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英语卷(通用6篇)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B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面四图中所示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上面四图中等高距最大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A.6月6日左右 B.8月8日左右 C.9月9日左右 D.2月2日左右 4.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A.赤道
B.11°34′S
C.11°34′N D.23°26′N 5.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比霜。然放火作熅(yun,无焰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阅读文字,完成下题。6.这段文字描述的现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A.夏季
B.冬季
C.初春
D.深秋
7.“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造成的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准静止锋过境 D.气旋过境
8.“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主要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2A.①地位于低压槽
B.四地中,④地的风力最大
C.①、④两地的风向大致相同
D.②地位于冷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
23.下面气压变化,最可能是甲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是()
(hPa)1010 1000 1 3 ②(日)5 1 3 ④(日)5 ①(hPa)③ A.①
B.②
C.③
D.④
24.甲、乙两处天气系统比较,甲一定()
A.气温低
B.风力大
C.降水多
D.气压高 读某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25.此时,北京吹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26.此时,降水概率最大的地点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气象部门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 0℃则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27.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28.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C.受山地影响
D.受台风登陆影响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特别是我国有关专家长期以来对气溶胶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气溶胶形成一定浓度后会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能量,而使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据此完成下题。
29.下列可能引起全球变暗的多种因素中,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使用矿物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21-25DABAB 26-30CDDCB 31-35BBADD 36-40GDEBA
41-45DBACB 46-50 BDCAD 51-55 ACDAB 56-60 CBACA
语法填空
61: has been performed 62: of 63: truly 64: showing 65: to be
66: a 67: what 68: hungry 69: which 70: meals
改错:
71.like—likes 72. kindly—kind 73. other—others 4. so去掉 5. with— without
6. which—who/that 7. she— he 8. willed—willing 9.keep—keeping 10. attitude后加towards/to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Dear Lucy,
How are you? My name is Li Hua, whom you taught oral English when I was in Senior 1. Now our school asks me to invite you to come to our school to be an oral English teacher for the English Winter Camp during the winter vacation. Here are some details about the activity.
The camp will start from January 10 to 25,2017. You can come a few days before January 10. In the morning you will give three oral English classes so you are expected to get ready for different topic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students. In the afternoon there are mainly outdoor activities such as having some picnics and visiting parks and museums, etc. You can also take the chance to travel more in China.
I hope you wi ll accept the invitation and have a happy winter holiday.
Yours sincerely,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寥廓 瞳(tóng)孔 不屈不挠(ráo) 蹑手蹑脚
B.苔(tái)藓 狙(zǔ)击 一愁莫展 昂首阔步
C.编辑 塑像 直栏横槛(jiàn) 烟熏火燎(liǎo)
D.瓦砾(lì) 倒坍(tā) 凝眸远眺 色彩斑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四大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几部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构成对它们经典性的否定。同理,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文学价值的高低,无异于舍本逐末。
B.在行驶的车辆上,任何试图干扰正常驾驶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只是口头教育警告了事,无疑是姑息养奸。
C.随着中国战队IG以3比0拿下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的冠军奖杯,电竞游戏成为一项全民体育运动的潮流已难以阻挡。与此同时,主流社会对蔚然成风的电竞游戏带给青少年负面影响的担心也在加重。
D. 无数次的网络狂欢后,传统新闻业的严冬已至。我们发现,重大事件中的媒体缺席已成为一种常态,我们从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多是骇人听闻的明星八卦。
3.下列对文章内容解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劝学》是《荀子》首篇,文章以荀子的“性善论”思想为基础,取类譬喻,层次分明地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B.《阿房宫赋》先用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铺叙了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情况,总结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最终向秦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C.辛弃疾写词多用典,有人说他好卖弄学问,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典故,多为和“京口”有关的古事古人,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懑、隐忧之情。
D.《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各色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大观园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检验。
B.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际:边界。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殆:几乎。
D.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深远。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盘盘焉,囷囷焉
B.金就砺则利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相与枕藉乎舟中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6.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思厥先祖父 D.徘徊于斗牛之间
7. 下列各句中不含有借代手法的一项是(2分)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C.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D.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8.下列对《呐喊》和《边城》两部作品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B. 《呐喊》这本短篇小说集的思想内容很丰富:《祝福》对吃人的封建礼教思想进行了揭露;《一件小事》对知识分子自身卑微的灵魂进行批判;《药》对新旧时代交替和辛亥革命成果进行深刻反思。
C. 小说《边城》用三次端午节串起了整个爱情故事。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巧遇傩送,两人暗生情愫;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去看赛船,傩送外出,天保和翠翠结识;第三次端午节,翠翠无意中知道了傩送宁要渡船不要碾坊的爱意。
D. 《狂人日记》既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迫害症”精神病人;又采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在狂人的臆想疯话中寄寓着深刻的真理,清醒的精神品格。
9.《边城》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湘西民俗,请阐释“车是车路,马是马路”是哪两种求婚方式?(4分)
10. N先生、七斤嫂、方玄绰、单四嫂子这些人物分别对应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几篇作品?(4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年十有九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注】周公、召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曾辅佐武王灭商。召虎:周宣王时名将、贤臣;方叔:西周周宣王时卿士,曾率兵车三千辆南征荆楚,北伐玁狁。
11. 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称其气之小大 称:称赞
B. 恐遂汩没 汩:迅速
C.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恣:尽情
D. 未能通习吏事 通:普遍、全
1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B. 气可以养而致 而后知天下之巨富
C. 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 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
D.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13. 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苏辙以秦汉时的古称“太尉”称呼韩琦,表达了对韩琦的一种崇敬之情。而“上”,体现了苏辙对韩琦彬彬有礼的态度。
B.苏辙认为,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孟子、司马迁二人的文章,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因为“气”充满在他们心中。
C.苏辙认为养气有两个途径:内心修养和外在阅历。关于内心修养,举了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例子,这也是他在本文重点强调的。
D.苏辙在文中颂扬韩琦在内政、领兵方面的卓越才干,是为了表明欲见之意,这也是他写信的的主要目的。
14.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3分)
(2)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3分)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4分)
(4)句读之不知,或者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7题。
答张十一功曹
唐•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 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 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 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此诗是他首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别名。④斗:通“陡”。
15. 首联所写环境有什么特点,请分析概括。(2分)
16. 请简要赏析颔联写景的艺术特色。(4分)
17. 本诗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8. 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4),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5),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杜牧《阿房宫赋》)
(6)驾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7),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1题。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罢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挨着我这边坐。”众人听说,忙抬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要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爬子,比俺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犟得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一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攮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了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取笑。
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出来了,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过去了,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儿罢。”刘姥姥忙笑道:“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1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箸”是这场闹剧的道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镶金嵌银的象牙箸,也折射了贾府所处的社会阶层及奢侈的生活。
B.“众人先是一怔”的细节设置巧妙,这个无声的间歇时间,写出了刘姥姥的“笑话”出人意表,也使笑话的逗笑效果更能凸显。
C.众人大笑的描写极精彩,有主、有次,有细描、有泛写,可谓一人一种姿态,细细一品,而又切合人物身份,反映了人物性格。
D.刘姥姥的“笑话”引发贾府众人大笑,众人的笑里既有打破平时沉闷生活的惊喜,更有对这种不讲礼仪的粗陋鄙俗的蔑视与反感。
20. 结合以上文本,简要分析刘姥姥形象。(6分)
21. 刘姥姥逗乐众人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要概述。(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4题。
边城的守望者——沈从文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
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他的作品最早载于1922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193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京逃难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作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边城的守望者的热点研究。人们嗟叹他的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重塑民族文化人格。他最著名的小说《边城》,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
1988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吧: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他的塑像坐落山巅,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
(摘编自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相关链接】
①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被他曾经想进去读书而不得的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这真堪称中国20世纪文化史的一个奇迹!(常青《读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②建国后他离开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者也曾把他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刘敏《阿湄〈边城的守望者〉之思考》)
2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小城处在三省接壤处,自然风光秀丽、有着神秘古老的传说,显然这是一个自然祥和、人杰地灵的美好之地。
B.染坊师傅、豆腐作坊里妇人、面馆里大师傅等人的劳作,各种鲜活的生活场景,对沈从文的人生认识以及后来的文学创作有影响。
C.沈从文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经受了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这些遭遇导致他的作品总笼着一层悲哀。
D.沈从文在早期作品以及后来的《边城》中,描写湘西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小城生活,都带有美化色彩,是为了给人们一份永久的希望。
2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沈从文到北京求学时处处碰壁,但他并未对自己的人生灰心,转而选择了创作,并为之刻苦努力,执着追求,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
B.沈从文的创作除了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边城》的诞生,应该感谢“京派”作家们的提携帮助。
C.“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句话反映了沈从文的刚强,坚定,自信,以及对写作、人性、生命的哲学思考。
D.《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也奠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E.这篇传记先总述沈从文的文学地位,后分阶段具体介绍沈从文的坎坷成长之路,描叙了一个有责任感、执着追求、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形象。
24.怎么理解沈从文是“边城的守望者”? (6分)
七、作文(60分)
25.请以“那一点星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 C(A. 不屈不挠náo;B.狙击jū,一筹莫展;D. 倒坍tān)
2. B(A. 舍本逐末: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此处指用金庸作品的通俗性来评判其作品的价值,是指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可改为“缘木求鱼”;B. 姑息养奸:由于无原则地宽容助长坏人坏事;C.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属褒义词,此处可以改为“风靡一时”;D.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3. C(A. 荀子的思想基础是性“恶”论;B. 《阿房宫赋》是借古讽今的作品,是借秦的骄奢亡国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D. 《林黛玉进贾府》一回,大观园还没有兴建。)
4. B(际:动词,交会。)
5. D(A.焉:兼词,于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 副词,就/副词,却;C. 乎:介词,在/句末语气词,表疑问;D. 以:介词,因为。)
6. D(A.博学:这里指广泛地学习;B. 众人:这里指一般人;C. 祖父:这里指祖辈和父辈。)
7. A(A.千堆雪:比喻;B. 管弦:借代,代指音乐;C. 烽火:借代,指金兵的劫掠;D. 纨绔、膏粱:借代,借指富贵子弟。)
8. B(《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
9.车路:指请人提亲,明媒正娶;马路:通过男女双方唱歌的方式自由表达爱意。
10. 《头发的故事》、《**》、《端午节》、《明天》
11. A(称:与……相称)
12. B(A. 之:代词/结构助词;B. 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C. 然:连词,表转折/代词,这样;D. 以:介词,凭借/动词,认为。)
13. C(本文重点强调的是“外在阅历”这一途径。)
14.(1)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文章就成功的吗?(“岂”1分;“尝”1分;“为”1分)
(2)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区区的俸禄。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向”1分;“斗升之禄”1分;“其”1分)
(3)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至”1分;“以……为计”1分;“始”1分;“速”1分)
(4)不知句读,有的人从师学习,不解疑惑,的人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到了,大的方面却丢失了,我没有见到他高明的地方(宾语前置1分;“或”1分;“小学”1分;语句理解通畅1分)
15. “山净”、“江空”写出了环境的空阔和纯净(1分);“哀猿”、“两三家”写出了环境的凄清和荒僻(1分)。
16. “纤纤”、“艳艳”,使用叠词(1分);“竞”、“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纤笋和杜鹃竞相生长、随意开放的自由勃发的状态。(2分)。
17. 表达了君恩未报的遗憾;(1分)被贬边地、前途无法掌控的不甘;(1分)渴望回朝,再献余力的愿望;(1分)对年华已逝的感伤。(1分)
【参考译文】
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作者气质的显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现在看来,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走遍天下,博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士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畅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表现在他的行为、他的相貌、他的谈吐和他的文章中,但自己并不曾觉察到。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中时,所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事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胸襟。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气。我担心因此而埋没了自己,所以毅然离开了故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了秦、汉的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深有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都汴京,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依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域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辙还未曾见到您啊。
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不立志在远大的方面,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这一次到来,关于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崇高;关于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关于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仍然因为没有拜见太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丰采,即使只听到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志气壮大,这样就可算是尽览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辙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区区的俸禄。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悠闲几年,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且学习从政的业务。太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而屈尊给我以教诲的话,就更使我感到荣幸了。
18.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无以至千里;(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5)明星荧荧 梳晓鬟也;(6)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7)羽扇纶巾;(8)赢得仓皇北顾
19. D(笑里没有“蔑视与反感”。)
20. 刘姥姥是有着一定见识的乡下农妇。具体表现为(1)粗俗:“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2)世故:“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3)风趣:“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每点2分,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适当给分。)
21.(1)村言俚语,言辞夸张。“这个叉爬子,比俺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犟得过他?”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2)滑稽表情,自己不笑。“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3)笨拙动作,故意闹腾。“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亲自去拣”。 (一点2 分,三点6分。其他合理答案,适当给分。)
22. C(“这些遭遇导致他的作品总笼着一层悲哀”,无此因果关系。)(2分)
23. BE(B “《边城》的诞生,应该感谢“京派”作家们的提携帮助。” 于文无据。E “先总述沈从文的文学地位”,文章没有先述其文学地位。)(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给4分)
24. 塑像坐落山巅,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①民族文化守望者:边城承载着民族文化,沈从文的作品着眼于描绘湘西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②美好人性守望者(民族文化人格):边城中人们有着纯洁健康的爱,自然的本性,以此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③精神守望者: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仍然保持着边城人的执着的追求。(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6分;言之有理即可。)
当在电视上看到李刚之子在大学里醉驾里开车撞飞两名女生致一死,一伤。还有脸下车大骂理直气壮的说:“我爸是李刚,有事找他去。”幸好有法律的公正,李刚也因他儿子的“壮举”删职,李刚之子也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此,在网络上“我爸是李刚”速传起来批判李刚之子“拼爸”的行为。
想必大家读过《老王》,老王之美在于品质,在于他内心善良,实干,淳朴之美。最能体现出他朴质的是他那服装。我曾经的一个班主任姓王,我们都叫他老王,不是因为不尊敬他,而是他为人朴实,教学一丝不苟,有点小孩子气。有点像书中老王的性格。他今年四十多岁,有了家还有一个儿子,上课时他很正经,下课的时候,时常和我们打成一片,我们从来不叫他老师而叫他“老王”,他人很好,对我十分关心。他曾在中考倒计时一百天的时候,还是不放弃我这个失去信心,混子日,坏事做尽的差生。他时常和我做思想教育,一个老师不够,他叫上了我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加上他自己三个人,三管齐下,来给我做思想教育,还跑到我家来做家访工作。他们确实辛苦了,终于把我从火炉里拉了出来。经过老师和我的努力,月考只考三百多分的我在中考里直接五百多分。要不是有他们,我有可能现在已经在职高了。我这一生最感激我的班主任,虽然初中有恨过他,骂过他,和他吵过架,他的手机号码现在还在死死的刻在我的脑子里。如今上了高中,毕竟有些怀念初中的日子,人就是这样,有些东西随时间过去了,才知道后悔。
人性之美是什么?是坚持,是责任,是爱,是舍己为人。如果世界每人有点人性之美的话,那就不会有“我爸是李刚”“小月月事件”了。要是每个人老师有像我初中班主任的品质,可能就挽回了一批人才。
1.若集合A= ,则 =( )
A. B.
C. D.
2.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3.下列函数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4.三个数 , ,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 B. C. D.
5.已知函数f(x)=log2xx>0,2xx≤0,则满足f(a)<12的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0,2)
C.(-∞,-1)∪(0,2) D.(-∞,-1)∪(0,2)
6. 已知函数 ,其定义域是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最大值 ,无最小值 B. 有最大值 ,最小值
C. 有最大值 ,无最小值 D. 有最大值2,最小值
7 .已知函数f(x)=2×4x-a2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g(x)=ln(ex+1)-bx是偶函数,则logab=( )
A.1 B.-12 C.-1 D.14
8. 函数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9. 已知函数 = 满足对任意x1≠x2,都有 成立,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 C.(0,2) D.
10.设函数 ,则函数 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11.具有性质: 的函数,我们称为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下列函数:
① ;② ;③ 其中满足“倒负”变换的函数是( )
A.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
12.已知函数 与 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当函数 和 在区间 同时递增或同时递减时,把区间 叫做函数 的“不动区间”,若区间 为函数 的“不动区间”,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y=ax-3+ +1(a>0且a≠1)的图象必经过点______
14.已知 ,那么函数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15. 设奇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且 ,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 若函数 恰有6个零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
.
18.(本题12分) 已知集合A={x|14 ≤2x-1≤128},B={y|y=log2x,x∈[18 ,32]},
(1)求集合A∪B;
(2)若C={x|m+1≤x≤2m-1},C⊆(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 在其定义域上为奇函数.
(1)求 的值;(2)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20.(本题12分)“活水围网”养鱼技术具有养殖密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研究表明:“活水围网”养鱼时,某种鱼在一定条件下,每尾鱼的平均生长速度v(单位:千克/年)是养殖密度x(单位:尾/立方米)的函数.当x不超过4尾/立方米时,v的值为2千克/年;当4≤x≤20时,v是x的一次函数,当x达到20尾/立方米时,因缺氧等原因,v的值为0千克/年.
(1)当0
(2)可养殖密度x为多大时,鱼的年生长量f(x)(单位:千克/立方米)可以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提示:年生长量=每尾鱼的平均生长速度×养殖密度)
21.(本题12分)已知函数 .
(1)若 的值域为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 在[1,2]内为单调函数,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2.(本题12分)已知函数 对任意实数 恒有 ,且当 时, ,又 .
(1)判断 的奇偶性;
(2)求证: 是R上的减函数;
(3)若a∈R,求关于x的不等式 的解集.
六校联考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半期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C C A C A D B A C
12.【答案】C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3,2) 14. f(x)= 15. 16. (0,1)
16.【解析】
分别作出函数 与 的图像,由图知, 时,函数 与 无交点, 时,函数 与 有三个交点,故 当 , 时,函数 与 有一个交点,当 , 时,函数 与 有两个交点,当 时,若 与 相切,则由 得: 或 (舍),
因此当 , 时,函数 与 有两个交点,
当 , 时,函数 与 有三个交点,
当 , 时,函数 与 有四个交点,
所以当且仅当 时,函数 与 恰有6个交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解:(1) …………2分
…………4分
…………5分
(2) …………7分
…………9分
…………10分
18.解:(1)A=[-1,8],B=[-3,5].A∪B=[-3,8]
A ∩B={x|-1≤x≤5},…………6分
(2)①若C=∅,则m +1>2m-1,∴ m<2.…………8分
②若C≠∅,则 ∴2≤m≤3…………10分
综上,m≤3.…………12分
19. (1)解:由 得 ,解得 .
由因为 ,所以 . ……5分
(2)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6分
设 ,且 ,
则 .……10分
因为 ,所以 ,所以 ,
即 是 上的增函数. .……12分
20.【解析】 (1)由题意得当 0
当4≤x≤20时,设v=ax+b,显然v=ax+b在[4,20]内是减函数,
由已知得 解得 , 所以v=-18x+52,
故函数v= …………6分
(2)设年生长量为f(x)千克/立方米,依题意并由(1)可得
f(x)=
当0
当4≤x≤20时,f(x)=-18x2+52x=-18(x2-20x)=-18(x-10)2+252,f(x)max=f(10)=12.5.所以当0
即当养殖密度为10尾/立方米时,鱼的年生长量可以达到最大,最大值为12.5千克/立方米.…………12分
21.
…………6分
(2)①当f(x)在[1,2]内为单调增函数,则:
无解,舍去
②当f(x)在[1,2]内为单调减函数,则:
得a≤1
由①②得:a≤1 …………12分
22.解:(1)取x=y=0,则f(0+0)=2f(0),∴f(0)=0.
取y=-x,则f(x-x)=f(x)+f(-x),
∴f(-x)=-f(x)对任意x∈R恒成立,∴f(x)为奇函数.…………3分
(2)证明: 任取x1,x2∈(-∞,+∞),且x10,f(x2)+f(-x1)=f(x2-x1)<0,
∴f(x2)<-f(-x1),又f(x)为奇函数,
∴f(x1)>f(x2).∴f(x)是R上的减函数.…………7分
(3)f(x)为奇函数,整理原式得f(ax2+x+2)
则∵f(x)在(-∞,+∞)上是减函数,
∴ax2+x+2>x2-ax即(a-1)x2+(a+1)x+2>0
①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为x>-1;
②当a>1时,原不等式化为(a-1)(x+ )(x+1)>0即(x+ )(x+1)>0
若a=3,原不等式化为,(x+1)2>0,原不等式的解为x≠-1
若a>3,则- >-1,原不等式的解为x>- 或x<-1
若1-1或x<-
③当a<1时,原不等式化为(a-1)(x+ )(x+1)>0即(x+ )(x+1)<0,.
则- >-1,原不等式的解为-1
综上所述: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当1-1或x<- };
当a=3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环境美学应该说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有人就有环境,有环境必然有环境美,有环境美就意味着环境审美观。长期以来环境审美之所以较少被人们谈及,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它为别的论述特别是为自然审美观所代替。准确地说,环境审美隐含在自然审美观之中。
渔猎文明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对关涉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但这个时代只能说是环境意识的萌生期。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建立的,因为有了农业,人们才定居下来,才有了家。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农民居住在田园,生产在田园。家庭人员不仅担任着不同的生活角色,也担任着不同的生产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均是不可少的。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审美意识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生态平衡的意味。
工业文明的建立是由农民走向城市开始的。人类的主要生活环境由农村转为城市,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大不相同,这种文明培育的环境审美观念只能建立在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景观上,而不再是兼具田园风味的自然山水景观。对于这种环境,进入城市的农民们在日常生活上由不适应到适应,在审美情感上由惊奇到赞美。而随着工业文明弊病的逐渐凸显,人们与这个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组建成的人工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日常生活上不再适应,审美情感上则转为厌恶甚至诅咒。人们渴望着新的文明,这个文明至少在观念上也部分地在实践上出现了,它就是生态文明。人们同时也在渴望着新的环境审美观——生态文明的审美观。
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强调审美的一种重要性质:生态与文明的共生。从总体上来看,人类仍然在向自然索取资源,但这种索取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与意义,那就是同时在对自然回赠,具体来说,就是力促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与维持。现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共生,两者相互作用,相互生成:一方面自然满足人的需要,表现为自然向人的生成;另一方面人满足自然的需要,参与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表现为人向自然的生成。文明本质上是对自然的改造,这种改造本是破坏生态的,现在要求文明不破坏生态,而且参与已破坏的生态的修复,这说明生态与文明这一对天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的实现,只能是共生。它是文明的,也是合乎生态的,在一定意义上,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代自然或助自然司职——司生态之职。
人类传统的审美观均是漠视动植物的生命的,即使重视动植物的生命,也是站在人的立场上,黑格尔就强调动植物的生命只有在见出人的生命意味时才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它重视的是生态自身的意义。换句话说,动植物有它的生存权利,包括展示其美(当然这美是在人看来的)的权利。人当然可以欣赏这种美,但人要尊重这种美,这种尊重就是要明白,这种美其实并不是为人的,而是为动植物自身的。
在生态文明审美观中,生态平衡成为自然环境审美的核心。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审美忽视了生态平衡,一味地从人的立场和利益的角度来欣赏和评价自然环境美。一些具有破坏生态平衡性质的自然美由于其感性形式能愉悦人类而得到人们的正面评价;而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来看,不论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景观的外在形式多么悦耳悦目,都不能给予其正面的评价。
生态文明审美观特别重视荒野的审美价值。荒野对于人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荒野是生命之根。不仅人的肉体是荒野锻造出的产物,人的精神也是从荒野中得以诞生的。以巫术为突出特点的原始思维,还有以神灵崇拜为灵魂的情感与理念,均来自人们对荒野的感受。其次,荒野是维系地球上自然生态的骨干力量,正是因为地球上尚有不少的荒野存在,这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基本上还能运转。试想,如果喜马拉雅山不再是荒野,而是成为类似黄山那样的旅游胜地了,那么整个地球上的生态会遭到如何巨大的破坏!重视保护荒野,为地球留下更多的荒野,既需要从科学上认识到荒野的重要性,也需要有新的审美观来欣赏荒野。因此,生态文明审美观的出现不仅为环境审美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而且会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
(摘编自陈望衡《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含在自然审美观之中的环境审美,在人类诞生之时就已存在,它常常被别的论述所代替,较少被人们谈及。
B.渔猎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对关涉自身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环境审美意识也在此时萌生。
C.农业文明时代,家族环境、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合为一体,家庭成员兼任生活和生产角色,其环境审美意识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
D.人类的环境审美观念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变,基于工业文明日益显现的弊端,人类有了找寻、建立新的环境审美观的强烈诉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如今人同自然的关系为双向生成,人类向自然索取资源,同时需积极参与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与维持。
B.文明的本质是对自然的改造,这种改造会造成对生态的破坏,所以生态与文明是完全对立的,并且无法统一。
C.黑格尔认为动植物的生命美与不美,只取决于能否在其中见出人的生命意味,这是站在人的立场上来看的。
D.生态文明审美观秉持的生态公正原则,一定程度上是对人与诸物种的生命价值及地位的一种重新审视和反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留下鲜花供人欣赏”的标牌变为“请让鲜花开放”,其实是对鲜花自有其开放权利的承认,人应该尊重这种权利。
B.重视荒野保护,既需要从科学上认识到荒野对于人类和维系地球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也需要有新的审美观来欣赏荒野。
C.自然景观的外在形式给人带来的愉悦审美感受固然重要,但只要它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就不能给予正面的评价。
D.生态文明审美观的出现符合时代背景,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不单是审美欣赏的问题,更关乎人类的生存。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B.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C.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D.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别王百谷
袁宏道
河上清霜雁字斜,西风匹马又天涯。
锦帆泾②绕郎官舍,冠子桥③通处士家。
好事每供挥林下塵④,清斋长谷前茶。
东邻不是无姝子,眼底何人解浣纱。
【注】①本诗为作者将要离开苏州时所作。②锦帆泾:苏州城内的河名。③冠子桥:苏州城内的桥名。④塵: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指拂尘。魏晋清谈名士多执此物。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的“清霜”、“雁”、“西风”等意象点明送别季节为秋季。
B.颔联的“郎官”和“处士”点明诗人和王百谷的身份,二人同为官场之人。
C.“好事”句写诗人和王百谷经常在一起像魏晋名士一样挥塵清谈。
D.“谷前茶”是指谷雨前的茶。诗中以清斋品茶来体现王百谷的清疏绝尘、情趣高雅。
E.“浣纱”本义是洗衣衣服,常用来代指西施。诗人以西施自比,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愁。
9.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_____,_____。
(2)《泊秦淮》中,表现诗人担心国家安危,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应用(23分)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②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③他下笔处总有水泽之感,竟令人无从辨别这到底是画家亲历过的山水还是这山水源自那魂牵梦萦的神游之境。
④小长假期间,开车自驾游的市民特别多,有很多家庭倾巢而出,离开繁华喧嚣的都市,尽情享受天造地设的自然美景。
⑤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5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⑥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京安足球队经过与对手90分钟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取得胜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抗生素虽然对治疗严重的传染病和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类疾病非常重要和必要,然而过度使用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给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B.面对群发短信,人们排斥的不是问候,而是怕这来得太“快”得问候打了折,更怕复制的祝福语和同质化的问候关心降低了“心灵的温度”。
C.湖南卫视明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D.自去年12月份以来,全国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一、二线城市局部区域的PM2.5值甚至爆表。呼和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已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1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① 促成了价值观的深刻变化,② 也激发了人们对个人利益认识的觉醒,反映在伦理思想上,③ 对人性的来源、内容和本质作了新的理论概括。其理论形式④ 不尽相同,⑤ 都这样或那样把“利欲”纳入人性范畴,⑥ 对其自然合理性作了明确的肯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仅 还 还 虽 却 也
B / 而且 还 尽管 但 也
C 不仅 而且 就是 虽 但 并
D / 更 就是 尽管 却 并
14.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1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自助式养老是今年来人们在探寻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显然,不依靠政府养老,这就使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沉重的养老负担。而熟悉的人们在一起生活,就不会发生矛盾;不会发生矛盾,人们的心情自然就舒畅;这样,每个人都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①熟悉的人在一起,不一定就不会发生矛盾。
②
③
16.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与“人生”“微笑”的话题有关,句式与画线句相同。 (6分)
人生如酒,有了微笑的美酒便飘着有人的醇香。
四、写作(50分)
6月9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2分钟。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不允许考生进场。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1.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偷换概念,这一时期萌生的是环境意识,而非环境审美意识。
2. 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这说明生态与文明这一对天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的实现,只能是共生”,可知生态与文明并非完全对立且无法统一,共生是实现二者在更高层面上统一的唯一方式。
3. 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扩大范围,生态文明的审美观与传统审美观存在较大差异,原文中有“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来看”的限制。
4.选A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5:选A “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6:选B “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是文帝曾经做的梦,并不是事实。
7、(1)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得分点:“稍”“决”“平”各1分,句意2分)
(2)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得分点:“益”“论”“任”各1分,句意2分)
8.BE B项二人身份不同。“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E项“诗人自比西施”有误,应为诗人把朋友王百谷比作西施。
9.①羁旅游漂泊之愁。首联写清霜大雁,西风匹马,作者又要浪迹天涯,表达了漂泊之苦。②依依惜别之情。中间两联写作者和朋友常相往来,彼此对于各自居所周围的景物十分熟悉,常在一起交谈饮茶,离别在即,依依不舍。③对王百谷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尾联以西施之美来比喻王百谷之才,无人了解王百谷之才,友人才华得不到施展,作者深表惋惜。(每点2分,共6分。)
1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1答案:A ①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②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③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 ④倾巢而出:出动全部力量,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⑤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⑥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了胜利。此处不合语境。
12答案:B A“虽然”要放在“抗生素”前面。C 偷换主语,应把“自”挪到“湖南”前面D 不合逻辑,应将“不”去掉。
13答案:C 根据上下文意可知,①②是递进关系,③表示解释,④⑤表示转折,⑥表示递进
14D A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别人手下礼物。此处用来指自己手下别人的礼物,不恰当。B项“绵薄”是谦辞,指自己薄弱的能力。“绵薄之力”是一种较为谦虚的表达方式,尽管帮助了,却说是只帮助一点点,一般用于自己。此处用来形容别人,不恰当。C项“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此处用来形容“我”,不恰当。
15答案:2.不发生矛盾,人们的心情不一定就舒畅。
3.心情舒畅,不一定都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
16答案:人生如书,有了微笑的书籍便有了丰富的内涵;
人生如画,有了微笑的画卷便添了亮丽的色彩;
人生如歌,有了微笑的歌声便多了动人的旋律;
作文【题解】
材料是一个新闻事件,先点出事件引发了一场争论,然后简单叙述事件。写作要求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即可从工作人员、妈妈、考生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和做法;对人物观点和做法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但在立意判断时应该研究本则材料的特殊性,本则材料由概括句和事例组成,而且关系紧密。概括句暗示了(其实也指明了)出题人的意图,本次作文的基本立意范围——规则与人情,事例中也隐含了一个重要信息“考生违规,考场工作人员坚守规则,不为人情所动”。
【立意方向参考】
切题(依据既符合范围,又切合材料)
1.规则至上,人情不能动摇规则
2.人情可以完善或改变不合理的规则
3.规则中应该蕴含人情味
4.不违规则,不失人情
5.严守规则,彰显公平是最大的人情
合题(依据切合材料内涵即可,可以脱离概括句的范围)
1.为人处事应未雨绸缪或早作准备(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只迟到两分钟)
2.遭遇意外应理性处理(考生想翻墙进入考场)
3.做人不能没有自尊(妈妈下跪)
4.母爱是伟大的(妈妈为孩子进考场求情下跪)
5.忠于职守,认真尽责(考场工作人员不准迟到考生进场)
6.固守规则,不知变通(考场工作人员不准迟到考生进场,导致该考生缺考)
【参考译文】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候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
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
【高一上学期期中英语卷】推荐阅读: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英语试题06-15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计划07-21
北京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作文11-02
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6-21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动员讲话稿09-16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发言稿11-08
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12-12
一年级上学期期中07-06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01-10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试题12-3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