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班级管理模式探索(通用8篇)

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篇1

从第一天走上讲台起,做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有18年零两个月了。魏书生老师的“民主”班级管理思想影响了我16年。他的“改变自我,改变命运”“学生素质培养”“学习效率提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极大的帮助了我。新课程改革开始后《新课程标准》告诉我:“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让我充分认识到: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曾对初中的学生进行过大胆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现在的小学班级管理,我也一直在探索适合于新时期农村小学生班级管理的特有模式。我感觉:现在正在运行的“班主任调控引导,班干部自主管理”的班级模式效果不错。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各位同仁总结汇报一下,以期共同探索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一竞选演讲,明确班委职责

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具备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事情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发现人才,提拔人才。”所以在班委成员的组建上,我采取了同学自愿报名,鼓励全班参与的竞选演讲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而且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展示自我。小学中年级学生虽然不能像中学生那样有精彩的演讲,但是已经能八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让同学们明白。这就足够了。于是我在接班初,在班会上,说明班委会成员及职责,让同学们对班委的组成及重阳的职责具体明确。便于学生选准自己竞选的目标,利于个人准备演讲。例如,本学期初,我刚接这个四年级时,在动员大会上,我宣读了“班委会成员及职责”(补插入)。在竞选演讲中,选手必须要阐明履行职责、工作方法、特长优势、具体目标,以便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同时也能加深老师同学对他的了解,以便分配适宜的工作。竞选演讲完毕,要求全体同学参考竞选者的平时表现及演讲情况仔细斟酌,选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班委成员。由于班委成员是尊重学生意愿,民主选举产生,而非班主任指定,所以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拥护,而那些少数也就只能服从多数了。明确各自职责后,班委成员就可走马上任,参与班级管理了。(本学期班委有变动的、没变的,都做了具体说明)为给班委成员增加压力,增强责任感,本班内对班委随时进行“考评”,由学生投票选出工作负责者予以褒扬,而不负责者则随时更换,这不但给了在任者以危机感,促使其加倍努力工作,同时也给其他候选人创造了机会,增强了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二值日班长,开展创新工作

班干部只能由少数同学担任,为了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主人翁意识,我们采取了“值日班长轮换制”来配合班委工作。每天的值日班长由同桌两人同时担任,共同协助班委开展工作,同时值日班长也应独立开展一些创造性的工作。除对班级的日常纪律、卫生、学习等情况作好记录外,还应根据当天具体情况安排班级工作,如:排解同学纠纷,安排课外娱乐活动等。值日班长轮完一遍后,即由全班同学选举产生“优秀值日班长”予以表彰,以调动同学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慎定班训,培养荣辱观念

“良好班风的形成,是一个班集体真正成立的标志。”实践证明:如果一个班集体在组建之初,不能尽快形成一股良好的班风,将很难开展以后的工作。而利用班训培养持之以恒的良好班风,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班训的确立实应慎重。不结合班级实际盲目确立一些大而空的班训,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我在开学一个月后才制定了本班班训:“自尊自律诚实勤奋”。这八个字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做人要自尊,行为要自律,说话要诚实,学习要勤奋。(班主任)制定班训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以后还应不断强化,随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结合班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班训真正扎根于学生心中,落到实处。等到学生能够时时以班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良好的班风也就形成了。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荣辱观念,以后开展班级工作也就顺利多了。

我们班还有两句温馨提示语:一进门看后墙黑板上是:“每天告诉自己:我真的很不错!”。坐好后,抬头看讲台上方黑板两侧对联:“只为成功想办法,别为失败找理由!”激励同学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争先的精神。

四小组合作,增强竞争意识

学生在校的活动大致可概括为:学习、卫生、纪律。要抓好这三项活动,若单从班级整体利益出发,则目标显得太大,而短期内又看不出来;若单从个人利益出发,又会遇到一些对此无所谓,破罐破摔的同学,同样难以奏效。所以我就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尽量均衡的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六人,选举产生一名组长,具体负责本组工作,对组内成员的学习、卫生、纪律等情况作好记录,以与其他组展开对照,并予以适当奖惩。两周一总评,然后奖优罚劣。这样,学生的各项表现在短期内即会有个结果,而个别对荣誉不在乎的同学,也会在组员的督促下调整态度,奋勇向前了。因为他的表现如何,已不再仅仅代表其个人,还与小组的荣辱休戚相关,即使他不在乎个人荣辱,恐怕他也顶不住组内成员给他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再不争取进步,恐怕就很难办了。这也正应了名人硕德所说的话:“人与其他生物不同,非竞争不能进步。”

五遥控管理,加强方法指导

以上所说,大多需班干部或学生自主管理,但放手让学生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班主任去指导,去组织。如新干部班子组建前,必须将竞选的设计、操作过程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定准备,并作好动员工作;在班干部上岗前,要作好岗前培训;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他途径,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有放有收,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下一步工作。

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篇2

分块考核, 夯实班级基础文化

一个班级的建立, 就如同建造一座高楼, 基础的扎实与否, 直接影响到核心问题。这基础又涉及到很多方面:教学、安全、卫生、德育等, 而这些方面又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大队部等, 所以, 对于班级的考核, 不能只有政教处单一的考核, 必须在政教处的牵头下, 会同各个部门联合考核, 这样才能体现考核的全面性、公正性, 也有利于考核更细致和扎实。

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校对班级考核采取“分块考核”的原则。

(一) 分块。

政教处根据情况, 对班级考核进行分块。大队部:10%;教务处:10%;总务处:10%;政教处平时考核:10%;三项竞赛考核:40%;年级组长:5%;任课教师评分:10%;各班团体比赛:5% (其中后五项考核都由政教处负责) 。这样的分块, 既体现政教处在班级管理、德育中的重要性, 又体现了班级管理考核的全面性。

(二) 各部门考核细则。

根据政教处的安排, 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 制定出详细的考核细则。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公布, 并征求各班主任的意见, 经过修改后正式实行。平时各部门对班级的考核就以此为标准。

1. 课程教学部平时考核细则 (10%)

(1) 学生作业 (20分)

在同年段中, 检查实行评分制, 最干净、整洁且没有缺失的得最高分20分, 然后依次类推, 每2分一个等级。

(2) 课堂常规 (20分)

根据平时的推门课的观察及巡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扣分处理, 在满分20分中倒扣。

(3) 考勤制度 (20分)

每天各班按时到教务处登记本班出勤情况, 没有及时登记或弄虚作假的每次扣1分。

平时需要上报的资料及信息应及时上报, 逾期每次扣1分。

(4) 家长反馈 (20分)

从每月家长对教育教学情况的反馈中, 发现有家长提出的合理的、确实存在的问题的, 进行酌情扣分。发现班主任进行过分干涉的, 则本项分值全部扣除。

(5) 教学事故 (20分)

一学期中, 没出现教学事故, 如出现一次, 这项不得分。如发现有体罚学生的现象的, 则酌情扣分。

2. 后勤保障部考核细则 (10%)

(1) 班级用餐管理细则

(1) 食堂就餐的班级务必排队进入, 做到路队整齐, 一路安静并有秩序。在教室就餐的学生要安静等待。

(2) 用餐洗汤匙时要注意节约用水, 不在水槽边拥挤、玩水。

(3) 抬饭菜和膳具时, 路上不游玩, 不打闹, 以免饭菜打翻或菜汤流出。若发生类似情况, 要及时做好卫生工作。

(4) 文明用餐。不敲打膳具, 分饭菜有秩序, 用餐时不喧闹, 不随意走动, 不在桌上或水槽内倒剩菜剩饭。

(5) 餐后膳具要按指定地点摆放整齐。

(2) 班级设施设备管理细则

(1) 爱护课桌凳, 不在桌凳上涂刻, 平时做到桌凳摆放整齐, 面上保持整洁。

(2) 规范使用室内的各类电器, 电视机、多媒体用后要及时切断电源, 录音机用后要及时摆放原处, 不能随地乱放, 避免受潮。

(3) 平时要轻轻地开、关门窗, 不能用脚踢门。放学后要关好门窗。

(4) 节约用电, 做到人离教室及时关掉电扇和日光灯 (空调) 。

(5) 凡是人为因素造成室内设施损坏的要照价赔偿。

注:以上细则每条1分, 共10分。总务处将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每次检查作具体记录, 如发现不符上述细则, 每条每次扣0.5分, 累计结算, 期末考核。

3. 学生工作部考核细则 (80%)

(1) 班级日常管理 (10%)

(1) 积极开展“一班一品牌, 班班有特色”活动, “四化”工程 (班级命名个性化, 班级目标明确化, 班级管理自主化, 班级活动特色化) 扎实有效。

(2) 做到德育实践与德育科研相结合。《班主任工作札记》及时记录整理。

(3) 有良好的班风, 人人遵守《小学生守则》, 言行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教育读本》。积极开展各项礼仪达标活动, 及时上交有关材料、记录。

(4) 做好学生个别思想工作, 特别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能及时联系家长, 合理充分地用好《家校联系册》。妥善处理好各种偶发事件, 全学期无一例事故、体罚或变相体罚。

(5) 教室布置整洁、美观、有特色, 黑板报按规定时间更换并及时规范记录。

(2) 少先队工作 (10%)

(1) 认真组织班队活动, 活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富有实效, 一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规范的中队活动, 得2分, 发现有擅自改课现象, 每次扣0.2分;认真做好班队活动记录, 记写及时、完整, 得1分, 发现记录不及时或漏记, 每次扣0.1分。

(2) 扎实有效地开展雏鹰争章活动, 能结合班级实际及星级学生评比开展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活动, 得2分;规范管理“雏鹰争章”本、“雏鹰争章”角, 得1分, 检查发现各种问题视实际情况酌情扣0.1~2分。

(3) 认真完成少先队大队部组织或布置的各项工作 (活动) , 得2分, 出现各种拖沓现象视实际情况酌情扣0.1~1分。

(4) 及时上交各类计划、小结得1分, 迟交或不交视实际情况酌情扣0.1~1分。

(5) 在队员中加强队知识 (大队部已下发部分资料) 的教育和引导, 得1分, 大队部将在不定期的抽查中视各种情况酌情扣0.1~1分。

(3) 三项竞赛考核 (40%)

根据三项竞赛评比细则, 评出每个月的星级班级, 按细则折算计分。

(4) 年级组长班级考核细则 (5%)

(1) 平时本年级各班收交资料情况。各年级组长平时登记, 期末总评。 (2分)

(2) 登记各班的黑板报稿件中用稿数量, 期末总结。 (2分)

(3) 电视台稿件和节目。 (1分)

(5) 任科教师打分细则 (10%)

(1) 各班任课教师 (班主任除外) 根据所任教班级课堂等情况, 在横向比较后, 酌情、公正地为各班打分。最高为5分, 最低为负5分。

(2) 每月取各任课教师的平均分记入, 期末相加为各班任课教师总得分。

(6) 各班团体比赛 (5%)

按各班参加实际比赛的情况累计折算计分。

(三) 说明。综观各部门细则, 落实到了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这些都是一个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也是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和做好的, “分块考核”既是考核又是督促, 督促各班做好基础工作。同时, 由于考核的部门分散, 考核负责人不同, 比集中考核能做得更经常更细致, 也就更公正。

综合评价, 凸现班级先进文化

有了制度和细则, 如何进行评价, 又是值得思考的事。总结几年的经验, 我们形成了这样的评价程序。

(一) 各部门分散评价。在学期初, 各部门在布置工作的同时, 重温班级制度考核细则, 并下发到各班主任。在学期进行中, 各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班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针对检查中各班的情况, 对照细则, 进行扣分或加分的处理, 并及时把情况记录在案。

(二) 政教处集中评价。期末, 各部门把各班一个学期以来得分情况统计后跟各个班主任见面, 并上交到政教处, 由政教处录入, 并对各班进行综合评价, 量化考核 (附期末考核表摘要) 。

(三) 全体教师民主评价。完成上述表格后, 政教处再进行严密的检查, 然后下发到各个教师手里。要求全校教师, 从两个方面 (表格中各班的分数、平时自己对该班级的了解) 进行综合评估, 慎重地在每个年级中选出一个班级, 成为校先进班级。

民主测评, 基于这样的考虑:量化虽然使各班有确定的分数, 但考核显得过于理性, 对于各班一些非显性的因素, 却无法考核。安排全校教师的民主测评, 以弥补以上评价的不足。几个学期的考核评价下来, 教师所评选出的先进班级, 基本上和量化考核的优胜班级一致。这应该能说明, 我们的量化细则和考核办法还是比较科学的。

促进思考, 倡导班级制度文化

以上这些考核, 仅能促使各班主任对班级工作做扎实, 做全面。从基础和规范着手, 管理班级, 虽细致, 但缺乏特色, 无法体现班主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 班级工作是极富自主性的, 所以, 必须在做好基础管理的同时, 调动各班主任的积极性, 促使班主任去思考, 去创造符合本班实际的班级管理模式。于是, 我校在先进班级评比的同时, 又进行“特色班级”的评比。

(一) 特色的定位。特色班级的“特色”在何处呢?不是班级的一系列“特色”活动, 而是班级管理制度的特色。班级管理制度是形成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关键, 更是打造“思想型”班主任的有效保障。班级状态千差万别, 那么班主任必须根据本班的状态,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实践中摸索, 在实践中思考, 随着学生的变化而随之调整, 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二) 特色的形成。一个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和体现, 可以有很多方面, 主要有:

1. 教室布置

各班主任根据思考成熟后制定的班级各项班级制度, 在班级布置时该体现的, 及时适当地进行体现。如, 六 (3) 班是以“局”为单位的班级组成模式。班级中以6个人为一个组, 也是一个局, 确定一个局长, 局长直接就是班内的班干部成员。其余5人承担各学科组长的职位。每个局又承担班内的一项工作, 如, 后勤、卫生、宣传、学习等。全局齐心协力完成工作。局长的责任就是平时管理五个同学, 并带领五个同学完成所承担的班内专项工作。为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班务分解情况及职责, 班主任就以下内容上墙公布, 作为班级布置的一项重要内容, 体现班级的制度特色。

2. 各项制度的实施记录

每一项制度的制定, 其本质和特性, 是用来实施的。那么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必定有所记录, 有所体现。例如, 六 (6) 班将体育课纪律、眼保健操、路队情况与“体育星”挂钩;将文明礼仪、品德课纪律成绩与“德育星”挂钩;将每天的值日劳动迟到与认真与否与“劳动星”挂钩;将美术课、音乐课、科学课的纪律和成绩与“美育星”挂钩;将语数英的上课纪律、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与“智育星”挂钩。班干部专人负责一一对应, 五本本子专人记录, 每月进行一次星级统计。那些班干部记录的本子, 就是班级制度最好的体现。

3.《班主任工作札记》

《班主任工作札记》由政教处统一下发, 统一质地和大小, 用来保存各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所有资料的档案夹。里面除了必须有政教处规定的班级工作计划、班级工作小结、班级制度实施细则外, 还包括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点滴反思, 班级管理制度实施时的一些记录、表格、图片等, 这些都是评比特色班级的重要依据。

过程评价, 彰显班级特色文化

特色班级的评比更注重过程。

(一) 在学期初, 召开班主任会议, 聆听上学期部分先进班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介绍, 为各班主任提供一份借鉴和启示。会后要求各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 慎重考虑本班班级管理计划, 同时考虑班级特色布置。

(二) 班主任针对自己制订的计划, 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和学生班会, 解释、强调、落实有关管理细则。并根据班级计划, 根据本班实际情况, 进行班级布置。政教处在查阅各班工作计划后, 对各班教室布置进行检查评比。

(三) 各班主任时刻关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学生转变等情况, 撰写班主任管理手记 (我们学校每月每位教师都得写一些东西, 称为月作业。为不增加班主任负担, 班主任的月作业, 就是班主任管理手记。) 。

(四) 期末请各班主任针对本班本制度在实施中的点滴得失、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进行客观的小结。并整理补充《班主任工作札记》, 上交政教处参加评比。特色班级将等同于先进班级, 作为推荐学区、越城区先进班级和优秀班主任的重要凭据。

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篇3

一、适时制订目标,与同事、学生共同坚守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人生奋斗的方向,是我们前行征途中的灯塔。作为一个率领着五六十个人的小团队的掌舵人,班主任必须首先为班集体树立一种全新的令人拼搏奋斗的目标。

真正优秀的教师是理想主义者,真正的教育理论家也是理想主义者,因为教育家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活着,教育是指向未来的事业。面向未来,是教育的基调。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该是一位理想主义者,适时制订目标,并与同事、学生一起坚守,丰富它的内涵,扩展它的外延,实现它的真谛。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坚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的职业操守和高贵品质;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坚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职业追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坚守“依靠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学生”的教育理念,为之付出、为之奉献、为之执著坚守,这样才能团结同事、吸引学生,拧成一股绳,共同成就我们的梦想。

二、注重心态调整,守淡泊之心,笃宁静之志

诸葛亮54岁时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其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是教诲我们的至理名言。其实,“淡泊”不是碌碌无为而消沉堕世;“淡泊”不是遇事冲动、不择手段而错上加错;“淡泊”不是追求名利金钱而满身铜臭。“淡泊”是一种生活的信仰,是一种对人生要义的把握,是对人生与事业的心态。公而忘私的人甘于淡泊,敬业奉献的人更懂得淡泊,节操高洁的人向往淡泊。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注重树立积极心态,常守淡泊,成就华丽转身。

三、关注学生本性,促进学生平等、自主、和谐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关注学生的存在、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可以说,学生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全部主要内涵。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务。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

学生在本性上具有内在的特点:其一是“向师性”,即学生具有模仿、接近、趋向于老师的自然倾向;其二是“独立性”,即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独立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娱乐中去,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帮助他们,去与他们进行零距离沟通,需要我们摒弃以往落后的陈腐的教育观念,还给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发展平台,享受更多的成功感。

四、重视科学人文,探索科学管理班级的新思路

班级管理是学校整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提高班级管理水

平,既是班主任肩上的重要责任,也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工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班级管理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有的把对班集体的管理混同于对班级群体的简单化管理,有的把对班集体的管理简单地等同于抓教学,有的把班级管理等同于对学生的强行管制,使学生失去其主体性,有的把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唯一管理者;有的把班级的管理等同于德育教育等等。

面对新课改要求,班主任必须树立探究精神,深入教育教学实践,开动脑筋,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调动一切管理要素,形成班级管理的合力,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服务自己,让学生在互助管理中学会分担、学会分享。

新时代提出了新课题,新课改提出了新要求,班主任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支点,这需要我们长期共同关注與支持班主任工作。期待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地开出美丽的科学人文之花。

(作者单位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七中学)

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篇4

高瑞福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勿庸置疑,教育创新也包含着班级管理的创新。现代教育越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学校教育中强调如何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强调班主任的“管”,而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此,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本人在借鉴其他班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就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察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的方略。

一、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1、教育理论基础——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心理基础——群体效应。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正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个体之间才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赛,在班级小组化管理中不但小组成员之间存在这种群体效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

3、社会基础——社会竞争与合作。社会竞争与合作理论认为整个社会都充满竞争与合作,任何人都处在竞争与合作之中,这一理论反映到教育的班级管理上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4、人本管理理念。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日益成为真正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班级人本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学生是班

级管理主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及核心,由此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及个性发展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班主任只有用这个理念来指引自己的工作,才能把绝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5、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小组化班级管理正是为了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师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

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操作方法

(一)小组的组建。小组成员的调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素养、文化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全班48人,划分为8个小组,调配方法:依据学生成绩将全班学生男女生分别按上、中、下等次排列,每一组中择取男生上、中、下层次各1人,女生类同,6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间各方面量化总分基本相等具体安排时再兼顾其他,诸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讷言、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二)小组内部自我管理。

1、小组组织的建立。

①竞选组长,小组成员进行自荐演讲,小组成员选举确定组长、副组长。②确定本组名称及本组格言,由组长组织全组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及本组的自勉格言警句,对此学生往往兴趣盎然,新意叠出。本班的小组名称有:梦幻水晶、灵犀一瞬、阳光烈焰、追梦等。小组格言诸如“我奋斗,我快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志者事竟成”等。

(2)小组的学习管理

①小组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以后,组长即根据教师课堂合作学习的要求给小组成员分工。如:主持人、汇报员、书记员等以便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

②小组的课后学习。

A、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南北交流”,即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之间经常

在一起切磋学习经验、方法,以文或以题会友,互相命题相互检测,共同提高。所谓“南北交流”即组内成绩优秀的同学定期为本组后进同学辅导,以出题(卷)形式帮助后进同学巩固课堂学习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提高,从而提高本组在班级中学习成绩的竞争力。

B、同写小组周记,沟通思想,提高写作能力。小组共同使用同一本周记本,6人轮流写,每人一天,每周由语文教师命题或小组自主命题,大家同题作文,小组其他成员可阅读修改并在文后“发贴”点评。

C、共办一份杂志,共同积累生活。模仿《青年文摘》、《读者》等文摘杂志,小组同学每人每天把自己当日阅读到的最佳文章摘录在统一规格的稿纸上,并加上推荐理由交给组长,由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轮流整理编辑成册,包括内容分类、目录设计,封面设计,装订后放在班级书报架上,供全班交流。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杂志设计精美,文章质量高,杂志名称也独具特色,如:“学林寻梦”、“雨霖霖”、“掬一捧阳光给你”、“慧心文章”、“紫雨蓝天”、“雨露之晨”、“书斋细雨”、“七彩雨”等,在摘录中提高知识积累,在交流中开阔视野。

D、共建一个论坛,评论班级内外时事。各组在教室后墙上辟出一方领地,通过书面形式每组同学每天或每周对班内外、校内外或当前社会热点,发表自己评论看法,感评时事交流思想。

E、小组作业互查互督。组长负责检查全组成员背书情况,每次默写或考试以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默写进行批改,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订正。

3、小组卫生管理。

班级值日实行小组轮流值日,小组内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工到人,如:打扫教室有的组分工如下:四人打扫教室,一人擦黑板倒垃圾,一人打扫走廊,各司共职,定时打扫,时时保洁,一学期下来,班级卫生每周学校评比都是满分。

4、小组纪律管理。

班级每日都有纪律委员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因此,小组内同学也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周班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本周优点,批评自已不佳表现,增强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三)小组班级管理:

每个小组除了进行自我管理外,还要参与班级的管理。我们称之为“小组轮流治班”。以小组的自然编号为序,每组轮流管理班级。轮到管理班级的小组,组长即是班级本周班长,由他组阁本组成员分别对本班本周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寄宿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管理业绩成效由全班同学为他们组打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治班小组”,由班级给予奖励。

小组参加班级管理,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负责监督检查本周各组在学习、卫生、纪律、就餐、就寝主面的表现,并做好记录,以使在班会上作出点评。小组成员由组长统一分工,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生活组长各管一块,每日把所负责方面情况汇报组长作好记录。把本周学生考试成绩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汇总,交给班长备案,以备期中期末总评。

2、开一次班会。当周值日组长在征求班主任、班委会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明确主题,设计方案,明确任务,交给各小组准备。

3、进行一项活动创意。

当周值日组为班级创意一项活动,或促进学习,或娱乐身心,或陶治性情,突出创新特色。

活动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生的创造力只要有表现的机会更是精彩频频。上学期学生的创意活动有:

(1)“我为校园献一片绿”。每组同学为学校植一棵树,并在树下埋下自己的理想,相约十年以后再相聚,探访人生足迹,回顾人生历程。

(2)回收有价值垃圾。把以前当作垃圾扔掉的饮料瓶聚集起来,卖给收废品的人,所得钱用作班费,每周下来有十多元收入。

(3)举办班级“超级男生、女生”,模仿电视节目“超级女生”评选本班“超男”“超女”。此外还有诗歌朗诵会、爱心捐助等活动。

(4)出一期黑板报。

值周小组结合学校近期德育工作重点,自主设计,策划一期黑板报。

三、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成效。

1、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3、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设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4、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必然会尽心尽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小班化班级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篇5

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小学 孙 林

“小班化教育”是一种以促进青少年学生能力全面提升而又有利于其个性发展为目的教学方式,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学的策略和教学的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在我国,则是在上海率先实行小班化教育的,而我校(此处指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小学,下文同)进行这项教学研究是最近几年的事,我校将小班的班额人数界定为35人左右。

小班化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与提高。笔者所任教的班级绝大多数学生都曾在大班化教育中渡过,在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笔者将“关注每一个学生,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个教育理念贯注到每个教学环节,用以指导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这种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已在我校的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以下是这一教学模式实践过程的记录与结论。

一、营造小班化教学的文化氛围

小班化教学的氛围与学习环境、教学情景和学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为了营造小班化文化氛围,让学生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始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班!走进教室就感觉耳目一新。开学初期,笔者就让小班学生每人写一句他们的座右铭或是最欣赏的名言名句,然后从中选出十条比较经典的,让大家以投票的方式选出两条,粘贴在黑板的两侧,让他们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激励语。而在教室的后面两侧,粘贴着学生自己的读书心得及书画作品,等等。同时,在教室里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并由学生轮流照管,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绿色自然的生态。在后墙的黑板上设立英语角、风采栏。为了凸显小班教学的英语特色,书桌上的标签要求学生用中英文书写自己的名字。在教室的后面设立一个书柜,上架的书差不多都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这既方便了学生课后阅读,也能促使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觉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常规教育”是指针对学生在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语言行为提出的规范要求的教育,而小班的常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挖掘学生的良好个性因素,防止其不良个性的形成,从而使其良好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和发展,使不良的个性得到抑制和克服,让学生的个性能健康和谐地得以发展与提高。学校的初衷是强调做好班级常规教育,特别是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必要的常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保证。曾有人说小班不需要搞常规教育,认为小班提倡的“个性化”教育与“常规教育”是矛盾的。但事实证明,小班的“个性化”班级管理离不开常规教学方式,小班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离不开常规教育,小班学生个性发展和小班常规教育不但不矛盾,而且还是相辅相成的。()“个性化”的常规教育方案在内容的制定上要精心地选择,同时要体现本班学生的个性特征。比如笔者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基础不牢,行为习惯也不太规范,有些学生的思想惰性严重,所以笔者首先从思想方面进行教育,使其理解学习的目的,从主观上端正学习态度,然后再针对课堂上爱交头结耳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的、言行举止不雅的进行个别教育。总之,小班的教学无论是在教育的内容、形式或者方法都应该适合学生个性成长的特点。

三、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有人形象地说,班干部好比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会起到核心作用,他们是班级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如何组建一只高效的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陶行知老先生曾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在选拔干部时,笔者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班干部可以通过委任、竞选等渠道把愿意为同学服务的、有一定班干部经历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心里的那一杆衡量的秤开始起作用了,知道谁管得好,值得同学们喜欢,谁费了劲还没效果,这事这样管不妥,应该那样管就好了。这时可以对班干部进行改选了。笔者先在班上明确地说明要进行班委的改选,让学生对值得留任的干部投票,投票的结果最好不要先公布,因为一些干部可能会落选,这样可以在公布前先对落选的干部做心理上的安抚。笔者提出两套方案,一是由大家直接根据投票结果选出所有的班干部,二是先选出班上的两个核心人物――班长和副班长,再由他俩进行提名,最后由大家选出其余的干部。学生都选择第二种,它在实施时更方便,而且更有效。比如,原来笔者班级每周的清洁卫生都要扣分,在生活委员的提名中,班长和副班长书就推荐了郭志琴,因为她“盛产垃圾”,在生活委员的竞选中郭志琴以最多票数胜出。自从她当上生活委员后每天带头做清洁,此后清洁卫生方面就再也没扣过分了。学校每周要进行评比,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集体意识,所有的班干部选出来后,我们又由班干部选出七位助手,分别是:出勤,清洁卫生,仪容仪表,课堂纪律,早操,眼操,课间操,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班级在各自管辖的项目中得表扬。就这样我们班总共33人,人人都能参加班级管理,大家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来,更好地锻炼了学生自理的能力。在小班教学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感觉自己是这个班级的一分子,从而真正地关心、热爱这个班集体。待班委会组成后,笔者首先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培养是使用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光使用不教育,虽然有些是继任的干部,但必须提醒他们,工作干得不好,同样会在下一次改选中落选,这样会激励他们把工作干好。笔者告诫新一届班干部要树立三个意识:第一,是感染意识。就是要在纪律上、学习上、生活上,在各个方面在同学中能起好的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同学,而不是老是想着去“管”同学;第二,是服务意识。当干部就是为同学服务的,服务意识是极为重要的,要让同学在有需要帮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你们;第三,独立意识。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工作,而不要成为老师意志的实践者。所以在学习、生活上,笔者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中的排头兵,以榜样的力量去实行,同时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明确地分配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真正做到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明确、分层管理,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提高。

四、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着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作为毕业年级的班主任,笔者倡导学生要把自己当大人看待,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12岁了,已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要求,要学会独立了。但同时学生也正处于思想、情绪开始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关键的时期,应顺着学生意识发展的规律,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提升,使他们达到自我意识的高层次――自我教育。而班级目标的制定能激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开学初,笔者就要求学生讨论班级目标、口号,并确定我们要营造成一个有特色的班级:爱心班级,书香班级,自治班级,团结班级。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呢?六年级的孩子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都不高,要及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发扬其优点,改掉缺点,对于学习态度不正确的学生首先要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偏差,同学和老师能原谅他,但他应该感到内疚,没有内疚感就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多的惩罚、批评教育都会无用。比如,在班会课上,笔者会提示一些不正确行为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们去反思,并要求他们将所思所想记录在行规日记本上(行规日记也是本校小班化教育的一个特色,而且它有助于加强家校联系)。一开始写的同学不多,笔者就选出一些,利用每天下午的读报时间念给他们听,让大家做出评议。六年级的学生自尊心较强,都希望自己写的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及赞赏,接下来愿意写的人就多了,证明他们愿意去反思、去反省自己,那么小班教学的目的也就能达到了。

五、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所谓合作学习小组,即把全班的学生按均衡建组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是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小班化教育使笔者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去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分组时便能合理地按要求组合学生。接下来就是确定小组长,小组长的确定至关重要,小组长要具有组织能力,没有小组长的指挥,小组成员只会单干,根本谈不上合作,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而无任何实效。通过推荐讨论产生四个最有威信的小组长,分别管理好自己的团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本团队学习、纪律、卫生、研究性活动等情况。他们要带领组员一起制定组规、小组的努力方向、达到的要求等,还要根据活动情况对每个组员进行加减分,报给班长,由班长进行汇总。根据分数,对得分最高的、竞争最激烈的、最团结的团队进行奖励,并鼓励其他团队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要随时给予指导,调节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类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逐渐掌握合作的要领。

六、召开小组型家长会

家长,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把他们纳入到班级管理中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培育学生。家长会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但传统的家长会阵容庞大,场面热闹,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往往是对学生作总体情况介绍,时间花了不少,但家长很难与教师进行单独的沟通。本学期笔者就采用分学生召开家长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家长编成几个不同的组,每个小组以8~10人不等,这样可以将一个班的家长大致分为3~5个小组,再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召开家长会,通过召开这种家长会,笔者亲身感受到其优点:其一,小组型家长会,让班主任的准备工作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由于不是针对全体学生,不需要泛泛而谈,发言内容更简洁更具体;其二,小组型家长会参加的人数不多,班主任汇报的范围也就受到了限制,这就为家长能单独与教师沟通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让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及时地向教师了解子女的情况;其三,因为是小组,在进行完必要的程序后,还有大量的时间,这也给家长提供了自由发言的机会,为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另外,到会的家长还可以进行自由交流沟通,相互了解彼此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相互学习对方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经验;其四,小组型家长会的可操作性强,给那些与家长会有时间冲突的家长提供了方便。如果某一位家长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参加这一次的家长会,那么还可以参加下一次家长会。总之,小组型家长会也有不足之处,但其优点的确是传统家长会不可比拟的。

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篇6

(一)制定计划,分解任务

按照学校规定的质量要求,将本班日常所要做的工作和所承担的学校里的各项工作,如教室、宿舍、卫生责任区的卫生任务,逐项分解开来;再根据任务的轻重,分别规定适量的人数,赋以不等的分值(这个分值就等同于企业中的奖金或工资)。以本班38人为例。

(二)竞选组长,定额组员

学生根据班主任规定的任务目标,结合自己的特长及喜好,分别竞选相应的职位,如卫生区项目管理组组长或组员、宿舍项目管理组组长或组员等。将有意竞选各项目管理组组长的候选人名单分别列在黑板上,如果有多人竞选某个组长,则在各自发布竞选纲领后,通过全体学生的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该组组长。如果某个工作组只有一人参与竞选组长,则通过一个简单的民意测验,只要多数人同意即可确认该组组长。组长竞选出来以后,该组长参考同学们所报上来的职位意向,根据职位额定人数,通过双向选择确定该项目管理组成员,就此形成一个工作单元。

(三)培训组长,分配职责

由于这种以专职组的形式开展班级工作在班内尚属首次,所以必须对新上任的组长进行适当的培训。明确教给他们如何去做,如何去领导本组成员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具体做法是:

1.各组组长每天做好组员出勤及工作情况记录,作为组内评优树先的依据。

2.各组组长如遇难以解决的事情,应及时与班主任联系解决。

3.各组应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否则班主任有权撤销其组长资格,学期末量化分最低。组长有权分配组员的工作任务,甚至责令不听话、不作为的组员离开本组,宣布其“下岗”。“下岗”后的组员两周内不安排任何班级管理工作。

4.每位同学应认真学习,期中期末考试及格计50分,与上表中个人得分相加,作为期末总成绩上报学校,成为学业结束时就业推荐的梯次标准(优先推荐、准予推荐和不予推荐)。

5.各组应积极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按获奖等级加入个人量化分及组内量化分。

6.各组组长维持本组组员上课、自习、宿舍及就餐、集会等纪律,检查督促本组组员的胸牌佩戴、校服穿着情况。

(四)扩大领域,深化改革

项目管理方法实施过程中,要把各组成员的座位相对集中,将日常的工作小组变成学习小组,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另一方面有利于组长安排工作和维护纪律。

二、项目管理法的意义

在实践中,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班级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班主任从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人说班主任就是一个大家长,学生的吃喝拉撒、一言一行都要管,否则就是工作不用心,不积极。整天忙活,来去匆匆才是乐于奉献的表现。其实不然,班主任的工作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事必躬亲,纠缠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这种项目管理方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第二,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荣誉意识大大增强了。有竞争才会有发展,项目管理方式使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为了本项目组的荣誉,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上,还是在卫生纪律上都争先恐后,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第三,班级量化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各项目组积极表现的同时,客观上给班级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机遇,学校对于班级的各种考核量化成绩相当好,并能够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好成绩。第四,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强化。在管理中使用项目管理制度,每个工作组既是一个值日单元,又是一个学习单元,还是一个生活单元。他们每天在一起就像一个生产班组,每天所做的工作就像生产着产品,所得的量化分就像是工资和奖金。这样的生活氛围具有了浓厚的职业气息,让学生的职业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确立和强化。

三、项目管理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班干部的作用问题。在这种制度下,班干部有两重身份:一种身份是对外代表班级,与老师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行使自己的权力;对内作为项目组成员(有的班干部本身就是项目组长),服从项目组长的安排,从事一般成员的工作。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班干部)的服从意识。第二,项目管理制度下学生的评价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每两周公布一次量化成绩(虚拟工资),各项目组评出本组优秀组员,给予一定的分值奖励(虚拟奖金),记录在下一次量化分中。同时由组长提出各组“不合适”人员,与其他组进行人员交流与选择,找不到合适岗位的学生,由班主任宣布其“下岗”。第三,“下岗”人员的教育及“再就业”问题。一般“下岗”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甚至是严重缺陷,需要老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其他同学的帮助,鼓励他们改正缺点,早日“上岗”。这些同学两周之内作为“待岗”期,在反思自己行为的同时积极参与各项目组的活动,争取下一次人员交流时能“再就业”。

初三班级管理常规探索 篇7

一、德育工作方面

做到明确奋斗目标,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每周一的晨会讲话后的几分钟,结合晨会内容和上周五布置的本周工作重点,请各个合作小组统一思想,制定简单的小组目标,比如保证小组内每个成员能按时交作业,保持个人卫生清洁不扣分,力争一周下来,小组内成员课堂表现共计得到60个A等,不超过10个C等,等等,这样的目标可以张贴上墙,也可以开展小组竞争,调动小组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方面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学习管理也是所有管理中的首要任务。这方面的管理虽然与各个任课老师息息相关,但班主任应该主动承担主要工作,协助其他任课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包括作业的收缴,上课听讲,课下主动向老师问问题,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监督。不管什么样的方法,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对下面这几个方面我尤其重视。

1. 抓好学科间的平衡。

首先,及时有效地与科任老师沟通,全面准确地把握全班的情况,对症下药。我们的各个科任老师都极其负责,班级里的某一个,或几个甚至一大批的同学的掉队会让他们焦急不已,他们的这般努力也让我丝毫不敢懈怠。为了更准确掌握同学们各科的学习状态,我要求当天的值日班长记录总体情况,各科课代表在每堂课下都向老师询问当堂课表现好和差的学生名单,人数不计。表现好的绝不吝啬表扬,或者全班表扬或者用短信的方式告知全体家长。同时也更加关注每科课堂表现有落后的同学的学习状况,及时与家长及其他科任老师做好沟通,集思广益,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对症下药。

2. 欢迎并积极配合科任教师参与管理,统一行动,多管齐下。

班级合作小组人员的变动、座位的变动及课代表、组长的变动,都征求意见并尽可能采纳各个科任老师的建议。从班集体共同存在的问题到学生个人的问题,与各科任教师一起,形成一股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无空隙可钻,从而改正错误。

3. 做好协调,搞好整体优化。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对于均衡各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要协调好班级各学科教师的关系,追求共赢,为了班级各学科学习成绩均衡发展,班主任不能只为自己的一科着想,有时甚至要主动让出时间给某一学科,不抢时间,使各科均衡发展。

三、管理方面

1. 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位学生装都有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建立值日班长负责制度。周一至周五,五个合作小组的组长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比如主题班会,班主任只加以启发引导,从方案设计、组织准备到主持活动、总结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做。早晨的收缴作业、早读和卫生打扫,也都是由值日班长负责,督促各科科代表将需要上交的作业写在黑板上,督促每位同学及时上交,及时早读,并且监督好班级卫生打扫。

2. 班干部的选举制度适时调整。

从刚开始的班主任和各个科任老师的直接选择到学生无记名投票,尝试让自身行为习惯较差的同学任职,自我约束,同学们监督,前提是与之事先做好沟通,以免贸然任职,又很快免职,影响班干部任命的严肃性。另外,可以采用班干部的竞争上岗的方法,学生上台演讲,宣扬自己的优点,坦言自己的不足,保证上岗后能做到的,由全班同学和科任老师投票裁决。

3. 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除了5个合作小组的小组竞争外,结合学生的几次考试,将班级39名同学分成综合实力相当的13个竞争小组,从常规到学习,彼此观察,取长补短。上学期也曾尝试3人一排的座位,方便各竞争小组成员仔细观察,目前班级座位整体以合作小组的为单位,细节上尽量考虑竞争小组,促进班级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四、多种渠道争取家长支持,促进家校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任务。教师和父母都是孩子的教育者,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且良好的学校教育则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家校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电话沟通、短信沟通、家访等,下面就一个家访的具体案例来谈谈。上学期初,班级里徐江同学学习表现极不正常。总是自命不凡,课堂不听讲,自己研究题目的解法或者无所事事,仰仗放学回家后家教老师的帮忙,每次考后都以失望告终却又不做分析和改变,只是口头上信誓旦旦,电话联系家长或者家长来校沟通,父母双方表现出极为不同的教育态度。母亲是恨铁不成钢,焦急万分,却又病急乱投医,或是请家教晚上教孩子作业导致课堂效益低下,或是隔三岔五不让孩子来上学,在家罚抄或认错。父亲却是很不屑于母亲的教育方式,甚至对老师的提醒都不以为然,认为错全在孩子母亲身上,当着老师和孩子的面,对母亲恶语相向。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班3个老师一起去了徐江家做了家访。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了老师们的真诚。渐渐地,徐江的母亲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的问题,也表示今后会与老师多沟通,商讨合适的教育方法,徐江的父亲的那种狂妄和不屑的态度虽然并没能完全消除,却也有了一点改观,最后也是他把我们几个老师一直送到楼下的。接下来凡是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均是他父亲来参加的,且每次都认真做了记录。

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篇8

一、运用班级博客圈加强家校协同

目前传统的家校协同有家长会、家长学校、电话联系、家访等方式,而这些方式都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家长会一般一个学期只召开一次,而且时间也不长。家长和教师一般只能抓住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交流,而在日常生活中,班里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细节问题,因此仅仅依靠家长会无法让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家访需要班主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每个学期家访的次数都不会太多。由于家长和教师的上班时候有时候会有冲突,家长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教师可能会因为正在上课或者家里有其他事情无法及时接听电话,而教师打电话给家长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家长正在忙碌而错过了沟通的机会。而班级博客圈平台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家长可以在班级博客圈上留言表达自己对班级情况的看法,并提出改进意见,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博客圈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求,并及时通过回复家长的留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进行教育,单纯依靠教师是不够的,班主任必须和家长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才能让学生获得最好的成长环境。通过与家长的细致沟通交流,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才能有利于班主任开展高效的班级管理工作,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的班集体。

二、运用班级博客圈开展德育活动

目前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中,有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班主任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各种工作的执行者和监督者,而学生只是被管理的对象,学生都普遍有一种感觉,就是对老师说的话只要去服从就可以了,用不着去提出什么意见,好像班级管理与自己无关。据《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料,在班级管理的方法中,以批评教育为主的占59%,以情感沟通为主的占19%,以实践锻炼法为主的占14.3%,以心理疏导法为主的占7.6%。批评惩罚教育对于目前的学生情况来说,是一种费时少、见效快的方法,所以大多数教师发现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都喜欢用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有的学生虽然当面不敢顶撞教师,但是私底下却会对教师产生怨恨。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适当的疏导,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将有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班级博客圈给予班级每个学生一个平等的身份,一个说出心里话的网络平台。在网络上,师生的身份不再那么明显,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敢面对班主任说的话,在网络上反而愿意展开心扉与班主任畅谈,通过班级博客圈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初中生德育难点问题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早恋、偷窃、打架等问题。此外我还通过班级博客圈制订班规,公布班级德育奖惩情况,并通过班级博客圈曝光班级内的不文明现象等,通过班级相册和班级视频展示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风采,既增加了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又增强了班级管理的效果。

三、运用班级博客圈进行学科辅导

班级博客圈是一种新颖的网络互动形式,通过这种无阻碍的互动交流,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体验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班级博客圈里向教师提出一些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通过阅读教师的回复,把一些比较模糊的概念清晰化。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级博客圈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进度,掌握学生的知识难点与薄弱点,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归类和讲解。学生也可以利用班级博客圈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科的教学是一种有效且有意义的补充,学生在发布自己的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可以根据小组其他成员的评论和回复进行修改,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进行补充。此外,我还安排科代表整理切合学生实际的学科电子资源,发布在班级博客圈上,为学生的课后预习与复习提供帮助。

上一篇:文艺比赛活动方案下一篇:入秋了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