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影子银行风险(共8篇)
秦岭
【关键词】美国;“影子银行” 【全文】
对于此次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诸多分析和批评中,“影子银行”受到的关注不亚于传统商业银行。“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包括投资银行[2]、对冲基金、抵押贷款经纪人或发起人、证券化载体以及其他私人资产池,又被称为“平行金融体系”(parallelfinancial system)。资产庞大的“影子银行”机构,提供丰富多彩的金融产品和理财服务,活跃于全球资本市场,以智力密集著称。本文以美国为例,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所在及监管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
一、“影子银行”的风险
2008年6月9日,时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现在的美国财政部部长蒂姆·盖特勒,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了一篇名为《减少动态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Reducing如temic Risk in a DynamicFinancial System)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
“在此次繁荣期间,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商业银行系统之外的资产所占比重大大提高。这个非银行金融系统变得非常大,在货币和资金市场上尤其如此。2007年初,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结构化投资工具、拍卖利率优先证券、可选择偿还债券和活期可变利率票据的总资产值已经达到2.2万亿美元左右。通过第三方回购隔夜融资的资产增加到2.5万亿美元。对冲基金持有的资产增加到约1.8万亿美元,原五大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达到了4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最大的五家银行持股公司当时的总资产只有6万亿美元多一点,而整个银行系统的总资产约为10万亿美元。”[3]
上述文中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就是指“影子银行”。在美国经济繁荣(或者说泡沫积聚)期间,“影子银行”设计出各种结构复杂的证券化融资产品,打包出售给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或投机者),其迅速膨胀的规模几乎能够与传统商业银行平起平坐。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表现脆弱,曾经傲视资本江湖的五大投行在半年内或被收购,或破产,或被迫回归商业银行;三分之二的对冲基金倒闭,到2008年第四季度,资产价格的下跌和赎回使对冲基金的资产缩水一半以上。[4]
金融危机中的脆弱表现暴露出“影子银行”的个体性风险。首先是过低的自有资本金率。借助高杠杆率,“影子银行”往往只需要很少的资本金,其在高风险投资领域获得辉煌的业绩,甚至向投资者允诺其高超的投资策略能够带来“绝对回报”,使得自有资本金过低的风险不为人们所关注;而一旦市场出现流动性紧缩,充足的自有资本金正是金融机构缓冲外部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次是产品及交易与基础资产状况脱钩。金融衍生工具、产品和市场是“影子银行”长袖善舞的平台,但是金融创新只有基于盘活基础资产并分散风险从而提高市场效率时,投资者能够根据基础资产的状况判断其衍生品的价值,衍生品才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影子银行”设计出的众多衍生品和交易方式,却与基础资产的联系越来越少,产品的供需都呈现“泡沫化”。一旦泡沫破裂,投资者恐慌性地抛售就对“影子银行”造成类似银行挤兑的风险。
“影子银行”的个体性风险加上其迅速膨胀的规模,成为引发美国整个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因素。首先,“影子银行”业务的高杠杆性需要引入众多机构投资者,并依赖于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机构投资者如传统商业银行为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传统业务之外的经营收益,为“影子银行”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但是当“影子银行”突然出现个体性风险时,已经进入“影子银行”高杠杆投资中的银行资产就不再安全了;而机构投资者不能独善其身,意味着整个金融体系都将面临风险。1998年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给市场带来过这方面的教训。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系统性风险更是成为监管者的噩梦。其次,“影子银行”从事的类似银行“零售”业务也是造成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原因。以“拍卖利率证券”(Auction-Rate Securities,ARS)为例。ARS是1984年由雷曼兄弟公司设计出的一种金融产品,通常由美国地方政府、共同基金、医院,以及为学生提供贷款的机构发行,华尔街各大投行是它的承销商。虽然是将资金长期借贷给借款机构,但投行等券商向投资者承诺可以随时变现,并且投资者能够获得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的收益,[5]因此,众多机构及中小投资者也都对ARS青睐有加。这种业务既满足了出借人随时收回借款的愿望,又满足了借款人得到长期借款的需求。如果不考虑资金与证券之间的区别,对于投资者和融资者而言,这与商业银行吸收短期存款、发放长期贷款的业务没有本质区别。即便一向以小范围高端私人客户为投资者的对冲基金也具有“零售化”(Retailization)倾向。所谓零售化,主要指间接意义上的,因为对冲基金基本涵盖了所有私人资产池投资业务,[6]其大量投资于退休基金(Pension Funds)、大学、捐赠基金(Endowments)及慈善基金(Charities),使得私人资产池与大量本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对冲基金投资者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发生联系。也就是说,由于对冲基金在投资中扮演了“基金的基金”的角色,中小投资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对冲基金的投资者。而投资者范围越广泛,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就相应越大。
引用IMF在2009年2月发表的报告《危机的首要教训》中的表述,“影子银行系统”对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监管当局对于这些机构所从事金融业务及产品的杠杆程度和风险集中度却存在着重大的信息缺口。[7]也正如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所质疑的:既然“影子银行”业务与银行相近,危机中与银行一同受到救助,就应当受到与银行相同严厉程度的监管。[8]但是至少危机发生之前,“影子银行”从未像传统商业银行一样受到美国监管机构的“关注”。
二、“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现状
如前文所揭示,“影子银行”业务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具有功能上的相似性,却并未受到美国银行法律制度的约束。
稍加留心,我们便能发现,“影子银行”业务与银行业务最为相似之处便在于“短融长投”。但是银行的“短融长投”其风险主要在于投资形成呆坏账,然而这种风险对于银行经营的威胁受到银行必须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的限制;对于储户权益形成的威胁,由银行参加的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保障。除非出现大规模挤兑及银行间资金拆借的流动性障碍,正常情况下银行能够控制其业务风险;如果出现银行不能满足储户随时提取存款的要求的情况,必然是因为银行已经处于破产倒闭的边缘。但ARS类的证券投资者如果不能变现自己持有的证券时,作为承销商的投行或其他券商可能仅仅是出于流动性的困难而甘愿损失交易带来的佣金而已,最糟糕的情况也莫过于因为投资者的起诉而受到罚款,吐出获利。[9]同样性质的债权,美国银行的债权人受到存款保险和政府担保的双重保护,ARS类的债权人却只能通过诉讼实现自己的权益。这种权利保护上的差异,现在看来竟然仅仅取决于投资者是投资于商业银行还是“影子银行”。
另外,虽然“影子银行”中的投资者权益能够被定义为证券,却只受到极少的证券法律监管。
先来看看“影子银行”的首要成员投资银行的法律监管问题。自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Gramm-Leach-Bliley Act),投资银行便经由银行控股公司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监管方面,1940年《投资公司法》第3条对“投资公司”的定义中豁免了投资银行;当投资银行为商业银行控股或是经由全能银行开展投行业务时,可以按照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3条的规定取得作为“经纪人”或“交易商”的豁免。
“影子银行”的核心成员对冲基金也总是能够从美国的证券监管法律中得到豁免和除外。例如1933年《证券法》规定,公开发售的证券必须经由SEC主导的注册程序才能正式向公众销售,但是非公开发行的证券满足一定要求后便不必披露相关信息。需要满足的要求集中于对投资者的限定上,如合格的投资者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自然人,自然人投资者至少拥有100万美元的净资产,或者至少拥有20万美元的个人年收入或30万美元的家庭收入(美国当年人均GDP为5 000美元)。虽然根据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情况,SEC不断提高投资者进入对冲基金的门槛,但是正如前文所分析的,投资者的限定并不能够阻止风险的扩散。但是对冲基金仍得以从1934年《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中得到相关信息披露的豁免和排除。
美国金融监管法律以其周密和发达著称,却疏于对“影子银行”进行制度约束,并非是没有因为缺乏足够和有力的理由。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美国法律对“影子银行”一直“善意漠视”的主客观原因所在。
主观上是因为“影子银行”的业务被认为有利于金融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投资者。包括在保持和提高市场流动性,通过发现和矫正失真的市场价格来维护资产的真实价值,以及通过灵活的投资组合策略为投资者带来“绝对回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虽然金融危机使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的呼声空前高涨,但更为熟悉金融规则的监管部门却并未因此作出明确表态,因为他们担心对极富生命力的“影子银行”加强监管,会遏制他们引领金融创新的热情,而金融创新不仅帮助美国继续领跑世界经济,而且帮助美国在此次危机中获得全世界的“支持”—虽然支持者是不得已而为之。
客观上是因为存在法律监管的实际困难。例如,税收这一“向飞速转动的轮子中掺入沙子”的政策,因为避税天堂(tax havens)能够为“影子银行”离岸组建和利润转移提供诸多便利而失效;如果对“影子银行”施行更为严格的注册程序,提高信息披露的要求等,可能会造成“影子银行”的大幅萎缩,因为绝大部分私人投资业务对相关信息的保密性要求很高,并且信息的不透明也是私人资产池获取所谓“绝对回报”的技术需要。现存制度的设计缺陷,使监管部门难以有效获得必要信息从而对“影子银行”的业务风险进行监控;同时由于“影子银行”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富有挑战性的业务性质,吸引了大批金融业界的精英,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能力差距也成为加强监管的现实阻碍因素。
三、加强“影子银行”监管
“影子银行”遍布全球,美国只是“影子银行”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所以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并不能仅限于对美国范围内的讨论。金融危机反映出加强“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现有的监管制度缺陷主要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的产品面临不同的监管规则和制度,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即使从事同类业务,也因为监管机构不同,受到监管的标准高低不一,加上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不足,为监管套利创造了空间。”[10]针对“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重点应当在于控制其行为的风险性,包括业务模式的个体风险性与系统风险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内部控制,降低个体性风险
首先,提高“影子银行”自有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影子银行”们擅长高杠杆操作,因此自有资本金通常较低;一旦出现流动性紧缩,“去杠杆化”的过程就会将“影子银行”们拖下深渊,而提高最低资本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杠杆率。监管机构可以根据“影子银行”的业务规模来确定其是否具有系统重要性,对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投行、对冲基金、其他私人资产池,均应明确相应的资本金和流动性要求,并且建立严格的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检查制度。这种要求与传统商业银行的标准应该有所差异,因为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是金融行业的合理原则,如果法律规定“影子银行”满足与传统商业银行相当的资本金和流动性要求,意味着投资于银行与非银行机构风险相当,却要求非银行机构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这反而会鼓励投资者的道德风险。
其次,明确“影子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正是因为缺乏对“影子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使得其风险的出现显得猝不及防。监管机构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就无法了解和控制“影子银行”的个体风险。这里的信息披露对象是指监管机构,披露内容则应当涵盖所有与机构本身、产品本身和交易方式相关的信息。机构信息的披露由机构注册地主要负责管理,经由特定的渠道即时或定期进行公布;产品和交易方式的披露由初次发售产品所在地负责管理,监管机构有义务为“影子银行”提交的产品和交易信息保密。评级机构秉持独立、公开、透明的原则对产品和交易方式进行评估,监管机构保持对评级机构的监督和评价。
(二)加强外部合作,降低系统性风险
首先,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机构的全球合作。“影子银行”之所以具有金融系统重要性,正是因为其业务范围的全球化。资本为追逐利润而生,在追求高利润回报的“影子银行”眼里,只有利润多少,没有国界之分。美国的次贷危机能够迅速传导至全球金融体系并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与“影子银行”的全球性存在密不可分。谋求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全球合作,重点在于建立一套各国政府都能够接受的监管标准,并可发布具体的监管制度设计指引供各国参考。为了降低各国国情差异和利益冲突导致的协调难度,指引只供各国政府参考,不应附加强制性要求。监管标准的核心在于各国有义务向特定的国际性金融机构定期提供相关信息,而此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职责在于对各国信息进行分析,向各国反馈汇总和分析的情况,提示风险,提出建议。为了达成上述目标,也可以通过签订国际合作协议的方式进行,保证各国提供和交换信息的权利义务受到监督。
其次,加强对“影子银行”离岸经营的监管。离岸注册和转移利润的便利,使得对“影子银行”们原本松散的监管更加接近于真空状态。诸多小小的离岸金融中心成为避税天堂,但“影子银行”实际经营所在地的政府不仅在税收方面损失巨大,监管方面更是“鞭长莫及”。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强烈呼吁关闭离岸金融中心,除了打击毒品犯罪洗钱以外,上述原因是很重要的理由。但是离岸金融中心并非只是违法者的天堂,作为巨额资金的中转站,成为离岸金融中心促进了那些没有更多土地和劳动力、以至于不能获得足够的直接税收的地区的发展,而且其中一些地区还培养了国际金融领域的高端专业技能。因此,以消灭离岸金融中心的方式代替有效的法律监管,可能并不值得提倡。对“影子银行”离岸监管的难度关键在于税收信息的获得方面,如果能够达成一个各国通用的标准化税收信息协议,允许(或要求)税务机关共享信息,可以更加合理和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负责任的离岸金融中心已经在实践这种方法,如百慕大和巴巴多斯。
(三)控制“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其他制度安排
包括建立各国监管机构人员的国际培训体制,提高监管者的业务能力;要求或建议各国以法律确认的方式建立金融咨询服务体系,使金融衍生品的潜在投资者在投资前能够了解投资产品的基础和风险,而不仅仅是可能的收益;建立金融消费者保险体系,可以强制性要求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参加相关保险;等等。
四、结语
如果回顾美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与金融危机中提出的加强监管需求,再次印证了这种互动性。秉持规避性创新诱因理论的凯恩(E.J.Kane)认为,当外在市场力量与机构内在要求结合,寻求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的时候,金融创新就会产生。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并使政府的货币政策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时,就又会产生加强金融监管的要求。[11]可以预见,因为危机而启动的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的措施,今后还将继续面临金融创新的挑战,并在挑战中不断完善。
【作者简介】
秦岭,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本文取最广义的“投资银行”定义,即所有从事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参见Robert Lawrence Kuhn,Investment BankingThe Act and Science of High-Stakes Deal mak-ing,New YorkHacpec&Row Publisher,1990.http200808***13.shtml
一、我国影子银行风险解析
影子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并不是系统自身, 而是来源于社会总体的金融系统以及储蓄系统。
1.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所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挑战
(1) 影子银行体系经由金融稳定的渠道能够对货币政策形成一个系统的影响。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运作模式能够对金融机构的整体体系的运营、金融市场当中的资产总质量等各项指标产生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扮演最后救助人的央行对金融机构的挽救举措和在事后所采用的数量宽松等各项措施极有可能会影响中长期的货币政策以及通货膨胀。
(2) 影子银行体系能够形成对货币调控当中的中间指标以及最终目标的重大挑战。第一点, 从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出发, 在基础货币当中, 商业银行体系中所存在的超额准备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当影子银行体系呈现活跃或者是隐蔽行为时, 必将能够使整体社会体系当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将会对基础货币的调控以及货币供应量调控产生潜在的影响。第二点, 目前, 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才刚起步, 在中介指标上采用的是货币的供应量, 但是当前所实行的货币口径的分类却很难全面的对流动性方面的真实水平以及规模进行涵盖。最后一点, 从最终的目标出发, 影子银行所创造出的各种金融资产价格以及流向应该成为央行的关注焦点。
(3) 影子银行体系能够对货币政策的工具效果形成直接的冲击。实际上, 货币政策自身在外部市场的时滞时间是较久的, 很难对效果做出评定, 加上目前社会融资的行为出现较为严重的“脱媒化”现象, 更加使对货币的信贷规模的总体控制减弱。再者, 影子银行的系统内创新所产生的金融资本实际上就是为了规避风险与追求暴利模式的一个产物, 它的实际价格利率会形成对官方所公布的政策利率的重大干扰, 导致货币政策意图在传导上的扭曲。
(4) 影子银行同资本价格间的相互关系使货币调控政策难度加大。影子银行所创造出来的信用形成对金融产品以及资产的最终需求, 这同资产泡沫的出现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对影子银行所创造出来的信用总体规模以及影子银行对资产价格形成的推动作用做出全面判断, 并科学的推测资产价格的繁荣局面以及资产价格破灭后对实体经济以及设计流动性的整体水平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这些都是目前对影子银行风险进行监控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2. 影子银行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导致了社会整体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
当前, 欧美等发达国家中的四大储蓄货币的总量非常大, 占到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数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在金融资产量的占有比上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货币的供应总量方面保持的增长速度保持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这些数据表明了, 虚拟的经济总体规模以及高于实体经济的总体规模, 这样就不能稳定的保证货币以及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二、规避影子银行风险的策略
1. 完善金融法律监管体系
目前, 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影子银行风险, 因此需要尽可能早的建立起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形成整体的系统来对银行作出规范, 同时, 应避免政府监管的盲点, 针对影子银行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的各项监管条例, 实现政策的透明化。
2. 对影子银行总体规模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
目前, 影子银行的风险问题也已经日益突出, 推动金融体制进行改革, 打破金融的垄断行为, 同时, 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贷款利率, 简化服务手段, 把金融改革引入正规, 在这个过程中, 对影子银行总体规模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无疑使当前较为理智的做法。
3. 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整体运作机制作出界定
目前, 我国银行业内的专家还没能对影子银行的整体概念作出界定, 因此, 就无法对影子银行进行标准的明确设定, 这将直接导致后期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不完善。对影子银行概念的界定需要尽快解决, 并把归属于影子银行的内容全部纳入监管的范围中。再者, 对影子银行信息与数据的收集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 对影子银行的外延进行界定, 从而获得具体数据、辨别影子银行的机制应该作为研究与制定影子银行相关政策的重要前提。
4. 将影子银行整体系统纳入到监管中
针对当前在金融控股的公司中存在着业务交叉的情况, 需要在金融业务和功能机构两个方面进行同步监管, 针对不同的金融业务与功能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进行监管, 面对具体问题时则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操作管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监管工作者不能只是关注对功能机构进行监管, 还应该关注金融产品相互之间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杠杆式的风险放大过程。在对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防控方面, 要注意在监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重视场外的交易, 对影子银行中的披露运行程序进行明确规定, 以提高产品透明度, 使监管范围作为无死角, 缓解银行与投资者之间所存在的不对称信息的现象。
5. 对过高的杠杆率进行控制调节, 减少风险的源头
在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前就一致保持着非常高的杠杆率, 2008年年初, 雷曼兄弟的杠杆率甚至达到了32。在高杠杆率的影响下, 一旦外在环境发生不利变动时, 必将导致金融资产的总价值发生大幅度的缩水现象, 影子银行所涉及到的各金融机构很难不被卷入其中。为了规避影子银行倒金字塔式的根基不稳的发展模式, 影子银行的监管机构需要对其体系内的自有资产比例进行监管, 控制高杠杆率。因此, 需要专门设定相关监管部门, 对影子银行中存有的实际资产总价值与运作所产生的总收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客观评定, 从而规定出合理的杠杆率水平。
6. 构建影子银行救助与保险制度
不但要制约影子银行过度快速的发展, 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机构的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妥善处理使社会资金能够在金融体系内进行合理的循环流通, 避免出现因影子银行的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整体系统性的冲击, 其中需要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把中央银行业务内的贴现窗口进行开放或者是汲取国外在对应的存款保险领域内的成功经验, 推动我国影子银行的阳光化发展。
总结:金融危机爆发后所暴露出来的影子银行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些年来, 我国金融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问题, 如通货膨胀率一路走高, 银行采取银根紧缩措施导致中小型企业资金缺失, 大量资金涌出银行负债体系投入到实体经济中等问题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所面临的影子银行风险, 中国银监会更是将影子银行列为中国银行业的三大风险之一。因此, 必须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做出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威.中国式“影子银行”[J].南风窗.2012 (23)
[2]贾俊生, 杨传霄.影子银行的运行特征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2 (22)
[3]李昊轩.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2 (29)
目前,影子银行较被认可的定义是“从事信用中介的非银行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于2012年11月发布的《2012年全球影子银行监测报告》中统计,截至2011年,全球影子银行体系资产规模增至67万亿美元。社会融资总量口径下的影子银行相关项目并未全部覆盖银行理财、信托公司、券商资管等其他非银主体所提供的信用,如果将“信用中介”的内涵也扩展到针对同业机构的信用行为,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在30万亿元的水平。
影子银行事实上是市场化融资的代名词—非银行机构利用金融市场获取资金进而行使信用中介职能。从海外围绕影子银行的焦点问题来看,很大部分是对其所依赖的批发金融市场融资(同业市场)不稳定性的担心。同业负债的脆弱性会加大体系流动性风险,而由于其非连续突发和非线性传染的特点,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很难单纯依靠计提资本等传统方式来完成。
影子银行阴霾渐进?
影子银行问题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与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和信托业近年来的飞速扩张有关,各类机构创新业务的开展几乎都以跑马圈地式的野蛮生长为特征,粗放经营和逃避监管约束的本质也因此而饱受诟病。国内外影子银行其实存在较大区别,海外影子银行融资高度依赖同业市场,并且高杠杆特点突出。国内类影子银行机构最根本的负债来源是储蓄资金,并且杠杆程度非常轻。但二者存在着共同的问题—负债的稳定性状况堪忧。
具备影子银行相似风险点的其实是银行表内同业往来业务,但“表内”二字障目使得市场忽略了真正的风险,这一监管盲区比影子阴影更应令人担忧。
影子银行去向何方
围绕影子银行的主要争议目前集中在三点:第一,以银行理财为代表,产品和投资标的期限错配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问题;第二,“资产池”模式下滚动发行产品导致的“庞氏骗局”嫌疑;第三,所投资资产的安全性问题。
因为银行理财采用了借新还旧式期限错配的操作模式而将其归为“庞氏骗局”范畴有失公平。期限错配的运作模式本身无可厚非,核心问题聚集在流动性管理层面。银行理财资产池内确有真实资产,预期收益率也未明显高估。影子银行真实风险当低于市场普遍担心,但舆论压力和群体恐慌可能倒逼监管在政策力度上大幅加码。
资产池直接/间接持有的各类资产的安全性也是市场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资产池采用集合运作,单个产品无法追踪具体投向,一旦资金最终流入了高风险区域,例如一些媒体报道理财资金通过信托进入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高风险收益的资产若出现违约,造成理财产品亏损事件发生,可能引发储户恐慌性赎回的问题,产品无法滚动续作将带来全面的流动性危机。
上述担忧不无其合理性,资产池扩容和高收益标的的增长无疑会提高整体的违约风险,但难以忽略的事实是:银行理财业务的真正扩张其实仅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即使是在监管未禁止直接投资信贷资产的时期,对投资对象的要求也是在银行表内优质客户资源的范畴。换一个角度来说,截至目前各家银行自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都未出现真正的违约事件,而表内贷款则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呆坏账记录,问题资产留存表内以拨备覆盖等方式逐步化解处理显然要比暴露于理财资产池更为经济,在市场尚无违约发生的环境下,产品出现兑付问题所带来的声誉损失和可能的监管惩罚对任何一家银行来说都将难以承受。
阳光下的“影子”
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问题的关注其实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影子银行的管理问题“宜疏不宜堵”—体系得以发展至今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休戚与共。从截至目前央行和银监会的举措来看,也基本延续了这样的调控思路,对比担心影子银行收缩更应为投资者所高度重视的,当是央行为此可能采取的长时间收紧流动性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按照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影子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
摘要: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在金融脱媒、资金脱媒的不断演进中迅速发展起来,尤其各类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的信贷类产品等创新性影子银行不断发展壮大。然而,金融市场的监管却没有及时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经营不规范、风险不可控等问题仍然存在,极易沦为为不法分子清洗黑钱的通道。本文对我国影子银行的洗钱风险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研究;洗钱风险
一、影子银行基本内涵
(1)涵义
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 System)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McCulley)在美联储年度会议上首次提出,他认为影子银行是“从事银行业务却没有收到政府监管的各类实体的活动之和”,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准银行体系”,指出影子银行不仅仅指代一个独立的金融机构,还包括一系列可以替代传统银行业务的部门或金融工具。目前,较为权威的定义是由国际金融理事会提出的定义:“在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组织实体和业务活动”,涵盖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金融公司等。
在我国,影子银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副主任袁增霆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指银行理财部门中典型的业务和产品,特别是贷款池、委托贷款项目、银信合作的贷款类理财产品”。该研究所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07号)对国内的影子银行给出较为完整的界定,即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督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1]。
(2)特点
1、交易模式采用批发形式。商业银行的零售模式以强大的资金支持满足不同的贷款需求,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整体违规概率趋于下降;影子银行的批发模式是汇集多方资金去满足某一个人、企业或组织的资金需求,其违约率与商业银行相等,但由于所占资金量的扩大而可能导致违约金额上升。
2、场外交易不透明。影子银行对其结构复杂的产品公开披露的信息较少,在运作过程中使用了多层次的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多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大都在柜台交易市场进行,信息披露制度很不完善。
3、使用较高的杠杆率。影子银行长期处于监管之外,又不具备商业银行那样丰厚的资本金,却具有和商业银行类似的中介功能,因此影子银行在融资贷款过程中使用较高的杠杆率,放大其可贷资金规模,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
(3)分类
本文从监管部门管理的角度出发,按监管的力度强弱将我国的影子银行分为三个类别:一是从事增信或抵押类金融业务,如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担保公司、私募基金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二是具有以银信合作式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银行表外业务,如银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等;三是广泛的民间金融借贷业务,如商会、互助基金、P2P网络借贷等。
二、国内影子银行监管情况
(1)增信或抵押类金融业务
从事增信或抵押类金融业务的影子银行,我国已通过分业监管的模式对其做出了相应监管,如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已纳入反洗钱监管范围,这些机构执行反洗钱政策和制度,履行反洗钱职责,业务运转相对良好,风险相对较小。而担保公司、私募基金公司等尚未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关联暂行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由各省市政府确定监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辖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准入、推出、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并向部际联席会议报告工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进行自律管理,实现准入登记制度,按规定向基金业协会报送基本情况,而私募股权基金则由证监会负责监督管理。
(2)银行表外影子银行业务
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两种,一种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应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属于表内业务;另一种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其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属于表外业务,可计入影子银行。我国适用于金融业的反洗钱法律法规是银行表外理财产品的监管依据,但缺乏针对性,目前还没有对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制定专门的反洗钱规章制度。
(3)民间借贷金融服务类影子银行业务
此前,民间借贷长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行业发展良莠不齐。7月人民银行联合有关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和网络小额贷款)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三、影子银行洗钱风险分析
(1)增信或抵押类金融业务洗钱模式
1、担保公司。一是将非法资金注入融资性担保公司,通过黑白混合,利用中介融资机构不仅实现清洗黑钱的目的,还能获得收益。二是洗钱分子注册成立“空壳公司”,由洗钱集团控制的担保公司为其做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利用一系列的虚假信贷资料和评估证明材料骗取银行信贷资金,再通过提前还贷等手法将资金洗白。
2、私募基金公司。一是由几个合伙人把资金聚集在一起以工作室或投资咨询公司的形式组建“黑私募”,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资金来源不正当,但“黑私募”一般不会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也很少关心合伙人的资金是否合法。如果“黑私募”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证券公司通过一般的身份识别很难判断客户是否拥有私募资金,也难以判断客户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二是借助信托公司发行阳光私募基金。信托公司虽然已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但对阳光私募基金在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分析判断等方面仍然存在缺陷,例如信托公司缺乏信息技术手段识别利用虚假证件与私募机构签署理财合同的客户,不了解客户资金的真实来源和银行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无法判断阳光私募受益权转让的合法性等。此外,私募机构可能与客户合谋通过违规交易获取非法利益,并反复操作清洗黑钱,或通过关联交易将资金隐蔽地转移给第三方,实现利益输送[2]。
(2)以银信合作式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银行表外业务洗钱模式
1、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一是银行在代销信托计划过程中,只在销售前期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而在关系存续期间,缺乏持续跟踪识别,从而为不法分子通过合法化的外衣购买到高利率产品提供了便利通道,使其既获得了高回报,又达到清洗非法资金的目的。二是银行为盘活不良资产,实现资产优化,在打包、再打包转让一些信贷资产的过程中,缺乏对跟踪者的了解,给洗钱分子可乘之机。三是在银保合作业务中,洗钱分子将大量非法资金投入理财产品,一般青睐于投资收益型加保值型保险,并在短时间内频繁投保、退保,通过小损失大清洗的方式,实现洗钱目的。
2、委托贷款。在委托贷款业务中,一些银行对借款人资格审核不严、对贷款资金来源了解不清、用途监控不严,可能存在洗钱风险。一是银行违规接受社保资金、企业年金、财政预算外资金、工会经费、住房公共维修费等单位委托人办理的委托贷款,导致资金来源不合规;二是借款人利用委托贷款向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的行业或不达标的企业、项目投入资金,导致资金使用不合规。
(3)民间金融借贷业务洗钱模式
1、P2P网络借贷。一是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准备金采用垫付模式,但由于信息披露等相关制度的缺失和监管缺位,风险准备金的来源和用途没有明确的披露,极易暗箱操作。例如,股东或投资人将黑钱注入风险准备金中,平台很难追踪其资金流向;犯罪分子也可能将洗钱上游犯罪资金,如贪污贿赂、走私等所得资金进行放贷。二是借款人实施恶意诈骗,以网络融资为幌子,通过伪造各类证件在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布借款消息,拿到资金后,借款人立刻人间蒸发。三是借款人非法集资。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者未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客户”,未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资金来源及其提交、发布的借款信息真实性履行核查义务,借款人可以趁机在平台上以多个虚假借款人的名义发布大量虚假借款信息,向不特定人群募集资金,甚至直接将非法募集的资金放高利贷赚取利差,这种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缺少相应的行业准入、经营管理制度约束,交易手续简单、程序不规范,内容不公开,基本上靠一张借据来保持借贷关系,且没有相关的身份识别程序,对资金来源、交易目的及交易受益人等也没有进行审查,一定程度上洗钱分子获取高额回报提供了便利。
四、影子银行产生洗钱风险的原因
(1)反洗钱监管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监管制度缺失。我国金融业实行分行业监管,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一行三会”各司其职,但对界定不明确的影子银行和某些业务交叉环节的监管却无法可依,如第三方理财、非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民间借贷等。二是监管主体缺位。部分影子银行机构有主管部门,但监督主体缺乏完善的反洗钱管理办法,形成监管真空。例如,银行由表内移到表外的业务也具有影子银行的功能,但至今未出台专门的反洗钱规章制度;典当行由商务部、公安部管理,但监管主体未明确规定该类机构的反洗钱义务。
(2)行业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
部分新兴行业机构内控管理相对薄弱,经营不规范情况突出,公司治理不合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偏离主业,发展合法经营范围以外的高风险、高收益业务,参与非法集资、违规经营等风险事件,业务偏向“异化”,部分担保机构在账外挪用客户保证金,或利用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于高息放贷和洗钱风险领域。一些私募基金、信托、担保公司在巨大经营利益驱动下,吸收大量资金的同时,对资金来源、性质的甄别能力有限,忽视了业务的合法合规性,对客户的资金来源缺乏深入调查,产品销售环节存在洗钱风险[3]。
(3)客户身份识别制度落实不到位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对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如信托)在身份识别方面作出了一些规定,但开展这些业务的机构基于维护客户隐私和吸纳客户的考虑,在完成基本的客户身份识别后,并未深入了解客户的身份背景和职业信息,尤其当前私人银行运作模式盛行,商业银行基于维系客户的角度考虑,未做到强化的尽职调查,甚至迎合客户需求,采取简化的身份识别程序,存在反洗钱工作漏洞。
(4)资金来源去向缺乏控制
交易的隐蔽性特点为影子银行成为不法分子的洗钱工具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是信息披露不完善,不利于核查真实交易。影子银行进行的交易往往不透明,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鲜有公开的、可以披露的信息,不法分子通过合法业务将非法所得转变为形式上的合法财产,影子银行机构可能超出合法业务范围进行非法集资等活动,再通过合法业务清洗募集资金;二是产品结构的复杂性使资金来源去向难以掌握。影子银行的产品设计往往比较复杂,在运作过程中使用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工具和信用中介工具,真实的资金关系难以掌握,资金的来源去向监测困难,为不法分子进行隐蔽交易提供便利。
(5)从业人员反洗钱意识比较薄弱
一是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的影子银行,如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业务人员还存在缺乏反洗钱风险意识的问题,没有对反洗钱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财务公司领导层普遍认为,“内部银行”不会发生洗钱行为,成员单位不可能出现洗钱风险;信托公司更多关注的是项目的收益性高低,对反洗钱法律法规和洗钱风险的认识比较淡薄,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一线人员反洗钱专项培训机会极少,识别洗钱风险的敏感性较差。二是尚未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的行业,如私募公司、P2P网络借贷则担心履行反洗钱义务会影响到与客户的关系,限制业务发展,从而降低效益,因此这些行业主动配合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意愿较低。在日常业务中,这些行业工作人员担心的`是资金安全和效益问题,考虑更多的是业务风险和操作风险,而不顾及或较少顾及洗钱风险防范,容易使从事行业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
五、建议和对策
(1)健全反洗钱相关法律制度
一是出台高于部门规章的行政法规,遵循反洗钱法确立的“一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原则,进一步明确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影子银行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反洗钱职责以及影子银行各行业应当履行的反洗钱义务,分行业深入推进反洗钱监管制度。二是对已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的行业,人民银行应适时出台相关反洗钱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落实当前影子银行体系客户身份识别、大额可以交易等制度;对未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的行业,遵循有序推进、差别监管的原则,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反洗钱监管要求,逐步将其纳入到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范畴。三是充分发挥影子银行各行业协会在反洗钱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本行业机构之间的协调作用,妥善引导影子银行各行业协会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制定行业反洗钱指引等措施,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协调监管的潜力,完善和补充反洗钱工作机制[4]。
(2)实施影子银行差别监管
根据影子银行各行业的业务特征和反洗钱履职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实施差别监管。一是对于有金融机构参与的影子银行业务,如银行表外理财等业务,参与的金融机构具有相对完善的反洗钱内控制度,在现有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反洗钱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二是对于非金融机构参与的影子银行及影子银行业务,如民间借贷等,应采取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政策,开辟多种投资渠道,使民间金融体系转型为新型金融机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资金的供求矛盾,还可以压制地下钱庄等非法机构的生存空间;三是对于无实体经营场所的影子银行,如P2P,应建立网络借贷平台的准入审批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加强资金交易监测,抵御洗钱风险。
(3)加强行业内部管理
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影子银行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风险监测体系,充分考虑洗钱风险和防范措施,将反洗钱制度嵌入业务流程中,引入反洗钱专项审计制度,为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二是强化反洗钱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客户身份识别作用,有效落实账户实名制,认真收集、核对并记录客户的身份信息、资金来源、资产状况、交易对手、担保人、受益人等证明材料;切实开展客户尽职调查,运用多种措施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去向、经营状况、身份信息更新等情况,整合资源重点加强对高风险客户和高风险账户持有人的监控,完善客户身份识别的措施和流程,深入了解账户和交易的实际控制人、交易目的及交易背景,切实提高客户身份识别工作质量。
(4)提高从业人员洗钱风险防范意识
一要树立正确的洗钱风险防范意识,正确认识大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克服利益至上的思维习惯;二要积极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开展反洗钱知识普及及宣传工作,提高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要盲从银行理财产品、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合理选择投资及获取资金的渠道,防范洗钱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我国影子银行的界定及统计分析框架研究[J].海南金融,(11).
[2]潘文娣.信托和公司服务提供商行业洗钱风险研究[J].海南金融,2014(2).
[3]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反洗钱处.我国影子银行洗钱风险分析及监管对策[J].中国反洗钱实务,2014(4).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传统银行的一些功能正在被“影子银行”吞噬,而其所带来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也伴随着风险的上升。
“影子银行”往往披着四件外衣:一是具有监管套利性质的业务。二是监管相对较少的非银行机构。三是建立在金融创新基础上的新业务。四是以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投融资机构。“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及其隐含风险已引起监管层注意。前任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将“影子银行”风险列为银行业当下三大主要风险之一。专家认为,“影子银行”趋于活跃正是缘于市场多元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金融监管和准入门槛过高。除了加强监管、设立风险防火墙,更重要的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推动“影子银行”阳光化。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影子银行”在不改变货币存量的情况下,增加了社会的信用供给。虽然它超出了传统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视野,但如果禁止其发展,会付出丧失金融效率的巨大代价,甚至会逼迫更多资金转入地下。当务之急,是加快发展银行之外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尽量搞报备,不要搞审批,增强金融体系活力,满足市场多元需求。
团队成员
课题成员:杨芳 白杨 范翰文 张文东 史晓霞 王得成 张宇涵
一、项目摘要
本文在对中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影子银行产生的三种原因,即金融创新、监管套利及信息不对称,并就影子银行所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阐述,指明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竞争,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紧密连接,并在极端条件上,风险将传染至商业银行,增大系统性风险。
同时,本文重点结合影子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实际,选取适当指标(总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股票、债券)来衡量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并通过实证分析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研究分析我国监管现状并指出监管不足,最终结合所得实证结论,创新性的提出监管建议,积极引导影子银行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按风险划分影子银行投资标的物,明确各类标的资产的投资比例和限额;严格监管商业银行资金流向影子银行体系,时刻关注金融体系稳定性指标;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功能监管模式的建立;加快推进中小商业银行的筹建,尤其是民营银行的建立,以替代对非正规影子银行的需求。
二、项目的立项依据(1)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化和金融技术的创新,全球金融业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我国,专业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系统中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和传统银行相对的,影子银行的概念产生了。
影子银行(shadowbank)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该概念由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董事麦凯利(Paul McCulley)于2007年最先正式提出。影子银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的迅速发展使其体系不断膨胀,改变了全球金融格局,自其诞生以来,就引起学术界和市场的广泛关注。影子银行被重视不仅来源于其对金融格局带来的变化,也来源于其风险为金融系统带来的不稳定因素。2008年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流动性风险和财务难题困扰着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很多巨型机构也濒临破产。在破产冲击下,连带市场股价暴跌并引致全球股市进一步下挫。同时,虚拟经济体的损失很快传导至各国实体经济,各国经济发展都受到了极大冲击,为应对危机、维护金融安全和市场稳定,各国纷纷出台金融援助计划和经济刺激方案,试图能转危为安。在这样的环境中,影子银行体系的过高杠杆率及过度创新为市场者所诟病,人们纷纷认为影子银行体系就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各国监管机构也加快了对影子银行体系全面监管的步伐,我国在面对影子银行业务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则,对其风险进行控制。
进入2013年,学术界对影子银行体系的认识已经较为完善,影子银行体系作为传统商业银行体系的补充机制,有利于多元化金融体制的建设,提高金融运作效率,而其监管在各国则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如何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的高效率同时控制风险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研究意义:
鉴于影子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以及其在金融体系中日渐提高的地位,我们有必要清晰地认识影子银行的风险和传染机制,以便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有的放矢的实施监管措施,同时,也要明确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一味打击和压抑影子银行的发展,在正确规范引导的同时积极防范可能的风险。本文深入探究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并做实证分析,这对于丰富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而本文最终提出的创新性意见也还可以为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以及金融当局的监管决策提供参考,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态势。(2)国内外文献述评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影子银行及其体系的定义、产生、风险、监管等各方面的研究更成熟,并且其研究重点主要是在影子银行体系对次贷危机的影响以及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措施上。
从影子银行风险的角度出发,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传统银行具备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等降低风险的保护机制,而影子银行的产品或工具却没有类似的风险防御机制。影子银行往往使用短期限的负债资金去投资风险巨大、流动性较差的长期资产,结构性就存在错配现象,这使得影子银行在面对“挤兑”问题时不堪一击。Zoltan Pozsar, Tobias Adrian, Adam Ashcraft, Hayley Boesky(2010)也认为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及运用较商业银行更具风险,其批发性质一旦遭遇资金供应的不足,影子银行系统的信用中介功能就会受到极大影响,从而引发类似“挤兑现象”的金融冲击,同时也会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导致金融系统整体上易受冲击。The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2010)在其2月的工作报告中认为金融危机是系统性问题,脆弱性随着市场内部不断累积,在影子银行系统中,杠杆高速增长、金融分层,导致金融机构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原来的对冲型金融系统逐渐演变成为投机型金融,最后又演变为庞兹骗局(Ponzi Scheme)。纽约联邦储备银行(2010)认为正是由于影子银行的期限和信贷转换促进了房地产泡沫。
从影子银行监管的角度出发,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认为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中期内影子银行系统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当危机缓解之后美国影子银行系统产品可能变得更为简单,整体规模也将缩小。Krugman(2009)认为应建立一条简单的监管规则,使得任意一家从事银行业务并在金融危机中被救助的机构或组织都按银行监管的原则进行严格监管。对于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要扩大风险防范和监管,采取措施覆盖这些风险。Roel Beetsma & Sylvester Eijffinger(2009)通过比较美国和欧洲监管模式,认为应建立一个直接监管机构,并执行全面监管。Tobias Adrian & Hyun Song Shin(2009)认为可以通过限制证券化、期限错配及过度杠杆化来维护金融体系。Zoltan Pozsar, Tobias Adrian, Adam Ashcraft, Hayley Boesky(2010)认为从业务特征上监管比影子银行金融机构本身监管更有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与市场部主任Jose Vinals(2010)认为金融机构监管的重点不应该是把系统性风险推到“影子”之中,而是对非银行金融中介监管做出更多努力以实现银行和非银行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要使得银行更加安全,另一方面要使得整个金融系统达到更加稳定的状态。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主要是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影子银行在中国本土的运作实际,深入研究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市场宏观调控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以及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不同的监管建议。
从影子银行风险和监管的角度出发,钟伟、谢婷(2011)认为不合理的金融创新产品是影子银行内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因为创新金融产品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之上,加之高杠杆交易、期限错配等特征都会加大内生性风险。最后指出监管部门应最大程度防范由于金融产品过度杠杆化造成的金融波动,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畴,并提高自有资本金。而因为这些内在弊端,影子银行体系存在很大的流动性风险,陆小康(2011)运用D-D流动性保险模型,说明虽然金融机构处于挤兑的风险之下,但是他们依然增加各种创新金融工具,是因为金融中介风险管理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操作流程违规、资金流向难以监控的、期限错配失衡的影子银行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但若当影子银行过度追求高利益,违规冒进操作,会引致资金链紧张,甚至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必须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围,密切关注其资金投向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张慧毅、蒋玉洁(2013)通过对比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具体内容,认为期限错配并非只是影子银行特有风险,商业银行也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只是由于影子银行天然的资金来源,致使其风险巨大。特别是其高杠杆性,使得风险传播与危害更加剧烈。因此应重点关注影子银行体系的负债资金来源,期限错配等问题,建立风险止损机制和自救机制,规范民间金融发展,最大程度上避免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和扩大。
影子银行的运作涉及到融资和投资的过程,而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变动会引起影子银行资产的波动,即面临着利率风险。刘澜飚, 宫跃欣(2012)通过对既有关于影子银行问题的产生、发展、原因等的研究进行综述,进而审视中国类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下风险防范建议:其一,尽快提高利率,改变目前负利率的局面。其二,将国内紧缩货币政策力度适当减轻。
利率市场化后,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更加频繁,影子银行会受到更大程度的影响。闫彬彬(2013)指出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影子银行资本回报率降低、资产质量下降、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和经营风险提高。并据此给出了相应建议:建立完善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全面的利率风险应对机制、加大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以应对影子银行过度的监管套利行为产生的风险以及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从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关系的角度出发,李波, 伍戈(2011)通过金融危机前影子银行的典型运行模式并且借助于货币创造的过程揭示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的机制,得出影子银行事实上创造了具有广义流动性特征的各种金融资产,且较之传统银行其信用创造功能更强,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更大。由此得出单一的利率管理或信贷规模管理都很难应对影子银行的挑战,只有加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如宏观审慎等)及其调控艺术性, 才能有效应对影子银行的现实挑战。陈剑, 张晓龙(2012)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子银行及宏观经济发展、货币政策及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对影子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得出实证结论:即从整体上看,影子银行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货币供给量,但对通货膨胀并无显著影响。同时,文章还发现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量减少。王博, 刘永余(2013)按照传统流动性效应和新型流动性效应两个层级,对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及其风险进行研究。且通过对中国具体情况的分析得出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主要是影响传统流动性效应。因此监管机构应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统计范围进一步规范传统信贷市场来应对传统流动性效应的影响。
从金融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何德旭,郑联盛(2009)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运作、不断突破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界限、大胆而复杂的金融创新、有意识的信息披露不完整以及刻意地规避金融监管等特性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脆弱性,甚至是系统性风险。毛泽盛,万亚兰(2012)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建议政府积极引导影子银行,使其朝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银行体系稳定的方向发展。高璐(2013)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的增长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但会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提出应该引导和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促进商业银行发展和完善中国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
评述:
从目前已有的关于影子银行的讨论,国内外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影子银行风险研究,影子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其中对影子银行风险研究中,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具体研究了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相比,更容易产生风险的原因,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具体分析,其产生风险的传导机制,以及对影子银行监管。在对影子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影子银行不断突破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界限,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给整个金融体系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从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过程中,对其实施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以及监管部门对其应对的策略。
虽然对于影子银行具体风险产生原因和传导方式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风险的防范局限于防护措施,缺乏衡量的具体指标,缺乏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具体方案,监管无法完全覆盖其所能产生的风险。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J].黄卫平校.北京,1999.[2]Pozsar Z, Adrian T, Ashcraft A, et al.Shadow banking [J].Available at SSRN1640545, 2010 [3]Adrian T,Shin H S.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regulation[R].Staff Repor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2009 [4]Rosen R.Too much right can make a wrong: Setting the stage for thefinancial crisis[J].2009.[5]Krugman P.Out of the Shadows[J].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009.[6]Nersisyan Y, Wray L R.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shift toshadow banking[R].Working paper,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 2010.[7]Vinals J,Fiechter J, Pazarbasioglu C, et al.Shaping the new financialsystem[J].IMF Staff Position Note, No.SPN/10/15,International MonetaryFund, Washington,DC, 2010,93.[8]钟伟 谢婷.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及监管改革 [J].试点 2011.12:33-35 [9]陆小康.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监管: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视角[J].金融纵横,2011,9:28-32
[10]张慧毅,蒋玉洁.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监管研究[N].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9:26-32 [11]李波, 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 2011, 12: 77-84.[12]陈剑, 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 2000-2011 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 2012(8): 66-72.[13]王博,刘永余.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及其启示[J].金融论坛, 2013, 3: 003.[14]闰彬彬.,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应对[J].经济纵横,2013,8:132-134 [15]刘澜飚, 宫跃欣.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2,2,128-133 [16]何德旭,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9(11):20-25 [17]毛泽盛,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65-73 [18]高璐.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金融系,2013
三、项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目标: 总目标: 阐明影子银行风险产生原因及传染机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监管措施和政策建议。子目标:
1.阐释影子银行各类风险(内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产生原因。
2.分析研究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机制(即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联影响、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3.我国影子银行宏观状况与问题。4.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建议。研究内容
首先阐释影子银行产生原因及特点,据此提出影子银行所存在的各类风险,并阐明影子银行的风险传染机制,即与商业银行的关联影响,以及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的影响方式。
其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规模现状、特点,并探究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风险和监管上的问题,最后,提出创新和完善我国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和措施。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我国影子银行现状,如规模状况、中美对比之下,我国影子银行具备的特点以及监管现状,尤其指出监管不足方面。2.影子银行与我国经济、金融稳定性的关系 难点:
1.金融稳定性的衡量指标选取
2.实证分析部分,数据收集、模型建立,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等一系列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概念框架、研究方法和程序、任务分工)概念框架: 本组通过对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分割,详细并逐个介绍影子银行的所有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影子银行的风险传染机制,即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交叉连接。接着,在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的影子银行现状,选取合适指标衡量其规模,介绍影子银行的类型、数量等,并通过与美国对比,得出我国影子银行的特征:金融资产创新不足、创新产品少、资产结构复杂程度不高、杠杆比率较低等。同时,为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拟做实证分析,最终结合实证结果,创新的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定量分析研究我国影子银行规模;通过比较研究法,即中美对比揭示我国影子银行所具备的特点;文献调查法则属于本文基础部分,用以了解国内外影子银行风险与监管研究状况,本文理论部分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程序:
1、为研究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有益的推动作用,我们计划通过建立影子银行规模大小(St)与国内生产总值GDP(Gt)的模型关系,探讨是否二者具有某种内在的关系。由于影子银行的测度在国内外有不同的标准,因此定义影子银行的标准具有决定意义。为此,我们采用融资规模测度的方法,将社会融资总规模减去人民币贷款减去债券、股票融资的指标作为影子银行规模测度的大小。
模型构建 Ln St=β0+β1Ln GDPt +ei 为消除数据数据可能出现的异方差,用Ln St 与Ln GDPt 分别予以代替。进行回归分析,单位根检验,若不平稳,则需要看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最终做出模型。
2、为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我们计划通过建立银行业系统稳定性指数(index)与影子银行规模大小(St)、货币供应量(M)的模型关系。
任务分工:
理论部分:
1.影子银行产生原因由王得成同学负责;
2.各类风险的理论分析:内生性风险由白杨同学负责,流动性风险属于张文东同学负责;利率风险由范瀚文同学负责;信用风险由王得成同学负责;张宇涵、史晓霞同学负责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联部分。实证部分:
1.搜集数据阶段由张宇涵负责;
2.范翰文、张文东负责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实证分析; 3.史晓霞、白杨负责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实证分析;
最后,小组一起商讨和提出创新的监管措施。
五、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特色之处:
1、拆分影子银行风险,更加深入明晰的了解其风险。将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分类并总结其风险产生机理,从内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最终引致系统性风险的角度,多角度多方面的探讨影子银行的风险。
2、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选取融资指标作为衡量影子银行的规模性指标,GDP作为衡量我国经济的指标,去除价格因素,做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创新之处: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是提出监管方法与理论方面的创新。
1、创新性地提出借鉴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并对影子银行投资标的物进行风险划分,明确各类标的物的投资比例与限额。
2、借鉴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指标,并充分考虑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对流动性缺口的影响。
(流动性缺口=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资产-相同期限内到期的负债 改为:净流动性缺口=流动性缺口+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在流动性缺口为负值时,加上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后,若净流动性缺口为正,说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可以弥补流动性缺口,银行此时不短缺资金;若净流动性缺口为负,说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不足,存在净缺口,需要进行融资。在流动性缺口为正值时,再加上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后得出的数额是银行在发生风险时可以真正运用的资金量。
3、明确影子银行的具体范围,加强监管的沟通,避免监管重叠或者留有空白,并最终推进功能监管的监管模式。
4、明确影子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有益补充,而非造成经济波动的罪魁祸首。应该积极引导与发展,监管的目的是向良性发展,而非金融抑制的又一种表现。
六、预期研究结果
1、通过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的实证模型分析。若有促进作用,则应积极利用影子银行优于商业银行的优势,作为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
2、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有阈值效应,在阈值范围之内,无需施加政策压力和阻碍,而若超过阈值,政府也不宜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禁止或限制影子银行的发展。因为影子银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直接禁止或限制只能使其更加隐性化和地下化,因而既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又无助于取得长期效果。
3、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影子银行的利率风险,但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会进一步加强,因而提高贷款能力,这样就会解决一部分社会对资金的需求,最终使些非正规的组织消失。
“影子银行”被众人广泛关注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2007年的9月,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Paul McCulley在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影子银行的概念,是指那些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对于我国的影子银行而言,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我国影子银行是游离于正规银行体系及监管体系之外,从事类似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与商业银行体系相平行的银行体系。
二、影子银行的风险种类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被称为违约风险,是指交易的双方最终没有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及义务,从而导致债权人发生损失的风险。现如今在各种金融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影子银行体系也不例外。在影子银行体系内,各参与主体有可能会延迟支付或者是不履行偿付义务,这样便会导致其他主体产生经济损失。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来源于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存在的期限错配问题。期限错配是金融中介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指资产负债到期的期限不同,将短期负债转变成长期资产。当负债方到期,资产方却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入账时,金融机构便会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可能导致兑付危机。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与操作相关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将它定义为内部程序的失控、系统的不完善或者是人员出错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一方面影子银行的业务透明度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较严重,投资者往往是被动方,他们对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向以及运作方式都不清楚,因此对方的操作空间会变得很大。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业务的规范性较低,从事的业务比较隐蔽,形式较自由,资金运用的整个过程都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
三、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
1.期限错配而引发流动性不足。在影子银行的体系内部,负债的主要来源是短期资本市场的融资资金,属于短期负债。而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长期资金,把从金融市场中获得的短期资金投资于长期资产,这就是期限错配的。随着回购市场的逐渐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内的资产结构发生了转变,由流动性高的国债转变成流动性低的资产。信贷之间不同的期限结构就会产生了期限错配的问题。一旦个别融资工具出现违规行为,便会发生“挤兑”的风波,此时影子银行没有办法将长期限的资产迅速转变为短期限的资产,这样便会造成流动性不足,导致流动性危机的发生。
2.较低的信息透明度造成外部评级失灵。影子银行体系内的产品结构都比较复杂,信息披露的程度也远远不够,人们很难辨识被打包资产的本质。这样投资者往往会忽视产品定价的基础,要么从众心理选择产品,要么仅仅依靠评级报告。但是评级机构有时也无法获得充足的信息来确保评级的准确性。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导致了投资者非理性的青睐,最终导致风险累计,增强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3.缺乏监管的约束降低了风险的可控性。影子银行的产生是以规避监管为出发点的,而且不需要预留保证金,也没有最后贷款人的担保,这增加了控制风险的难度。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的交易通常具有隐蔽性而且规避金融监管,进而导致监管当局的监管约束效率降低,使得风险难以控制。当监管部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金融体系或许已经处于难以控制的地步。
四、加强对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
1.完善影子银行内部治理和风险控制。在现有的“投机补偿”的薪酬机制下,我国影子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容易去从事风险过高的投资,为了防止某些过度冒险的行为,我们应该对之前的薪酬激励机制进行改革,建立起管理层的问责制度。另一方面,应当适当提高私募基金经理人的准入门槛,提升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其次是要加强影子银行的风险内控,影子银行体系本身要学会控制自身的流动性风险敞口,对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应当自行限制杠杆倍数。
2.提高对影子银行信息的披露程度。由于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我国影子银行的经营一直处于一种不透明的状态,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这样很难评估影子银行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信息披露制度成为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重要环节。
3.建立防火墙机制。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商业银行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隔断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传递,则要在两者之间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严格控制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将风险资产转移到影子银行的体系内,减少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的关联性
4.加强国际监管的协调与合作。金融的全球化使得影子银行的分布也具有全球性,因此在国际范围内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各国的监管部门应该促进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共识。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统一的监管框架,以此减少国际监管套利的机会。其次,应该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宏观审慎的监管策略,将反周期机制引入影子银行体系,健全国际风险预警系统,从而达到风险的早发现和早救助。
摘要:随着上世纪中后期欧美一些国家出现了脱媒型的信用危机,政府不得不逐步放宽对银行的管制,以此来应对出现的危机。由此也带来了行业间激烈的竞争,形成了一股金融创新的潮流。近年来,“影子银行体系”在我国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由于影子银行的种类繁多,其发展又缺乏监管,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威胁到了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本文基于这种视角,对我国影子银行风险进行探析,并提出了防范影子银行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影子银行,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易宪容.中国影子银行的实质与风险所在[N].上海证券报,2013-02-01.
关键词:影子银行 货币创造 金融风险
自从有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源于影子银行这一解释以后,全球对影子银行的关注度一直未减。FSB(金融稳定委员会)估算,截至2011年底,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约为0.4万亿美元;瑞银证券估算,截至2012年9月底,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14万亿-25万亿元之间;海通证券估算,截至2012年底,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约为29万亿元。面对如此大的估算规模,我们不禁要问,影子银行到底是什么?这些估算合理吗?影子银行是否真的已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隐患?是否将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货币创造视角重新定义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这一概念由投资实务界首次在2007年提出,定义为“行使着银行功能的非银行”。这一概念的定义在内涵和外延上都较为丰富,也较为模糊,不属于理论意义上的精确定义,使得学术界和实务界众说纷纭,各持观点。同时,这导致市场上各类分析者对影子银行相关数据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对影子银行影响程度的判断也不一致。
之所以引起较大的理解偏差,是因为前述定义中对银行功能的认识不一致。银行(主要指商业银行)功能中有太多的内容,包括支付结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金融服务、调节经济等。当许多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有部分这些功能时,我们便容易将其归属为影子银行,因为满足了“行使着银行功能的非银行”这一感知概念。
形式上的这种判断很直观,从会计中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只要某项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之中,便可以定义为影子银行业务。这样看来,主要是三部分,一是表外,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的银行业务;二是表表外,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其他机构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业务;三是表外外,即银行表外业务的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业务。
但如果从金融实质来看,是否属于影子银行的范畴,应该考察该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开发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是否具备银行功能中的核心要素,这就是货币创造。因此,如果一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尽管已经具备了支付结算、金融服务、发放贷款、信用中介、调节经济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创造货币的功能,那么该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产品和业务也并没有完全发挥银行的作用,不能归类为银行,也就不能归在影子银行的实质定义中。
银行创造货币,是银行经营模式的天然结果,是区分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最大特征。银行作为经营、创造货币的企业,将存款与贷款分离,将储蓄与投资分离,资金的融入和融出变成间接关系。
在创造货币这一过程中,银行发放的贷款是一种“记账”的贷款,即所谓的贷款只是在银行系统内作了一个登记,进行了一次无中生有的创造。这种贷款的实质不同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他人的贷款,虽然名称都为“贷款”,但原理和作用是不同的。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外贷款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基于借款合同,但其本质是银行存款人之间进行存款转移,这种转移不会创造新存款,这种“贷款”不属于创造的贷款,只是因为外在表现同银行创造的贷款,所以不被区分而被统称为贷款。如集团公司对内部子公司的贷款、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中对融资客户的贷款、信托公司募集信托计划后发放给融资人的贷款,虽然形式和流程上也称为贷款,但从银行的角度,这只是存款的转移,而不是创造。
银行理财产品是否存在“庞氏骗局”?
部分学者和机构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是现阶段中国影子银行的主体,其从宏观上严重影响了货币信贷政策,从微观上存在“庞氏骗局”的可能。仔细剖析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过程:
首先,从产品投向看,2010年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主要为从表内转出的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及债券投资品; 2010年以后,根据监管要求,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信贷资产已经停止向表外转出,新增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全部为表外的直接投资。在可以将银行系统内的表内贷款转出表外时,由于转出之前这部分贷款是创造的,那么在转出之后将创造完的贷款用银行的存款资金来承接,表现为银行系统的资产减少、存款不变,即体现为减少创造资产次数的记录,负债中增加存款转移次数的记录,因此整体的货币乘数降低。同时,在中国特有的、控制一定时期内银行系统信贷总量的政策下,银行业可以此通过不停地转表,在固定的放贷额度内多次创造贷款但又不在表内反映创造的次数,这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受到一定影响。当停止转表后,银行创造货币的次数和总量被控制,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全部在表外进行,这实质是加速了存款在不同客户之间的转移。因此,在现阶段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中,银行已经失去了货币创造的功能,仅仅是加速了货币的流转速度。
其次,从产品募集资金端看,购买理财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于公司的企业存款及个人的储蓄存款,将该类企业存款与储蓄存款通过理财产品投资转移至另外不同的企业,依然是存款转移的过程。即使有少量的同业银行购买另一银行的理财产品,且该购买资金主要来源于该同业银行创造的贷款所派生的存款,依然是银行系统内存款之间的转移。该存款在被贷款派生出来之前,已经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也已受到货币信贷总量政策的控制。因此,现阶段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完全变为直接融资的手段,失去了货币创造的机理,也就失去了银行的核心功能,自然不再有影子银行的属性。
判断一项业务和产品是否属于影子银行的范畴,必须考察其是否具有货币创造这一必要条件。不能将所有的资产证券化、质押回购融资、信用中介、银行理财等表外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全部归属于影子银行范畴。
现阶段中国影子银行不会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发生,影子银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环节:一是各大银行将创造的贷款转出表外,转给其他金融机构,存在转出行为,间接扩大了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能力。二是转出的贷款是劣质贷款。在抵押品等措施不足的情况下,放松贷款审核条件,创造出劣质的次级贷款,并进一步刺激多次的再创造和持续转表,转出的是劣质品。三是再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将这种劣质贷款变形成不透明的衍生品,对劣质品进行粉饰,风险被掩盖起来。最终,导致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集中大爆发。
相比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影子银行,中国现阶段影子银行发挥的作用非常微弱,且规模也远远不及目前众多研究报告中估算的数据。原因有三:一是已经不存在转表行为,无法创造货币。二是曾经转出的贷款都是优质的贷款,不属于劣质次级贷款,贷款审核的条件都非常严格。三是中国不存在所谓的衍生品市场,并未将优质的贷款进行包装。
因此可以说,现阶段影子银行的隐患在中国并不明显,中国不会因为影子银行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
责任编辑:罗邦敏 夏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