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幸福的影响因素(精选8篇)
学生: 指导教师:
内容提要:一提到家,每个人立刻都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不同的情景,是父母慈祥而又严厉的目光,是妻子甜美的笑容,是儿女亲切而又有力的拥抱。相信每个人都对家有着特别的感受,是的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无比重要的,家庭是生命的第一站,是事业的支撑点,是婚姻和爱情的保护伞。而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基础在于家庭婚姻,在信息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家庭婚姻呈现许多新的变化,研究这些新变化有助于我们获得美满的婚姻,使得社会的基础--家庭更加坚实、和谐。因此,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家庭婚姻中的变化因素,例如:家庭婚姻基本状况、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家庭功能以及家庭道德观念等,做一个全面的基本的分析。并就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婚姻提出建议。
关键词: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 家庭观念 家庭婚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培养良好人性的土壤,对社会的每个人都有无比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是否和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幸福,还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强有力保障。21世纪随着信息社会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迈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和人际交往的剧烈更新,我国的家庭婚姻也随之呈现许多新的变化情况。
一、现阶段婚姻家庭状况概述
中国的婚姻家庭曾长期处于超稳定状态。1949年建国后,虽然婚姻及其它制度的改变也曾短暂影响过人们的婚姻行为(如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曾促使众多包办婚姻的解体及“文革”中迫于政治压力而离散的诸多婚姻),但从整体来看,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及行为基本未有太大改变,是改革开放促使婚姻家庭方方面面变化的发生。那么,2000年,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婚姻家庭的基本状况究竟如何?
1、家庭户规模持续变小
家庭户规模是指每个家庭中成员数目的多少。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结果和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的加强,[1]1985年以来中国家庭的户规模一直明显呈下降趋势,至1997年,全国家庭平均户规模已由1985年的4.79人降至3.64人。小规模家庭户(1—3 人)在家庭户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基本呈略微增长趋势,中等规模家庭户(4—6人)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的比例则基本呈减少趋势,规模较大的家庭户(7 人以上户)在家庭总户数中所占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1996年虽略有回升,但幅度很小,1997年旋即又开始下降。以上情况说明,近年来我国的家庭类型是小规模家庭(1—3人)数量稳中有升,中等以上规模家庭(4人以上)的数量则基本呈减少趋势。
2、初婚年龄增高,结婚费用不断攀升
⑴.初婚年龄。由于有关的法律、政策以及人们的观念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我国的初婚年龄也随之经常波动。“文革”时期以晚婚为荣,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中国人的初婚年龄曾一度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掌握的资料,1982年,全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2.66岁,其
中城镇为24.93岁,农村为22.07岁;1990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降至22.03岁;到1996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又上升到24.02岁。也就是说,近年我国的初婚年龄呈上升趋势。
⑵.结婚费用。近年来,结婚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令中国年轻人及其父母头痛的事情。90年代前期,一对城市新婚夫妇的平均结婚费用为2万多元,已经是80年代平均水平的4倍,而未婚者预计自己结婚时所要支出的平均费用将超过3万元。预计整个2000年代的青年结婚费用要达到90年代的5.5倍。在结婚花费上,区域差别比较明显,沿海地区城市明显高于内地。此次调查还显示出结婚费用的来源,75%的人说本人的结婚费用“完全”或“大部分”是自己挣的,19%的人则称“大部分”或“完全”是父母给的。与80年代相比,2000年代结婚费用中个人收入的比例上升了40个百分点。对婚礼方式的接受度测试表明,公众最理想的两种结婚方式是旅行(45.3%)与宴请(30.6%)。
2、离婚率持续升高
不断上升的离婚率已为许多人所关注,但是离婚率的计算则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如果逐年连续看,不管用哪一种计算方法,结果所显示的趋势都是相同的:但如果横断开只看一年的离婚比率,不同的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则会有一定的差别。平时最常见的离婚率计算方法有两种,一为人口统计学家常用的“粗离婚率”,即在任何一段特定的期间内,每千人中有多少人离婚;另一种则是大众传媒偏爱使用的“离结率”,即将某年内的离婚数除以结婚数所得的比例。
3、再婚人数增多
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转变,离婚、丧偶者的再婚行为日益为社会所理解,来自社会、家庭及当事人自身心理的障碍也在逐步缩小,因此我国再婚人数这些年来也在逐步增多。
4、跨国婚姻发展迅速,问题亦很多
跨国婚姻这里仅指在中国政府的婚姻登记处注册的跨国婚姻。在闭关锁国的十年“文革”中,中国不仅无一例跨国婚姻,而且连以往那些著名的跨国婚姻也惨遭荼毒。因此可以说,跨国婚姻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
5、婚姻问题增多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也开始不断增多: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婚外恋、婚外同居、重婚纳妾、家庭暴力等等,近年来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仅婚外恋引起的各类血案就连续不断,有时同日的各类报纸上就可发现多个此类案件,尽管这里不乏大众传媒炒作的因素,但事实上此类案例的绝对数字也的确在显著增长。家庭暴力近年来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严重程度上都有明显增加,仅高楼抛妻案、毁容案就有多起,还有因为经济或其它纠纷引起的弑父弑母、残害兄弟姐妹案。当然,这仅仅是从发现问题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们在正常生活中的比例。
二、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
[3]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婚姻家庭发生了哪些大变化?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程美东撰文分析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出社会由封闭向开放、由落后向先进转型的特点和趋势。
1、婚姻纳入私人生活范围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在婚姻观念上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阶级色彩。这过分地扼杀了人性,过度地控制人类的生理需求、经济需求,使得婚姻表现为绝对的国家化特征。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将婚姻纳入私人生活范围,使之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生活体现。人们择偶时对职业、收入等经济因素及容貌、身材等生理因素的考虑在不断增多,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表明中国社会越来越走向世俗化、个性化、人性化。
2、择偶途径变化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婚姻形成基本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通婚范围比较狭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的实行,也由于交通条件、传媒的滞后及传统的婚姻观念的影响,婚姻中大多数还是靠“媒妁之言”式的亲戚朋友、同事熟人的介绍来实现,在很长时期内通过社会中介机构而结婚的几乎没有。
改革开放后婚姻实现的结识途径明显增多。通过自己认识的婚姻数量增多,而且破天荒出现了通过媒体介绍成功实现婚姻的。择偶途径的变化,反映了社会交流增多,社会开放度增大。
3、家庭人口规模越来越小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以儿孙绕膝、四世同堂为美,因此家庭的人口规模一直比较大。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每户平均人口就呈逐年下降趋势。户均人口数的减少必然使得家庭类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的数量不断增长。
4、夫妻关系趋向平等
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最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与改革前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就是夫妻间的平等意识不断增强,各自的独立性渐渐增加。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尤其是与成年子女的关系上,相互独立性也明显增强。传统的那种父母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而加以任意支配的思想意识明显减弱。
三、家庭功能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成本的提高,家庭结构以及婚姻观念等的变化,家庭功能也随之有了如下变化:
1.生育功能 A.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推迟 B. 生育子女数量减少 C.育龄妇女普遍采取避孕措施 D.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2.消费功能(1)家庭消费水平不断提高(3)家庭消费结构不断变化 A.吃、穿、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B.吃、穿、用的比重发生了变化(3)家庭消费趋向民主化(4)家庭消费范围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3.抚养功能抚养功能历来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之一,现阶段我国家庭抚养功能特点;(1)抚养子女的质量正在提高(2)抚养子女工作部分社会化,托幼事业发展(3)仍存在传统喂养模式,科学的喂养仍需普及
4.赡养功能传统的赡养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有“淡化”趋势,原因在于,①家庭成员之间经济关系的深刻变革,造成赡养功能的不断削弱。年轻一代经济独立,核心家庭生活方式代际纠纷等...使得老年人独居的越来越多。②“四二一”的家庭增多也必然导致养老社会化,家庭养老越来越负担重 ③老年人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衣食无忧,只是需要下一代在感情上有所系挂照顾。
5.教育功能现代中国家庭家教喜忧参半,喜者观念在进步、方法手段在进步,忧者传统家教束缚和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溺爱。封闭倾向严重存在,再加上中国社会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致家教多走入的怪圈。
6.感情交流与娱乐功能家庭感情交流的需求趋向日常强烈,因为越来越多家庭衣食无忧之后要求精神满足,结婚更多考虑爱情因素。但因为市场经济冲击,金钱观念的影响,也不可避免造成部分婚姻是一种物质获得或名利获得的手段,互相利用因素仍存在。娱乐功能显明增强。(1)娱乐表式多样(2)娱乐消费比例增加(3)娱乐范围拓宽(4)娱乐时间增加总结以上功能变化、是“强”了呢,还是“弱”了呢?应该说是不断“优化”中。
四、家庭道德观念的变化
[5]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转型时期。这种过渡转型反映在家庭上,也就是正在从传统的“生产消费合作社”婚姻向现代情感型婚姻过渡。以往婚姻的稳定有其外在纽带的制约,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文化传统特别是传统的婚姻伦理观念的支撑。而新的靠
情感纽带来维系的婚姻,与以往多重外在纽带来维系的婚姻相比,对婚姻质量的要求不是更低了,而是更高了,所以也就更脆弱了。雪上加霜的是,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冲击和碰撞下,显得脆弱无比、不堪一击。从人们对于婚外恋的态度便可窥见一斑。在这样的夹击下,现代婚姻变数增多,稳定性下降,离婚率的持高不下,也就不足为奇了。从总的状况看,我国目前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出现了三大变化:
第一,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夫妻关系的平等已成为家庭生活的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家庭民主逐步取代家长制,家庭成员之间协商增多;生育观发生了根本变化等。
第二,由依靠向独立转变。家庭生活靠自己安排,家庭对国家和单位的依靠关系减弱;婚姻自主成为主流,家庭成员之间的依赖关系减弱,由女方提出离婚的比例增高,老年再婚也被社会广泛接受。
第三,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家庭生活方式向社会开放,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家庭结构小型化,单一的家庭承担赡养逐渐向家庭与社会共同承担赡养转变。
[6]同时,家庭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婚姻关系稳定性下降,夫妻情感轴心偏移。这一情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沿海及发达地区更为突出,近年来离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试婚、傍大款、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婚外恋、情人潮、家庭暴力等现象增多,单亲子女增多。
第二,教育子女重智轻德。对独生子女教育普遍存在溺爱现象,致使许多孩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第三,“啃老”、弃老现象突出,亲情纽带松弛,家庭关系中普遍以儿孙为轴心。
五、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婚姻
1、[7]当前的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整个社会都处在转型期,诸多因素影响到中国传统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这些应该值得我们重视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变革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伦理观念、婚姻家庭观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新的与变革相适应的新观念还未建立;变革中,旧的制度被打破,新的制度还未建立,没有形成和谐的制度、和谐的大环境,这都影响着家庭关系的和谐。
第二,由于社会认知与民主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人们的精神追求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少数人盲目追求所谓的婚姻之外的性自由,认为结了婚的夫妇可以通过性关系的多样化来补偿夫妻生活的“不足”。另外,物质条件的改善,人口流动率的大大提高,也给人们多样化选择创造了条件,从而也给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隐患。
第三,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完全实现事实上的平等。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也能影响到婚姻本质上的和谐与稳定。
第四,一部分人对恋爱婚姻自由的误解,造成草率结婚、早婚的现象增多。条件不成熟就急于建立家庭,加上婚前恋爱时,往往很少考虑婚后的实际问题,比如:面临孩子出生、经济开支增加和日常生活琐事等等困难,很多人因此而感到茫然无措,夫妻之间的冲突也可能由此开始。
第五,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物质享受的多了,一些人往往忽略了感情这一第一要素,只是盲目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这样结合的婚姻,很难保证夫妻在感情上的和谐和精神上相互沟通。
那么,以感情结合的夫妇在以上大环境下如何营造和谐的家庭小环境,做到婚姻的完美和谐呢?
前苏联家庭问题专家戈洛德曾就夫妇如何维持婚姻家庭关系的美满和谐,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夫妇之间要有高度的调适性,就是互相适应;二是夫妇之间要有经久不衰的亲密性; [8]
三是夫妇要有充分的独立性。
2、做好危机中的婚姻关系的调适
[9]
有人说男女像围棋里的黑白世界,既自成体系又互相侵犯,永远渗透,男女生活在一起就是不断地平衡、融合、争斗。是的,现实生活中再恩爱的夫妻也难免磕磕碰碰,关键是面对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调节、适应,化解矛盾,促进夫妻恩爱。根据生活、办案的经验,笔者有以下体会:
第一,如何面对争吵、冲突? 可以将争吵变成好事:从争吵中增加对自己、对方、夫妻生活情况的客观认识,分析争吵的原因,了解冲突的症结所在,做到对“症”下药。应常自问,夫妻间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我有多大责任,而不是一味的去责怪对方有多大责任,为解决问题铺平道路,变短暂的不和谐为长久的和谐。争吵冲突也可能使矛盾激化,成为分居、分手的开始。避免这一结果就要避免不去发现问题、不是为了解决矛盾的无谓争吵,避免出口伤人,要就事论事,一事归一事,不旧事重提,不要揭对方的伤疤。
第二,宽厚、宽容,不试图改变对方。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男女本身在生理、思维、处事、个人情感、行为爱好、生活观念、子女教育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有差异就有矛盾,主动适应彼此之间的差异,就能减少矛盾,做到“和而不同”。夫妻之间没有谁赢谁输,夫妻相争,赢家就是输家,输家就是赢家,只要不是原则性的矛盾,没有必要事事争个是非高低,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陷入暂时危机中的婚姻,如果斤斤计较谁对谁错,会使不和谐的关系更加趋于紧张,要勇于真心诚意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检讨,相信对方也不会无动于衷的,这样就很容易化解矛盾,夫妻重归于好。
第三,家中大小事情,互相商量着办。征求对方的意见,不仅体现彼此的尊重,也体现他(她)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不但能加深彼此的爱,而且也能避免不应有的误会。笔者遇到不少离婚或来咨询离婚的,很多就是一方大事(购房卖房等)、小事背着对方办了,造成对方不愉快以致激化矛盾调解不好,最终分道扬镳。夫妻平等,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等有平等的处理权,不仅是婚姻法的规定,也是夫妻和谐相处的一个技巧。有的做妻子的连丈夫的零花钱都卡得很紧,不给需要在外应酬的丈夫留下请客吃饭、送送小礼物的空间,对丈夫的要求一味的说“不”,结果丈夫当初事事请示,最后就什么都不说了,天长日久,矛盾、误解就会增多,纷争也就不可避免。如果妻子能够主动给丈夫留一些在外活动的“经费”和自由空间,丈夫也就不会遮遮掩掩扣点私房钱,而且有事无事也会和妻子商量,这样不仅能增加夫妻之间的信任程度,还能增加彼此间的感情。
第四,家庭出现危机时,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不是本质的、原则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还能在一起继续生活,就不要激化矛盾,不要动不动上单位,到处找亲戚朋友解决。人要脸树要皮,本来可以缓和的矛盾,闹大以后一方可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干脆离婚。曾有这样闹离婚的案例,男方将工资全部拿走,妻子本身生活费、小孩教育费都没有,妻子多次闹到单位,丈夫觉得失了面子,最后提出离婚。还有男方在外有了外遇,被妻子发现后,他多次对天发誓要改过自新,不再与第三者来往,而且夫妻双方感情也还不错。可是妻子咽不下被人欺骗的气,告到丈夫单位,让丈夫丢官失职,失去拈花惹草的条件,最后反而铸成对方的去意。当然,对配偶的不忠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严重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但如果婚姻还能维系又想维系,使对方回心转意,还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比较合适。避免婚姻危机的关键是做到夫妻本身的和谐相处,彼此心无他念。
第五,社会应提供家庭心理咨询和婚姻家庭知识教育的机会,让夫妻真正学会科学的相处,理智地去解决已出现的危机。咨询中我们发现,夫妻矛盾的出现或者不能化解,很多情况下是缺乏婚姻家庭的基本知识,缺乏夫妻沟通的技巧,缺少应对危机的良好方法和经验。因此,社会能及时为没有组成家庭或将要组成家庭以及已经组成家庭的男女,提供婚姻家庭知识方面的
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领证生育前,对夫妻增加一项婚姻家庭方面的知识和夫妻相处技巧方面的培训,并且使之真正培训到位。
第六,家庭解体后,有了孩子的男女要友好相待,和谐社会关系。虽然不能再作夫妻,也没有必要成为仇人。经常能见到有了孩子的离婚男女,经常为孩子的抚育费支付、探视权等问题闹得不休,甚至对簿公堂,不仅平添了争执双方的痛苦(离婚就是为了摆脱痛苦),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也带来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及社会的不稳定。处理离婚后的事情,要依法依理,更要依情,互相多为对方、为孩子着想,多想生活的不易,多想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调解书、判决书可能是硬性规定的义务,为了实现对方的探视权,可以友情操作,不必为上午还是下午,一小时还是两小时争论不休,不要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或与对方争高下的筹码。支付抚育费的一方,有钱就给不要推脱,真没钱时及时与对方商量。若都能做到这样,离异的双方也能和谐相处,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好处,也是为整个社会的和谐作贡献。
结束语:
总之,对出现危机的婚姻,不是一味地埋怨,否认彼此关系的一切,而是要客观分析原因,主动解决问题。正如专家所说:夫妻离异的主要原因,不是双方某些特质上的差异,而是无法心平气和地处理两人之间歧异,并不断责难对方所致。唯有相互的容忍和适应,唯有多爱少怨,多给予少索取,听其自然不苛求,唯有多掌握一些两性的知识与和谐相处的技巧,才能建立平衡的婚姻关系,夫妻才能真正做到理智与和谐。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只有珍视婚姻珍惜家庭,才能善待对方,和谐两人的世界。有人说:谅解,家庭幸福的良药;谦让,夫妻恩爱的根本;忍耐,婚姻甜蜜的条件;体贴,百年合好的阶梯。那就让夫妻间都多些谅解、谦让、忍耐和体贴吧。最后笔者以一首歌词和祝愿来结束对婚姻关系的一点体会:“只要有个温馨的家,风吹雨打都不怕,虽然那空间很小,却是我们欢乐的大厦;虽然朴实无华,却是我们幸福的大厦,磕磕碰碰是优美的旋律,家是一幅动人的画。”愿天下夫妻:两心相知、两情相悦,相伴相随到终生!
参考文献:
[1] 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 马原,论对家庭暴力的界定与防范对策[A].坚决制止和消除对妇女的暴力[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93 [3] 王歌雅,婚姻家庭继承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5-46 [4] 摘自《社会科学报》《西藏日报》(2000年12月08日第三版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33
[10]
[6] 乔德福,家庭道德新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56
[7] 林殷平,解开和谐婚姻之谜.北京:光明出版社,2009:34 [8] 戈洛德,巩固家庭.苏联,1984:78
目前, 国内尚少有学者专门针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进行研究, 只是谭琳与游正林从就业、[1,2]刘芝艳与邓晓梅从家庭地位、[3,4]宋丽娜从家庭经济条件、[5]仰和芝从住房与经济信任、[6]邓智平从家庭收入支配、[7]莫万友从权利保护[8]等方面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婚后的生活状态的研究, 涉及到了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某些方面。为全面了解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真实状况, 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的“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问卷”, 对1011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进行测量, 探讨影响其经济融合的显著因素, 旨在为提升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婚后的生活质量提供些许参考。
一、研究设计
1. 核心概念界定
(1)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目前, 国内对因婚姻而迁移到配偶所在地定居的女性群体并没有一致的学术称谓。考虑到本研究重在关注“迁移”给嫁到异地的农村女性婚后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 本研究把远嫁到异地并在婚后迁移到配偶所在地定居生活的农村女性群体称为“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
(2) 经济融合。在本研究中,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是指其到迁入地后在住房、就业、收入、经济地位与权利以及与丈夫及其家人的经济互相信任等方面的融合情况。经济融合是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状况和地位的综合反映, 是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婚姻迁移后社会融合的重要的内容。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散居在全国各地, 很难对其进行规模的团体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的顺利和有效, 调查对象来自本调查访问员家乡所在地。实际接受调查的对象来自19个省份, 共1011人, 实际获得1011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 最终有效问卷960份, 问卷有效率为87.51%。
3. 测量工具
基于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搜集的信息, 针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实际状况, 自行编制“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问卷”。问卷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个人背景资料, 包含个人与家庭基本情况、婚姻基本状况、迁入地状况与了解、婚姻迁移的认知与困难、娘家来往与朋友情况5类共涉及34个问题。第二部分是经济融合量表, 量表经试测, 保留了“夫家的经济条件”、“工作与经济独立”以及“经济信任与平等”等3个因子共计11个有研究意义的指标,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0.783, 分半系数0.811, 量表的信度较好。量表采用七级记分的方法, 根据被调查者满意程度的不同予以赋值, 即:极不好赋值1分 (A类) 、很不好赋值2分 (B类) 、较不好赋值3分 (C类) 、一般赋值4分 (D类) 、较好赋值5分 (E类) 、很好赋值6分 (F类) 、极好赋值7分 (G类) , 被测者作唯一回答。
4. 数据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forWindows18.0进行统计分析, 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与回归分析等。
二、结果与分析
1.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一般状况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各项具体指标、3个因子及总均值得分结果见表1。
表1显示,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夫家经济条件”因子的均值为4.21, 在一般 (D类) 水平之上, 但没有达到较好 (E类) 水平, 其中, “您满意夫家目前的居住条件”、“您满意夫家目前的经济条件”、“您在迁入地生活有保障”的均值分别为4.66、4.08、4.33。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信任与平等”因子均值为5.30, 在较好 (E类) 水平之上, 但没有达到很好 (F类) 水平, 其中, “您丈夫在经济上信任您”、“您在经济上信任您丈夫”、“您丈夫的家人在经济上信任您”、“您与丈夫有平等经济支配权”的均值分别为5.63、5.63、4.85、5.46。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工作与经济独立”因子均值为4.59, 在一般 (D类) 水平之上, 但没有达到较好 (E类) 水平, 其中, “婚后 (怀孕、哺乳期除外) 您丈夫及其家人支持您工作”、“您不用担心回娘家的交通与人情往来等费用”、“您丈夫支持您给父母物质上的赡养”、“您经济上独立”均值分别为5.08、3.78、4.93、4.09。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总均值为4.77, 在一般 (D类) 水平之上, 但没有达到较好 (E类) 水平。
2. 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为探寻显著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因素, 本研究选取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背景资料中的29个变量。对29个变量进行归类, 形成个人与家庭基本情况类 (包含:教育程度、户籍是否迁移、是否有孩子、目前是否工作、经常居住地、是否与公婆同住、房子类型) 、婚姻基本状况类 (包含:与丈夫认识方式、是否为爱情选择迁移、父母是否同意远嫁、公婆是否同意外娶、婚龄) 、迁入地状况及其了解类 (包含:城乡、省内或省外迁移、迁移距离、迁入地经济状况、是否适应迁入地自然环境、是否了解丈夫、是否了解迁入地、是否了解丈夫家庭) 、婚姻迁移的认知与困难类 (包含:期望是否落差、是否后悔迁移、迁移是否有遗憾、是否考虑到迁移困难、社会融合是否困难、面对困难是否积极) 、娘家来往与朋友状况类 (包含:回娘家情况、娘家人来婆家情况、迁入地是否有朋友) 共5类。以29个变量作为自变量, 以经济融合的总均值为因变量, 对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2。
表2显示, 个人与家庭基本情况类中的是否有孩子、目前是否工作、房子类型、是否与公婆同住等因素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有显著性影响 (p<0.05) ;婚姻基本状况类中的公婆是否同意儿子外娶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有显著性影响 (p<0.05) ;迁入地状况及其了解类中的迁入地经济状况、是否了解丈夫等因素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有显著性影响 (p<0.05) ;婚姻迁移认知与困难类中的是否考虑到迁移困难、面对困难是否积极等因素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有显著性影响 (p<0.05) ;娘家来往与朋友状况类中的回娘家情况因素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有显著性影响 (p<0.05) 。
三、讨论
是否有孩子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显著性因素, 究其原因是, 孩子的孕育与养育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 需要一定的经济开销, 而孕育与养育孩子的同时也必然会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工作机会和工作时间, 这些都会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 从而影响其经济融合。
目前是否工作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显著性因素, 究其原因,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才能有经济上的独立和经济地位, 才能不断改善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条件, 才能有信心适应婚姻迁移后的新生活。谭琳、沈文捷、赵丽丽和吴妨等人的研究也认为, 是否有一份工作对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有显著性影响。[9~12]
房子类型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显著性因素, 究其原因, 房子类型直接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对居住条件的满意程度, 婚后有属于自己心仪和满意的住所,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才能无后顾之忧, 才能有条件和有信心适应到新的生活中去, 并慢慢融入到迁入地。
是否与公婆同住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显著性因素。究其原因, 可能是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来说, 与公婆同住, 可能会与公婆在家庭现金管理、日常花销开支、日常消费方式、彼此经济信任等方面产生矛盾, 从而影响经济融合。刘芝艳、邓晓梅、仰和芝与赵丽丽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与公婆同住更容易引起家庭各种经济纷争。[13~16]
公婆是否同意外娶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显著性因素, 究其原因, 可能是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丈夫的父母最初不同意儿子娶外地女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外地媳妇不可靠, 虽然儿子没有听从劝阻最终娶了外地媳妇, 但公婆的这种担忧并没有完全改变, 表现在儿子婚后仍然对外地媳妇的经济提防与不信任, 这必然会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程度。仰和芝、谭琳与赵丽丽等人的研究也认为, 公婆对外地媳妇在经济上不同程度的不信任是影响女性婚姻迁移者婚后经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7~19]
迁入地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显著性因素, 究其原因, 可能是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夫家的经济条件以及其自身迁移后的工作与收入状况往往受制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婚前是否了解丈夫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显著性因素, 究其原因, 可能是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在婚前即对丈夫有充分了解, 知道丈夫的人品、性格、经济能力, 据此, 她们往往能初步判断双方婚后在经济上能否做到彼此互相信任与平等, 从而可能避免婚后的很多经济矛盾, 有助于她们婚后的经济融合。游正林、仰和芝、邓智平与赵丽丽等人的研究也认为, 婚前对丈夫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女性婚姻迁移者婚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20~23]
婚前是否考虑到迁移困难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显著性因素, 究其原因, 可能是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婚前就考虑到了婚后可能有的经济困难, 做好了应对的思想准备, 面对婚后出现的经济等困难, 多能理性对待, 想着如何去努力克服而不是怨天尤人。而迁移后的经济困难, 只有靠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积极面对, 才有可能慢慢克服, 从而最终实现经济融合。
回娘家情况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显著性因素, 究其原因, 可能是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来说, 回娘家路途遥远, 不仅自己会担忧、心疼不菲的交通与人情往来费用, 丈夫、公婆还可能会对其过高的回娘家费用表示不满, 甚至为此与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产生经济上的矛盾, 影响彼此经济上的信任。刘芝艳、邓晓梅、仰和芝与赵丽丽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回娘家的费用是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24~27]
四、结论与对策思考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 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因素呈现多样性。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婚后的生活过程同时也是克服种种经济困境、追求良好经济融合的过程。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来说, 要想达成良好的经济融合, 既需要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也需要良好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来说, 应及时调整心态, 积极适应夫家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要认识到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需要艰辛的付出和努力, 在迁入地获得良好的经济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婚姻家庭中的各种关系, 提升妥善化解与处理家庭内各种经济纷争和矛盾的能力。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远离家乡, 丈夫及其家人是她们婚姻迁移后经济生活的最主要支持网络,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丈夫及其家人在其经济融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丈夫及其家人要看到和正视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因为婚姻迁移而做出的牺牲, 要真心对待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 在经济上以尊重、信任、理解、平等的态度真诚接纳和对待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 共同面对经济融合的问题与挑战。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群体分散在全国不同的社区, 迁入地社区在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经济融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议社区要及时了解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特别是要将经济融合不良的婚姻迁移者和家庭列为重点服务对象, 给予及时有效的协助和必要的就业服务, 帮助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及其家庭及时解决经济问题和可能的矛盾, 预防问题的发生和扩大化, 促进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经济融合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谭琳.女性婚姻迁入对其自身发展影响的研究——关于江苏张家港市的调查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 1998, (11) .
[2][20]游正林.农村妇女远嫁现象研究——河北省香河县外来妇女情况调查[J].社会学研究, 1992, (05) .
[3][13][24]邓国彬, 刘薇.农村女青年远嫁现象[J].青年研究, 2001, (06) .
[4][14][25]刘芝艳.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跨省婚姻研究——以皖黔鄂三村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5]宋丽娜.打工青年跨省婚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01) .
[6][15][17][21][26]仰和芝.农村打工妇女异地婚嫁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06) .
[7][22]邓智平.关于打工妹婚姻逆迁移的调查[J].南方人口, 2004, (03) .
[8]莫万友.农村外嫁女权益保护问题探析——珠三角Z市的实证[J].农村经济2013, (01) .
[9][18]谭琳, 苏珊, 萧特, 刘惠.双重外来者的生活——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经历分析[J].社会学研究, 2003, (02) .
[10]沈文捷.城乡联姻造就城市新移民探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 (03) .
[11][16][19][23][27]赵丽丽.城市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研究——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D].上海大学, 2008.
等位基因决定情感共鸣
从1989年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小组针对156对婚龄超过二十年的夫妻,进行了一项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每隔5年,研究人员便会调查这些夫妻对各自婚姻的满意程度,并且还安排他们在实验室里与自己的伴侣进行对话。每次,研究人员都会记录下每一对夫妻的谈话内容,以及他们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音语调等。
最近, 研究人员又研究了其中125对夫妻的DNA样本。在对他们基因型、婚姻满意度和实验室中对话时的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夫妻间的幸福感与一种特殊的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也称对偶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紧密相关。
该种基因有长、短两种形态,每个人都会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各继承一个此种基因。在研究中,约有17%的人携带两个短的此种基因,这部分人对情绪的敏感度要高于其他人,也就是说,他们的婚姻关系容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配偶存在愤怒或蔑视等糟糕情绪时,他们会在家庭婚姻生活中表现得更不高兴或更沮丧,而且也会认为自己的婚姻关系不佳;但当配偶情绪高涨时,他们就会在婚姻中表现出更加积极乐观的一面,对婚姻关系的评价也会更好。研究人员认为,与其他人相比,这些携带两个短的此种基因的人,在良好婚姻关系中的幸福指数会更高,但若是面对糟糕的婚姻生活时,他们的痛苦感也会更强。
换句话说,这部分人对自己配偶的情绪,有着更强烈的共鸣。
而其余超过80%的人则携带至少一个长的此种基因,他们对配偶的情绪反应却远没有这么敏感,也很少会因为配偶的情绪而影响对婚姻关系的满意度,甚至在以后的几年中也是如此。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有的人很容易就能觉察到配偶的情感波动,而有些人则相对比较木讷,原来这都是基因在作怪。
血清素调节情绪好坏
那么,此种等位基因到底有什么魔法,能够影响人们对情绪的敏感程度呢?这就不得不说到有着“快乐化学物质”之称的血清素了。
生物学研究表明,血清素的学名为5-羟色胺,是体内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这种神经激素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其中,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们的心情、睡眠和食欲等。科学家认为,血清素在大脑里越活跃,人们的幸福感就越强。
血清素为何如此神通广大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人体细胞上分布着许多不同的血清素受体。如果把血清素比作钥匙,把它的受体比作锁,那血清素就是一把能开很多把锁的万能钥匙,在不同区域打开某些特定的锁,从而发挥特定的控制或平衡情绪的功能。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是快乐的、无忧的,但难免还是会有悲伤、忧虑,甚至胆战心惊等情绪低落的时侯,这时血清素的职责就是平衡和调节这些情绪,让人们泰然自若地面对每天发生的事情及压力。当然了,要保证血清素维持正常工作,体内血清素的供应量得充足。因为一旦供应量不足的话,就无法供应足够的血清素,让血清素到达其特定的受体点,也就无法起到控制或平衡的作用,那么人们的情绪也会随之起伏不定,难以控制。所以,血清素的供应量充足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情绪会有多大波动,以及情绪变化的时间会有多长。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那些携带有两个短的特殊等位基因的人,对配偶的情绪更加敏感。这是因为,这些人相对于那些至少携带一个长的特殊等位基因的人来说,他们体内血清素的供应量不足。
如此说来,是人体内特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特征,影响了体内血清素的调节,而血清素又影响人们情绪的敏感度,这才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婚姻关系。
“离婚基因”让婚姻出现危机
其实, 并不是只有这种特殊的等位基因能对人们的婚姻关系产生影响。瑞典科学家做过一项实验,在研究了1800对婚龄超过5年的夫妻双方的DNA后,他们发现,女性身上有一种“离婚基因”。
所谓“离婚基因”,其实是女性的催产素受体基因的变体(催产素是一种哺乳动物激素)。女性的身体里都带有这种催产素受体基因,该种基因会影响女性分泌催产素的多少,而催产素又可以增加女性的喜爱感和母爱,从而影响女性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比如伴侣、朋友以及孩子等的关系。
但是,一旦女性带有催产素基因的变体,她们就无法正常分泌催产素,那么,她们成为剩女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因为这使得她们很难与他人融洽相处。即便是结婚了,她们陷入婚姻危机或面临离婚威胁的几率将会达到50%,而且,与这些女性结婚的男性对婚姻关系的满意度也会非常低。
其实,不光女性有“离婚基因”,男性也不例外。瑞典科学家发现,那些携带有“离婚基因”的男性,其婚姻出现危机的概率会比其他男性高出2倍。如果这些人是单身,那他们也很可能会选择不结婚。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男性携带“离婚基因”会影响大脑“后叶加压素”的分泌,而这种化学物质已被证实是与男性承担义务和保持忠诚度有很大关联的。要是体内“后叶加压素”的含量减少,那也就意味着这种男人成为“负心汉”或“花心大萝卜”的可能性会很大。
当然了,即使人们体内有影响婚姻幸福的基因,他们也不一定就逃脱不了婚姻不幸的魔爪。因为面对情感和婚姻,人们还是可以靠自己的情感经营, 来改善和增进与异性的关系。 因此, 就算是自己体内有相关的基因,也不是世界末日。
一、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通过调查研究,青少年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主观幸福感测试的各因子来看,生活满意度表现为正性水平,其中家庭满意感总体趋势在中等水平以上,学业满意感较低,正性和负性情绪体验也不是很高。但在测试过程中,有学者也发现在被试者存在一定比例的青少年的家庭满意度在中等水平以下,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经研究显示,家庭结构、父母养育方式、家庭功能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部分青少年的家庭满意度。
二、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目前众多学者已经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家庭影响展开了多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结构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健全的核心家庭是最合理的家庭结构。在这种理想的亲密家庭中,家庭气氛融洽,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作父母的不仅夫妻间珍惜情感,亲密恩爱,而且能够一起关心、体贴、疼爱子女,他们共同承担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分工合作,使其能够健康成长。相反,不健全的家庭结构,会影响子女的成长。在这种家庭中,或者父母感情不和甚至离异,或者父母自身存在智力障碍或精神疾患或死亡,或者父母经常在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对子女的教育,或者对子女态度冷漠,或者溺爱、迁就、放纵子女,或者把子女寄养在别处。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们情感严重缺失,往往会感觉无所适从,人格也会不健全,从而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观幸福感的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和睦的家庭可以给青少年提供更全面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可以给予所需要的除学习之外(比如文化知识的积累,道德品质的培养,行为规范的指导,社会责任感的树立,性知识的启蒙与教育,性别角
2、幸福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不需要媒人。
3、男人有时候内心深处也很脆弱,也很孤独,把你的孤独和脆弱告诉他,一起走过这段旅程。有时候他们就是个小孩子啊,所以包容一些吧。谁说男人就必须顶天立地,谁说男人就必须做的最好。给他一个空间和时间,也给自己一个清醒的空间和时间。
4、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5、此时此刻,心里除了伤痛就是想念,上帝总是喜欢开这样的玩笑,让莪們,永远隔着一个转身的距离。
6、浪漫是心灵感应,浓浓爱意的表达,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一个会心的微笑,深情的拥抱,都会让双方的感情升华。
7、恋爱中的人就像梦中的人一样,不知身在何处,不过,如果是美梦,希望没有醒来的一天,这是我们的心愿,就如人人都会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8、此时此刻,心里除了伤痛就是想念,上帝总是喜欢开这样的玩笑,让莪們,永远隔着一个转身的距离。
9、当时光荏苒,当年华不再,当最初的激情回归平淡,恍然发觉,最稳妥的感情不是海誓山盟,不是千回百转,而是彼此间相濡以沫,结伴,直至终老。
10、对于爱情,年是什么?既是分钟,又是世纪。说它是分钟是因为在爱情的甜蜜之中,它像闪电一般瞬息即逝;说它是世纪,是因为它在我们身上建筑生命之后的幸福的永生。
11、爱的欢乐寓于爱之中,享受爱情比唤起爱更加令人幸福。
12、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13、把幸福让给别人,等于得到了双倍的幸福。
14、爱是一种享受即使痛苦也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觉得美丽爱是一种感悟即使失去也值得珍惜雨说天空也会流泪 玫瑰说爱情总会枯萎别离说寂寞无滋无味 咖啡说活得习惯苦味路一走就累 酒一喝就醉 雨一碰就碎,只有自己最珍贵。
15、谁的爱情宫殿是用美德奠基,用财富筑墙,用美丽发光,用荣耀铺顶,谁就是最幸福的人。
16、把幸福让给别人,等于得到了双倍的幸福。
17、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18、男人的爱情如果不专一,那他和任何女人在一起都会感到幸福。
19、男人有时候内心深处也很脆弱,也很孤独,把你的孤独和脆弱告诉他,一起走过这段旅程。有时候他们就是个小孩子啊,所以包容一些吧。谁说男人就必须顶天立地,谁说男人就必须做的最好。给他一个空间和时间,也给自己一个清醒的空间和时间。
2).氏古今称望族, 蓝田种玉雍伯缘,一人有庆关雎咏,两筱无猜赤线牵。
3).伟业辉煌奕世后,敏功砥砺行于先,庭前且喜椿萱懋,光大发扬瓜瓞绵。
4).千载一时不再来,九天阊阖庆今开,志同道合堪为友,玉骨冰肌岂染埃。
5).两颗丹心同锦织,一支红杏依云栽,良缘夙缔成佳耦,永生福乐主恩培。
6).头发衣衫此夜新,百般打扮度芳辰,众云娶室将忘老,我观成婚能顺亲。
随着经济的发展, 幸福感这个话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幸福感不再是指没有心理疾病, 而是指最理想的心理功能和体验, 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评价。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 也是整个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工作中的主观幸福感则是指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 简称工作幸福感。
一、大学生蚁族的工作现状
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第四大弱势群体———“蚁族”新生代, 与上代农民工相比,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生活环境、受教育状况、等因素影响的不同, “蚁族”新生代在工作需求、价值标准、思想观念以至人生态度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 处在城市的边缘
与农民工相比, “蚁族”群体虽然是高智商、高文凭, 但是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限制, 其自身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和能力。从收入上看, 他们收入甚至连农民工都赶不上, 只能像农民工一样的困难群体游离在城市边缘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 买房、买车更是无从谈起。
(二) 工作简单且技术含量较低
与农民工相比, 蚁族群体大部分也都是来自农村或县城的中低收入家庭。由于高校的扩招及某些专业的过饱和, 使得大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符
■夏晶王燕平
的职业, 如果不接受其他工作, 则意味着失业;若接受, 则所学的知识没有运用到实践中。目前蚁族工作简单, 群体中大多数的人都是从事简单的技术类和服务性工作, 尤其是餐饮服务、市场营销、电子器材的简单流水线等工作。
(三) 收入太低, 朝不保夕
“蚁族”中80%来自农村或小城市, 多从事机械流水线作业、餐馆等低收入行业, 月收入不到2500元人民币, 生活拮据。基本处于“啃老+现捞”的状态。一方面靠自己现有的收入来支撑;另一方面则是依靠父母的接济来维持现有的生活状况。工作收入低下不仅限制了蚁族的社交生活、个人空间, 而且加重了“蚁族”群体心理上的负担。
二、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个方面,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考虑:
(一) 外界环境方面
1、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各项政治体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有残留的旧有体制, 从而阻塞了社会的发展, 容易造成社会的不安定。虽然中国的阶层正在重新洗牌, 但在重洗过程中仍存在着各种社会壁垒。例如, 国家的就业政策、户籍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体征等方面的障碍, 使得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途径变得越来越窄, 关卡越来越多, 不公平也就愈演愈烈, 极易演变成对社会平安和稳定的挑战。尤其是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这种户籍制度现象尤为明显。城市人口从一出生就被冠有一顶“优越感”的帽子, 而农村人口则是一无所有, 城市人口从小就在一个优良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而农村人口则是在经济、交通、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较为落后的环境中长大。成长环境的不同, 使得人们对于工作的幸福感的理解和评价也不同。从政府立法的角度看, 相关法律政策对企业的最低工作、福利待遇、津贴补助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公平原则、工作安全与卫生条件等均有相关规定。
2、经济环境
从收入上来看,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有目共睹的。经济增长势必会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 国民收入的增加, 就会减轻个人的经济压力。Campbel (1976) 研究也证实, 高收入者的幸福感高于低收入者。然而, 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并没有同比例的提升国民幸福感, 有时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状况。Easterlin解释其原因为幸福感的改变是是由于收入和欲望共同影响的, 即若欲望不变, 收入增加, 则幸福感会增加;若收入不变, 欲望增加, 则幸福感会降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较高的收入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 但是却无法满足人们的非物质需要, 人们会感到无能无力, 从而降低人们的幸福感。
从整体就业经济环境来看, 自2007年末, 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南方的很多中小企业倒闭, 尤其是以进出口为主的企业更是严重受挫。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出口受阻, 对外贸易出口比例严重下滑, 另外人民币的升值也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使得许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大量的失业个人丧失收入来源, 失业造成员工心理上的不平衡和社会的不稳定, 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也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此外, 通货膨胀也严重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瑞士学者运用时间序列的研究方式对欧洲12个国家在1975-1991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年均通胀率在7.5%, 将所有包括收入与失业在内的影响因素保持不变, 通胀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 平均幸福水平就会降低0.01%个单位的满意度。
3、工作环境
收入是个人财富的主要来源, 工作环境是影响收入的一个条件, 工作环境影响着个人的情绪。不管是硬性环境, 还是软性的环境, 都影响人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硬性环境主要是工作的外界工作环境, 如工作条件是否恶劣、工作制度是否人性化、工作特征是否符合个人的工作兴趣和发展空间等方面, 这些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硬性环境比较良好, 就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软环境主要是考虑到企业的组织文化、团队协作精神、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个人的发展空间等方面。软文化与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对于群体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积极良好的软文化不仅能够产生一股无形的文化力量来约束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 还能够产生一股向心力, 使得员工不由自主的融入整个的工作环境中去, 增强了个人归属感, 满足个人的发展。应该说, 软环境比硬环境更能够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4、专业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各行业的不断变化, 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形势。毕业生是一类特殊人群, 原来高校中专业分类过细、专业更新缓慢、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动手能力差、专业应用面过窄、通用性不强等问题都曝露出来。尤其是在前几年由于热门专业排行榜的盛行, 使得许多的专业人才供大于求, 诸如计算机、机械、市场营销、建筑、财会等专业的岗位已经达到饱和, 而高校对于该类人才的供应是源源不断。大学生在毕业后很多都不愿接受与专业不对口的职业, 则面临着失业;若接受, 则这就使得很多的高校毕业生在大学学到的东西根本无法运用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就业与择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发展空间, 从而影响工作幸福感。
(二) 自身因素方面
1、知识技能
从企业员工自身来看, 知识技能是员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想一个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和浓厚的兴趣, 有着强烈的自尊、爱与归属、自我实现等需要, 但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即使追求再高, 规划再远, 在完成某项工作时, 也会力不从心, 甚至事与愿违。知识技能的提升能够让劳动者提高个人收入, 提升个人的发展空间, 间接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幸福感。从企业的角度看, 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 都要通过笔试、面试来考察员工。企业不可能愿意招聘无工作能力的员工, 企业总是希望员工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知识技能的提高, 对于企业而言, 无形之中就会提升企业整个形象,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
2、心理因素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 由于自身心理矛盾和就业本身存在的各种矛盾, 使得员工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许多的消极心理因素。以大学生毕业生为例, 传统观念认为, 大学毕业生通常是与白领、金领、写字楼、社会精英等词汇相联系的。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经济危机持续的影响, 面对人才市场的供大于求以及用人单位的精简, 很多的大学生都不得不降低标准, 从一线打工族开始做起, 大学生蚁族群体大部分就处在这种就业状态。
首先, 缺乏自信, 存在焦虑心理。以即将大学毕业生为例, 大学生在毕业后, 既关心毕业、就业, 又害怕就业、择业。既希望有一份适合自己的满意工作, 又害怕在激烈的竞争中名落孙山, 无形之中就会产生一种焦虑不安、忧心忡忡的心理, 对于准备工作不知从何下手。
其次, 社会从众心理特别严重。很多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针对性、选择性, 而是盲目地选择留在大城市。就我国当前的人口分布来看, 大城市的人口已经是过饱和的状态, 尤其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人口本身已经相当拥挤, 但很多的大学生还是存在着“宁在大城市当蚁族, 不在小城市当贵族”的错误心理。
三、提升工作幸福感的策略
(一) 社会政府应该担当起“社会守夜人”的职责
优化完善就业择业指导体系, 创建以国家就业政策为导向, 社会的协调服务为中介, 学校的指导和家庭的支持为依托的良性择业机制。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 将各种思想与方法相结合, 加强就业咨询服务, 引导建立起良好的理性的择业观, 正确理性地将大学生蚁族在择业中产生的消极从众心理逐渐弱化, 增强其抗挫折能力、培养勇于创新精神。
(二) 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
大学生蚁族在刚开始工作时心怀抱负, 一心想要出人头地, 但实际工作中却需要各种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所以不能好高骛远,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情况, 制定符合自己兴趣、特长、性格的职业决策, 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 在工作中不断地自我认识, 自我反省、自我提升, 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在不断的认识、反省、提升中逐步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三) 培养自信心, 提升个人受挫能力
自信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是个人前进动力、成功的保障。人有了信心, 就会产生意志的力量。把工作的挫折经历, 看作为自己人生中一笔财富, 在困难挫折面前, 要有坚忍不拔的态度和成功的决心。调整好个人心态, 在困难和挫折中植入幸福。
(四) 改善企业的薪酬体系
合理的薪酬待遇是增强大学生蚁族工作幸福感的重要基础。企业根据单位工作性质的不同, 设定不同的薪酬体系, 诸如以技术为基础的薪酬、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等。让员工感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不仅满足员工经济上的多种需求, 更从精神上最大限度地体现员工的重要的社会地位, 使得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工作幸福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获得利润。
参考文献
[1]、R M.Ryan, EL.Deci.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A reviews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J].Annual Reviews Psychology, 2001 (52) .
[2]、陈星博.对当前我国城市社会稳定问题成因的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 2006 (2) .
[3]、陈有真, 贾志勇等.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6) .
关键词:教師;主观;幸福感
1.前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学参数,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部分[1]。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一般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精神满足,从追求理想到实现理想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验。
教师主观幸福感是衡量教师心理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以及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教师是以培养他人的幸福为己任,一个不幸福的教师是无法让学生体验到人生的幸福。正如叶澜教授指出:“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2]因此,教师幸福是教育幸福的前提,不仅是教师自己的需要,而且也是教育的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并不高。这不但会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而且阻碍教育质量的提高,对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也产生消极的影响。[3]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唤醒教师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关注,幸福地做教师,享受做教师的幸福。因此,研究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了解教师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为有效促进和提高教师素质提供心理学依据,最终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
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教师工作的压力、劳动的特殊性以及生活事件等客观因素,以及人格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等主观因素。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塑造良好的人格,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情趣,增强教师的幸福能力等途径,可有效增强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2.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1客观原因
2.1.1教师工作压力大
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本身的规律不断地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的素养也必须处于发展态势中,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又不断地积压在身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新课程改革引发的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加上频繁的各种考核和评估,使得部分教师应接不暇,容易造成自我效能感下降,还有更多无法控制的因素,增加了教育工作的难度。[4]
2.1.2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面对学生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经常的变动性,加之工作的情景性等使教师的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而且教师长期工作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因此,被人称为“孤独的职业”。由于缺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焦虑情绪无处倾诉和宣泄,个人情感不能及时得到社会支持,就容易造成对工作的麻木和倦怠。
2.1.3教师责任和权利的不平衡
一方面,社会对教师提出很高的期望,要求教师将学者、教者、研究者、严父慈母、良师益友等诸多角色融于一身,容易造成教师角色混乱和角色冲突。
另一方面,社会在赋予教师诸多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对教师权益的保障却不够。面对越来越多的教学事件,教师开始有疲惫甚至厌倦的感觉,长年累月便容易造成身体或者心理健康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2.1.4教师的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人们在家庭、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刺激的总和, 即平时所说的精神刺激。教师也是普通人,不能超脱社会对其各方面的影响。教师在承担“教书育人” 这一神圣职责的同时,还要兼顾自身的家庭以及承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生活事件的纷繁复杂,使他们的紧张感难以消除。当负面事件的影响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可能会出现身体或精神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2.2主观原因
2.2.1人格
人格被认为是预测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是主观幸福感最可靠、最有效的预测因子之一。[5]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A型人格的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要求苛刻、高度的时间紧迫感,容易造成身心压力巨大;而B型人格的人则对任何事情皆处之泰然,没有太大的压力。一般认为前者的幸福感要低于后者,因此,拥有A型人格的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就比B型人格的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
2.2.2自尊
高自尊和高主观幸福感之间紧密关联,低自尊和低主观幸福感存在内在联系。自尊是人内在的安全需要,是在人格的自我完善中实现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当教师得不到社会、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时,自身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缺乏自信心的教师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工作中的压力。高自尊的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水平比低自尊的教师低,而在成就感上比低自尊的教师高,因为低自尊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否定性信息的威胁,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导致主观幸福感的降低。现阶段,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都非常高,并且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付出经常得不到合理的认可,这就导致教师缺乏社会认同感,人格和自尊受损,其主观幸福感就会降低。
2.2.3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国内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水平的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水平高的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自我效能水平低的人。因此,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自己的教学任务,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比较高。
2.2.4应对方式
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调适自己的行为和心态, 推动教师的自我发展,降低突如其来的各种不良刺激对其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促进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相反,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健康失衡,导致主观幸福感的下降。
3.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增进策略
3.1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国家通过制订良好的教育制度,社会、学校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为教师打造宽松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和声誉的综合评价。从事具有较高职业声望的个体更易受到人们的尊敬、羡慕和优待,个体本身也会产生自豪感和优越感,从而获得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教师职业声望的高低对教师的择业和教师的工作态度、积极性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师的经济地位和权力地位都较低,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降低,从而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较低的自我认同。因此,要想使教师从工作中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并立志献身于该教育事业, 国家必须通过政策的倾斜和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和心理氛围。
3.2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
在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与要求,看作是出于职业责任和良心的活动。把教师职业从“谋生手段”变成追求事业发展的生活方式,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
3.3塑造良好的人格。
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与乐观、外倾的性情和高度的自尊等人格特点密切相关。教师要提高职业幸福,就必须培养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
3.3.1教师要学会悦纳自己。
如果教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或者不喜欢自己或自己生活的一些方面,很容易陷入消极的状态之中。反之,如果教师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充满激情,积极地投身到自己喜欢的教育事业中,就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提高自尊意识,个人潜能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感受到更多的职业快乐和幸福。
3.3.2教师要学会恰当的认同他人。
教师职业倦怠与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关,因为与学生、家长、同事关系的矛盾冲突引起的情绪焦虑会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幸福感。所以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等在彼此完全平等、相互信任和关怀的人际中,就会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体验到教師职业的价值,因而更增添了教育的幸福感。
3.4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
教师本身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还来源于其专业的成长。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从长远出发,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学科进修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及业务素质。为每位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自我实现的机会,满足教师的成就感与创造欲,以满足自我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需要。
自我效能感是教师相信自己能够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教师自我效能感越强,其行为就越积极,即使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能相信自己,不断努力,由此获得更多的正性情感体验,提高主观幸福感。因此,教师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并善于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虚心向他人学习,增强教育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3.5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情趣
首先,有计划、有规律的生活是保持心理平衡的第一步。
其次,放慢生活节奏,把休闲时间合理安排在日程表中。教师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生活情趣如兴趣爱好、审美情趣、感受力、鉴赏力、闲情逸致等。参加运动锻炼、加入社交和休闲团体、旅游、听音乐等休闲活动能使人增加积极情绪,消除紧张、疲劳和抑郁感,有效地提升幸福感,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教师的幸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对幸福的认识、体验和创造的能力,并将这些能力转化为自身的需求,把个人的幸福融入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去。不断地完善自我,调整自己的认知价值体系,提高自己体验美好生活的积极情感,培养自己创造幸福、感受幸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邓坚阳,程雯.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9.
[4]李曼曼.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4
【婚姻幸福的影响因素】推荐阅读:
读《幸福的婚姻》有感800字06-28
障碍婚姻幸福11-20
婚姻与爱情的美文09-30
祝福婚姻的美好句子10-25
冬天祝福婚姻的诗句11-13
中国传统婚姻的特点12-07
精选关于婚姻的励志名言06-01
婚姻心理学的书籍推荐06-24
婚姻法解释三的解读11-29
婚姻家庭法的名词解释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