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共10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历史上的某些时刻更让我们铭记。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盛大的典礼。(板书课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那么课文按开国大典的顺序记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板书:会前 典礼 阅兵式 群从游行)
二精读课文,体会思想
1、在这四部分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你难忘?
2、这一部分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你从这一部中体会到了什么?具体是从哪中体会到的。甚至是哪个词呢?
现在、拿出书、默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用心体会。再动笔画画重点词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写在这部分语句的旁边。
3、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特别的感受。下面给大家几分钟,在小组内交流,也可就不明白的问题讨论讨论。
4、现在我们全班交流。谁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生:我最喜欢的是典礼部分。
师:好、我们大家就一齐看一下“典礼“这部分。还有谁也喜欢这部分?请举
手。这部分比较长你们分段把这部分读读,好不好?然后再说为什么印象深刻。
(生分段朗读)
生1:我对这部分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我感受到了人们无比激动的心情。特别是“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一句表现出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
生甲2: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我感到特别自豪,特别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我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不再受到别的国家的欺负了的那种心情。
师:那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可高兴可高兴了。
生:是种自豪的心情,是一种骄傲的心情。师: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师:读得好,老师感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力量的爆发。所以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宣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生读第六自然段)
生3:老师我觉得这里有两个词最能体现人们的心情。一个是“欢呼”,一个是“欢跃”,把人们当时的那种激动的心情表现出来了。
生甲4: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再被压迫和欺凌,新中国人民从那一刻起就当家作主了。
生甲5:句子中的两个“一齐”突出了在场的人们的动作完全一样,动作完全一样,因为人们感到是毛主席帮助他们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毛主席是人们心中的主席。
师:确是激动啊,想想从前那种受人剥削,任人摆布的日子,再想想以后自由自在,自己说了算的生活,怎能不激动!关于这一部分,谁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甲6:老师,我还想说,在整个典礼过程中,作者抓住了几个场景进行描写,把整个典礼过程写清楚了。
师:总结得非常明白、恰当,那么你能不能说说有几个场景呢?
生甲6:开始是下午三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然后秦国歌,接着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紧接着升国旗,放礼炮,毛主席又宣读了公告。
师:非常准确,你真是个认真的孩子,而且掌握了读书方法,有一定的读书能力。同时同学们也可以认真体会一下这种场面描写的方法。再读读这一部分。特别是表达人们心情的句子,多读读,体会体会。(生轻声读)
师:还有没有要说的。没有就听听其他同学对其它部分为什么印象深刻吧。生乙1:我喜欢的是阅兵式这部分。(朗读)
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受鼓舞的感觉,心中汹涌澎湃地。新中国成立时的军队已经很强大了。能够保卫人们群众的安全了。
生乙2:我对这部分的这几个句子印象深刻。“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两句写出了群众那种激动、欢喜、自豪的心情。
生乙3.从这两句中也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因此人们的心情是难以说明的,只是使劲欢呼鼓掌。
师:同学们再看看描写各种部队从主席台前经过的这段,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生轻声读)
生:我觉得写得很有条理,而且写出了中华人民解放军的精神。你看“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还有“白马连”一色白马,“红马连”一色红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这都说明了我国的日益强大。说明我国人民的齐心协力。
生:我想到了作者在写法上也很有重点。抓住每一种事物的特点来写。如写“海军”,抓住衣服的颜色;写步兵抓住动作;写炮兵抓住炮的种类;写骑兵抓住马的颜色和动作。又总写了“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即有重点细写又照顾会面。
师:好!说得非常清楚明了。能够从写法入手,说明你学会学习了,那么你的作文一定会很好的。看来我们的同学们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学到了写法。现在同学们小声地读一启遍这部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师:下面我就来看一下最后一部分“群众游行”。生:(先读)
这部分写出了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的情况。写出了人民的欢乐激动自豪的心情。
生:我还感受到虽然课文结束了,但是这种心情在人们的心中却没有消失。“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里的“光明”二字应该有两个含义:一是群众举的灯笼火把把夜晚照得如同白天一样。二是人们心里的光明。那是推倒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后的自由生活,那是人们不再受苦受罪的甜蜜生活,那是人们当家作主的快乐生活。所以说作者采用了一语双关的写法,表现了当时们的心情,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欢喜。
师:(师带头为他鼓掌)说得太好了,一语重地,无需再作其它的解释。我们一齐来读读这部分,要读出心中那高兴,自豪的情感。可以想想我们开县庆时,同学们在此之前苦练马头琴,终于可以上台表演时的高兴心情。
(师生同读)师:还有一处。“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是对偶句,修辞手法是对偶。
一、回顾复习,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6课—— 生:《开国大典》
师:上节课,老师已经跟大家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掌握了吗?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听写几个词。
师:好,开始。第一个,典礼。我特别喜欢我们班的李杰同学,他的腰挺得特别直,写字的姿势特别好。第二个,协商。第三个,诞生。第四个,瞻仰。最后一个,排山倒海。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师:来,看看屏幕。你写得是否准确,如果你有错的,请马上更正。
(全体同学齐读词语一遍。)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开国大典》这文章它主要分四个场面去描写整个大典过程,那么,你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四个场面概括出来?
师生概括,并板书: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
二、品词析句,深入探究。
(一)研读“典礼仪式” 师: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勾画下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生默读,写批注。)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首先谁来交流自己划的句子? 生:请大家看第五自然段: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倒”,读第三声。生:排山倒海。师: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人们非常想见到毛泽东,见到毛泽东人们非常激动。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非常好。从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当中,我看到了群众的目光,还听到了掌声。掌声是怎样的掌声?
生:排山倒海的掌声。
师:从“排山倒海”这词,你知道什么? 生:群众的反映十分热烈。师:他们心情非常—— 生:激动。
师:因为激动,才会有„„ 生:排山倒海的掌声。师:除了掌声,还有——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师:你注意到哪一个词? 生:一齐。
师:从“一齐”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群众非常渴望见到毛泽东。师:三十万人有没有人指辉? 生:没有。
师:但是他们有不约—— 生:不约而同。
师: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师:我们一齐来。生齐读。
师:继续找。还有哪些描写群众反映的句子?
生:请大家看第七自然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从这里,我感受到了人们对新中国的成立心情十分兴奋、激动。师:你理解的真好。在这里,又看到了两个“一齐”,三十万人一齐——
生:欢呼起来。师:一齐—— 生:欢跃起来。
师:三十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生:我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都对革命领袖,也就是对毛泽东充满了崇敬。
师;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一定能读好。谁来读?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你是如此的激动,读得不错。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全国都知道了。
师:没错,这声音传得多远呀,传到了祖国的各个角落。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
(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是啊,我感受到了那分激动。蔡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生:好。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句子时,把第二个“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换成“它”
师;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没有这两个词,就不能很好地表达那种情感。师:文段连续出现这两个词,这种写法叫—— 生:反复。
师:这反复的写法就更加强调,更加好地表达人们的—— 生:情感。
师:读起来就更加有—— 生:气势。
师:我们全班再来体会体会,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什么呢? 生:是毛主席宣告中国成立的声音。师:请你把毛主席的原话读一读。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板书:新中国成立了)
师: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生:齐读。师配乐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有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有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有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有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
(指名读)
师:下面,让我们回到这一时刻,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播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师: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师;接着,升国旗。那么群众的反映又是怎样呢?谁接着读? 生:请大家看第八自然段: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人们升国旗时非常严肃。师:什么叫做“瞻仰”。生:怀有敬意的看。
师:从“瞻仰”一词,可体会到人们对国旗的尊重。因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
生:表明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发从此站起来了。)
师:同学们,红旗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今年是我国成立六十三周年。祖国已经过去六十三年,在这六十三年当中,五星红旗无数次地飘扬在天空。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师播课件: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是香港回归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这是奥运赛场上同时升起的三面五星红旗,这是神州七号飞天时飘扬在茫茫太空的五星红旗。这是神舟九号起飞前鲜艳的五星红旗。
师: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假如你亲眼见到这些时刻的五星红旗的升起,你的心情会如何呢?你有什么想说的?
说话训练:看到五星红旗在 升起,我。
生: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时,我当时心情是十分激动、高兴的。我们中国人终于来到了太空,实现了我们的飞天梦。
生:当我看到香港回归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感到了自豪,耻辱的过去结束了,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了。
师:真好,你再来。
生:当我看到奥运会上再上升的五星红旗时,我为我们中国的运动健儿感到骄傲。
师:是啊,同学们。在这一次次红旗的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我们中国这一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经腾飞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同学们,这时我们才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掌声,一阵阵欢呼声,那就是因为——
生: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引读第九和第十自然段。)
师:为什么是54门大炮,一共二十八响?有含义吗? 生:应该有。
师:老师留下一个悬念,大家课后自已杳一查,“54”“28”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
(二)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师: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走进最后两个场面„„ 生: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师:现在,请大家默读最后两个部分,利用你的眼晴这台微型录像机,找出你最难忘的境头,好吗?
(学生默读,划句子。)
师:好了,谁来说说,你最难忘的境头是哪个?
生请大家看第十二自然段: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我体会到他们队伍很整齐。师:这些部队,有哪些部队? 生:海军、陆军、空军。
(分角色介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
生:我最难忘的镜头是:“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我体会到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师:谁再来和大家交流你最难忘的镜头?
生:“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师:你体会这场面了吗?不管是主席还是群众他们的心中都是无比的——
生:激动。师:无比的—— 生:自豪。
生: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师:“洪流”加上了—— 生(全):双引号。师:是指什么呢? 生:是指火把。师:对吗?有没有同学补充。生:就是指游行的队伍。
师:那为什么把游行队全叫“洪流”啊? 生:因为游行的人是举着火把的。
师:这光明又是什么意思啊?只是指火把的光吗? 生:就是新中国成立了,迎来了光明,祖国明天会更美好。
三、创新文本,拓展延伸。1.创新文本,将内容重组。
师出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时,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当毛主席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整热烈的掌声;
当毛主席向空中招手时,群众看见了,都把帽子、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当人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时,毛主席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师:朗读这段话,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人们对毛主席非常热爱。(指导激情朗读。)2.拓展延伸
师:《七律•长征》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风采,《开国大典》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那么,作为普通人时,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以后我们将再走进《青山处处埋忠骨》,走进《毛主席在花山》,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时的情感世界。
四、小结写法,片段训练。
师:好,同学们,刚才回到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见证了整个开国大典的经过,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去写整个开国大典的过程的呢?
师:这么大的场面,我们说过了,写场面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有整体的描写,也有个别具体的描写。这就是—— 生:点面结合。
师:大家看看阅兵式部分,作者是不是全部写得很详细?详写了什么?
生:详写了陆军、空军,其它的略写。师:这叫做详略得当,详略得当,就可以 生:重点突出。
师:不管写哪一个场面,却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有一定的条理,这叫做:层次清楚。
(板书: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层次清楚)师:同学们,我们每星期一都举行升旗仪式,下面请你仿照《开国大典》的写法去写一写这个场面。
(写作点评及交流)
五、布置作业。
2、文中“这庄严的宣告”指的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3、表现出人们急切、喜悦、激动的心情。
4、“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是比喻句,用海洋比喻广场上的人群,把翻动的红旗比作海上的波浪。第4题答案:
1、《开国大典》
2、肃静 宣读
热烈
3、时间 奏国歌 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
4、A
5、毛泽东领导了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站了起来,选举他为主席是众望所归,符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欢呼。
初二一班刘心怡
从1949年到2012年,中国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每个人都会记得1949年的那个开国大典!那个难忘而又隆重的日子。那一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句话,在那一刻,一定响彻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时,中国也似这国旗一般,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老师让我们看《开国大典》这个电影。呵!又多了一项作业,惨!只得打开电脑,无奈的打开……等我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我当时的想法是错误的。我的内心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认识到现在的生活难能可贵,我也我对开国大业有了新的认识。
他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我所看到的,是——他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安定、和谐与美好!是他用滚烫的鲜血浇灌了中国的土地。
1949年,当毛主席身穿中山服,激动而郑重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全中国都沸腾了,全世界都沸腾了。这激动人心的消息,怎能不使人沸腾呢?此时此刻,千千万万颗心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激动喜悦的心情,在此刻也已化为一滴滴喜悦的泪珠。这28年的浴血奋战,我们毅然的走过了。多少英勇奋战的英雄们,多少血洒战场的勇士们,多少为中国解放而奋斗的革命前辈们,你们看到了吗?我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天,我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成功了!
这预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了,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场典礼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也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今天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如今这条东方巨龙已经开始腾飞,向着更高的高度迈进。他以其矫健的身姿,睿智的大脑,钢铁般的意志,高傲的盘旋在苍穹上。这一刻,他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是上天的宠儿。从此,世人擦亮了双眸,开始从新审视这条非凡的东方巨龙。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易写错的字:
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4、趣味识字: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
开国大典: 典礼: 排山倒海: 迎风招展: 擎着: 瞻仰: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二、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写作顺序:课文按_____进行的顺序来写,先讲大会______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________的主体部分,再讲_______的盛况,最后讲。
(二)默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为我们记叙了哪几个盛大隆重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请用这种方式来总结:
(2)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式来汇报:
我们组找到的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是 段,下面 请 同学为大家朗读这一段课文。
下面请 谈一下感受。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最后请 带着他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朗读他的感受。
(3)选择一处场面描写,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场面描写清楚的?
我们组选择的是 这一个场面,下面请 同学为大家朗读这一段课文。
下面请 说一下这处场面描写?
最后请 带总结一下这处场面描写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是一篇脉络清晰的长文,按照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按照教学建议的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想象场景,体会感情——感情朗读,积累拓展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
欣赏画面入境,通读课文排序,品读想象中生情,深读积累中拓展。做到读中体验,读中有所悟,使学生学有所获。从整体把握到对字、词、句的品读,从而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学习思路。这样尽力引导学生想象场面情景,用心理解课文,设身处地地读、想。引导学生想象的同时注意抓了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摩来感悟人们的思想感情。充分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抓住人民群众的表现以及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感情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从中还感受到什么”。如“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些句子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拥戴,同时也衬托了人民领袖的高大形象,还抓住了文中那些直接描写毛泽东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
——五年级(2)班唐斯颖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开国大典》这部影片。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里似乎有一股澎湃的波涛在涌流。
1949年10月1日,那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那一天,伟大的中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啦!”这洪亮的声音传遍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人们欢呼着,把帽子扔向空中;人们拍着手掌,手都拍麻了……但这一切又怎能表达人民群众此时此刻心中的激动,喜悦呢?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随着嘹亮的国歌声,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天安门广场上,所有的人都举起右手,眼睛注视着国旗,这是多么地令人难忘呀!看到这一切,我的眼睛都湿润了!
忆往昔,旧中国贫穷落后,“三座大山”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各国列强趁机入侵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许多不平等的条约,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毛泽东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赶走了入侵的日本鬼子,解放了全中国。
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再也不要受各国列强的压迫了。为了新中国的复兴,建国六十年中,多少能人志士呕心沥血,从原子弹到神七,从参加奥运到举办奥运,从经济崩溃边缘到世界经济强国,从求救者到救助者,从饥饿到小康,新中国让无数个神话梦想变成了现实!
一、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声,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文借描绘得有声有色的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本课教学目标为: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那么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在反复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进而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学策略
(一)、说教法
开国大典距今六十一年,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然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浏览全文回归整体。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再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说学法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自学生字、新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朗读,想象,谈体会,即通过谈——读——想——体这四个环节,来学习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激趣的启发式谈话:通过问题:你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岁的生日在什么时间吗?引出课题《开国大典》,随后播放课件《开国大典》片段(课件),然后让学生说说:该片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提出自己看到课题后产生的疑问,最后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问,结合自学的生字新词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课件)
待学生初读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几个问题:(课件)什么是开国大典?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讲了几部分内容?并完成填空。这一环节我采用启发式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课件的引入又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用喜欢的方式亲近文本;同时学生交流的问题又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课文的顺序,并锻炼了孩子的概括能力,真实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成过程。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以此达到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
(二)、细读课文,品味理解,想象场面,体会情感
“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教学中我没有引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从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课文描写了一些什么场景,你对哪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批注)也就是从谈、读,想、体这四个学生的认知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重点谈:什么场景的印象深、读:描写场景的段落、想:想象当时的情景、休:体会这场景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课件)
然后,抓重点分析:引读5-7自然段后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以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名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分析中理解“光明”“长城内外”等词语的象征意义,体会场面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从分析中知道了54门大炮28响代表着我国当时统计的54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终于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声音传入了每个人的心中,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遍了中华大地。这声音怎能不让全中国人民感到欢欣、激动和自豪!
随后: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借助开国大典盛况的课件片段把学生带入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学生走入情境,深化体验,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课件)看完开国大典片段之后让学生欣赏(60年国庆阅兵)(课件)通过前后两课件的对比,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改革开放后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军队现代化了,不再是开国大典时“马拉炮车”“万国牌武器”“ 小米夹布枪”而是自行研制的“战略导弹”“导航卫星”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使学生知道“国兴我兴”;教育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努力学生,用知识强大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谈——读——想——体让学生亲近了文本,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使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以默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的读,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同时,分析课件所出示的重点语句的过程:让孩子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文中群众的情与教师情、学生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达到以情促悟。
(三)、回归全文,升华情感。、1、快速默读全文,理清典礼过程,体会写作方法。
2、根据板书的提示小组交流:从开国大典的盛况中,你读出了什么?(课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答案是多元化的,这样借助板书回顾总结了全文,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板书能简洁明了地展现课文灵魂。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皆为本文描写的大场面,但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用红笔标出),这样设计既能再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3、作业小练笔: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4、升华情感:让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齐唱中结束本课。(课件)
四、说板书
附: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表达了热爱、激动、自豪的心情)
会场布置
→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公告 → 阅兵式 → 群众游
(重点突出 有祥有略)
五、说教学评价(本课反思)
开国大典举行在天安门广场上。盛典还没开始,广场上却早已挤满了人。即便广场上拥挤不堪,人们摩肩擦踵,可就是没有人愿意退离这个庄严的场地,无论如何,大家都希望能够自己亲眼目睹那一神圣的时刻,可见大家对这一盛典是多么的.期待与重视。典礼开始了,首先进行的是一些必要的礼节。所有这些礼仪结束后,在抗日及解放战争中起到很大作用的主要缔造者、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在万众瞩目下宣读了公告,并向着全中国人民,不,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随着话音的落下,全国人民都发自内心地欢呼,高呼万岁。
是的,朋友们!中华儿女对这一天的到来已经盼望很久了,现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们怎能不欢呼,怎能不欣喜?
毛主席那宏亮的声音发出的那声庄严的宣告,在我们中华儿女们听来,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所有人都希望这一刻能够永久性的定格,所有人都希望时间能够停留在这美好的一刻。这一刻,是全中国人民情绪最激昂的一刻;这一刻,更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见证!
随着科技的逐渐发达,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已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小康生活。()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才使部队能够继续前行,消灭敌人;是江竹筠惨遭敌人酷刑却咬着牙仍死守机密;更是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才使其他战友保全了性命。
我们知道,为了今天这美好的生活,多少年轻的战士们英年早逝,牺牲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我们也知道,从消灭日寇到击退国民党,我们的红军战士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所以,我们将更加珍惜眼前这用上百万个战士的生命换来的安居乐业的生活。
[作者] 福建宁化实验小学 陈贵忠
[内容]
五年制第九册《开国大典》是一篇新选课文。写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欢乐的心情。
本课先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接着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及广场的情况;再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最后讲了游行队伍。根据它在内容安排上的特点,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看一看。开国大典这个盛况,事件重大,意义深远。在电影、电视中常见播放,也可见到图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播放“开国大典”的有关录像镜头,或展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学生带到这感人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初步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们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二、画一画。本文第二大段,讲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天安门城楼的布置和前来参加典礼的群众队伍云集“侗字形广场的情况。教学这段时,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引导学生画一画“侗字形广场,并按书上讲的方位标上相应的位置名称。再说说各位置上的设施。这样学生通过动笔画,对此段内容就有了较清楚的了解。
三、比一比。课文第三段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一段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来写。在第三段中,“欢呼”一词出现多次。教学时,可让学生找出这些词,展开想象,深刻挖掘。具体教学如下:读熟课文,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的顺序。找出带有“欢呼”一词的句子;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欢呼起来的?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这次“欢呼”是在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时候发出的欢呼,这里的“一齐”可以说大家都一起欢呼,说明大家的心是一致的,无比激动。还可引申问,是不是只有在场的人才欢呼呢?联系下文可以知道全国人民都在欢呼,这里表达出全国各族人民无比激动的心情,表达了人们无比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30万人激动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个“欢呼”,是在毛主席宣读“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公告时,人们发出的欢呼。为什么用“热烈的欢呼”呢?说说热烈是什么意思,比一比,用不用热烈一样吗?反映了什么呢?表达出人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
3.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拍手,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这个“欢呼”是人们观看阅兵式的一个个雄伟的场面而发出的。“不断”是指一阵接一阵,也体现出阅兵式的场面一个比一个壮观。表达出人民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时,还要抓住“齐步行进”、“一字形”、“整整齐齐”、“完全一致”这些词,体会人民解放军的步调一致,纪律严明的作风,也蕴含着人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全国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的赞颂。
在比较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可分别采用齐读、轮读、边读边鼓掌的形式读。语调要高昂,情绪要饱满,体会出人们无比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
【六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推荐阅读:
开国大典简介07-19
电影开国大典影评07-02
开国大典获奖教案07-21
开国大典的简介07-22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10-02
五年级语文开国大典06-21
《开国大典》观后感精选作文07-09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教案07-27
开国大典读后感400字10-01
开国大典电影观后感500字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