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师节的小学作文(精选9篇)
今天主要任务就是做贺卡。我先拿出一张纸,然后绞尽脑汁地想啊想啊,突然灵机一动,拿出了英语书。你们一定会很奇怪吧!我拿英语书干嘛呢?因为我要画英语书皮上的喜羊羊。表示俞老师是一位见识多广的老师。
我先画了个喜羊羊,眼睛嘴巴大,鼻子耳朵小,身上挂着个小铃铛,下面写着节日快乐。旁边画上秋千,上面写着老师,辛苦了。然后在旁边写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下面嘛?写上开心吧!这是一张带着四(1)班祝福的画,是一张我从一点一点地构思到一笔一笔地画,从一笔一画地写到一个字一个字地擦,从一画一画地涂到一张一张地贴。
一.人文教育价值
很多教师自从走上岗位后, 不看书, 不读报, 迷信教参, 人云亦云, 以其昏昏只能使人沉沉。2007年8月3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 要成为合格教育者, 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 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这是谆谆告诫, 更是鞭策提醒。而下水作文, 它是一条链条, 链接了理论和实践, 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师;它是一根纽带, 密切了师生关系, 让我们成为学生的知己;它是一块基石, 垫起了我们生命的高度, 使我们成为课程改革的弄潮儿。
(一) 提高教师素质, 顺应时代潮流
阅读和生活一样, 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写可促读。阅读, 是提高教师水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思维是写作的本质, 写可促思。思维是教师能力的核心。积累是写作的仓储, 写可促积累, 积累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写作就是创造, 要学生有创造能力, 老师先要行。创造能力也需要在创造中形成和发展。所以, 我认为下水作文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要求的提升, 教师的责任已经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围, 扩展到了教学反思与研究、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方面。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不立足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不站在教师主体发展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那么早晚有一天真的如蜡烛一样, 但只是燃烧了自己, 并没有照亮别人。而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 把写和读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之中、生命之中, 能够真正促进我们语文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只有当我们语文教师本身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才能促使学生持续不断的进步。
(二) 提高教师威信, 增强教师威望
教师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就要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威信的确立, 在于他的学品和人品。一手漂亮的文章, 无疑是学品和人品很好的证明。教师常写“下水作文”, 推动自己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多创新, 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进而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崇高威信, 形成品牌效应, 学生就爱学你的语文, 魏书生、王栋生、赵谦翔等名师无不说明这一点。
教师想教好, 必须学生买你的账;学生买你的账, 必须你有威信;你有威信, 必须你有实力。提高你的威信, 增强你的实力, 写“下水作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 开辟沟通渠道, 融洽师生关系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 师生之间更需要。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很多, “下水作文”是很好的一条。师生之间的沟通大多是口头的, 而“下水作文”则是书面的, 言为心声, “下水作文”很直接地体现教师的人格、心态、认识、思维等等。这种书面沟通, 保存期长, 易于长久玩味。同时, 写文章这一行为本身也很直接地表现教师的责任心等, 也是一种沟通。
教师写下水作文,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可启迪学生写作的思路, 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把学生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境界。教师下水作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与学生同甘共苦, 这样就拉近了师生距离, 开辟了沟通渠道, 融洽了师生关系。
(四) 体现平等理念, 营造和谐氛围
过去, 由于教师对自己的价值认识是“师道尊严”, 总是高高在上, 盛气凌人, 所以常常出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现在, 师生关系是平等和民主的, 它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教育的生动体现。在这种关系当中, 学生体验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 形成的是自主自觉的意识, 探索求知的欲望, 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师的活动也不再是依据既有模式灌注现成知识, 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 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弯下腰来与学生对话交流。
平等是一条重要的现代观念, 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这一观念, 而最好的培养方法就是身教。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 师生关系如果达到这一境界, 一切活动都能开展起来, 一切愿望都能实现。
二.阅读教学价值
写作是阅读的自然延伸, 两者互通互补, 不可割裂。“下水作文”搭建阅读教学的发展平台, “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是成功语文教师的共同经验。
(一) 增强阅读能力, 正确解读文本
叶老当年提倡“教师下水”,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应多写善写, 二是指教师要善于读书, 谙熟之道。这两方面的“下水”虽不是一回事, 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实际运用看,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意义的吸收, 写作是由内到外的思想的表达。阅读与写作, 如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怎样做到善于读书呢?钱梦龙老师说:“一个语文老师成熟的标志, 就是自己能独立处理教材。”我们现在仍然有很多语文教师依旧是教参的“传声筒”, 读不懂文本, 读不透文本, 没有自己的见解, 课堂气氛沉闷, 没有“语文味”, 令人汗颜!语文教师经常“下水”, 可以养成深读、精读、细读的良好习惯, 使写作理论与阅读理论交流沟通, 迁移转换, 使读与写相辅相成, 协作共进。
(二) 提炼教学语言, 讲解精要到位
在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至关重要。课堂教学语言要求准确、规范、精要、通俗、通顺、到位。“下水”增加了教师的词汇量, 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 可以使课堂讲解深入浅出, 充满感染力;“下水”激活了思维, 锻炼了思路, 提高了归纳概括能力, 可以使课堂点拨言简意赅, 有条有理。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口吐莲花、字字珠玑, 那么学生不仅仅得到了鲜活的语言, 丰富了他们的词汇, 更重要的是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喜爱上语文教师, 喜爱上语文课, 喜爱上写作文。
(三) 提高设计能力, 讲究课堂布局
日常工作中, 让人觉得上课好的往往是写作高手, 我们要问:教师下水和课堂教学之间是否有某种隐秘的联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说:“写文章要讲究起承转合, 讲究‘凤头豹尾’、‘草蛇灰线’……组织教学过程, 进行教学设计, 跟写文章虽然不是一回事, 但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于漪说:“课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关, 须反复斟酌, 让学生的思想兴奋起来……课中要张弛结合, 学得愉快, 课的结尾力求余音缭绕。”许多优秀教师在介绍他们的课堂教学经验时, 常常引用“起承转合”“凤头、猪肚、豹尾”这类的写作术语, 这不仅是借用写作术语来说明课堂教学的某些特点, 更是他们课堂教学设计成功经验的总结。那么, 一般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的没有章法、忽东忽西, 有的呆板枯燥、一潭死水, 有的前松后紧、草率仓促……也就知道原因了。这样的课堂一定精彩纷呈, 魅力四射, 这时课堂也就成了语文教师施展写作才华的华丽舞台, 也就成了学生健康成长、吸纳琼浆玉液的精神乐园。
三.写作教学价值
下水作文是引发学生写作欲望的水果, 是点燃学生思维燃料的火种, 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火花。具体分为四大功用:模仿功用, 指导功用, 桥梁功用, 熏陶功用。
(一) 有效点拨技巧, 发挥模仿功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人们的创新意识空前高涨, 仿佛“模仿”一下子成了“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诚然, 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高考指挥的束缚下, 为了速成, 往往让学生背诵优秀作文, 到时东拼西凑, 以至出现大量虚情假意的文章, 这难道是“模仿”惹的祸?当然不是, 众所周知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创造也是从模仿起步的。模仿其实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这既久, 自然纯熟。”唐代的著名和尚皎然把模仿的方式归纳成“偷语”“偷意”“偷势”三种。一曰偷语, 就是模仿前人的句子;二曰偷意, 就是模仿前人的意境;三曰偷势, 是模仿前人的风格气势。
学生写作是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渐进过程, 需要有适宜的范例作为写作借鉴。选取适当的范例给学生参考, 远比讲授一大堆枯燥乏味的知识要有用得多。我国虽一直主张读写结合, 把课文当做学生写作的范例, 但语文读本和教学都习惯于只把课文看成阅读分析的对象, 难以实现读写迁移;而且在写作时也没有提供构思、行文、修改、评价等方面的示范, 学生靠盲目摸索, 难以顺利成文。
(二) 适时讲授知识, 发挥指导功用
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认为是让学生多读多写, 熟能生巧。可是如果教师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则大大缩短他们由“生”变“熟”、从“拙”到“巧”的路程, 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这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下水作文。教师手里有理论的尺子, 写“下水作文”, 就又多了一把实践的尺子, 点拨时, 光用理论的尺子和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尺子来衡量学生的写作, 效果当然会不同。布置学生作文, 语文教师先下水, 才可能摸清“暗礁险滩”, 了解学生可能陷入的误区, 使教学指导更具针对性。批改作文后, 发现共性问题, 教师再下水, 讲评时, 现身说法, 对症下药, 更加准确有效。叶老对此曾有深刻的见解:“凡是有关作文的事, 老师实践越多, 经验越丰富, 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但是老师的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根本。根本深固, 再加上适当的教学的方式方法, 成绩就斐然可观了。”
“教师要指导写作, 不能空讲作法, 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 才能随机应变给学生真正有益的帮助。”学生作文, 也就是由“知”到“行”的过程, 把教师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内化为写作能力的过程。而现在作文教学的普遍状态是重知识讲解, 学生处于“知”“行”割裂的状态, 自然很难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写下水作文, 我们就具有了“经验”, 就能把具有内隐性特点的策略性知识分解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外显的程序, 为学生在“知”“行”之间搭建了桥梁。
(三) 随机链接阅读, 发挥桥梁功用
自古以来, 读写结合, 读是手段, 写是目的。但与阅读教学相比, 写作教学比较尴尬。长期以来, 写作教学缺乏成熟的教材、课型和评价体系。目前的语文课程形态, 基本上还是以阅读为核心的架构。不同版本的新课程教材都是以阅读文选作为主要构成, 写作则零零散散地点缀其中, 写作附庸于阅读。即便如此, 尽管每一写作专题力图配合相对应的阅读文本专题, 但由于受阅读文本编写体例的制约, 使用起来仍存在一些缺憾, 出现了写作训练点与一些阅读文本的分离,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二) 专题二“历史的回声”《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课文后面配的写作专题是“消息”的写作, 写作要求是“准确及时便捷”。教师的下水作文就显得特别重要, 可以把阅读与写作打通, 把作家作品与学生习作连接起来, 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犹如在天上, 学生的习作犹如在地下, 真可谓有天壤之别, 而教师的下水作文就像一架云梯架于其间, 让学生克服“高不可攀”的思想, 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颇有成效的。所以教师在评讲作文时, 一定要把学生中写得好的习作与教师的下水作文进行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不断修改, 不断强化, 不能轻描淡写地处理。
(四) 长期感化品质, 发挥熏陶功用
1. 端正学生写作文的态度
作文应该是真诚的表达, 学生学写作, 最后的目的不是应试, 而是在人生和社会中能熟练地运用语言交流信息, 抒发性情, 使生活更诗意。但许多学生写作文的目的不明确, 导致写作态度不端正, 抱着敷衍了事、应付任务的态度, 这样的写作动机是写不出好作文的。教师通过写下水作文, 把自己苦思冥想时“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 更把自己灵感迸发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告诉学生, 使学生明白, 写作文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 是流露自己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 是和他人交流思想的一个途径。
2. 培养学生写作文的浓厚兴趣
“在整个作文教学中, 教师的最大作用应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之所以会发出“作文作文, 见到头痛”的苦叹, 正是因为某些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引发学生写作文兴趣的最好方法是:教师用自己的下水作文点燃学生作文的热情。在指导写作中, 教师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赏读给学生听, 无形之中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 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 他们就会主动拿起笔杆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也写作, 不过不是为了发表, 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些年份里, 我写了一千多篇小作文……我把自己写的小作文和短诗读给学生们听……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 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 努力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如果把自己平时勤于笔耕、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拿给学生看, 那会更加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欲望。
3. 磨练学生写作文的坚韧意志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体验生活 激发欲望 鼓励学生
一、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1、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二、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會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2、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重点写,对表现课文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一笔带过,要略写;又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对赤壁之战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做的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把内容写清楚,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三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三、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2、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一、清除害怕心理,为小学生乐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大凡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凡听到写作文,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是谈写色变,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家长更是头疼。特别是在刚学习写作文的三年级更是如此。所以,在老师家长辅导学生作文时,首先要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否则学生是不可能迈好写作的第一步。
那么如何消除学生这种害怕作文的心理呢?我的做法是:
1、 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摸清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根源。就像医生望、闻、问、切一样,了解他们为什么害怕作文,寻找病因。在调查中,我了解到,造成学生这种害怕心理,一般有这样四种因素。一是教师家长提出要求过高,急功近利。当教师家长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或过高要求儿童,这样初学写作文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条理不清楚等。这样要求孩子,孩子始终达不到要求,只好放弃。二是在训练学生写作是,贪快求全,一开始就要儿童写完整的文章,而不是从句段开始,学生完成起来感觉十分吃力。三是训练方法比较单一,有布置,但缺乏具体指导,学生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对写作毫无兴趣。比如作文课,老师只出题目,让学生去写,没有激发儿童兴趣的训练手段和有效的指导,孩子不得要领。四是批改粗糙。打个分就了事,无评语,或有评语却全是批评,而不大表扬,学生越写越没有信心。
2、 遵循规律,消除害怕心理。摸清了小学生的害怕作文的病因,就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消除儿童的这种不良的心理特征。但要注意遵循一些规律。一是要循序渐进。要根据学生除学作文基础差的情况,不要把要求提得过高,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训练,特别是多进行片断或小作文的训练,而不是一味让儿童写整篇的文章,或长篇大论。二是注意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树立起能写好作文的信心。三是注意激发兴趣。学生对作文无兴趣当然事物写作的热情,教师、家长要注意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或用音乐、或用曲艺、或用图画、或用实物,有必要给于物质上的奖励。要是儿童觉得作文有意思,有趣味,从而消除他们的害怕心理。四是注意不要急躁,慢慢来。学生的害怕心理往往是比较固执的,也许老师家长尝试一两次、三五次也未能奏效,但千万不要放弃,要持之以恒,对学生加以指导和点拨,才可水到渠成。五是要有倾向性。儿童害怕作文的程度不同,轻微的可以自我克服,严重的就必须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而要对症下药,不必要平均用力,脚是家长的时间精力有限,也决定了在训练上要有一定的区别。
二、不断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带领学生迈好写作的第一步。
1、手段多样化。激趣是引导儿童作文入门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训练儿童学写作文的过程中,我注意运用一些有趣的手段,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并针对低段学生和心理特征不断变换多种形式。
有时,我会让学生扮演课文的一些角色,演一演课本剧;有时,我会带学生到某教师中看动画片;有时给学生放一些录音,或在班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学生对繁盛的事记忆非常深刻,再加上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并不觉得是件难事。
多看图写话对三四年纪的儿童来说,对直观的图画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在训练时,要多用图来引导,或找已有的图画,或者自己制作,让学生观察,先指导学生说,在指导学生写。我曾画了一些浅显幽默的漫画,让学生观察,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在抽一些学生说说,最后让他们拿笔写一写,学生觉得直观生动很感兴趣,写作文的恐惧心理就淡忘了,心情愉快能写好作文。
2、多写片段或小作文。学生能迈好第一步,最好从片段或小作文开始 ,写好了片段或小作文,再写篇文章自然就不用担心了。因此,要重视段落的训练,这样,随时随地都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比如,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以各种神态各种方式匆匆忙忙跑进教室的场面就展现在眼前。于是,我即以《上课铃声响了》为题,让学生写一个简短的作文片段。总之,平时注意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一些趣事,常让学生练习片段,这样学生完成起来不费力气,又得到了练习。
3、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展知识面,尽量积累一些材料。对于这方面的道理,几乎所有的`作文指导书谈到,我就不赘述。每学期,我都想办法为学生介绍少儿读物,如《故事大王》、《小学生阅读报》、《小学生学习报》、童话、寓言等,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多阅读,阅读也是要讲方法的,每学期我就会安排荼毒不管的课时定期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并结合训练去辅导他们如何阅读。
4、家长要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不要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大自然不仅会陶冶儿童的性情,还会给儿童带来许多有用的素材。但是在野外观察也有引导的问题, 出发前不宜给儿童加上过多的作文负担,使他们心理上有压力而影响对大自然美景的领略,但又不要让学生只觉得好玩,而无所获,这就是要求教师、家长必须掌握一个度的问题。要让学生有顺序的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最后再形成文字。
据人民网报道,因多次为教科书挑错状告出版社而备受关注的郑州教师彭帮怀,前不久再出招,指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存在缺陷,导致学生学不好作文,并向法院提交诉状。彭帮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苏教版2015年修订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教科书中,作文教学没有完全按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编写,是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彭老师认为,《课标》上规定了作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完整、科学的教学程序,而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上漏掉了重要环节,存在重大缺陷。如果使用者完全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来使用,大多数人会不知如何下笔,这是造成众多使用者,特别是广大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该套教材还存在习作次数达不到《课标》规定次数等问题。彭帮怀老师说:“关于写作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它说,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来指导,你看这是一二三四五,这是五个环节,而教科书上只限于出个题,就叫你起草,叫你写,漏掉了取材、立意、构思这三个环节,漏掉的三个环节就造成学生不知怎么写作文。”
一、理解学生写作的甘苦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有的老师经常抱怨学生写的作文题材陈旧、立意不新、内容空洞或毫无条理,那么,作为语文老师,自己有理由而且也应该写好文章。既然是中学生的文章,那么对语文老师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应该篇篇佳作。但真正写时,肯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处,这时就会知道写作有时真的是很困难的事情,就能理解学生写作文时的难处。惟有如此,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们尚显稚嫩的文章,才能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才能潜心与学生们一起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烦恼与快乐。
二、能让教师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文
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老师自己动手,他才会懂得如何评价学生作文:如果一个题目他写不出,他就可以更宽容学生的作品,也可以学习他们作文中的精彩;如果一个题目他写得很好,那讲授就有了依据,学生学习也有了方向,这实在是教学相长的好办法。我曾为学生布置了一篇以“战争”为话题的作文,结果学生们写得糟糕极了,就连平时作文较好的学生也写得是平淡无奇。我当时生气极了,但老领导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你自己写写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我自己动手去写,才发现真的不好写,学生们写到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因此,教师勤于动笔不仅是言传身教,体验了写作的不易和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后,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作文的优劣,而且教师能真正体验写作规律,在教学中把写作规律和教学规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写作素养
现代作家沈从文在高校任老师时教授写作课,每次布置一个题目,他就从各个角度先写几篇,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有时甚至密密麻麻贴满好几面,让学生看了以后回去自己写。鲁迅、徐志摩、刘心武等等许多作家都曾经在大学、中学中执教,他们是以作家的身份去担当老师,而我们的老师不可能是作家,而且作文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所以并不能苛求语文老师一定要写得一手好作文。但是经常写作,就能把用来指导学生写作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加强对写作规律的体验,至少可以向作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靠近,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丰富自身的人生经历。
四、能避免作文教学中的许多误区
长久以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误区,比如对优秀作文的机械模仿、依样画葫芦,存在背离生活倾向或者过于强调生活而抑制了学生想象力,过于倾向“新概念”、“新思维”等等。教师写“下水作文”,由于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在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出经验,引导学生走出写作误区,教师更容易走出教学误区。
五、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中学生有模仿心理,教师的言行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时,他们会刻意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在作文课上,老师坐在同学的旁边,和他们一起动笔,教室里没有站着的老师,只有沙沙的写字的声音。老师有时候并没有学生快,也不一定有学生写得好,但是,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完之后就和学生交换阅读,进行交流,所谓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也大概就是这样。老师高涨的写作热情可以感染学生,如果能把文字再变成铅字,那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老师要善于在学生作文语句中寻找评语素材
每一位学生写出的文章都持有自己对问题的观点、态度、立场,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观点,这也往往是他本人特征的真实写照。我们老师都知道,学生的作文无论写得好与差,它都反应一定的思想内容,这样,老师的作文评语必须以学生的思想内容为基础,对学生作文中的语句认真地分析、比较、综合,推敲出关键性的问题,发现有规律和新颖的东西——学生的作文思路,然后再给学生作文一个正确的评定。我在批改作文时遇到学生写到的一句话:“我就像一棵小草,吮吸着春天的雨露慢慢的長大!”我针对他写的这句话给的评定是:“小草是极其坚强的,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春天雨露的滋润下,会得到健康、茁壮地成長的。你会真会想象自己,老师相信你的未来是美好的。”之后,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提高。总之,优秀的作文评语并不是信口开河的简单词汇,也不是不假思索的评定,而是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的语言评价,是要具有启发性、鼓励性、和导向性的。
其次,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中学生中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缺乏维持学习活动的动力、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学习疲劳、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等心理问题,老师就应该在作文中运用评语进行零距离心理辅导等措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長。在学生作文里,作文的思想每个孩子是不同,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信任孩子”,承认并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的规律,明白孩子的理解方式、表达能力和成年人的差距。比如:当一个七年级的学生在游戏中总“拖”自己小组的“后腿”,稍大一些的学生强烈要求这个学生退出他们小组时,老师一句合乎孩子逻辑的话,就使大一些的孩子们继续接纳这个“小不点”并想办法帮助他。同样道理,在学生作文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结合习作的内容对学生针对性的评语是心悦诚服,易于接受的,可以在思想上引起共鸣。得到教师肯定、情感性的优点会进一步强化,对老师指出的不足会有意识地补救,能获得長足进步,终身受益。
再次,老师要博览群书
老师有了丰富的知识,才会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或闪光点给出正确的判断。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别人蒙蔽的人。”一个学生,获得智慧,感悟人生,绝不能只靠个人的经历和实践,而须利用前人已积累的经验。古人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百剑而后识器。”我的学生在作文里引用了《论语?述尔》里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但他把“善”字错记为“恶”字。这样一来,句子的意思完全相反了。面对这一情况,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知识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纠正,更要对其中具有不良倾向的思想问题进行评定。因此,只有老师博览群书,用准确性的语言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才能帮助学生辨别真伪,明确是非。同时也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
最后,老师在写作文评语是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需求
老师的作文评语字迹潦草,语句深奥,学生就很难读懂。同样的,单调呆板的评语,千篇一律的模式,时间長了,学生就会乏味,老师自己也没有兴趣。有一位七年级的学生拿他们的语文老师写的评语问我:“‘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结尾含蓄隽永,意味深長;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是什么意思?”像这样的作文评语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这就超越了很多七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需求,更严重的是妨碍了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健康成長。所以,老师的作文评语要注意的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需求,既要做到短小、简明、精悍,也要通俗易懂,增强了学生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习作积极性的提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创新, “敢于探异求新, 走进新的学习领域, 尝试新的方法, 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对于学生作文来说, 创新就是要求学生从作文的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入手, 即观察事物要有独特的视角, 思考问题要有独特的方式, 表情达意要有独特的手法。在教学中,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写创新作文。
一、阅读教学, 有的放矢
要学生写创新作文,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 利用教材,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教学中就应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 激活课堂, 让创新思维成为习惯。比如学习杜牧的诗《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 其中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我请学生讲解其中的典故。“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唐明皇宠爱杨贵妃, 不理朝政, 引发“安史之乱”, 唐朝由盛而衰。我补充了历史上类似的例子, 如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 滥用重刑;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 “烽火戏诸侯”, 国家被颠覆了。大部分学生认为“红颜祸水”, 但有些学生立刻反驳:古代也有一些好女子, 像王昭君、文成公主等, 她们为了国家的和平, 民族的团结, 以和亲的方式, 牺牲个人, 远嫁他乡。面对有功于国的她们, 我们还能说“红颜祸水”吗?许多在历史上有名的成功人士, 他们的背后都有女子的支持。像孙中山, 他的夫人宋庆龄女士就是陪同他一起“打天下”的;像毛泽东, 他的背后有杨开慧、贺子珍的支持、牺牲。“红颜祸水”只适宜指一部分人, 不能以偏概全, “一竹篙打翻一船人”。对于这部分的学生, 我肯定了他们的看法, 表扬有理有据, 见解独特。
(二) 利用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根据自己从事科学活动的经历, 感慨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是多么的重要, 教师可用续写作文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 许多文章的内容都留有空白, 这类文章是训练想象的好素材。比如必修四的小说单元, 学完《项链》后, 我布置了一道课后练习作文《玛蒂尔德知道真相后》, 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写玛蒂尔德经受不住打击, 疯掉了;有的写玛蒂尔德虽然虚荣, 但更坚韧不拔, 是个了不起的女性;有的写玛蒂尔德把真钻石捐给福利院或卖掉真钻石, 建立一所希望小学, 等等。这样, 在教学中经常利用课文来出作文题目, 让学生给课文“续集”, 激发学生的情感, 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培养, 写出的作文较新颖。
二、作文教学, 训练到位
在作文教学中, 我主要从作文的立意、构思、语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 立意要创新。
立意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 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教师应指导学生善于从多向思维或逆向思维, 努力寻找新的见解, 逐步让学生养成一个习惯:同一个话题, 举一反三, 通过比较, 在几种不同写法中确定最佳写法。如在写以《雪》为题的作文时, 我引导同学运用多向思维进行思考:可以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 赞美它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可以鞭挞它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的丑恶;可以鞭挞雪的冷漠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运用多向思维, 就可看到雪的其他方面, 得出新颖的观点。同时, 运用逆向思维, 收到的效果也会意想不到。又如命题作文《多走一步》, 我班的邹竟成同学运用逆向思维来立意 (节选) :
有位企业家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道:“无他, 我就是多走了一步。”
诚然, 多走了一步, 是他成功的原因。然而, 多走一步, 就一定成功吗?
我说, 有时候, 我们不必多走一步, 甚至乎, 我们要少走一步。
… …
看楚汉之争谁与争雄, 我说韩信是乱世英雄。他曾经也少走了一步, 才避免了杀身之祸。正是饥寒交迫的严冬, 韩信走进街上, 几个市井歹徒拦住去路, 为难韩信。一番周旋, 韩信已是筋疲力尽了, 他们人多仗势欺人, 韩信如何敌得过呢?他深知自己胸怀报国之志、满腹经纶, 日后终成一方将才, 今日怎能被歹人欺死于市井中。于是韩信无奈从市井之徒胯下爬过, 纵使围人耻笑, 他心中认为, 英雄者, 能屈能伸!日后终于为祖国的一统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信说:“我就是少走了一步!”
诚然, 韩信与市井歹徒大打出手, 并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那可是得不偿失。能屈难伸, 方大丈夫所为!乃韩信所为!在那样的环境下, 韩信少走了一步, 终于保全了性命。为日后的大业保住了革命的本钱。
这篇文章从逆向思维立意, “反弹琵琶”, 令人耳目一新, 能不拿高分吗?
(二) 构思要创新。
构思的任务是将“文章”形成雏形, 或勾勒出大致轮廓, 具体写什么、怎么写得通过“腹稿”提纲, 即构思来加以解决。近年来流行很多作文创新的构思, 比如小标题式、书信式、辩论式、采访式、小说式、论坛式、戏剧式等, 举不胜举。选择哪一种构思要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内容需要, 千万不能为追求完美形式而忽视内容的要求。比如命题作文《生活需要你》, 我班的吴可同学就以戏剧式来构思 (节选) :
时间:丰富多彩、繁荣富足的当代。
地点: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小山。
人物介绍:诚信、金钱、地位、权力和吴诚信。
背景:诚信被丢弃在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蛮荒小山, 他饥渴难受, 全身冷战。他迫切想要回到人类中, 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比较新颖的构思, 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三) 语言要创新。
语言创新的前提是语言要准确, 要遵守语言的逻辑规律, 准确无误地表达思想内容。以命题作文《多走一步》为例, 我班的欧阳春娴同学以李清照为例子, 开篇题记写道:
阁楼中, 她倚杆怅然, 一樽淡酒无法用来抵御寒风吹袭。雁过留声, 心肠瘁断。黄花残落堆积, 容颜消瘦悴损, 伴着那梧桐细雨, 点点滴滴的愁思, 千丝万缕般缠绕, 怎一个愁字能释怀。
文章结尾写道 (节选) :
“物是人非事事休, 未语泪先流。”此时的她已是暮年, 她还是一个人坚强的活着;她面对国家支离破碎, 感叹道“木兰横戈好女子, 老矣不复志千里”, 心里时刻装着国家。她韶华已逝, 却一次又一次向人生的苦难迈出一大步。多走一步, 就有希望, 这是这位乱世中的美神的内心呐喊。
又如命题作文《生活需要你》, 我班的朱瑶瑶同学以排比段开篇:
鱼儿需要水, 才能有在深邃的海洋中遨游的欢快;
苍鹰需要天空, 才能有在苍穹的蓝天中遨游的自在;
花儿需要泥土, 才能有在苍茫的大地上绽放的葳蕤;
生活需要爱, 才能有在曲折的人生大道上无畏的执著。
这些语言既生动, 又符合话题, 令阅卷老师过目难忘, 打分较高。
三、重视积累, 养成习惯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创新性思维活跃, 与积累有很大关系。美国著名文学家杰克·伦敦曾把继母骂他的话收集起来编成了一本《娘的词典》;前苏联戏剧家果戈理曾根据收集到的材料编成久演不衰的喜剧《钦差大臣》, 看来积累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可见, 没有知识的积累, 空喊创新, 于事无补。
叶圣陶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 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书、喜欢的句子等不同, 所以他们积累的课外知识就相应不同, 运用在作文中的语言也就各不相同, 这样写出的作文就各有特色。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使他们养成摘抄的好习惯。学生不但要多读, 更要多思, 学以致用, 学习化用古文名句、文学形象, 化所学为自己作文的素材, 及时运用, 比如屈原、项羽、刘邦、司马迁、诸葛亮等古代名人的故事, 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因此, 教师提倡学生读书看报, 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 扩大知识面, 学生阅读后把好词妙语、佳段摘录下来, 整理积累, 养成好习惯, 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 有所创新。
总之, 教师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方面,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他们学习创新的方法, 重视积累, 养成习惯, 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迸发创新的火花, 产生优秀的佳作。解决作文教学中的“两难”问题, 鼓励学生写创新作文, 作文教学就会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摘要:“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的教学现象令多数语文教师甚感头痛, 针对这种现象, 作者在阅读教学中, 利用教材、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 主要从作文的立意、构思、语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学生重视积累知识, 养成习惯, 写出创新作文。
关键词:创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积累
参考文献
[1]姚竹青主编.大语文教育法 (修订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2]郅庭谨.教给孩子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马笑霞.语文教育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4]陈时见主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实施.2003.
“教学反思”记录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后对本节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是教师切身的感受,如果能及时、准确、运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或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关理论,就一定能加深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学反思”的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写,切忌眉毛胡子一齐抓。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写“教学反思”。
记教学活动中的闪光点。
上每一节课总有精彩、成功之处。如:有时精彩的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有时恰当地运用了某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有时教师灵机一动,有了解决问题的妙想;有时教学效果超越了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了学生超乎寻常的共鸣;有时课堂教学中的某一应变措施特别得当;有时开展探究合作活动取得意外的成功;有时某些教育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渗透;有时备课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闪现出灵感的火花。
【写教师节的小学作文】推荐阅读:
写教师节的作文09-29
小学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06-22
教师如何写小学四年级评语07-19
教师节的祝福怎么写09-08
感恩教师节的小学五年级作文07-19
教师节的礼物小学作文550字10-31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小学生优秀作文06-14
小学英语教师三年个人发展规划怎么写07-24
小学五年级感恩教师节作文500字06-29
庆祝教师节作文小学三年级300字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