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计划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奥尔夫教学计划(通用8篇)

奥尔夫教学计划 篇1

以人体为天然乐器,以捻指、拍掌、拍腿、拍膝、跺脚等方式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进行节奏训练,称为声势。乐器演奏范例:

1.教学目的:学习用音调乐器为歌曲伴奏

2.教具:碰铃、中音木琴 3.教学方法:

1.给碰铃声部一个最简单的任务:八分音符一敲到底。

2.以中音木琴敲奏教师指定固定音型。

3.以听唱法教唱歌曲,是否看谱弹奏,可视学生读谱能力而定。

4.学生习唱时,以中音木琴和碰铃伴奏。

5.歌曲基本完全掌握后,以中音木琴加前奏和尾声。

6.将歌曲从前奏到尾声连奏一遍。以中音木琴和碰铃伴奏。

7.讨论音乐的处理,例如注意尾声要非常轻的音量,直至结束。全曲唱奏一遍。

即兴创作范例

¡

主题:雪

¡

教学目的:学习综合语言朗诵、音乐的唱、奏和戏剧表演即兴创作 ¡

教具:中音木琴、钟琴

¡

教学方法:以雪为题材,先念一首堆雪人的儿童诗,接着模仿雪花飞舞,雪人溶化的动作,并以木琴和钟琴即兴创作雪花飘落或狂风横扫的情景。最后串连成一小小音乐剧,由学生 分别自唱自奏自导自演。

六、教学内容

¡

旋律:以五声调式音阶为主,拓展至六声

音乐阶、大调式、小调式、教会调式。

¡

节奏:身体律动、语言朗诵和打击乐器等方式演奏 ¡

和声:以持续低音、完全五度音同奏为五声调式

音乐伴奏,再逐步运用其它和弦组合。

¡

织体:包括单声部、轮唱、卡农、固定音型伴奏、平行三度和平行六度的运用。

¡

曲式:包括问句和答句、简易的二段曲式、三段

曲式、回旋曲式、前奏、间奏和尾声。

¡

奥尔夫教学计划 篇2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1.综合原理。艺术的进步有赖于科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又促进了艺术门类的划分, 分门别类的艺术一直是独立而又密切相联的体系。音乐发展到今天, 早已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的, 它是一种系统的整合, 歌唱、跳舞, 再加上乐器的演奏, 才能表达音乐丰富的内涵, 方能体现音乐真正的魅力。奥尔夫指出:原始的音乐就是从反映人类本来状况中产生的, 是人们原始活动的综合表达, 是人类外在活动和内在心灵的紧密融合。人类发明音乐, 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形式, 音乐总是和语言、动作、舞蹈以及劳动等人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音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2.创造原理。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大成人的。面对纷繁多彩的世界, 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敏感性, 好奇心驱使孩子时刻在思考, 感受所能接触的一切。对世界的理解, 每个孩子因环境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见解。小孩看到图画, 是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图文内容的。小孩接触音乐, 是有可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表达音乐含义的。在没有受到社会环境过多污染的情况下, 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体验, 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种不同其实就是创造, 所以, 孩子有天然的创造性。作为音乐教育者, 我们的责任是挖掘孩子的潜能, 引导孩子从事艺术家的工作, 指导和鼓励孩子用音乐去创作, 发挥他们天赋的想像力。

3.人本原理。情商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人们智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去培养情商, 其实, 奥尔夫教育法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奥尔夫倡导,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 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来开发孩子的潜能。原始的音乐就是要求人必须自己参与其中的, 音乐的作用是使人们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并乐在其中, 仅仅作为聆听者, 不是音乐活动的目标。以人为本, 释放孩子本能, 营造一种氛围, 让孩子自然地置身于音乐意境中, 亲身体验音乐, 在看、听、感中, 引导孩子学、做、唱, 在孩子跳和唱中, 促进其情感的宣泄, 培养音乐感, 推进情商发展。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既可以达到音乐就学的目的, 也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4.融合原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强调理念, 不搞固定的模式, 没有标准课程。它解开框框的束缚, 提倡音乐教育工作者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本国的文化, 结合民族的传统, 落地生根, 发出新芽。它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给各国各民族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形成各具特色的奥尔夫本土化特点。

按照融合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可以结合本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语言、各种民歌童谣甚至是地方方言来进行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音乐, 更容易被理解, 被接受。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音乐形式总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因此, 即使具体内容不同, 只要理念相同,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就不会受时代、国家、民族、地理的局限, 而是可以不断融合, 推陈出新。

5.平等原理。平等原理就是平等的看待和对待每一个孩子, 认为每个儿童都是有艺术本能的, 都能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这个原理出发, 不预设前提而扼杀孩子的天性, 不认为哪个孩子有音乐细胞, 哪个孩子没有音乐细胞。在音乐教学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这与圣人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奥尔夫强调要引导每个孩子对音乐语言的理解, 从小培养儿童的节凑感, 体会乐曲韵律, 让孩子的天性在音乐世界里尽情挥洒。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优势, 也是它的可贵之处,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面向全体学生。音乐教育不为培养贵族, 而应重在启迪儿童心智, 开发人体潜能。要真正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 就必须面对大众, 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感受音乐, 学习音乐, 表现音乐。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开放式教学。它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的“死记硬练”, 把孩子从吹拉弹唱的固定模式中解脱出来, 不再被动地只是听老师教, 教后自己练。而是造成一种环境, 把孩子由被动变主动, 老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 把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和音乐基础知识融入到学生主动参与, 自然学习之中, 尽最大可能使孩子感受不到学习音乐的无聊、无趣、乏味。

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它不提倡孩子老是被动地学习固化的音乐知识, 而是在传授本源音乐的基础上, 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 通过观察、体验而有所“悟”, 创造性地学习音乐。

4.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团结合作。它通过活动、表演、比赛等形式把孩子集中起来进行学习或演奏。由单纯的个体化训练引向团体合作、互学互帮的天地, 让孩子早早地体会主导与协助、团体和个人的关系,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孩的集体荣誉, 感受团结的力量。

5.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寓教于乐。它让学生“玩”音乐, 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 在“玩”中产生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 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 玩中乐, 乐中学。

当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是学习高深音乐技能的好方法, 只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在利用奥尔夫教育法教学时, 既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也要明白其局限,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篇3

一、奥尔夫及其教学法简介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895年7月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已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他将音乐作曲与音乐教育二者融于一身,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教育体系,并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

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法、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奥尔夫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其教育体系包括它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元素性音乐教育观点、音乐教学育人目的等。其方法包括二方面:

(一)节奏为先导

节奏本身能独立地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又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溶为一体。节奏活动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节律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比较单纯,直感强,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器具,仅用 “肢体活动”来表现,易于着手,易于被感受和领会,使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技术难度降至最低的限度。节奏为先导,具体在每节音乐课,常以节奏开始,或与该课主要内容相一致的节奏内容,作为其后教学的前引。

(二)游戏为载体

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材的内容不仅是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并且最好带游戏性,不能用成人性的尺度去要求和衡量。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

二、奥尔夫的音乐教学原理

(一)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并且,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还培养了一种“团队”的意识,它需要孩子们互相配合协作,体验音乐的同时,训练了他们合作、服从的意识。

(二)即兴创造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全身心地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三)参与性

奥尔夫不同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

三、奥尔夫音乐的优势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音乐教育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的“条条框框”,而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它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它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的发展、前进。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卡尔·奥尔夫.为儿童的音乐.奥尔夫精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00.

[2]沃尔纳.音乐教学[M].奥尔夫采访录,1959.

奥尔夫教学法 篇4

卡尔·奥尔夫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 · orff1895 — 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思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理念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与我们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我国音乐教育原先的模式是单纯地教唱歌 —— 教材也 主要是以一首一首的歌曲出现的,后来有了少量变化,少数学校也学一点器乐技巧。学生主要是模仿着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很被动。教师呢,也是认真地追求着“出成果”,严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由于在音乐方面人的先天素质客观上有着很大差异,就我国原有的课程要求来说,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离教学要求甚远,于是他们自然对音乐“敬而远之”,教师也束手无策。对此,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应该能使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原则

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这是奥尔夫特别强调的又一个重要原则。然而,这和我国音乐教学的所谓“综合课”完全是两种概念。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于是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注),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音乐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应该指出,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完全符合我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方针的,对改变我过教育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属性的落后面貌也是大有裨益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育思想

奥尔夫不满于当时的音乐创作,受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和现代舞表演的影响和启示,产生了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具有原始风格、富于表现力和主动精神的新型音乐的想法。随后,他又设计“奥尔夫乐器”和“元素性音乐教育体系”,对其教学法的 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内容

A节奏、旋律练习,包括: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

B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包括:反应训练;体操练习;动作训练;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动作游戏;即兴练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基本原则

三大原则,包括

A 一切从儿童出发时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原则;

B 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又一个基本原则;

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三个基本原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摩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华夏爱婴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华夏爱婴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实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真正的“本土化”。让学员在充分理解奥尔夫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真正掌握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在掌握教育实质的基础上,思考婴幼儿的本质、教师本身的要求、如何进行亲子教育环境布置及其课程设置、开发等问题,并通过“练课”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补充内容: 卡尔.奥尔夫的前言

(致于每一部《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某国)》的片头)

我们对原本性的音乐所进行的许多种各不相同的尝试,半个世纪以来,基本上并未过时。

原本性始终是一个基础,它是没有时间性的。

原本性的东西永远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

在一切工作中,但凡赶时髦所做的和所能做的,都必然会衰落。

一切摩登的东西都通过时间,而必然无条件地变成不摩登而原本性的东西,都会由于它的没有时间性。在全世界上一切人中间得到理解。

因此,我为了记录一种理念所写下的和《学校音乐教材》走向世界的不是它,而是那个理念本身。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978年7月 卡尔?奥尔夫

1924 舞蹈家军特(Dororee Gunthen)与奥尔夫在慕尼黑创建“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

1925 舞蹈家列克斯(main Lex)进入军特学校

1926 音乐家凯特曼(Gwnild Keetman)(日后成为奥尔夫的助手《学校音乐教材的合编者》)进入军特学校

1928 乐器制造家梅恩特勒(Kan Maendler)为军特学校制造第一架木琴

1930 军特学校的舞蹈队首次演出,并在国内外举行多次演出

1931 奥尔夫与凯特曼合著<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原本性的音乐练习)首次出版

1932 奥尔夫与德国音乐教育家普雷斯纳(Eberhard Preussner)及德国音乐教育第二次改革的领导者凯斯腾贝格(Leo Kestenberg)首次相遇

1933 军特学校在柏林建立分校

1936 奥尔夫与凯特曼为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亚运动节的“奥林匹亚青年”节庆演出创作及表演

1944 军特学校在纳粹压制下被迫关闭

1945 军特学校被轰炸

1948 开始在幕尼黑的“拜耶广播电台”播放儿童音乐节目,由儿童自己演奏演唱,由凯特曼指导

1949 在凯特曼指导下,在奥地利托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院举办儿童音乐班

1950 开始出版<为儿童的音乐)

1953 在扎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院举办国际高等音乐院校校长会议上,举行学校音乐教材的表演,首次与国外建立联系。在莫扎特音乐院举办“学校音乐教材学习班”

1954 <为儿童的音乐)(第五卷)全部出版,“学校音乐教材的电影”第一部摄成

1956—57(为儿童的音乐)首次灌制唱片(Columbia—E1ectr01a)

1956—58 在拜耶电视台播放“学校音乐教材”的系列(凯特曼与奥尔夫的女儿主持)

1958 在国外(比利时、瑞士、意大利)举办讲习班(凯特曼)

1961 在莫扎特音乐院建立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教学中心,在萨尔茨堡近郊弗龙堡(Frohnburg)举办第一届国际暑期班

1962 在萨尔茨堡建立“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促进协会”奥尔夫学院教材首次在国外(加拿大多伦多)举办讲习班,奥尔夫与凯特曼均出席并讲演。日本国家广播电视协会(NHK)邀请奥尔夫与凯特曼赴日本四国进行讲演及示范。在慕尼黑建立“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促进协会”德国分会,开始出版<奥尔夫学院年刊)。奥尔夫学院新校舍落成。

1963 在莫扎特音乐院举行“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在学校中”的工作会议,开始灌制<学校音乐教材)的十张慢转唱片(诗的音乐)(musicd poetica),1979年全部完成。奥尔夫学院开学。

1970 奥尔夫学院扩建完工

1973 在奥尔夫学院建立“音乐治疗与社会教育部”,由凯勒(Withelm keller)领导

1975 在奥尔夫学院开始举办五年一届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

1981 奥尔夫音乐教育首次引进进中国大陆

1982 奥尔夫逝世

1990 凯特曼逝世

2000.11.7-12 由奥尔夫基金会与美国奥尔夫学会合办“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在美国洛切斯特(Rochester)举行。会议标题为“反省过去,展望将来”,“终生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本届“奥尔夫音乐教育国际会议”先后在劳兰Orivesi,德国的Traurn walchen与Minchen以及美国的Rochester分别举行,内容均不相同,以后者规模最大)。

1。启发法

就是教师在幼儿听了音乐以后,诱发,引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舞蹈表现力。2。示范法

就是教师先把舞蹈教材最准确,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根据教材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完整的示范或部分难点动作的示范。在示范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示范的重点。

3。练习法

就是让幼儿自己做动作,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采用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等多样的练习方法,并加以指导。

4。分解,组合法

就是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进行分解,然后再组合起来。例如教动作先脚后手,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等。

5。观察,模仿法

就是舞蹈中有些难于分解组合的动作如跑跳步,跑马步等,让幼儿观察模仿。即由教师或动作的幼儿作示范,大家跟着边看边做动作。这种方法在排练完整的舞蹈时,或简单的歌表演时常常使用。

6。游戏法

就是用游戏的口吻和形式进行舞蹈教学。年龄幼小班级用的最多,它可增强幼儿学习舞蹈兴趣。能力

7。个别教学法

就是教师对能力强,基础好或能力弱,基础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8。讲解,提示,口令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 篇5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中国,成长,实践,过程,阻碍

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是20世纪以来世界最有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年夜音乐教导体系之一。它与柯达伊和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导体系活着界音乐教导中平起平坐,为音乐教导事业做出了巨大年夜的供献。那么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是若何构成的呢?它在中国的成长又是若何呢?本文将带你走进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

卡尔・奥尔夫于1985年出身于德国慕尼黑郊区一个有着浓烈常识和艺术氛围的军人家庭。仰仗在音乐和戏剧方面的禀赋予尽力,奥尔夫以本身的方法完成了肄业生活,以后奥尔夫从事作曲工作,在他保持着创作之路的同时又寻觅到他事业成长的另外一条轨道――黉舍音乐教导。奥尔夫的从教选择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跳舞。是玛丽・维格曼(Marywigman)创建的维格曼黉舍和她所成长的“新德国跳舞”,给了奥尔夫两大年夜启发:一是“将音乐的特点转换到有形的肢体上”,“将音乐与说话、动作和跳舞融为一个综合体,而不是将包含音乐在内的各要素分别开来,将音乐和动作分别为抽象、逝世板的僵化物”。二是可以经由过程将音乐与音乐教导结合来成长音乐。因而在1924年,“29岁的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的学生多罗西・京特(DorotheeGunther)一路在慕尼黑建立了一所集体操、音乐、跳舞为一体的“京特黉舍”(Guntherschule)”。这是一所以培养从事音乐专业表演或音乐教师的年青工资主的黉舍。奥尔夫在黉舍里负责音乐课程的施教,并在教授教化实践中独创了被称为“人体乐器”的“声势”,制造了较易控制的节拍性乐器,乃至为这些乐器写了第一批应用教材(后成长为《黉舍儿童音乐教材》)。为了让更多的人懂得和接收他的教授教化理念,他开端把本身的一些谱例作为教材出版,而后又前后出版了各类教授教化教材。1948年为巴伐利亚电台编写“黉舍音乐教导”,引发教导界的广泛存眷,并遭到音乐教师迎接。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黉舍音乐》(《Orff-Schulwerk》),被欧美各国接踵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1961年,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年夜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授教化法的研究和培训中间,把奥尔夫音乐教导思惟纳入高等教导范畴,这标记住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正式确立。

奥尔夫的音乐教导道理即“理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本来性”的音乐教导。奥尔夫曾谈到他的音乐教导思惟构成之时说:“甚么是本来的呢?„本来‟的拉丁文是elemeniarius,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出发点的、合适于开端的。‟“我国粹者多将其译为„原始的‟、„基本的‟、„初级的‟、„元生性的‟、„天然的‟、„富有生命力的‟等”。那本来的音乐又是甚么呢?本来的音乐决不只是纯真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跳舞、说话慎密结合在一路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本身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吹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消甚么大年夜型的情势,不消构造,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情势、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情势。本来的音乐是接近泥土的、天然的、机体的、能为每小我学会和体验的、合适于儿童的。”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导中,音乐只是手段,教导人才是目标。他告诉音乐教师们,必须留意的是,他们的学生中将来往交往当音乐家的毕竟是很少的,即便往后将成为音乐家的孩子,如今也还不是音乐家。所以,音乐教导的重要义务,应当是为浩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也能够或许参加音乐活动,可以或许成为积极的和有必定程度的音乐观赏者,可以或许从音乐中享遭到乐趣。他认为音乐性在每个孩子的天然本性中都存在着,人的音乐才能的高低,只是因为内涵的音乐性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罢了。是以,奥尔夫教导体系始终强调儿童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例如:让儿童听着音乐,用走、跑、跳、转圈等动作来表示音乐;经由过程进修吹奏奥尔夫乐器,让所有的儿童都可以亲身实践,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如许,就可以激起儿童对音乐本身的爱好,使音乐进修成为一种游戏和生活,充分调动了儿童进修音乐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这类本身的参与,也强调自由和即兴,每小我按本身的设法主意去做,要尽可能避免和他人雷同。

固然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确立了,然则这个有名的教导体系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产生接洽确要比及二十年今后。在改革开放的大年夜背景下,我国音乐教导的大年夜门向世界打开。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廖乃雄传授借此【护肤】,于1980年9月1日赴西德拜访。对对奥尔夫及其体系己有较深懂得的廖传授来讲,这是一个进修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的大年夜好机会。他经过量方接洽终究找到了奥尔夫师长教师,奥尔夫师长教师也因对中国文化的钟情热忱接见了廖传授。在他们的交换中,奥尔夫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导理念,将整套《黉舍音乐教材》(五卷)和音响赠于廖传授,并安排他参不雅了奥地利扎尔茨堡奥尔夫学院。对中国来讲,奥尔夫给了我们一个进修鉴戒的机会,而对奥尔夫来讲,中国的鉴戒有助于完成他多年的欲望。奥尔夫也欲望他的教导理念能在中华大年夜地上开花成果,实如今中国的传播与实践。1981年l月4日,廖乃雄传授回国,并把全部经历投入到对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的介绍传播中,翻译材料、写文章,并举办讲座。这是中国第一次熟悉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从此在中国步入了传播与实践的起步期。

在此时代,对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的传播重要集中在对该体系的介绍中。作为中国奥尔夫的“第一传人”,廖乃雄传授于1982年再次赴德。在两年半时代,他多次在奥尔夫故居从事研究(奥尔夫已于3月份去世),三次去奥尔夫学院拜访和听课,除联邦德国境内(包含西柏林)的几所以奥尔夫定名的黉舍和合唱队外,还去意、法、比的“奥尔夫中间”等处进行了拜访、听课和不雅摩表演。

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与全部教导改革,特别与基本音乐教导改革密切相干。基本音乐教导改革的一大年夜成果《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导所规定的条例内容,恰是新世纪基本音乐教导的特点地点。那么,基于这一教导大年夜背景下的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又以何种关系与《音乐课程标准》共存?固然!作为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音乐课程标准》一样对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在中国的本土化成长产生重大年夜影响。事实上,这类影响不是单方面而是互相的。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之前在中国的近二十年,除本身获以成长外,更多的是给我国音乐教导带来了扶植性的指导建议。必定意义上说,恰是鉴戒了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很多先辈的、更合适于音乐教导的理念和方法,才促使了我国的基本音乐教导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世纪之交的此次改革特别如此。2002年由廖乃雄传授编著的《中华黉舍音乐教材》为更深刻地鉴戒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供给了教材支撑,必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在鉴戒该体系中所碰到的最大年夜问题之一。该教材将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的先辈理念与我国音乐教导的实际情况、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成长了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又推动了该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过程。

除教导改革以外,奥尔夫体系在中国的成长与奥尔夫协会的成立密切相干。1986年,中国音协音教委正式成立。履行秘书李妲娜。中国音协音教委的成立,对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在中国的深刻传播发挥了重要的感化。在1989年6月中国音协赞成成立奥尔夫协会并开端预备工作后,于1991年正式成立奥尔夫协会,会员李妲娜、曹理、赵佳梓、郁文武、许卓娅、吴国本、李燕治、朱崇慧,李妲娜任会长,并成长了首批会员410人。1991年8月9日至19日,中国音协邀请奥尔夫学院的曼努艾拉、库巴斯特两位教师来北京的培训班讲学。在此次培训班上,李妲娜、李燕治等做了果真教授教化不雅摩课。1991年9月至1992年2月应美方邀请,李凌、李妲娜赴美九个城市考察音乐教导,参加全美奥尔夫年会活动;在纽约、华盛顿、圣迭戈等地作学术讲座,示范教授教化课。促进了成长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的经验交换。至90年代末的近十年间,该组织举办了三届年会,会员达八百人。奥尔夫协会一向致力于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在中国的履行和普及工作,为了将该体系与中国国情及音乐文化结合进行了大年夜量的教授教化实践和师资培训。从1995年开端,奥尔夫协会组办了一年一期、为期一年的经久在职师资培训。在而后的十余年间,举办了十一届初级班、两届进步班,共培训千余名奥尔夫教师。除经久的奥尔夫师资培训班,各类短时光的奥尔夫师资培训活动也在大年夜面积地进行着,如北京、深圳、汕优等地把奥尔夫音乐教导列入了每期的再教导内容中;上海音乐学院作为中国介绍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的来源地,则常常应用假期举办奥尔夫培训班活动。培训班情势的增长,解释我们中国音乐教导界对鉴戒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的需求,也可看出,中国奥尔夫师资力量在赓续的加强中。1995年7月7日至16日由李妲娜任团长、姚文任副团长、秘书长率中国音乐教导代表团赴澳大年夜利亚墨尔本参加记念奥尔夫诞辰一百周年国际研究会。除表演外,中国代表还在会上作示范教授教化,取得了高度赞誉。借奥尔夫诞辰一百周年这一机会,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过程又迈进了一大年夜步。

奥尔夫体系在中国的成长与传播天然也离不开奥尔夫教导理论相干书本的成长。起步期内,对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相干书本的研究仅以翻译为主;而到了成长期,这一研究更深刻一层,除在期刊上持续翻译国外有关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的文章外,书本方面则更多地出现了相干的专题介绍,如李妲娜主编的《世界音乐教导集萃》、《音乐教导文选》等等,恰是这一批又一批书本的出版与发行,才使得奥尔夫体系在中国的成长破解了说话方面的障碍,促进了奥尔夫体系的本土化。

教导的改革,奥尔夫协会的成立,各类书本的出版都很好得推动了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在中国的成长和传播,然则弗成否定在传播和成长的过程中也碰到了某些艰苦与障碍。

认知方面的误差就是启事之一。对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人们知道更多的是一种针对儿童的音乐教授教化方法。绝大年夜多半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在没有卖力分析、研究的情况下,先入为主地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不实用于高校公共音乐教导,排斥对其的引进和应用。同时还产生一种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过时的不雅点。因为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从产生伊始至今,已有百年,进入我国也有二十多年时光,使得相当多的人认为它基本就是“古董”。

而当前,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在我国进行传播和应用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是高等艺术院校等专业音乐教导机构开设教法课程或专门课程;一是平易近间办学、社会教导。如中国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与处所合作,聘请专家举办讲座和指导班等。固然我国奥尔夫音乐教导成长的前景令人乐不雅,然则接收这类教授教化方法的教导者多是现学现卖,学了课例拿来就用,不假思考,完全照搬。有些是应用奥尔夫的音乐教授教化用其课例,囫囵吞枣,教授教化缺乏创新、成长,其教导理念基本成了“幌子”。教导不雅念是教导的指导思惟和绳尺。然则因为汗青启事,在传统文化价值不雅下的教师本位教导不雅,与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倡导的人本主义教导不雅截然相反,至今仍影响着高校公共音乐教导教授教化。现有的专业音乐教导体系及教授教化方法,对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的应用构成一种巨大年夜的阻力。并且在传统哲学思惟影响下构成的比较保守的思惟方法,使我国的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和通俗高校学生都面对着改变不雅念的挑衅。

别的在奥尔夫体系传播过程中很大年夜的一个瓶颈就是“奥尔夫乐器”的应用和懂得。奥尔夫体系的乐器包含两大年夜类:

1、无固定音高的攻击乐;

2、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同时还有很多帮助性的具有特异音响后果的攻击乐配件。结合动作和结合乐器的讲课方法,异常富有创意和文娱性,并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而达到了很好的实践后果。“奥尔夫乐器”的问世,为全球的公平易近音乐教导开辟了新的境地。奥尔夫乐器不但使公平易近音乐教导在内容和品种上扩大年夜了器乐这个部类,并且从全部教导体系直到具体的教授教化方法上,教激发了一场革命,使儿童和学生从一开端接触音乐教导起,就得以深刻到音乐整体的构造中去,并亲身参与吹打去体验音乐的丰富。

固然奥尔夫乐器对音乐教导方面的影响如此深远,然则我们确不克不及不面对奥尔夫乐器经济方面的实际问题。作为传授奥尔夫课程的教师,必须预先花费大年夜量的时光去接收控制和应用奥尔夫乐器的应用和搭配方法。所以任何想实施这类教授教化方法的黉舍必须具有完美的教授教化情况和举措措施,才足以包管引进和实施这类教授教化方法。任何一种事物的成长都有它的载体,中国现阶段作为传播这类体系的载体,起首是要征得国度对音乐教导物质基本上的支撑,扶植现代化的教导基地,引进先辈的教授教化设备,培养高程度周全成长的师资力量。今朝,在中国的不合的地区对音乐教导的投资照样远远不克不及满足的。

而进步音乐教导者的本质是音乐教导创新成长的基本包管。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对师长教师的各类本质请求极高,起首是要请教师必须对此体系有一个完全的懂得和熟悉,并能从懂得达到懂得。然后付诸于教授教化实践中,并且可以或许身材力行地去应用各类教授教化方法。奥尔夫要请教师不只要有发明性思惟,还要兼有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和艺术家的本质。假如音乐教导师资程度低下,并且缺乏爱心和义务感,就会变相地把奥尔夫音乐教导本来性曲解为或实践成粗浅的模式化,并把发明性懂得为任其随便的活动。所以任何先辈的教导理念和方法其实不克不及那么简单和轻松的采取拿来主义便可为我所用,它是须要付出必定的价值特别是教师的献身精力。

贸易化的欠妥参加,也使奥尔夫的进步放慢了脚步。在大年夜街上,你会看到很多幼儿园都打着“奥尔夫音乐教授教化”的牌子来吸引家长的眼球。其实,一部分幼儿园只是将实施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导作为幼儿园创收的一种手段,并以此作为收取高额赞助费的饰辞;一部分幼儿园则以此哗众取宠;还有一部分幼儿园则是盲目跟风,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你引进“科尔曼模式”,我就引进“奥尔夫模式”等等。不管哪一种情况,他们都是原样“拿来”,全盘照搬。家长似懂非懂,总感到“奥尔夫”是如今教授教化法的意味,小孩子应当或必须去接触它,进修它。想想这么多奥尔夫,又有哪家奥尔夫是原汁原味的呢?这个中又有若干是打着牌子赚黑钱的呢?告白商的参与,无疑又成了奥尔夫音乐教授教化法在中国传播的阻力之一。

如今的奥尔夫音乐教导体系作为外来教导体系,因处所差别性和我国音乐教导中本身所具有 的缺点,其在中国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个中的很多问题假如得不到解决,就会成为该体系在中国传播的最大年夜阻力。我们应当积极寻求教导改革的机会,破解教导特别是音乐教导中存在的困难,这不但能促进奥尔夫教导体系在中国取得更好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让中国的音乐教导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曹青.奥尔夫音乐教授教化法的中国本土化过程初探[D].保存地点:南京艺术学院2007.4

[2]金奉.奥尔夫音乐教导思惟对中国音乐教导成长的影响[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2006.7

[3]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教导思虑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导出版社,2002

[4]戴定澄.音乐教导瞻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年夜学出版社,2001

[5]李妲娜.奥尔夫教授教化法(Orff-Schulwerk)在中国[J].乐府新声,1995.3

[6]廖乃雄.奥尔夫音乐教导的基本思惟和道理[J].中小学音乐教导,1985.3.[7]廖乃雄.为儿童的音乐――奥尔夫《黉舍音乐教材》精选[M].上海:上海教导出版社,2004

[8]曹理等主编《音乐学科教导学》,首都师范大年夜学出版社2000年版

[9]《卡尔・奥尔夫和他的创作,文献记录》,第三卷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它具有原本性、综合性参与性、元化等特点,它将音乐融于诗词、儿歌、律动、游戏、欣赏之中,启迪学生音乐潜能,充分感觉艺术魅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起源于德国,它创始人是德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奥尔夫先生。他所创立的这套儿童艺术基础教学体系己打破了音乐范畴,广泛采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孩子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

奥尔夫认识到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所以选择了游戏作为孩子授课的主要手段,将知识与训练编设游戏让孩子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得到训练。

奥尔夫以一个艺术家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到艺术各种表现形式都是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都有着它们共同的元素—并利用这些因素去编设教材,起到互相推移的作用,使学习变得容易快捷。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教学,能使视野开阔,学习兴趣倍增,久而久之便能给他们建立起宏观的艺术概念。

1、节奏„.奥尔夫认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应从其自然趋势出发。如四分音符为走步,八分音符是跑步的节奏等。他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单独存在。应当说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尔夫

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同时要结合语言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因此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要安排一些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如:

小 老 鼠∣ 上 灯 台 ∣偷 油 吃∣ 下 不 来∣

喵 喵 喵∣ 猫 来 了∣叽 里 咕 噜 叽 里 咕 噜∣ 滚 下 来‖

就这么一个小儿歌,你可以把他变成各种节奏来朗诵,然后再结合一定动作或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孩子在边朗诵边跳或边拍掌,跺脚等过程中。培养对节奏的敏感.这种基本节奏练习,应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进行。

2、奥尔夫教学第二个重要特点就是打击乐器。

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这种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如三角铁,木质音条琴,鼓等等。利用打击乐器有一些目的性.因为打击乐器最易奏出节奏,这迎合奥尔夫以节奏为第一的目的。其次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富于幻想性,这很适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击乐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术负担。尤其对于孩子可以使它们尽心的演奏。打击乐器的运用非常广泛,他可以排练已经编好的歌曲和器乐曲,在排练过程中,可让孩子们交换乐器,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在打击乐器的运用中常与朗诵,表演,舞蹈相结合起来运用。

3、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即兴演奏也是他的一大特点。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技术简易,和声思维单纯,而且伴奏的各个声部均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作自由即兴性演奏。这对培养孩子奏乐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合作能力都极其有益,即兴演奏可以让儿童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求孩子“动”、“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篇6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和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理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2、创造性(或称即兴性)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当6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当看到一幅画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没有乐器时,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发挥想像,用手、脚等或用其它物品代替进行表演。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人类认知是感性到理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去唱、去跳、去抒发与宣泄。因此获得这个经验过程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条条框框”,他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他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发展、前进。因而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

5、自生命开端的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音乐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使孩子健康成长,去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节奏、韵律。很多爸爸妈妈都了解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的重要性,可是怎么样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却是一个让人迷惑的事情,于是,把孩子交给专业的早教机构,(比如带孩子上音乐亲子课)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现在的音乐早教领域有很多针对孩子的音乐教材,很多老师在介绍的时候,总是会说这么一句话:“奥尔夫音乐教育法”,而在做具体讲解的时候则是众说纷纭,云山雾罩。作为家长,很多人大概只知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音乐教学法,而对其他,可能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实际上,因为我们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我们才更应该弄清楚这种教学法的理念,以及它为什么比较适合孩子,孩子能从中得到什么益处等等。

奥尔夫教学法特点

1、节奏„.奥尔夫认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应从其自然趋势出发。如四分音符为走步,八分音符是跑步的节奏等。他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单独存在。应当说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同时要结合语言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因此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要安排一些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如:

小 老 鼠∣ 上 灯 台 ∣偷 油 吃∣ 下 不 来∣ 喵 喵 喵∣ ∣ 猫 来 了∣叽 里 咕 噜 叽 里 咕 噜∣ 滚 下 来‖

就这么一个小儿歌,你可以把他变成各种节奏来朗诵,然后再结合一定动作 或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孩子在边朗诵边跳或边拍掌,跺脚等过程中。培养对 节奏的敏感.这种基本节奏练习,应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进行。

2、奥尔夫教学第二个重要特点就是打击乐器。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这种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如三角铁,木质音条琴,鼓等等。利用打击乐器有一些目的性.因为打击乐器最易奏出节奏,这迎合奥尔夫以节奏为第一的目的。其次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富于幻想性,这很适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击乐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术负担。尤其对于孩子可以使它们尽心的演奏。打击乐器的运用非常广泛,他可以排练已经编好的歌曲和器乐曲,在排练过程中,可让孩子们交换乐器,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在打击乐器的运用中常与朗诵,表演,舞蹈相结合起来运用。

3、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即兴演奏也是他的一大特点。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技术简易,和声思维单纯,而且伴奏的各个声部均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作自由即兴性演奏。这对培养孩子奏乐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合作能力都极其有益,即兴演奏可以让儿童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求孩子“动”、“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奥尔夫教学法正在以其独特、新颖,富于创造性的特点一步一步走进中国。让中国的儿童在早期的音乐教育中有了更好的教材和方法,也让我们这些从事音乐教育的人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辟了新天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五大优势

一、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不仅能缓解心理的紧张压力,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真正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

二、有多种幼儿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1、动作

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身势动作,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这也是孩子天生的表现形式。

2、游戏

如游戏“布谷鸟”,准备:地上到处撒落着乒乓球。音乐:布谷鸟。老师不需要任何的语言,示范玩一次游戏,孩子们就能自己总结出游戏规则:听到布谷鸟叫的时候就从地上捡一个乒乓球。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爱孩子们的喜爱。

3、其他

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老师像变魔术一样变换着各种形式,带我们在音乐的圣殿中遨游,让人叹为观止。时而是跟随打击乐器有节奏地念歌词或儿歌,时而是自己即兴创编简单的音乐,跟随音乐做动作表演,有乐器、可唱歌,可舞蹈,也可情境表演。

三、注重合作,注重各尽其能。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这一点恰恰是非常欠缺的。从开始的两两合作,摆一些简单的造型,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到后来非常多且越来越复杂的小组活动证明,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

四、把一些古老的童谣、民歌作为奥尔夫音乐的基本素材。如童谣《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根藤》,儿歌《小白兔》,《排排坐,分果果》,歌曲《小燕子》,谚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等等,它们来源于生活,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由代代人口耳相传,成为老少皆知、雅俗共赏的经典。

五、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1、动作

即兴性奥尔夫音乐的一大原则。即兴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在“做”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

2、声音

如:先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声音,然后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慢慢让幼儿模仿想像中的声音,如:“云飘动的声音是怎样的?”从模仿简单的声音开始,到模仿比较复杂的声音,再到创造性地模仿声音。这对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也是极其有益的。

在实践中探索奥尔夫音乐教学 篇7

孩子喜欢,那是一切活动继续下去的基础,当然也给了老师很多的挑战和激励。如何组织好每一次的奥尔夫音乐活动,在井然有序的活动规则下,充分地体现奥尔夫音乐的原理,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及其他各种能力,这是我们当下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善于运用观察,建立活动常规

奥尔夫音乐活动讲究孩子的参与,要求课堂氛围是宽松的、开放的,这对老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教师的把控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但也不要完全放纵。这就需要逐步地在活动中建立合理的活动常规,以保证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要让孩子学会观察,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观察同伴是怎么做的,如我们在认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时,老师不是仅仅讲解,而是让幼儿观察老师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不同走路的样子,从走路的不同快慢节奏中比较出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不同。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再把观察到的表达出来,其实就内化了,当轮到孩子跟节奏走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时,就不会出现脚步紊乱的现象,而是整齐划一的脚步节奏,由此真正理解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不同时值。成功建立音乐常规,不但可以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更会促进幼儿善于观察、遵守规则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细化教学步骤,努力实现目标

很多奥尔夫教学案例的过程相对简单,一带而过,某些难点环节没有细化,孩子不能真正地掌握,只能是体验了一回,不能达到所设的目标。再者孩子的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需对活动做一些修改,让活动的设计更适合自己班的孩子。在确定了活动的重难点后,对教学的步骤进行分层和细化,增加或删减一些环节和步骤,让孩子更易掌握,愿意接受。如格子游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中班的格子游戏中,第一教时不适合用八个格子,最好从四个格子开始练习。第二、第三次活动操作时再过渡到八个格子,这样比较有递进性,符合孩子的学习规则。并且中班孩子最初的操作需老师的同步示范,增加一个孩子和老师同步摆棋子的步骤,可以帮助幼儿正确地摆放棋子。而多次练习后,老师又需变换方式,无需同步摆棋子,因为某些幼儿只是模仿摆棋子,不去听节奏摆棋子。到所有棋子摆好后,展示一下正确的摆放方式,让幼儿对照、纠错,再拍出节奏即可,中班的孩子加上唱出摆放的格子节奏这一环节更为合适。这样一步步深入,细致地分解教学步骤,注重过程,正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如果注重的是教育结果,就违背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初衷。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幼儿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如最基本的音调、最基本的节奏、最基本的动作方法等),这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来主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怎样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制定出适合他们特点的奥尔夫教学方案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去充分地挖掘幼儿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在整个奥尔夫音乐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握的中心。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深层次地领会其教育意义。

三、合理使用操作材料,成为展示载体

如何合理巧妙地运用奥尔夫教学中的一些操作材料,为奥尔夫教学增色添彩,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我们把操作材料上的一些内容装饰到了我们的主题墙饰上,如二线谱《小企鹅》搬到了墙饰上,孩子们特感兴趣,一有空闲就会三五成群地指着墙饰上的小企鹅唱着“SOL SOL ME,SOL SOL ME……”还有各种音符宝宝,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都是奥尔夫墙饰的“常客”。奥尔夫墙饰俨然已经成为孩子学习音乐“好朋友”,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和墙饰上的内容进行“对话”。

奥尔夫的乐曲光盘发放给幼儿后大都躲进了抽屉里,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想到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有了小汽车,每天上学、放学都是汽车接送,把光盘放在汽车上,利用孩子在车上的时间把光盘播放一下,这不是方便而又简单的事情吗?这个提议,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拥护,纷纷把光盘从抽屉里拿了出来放到车上,这样孩子们不但能在课堂外欣赏到他们熟悉又喜欢的音乐,在汽车上快乐地哼唱、讲述,更让家长们了解了奥尔夫音乐。这些操作材料已经成了我们向家长展示教学的一个载体。

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去寻找就是让孩子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就是让孩子主动地去尝试;幼儿在音乐的世界里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肯定每个幼儿的能力,学会放手、学会观察、学会引导。

摘要:奥尔夫音乐是“原本性”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必须人们自己参与的音乐。怎样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制定出适合他们特点的奥尔夫教学过程,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充分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在整个奥尔夫音乐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握的中心。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深层次地领会其教育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之我见 篇8

【关键词】奥尔夫 音乐教学法 幼儿教育 原本性音乐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YJHY125—239。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200-01

很多幼教教师对奥尔夫教学法并不陌生。提到奥尔夫教学法不可避免的会提到“原本性音乐”。“原本性音乐”英文为“Elementar Musik”,也有人翻译成中文为“元素性音乐”。无论是怎样翻译,我们都要必须清楚一点,就是这个概念的形成是从人自身的本能角度中提出的。本能大多数是先天的,有些方面通过后天的努力也是可以改变,如同人的素质一样。“原本性音乐”很难说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幼儿的音乐需求,就如同婴儿开始需要与外界沟通时候,这个需要就促使他们要尽快掌握好语言表达的本领。这种自身认识事物的的渴望就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奥尔夫认为人对音乐的反应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之后他又提出的“整体艺术的概念”便是对“原本性音乐”所呈现状态的描述和方向的指引。

在我国幼儿园中的音乐活动种类很多:欣赏、节奏训练、音乐游戏、韵律活动、唱歌等。唱歌活动是孩子们比较容易掌握的活动,唱歌同语言很接近,是一种带着音调高低和语气的语言。清末明初,在新音乐的启蒙和发展随着学堂乐歌出现。从20世纪初把唱歌课作为音乐课引入课堂至今,我国幼儿园几乎也把唱歌教学活动的形式一直保持在大部分学堂乐歌时期的状态。我们不能否认“学堂乐歌”给中国音乐发展带来前进的力量,但在这个不断发展更替的时代,我们更应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幼儿园以往的唱歌活动模式,多是以一人教学多人学唱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有其利弊。有利的一面是总体教学目标明确,学会从歌唱、表达、感受和理解音乐,并从教学活动的开始就很清晰的了解音乐歌唱活动的表演形式。孩子们在齐唱与教师教唱的同时会产生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单一的教唱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过于统一,在幼儿唱歌活动中会对一些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产生一定反作用。在一个班级里的孩子共同学习一首歌曲,往往主要会去追求共性的东西,而个性的体现就少了很多。比如在音色、情感表达中大多相似,即便是每个学会儿歌的孩子都有机会单独歌唱表演,多数孩子总会有一种“要同大家唱的一样”的惯性心理。我们在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期间,接触到了一个核心观念是“整体艺术”的概念。其观念是把动作、音乐、节奏、舞蹈等艺术元素结合起来的状态。我们可以从中借鉴这一点来弥补现今在我国幼儿园唱歌活动中单一的不足。

本文在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我国现今幼儿园儿歌活动的实践中,并不是一定要把国外的教学法全盘接受和吸收,我们的确需借鉴优秀的教学法来发展和创造本民族文化,但我们更需要找到适合我们国情的方法来发展它。奥尔夫提出的“原本性音乐”和“整体艺术” 的思想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我们本民族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总观现状,我国幼儿歌唱教学活动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所提倡的教学状态相对比大致有以下几点异同。

我国传统儿歌具有很强的自娱性特点,奥尔夫教学中一直提倡的“原本性音乐”观念,本身就提倡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参与和对他们本能的开发。自娱性与他娱性在儿歌活动中要适当结合,在活动中最好要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让幼儿在学习儿歌演唱的同时把情感体验也作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倡运用五声音阶的音乐来训练儿童,这与中国的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中的宫调式不谋而合。我们可以借鉴奥尔夫教学法中对五音的训练方法来加强幼儿对民族五声调式的了解和感受,我认为这对发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口传心授是我国传统儿歌流传的方式,这样即兴发挥的成分就占到了很大部分,同一时代的孩子相互传唱的同时就有即兴加工的机会,传到下一代人也有相同的流传方式。这一即兴加工的特点与奥尔夫所提倡的即兴发挥也有着相似之处。自学堂乐歌引入中国课堂以来,我国幼儿儿歌单一的学唱教学模式一直占主要位置,奥尔夫教学法中所提倡的“即兴表演”方式可以弥补我们在幼儿儿歌活动中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我们若想充分利用奥尔夫教学法中一些对幼儿儿歌教学活动中有利的因素来完善自己,那就必须深刻理解和体会奥尔夫教学法所提出的两个概念:一是“原本性音乐”,二是“整体艺术”概念。这两点贯穿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始终,切莫只去追求教学模式和形式。我们应该先深刻体会以上两种概念,再将其运用在教学之中,对今后的教学将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妲娜.奥尔夫教学法(Orff-Schulwerk)在中国[J].乐府新声,1995.3

[2]廖乃雄.为儿童的音乐——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精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3

[4]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上一篇:我们的成长感言下一篇:2018元宵节猜灯谜活动策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