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记忆技巧(精选9篇)
2.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战争比第一次战争晚16年,第一次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战争便是1856年。
八、推导式记忆法: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准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数,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1.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2.后推法:以基点数向后推导。例如知道18马克思诞生,思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诞生。
3.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4.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5.干支推导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一、时间记忆法
记忆历史时间是历史学习中的一项任务, 大量的历史时间往往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虽然准确记忆历史时间给我们的历史学习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但只要我们留心, 历史时间也可以成为我们记忆历史知识的法宝。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按时间顺序来记忆相关史实, 不但会令历史知识变得更具时间延续性, 而且也不容易混淆历史时间。例如, 在讲到《三国鼎立》时, 魏蜀吴三个国家建立的时间分别是公元220年、公元221年、公元222年, 在记忆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时间顺序, 把三国的建立者、都城、势力范围等信息一个个地填入相应的国家和时间之下, 这样会大大减轻我们的记忆负担。又比如, 在记忆美国的独立过程时, 由于几个重要的时间点是按照顺序推进的, 我们同样也可以采取这种时间顺序记忆法:1775年, 来克星顿打响了反英的第一枪, 并召开了第一次大陆会议;1776年, 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 发表《独立宣言》, 自此美国就诞生了;1777年, 美军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 独立战争发生了转折;1778年, 战争的重心开始南移;1781年, 英军投降;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就这样, 以时间为线索, 整个独立战争的知识点都能够被学生轻松地记在大脑中。
二、对比记忆法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很多同类型、同性质、同时间的历史史实, 而这些知识也是造成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出现混淆、错误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学习中国近代史时, 发生的各种侵略战争, 以及在这些战争后签订的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内容大多是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之类, 然而每个条约割让的地方、赔款的数额、开放的口岸又都不相同, 这就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麻烦。遇到类似问题时, 我们就可以采取对比记忆的方法。例如, 我们可以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的条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 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防止记忆发生混淆, 还可以在对比中发现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就拿不平等条约来说, 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 虽然这些条约的内容看起来大致相同, 但是在侵略的程度上却在进一步加深, 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是怎样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三、图表记忆法
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 在记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拿起手中的笔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提高记忆的效果。比如图表记忆法就是一个效果不错的记忆方式。通过列图表, 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使得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内容变得系统化。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 面对中国古代各种政治改革,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列图表的方式进行记忆。通过图表信息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改革的名称、时间、实施者、内容以及对当时乃至以后历史产生的意义等, 这样, 原本看似杂乱的各类改革变法会变成一个改革演变史。这样不只有利于记忆,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 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除了各类改革变法, 还有很多内容可以采用列图表的方式进行记忆, 比如在讲到中国、世界历史中所取得的各种科技成就、文化成就、艺术成就, 以及中外所发生的一些著名的战役等, 都可以采取列图表的方式进行分门别类的总结。
一、时间记忆法
记忆历史时间是历史学习中的一项任务,大量的历史时间往往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虽然准确记忆历史时間给我们的历史学习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只要我们留心,历史时间也可以成为我们记忆历史知识的法宝。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按时间顺序来记忆相关史实,不但会令历史知识变得更具时间延续性,而且也不容易混淆历史时间。例如,在讲到《三国鼎立》时,魏蜀吴三个国家建立的时间分别是公元220年、公元221年、公元222年,在记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个时间顺序,把三国的建立者、都城、势力范围等信息一个个地填入相应的国家和时间之下,这样会大大减轻我们的记忆负担。又比如,在记忆美国的独立过程时,由于几个重要的时间点是按照顺序推进的,我们同样也可以采取这种时间顺序记忆法:1775年,来克星顿打响了反英的第一枪,并召开了第一次大陆会议;1776年,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自此美国就诞生了;1777年,美军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独立战争发生了转折;1778年,战争的重心开始南移;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就这样,以时间为线索,整个独立战争的知识点都能够被学生轻松地记在大脑中。
二、对比记忆法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同类型、同性质、同时间的历史史实,而这些知识也是造成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出现混淆、错误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发生的各种侵略战争,以及在这些战争后签订的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内容大多是割地、赔款、开放口岸之类,然而每个条约割让的地方、赔款的数额、开放的口岸又都不相同,这就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麻烦。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采取对比记忆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的条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不但可以有效防止记忆发生混淆,还可以在对比中发现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就拿不平等条约来说,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虽然这些条约的内容看起来大致相同,但是在侵略的程度上却在进一步加深,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是怎样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三、图表记忆法
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在记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拿起手中的笔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提高记忆的效果。比如图表记忆法就是一个效果不错的记忆方式。通过列图表,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使得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内容变得系统化。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面对中国古代各种政治改革,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列图表的方式进行记忆。通过图表信息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改革的名称、时间、实施者、内容以及对当时乃至以后历史产生的意义等,这样,原本看似杂乱的各类改革变法会变成一个改革演变史。这样不只有利于记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除了各类改革变法,还有很多内容可以采用列图表的方式进行记忆,比如在讲到中国、世界历史中所取得的各种科技成就、文化成就、艺术成就,以及中外所发生的一些著名的战役等,都可以采取列图表的方式进行分门别类的总结。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记忆方法,还有很多常用的历史知识记忆方法,比如顺口溜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简化记忆法等等。无论哪种记忆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具体的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最恰当的记忆方法。学生如果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记忆技巧就会发现,学习历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学习负担,而是一件令人感到愉悦、能够产生成就感的事情,这样,历史学习的效果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我们的素质教育理念也将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
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属性的说法: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关于特点的说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你好是执政党。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标志的说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可以说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2.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也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发明。(区别: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关于实质的说法: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关于决定的说法: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辩证法的精神实质——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
关于宗旨的说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宗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政府的宗旨)
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这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于本质的说法: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关于灵魂的说法:
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还可说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1.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还可说是维系中华种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于根本的说法: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关于主题的说法: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关于绝对、无条件的观点:
运动永恒、绝对、无条件的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无条件的
关于相对、具体、有条件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静止是暂时、相对、有条件的。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相对、有条件的(包括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都是相对、有条件的)
真理是相对、有条件的。
关于“三个代表”的说法:
如何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是与时俱进。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你好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关于出发的说法: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意识性的东西做为出发点,如真理、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等)
关于精神火炬的说法:
民族精神的火炬——传统文艺(或说文学艺术)
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
关于原则的说法:
WTO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注意区分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的民族政策,是基本的政治制度。)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关于方针的说法: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要坚持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关于战略的说法:
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关于治本之策的说法: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关于政治制度的说法: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你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关于基本要求的说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
关于集中表现的说法: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表现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物质性上。
关于基本国策、(政策)的说法:
促进社会统一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价值观专题复习与相关时政热点分析
(一)专点1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原理内容: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②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热点点拨:2009年8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会议指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下一阶段我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根据材料层次作如下分析:①物质决定意识,因此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需要。②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展低碳经济是尊重自然的属性和规律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
练习巩固:1.2009年6月12日至14日,温家宝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和重视面临的困难,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挑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②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2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现象与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现象的根据就在于本质。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热点点拨:2009年7月7日,乌鲁木齐市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7月5日发生在乌鲁木齐市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三股势力”直接煽动、策划下实施的有组织、有预谋的打砸抢烧严重事件,是“三股势力”反动凶残本性的体现。我们与“三股势力”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你死我活、异常激烈的血与火的政治斗争。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国外反华势力把“世维会”等“三股势力”直接煽动、策划下实施的有组织、有预谋的打砸抢烧严重事件说成是“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从本质上看,我们与“三股势力”的斗争,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你死我活、异常激烈的血与火的政治斗争。
练习巩固:2.天空中的虹是人人皆知的现象。你对虹观察得再仔细,顶多不过是多些描述而已,绝不等于发现了虹的本质。虹的本质是阳光射入水滴而形成光波的分解。这说明()
A.现象是可以被人们直接感觉到的东西,现象总是表现为本质
B.现象只是表面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现象的根据才是本质 C.本质是深藏于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能被人们认识的
D.虹的本质本来是可以被认识的,但观察得太仔细,就会陷入迷惑
考点3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原理内容: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大量的可靠的感性材料。②经过思考的作用,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大量的个别现象中抽象出一般的、本质的东西来,即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和综合过程。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本质的东西来。
热点点拨: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就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飞跃。这里的“飞跃”就是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练习巩固:3.社会生活中有许多俗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道理。“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一俗语启示我们认识事物一定要“看门道”。这主要是因为()
A.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是可靠的 D.事物的本质是对现象的反映
参考答案
1.D 2.B 3.A
理论联系实际
搞好哲学复习
在政治学科中哲学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哲学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困扰着很多同学,为了能更好的学好哲学,特总结出下面一些方法: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
所谓全面理解,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准确把握知识点的适应范围和界限。例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一考点,在两者区别上应知道“现象是感性认识,本质是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感觉,理性认识是理论”、“感性认识来自感官,理性认识来自大脑”等提法是不对的;而在两者的联系上,则应知道“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等提法是错误的。
第二,整理基础,组建知识网络,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和地位。例如,矛盾的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核心地位。事物的联系是矛盾的联系,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矛盾的变化发展,新陈代谢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果,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最根本的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
第三,对基础知识要融会贯通、综合理解。哲学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四大块,有些基础知识看似联系不紧密,实际上则密切相关。如“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个人生观的考点,要能运用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去说明它,也要能运用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去说明它,还要能运用认识论的实践观点去说明它。特别要指出的是,对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联系必须下功夫去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辩证法的要求,又是唯物论的要求;不仅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还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要求。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的方向,但高考只能以考题的形式出现。于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高考中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切应从考题所提供的材料(文字、图表、漫画等)这一实际出发。见题后切忌从自己头脑中的原理、观点、知识出发,这是解答高考题的最重要的原则。对选择题,首先要从题干的实际出发,明确题意,再将题肢与题干对照,仔细辨别和筛选。对论述题,一定要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出发,从材料中找答题点,作具体的分析的论证。因此在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在“内联”(知识间的联系)、“外联”(用原理说明实际问题)、“串联”(顺序和程度的多层次)、“并联”(多角度)等几方面下功夫,以求由生到熟,由熟生巧,再到应付自如。
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的依据
近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传来不甚和谐的声音: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再次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西方国家为什么在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后让继续要求人民币升值?我们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面对金融危机,西方国家由于需要中国的配合而暂时收敛了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动作,但在全球经济刚刚出现好转迹象之时,便马上又一次祭出了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大旗。西方世界之所以将人民币汇率作为攻击的靶子,无疑是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西方世界再次逼迫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是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推托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形成、发展以及应对危机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则是想以此迫使中国为金融危机埋单。但无论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还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衡量,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才是最佳选择。首先,人民币升值缺乏理论依据。货币的价值分为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前者通过国内物价来表现,后者则反映在货币的汇率上。金融学原理告诉我们,在货币两种价值的关系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对内价值,它是货币对外价值的基础。换言之,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对外价值,而不是相反。在今年信贷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全年的CPI还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回暖,国内CPI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恢复正增长。因此,从总体上和长期来看,人民币的对内价值仍会呈下降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显然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
一、总原则
1.考试心态:
不急不燥,沉着应战;稳扎稳打,考虑周全;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2.答题顺序:
自前至后,先易后难,绕过难题,不可恋战;易题做对,心里坦然;难题标出,回头再看。
3.答题要领:
审题准确,突出重点;小题求准,大题求全;多思精写,美化卷面;列纲四化,一目了然。
二、选择题
1.如何审准题干:中心词语,一定抓住;限制条件,要搞清楚;考查意图,心中有数。
2.如何取舍选项:
①正向肯定法:若对正确的选项很肯定,则用此法。
②反向排除法:若对错误的选项很肯定,则用此法。
③双向取舍法:肯定一个选项时,要清楚另外三个选项的错误之处。
(注意:凡是不符题干要求的选项、凡是自身表达错误的选项,都是错误选项)。
④好中取优法:若四个选项都正确,则从中选取一个最优选项。
3.如何慎待熟题:高考题都是原创题,与熟题相近而不相同,力戒因“似曾相识”而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三、材料题
1.如何阅读材料:①读事——为事件定位;②读问——为问题定位;③读词——代词连词中心词;④读交点——找材料与课本的交叉点,为考点定位;⑤读出处——明确材料的出处,为材料定位;⑥读题意——读历史题不同于读语文题,重意轻字,不要被个别生僻字所惑。
2.如何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分多多答,分少少答。不要不分轻重或问牛答马。
3.兼顾前后各问:一问是关键,问问相关联;史论要结合,回答要简练;论点要明确,围着材料转,材料中没有,再把课本翻;纵横要兼顾,“总”“分”要周全;开篇就拿分,出言莫随便;最后结束语,言简意要远。
4.应对山东特色题:地方特色题,全是原创的,材料很新鲜,一定读仔细。课本交叉少,答案材料找,主观来发挥,关键靠动脑。
四、总提示
1.概括:概括要宏观,源于材料中,提炼加引用,要点了于胸;心胸如大海,视角象雄鹰。
2.比较:①注意对应性(同一方面问题的共性或个性)。
②要有可比性(不要胡乱比,要选取有可比性的方面)。
③兼顾交互性(凡是比较的题目就要涉及到比项的双方,不能仅就一方不及另一方)。
④讲求宽与深(讲求思维的量——宽度,也要有思维的质——深度)。
3.背景:国内+国际,政治+经济,阶级+阶层,矛盾+国力。
4.原因:内因+外因,国内+国际,客观+主观,各方都联系,直接+根本,矛盾生产力。
5.特征:先抓本质的,再抓独特的,概括表面的,联系相关的。
6.实质:着眼生产力,经济与阶级,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
7.评价:客观+宏观,历史+发展,进步+局限,阶级+生产。一分为二看主流。
学好高中历史四大技巧
1、兴趣至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做一件苦差事,那么,她就只能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主动的去学习历史。其实学习历史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试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一些英雄传说,还有那些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些难道不会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吗?
2、读历史教材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年事表等等。首先要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着这个问题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第二,联系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什么问题,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且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就是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要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3、课上专心听讲,课下认真记背
对于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当你学到某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楚它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等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之外,还能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4、善于思考
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需要不断的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通过其他的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的知识联系起来,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如何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
1、框架记忆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用建立知识体系,把每个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各个事件段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这都是有联系的,其实历史在文科中各个教材算是联系最大的,它的每个事件都是有前一个时间铺垫的,所以在我们有精力的时候,还要把各个历史知识细化,这样我们的历史成绩才能提高的更快。
2、“温故知新”和善于思考。
历史的学习主要还是以记忆为主的,我们每学一节新知识,都要仔细回顾一下以前学习的知识的,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是忘记了的,这样能够增强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历史词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的去思考,这个词和哪个事件有关,它的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有什么不知道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回归课本或者咨询老师,这样我们的历史成绩才能够快速的提高。
3、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在学习高汇总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每隔一段时间测试一下,自己完成的怎么样,我们在课前预习的时候,一定要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我们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听,这样对我们学习历史也是非常的有帮助的
4、历史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一、优化课堂结构, 自主探究基础上理解记忆
《基础心理学》指出, 通过理解来识记的知识在学习者大脑中保持的效果就远远好于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我们倡导优化课堂结构,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在理解基础上构建知识结构, 强化记忆。以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 围绕本课的核心“君主立宪制”, 我们可引导学生从背景、过程、特点等方面逐一突破, 结合相关问题、材料自主探究。在理解的基础上, 学生自主构建本课的记忆核心:背景———“光荣革命”;过程———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责任制内阁, 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特点———议会权力至上, 君主统而不治。再拓展丰富具体知识点, 细化记忆。这种意义识记降低了记忆难度, 缩短了记忆时间, 提升了记忆效果, 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
二、巧用记忆规律, 回顾联想基础上强化记忆
记忆存在遗忘性,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结束后的较短时间内, 遗忘的速度很快, 遗忘的内容也很多。接着, 这种下降的趋势就变得较为缓慢, 遗忘速度和数量有所减少, 最后则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不再变化。”针对遗忘特点, 我们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反复强化记忆, 以克服记忆的遗忘性。比如学习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填空、提问题等形式当堂及时巩固新知。新课内容学完后, 引导学生尝试对该课的核心内容进行复述, 再自主构建该课的核心知识框架。下节课新内容学习之前, 可通过背诵、默写、知识抢答、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旧知的复习回顾。在单元新课内容学习过程中, 不断联系已学知识, 反复强化记忆。仍以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 在学习本单元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时, 可通过美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多次引导学生回顾和深化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经过多次回顾联想, 学生记忆的遗忘速度逐渐变缓, 实现长期有效记忆。
三、把握学科特色, 巧用数轴图表活化记忆
历史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时间跨度长, 涉及范围广, 历史事件多而复杂。因此, 不少学生抱怨历史学科知识点难记, 尤其是历史时间难记, 因果关系不易理清楚。其实, 只要学习方法恰当, 这些也可化繁为简, 事半功倍。
针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混乱、时间记忆困难的问题, 可以选用数轴记忆法。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涉及8课内容, 其重要知识点多且杂, 学生学习、记忆起来感觉困难较多。新课学习时, 笔者指导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画时间轴, 分“反封建”、“求民主”两条线索, 分别在时间轴上标注时间、定位事件, 再加以具体分析探究。单元复习时, 再让学生根据所学, 尝试默写时间轴的具体时间、事件, 在时间轴定位基础上有效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学生普遍反映效果显著。其实, 也可利用数轴记忆法, 将同一时期中外历史事件进行对照记忆, 更有利于学生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因果关联, 实现有效记忆。
针对历史事件记忆混乱、同类事件经常张冠李戴的现象, 我们可采用归类记忆法。所谓归类记忆法, 即将相同类别或性质的历史事件合并记忆, 既有利于减少记忆的偏差, 也有利于同类事件的对比分析。例如, 中国近现代史上,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会议分散分布在必修三册书中, 学生做题时经常史实颠倒, 错误率较高。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 将中共历次会议按照时间、会议名称、核心主题归纳整理、归类记忆, 学习效果很好。
学无定法, 记忆亦无定法。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理念, 汲取教育学、心理学养料, 指导学生巧用记忆规律, 把握学科特色, 自主探究学习。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提高记忆效果, 实现有效记忆;也只有这样, 才能提升其学习能力, 培养其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小平.基础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一、字首记忆法
在高中地理复习中,采用字首记忆法效果显著,而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具体方法为:先将地理概念的字头进行排列,形成固定的一句话,然后根据这句话复述出概念的全部内容。很多同学对各种地理分界线混淆不清,而且由于其内容较多,很难形成清晰而持久的记忆。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如果采用字首记忆法对这些分界线进行重点记忆,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较长,其中包括“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的山脉,我们可以将这组山脉名称的字首组合为“大阴贺巴冈”,这样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二、趣味联想法
不少同学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对地理概念的记忆更是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心理。但是由于要高考,我们又不得不去学,与其厌烦、被动地学习,还不如愉快、主动地学习。对此,在学习或者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趣味联想法,将地理知识进行联想记忆。
例如,在复习“气候变化”的内容时,垂直气候的变化特点不易记忆,倘若死记硬背,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对此,我们可以先以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作为切入点,进行以下联想:一般桃花都是在农历三月盛开,但是山寺的桃花由于地理海拔较高,所以开得比较晚。然后联想“海拔不同会产生温度差异”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气候形成、气温变化等知识点进行复习。
三、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加深记忆的方法。不少地理知识既有共性联系,又有个性化区别。我们可以对地理事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找到异同点。例如,在复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在了解地球自转、公转规律的同时,我们可以将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结果这几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比较,从而加深记忆。
我们可以采用列表、图示、数据等形式进行对比。例如,在复习“世界人口迁移”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列表法,从迁移时间、迁移路线、迁移原因以及迁移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记忆“气候类型和物种分布”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图示比较法;在复习“地质和矿物资源”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数据比较法,将矿藏种类、储量、开采量以及出口量等知识进行列表比较,从而形成对具体数据的清晰认识,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四、口诀记忆法
口诀由于形式简单、朗朗上口,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欢迎。通过口诀进行记忆会使我们对地理概念的掌握更加清晰,而且由于口诀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也会使枯燥的记忆过程充满乐趣。例如,对于“二分二至”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夏至冬至,昼夜极致”这样的口诀进行记忆。口诀节奏明快、表达形象,是我们加深地理记忆的一条捷径。
五、重复记忆法
记忆专家指出,遗忘是人类的本能,知识的遗忘同样会遵循这一规律。对抗遗忘的最佳方式就是进行重复记忆,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重复记忆的重要性。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方式来强化记忆,从而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使旧知识得到巩固。例如,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忆,从不同角度进行“温故”,降低知识遗忘率。这种方式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复习效果。
六、互动记忆法
互动记忆法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强调通过讨论、辩论、争论等活动,加深记忆,达到巩固知识、强化记忆的目的。例如,在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形成”的内容时,我们可以与其他同学就钢铁工业的发展布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工业基地的布局与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
七、形象记忆法
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有时会需要清晰记忆区域轮廓特征,而这也正是不少同学的弱项。利用形象记忆法,就可以使我们克服视觉记忆中的弱点,获得更加深刻、更加清晰的区域特征记忆。例如,在新疆区域轮廓记忆中,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疆”字上,其中的“三横”代表新疆境内的三列山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个“田”字代表新疆的塔里木和准噶尔两个盆地,而“土”字则代表帕米尔高原。通过形象记忆,我们就会对抽象的地理概念有更为直观的认识,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01
学习历史有阶段性
等你上了高三你会发现,高三的历史学习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复巩固的过程,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实的基础和“历史基本功”。
高三之前的历史学习在于学生深度的培养。你会发现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 ,你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对你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体现在分数上,但上了高三以后你会发 现它们太重要了。
02
抓住课堂
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
我们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是可以照样考好的,但是一个历史生如果不听课他一定什么成绩都别想拿到。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课前预习很重要。可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 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03
充分利用老师
每一个历史老师对历史应该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从高考走来的,多年从事历史教学,一定有独到的经验。你可以主动地和老师交流你对历史问题的观点,从老师的回应中吸取有教益的东西。
04
史实问题和思维问题——两大关键
你会发现我们做历史题,做来做去无非就是考察两个问题:要么是史实,要么是思维。
史实问题通常就要考你的记忆来实现,比如说法国大革命什么时候爆发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哪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实,你必须非常熟悉和了解,这就是平时不断积累和记忆的过程。
记忆史实其实并不是什么痛苦的过程,最重要是对学习历史抱有激情和信念,你会发现一切都不难,就像你不会忘记家里的门牌号和好朋友的电话号码一样简单,你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记忆史实,比如说我就是用“工程队”三个字来记忆中共一大的局限性的:“工-关注工人阶级,忽略了广大农民;程(城)-把城市作为重心,不符合中国国情;队(对)-斗争对象指向资产阶级是错误的”。
思维问题考察的是你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说我们见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索”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考察思维的范畴。这些问题通常是选择题里比较难的部分,但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你会发现,一般来说,“根本原因”通常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或者本质矛盾(阶级矛盾尖锐),一般来说根本原因都会“看起来”和该历史事件关系并不明显;“直接原因”通常是经过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关联性非常强;“导火索”通常都是一个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于社会和历史发展必然,比如“五四”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是国王召开议会企图征税等等。“主要原因”是最难的,有时它是直接原因,有时是根本原因,这就要求你深入探究事物的内部逻辑,通过对比来决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哪一个因素才是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的。
思维的锻炼要靠大量做题和有效总结来实现,这一点也是积累的过程,上了高三以后老师也会经常给你一些提示,注意吸收,一定会有提高。
05
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分析问题我们总是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有“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你在答大题时就会轻松地发现这些既定的思路可以迅速帮助你理解题目和入手分析,至于这些既定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在学习中很容易地提炼出来,或者我建议你可以看<高中历史学考必备手册>最后一部分谈到的一些学习历史的思维和方法,都非常实在和具体!
06
宏观学习历史,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图
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历史很烦琐,细节很多,有没有什么主线可以把它们串起来?当然有!你可以适当地进行发散思维,把历史事件串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受课本的限制),比如说把一整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整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理解和思考,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你的历史知识非常有条理,不光可以从宏观上解答很大的问题,也可以随便拿出一个部分进行微观细致的分析,这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可以说“绝学无忧”了。
比如说在我脑海里,整个历史是由中国史和外国史构成的,中国史里又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阶段整体由四次大型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三次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组成,期间经济方面的显著特点是自然经济开始阶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形成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实践(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历经四次大型论战(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守旧派,革命派与保皇派,问题与主义)……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被我这样拿出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再细到每一个事件和人物都是如此,所以这应该是你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36个高中历史答题规律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
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
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个政策: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养生息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9、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10、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1)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二、
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
11、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__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1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1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2) 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 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15、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2)四个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政府的政策。
(3)五个发展阶段:
“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4)分布结构:
“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
(5)两个影响:
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6)三个障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16、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一条主线:
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
(2)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
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
(3)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
(4)四大表现: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
二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
三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
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
(5)结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7、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1)一个主题: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2)两个特点: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中国人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先进理论在革命实践中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
(3)三个层面: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
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18.对中国现代政治建设的认识
(1)两种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两个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两部宪法:《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4)四大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指导思想,政治协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基本组织形式。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
④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直接民选,落实“依法治国”方针。
19“一二三” 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
(1)一个政策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两大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三个时期:
①奠基时期(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方针,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②拓展时期(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
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致力于地区合作。
20.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阶段线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
①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②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③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④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⑤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2)曲折前进(1956~1978)
①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②两方面探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ldquo”。
④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五个转变
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
⑤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20世纪三次巨变、三大伟人、三大理论
(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三大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三大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四、
世界古代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人文思想的起源
2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23.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
(1)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
(2)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3)三大核心: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响:
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
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五、
近代西方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
24.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
代议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
(2)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三项原则: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25.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
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
(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
26.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7.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两重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3)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4)四个阶段:
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
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
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
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28.“一、二、三、四”总结文艺复兴运动
(1)一个核心和中心:人文主义和意大利。
(2)两个阶段: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3)三个领域: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
(4)四方面影响:思想解放,挑战天主教权威;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解除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29.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思维方式的革命,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2)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
(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是技术变革的保证。
(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的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
六、
现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30.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31.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策。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其经济思想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思想。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下,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
32.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
(1)三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
(2)三个对峙: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①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分化,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
(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34.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
(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
(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大国关系。
3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占主导地位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36.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1)两个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经济全球化。表现在1995年WTO正式运转。
③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双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高中历史记忆技巧】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指导06-19
高中历史阅读能力05-24
高中历史培训反思05-27
微课程高中历史07-04
高中历史教研心得07-06
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策略06-05
高中历史试卷答案解析06-21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06-28
高中历史教学艺术漫谈07-02
高中历史网络资源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