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稿《老爷爷的帽子》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说课稿《老爷爷的帽子》(精选4篇)

幼儿园说课稿《老爷爷的帽子》 篇1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1)《老爷爷的帽子》这则童话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这一主题,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温馨、充满爱的世界。

(2)结合现代家庭实际情况,考虑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

(3)未来的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爱情感。

2、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2)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获得被关心,帮助他人的内心感受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3、活动重点: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4、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童话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2)物质准备:课件设计,自制爱心奖章。

(3)环境准备:“谁在关心我们”挂图资料。

二、说教法

1、情境导入法: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全体幼儿倾听童话故事《老爷爷的帽子》。(通过欣赏童话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提问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问题(此环节我运用了提问法,来发展幼儿口语表他能力)。

3、直观形象法:课件欣赏,帮助幼儿理解童话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老爷爷和小的一段对话,让幼儿知道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教师循环播放课件,让幼儿理解故事含义。)

4、情景表演法:让幼儿通过一段情景表演,体会到互爱的情感。

三、说学法

1、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会故事内容,表达情感。

2、体验法:通过互相讨论及表达情感,让幼儿体验被关心的快乐,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3、鼓励法:以奖励的形式,肯定幼儿的互爱行为。

四、说教学程序

1、激发兴趣:听故事导入(时间大约2分钟)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的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他是推动幼儿探索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让幼儿听童话故事《爷爷的帽子》。(教师操作课件,幼儿能看到生动的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提问谈话:讲述故事至“小鸟高兴地唱歌给老爷爷听”(播放课件)

(1)小鸟为什么要唱歌给老爷爷听?(幼儿回答)

(2)如果看见发抖的小鸟,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幼儿回答)

(这个环节我通过提出2个问题,幼儿正确的回答,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关心小鸟的情感,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帮助小鸟)

讲述故事至结尾、提问。(播放课件)

(1)老爷爷病了,小鸟怎么想?怎么做的?(幼儿回答)

(2)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幼儿回答)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

(通过3个问题讨论与解答,引导幼儿想出多种方法关心老爷爷。)

3、感受他人的关心、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1)老爷爷关心小鸟、救小鸟,小鸟心理觉得怎么样?(幼儿回答)

(2)我们小朋友一天天长大穴道了很多的本领,那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人在关心我们呢?(幼儿自由的讨论并回答)

(3)情境表演“冬冬摔倒了”

冬冬摔倒了,红红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如果你看见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4)这时老师进行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关心、帮助,如果我们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就会感到十分幸福、快乐。

4、参观“谁在关心我们”挂图、照片展。(通过参观,让幼儿体会到被关心的快乐)。

5、颁发“爱心”奖章,肯定幼儿互爱行为

爱心奖章是奖给有爱心的小朋友,让有爱心的小朋友带着这颗奖章去为社会奉献爱心、多做贡献。

6、活动延伸:

父母、教师、以身作则,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肯定幼儿的互爱行为。

幼儿可向灾区、贫困区、献爱心。

五、效果预测

本次活动通过教师富有表情的讲述童话故事,加上教师的提问,让幼儿知道了怎样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又让幼儿自由的讲述,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活动中我又注意让幼儿积极回答问题,使幼儿有了自由讨论的空间,关注个别幼儿的行为,活动中幼儿能够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真实的想法,体会

老爷爷的帽子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故事能渗透多种领域,表现出爱的象征.教材中的老爷爷共有两顶帽子:第一顶是他自己的帽子.他把它送给了小鸟,表示他对小鸟的爱;第二顶是小鸟用羽毛做成的帽子,表示小鸟对老爷爷的爱.作者抓住这个环节,对幼儿进行形象的“爱心”教育.使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然而,对于中班年龄段的学习特征,为此“爱心”教育,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这样就创设了幼儿发展语言又提供了有意条件.一、活动目标:

1.在观察理解中了解有关老爷爷的帽子整个故事情节; 2.愿意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 3.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要关心别人,体验同情心.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老爷爷的家,门口有一颗大树),老爷爷,帽子,小鸟数只做成活动教具,可在磁性黑板上运用.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播放小鸟的叫声,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大家仔细听听,这是谁在叫?(出示图片:一只小鸟)

师:你们看,那是什么?哇,一只可爱的小鸟。

(二)说说讲讲 出示第一幅图

教师:刚才你们看到什么了?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看到了小鸟,还有老爷爷。教师:这是什么季节?(冬天)

教师:小朋友怎么知道是冬天的?(认识冬天的景象)

教师:小鸟在树枝上冷得直发抖,老爷爷看到了,是怎么想的?(这只小鸟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小鸟一定会冻死的。)

(幼儿想办法,完整表述。)

教师:刚才你们想了那么多好主意,真了不起,不知道老爷爷想了什么办法呢?我们来看看好吗? 出示第二幅图

教师:哇,老爷爷这个办法不错,老爷爷就用自己的帽子给小鸟做鸟窝。

教师:后来,怎么会有许多小鸟飞进老爷爷的帽子里来呢?(小鸟想到了在树林里,还有许多怕冷的小鸟,就把它们叫来了。)

教师:老爷爷救了这些小鸟,小鸟会怎么感谢老爷爷? 出示第三幅图

教师:小鸟在老爷爷的帽子里真暖和,它们是怎么高兴地唱歌的?(教师用简单的幼儿熟悉的曲调配上故事中小鸟唱的歌,教幼儿一起唱。)出示第四幅图片

教师:后来,小鸟们知道老爷爷生病了,他们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小鸟想:一定是老爷爷把帽子给了我们,自己着凉生病了,我们快给老爷爷做顶帽子吧。小鸟们就用身上的羽毛做成了一顶帽子送给老爷爷。)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爷爷吗?为什么?

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启发幼儿懂得要关心别人,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三)完整欣赏故事

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记忆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放慢速度讲述,并鼓励幼儿大胆讲一讲,让幼儿参与到讲故事中去。附故事:幼儿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天气很冷。有一只小鸟真可怜,它在树枝上冷得直发抖。

一位老爷爷走来,看见了小鸟,心想:“这只小鸟多可怜呀,这么冷的天,它一定会冻死的。”小鸟对老爷爷说:“风把我们的窝给走了,我们没有家了。”老爷爷说:“别着急,我来帮你们想办法。”老爷爷就用自己的帽子给小鸟做鸟窝,帽子真暖和。

《爷爷的猫》说课稿 篇3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阅读课文《爷爷的猫》,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爷爷的猫》是一篇饱含温情的小品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爷爷对猫的喜爱,大黄猫会安静的陪在爷爷身边,是爷爷的同伴。但是大黄猫不幸生病死了,爷爷很寂寞。我和爸爸从姑姑家抱来一只小白猫,小白猫更加乖巧,爷爷脸上又有了开朗的笑容。而“我”因为爷爷的笑也感到了快乐。故事浅显易懂,但是文中流露的浓浓的爱:爷爷对猫的爱、我和爸爸对爷爷的爱却令人感动。

全文一共三节,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分段,全文有很多细节描写,表达传神生动、感情真挚。在教学设计时,我本着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理念,抓住“爱”这条主线,从“爱”入手,由“爱”展开,学生在与文本的阅读对话中寻找爱、体验爱,力图构建生命化教育的课堂。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细节,从字里行间感受爷爷和猫之间的爱。

3、从爷爷和猫、我和爷爷之间的故事来体会人间浓浓的真情。

教学重难点:训练捕捉细节的能力,感悟文中人物的爱心与真情。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感受爱

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爷爷——一个喜爱猫的老人;而且爷爷最喜欢那只大黄猫,文中的大黄猫可爱不可爱?

1、请同学们朗读第一小节,然后找出能体现大黄猫的可爱的词语。

文中通过大黄猫的动作来表现大黄猫的可爱,如:跟、跳、卧、陪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些都是动词,继而提出第二个问题:2、通过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大黄猫动作的轻盈。3、你能任意用从中的一个动词来说一句话吗?来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4大黄猫真是爷爷的好——同伴。出示词卡:同伴,什么叫做同伴?通过学生回答得出爷爷和大黄猫是朋友,那些地方能体现爷爷和大黄猫是朋友。同样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本文是一细节取胜的,所以学生很容易能够找出与大黄猫相对应的词语,比如:轻轻喊、抚摸等等。

二、想象说话、感受寂寞。

是啊,就这样大黄猫成了爷爷最好的同伴,可是好景不长,就在去年大黄猫竟然生病死了。家里少了一只猫,变得冷冷清清的。少了大黄猫的.陪伴,爷爷寂寞不寂寞?你能想象爷爷寂寞的样子吗?

对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训练。由上文中的动词和句子的品读,孩子们已经能深深体会爷爷和大黄猫之间的情谊,我设计想象和说话的环节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迁移所学到的习作中动词和细节的描写和运用。说是为了更好的写,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基础。

三、精读喂养小白猫的过程来体会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爱

1、我和爸爸去姑姑家要了一只小白猫。我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喂养小白猫的过程的?

抓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句型:起初……再……最后……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叙述你熟悉的一件事情的发展过程吗?

以教材为范本来进行知识的迁移,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从这件事情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我和爸爸的举动可以看出我和爸爸非常关心爷爷,非常爱爷爷。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体会亲人之间这种浓浓的亲情。

四、迁移学习方法、体会爷爷和大白猫之间的情谊。

1、请同学们阅读最后一个小节,小组合作,找出文中表示动作、语言、神情等等,来体会爷爷和大白猫之间的情谊。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补充。

新基础教育提倡语文教学要回归、回归到文本、回归到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这篇文章第一和第三小节的类似,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迁移的阵地,让学生学会和文本对话,学会在文中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通过交流补充,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总结:不管是爷爷和猫、还是我和爷爷,之间都充满着浓浓的爱,只要有爱,人间才会有那么多的欢乐。

五、板书设计

爷爷大黄猫

《地球爷爷的手》精彩说课稿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预测学生心理:最希望纸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

可是每次纸飞机飞得再高,都会怎么样呢?

(遗憾地)——呵,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二、识字、读文。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生字,连成词语读一读,标出自然段。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词:他俩、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

(1)请学生单个认读,老师正音:“俩”读liǎ,“且”是第三声。

(2)交流识字方法:

形声字:俩、伯

利用偏旁识记:摘、踢

比一比:而---西、且----目、引----弓

开火车认读词语

3.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4.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5、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写的`字:跳、桃

2、给生字组词。

3、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它们的字形结构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并且右边是一样的。)

4、指导书写。

两个字的右边笔顺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5、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上一篇:论大学生兼职利弊下一篇:关于银行营业厅服务礼仪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