动有
计划、有声势、有质量地组织实施。上下联动、精心组织,形成了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确保了水法制宣传活动落到实处。
(二)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确保实效。为确保宣传活动取得预期效果,我镇紧紧围绕“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化解矛盾、综合治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突出三个推进”的宣传主题,扎实开展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一是召开宣传工作协调会。镇水务站召集相关人员于3月20日召开协调会,对“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进行安排部署,要求镇各部门结合当前抗旱工作实际,制定我镇《201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综治维稳宣传月、三月法制宣传月活动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综治维稳及法制宣传月活动;二是组织参加州、县综治维稳法制宣传月启动仪式。三是开展了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法律及水法律法规为主题的广场宣传活动。于3月23日在我镇街上定点开展综治维稳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及《突发事件应对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法律法规及法律咨询宣传活动;四是开展了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全生产及抗旱救灾等相关法律及水法律法规为主题的广场宣传活动。我镇于3月23日在我镇街上定点设点,开展了以安全生产、抗旱救灾以及水法律法规为主的法律咨询宣传活动;共发放法制宣传资料600份、挂图60份;五是下乡开展了水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六是营造法制宣传氛围。在各村寨粘贴宣传标语口号,通过各村委会利用村委集中广泛宣传,向群众多形式宣传水法律法规,以及当前我县抗旱救灾保民生的水利中心工作有关政策。
在法制宣传活动期间,各部门、村委会还将法制宣传活动与当前开展的抗旱救灾任务、保民生、保稳定、保证受旱群众有水喝、春耕生产、安全饮水、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宣传活动与各项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通过开展以上法制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水法治观念,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费不足,影响了活动的深入开展。由于无更多的专项活动经费,活动所需的宣传资料、宣传画、宣传折页等只能由上级解决,加之今年我镇遭遇了严重的旱灾,所有车辆都投入到抗旱第一线,致使宣传活动不能深入到每家每户,影响了活动的覆盖面。
(二)法制宣传任务仍十分艰巨。
化素质参差不齐
工 作 汇 报
上半年,我镇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覆盖面更广、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泰安”工作目标,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为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不断加强组织领导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将其纳入 “十二五”规划,列入“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内容,每年评出3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四月初召开了泰安镇政法暨信访工作会议,与各村(居)、重点企事业单位、综治成员单位签订了责任书,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鉴于人事变动,及时对政法委、综治委及各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并建立完善综治实绩档案和述职述廉制度,促进各级党政领导更加自觉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
按照有关要求,把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财政预算,足额安排落实综治专项经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财政监管,进一步促进了全镇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预算安排专项经费35万元,比上年增长35%。
二、落实维稳工作责任
在维稳工作中,我镇以稳定社会秩序、完善保障机制,加强
安全生产为重点,努力为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是加强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了对信访工作的责任制落实,强化了政策公开,文明接待,对来访群众做到教育疏导到位,问题解决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依法处理位到。上半年全镇共受理各级来信来访45件,其中赴市、区上访15件,已全部报结。
二是健全排摸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认真开展排摸工作,每月定期组织排查四次,并对排摸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按照“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疑难复杂纠纷不出镇”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今年上半年镇矛盾调解中心与各村调委会共受理各类纠纷23起,调解成功23起,成功率达到100%,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同时,我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上半年,我镇社会治安形势良好,镇派出所共接到报警458起,立刑事案件17起,破案2起,受理治安、行政案件49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9名,其中刑拘7名,其他处理72名,抓获逃犯2名,接报大小火灾火警5起,为群众做好事68件,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三、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我镇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方面,逐步加强巡防中队和村级专职保安队伍建设,加大治安卡口、查报站和治安岗亭的建设力度,完善社会面巡防机制。另一方面,围绕建设“技
防乡镇”的总体目标,大力开展以治安监控为重点的社会面技防建设,目前,全镇已安装视频探头200余只,电话看家100部。同时,深入推进“十户联防”建设,确保按要求达到农村70%以上的技防入户率。
我镇还加强了对居住区的治安防范建设,推进金泰花园、金三角等老小区的治安防范设施建设改造,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维也纳花园做到专职保安巡逻与技防、物防措施一步到位。每月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进行排查整治,特别加强对学校、幼儿园、敬老院等单位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多次开展“九小场所”专项整治行动。
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镇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对重点群体的服务管理工作力度逐步加大。
1、关爱空巢老人,实施“3+1”关爱机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增多,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镇探索和实施了“3+1”关爱机制,即镇、村、组三级干部三力合一,共同帮助一位空巢老人,做到“生产组长周周看望、村干部月月慰问、镇分工干部季季走访”,随时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难题,切实提高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
2、关爱留守儿童,开办四点半学校
针对留守儿童四点半放学后无人照管,易导致孩子们沉溺于
网吧或四处游荡等问题,我镇在集镇社区创办了“四点半学校”,构筑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以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走进来,感受社会实践教育,让教育、文化、娱乐于一体,使孩子们离校不离教,在社区也能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成立“四点半学校”以来,我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为孩子们打造好“第二课堂”。一是充分发挥社区青少年学校的作用,以青少年学校进一步拓展社区“四点半学校”的覆盖面,形成了两所学校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社区青少年教育体系。二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教育。三是社区每年以寒、暑假期为重点,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自护教育活动。
3、关爱社区矫正对象,建立网络帮教模式
针对新形势下社区矫正对象帮教的新特点,为进一步加大稳控、监管力度,防止他们重新违法犯罪,我镇抓住网络便捷的特点,创新利用腾讯QQ网络平台(非QQ群)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交流,着重从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思想矫正入手,尽力为社区矫正对象营造一个轻松、温馨的思想互动环境,使其能敞开心扉与社区矫正工作者交流思想,为其将来顺利回归社会扫除思想上、心理上的障碍。
五、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加强村级综治组织建设。我镇扎实开展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综治办、治保会、调委会人员。为提高基层综
治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我镇每季度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同时积极开展“红袖标工程”建设,加强对义务群防群治队伍的管理,明确责任、严格要求,强化教育培训,落实措施,切实发挥其作用。
2、加强基层平安创建。上半年,我镇不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将平安景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交通、平安铁路、平安家庭、无毒社区、无“小耳朵”地区、无邪教地区等创建活动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平安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开展创建工作过程中,镇综治办及时掌握创建工作情况,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抓申报、抓创建,使平安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六、下半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上半年,我镇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虽然有了好的开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下半年,我们的工作还将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当前形势下,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多部门协同作战,深入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切实将严打精神贯穿于侦查破案的整个过程,形成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强大震慑态势。另一方面,要扎实开展“十户联防”工程。积极组织各村(居)、各单位扎实做好“十户联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面上营造浓烈氛围,在基层要登门入户,把好处讲到位,让群众认识技防、感受技防、接受技防,羸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逐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使全镇的技防建设迅速步入快车道。
第二,进一步加强重点人员的法制教育。协调相关部门,努力抓好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法制宣传工作,实行重点管理、跟踪帮教,杜绝重新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法轮功”、吸毒人员进行跟踪回访,进一步掌握其思想动态,确保了无反弹现象。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第三,进一步加大平安创建活动工作力度。本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开展”的原则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创建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扩大平安创建覆盖面,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全面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关键词:法制政府建设;“三定”方案;档案;行政权力;权力清单
吴雁平在《档案管理》2015年第6期发表的《论建立和推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认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行政权力亦由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三定方案等规范性文件规定。”[1]同时,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建设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关于同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三定”方案,作为档案行政权力的依据,频频出现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颁布的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与实施依据当中。
但从法制政府建设的角度,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笔者认为依据不属于法律法规范畴,由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同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三定”方案,来制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并不妥当,有一定的局限性。这里提出来与吴雁平商讨。
1 “三定”方案与权力清单概述
1.1 “三定”方案
所谓“三定”方案,亦称“三定”规定,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机构编制委员会为规范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职能配置(单位有些什么权力和职责)、机构设置(单位的性质,如行政、事业等)和人员编制(单位各种编制的人数,内设机构数,领导职数等),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简称“三定”,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
“三定”历来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由同级人民政府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府机构的设立必须确定是干什么事情的,有哪些内设机构,内设机构的职责是什么,部门有多少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等。
1.2 权力清单
所谓权力清单制度,一般是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把所掌握的各项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对每项权能进行细化后制成“清单”,并详细说明每项行政权的职能定位、管理权限、操作流程等。而权力清单则是指各级政府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授权,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以清单方式列举汇总出来的关于职能、权限、权力数量、种类、运行程序、适用条件、行使边界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本或文件。
2 “三定”方案与制定权力清单关系认识的演进
2.1 依据
在推行权力清单之初,无论是理论界的学术讨论与研究,还是实务界的工作实践与应用,“三定”方案均与法律法规一道作为制定权力清单的依据。
在学术界,有学者认为:“行使政府职能所具有的责任,通常来自法律的原则规定、‘三定'规定中的规定;行政职权是从职责中梳理出来的,在法律条文中一般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要先明确职责是什么,再从职责中梳理出权力。”[2]也有学者认为:“三定”规定就是“党政群机关每一个工作部门的权力清单与权力运行图”。[3]
在实务界,不仅认为“三定”方案是梳理权力清单的依据,比如,上海市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的公布中,就认为“权力清单制度是指政府及其各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和‘三定'方案,梳理和界定政府权力边界,并按照行权基本要素,将梳理出来的权力事项进行规范化,以列表清单形式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自觉促进依法行政的实践活动”,[4]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是这样执行与操作的,比如,2006年最早实施权力清单制度的河北省要求:“全省各级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三定'方案,对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审核。”[5]部门权力清单“原则上以法律法规规章、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机构编制‘三定'规定为依据,没有合法依据的,不纳入编制范围,原则上予以取消”。[6]
至今多数省、市仍然将“三定”方案作为制定权力清单的依据。如《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清理行政权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三定'规定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对本部门实施的行政权力全面摸清底数,做到不漏项、不留死角,并分门别类进行梳理,逐项列出名称、实施依据、行使主体等,形成权力清单。”[7]《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部门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各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对本部门现有职责和权力事项进行认真梳理。”[8]《济南市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实施方案》中要求:“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市、县(市)区各部门(单位)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规范性文件,部门‘三定'规定等,对现有行政权力事项(截至2014年8月31日)进行全面梳理。”[9]哈尔滨市权力清单中的行政权力事项,就是“严格以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和部门‘三定'规定确定的行政机关的职责为依据”。[10]同时,一些省、市更是直接由编制管理部门来承办这项工作。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编办,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11]济南市政府成立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编办”,[12]并要求“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统筹负责该项工作”。[13]
在档案界也是如此。最典型的要数广东省档案局。其公布的86项行政权力事项中,有46项的实施依据就包括《印发广东省档案局(馆)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粤机编〔2011〕7号),占到了全部档案行政权力事项的一半以上(53.49%)。
2.2 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推进,一些地区或单位将“三定”方案和行政权力清单并列或融合起来使用。“按照‘三定'方案和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规定的相关职能、依据、权限和流程等履行职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14]同时,逐一厘清与行政职权相对应的责任事项,明确责任主体,健全问责机制,“在权力清单基础上结合职能职责‘三定'方案,提出本单位责任清单”,[15]并向社会公布。也有人提出,应当“把权力清单运用与机构改革部门‘三定'规定的修订工作相结合,使权力清单这一核心要素成为编制资源有增有减的法定依据,就是说权力清单的增减决定部门编制数额的增减”。[16]这方面,一些城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南京市探索将权力清单的成果作为政府转变职能、“三定”规定的核心内容,“明确规定权力清单、职责清单作为部门‘三定'的组成部分向社会公布”。[17]再比如,六安市将清单建设成果与“三定”有机结合,分类列出外部权力、内部权力、公共服务事项、事中事后监管事项清单,依据分类定性、清单定量,破解编制管理有定性无定量,编制配备有数量无标准的难题。[18]
2.3 质疑
对于这种将“三定”方案作为制定权力清单的做法,亦有一些研究者提出质疑,指出:“现在的权力清单,是行政部门自己做的,把各种法律规章规定的部门职权罗列在一起,其中有一些并无法律依据,而是根据‘三定'方案(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来的。”[19]由于“三定”方案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规,[20]从权由法定的原则看,依照“三定”方案设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并不妥当。
2.4 清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以保证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依法定职责、法定职权、法定程序行政。“今后就不能够再根据‘三定'方案来规定政府权力清单了,也不能由行政机关自己来制定”,[21]而是“要求通过严格意义上的立法,而不由行政机关自己来制定所谓的‘三定'方案、‘三定'办法以及自己来制定‘权力清单'‘权力运作流程'等规则来行政”。 [22]
3 依据“三定”方案制定权力清单的缘由
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之一,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具体到某一级政府或某一级政府所属部门,抑或政府所属部门的某一内部机构的具体行政权力,应该由什么法来授予呢?回答是:应该由行政组织法来授予。
行政组织法主要涉及行政组织的权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编制管理制度、公务员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的主体形式等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设定权力、分配权力和调整权力。
我国目前已有的行政组织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既然行政权力应当由行政组织法授予,而且我国也有行政组织法,为什么还要在制定权力清单时,将不属于法律法规范畴的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三定”方案作为依据?原因是我国的行政组织法不够完备。这也是依据“三定”方案制定权力清单的缘由。
3.1 行政组织立法不够系统、完备
在中央行政组织立法方面,除了《国务院组织法》外,缺乏对国务院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派出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的特设机构等的法律规定,在相关法律中缺乏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组织和职权的规范,使有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组织的设定和职权的划分与行使缺乏严格的依据。在地方行政机关组织立法方面,除了《地方组织法》外,缺乏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的法律规定。[23]
3.2 已有的行政机关组织立法不够完善
现有的行政机关组织法未能对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权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运行原则作出明确的、科学的法律界定。有的立法内容过于简单、粗疏:如《国务院组织法》;有的立法内容过于庞杂:如《地方组织法》;有的立法不尽正式,且缺乏应有的法律效力:如“三定”规定。有的立法缺乏有效的监督条款,不仅没有违法责任,而且没有监督机构;有的立法规定不够科学、规范,比如将“职能”和“权限”笼统规定在一条中,导致职能与权限不明。[24]
3.3 已有的行政机关组织立法不能适应法制政府建设的需要
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虽然经过了多次修改,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的行使缺乏科学的职能配置和严格的程序规定。由于地方政府的层次不同,因此,不同层级地方人民政府之间的情况、特点和问题不同。因此,不同层级地方人民政府之间的管理职能的内容和范围,应允许有较大的差异。而现行的《地方组织法》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使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职权上没有区别。[25]
3.4 已有的行政机关组织法与专门法律间存在不协调
除了上述行政机关组织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之外,现行行政机关组织法与专门法律之间也存在着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比如,《档案法》中规定了从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到县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同时也规定了企业、事业机构及乡以下行政机构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同时也规定了综合档案馆及专业档案馆的职责,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并不在行政组织法调整的范围之内,与现行行政机构组织法存在冲突。而地方各级制定“三定”方案时也存在与《档案法》不相协调的地方,将地方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划入非行政的公益一类就是一例。
4 结语
综上,我们应当清楚“三定”方案不是法律法规,最多可以算作规范性文件。从建设法制政府的视角,严格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是不可以作为制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依据的。现在的做法,只是在目前我国行政组织机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情况下的一种权宜行为。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建设法制政府,需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真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及“法定职权职责依法为”。因此,针对我国行政程序法尚未出台,以及行政组织法律化程度较低的现实状况,推动我国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行政组织法律制度以及行政责任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是当务之急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雁平.论建立和推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J].档案管理,2015(06):10~12.
[2]任进.推行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制度[J].行政管理改革,2014(12):48~53.
[3]郭卫民.政府部门“三定”规定执行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11.
[4]原珂,齐亮.权责清单制度:规范党政关系的制度性工具[J].领导科学,2015(11):15~17.
[5]郑建卫.政府嬗变:管理走到“阳光”下[N].河北日报,2006-12-22005.
[6]石边.我市将向社会公开市级行政权力清单[N]. 唐山劳动日报,2015-06-04001.
[7]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清理行政权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J].山西政报,2015(01):33~37.
[8]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部门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的实施意见[J].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07):23~26.
[9][12][13]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J].济南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17):23~31.
[10]记者 陈程.5026项行政权力置于阳光下[N]. 哈尔滨日报,2015-03-31001.
[1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意见[J].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5(04):13~16.
[14]山东省工商局 张道前.“六个强化”提升网络监管法治化水平[N].中国工商报,2015-03-10003.
[15]记者 刘娇.行政权力行使和网上平台录入同步运行[N]. 攀枝花日报,2015-08-22002.
[16]杨华涛.浅议权力清单制度[J].机构与行政,2014(07):15~16.
[17]南京权力清单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07):24~26.
[18]吴鹏,曹宝於.两单一表三配套 协同推进放管服——安徽构建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责清单体系[J]. 决策,2015(12):104~105.
[19][21]栖灵,姜明安.以职权责任法治化限制政府权力[J].中国领导科学,2014(09):37.
[20]包来福.论煤矿生产行业行政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4(14):130~131+134.
[22]黄学贤.法治政府的内在特征及其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15(01):1~8.
一、图书馆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立法成果数量少
1985 年颁布《贵州省县级图书馆工作条例》堪称我国最早的图书馆立法成果, 自此以后我国各地区陆续出台了13 部规范地方图书馆事业的文件。从文件分布地区看, 涉及7 个省, 2 个直辖市, 3 个自治区与1 个经济特区。国内32 个省级行政区, 进行图书馆立法的行政区只有12 个, 占行政区划总数的37.5%, 只占总省级行政区的三分之一。
2、基本法缺失
我国宪法第二十条与二十二条规定国家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图书馆作为图书资料的汇集地, 在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作用, 保护文化遗产是图书馆的职能。从我国目前法律体系看, 我国宪法中对发展图书馆事业做了总括性的规定, 但是缺失基本法, 如图书馆建设经费、人员素质要求等, 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基本法是对权利与义务的具体性规定, 由于基本法的缺失, 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 图书馆事业建设缺乏标准与约束, 这对我国图书馆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3、图书馆立法体制不完善
图书馆法制缺乏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地方性图书馆法制建设方面, 目前地方性图书馆法制建设成果显著, 但是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图书馆法律文件比比皆是, 加强图书馆法制建设的统一性是重点。从法理角度看, 立法机关制定的有关图书馆方面的法律与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图书馆方面的行政法规是图书馆立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法规又包含地方性法规。我国图书馆立法权包含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两个部分, 这就使图书馆立法在宏观上具有分散性, 地方性图书馆立法工作中也经常出现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的现象, 图书馆的因此合理配置图书馆立法权, 建立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4、权利与义务缺乏对等性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图书馆法制建设速度, 各种法律文件如雨后春笋, 在图书馆法制建设中, 权利与义务缺乏对等性是其出现的重要问题。图书馆所享受的权利, 是根据图书馆为社会所提供的条件确定的。如果图书馆不尽义务, 图书馆就不存在这种权利的条件。就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言, 做好信息咨询工作是图书馆的义务, 但是许多图书馆严重缺乏履行义务的积极性, 这给读者借阅方面产生了许多不便。当前国内许多图书馆法律对于图书馆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语焉不详, 或者只侧重一点, 缺乏对图书馆权利与义务的全局性考虑, 图书馆权利与义务缺乏对等性, 这也使图书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不少难题。
二、如何加强图书馆法制建设
1、制定统一的图书馆法典
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统一的图书馆法典, 这是加强图书馆法制建设的基础和灵魂, 是图书馆管理法制化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法典的立法工作应当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以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做好立法工作, 图书馆法典总则应着重解决图书馆建设中的基础性、原则性问题, 如图书馆的地位、性质、图书馆法的基本原则等。分则制定应立足于国情和社会的现状, 对图书馆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如图书馆的权利与义务, 上级主管部门的权利与义务, 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读者的权利与义务等。
2、完善图书馆相关法
完善图书馆相关法主要解决图书馆活动法律适用的优先性问题, 在图书馆法律实际应用过程中, 由于法律制定主体不同, 图书馆法律体系会纵横交错, 法律效力也不一致。因此, 需要对图书馆法律法规进行梳理, 明确法律位阶, 解决图书馆法律适用问题。完善图书馆相关法, 必须从与图书馆关系最密切的方面出发, 确立一套完善的规范制度, 打破原有条块分割, 各行其是的法律状态, 统一图书馆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的公信力。
3、兼容并蓄, 积极参与国际条约、协定等
当前国际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图书馆法制建设应当顺应国际潮流, 积极吸收国外图书馆法制先进经验, 兼收并蓄。在国际层面, 有许多与图书馆建设相关的国际条约、协定等, 这对于我国图书馆法制建设而言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条约、协定, 可以为国内图书馆法制建设提供指导, 对提升图书馆法制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图书馆职业道德中的法制观念
2002 年11 月15 日我国图书馆学会审议通过《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 为从事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确定了工作规范。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图书馆管理员与读者之间权利与义务为例分析其中存在的法制观念。
1、尊重知识产权, 促进信息传播
图书馆是图书资料的汇集地, 知识产权问题是图书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数字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这更增大了发生侵权行为的风险性。《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要求图书馆员尊重知识产权, 促进信息传播, 这实质上是体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观念。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料复制、编辑, 信息咨询、数据资料库搜索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最易出现侵权行为的环节, 这与图书馆的性质是分不开的, 一些图书馆出于经济利益追求, 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情况下, 肆意复制、传播相关作品, 严重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利, 这实质上是侵犯知识产权的集中体现。
2、维护读者权益, 保守读者秘密
我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要求图书馆员维护读者权益, 保守读者秘密。以开架借阅制度与图书馆的信息咨询职能为例进行分析。当前国内图书馆大多实行开架借阅制度, 所谓开架借阅, 指的是在流通书库中读者对所需书籍进行自主选取的一种借阅体制, 读者与相关文献进行直接接触、自主挑选、广泛浏览是开架借阅的重要特征, 确保读者所还书籍与新书能够及时补充上架, 对乱架进行整理, 对最新上架的文献进行有效保护, 图书管理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及时答复读者所提出的问题, 现阶段, 开架借阅流程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包括:文献破损、乱架以及文件丢失等问题, 此为图书馆员没有积极履行管理义务的主要表现, 这势必会对读者的借阅产生不便。信息咨询是图书馆员管理工作的职能之一。为读者有效传递所加工和收集的图书信息, 是读者阅读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此为图书馆日常信息咨询的关键工作内容, 然而, 因为一些图书管理员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 缺乏专业知识造成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相关信息咨询服务水平并不高, 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一些图书管理员对自身角色认知的错误, 使得其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第二, 很多图书管理员具有较低的综合素质。以上两个方面实质上是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法制观念。图书馆事业的主体即读者, 图书馆以为读者服务为天职。由于一些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较低, 导致读者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 读者个人信息泄露现象频繁, 缺乏尊重读者人格、保护读者隐私的理念, 这实质上是侵犯读者权利的集中表现。
四、提高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具体对策
1、图书馆员管理工作规范化
在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管理制度多种多样, 但是真正贯彻执行管理制度的图书馆比例不高, 随意、随便性管理在图书管理工作中非常普遍。图书管理员必须对图书馆的管理规范进行认真研究与学习, 应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 对自身工作职责认真负责, 由此才能有效规避在日常服务工作中出现侵权现象, 在图书馆内所制定的管理体制进行严格执行, 在图书馆里责任与目标加以明确, 创建相应的图书馆服务监督体系, 有效监督图书管理员的日常工作情况, 严格落实图书馆管理体制。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主要表现在馆员的思想品格上, 主要表现在馆员的业务素质上。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积极主动的工作, 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要有职业奉献精神。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多掌握一些业务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2、加强图书馆员培训, 增强法律意识
从根本上说, 图书馆法制建设需要图书管理员的共同努力,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法制建设的主体与核心, 所以需要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第一, 应该不断加强图书管理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只有图书管理员道德水平提高了, 也会随之提升其工作责任心, 由此图书管理员就会主动积极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其次增强图书馆员的法律意识。图书馆管理工作看似简单, 其实并不简单, 工作上的任何纰漏都有可能侵害相关著作权人的权利。增强图书馆员的法律意识, 要求其在工作中精益求精, 发挥一丝不苟的精神, 可以有效避免在工作中发生侵权行为。图书馆应该坚持和选择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以此不断强化图书管理员培训工作, 不断提升图书管理员的法律意识, 树立法律权威。公共图书馆是服务的提供者, 在保障读者权利方面具有重要责任。加强行业自律有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进而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 还应该保护读者权利, 政府部门有重要的的责任。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现状, 制定出公共图书馆法律, 这部法律要适合我国的国情, 法律保障是保护读者权利的最根本措施。法律中要对读者的义务和权利进行明确, 对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有了图书馆法, 读者可以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法律, 关键要严格对法律进行贯彻执行, 在图书馆的行政管理中, 各部门要依法行政。
五、结语
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 必须注重图书馆法制建设, 才能使图书馆走上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对象, 让读者满意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只有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 吸收相关经验和教训, 尊重法律, 维护读者权益, 才能真正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与工作效率。只有重视图书馆立法, 不断完善图书馆法律法规, 提高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水平, 增强其法律意识, 才能真正发挥图书馆应有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功能。
摘要:健全的法制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平稳发展的保障, 加强图书馆法制建设是新形势下的要求。图书馆是信息服务行业的一种, 图书馆人对其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的功能进行正确看待, 同时树立正确有效的图书馆职业观, 这对健康发展图书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现阶段, 国内图书馆在职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领域成绩非常突出, 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图书馆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读者的服务。图书馆被称为为读者服务的重要窗口, 必须在图书馆工作中将读者位置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进行不断提升, 一定要建设图书馆的职业道德观.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国内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中所存在的律法观念及其法制建设, 分析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职业道德中的法制观念, 旨在促进图书馆法制建设, 为图书馆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法制建设,图书馆,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开国.我国图书馆立法现状、问题与前景[J].现代情报, 2010, (5) :21-23.
[2]刘开国.以立法为契机, 加强图书馆法制环境建设[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10, (3) :19-20.
[3]张世良.我国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反思[J].图书馆建设, 2010, (10) :106-108.
[4]闫智勇.我国图书馆立法困难的主要问题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10, (6) :65-71.
[5]曾君君, 盛小平.国内外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守则的内容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 (01) :34-40.
[6]陈传夫, 王云娣, 盛钊, 丁宁.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 (01) :4-18.
【法制建设及综治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学校法制建设工作计划格式10-27
学校法制建设和“五五”普法工作计划06-04
法制教育和法治建设工作总结11-05
法制建设标语06-18
法制建设10-14
建设法制中国的措施05-28
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06-04
中国法制建设的现状09-10
公司法制建设自查报告09-18
加强法制建设考试答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