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精选8篇)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技能 职前培养 自主训练
论文摘要: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是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源性要求,是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走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当代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探讨新形势下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原则和途径、方法,以期为拓展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提高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以人为本”发展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是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源性要求,是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走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本文将从分析当代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人手,探讨新形势下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原则和途径、方法,以期为拓展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提高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一、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主体特点分析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主体即当代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他们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同时又处于为特定的教师角色做准备的职前培养时期,因而具有独特的师范特质,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构成了当代小学教师教育师范生的独特特点。这些独特性为其实现自主训练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生理和心理依据。
(一)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当代小教专业师范大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18-22岁
左右,是生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一
代。其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富有活力,身体协调性、灵敏
性及耐受性强,这一特点奠定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自主训练的生理基础。
(二)自我意识的增强与发展。
在现代大学生活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作为小教专业的师范生由于其所处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大背景及所将从事的教师职业与担当的使命,更能认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前途和责任,自我沉思、自我分析、自我反省增多,自主自立意识强烈,渴望独立地走自己的路,为将来的社会适应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在这一心理基础之上,传统的以外在强加的职业技能训练方法已不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只有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由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训练向以准教师的身份置于训练情境之中转变,把职业意识转化成自主参与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效性。
(三)兴趣广泛,求新求变。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生活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互联网及各种媒体的利用,他们的知识面、视野较过去更加开阔,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更加丰富。他们喜欢求新、求异、求变,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特点为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和方法以有效提高小教专业学生技能的自主训练质量,达到目标,提供依据。
(四)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当前社会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但是,在这种多元格局中,在我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客观环境条件下,其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如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等仍居主导地位。一方面多元的价值观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把握教育教学理念时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另一方面其主流价值的主导,有利于增强其开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奉献意识,为职业技能的自主训练提供持续不断的内在趋动力。
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原则
(一)序列化。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习得与熟练掌握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具有长周期性和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因此,在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中必须贯彻序列化原则,在职前教育的整个阶段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据其发展的规律性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体现出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由易及难、由单一至综合的逐步深化过程。如,一年级,主要进行听说技能、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的训练;二年级,抓好教学工作技能、学科专业技能、教育反思技能的训练;三年级,以课程研发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训练为主;四年级,强化教育研究技能的训练及各项技能的综合、提高训练。这一序列化的目标要求学生在开始大学学习生活时成竹于胸,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有条不紊的持续开展的自主训练,逐步提高自身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另外,序列化原则还意味着通过训练在技能水平要求上的层次性、递进性。学生在自主训练过程中,首先要达到基本要求,即全面掌握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次要达到发展要求,即技能掌握运用熟练,为终身发展、成长为优秀教师奠定基础。
(二)开放性。
开放性是当今时代的精神特征。开放性教学是当前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即在训练内容、途径、方法上做到开放、多元,拓展自主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寻求规范化、多样化的训练途径与方法。
此外,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其职业技能的职前培训只是其中一个阶段,它与人职培训和职后培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开放性原则还要求做好职前训练与人职及职后培训的接轨,即职前训练不能只是存在于“象牙塔里”的风景,而应当走向小学“实战场”,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整体性。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是一个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在传统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中,学生的训练是被动、有限的,不同技能的训练缺乏联系,重点在“三字一话一画”等基本功,智力技能等训练被弱化,学生整体技能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小教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自主训练中必须确立整体意识,从全局角度来考虑,既要熟悉每项职业技能的特点,又要把握各项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自主训练在内容、途径、方法上的系统性,实现技能水平的平衡发展。
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一)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
课堂训练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课堂教学、相应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及其他各学科课堂教学来实现技能训练的自觉性、自主性。如,在口语课程与写作课程中强化听说表达技能的.训练;通过艺术课程和书法课程来实现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的训练;教学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则在教育教学专业课程中加强。当然,每项技能的训练并不能因课程的不同只机械地进行分类训练,还要把握课程与教师职业技能的多方面联系,善于思考、多做总结。比如,在每位教师授课过程中,仔细观察、体会教师是如何导课、设计、讲解、小结的,又采用了什么样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有什么优点,如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等等,并做好总结笔记。课堂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就会在这种不断的思考、分析中得到潜在的提升。此外,还应抓住课堂训练的机会,多实践、多反思,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改进,提高自主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外训练则是指在课堂以外通过多种途径,拓展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来加强自主训练。比如,很多学校都建有包括有艺体教室、书法教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在内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学生应充分利用好这些专门的场所,加强单项技能的训练;建立一个专门的QQ群,搭建网络平台,学生在这里展示技能学习、训练的成果(如书画作品、演讲视频、上课录像、教学课件、研究论文、教案设计等),获取或传递相关信息,相互交流技能训练中的心得或经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收集教育名言,多做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积累教育教学知识,提升研究能力;每学期听取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讲座,汲取新思想、新观念,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发展新动态;通过到小学的“观摩”、“见习”、“评课”、“实习”等活动积极进行校外实训;在青年志愿者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着重教育教学的领域,突出师范性的培养;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与职业技能训练存在相关联系的各类竞赛,以赛促训,以赛强训……
总之,将课外训练与课堂训练相结合,使自主训练的内容与范围得到延伸和拓展,实现与教学内容和相应教师职业技能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优势互补,构建起自主训练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职业技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长足的保质保量的训练与发展。
(二)个人分散训练与群体集中训练相结合。
个人分散训练是学生训练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学生可以根据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合理、灵活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查漏补缺,促进技能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强化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技能,在全面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比如,通过临摹字帖,利用小黑板练习“三字”;晨起在校园一角朗读练“一话”;做家教练教学工作及管理技能;写教育教学实践的心得、总结教学反思技能;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方法撰写小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调查报告,强化教学科研能力等。
个人分散训练的同时还应当与群体集中训练相结合。因为,学生之间通过交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群体。群体活动对其成员的智力、能力等发展有着积极的重大的影响。群体的感召力将为学生的自主训练提供持续不断的心理能量。譬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到诸如书法协会、教育协会等各类社团中去,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按一定人数组成若干自主训练小组,定期在组内进行演讲、说课、上课、集体备课等演练;推行班团干部轮换制、辅导员助理制,锻炼组织管理能力;成立如舞蹈、器乐、写作等不同类别的兴趣小组……在群体活动中相互激励,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共同进步。
(三)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各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因此,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单项的、个别的技能训练,根据其性质、特征,依循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规律,由易及难、由局部到整体地进行。在夯实好这一基础之上,贯彻整体性原则,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技能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以形成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扎实、过硬的职业技能。如,教学工作技能可先将其细化为导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总结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专项逐项训练,反复练习,在此基础上,把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就可望有效地达到小学教师各项职业技能的形成和优化。
(四)定期自检与考核评价相结合。
目前,许多学校都已建立起一套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制定的考核评价机制,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外在趋动力。然而,学生是职业技能训练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这种外在的驱动力就无法发挥最佳效果。因此,在学生职业技能自主训练中,应当建立自主评价机制,通过定期自检,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总结,加强自我监督,激发内在潜能。具体操作方法是,建立学生技能水平自测记录卡,按每个月、每学期、每年的周期,对各项技能按总目标要求进行自测,将每一阶段技能训练所达到的状态及训练的反思等在记录卡上作相应的记载。学生技能水平自测记录卡,不仅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中感知自己动态的发展过程,积极进取,而且为教育者的总体评价提供参考,使评价机制多元开放,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一、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主体特点分析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主体即当代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生, 他们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共性, 同时又处于为特定的教师角色做准备的职前培养时期, 因而具有独特的师范特质, 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构成了当代小学教师教育师范生的独特特点。这些独特性为其实现自主训练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生理和心理依据。
(一) 身体健康, 精力充沛。
当代小教专业师范大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18—22岁左右, 是生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一代。其精力充沛, 朝气蓬勃, 富有活力, 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及耐受性强, 这一特点奠定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自主训练的生理基础。
(二) 自我意识的增强与发展。
在现代大学生活自由、开放的环境中,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作为小教专业的师范生由于其所处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大背景及所将从事的教师职业与担当的使命, 更能认识到自己专业发展的前途和责任, 自我沉思、自我分析、自我反省增多, 自主自立意识强烈, 渴望独立地走自己的路, 为将来的社会适应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在这一心理基础之上, 传统的以外在强加的职业技能训练方法已不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 只有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使学生自觉地以教师的素质要求发展自己, 由以学生身份被动地接受学习训练向以准教师的身份置于训练情境之中转变, 把职业意识转化成自主参与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效性。
(三) 兴趣广泛, 求新求变。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 思维敏捷, 兴趣爱好广泛, 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 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生活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互联网及各种媒体的利用, 他们的知识面、视野较过去更加开阔, 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更加丰富。他们喜欢求新、求异、求变, 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特点为通过多元化的途径和方法以有效提高小教专业学生技能的自主训练质量, 达到目标, 提供依据。
(四) 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当前社会影响下,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但是, 在这种多元格局中, 在我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客观环境条件下, 其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如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开放意识、信息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等仍居主导地位。一方面多元的价值观取向,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把握教育教学理念时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另一方面其主流价值的主导, 有利于增强其开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奉献意识, 为职业技能的自主训练提供持续不断的内在趋动力。
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原则
(一) 序列化。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习得与熟练掌握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具有长周期性和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因此, 在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中必须贯彻序列化原则, 在职前教育的整个阶段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据其发展的规律性进行科学合理安排, 体现出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 由易及难、由单一至综合的逐步深化过程。如, 一年级, 主要进行听说技能、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的训练;二年级, 抓好教学工作技能、学科专业技能、教育反思技能的训练;三年级, 以课程研发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训练为主;四年级, 强化教育研究技能的训练及各项技能的综合、提高训练。这一序列化的目标要求学生在开始大学学习生活时成竹于胸, 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进行有条不紊的持续开展的自主训练, 逐步提高自身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另外, 序列化原则还意味着通过训练在技能水平要求上的层次性、递进性。学生在自主训练过程中, 首先要达到基本要求, 即全面掌握小学教师职业技能,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次要达到发展要求, 即技能掌握运用熟练, 为终身发展、成长为优秀教师奠定基础。
(二) 开放性。
开放性是当今时代的精神特征。开放性教学是当前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要坚持开放性原则, 即在训练内容、途径、方法上做到开放、多元, 拓展自主训练的时间和空间, 不断寻求规范化、多样化的训练途径与方法。
此外, 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 其职业技能的职前培训只是其中一个阶段, 它与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 开放性原则还要求做好职前训练与入职及职后培训的接轨, 即职前训练不能只是存在于“象牙塔里”的风景, 而应当走向小学“实战场”, 走向社会, 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 整体性。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是一个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在传统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中, 学生的训练是被动、有限的, 不同技能的训练缺乏联系, 重点在“三字一话一画”等基本功, 智力技能等训练被弱化, 学生整体技能水平不高, 严重影响了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质量。因此, 在小教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自主训练中必须确立整体意识, 从全局角度来考虑, 既要熟悉每项职业技能的特点, 又要把握各项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重自主训练在内容、途径、方法上的系统性, 实现技能水平的平衡发展。
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一) 课堂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
课堂训练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课堂教学、相应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及其他各学科课堂教学来实现技能训练的自觉性、自主性。如, 在口语课程与写作课程中强化听说表达技能的训练;通过艺术课程和书法课程来实现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的训练;教学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 则在教育教学专业课程中加强。当然, 每项技能的训练并不能因课程的不同只机械地进行分类训练, 还要把握课程与教师职业技能的多方面联系, 善于思考、多做总结。比如, 在每位教师授课过程中, 仔细观察、体会教师是如何导课、设计、讲解、小结的, 又采用了什么样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有什么优点, 如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等等, 并做好总结笔记。课堂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就会在这种不断的思考、分析中得到潜在的提升。此外, 还应抓住课堂训练的机会, 多实践、多反思, 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加以改进, 提高自主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外训练则是指在课堂以外通过多种途径, 拓展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来加强自主训练。比如, 很多学校都建有包括有艺体教室、书法教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在内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 学生应充分利用好这些专门的场所, 加强单项技能的训练;建立一个专门的QQ群, 搭建网络平台, 学生在这里展示技能学习、训练的成果 (如书画作品、演讲视频、上课录像、教学课件、研究论文、教案设计等) , 获取或传递相关信息, 相互交流技能训练中的心得或经验,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收集教育名言, 多做课外阅读, 写读书笔记, 积累教育教学知识, 提升研究能力;每学期听取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讲座, 汲取新思想、新观念, 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发展新动态;通过到小学的“观摩”、“见习”、“评课”、“实习”等活动积极进行校外实训;在青年志愿者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着重教育教学的领域, 突出师范性的培养;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与职业技能训练存在相关联系的各类竞赛, 以赛促训, 以赛强训……
总之, 将课外训练与课堂训练相结合, 使自主训练的内容与范围得到延伸和拓展, 实现与教学内容和相应教师职业技能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优势互补, 构建起自主训练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 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职业技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长足的保质保量的训练与发展。
(二) 个人分散训练与群体集中训练相结合。
个人分散训练是学生训练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学生可以根据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合理、灵活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 查漏补缺, 促进技能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强化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技能, 在全面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比如, 通过临摹字帖, 利用小黑板练习“三字”;晨起在校园一角朗读练“一话”;做家教练教学工作及管理技能;写教育教学实践的心得、总结教学反思技能;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方法撰写小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调查报告, 强化教学科研能力等。
个人分散训练的同时还应当与群体集中训练相结合。因为, 学生之间通过交往,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群体。群体活动对其成员的智力、能力等发展有着积极的重大的影响。群体的感召力将为学生的自主训练提供持续不断的心理能量。譬如,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积极参加到诸如书法协会、教育协会等各类社团中去,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按一定人数组成若干自主训练小组, 定期在组内进行演讲、说课、上课、集体备课等演练;推行班团干部轮换制、辅导员助理制, 锻炼组织管理能力;成立如舞蹈、器乐、写作等不同类别的兴趣小组……在群体活动中相互激励, 交流经验, 切磋技艺, 共同进步。
(三) 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其内容丰富, 复杂多样, 各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因此, 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单项的、个别的技能训练, 根据其性质、特征, 依循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规律, 由易及难、由局部到整体地进行。在夯实好这一基础之上, 贯彻整体性原则, 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技能训练, 使各种技能达到熟练与和谐, 以形成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 掌握扎实、过硬的职业技能。如, 教学工作技能可先将其细化为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总结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专项逐项训练, 反复练习, 在此基础上, 把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 就可望有效地达到小学教师各项职业技能的形成和优化。
(四) 定期自检与考核评价相结合。
目前, 许多学校都已建立起一套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制定的考核评价机制, 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外在趋动力。然而, 学生是职业技能训练的主体, 如果没有学生内在的发展要求, 这种外在的驱动力就无法发挥最佳效果。因此, 在学生职业技能自主训练中, 应当建立自主评价机制, 通过定期自检, 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总结, 加强自我监督, 激发内在潜能。具体操作方法是, 建立学生技能水平自测记录卡, 按每个月、每学期、每年的周期, 对各项技能按总目标要求进行自测, 将每一阶段技能训练所达到的状态及训练的反思等在记录卡上作相应的记载。学生技能水平自测记录卡, 不仅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中感知自己动态的发展过程, 积极进取, 而且为教育者的总体评价提供参考, 使评价机制多元开放, 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总之,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职业技能的自主训练也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始终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只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研究, 以继承、改革和创新的精神, 在教育者的科学、规范的指导下推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自主训练, 就能更好地发挥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培训对实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摘要: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是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源性要求, 是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 走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当代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 探讨新形势下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自主训练的原则和途径、方法, 以期为拓展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训练, 提高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职前培养,自主训练
参考文献
[1]司成勇.当代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与策略[J].当代教师教育, 2009, (9) :26-31.
【关键词】途径 技巧
从前期的问卷调查,到中期的活动开展,后期的经验总结,我们发现从叙事、反思、变革三个方面三管齐下,是让教师能从“教师”这个抽象的名词中获得职业认同感的三个有效途径。
追寻途径一:表达技巧
表达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楚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表达讲究一定的技巧,要按照事件发展的脉络进行分析,运用语言技巧来清楚地表述,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优秀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受用一生的财富。在发展过程中,表达方式以及技巧的不同能够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对教师来说尤其重要,在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表达技巧对教师的专业构建以及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课题组希望通过名师与教师们一起分享成长故事的方式,让教师感悟职业生命的意义,感悟名师的成功之道。通过学习经验、交流经验、诊断经验,听讲的老师们,完完全全看到一个老师是如何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光辉历程。人生无法复制,但信念可以延续。
除了邀请在省市区有影响力的特级教师来校讲座,我们还善于挖掘身边的骨干教师,聆听我校钱老师关于“管理与爱”的哲学和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朱老师的“成长心路”。“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虽然听到的是过去,但是影响的却是现在和未来。
追寻途径二:反思策略
反思从实质上来讲,就是对自我的再认识。教师的日常工作是非常烦琐的,几乎每天都处于忙碌的状态,很少有时间能够停下脚步,回头去看一看,想一想。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教师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不断涌现的压力,为学生的学习呕心沥血,但是教师们却常常忽视生命存在的意义,面对在教学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认真思考过产生问题的根源。经历如此往复的生活,很多教师感受不到工作的乐趣,只是当成了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反思的时间被大大压缩,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就变得机械化,生命的质量被降低。
作为教育工作者,工作虽然繁忙,但还是需要善于思考。对自身的各种行为、工作进行思考,在工作的过程需要中思考,在工作结束之后也要进行思考,从细微之处入手,做一个善于观察和懂得反思的人。
“诊断”这个词来源于医药上的一个专用术语。我们移用“诊断”这个词,意在通过评价者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看、听、问,了解其执教意图和学生内心的感受,同时也要善于发现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体验出来的特点和特色,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的生命意义永远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自主发展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发展。“课堂教学诊断”不同于以往的“听课”“评课”。诊断老师提供的是一节课后对这个教师整个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习惯等一系列整体的课堂教学的分析、评价、改进。教师如同“病人”去医院检查一样,会获得一份详细的如何对症下药的“诊断书”。
追寻途径三:变革策略
变革可以说是我们对于现有的一种超越。一成不变,就不会有发展和进步。变革可以说是制造超越的机会,教师的工作不能停滞不前,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发展都是需要不断超越,这才是教师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教师要想在专业发展方面体现出超前性,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不能够将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创意发挥出来,被现实文化所束缚。一个教师要想获得专业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超越这一束缚,从传统的禁锢当中解脱出来,让自身的智慧和才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个具有超越观念的教师应该永远不知道“满足”,也就是不断开发自身的潜能,认定自身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在发展的道路上自己永远是一个学习者,需要不断充实自我,处于不断反思和自我反省的状态下,从而让自身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我们也组织了一些活动,让教师们感受“学无止境”。
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团总支: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我校学生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经研究,校团委定于4月—5月举办我校“华图杯”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品教师之路,展学子师才
二、活动对象: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体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2016年5月10日-6月10日
四、主办单位:桐城师专校团委
赞助单位:华图教育桐城分校
五、活动流程:
(一)报名阶段
时间:5月 10 日--5 月 20日
方式:各系团总支积极宣传动员本系学生自主报名,各系学生会负责发动组织本系学生报名并于5月20日前将本系报名表报送至校团委办公会室。
(二)比赛阶段
1、初赛
(1)比赛形式:笔试。
(2)笔试内容:教育学、心理学、应用文写作、教师职业常识、学困生转化方案设计,总分 100 分。
(3)比赛时间:2016 年 5 月 23日下午3 点-5 点。(4)比赛场地:以智楼阶梯二楼教室。
(5)比赛内容:教师统考笔试相关内容,3 天后公布成绩及晋级决赛选手名单。
2、决赛
(1)比赛形式:40 分钟教案设计,1 分钟自我介绍+8 分钟无生授课+ 2 分钟结构化问答。
(2)比赛时间:6月 6 日晚7:00—9:00(3)比赛地点:学生剧场
(4)比赛内容:决赛选手在两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内自选学科、学段和文章,准备授课内容,决赛前提前一小时入考场,四十分钟教案设计,满分 50 分,占决赛总分值一半。无生授课满分 50 分,占决赛总分值一半,如需教材教具请自行准备,两项合计满分 100 分。
六、活动奖品
奖品:一等奖一名,奖品价值 1200 元;二等奖两名,奖品价值 600 元;三等奖三名,奖品价值 300 元;最佳人气选手 1 人,奖品价值 200 元,优秀奖若干名,奖品为华图教师考编图书一套;均颁发证书。
七、相关要求:
各系务必本着普遍参与的原则,认真落实本通知精神,广泛动员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各参赛选手应积极准备,文明参赛
校团委
堽城镇中心小学·曹倩倩
本学期响应宁阳县教育局关于教师技能达标的号召,我校大力掀起教师技能达标活动,我也根据自己的情况,我进行了教师技能达标。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觉得自己有所提升,让自己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现对此工作作总结。
我进行了以下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和学科教育两个方面的专家。既扎实的学术根底,又要有学术的前沿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提升: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师个人业务工作计划
(三)加强自身的教学基本功
(四)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为人师表,所以,在专业方面不断充实自己的,严格要求自己:抽出业余时间,认真研读教材、教参,提升课堂技能技巧。加强平时批改、评辅作业。在语言能力,专业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上训练自己,争取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其次,我每节课后都进行教学反思,教案二次修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学习进修方面
开学初,我为自己定下了读书计划,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每学期至少学习两本教育理论专著,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积极参加举办的各种讲座,定期进行相互交流研讨。认真贯彻落实听课评课制。珍惜每次外出参加培训和学习制度,并写出感想及反思。本学期,我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在认真阅读这些书籍的同时,我一边做笔记,一边写心得,并努力把读书获得的知识,应用在课堂上。本学期,我虽然没有参加第一轮学校的教师技能达标,但我借助校园网学习了其基础知识,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取长补短,更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为下学期参加教师技能达标测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另外,我还动手写了下水文,重视自身习作能力的培养。写作能提升我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口头语言由于可以借助手势、表情和交谈对象及随时反馈与沟通。因此,有时口头语就显得不完整、不准确。这就是生活中常见到的有的人很健谈却不会写。而书面语言就必须要求十分完整和精写。文章中若出现用字不当,语意不通这类现象,就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课堂上一个语意清晰、出口成章的老师一定会深受学生们喜爱。教学效果自不待言喻。写作也能提升我们的阅读品质。
还有,平时业余时间我还加紧了三笔一话的练习,每天坚持书写钢笔字,毛笔字,还练习普通话。
当然,我也严格出勤,做好其他工作。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英文名称: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 of English Teaching Techniques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性质: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针对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所开设。此课程是教育科学与英语教育相结合而产生的,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场面的教学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同时了解课堂教学技能体系的结构、目标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教学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2.教学方法:
(1)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课程由讲授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生试讲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的讲授与试讲穿插进行,相互结合,相互印证。
(2)平时学生课堂演练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完成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等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教学技能进行竞赛。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能够初步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掌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场面的教学技能,通过训练,使学生自觉地将教学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如学生必须掌握合理的板书技能,包括直观形象书写绘画、结构布局时间掌握。4.课程学时:18学时 5.课程学分:2学分 6.课程类型:选修课 7.考核方式:考试。
8.先修课程:《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A》 9.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
二、课程结构:
第一章
教态及课前准备技能训练(学时数:2)
知识点: 1.课程概述
2.心里准备
3.授课内容准备
4.教具准备
5.良好教态的形成及训练
重点:良好教态的形成及训练 难点:课前心里准备 第二章
语言能力训练(学时数:4)
知识点:1.教师语言的特征
2.影响教师语言素养的几个因素 3.教师语言的分类
4.如何提升教师语言能力
5.教师课堂用语的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 6.如何培养幽默感
重点:如何提升教师语言能力
难点:如何培养幽默感
第三章
板书技能训练
(学时数:4)
知识点:1.板书的功能及重要性
2.板书的原则
3.板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4.示范和练习板书的基本形式
重点:板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难点:示范和练习板书的基本形式。
第四章
课件制作技能训练(学时数:6)
知识点: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2.电脑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
3.英语课堂课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4.课件制作的常见技巧 5.课件制作的常见误区
重点:英语课堂课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课件制作的常见技巧。
难点:课件制作的常见误区。
第五章 教学信息检索及资源整合技能训练(学时数:2)
知识点:1.教师教学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分析
2.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及检索方式 3.教学资源的整合原则 4.教学资源的整合的技巧
重点: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及检索方式。难点:教学资源的整合的技巧。
三、课程资料
参考书: 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2003 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张庆宗,《英语教学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编制:英语专业教研室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
从社会学的视角而言, 专业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成熟的产物。
教师职业标准应该以教师的服务理念为基点设计具体的道德标准。在当前由于商业文化盛行而导致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的背景下, 将服务精神确立为我国建构教师职业标准中的道德标准的基点更有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早期虽然存在社会分工, 但分工并不明确。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明确, 社会中出现了职业, 某些职业由于具备了特定条件而逐渐成为了专业。可以说, 专业就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满足了特定标准的职业。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也基本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教师是由长者、官吏或者僧侣兼任的, 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比较随意, 很少人能长期从事教学活动。随着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兴办初等学校, 政府在为教师提供一定经济待遇的同时, 规定教师除从事教学活动之外不得兼任其他职业, 教师成为了专职。到18世纪中下叶, 现代学校系统的建立和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师在具备学科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教育知识, 以便教师能够对集中在一起的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而教育科学化运动凸显了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 一个人只有接受过师范教育并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及获得教师资格认证之后才可以从事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已经具备独立于其他职业的特征, 开始向专业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之后, 随着基础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的要求日渐强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遂成为一种潮流, 不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在其文件中要求将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进行对待, 一些国际性教育会议也将教师职业专业化作为会议主题, 而且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到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均在其政策或法律中规定了与教师职业专业化相关的内容。可以说, 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趋势。
教师职业专业化就是教师职业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 确定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必须以确定专业的标准为前提。人们对专业标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也形成了诸多观点。根据刘捷博士的梳理, 国外的杜威、布朗德士等学者和国内的曾荣光、叶澜等学者分别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的标准。[1]其中, 利伯曼提出的界定专业的8条标准是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2]
(1) 范围明确, 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 (2) 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3) 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 (4) 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 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 (5) 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 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6) 非营利, 以服务为动机; (7) 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8) 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
分析诸位学者关于专业标准的观点不难发现, 学者在确定专业标准时主要采用的是“结构-功能”模式。出现专业标准数量不一的原因一是学者对是否将专业的功能作为标准存在不同看法, 二是学者对专业功能发挥的基本条件进行分解的详细程度和描述角度不同。学者对专业功能发挥的基本条件的认识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这些条件包括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自主权和专业组织。笔者认为, 虽然每一种职业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但是不同职业发挥的社会功能在性质上存在差别, 将“功能”作为专业的标准有助于我们准确区分专业和职业。综上所述, 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一般应符合以下四项标准: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具有一定的专业道德;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成熟的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教师职业专业化就是教师职业逐渐符合专业的四项标准的过程。根据专业的四项标准,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包括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及教师专业自主权和专业组织四个方面。
二、教师职业标准的构建
构建教师职业标准需要确定教师职业标准的内在结构和具体内容, 由于为获取教师资格的公民和入职后教师的学习和实践的内容均存在一定差别, 衡量获取教师资格的公民和入职后教师的水平的标准不但应该存在具体内容上的差别, 而且应该存在结构方面的差别。当前, 学者对如何构建我国教师职业标准存在不同认识,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者没有区分教师职业标准的适用对象是为获取教师资格的公民还是入职后的教师。教师职业标准在适用对象上的差别已经表现在其他国家制定教师职业标准的实践之中, 例如英国2002年颁布的《英国合格教师的职业标准及初任教师培训的要求》中的教师职业标准部分以获取教师资格的公民为适用对象, 澳大利亚2010年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以入职后教师为适用对象。为了强调教师职业标准的针对性, 鉴于我国已经实行了教师资格制度, 关于获取教师资格条件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多, 本文主要以入职后教师的职业标准为研究对象。
1. 不必或不能反映在教师职业标准中的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
教师职业已经处于专业化的进程之中, 作为指导教师发展和衡量教师水平的教师职业标准应当反映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但是学者在确定专业的标准时主要采用的是“结构-功能”模式, 这样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也成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个内容, 同时我国的教师职业专业化起步比较晚, 专业化水平还不高, 这两个原因决定了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部分内容没有必要或者没有可能反映在我国的教师职业标准之中。
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表征的是整个教师职业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整个教师职业对社会进步贡献的大小并不能证明教师个体是否合格或者是否优秀, 因此教书育人的社会功能没有必要作为教师职业标准的内容。
教师专业组织本应是教师群体组成的旨在保证专业权力、保证专业水平和提升专业地位的组织, 但是我国目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培训基本上由国家负责组织, 现有的教师专业组织不但没有承担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维护教师权益的职能, 而且规模比较小, 多数中小学校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均没有加入教师专业组织。在这种背景下, 教师个体是否加入教师专业组织并不能表明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高低, 因此教师专业组织也不应该作为教师职业标准的内容。
2. 必须反映在教师职业标准中的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内容
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自主权应该被每一位教师所具备或享有, 而且不同教师的专业道德水平和行使专业自主权的能力有高低之别, 不同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有多少之别, 因此这些内容应当和可以作为教师职业标准的内容。下面具体分析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这三项内容如何反映在教师职业标准之中。
(1) 教师专业道德。专业人员将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一项事业, 将服务对象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并根据自己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来取得报酬, 可以说, 专业道德的实质就是服务精神。由于教师劳动具有价值性和劳动主体与对象的主体性的特点, [3]这决定了教师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更强的利他性和服务性。因此, 教师职业标准应该以教师的服务理念为基点设计具体的道德标准。在当前商业文化盛行而导致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的背景下, 将服务精神确立为我国建构教师职业标准中的道德标准的基点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 强调教师的服务精神并不是排斥教师获得高报酬, 而是要求教师首先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作为对高质量教育教学服务的回报, 教师才能获得高报酬。换句话说, 教师获得的高报酬是教师提供高质量教育教学服务的结果。我国已有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研究过于强调教师职业专业化对提高教师经济地位的作用, 容易造成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师经济地位的误解。无论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理论还是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实践来看,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首要和主要目标都是提高教师质量, 提高教师经济地位的目标只不过是提高教师质量目标派生的一个结果。
(2) 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职业成为专业的内在依据, 应该作为教师职业标准的核心内容, 系统全面地反映在教师职业标准之中。就教师专业知识而言, 教师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教师不但要知道教什么, 而且还必须知道如何教, 相应的教师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包括教育知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教师职业认识的不断深入, 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外延应该超出学科知识即教师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教育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在学科知识方面,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逐渐深入, 教师必须掌握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 “这是作为人类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教师所必需的, 也是要与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的学生共处, 并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的教师所必需的, 同时还是需要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师所必需的”[4]。在教育知识方面, 专业区别于一般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专门职业把服务和研究融为一体, 即专业人员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同时为了保证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还要在服务中不断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提高专业水平”。[5]教师职业专业化之后, 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不但要知道教什么和如何教, 而且要知道如何改进已有教的内容和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关于研究创新的知识, 从而帮助其增强研究创新意识和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就教师专业技能而言, 教师除了掌握学科教学方法的技能之外, 还必须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师的专业技能, 不但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更因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基本上已经连接了互联网, 配备了多媒体设备, 这对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迫切要求。
(3) 教师专业自主权。教师专业自主权是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形成的教师专业组织和教师个人独享的权利。由于教师职业标准的主要功能是指导教师个人发展和评价教师个人水平, 这里仅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分析教师专业自主权。虽然教师专业自主权强调的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活动时不受外界干预的自主性, 但是教师行使专业自主权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 是教师展现其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职业标准应该从考查教师专业能力的角度来规定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内容, 将教师的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转化为能够测量的教师专业能力指标并进一步进行分解。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权,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没有规定但又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项权利, 因为教师为教育教学活动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职业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权作出回应。然而, 北京师范大学“我国教师社会与经济地位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进行的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权的调研发现, 虽然接受访谈的中小学校教师普遍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管理, 包括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 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进行管理, 尤其不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惩戒,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还比较低。为此, 教师职业标准不但需要规定教师应该熟悉与教育教学管理相关的政策, 而且需要规定考查教师管理学校场地、教学设备与设施和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采取合理措施的能力指标。
(责任编辑:刘福才)
参考文献
[1]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56—61.
[2]Liberman, M.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M].PrenticeˉHall.转引自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 (中文修订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452—453.
[3]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5.
[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 (1) .
关键词:高职 电子商务 职业技能 培养
一、高职电子商务教师职业技能现状
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综合性强,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商务技能,又要熟练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因此,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革,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实践课程,而且还增加了实践技能的教学要求。这样的课程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师自身缺乏实践应用能力
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教师,教师要么是从经贸类或计算机类专业转过来的,要么是自学电子商务,致使很多专业课教师只能应付书本知识的教学,无法更新知识,更不用说研究和讲授新技术了。如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间的合同签订、网络商店的建立等内容的实践性很强,但很多教师由于自身缺乏实践,只能用一些文字、图片、幻灯片向学生讲授流程和步骤,无法用生活中的生动事实加以佐证,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实践模拟软件太过机械
很多学校都购置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想借助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熟悉整个交易流程。但这些模拟软件设计得过于机械化,学生只能按照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方法单一、内容简单。这样的“动手”操作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与企业的实际运作存在很大的差距。
3.职业资格考试拘于形式
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作为证明学生能力的指标。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主要是电子商务师,但这种资格考试也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没有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就算增加了技能模块,也不过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机械操作,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练习就能通过考核。
4.技能实训目标不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多门技能实训课,实训管理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的全程性、阶段性的实训目标和计划,也没有规范性的测试标准,并且缺乏反馈追踪系统。实施过程只是停留在学习层面,仅仅依靠形式上的短期见习和为数甚少的实习,根本达不到与基础教育的互动和对接,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也有很大的差距。
二、国外职业技能培养经验借鉴
1.日本职业技能培养
在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今天,日本企业普遍面临着中老年技术人员陆续成批退休、亟待培养年轻技能接班人的局面。近年来,为了培养和提高年轻人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并担负起在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中的技术重任,日本不断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在采取了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制度的基础上,2006年,日本又建立了新的职业技能培养制度,即“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也称为“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并将其纳入新修订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
“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的具体内容有:①企业或用人单位根据其培养实践型技能人才的需要制订培训计划,可以上报并获得厚生劳动大臣的批准认定;②招收15~35岁的年轻人,主要是中等或高等教育的毕业新生,以试用工的形式对其进行为期半年至两年的培训。培训形式包括在用人单位实习和在职业教育专门机构(包括专修学校、公共职业能力开发设施、由政府认定的职业训练学校等)脱产学习,培训时间一年不少于850课时,其中在用人单位的实习时间必须占总课时的20%以上,最多不超过80%。培训期满后,用人单位结合技能检定、资格认定等制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与学员签订的合同规定及考核结果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为了配合这一新型培养模式的推广,日本在2006年还修订了《中小企业劳动力确保法》,确定国家对实施“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的中小企业及事业团体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它们致力于扩大青年技能人才的劳动就业机会。内容包括:①按照《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的规定实施“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招收年轻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企业,可以获得“能力开发助成金”,其额度为企业内部培训费用和职业教育机构培训费用的1/2,但每一企业最多不超过500万日元;②在实施“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的时候,凡对招收的年轻人予以试用的企业,可以获得“试行雇用奖励金”,额度为每人每月4万日元,最多支付3个月。
这些措施反映出当前日本在重视青少年学生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更加关注开发和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实践技能,更加注重调动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扩大就业机会、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的目的。
2.德国职业技能培养
在德国,无论是实训教师,还是职业学校的教师,都可以依据《职业教育法》或《教师培养法》的规定,带薪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对于实训教师而言,他们一般参加由教育培训部门定期举办的实训教师进修班和研讨会,提高自身教育管理、人才管理和开发新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企业自身管理、技术发展的要求,由企业承担全部或部分学费,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一些自费进修班,并能酌情从劳动局得到部分学费资助。另外,德国还把进修与评定教师的日常工作相结合,不仅可以检查教师的日常工作,帮助教师找出业务上的不足,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进修质量。
三、高职电子商务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分析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完善、专业的过程,因此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不仅仅是职前的学历教育培养,还应是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终身培养。职业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培训需求,因此职业教师的培养应以职教教师的个性化为本,以促进每个职教教师专业的成长。此外,职业教师的培养还应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和培养制度,构建职前、职后一体的个性化和终身化的培养体系。
对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培养,应当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技术科学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除了了解企业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之外,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还必须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路线、岗位人员的职责和需求等。因此,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培养中,还应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坚持企业实训以及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并实行“双证书”制度。
德国非常重视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这点值得我们借鉴。如在职前培养期间,要求教师必须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实习。在实习期间,教师应获得本专业范围内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流程,并掌握合理的工作方式。在职后培养阶段,还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每隔一段时间下企业实习。
“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和深化,包括推动大型工业、商贸物流、旅游服务等传统企业深化电子商务的应用,提高网络采购和网络销售的发展水平,促进移动电子商务等创新型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高职电子商务教师只有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推荐阅读:
小学教师职业憧憬09-28
小学体育教师技能测试11-01
2024年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11-02
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命题简章09-22
关于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自查报告06-03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承诺书12-15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06-03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承诺书09-17
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试题07-12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会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