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研究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网规划研究(精选8篇)

电网规划研究 篇1

电网规划初步研究

作者:王晓楠 王萍 李文聪

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12期

【摘要】电网规划又称输电系统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电网规划确定在何时、何地投建何种类型的输电线路及其回路数,以达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输电能力,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输电系统的费用最小。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电网规划;输电系统

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供电企业城网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各级政府在政策、投资与管理上予以必要的支持,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

而目前,城网规划时还要考虑企业资产的保值。供电企业首先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电网规划,进行电网投资,其次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按照定制电价的思路来确定其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供电企业首先要服务好社会,从社会发展与用户需求来看,主要是完成好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三个工作内容。其实质就是使用户能用得上电、用得上满意的电。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来做好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1.电网规划分类分类

电网规划按照时间分类,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另外还可以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分类,比如通信规划、营销规划和煤矿电源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短期规划分为1-5年,规划的内容比较具体仔细,可直接用来指导建设。一般的电网5年规划与国民经济5年规划的时间同步。中期规划一般为5-10年。长期规划则需要考虑比输变电工程建设周期更长的发展情况,一般规划6-30年。长期电网规划需要列举各种可能的过度反感、估计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长期规划的方案并不一定在建设中原封不动的实施。

由于客观条件或环境的改变,规划方案也将不断变化。

2.电力系统规划的方法

电力系统规划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原始资料及规划方法。没有足够的和可靠的原始资料,任何优秀的规划方法也不可能取得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一个优秀的电力系统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期工作为基础,包括搜集整理系统电力负荷资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资料等等。

目前,我国在规划方法方面,处于传统的规划方法和优化规划方法并用的状态。

3.电力系统规划的可行性计划

在财务方面应着重考虑三个问题:建设投资的回收率、电网经济运行情况、可持续发展。建设投资要讲回报,讲究回收率。电网的建设投资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电网经济运行。建设投资的回收率与电网经济运行情况是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而言,而持续发展问题是从供电企业整体动作发展的角度来确定一定时期内或某个财政周期内对城网规划的要求,确定其间城网规划工作的整体规模与水平。

通常而言,城网规划中,首先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点来解决中远期的规模,其次根据电网经济运行情况确定具体的规划项目,最后根据建设投资的回收率来决定具体规划项目的投资与设备选用。这其中,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人民银行利率水平来确定贴现率等理论计算的具体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再研究和确定电网最优的网络接线方式、投资水平以及投资的时间按排,使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能够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以低于社会边际电价的成本向客户提供优质的电能。

城网规划除了要满足上述几个目标外,还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满足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

对于城网规划对象应从地域、行业、时间上进行分类与分析。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宜将城网规划对象分为三类:老城区、新城区、准城区。老城区是市政规划成型区,负荷易掌握,市政府对其进行的市政规划工作仅为局部性的调整,供电企业可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级电力网与设备做好供电工作。

新城区是老城区的拓展区,是各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划出临近老城区的乡镇,市政府对其进行的市政规划工作是整体的调整,供电企业在些地区的规划工作受制于市政规划,可参照市政规划并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市或国内外同类型地区的负荷特点做好规划工作及电网建设工作。准城区是经济发达的乡镇,能够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负荷和用电量及效益,虽然可能未市政府列入市政规划,这也是供电企业所必须考虑的,可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市或国内外同类型地区的负荷特点作好规划工作及电网建设工作。

行业不同往往用电特点也不同,因此行业分类在城网规划中也很重要。一般是根据其用途分为:住宅、商业、各类工业等。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里用电量是不同的,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时这一点。负荷预测是城网规划的基础,对确定规划的长、中、短期规模、具体项目、规划的质量起到关键作用。负荷预测的方法有多种,各种方法有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为了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建立多种预测方法的负荷预测模型,将每种预测方法编成软件,建立了预测方法库。在实际预测中,将收集到的各种经济预测数据、规划及历史数据,通过调用预测主库的手段,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然后以预测误差最小为目标,根据宏观

经济形势及经验取各种方法的权数,将多种预测结果加权取平均值,即所谓“组合预测”,这样可得到较准确的负荷预测成果。

为保证电网投资的效益与可操作性,城网规划应在现有负荷基础之上从市政规划入手,在规划过程中服务于市政规划。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应对负荷预测做到分区、分业与分时预测相合。应研究不同行业在城市的具体位置、具体年份的负荷,使变电站、线路等供电设备的规划及建设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具体的做法是将总负荷进行时空分解,可以根据城市规划,建立时空地理模型,借助GIS的应用,将总负荷分解为分区负荷,并落实到城市的具体位置上。负荷的时空地理模型将用电客户的行业类型和数量作为位置的函数,而每个客户的电能消费量人为时间的函数。这样就从时间、空间、本体上把握住了负荷的变化,能够较准确地做好负荷预测工作。

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经济的发展潜力预示着城市电网的大幅度扩容的压力,这完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已成型的城高电网,因此供电企业应面对实际,利用目前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其它公用行业所采取的扶持政策,在城市电网规划上尤其是新市区与准市区的规划上,争取更多的多元化投资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电网规划研究 篇2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应用,规划研究

当代社会, 随着用户对电力的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质量的不断提高, 电网与用户、电力供应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原有的电网规划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要求。本文中, 笔者对厦门市智能电网的发展及规划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1 智能电网简介

智能电网指的是把先进的通信技术、信息化技术、计算机遥控技术、原有的输配电设施进行结合, 形成一个新的电网供电系统, 实现了电力供应的智能化。智能化电网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提高客户用电的可靠性、安全性, 以及降低因为输电导致的电能损耗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智能电网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数字信息技术, 实现了从发电到用电等各个环节信息上的“双向化”沟通交流, 对于优化电力的生产、输送以及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厦门市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应用

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高新技术广泛应用, 智能电网在实践中也得到逐步的应用。目前, 厦门市已经开展智能电网规划和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果, 为电网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 厦门市已经建成了电网输电线路实时动态监测中心, 现役所有220千伏变电站的重要设备已100%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电网实现主网、配网调控一体运行管理, 并于2009年正式启动厦门城市配电自动化工程试点建设工作, 2010年该工程通过国网验收。同时, 厦门智能电表安装工作有序开展, 全市配变终端自动信息采集覆盖率100%, 并建成全省首座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

“十二五”期间, 随着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 智能电网的持续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作用也日渐增强。为了进一步普及智能电网的应用, 提高其在电网供电系统中的比例, 应该围绕调速、电力系统稳定器等参数进行研究, 探讨实现基于实测参数的机组统一运行的管理模型, 在此基础上, 开展核电、风电及其并网统一运行的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3 厦门市智能电网规划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厦门市全面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旅游城市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凸显厦门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窗口”、“龙头”、“排头兵”作用的关键时期。电力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公共服务产业, 加快推进以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为重要特征的电力发展方式转变对于厦门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3.1 厦门市智能电网发展目标

厦门市智能电网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立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 依托坚强的电网和开放统一的信息支持平台, 以先进的网络通信、计算机信息和远程控制技术为手段, 形成具备强大的电网信息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高效的安全稳定运转水平、适应厦门市经济高效运转并促进洁净能源推广和电源多元化接入、智能化调度控制环境、适应全市电动汽车等新发展的新型电力用户服务要求的智能化电网。该目标的实施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 并保证与其终端用户之间的便捷、高效互动, 保障全市电力供应更加优质、高效、可靠和安全, 满足整个厦门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3.2 基于GI S的厦门市智能电网的规划

智能化电网的规划涉及到了电网本身的信息化管理、相关图像的处理以及地理信息的勘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传统的电网规划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智能电网规划的要求, 结合新的科学技术、利用新的手段对智能电网进行规划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建设坚强的现代化智能电网, 科学的电网规划设计手段是关键。为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 应在已成熟应用电网运行信息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基于GIS的城市电网空间规划系统GIS技术在电网规划应用系统, 为规划人员提供一个可以优化电网规划的决策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几项功能。

(1) 建立现状电网设备和规划电网设备以GIS地理信息为背景的操作平台, 完成与已运行的电网运行信息系统的接口, 可读取设备信息、电网运行状态、业务数据等相关资料, 为电网规划设计、可行性分析等提供规范可靠的源头资料。 (2) 提供规划设计的专用设备符号库, 实现相应的规划建模功能, 按编制年保存电网规划图形和数据, 并建立对应的电网地理接线图。 (3) 实现各种数据的查询、统计和报表功能。可对所有设备基础数据和设计文档进行查询, 自动形成所需的电子报表。 (4) 可将背景电子地图、电网在运和规划模型转化成PDA终端识别的地图和数据, 方便作业人员外出时的选线、选址工作。

建立基于GIS城市地理信息的智能化电网的规划系统可以为电网规划人员提供一套动态的、可视化的操作平台, 有助于规划人员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全面地、直观地掌握电网信息的变化, 从而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结合目前厦门市电网规划和发展的情况, 建立基于GIS基础上的智能化电网规划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基于GIS的城市电网空间规划系统将有效地帮助规划设计人员掌握现有电网和城市建设情况, 为规划设计提供充分的原始信息, 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的评判手段和标准, 提高电网规划设计水平和规划业务的管理水平。 (2) 基于GIS的城市电网空间规划系统可实现有效管理规划设计数据, 减少了重复建设和数据录入, 将提高电网规划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3) 基于GIS的城市电网空间规划系统通过引入GIS城市地理信息, 可实现对电网的现实状况可以一眼掌握, 在设计时可以尽量综合利用已有的电力设施, 如电缆沟管等, 减少电网建设过程中对城市道路交通、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电网发展的模式, 其在未来必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 由于智能化电网系统的规划尚未有特别成熟的技术可以借鉴, 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电网基础设施差别较大, 导致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智能化电网规划模式。厦门市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发展主要应该围绕关键技术研究、技术标准以及体系建设、项目示范、产出效益分析等方面展开, 尤其是应该要特别注重提高“智能”在电网规划中的价值, 从而实现厦门市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和建设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十方.欧美智能电网战略计划[J].中外能源, 2009 (6) :34~37.

[2]张征容.智能电网浅述[J].云南电力技术, 2009 (3) :28~32.

[3]寿颐如.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展望[J].科技促进发展, 2009 (6) :35~39.

电网规划初步研究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电网规划;输电系统

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供电企业城网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各级政府在政策、投资与管理上予以必要的支持,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

而目前,城网规划时还要考虑企业资产的保值。供电企业首先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电网规划,进行电网投资,其次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按照定制电价的思路来确定其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供电企业首先要服务好社会,从社会发展与用户需求来看,主要是完成好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三个工作内容。其实质就是使用户能用得上电、用得上满意的电。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来做好具体区域的规划工作。

1.电网规划分类分类

电网规划按照时间分类,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另外还可以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分类,比如通信规划、营销规划和煤矿电源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短期规划分为1-5年,规划的内容比较具体仔细,可直接用来指导建设。一般的电网5年规划与国民经济5年规划的时间同步。中期规划一般为5-10年。长期规划则需要考虑比输变电工程建设周期更长的发展情况,一般规划6-30年。长期电网规划需要列举各种可能的过度反感、估计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长期规划的方案并不一定在建设中原封不动的实施。

由于客观条件或环境的改变,规划方案也将不断变化。

2.电力系统规划的方法

电力系统规划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原始资料及规划方法。没有足够的和可靠的原始资料,任何优秀的规划方法也不可能取得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一个优秀的电力系统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期工作为基础,包括搜集整理系统电力负荷资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资料等等。

目前,我国在规划方法方面,处于传统的规划方法和优化规划方法并用的状态。

3.电力系统规划的可行性计划

在财务方面应着重考虑三个问题:建设投资的回收率、电网经济运行情况、可持續发展。建设投资要讲回报,讲究回收率。电网的建设投资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电网经济运行。建设投资的回收率与电网经济运行情况是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而言,而持续发展问题是从供电企业整体动作发展的角度来确定一定时期内或某个财政周期内对城网规划的要求,确定其间城网规划工作的整体规模与水平。

通常而言,城网规划中,首先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点来解决中远期的规模,其次根据电网经济运行情况确定具体的规划项目,最后根据建设投资的回收率来决定具体规划项目的投资与设备选用。这其中,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人民银行利率水平来确定贴现率等理论计算的具体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再研究和确定电网最优的网络接线方式、投资水平以及投资的时间按排,使电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能够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以低于社会边际电价的成本向客户提供优质的电能。

城网规划除了要满足上述几个目标外,还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满足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

对于城网规划对象应从地域、行业、时间上进行分类与分析。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宜将城网规划对象分为三类:老城区、新城区、准城区。老城区是市政规划成型区,负荷易掌握,市政府对其进行的市政规划工作仅为局部性的调整,供电企业可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级电力网与设备做好供电工作。

新城区是老城区的拓展区,是各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划出临近老城区的乡镇,市政府对其进行的市政规划工作是整体的调整,供电企业在些地区的规划工作受制于市政规划,可参照市政规划并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市或国内外同类型地区的负荷特点做好规划工作及电网建设工作。准城区是经济发达的乡镇,能够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负荷和用电量及效益,虽然可能未市政府列入市政规划,这也是供电企业所必须考虑的,可在负荷预测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市或国内外同类型地区的负荷特点作好规划工作及电网建设工作。

行业不同往往用电特点也不同,因此行业分类在城网规划中也很重要。一般是根据其用途分为:住宅、商业、各类工业等。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里用电量是不同的,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时这一点。负荷预测是城网规划的基础,对确定规划的长、中、短期规模、具体项目、规划的质量起到关键作用。负荷预测的方法有多种,各种方法有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为了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建立多种预测方法的负荷预测模型,将每种预测方法编成软件,建立了预测方法库。在实际预测中,将收集到的各种经济预测数据、规划及历史数据,通过调用预测主库的手段,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然后以预测误差最小为目标,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及经验取各种方法的权数,将多种预测结果加权取平均值,即所谓“组合预测”,这样可得到较准确的负荷预测成果。

为保证电网投资的效益与可操作性,城网规划应在现有负荷基础之上从市政规划入手,在规划过程中服务于市政规划。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应对负荷预测做到分区、分业与分时预测相合。应研究不同行业在城市的具体位置、具体年份的负荷,使变电站、线路等供电设备的规划及建设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具体的做法是将总负荷进行时空分解,可以根据城市规划,建立时空地理模型,借助GIS的应用,将总负荷分解为分区负荷,并落实到城市的具体位置上。负荷的时空地理模型将用电客户的行业类型和数量作为位置的函数,而每个客户的电能消费量人为时间的函数。这样就从时间、空间、本体上把握住了负荷的变化,能够较准确地做好负荷预测工作。

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经济的发展潜力预示着城市电网的大幅度扩容的压力,这完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已成型的城高电网,因此供电企业应面对实际,利用目前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其它公用行业所采取的扶持政策,在城市电网规划上尤其是新市区与准市区的规划上,争取更多的多元化投资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梁锦照,夏清,王德兴.快速发展城市的组团式电网规划新思路[J].电网技术,2009.

[2]麻常辉,梁军,杨永军,郭方正,刘亚丽.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输电网灵活规划[J].电网技术,2009.

[3]张勇,王云辉,沈建涛,陈瑾,王文娟,王晓茹.输电网短路电流计算[J].电网技术,2007.

[4]张节潭,胡泽春,程浩忠,刘东,李宏仲,范宏,贾德香.电力系统规划与静态安全评估软件设计与实现[J].电网技术.

电网规划研究 篇4

完善电网规划 加快电网建设

在市公司、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团结奋斗、克服艰难、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经营管理、电网建设、标准化建设和三节约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实现了“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与“优质服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通过深化管理、强化队伍、优化管理,不断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公司五个供电所完成并顺利通过省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检查验收。09年连续保持了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6年保持了省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称号,保持了**省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连续13年荣获县“便民利民”优胜杯。以上这些成就,都与全体员工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密不可分,与我们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密切相关。09年完成购电4.62亿千瓦时,售电4.27亿千瓦时,这其中饱含着全体职工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按照省、市公司09年安全生产工作整体部署,围绕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该公司紧跟步伐,大力投入到电网建设和生产基建工作当中,紧密结合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重点工作,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并完成上级公司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生产基建:2009年,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电网生产基建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20 kV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开展顺利,**110kV输变电工程和**110kV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

1、***220 kV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2009年,***220 kV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开展顺利,完成站址选定和可研等前期工作。220kV线路进线终期8回,本期4回,110kV线路出线终期12回,本期7回,主变终期3台,容量3×120MVA,本期1台,容量1×120MVA。

2、**110kV输变电工程。2009年1月19日,**110kV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主变1台,容量40.0MVA,**线及**T接线新建线路8.52公里。35千伏出线本期3回;10千伏出线本期3回。

随着***县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和**市退城进郊战略的实施,***城西工业园区已形成规模,随着新的企业入驻建设和建成企业的投产,**和**2座35千伏变电站供电能力明显不足,且北漳变电站仅有郎堡110千伏变电站一个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不能满足N-1要求。**110KV输变电工程的投产,改善了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实现35kV**站双电源,缩短了供电半径,35kV**站供电环境进一步优化,原**站由110kV**站作为主供电源,线路长8.2公里,现主供电源改为110kV**站,线路长3.89公里,大大缩短了线路长度,降低了线路电能损耗。

3、**110kV输变电工程。2009年4月**110kV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2009年10月21日建成投运。主变本期2台,容量2×50兆伏安,新建110kV**线3.6公里、**线2公里

接入系统。35千伏出线终期8回,本期4回;10千伏出线终期24回,本期12回。

作为**市**工业走廊带的重要节点,对电力供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前,工业园区由**35千伏变电站(主变2台,容量12600千伏安)供电,只能满足项目基建用电,大量项目投产后,根本无法满足其正常生产用电。**110kV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解决了不能满足项目用电需求难题,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

4、110kV**I线改造,线路3.5公里。110kV**I线穿越**工业区,对线路走径进行调整,对线路进行了改造,以适应工业区规划建设要求。

二、电网建设:2009年,***电网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先后完成有6条新建35kV线路投产;1条35kV线路切改;2条35kV线路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具备开工条件。电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布局更加合理,电网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2009年,**110kV变电站投运,**110kV变电站配套工程35kV**线(2.765km)、**线(3.899km)、**线(0.45km)建成投运,新建线路7.114公里,实现**、**35kV变电站双电源供电,缩短了秸杆电厂供电半径,改善了电网结构。

2、**线,新建线路3.912公里,建成投运后,可实现**店、**义、**3座变电站环网供电,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

3、**线,新建线路1.16公里,建成投运后,缩短了供电半径;**线及**T接线改造,实现了**35kV变电站双电源,提高了

电网供电可靠性。

4、35kV**线、**线为**110 kV 变电站配套工程,新建35kV线路2条共计8.3公里,2009年完成工程施工设计和物资招标等前期工作,计划2010年3月底建成投运。

三、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狠抓安全管理。

1、制度是安全的保证。公司安全监察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每个安全工作岗位的职责、权限、义务和要求,用铁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了感情用事,防止了失职、渎职。逐级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每级在安全工作上的责任,从严抓,从细抓,哪一级出了问题,哪一级负责。执行安全风险金抵押制度,根据安全制度和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狠抓了安全责任的落实,夯实了管理基础。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公司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号召员工写安全口号,写自己的安全格言,写每一次安全管理活动收获,并在公司的刊物《***供电》上进行发表;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和安全标兵评选活动,鼓励员工学习安全知识、增强意识,对在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到管理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学习好的安全管理方法,在本单位进行推广;邀请安全专家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浓厚了公司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公司处处能体现安全。

3、安全工器具定期试验。对各供电所、站、工区消防器材和安全工器具进行定期检查,不合格的进行淘汰,并及

时补充,督促定期试验,保证都在完好状态。

4、建设特色的安全文化。公司在供电所、站、工区、机关院内,建立了安全文化漫画长廊,启发、诱导增强安全意识。安全漫画让员工认识到了违章的根源、违章的后果和对亲人带来的伤害。还号召全体员工要有安全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利用《安规》和《安全性评价》等多个手段,确保人员作业和设备运行“双安全”。

5、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公司领导经常深入供电所、工区、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督导,并对每个现场和隐患进行点评,及时通知安监部留有记录,安监部和领导对查出问题及时下达隐患通知书和整改指令书,并限期改正,改正率达到100%。公司每月定期召开安全网例会,会上领导就安全工作进行下一步安排部署,并总结本月安全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人身和设备等安全事故。

6、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以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为目标,倡导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良好风气,使员工自觉树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当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安全理念,公司领导深入到一线员工的家中,与家属签订“平安保证书”,让家属与公司一起监督。构建了以“安全、和谐、亲情”为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了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7、深入开展“三节约”活动。为深入贯彻上级“三节约”活动的继续深入开展,安监部对仓库内70余组旧接地

线进行改造利用,经试验合格后全部配发的各单位,预计仅这一项可为公司节约资金30多万元。

电网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规划 篇5

摘要:可靠的电力供应是保证现代生活方式的先决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坚强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能质量和优质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建设自愈、优化、互动、兼容的智能配电网,进一步提升电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配网精益化管理是目前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电网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规划。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电网 正文:

一、配电自动化的定义

通常,110KV 及以下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配电网直接供电给用户,通过众多挂接于上面的配电变压器,将电能分配给诸用户。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压波动和短时的停电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结合电网改造在配电网中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不间断的提供优质电能。

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简称 DA)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数据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配电系统自动化是配电系统运行、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配电自动化系统(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DAS),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内容,即包括基础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层。基础配电自动化主要实现数据采集、运行工况监视和控制、故障实时处理,主要包括变电站(配电所)自动化系统、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简称为FA)、配电SCADA系统。配电管理层主要实现配电管理、停电管理、工程管理、电能计量管理及配电高级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配电工作管理系统、用电管理自动化系统、配电高级应用软件(D-PAS)。

通常把从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称为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rment System,简称为DMS)。

配电自动化从功能上讲应包括配电网络的数据采集与控制(SCADA)、馈线自动化(FA,即故障定位、隔离、非故障区段的恢复供电)、负荷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配电应用分析(PAS)等。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在线分析和离线管理紧密结合;应用分析和终端设备紧密结合;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紧密结合。

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内容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包括以下五方面:配电网架规划、馈线自动化的实施、配电设备的选择、通信系统建设和配网主站建设。

1、配电网架规划

合理的配电网架是实施配电自动化的基础,配电网架规划是实施配电自动化的第一步,配电网架规划应遵循如下原则:

遵循相关标准,结合当地电网实际;

主干线路宜采用环网接线、开式运行,导线和设备应满足负荷转移的要求;

主干线路宜分段,并装设分段开关,分段主要考虑负荷密度、负荷性质和线路长度;

配电设备自身可靠,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并具有遥控和某些智能功能。

2、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配网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目前供电企业考虑配网自动化系统时,首先投入的是配网馈线自动化的试点工程。

馈线自动化的主要任务是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配合系统主站或独立完成配电网的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目前通过采用馈线测控终端(FTU)对配电网开关、重合器、环网柜等一次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因此,FTU、通信及配电一次设备成为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关键环节。

配网馈线自动化主要功能包括:配网馈线运行状态监测;馈线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馈线负荷重新优化配置(网络重构);供电电源恢复;馈

线过负荷时系统切换操作;正常计划调度操作;馈线开关远方控制操作;统计及记录,包括开关动作次数累计、供电可靠性累计、事故记录报告、负荷记录等。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与其它自动化系统关系密切,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控中心站、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用电管理系统、AM/FM/GIS地理信息系统、MIS系统等。因此必须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系统之间信息高度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和系统之间数据不一致。

3、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选择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设备应包括一次设备如配电开关等,二次设备如馈线远方终端(FTU)、配变终端单元(TTU)等,以及为一、二次设备提供操作电源和工作电源的电源设备。

实施配电自动化,必须以重合器、分段器、负荷开关等具有机电一体化特性的自动配电开关设备为基础。在架空线路上作为分段和隔离故障用的开关应该具有免维护、操作可靠、体积小和安装方便的特点,并且能适应户外严酷的环境条件。

馈线远方终端(FTU)用于采集开关的运行数据、控制开关的分合,为了达到“四遥”的功能,必须具有通信的功能。

配变终端单元(TTU)用于采集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运行数据,控制低压电容器投切用于无功补偿,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低。

4、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是主站系统与配电网终端设备联接的纽带,主站与终端设备间的信息交互都是通过通信系统完成,因此必须有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才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式有: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有线电缆、无线扩频、借助公众通信网等多种。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具有终端设备多,单台设备的数据量小,实时性要求不同的特点,因此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环境和经济条件确定合理的通信系统,同时要考虑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

5、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站系统

主站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

三、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

本文主要讨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规划,其他方便不作讨论。

1、配网通信网络架构

配网通信网络可分为通信主站、通信汇聚设备、通信终端三类通信节点,各类节点定义,及与配电网业务节点对应关系如下:

a)通信主站:负责将通信汇聚设备传送的信息送到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包含配电主站与区调分站系统),一般设置在地调或区调分局。

b)通信汇聚设备:一般设置在 110kV 或 220kV 变电站。通信汇

聚设备设备的功能:作为通信中继,负责汇聚接入层的各个通信终端的数据信息帧,并将其重组,转换为骨干层传输的数据,完成传输数据所必要的控制功能、错误检测和同步、路由选择、传输安全等功能。因此通信汇聚设备设备需要具

备支持多介质和多协议的能力。

c)通信终端站:与配电终端设置在一起,直接接收配电终端的 数据,负责传输各 10kV配电信息的通信终端站点,包括各室内开关站、配电房、带开关的户外开关箱、环网柜等。

根据配电网通信网络节点功能及配网业务流向,可将配电网通信分为主干层和接入层两层网络结构,其层次结构示意如下图所示:

各网络层次的定义如下:

a)配网通信主干层:指各通信汇聚设备与通信主站之间的通信。

b)配网通信接入层:指通信终端站与通信汇聚设备之间的通信。在通信终端站较集中的区域宜设置汇聚通信终端站,实现对附近区域通信终端站的汇聚功能。

四、、规划方案

以肇庆供电局为例。

1、主干层网络技术方案

目前,广东电网肇庆供电局已建设主干网的传输A 网、传输B 网和调度数据网。中压配电网作为输电网及高压配电网(110kv)的延伸,中压配电网主干网的建设必须依靠输电网及高压配电网(110kv)的通信网络对数据进行传输。

考虑配网通信点独立性,并结合广东电网各地供电局已有的配网自动化主干层网络现状,供电局主干层传输网优先采用全部具备MSTP功能的传输B 网承载,对不具备传输B 网的站点临时采用传输A 网(不采用光端机、光收发器作临时通道),待传输B 网完善后逐步转移。

根据肇庆地区传输 B 网现状,传输B 网使用同一厂家设备,并且所有站点设备均具备 MSTP 功能,主站与汇聚站点之间能够实现MSTP 互联互通。由配网自动化数据通信带宽分析可看出,每个通信汇聚设备带宽需求为 3.12M。现在肇庆传输网接入层带宽容量为155M,可满足配网通信需求。

每个通信汇聚设备采用一个MSTP 百兆口与汇聚交换机互联,传输带宽为N×2M(N根据归属节点数量,一般配置 2~5个)。

2、接入层网络技术方案

通信技术选择

目前,肇庆供电局已经建设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接入层网络的通信方式全部采用光纤通信和无线。具体技术选择原则如下:

C类区域

1.C 类区域实现“三遥”功能的终端设备点,全部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对于光纤不能到达或者难于建设的偏远终端节点可考虑采用载波通信方式,作为光线通信的补充;

2.C 类区域主干线路实现“二遥”功能的终端设备点(占 40%,不含架空开关)采用光纤通信方式,支路的终端设备点(占60%,不含架空开关)采用 GPRS/CDMA 等无线公网通信方式。

3.C 类区域主干线路实现“一遥”功能的终端设备点全部采用

GPRS/CDMA 等无线公网通信方式。

4.C 类区域光缆建设分三层建设,即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其中骨干层光缆规划 48 芯,汇聚层和接入层光缆为 24 芯。

5.光纤通信方式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PON 两种技术。6.架空开关全部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

3、设备配置方案

根据前面对工业以太网与 PON 技术分析比较,综合考虑现有配网自动化配网终端规划方案,建议优先考虑采用工业以太网技术组网,其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设备配置方案如下:

1.每个通信汇聚设备分别配置 1 台汇聚三层交换机;

2.采用光纤通信方式的通信终端站分别配置 1 台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3.采用无线公网方式的通信终端站分别配置1套无线设备终端。

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PON 两种技术组网珠海供电局实例方案:

珠海局1网管终端1珠海局2已有网管交换机网管终端2网管终端3兰埔站夏湾站拱北站白石开关站银海开关站侨光开关站拱北站OLT拱北片区#7光交接箱ODN拱北片区#1光交接箱ODN白石开关站OLT拱北片区#3光交接箱ODN兰铺站OLT拱北片区#11光交接箱ODN银海开关站OLT银海开关站 拱北片区#8ODN光交接箱ODN侨光开关站OLT 侨光开关站ODN夏湾站OLT 拱北片区#9光交接箱ODN跨境#3户外环网柜ONU跨境#4户外环网柜ONU金河湾ONU百合花园三期电房ONU富祥花园电房ONU跨境#1户外环网柜ONU跨境#2户外环网柜ONU跨境#5户外环网柜ONU百合花园电房ONU南苑电房ONU海荣新村电房ONU夏一Ⅰ线3#户外环网柜ONU夏一Ⅰ线1#户外环网柜ONU莲花路电缆分接箱ONU银海开关站户外环网柜ONU西南资源1#电缆分接箱ONU拱北污水厂2#电缆分接箱ONU市政处户外环网柜ONU粤海国际花园一、二区电房ONU海关大院户外环网柜ONU粤华路电缆分接箱ONU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ODN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ONU以太网线OLT光纤

五、结论和建议

展望未来,随着智能配网技术的发展,如何为配网自动化业务 提供可靠、高效的通信通道是建设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应该积极关注光纤、WiMAX 无线通信等通信新技术,选择合适时机进行试点,为实现数字供电发展战略目标,为建设智能配电网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电网规划研究 篇6

1 目前电网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网基础设施需求越来越多,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现阶段的电网工程很少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种情况下导致了项目实施中存在着很高的环境安全隐患,这种现象主要是电网规划过程中缺少环评环节所引起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新较多的环保问题,引发不必要的环境纠纷。在电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着缺少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专项设计,工程在整体设计与环境评价方面与水土保持方案不一致,这种情况不符合国家对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电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把对环环保护的理念贯穿于电网规划设计的全过程,减缓或避免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不但对环境形成了保护,还减少了后期出现环境问题需要支出的环保资金。在电网设计施工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会影响到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会耽误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验收,影响电网项目正常的投入运行,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

城市电网规划方法研究 篇7

关键词:城市,电网规划,方法

要想做好电力系统的规划, 就要先做好城市电网规划, 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 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 电力负荷量也在相应的增加, 这就使得城市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 优化城市电网规划, 使得城市电网规划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 数学模型的构建

1.1 弱网络模型

弱网络是一种未来的城市电网形式, 其具有多个独立的节点, 也新增了一些新的节点和负荷点, 这一模型的构建是在直流潮流模型以及运输模型的基础上实现的, 直流潮流模型能够对原有的模型进行模拟表现, 绘制出新型的线路构图, 而运输模型, 则能够对还没有应用的线路, 但是在选择的范围内的线路进行模拟绘制。另外, 在既定的函数中, 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电网所产生的费用, 而这一费用的产生主要是由电路中的电阻所产生的, 在融入了电网费用之后, 将函数进行适当的线性处理, 这样可以使得投资的费用达到最低的限度, 也可以使得电网运行的费用适当的降低, 并且依据这一情况合理的建立相应的弱网络模型。依据所建立的弱网络模型, 可以有效的计算得出新建线路所具有的功率, 利用这些得出的线路功率, 来进行线路的搭建, 在保障原有线路质量的前提下, 对成本费用以及运行费用进行适当的缩减, 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扩建方案策略。利用循环添加法可以对新添加的线路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 将还没有投入使用但是在选择范围内的线路当做是新增设的线路, 依据这一情况, 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直到的出具体的线路承载值为止。

1.2 强网络模型

在网络结构中, 如果没有单独的节点以及负荷较强的情况下, 比较适用强网络模型, 这一模型的应用, 能够将新构建的线路转化为可供选择的线路, 并用变量来对这一待选线路进行规划, 使得城市电网贵阿虎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防止城市电网中出现过载的情况, 另外, 采用这一模型, 也可以使得城市电网规划的成本费用相应的较少, 降低城市电网运行对投资成本费用的耗损。在将电网所耗损的费用进行线性化的转变之后, 再将其加入到函数中, 从而可以得出相应的数字模型。使用本模型求解时, 每次取电纳增量最大的支路架设新线从而使每次所架新线都能有效地消除线路过载现象, 同时也避免了因电纳变化太大造成的线性化约束不准确情况。

2 实例及分析

总的来说, 要想使得城市电网能够平稳的运行, 就需要综合考虑到电力企业规划方式的不同和要求的不同, 从而制定出可靠性规划方案, 然后依次进行扩展研究和可靠性规划, 从而达到连续性的目的。从这点来说, 城市电网的规划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虽然这两个阶段都是依据城市电网规划的基础上所得到的, 但是两者却是相对独立的不同个体, 两个阶段分别有自己的流程要求和方式。某城区的高压配电网在计算的时候, 主要采用的是城市电网规划所采用的方法以及程序, 详细的高压配电网初始网络结线图可以如图1所示。在上图中, 细线部分主要表示的是高压线路, 该线路中的高压值为110k V, 而其中的黑点就是节点, 其中粗线则指代的是另一数值的高压线路, 其高压值为220k V, 图中所绘制的细的虚线则为电压可通过的线路, 其所具有的高压值为110k V, 而其中的粗虚线, 则也是一条可通行的路线, 其所具备的高压值为220k V, 在这一线路图中, 10、11以及7号节点都是后期新加设的节点, 经过分析, 可以综合的得到城市电网规划的具体方法和形式, 在充分了解可靠性架线方案的基础上以及在清楚了解线路耗损的情况后, 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新架设的线路, 新增设的线路总共有7条, 这7条新增的线路总投资的费用就在1000万以上, 根据上述的规划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可以了解到, 配电系统在实际的运作中, 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平衡供需。从这一点就可以了解到, 利用数学模型构建这种方法, 可有效的降低城市电网规划中各种问题的出现, 有效的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合理的解决, 另外, 这种数学模型构建方法, 也能够对节点系统的标准进行确定, 可以对节点形成考核, 保障结算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结语

本文就主要利用数学模型构建方法来对城市电网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同时对城市电网规划进行优化处理, 这一方法的应用, 有效的保障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进一步的使得规划的准确性得到了合理的提升, 另外, 规划的总原则中, 也对各种城市电网运行的方式以及校验的要求都进行了充足的分析, 融合了各种因素, 从而使得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实例的分析, 能够全面的了解到数学模型方法应用的具体要求和可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程浩忠, 张焰.电力网络规划的方法与应用[M].北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肖国泉.电力负荷预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电网规划研究 篇8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电网;通信网络;规划;要求;信息管理措施;研究

前言

各个行业在良好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也在逐步的扩大生产,对于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提升。电力事业建设是现代公共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电网系统的通信网络构成该系统重要部分,其作用在保障电网安全性,提高电网供电质量,使之能够更加高效、稳定的运行,并减少各个环节成本投入,也是构建智能电网的基本条件之一。科学合理规划电力系统智能电网通信网络是电网建设与管理中极为重要工作之一,对该项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通信电源系统

电力通信电源是电力通信系统中极为重要的设备之一。现代的智能电网中,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的状况,与通信网的安全性及稳定的运行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如果其出现故障会使得通信设备运行突然停止,电路断开,严重影响搭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突然断路或者故障甚至会对某些精密的设备及仪器造成损害,发生意外事故。因此需要强化智能电网通信电源的管理及其日常维护。在进行智能电网的电源系统管理,需要首先需要使用质量合格、可靠性良好的电源电池,选择稳定的供电方式,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集中、自动化的进行管理维护。在通信电源供电系统中.一般是利用DC—DC转换器为通信设备提供动力电流。蓄电池可以选择免维护的电池.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寿命较长。实践中使用较多的是双蓄双充模式,可以提高大直流蓄电池组的容量.设置两组DC—DC转换器,可以轮流为通信设备提供电源,保障了通信设备供电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降低工作人员设备维护的工作,还能减少设备方面的投资成本,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1]。

2.数字变电站通信的基本规划要求

2.1通信网络化。数字化变电站中设置了各种高速的网络通信设备,将其内部的设备连接起来,并利用网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因此需要通信情况实时性良好,且安全性高。当前的通信的需求集中在传输系统的物理量,主要包括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方面。通过测量获得信息数据及遥控命令传输,常均需其具有较高实时性。如果电网系统出现问题,会产生大量数据,该类信息需要在站内通信网络中进行快速传输。通信安全性也是极关键要素可以设置防火墙、密码等措施保障安全。

2.2通信开放化及标准化。数字化变电站中使用的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等,均为智能设备,其是数字化变电站运行的基本条件。各个智能设备之间,或者与其他设备需要交换各类信息,包括参数、运行状态、各项指令等,因此需要有相应的通信接口。设置开放化的通信架结构,构成即插即用整体环境,电网中各个设备及元件之间可以实现网络化的通信。另外,需要统一技术标准,它才能达到传感器、智能电子设备、各类应用系统之间的无差别通信的目标,本质上即表示所有的信息均能被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系统之间交流,并完全理解,变电站各个要素之间实现互操作功能,包括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系统、系统与系统等。电力企业、设备生产商、通信标准制定单位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逐步的实现标准统一化,达到通信系统的无差别交流[2]。

2.3数据集成化。高速通信系统能够让各种设备实现网络化信息交流,包括智能电子设备(IEDs)、智能仪表、电力电子控制器、控制中心、保护系统、各个用户等。在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信息等,均是利用集成化控制,如信息的统一采集、统一传输等.逐步使电网信息转变为高度集成话的局面,也能够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利用统一的平台及模型等,使得电网更加规范,实现标准化,并对其推行精细化管理,电网的运行效率更高。

3.信息管理措施

3.1信息收集。智能电网在实时数据的收集方面,有效的扩大了监视控制涉及的范围,也丰富了数据采集系统(SCADA)的收集量,使得电网逐步形成电网的“可视化”。根据信息的来源的不同,可以将智能电网实时数据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包括电网运行数据信息、设备状态信息、用户用电的计量数据信息等。电网企业需要强化各项运行设备的状态监测,得到很更多的数据,且掌握全面、更详细、更富有准确性的资料数据,为企业的决策人员制定正确有效的管理决策较多真实有效的信息,使得决策的更加准确,效果更佳[3]。

3.2信息集成化管理。现代电力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信息独立、或者分类不精确的,使得其管理较为困难。智能电网的建设重点之一是集中构件企业信息总线(ESB),使得企业级信息管理更加集成化。智能电网中应实施集成化管理的信息十分丰富,如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电网企业使用内部管理系统的过程形成的各项管理数据,外部使用的系统数据等。先将应用系统的各种信息传输至统一的分析数据库,各个系统之间进行数据的运转,直至实现信息企业级的集成。

3.3信息传输。智能电网所需要处理及传输的设备状态数据、客户计量数据等,会被各个系统及部门使用,该类信息一般收集的点较多,且分布较为分散。在收集该类数据时,一般的使用以开放标准为基础的数字通信网。其是以开放标准(TCP/IP)为基础的数据网络通信,并能够提供协议转换器,兼容性较强,各个通道均可以共用,通道的利用率较高,也由于上述的特性,其适合收集数量较大的设备状态数据空用户的计量数据。在该系统中,不同的后台系统均可以采用订阅的方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数据通道的荷载较小,无需开发大量的数据接口,促进实时信息资源的共享[4]。

3.4信息分析。结合智能电网信息集成情况,可以把信息的分析优化分为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包含的内容也有所区别,第一层包括闭值、实事、事务通知、信息显示、邮件等;第二层包括指标推算、走势分析;第三层数据分析、事件的处理等;第四层包括高级优化、模型构建、规划、决策支持等。结合电网企业的不同业务情况,不断的完善分析结构层次,能够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包括利用范围及利用的深度。

4.总结

电力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各个地区的电网覆盖内极为广阔,接入的各项设备种类不同,数量繁多,形成了极为庞大的电力系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及广泛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监控、管理、运行等,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智能化电网通信网络是整个电网实现其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是电网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规划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实践的规划过程中,还需要规划人员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合理制定规划方案,提升规划的合理性,不断优化智能电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才就.面向海南琼海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网络规划[J].科技致富向导,2013(08):76-79.

[2]张家柱,张振良.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网络架构的可靠性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0(07):26-29.

[3]王文庆.智能电网通信网络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3(02):8-9.

上一篇:2022年年终盘点注意事项下一篇:奥林匹克运动会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