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

2024-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放射科(共8篇)

放射科 篇1

第一节 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一.在院级领导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实施放射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个部门(包括普通X线诊断、CT、MRI、介入治疗等)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科主任一般应当由学科带头人、高年资医生担任。

二.可分设副主任或组长协助科主任工作。

三.住院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科室应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以期成某一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节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一、X线片、X线检查申请单、报告单、等资料要保存15年。

二.线检查资料要有专门储藏场地,由专人负责,保证资料的完整,不得遗失和破损。

三.如有缺片,应及时查找,明确去向。

四.每天整理,汇总,归类。

五.借取存档片由登记室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借取。

六.急诊借片。根据急诊室要求,急诊病人拍片后,可先借片,后写报告。

七.平诊借片。借片需由借片医生开具借片条后至登记室借取;外借片须有借片人出具借条,留下借片人身份证复印件及联系电话号码。

第三节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一.每日上班后应先开机、开空调。检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态下检查患者。机器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案,维修情况也应记录。

二.进行x线摄影检查前,应仔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摄片部位和会诊单,检查号码是否准确,严防错号、重号和病人重名重姓;应除去病人身上金属、膏药等物品。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或上级技师,或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

三.摄影操作时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危重病人或怀疑脊椎骨折病人应有临床医生陪同,协助移动病人和摆位,以免因摄影操作而加重病情,发生意外。

四.病人检查结束后,应填写曝光条件、日期;特殊摄影应记录摄影体位,最后签名。

五.非本机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操作使用。

六.保持机房内整洁,下班前要及时关机、关灯和空调,并在机器复位后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第四节 暗室管理制度

一.每早清洁暗室、洗片机、打印机,检查自来水、红灯,备足胶片。

二.检查清洁洗片机和打印机各部分结构

,检查运转状况,包括循环、补液、显影和干燥、温度。

三.洗片机工作前先走废片数张,并记录走片时间是否正常。打印机每天工作前先作,确定情况正常再进行日常工作,并装满胶片。

四.定期检查、清洁暗盒;看看有无破损、污迹,并做好记录。五.暗室工作人员应随时关灯,非暗室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入内。六.下班前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电源、水源、空调、洗片机和打印机等,并做好桌面卫生保洁工作。

第五节CT室管理制度

一.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工作期间不得在机房内喧哗,保持工作环境安静。

二.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吃零食,保持机房整洁。

三.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器做工作以外的病人。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五.维持机房温度和湿度恒定,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环境。六.工作人员应爱护公物。托架等。CT室一切附属设备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放。七.护理人员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前,对高压注射器进行清理。八.技师、医生、护理人员的工作应遵守操作规程。

九.应定期对机器做清洁、CT值校正等日常维护工作,并做好记录。

十.所有病人资料应及时保存,防止丢失。

第六节 综合读片制度

一.设立专门的读片室。

二.科主任和高年制医师每天组织全科医生、进修、实习医生读片。

三.由值班医师事先准备挑选一天中较为疑难的、典型的或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并收集这些病例的病史及其他各种影像检查的信息。

四.读片时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需解决或存在的疑问,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台各种影像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

五.记录疑难病例讨论结果。

第七节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一、定期举行疑难读片讨论或每天综合读片时选取疑难病例,开展科室内讨论。

二、定期或不定期与相关科室联合读片。做到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各系统的读片,准备读片内容并负责联系相关科室的读片。

三、对疑难介入手术病例,应由多科室联合读片,制订最佳手术方案,并报院领导批准。

四、记录疑难读片结果。

第八节 手术随访制度

一、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各系统疾病的手术病例追查工作,并作好记录,或每周安排人员负责手术病例追查。

二、登记疑难病例,定期安排医师进行手术或临床随访。

三、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手术随访结果讨论,每年至少6次。

四、定期统计影像诊断的正确率。

第九节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

进行一次).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透视曝光参数。剂量检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进行一次水模检查。

放射科 篇2

关键词:放射科护理,护理纠纷,预防对策

放射科护士是协助患者完成X线、CT、MRI等影像检查中直接接触最频繁的医务工作者,护理工作的成功开展是顺利完成放射科检查的关键,甚至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1]。放射科护理工作中总是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包括没有完全和患者建立医患沟通关系,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服务不周到,没有兼顾对患者的心理治疗等等,常常会导致医患纠纷和患者投诉的发生[2]。对于放射科的护士来说,他们经常活动在医疗工作的最前线,还将面对一些突发性状况,如患者的疾病类型复杂多样、病情发展迅速、患者等待时间过久和患者对造影剂过敏等,工作任务重、应急性较强,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较高的医疗水平、敏捷的思维、全方位的考虑、快节奏的工作效率,同时又承担较高的风险[3]。本文就我市五家医院放射科30名护士展开的放射科护理的护理纠纷分析以及预防对策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将我市五家医院放射科科30名护士纳为观察研究对象。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4.5岁。男性2名,女性28名,中专3名、大专24名,大学本科3名。

1.2 方法

对入选的30名放射科护士进行一年的护理工作观察,以发现存在于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纠纷,进一步对这些护士进行调查考核以发现产生这些护理纠纷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纠纷的预防干预。对干预前后30名护士的专业知识考核通过率、急救技能考核通过率、护理记录合格率、暴力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进行统计,进行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名放射科护士积极配合干预措施,使干预前后30名护士的专业知识考核通过率、急救技能考核通过率分别较干预以前有明显的提高,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6.31、6.23,P<0.05),暴力的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分别较干预以前下降,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χ2=5.31、6.87,P<0.05),见表1。

3 护理纠纷风险因素探索以及预防干预

3.1 放射科患者多、病情复杂

到放射科科看病的患者,疾病类型多较复杂多变,需要医护人员的全面监测,大多数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家属心情急切,使得放射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既要检测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完成放射检查,又要安抚患者的家属,做到良好的医患沟通,得到家属的工作支持,提高疾病诊断率,所以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较高的医疗水平、敏捷的思维、全方位的考虑、快节奏的工作效率,同时又承担较高的风险[4]。放射科护士应该积极配合放射科医师实施人性化护理,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等待环境,由专门的护士引导患者进出、给患者讲解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同时先进的检查设备能给患者安全感,增加患者信心。护理人员给即将接受造影检查的患者会心的微笑、亲切的话语、关爱的眼神和身体上的安抚[5]。了解困扰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分析解决,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患者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注意护理人员的语言修养,保证用平稳,缓和的语气,讨论患者担心的事情,尽量和患者达到共情,得到患者的信任,使得患者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接受造影检查,并积极配合检查技师完成检查[6]。

3.2 护理知识不扎实

放射科科的护士大多数是来自中专或者大专,大学本科生寥寥无几,大多数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很欠缺,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或者临床运用。这导致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基本的小错误,使得放射科医师和护士的工作不能积极有效的配合。应加大对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的系统系培训,从基础到临床,尤其是在放射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同时多参与医师的业务知识的学习,有效运用医护知识,并分阶段地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进行考核,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3.3 护理技能不熟练

患者做放射检查时常常发生过敏等应急事件,故在放射科中常常应到的急救护理技能,可以及时联系麻醉科和急诊科予以帮助。但是在平时的放射科护理工作和学习中,应加强护理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包括急救技能的适用范围、禁忌证、操作要点等,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培训后考核。较好的急救操作技能可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提高救治率,在临床上有积极的实用意义[7]。

3.4 安全意识缺乏

很多在放射科工作的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很多护士不注重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尤其是与医疗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在医疗纠纷中因无法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处于被动地位,成为潜在的护理纠纷风险因素。故应该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学习,树立起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自己是安全的,其次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在工作中要有责任心,争取做到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8]。

3.5 护理管理体制不健全

放射科护理操作程序不完善、风险管理的机制不健全、医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均是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隐患。对于放射科的护理制度应更加重视实际的实施效果,可以达到为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准确判断患者预后工作开辟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综上所述,放射科护理在协助患者明确诊断和判断疗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发现这些护理纠纷,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放射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最终协助医师提高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治疗成功率,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瑞芬,朱明范,管碧.浅谈放射科的护理管理[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0,16(5):4-6.

[2]杨海萍.浅谈护理查对制度在放射科的运用[J].哈尔滨医药,2010,3(14):84-85.

[3]徐和平.浅谈放射科医疗纠纷的成因与防范[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11(01):1301-1302.

[4]翁武华,鄢勇,蒋群.放射科医疗纠纷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6(7):823-824.

[5]王月娟,王云芳,丁春芬.舒适护理在放射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全科医学,2010,21(14):2130-2132.

[6]周华丽.放射科医疗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351-353.

[7]陈志辉.放射科医疗纠纷预防[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1(11):1130-1132.

放射科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初探 篇3

关键词:放射科;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90-02

0引言

医院感染是住院病人、看护和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放射科作为医院的辅助科室,虽不是临床科室,但也是医院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其特点是感染疾病患者、非感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人员和家属混合候诊,相互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若医院放射科感染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相互之间医院内感染。为此,根据我院放射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医院危险因素

1.1检查室

医院放射科设有摄片室、造影室、CT 室、X 线介入治疗室等。为防止 X 线泄漏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检查室一般没有窗户,工作时大门紧闭,以至室内空气不流通,缺乏新鲜空气补充,空气污染容易形成。

1.2仪器、物品污染

放射科每天都有大量患者进行CT、磁共振成像( MR) 、X 线照片检查,这些器械上沾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在患者检查过程中相互间接传播或传播给工作人员,如 X 线摄片盒、胸片架、检查床( 单) 、病员检查时使用的衣服、辐射防护用品等。仪器、物品污染往往容易被忽略,造成长期不断积累传播。

1.3手的污染

医生的手是医院传染最主要的媒介,医生用手接触患者,而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医院感染。

1.4医疗废弃物污染

各种使用后的耗材及各种检验剩余物如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注射器、针头、连接管、棉签及纱布块等,未按照医疗器械垃圾废物分类处理,造成医院污染。尤其最危险、最致命的是外伤及各种检查中的血液及体液污染,可能造成血源性病原体传播。

1..5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知识贫乏

工作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工作人员为了方便,往往不注意个人保护,操作时不戴口罩、帽子,不戴一次性手套,直接触摸患者后,不及时洗手,这种不良习惯普遍存在,使工作人员也成为传播源。加强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内感染控制意识一般医院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重点均放在临床科室,忽视了医技检查科室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虽非临床科室,但每天接诊病患多、病种杂,造成放射科区域空气环境差、致病菌多;检查设备交叉使用,易被污染;同时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差,使放射科存在严重的医院内感染隐患。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医院内感染防控学习、培训,可促进科室人员了解医院内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学习、掌握医院内感染新技术、新知识,有助于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

2完善感染管理

2.1善科室医院内感染相关制度,增大监控力度

寻求医院院感科协助及指导,结合科室及医院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出本科室自己的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并落到实处,随时组织科内检查,开展自我批评,促进提高。

2.2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

可疑烈性传染病患者隔离检查,预防控制交叉感染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组织保洁人员随时进行打扫,清除垃圾,避免细菌滋生;每月定期进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放射科候诊人员多、空间狭小、空气质量差;故放射科检查室及候诊区均应严格禁烟,检查室应随时开窗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并利用下班时间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三氧机或空气消毒机等手段。使用一次性床单,保证每例患者检查时均进行更换,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每天工作结束应采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等手段,定期对检查床面、地面进行消毒。对怀疑有传染病的患者检查后应临时加做空气及物表消毒。对可疑为烈性传染病的患者可采用移动设备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到隔离室检查。

2.3严格执行手卫生

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明显较临床医生差,手卫生执行常不严格。检查者的手可能与多个患者、检查设备及同事发生接触,不注意手卫生,极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放射科应配备相应设备,加强手卫生培训,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在接触患者及可疑污染体后必须进行洗手。患者血液、体液、分泌及排泄物均可能具有传染性,应保持警惕,在有可能接触上述物品时,无论是否存在皮肤或黏膜破损,均应采取防护措施,戴上口罩及手套,同时应意识到戴手套并不能取代洗手。 应意识到注重手卫生及个人防护,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2.4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以及医院之间医院感染质控活动

前瞻性地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非常重要,如抗生素使用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紫外线灯强度监测等。医院应从提高医疗质量考虑,从患者利益出发,添置监测仪器,改换消毒液。医院感染管理的专(兼)职人员要做好领导的参谋,理顺关系,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控制医院内感染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5加强就诊患者的健教宣传及管理

对候检者进行医院内感染教育及管理也是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一大重点。应加大宣传,使大家了解到医院来往人员多、患者多、空气质量差、致病菌多;可实行预约制度,对候检者进行适当分流,避免扎堆等候;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接触检查区域物品,进检查室换鞋,呼吸道疾病患者戴口罩等。由于意识差异,放射科普遍对医院内感染不重视,医院内感染执行较差;所以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好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3结论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难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忽略辅助科室如放射科的管理是一个严重问题,所以应加强辅助科室的管理,尤其是现在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拓展的放射科。我院对放射科的医院感染非常重视,通过分析总结放射科医院感染隐藏的各个危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完善了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因此,消除了感染隐患,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并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翠运,赵虹,高洁冰,等.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5)

[2]王建俭,姜华.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

[3]唐海远. 影响院内感染的常见因素及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

放射科报告 篇4

骨折内固定术后现复查:

段骨折折远端对位对线良好;折处见骨痂生长影及内固定钢板、钢钉影;内固定钢板、钢钉未见明确松动及折断现象;其它:未见异常。

段骨折行石膏外固定术后

原诊段骨折行石膏外固定术后

“现复查:段骨折;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可见外固定石膏托影;软组织未见肿胀;其它:未见异常。骨肿瘤术后改变

原诊骨肿瘤术后现复查:

骨骨质部分缺如;未见明确骨质疏松、破坏及增生现象;软组织正常;其它:未见异常。

关节置换术后改变。

原诊关节置换术后

现复查:置换关节位于关节腔内;未见明确松脱及折断现象;未见明确骨质疏松、破坏;周围软组织见斑片斑点状密度增高钙化影;其他:未见异常。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改变。

原诊脊柱侧弯矫形术后

”现复查:脊柱呈反S形弯曲,见内固定钢板、钢钉影,内固定钢板、钢钉未见明确松脱、折断现象;各椎体、附件、椎间隙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左股骨头缺血坏死截骨内固定术后改变。原诊左股骨头缺血坏死截骨内固定术后

”现复查:左侧股骨头变扁;左侧股骨头见小囊状骨质破坏区,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左侧髋关节关节间隙变窄;左股骨粗隆下方见模糊之密度增高线;折处见骨痂生长影及内固定钢板、钢钉影;内固定钢板、钢钉未见明确松动及折断现象;其它:未见异常。

颈椎病术后。原诊颈椎病术后

“现复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颈5-7椎体见内固定钢板、螺钉影,未见明确松动及折断现象;第5-7椎体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影;颈5/6椎间隙狭窄;其它:未见异常。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原诊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 现复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颈5-7椎体见内固定钢板、螺钉影,未见明确松动及折断现象;第5-7椎体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影;颈5/6椎间隙狭窄;其它:未见异常。第1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内固定术后

原诊第1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内固定术后

现复查:腰椎生理曲线变直,椎列连续;第1腰椎椎体呈前窄后宽楔形变,被压缩约1/5;椎体皮质断裂,以前侧上部明显;右侧腰大肌稍向外突,边缘欠清;见内固定钢板,钢钉影,未见明确松脱、折断现象;与上片(0-00-00)相比,第1腰椎椎体压缩比前明显减小;余椎体、椎间隙、附件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第5腰椎滑脱行钢板内固定术后。

2、腰椎退行性变。

原诊第5腰椎滑脱行钢板内固定术后

”现复查:腰椎生理曲度存在;椎列至骶骨处不连续,第5腰椎以上椎体向前移约0.5cm;见内固定钢板影,未见明确松动及折断现象;腰椎骨质普遍疏松;第3--5腰椎体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影;第5腰椎/第1骶骨椎间隙呈前后等宽状变窄;第5腰椎/ 第1骶骨椎间隙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其他:未见异常。

1、腰4/5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

2、第4、5腰椎退行性变。

原诊腰4/5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

”现复查: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腰4、5椎板部分缺如;腰4、5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腰4/5 椎间隙呈前后等宽,其相应椎体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正常;其它:未见异常。右髋关节退行性变。

右髋关节关节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以股骨头及髋臼外上缘明显;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髋臼及股骨头边缘部见小囊状透光 区,边缘清晰,部分硬分;关节间隙变窄,以内侧及外上侧明显;其它:未见异常。左髋关节退行性变。

左髋关节关节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以股骨头及髋臼外上缘明显;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髋臼及股骨头边缘部见小囊状透光 区,边缘清晰,部分硬分;关节间隙变窄,以内侧及外上侧明显;其它:未见异常。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构成双膝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狭窄,未见明确游离体;周 围软组织未见明确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构成右膝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狭窄,未见明确游离体;周 围软组织未见明确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颈椎固定术后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颈5-7椎体见内固定钢板、螺钉影,未见明确松动及折断现象;第5-7椎体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影;颈5/6椎间隙狭窄;其它:未见异常。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

原诊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

”现复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颈5-7椎体见内固定钢板、螺钉影,未见明确松动及折断现象;第5-7椎体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影;颈5/6椎间隙狭窄;其它:未见异常。第1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内固定术后

原诊第1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内固定术后

现复查:腰椎生理曲线变直,椎列连续;第1腰椎椎体呈前窄后宽楔形变,被压缩约1/5;椎体皮质断裂,以前侧上部明显;右侧腰大肌稍向外突,边缘欠清;见内固定钢板,钢钉影,未见明确松脱、折断现象;与上片(0-00-00)相比,第1腰椎椎体压缩比前明显减小;余椎体、椎间隙、附件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第5腰椎滑脱行钢板内固定术后。

2、腰椎退行性变。

原诊第5腰椎滑脱行钢板内固定术后

”现复查:腰椎生理曲度存在;椎列至骶骨处不连续,第5腰椎以上椎体向前移约0.5cm;见内固定钢板影,未见明确松动及折断现象;腰椎骨质普遍疏松;第3--5腰椎体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影;第5腰椎/第1骶骨椎间隙呈前后等宽状变窄;第5腰椎 /第1骶骨椎间隙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其他:未见异常。

1、腰4/5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

2、第4、5腰椎退行性变。

原诊“腰4/5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

”现复查: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腰4、5椎板部分缺如;腰4、5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腰4/5椎间隙呈前后等宽,其相应椎体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正常;其它:未见异常。右髋关节退行性变。

右髋关节关节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以股骨头及髋臼外上缘明显;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髋臼及股骨头边缘部见小囊状透光 区,边缘清晰,部分硬分;关节间隙变窄,以内侧及外上侧明显;其它:未见异常。左髋关节退行性变。

左髋关节关节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以股骨头及髋臼外上缘明显;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髋臼及股骨头边缘部见小囊状透光 区,边缘清晰,部分硬分;关节间隙变窄,以内侧及外上侧明显;其它:未见异常。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构成双膝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狭窄,未见明确游离体;周 围软组织未见明确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构成右膝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狭窄,未见明确游离体;周 围软组织未见明确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构成左膝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狭窄,未见明确游离体;周 围软组织未见明确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双侧膝关节退行性变。

构成双膝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未见明确狭窄,未见明确游 离体;周围软组织未见明确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右侧膝关节退行性变。

构成右膝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未见明确狭窄,未见明确游 离体;周围软组织未见明确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左膝关节退行性变。

构成左膝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未见明确狭窄,未见明确游 离体;周围软组织未见明确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右足跟骨骨刺。

右跟骨后缘、下缘骨质硬化;下缘见骨刺形成;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左足跟骨骨刺。

左跟骨后缘、下缘骨质硬化;下缘见骨刺形成;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左侧股骨颈骨折。

2、左侧耻骨上支骨折。

3、右侧骶髂关节脱位及骨折。

右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间隙上缘及下缘分别见小骨片,骨盆变形,左侧耻骨支结构不连,左侧股骨颈变短,骨结构紊乱,骨 密度增高。关节对位关系正常。骶尾骨结构未见异常,其余未见特殊。右肩关节前脱位。

右肱骨头向内下移位,肱骨头位于喙突下;其它:未见异常。左肩关节前脱位。

左肱骨头向内下移位,肱骨头位于喙突下;其它:未见异常。右髋关节先天性脱位。

右股骨头向外上方脱出,不位于内下区(Perkin氏方格),申通氏(Shenton)线不连续;股骨头骨骺稍小,不规则;髋臼顶发肓不良,髋臼角加大;其它:未见异常。

左髋关节先天性脱位。左股骨头向外上方脱出,不位于内下区(Perkin氏方格),申通氏(Shenton)线不连续;股骨头骨骺稍小,不规则;髋臼顶发肓不良,髋臼角加大;其它:未见异常。右髋关节后脱位

右股骨头向外上脱出,股骨内收。其它:未见异常。右髋关节前脱位。

右股骨头向内下脱出,股骨外展。其它:未见异常。右髋关节中心脱位

右股骨头通过髋臼底进入盆腔,骨盆内见少许骨碎片;其它:未见异常。左髋关节中心脱位

左股骨头通过髋臼底进入盆腔,骨盆内见少许骨碎片;其它:未见异常。左髋关节后脱位。

左股骨头向外上脱出,股骨内收。其它:未见异常。左髋关节前脱位。

左股骨头向内下脱出,股骨外展。其它:未见异常。

右腕月骨脱位

右腕月骨于正位片:头月骨关节间隙消失;

侧位片:月骨向掌侧移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腕月骨脱位。

左腕月骨于正位片:头月骨关节间隙消失;

侧位片:月骨向掌侧移位;其它:未见异常。右下尺桡关节半脱位。

构成右下尺桡关节之尺骨向下、外稍移位;关节间隙增宽;各骨未见明确骨折;软组织未见肿胀;其它:未见异常。左下尺桡关节半脱位。

构成左下尺桡关节之尺骨向下、外稍移位;关节间隙增宽;各骨未见明确骨折;软组织未见肿胀;其它:未见异常。右肘关节后脱位。

右肘关节之尺桡骨向后移位,且向外稍移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肘关节后脱位

左肘关节之尺桡骨向后移位,且向外稍移位。其它:未见异常。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

颅中窝、颅前窝、颅底及额骨骨质结构增粗,肥大及密度不均增高;见多圆形呈梅花瓣状透亮区,其内散在条索状骨纹和致密 斑点影;右眼眶受压变小,额窦受压消失;鼻中隔受压向左移位,前组筛窦受压模糊;其它:未见明显异常。强直性脊柱炎(早期)

两侧骶髂关节面模糊,毛糙,不规则;关节附近骨质疏松,见斑点状及小囊状骨质破坏区及少许骨质增生硬化影;关节间隙未 见狭窄;软组织未见肿胀;其它:未见异常。两侧致密性髂骨炎。

两侧骶髂关节之髂骨侧见半月状骨质增生密度增高影,以中下部明显;关节间隙未见明确狭窄;软组织未见肿胀;其它:未见 异常。

右肩关节周围炎。

右肩关节组成各骨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冈上肌附着点见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左肩关节周围炎。

左肩关节组成各骨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冈上肌附着点见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左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左侧胫前结节见游离小骨片,大小约0.1x0.2cm;局部骨密度不均,见密度减低区;胫骨结节下方与骨干轻度分离;局部软组织肿胀;其它:未见异常。双手类风湿性关节炎。

左右手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邻近骨质疏松,关节面模糊、不整,见斑点状及小囊状密度减低骨质破坏区;关节间隙 狭窄;以食、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呈半脱位状;各腕骨骨质疏松,边缘不清,见斑点状及小囊状密度减低骨质破坏区;其它: 未见异常。

双手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

左右手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邻近骨质疏松,关节面模糊、不整,见斑点状及小囊状密度减低骨质破坏区;关节间隙 狭窄;各腕骨骨质疏松,边缘不清,见斑点状及小囊状密度减低骨质破坏区;其它:未见异常。左肱骨慢性骨髓炎。

左侧肱骨骨干增粗变形,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上段可见一骨脓腔形成,骨皮质菲薄,可见一透亮骨折线。其它:未见异常。考虑左肘慢性关节炎。

构成左肘关节各骨关节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关节面光整,未见明确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关节间隙狭窄;周围软组织未见明确 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右手类风湿性关节炎。

右手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邻近骨质疏松,关节面模糊、不整,见斑点状及小囊状密度减低骨质破坏区;关节间隙狭 窄;以食、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明显,呈半脱位状;各腕骨骨质疏松,边缘不清,见斑点状及小囊状密度减低骨质破坏区。

痛风性骨关节炎

双足、双手软组织肿胀,靠近小关节处见类圆形小结节影;各小关节周围见大量边缘锐利的小囊状、穿凿样圆形骨缺损,骨缺 损区边缘翘起突出,以第1跖指关节内侧较明显;病灶周围骨质疏松不明显,部分骨破坏边缘致密,伴骨刺形成,区内见密度不均匀的斑点或斑片状高密度影;各末节指骨、趾骨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吸收,部分严重者骨形态改变;各指间关节见不同程度破坏、软骨间隙变窄,关节面不规则,骨端骨硬化。右髌骨粉碎性骨折。

右髌骨粉碎性折断;见稍分离骨碎片影;右膝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髌骨粉碎性骨折。

左髌骨粉碎性折断;见稍分离骨碎片影;左膝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髌骨横断骨折。

右髌骨见一横行骨折线影;折上部髌骨向上移位;右膝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

左髌骨横断骨折。

左髌骨见一横行骨折线影;折上部髌骨向上移位;右膝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Colles骨折。

右桡骨远端折断;折远端向桡背侧稍移位,两折端向掌侧稍成角,下尺桡关节分离,尺骨茎突骨折;右腕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Colles骨折。

左桡骨远端折断;折远端向桡背侧稍移位,两折端向掌侧稍成角,下尺桡关节分离,尺骨茎突骨折;左腕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尺桡骨干双骨折。

右尺桡骨干中1/3段双骨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不良;右腕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尺桡骨干双骨折。

左尺桡骨干中1/3段双骨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不良;左腕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侧Monteggia氏骨折。

右尺骨上1/3段折断;折远端向内后稍移位,桡骨头向前外方移位;两折端向外前稍成角;右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侧Monteggia氏骨折。

左尺骨上1/3段折断;折远端向内后稍移位,桡骨头向前外方移位;两折端向外前稍成角;左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尺骨干单骨折。

右尺骨中下段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不良;右肘、腕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尺骨干单骨折。

左尺骨中下段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不良;左肘、腕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耻骨骨折并耻骨联合分离

左右耻骨上下支折断;折内侧端对位对线尚可;耻骨联合宽约0.6CM;未见左右骶髂关节分离,双髋关节未见脱位;两髂骨及骶骨未见明确骨折;其它:未见异常。右耻骨骨折。

右耻骨上下支折断;折内侧端对位对线尚可;未见耻骨联合及左右骶髂关节分离,双髋关节未见脱位;两髂骨及骶骨未见明确 骨折;其它:未见异常。左耻骨骨折。

左耻骨上下支折断;折内侧端对位对线尚可;未见耻骨联合及左右骶髂关节分离,双髋关节未见脱位;两髂骨及骶骨未见明确 骨折;其它:未见异常。右跟骨粉碎骨折

右跟骨见多条骨折线,折端未见明显移位;右踝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肱骨上段骨骺分离

右肱骨上段骨骺稍分离;余骨未见明确骨折;右肩关节无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肱骨上段骨骺分离

左肱骨上段骨骺稍分离;余骨未见明确骨折;左肩关节无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肱骨外科颈骨折

左肱骨外科颈见一斜形透光骨折线影,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左肩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肱骨外科颈骨折

右肱骨外科颈见一斜形透光骨折线影;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右肩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肱骨髁间骨折

右肱骨髁间见“T或Y”形透光骨折线,骨折线达关节面;肱骨两侧髁稍分离;周围软组织肿胀;其它:未见异常。

左肱骨髁间骨折

左肱骨髁间见“T或Y”形透光骨折线,骨折线达关节面;肱骨两侧髁稍分离;周围软组织肿胀;其它:未见异常。右肱骨髁上青枝骨折

右肱骨髁上骨皮质轻微成角、皱折;侧位:肱骨远端“X”形致密线部分中断、折裂;周围软组织肿胀;右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肱骨髁上青枝骨折

左肱骨髁上骨皮质轻微成角、皱折;侧位:肱骨远端“X”形致密线部分中断、折裂;周围软组织肿胀;左肘关节未见脱位;其他:未见异常。右肱骨髁上屈曲型骨折

右肱骨髁上见一斜行、横行骨折线影;折远端向前移位约1/3,向后稍成角突出;周围软组织肿胀;右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 未见异常。

左肱骨髁上屈曲型骨折。

左肱骨髁上见一斜行、横行骨折线影;折远端向前移位约1/3,向后稍成角突出;周围软组织肿胀;左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 未见异常。

右肱骨髁上伸展型骨折。

右肱骨髁上鹰嘴窝及上方见一由前下至后上骨折线影;折远端向后移位约1/3,向前稍成角突出;周围软组织肿胀;右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肱骨髁上伸展型骨折

左肱骨髁上鹰嘴窝及上方见一由前下至后上骨折线影;折远端向后移位约1/3,向前稍成角突出;周围软组织肿胀;左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肱骨内上髁骨折

右肱骨内上髁折断;内上髁稍分离,边缘不整;周围软组织肿胀;右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肱骨内上髁骨折

左肱骨内上髁折断,内上髁稍分离,边缘不整;周围软组织肿胀;左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肱骨外髁骨骺骨折

右肱骨外髁骨骺稍分离,骨骺形态、大小改变,骨骺边缘不整,见透光骨折影;周围软组织肿胀;右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

右肱骨远端外髁骨骺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

右肱骨远端外髁骨骺分离;侧位:肱骨远侧干骺端向前移位,尺骨切迹向后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其它:未见异常。

左肱骨远端外髁骨骺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

左肱骨远端外髁骨骺分离;侧位:肱骨远侧干骺端向前移位,尺骨切迹向后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其它:未见异常。

右肱骨干骨折

右肱骨干上1/3段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右肩、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肱骨干骨折

左肱骨干上1/3段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左肩、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股骨粗隆间斜型骨折。

右股骨粗隆间斜型折断;骨折远端向外上稍移位,折两端向外稍成角;右髋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股骨粗隆间斜型骨折

左股骨粗隆间斜型折断;骨折远端向外上稍移位,折两端向外稍成角;左髋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股骨粗隆下骨折。

右股骨粗隆下斜型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不佳;右髋关节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左股骨粗隆下骨折

左股骨粗隆下斜型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不佳;左髋关节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右股骨颈骨折

右股骨颈折断;骨折远端向外上稍移位,折两端向外稍成角;右髋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股骨颈骨折

左股骨颈折断;骨折远端向外上稍移位,折两端向外稍成角;左髋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股骨髁间骨折。

右股骨髁间见一呈“T或Y形”透光骨折线影,骨折线达膝关节面;内外髁稍分离;其它:未见异常。左股骨髁间骨折

左股骨髁间见一呈“T或Y形”透光骨折线影,骨折线达膝关节面;内外髁稍分离;其它:未见异常。右侧股骨股骨髁上骨折

右侧股骨股骨髁上横型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右膝关节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左侧股骨股骨髁上骨折

左侧股骨股骨髁上横型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左膝关节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右股骨粉碎性骨折

右股骨粉碎性折断;见稍分离骨碎片,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右膝关节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左股骨粉碎性骨折。

左股骨粉碎性折断;见稍分离骨碎片,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左膝关节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骨盆多发性骨折。

左右耻骨上下支及左右坐骨上下支折断;折内侧端对位对线尚可;未见耻骨联合、左右骶髂关节分离;两髂骨及骶骨未见明确 骨折;双髋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 右胫腓骨上1/3段螺旋形骨折

右胫腓骨上1/3段螺旋形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右踝、膝关节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左胫腓骨上1/3段螺旋形骨折

左胫腓骨上1/3段螺旋形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左踝、膝关节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胫骨平台后缘撕脱性骨折,膝关节后脱位,后交叉韧带损伤

胫骨平台后缘见斑片状撕脱、稍分离骨碎片影;胫腓骨向后移位;其它:未见异常。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膝关节前脱位,前交叉韧带损伤

胫骨髁间棘见斑片状撕脱、稍分离骨碎片影;胫腓骨向前移位;其它:未见异常。右桡骨小头骨折

右桡骨小头下方见横行透亮线;骨皮质不连续;附近有骨碎片;折远端对位对线可;右肘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锁骨骨折

右锁骨外1/3段折断;折外侧段向内下移位,折两端对线尚可;右肩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锁骨骨折

左锁骨外1/3段折断;折外侧段向内下移位,折两端对线尚可;左肩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右手中指近节指骨骨折。

右手中指近节指骨折断;折远端对位对线尚可;右手各关节未见脱位;其它:未见异常。

第1腰椎压缩骨折

腰椎生理曲线以第1腰椎为中心向后突;第腰椎椎体呈楔形被压缩约1/3;椎体皮质断裂,以前侧上部明显,见稍分离骨碎片影;两侧腰大肌稍向外突,边缘欠清;余椎体、椎间隙、附件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左足跟骨粉碎骨折

左足跟骨见多条骨折线;折端未见明显移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足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

左足第5跖骨基底部折断;折远端对线对位尚可;其余各骨骨质结构完整,未见明确脱位;其它:未见异常。左胫骨近端非骨化性纤维瘤。

左胫骨近端偏于外侧见大小约1.8x2.3cm的透亮区,边缘清晰,见硬化边,呈膨胀性生长,右肱骨上段骨囊肿。

右肱骨上段干骺端见一约4.0x3.8cm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周边见增白硬化边缘;病灶位于肱骨外侧部,横向生长稍明显,向外稍膨胀;外侧骨皮质见断裂,向内凹陷;其他:未见异常。左胫骨骨肉瘤。

左侧胫骨干骺端可见斑片状和棉花团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骨干边缘似可见层状骨膜反应;余骨未见明确异常;关节间隙 未见异常。

右股骨下端骨软骨瘤

右股骨下端内侧见一宽基底骨突起;基底部骨皮质及骨小梁与母骨相连续;顶部密度稍低,呈菜花状,并见浓白钙化;病灶呈 背离关节生长;软组织未见肿胀;其它:未见异常。右手第一掌骨内生软骨瘤。

右手第一掌骨体部见类圆形骨破坏区,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晰,其内见点片状密度增高影,见硬化边,内侧骨皮质不连续;余指骨未见骨质增生及破坏;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右股骨下段骨巨细胞瘤

右股骨下端之骨端见多个囊状皂泡样骨质破坏区,病灶以后侧部明显,呈偏侧性生长,边缘无硬化;病灶横径大于纵径,关节

面尚连续;局部骨皮质变薄;未见明确钙化影;软组织未见肿胀;其它:未见异常。内生软骨瘤

左手中指中节指骨体部外侧见类圆形骨破坏区,呈膨胀性生长;其边缘骨皮质膨胀变薄,见一薄层骨质增生硬化现象;其内见 砂粒样密度增高影,内侧骨皮质不连续;余指骨未见骨质增生及破坏;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软骨肉瘤

左侧股骨上段大量骨质破坏,周围团组织肿大明显,其内见多处散在的点环状絮影,以外侧为著,余骨骨质未见异常。

胸1、3、4侧半椎体畸形

正位示脊柱呈反“S”形弯曲;胸1椎体左侧可见一短小的肋骨;胸1椎体右侧变扁,未见椎弓根及右侧肋骨;

颈胸段脊柱略向左侧弯,胸2椎体缺如;第3胸椎变扁,第4胸椎呈左宽右窄楔形变,相应椎间隙变窄,关节面模糊;

3、4胸椎右侧部分融合,仅见一个椎弓根、肋骨,肋骨短小;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生理曲线稍直,椎列连续;颈椎4-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部分突入椎间孔;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狭窄;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其它:未见异常。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生理曲线稍直,椎列连续;颈椎4-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狭窄;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颈椎退行性变

2、第4/

5、5/

6、6/7椎间小关节不稳

侧位示 颈椎生理曲线以第4/

5、5/

6、6/7颈椎间隙为中心向后突成角;颈椎4-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明显正常;其他:未见异常。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第3-7颈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颈椎5/6椎间隙变窄;颈椎5/6椎间隙相应椎 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部分钩椎关节及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变尖;见斑点状、短窄条状、致密项韧带钙化影;其他:未见异常。

颈椎病(椎间孔型)

双侧第4/

5、5/6椎间孔变形、变小,第4--6颈椎体后缘及部分椎间关节突骨质增生突入椎间孔;颈椎4-7 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明显正常;其它:未见异常。第4颈椎椎体不稳

颈椎椎列至第5椎体处不连续,第4以上椎体向前移位约0.3CM;颈椎4-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

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明显正常;其他:未见异常。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各椎体呈“方形椎”;各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见竹节状骨桥形成;各椎弓小关节面模糊、粗糙;双侧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面狭窄,骶髂关节髂骨侧骨质增白、硬化,其内见多个小囊状透亮影;其它:未见异常。

第1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内固定术后 原诊“第1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内固定术后”

现复查:腰椎生理曲线变直;椎列连续;第1腰椎椎体呈楔形被压缩约1/5;椎体皮质断裂,以前侧上部明显;右侧腰大肌稍向外突,边缘欠清;见内固定钢板,钢钉影,未见明确松脱、折断现象;余椎体、椎间隙、附件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第5腰椎滑脱行STB钢板内固定术后。

2、腰椎退行性变

原诊“第5腰椎滑脱行STB钢板内固定术后”现复查:

腰椎生理曲度存在;椎列至骶骨处不连续,第5腰椎以上椎体向前移约0.2cm;见内固定之STB钢板影,未见明确松动及折断现 象;腰椎骨质普遍疏松;第3--5腰椎体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影;第5腰椎/第1骶骨椎间隙呈前后等宽状变窄;第5腰椎/第1 骶骨椎间隙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其他:未见异常。

第8、9胸椎结核。

胸椎生理曲线变直;第8-9胸椎骨质疏松,见斑片点状及不规则骨质破坏区,边缘不清;两椎体呈楔形相嵌状,椎间隙变窄;局部见梭形软组织肿块影,呈弧形向两侧突出,内见斑点状密度增高钙化影;余椎体、椎间隙、附件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第4、5腰椎退行性变。

2、未除外腰4/5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腰4、5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腰4/5椎间隙呈前后等宽变窄,其相应椎体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腰4、5椎轻度骨质增生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第4-5腰椎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余椎体、附件及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腰椎退行性变

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各椎体缘均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各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各椎间隙未见狭窄;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骨质疏松;各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腰椎4/5椎间隙变窄;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腰椎4/

5、腰5/骶1椎间小关节骨质增生、增白,关节间隙变窄;前纵韧带见斑片状,短小条状密度增高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1、第4、5腰椎退行性变。

2、腰4/5椎间盘病损

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腰4、5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腰4/5椎间隙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腰椎退行性变。

2、腰5/骶1椎间盘病损。

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腰5/骶1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腰5/骶1椎间隙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腰椎退行性变伴腰4/5椎间盘突出 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各椎体缘均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腰4椎体后下角上翘;各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腰4/5椎间隙呈前后等宽状狭窄,其相应椎体面见骨质增生硬化影;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腰椎多发压缩骨折。

2、腰椎退行性变。

3、腰椎骨质疏松。

腰椎生理曲度稍直;椎列连续;各椎体骨质密度减低,骨纹理稀疏,多个椎体呈楔形变;各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 增生影;其它:未见异常。第5腰椎峡部裂

腰椎双斜位:腰椎生理曲度存在,椎列连续,各椎体边缘骨质变尖,无骨质破坏,各椎间隙不窄,第5 腰椎双侧椎弓峡部各见一透光线条状影,似“狗带项圈征”;其它:未见异常。

第5腰椎峡部骨不连,腰5椎体向前Ⅰ度滑脱

侧位示第5腰椎椎弓见一透光线条状影;腰5/骶1椎间隙变窄,腰5椎体向前滑脱约 0.3cm,(约移1/4); 其它:未见异常。腰椎骶化

第五腰椎横突肥大,右侧与骶骨形成假关节;其余椎体骨质结构完整,未见明确增生及破坏;椎间隙正常;其它:未见异常。

1、第5腰椎滑脱。

2、腰椎退行性变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至骶骨处不连续,第5腰椎以上椎体向前移约0.5cm;3--5腰椎体缘见唇刺状骨质增生影;第 5腰椎/第1骶骨椎间隙呈前后等宽状变窄;第5腰椎/第1骶骨椎间隙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其他:未见异常。

第12胸椎压缩骨折

胸椎生理曲线以第12胸椎为中心向后突;第12胸椎椎体呈楔形被压缩约1/3;椎体皮质断裂,以前侧上部明显,见稍分离骨碎片影;两侧腰大肌稍向外突,边缘欠清;余椎体、椎间隙、附件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第1腰椎压缩骨折

放射科各项制度 篇5

1、实行院长领导下的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各级管理,制定各岗位的工作制度,加强医德教育,确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提高诊疗质量。

2、科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和安静。各级人员在工作时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和胸牌。在手术诊疗时,应按无菌手术要求进行操作。

3、各种X线检查均须由经管医师详细填写影像诊疗申请单,经登记编号后,方可检查。急诊患者随到随检。特殊造影检查均应事先预约。

4、推行放射诊断的全面质量管理(QA),执行影像诊疗规程。重危患者必须由经治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检查完毕,等观察照片合格后,方嘱患者离开。

5、每天集体读片与评片,解决疑难病例的诊疗及评定照片质量优劣,诊疗报告应由医师以上人员复核后发出。

6、定期对手术或临床证实的病例进行随访,评定诊断符合率。同时,应对漏诊、误诊病例进行集体讨论,不断总结提高。

7、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逐一登记和统计,资料妥善保管,归档存放。

8、具有医疗、教学、科研价值的病例,必须取得完整可靠的资料,并妥善保管。

9、专人负责设备、仪器、物资和药品的领取、保管及账册注销工作。

10、医技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合理安排休假。严禁在科内吸烟。

11、严格遵守上下班工作制度,不得迟到、早退,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放射科急诊工作制度

1、各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在影像诊疗申请单上签注“急”字,申请目的及检查部位均应填写明确,并注明患者住址或电话号码。

2、检查时,必须强调安全、快速、细心、谨慎,及时签发诊疗报告。

3、重危患者应由经治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4、遇有疑难诊疗问题,应请上级医师指导处理。

5、急诊患者做完检查后,胶片应及时发出并同时向患者做出解释,并告知其流程,次日由医师以上人员对科内留档资料仔细复核后发出诊疗报告。

放射科值班、交接班制度

1、非办公时间和节假日,均应安排听/值班人员。

2、听/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3、听/值班人员应检查科室范围内的门、窗、水、暖、电和煤气,保证科内安全。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重大事件及时汇报,并记好值班日志。

放射科查对制度

1、接收放射科诊疗申请单时,要查对填写是否符合规范;查对初步诊断、部位与检查目的是否相符;查对交费手续是否完备。

2、技术人员照片和医师进行诊疗及签发报告等各环节均需查对片号、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别、住院号(门诊号)、检查部位和目的,防止差错。

3、在诊疗过程中,应查对造影剂及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查造影剂及药物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查患者有无碘及其他药物过敏史;查使用药物有无配伍禁忌。使用大剂量造影剂或危重病例术前,应查安全急救措施是否完备,并注意术后反应。

放射科透视检查规则

X线机所使用的透视电流、电压。

1、透视检查前,值班医师应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并调节好

2、透视前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检查完毕,应认真书写诊断报告。

3、透视中,检查要细心,诊断要谨慎,发现疑难问题或微小病变观察不清时,应确定部位,再进一步摂片检查。

4、急诊、重危病例随到随诊。对年迈、体弱、病重患者进行透视时,应有陪同人员协助扶持。

5、对已知法定传染病的患者透视后,应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放射科读片及报告书写制度

进行讨论和示教,以便集思广益,提高诊疗质量。

1、每日集体读片,应由当班医师选出疑难病例和典型病例

2、读片应密切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资料进行充分讨论,遇有疑难问题时,可协同超声和各有关科室会诊解决。

3、诊疗报告必须逐项填写,字迹清楚,描述和分析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作出诊断或提出参考意见。报告医师应签全名,并由医师以上人员负责复审。

4、诊疗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发出,遇有特殊情况,应向患者说明原因。

放射科评片制度

1、评片的目的是运用质量检测的手段对差片和废片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加强照片质量控制(QC),不断改进技术工作,提高优片率,减少重摂片,降低患者X线辐射剂量。

2、应定期在科主任或主管技师主持下,由各级技术人员参加,对照片质量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将废片和重摂片登记在案,并对差片提出改进意见。

3、评片标准详见质量管理(QA)。

4、定期统计公布评片质量结果,对优片率高者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差片率高者应令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放射科DR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机器开、关机操作规程。

2、IP板曝光后及时打号、扫描。

3、按照直方图调整图像对比度、黑化度、清晰度等,保存后传输图像。

4、选择相机、合适的模板及胶片尺寸,进行图像打印。

5、不许更改计算机设置,不许删除计算机内应用程序,不许在计算机内安装软件。

放射科资料登记制度

1、任何诊疗申请单必须办妥手续,如批价、缴费、登记后,方可进行检查。初诊患者应依次序编排新号;复诊患者要查找老号,同时取出初诊资料,供诊疗参考。

2、各项特殊造影检查应发给预约单,向患者交待诊疗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住院患者优先预约。

3、及时送发诊疗报告,并注意信息核对。

4、按月做好各项工作量的统计工作。

5、非本科室人员不得进入登记室或资料库自行调取资料。

放射科补印照片及报告制度

1、补印照片及报告者,需本人有效证件(如身份证、户口本等)办理补印手续。

2、别人代办者应持有照片者本人授权委托书和代办者有效证件(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3、缴纳胶片成本费。

4、将照片IP号、姓名、性别、年龄、摂片部位、补印时间、有效证件号码等如实登记,补印报告需在报告上注明“某年某月某日补”字样。

5、办理者签名。

6、由当日登记人员负责办理手续。

放射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在计划购买设备前,科主任及仪器设备的主管人员应充分考虑科室医疗的发展需要,做好调研、论证工作。

2、全科医疗设备、仪器、手术器械等均由科主任委派专人负责统一请领、报损、销账事务及保管总账册和分户账册。

3、科内仪器设备应统一建立分户账卡,做到帐帐、帐物、帐卡相符。

4、大型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从仪器到货、安装、调试以及验收等过程,都应安排专人到场,协助设备管理部门工作,熟悉仪器的安装过程及操作规程。建立《机器设备使用情况》记录本,要有详细的使用、故障、修理更换元器件品种及数量、线路改动等情况记录。

5、大型设备的账卡和档案资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员变动时,要认真办理清点移交,做到账卡与物核对无误,账卡不得涂改或遗失。

6、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还本能力等问题,应由专人在负责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的同时,做好仪器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充分发挥仪器的有效使用期的效益,尽可能做到用最小的投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对使用已到寿命、性能指标明显下降且无法修复的仪器,应遵守医疗设备的报废制度,使用科室应及时填写“仪器设备报废调剂审批表”,办理申请报废手续。

放射科防护保健制度

1、各室机房设置位置要合理,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安全。要有足够的面积和高度,周围墙壁、门窗均应达到防护标准。

2、各类X线机透视及照片的最高照射条件应在安全使用范围之内。

3、在每次检修时,更换与防护有关的零部件后,应请有关防护监测机构再次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应尽量减少受检者的X线照射,避免重复检查,对非受检部位应加强防护。儿童、孕妇及妇女月经期间尤应重视,必须接受检查时,应尽量减少下腹部接受不必要的照射剂量。除重危患者外,检查室内应减少陪人或尽量缩短陪伴时间。

5、必须配备受检防护用品,如腰系防护巾、防护三角等。

6、放射科候诊处应达到防护要求。患者一般不得在机房内候诊。

7、在摂片时,必须要有封顶的防护铅垒,不宜用铅屏风代替。

8、对刚开始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必须到有关防护机构进行体格检查及防护知识培训,两者合格后,领取放射工作人员证书,方能参加放射专业工作。凡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9、医护人员接触X线时,必须戴铅眼镜、铅手套、铅帽及铅围裙等防护用品,并佩戴个人辐射线剂量计。

10、医、技、护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保健假和营养津贴。休假期间严格避免再接受x线照射。

11、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在妊娠的最初4个

月,应避免直接接触放射线工作。

放射科消毒隔离、清洁卫生制度

1、各诊疗室定期消毒。在法定传染病患者诊疗后,所用器械物品、诊疗台均应严格消毒,房间通风或用紫外线照射。

2、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为防止交叉感染,提倡使用一次性诊疗用品(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口杯、一次性造影导管等)。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做到一人一份,使用后要彻底清洗消毒。

4、机房内必须干燥通风,尽量采用干式清扫,或使用吸尘器。机器受潮后必须经干燥处理后方可使用。

放射科医师职责 篇6

1、放射科科长职责

2、放射科医师职责

3、放射科技师职责

4、放射科人员职责

5、X线诊断报告岗位职责

6、夜班值班人员职责

一、在中心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预防、行政工作管理。

二、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定期总结汇报。

三、根据本科任务就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四、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透照质量。

五、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六、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奖、惩的意见。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七、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科内业务学习,搞好继续教育、进修、学习人员的培训。

八、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

九、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十、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

十一、完成各项统计工作。

一、在科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阅片,审签诊断报告单。

三、积极参加随访工作。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放射科技师职责

一、在科长和放射医师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投照工作,参加较复杂的技术操作。

三、负责本科机器的安装、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

四、负责机器附件、药品、胶片等物品的请领、保管及登记统计工作。

五、积极参加技术创新和科研工作。

放射科人员职责

一、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二、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三、准确掌握各室X线机的使用常规,并按其常规使用机器。

四、带好各室实习、进修人员。

五、不准与病人争执,不准推诿病人。

六、摄影室要保持整齐,机器清洁。

七、摄片者认真负责,保持废片率在国家标准以下,提高摄片中的甲级率。

八、负责激光像机的使用、保养、胶片保管和更换。

九、造影工作人员要认真按无菌操作,杜绝感染的发生。

十、工作人员下班前搞好室内卫生,保持清洁、物归原处,认真交接班。

X线诊断报告岗位职责

一、严格遵守科内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不脱岗。

二、保持好室内地面及桌面卫生,给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每天评片报告与造影报告按规定时间发放,书写报告字迹要清晰,诊断要明确,并坚持四对(对姓名、性别、片号、科别)遇有疑难病例,须请上级医师会诊后方可发报告。

四、发完报告将其登记,送至登记室入档,并进行签字,防止丢片、丢袋,各负其责。

五、急症报告半小时发报告。

六、重要病人按急症报告。

七、如需做其它检查,可直接开各类申请单给病人提供方便。

八、指导进修及实习医师,做到言传身教。

夜班值班人员职责

一、负责检查全科所有门窗关闭情况,并作记录和定期向主管人员汇报。

二、负责检查全科供水、供电设备的关闭情况,如发现处臵不当应及时作相应处理,否则应追究值班人员责任。

三、负责检查全科有导致火灾的因素,如发现应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四、负责保管好公用钥匙,不得遗失,否则追究责任,并按其情节和具体情况予以恰当处分。

五、值班人员不得在值班室聚众饮酒、打扑克及一些不健康的娱乐活动。

六、值班人员不得擅离职守,有事外出必须向科主任请假,并按规定交好班后,方可离去。

七、值班人员应保持值班室的被褥整洁和搞好室内卫生。

PACS在放射科的应用和探讨 篇7

1材料与方法

1.1硬件设备PACS的服务器采用Dell(TM)PowerEdge(TM)R710,处理器为英特尔(R)至强(R)E5620 2.4GHZ,两块、4个多功能千兆以太网卡,300GB 10K RPM 6Gbps SAS 2.5英寸热插硬盘,PERC H200集成RAID控制器,,图像显视器采用酷睿2M专业双屏诊断工作站4套、专业三屏诊断工作站2套、登记打印胶片的工作站4套,用于读片的60英寸液晶显视屏1套,用于打印报告的佳能打印机2套。存储用大容量硬盘阵列在线式保存和DVD光盘的离线保存。目的数据在线式保存约3年.

1.2软件Windows(R)Server操作系统,以及适用于PowerEdge(TM)R710服务器的各类软件。

1.3图像的标准化传输协议DICO3.0(Ditig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Medicine 1993推出的医学影像设备的国际标准通讯协议)

1.4纳入PACS网络的DICO3.0标准接口的影像设备及其设备每日检查产生的数据量列表1。

1.6主要工作流程;患者第一次到医院就诊时在门诊,或急诊建立信息卡,录入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民族、籍贯、常住地址、联系方式等,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门诊号,并将患者的基本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相关科室,临床医生在开具相应的电子申请单,同时计算机上为患者建立电子病历,患者持信息卡到放射科登记,放射科的技师根据到检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检查,放射科医生在阅片工作站阅片并书写诊断报告,报告内容自动嵌入电子病历,临床医生就快速准确地得到全部诊断信息。

2结果

我科使用PACS的半年多以来,实现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传输、归档、诊断报告和打印等PACS模式下的工作流程。

(1)我科使用PACS前后的工作情况比较(见表2)。

(2)使用PACS后对科室的影响

●提高了医生和技师的工作效率。当患者检查完毕后,图像传递到PACS服务器给医生阅片终端上,在显示器进行阅片,用报告模板进行报告撰写显著的缩短了出报告的时间。

●改变放射科的工作模式,由于PACS可以在影像科内的信息资料可以互相调用,在阅片和发报告时可以很方便地对不同的设备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判断,对疾病进行诊断,协助医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性。以避免由于信息局限而造成的医疗诊断的片面性。

●改变了科内对人力和设备资源的管理。该系统的具有的统计功能方便了科内设备和人员的管理和统计,可以知道整个系统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人员的工作。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改变了科内的工作量的统计管理。系统记录了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质量。每个岗位的职责,便于落实奖励和惩罚。同时也便于对科内的各设备的经济情况进行核算。

3讨论

患者到放射科做检查的过程一般是从登记、候诊、检查和报告的领取而结束。其中每一环节的怠慢都会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影响。我科使用PACS后,工作的流程变革带来的优势非常显著。如患者在登记检查时,RIS可凭就诊卡直接从HIS提取患者的信息送到RIS界面,无需打字输入避免了信息输入的错误。并自动生成一个检查号,提交给各检查室进行检查。检查设备通过Worklist模块,可与RIS共享患者信息并通过Worklist模块直接从登记台中获取患者的信息,技师不用再重新输入而是直接从列表中选择患者的部位后就可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就自动把图像传到PACS供医生阅片并书写诊断报告。

在报告的发出上,由于PACS可以把CT、MRI、DR和数字胃肠机等的图像信息资料实现共享,医生可在科内的任何工作站上提取患者的资料。同时利用PACS的强大功能,采用不同的窗宽、窗位,对同一患者不同的部位观察。如对兴趣区测量、图像的反相、旋转、缩放功能、放大镜功能、DICOM图像格式的转、动态图像的回放、排版打印等。对图像进行详细的软阅片并作出诊断报告。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改善了医患关系。

图像保存原来也是放射科的一个难题,现将图像信息用数据无损地保存在数据库中,有利于资料的搜索、查询、教学、科研和远程会诊,并为临床科室积累大量的资料。同时也节省了保存的空间,减少了人力资源及胶片等的成本支出,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由于PACS的使用,减少了手工操作等人为因素,加快了从登记,检查,诊断,报告等流程,不仅提高了放射科医师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为临床科室服务的效率。另外由于医师发的报告都是电脑模板改写,格式统一,内容固定。结束了过去手写报告不规范、字迹不清、他人难以看懂的尴尬局面。整洁,美观的报告也提升了医院和科室的形象。PACS系统有着较多的管理功能,记录了影像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使过去的难以量化的指标变得更清晰明朗。同时可以查看当天的工作量和各种统计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各种指标和决策。

但PACS也存在着一些的不足,如备份单一,有时存在系统不稳定,传输速度慢,数据传输丢失等现象。这些现象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的完善,但不会影响PACS在医疗系统上的广泛应用。

总之,PACS的意义不仅仅数字化本身,而在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从根本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竞争力。由于PACS是一门新的技术,他包含了医学图像、计算机、网络等知识,这就要求放射科内的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促进PACS的顺利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PACS在放射科的应用。方法:将放射科的数字化影像建立PACS,并将使用PACS前后的工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应用PACS后,工作的流程得到了优化,缩短了报告的发出时间。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科室的管理得到了加强。结论:应用PACS后,提高了放射科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了成本,规范了科内的管理。

关键词:PACS,放射科,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曰增.PACS:数字化、无胶片化影像新纪元[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6):478-480.

[2]王秋良,于宏伟.PACS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105-106.

[3]原为民,冯卫华,徐文坚等。PACS/RIS系统在放射科工作流程优化的作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709-1710.

[4]杨晓慧,郑国芳,郭兴华.PACS对医学影像质量的控制与影响[J]临床工程.2010,25(11)P88-89.

[5]陈为军,催现成,金正印.综合医院PACS的实施与放射科的发展[J]医疗设备信息,2007(11):70-71

放射科 篇8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成本核算;考核;效益分析

一、成本效益管理法概念及原则

成本效益管理法中,遵循配置原则、经济原则、实用原则和效率原则。其管理原则强调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规模、承担的功能、提供的服务量、服务范围、技术力量、人员配备来考虑配置必需的医疗设备,以满足医疗、科研、教学的需要。

二、实行放射影像设备的折旧成本效益核算

1.为了提高放射科员工积极性、成本意识和责任感,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设备使用率,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科室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放射科室医学影像设备实行有偿使用,成本折旧,纳入科室成本核算。

2.采用年限平均法,该法又称直线法,其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

3.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根据1998年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财社字[1998]148号)中医院专用设备的折旧年限参考建议,结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每台设备实际工作量情况,对放射影像设备折旧年限定为:折旧年限为6年的有CT、DR、MR、胃肠机;折旧年限为8年的有C臂血管介入机、乳腺钼靶机。

三、实行放射影像设备维修保养成本效益核算

1.对于放射影像重点设备及使用率高的高精设备,科室每年一般会购买保修(如CT、MR、DR等)。技术维修采取内部计费方式,所收费用以成本形式计入科室支出。技术维修费用的构成:综合维修费=零配件费+耗材费+专用维修设备费+运输劳务费+技术服务费。

2.对于许多设备的小故障或软故障,科室技术员通过咨询工程师或自学排除故障,为医院科室节约大量维修费用。

从表中可知,通过对放射影像科影像设备成本效益管理,提高职工成本意识,增加员工责任感,2012年为医院节约维修费11.4万元。

四、放射科影像设备的教学、科研业绩考核

1.大型医院特别是高校附属医院,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要顺利完成这些任务,需依靠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医疗设备。

2.由于教学科研业绩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结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是高校附属医院的特点,通过对教学科研的考核,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按照科研项目、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按科研积分给予奖励。鼓励职工参与教学和科研。

五、放射影像设备成本效益分析

1.通过成本效益管理,使维修合同成本大大降低,2012年医院购买大型影像设备全额保修合同仅CT和MR,在签订MR维保合同时,还要求公司免费移机一次,为2013年放射科搬家MR移机节约了近20万元,另根据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放射影像设备使用具体情况,血管介入机、DR及乳腺钼靶机、胃肠机2012年均未购买维保合同,为医院节约50余万元,合计节省资金70多万元。

2.未购买维修合同的影像设备,在维修保养方面由于实行成本效益核算,加强管理,科内控制度完善,责任心和成本意识增强。

3.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作为高校附属医院,完成各项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教学科研任务顺利完成任务。

总之,我们通过对放射科影像设备应用成本效益管理法的实施,使放射科整体影像设备的确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20.

上一篇:英文歌曲与中学英语教学下一篇:党员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