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贸易壁垒(精选8篇)
论国际贸易健康壁垒
摘要:国际贸易的壁垒花样翻新,由原始的关税壁垒发展到隐蔽的、防不胜防的非关税壁垒。健康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枝新秀,在“健康”外衣下大行共贸易保护主义之道,它包括检疫性健康贸易壁垒、技术性健康贸易壁垒、安全性健康贸易壁垒、环保性健康壁垒。健康贸易壁垒是一种具有极大诱惑力而难以拒绝的壁垒,发展中国家唯有提高人类的健康标准、动植物的健康标准、地球的健康标准,并朝这个方向健康发展,才是冲破健康贸易壁垒的制胜法宝。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壁垒;无色贸易壁垒;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地球健康
一国(地区)为了保护本国(地区)市场而设置各种障碍,用以限制、阻止境外货物流入,称之为贸易壁垒、贸易障碍。最原始的办法是用高关税保护,叫关税壁垒。这种贸易壁垒既易遭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又易被简单效仿。在关税税率不断下调、自由贸易区广泛建立的情况下,关税保护由主流壁垒退到很次要的地位,非关税壁垒日益占上风,并成为贸易保护的法宝。非关税壁垒由于具有随意性和柔性,故它向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且有花样不断翻新之势。非关税壁垒都有美丽的词藻作掩护,因此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更能起到保护贸易的作用。健康壁垒已成贸易障碍的“新秀”。
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它不仅包括人类的健康,而且包括动植物的健康;它不仅指生命体的健康,而且还指地球的健康。动植物的健康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如进入21世纪,袭击人类的“非典”和“甲流”就来自动物的病毒;地球的健康更是人类健康与生存的根基,地球“发烧”(温度升高)越来越引起全球共同关注就是例证。国际贸易虽无健康制度的提法或概念,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已有一种强大的“健康”门槛起着保护贸易的作用,这就是国际贸易健康壁垒,或日以健康名义人为设置的国际贸易障碍。要想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发达国家要想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总可以找到诸多的理由,而最好的、最充足的理由是人类的健康、地球的健康,“健康牌”是最华丽的贸易保护伞。国际贸易健康壁垒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发展中国家究竟应如何应对健康壁垒呢?
一、国际贸易检疫性健康壁垒
国际贸易健康壁垒在事实上有显形性健康壁垒和隐形性健康壁垒两类。所谓显形性健康壁垒是指有关国际贸易制度、协议、标准等明确提出与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相关。或在制度、协议、标准中直接提及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所谓隐形性健康壁垒是指有关国际贸易制度、协议、标准等,虽未明示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以及地球健康,但在字里行间中隐含着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以及地球健康并以此作为贸易壁垒。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属于显形性健康贸易壁垒。
国际间交通运输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各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世界贸易变得更加快捷;国际贸易面的拓展、国际贸易量(额)的骤增,加快了动植物病虫害的传播频率,给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酿成了诸多的悲剧。于是,最先出现了植物检疫,为了防止病虫害通过贸易在国际间传播,1881年在瑞士诞生了《葡萄根瘤芽公约》,1929年在罗马修改为《国际植物保护公约》,随后是1961年动物检疫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到今天,世界贸易组织有了完善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M),直接与健康挂钩。卫生检疫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检疫在保护动植物健康的同时,也为了保护人类健康。这么好的一种健康贸易制度,为什么会成为健康贸易壁垒呢?
SPM协议本身无可厚非,它要求成员方采取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时应以科学原理为依据,应控制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限度内,即采取“适度”的检疫保护水平,或日“可接受的危险性水平”。SPM协议提出“适度”保护水平的目的,一方面是检疫措施要起到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的作用,故其“水平”不能过低,标准不能太低;另一方面是使检疫措施对贸易的负面影响程度降到最小值,故其“水平”不能过高、标准不能过于苛刻。卫生检疫保护水平如何确定“适当”的“度”,它既不是用数学的方法在两大目的“曲线”间寻找均衡点,也不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在两大目的“利益”间求出均值,更不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累计各成员方的算术平均数,而是取决于各成员方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各成员方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意向。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以保护健康为由,大多采取过高的保护水平,形成对进口的阻碍,即形成健康贸易壁垒,对于这种状况,出口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出口方,最根本的途径是使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其他检疫物、装载上述货物的装载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符合卫生检疫的国际标准,或符合进口方使用的有科学依据的、比国际标准更高保护水平的国内标准。特殊情况下,个别成员方对一些国家(地区)的进口以武断或非公正的态度确定“适度”保护水平,使检疫措施起到保护贸易的作用,即形成健康贸易壁垒。对于这种状况,出口方应用充分的证据诉求世界贸易组织,要求进口方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使争端得以解决;也可以改变出口方向,出口其他国家(地区),使矛盾得到回避。
二、国际贸易技术性健康壁垒
国际贸易技术性健康壁垒是一种隐形性的贸易健康壁垒,它是技术壁垒中隐含的健康贸易壁垒,它是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中体现的健康要求所形成的不合理贸易障碍。从健康的角度、以健康为基本要求制定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认证程序不仅不意味构成国际贸易的技术性健康壁垒,而且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保护人类的健康、维护人类的安全、防止欺骗性行动均有重大的作用,可见,它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这种冠冕堂皇的技术制度过严或认证程序不当,会达到阻碍贸易的效果,各国(地区)不仅有数不清的技术标准、法规和认证程序,而且有极不相同的技术标准、法规和认证程序,因此,很容易形成国际贸易障碍。如欧盟就有不下10万个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中就有不少涉及到地球健康、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特别是有关药品的标准和认证、食品及农牧渔水产品的标准和认证等直接与人类健康有关。
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概括为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3要素,但无论是技术法规,还是技术标准,其管辖的范围都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将它拓展到产品的生产领域,即它除了对“产品特征”作了规定之外,还对“生产过程与生产方法”作了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出口商出口的货物不仅要符合技术规定,符合GATF/WTO关于货物贸易的总体规则,而且还要按进口国(地区)产业的生产方式或生产方法制造出口的货物。否则,可以限制该货物的进口。我国外贸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几乎都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有超过45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此影响。技术壁垒已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面对这种有利于人类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标准,特别是有利于人类健康、地球健康的技术法规及标准,只能因势利导。顺应潮流。但是,执行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目标应仅限于:国家安全需要;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除此之外,不应包括更为苛刻的要求。出口商面对凡有非分之想的技术标准、法规及评定程序都应据理力争,使其回到正常的轨道。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一般高于或等同于国际标准,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标准往往低于国际标准,如我国有70~80%的技术标准
低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国内技术标准是当务之急,否则,按国内标准生产出口,必被贸易技术壁垒拒之门外。同时,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协议),防止进口国(地区)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
三、国际贸易安全性健康壁垒
国际贸易的安全标准与国际贸易的技术标准很多是交叉的或兼而有之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些标准是安全标准又是技术标准。不过,安全标准更多地、更直接地是为了人类的安全,动植物的安全,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健康,地球的健康。
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直接涉及人类生命安全、人类健康的问题。人们记忆犹新的如“大头娃”奶粉、三聚氰氨牛奶、“吊白块”米粉等,因其质量及安全性问题,给儿童,给人类造成的伤害至今仍有阴影。各国(地区)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平均每月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扣留的不下3500批次,可见其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使各国(地区)政府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及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产品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将安全要求法律化,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安全要求,如美国的儿童玩具法对玩具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不能有棱角、锐角;填充器无毒;涂料含铅量小于百万分之六;附着物拉力不小于30磅;拉链长度不超过12寸;声响不能过大等,其安全要求非常具体。如欧盟将安全界定为在正常、合理、可预测的状况下符合安全规定;无危险性或将危险性降到最低点。当消费者认为产品有“缺陷”时,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召回制,不让其进入市场。如2000年8月和2001年1月,美国凡世通公司两次宣布召回1400多万个有安全隐患的汽车轮胎;2001年2月12日,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宣布召回出售到中国的7万多辆三菱帕杰罗越野车;2001年3月10日,德国大众宣布从世界各地召回156万辆奥迪和帕萨特轿车。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只要产品有“缺陷”,不管生产者、销售者有无过错,都应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这意味生产者、销售者由有“过错”承担侵权责任扩展到无“过错”也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产品“缺陷”不管来自何方,生产者、销售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见,国际贸易的货物安全问题早已为全球关注。世界各国(地区)都有严格的安全认证,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安全认证更为严格。发达国家表面上讲安全认证是“自愿”而不是“强制”的,但事实上,出口货物若没有取得相应的安全认证就无法登陆这些国家的市场,安全认证实际上成了发达国家的进口“通行证”,正是这种“通行证”成为国际贸易安全性健康壁垒。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出口货物符合安全法规天经地义。
四、国际贸易环保性健康壁垒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虽未形成具有法律约束的国际气候协议,但低碳经济、健康低碳生活已成为流行语。征收“碳关税”的提法正式浮出水面,纳入人们的视野,国际贸易环保性健康壁垒由绿色壁垒,蓝色壁垒,无色壁垒组成一个全方位的体系。
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健康有赖于生态环境健康,环境与资源保护、环境管理与环境标志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和贸易规则,即绿色贸易制度应运而生,它强调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绿色标志、绿色卫生检疫,使国际贸易的货物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这种多方位的“要求”很自然地会成为国际贸易的“栏杆”,越是发达国家这种“栏杆”越高,很多绿色法规、绿色标准总使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如欧盟的《环保纺织品标准OKO-YEX100》对纺织品中有害物质苯乙烯的要求是不
超过5PPb(十亿分率),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受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很难检测和控制PPb(十亿分率)级物质,只能进口昂贵的“环保染料”生产出口纺织品。绿色壁垒顺理成章。
蓝色贸易壁垒要求企业担当起社会道德责任,对劳动者的人身权益、健康与安全等负责,对社会和环境的保护负责。它由绿色贸易壁垒的只见“物”,发展到不仅要见“物”,而且要见“人”。国际贸易不仅考虑货物本身是否“绿色”、环保,而且考虑货物生产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工作权利、工作保护、社会保障等是否“蓝色”、健康。将“核心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的范畴,将劳工权益、企业社会责任同国际贸易挂钩,这对劳动者而言是福音,对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就是国际贸易的蓝色壁垒。
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与人类活动中排放COs密切相关。鉴于此,国际贸易要与气候的变化、CO2的排放等联系起来,即采取“边境调节”措施课征惩罚性的“碳关税”,形成新的贸易壁垒,因CO2为无色气体,故称之为无色壁垒,与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相呼应。
从绿色壁垒到蓝色壁垒,再到征收碳关税的无色壁垒。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在华丽外衣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货物出口的借口。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提高技术标准、环保标准、零碳或低碳技术,另一方面要发挥在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国际性组织中的谈判作用,改变谈判格局;此外,一些国际性机构利益向发达国家倾斜的“比萨斜塔”现象应匡正。
实现贸易自由是世界贸易组织 (WTO) 的主要目标之一, 自上个世纪以来, 各个成员国都大幅度降低了关税, 在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行业和劣势行业。从而导致本国的劣势行业受到了外来商品的严重冲击, 进而导致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国内市场被外商垄断、甚至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为了减少商品进口, 保护本土企业, 各国又纷纷竖起贸易保护的大旗。但是提高关税是违反国际规则的, 于是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应运而生。目前国际上比较常见的有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两种贸易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打着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国民生命健康、保护国内动植物生命安全或保护本国生态环境, 以及保证产品质量、防止贸易欺诈等合理、合法的旗号, 采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技术认可、以及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对本国市场上的所有商品进行管理, 从而起到阻碍他国商品进入本国的作用, 从而减少商品的进口量, 维护本土企业的利润。换言之, 进口国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以及严格的技术指标等手段实现对进口商品的管制。同时通过检验、认证、来加强市场进入标准, 从而构建起非关税壁垒, 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技术规章、技术标准、检查程序、卫生检疫程序、包装要求等。
三、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指某些国家或者国家组织制定有关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 用来限制那些有可能破坏生态或者污染环境的贸易活动。从而在制度层面对自由贸易进行限制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与其他形式的壁垒相比,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广泛性和不平衡性。为了方便研究, 我国的学者将其分为环境标志、包装标准、技术指标、疾病检疫等多个方面。绿色贸易壁垒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在全世界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变味了, 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关税保护政策早已被时代所抛弃, 传统的非关税保护政策也在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比如进口许可证制度、进口配额制度。但是绿色贸易壁垒却蒸蒸日上, 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一些国家趁机制定严格的标准, 以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两者的相同点
1. 二者都是非关税壁垒
顾名思义就是某个国家不用调整关税的方法, 而用其他的形式对本国的进口贸易进行有效管理的所有技术手段以及政治政策。它的根本目的在于限制进口、保护本土企业的发展。
2. 产生原因
(1) 这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 人们的观念由吃饱穿暖开始向吃的健康、穿的放心上发展。因为这个原因, 各国政府纷纷开始重视产品的安全问题。这种重视在国际贸易上的表现就是以保护国民健康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各国政府不断提高相应的绿色标准。所以二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技术进步导致各国不断提高绿色贸易壁垒的有关指标, 另一方面绿色贸易指标的提高又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2) 传统贸易壁垒的衰弱。随着自由贸易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关税、进口许可证制度等贸易壁垒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主要是因为这些壁垒保护本土企业的意图过于明显, 严重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原则, 所以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于是世界各国纷纷寻找新的贸易壁垒,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并且符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 所以它们成为世界各国的新宠。
(3) 科技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发展, 导致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军, 由于这类产品的质量差异比较大, 对环境的破坏性也比较大, 所以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借口;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类发明了大量的精密仪器, 这些仪器的产生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保障。
(4)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 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为了摆脱困境, 这些国家由重新拾起贸易保护主义这只武器, 由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过于明显, 所以纷纷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这种隐蔽的手段。与以前不同的是当今社会的贸易保护, 除了发达国家外, 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其中。
3. 特点相同
首先贸易保护的内容非常全面, 在产品环节上看, 从原料、生产过程、运输、销售都有严格的标准, 从产品的范围来说, 从农产品到工业制成品, 从轻工业到电子产品, 涵盖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都具有合法性。从实质上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有违世贸组织的相关要求, 但是从形式上来看它们都打着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民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旗号, 所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且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WTO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TBT协定和SPS协定) 。再次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隐蔽性。与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相比,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有效回避了歧视问题, 同时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多变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手段, 让商品出口国措不及防。而且它们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 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 从而打破了配额限制。此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以技术为依托, 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商品的难度变得更大, 它又打着健康、环保等合理旗号, 让人难以辨别真正意图。最后两者的发展趋势相同。两者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有2500多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而绿色壁垒的数量也在快速上升。目前它们存在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几乎涵盖所有行业。
五、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同之处
1. 内容不同
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都是非关税贸易壁垒, 但是二者在适用范围和具体内容上有着巨大差异。
(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标准与法规。技术标准就是经过有关机构批准, 但并不强制执行的对某种产品的生产方法以及有关加工工艺的指导性文件。技术法规就是强制生产厂商执行的生产方法或者加工工艺。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行政命令、有关决定、指示、包装要求等, 以及劳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 信息技术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 所以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的劣势, 并造成信息传播速度慢、透明度不高等不良影响。 (3) 合格评定程序。主要由认证、认可、相互承认三大块组成,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第三方认证。 (4) 绿色技术壁垒。主要强调保护生态环境。 (5) 卫生检疫。通过对动植物的检疫, 防止传染病、寄生虫或者有毒有害的动植物进入他国。 (6) 包装、标签。要求在包装上注明成分、含量等内容。
(2) 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绿色技术壁垒。以环保为由, 制定相关技术标准, 达到排斥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目的。 (2) 绿色环境标志。由有关部门认证并印在产品上的一种标志。 (3)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为了保护国民身体健康而对产品进行检查。该制度对食品和药品的影响最大。
2. 具体实施不同
(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实施方法。它通过一些具有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实现, 用这些技术性措施将外国商品阻挡在国门之外。
(2) 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实施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制定有关环保法律, 并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加工标准, 设计各种检验流程和审批流程或者征收高额关税等途径达到目的。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都有严格而详细的数据指标, 所以这种标准清晰明了, 可以有效的限制外国商品。但是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条件则显得模糊不清, 难以界定。所以此壁垒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其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的有效性也不如技术性贸易壁垒。
3. 使用方面有所不同
(1)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使用频率有所不同。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断提高, 绿色贸易壁垒的使用量日益增多, 成为反倾销手段后又一项屡试不爽的贸易保护手段。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5000余种商品, 而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有2000种左右, 占总商品的40%。涉及的贸易额高达50000亿美元, 占全球进口贸易总量的九成以上。在未通过绿色贸易壁垒的商品中,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占90%。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用品、衣物纺织类、儿童玩具等轻工业产品。反观技术性贸易壁垒, 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的不断进步, 这种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力度越来越小, 所以其使用率远远落后于绿色贸易壁垒。
(2) 使用范围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绿色贸易壁垒也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它涉及的范围、应用的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泛。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之初只是单纯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所以只涉及环保领域。随着时间的流逝, 绿色贸易壁垒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现已发展成为涵盖人身安全、生命健康、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而且其管制过程也在不断加深, 从管制产品的环保性慢慢发展到管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涉及产品研发、原料购买、产品生产、包装设计、产品运输、市场销售等领域, 甚至对厂房环境、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等都有所要求。反观技术性贸易壁垒, 近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变化, 依然停留在初级产品范围之内。
4. 在针对性上也有所区别
绿色贸易壁垒主要针对拥有一定经济实力, 并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中国的纺织业。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变得越来越小, 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针对性较差。
六、结论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 是当今社会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披着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外衣进行贸易保护。由于这两种壁垒比较相近, 一些读者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所以笔者在本文中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两者在产生原因和特点上存在共同之处, 而且两者都是非关税壁垒。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内容、具体实施方法以及使用范围、使用频率等方面。以上就是我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两者之间异同点的分析, 供各位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绍媛.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05) :18-26
[2]赵辰.后危机时期我国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研究[D].外交学院, 2012, 06, (02) :10-28
媒体报道的这类故事虽然有趣,但并不令人吃惊。经常到各地出差的人很容易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上海、武汉、长春等地的出租车用车也很有地方“特色”,上海几乎是清一色的桑塔纳,武汉满街跑的都是神龙富康,长春则以一汽捷达为主。
稍微对中国税制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不管是香烟还是小汽车,都是我国目前消费税的应税商品。那么,这些消费税的应税商品为何又会和地方保护主义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呢?
大家知道,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并不是真正的“消费税”,也就是说,从课税环节来看,消费税除了珠宝玉石税目外,都在生产、委托加工等源泉环节征收,因此,目前的消费税实际上应当被称作“生产税”。尽管这样的税制安排有利于税务机关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减少税款流失,但是却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诸多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这种税制设计容易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在现行的消费税制下,一家外地企业的烟酒等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收入为外地政府所有,如果这些应税消费品流入本地,不仅对本地的财政收入没有贡献,而且对当地生产同类消费品的企业还会构成竞争,会抢占后者的市场份额,从而最终影响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即使本地企业不寻租,地方政府也会积极干预,阻碍外地应税消费品流入,“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成为烟酒等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的税制原因。法国某国际研究和开发中心发现,中国消费者购买本省产品的数量是购买外省产品数量的21倍。中国跨省商品面临的贸易壁垒相当于严重,几乎与关税削减前欧盟各国间的关税水平相当。中国地区间如此严重的“贸易壁垒”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其次,导致了税负在地区间分配的不均衡。我国生产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的政府获得了大量的消费税收入,但是这些消费税并不都是由其本地居民负担的,因为这些商品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农村和中西部等其他地区,而消费税的税负很容易转嫁给最终的消费者,但广大农民和中西部负担的消费税却没有形成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结果,一方面,生产型企业集中的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税收收入殷实,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很高;另一方面,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尽管负担了很多税收,但税收收入不足,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使税收负担和公共物品的供给出现了不公平。尽管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地区间的横向转移支付进行一定矫正,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和加大了我国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我们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财政资金不足,怎么办呢?有的学者提出,可以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改为“新农村建设税”。普通民众可能并不了解,我国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村地区还要缴纳1%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以此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现在很多学者提出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反哺农村,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在税制设计的源头上保证农民的自身利益,就用不着“反哺”了。
最后,我国目前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等源泉环节征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重复投资、投资过热等现象,扭曲了我国的产业结构。既然各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多寡与当地生产型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直接相关,那么这种税收制度安排的结果无疑促使各地争相投资建厂,而且还要努力增加规模,以争夺税源。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投资过热、重复投资以及买方市场的出现、市场上大量产品供过于求,无不与此有关。
事实上,真正的税源应当是消费,而不是生产,只有经过消费者检验的生产才是有效率的,否则只能是低效生产甚至无效生产。因此,应当由消费引导投资,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选票才是生产和投资的指挥棒,而不是相反。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等国家实行的销售税(retail sales tax)也都是在消费环节征收的。
打破绿色壁垒 实施绿色营销
王 建 信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5005)摘 要:倡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消费时尚。成立绿色消费组织,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绿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社会行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绿色需求,从而促使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绿色壁垒;出口;绿色营销;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79—02
伴随着加入WTO,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自由贸易程度不断提高,各种关税和非关 税壁垒以及贸易补贴受到国际自由贸易条约和协议的限定而逐步走向消亡。但目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同丁业,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筑起绿色壁垒,对中国的外贸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如何跨越绿色壁垒,实施绿色营销就成为中圉政府及企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绿色壁垒的含义及特征
(一)绿色壁垒的含义
所谓“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烦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没置贸易障碍。绿色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最典型的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两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其后,绿色壁垒也开始流行。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人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它是一种全新的非关税壁垒,对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构成了壁垒。
(二)绿色壁垒的主要特征
绿色壁垒具有不同于其他非关税壁垒的特征:
1.制定形式的合法性。大多数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而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则是以一系列的国际公约、条约和各国国内白定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和依据。
2.保护范围的广泛性。绿色壁垒具有广泛的保护倾向,只要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关的产品贸易均在其保护之列。近年来,还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的态势。
3.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发达国家往往运用各种技术运作上的可能性来实现贸易保护主义。或是人为形成极其复杂不透明的操作程序、或是利用各国产品标『伟上的差异,使标准在国际贸易中辐正言顺地起到保护作用。
4.实施效果的歧视性。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的绿色壁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着重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生命线型的产业,从而导致发展巾同家固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丧失。这样,发达国家产品比较容易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却因难以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常常拒之于发达国家国门之外。
二、绿色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绿色壁垒作为一把双刃剑,对中国外贸的发展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由于中国发展的出口导向经济外贸依存度较高,而目前中国的环保法规与标『伟,尤其是与经贸有关的环保法规、标准还很不健全。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因此负面效应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影响着中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一)作为进口国的正面效应
作为进口国,我们可以利用绿色壁垡来限制进15I,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价格和竞争力。WTO原则之一就是贸易的自由化,要求其成员降低关税水平,而降低关税税率和消除关税壁垒,势必使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冲击本国产品。要抵消这种影响,利用绿色壁垒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大J为其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和保护方式的隐蔽性等特点。
(二)作为出口国的负面效应
1.对出口市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约占中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左右。2000年,位居中国外贸出口前五位的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美国、中国香港、13本、欧盟与东盟。其中,中国对上述发达国家的出口合计1 319.5亿美元,占中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2.95%。在中国出口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中,以美同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包括13本、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均为世界贸易组织中“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重要成员或活跃分子。而且,他们的行动往往得到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积极响应。如果绿色壁垒在上述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张,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不断将其与贸易挂钩,使二者密切相连的话,那么,中国的出口市场将会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
2.对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中同的出口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环保冈素的影响很大。一是受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噪声污染、节约能源、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限制,无形中增大了中同机电产品进入这些国家的用难,而机电产品占中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2.3%,产品附加值较高,是今后中国扩大对外贸易、提高中同旧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和必然选择。二是由于对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的限制和禁
止,中国纺织产品中有害化学品的限制和禁止,中国纺织产品出口和服装产品出口遇到较大阻力。
3.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绿色壁垒的推行必然会涉及到众多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不节的监督与检测。它要求将环境科学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检测。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学、卫生学等学科的原理全面运用到工业品和农产品的生产、加j【、贮藏、运输、销售的全过程中,从而形成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的无公害的管理体系。因此,中国产品今后在流通过程中将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接受各种检验、测试、人证
和技术鉴定等繁杂手续,并且在包装装璜、标签、广告等方面做 更多更大的适应性调整。这样,中国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将大幅度上升。
三、实施绿色营销
目前,中国的绿色产品出口额约为2 000万美元,仅为日本的4%,美国的1.6%,许多产品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而受到冲击。如何打破绿色壁垒,使中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 席之地,是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其根本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销。所谓绿色壁垒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企业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
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一)从宏观着眼,奋力推进
1.应积极建立各级绿色组织,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对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中国于1993年初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并于1994年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截至1999年底,中国已有1 000多个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 cart准获得绿色食品称号。政府应通过成立绿色产品管理组织,对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指导、监督,对绿色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照顾,如实行税收、信贷优惠和补助等政策,使其有序、快速发展。
2.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制定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切实实行污染者付费措施,使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对于有违反可持续发展目标、破坏性大、污染性强的企业,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坚决令其停产或限期整改。同时应加强查处假冒伪劣绿色产品,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绿色消费。
(二)从微观着手,狠抓落实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是伴随着全球绿色消费兴起的一种市场营销新思维,要求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要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寓环保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重视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大力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开发过程是企业履行环保义务的关键所在,也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企业以绿色需求为导向,实施绿色R&D及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品牌和绿色包装。在此过程中,产品的R&D及设计应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有效处理;产品的生产应做到“清洁生产”;产品的包装应符合“可循环”、“可生物降解”的要求。
3.制定绿色价格。根据“污染者付费”和“环境有偿使用”的现代观念,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支出应计入成本,构成价格的一部分。同时,注意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利用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采用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格”来定价,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人们对绿色产品认可程度的不断增强及绿色消费日益增加,企业用于环保的投入将能够得到补偿,并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1999年12月初,海尔节能冰箱、冷柜达到欧洲A级能耗标准,得到权威机构确认,当地购买海尔冰箱的消费者可得到政府颁发的环保补贴。从长远来看,唯有绿色生命力的企业才能得以长久。
4.选择绿色销售渠道。绿色渠道的通畅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选择绿色渠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具有绿色信誉的中间商,加强渠道成员的绿色观念教育;设立绿色产品专柜或绿色产品销售公司,尽可能缩短销售渠道,减少长渠道带来污染大的可能性等,逐步建立绿色产品的流通网络,同时注意这些网络与网点的“绿色包装”。
5.大力开展绿色促销。企业应积极参与各种与环境有关的活动,以实际行动树立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无论在广告、人员推销和营业推广中,都要表达绿色产品寄托人们消除环境污染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及本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6.引导绿色消费。完整的营销过程应当包括对消费者习惯和消费倾向的引导和培育。随着绿色知识的传播,消费者应树立起绿色消费的观念,积极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抑制那些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产品,倡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消费时尚。成立绿色消费组织,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绿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社会行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绿色需求,从
而促使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收稿日期:2009—12-06 作者简介:王建信(1969一),男,山东临朐人,财务部经理,高级会计师,从事财务管理研究。
(1)内容上的广泛性。从产品角度看,TBT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显著;从过程角度来看,TBT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领域来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表现形式也涉及到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强制性或自愿性措施等各个方面。
(2)结构上的系统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系统,不但包括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定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等规定的.措施;《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农业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都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规定。除WTO以外的其他国际公约、国际组织等规定的许多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也都属于技术贸易壁垒体系的范围。
(3)形式上的合法性。技术性贸易壁垒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诉求,具有合理性。并且,技术壁垒一般是以WTO《TBT协议》为依据,这使它又具有合法的形式。TBT就是抓住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活质量、关注生态环境的心理,使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目前国际上已经签订了150多个多边环保协定,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制定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法律支持。
(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灵活性。一是技术贸易壁垒与其他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许可证等相比,不仅隐蔽地回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视性等分歧,而且各种技术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二是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没有限制在哪个国家,一视同仁,不存在配额问题,而且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是以高科技基础上的技术标准为基础,科技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做出判断;三是TBT措施广泛地利用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武器,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5)实施效果的不公平性。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制订的技术标准和措施往往是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的。这些貌似公平的技术标准实际上成了贸易保护的措施。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
关税壁垒正逐步为非关税壁垒所替代,非关税壁垒中,配额、许可证等贸易壁垒形式正逐步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所替代。关税壁垒和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弱化为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提供了发展空间。随着各国技术标准的国际化,一部分技术壁垒会逐步消除,但新的技术壁垒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与保健要求的提高而不断产生、更新。技术壁垒将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世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与保健意识的提高是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发展的需求动力,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旦形成并实施,壁垒对进口产品就产生了明显的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双重调节作用[2]。从静态来看,表现为数量控制机制,如果法规或标准使进口产品不符合要求,就会被禁止进口,反之,则允许进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后,出口商的直接生产成本和审核检测成本会大大提高,并可能由于检测程序的繁琐或不透明,出口商放弃该产品的出口。从动态角度考察,技术性贸易壁垒则呈现出由数量控制,价格控制,数量控制...这一循环变化的过程。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旦形成或发生变动后,就会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双重控制机制发生作用,从而起到贸易限制的作用。
经济理性告诉我们,企业只会采纳他们认为可以从中牟利的标准。如果一些标准被企业采纳后企业可以从与其他产品增加的兼容性中获得收益,或者这些标准标志该企业的产品具有高的品质,那么企业会采纳它。因此,我们在应对国外针对我们的贸易壁垒时,如果从长远来看对企业是有利的,就可以采纳它。
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和争议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一般都以TBT协议为依据,符合TBT协议的基本原则,比如避免不必要的贸易壁垒原则,正当目标原则,标准协调原则,等效和相互承认原则,非歧视原则,对发展中成员国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以及透明度原则等,具有合法的身份。但是,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复杂性和它对贸易的限制作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容易引起贸易争端。
一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基于维护国家安全、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环境保护、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产品质量等正当理由而存在的,旨在纠正市场失灵。由于市场失灵,当单纯的市场机制不足以防止或克服由进口品可能携带的疾病或虫害导致的外部性,如生产成本增加或本国产量减少;或者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信息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不对称地分布,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交易成本太高因而不可行;或者市场无法提供最优数量的环境资源,或者行业内部的搭便车行为阻碍了标准协调过程等情形下,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制定合理限度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起到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在实现这一合法目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国内产业与外国竞争相隔离,从而客观上构成对国内产业一定程度的保护,这种保护被认为是合理正当的,如禁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可以保护进口国的生态环境,强制规定产品的安全标准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等等。就这一意义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内产业提供基于市场失灵的保护,其存在具有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故意被滥用的可能性,从而在主观上成为一国政府进行贸易保护的工具。也就是说,政府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制定有可能为某些利益集团所影响或左右,政府以实现社会公共目标为由,制定超出实现一定社会公共目标必需的、过分严格的某种技术法规或标准,以达到阻碍外国竞争性产品的进入,进而保护国内产业的目的。这种情形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面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实则是通过贸易限制,将本国产业与国际竞争相隔离,即对国内产业提供基于经济利益的保护。这种以产业保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进行贸易利益再分配,其结果是进口国生产者的福利有所改善,但以外国生产者和本国总体福利受损为代价。如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制定比国际标准更为苛刻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度等,以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名,行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面非常广泛,有些还相当复杂,加上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实施过程中的隐蔽性,结果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评定标准,因而国与国之间相互较难协调,容易引起争议,且影响巨大。技术性贸易壁垒日渐成为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手段,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正确认识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实质上是国家之间发展不平等的产物,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尤其是科技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而在产品质量和标准的要求上也就存在着不同和分歧,双边之间的贸易要求就不对等。
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正面效应主要有: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改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我国环境标准法规的建立与调整;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引导绿色消费潮流;有利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获得长期的利益。负面效应主要有:我国遭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产品多,损失大。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技术性贸易壁垒,面对现实,适应挑战,既要坚决反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过于苛刻的歧视性做法,也要承认技术性贸易壁垒现实的合理性,积极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才能使我国出口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参见辛闻技术壁垒重创我出口贸易[N].江苏经济报,,09(13):A2
一、政府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1、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
政府应该对环保产业给予税收、信贷等宏观政策的扶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把环保纳入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制定针对绿色壁垒的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推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制定和完善环保法规,积极推行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强化环保执法,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
政府应根据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实现对外贸易的环境管理与国际环保法规和惯例接轨。ISO14000主要关心产品是否符合环保法规,是否和承诺一致等问题,是消除绿色壁垒的有效手段。
3、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政府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跟踪世界上最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建立一批环保高新科技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基地,以促进国内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
4、充分利用国际公约的法律公平性,对国外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环保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近年来,大量污染项目进入我国,这不仅严重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还在绿色壁垒下对我国的出口构成了潜在危险。因此,有关部门应拿起法律武器,严禁国外的环保不法行为对我国的侵袭。
5、充分利用WTO的组织机制,抵制绿色保护主义行为
我国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应该认真研究世贸组织关于环境和贸易问题的宗旨、原则、公约和议定书,加强环境与贸易立法,促进产品出口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1、树立绿色产品竞争意识,提高绿色风险防范能力
企业应提高自身对环境与贸易问题的认识,树立绿色产品竞争意识,切实提高产品的环保水平。还应深入研究世贸组织对环境与贸易的规定,及时了解国际上有关环境与贸易的最新动向及发展趋势,预测国外可能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商品的环境要求,及时掌握海关、商检等部门的相关信息,提高绿色风险防范能力。
2、积极采用和推广ISO14000系列标准和质量认证,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1)积极采用ISO14000系列标准。这是突破绿色壁垒的有效手段。随着国际市场对环境标准的要求日益提高,生产企业应加快采用国际环保标准,提高企业自身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外贸企业应大力宣传和采用ISO14000系列标准,加强环境管理和建设,规范绿色贸易,打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使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采用质量认证制度。质量体系认证已成为世界趋势,各国都力求本国的质量认证制度向国际标准靠拢并获得国际上的普遍承认,以打破绿色壁垒。我国企业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认证工作,以带动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3、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积极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
打破绿色壁垒,主要靠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企业应积极学习国外开发绿色产品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加强与国外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
4、对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实行环境控制,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面对国外日益严峻的绿色壁垒,我国企业应对产品设计、原材料选购、生产销售和废弃物回收再生以及产品包装的全过程加强环境控制,以适应国际质量管理系列标准的要求,扩大产品出口。
5、拓展融资渠道,加大绿色产品的研发投入
(一)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技术壁垒对贸易的影响
所谓技术壁垒, 是指国与国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时, 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 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 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的标准等, 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 增加进口难度, 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综观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实践, 技术壁垒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要求、商品检疫和检验规定、环境标准以及信息技术壁垒等等。技术壁垒在具体操作时主要体现为苛刻的技术标准、严格的认证制度和繁琐的检验检疫程序。而在选择和制定技术标准时, 发达国家经常将自身拥有的专利技术纳入进口商品的标准体系并写入法规, 以合法的形式阻挡他国的进口。这种通过技术条文规定来直接限制进口的技术标准已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由此可见, 发达国家正在实施其“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规范化”的策略, 利用其优势技术的专利权来削弱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 以便在国际贸易中谋求最大利益。因此, 我们必须研究应对策略, 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WTO的有关规则, 制定我国的技术标准和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
(二) WTO对贸易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的规范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这两个协定基本构成了WTO体系下对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约束。SPS协定主要对制定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进行了规制。因为检疫措施涉及大量的卫生标准、人身安全防护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 所以SPS协定试图通过对成员方制定卫生检疫标准的约束, 来减少或消除这方面技术壁垒出现的可能, 与TBT协定类似, 它也要求成员方的动植物检疫措施的实施只能用作不可少的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的保护, 而不能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鼓励各方采用国际标准, 但不要求各成员方改变其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命或健康的适当保护水平;规定了成员方在提供有关检疫措施信息方面的透明度原则。除此以外, 还对风险评估方法和适当卫生保护水平的确定, 适应地区的条件以及控制、检查和批准程序做出了规定。
TBT协定主要对采用技术标准或管理规章应遵守的规则、合格的评定程序和检测程序进行了规制。它要求各成员方应确保技术法规的制定、采纳或实施, 不应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 将技术法规的适用范围限于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 并要求各成员方应按照产品的性能要求, 而不是按照设计特性来阐述技术法规, 以防止将这些措施作为对同等情况的国家进行歧视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SPS协定主要对制定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进行了规制。所以, TBT协定和SPS协定对于技术壁垒的规制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 由于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目前对具体产品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不太现实, 而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因此, TBT协定和SPS协定往往被发达国家所利用, 使其建立的高技术标准合法化, 阻止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投资, 保护其本国市场利益。
(三) 我国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1. 我国的贸易和立法现状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较低, 我国制定的技术、卫生、环保等标准同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差距较大, 因此, 我国出口产品频繁遭遇技术壁垒, 而且 (下转第193页) (上接第199页) 设计行业广泛。其中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与贸易对象国利益有冲突的行业受技术壁垒的冲击较大。随着关税降低和配额等非关税措施的逐步减弱, 发达国家采取技术壁垒保护国内产业将成为主流而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将会面临更严重的技术壁垒。
目前我国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有些标准中存在着界限不清、交叉或矛盾现象, 且标准整体水平偏低, 制定之后也缺乏配套法规予以实施。而我国在卫生、检疫等方面的标准法规也非常欠缺, 这不仅不适应入世的要求, 也不能够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等的要求。按照TBT协定的要求, 各成员国在制定本国技术法规和标准时, 除因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基本技术等原因不能采用外, 都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如果在标准制定中一味迁就低标准, 固然可以使某个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得以生存, 但却使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难以提升, 更无法逾越出口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2. 对策建议
首先, 利用专制制度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一方面, 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将新技术及时申请专利, 利用专利法的保护形成自己企业的标准体系;另一方面, 国家应积极扶持企业的创新活动, 鼓励企业申请专利。技术壁垒归根结底是国家之间的较量, 因为技术壁垒中的标准、检疫检测等措施中无一不包含着高技术和专利权。只有提高技术研发水平,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才是我们从根本上跨越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长久之计。
其次, 应完善标准立法配套法规,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立法是不仅要涉及技术标准的制定, 还要涉及技术标准的实施、制定技术标准的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此外, 在现有标准体系中, 应加快转化国际标准的速度, 这不仅是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需要, 也有利于我国跨越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第三, 充分利用TBT协定和SPS协定的有关规定防止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实行双重标准或其他歧视待遇, 对明显的歧视性措施要坚决予以反击。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TBT协定和SPS协定有关条款, 特别是“例外条款”, 改变我们重视出于应付技术壁垒的被动局面。
面对技术壁垒日益上升的趋势, 我们即应利用专利制度粗技术创新, 完善标准立法,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实施标准许可;也要善于运用TBT协定和SPS协定的有关规定, 在WTO框架内解决技术壁垒问题, 尽可能的减少或消除技术壁垒, 保护我国的贸易利益。在信息领域, 外国人在中国的发明专利高达90%, 因此, 我们要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各种技术壁垒, 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入世”的背景及其在WTO中的地位[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0.
关键词:贸易壁垒;分析;趋势;措施
现阶段与工业革命产生前做对比,各国经济贸易的方式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并出现了两种主张,一种是自由贸易,另一种是贸易保护主义。这两种贸易主张一般出现的规律是:国际贸易政策的主张与各国的经济是有相关性的。自由贸易与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繁荣的时期相吻合,当本国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实施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萧条、经济危机时期相吻合,当本国出现这种情况时,主张贸易保护主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都得到了相应的好处,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不同的国际贸易政策。一些国家极力推崇自由贸易,认为自由贸易能优化本国的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互利。然而,我们要从事物的两面性来看,既要认识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认识到事物有风险的一面。
上述已经阐述了自由贸易的好的一面,有风险的一面是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本国比较弱的产业才会在外国流入a本国,这样一来就会冲击本国的产业,使本国的产业很难在有所发展,它还会很大程度的限制民族产业的发展,使本国经济难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很多国家认识到国际贸易政策的利弊之后,就都采用两种贸易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升民族产业的竞争力。
一、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形势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深受其害,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使其被限制的产品越来越广。目前,发达国家针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贸易新壁垒中,涉及的面越来越广,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天上、地下、陆地、海洋、动物、植物等。只要你想得到的,均会被限制。只有能够采用的,全都用上了。
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影响面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苛刻。新壁垒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具体的业务进行设置的。它不仅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而产品、产业的发展,使其技术含量和结构得到广泛的提高和升级,预测的难度越来越高。新贸易壁垒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之前针对单一的产品或产业的贸易壁垒转化成了高尖端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其新壁垒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强。更有甚者,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优势强调一些发展中国家做不到的人类健康与安全和生态平衡。恰好迎合了人们对人体健康和其环保性能的需要,让人们觉得这种贸易壁垒是理所当然的。进一步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这些产业,使其在国际竞争中落后对方,到最后只能俯首称臣。影响了本国整个行业的不景气,一个产品不合格,整个行业将受到牵连。
二、国际贸易新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新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威胁我国产品出口市场。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威胁,对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扩大造成直接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主要是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市场很大,技术水平较高,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强,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劳动者的利益。我国出口贸易面对发达国家的这些现状时,面对着严重的挑战。
抑制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发挥。由于每个国家的自然条件不同,发展的阶段不同,人们的认识水准不同,造成了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也会产生不同,新贸易壁垒使我国在一定程度上的劳动力成本低优势难以发挥,进而是我国在国际贸易当中受挫。
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出口的产品有其我国的特征,由于我国属于劳动密集型国家,自然而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就会相对来说要多很多,再加上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较低,面对纷繁复杂的产品标准高门槛,我国基本上束手无策,使我国有些产品远远落后发达国家的要求,最后导致其国际竞争力下降。我们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纺织品、机电产品受新壁垒影响最严重。
三、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新壁垒的措施
(一)宏观方面的措施。(1)构建一个应对贸易新壁垒的防预体系。我国已经在一些领域采取了果断措施,例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也收到了未曾想象的效果。但是,由于新贸易壁垒不断出现,这些措施在应对新贸易壁垒时还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新贸易壁垒防预体系。这个体系要与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体现有效性和可行性。(2)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国际标准化是站在国际的角度上,一种通用的产业标准。它是反映了国际先进的科技水平,先进的国际水平与较高的质量水平相对应,已经形成了一个国际共识。它对贸易争端起到了一定的参照和指导作用。采用国际标准的实施,避免本国的标准与世界标准脱钩的问题,对经济的发展在便利性的基础上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更容易了解市场需求,打破国际贸易壁垒。(3)建立一套完整的贸易壁垒调查制度。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制定与实施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它是一套完整的制度,对可能采取贸易壁垒的国家政府一点宽容的余地都没有,具有很强的威慑力。使其在制定相应的措施前,必须仔细考虑面临的国际环境,贸易壁垒调查要时刻铭记于心,这样使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的意识增强,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潜在贸易壁垒的产生。
(二)微观方面的措施。(1)制定科技兴贸战略,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新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非常的强,这就要建立健全新产品研发机构,通过科研的力量使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使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提高,随着新贸易壁垒措施要求越来越苛刻,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适应新环境是一条非常明智的道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溶于产品为一身,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采取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开拓新市场。由于各国的国内现状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对进口产品的检验标准也不是统一的。所以就造成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性。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第一要务之外,还要努力开拓新市场,第一时间对市场进行多元化格局,避免依赖性过于严重,某一个国家市场关闭,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3)转变经营观念,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走出去”的战略接下来是很多国家坚持的战略。有条件的企业一定要敢上,时机成熟的企业要大胆“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可绕过国外各种贸易壁垒,使我国产品真正进入国际市场。
结束语:我国外贸企业必须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去抵抗外贸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经济带来的压力,坚持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外贸环境,同时,外贸企业要随时洞悉国际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各项产业的结构,力争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心全. 当前国际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及对策[J]. 中国检验检疫. 2004(12)
【技术贸易壁垒】推荐阅读:
论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当代国际贸易09-19
绿色贸易壁垒论文07-10
绿色贸易壁垒特点法律06-24
国际技术贸易复习题05-31
贸易地理论文05-25
贸易新闻05-26
论传统贸易05-29
环境贸易论文06-09
贸易实务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