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必修一(共8篇)

历史必修一 篇1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始皇帝”的来历 ⒉特点:(1)皇帝神圣

(2)皇权至上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2.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多是基本史实,有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可现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掌握基本史实;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的典故、成语,通过这些典故、成语来回忆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的概况。像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为上课讨论和评价做准备。在课堂手段上可采取投影和情景设置等手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导入新课】

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典故、成语,如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等等,尤其为我们大家所熟识。战国后期,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正如诗歌记载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秦王扫六合》)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

秦朝建立后,创制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二是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是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一、至高无上的皇权 1.“始皇帝”的来历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大臣“议帝号”。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秦王政决定从三皇五帝的称号里摘出皇、帝二字合成一个新词“皇帝”,作为统一大王朝的君主的正式称号,称“始皇帝”。秦始皇帝的名号有两点含义:一是创立皇帝称号;二是其中含有序号,自己为始皇帝,以下顺序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从此皇帝就成了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沿用了“皇帝”的称号。

然后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下皇帝的称谓,拓展学生视野。对于皇帝的称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皇帝自称为朕。我们知道,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唯我独尊,如果不是具有独一无

二、至高无上的特点,也就无法具有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的意义了。(“孤”则是王的自称。)本来在先秦时期朕是男子的第一人称单数,从秦始皇帝开始不再通用,只有皇帝可以用。一类是第二人称单数,如皇上、圣上、陛下。

皇帝的特殊权力和地位使得皇位继承意义重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政治动荡,导致无序、失控。皇太子继承制是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把父系家族内部的继承秩序稳定下来,并且明确化、法律化。

提问:中国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⒉特点

(1)皇帝神圣

皇帝地位至尊。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在讲此问题时,可以找如下资料进行补充,使学生了解皇帝至尊的地位。①名号制度体现皇帝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包括皇帝以及附属的皇后妃嫔、太上皇、皇太后、皇子、皇太子、皇孙、公主等在内的皇帝宗族名号系列,还有谥号、庙号、尊号等称号系列,突出皇帝制度的神圣、尊严。②有祭祀天地山川的权利,显示其联系上天与人间的特殊身分。③有历法、年号、礼仪、乘舆、宫廷、陵寝等一系列体现正统与等级的规章制度,表现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形象。④有后妃制度、宗室制度、以及有关皇子、公主、外戚等的一系列制度来保护、协调家族利益,其核心是宗法制度。⑤有皇太子继承制体现皇权的延续和稳定,并保障皇权的顺利交接。⑥皇室开支有财政保证。⑦有宦官制度为之服务。(2)皇权至上

皇帝权力至上。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比如最高决策权、政务的最高决定权、财政的最高支配权、立法和司法权、官吏任免权、军事指挥权,等等。皇帝是封建社会政治权力金字塔形结构的尖,他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官僚机构来处理日常事务,实现政治统治。

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以皇帝制度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皇帝制将国家的一切大权,即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手中,并且实行皇位继承制。这都体现出权力的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权力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另外,秦朝还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官制和行政机构。

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⒈三公九卿制的职能

三公九卿制是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延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官职及分工)中央

“三公”

太尉: 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丞相: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九卿”

卫尉: 皇宫保卫

郎中令: 宫廷警卫

太仆: 宫廷车马 廷尉: 司法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

奉常: 宗庙礼仪

宗正: 皇室内部事务

少府: 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

治粟内史: 全国财政税收

2.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通过让学生了解三公九卿的名称、职能,而且要让学生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概括出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设“三公”诸卿,构成中央政府,他们都听命于皇帝。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⒈郡县制的职能

郡县制实行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本课的“学思之窗”中的材料,讨论一下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原因;并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分析一下郡县制和分封制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影响。然后再介绍郡县制。

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他们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实施的分封制被郡县制所代替,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三公、诸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教师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秦朝的郡县制体系结构)郡

郡尉

郡守

监察史 县

县尉

县令

游徼

三老

啬夫(小乡)

有秩(大乡)

亭长

里正

2.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通过以上学习,让学生概括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培养学生主动思 考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然后把特点概述为:官职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四、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

秦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那么秦朝的疆域相对前朝有怎样的变化呢?(投影显示《秦朝疆域》图,让学生注意秦朝疆域的外围颜色)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朝疆域广大,秦朝境内生活着各族人民两千多万。秦朝统一后,颁布秦律。商鞅入秦,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后来居上,跃居七国之首。秦朝制定秦律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秦律集中体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但秦朝的秦始皇父子片面地强调了法家学说中严刑重典的一面,忽视了“赏罚并用”“刑当无多”的重要内容。关于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可以设计类似的游戏:“秦有一壮士,身高八尺,是真还是假”,使学生了解古今度量衡标准的差异。也可以借助“历史假设”,巧妙设问把学生的思绪引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情境中:“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学生兴趣盎然,进入角色、“扮演古人”,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学生在讨论、争论和思考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制定法律等等,并体会秦始皇采取措施巩固统一的必要性。灵渠在今天广西兴安县境内,全长三十多公里,沟通湘水和漓水,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秦始皇在北伐匈奴取得大胜后,在原来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建成了今天驰名世界的万里长城。秦代的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眠县),东至辽东,蜿蜒万余里。长城的修建,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保障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概括出

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消极方面:皇帝权威的加强,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秦始皇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超过了当时社会经济所能担负的程度,典型的工程是骊山陵墓和阿房宫。秦朝每年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大量人口脱离生产,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悲惨景象(《汉书•严安传》)。赋税十分沉重。秦朝的赋税是前期的20倍,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入交给政府。除此以外刑法严酷。如“族诛”“连坐”,死刑就有“腰斩、车裂、活埋”等。严酷的刑法使阶级矛盾激化,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秦短暂而亡。

【课后研讨】

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发掘一批竹简,其中记载的《秦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复月,毋敢业草为灰,取生荔,麛(卵)榖,毋„„毒鱼鳖,置肼罔,到七月而纵之。„„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时毋敢将犬以田。”你能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吗?这说明了在当时的秦朝已经开始注重什么问题?

思路:让学生在了解秦朝短暂而亡,刑罚残酷,暴政的同时,也了解秦朝注重环境保护的一面,以突破学生光通过教材了解知识,达到突破教材思维定式的目的。【本课小结】

历史必修一 篇2

一、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相关理论主张

下面摘录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亚夫教授关于怎样理解知识目标的一些相关理论。如“知识的核心是理解,知识的特质是辨析或解释,知识的意义是反思,知识的法则是建构……运用于历史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概念,首先应做的事是把知识连同自由自在获取它的权利还给它理应面对的对象———学生———由学习的主体自觉自愿地呈现知识主体的意义”。主张“对历史知识概念的重新定义、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深化、对历史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应遵循的原则:符合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特点;符合现代社会的整体性、多样性乃至信息的复杂性特点;符合历史学科知识先进性的要求;有助于展开各种教学和学习活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各种智力和能力;有助于引申师生对其自身生活的理解”。现在,反映上述理论主张的题目越来越多:如2007年的两个高考题目:

(07上海题)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07广东卷)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D.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对新课程相关理论的学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把握新课程,实施新课程。

二、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改的实施使过去“一纲一本”的课程模式成为历史。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质的区别,它只提供一个宏观的目标要求,确定每一模块的学习要点,至于哪些内容该教,哪些不该教,并没有做出硬性规定。但围绕这一标准,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我省主要使用的教材有岳麓版和人民版,如果单从应付考试这一角度说,我们的日常教学就不能仅依据我们手中的教材,还应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必要时进行补充和修改,形成正确的教材观,由此开展教学。对于这一点,不仅教师心里要有数,还要让学生明白。

如:教材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根据《课程标准》第1个专题的内容安排的。本单元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即:1.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2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4个子题分别涉及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秦的中央集权制、汉到元的制度沿革、明清君主专制。在具体教材处理中,第1、2课总体上没什么变化,第1课以西周社会为重点,以宗法制为切入点,联系现代我们的亲戚观念,祭祀祖先的习惯,溯源历史,让学生明白宗法观念与分封制的结合,形成早期的政治制度,再讲礼乐制度,让学生理解西周社会。第2课重点讲秦的制度创新,皇帝制度、官僚制度、中央集权体制都是开创性的。第3、4课的内容则主要根据课程要求进行了一些调整,将两课教材中关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并为一课的内容,重点分析中央集权体制强化的途径,即中央决策机制的变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中,地方权力不断弱化,这些都是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突出特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专门列为一课。另外,在第3、4课的教学中,我还补充了历代选官制特别是科举制和监察制度,因为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除了要解决好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外,还要处理好官吏的任命与监督。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助于学生对所要求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避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线索的简单归类。

三、专题教学的思路

专题教学跨度大、跳跃性强,因此对学生的记忆要求可根据课标尽量降低。如第一单元是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主题,时间长达四五千年,要求学生记忆的东西就可围绕这一主题。如朝代顺序,每个朝代具体的起止时间不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让学生知道大的王朝顺序就可以。另外,重要的制度名称、重要的机构和官职名称,就要求学生记忆,如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

对于专题教学来说,专题线索至关重要,而让学生清楚地掌握专题线索则更为重要。如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岳麓版一语道破,标题即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扣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题,因此,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时,我紧抓这一线索展开教学,如从宗法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过渡,教材用“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为小标题,用一个版面阐述,如果按照教材安排讲解的话,繁琐而且枯燥无味,我采用了如下两段材料:“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就是其中的例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楚庄王曾经率军到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定王派来劳军的代表王孙满询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周天子以德服天下,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楚庄王说:‘你无法阻止我铸九鼎。楚国单用折掉戟的钩尖,就足以铸造九鼎。’王孙满说:‘周的德政虽较前衰微,但天命尚未改变,这鼎的轻重,别人是不可以过问的啊!’楚庄王于是带兵回去了”。并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理解了“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其实就是旧的制度即分封制的瓦解崩溃,新的制度即中央集权制度即将建立。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

目前最主要的事情是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懒于思考,依赖教师的惰性,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鼓励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如讲商周制度的初建,我让学生看了“探索发现”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片断视频,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夏商周社会基本状况;讲分封建制,我补充了著名史学家钱穆对封国建立的形象描述:“一队队的西方人,周部落及其亲附部族,有贵族,也有平民,由中央镐京选定一个据点而兼可耕作自给的地面,派他们去迁徙驻扎下来。内部核心筑着坚固的城围,外围簇聚着许多耕地。更远的外围,再筑一道防御用的土墙,这叫做封疆。封疆之内是他们的国土,封疆之外,依然是茫茫一片荒地,尽有草泽、森林、山陵,却如孤岛外的大海,沃洲外的沙漠。”借助这段描述,加深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讲军机处的设立,我直接给出下列材料让学生归纳概括:

材料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2: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3: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根据材料设计如下三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回答军机处设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军机处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军机处职责。

用史料展开历史教学,虽然比较费时,但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上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必修部分) 篇3

1.费孝通在描绘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时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的这种认识是基于古代( )

A.宗法制度文化 B.“家国同构”理想

C.森严的等级制D.“三纲五常”原则

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最早出现于元朝

4.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D.军机处

5.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6.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

A.农业采用集体耕作方式B.绝大多数土地属国家所有

C.手工产品主要供应市场D.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给自足

7.朱元璋对户部臣僚说:“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一农执耒而百家待食,一女事织而百夫待衣,欲人无贫,得乎?”这一理念( )

A.强调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B.导致了崇商风气的兴盛

C.重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摒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

8.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9.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指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依据史实,“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

1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12.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请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13.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14.面粉加工业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据统计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以前,中国面粉每年入超。从1915年起,中国面粉贸易开始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增加了近59倍。关于这一时期中国面粉大量出超的原因,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民国初期政府的鼓励措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南京国民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为中国面粉出口提供了契机 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2011年6月24日的党建新闻网一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功的历程,也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上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表现为 ( )

A.纠正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开始缔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D.提出了联合农民阶级斗争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16.毛泽东曾就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次战役指出:“……为南部战线空前大战役,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蒋介石则声称,此战是“政权存亡最大之关键”。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7.周恩来说:“这次会议将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亚洲这两个迫切问题如果能获得解决,将有利于保障亚洲的和平,并进一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是抱着诚意来参加这个会议的。”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D.雅尔塔会议

18.“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下列法律文献中最早作出这一规定的是( )

A.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他们的庄稼长得真好,一片黑乎乎的要压塌地。……”“我国今年钢的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里的反映 ②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 ④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A.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

20.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2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23.据统计,16至17世纪,美洲的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伤寒等外来病毒争先恐后地坐上了杀手的头把交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印第安人体质羸弱 ②新航路开辟后源自欧洲大陆的病菌传播 ③印第安人对这些外来病菌免疫力低 ④欧洲殖民者为消灭印第安人大量传播病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24.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材料中的“某人”指的是( )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马丁·路德D.达尔文

25.“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这个“政治奇迹”是( )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

C.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

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26.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

27.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我们同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二战后初期,体现上述思想的经济领域内的合作有(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8.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

C.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D.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9.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纪伟人”。《时代》在解释他的重要地位时如此说道:“过去的100年里,全世界发生的变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世纪都多得多。其原因不是政治或经济上的,而是技术上的——技术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任何科学家显然都不能像爱因斯坦那样代表这些进展。”其中“这些进展”应指 ( )

A.系统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B.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

C.提出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D.提出物质波理论,发现了量子论

30.“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描述的作品是( )

A.《向日葵》B.《樱桃和桃子》

C.《日出·印象》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材料二 使用奴隶和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自由和平等。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相悖之处是什么?

(2)运用材料三中卢梭的说法,阐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因。

(3)卢梭是否赞同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合法性?运用材料三的观点加以论证。

32.中日关系一直是国际、国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选自北师大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材料四 1979年开始中日经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2001年底,日本对华投资企业达22.370家,协议投资441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327亿美元。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2004年中日贸易额首次超过美日贸易。

——陈景彦《喜忧并存之35年——中日建交以来的历史回眸》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华民族能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材料三中的中日联合声明达成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声明中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哪些理念?

(4)依据材料三、四,归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深远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反思现今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3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说出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为促进上海对外开放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对此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结合中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历程,谈谈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C 6.D 7.A 8.A 9.D 10.B 11.B 12.C

13.A 14.B 15.B 16.C 17.B 18.B 19.A 20.D 21.C 22.D 23.C

24.C 25.B 26.B 27.A 28.B 29.C 30.C

二、材料解析题

31.(1)材料一认为人是天生平等的,材料二却认为人是天生不平等的。

(2)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私有制的建立和法律对不平等的确定。

(3)不赞同。因为“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全体公民是人人平等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应该包含平等这一目标。

32.(1)《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2)全民族抗战。

(3)中美关系缓和。和平共处;求同存异。

(4)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

(5)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互信和共同的战略利益。

3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3)将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4)贡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篇4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过国际关系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难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

导入:

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设问】东欧剧变(1)什么变了?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设问】(2)这种变化,我们为何用“剧变”来形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东欧剧变的表现来回答这个问题?

(2)表现:波兰剧变、德国统一等

结合图片讲解波兰剧变、德国统一

东欧剧变的方式各有不同,大都是通过选举和平方式演变的。例如波兰。1989年西方国家支持的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波兰开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另一种和平方式是通过国家的统一来完成的。例如德国。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即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我们称其为东德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联邦德国,我们称其为西德。两者之间以柏林墙间隔。然而在1989年,这道柏林墙已经不能阻隔东德公民大量外逃。1990年,两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9年至1990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由此可见,东欧剧变一是时间短,二是变化大。因此我们用东欧剧变来形容。

【设问】(3)东欧剧变的原因?

为什么东欧各国会发生剧变?

(3)原因:a内部: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

b外部: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东欧剧变成了两极格局结束的前奏。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苏联解体:

【设问】为何如此一泱泱大国,在1991年轰然倒塌?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面,我们就先从其解体过程窥探一二。

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期间,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此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苏联需要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改革上。但是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多元化观点。

但他的改革并不成功,相反加剧了民族矛盾,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也最终催生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

这次事变的实质是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在八一九事件中,苏军被叶利钦所控制,也表明了苏共失去了其在苏联国内的统治地位,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

【设问】【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苏联为何解体?

(2)原因:

内部:1)历史原因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根本)

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直接)

外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问题拓展】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设问】那么,导致世界动荡的因素有哪些呢?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 北约轰炸南联盟

两极格局结束后,在冷战阴影掩盖下的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原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个联盟中,塞尔维亚是主体。然而在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恰恰相反,科索沃地区90%是阿尔巴尼亚族人。阿尔巴尼亚族人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从而引发了塞、阿两族的冲突,并酿成流血事件。从此科索沃地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初,科索沃的塞尔维亚警察与当地反政府武装又发生冲突,这次冲突导致40余人死亡。当时欧洲舆论一边倒的指责南联盟政府蓄意对阿尔巴尼亚族进行屠杀。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高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干涉南联盟内政。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科索沃高度自治,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北约派多国部队进驻。这一方案显然很难被接受,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乱炸。

造成世界局势动荡的因素有哪些?

A “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B 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C 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我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

经济决定政治。我们来看一看至世界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依旧处于世界地位,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因此美国极力构筑的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设想很难实现。相反,各种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推进。

1、欧盟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个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诞生。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它不再向过去那样为美国马首是瞻,而是有了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学思之窗】

2、日本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4、中国

中国作为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还处于变化之中,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历史: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我们立足现在:和平与动荡并存。“一超多强”局面显现。

我们展望未来:“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 篇5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

(1)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3)发电机不断完善,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输电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发电厂传输来的电。

2、影响:

(1)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2)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3)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4)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5)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评价):

(1)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4)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篇6

一、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主要举措:参照课堂笔记(政治、经济、文教)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3、特点:

(1)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4、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

(1)领导阶级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革命性质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无产阶级专政上台建立“苏维埃”政权(苏俄)。

(3)革命对象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对象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对象是“临时政府”反动统治。

(4)革命影响不同: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倒行逆施,对内镇压工农运动,对外继续参加“一战”。迅速被人民推翻,湮没在历史中。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采取了对外卫国战争、对内巩固政权、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2)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

(3)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1921年7月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把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3、中共“二大”:1922年召开,制定现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二)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

1、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运动: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告结束。

(3)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2、国共合作

(1)原因:

①中共方面: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②孙中山方面:接受建议,同意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2)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1)在国共两党推动下,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7月北伐。

(2)失败: 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政变,汪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7.15—1937.7.7)

1、中共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

(1)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1927年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日本大举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又进逼华北。

3、国民党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4、红军长征

(1)原因:

①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②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2)经过: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8月1日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5、西安事变

(1)原因:

①民族危机加深;

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分化。

(2)爆发:1936年12月12日。

(3)中共方针:逼蒋抗日,和平解决

(4)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日本罪行:屠杀中国人民;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1)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1940年发起百团大战。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

(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

1、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

国民党独裁内战方针: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确立

2、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2)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3、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①1946、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模的内战爆发。中共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三军挺进中原。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国共谈判: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⑤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结束。

②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

③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④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国现代史: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0—1956年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1966年);“”时期(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今)。

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新中国成立

(1)筹备会议——政协第一次会议: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形成。

(2)新中国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宪法

(1)主要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2)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确立: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了解““””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三、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1、平反““””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重要法律,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这两部法律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中共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依法治国”被正式写进了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4、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四、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①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台湾可保留军队。

②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③确立:

1982年宪法的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①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时间:香港——.7.1

澳门——.12.20

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停火;

②80年代以来,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增加;

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上达成共识;

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文件;

⑤,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立法维护祖国统一;

历史必修一 篇7

一、讲故事, 明道理

喜欢听故事, 是人的普遍性。小故事里面, 蕴含着大道理。如果能够在小故事里面, 让学生轻松一笑, 让学生有所领悟,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事实证明, 学生大多数时候能从寓言里面和有趣的故事里深刻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白道理, 而且还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起来。

二、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文化史第五单元中几位伟人创立的理论, 对学生而言, 是枯燥和难以理解的, 为了让枯燥的东西变生动,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在讲到毛泽东思想的时候,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内容、地位, 而且还要让学生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事迹结合在一起。因为前者只能让学生知道毛泽东思想, 而后者让学生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事迹联系起来, 使得毛泽东的形象更加立体、鲜明、丰满, 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作用。通过这样讲,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既容易理解, 也增强了学生对毛泽东个人的了解。

三、充分利用学生力量, 完成课文内容

文化史当中有些课强烈地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 教师不可能样样都精通, 有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力量来完成课堂教学。比如, 讲《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一课中第一目电脑与网络, 充满时代气息, 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这一目可以改变一下传统的教法, 教师可以大胆取舍、整合教材, 把握三条主线:计算机产生、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上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互联网的利弊。前面两条主线, 需要教师引导,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 而第三条主线, 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力量, 以“中学生上网利与弊”为辩题展开一场辩论。辩论后, 教师加以点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历史必修一 篇8

关键词:人民版 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 三公

【分类号】G633.51

人民版《高中历史》(第一册)教科书,于2004年8月出版。这本教科书在框架、内容安排上都明显有别于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也不同于其他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大象版、岳麓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由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必修专题模块、六个相互联系且都与必修密切相关的选修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又按照专题史的体例编写。采用的是“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必修一是政治史专题。我在教育实习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走向‘大一統的秦汉政治”中关于“三公”的论述,存在值得探讨的问题,故提出质疑。

一 选题原因

在现行的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第三部分“百官公卿”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按照这段描述,御史大夫是从属于丞相,并直接对丞相负责。

由此推知:(一)、“三公”内部的政治地位是不平等的,这样的不平等是实质上的不平等;(二)、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不独立成一部门;(三)、御史大夫的监察对象小于且不等于丞相。在阅读大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史料与专著之后,不难发现这样的结论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因此课本上的表述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为此,我对比了其他版本的几种教材,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此问题得出了一个初步尚不成熟的认识,在此展开探讨。

二 其他版本历史教科书有关“三公”问题的记述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对这一问题是这样描述的:“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秦始皇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无论是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军事指挥权都在皇帝手中,形成的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实质地位是平等的;(三)、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三公在职责上,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并无从属关系,是相互平衡的。

现行的岳麓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对这一问题是这样描述的:“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郡县制、法律制度,以及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等。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的至上。秦王嬴政改成‘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 另有“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相互牵制。”由上可知,岳麓版清楚的表达了以下几点:(一)、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朝,一切军政大权最终归皇帝所有;(二)、“三公”属于中央官制的一类,并且丞相不只有一个,是设“左右”丞相,太尉不是拥有军事权或全权的军务权,仅只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

三 从史料和相关研究中获取的结论

高中历史教材中提到的 “三公”,通常就是指秦时期的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但是“三公”这个名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据《史记·殷本纪》载:“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礼记·王制》另云:“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古文经学家根据《古文尚书·周官》认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可见,“三公”一词的出现始于商代,但当时的三公只不过是商王临时委任的官职,没有什么明确的分工。但到了西周时期,辅佐周王的百官之首就是“三公”。秦“三公”是秦始皇创立的秦代最重要的官僚制度,也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基本的内容。在绶印上御史大夫低于丞相和太尉,在俸禄上丞相太尉都为万石而御史大夫为千石,仅同于九卿、郡守。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认为“三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呢?其实也不尽然。将《汉书·百官公卿表》和《史记·秦始皇本纪》结合来看,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以来,历代相承,是为秦之“百官之首”。主要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地位,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而“太尉”一词鲜见于史料,有学者甚至怀疑在秦朝官职中不设立“太尉”一职,也有学者认为秦国历史上的“国尉”便是后来所称的“太尉”。但是,无论太尉这个官制是虚设还是实存,我们通过史料,可以肯定的是,太尉一职并无实际性的军事权力。太尉地设立只是为了有效的削弱丞相的军权,但是在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制下,太尉不可能拥有军权,只能辅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虽待遇低于丞相、太尉,并明确规定为丞相的副职:“掌副丞相印。”但其主要是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主律令司法。由此可见,秦代的御史大夫属于皇帝近臣,有权弹劾和查治丞相、太尉在内的百官,乃是皇帝的监察耳目。御史大夫办公地点位于皇宫内部,而且拥有一条上至皇帝下达群臣的渠道,就不难理解为何御史大夫虽为“三公”,但待遇同于九卿。

通过以上表述,我们再来看“三公”之间的分工就一目了然了。“三公”都是皇帝的得力助手,丞相是百官之首的行政统领;太尉是统管军事军务的官职;御史大夫是统管监察,即监察包括丞相太尉在内的监察系统首脑。秦三公制,可谓是分工明确,但我们要清楚并且深刻的认识到,这样明确的分工或者说分权,是在封建专制君主集权之下的。所以三公的权力是相对的,这样分散权力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牵制,最终以达到皇帝权力的集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避免把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中的分权思想和相互制约的集权机制,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思想结合理解。因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这种中央高级官员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应当是传统法家思想,与皇帝独断、皇帝督责臣僚的理论是一致的,更是封建社会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现。

四 总 结

通过对比其他版本教材对秦“三公”问题的论述,以及結合史料和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我们对于“秦三公”职责以及从属这一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秦三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分别拥有行政、军事和监察的相对权力;第二,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甚至于他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御史大夫虽为副丞相,待遇也低于丞相和太尉,但是其可直接下达皇帝诏书,并对包括丞相太尉在内的百官进行监察。所以御史大夫属于皇帝近臣且受皇帝直接掌握;基于此,我认为人民版教科书对于三公权力表述并不清晰,同时在御史大夫职能表述时用“丞相的助手”是有所偏差的,需参考岳麓版内容加以更正。以上皆为拙见,在此与大家分享,并望指正。

参考文献:

一、史料:

1.陈澔 注释:《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二、专著:

1.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2.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版。

3.臧云浦,朱崇业,王云度:《历代官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三、教材教辅:

1.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姬秉新、陈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四、学术期刊论文:

1.金少英:《秦官考——“秦会要订补职官篇”补正》,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年,第1期。

2.林剑鸣:《秦代中央官制简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上一篇:关于春节趣事作文100字下一篇:豆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