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论文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传承论文(推荐11篇)

文化传承论文 篇1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代生活在这广袤的土地上。我们拥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最该做的。

中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早在二百多万年以前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就已经出现北方,中原,南方三种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我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广阔,富饶的土地。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众多。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需要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思想文化,民族素质等软实力的提高。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魄”,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由此形成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和精华。中华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我们民族统一,自强自立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五千多年灿烂文化始终蕴含着一股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品格,是发展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相当于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历史宣言。中华民族具有不畏强暴,百折不饶,愈挫愈奋的自强自立精神。历史上有许多遭遇艰辛而奋发有为的仁人志士,为后代子孙所传颂。中华民族信奉“士可杀不可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建奋发,矢志不渝,多难兴邦的阳刚之气。

文化传承论文 篇2

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不易, 但是要长期继承和发扬下来, 更不容易。七化建企业文化, 是七化建几代领导和职工从实践中培育并发扬光大的,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是企业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它不仅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是优秀的。而且, 也被一代一代的七化建人传承下来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七化建企业文化的形成于60年代, 建设我国第一套引进化肥装置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工程大会战。1964年, 七化建成立后承担的第一个建设工程就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化肥装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这一工程。在当时缺资金、缺技术、缺粮食、缺房子的情况下, 全体参战职工决心“为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 打好这一仗。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牢固地奠定了“质量第一”的思想。最终实现了“三高一低” (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低成本) 和“为国争光”的要求。但是把这种文化传下去, 却经历了几代七化建人的努力。随着全国一个个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 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职工从四川把七化建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建设施工现场。在困难的条件下, 做到了“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 又是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的队伍。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放眼国内、外的所有公司规章制度, 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那些规章制度的框架, 只不过根据时代的发展, 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和“三高一低”的精神一丝不少。50多年的不间断传递, 让七化建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深刻认知。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许多人把经济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并为此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 七化建的文化也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来讲, 七化建精神应该是在整个化工施工建设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传承的关键还是继承

七化建发展到今天, 已经充分体现了“传承”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上就有共同的学习榜样, 那就是:第一个建设引进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巴蜀大地迈进西域建成了新疆第一套大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国门建成亚洲最大的化肥装置的人。但是, 要让企业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 则必须坚持长期宣传教育, 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 搭设文化理念的灌输通道。二是将文化理念层层分解到组织行为、管理行为与员工行为中去, 通过规章制度、作业流程、职能职责、工作标准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达到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阵地、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使文化有效落地。几十年来, 七化建已经做到了这三点。

多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德、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分别对公司的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视察, 对七化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983年,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在视察了乌石化大化肥工地后说:“新疆大化肥速度快、质量很好, 投资没有突破概算”。一些国外项目所在国领导人和业主对七化建的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在一份推荐书中写到“该项目 (指孟加拉CUFL项目) 是我国公司在国外承包的第一个大化肥项目, 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 是一个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和安全生产的典型。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表彰他们的事迹, 对国内同类项目, 对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对国外承包工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1982年, 泸天化30万吨尿素装置工程获得国家工程首批银质奖。2008年, 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公司已经获得二项优质工程鲁班奖, 一项国家首批境外优质工程鲁班奖。八个优质工程银质奖, 二十多个优质工程奖。2012年, 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无数殊荣。培育了七化建的企业文化, 锤炼了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 在我国化工建设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为七化建企业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更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铅华洗尽、尘嚣远去, 唯有精神的力量光芒依旧。

要在继承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化建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致力于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 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合力, 使团队不断自我提升, 起到了“凝聚核心、突出中心、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讲, 过去形成的良好传统, 不能老想着“弃”。大家都知道, “创新”一词比较时尚, 有些人喜欢在思想领域中割断历史搞“创新”, 可是, 在一个有良好传统的企业, 割断历史的所谓“创新”是不对的, 证明是浮躁的。文化上要创新是对的, 但一定要有基础, 要着力于继承和发扬,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企业文化方面, 七化建做得比较好。多年来, 一直在进行企业传统教育。比如, 1983年创刊的《文明建设》报, 后于1996年改为《七化建》报, 一直培育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沟通职工思想, 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殊功能。在一年一度的新入司教育培训中, 就把企业发展史、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进行不间断的传递着, 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思想支持。公司制定了《企业文化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的调查、各单位工作《简报》的出刊, 都是在推动着公司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七化建的风气永远是健康向上的, 先进模范人物是受到尊重的, 有贡献的人是受到肯定和表彰, 公司“管理制度”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正是在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先进和模范们才能够展其能而尽其力。同时, 他们的卓越工作又带动了一大批人, 不断促进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 企业才永远是朝气蓬勃的。

弘扬企业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化工建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 顽强克服困难, 全面战胜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七化建的广大员工发挥讲求科学、以“创新、诚信、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为“建成国际型公司”这一发展目标,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管理上, 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 降本增效, 使七化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效益,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充分体现了高度负责任的企业精神面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七化建在海内外化工建筑市场面前所代表的是中国企业面貌。文化源于精神, 这就是七化建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创新 篇3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绵延不断的文化是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之学”的争鸣,这是中国优秀文化中的原创性文化。秦朝的统一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作出了重大贡献。汉承秦制,儒家与其他学派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汉代国力强盛与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人口迁徙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着文明的全面进步,提升着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力求构建融通天、地、人的理论,使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和文化会通的精神。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理论学术论坛上关于文化自觉的呼声,反映了人民对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文化自觉没有终极,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前人在文化自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供今日借鉴,但它不能代替今人在文化自觉方面的新创造。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发展促进了人们文化自觉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觉才是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演讲 篇4

大家好!

伟大的民族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薪火相传。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民族精神,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品格和精神风貌,培育出了红色精神,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等。如果说中华民族精神史是一部伟大的诗史,那么红色精神就是其中最重要最辉煌的 篇章。红色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具有恢宏深邃的精神文化意义。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需要对红色精神的美学性质进行研究和理论建设,彰显其美学价值。

红色精神属于社会美类型。美不是艺术的专利,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都是美的存在形式。社会美离不开社会的审美标准,承载着人类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对人的行为评价,必然会涉及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真善美的关系是美学理论的重要问题。真是客体尺度,肯定了人对真理的追求。善是主体功利性的尺度,即真理为我所用;美是主体内在的尺度,它体现着主体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这是人类至善至美的社会理想。它并非唯美空想,而是具体的、科学的,具有真的价值。如果没有将真理付诸实践的行为和勇气,真理无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就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种善的追求,体现着真的价值。还需指出,善不但具有价值尺度含义,也是伦理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道德尺度的含义。中国共产党人也同样追求崇高的道德,“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即是社会的道德楷模。红色精神之美是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内容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社会实践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新中国的诞生,彰显了理想的胜利,肯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价值,这其中即有合规律性的真、合目的性的善,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是美的规律。

红色精神的审美范畴是崇高。美学上以优美、崇高(壮美)、悲剧、喜剧等界定审美范畴。崇高美集中体现了美与真、美与善的内在联系,许多美学家都致力于美与道德关系的研究。有的学者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概括为: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开拓创新的无畏气概,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尊重群众的人本意识,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这都具有积极肯定的社会意义。红色精神的代表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他们能够超越生活的平庸、狭隘的私利,甚至能够超越生死而为信仰献身。在这里,牺牲不是毁灭,而是通往永恒的崇高方式,是英雄的自由意志,有强烈的主体合目的性,更充满了实现自由意志的胜利和欢愉,使人生价值得以彰显。这就是崇高对优美在形式上的突破。红色精神肯定和张扬了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体现了人的尊严和道德感、使命感,而这正是崇高美的特征。

红色精神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崇高审美往往必须经历“痛感”,审美主体在对象中直观自身,随之在震惊、觉醒中唤起主体内在力量或人类的本质力量,从而将自己提高到对象的高度。这是一种高峰体验,是人类对有限生命的超越。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种解放使主体获得自由,产生美感。红色精神则不只是以情感人,它可以唤起人的道德理性,促使人对自身进行道德审视和理性思考,从而有利于人的道德的培养和重建。

传承周礼优秀文化 篇5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吕锦龙,今天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演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给祖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前途。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就更应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许现在的我们翅膀还是稚嫩的,谈不上为国贡献,谈不上敬业奉献,但我们能做的还很多很多。那就是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自己的将来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100年前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人士梁启超先生已经把我们青少年的历史地位、光荣使命和人生价值做出了精确的定位。生活在“富强进步”的新中国的青少年学生,我们今天该怎么办?那就是要让中国不再受欺凌和屈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移动互联 传承文化 篇6

摘要论文对移动互联时代,图书馆人怎样契合移动互联思维,抓住碎片化、粉丝化、聚焦化、快速化的4F移动互联特征,依靠图书馆目录组织及分类标引等专业核心技术,建立读者移动知识体系,整合归集读者移动知识资源,更好地传承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移动互联 4F思维图书馆

分类号 G250.73

2015的春晚给中国的老百姓新添了一道大菜:全民摇一摇抢红包。短短几天时间,微信绑定个人银行卡2亿张,干了支付宝8年的事。移动互联让中国老百姓乐哈哈地把几十亿的流动资金送了出去。移动互联时代,各行各业都快速地将各种服务都搬到了小小的手机上,滴滴打车、购物、交友、旅游等便捷便捷再便捷的服务,让人舒服心醉。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工作、学习等行为习惯也都发生了改变。近期,央视新闻报道“死活读不下去的十大书籍”中,中国四大名著赫然在列。这种物质便利,文化皲裂的现象,引发我们进一步思索:图书馆人怎样契合移动互联思维,抓住碎片化、粉丝化、聚焦化、快速化的4F移动互联特点,创新服务手段,保存人类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移动互联网时代4F特征

移动互联思维可概括为4F思维:碎片化思维(Fragment)、粉丝思维(Fans)、焦点思维(Focus)、快一步思维(Fast)。下面以《红楼梦》为例,来谈谈如何利用移动4F思维,如何让人们将《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读下去[1]!

碎片化思维(Fragment):忙碌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时间常常是支离破碎了。人们在空闲的碎片时间里会选择怎样的休闲方式?阅读经典名著无疑是一锅好的心灵鸡汤。但是如何让人们在碎片般时间里去感受经典著作的美丽?我们可把《红楼梦》高度浓缩的精华选段,加以采集、挑选、推送,让读者在碎片的时间里阅读、聆听,在读者的心理播下《红楼梦》的兴趣种子。

粉丝思维(Fans):粉丝既是互联网的产物,也是互联网的发展动力。粉丝是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红楼梦》有粉丝吗?《红楼梦》有大量的“粉丝”,遍布在各行各业,甚至跨越国界。我们读者中也有大量的红学粉丝。我们的粉丝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怎样在碎片时间里为我们的红学粉丝提供令他们心仪的资源服务?怎样把我们红学爱好者的红学佳作传播给更多的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学,爱上红学?

焦点思维(Focus):专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极致。对于《红楼梦》等经典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广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仅仅将纸质书数字化,更要善于挖掘这些经典背后的学知!面对海量的移动信息,我们要善于做减法,找到焦点战略。比如《红楼梦》中有古诗词、古建筑、饮食文化等等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聚类技术,传播给更多有相同兴趣的人,让读者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去阅读了解经典。

快一步思维(Fast):这是一个速度当先的时代,若发展稍慢一步的话,就会失去先机。比如刚刚讲到的微信红包,几天就绑定2亿张银行卡,让稍后发展的如“易信”之类的相同平台望尘莫及。据统计超过80%的人们在选择查找数字资源时,首先想到的是GOOGLE、百度等商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文化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应抓住移动互联思维特征,运用图情专业技术,建立移动资源知识体系,为读者提供终身可依赖的个人知识管理学习的平台。

个人数字图书馆建设

2.1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载体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载体与传播形式发生了变革,如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孤微博等;如开放式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如文档分享平台:百度文库、新浪资料、豆丁网、新浪微盘等;如SNS社区:Facebook、QQ社区、人人网等。大量的信息以书本以外的形式存在,知识的集合不再只存在书本之上。数字时代信息载体和形式变化使得个人数字图书馆成为个人知识管理的良好平台。

2.2 个人知识体系与社会知识的关系

社会知识是无数的个人知识社会化后汇集而成,因此社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个人知识的发展。同时社会群体的整体知识水平又影响到个体知识的吸收。个体生活在社会中,受到各种文化的包围,无时不刻不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无时无刻不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营养”、可以说,社会知识是个人知识生长的源泉。

2.3 个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现代社会信息的获取来源主要有:互联网、传统图书、参与培训、互助学习小组、人际网络、个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等。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实现个人数字化信息收藏及传播管理的工具,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保存人们在知识活动中日积月累的各种信息;(2)个性化网络服务;(3)从收录信息资源的类型来说,个人数字图书馆比公众的数字图书馆更广泛;(4)个人数字图书馆具有固化信息的功能――实藏VS虚藏;(5)支撑个人数字图书馆的软件功能相对简单等。公共图书馆可将个人数字图书馆中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知识信息,通过评价、筛选、归类、编目、标引等方式编纂成知识要点,从而形成有价值有版权的可传播保存的知识库。

2.4 图书馆之个人数字图书馆建设

信息时代计算模式的不断变化对智能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外包使得图书馆游离于技术之外,各种云服务商、数据库提供商对图书馆也形成一定制约,图书馆技术人才的短缺使得技术壁垒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移动互联时代依托的是移动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同样图书馆需依托移动信息技术,实现直接面对读者的信息交流和知识服务。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平台搭建便是移动互联时代为读者提供的一种良好的知识管理平台,读者移动知识体系的标准制定是平台建设的重要前提保障。我们在读者移动知识体系标准规范及平台建设时,既要考虑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各自所特有的属性,也要考虑这两者之间密不可分、互为因果的关系,使个人数字图书馆可长期持续发展,成为读者终身可依赖的精神家园及学习中心[2]。移动知识体系建设

3.1 建设目标

移动知识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众多因子构成,包含个人知识和社会知识两方面,涵盖领域广泛的复杂系统。这些因子及相关领域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移动知识开发和利用的整体状态。移动知识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移动知识管理指标体系。通过知识指标体系的设计,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移动知识管理指标体系结构,为资源统一描述、组织、加工、共享、互操作提供支撑。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符合移动知识管理对指标数据的各项具体要求,满足长远需求,可动态扩展、可灵活分类。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移动知识体系的建立,实现动态、灵活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提高信息的准确率和共享应用水平;(2)将移动知识管理服务领域中的搜集、组织、加工、传播、保存、统计、分析、评估等工作通过建立一个动态可调整的指标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自服务链,真正使图书馆员、专家及读者能够通过指标这种定量的语言,实现知识组织设计与系统实现的一体化,建立指标驱动的移动知识管理模式;(3)在实现移动知识评价模型等的基础上,将指标与模型相关联,实现实时预测移动知识的动态变化趋势;(4)通过对移动知识指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灵活的移动知识信息发布机制。

3.2 体系架构

在移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当下,信息的主体――人类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繁忙的工作生活压力下,面对扑面而来、五花八门、精彩粉呈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价值量及其精粹性有了更高的期待,大家不再关注冗长无趣的信息,不愿阅读长篇费时的文章,即便是古典名著也会觉得难以读完。面对现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例:郑州大学郭保华教授将4000汉字著成一篇韵文《中华字经》,全文共四章,每章1000字,250字,五十门类,二句一韵,仅27个汉字相同。“乾坤有序,宇宙无疆,星辰密布,斗柄指航。”朗朗四字经,孩子们边唱边学,边玩边记,记住了天地万物,记住了春夏秋冬,记住飞禽走兽,记住了三皇五帝、唐宋元明等,只需学一篇韵文便可完成小学6年的汉字量。孩子们随着汉字学习记下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地理、人文,这些百科知识将会在他们人生的路上不断地跳出、领悟、感慨、理解、成长,伴随着他们一生。《中华字经》实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价值研究的创新,研究它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也给我们利用移动互联思维,传承人类文化,建设移动知识体系带来启迪。

图1 《中华字经》体系架构图

怎样建设移动资源知识体系?怎样通过对移动碎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典藏及推广利用?怎样增加资源多元保存之管道?怎样利用符合移动时代民众使用习惯的有效便捷方法,增进读者认识经典,传承文化?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图书分类法”及“汉语主题词”表、网络元数据资源描述标准规范、信息资源的内容形式和媒体类型标识等国际国家级标准为依据,契合移动互联的4F特征,采用目录体系、数据分析、社会标注、语义抽取、分类标引、关联聚类、概念地图、评价体系等方法,对读者按标准组织管理上传的个人知识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评价、筛选、分类、组织、标引等处理,最终形成读者移动自媒体知识库,让更多的人分享、传播,最终实现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目的。

图2 移动互联知识体系架构图

3.3 目录体系方法

资源目录体系可以用于描述和记录移动知识组织过程中形成的资源名称、主题、分类、来源等各种属性,即资源的元数据,通过元数据描述各种资源内在及资源间、资源主体间的关联关系。这样,既可以通过资源元数据直接查询和定位数据资源,也可以在资源使用过程中通过交换服务目录及交换体系实现资源的动态交换和整合,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并且可以避免数据机械集中时产生的过时数据。根据协同数据共享的需要,基于目录体系的数据资源还可以进行梳理和整合;可对移动资源按属性进行采集、分类、加工、存储,实现资源的有序组织;可迅速、准确、便捷地为读者提供检索、定位和使用资源;可以友好地管理、展示个人知识,实现知识共建共享及有效的长期保存等[3]。

3.4 分类聚合方法

基于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的移动资源体系涵盖资源内容创建、对象描述、资源组织管理、资源服务、资源长期保存等环节,图书馆专业技术分类和标引的有效应用是移动资源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图书馆分类编目、主题标引等工作提供了知识组织的基本方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核心能力。由于移动资源碎片化、粉丝化、聚集化、快速化的特点,信息聚类技术在移动知识收集利用过程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首先可从移动资源聚合入手,针对移动资源的内部特征、外部特征、效用特征做深入的研究,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建立移动资源间及移动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关联关系,以实现移动资源聚合的目的;其次对移动资源聚合的内在机理、路径、模式以及聚合的应用范围进行分析,揭示移动资源聚合的维度,挖掘移动资源之间的关联,增进移动资源进一步的融合;最后,将整合后的移动资源根据移动资源间的特征关系组合形成关系网络,实现智能化关联推送及有效利用和深度共享[4]。

3.5 移动资源指标体系建设

将杂乱、无规律、多形式的移动资源根据一定规则形成内在关联,运用图情资源目录、分类标引等技术及计算机数据分析、词频统计、主题聚合等方法,实现业务流程、信息编码等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系统接口标准化等,进而搭建图书馆移动资源知识体系架构。

指标体系设计方法是一种科学的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的体系建设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作为图书馆移动资源知识体系建设应用方法之一。本文的指标体系侧重于移动应用所产生信息,向知识体系的归集聚类后形成的结果集。指标体系设计主要包括指标确定方法、命名方法、分类方法以及指标的编码方法。指标的构建主要包含设计和管理两部分,从构建过程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领域:指标研究域、指标定义域和指标使用域。(1)指标研究域:对移动信息资源进行研究,对基础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对数据内容情况、数据分布情况、数据基本属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分析,确定可以成为指标的数据。(2)指标定义域:对研究认可的数据进行规范性定义,使之成为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指标定义包括采集领域、采集方式、数据建设标准、加工规范等指标的基础定义。(3)指标使用域:定义好指标后,可以对指标描述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加工处理,形成指标数据后进行传播及管理保存。

结语

浓缩的都是精华,当上下五千的中华文明以“三字经”“弟子归”“千字文”这样朗朗上口,易记易传的方式流传至今时,移动互联时代被广泛传播点赞的精品网络作品,成为传播真善美的一种主要方式时,当浓缩移动精品作品从引导人们进入阅读和交流转向更深层次的经典原著阅读时,当我们图书馆人紧扣移动互联思维特征,抓住时代脉博,建立读者移动知识体系,为读者提供便捷的、规范的、共享、互通的移动知识平台时,通过对经典数字资源的搜集、筛选、归类、标引、评价、典藏及推广利用,使读者从认识经典作品,到参与讨论研究经典作品,最终喜爱迷上经典作品,也许那样四大名著就不会被觉得那么难读了。

参考文献:

[ 1 ] 顾铉.移动互联网“4F”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4(10):163-165.[ 2 ] 陈涛.图书馆整理利用网络文学作品初探[J].新世纪图书馆,2014(11):30-32

[ 3 ] 邹永利,范丽婷,傅钰.移动终端上文献管理工具的比较研究[J].新世纪图馆,2014(2):43-47.[ 4 ] 周姗姗.基于Falksonorny模式的数字资源多维度聚合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5 ] 国凤兰,刘庆志.文化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J].统计与决策,2015(8):36-40.黄红南京图书馆技术部主任、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文化传承论文 篇7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包括民族精神、价值主义和社会实践。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 价值主义和社会实践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1.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传统文化推行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以“仁”为本, 崇尚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除了儒家文化外, 道家文化重视责任与义务, 佛家文化则讲求众生平等。这些道德理论经过了无数时间的考验,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我国的文化也在经受其他文化的碰撞, 并因此出现了一些混乱, 某些外来的腐朽思想影响着我国国民的道德观念, 使得一部分人的道德状况出现了问题。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建设, 对我国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和”为贵。不论是儒家提出的“和而不同”, 还是道家提出的“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等理论, 这些都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的推崇。经过数千年的沉淀, 和谐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以和为贵”变成了我国人民的处世之道。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扬和谐的思想, 将其变为我国人民的相处之道, 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从而提高现代人才的综合素质,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其次,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我国现代文化的建设, 在全球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 它能有效抵挡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观念都具有现实意义, 例如“信”“义”等价值观念, 以及“忠”“孝”等道德观念, 都是现代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因此,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是最普遍的文化传承方式。民间传承的主体是大众, 在这种传承方式的初期, 由于大众的自觉性不高, 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统治者的教化以及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对大众产生影响。在影响的过程中, 大众逐渐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产生了认同感, 然后他们便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变为实践, 并形成约定俗成的社会理念。

1.统治者的教化。统治者对大众的教化主要是靠政策的推行。例如, 在汉代, 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推行儒家文化的“仁”和“孝”。在政策方面, 他推行仁政, 以“仁”治天下;对于孝道的推行, 他采用《孝经》等经典作品进行大众教育, 将孝道纳入官员选拔的标准中, 并对敬老爱老的人士给予一定的奖励, 通过仁政和孝道的推行教化民众, 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2.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知识分子对大众的思想启蒙主要是以知识为文化的载体, 并将其传授给大众。这种启蒙方式重视口耳相传, 即使是撰写典籍, 也多采用记述体或语录体, 并引经据典, 将经典通俗化, 以便大众理解和记忆。这种思想的启蒙是民间传承文化的基础, 决定了大众思想传承的方向。

3.家庭教育。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在于将文化中的伦理规范用于实践。具体来讲, 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理念和伦理规范转化为乡规民约, 并运用于日常实践中。这种传承方式落脚于家庭教育,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家训, 例如《诫子书》《训子》等。这些家训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规范, 并以世代的践行证明了家庭教育对大众的影响。

4.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在当今社会, 我国民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采用的就是以上三种方式。但是从现状来看, 这三者的结合并不严密。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的政府和知识分子一直都在呼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众也在自发践行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规范。不过由于三者的目标各不相同, 因此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政府呼吁传承传统文化是为了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知识分子呼吁传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各有不同, 有的是出于后现代性的思考, 有的是针对现实问题的考量, 有的仅是喜欢传统文化;民众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有的看重仪式的传承, 有的看重精神文明的传承。这三者的目标不一致导致现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方向不明确, 传承的内容也不明了, 无法形成合力实现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

由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方向不明确, 内容也不清晰, 无法达到好的传承效果, 因此, 加强校园传承有利于补充民间传承的不足, 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系统的教育得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的主要形式是校园教育。具体实施时, 要以课堂教育为主体, 以教育活动为手段, 可以采用各种文化活动例如演讲、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

1.将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时,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 寻找出各学科中有关于传统文化的因素, 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各科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如名著典籍、传统美德等, 加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接受并践行其中的传统美德。尤其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 教师要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扩散, 引入传统美德和伦理思想, 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引导他们学习并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在校园中, 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吸引学生了解并认同优秀传统文化。例如, 学校可以举办以“传统美德”为名的主题班会, 让他们对传统美德进行讨论, 增进他们对传统美德的了解。学校也可以举办古诗词的诵读会, 鼓励学生加强古诗词的学习, 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节日到来时, 教师还可以加大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并运用于实践, 既可以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时, 可以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 学校可以增加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 例如宣传栏、黑板报的制作等。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最大的宣传平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例如在校园网站中增设大量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版块等。

校园作为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场所,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教育体系的完善,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实现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

综上所述,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练, 在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进行探索, 加强校园传统文化传承, 可以解决民间传承内容和方向不明的现状, 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

参考文献

[1]李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李洋.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韩宝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施路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 2016, (13) :27-29+4.

传承文化,开创未来 篇8

首先,讴歌创造生活。生活、实践、创造是同一系列的概念。火热的生活和实践,是我们艺术家们创作、创业的源泉和舞台,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年来,刚才汉青(海淀文联主席)同志给我们列举了海淀艺术家、海淀文联以及各个协会取得的新的成果,特别是一些新的活动、新的载体、新的优秀作品在涌现,我这里不重复了。我刚才一进门,就看到了军事科学院刘培恩大校的一个摄影作品,放大到二十米长,是海淀建设的真实记载。去年在珍明主席的主持下,诸多的艺术家创作了《海淀盛景图》,50米长。今天是摄影作品,把海淀生机勃勃的发展通过摄影的方式将它记载下来,这又是一个“海淀盛景图”,这个作品非常优秀。同样今天各位艺术家带到咱们这个会上还有很多的作品,这是创造劳动,可以大歌大颂。

第二,发展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这一个时期北京市从上到下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热门的话题,是我们未来要主攻的一个方向。创意跟我们艺术家们走得最近,艺术家们搞作品,首先应该有创意。创意最近市里刘淇书记、岐山市长反复在讲,创意是我们人类智慧的体现,也是我们推动发展的动力。海淀最近在认真研究发展创意产业,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想我们在这方面有基础、有资源、有潜力,也有决心在发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走在前头,我们的艺术家应该积极踊跃地投身到创意文化产业当中去。我们的艺术家不乏创意,创意大量体现在文联各个协会各位艺术家的劳动上头。我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海淀至高美术馆的林青先生策划搞了《百幅长城迎奥运》,在全国政协礼堂展览展出,受到中央领导、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好评,获得了奥组委的贡献奖,大家也可以欣赏一下。这就是一个创意,而且这个创意正在向产品化、产业化、商品化的方向迈进。我们现在正在汇集一些文化人、企业家,正在调动党和政府各个方面的力量,咱们一起推进海淀的文化创意产业。

第三,造就创作人才。在座的各位都是文化艺术界的精英,精英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人才的概念,是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但是要靠在座的各位,在海淀这么广阔的舞台上,施展身手,建设文化,远远不够。海淀的文化、艺术这方面的人才不是多了,是少了。我们面向未来,应该大力规划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包括文化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要充分整合区域内的各个方面的人才,还要大力吸引区外、海内外、国内外各个方面的人才。

第四,优化创业环境。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不仅吸引不了人才,而且现有的人才也未必留得住,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因此,摆在海淀区委区政府面前一个使命,也是一个难题,如何优化各个方面的人才,包括文联和各个协会在海淀发展创业、成长壮大的环境,不仅是人才,老百姓在海淀都能够安居乐业,有一个很好的学习、工作、发展的环境。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经过努力,为文联和各个协会还是力所能及积极推动解决一些困难,某些方面也有了进展,比如说财政的投入、办公的场所,都在积极地协商协调推动解决当中,已经初步了有了成果。当然这方面还远远不够,我们今年继续努力,大家同心同德,排忧解难,创造一个很好的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传承中华文化. 篇9

沧州市南皮县王寺中学八四班

霍雅丽

辅导教师:赵玉英

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著作,智慧的结晶,而且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呢,中华文化也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激励着我们奋斗。

人生如炬耀中华——著名材料价师昌绪。91岁高龄的师昌绪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国人为之骄傲,世界为之瞩目。他曾经说过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八载洋同对月,一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他为中华做了太多奉献,为我中华文化传承做了贡献。他的优秀精神让人为之赞叹。

为祖国争气,为民族加油——石油报国英模孙波。他为打造绿色、国际化、可持续的中石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经百姓们都说:“海外拓荒人,石油报国魂。”正是以孙波为代表的众多中国石油人在异国攻坚克难的拼搏,在荒漠激情创业的豪迈,才书写中国石油海外事业发展的传奇,奏响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壮丽乐章。孙波作为海外油气事业的领略人和拓荒人,作为国际化战略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孙波不辱使命,他身上展现的诸多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对油气事业的奉献精神。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王家超。他五岁时,遭遇电击意外,导致左上肢肢体残疾。对于这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犹如晴天霹雳,到了上学时,他常常被别人取笑为“徒手”,但他格外坚强。有一次机会使王家超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的称号。王家超并不是天才,只是一个普通的残疾青年。没有命运来眷顾,没有健全的身体,但生活却磨炼造就了一个坚强自立、乐观向上的他。人生就是这样,在变换着不同的舞姿,只要有坚强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我们才会掌握好每一步!

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民族之花”——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任红娟,她帮助少数民族,后来呢,她还成立了少数民族艺术团,使来自五湖四海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真正有了家的感觉。任红娟曾经说过:“只要用真情、真心尊重少数民族群众,他们就会把你当成亲人。”2014年,任红娟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这么一个普通的人发挥着自己的微薄力量传承我们中国的团结精神,他用爱温暖少数民族的心,用爱包围着他们的精神社区,包围着爱的小世界。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我们的美好精神家园。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我们中国伟大的复兴梦而加油!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有自己心中的榜样,所谓榜样呢,并不是现代的偶像,而是那些为传承中华文化、为中国做出了贡献的人,以这些伟大的人为榜样,让他们的行为在我们心中发芽,并茁壮成长。

文化传承作文 篇10

原来,传承经典文化有那么多的好处,有些同学不禁要问了,什么样的文化才算的上是经典文化呢?经典文化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最能经过时间历练的,经过世人多次好评的文化,就像我们六年级现在所学的弟子规,它就是从古流传至今,代代教育我们学习高尚品德的书。传承下来这种高尚品质,从一人影响至一周,从一个人的小文明,到社会的大文明,其实也就是那么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能改变这个人的态度,这个社会的风气。

那如何去传承经典文化呢?我送大家十六个字:汉语是关键,历史是线索,心情是动力。只有对国语的精深,对历史理解的透彻,再加上一个坚持不懈的心,就能使你好好的把经典传承下去。

世界至德 传承文化 篇11

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是世界性的华人联宗组织,1976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基本成员是由世界各地的“三堂”姓氏之宗亲组成。“三堂”,即“至德堂”五姓:吴、周、蔡、曹、翁;“济阳堂”三姓:蔡、辛、柯;“六桂堂”六姓:龚、翁、洪、江、方、汪。

依据史实,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泰伯)三让天下,与二弟仲雍出奔江南,使三弟季历(周王季)继承王位而振兴周族、共昌西周,太伯、仲雍后来在蛮荒之地的江南建立了吴国,成为吴氏始祖。孔子曾以“至德也已矣!”一句慨叹盛赞吴氏始祖太伯。从此,吴氏后裔及其分支均称为至德宗亲,吴姓的堂号为“至德堂”、“吴郡堂”等。周族始祖为后稷,传为姜嫄履巨人足迹而生,始姓姬。姬姓周族在传承过程中,特别是因周王室分封,分别产生了吴、周、蔡、曹、辛、柯、洪、江、翁、方、龚、汪等12姓,被称为至德宗亲12姓。

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正是基于寻根归宗共谋团结发展的历史溯源的背景下成立的。总会旨在联络吴、周、蔡、翁、曹、辛、柯、洪、江、方、龚、汪等十二姓氏之宗亲,并以此为载体,为宗亲们搭建一个以关心家庭、关注家庭、关爱家庭幸福生活为主体的互助交流平台,并邀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全面反映和帮助中华文化背景的家庭步入幸福快乐,特别是中国家庭幸福健康发展的中华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国际性社团及网络机构。总会是一个号召不同领域和性质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各政府部门共同联盟,并联同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共同参与的公益性社会团体。

“精诚报国,孝友传家,所望海内外诸宗长,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效劳乡邦,服务社会,光大列祖列宗之遗训,固所愿也,谨此宣言。”这是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在香港正式成立时的大会宣言。

此前,1974年10月,首届世界至德宗亲恳亲大会在香港召开。第二届恳亲大会于1977年10月在台北召开。以后每隔二年,分别于1980、1982、1984、1986、1988、1990年,在日本东京、香港、菲律宾、台北、香港、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三至八届恳亲大会。1992年10月,第九届恳亲大会在吴姓发祥地江苏无锡,举行“祭祖大典”。世界至德宗亲会一行198人,在会长吴逢金博士率领下,到无锡梅村泰伯庙祭祖,并到鸿山拜谒泰伯墓。90年代,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多次来大陆祭祖归宗,投资观光。

至德宗亲崇尚至德精神及至德文化。三千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泰伯三让王位于幼弟季历,奔赴荆蛮之地江南(今江苏无锡梅里一带),建立句(句,读勾)吴国,带领吴地人民开疆拓土,兴修水利,改革耕作,易俗移风,把落后的荆蛮变成了富庶的江南,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明。几百年后,孔子在参拜鲁庙,瞻仰周公,聆听韶乐时,赞叹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自此,泰伯的至德精神为后世敬仰,并为至德宗亲所传承。

祭祀典礼,是吴地人民铭记泰伯三让天下、勇于开拓、从俗化俗、建立句吴的至德精神,赞颂泰伯开创的吴文化万古流芳,永泽吴邦的一个情感平台,也是崇尚和美、和平、和谐的一种精神寄托。

何为至德精神?如何理解至德文化?世界至德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执行常务副主席吴希民在其《至德论》的著作中概括提出了“谦让开拓”四个字,并认为,至德精神是至德文化的核心,谦让开拓是至德精神的精髓。他解释,“谦让”,就是谦和礼让;“开拓”,即是开发拓展。

书中阐述,至德精神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引领着当代伟大时代文明的前进方向,体现了我国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一定历史时代的客观要求及其发展趋势,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的诞生,对社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是和平发展的永恒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冷溶同志认为将至德精神总结为谦让开拓,并且作为东方文化代表参加世界文明的竞争,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他说,文明或文化是可以兼容的,可以共同存在于一个载体之中,它是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表现,可以渗透到方方面面中去,可以让整个国家各阶层的人所接受,又能规范人们的行动。

中国侨联文联主席张清智高度评价了至德文化对于解决人类社会最后归宿的观念形态的重要意义。结合对于“谦让”和“开拓”的理解,他认为,谦让,是满足人的精神欲望,开拓,是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只有满足了人的本质中的两大欲望,便达到了精神和物质的能量守恒。他说,谦让是东方文化,开拓是西方文化,把这两者揉在一起,也就是在谦让中进行开拓,便解决了东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停滞的矛盾,在开拓中谦让,便解决了西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恶的抢的社会形态。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最恰当、最准确、最精彩、最完美、最科学的浓缩与定位。

世界各地至德宗亲会也正是做着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努力。为了进一步推进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遍及世界各地的至德人从自发走向自觉,成立了全球性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机构——世界至德宗亲总会。

1973年8月,三藩市举行全美恳亲大会暨美国至德三德公所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时,香港至德总会组织代表团前往祝贺。会间,各地至德宗长倡议成立世界至德总会,并提议在香港召开第一届恳亲大会。1974年10月29日,世界各地至德宗亲近千人,在九龙半岛酒店二楼举行祭祖仪式,随即召开世界至德宗亲第一届恳亲大会,推吴多泰担任大会主席。

1976年3月1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筹备会议召开,推举吴多泰为筹委会主席,成立小组负责研究会修正工作。吴多泰主席自撰世界至德会歌,征求意见。

1976年3月1日,第五次筹委会会议,通过接纳美国至德三德总公所秘书长周敦铭来函建议,会徽设计由七环改为十二环,因吴、周、蔡、翁、曹、辛、柯、洪、方、龚、汪、江为十二姓,同属至德宗亲,应用十二环代表,遂确定会徽标志。

1976年7月16日,香港公司注册处批准注册,发出许可证,注册号码为48432号。至此,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

2008年12月,世界至德宗亲总会第十七届恳亲大会开幕典礼在铜锣湾百乐门宴会厅举行,世界各地至德宗亲欢聚香江,弘扬祖德,场面喜庆热闹。世界至德宗亲总会首席永远荣誉会长、蝉联第十六届董事会主席兼第十七届恳亲大会主席蔡冠深致词表示,香港世界至德同仁在过往两年间,踊跃參加了多个海外和內地的恳亲活动,包括率领代表团参加马来西亚第一届世界吴氏宗亲恳亲大会、菲律宾让德堂吴氏宗亲总会100周年庆典、无锡吴氏宗亲拜祖大典、安徽世界蔡氏立姓3050年大典、組团往江西九江祭祖等等,並参与了多项助学敬老活动。展望来年,蔡冠深期望世界各地的宗亲宗长继续紧密联系,组织各项联谊活动,发扬至德精神,团結一致,服务社群,为总会事务以及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贡献。

时至今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已成立三十多年,其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吴希民认为,至德学说形成理论体系则是刚刚起步,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一方面,学说要不断完善、不断探索、充实和提高,使之成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要用至德学说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去再认识,并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要把至德学说与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理念结合起来,积极宣传,并利用网络、报纸、杂志来介绍至德学说,弘扬至德精神;同时也要利用学校、研究所、国际论坛来宣传至德精神。他透露,正在筹办的至德大学就是产企学研结合的教育阵地,将把各地的至德研究中外结合、古今结合,开展活动,使至德学说既扎实又生动活泼地有机发展起来。

上一篇:市人大代表个人履职述职报告下一篇:经理思想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