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尊还给学生

2024-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把自尊还给学生(精选8篇)

把自尊还给学生 篇1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盛钱的盒里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急忙返回,从买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的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和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买,而且上面有标价。”若干年过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过来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没想到纽约商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是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性最强烈的渴求就是自尊和受他人重视。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自尊和价值,充分相信自己以后,才有决心去摆脱磨难,去证明自己决不是一个弱者。

然而我们的教育却经常有意或无意的漠视孩子的自尊!

教育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当学生调皮时,当学生成绩不如人意时,当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意愿去做事时,我们的老师,常常用无比尖利的语言,又是甚至是十分极端的方式去伤害学生稚轮的心灵!笔者就有这样的体会;小学时碰到一个非常严厉的数学老师,要求非常严格,上课时不准学生有任何预期要求无关底举动。在一次练习题课上,我忽然看见脚下有一张纸,下意识的去捡,老师霎时勃然大怒,走下讲台,拉着我的胳臂说:“你上课捡什么纸?”顿时我感到无地自容,从此我惧怕我的老师,也害怕了他的课,尤其是他那不屑一顾的眼神。那门课对我来说,就好似一到永远也跨不过去的壕沟。这件事就一直铭记在我的脑海里。长大后,我也成为一名教师。但我时时警醒自己:要爱学生,更要尊重学生。有时,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就会让学生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子。身为教师千万不要忘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只要我们的教师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多几把衡量的尺子,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瓦特、牛顿、爱迪生出现。

传统的教育观念过分强调师道尊严,早在战国时期的教育论著《学记》中就鲜明的论述了“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关。现实教育教学中教师王旺也最喜欢听话的学生。孰不知,这却是一种行将被淘汰的观念。如今,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不愿意在老师面前唯唯诺诺、缩手缩脚,不满足于传统套子的束缚,不满足于教师的居高临下,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勇于追求个性,喜欢表达自己的见解,喜欢在受尊重的环境中探索,凡事爱问究竟,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反叛。时移势易,面对学生的诸多变化,我们的教师不能再满足于做“一桶水”而于时俱进,做“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积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学生多一点尊重,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温情,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这样,教师的人格便具有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教育家杜威说过:“被人尊重合信任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只要我们把一份自尊交给学生,学生的心灵就会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至境中成长起来。泰戈尔也曾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愿我们的老师是涓涓细流,而不是凶神恶煞般的槌,愿我们的学生能再潺潺水流中孜孜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可见,自尊对于学生至关重要。我们要别人尊重你,你必须先尊重别人,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我们大人有自尊,他们小孩也有自尊,因为是人都有自尊。

现实情况怎样呢?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见到教师要主动打招呼。我们的学生也做得很好,但我们的某些教师对此熟视无睹,总是表现得不温不热,要理不理;上课时,我们有些教师常板着脸,要求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孩子正襟危坐,叫他们向左,绝不许向右,哪怕我们教师出现了错误;更有甚者,我们有些教师,把情绪带到课堂,不分场合批评、训斥,甚至打骂学生,故意刺伤学生的自尊……

冷静分析,这些现象的发生是“师道尊严”在作怪,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如果以父辈自居,漠视学生的自尊,不懂得尊重理解学生,那么,我们学生的`自尊就无从谈起。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只会惟命是从,只会厌学自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将会被禁锢、扼杀。因此,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把自尊还给学生。

要关怀和爱护学生。教师丰富健康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力,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深情厚意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非常有效的钥匙。

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绝不能无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把自尊还给学生 篇2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还学生读书、思考、说话、想象、体验、展示个性的权力。当然, 还要创设学生合作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还学生充分支配时间的权力

要把学习权力还给学生, 教师首先要树立“目中有人”的观念, 对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以及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状况要作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 既要了解学生共性的特征, 又要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 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其次, 教师应做到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裕的时间去朗读、去思考、去说、去写, 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外, 教师不能仅仅给学生布置读书活动和动笔操练作业, 还必须要考虑到其中有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书面作业而忽视了阅读与思考, 应当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按自己的接受水平去读书学习, 并且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使学生学会自读、自想、自说, 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还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的权力

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态度、探究精神、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往往比直接追求结果更有价值。因此, 教师要相信学生, 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读。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引发思考, 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指导中让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考对学习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 需要把握主动权。而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提出教学目标, 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考范围, 致使学生提出质疑的空间相对缩小, 探索的欲望继而削弱。最终导致学习的自主性下降,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无从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因此, 教学目标应留在学生阅读思考后找一个恰当的机会提出来。

学生在反复阅读后会产生个性化的理解与体会, 也会有不少的困惑, 这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这些困惑都说出来。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不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这无疑就等于堵住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一条渠道, 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变成了被动接受外界信息的“容器”。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有价值。”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发言的阵地, 应让他们把各自内心的疑惑、感受表达出来, 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所以, 语文教师应学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踊跃发言, 不要盲目追求教学进度, 进而挫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三、还学生想象、体验、展示个性的权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创新就需要有大胆的想象。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如在教学完《我们的手》一诗后, 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仿照原文创作, 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各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 很快就完成了各自的作品, 并且争先恐后地要把他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其中一位同学深情地朗诵道:“我们的手, 是鲜花, 在朋友与朋友之间, 传递着友爱。让人们的心贴得更近。”另一位同学也展示了他的诗作:“我们的手, 是白鸽,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 传递着友谊、和平。”学生们的想象力令笔者又惊又喜。由此可见, 教师只要给学生想象和展示个性的空间和自主权, 就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还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 篇3

一、教师的教授方式和教学观念的改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精讲。我结合平时教学过程涉及的实例提出了“三讲、三不讲”的原则。即讲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已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二、把学生应有的权利还给学生

1.发言权

教师不让学生说,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变成了被动接受外界信息的“容器”。課堂应是学生主动说话的阵地,把他们内心的疑惑、感受表达出来,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教师应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千万别因为教学进度的问题而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2.否定权

这就要求教师、学生的思维开放。学生可以否定教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可以向权威观点挑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牢记:是不是给每位学生都创造了发表意见、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是不是特别关注有个性的学生,促使他们的个性获得健康发展?

3.评价权

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促进自身发展。另一方面,提升了反馈的速度。

4.想象权

学习贵在创新,而创新就需要大胆的想象。教学中,不仅要把已有的科学结论交给学生去重新发现,而且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探索更为广阔的领域。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愉快的心境、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语调,来创设轻松、活跃、平等、和谐的人际氛围和学习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避免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沉闷,没有生气。

总之,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要落实于课堂。我们应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只有我们老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去创造,才能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朴实庄小学)

把班级还给学生 篇4

作为一位从事二十多年班主任教育的教师,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把班级还给学生》。教育是他育,更是自育,我们除了教育者的角色,还要站在他育的位置唤醒孩子的自育。《把班级还给学生》要传递给我们的不是兵法,不是模式,而是“放开手”的理念;《把班级还给学生》不是月朦胧鸟朦胧的做作,而是从教、带班的豪情。虽说是“还给”,可是对于很多班主任来说真的还是在忍痛割爱,毕竟班级在我们的手里攥了那么长久,有了温度,有了情感的。其实,想一想我们 “为什么而上路”就行了,不是为了利和权,而且是为了孩子幸福的明天,为了几代人的希望,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把班级还给学生》轻松了我们,成就了孩子,还了教育真本色。如何实现小学班级自主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自我成长。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大家都知道,在“志当存高远、行须始足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事须从小事做起。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班集体中不但应有集体的制约,同时还应该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针对我们班现在日常行为出现的问题,在我们班实现了日常行为客观自我评价原则,使班级在日常行为方面的自主管理有章可循。

对我们班整体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发现班级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与不足。经过仔细的思考,制定出规范学习日常行为习惯的十二条原则。即:课堂参与、课堂纪律、课前准备、值日评定、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体育锻炼、校服统一、队标佩带、进出楼、课间站排等原则。

2、建立一支负责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要因势利导,使班级形成有序的管理网络。在学生自主管理中,责任明确,如:如由体委负责进出楼的纪律;值日组织负责每天值日工作的评比;有的负责课前准备,有的负责课间站排……只要是跟原则相关的都有人去监督。

3、及时的监督与自我客观评价

有了好的纪律原则之后,监督也要及时。每天我都会利用晚上放学前的几分钟时间,会依次让同学把自己今天监督到的结果,公布出来,同时我也把我看到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一天的表现,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定。2:班级文化建设

在班级环境的布置方面“我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设计布置教室的各个角落,班级规定每个季节都有花草,每月更换板报,“枪毙说话”……创造了一个个有利于同学们发展的良好的空间环境。

4、开展各种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班在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之外,还在大课间的时候玩“贴人游戏”组织辩论比赛等活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参加,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使班级气氛活跃,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心得体会:通过以上的各方面,来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他指出:“教育应该是这样来组织,以便不是有人来教育学生,而是学生在自己教育自己”。只要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再使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培养每一名学生都有一种为班级的争荣誉争光荣的思想。这样,明主意识得到增强,因而焕发出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事实证明,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积极性就越高,班风学风就越好。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预防校园暴力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

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

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活动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活动五: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打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暴力”。这节课后,同学们要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如果校园暴力侵害我的时候,我还能怎样做?完善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熄灭暴力的火焰,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所谓学困生,就是班上学习落后,纪律较差或二者兼有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表现主要是学习不上进,作业马虎,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常给学校、老师、家长带来很大的麻烦。这类学生的行为还影响到其他同学,在学校的教育中最头痛的就是这类学生。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这项工作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任。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认识,找到原因

对学困生的教育,切记简单粗暴。首先,要把心交给“学困生”。“学困生”的形成有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属于智商较低。二是主观上学习不努力、好玩、不专心听课。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主动接触他们,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目前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的想法,教育他们,做他们的朋友,愿为他们排忧解难,将心比心,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使他们扬长避短,看到光明和希望,才能刻苦努力学习,迎头赶上。

二、正确引导 发挥学生的长处

每一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即使是学困生他们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劳动积极,上体育课时篮球打得很棒,我就抓住他们这点去发挥他们的长处,在班会课上表扬他们,对他们说:“其实你们很聪明,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把它埋没了,虽然你们学习差,纪律松懈,但是,只要你们努力,相信你们一定赶上成绩好的同学。”因此,每个教师都要善于去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哪怕一点点的优点,都去抓住它,使它成为指引学困生的一盏明灯,指引他们看见自己的长处,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刻苦努力就会成为成功的骄傲。

三、正确管理 确定改进目标

学困生的管理对于老师来讲是一件最头痛的事,怎样改变学困生,许多老师的办法各有不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它都要有不同的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我们在对待学生的管理方面,也采取了许多办法,例如:学习了《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制定一些班风班纪,“手拉手”“一帮一”活动等待。开学初进行家访,每个周末的班会课上作总结。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把他们引导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中来。

四、正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老师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只以教学质量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造成对许多学生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学困生,一旦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老师就骂或罚站、罚打扫卫生或用一些词语比如“你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等讽刺学生。使本来落后的差生身心更加受到伤害,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对老师的憎恨,也对老师所教学科更加厌倦。因此,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爱”去感化学生,鼓励学生,不要挖苦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适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我相信学困生的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

校园安全问题及处理原则

在小学阶段,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我们要针对性做好预防

一、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到江河湖海、水库等地方戏水、游泳的安全卫生教育,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1.是当同伴在水中发生险情时要立即找成年人来救同时报警,未成年人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施救;可以将身边找到的救生圈、木板等抛向溺水者。2.是要教会学生游泳和自救;

3.是学生不得在没有成年人带领下私自和结伴去游泳、洗澡;

4.是学校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学校附近水域插上警示牌提醒学生不得在这些危险水域游泳、洗澡; 5.是学会正确对溺水者进行救护。

二、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1.是要加强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是要告诫学生不得乘坐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如小货车、农用车、非法运营车和超载车等;

3.是骑自行车上下学时要在非机动车道,不要骑快车,不要几个人并排骑,在公路上转弯时一定要放慢速度并注意观察前后车辆;

4.是在有条件的地方下学要排路队,靠近公路边行走并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5.是做好校车的安全工作。

三、学生打架斗殴的预防和应对 1.是不要让学生把刀具带入校园;

2.是加强教育,在学生间倡导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及时化解矛盾,防止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3.是一旦发生斗殴要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事态扩大。班主任校园安全的工作原则:

一、摆正安全工作位置。质量是第一目标,安全是第一责任。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班级工作的主主体中心任务,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二、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在安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我们的环境状况,不要忽视隐患而麻痹大意,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而跌倒在优势中。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篇5

——课例研修心得

反复观看模块四这10多个优秀课例,我被这些精彩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学生的舞台!

研修这些课例,我感悟颇多:

一、以生为主,以学定教

授课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学生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了“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教师的确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助手。

二、赏识每一位学生,关注课堂生成

教者很注意与学生平等对话,尽量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及时地鼓励他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数学兴趣。同时,教者非常关注和利用学生课堂生成,灵活机智地将学生生成或问题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加以引导,启发和追问。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突破,将学生数学思维、语言、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训练融会贯通。

三、大胆放手,胸有成竹

课例中教师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烂熟于胸,教法新颖,学生的兴趣浓厚。教学思路、线索、过程清晰。这都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

前不久,在眉山观摩了全国名师黄爱华《百分数的认识》和张齐华《平均数》两节课,不也正是如此吗?教者不慌不忙,落落大方,学生生动活泼,精彩纷呈,台下听众更是啧啧称赞、五体投地。“我是用一生来备这堂课”是最好的诠释。

四、“临渊羡鱼还须退而结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我更应该做的是: 1.读书、学习,扎实数学底子。没有三、五年的苦修,是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的。

2.向同行学习,向名师学习。榜样就在身边,示范就在网络。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多听几节本校名师的随堂课,多看几遍名师执教的网络视频。

3.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日志。只有将先进的理念、教学思想,名师的教法,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才不会亦步亦趋,东施笑颦。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远程研修的网线链接着我们的耕耘,也链接着彼此的理想和追求。“路漫漫兮其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

研修心得

眉山市洪雅县将军乡中心小学校 文凉平

通过本次紧张有序的培训学习、交流、研讨的“国培”,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使我对教材教法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视野,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尤其是从思想上更加明确了立足课堂教学的,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在教学中实践中提炼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即使我们的条件是有限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教师放弃教学而无所作为的借口,相反,作为农村教师更应该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扎根沃土,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改革与提升,使自己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专长,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得健康。

一、听讲座,补己短 聆听专家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教育名家的讲座及点评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特别是听了张人利校长的报告,我深感到“后茶馆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实效的,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进行的,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我还牢牢记住了张人利校长的一句话,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要你做到一点,我只要改进一点,兢兢业业的改进一点,勤勤恳恳地改进一点,扎扎实实地改进一点,而这一点是你坚持做下来,那你就成功了。

二、互学习,共进步

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对它们的理解更加透彻,为今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勤反思,有收获

要敢于借鉴,敢于创新。要多向专家名师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尝试、改进、创新,凝练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愿意在学习思考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做一个快乐的“旅行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反思实践型的优秀教师。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修改稿

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探究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这些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

建立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的概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探究新知。

1.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

(1)比较大小差异很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师:谁大?用什么方法比较的?(观察法)(2)比较两个颜色和大小不同的圆片面积。师:谁大?用什么方法比较的?(重叠法)(3)比较大小差异不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师:能用刚才的两种方法比较吗?怎样才能准确比较出它们的面积大小呢?

师:请拿出学具,自己先想好方案,与同桌交流确定操作方案后,再动手操作比较。(数方格、摆图片等方法)

2.探究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猜一猜:一个15个小格的正方形和一个12个小格的长方形谁大?说出理由?(针对生说出的结论,课件演示验证生的猜想)(2)比较方格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师:哪个大?为什么?(都是16个方格)

(2)比较方格大小不同的正方形(20个小方格)和长方形(12个大方格)的面积。

师:哪个大?为什么?(方格大小不同,所以不能用12和20相比)

(3)将长方形变为和正方形一样大小的方格图再比。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和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师:对啊,测量面积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认识面积单位,建立空间观念。1.认识1平方米。

(1)师:你知道你们家房子有多大吗?

师:刚才孩子们讲到的120平方米、90平方米等指的是你们家房子的什么?(面积)

师:这里的平方米表示什么?(面积单位)(2)自学课本

记一记:边长是1米正方形面积1平方米。

看一看:1平凡米多大。(教师在事先准备一个面积1平方米正方形的布或者是纸)

围一围:让四人小组一起用手围一个大约1平方米的正方形。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估一估:黑板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再用那块1平方米的布来验证结果)

2.认识1平方分米。

(1)师:你的数学书封面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师:1平方米太大了,现在我们认识小一点的面积单位。师:你认为小一点的面积单位是什么呢?(分别说出猜想)(2)自学课本

想一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摸一摸:1平方分米多大。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要让生知道手掌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量一量:数学书封面是多少平方分米。3.认识1平方厘米。

议一议: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说一说: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摸一摸:1平方厘米多大。

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要让生知道大拇指的指夹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三.实践运用,内化提高。1.。判断。

(1)书桌面的面积大约20平方米。()(2)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4平方厘米。()(3)篮球场的面积大约300平方分米。()2.练习:课堂活动。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课例研修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2011年“国培计划”四川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多位优秀专家以他们深刻、睿智、幽默的见解和指导,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悟,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执教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学习,了解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新课程的总体目标以及各学段的具体目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些教学策略,学习和借鉴了大量的一线课改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让我更深入的领会新课程教学理念,同时也更清晰的认识到自身教学上的不足。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开阔了眼界。现将我这阶段学习的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一、培训让我更新了教学理念。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自己的知识结构没有更新,对于那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认识把握也只是停留在自己理解的模糊层面上,并没有认真去领会新课改的意义和真正的内涵,在教学模式和对教材的处理上还是主要参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自以为还算得心应手,结果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我在对教材认识和处理方面,发现小学数学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在教材的取材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体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老一套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课改,再不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显然是行不通的。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需要全员参与。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从事的数学教学工作;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二、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剔除了我心中困惑。

培训中,我认真倾听了多位专家的视频讲座,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与班上众多优秀教师一起讨论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与他们一起进行了课例研修,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严谨实效的氛围,受益匪浅。这次培训学习的教学案例,是指导我的良师益友。通过学习,让我从优秀教师的课堂中领略了他们的执教标准,以及驾御课堂的能力,并从中吸取了他们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培训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坚定了课堂教学的信念,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上。培训学习让我意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定势,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这次培训,通过专家讲座、优秀课例、网络交流、专家的在线解疑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我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对困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很好的解答和释疑,释然了心中许多的困惑,让我对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又有了新的感悟和提高,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教学目标,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有了自己解决的心理准备。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渗透“新课标”的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尝试,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教学,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培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思维与技能。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讲座中专家也讲到,教师要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施数学教学应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实践活动的应用。通过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要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学校的新课改教学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新课程理念,把准教材的教学要求,教学设计时多联系生活,多创设情境,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个根本目的,让课堂真实有效。这次培训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生活本身,根据教学现场当时的内在真实,来展示教学的真实面貌。作为一个教师,应倍加努力的学习各种教育科学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国培”感言

丹棱县双桥镇小学校 张旭洪

我感到幸运的是,“国培”为已步入中年的我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的很好机会。特别是听了吴正宪教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的思想理念、认知水平和专业技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了所学到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教学,效果明显。

与其同时,有着许多思考,其中思考最多的是“中年教师的专业提升”问题——关注中年教师的专业提升,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中,中年教师是主力军,他们的专业提升关乎到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对于专业再提升培训提高来说,中年教师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现今来看,农村学校中的年轻教师转的转,走的走,留下的大多是中年或老年教师。年轻教师中能转行的转行了;不能转行的,由于学校为其提供大量的培训学习机会,当练就一身能耐后,也都往城内条件好的学校跑了,这样能在学校留下来的还是那些中年或老年教师。以至于学校成了不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而成了向城内学校输送优秀教师的场所。而学校给中年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太少太少,老年教师的专业提升机会几乎没有。老年教师也很快或即将退休,而那些还有十多年的中年教师怎么办?

如我们学校的现状,教师平均年龄达50多岁,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十分严重,尽管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仍然坚持战斗在教学一线。中年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太少,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专业技能得不到提升,而恰恰在今后十余年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由此,中年教师的专业提升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如果不重视中年教师的专业提升,教育的均衡性发展,只不过是空话一句!

当然,作为中年教师应当自觉地、不断地加强学习,把握好每一次学习培训机会——特别是“国培”这样的好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修改稿 教学内容: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p33-35《面积单位》。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2.让学生经历面积单位的认识过程,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能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单位及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教学难点:

建立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的概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教学准备:

准备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卡纸、1平方米的正方形木框。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如果请你打扫教室地面或者走廊地面,哪个你能比较快的完成?为什么?

2.到底教室的面积是多大呢?这就要用到面积单位。现在,全世界已经规定了统一的面积单位,那就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那么,这些面积单位各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分别进行研究。(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理解面积单位 1.认识平方分米。

让学生拿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讲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表示。(板书:平方分米d㎡)

比一比: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画一画:在本子上画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2.认识平方厘米。在纸上画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剪下来,看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c㎡表示。(板书:平方厘米c㎡)

摸一摸:1平方厘米有多大?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厘米?你手上的哪一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说一说:出示课本35页上的两个正方形,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小,相当于长度单位里的毫米,所以调整为先认识平方分米,以它为基础,再认识比平方分米小的平方厘米,最后认识比平方分米大的平方米)

3.认识平方米

谈话:请大胆猜测教室的面积有多大?

你觉得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单位去测量怎么样?那么较大的面积单位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怎样规定它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出示边长是一米的正方形木框,看看,摸摸,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举例: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估计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估计教室的黑板、地面、前面的墙和侧面的墙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

1.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

①一个橡皮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②一本书的面积约 3(平方分米)。③学校操场面积约 6000(平方米)。④一根电线杆高20(米).

⑤测量塑料尺正面的面积应该选用(平方厘米)。⑥测量作业本封面应该选用(平方分米)。⑦测量房间地面应该选用(平方米)。2.判断。

①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米。(×)②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4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③1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想继续探究的问题?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

正方形的边长 正方形的面积 表示 1厘米 1平方厘米 1cm² 1分米 1平方分米 1dm²

1米 1平方米 1m²

认识面积单位(改进后)

教学内容:认识面积单位及相关的课堂活动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知道他们实际的大小。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推理等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学校有多大吗?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有关知识。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感知1

(1)、做一做。

介绍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国际上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大小叫做面积单位。尝试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指出这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成1。

(2)、找一找、量一量

看仔细后,闭眼回想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你能举出一些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现在请你们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度量课本上的两个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知道了1平方厘米有那么大,现在请大家用平方厘米测量一下桌面的面积。(产生矛盾、为下一步学习习近平方分米提供需要)

2、感知1 按1、1的方法,学生尝试学习1、1(然后全班交流)

3、指出:平方的意思

4、说一说身边的物体表面大小用什么单位。估算大约多少?

5、小结: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三、巩固练习师:我们学习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面积单位。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填写不同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火柴盒上面的面积有20()老师办公室的地面面积有20()一张《小学生报》的面积约有20()

2、判断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米。()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

让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 篇6

重庆育才中学 杜东平

重庆育才中学生活教育模式在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生活教育模式而言,就是“生活大课堂”有效性的模式、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就新课程而言,国家开设的学科必修课程和学科选修课程在教室生活有效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校园生活课程中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在社会生活课堂实施。开展家长学校,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在家庭生活课堂实施。“四个课堂”中,笔者仅就“让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谈点看法,仅供同仁们参考。

“小先生”教学模式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当小先生,促进学生思维,这里重点给予说明。

近年来,新课改极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一些学校却并没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原因在哪儿?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对此,很多学校和教师开始努力试行“小先生”教学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李老师通过反思,做了如下总结: (1)如果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资料,学生完全能够自学语文。(2)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可能比给学生更多的详尽的讲解重要得多。至少,作为主讲的学生,他一定会在课前认真阅读课文,认真钻研课文,即便他们主要参阅教参,也会学会全面地理解和分析课文。(3)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展开有序而有效的讨论,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尤其高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4)作为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还要做好示范者。教师的示范讲解,不但是对学生讲解的补充,更是对阅读研究课文,读出自己见解的一种有效的示范。(5)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促成学生的回忆和反思。李老师的方法是,让讲课的学生写“教后记”,让听课的学生写“听课感受”。让他们自由地写,无拘无束地写,总结成败得失。然后,组织学生用课内的时间进行宣读和交流。

李老师认为,“小先生”教学是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值得尝试的一种策略。但运用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否则,“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也是有危险的。

这天,信息技术刘老师,按照以往的习惯把学生带到电脑室,准备按计划开始讲授新课《有趣的纸牌游戏》。这节课,刘老师至少已上过二十次,所以早就胸有成竹,等学生们找到座位安静下来后,就开始上课了。

简单的师生问好后,刘老师绘声绘色地来了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然而就当她刚要转入正题准备讲课的时候,突然,调皮生小明叫了起来:“老师,你别说了,让我们自己玩吧!”

刘老师刚想制止,但转念一想,是啊!不就是一个小游戏吗?难道真要自己一点一滴地去教?学生天性好奇、贪玩,再加上现在很多学生在家早已接触过电脑,他们肯定能搞定的。想想前几年,自己总觉得学生刚接触电脑,怕他们不会玩,因此总是很详细地讲解如何启动纸牌游戏、游戏的规则等,但结果却是一节课下来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却听得似懂非懂,刚开始没玩几分钟,下课铃就响了,好好的一节游戏课就在学生们的一声叹息中结束了。既然如此,何不解放学生,让他们来当“小先生”,自主学习电脑知识呢?

想到这里,刘老师马上改变计划,宣布:“那好,这节课我们专门玩纸牌游戏!”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欢腾。过了一会,有几个学生叫了起来:“老师,怎么启动呀?”“老师,纸牌游戏在哪里呀?”

刘老师鼓励他们说:“别急,不会的同学可以先看看书或者请教一下会的同学,与同学讨论一下。老师相信你们,你们一定行的!”

“老师,我启动了。”很快有一位学生叫了起来。

刘老师一看,原来是一开始就要求自己玩的小明。刘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把屏幕切换到他的电脑上,使全班学生都能够看到他的计算机屏幕。然后说:“同学们,我们停一下,让小明同学给大家讲讲他是怎样启动’纸牌游戏的,好不好?”

“好。”学生高兴地拍掌欢呼。

刚开始,小明表现得很尴尬,很拘谨。他以为老师是在故意找茬,批评自己刚才在课堂上乱嚷,因此拘谨地坐在座位上不知该怎么办。等刘老师诚恳地向他说明情况后,他立刻表现出了被认可的兴奋,很快就边操作、边讲解,俨然一位“小老师”。

小明根据自己知道的一口气说了四种启动方法。第一种:单击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游戏;第二种:双击桌面快捷方式;第三种:右击桌面快捷方式,弹出快捷菜单再单击打开;第四种:单击桌面快捷方式选定,再敲回车。

学生们很认真地听小明讲解,大家都对他知道这么多启动方法感到敬佩,刘老师也感到很惊讶,没想到这个平时的“捣蛋大王”今天居然能一下子说出四种启动方法,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下面请大家自己来试试看。”小明讲解完后,提示大家。

小明一提示,学生们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家都想打开游戏,痛痛快快地马上玩电脑。于是,一时间教室变得寂静无声,大家都开始动手启动游戏。

很快,全班学生都启动了“纸牌游戏”。

突然,学生小亮站起来说:“老师,我又发现了一种启动方法。我能讲一下吗?”

什么?还有一种启动方法,刘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明的四种方法已经让人惊讶了,难道还有别的方法吗?自己所知道的也不过就是小明提到的几种。

“那好,请你为大家讲讲,你是怎样启动纸牌游戏的。”

“老师,这样太麻烦了。”有一学生看完演示后叫起来。

刘老师马上说:“虽然用键盘来操作比鼠标麻烦一点,但是小亮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这个启动方法,说明他是一个善于动脑的学生,非常好。下面请小亮来说说他是怎样发现这一方法的。”

“老师,刚才你表扬了小明,我觉得很不服气,就在想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就在想,会不会还有另外不同的方法呢?于是我就开始动起脑筋来,可是我的鼠标一点都不听话。我一急就乱敲键盘,无意中按下了一个键,刚好出现了‘开始’菜单,于是我又试了一下,发现原来按下这个键相当于单击‘开始’按钮,再加上刚才小明讲的敲回车键也能起到单击这个作用,以前我在家里玩游戏时经常用方向键来控制方向,于是我就想出了这种方法。”小亮讲了自己的发现过程。

听他一说,刘老师又惊又喜,因此当即表扬了他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同学们,如果你们都能像小亮同学一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多实践,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超过老师,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

“下面,让我们来比比看,看谁最先成功,谁就来当‘小老师’”。

学生们尝到了自主学习的甜头,再一次忙碌起来!

把“舞台”还给学生 篇7

一、预习作业细致化, 帮助学生做好“登台”准备

课堂应是学生的舞台, 如何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收获更多精彩, 我认为, 学生课前细致而扎实的预习必不可少。其实, 每次课前, 虽总让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顺畅;自学生字;理解生字新词……但这些预习作业似乎过于笼统, 因此学生预习时总是求个大概, 预习效果不佳。细看陈老师和韩老师设计的预习单, “学会田字格中的生字‘绝’, 要求描红一个, 会默写, 组两个新词。学习绿线中的‘鹂、鹭’, 知道这是鸟的名字, 尝试记住它们的字形。学会多音字‘行’, 知道两种读音的正确用法”。“‘嘿、哩、哟、哎、咦、哦’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查查字典, 写下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教者依据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抓住文本特点, 将预习要求细化到每一个字, 使学生在预习时有明确的指向, 预习工作便能扎实有效地开展, 为课堂上的精彩奠定基础。

二、作业评价

1.书写作业评价

每次生字抄写作业, 我一改以往“优”、“良”、“中”等评价等级, 把评价权力还给学生自己。

做法一: 让他们先将自己满意的字画上圆圈并给自己的作业写上评语。圆圈画得多的, 可以自告奋勇要求将成果展示在教室后面的“秀出我的风采”园地中, 请同学们观摩、品评。生字抄写作业是一项很好的书法练习作业, 但评价只是简单地打上“优、良、中”等级, 虽然能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 但这种单调的鼓励久而久之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从而产生视觉疲倦。同时由于学生个体上存有差异, 有书法功底的学生得到肯定的机会多得多, 固然能坚持下去。而那些书写不怎么样的孩子由于不能得到及时肯定, 必然打击其积极性, 只怕最后沦为机械抄写。

做法二:交换评价, 请同桌或能赏识自己的同学互评, 给满意的字画上圆圈并给对方写上评语。再挑选满意的作品进行展示。

给自己最满意的字画圆圈, 写评语, 还可用一些较个性化的鼓励, 如红花、笑脸等这些富有个性化的自评,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每一次书写, 在单调的作业中融入情感色彩, 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互评是一项取长补短的评价形式, 尽管对别人作业的评价未必中肯, 但这评价过程不仅提升了评价者的审美观, 同时对照他人亦是对自己的警示或鼓励。

赏识是一种最高级的评价, 作品展示是最大限度的肯定, 所激发出来的潜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2.写作类作业评价

写作批改是语文老师工作中最繁重的一块。传统做法是由老师精批细改, 花费很长时间, 学生的写作热情早已逝去, 再发下作文。学生势必不会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 并改正。新课改指出:评价方式可以更开放、更多样, 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

如学完了《苦柚》和《麻雀》这两课书后, 我布置学生养几只不同类型的麻雀, 长期观察, 并写观察日记, 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练习之中。交作业时我顺手拿起几篇写好的来看, 没想到很多学生热情很高, 争相要我看他们写好的。没有递到我手中还微微有些不悦。原本我准备收上来批改后再反馈的, 看着这一双双期待的眼睛, 我觉得有必要对这种常规的评价方式进行一些改变, 于是请同学们自告奋勇地站起来, 将自己写的念出来, 请同学们点评, 班级可热闹了。

我在此次作文活动中顺应课堂自然的生成, 采用口头汇报、交流这种评价方式, 它使得评价者由单一的 (教师) 转向多元的 (学生) , 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评价主体, 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 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并体味情趣。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和条件, 情趣思维是作文的灵魂和重点, 情趣体验是习作成功的关键。

3.阅读类作业评价

阅读评价能力提高了, 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而且可以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 形成良好的语感。让小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同时发展他们的个性, 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喜爱阅读并做出评价, 做到“授人以渔”。

平时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 “现身说法 ”激起学生的情 感共鸣 , 使之产生 强烈的阅读欲 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进行对比、教育, 从而激发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 对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然后阶段性地组织学生读同一篇阅读材料, 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 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 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 (或上网查阅) 。每个人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 让学生自己评价或互评, 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及评价。

把课堂还给学生 篇8

一次新课改下的研讨课使我进一步理解到课堂教学改革中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内涵。研讨课的课题是《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人口国情引出资源和环境国情;第二步,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资源和环境国情的材料;第三步,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国情;第四步,学生交流和质疑: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该如何解决?第五步,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教师号召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资源和环境。

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疑虑:1.学生是否会积极主动地收集材料?2.学生在交流材料的过程中会不会冷场?3.学生能否想出有新意的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对策?结果,课堂实际情况表明我的担心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在上课前,学生就主动把各类材料交给我检查和修改,然后又踊跃报名参加这次交流材料活动。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请看下面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郑海东同学对回收的废电池进行解说:“废电池里含有汞、铅、酸碱等有害物质,乱扔会污染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废电池回收之后,我们可以对电池中的墨棒和锌皮进行再利用。”“同学们,还有什么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纸、铁、塑料……”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片段二:李堒同学介绍海洋污染的情况:“同学们,是什么导致了海洋污染?”“化工厂的污水、生活垃圾污染、伊拉克的石油……”同学们一下子列举了一大串儿。“海洋被污染了会造成什么危害?”李堒同学继续问。“就没有海鲜吃了。”一位同学的回答使教室充满笑声,也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堒同学最后归纳了污染海洋的四大罪魁祸首和海洋污染的危害。

在同学们交流材料结束后,我感叹:“同学们的智慧是无穷的!让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没想到这节课能如此生动活泼,我索性放开手脚进行第三步课堂教学,让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结合交流的材料,总结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面对这些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进行完第三步,我很自然地把教学引到了第四步。这一步是对课文知识的拓展,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但问题很快在同学们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中解决了。

现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教师应积极做好以下方面。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更新,教学方式要转变

广大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和新教材特点做好以下工作:

1.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每节课都要做到目标明确。通过一节课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提高哪些能力,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要细化,要有可操作性。上课时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总结和评价。

2.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交流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有和老师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创新。

3.课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

4.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也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二、引导学生更新学习方式,使学生善学、乐学

1.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布置预习作业,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初步了解,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预习作业应基础性强或可操作性强,是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动手动脑解决的问题。

2.课堂上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和质疑,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培养学生开拓创新、乐于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等学习品质,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

3.鼓励学生课后以多种方式去实践、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上一篇:记一次激烈的比赛下一篇: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企业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