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精选8篇)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篇1

彬彬,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独生子,身高大约1.55米左右,长得很匀称。除三岁时患疝气,作过手术外,没有得过什么重大的疾病。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个体户。父母都是本科学历,是大学时同学,和老人同住,家庭和睦。

彬彬从小随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更多的时候是外祖父母带他,外祖父是位退休老教师,外祖母是国企退休的职工。在幼儿园大班前彬彬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温顺,甚至有些胆小,很懂事很听话。这和彬彬外祖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他们经常教育彬彬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或告诉老师。甚至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错,只要有老师说今天彬彬与某个小朋友发生了争抢的事(很多时候是小朋友与他争抢,老师也只是习惯性和家长说说),外祖父母就会再次教导:下次别与小朋友争抢,有什么玩的给他算了,你再去玩别的,所有的玩的用的都是一样的。

上了学前班后,一次一个小朋友想用铅笔给彬彬画一个黑眼圈。彬彬想起妈妈说过:眼睛是不能随便碰的,特别是有尖的东西,会把眼睛戳瞎的,很危险!于是,他就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把那个小朋友给推倒了。那个小朋友吓得爬起来跑掉了。自那以后,他学会了动手。进入小学后,越发突出,一旦同小朋友发生口角,他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都说他“不好惹”。而且脾气变得很犟,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不能打岔,也总喜欢同人抬杠,认自己的死理,明明自己错了,就是硬着嘴不承认。在他的认识里,好的就是好的,怎么都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一点好处也没有。

比起同龄的孩子,彬彬还是让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学习上。基本上小学五年来,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父母、外祖父母都爱看书,受家庭影响,彬彬也非常爱看书,小小年纪,已经将《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看过了。三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功课还是中上偏优,四年级学习成绩有所下滑。最近2个月升了五年级,换了个班主任,比较严格,认为彬彬是班里主要的刺头分子,经常叫他到办公室训他,于是彬彬开始反感,不认真听课,成绩也下降了。来做心理咨询的一周前,和班主任老师的矛盾极端化了,不管家长怎么劝,就是不去学校上课。

事情是这样:一周前班主任的课上,数学课代表叫彬彬,和他说话。彬彬随口就回应了一句,被老师听到了,老师批评他上课说话,扰乱课堂纪律。但却只批评他一个,丝毫没说数学课代表上课说话的事。这让他非常气愤,课堂上就和老师叫上劲了。老师把他撵出教室,他背上书包就回家了。他说老师做得太不讲理,明明是他们俩个说话,为什么只批评他一个。老师偏心,小看他,故意瞅他毛病,和他过不去。这个学他不能上了,他看到这个老师就恶心,想起这个学校都恶心。这些事,他却并没告诉父母,父母见他怎么说都不进学校,到学校问他的同学才知道的。

不去上学,彬彬的脾气变得非常大,情绪很激动。父母问他多了,他就会发火,大喊大叫,甚至摔东西,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从老师那里近一步了解到他的同学关系比较紧张,没有固定玩伴和要好的朋友。最近的学习成绩下降非常明显。

彬彬和心理医生这样说:“讨厌班主任老师,对自己不公平”;“现在没兴趣学习”;“爸爸妈妈说心理老师能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做个好孩子,我都不相信,懒得跟他们说”;“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不想忍”。

彬彬的父母向心理医生述说有关彬彬的情况:彬彬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比较紧张。相比在幼儿园时,较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现在的班主任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的事也时有发生。近一年中,即使在家里,与父母话也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心理医生给彬彬所出现的问题情况作了以下总结,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偏激行为和交往不良倾向;

2.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不良。

然后心理医生和彬彬及彬彬的父母定下了如下两个心理咨询目标:

1、小目标。减少彬彬的偏激行为;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2、大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心理咨询调整过程与方法:

第一次心理咨询用了100分钟,心理医生首先通过父母及外祖父母了解孩子的情况,然后和孩子沟通,认同孩子身上优秀的一面,探知到他内心的痛苦,明确他想改变这种让自己不舒服状况的愿望;并帮他树立改变自我、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心。心理医生们和彬彬建立起了友好的心理咨询关系。规劝他回学校,给他留了一份作业,让他挑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刺,挑了刺都记下来,下一次拿来给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将和他一同去评价他们做得是不是让人不舒服,教给他怎么样对付他们,让自己更爽。告诉彬彬父母有必要与老师去谈一次,让老师增加对孩彬彬的了解,并澄清彬彬的“委屈”。彬彬高高兴兴地走了。

第二次心理咨询是一周后,这次咨询用了70分钟。首先彬彬父母向心理医生陈述这一周彬彬的良好变化,彬彬告诉心理医生老师找他谈话了,向他道了歉,他说我也向老师道了歉。心理医生检查完彬彬的作业,给予彬彬一定的肯定与表扬。然后就拿出心理医生准备好了一个日常人际冲突的小故事,把它演绎成小心理剧,从多个角度来演绎冲突的变化与结果。他们一起玩得非常开心,在心理剧中彬彬认识到自己的偏激与不足之处,告诉心理医生他会改变自己。心理医生给他推荐了一些名人传记和历史故事让他去看。同时也和彬彬父母商定好,对彬彬良好改变的奖励方法与方式,诸如:买某本书、去游乐场一次、零用钱等等。本次的心理作业是找优点,父母与彬彬相互找对方的优点,不许说缺点。

一周后进入第三次心理咨询,这次咨询用时70分钟。这次咨询他们一起读卡耐基著的书。然后讨论,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彬彬自己和自己建立了一个契约,进行自我培养。作业:看书卡耐基《人性的优点》,找自己任课的每一个老师五个优点,同时写一篇文章,教给自己如何交朋友。

第四次心理咨询还是一周后,这次咨询用时是60分钟。主要是巩固前三次咨询的内容,家长和彬彬反馈“感觉同学们开始喜欢我了”;“我不再讨厌班主任老师了”;“爸爸妈妈经常鼓励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发脾气也没用”。“孩子回家后愿意说话了,经常谈起学校里发生的事”;“回家后很自觉的做作业了”。“多表扬孩子还是有好处的”。

第五次心理咨询依然在一周后进行,这次咨询用时60分钟。彬彬的月考成绩出来了,他的学习成绩由班里差生一下进入班级前十五名内,高兴得不得了。心理医生带他作了一个团体音乐治疗。在音乐团体中,彬彬学会合理评价别人和自己,找到并树立起自己人生的目标与计划,进行自我管理。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篇2

一、攻击行为的类型

攻击行为是指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1]根据不同的标准, 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行为起因可分为主动性攻击和被动性攻击。主动性攻击是指行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主动发起的攻击性行为, 在儿童身上表现为物品的获取、欺负强制同伴等;被动性攻击是指行为者在受到他人攻击或激惹之后所做出的攻击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等。根据表现形式可分为直接攻击与间接攻击。直接攻击是指攻击直接指向阻碍达到目标的人和物, 通常表现为踢人、打人 (闫松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探析》, 《新课程》2009年第11期, 第24页) ;间接攻击又称关系攻击或心理攻击, 它是攻击者借助第三方间接对受攻击者实施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造谣离间和社会排斥。

二、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个案分析

1. 家人之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影响儿童社会性与情绪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认为婴儿攻击行为与不安全依恋相关, 幼儿攻击性与母亲的抑郁和拒绝存在正相关。如果父母过多干扰孩子的活动, 更多运用命令及强制性建议来控制孩子的活动, 孩子的攻击行为则更易形成。另外, 夫妻关系也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和谐的婚姻关系中父母之间会有更多给予、支持、沟通、谦让等亲社会交往策略,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较为一致, 儿童的积极情感较多, 攻击行为较少。而关系不好的父母, 如经常争吵、挑剔、冲突较多, 一方激惹、挑衅, 另一方则采取更加反社会的策略迫使一方住手, 在这种强制性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的消极情感较多, 其攻击行为也较多。[2]

2. 挫折

“挫折—攻击假说”认为, 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 而是由挫折所致。所谓挫折是指正在进行的活动受到了阻碍。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 它只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该理论说明挫折与攻击的产生与激发是有密切关系的。2岁半的翁正奥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孩子, 经常不在幼儿园里睡午觉和吃饭, 经常一个人玩、发呆或是看别人玩。她会无缘无故地打其他的小朋友。由于年龄小又是半学期插班进来, 其他孩子不愿意和她一起玩, 翁正奥受到排斥, 产生挫折感, 逐渐产生对环境和他人的不满, 就表现出被动攻击行为。对于这类儿童应当帮助其排解挫折源。

3. 消极意图理解

高攻击性的儿童普遍表现出对他人意图的消极理解, 称之为敌意归因倾向 (Dishion, 1990) 。敌意归因倾向是指倾向于将模糊情景中的伤害行为看做是由于他人的敌意意图造成的。被动攻击者多数具有这一特征, 在攻击对方的同时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和受欺负者, 有更多消极的情绪体验。比如, 鹏鹏正在桌子上搭积木, 突然奔跑过来的小亮把桌子撞晃了一下, 鹏鹏正在搭的“楼房”倒塌了, 这时小亮站在一边看着积木怔住了, 鹏鹏则开始踢打小亮并喊叫老师。鹏鹏的被动攻击行为是因为他对小亮的行为进行了敌意归因, 然后产生了敌意性的反击。对于这类儿童, 应当从正确归因的角度进行教育, 给孩子解释他人的意图并非敌意, 而是不小心, 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但却不是故意的, 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反应方式, 如提醒对方以后不要在教室里奔跑, 把自己的损失告诉对方。当孩子做到时一定要用温和、赞赏的态度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123.

2—6岁儿童心理行为分析 篇3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麻城市妇幼保健院来儿保门诊的1858名2-6岁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让家长填写问卷和医生询问方法来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被调查儿童有异常心理行为者的占总调查儿童比例达38.32%,占各自年龄组比例值更高。甚至有个别儿童有几种异常行为。

结论:加强麻城市儿童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对其异常心理行为进行早期干预,对促进其以后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门诊2-6岁儿童异常心理行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9-02

进入社会信息和物质丰富的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与新观念冲突,生活方式改变,给人群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紧张因素。我国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逐渐暴露,尤其是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以及独生子女群体的不断扩大,儿童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更为突出。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儿童的异常行为心理及其造成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我们对麻城市妇幼儿保门诊1858名2-6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每位家长答一份问卷。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对麻城市妇幼儿保门诊1858名2-6岁的心理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请被调查儿童的家长按要求如实的填写问卷,并按问卷项目分类,确定分项所占分数,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共发放调查表2000份,收回1858份,有效调查表1858份。有效调查率占100%。

1.2调查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邀请了部分儿童家长和儿保医务工作者就问卷内容与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验证和探讨,按儿童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其中主要是对存在行为心理异常的儿童又进行了智力、心理行为观察、身体检查等综合测试。结果比较真实可靠。

2调查结果

全部调查1858名儿童中发现有异常心理行为的儿童有712名,行为心理存在异常的儿童占总调查人数的38.32%,有的儿童异常情况突出,有个别儿童甚至存在几种异常心理行为。对上述异常心理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

①性别分析:其中啃指甲、咬嘴唇、偏食及厌食、孤僻、胆怯、喜欢说谎类型的,女孩占较大比例,约占60.2%(男女之比为1∶1.56);好动、精神不集中、夜惊、遗尿、吐字不清类型的,则男孩占较大比例,约占63.33%(男女比例为1.88∶1)。②年龄分析:2-3岁儿童125人,占行为心理异常比率的17.56%,3-4岁儿童年164人,占23.03%,4-5歲儿童289人,占40.59%,5-6岁134人,占18.82%。

调查结果表明,在异常心理行为儿童中3-5岁最易出现,随着年龄增大,其异常行为有矫正,但有些矫正并不明显,长期不良心理行为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将不容易改变。因此,关注学龄前儿童异常心理行为,探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对于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尤为重要。

3结果讨论

3.1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常言初生婴儿如一张白纸,以后成长过程中儿童心理行为受多方面影响,问题发生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过程,可受到生物、心理、疾病、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最大。①幼儿家庭因素。这是对幼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是幼儿接触到最初最多的环境,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在著作中说到,一个心理上不健康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助长病态心理的环境中。在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方式上,父母价值观的偏差、父母行为习惯的特点、单亲家庭成员的不良嗜好等,可能都是被我们所忽视的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家长对幼儿过度溺爱,重视物质的供给而忽视与其情感交流也是原因之一。家庭气氛紧张,家庭成员矛盾大,特别是离异家庭或家庭暴力背景下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父母职业及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另外,据调查发现,存在异常心理行为的儿童中,其家长有相当一部分文化水平较低,没受过高等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因而不可能按科学方法给儿童正确引导及教育,而知识层次高,家庭和睦的儿童行为心理异常儿童显著少些。②学校因素。除了家庭,学校是对儿童最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场所。这要求幼师对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位。幼儿教师要能具备心理学的常识,能够正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早矫正其异常心理行为问题,这影响着儿童以后的成长。③社会环境。幼儿和成人共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公共环境中。作为社会的构成因素,政府、社会团体、媒体都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对儿童健康心理行为问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混杂信息汹涌澎湃,社会竞争加噪音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等,对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形成一定负担。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贯彻以及都市化和人口流动加速,传统的社会文化结构和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甚至解体,从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心理应激行为。④遗传与疾患。有研究表明有些心理行为问题如多动性障碍为多基因遗传因素所致。有些行为问题如夜惊、厌食或吐字不清等可能系儿童本身生理疾患和生长发育中存在问题所致。⑤其他。如不正确引导和意外受欺骗、胁迫、恐吓等,使幼小心灵受到创伤,所处环境冷漠长期缺乏爱的感化等,也是造成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原因。

3.2应对措施。①创造和谐家庭生活环境。这一时期儿童模仿力是极强的,作为家长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为儿童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生活气氛和环境,多给孩子正确的关爱而不溺爱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有关键性作用。②重视学校社会的综合教育,幼儿期在学校时间较多,教师要关爱幼儿心理,对其健康行为心理发育十分有利。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给儿童一个文明的社会成长空间,鼓励小儿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其对异常心理行为注意力分散。③积极开展对学龄前儿童异常心理行为的产生、发展、纠正、教育引导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制订科学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④广泛宣传和普及学龄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知识。举办家长会、心理营养辅导室、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活动,减少儿童异常心理行为的发生。⑤严重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应及早接受专家医生的纠正治疗,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多与孩子交流。如注意缺陷—多动症、严重攻击冲动行为、睡眠障碍(夜醒、夜惊)等。⑥不断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者特别是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的素质,使学龄儿童保健工作实现科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我们应加强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状况调查和卫生保健工作,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异常行为及其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干预措施,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朋朋.品行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及精神病态特质的初步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7(7):582-584

[2]周燕燕,罗平,林穗方,等.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3):257-258

[3]何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5-17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篇4

——我校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他们经历着父母关爱、照顾和培养教育等方面的缺失,这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消极影响。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地带,该地带土地贫瘠,资源极其贫乏,农民世代以农耕生活为主。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的推进,贫困的农民走出山区,大规模向外省或城乡转移,或商或工,就此在山区农村出现了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这群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经商,缺少大人的关爱,心理行为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下面是在我校调查所得的数据:

我校留守儿童均处于6—13周岁,有69人,占学生总数的57.5%。

和父亲在一起的18.3%

和母亲在一起的28.1%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43.5%

在亲戚家的6.7%

和兄弟姐妹在家的2.1%

非常想父母的71.0%

当面顶撞监护人和老师的8.4%

无事生非搞恶作剧的12.3%

朋友少不合群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35.9%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1%

觉得学习很一般的64.1%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不太关心别人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和父母经常联系(一个星期左右一次)的37.6.1%

和父母较少联系(一个月联系一次)的34.1%

和父母很少联系的17.2%

父母经常回家的(一月左右)20.3%

父母半年回家一次的41.5%

父母一年或一年以上回家一次的31.2%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心理行为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调查还显示:80%的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多年,与孩子很少有机会进行沟通,不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想什么,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的父母看到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了解他们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而真正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在他们想通过拼命挣钱,为孩子铺就成才之路的误区中清醒过来,看看孩子最需要什么。同时,希望引起学校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

视。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与成因分析

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关爱的缺失、家庭监管缺位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将在我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如下:

(一)主要表现

1、性格失衡。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较少和很少联系的占51.3%,半年或半年以上回家一次的占79.7%,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

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沉默、孤僻、胆小、呆板,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2、心理失调。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障碍,寂寞、焦虑、偏执、忧郁、厌恶、怨恨,逆反心理严重。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严重者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

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3、行为失控。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举动。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极容易导致他们行为的失范,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班主任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生缺乏自觉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不听老师和监护人教导,行为粗暴、挑衅敌对、顶撞长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甚至成群结伙,模仿武侠小说拉帮结派,结拜师兄师弟。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参与赌博偷盗,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等心理行为,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4、道德失范。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心理行为、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由于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

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

5、学业失助。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只有5%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5%,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很少有全面发展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在有迟到、早退、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中途辍学的现象。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老师的一块心病。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厌学心理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

成的。还有不少孩子无事生非,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二)成因分析

对于孩子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孩子比男孩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

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1、家庭监护不力。(1)隔代监护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主要特点: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2)上代监护顾此失彼。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约占留守儿童的6.7%。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转托给另一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3)单亲监护不尽人意。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单亲监护型占46.4%。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

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2、学校关爱不够。农村学校大部分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重智育、轻心育,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能及时引导。农村专任教师较少,家庭拖累又大,教学和生活负担繁重,虽然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但无暇顾及。主管部门只下发文件,统计有关数据,没有进行系统的专门培训和指导,学校对留守儿童缺乏及时有效的管理,班主任也没有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和照顾,更没时间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和与老师的及时沟通,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小彩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同时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

面的教育。久而久之,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凸现。

3、环境影响不良。农村没有建立良好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义务教育没有深入人心,因此,留守儿童在家无人管教,也无良好的活动场所,只能信马由缰,无所适从。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存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心理教育的意识,网吧、游戏、赌博、中奖等又极具诱惑性,不良思想乘虚而入,极大地损害

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分析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从农村实际情况来看,很难找到既让农民进城务工挣钱,又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两全之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爱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层面上,应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

同努力,共同创造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促进其心理行为健康发展。

(一)家长要承担监护之责

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和精神需求,是老师们的事。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加强沟通,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1、慎重选择外出。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孩子的前途比金钱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尽可能调整好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

与她们交流。另一方要经常抽空回家与孩子交流,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

2、适时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家长还要加强与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3、监管认真负责。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也可在亲戚朋友中为孩子寻找代理妈妈。代理妈妈既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又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思想、生活和学业的监护。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二)学校要倾注关爱之情

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学校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鼓励和帮助他们,捕捉儿童兴趣和行为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将康德心态。

1、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学校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条件的学校要建

立心理咨询辅导站,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农村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

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心态。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读书读报活动、给外地打工父母的书信赛、心理健康手抄报等,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多为他们提供发展自我的平台,丰富课余生活,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到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政府要营造良好之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对于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花大气力为留守儿童

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建全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包村干部,学校政教组织,村民委员会、农村妇女干部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农村教师补贴制度,让农村教师轻装上阵,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

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社会的关注之情,促其健康成长。

2、加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力度。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项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应该严格依法办事,以有效的措施督促民工及其委托的子女监护人从守法的高度,正确处理外出务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把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降低到最低限度。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学校,让那些学习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以弥补

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

3、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小卖部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针对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应采取有力措施,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场所,如图书馆、体育活动室等,给儿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还会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相互协力,共同筑起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爱心城墙,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

自闭症儿童行为分析 篇5

一、自闭症儿童行为:

1.社会交往障碍:大部分自闭症病儿婴幼儿期出现对人缺乏兴趣,母亲将其抱着喂奶时,他们不会将身体与母亲贴近,不会望着妈妈微笑,平常不注视父母的走动。6~7个月时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不会像正常小儿一样发出伊呀学语声,只是哭叫或显得特别安静。有的病儿即使1~2岁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起病以后表现有饥饿。疼痛或不舒服时,不会跑到父母身边寻求食物安慰,或只是拉着父母的手去取东西,而不会以言语或姿势来表示。这种病儿往往对父母离开或返回无动于衷,即使父母站在身边也会与之交往,更不会与父母对视,显得极其孤独。自闭症病儿也同样缺乏相互性社会交往,表现不与周围小朋友交往,更不可能建立友谊。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在自闭症状中表现得较为显著,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自闭症病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病儿可能会拉着大人的手走向他们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常显得表情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等以表示他们意愿。

(2)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病儿常常表现为语言发育较同龄儿晚,有些甚至不发育。报道说,病儿约有一半保持缄默,仅以手势或其他形式表达要求。也有些病儿2~3岁前语言功能出现,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3)语言同内容,形式的异常:自闭儿即使语言存在,也同样有许多问题,比如:用脚尖走路。病儿往往不会主动与别人交谈,不会维持或提出问题,或者只会反复纠缠同一话题,而对别人的反应毫不在意。他们常常是在“对”人说话,而不是“与”人交谈,语言交流十分困难。刻板重复性语言及模仿性语言也较多见,和病儿谈话时他常只会重复你的讲话。也有的会在当时或隔一段时间以后模仿电视、收音机或别人说过的话。有些病儿表现为自言自语或哼哼唧唧,自得其乐。另外,自闭症病儿还可语音、语调、语速、语言节律及轻重音等方面的异常,讲出的话怪声怪气或平平淡淡,没感情色彩。有的病儿对人称代词常错用,把“你”说成“我”,或把“我”说成“他”等。

3.兴趣狭窄:坚持同一格式和仪式性强性行为(重复刻板行为)。

(1)兴趣狭窄和不寻常依恋行为:自闭症病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尤其不会玩想象力的游戏,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的东西。有些病儿还对塑料袋、门锁、某些水果等产生依恋行为。比如有一个3岁女病儿整天抱着一块儿重2.5kg大红砖,连睡眠时也不肯放开,如硬将砖头拿开就烦躁,发脾气。这类病儿对有生命的东西产生依恋,是很少见的。他们常对物体的非主要特性感兴趣,如喜欢反复摸光滑的地面等。

(2)日常生活习惯不愿被改变:自闭症病儿对环境常常固执地要求一成不变,一旦发生变化就会焦虑不安。对日常生活习惯也是如此。如有些病儿只吃固定的食物,有些吃饭时要求坐固定的位置。有的还喜欢把玩具或物品排列成行,如被搞乱,变得痛苦或大发脾气。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儿都拒绝学习或从事一新的活动。

(3)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如扭曲或在面前弹弄手指,拍手。有些病儿花费很多时间沉湎于记忆天气预报、一些国家的首都、家庭成员的生日等。稍大的病儿常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和不可克制地去触弄或嗅闻一些物体。这种仪式性或强迫行为在智力正常的病儿中较常见。4.感觉和动作障碍:病儿对疼痛和外界刺激麻木。

如一个突然的声响在正常小儿会引起惊跳,而自闭症病儿则若无其事。给他们讲话,他们像聋子一样没有反应,很多父母就因为怀疑小儿“耳聋”而初次就诊。在病儿面前站个人,病儿好像没有看见,或只注意看对方的一双手或其它的某一部位。病儿常以摩擦、拍打、撞头、咬硬东西、摇晃或旋转身体等动作以引起自身感觉。病儿对某些刺激又会特别敏感,尤其对汽笛声、吸尘器声、狗吠声以及光线突然变化等异常过敏,常会引起惊恐或烦躁不安。有些病儿手指伤了不会叫痛,而对另行安排轻微的瘙痒却忍受不了。感觉麻木和过敏可在一个病儿身上同时存在。自闭症病儿都坐立不住,动个不停。常用脚尖走路或以跑代走,东张西望,眼神飘忽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还常伸颈,装腔作势做出些怪异姿势,有的病儿还莫名其妙地笑或哭。

5.智能和认知障碍

自闭症病儿的智能约有50%处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IQ低于49,)约25%为轻度低下水平(IQ为50~70),还有25%可保持正常。一般医院门诊所见的病儿多属于中度或重度,那些轻度或正常智力水平的病儿也许被认为只是脾气古怪,而不作为病态前医院就诊。不论病儿的智商是低还是高,其表现的主要症状均相似,只是智商低的病儿在社会交住和社会反应、刻板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程度上更为严重,癫痫发作也较多见。Rutter和Lackyer1967年对自闭症病儿的智商研究中发现自闭症病儿在应用操作、视觉空间技能、即时测验上较优,而在那些象征性、抽象思维和逻辑程序的测验上较差。其他认知缺陷表现在模仿、对口述词和手势的理解、灵活性。制订和应用规则上与智商相同的非自闭症儿童相比,则障碍要广泛和严重得多。此外,智力低下智力正常的自闭症儿童相比,前者认知障碍则更为广泛。有部分自闭症病儿在智力低下的同时又出现“孤独性才能”,在音乐、计算日期、机械记忆和背诵等方面呈现特异功能,被称为“白痴天才”。6.其他特征

自闭症病儿呈现情感平淡,或与境遇不相称的情感过分或不恰当。他们常出现无理由的哭泣、大声啼哭,并且难以通过安抚使之平息。也有的无故的咯咯笑。对汽车、高楼和有毛动物等一般孩子所害怕的东西而无畏惧感。病儿常出现旋转而不头晕,自伤行为多见。癫痫发作可出现在儿童早期或少年期,以后者多见。

二、自闭症儿童行为的理论分析: 1.挫折攻击”假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ohnDollard和NeilMellor在《挫折和攻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挫折攻击”假说。他们认为,当个体遇到挫折时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本文参照案例案主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攻击行为就验证了“挫折攻击”假说。用这一理论解释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即可得出“挫折导致自伤”的合理解释。自闭症儿童愿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引发其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

2.不合理强化:

自闭症儿童因为认知发展上的迟滞,使他们无法建立“头碰墙-疼痛”的联系,选择自伤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情绪是可能的。由此我们得出,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一开始很可能只是一个无意间的动作,但是由于家长过分的关注与干预(不合理强化),最终导致了自伤行为频率提高,程度加重,发展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自伤行为。

3.生物理论:

生化因素孤独症患儿的多巴胺、5-羟色胺可增高,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高、阿片等神经递质异常,但缺乏特异性;脑组织发现小脑部位有神经细胞迁移的异常,浦肯野氏细胞数量的减少。另有研究报告孤独症可能与大脑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回有关。还有研究认为孤独症与其出生后第一年内的脑生长速度过快有关。4.“冷藏库母亲”理论:

B.Bettelheim(1956,1967)主张自闭症的心因论并提出了“冷藏库母亲”理论(the”refrigerator mother”theory)。他认为,自闭症是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的结果。这一理论给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带来了双重的打击,使他们陷于罪责和不安之中。

5.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中的理论不是指成体系的有意识的理论,而是指表象心理状态的天生的认知机制。自闭症的“心理理论”说主张自闭症儿童缺乏对思想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在部分人际关系、交流与想象方面导致特殊的障碍,解释解释孤独症患儿三种损伤,对有些孤独症的行为特征,比如兴趣的局限性,刻板和重复行为。最典型的是Baron-Cohen(1985)等人进行的“萨丽-安娜”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大约80%孤独症被试在这种任务中失败,而大多数正常儿童和唐氏综合征儿童都能够通过这种任务。即使那些能够通过这种任务的孤独症被试,在更加复杂的错误信念理解测试中,也表现出明显的损伤。Leslie和Frith重复了错误信念任务测试的同时,增加了对孤独症患儿正确信念理解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错误信念任务中,控制组特定语言损伤儿童能够全部通过实验任务,相比较高功能孤独症患儿通过率只有28%。在后继的研究中,Perner等人使用了改进的“糖果盒”任务,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这些实验使人形成了这样的观点:与孤独症患者自身的智力功能或者智龄相比,他们心理理论的发展严重受到损伤。Happé对前人研究的元分析有力地支持这种观点,她证实:无论在孤独症患儿还是在智力残障儿童中,通过测量他们的言语智龄会发现,完成一种标准的心理理论任务的可能性与他们的发展水平有极大地联系;当然,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通过这种任务的智力水平要求显著高于控制组儿童。

6.执行功能障碍理论

执行功能曾被定义为“为了能够实现将来的某个目标,保持一种合适的问题解决状态的能力”。后继的研究者们把这种认知能力进一步具体化,认为执行功能主要包括:计划,思想和行为的灵活性,定势-迁移,抑制以及把一个心理表征保持“在线上”(on-line)或者保存在工作记忆中。这些功能的实施必须依靠完整无损的额叶功能。孤独症患儿遭受执行功能障碍的困扰,证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孤独症患者在前损伤病人使用的索引执行问题测试中也表现出执行水平差,并且固执和重复等孤独症患者的行为特征在前额损伤病人中也有出现;第二,较多的执行控制的直接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可能在对外部刺激抑制前优势反应方面有一些问题。比如在需要抑制前优势反应的河内塔问题和迂回得到任务中,孤独症儿童显示出很差的计划性。自我控制行为的损伤可能是孤独症患者重复和刻板行为的最好解释。由于孤独症儿童自我控制受到损伤,对行为的发生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造成某种行为重复不断进行。

7.弱中枢性综合理论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篇6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目前国外对具体类型的园林设计中的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学进行分析研究,但理论研究较少,且国内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在后期研究时可将这些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给后续研究提供便利。在行为心理学研究中,与建筑心理学相关的资料较多,而专门研究园林心理学的几乎没有,虽然园林与建筑密不可分,但还是应在实际中分析总结有关园林心理学的内容并整理成册。中国古典园林中已能看出园林设计者已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学,但在古代书籍中并未见相关记录,导致一部分好的范例没能上升到理论继承下来。现如今,应该根据现有资料及景观,结合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优秀思想,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加以应用。在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知识时,往往会出现学习园林心理学理论而不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这将导致无法将其很好的用在实际设计中。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灵活变通,不仅学习其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园林设计中去。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设计出既能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又能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研究理论会更加完善,从而指导设计者设计出符合游人行为心理及游览需求的优秀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孙雪芳.园林设计中的行为心理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沙井街道32所幼儿园大、中班幼儿及家长, 其中集体幼儿园3所、私立幼儿园29所, 问卷的幼儿年龄分布为4~6岁, 共4024名儿童, 分两个年龄组, 4~5岁组2504人 (男童1168人, 女童1336人) , 6岁组1520人 (男童856人, 女童664人) 。

1.2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评估法, 调查表采用目前国内有常模可信度高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家长用CBCL) 及自制儿童心理卫生调查问卷, 量表内容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家庭生活环境、父母教育方式、儿童社交能力、行为问题 (113条为重点) 等。CBCL中国标准化版中任一行为因子分儿童常模或 (和) 总分4~5岁组男童>42分、女童>45分;6岁组男童>42分、女童>41分即判断有行为问题[1]。由专业儿童保健医师在幼儿园家长联系会上向老师和家长详细讲解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家长填写调查表, 一周后老师回收, 专业保健医师将结果录入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用上海惠诚儿童青少年心理测试系统软件录入评价, 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 对影响儿童行为的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表调查情况

发放调查表4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024份, 有效率93.58% (4024/4300) 。来自主干家庭2304份, 核心家庭1656份, 单亲家庭36份, 其它28份。独生子女3234份, 占80.37% (3234/4024) 。男童2024人, 平均年龄 (5.23±0.45) 岁, 女童2000人, 平均年龄 (5.18±0.42) 岁。4024名儿童中有行为问题者有504人, 检出率12.52% (504/4024) 。其中男童296人, 女童208人, 男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4.62% (296/2024) 、10.40% (208/2000) , 男童和女童问题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17, P<0.05) 。各年龄组男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结果各不相同。4~5岁组、6岁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分别为280人、224人、其检出率分别为11.18% (280/2504) 、14.74% (224/1520) ,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9.26, P<0.01) 。见表1。

2.2 男、女童不同年龄组各因子得分情况比较

各年龄组男女童行为问题在前三位的因子依次如下:4~5岁组男童为攻击、多动、抑郁, 女童为攻击、分裂、体诉;6岁组男童为攻击、多动、违纪, 女童为攻击、体诉、社交退缩, 见表2。

2.3 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影响因素

有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父母关系、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社区环境、幼儿园心理干预、医院心理咨询等, 见表3。

3 讨论

3.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本次调查显示沙井街道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52%, 且男女童在性别、年龄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家庭模式以主干家庭为主, 受重男轻女传统思想影响, 部分家长过度保护男童, 使得男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低于女童, 行为问题发生率较女童高。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 女童情感的易变性和冲动性在学龄前的后期, 可部分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 稳定性有所增强, 开始发展社会性情感, 行为问题明显减少, 而男童却随着年龄增大, 受特殊地方的保护, 缺乏自律能力, 滋生自私、激惹等心理行为问题, 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

3.2 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序列不同, 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密切相关。男女童在学龄前期性格有所分化, 从社会行为发展看, 在4岁左右, 男童已发展了其进取性的50%, 女童发展了其依赖性的50%[2]。男童主要表现为外向性性格, 女童主要表现为内向性性格, 故男童在攻击、多动、违纪等到方面高于女童, 而女童在分裂、体诉、退缩等方面高于男童, 这与国内报告基本一致[3]。随着年龄的增大, 心理需求不同, 逻辑思维活动增强, 自律性逐渐改进, 儿童行为偏离也将不一致。

3.3 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了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4,5,6]。父母责任感强, 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对待子女教育, 与孩子平等沟通, 以身作则, 及时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儿童行为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反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深圳作为移民城市, 沙井街道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父母工作不稳定, 经济、文化层次低, 住房拥挤, 父母关系不融洽, 父母及祖辈教育方式不统一都会导致儿童精神紧张, 心理压力过重, 行为偏离,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学校或医院的有效干预, 接触到不良的社会习气, 更增加行为问题的危险性。

3.4 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 早期干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将影响其学习、情绪和人际关系, 有些症状可能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 妨碍其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健全[7]。这就要求幼儿园重视儿童心理保健, 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 进行专案管理, 家长重视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 正确教育引导, 给儿童创造适应的环境, 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过分严厉或放任自流都不利于身心健康。同时学校、医院、社区相互协助, 开展心理咨询讲座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 对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给予心理疏导、感统训练及个性化行为矫治等措施, 纠正儿童行为偏离, 根据儿童个性特点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忻仁娥, 唐慧琴, 张志雄, 等.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 1992, 4 (1) :47-55.

[2]Martin M.Solve your child’school-related problems[J].Harper Perennial, 2001, 16 (1) :142-144.

[3]潘清文, 黄柏青, 郑艺霞.3-7岁儿童气质与儿童行为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8, 23 (2) :201-202.

[4]曲红明, 李芹, 刘静, 等.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健康教育状况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9, 17 (4) :165-167.

[5]付本燕, 高寒, 尚云峰, 等.岳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与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8 (4) :301-303.

[6]郭贞美, 陈青, 潘清文, 等.情绪管理治疗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13) :98-99, 105.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篇8

【关键词】家庭环境;儿童;心理;影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91-02

目前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变得多种多样,儿科医师每日都会看到来自不同家庭类型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家庭教育往往是与孩子的生活相统一的,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可见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塑造一个孩子的个性,对他们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于2012年选取湛江市5间幼儿园2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湛江市5间幼儿园200名儿童;其中男孩124名,占比62%;女孩76名,占比38%;年龄分布为3-6岁,平均年龄4.9岁。

1.2研究方法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简称EMBU)是由瑞士学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制的,通过让被试回忆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考察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标准版的EMBU包括四个核心维度:拒绝(Rejection)、情感温暖(Emotional Warmth)、过度保护(Over Protection)和偏爱被试(Favoring Subject)。问卷由父亲和母亲两部分组成,各81道题,题目内容完全一致,分别测量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由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EMBU在很多国家得到修订和应用。

2结果

共筛选出行为异常儿童48例、正常对照儿童152例。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00%。男性儿童有行为问题者35人,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8.53%。其中15人表现为社会退缩、抑郁,12人表现为攻击,13人表现为违纪等。女性儿童有行为问题者13人,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7.11%。其中有7人表现社会退缩、抑郁,5人表现为攀比、攻击,4人表现为违纪等。男女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存在着显著差异(ⅹ2=10.587,P<0.01)。

3讨论

3.1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3.1.1家庭关系父母经常争吵、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也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伤的背景,还可能导致孩子在神经—心理上的某些病态[2]。因此稳定和睦的家庭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上多些耐心和体贴,这些都会给孩子以安全感,有利于他专心学习和社会能力的发育。而父母经常争吵或离异的家庭使儿童长期处于警惕和应激状态,在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下儿童可以形成胆小退缩的性格,有些则造成品行问题,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增加。

3.1.2教养方式通常把家庭教养方式分成三类,这三类方式造就了三种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度的权威性,孩子的一切均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退缩、压抑、胆怯,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有认为孩子年齡还小,立规矩尚嫌早,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等不良心理特征;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地位,父母尊重子女,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自由空间,并给他们以积极正确的指导。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活泼、快乐、自立、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3.1.3父母行为家长的言传身教也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儿童其依从性、归属性,模仿性都很强。不良的榜样作用,常常会诱发幼儿不良行为,形成不健康心理。在每个家庭,父母和其它长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喜一怒,都会对孩子施加影响。更不用说家长的教育失误将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3.1.4家长文化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严重影响着子女的行为,因为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他们对儿童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父母如受高等教育,与子女往往容易沟通,能对孩子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以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而受教育低的父母,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有时甚至不理不问的,这些都不利于儿童良好行为模式的形成。

3.1.5家庭经济状况庭经济条件同儿童心理健康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贫困家庭促使孩子心理早独立、现实、老成,有较强的耐受力和坚韧性,也可促使他们养成自卑、孤僻和倔强等不良性格特点。家庭经济宽裕的,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使其积极、主动、乐观的健康心理会多一些,但良好的物质条件也会使他们产生傲慢、自私、依赖性等不良心理现象。

参考文献

[1]陆桂芝,李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探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9):16-18.

[2]沈晓明,金星明.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成作霖.浅议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卫生职业教育,2008(12):145-146.

上一篇:【热门】我心中的世外桃源作文下一篇:教室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