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精选9篇)
摘要:在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习作的指导下,我尝试着新的教学习作观,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交流,充分地表达真情实感,学生乐于动笔,写作能力有很大地提高,习作教学上我取得了事办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树叶贴画、见闻感受、习作方法、米粒画、展示自我
文献:语文课程标准、叶圣陶的关于习作修改的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在习作教学中,根据这样的标准,我尝试着以下做法:
一、亲身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获取作文素材,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生活是作文之本。《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素材。”每逢秋季学校开学后一段时间,我让学生先观赏各种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再带领学生有计划地采集各种树叶,比如:冬青树叶、杨树叶、柳树叶、柏树叶等,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作文素材,然后在班上作树叶贴画的指导,比如我用一片大点儿的冬青树叶做身子,再用8片很小的冬青树叶做头、爪子、尾巴用双面胶贴成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我在引导学生用柏树叶、冬青树叶贴长颈鹿等小动物,学生边听边做贴画,积极性可高了,有的小组合作,用树叶贴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奇的贴画,什么《小金鱼找妈妈》,什么《小鹿找朋友》、《龟鱼的对话》、《聪明的小刺猬》、《龟兔赛跑》、《坐井观天》等。我再按照贴画让学生发挥想象写成作文,一篇篇作文想象丰富,词语丰富,语句优美,好极了,这样的树叶贴画即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促成了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比老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作文,起到的效果好上几倍。
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 想像。
去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学校的景点,先积累作文素材,如:写《美丽的光明学校》,我特别强调要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如一位同学在《玉波池》中写道“瞧,那一个个翠绿的睡莲叶,像一个个马蹄。而睡莲花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朝天怒放;花的颜色美极了,白的花似雪,粉的花似霞。池里的鱼儿像一群群快乐的小孩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位王晓航同学在《秋雨》写:今天,老师让我们观赏秋雨,大家撑着雨伞陆续来到校园,五颜六色的雨伞像一个个伞花,衬着淅淅沥沥的秋雨,给校园增添了色彩斑斓的颜色。细细的秋雨远看就像一根根透明的线,落在地上,近看就像一颗颗珍珠滚落到小水坑里。一会儿,起风了,秋雨又像一群群漂亮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大家蹲下来摸摸雨水,哇,好清凉啊,仰起头,张开嘴,品尝一下秋雨点的味道,凉丝丝的甜蜜蜜的。尽管学生的见闻和感受各不相同,但是写出来的都是他们的真实表达。
三、指导作文,掌握方法。
过去我让学生习作时,板书作文题目后,开始让学生写作,作文本交上一改,学生写得不分层次,中心句表达不清,改作文改得我头疼,叫人心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习作得让学生有一定的习作技巧,有好的习作方法,写作就事倍功半,写作方法我从以下八方面指导:
(一)、写作文时,我强调学生要把句子写具体,用上数量词、的字结构、地字结构即一定的修饰成分,也就是平时让学生做的扩句训练,如:火红的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
(二)、把句子写优美要多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反问句等修辞手法。如:《秋雨》写道:“早上,天空下着蒙蒙细雨,那雨就像数不完的针落地,凉丝丝的,可又像是天上下了小珍珠,不一会儿,雨下得越来越大,像多个珠子帘散了一样落在地上,地上水的颜色深了一层。”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比起干巴巴的句子好多了。
(三)、我让学生写场面描写或活动时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如:一位同学在《除夕之夜》中描写的烟花“满天的烟花,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绽放的礼花,有的像盛开的大菊花,还有的像满天的小星星。”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一定很美。
(四)、我也让学生学会按顺序写作,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或用顺序词“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进行片段写作,比如:写自己喜欢的小物品《文具盒》等。
(五)、我非常重视文章的层次训练,强调段落开头使用总句写作,如用总分关系写一段话。“今天天气真冷啊。寒风像针一样刺着我,冻得我的手都红了,我搓搓手,跺跺脚,用嘴里的哈气来暖手。早上,我去刷碗时,碗上的小水珠几乎要变成小冰珠。我赶紧回教室,放下碗,再一次用嘴里的热气哈着手。”
(六)、我平时让学生准确地使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强调在写人、物、想象作文时用上以上描写,使描写的人、物形象、具体,内容丰富。
(七)、我在平时习作时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想象。在写作文时,我常常鼓励学生恰当地想象或联想,如:米粒画作文、续编写作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会更新奇,更富有创意,收到的习作效果很好。(八)、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很重视语文课的范文学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让学生学会仿写作文,这样的做法,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四、重视作文批改,乐于动笔。
学生写完作文,教师要参与批改,不能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要知道享受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应当在作文批改中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所以,我在批改作文时,因人而异给学生鼓励,评语要中肯、适当,对待后进生,要让学生能体会习作的优点所在。如:“你这个词语用得好,这个句子 用得妙!你的选材很新,你真是一个生活有心人......”这样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使其保持积极的写作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而对优等生,则使学生在自我欣赏的基础上,鼓励自我完善,从语言、标点、篇章结构上逐步提高。如“这里 的排比句写得具体生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的观察力真好,能引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你的像象真丰富,思维空间很大!”,“这段话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棒”等。另外,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让他们互相修改文章。因为“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叶圣陶。
五、小结:要扎实提高学生的水平需要: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2、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
3、教会学生谋篇布局。
4、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强调表达真情实感。
六、展示自我,积极发表文章。
抓住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在2001年的第一届、2012年的第二届、2013年的第三届全国“成龙杯”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我让学生积极参赛,三次共计投稿150余篇,充分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在2012年12月《 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投稿54篇,24人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学生面对自己的获奖证书,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我经过语文课程标准下的习作指导,收益颇多,习作教学教得轻松,学生写作写得快乐,我看着学生写的一篇篇优美的习作,我感到由衷的喜悦,因为我在习作的课程改革中,尝到了甜头。
一、培养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他告诉学生的写作材料来自生活。生活就是小学生作文的源泉,小学生写作的思想感情都来自学生平时的生活。小学生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经常在学校里活动,对学校生活最熟悉,也最有感情。在校园里,有许多课外活动,如书法、美术、腰鼓队等兴趣小组活动;在社会上,有许多家乡的文化古迹、特产等,这些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典型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启发诱导,激励表扬,鼓励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深入到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去,做生活的主人,才能更好地观察、体验和了解生活。有了日常生活的经验,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富有感情地把生活表达出来。老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 进行渗透教育,引导学生去与周围的人打交道,用心去观察周围的各种事物,注意倾听别人的语言,积累写作素材,这样,教师通过培养观察能力,就能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二、尊重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自由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教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真是为文的好规矩。的确,写作是小学生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要求给作者有自由的发言权,自己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因此,它特别害怕束缚。形式有时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如果过多地强调形式,即使是成年人、作家,也难以写出好的作品。林语堂曾说:“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便成八股。”对孩子来说,刚接触作文,倘若一直强调形式,给他们说要怎么样写,不能怎么写,这样写好,那样写不好……这就如一位父亲要求刚刚学走路的孩子,不允许迈八字脚,不允许趔趔趄趄,要收腹吸肚、昂首挺胸正步走。倘若以苛刻的清规戒律要求孩子,孩子不但难以写好作文,而且会畏惧写作文,厌恶写作文,并因此失去对写作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性认识,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自由表达的环境,应该淡化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由表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生就会慢慢喜欢上写作,就能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三、教给习作方法,引导学生表达精彩
(1)引导学生组织材料———谋篇布局。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真正的教师不是把经过千年来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对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和他们共同建筑楼房,并交给他们建筑艺术。”学生有了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组织材料,对材料进行删减加工,从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要指导学生明白题目有哪些要求,确定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再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选取有关材料,并分析这些材料的主次轻重,分出段落层次,想好如何开头,怎样结尾,行文中在哪里过渡、照应……引领学生完成由构思到初次行文的过程,训练学生自己打天下。
(2)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下笔成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老舍说:“心里的真话,感情的话,是文艺作品的话。”当学生胸有成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说心里话、真话。写作如做人,无论什么事情,对好事情进行颂扬,对假丑恶的事情敢于批评。写作要求不套写,尽量做到人云我不云,老生长谈我不谈,若这样,就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总是鼓励学生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胆、自由地表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长期的训练,达到“下笔成文”的程度。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作文教学 观察 自主合作
美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说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捕捉灵感,由此及彼,从而拓展视野,获取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有了丰厚的生活根基,写文章时就不会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了。
一、留心观察生活
观察是认识的前提,世界对儿童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通过观察,世界万物的鲜明形象和画面,有声有色地进入儿童的认识,使之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辨别人间的真、善、美,寻求做人的真谛,在大自然中受到美的熏陶,陶冶自己的性情,启迪生活的哲理。写作的素材,就可以从这永不枯竭的源泉中取得。细致的观察,可以使作文平中见奇、见微知著。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设法接近他,观察人物的肖像、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
2、带着感情去观察。小学生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丽的景物,欣赏悦耳的音乐,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看到丑恶的事物,听到刺耳的声音,一般会感到厌恶憎恨。也有的学生在观察中漫不经心,对观察的对象冷冷冰冰,写起文章来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缺乏真情实感。可见,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很有必要,达到古人所说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的境界。
二、积累写作材料
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形成一个系列。如"家乡美景"、"童年往事"、"春天的故事"……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因为读是写的基础。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外阅读时,碰到有价值的,写得精彩的名篇佳段,即把它存入作文材料库,在闲着的时候朗读或背诵。这样,能逐步改造我们的语言,提高作文素质,写起作文来,才会运用自如。
三、丰富写作素材
少年儿童天真烂漫,思维活跃,充满创造力。他们蕴藏着各种天赋,需要我们去精心开发。组织各种活动,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如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参观浏览,科技制作等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创造品质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创造性活动也有助于获得感性知识,丰富写作素材,从而写出富有创造性的作文。实践证明,各种活动的开展,都可以使学生的作文写起来得心应手,内容也富有情趣。如春天在桃花盛开的堤岸漫步,让学生身临其境体味春的气息;到"红领巾一条街"清扫街道,让学生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给贫困地区小朋友捐书捐物,让学生向同龄人献上一份爱心……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学生却在有意无意间得到许多写作素材。在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感受成功与失败,体
味其中的焦虑与困惑,有了真情实感,再写作文时自然是水到渠成。
四、自主合作,积极主动作文
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积极主动构建的。因此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长期以来,由于作文目标的错位,学生为老师作文,为家长作文,为考试作文,写作的时间、地点,立意、内容,结构、技巧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限制。带着镣铐跳舞,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使学生勤于作文,乐于作文,就必须提倡学生自主作文,自由作文,自动作文,让学生自由选题,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到做人的道理。让作文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手段,把作文当作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为学生写作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减少命题作文、条件作文,倡导自由作文、自动作文。《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陈丽芬
看了继续教育下的作文指导课。可谓受益匪浅,感慨颇深。“作文之本”就是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当学生充分感悟生活,随时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才会有所思所感,才能写出作文,也只有当学生的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写的东西了才不怕作文。
1、教师善于为学生创造自由感悟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细节中去发掘生活的乐趣,生活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挖掘开发生活资源,设计即兴练笔,如侯老师这节课,有目的的设计了句段,看多媒体演示句段,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或事,指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挚的感情用真切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表达感受生活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我体会到作文教学源于生活,在于求真,用自己的笔说自己的话,教师则创造条件、开阔活动空间,让孩子在自由中获得真切感受,感之于处,受之于心,表之于言。
2、培养观察能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写作文首先要有内容,观察和思维是打开作文内容宝库的金钥匙,没有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组织写作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积累作文材料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侯老师在课上有意让学生观察事物,观察出示的多媒体上的事物,为孩子们提供了观察的素材,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从外貌、动作、表情、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去观察,让学生轻松的把全身心放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在有效引导下变得丰富、生动大胆。此时,如果动笔去写,一定成竹在胸,从而改变了学生作文入手难的看法。
3、“练笔”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侯老师在讲座中说过: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是练笔。在平时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自己所学的语言基础如,字、词、句、段、篇以及修辞等方面写出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达到“我口写我心”为作文积累素材。有了鲜活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学生不会无话可说,但还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断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这些语言材料,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要给学生有效地引导,不断加强自身的语文修养,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自己成为一条涓涓细流,保证为孩子们提供鲜活的生活源泉。
云浮市新兴县车岗镇中心小学 张志霞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其中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由于中国汉字笔画繁,结构复杂,难认、难写、难记,所以一个刚入学的七八岁儿童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实是个难题。教师仅凭借一张识字卡片,一块黑板让学生去识字。这样的识字教学,既单调又枯燥。学生对识字丧失兴趣。因此,注重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就必须要求教师改变识字教学策略,用崭新的方式去组织识字教学,让课堂识字教学充满生机勃勃。
一、寓教于乐,体会识字乐趣
在单调冗长的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乏味的教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特点,在“乐”字下功夫,从而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增强识字效果。
1、借助插图,联想识字。刚入学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看图画。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识记象形字。如教“日”、“月”、“水”、“火”等字时,先让学生看图,观察日、月、水、火的形状;然后出示汉字“日月水火”,让学生图字对照,这样就容易记住字形,了解字义。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教师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字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老鼠的牙齿。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2、猜谜法:猜字谜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能引起儿童极大的兴趣,教师把这活动运用到识字教学上。不仅可以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学生猜,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字编字谜给同学、家长、老师猜。如教“田”字时,教师可出示谜语:四面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再如“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目”字;“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雨”字。教给学生猜字的方法还有(1)拆开法。就是从谜面某字去掉一些部件,所剩下的字便是谜底。如“挥手离去”谜面中的“挥”字,是由“扌、军”两部分组成的,“手离去”的意思是要将“挥”字中的“扌”部分去掉,剩下的“军”就字就是谜底了。(2)组合法。将谜面有关的字或偏旁、部首、笔画等组合成一个字,便得到了谜底。如“又来了一只鸟”。“又”和“鸟”组合在一起就是“鸡”字。(3)分合法。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先把谜面上有关 的构字部件拆开,再把相关的合起来,就成了新字。如“岁岁除夕团聚”,两个“岁”字中的“夕”去掉,剩下两个“山”团聚在一起不就是“出”吗?
3、编儿歌:儿歌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课堂上编一些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朋”时,可编成儿歌“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就成了好朋友”。又如教“森”、“众”、“品”、“晶”等字,也可以编成儿歌:“三个木字成森林,三个人字是群众,三个口字演小品,三个日头亮晶晶。”区别形近字时,编顺口溜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区别“有、友、左、右”等字,可编成“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
4、比较联系识字: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相关联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从而掌握汉字的规律,提高识字能力。如教“目”字,可与“日”字比较,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字只有一横,眼睛有两只,所以“目”有两横。教“圆”时,可以让学生找出同音字(园、员、元、原)或同部首的字(国、园、回)比一比,说一说。这样,学生不仅能区分相关联的字,而且在脑海中还构成了一个知识链。
5、表演动作识字:在教学汉字中的动词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动作,做一做动作。如教“大”字,引导学生双手打开平放,掌心向下,双腿迈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说出来像什么?学生很快就记住“大”字。学习“掰”字,先想一想掰的动作,然后做一做,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掰”是用双手把东西分开。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劲。
二、学会观察,乐于书写
中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它变化微妙,形神兼备,教师在教会学生认字的同时,必须在指导书写上多下苦功。虽然汉字结构繁,但只要仔细观察分析,书写这千奇百怪的汉字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于书写呢?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了解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所占的位置,区分清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如书写“人”、“入”、“个”、“大”时,应让学生先分清这四个字中的“撇”、“捺”有何不同,分别占什么位置。教师在写一“撇”时,让学生观察“丿”有什么特点,学生一看自然而然地说“丿”尖尖的。接着教师又写了“捺”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特点。就时他们又很快地说,“捺”有脚的。这时教师相机引导,以后你写带有“撇”、“捺”的字时要记住“撇”有尖是向左、“捺”有脚是向右的。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范写。教师不仅要用彩色粉笔区分笔画,还应该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规则。如写“日”字时,教师除了用彩色粉笔区分“日”字里面的一横,还应强调“从左到右,先里头后封口”的书写规则。
3、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教师可以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写,让其他学生亲眼目睹同学的书写,对自己的书写起到警示作用;并让学生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对自己的书写大有益处。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儿童好胜心强的特点,多些举行写字竞赛,让学生的写字水平得到提高。
三、开展趣味活动,巩固识字
学过的知识往往容易遗忘,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加以巩固。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爱玩这一特点,巧妙利用游戏和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1、找朋友:学习了合体字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加以巩固。把所学过的合体字按结构分为两部分,分别写在硬纸上,发给两组同学,每人一张,然后站成两排,各自亮出自己的纸片,其中一排的学生不能动,让另一排的同学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和他这半个字能组成一个新字的同学面前,两人就同时说出是个什么字,什么意思。
2、词语接龙: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然后让学生组词,一个一个头接尾地组下去。如:“人”——人生——生长——长大——大家——家产……这样的训练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生字,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同时还培养了他们敏捷的思维能力。
3、在生活中巩固生字: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告牌、包装袋、商店名……都是学生学习生字的资源。每教完一课生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找这些字,并制成生字卡片。
4、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儿童好胜心强,竞赛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极感兴趣的活动。利用空堂、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竞赛活动,不仅能巩固识字,增长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猜谜语比赛、同偏旁字大集合比赛、一字组多词抢答赛、朗诵比赛等等。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异彩纷呈,而课程的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我们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应怎样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根据本学期对新课标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因此,教师要懂得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多是一言堂,更多采取灌输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遭到压抑,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为此,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我的具体做法:
1、课前自学
首先教师要先研究新课标,把握重点、难点去认真备课,然后把本节的知识点以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的形式设计学案,印发后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作答,学案设计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2、课堂教学
上课后,让各小组根据预习,对学案进行讨论、探究、解答。对学生通过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言之有理者老师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分析解答。最后,老师归纳本节的知识体系,并把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做一系统的小节。
这样,课堂教学有以教师为中心转型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师生、生生多变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分享课堂教学成果。
二、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在立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例如:在讲“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提出“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近几年来,全国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都报道过西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让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发言。然后,教师及时进行点拨,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从而使西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对西藏的大力支持和西藏人民的共同努力,西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加深了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政策观念,使他们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目前,我们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包办分析较多,学生参与较少,导致学生面对新问题、新材料束手无策。现在政治课堂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讲到《政治知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在的权益”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能否答应信教”的效果;当讲到“我国经济树立碰到资金困难的效果”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处置”的疑问,学生在剖析中有分歧,但教师停止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具体说来,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创新型教师。体现创新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来驾驭课堂教学,要保持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这样,课堂上才能有效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知识的双向交流,才能对学生提出的高、难、深的问题进行令学生信服的点拨和说明。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其次,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善于“给现象,巧设问”,给现象包括情景、材料、图表和观点;巧设问就是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再次,课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以诚相见,相互支持的精神,尊重他人的独创见解和创造性言行的集体风尚。
最后,我们要正确认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消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反,要求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所以,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基础知识是各种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教学要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穿插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政治课堂更是如此。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当前的时事热点,逐步树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培养创新意识
立意新颖是文章的生命所在。因此, 我首先对学生进行立意角度训练。曾有这样一个例子, 对学生触动很大。孙楠的歌曲《五星红旗》, 国旗是非常神圣的, 学生写作文的时候, 多写成“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我们非常热爱它”等套话。而歌曲《五星红旗》的作者却突破这种老套路, 从一个新的视角写出了对红旗的赞颂和热爱, “那是从旭日下采下的虹, 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 一张天下最美的脸, 没有人不留恋你的容颜……”以全新的角度、真挚的情感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五星红旗进行了诠释, 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 在作文题目上下功夫。如学生面对《我的同学》《生活中的浪花》等题目, 很难跳出原来的框框, 容易老调重弹。为了让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我试着把上面的题目变成《我发现了他的美》《生活新挑战》, 这样的题目受学生欢迎。而且由于个体经验、 个性差异的不同, 学生写出的作文也是多姿多彩, 风格迥异的。
再次,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因此应多让学生写想象作文。 续写故事, 编写童话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最佳途径, 为此, 班上常搞故事接龙大赛, 当故事进行到某一关键情节或遇到意外事件时停下来,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把故事合情合理, 有滋有味地编下去。
二、培养学生勤于观察, 善于读书, 乐于动笔积累材料的习惯
为什么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但作文时却“含笔杆而掉泪, 数天花板而伤心”呢?这主要是平时不观察、不读书、不动笔积累素材的缘故。只有勤观察, 多读多写, 头脑充实了, 才能文思如涌, 笔下生花。读是写的基础, 要使学生言之有物, 除了学习教材上的文章外, 必须通过广泛阅读, 从中汲取营养。其次,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要观察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 抓重点、抓特点、周到细致、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都能够积累许多习作的素材。再次是多记。名言警句, 哲理短文, 美文片断, 既能陶冶情操, 也能为写作积累素材, 有了这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 才会写出有血有肉有创意的文章来。最后, 就是多练, 熟才能生巧。
三、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文前贵有导, 导中贵有趣, 激趣方能活思。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爱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首先, 针对学生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 努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 就可以形成一种写作成功的强烈欲望, 兴趣也是习作行为驱动系统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 它能鼓舞学生主动而愉快的习作, 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 他们多数情况下都能够轻松克服写作中遇到的困难, 自然而然地由被动习作变成主动习作, 甚至把写作文看成一种快乐的享受。或者, 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习作环境,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在活动之前加以指导和鼓励, 这样学生就会从自己的文章中看到希望, 树立自信。
四、加强说的训练, 突破作文障碍
加强说的训练, 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口头语言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 突破作文障碍。
(一) 让学生说题材, 突破选材障碍
学生多练说, 互相之间能受到启发, 教师也能随机指导, 课堂气氛就活跃了,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思维障碍就容易排除。例如, 在《我最尊敬的人》习作指导中, 首先让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介绍给大家, 说一说这个人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有什么特长或者本领, 然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评价, 减缓了作文选材的难度。
(二) 让学生说构思, 突破思路障碍
“文成于思”, 没有成熟的构思, 就会出现作文离题、偏题, 或者条理不清, 或者写一部分就写不下去等现象。可以让学生说清思路, “说”不仅可以检查思考的结果, 又可以促进积极思考, 有利于书面语言的发展。例如, 在《读后感》的习作指导中, 让学生首先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想告诉我们什么, 然后指导学生说说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 哪段文字给你的感触最大, 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样说一说, 实际上就是在说思路, 从而克服了作文杂乱无章的毛病。
五、培养学生写作中自改习惯
“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异标新二月花”。修改是学生认识过程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 反复修改, 多次加工的结果, 将是好作品诞生的一个有效途径。修改的时候, 学生会反复琢磨是否有错别字, 语句是否通顺, 感情是否真实等等。这琢磨的过程, 就是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认识提高了, 文章就越改越好, 在作文教学中, 我采取如下方法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一是自读修改法, “自读三遍, 其错自见”;二是互改法;三是抄写修改法。另外, 提醒学生在修改的时候, 应该使用增删、换改的修改符号, 决不可糊乱涂抹。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善于细心地发展学生习作的优点, 用激励性的评语鼓励学生奋发向上。记得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教育之没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 其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应倾心倾情, 以情感激励鼓舞学生, 用以人为本的思维指导学生。
只有热爱生活, 勤于思考, 才能妙笔生花, 暗香浮动;只有拾级而上, 高屋建瓴, 才能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摘要:只有热爱生活, 勤于思考, 才能妙笔生花, 暗香浮动;只有拾级而上, 高屋建瓴, 才能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一、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师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兴趣活动,让学生进能够获取作文素材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寻找生动场面,选取精彩镜头,捕捉作文素材,指导他们有目的地观察,鼓励他们有重点地练笔,让他们在书面表达的实践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我们的周围时时刻刻都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我注意在平时和学生闲聊时挖掘写作素材。如“五一”节后,李涛对我说,他的姥爷从城里回来了,他陪姥爷出去逛,姥爷很吃惊,说五年没有回来,原来的村庄都认不出来了。我觉得这是反映家乡新面貌的好题材,就启发他选取典型事例,写了一篇作文《我村的变化》,结果这篇作文写得真实感人。这就说明学生的生活中有不少有意义的写作素材有待挖掘,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二、编写童话故事,在创设情景中训练语言文字
小学生最喜欢听童话、读童话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自己选材,大胆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童话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尽情地在想象空间驰骋。成功的写出了《粉笔与钢笔》、《五官的对话》、《标点符号的争吵》等有趣的文章。另外,我也以《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联合国主席》、《凡卡来到我班》为题引导学生大胆假设,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出了充满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来。让他们在编写过程中,主动训练语言文字,自觉培养和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再比如:
给学生两幅图,如《神奇的画笔》,一幅是故事的开头,一幅是故事的结尾。要求学生仔细看图,展开联想,编写故事的中间部分,把首尾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完整的故事。开头:有一只美丽而又骄傲的小猫,她有一盒很漂亮的小画笔。这小画笔是大象伯伯送给她的。结尾:小猫羞愧地拿出小画笔说:“我们一起来画画吧!”小松鼠接过小画笔,对小猫和其他两个小动物说:“让我们做好朋友,一起画吧!”
提供一个简单的故事。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写出故事的开头和中间部分,接上结尾,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一篇范文,如《小红帽》,要求学生根据范文仿写一篇童话故事,如《小山羊智斗大灰狼》;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图,如《蜜蜂和蝴蝶》,要求学生编写故事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编写时要注意前后一致,相联互补;针对少数学生不爱护公物的现象。指导学生运用对话的方法,自己编写一篇《桌椅的对话》的童话故事等等。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了一定数量的童话故事,懂得了一些童话写作知识的同时,经过从易到难、从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语言文字训练,通过想象情景,开发想象能力,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能力。无疑是会得到培养和提高的。
三、指导命题作文,在立意、选材、谋篇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一是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说题且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了。没有灵魂的文章犹如行尸走肉,毫无价值。“意在笔前”,可使学生在思考“为谁写”、“为什么写”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一次拼图作文教学中,我先出示三张画贴(一个篮球,一扇破了玻璃的窗户。一只跷起拇指的手)和一张两元的人民币。接着启发学生认真看看。仔细想想,然后回答:“这四样物体各自的意思是什么?它们之间可发生什么样的联系?”学生们联想之后用口语表述道:“窗户上盼玻璃是被小朋友打球打坏的,两元钱是打球小朋友的赔偿费,翘拇指的手是夸奖认错赔钱的小朋友。”根据大家的共识,我要求把这个拼图作文的中心思想,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二是选材。就是按照命题要求,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围绕中心,从自己观察和积累的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内容,运用语言文字,把这个中心反映出来。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学生确定“写什么”的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实践出真知,我们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鱼虫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思考爱、憎、褒、贬的问题。这对学生主观意识的形成和思想品质的塑造,尤其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必然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小学生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成熟,他们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认,又难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在引导他们深入生活、参与生活的时候。应该接触和选择那些能反映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美好的事物,并指导他们运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是谋篇。即训练学生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妥善的安排,把选用的材料,围绕中心,按照要表达的意思,有条有理地表述出来。为此,我始终坚持培养学生先拟定写作提纲,再动笔作文的习惯。作文提纲一般包括几方的内容:一是事情发生的原因(可略写);二是事情发展的经过(须详写);三是事情发展的结果(可略写)。提纲拟好之后,一般都要求学生按照提纲,先进行口语表述训练。然后再作书面表达训练。这样,学生在构思选材和说写结合训练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的交往,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更为合理的思维结构,提高更富于思想和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把解决“怎样写”的问题落在实处。
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
例:解剖器使用(2010市长陵中学视导课)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
例:克隆羊(2004市视导课),更多的是目标不要求的无用内容 教学目标为教学主题服务
例:安全用药(区青年教师大赛课)
一、当前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比较空,或者写的不是理念。例如摆上一堆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之类的东西,什么时髦说什么,什么大说什么。还有的老师想,你不是说不能写大吗?那我就写具体的,结果写是出的都是具体怎么做、而不是理念,是具体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甚至把教学资源也写到理念里来。
2. 教学目标制定比较笼统。大家都知道要围绕着知识、能力、情感这三维的目标来制定,但是知识制定到什么程度?它的依据是什么?能力怎么写?情感怎么定?写得都比较笼统。最关键的是对象不清楚,缺乏可测性。也就是说,你要求这一节课让孩子哪一方面的能力有提高写得比较笼统。例如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等等这样一些说法,都是比较笼统、不具体的、更是不可测的。怎么就叫具备了?怎么就说明他的实验能力提高了?说不清楚。情感目标更是如此,例如培养学生认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样的东西太大了。辩证唯物主义是一个大的观点,这里面结合我们的学科、结合这一堂课,它的特点是什么?写得不清楚。
3. 教学组织形式时髦化。什么时髦写什么,该不该合作、该不该探究、该不该讨论,一股脑都来了。其实很多地方有更好的、更多样的组织形式。
4. 学习者分析和教学评价设计形式化。学习者分析老师说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这节课我应该怎么样,流于形式的东西比较多。
5. 缺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其他学科也存在。
6. 把教学设计理解成教案或课堂实录,把一节已经上完、上得比较好的课,从 虑的问题。
(二)问题2: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我们追求有效教学,怎样才能有效呢?要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就是预设。想要学什么?想要达到什么要求?想要用什么方法来学?这些都是预设。近两年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词“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强调预设,更应该强调生成。”为什么在课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又强调生成呢?预设和生成是什么关系呢?下面举2个例子:
例1:老师在讲《条件反射》这节课时,老师预设的是给学生吃一种非常酸的小食品,把学生的眼睛蒙上,没告诉学生是什么食品,吃完以后让孩子谈体验。他预设的结果是希望孩子谈的是按照教材、吃酸的东西,唾液分泌增多。真正上课时,孩子们食品一进嘴,就酸得手舞足蹈,太酸了,就想把它吐掉,可是在课堂上同学们都看着,又不能随便吐,所以酸的感觉无法表达,就酸得手舞足蹈。一会儿酸劲儿过去了,老师让学生回答刚才的感觉,他期望学生回答“唾液量分泌增多了”,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因为他当时酸得注意力都不在这儿了,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唾液量的变化。老师很无耐,就跟学生说“课后„„”,虽然没有明说,但言下之意就是抱怨学生没有配合他。学生学习是他的的事、体验是他的事,凭什么配合你呀?这里面的预设可能就有问题,谁吃酸的东西首先想到的是唾液增多和减少?没有人去想这个事,除非事先提醒他。那是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的一个非常理性的结论,不是靠感觉能感觉就能轻易感觉出来的。其实学生的手舞足蹈就是一个反射,在这个地方讲反射多好啊。这个例子反映出,老师只顾预设,没想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
例2:老师在讲《显微镜的使用》这节课,显微镜的结构上节课都学完了,这节课讲显微镜使用,老师非常规范地从显微镜箱里把显微镜取出来,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到实验台的规范位置,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老师让学生来描述。这本身也是挺好的,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看老师怎么规范化地操作,从而影响学生自己,然后比照着要点一说,学生一模仿不就会了吗?很简单的事情。老师可能知道课堂教学不仅仅要预设,更要关注生成,于是就让学生描述老师的动作,求预设和生成的协调统一。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预设与生成两者的冲突现象: 1. 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这在以前是一堂好课。(PPT)
例如有这样一节高三复习课,老师讲课时就像做遗传推理和分析一样,一环扣一环非常严谨,评课的时候,很多老师认为这节课讲得很好极了。确实,从高三常规教学的角度来说,这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能仅仅追求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一步扣一步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在高三的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建构知识网络,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高三并不是为了高考,高考也并不是只有知识上的要求,这节课中所讲的例题,高考也绝不会考。但这题要不要在课堂上讲,绝对是必要的,但如果课堂教学就定位在这几个知识点、这几道题上,教学肯定是低效的。这样一节课就属于预设有余、生成不足。2. 生成过多。就如前面讲过的显微镜的例子。(PPT)
大家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课堂上重视了学生的生成,学生发言,老师又很难控制,结果老师就被学生带着走了。本来应该讲生物课的,结果成了一节别的课。本来应该讲植物的,讲成了别的东西。例如温家宝到北京市黄城根小学听一节语文课《玻璃》,老师讲得很精彩,自己举了很多、也让学生说了很多玻璃的作用。总理的评价是:语文教学、语文课堂还是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多说、多写,一个词有几种意思?有哪些用法?可以多讲。例如钢化玻璃碎了之后有“藕断丝连”的现象,“藕断丝连”这个词有哪几种用法可以多讲,而玻璃和种类和用途,那是科学课的任务。语文课就是讲字、词、句、章,而不是讲成科学课,很多老师尤其在讲说明文时,讲着讲着就成了科学课。生物课也有这样的例子,生成过多,就偏离了主航道,带来的是低效的教学。
三、生成性在新课程中的作用
(一)新课程突显教学的生成性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
例:渔夫的誓言(PPT)。故事中的渔夫太注重预设、不重视生成,结果饥寒交迫而死。在课堂教学中,确实有老师把自己的教案当成圣旨,无论如何都要达到教案中的设计,而不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突显教学的生成性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1. 从人学角度说。
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你不能完全预测别人脑子里的想法,所以课堂教学必然会有生成性。2. 从课程角度说(PPT)
最终的课程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国家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写在教育方针里面。这一轮课程改革,从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都有个总的规划,然后形成这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的理念,然后制定出大家所看到的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一个文本,也是大家所能感受到的“一级课程”。而老师们并不是拿着课程标准去上课,而是教材。编写出来的教材能不能体现课程标准的意思?课程标准能不能体现国家的意志?一套好教材,是不是所有老师拿着它就能上出好课?同样是一个好老师,给不同学生讲课,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课堂效果?这些都不一定。所以说,课程至少可以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后达成度4个层次。这4个层次都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小组他要体现国家的意志,还要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他们有他们的创造,编出来一个课程标准。由薄薄的一小本课程标准演变成几本教材,教材的编写人员对课标是有不同理解的,编写过程中每次一个人又有自己的创造性。一套教材的使用,不同老师同样是有不同的理解和创造的。同样一个老师在课堂里讲课,不同的学生参与是不一样的、生成是不一样的。所以从
课程的角度来说,只要是参与课程的人,都会有创造和生成,新课程突显生成性是必要的、是应该的。(PPT)3. 从教学角度说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既然是互动,就会有生成。“学生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的观点早就过时了(PPT:叶澜)
(二)强调生成性并非意味着否定预设。
如果否定预设,就没必要谈教学设计了,设计就是进行预设。(PPT:预设指什么、预设的重要性、传统预设的反思)
很多传统的预设把手段变成了目的。预设是为了怎么上课而设计的,并不是说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完全不能离开预设,预设控制课堂是不对的。另外,老师不能盲目的要求学生来配合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没有理由配合老师,他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有可能产生自己的不同想法,老师也应该允许他发表不同见解,而不是让他憋回去,他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是不可能真正学会的。
(三)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 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1).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再次要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
(2).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大家所熟知的“不要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说法,这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一个分水岭。今天的教学不能仅仅是教教材,而是要超越教材。如果连教材都没搞明白,怎么能超越教材呢?所以超越教材的前提源于教材。
(3).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老师注意到生成这是对的,但如果这个生成是可预知的,就没必要在课堂上再花时间来这么一个过程。那就是为生成而生成,就是“作秀”,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2. 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预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开放性、可变性。它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1).生成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要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张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张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所以说,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2).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随机的、不可预知的,正如前面所说“不能准确地预料学生的想法”,但老师要把学生的生成,有效地整合到自己的预设中去,整合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去。(PPT)
(3).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它都是手段,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四、关于教学指导思想和理念的表述
案例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这是一个理念非理念的例子。
【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推荐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学策略12-07
小学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感受11-09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11-09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浅谈07-20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究10-08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10-12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论文11-29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6-04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06-05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高一语文教学反思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