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研看政治复习
考研政治过线容易高分难,这是很多考研过来人的共识,为什么?第一,考研政治是用汉字写成的,只要是认识汉字再稍稍用功,糊弄个及格还是问题不大的------政治毕竟不是英语,需要下大工夫去学习,我们是中国人,现实中的很多政治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你是一个不怎么讨厌政治的人,国家的大政方针在考研中是有所体现的,但是凭着平时的积累,再稍稍用一点精力去看看书,就能过关;但是要想获得高分(或者75分以上)就比较困难了,这说明说你必须掌握并正确解决75%以上的问题才能得此高分),就是说你的对错比是3:1,没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达到这个要求是有困难的,因为50分的对错比是1:1,这说明要想多得25分需提高两倍的答对的几率-------这是很困难的。所以说,成绩的提高是越来越困难,这就应了一句古话:百里之程九十半。
怎样才能取得政治高分?在学习方法上应注意些什么?
第一,要注意积累,因为政治知识点很多,20的大纲有540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理解并能运用是很困难的,需要慢慢的积累,要发扬小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点点的学习和掌握,才能聚沙成塔。
第二,要注意政治的知识结构。政治的所有知识点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体系的`,需要你在积累的过程汇总注意把它们连城框架,把每个知识点囊括在这个知识体系中,在回答问题时你就能够举一反三,左右逢源。形成知识体系还有另一好处就是你能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从更深层次上了解知识的脉络合格章节的逻辑结构和逻辑顺序、区分和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同时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渗透,年的考研真题中已经出现了各科知识点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现象,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出题导向。
第三,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知识点会更省力。政治问题尤其是是哲学部分有些问题是很抽象和艰涩的,需要你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死记硬背有小但不能灵活运用,还会令人产生疲惫感和挫折感,非常不利于后面的学习。所以我建议对症不感兴趣和没有哲学基础的学生最好先看看教材在,在初步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背诵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当你所理解和背诵的知识点多了,你对哲学理解就会发生质变,会更有利于你的政治学习。
第四。勤于实践。这里所说的实践不是指生活中的实践,而是指考研试题的练习。经过适量的考研政治练习题的训练,慢慢总结经验教训,你的应试能力会慢慢提高。
综上所述,考研政治的高分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你很多精力和时间的付出。
大学网才研频道。
2012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40题材料简洁精练、设问指向明确、基础与能力并重,应该是一道考生能得高分的题目。但从阅卷反馈的信息看,得分却低得惊人:此题两个设问,每问各为10分,但第1问全省平均得分才2分多一点,第2问也只有3分多一点。高分有高分的理由,低分有低分的原因。笔者认为,此题的低得分率,反映出了考生平时备考复习特别是基础知识复习中的种种误区,仔细分析,必能给我们今后的备考复习以莫大的启示。
为便于分析,先把试题抄录于下:
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10分)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0分)
参考答案:
(1) (1)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与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W村开展的“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为村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3) “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具有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特点,自评自荐、互评互荐方式促进了村民自省自律,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2)W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在新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创业经历是“一碑两谱五星”文化活动的源泉;他们发展经济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们通过收集、整理、评荐、比学等方式直接创造了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精神财富。
一、识记和理解结合,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
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在“死记硬背”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或者说是两个极端。
一种是全盘否定,认为“死记硬背”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政治学习只要理解即可。其实,新课程并不否定“记”和“背”的重要性,新课程批判和反对的仅仅是“死”和“硬”。
我们仔细分析并把第1问的答案还原到课本上,不难发现本题就是考查了课本上“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2)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3) 等几处知识。若考生在复习中不重视对这些知识的识记,在考场中如何能运用这些“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呢?退一步讲,即使考生对这些知识理解了,但在考场上,还要求能用文字表述出来,如果不重视必要的识记,考生在考场上就不能很快地将知识再现出来,只能自己组织语言。这样往往是用一句政治学科术语就能表明的意思,自己却写了三句还不够明确,宝贵的考试时间就在“遣词造句”中流逝了。
与第一种不良倾向相反,在“死记硬背”问题上存在着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认为“背诵万能”。一些学生认为,政治复习就是背课本,于是埋头苦背,最后陷入“死记硬背”误区而不可自拔。
分析第2问,其答案基本上源自课本原话:“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4) 因为答案就在课本上,所以很多考生把本题的失分归结为“没有记牢”。其实这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记牢固然好,但问题是:我们能把课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记牢吗?都记牢以后,真的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因此,本题失分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记牢,而在于有没有在复习中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知识点的主干知识有三句话:“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多考生虽把这三句话背得滚瓜烂熟,但高考中却仍得不到高分,原因就在于只会死记,不去理解,也不会分析。我们在高考复习中,除了要记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个观点外,还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呢?进而我们就能抓住“源泉”“物质条件”和“直接创造”这三个关键词。如果抓住了这三个关键词,那么这道题就很容易解答了。
因此,考生在备考复习中,一方面要走出“理解即可”的误区,该记的必须记,该背的还是要背。其实,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需要我们去理解,但也需要我们能识记并能准确快速地进行表达。另一方面,还须走出“背诵万能”的误区。我们确实需要记忆一些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但更需要在记忆的过程中多思考、多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总之,要搞好学习,也包括学好政治,一定要把记忆与理解结合起来,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巩固记忆。
二、广度和深度并重,走出“浅尝辄止”的误区
不少考生在政治复习中,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这也是导致本题得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横向上,不少考生复习中不善于前后联系,整合不够,知识的掌握上陷于孤立、流于零碎,广度不够。
以第1问为例,很多考生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可能也是复习过的,但在答题时却丢三落四、失分严重。为什么明明知道的知识,在考试时却答不上去、徒留遗憾?我想,主要原因可能就是考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没能很好地构建起知识体系。如果在备考复习时,考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以及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等知识的关系的清晰框架,那么在答题过程中只要根据要求在“有关知识”中进行选取就行了,不至于出现大的失分。
二是纵向上,不少考生学习中不善于刨根问底、分析不够,知识的掌握上停于表面、流于肤浅,深度不够。
以第2问为例,很多考生在复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知识点时,仅仅满足于知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为止,而缺少更进一步的对“为什么”的追问和思考。如果考生有深入钻研教材的习惯,在复习中思考过“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个问题,我想这个题目想不得高分都难。
我们在平常的学习和备考复习过程中,确实需要对基础知识作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无论纵向还是横向,有时候,只要更进一步,哪怕是极小的一步,就会使我们自己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而迈出这一步,可能只需要我们平常在看书复习的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而已。
三、课本和教辅兼顾,走出“舍本逐末”的误区
现在的教辅出版业很发达,教辅市场上林林总总的高考辅导用书令人眼花缭乱。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很多学生养成了依赖教辅用书的习惯,而忽视了对教材的研读。本题第2问得分之低,与很多学生重教辅轻课本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应该不无关系。
与课本相比,高考政治教辅用书有它的优势:经过了对课本的梳理和分析,留下了教材的核心和主干知识,删去了大量的具体信息,学生读起来似乎更简单、更明确。但是,其中有两个问题绝不能忽视:一是教辅用书是对教材的梳理和解读,本身不可能涵盖教材的全部内容,那些被教辅用书排除在外的内容怎么办?二是编者对教材的理解是不是完全正确、到位?如有偏差,那又该怎么办?就现实而言,毕竟只有教材才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事实上,很多教辅书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点,都只罗列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个层面为止,而没有涉及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个问题。若考生在备考中依赖这类教辅书而忽视课本,这个题目自然就很难得高分了。
在高考备考复习中,一定要处理好课本和教辅用书的关系。教辅用书毕竟是经过别人咀嚼的东西,虽然读起来轻松,但肯定已丢失了课本的原汁原味。我认为,教辅用书就像味精,味道再好,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食”,否则肯定会“营养不良”。只有课本才是政治学习和备考复习的“主食”。至于如何读好政治课本,笔者曾写过《开卷有益看书有“道”———谈高考政治复习之看书方法》一文(发表于《试题与研究》杂志2008年第7期上),提出了政治复习看书过程中应处理好六对关系:“‘零’与‘整’的关系———零整互化,点面结合”“‘看’与‘想’的关系———边看边想,融会贯通”“‘前’与‘后’的关系———瞻前顾后,举一反三”“‘内’与‘外’的关系———外引内联,学以致用”“‘记’与‘忆’的关系———先记后忆,以忆促记”“‘看’与‘翻’的关系———看翻结合,相得益彰”。该文具体可参见本人教育博客———政治精品屋(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sqsbmh),这里不再重复。
四、看书和做练习互补,走出“顾此失彼”的误区
看书和做练习,是政治备考复习的两种基本方式。但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很多考生习惯于做练习,而不会自觉地把看书也当做一种作业。事实上,日常的练习和试卷往往存在着知识考查上的不平衡性,即有些考点经常考,而有些考点却很少涉及。本题第2问虽直接考查课本知识,但这个考点平常的练习中基本没有涉及,所以成了高考复习中的盲点,一旦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得分自然不会很高。
就复习的全面性而言,做练习毕竟只是知识点上的击破,只有看书才有可能扫除知识面上的盲点和漏洞。因此,高考复习中必须处理好看书和做练习的关系。一方面,除了做练习,学生必须要把看书当做备考复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改变重练习轻看书的倾向。另一方面,在做练习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练习对看书的检查和引导作用:首先是要改变做练习与看书相脱离的做法,认识到练习是一种检查和评估看书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做题,能够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其次是特别要发挥练习对看书的引导作用,以题目为载体,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通过做一题,带动课本其他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还是以这道高考题为例。其中第1问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考生在做了这个题目之后,可以转变知识限定,把“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换成“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这样就把《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的内容也复习进去了;再如第2问,涉及的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一知识,那我们可以由此及彼,也复习一下“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两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这样的练习,既发挥了练习对看书的检查作用,也发挥了其对看书的引导作用,一箭双雕,有效地实现了看书和做练习的互补作用。
总之,我们在高考备考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努力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浅尝辄止”的误区、“舍本逐末”的误区、“顾此失彼”的误区,坚持识记和理解结合、广度和深度并重、课本和教辅兼顾、看书和做练习互补。这正是这道高考试题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人教版《文化生活》2008年4月第3版, 第105页。
[2]人教版《文化生活》2008年4月第3版, 第106页。
[3]人教版《文化生活》2008年4月第3版, 第108页。
2012年新课标高考38题是一道学生按理能得分的题,但从高考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答的不理想,得分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平时备考复习特别是基础知识复习中存在种种误区,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我们明年的高考备考以很大的启示。
一、识记和理解结合,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
2012新课标38题第一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14分)
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提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在“死记硬背“”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或者说是两个极端。一种是全盘否定,认为“死记硬背”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政治学习只要理解即可。其实,新课标并不否认“记”和“背”的重要性,新课标批判和反对的仅仅是“死”和“硬。我们仔细分析并把第一问的答案还原到课本上,不难发现本题就是考查了课本上教材61页“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答案基本上就是教材的。若我们在复习中不重视对这些知识的识记,在考场中如何能运用这些“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呢?退一万步讲,即使你对这些知识理解了,但在考场里,还要你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果不重视必要的识记,你在考场里就不能很快地再现出来,只能自己组织语言,往往是用一句术语就能表明的意思,你自己却写了三四句还不够明确,宝贵的时间就在你的“遣词造句”中流逝了。
与第一种错误倾向相反,在“死记硬背”问题上存在着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背诵万能”。很多学生认为,政治复习不就是背背课本就行了吗,于是埋头苦背,最后陷入“死记硬背”而不可自拔。分析第二问,其答案基本上源自课本原话,因为答案就在课本上,所以很多学生把本题的失分归结为“没有记牢”,其实这也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记牢”固然好,但问题是:我们能把课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记牢”吗?都记牢以后,真的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因此,本题失分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记牢”而在于有没有在复习中去“理解”。教材在讲“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简单讲就是“提高两个比重、两个提低、建立两种机制”备考复习中要记得只是这三句话。很多考生虽把这三句话背的滚瓜烂熟,但高考复习中,除了要“记牢”,更重要的是要会灵活运用,你要知道材料在讲什么,结合材料有针对性的答题,千万不能离开材料,只是简单的把教材观点堆砌。因此高考复习该记的要记,该背的还是要背。其实,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需要我们去理解,但也需要我们能识记并能准确快速地进行表达。更何况,记忆能力是作为人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任何学习都离不了的,政治学习也是一样。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走出“背诵万能”的误区。我们确实需要记忆一些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但更需要在记忆的过程中多思考、多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总之,要搞好学习,也包括学好政治,一定要把记忆与理解结合起来,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巩固记忆。
二、广度和深度并重,走出“浅尝辄止”的误区
2012新课标38题第二问材料二:最近几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中央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根据2012年财政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2011年中央财政实际支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8%。在2012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增长13.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1%
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12分)
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第二问的答案我们一般会从“政府的性质、职能、责任”等方面去思考,但是发现高考的答案与我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我们不少学生在政治复习中,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横向上,不少学生复习中不善于前后联系、整合不够,知识的掌握上陷于孤立、流于零碎,广度不够。以第二问为例,很多学生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对“政府性质、职能、责任、依法行使、权利的行使需要监督”等知识,肯定是复习过的,但在答题中却丢三落四、十分严重。为什么明明知道的知识,在考试时却答不上去、徒留遗憾?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没有很好地构建起知识体系,没有对一些热点词汇进行有效的关注。就本题讲政府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自然就会想到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民生支出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果在备考复习中,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关于政府知识的关系的清晰框架,并能有效拓展知识视野,那在答题过程中只要根据要求在“有关知识”中进行选取就行了,不致于出现大的失分。二是纵向上,不少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刨根问底,分析不够,知识的掌握上停于表面、流于肤浅,深度不够。以第二问为例,很多学生在复习“政府职能”这一知识点时,仅仅满足于知道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什么,比如知道“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但何为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有何意义?却知之甚少,缺少更近一步的“为什么”的追问和思考。如果学生有深入钻研教材的习惯和能力,在复习中思考过“公共服务有哪些?有何意义”这个问题。材料中的民生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一看就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政府提高民生支出就是政府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经济建设的职能”复习必须懂得为何要履行?如何去履行?履行以后有何意义等方面去思考。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备考复习过程中,确实需要对基础知识作深一层面的分析和思考。无论纵向还是横向,有时候,只要更进一步,哪怕是极小的一步,就会使我们自己对政治学科的理解,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而迈出这一步,可能只需我们平常在看书复习的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而已。
三、课本和教辅兼顾,走出“舍本逐末”的误区
在高三复习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养成了依赖教辅用书的习惯,而忽视了对教材的研读,很多学生“舍本逐末”重辅轻课本。与课本相比,高考政治教辅用书用它的优势,经过了对课本的梳理和分析,留下了教材的核心和主干知识,删去了大量的具体信息,学生读起来似乎更简单,更明確。但是,再好的教辅用书,也只代表编者对教材的理解,其中有两个问题绝不容忽视:一是教辅用书是对教材的梳理和解读,本身不可能涵盖教材的全部内容,哪些被教辅用书排除在外的内容怎么办?二是编者对教材的理解是不是完全正确、到位,如有偏差,那又该怎么办?就现实而言,毕竟只有教材(课标)才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事实上,基本上的教辅书政府的职能这个点,都只罗列到“四个职能”这个层面为止,而没有涉及到如何识别“四个职能”。若我们的考生在备考中依赖这类教辅而忽视课本,自然就很难得分了。在高考备考复习中,一定要处理好课本和教辅用书的关系。教辅用书毕竟是经过别人咀嚼的东西,虽然读起来轻松,但肯定已丢失了课本的原汁原味。我认为,教辅用书就像味精,问道再好,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食”,否则肯定会“营养不良”,只有课本才是我们政治学习和备考复习的“主食”。
四、看书和练习互补,走出“顾此失彼”的误区
看书和练习,是政治备考复习的两种基本方式。但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习惯做题目,而不会自觉地把看书也当作一种作业。从平常的复习经验看,日常的练习和试卷往往存在着知识考查上的不平衡性,即有些考点经常练习,而有些考点却很少涉及。如果这个考点平常的练习中基本没有涉及,就成了高考复习中的盲点,一旦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得分自然不会很高。我记得2011年高考有一道题,当年我校模拟考试多达15次,哲学也考了许多知识点,就唯独没有考“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一知识点,结果当年高考哲学就考了“社会意识相对的独立性”,许多同学傻了眼,丢分十分严重。就复习的全面性而言,练习毕竟只是知识点上的击破,只有看书才有可能扫除知识面上的盲点和漏洞。因此,高考复习中必须处理好看书和练习的关系。一方面,除了做题练习,学生必须要把看书当作备考复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改变重练习轻看书的倾向。另一方面,在做题练习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练习对看书的检查和引导作用:首先是改变练习与做题相脱离的做法,认识到练习是一种检查和评估看书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做题,能够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其次是特别要发挥练习对看书的引导作用,以题目为载体,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通过做一题,带动课本其他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总之,我们在高考备考复习过程在,一定要努力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浅尝辄止”的误区,“舍本逐末”的误区、“顾此失彼”的误区,坚持识记和理解结合、广度和深度并重、课本和教辅兼顾、看书和练习互补、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高考。
11年的考研战火正在燃烧,看着图书馆中的师弟师妹们埋头苦学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去年的考研经历。考研的过程是漫长而辛苦的,但它又是充实的,我觉得正是那段特殊的日子让自己成长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
我是从大三开始决定考研的,在08年11月时我报了万学海文的政治全程班,当时海文辅导班主要是给我们拉个主线,张锐的全程策划班上:仔细耐心的讲解了考研过程科学的时间规划和学习计划的制定,但给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老师们为我们复习所作的规划以及他们的鼓励。因为考研和高考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考研没有像高考时有老师给我们作辅导,这就跟失去了领路人一样有些盲目,所以当时海文老师为我们做的复习安排起到了很好的领路作用。万学提供的学习计划是一流的!
由于大三期间我们还有专业课和公共课要学,再加上得实习,我一直到09年7月份才开始很正式地复习,正好我的政治强化班也是在7月。因此,这个月我主要用来打政治和英语基础,建议大家在参加强化班以后认真整理老师的讲课笔记,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听课成果加深记忆,而且对以后的复习也有好处,可以直接掌握老师的讲课精华,这也是属于自己的最好的资料。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必须要读懂原理,因为这两门课出题是很灵活的,只有明白原理才能比较有把握的做题,尤其是主观题。先看一下前三年的政治试题中对此两门课试题的分析,看看出题的考点都在哪一部分,把这一部分的知识读懂并能应用。万学海文的赵宇提前给学员开设了政治导学班,专门就这两部分泛讲,因为这两部分必须要逆向思维才能理解和消化,许多学生政治的丢分就实在两门学科门前栽了跟头.万学的教学水平是高质量的!
每年的7月和8月北京可是热的要死,但是没有办法,为了理想必须奋斗,但是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上海文强化班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之前按照海文老师指点的学习方法的正确性,大纲真的变了很多,开始考近代史,还增加了法基和思修,但是一千多个知识点就这样在短短8天内被冻的要死的环境中学完,可报其他家辅导班的同学听说法基和思修就没讲,海文的王海军老师和一个姓郭的老师,我后来才知道他们原先是命题组和大纲编写组的成员,哎,海文的信息真的是太灵通了.万学的信息是最及时最准确的!提供的教学环境是最棒的!
考研是一个磨练人的毅力和耐性的过程,有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中途就放弃了。并不是他们不够优秀,只是他们不够坚强。半途而废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因此,大家必须坚定信心,只要走上考研的道路,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尽管过程中
会经历很多的磨难和动摇,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到最后,一定会收获我们想要的一切!万学的明天也会更好!
代表委员聚焦“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2011年03月04日07:51齐鲁晚报我要评论(6)
字号:T|T
新春伊始,全国多地出现“用工荒”,企业用尽各种办法却招不来工人,连传统劳务输出地也频频告急。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像一道谜题摆在整个社会面前。
3日,本报“两会三人行”栏目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工商联主席王乃静,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瑞海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晓玉,走进本报“北京直播室”,本报首席评论员张金岭作为主持人,与两位嘉宾交流对话,把脉用工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招工难不代表劳动力紧缺
张金岭:今年春节过后,一些沿海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现象特别突出,于董你们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没有感觉到招工压力?
于晓玉:现在招工的确很难,我们下去招工发现,很多农民工不愿意出来。但企业招工难并不是劳动力紧缺,而是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
现在国家出台了许多扶持农业的政策,加上过去沿海城市一些传统的加工行业向内地转移,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工资待遇跟在外地差不多,生活成本又低,他们自然选择留在内地,所以用工荒在沿海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
张金岭:和招工难同时存在的另一个现象是就业难,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对这一矛盾现象,很多人不理解其内在的原因是什么。
王乃静:根据经济学原理,劳动力市场是由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组成的二元结构式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高,农村劳动力会选择进入城市。当农村劳动力市场消耗殆尽,城市企业必须大幅提高工资才能招来劳动力,这个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在中国来讲,刘易斯拐点并没有到来,企业面临招工难,有的人就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吃光了,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分析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农村劳动力,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农民工,“十一五”期间仅山东省就转移农村劳动力700多万;第二就是大学生,200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才117万,到2010年已经达到630万,再加上城市新增劳动力,这个数量很大,根本不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我们近期做了对中小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想用的人没有。现在哪些人最热?一种是技术性工人,如钳工、车工等;一种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在普通劳动力也难招,这反映出就业培训欠缺,就业市场供求错位,企业想招的招不来,求职者想进的企业进不去。
光涨工资未必能留得住人
张金岭:于董作为企业家,面对招工难,您认为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比如给工人提高工资、提高福利待遇,就能单独破解这个难题吗?是不是会考虑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减少用工人数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利润,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层次?
于晓玉:光靠涨工资不见得就能把人留住。以前企业一个月一千块钱就能招到工,现在给两千块钱都不一定能留住人。企业能做的有很多方面,首先要为员工购买保险、增加工资、解决住宿问题等等。此外还要改善工作环境,不能拿员工当机器一样使用,要让他们有归属感,不想家。农民工肯定愿意去这样的企业。
张金岭:招工难现象,从积极的一面说,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这对提高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肯定有帮助,但也有弊端,或者说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压力。对于不同的地方政府来说,互相之间能不能通过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竞争来帮助企业吸引农民工?
王乃静:农民工渴望对城市有归属感,希望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等各种公共服务。不少企业通过增加工资、购买保险等方式留住员工。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中小企业利润率低,很难承担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压力,最终只能关门,转方式调结构、产业升级更是搞不了。建议政府进行调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进行减免或者全免。过去我们对外资企业有免税政策,为什么不能对自己的小微企业减免税收?
另外,政府还要改变过去只盯大项目的惯性思维,把土地都给大项目,也要考虑通过园区的形式把地卖给搞同类产业的小微企业,以方便他们搞产业集群。这样既能够保证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又能为企业创造空间、为员工涨工资,以此来增加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
大学生与农民工之间应有交集
张金岭:现在有人主张,可以把针对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和针对大学生的人才市场合并,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王主席认为这样是不是有助于缓解招工难,同时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这个建议有没有可行性?
王乃静:实际上,很多企业已经把这两个市场合起来了,现在从高校里招的本科生到企业里去,也是先当工人,研究生(论坛)到银行里去,就先干柜员,都是在普通的技能性岗位上干,只不过大学生可塑能力强。
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迎合市场需求,去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本科学校太多,专科学校太少,但大部分人上到专科就业就可以了,这种专科叫职业教育,培养技能性人才,只有这样,两个劳动力市场才能真正交集。
张金岭:于董你们企业里招的农民工和大学生之间的待遇差距大吗?你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于晓玉:目前他们之间的待遇差距不大,但5年后就能拉开距离。
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市面上的参考书很多,但是被考生信赖知名度比较高的,有徐涛老师的《考研政治核心考案》、《考研政治考前预测必背20题》等,以及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四套卷等。
考研政治,全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属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课科目。
考研政治考试的考查范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概的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研政治注意事项
第一,不要幻想看一、二遍政治书就能背,其实是不可能的。应该是:先了解(第一遍,粗读,整理框架),再熟悉(第二遍,细读,抄写关键词),最后做题(第三遍,检验,错了继续看对应处)。三轮结束后,就算不刻意背诵,也能熟悉大半了,而真正开始背诵是十一月份。
第二,现阶段就不用看大学教材了,以强化讲义或强化书为中心,听课笔记就做在讲义上;重要地方写好内容,直接贴上便利贴。
第三,做题一定要建立在有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建议听完强化课程后再做题比较好。当然,“二战”的同学可以边看书、边做题。
第四,尽管大纲变化对考研政治复习有影响,但影响毕竟有限,不应成为不复习政治的借口;现阶段安心推进复习就好,等大纲出来后,再把变化点过一遍即可。
第五,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一定要分月总结,及时了解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的官方重要新闻。比如,正在热播的政论片,可在人民网上看到文字版,对于了解大家社会热点和政治常识非常有帮助。
第六,现阶段,除听课外,每天复习政治一小时是保底时间,但并非越多越好,建议不超过二小时;可将一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分成三段使用,单次时间不要过长,这样有利于提高效率。
第七,材料分析题现阶段不需要去做,十一月份开始练习即可。
考研政治的时间分配
第一,基础阶段(3-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好基础,基本的理论知识理解,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更深层次的掌握,政治推出“趣味”政治从抽象到具体理解知识。
主要就是基础导学课程包括考情分析以及复习规划。基础课主要就是马原和史纲的基础知识的讲授,其中哲学故事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在趣味中学习政治。
第二,强化阶段(7-9月),制定一个暑期强化复习计划,开始进行第二轮的复习。这一阶段有重点的复习政治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快速提高。要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学习,做到不遗漏,全面理解考纲规定考点。做练习彻底打牢基础。
第三,提高阶段(10月)制定十月一学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回补漏。同时,重视总结主客观题命题规律及其答题技巧。注重知识的整合、思维脉络的梳理。抓大放小,重点理解核心考点,弱答化非重点。
第四,冲刺阶段(11月-考前)该阶段注重学习的时效性以及对重点知识的把握。
扩展资料:
1、政治答题卡样式
开考前5-10分钟,监考老师会发放答题卡、试题本和草稿纸(有的考点可能不发草稿纸),试题本大家比较熟悉,但是考研政治答题卡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
考研政治答题卡为A3纸张,选择题和分析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涂卡,分析题用签字笔在相应指定位置书写,5个分析题各有其相应的答题区域。
2、试卷特点
考研政治试卷为花卷,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即选择题题干内容是一样的,但是选项顺序打乱了,这也是粘贴试题信息条形码的原因。
3、时间分配
考试时间180分钟,建议按序做题。
单选题:单选题相对简单,建议15分钟左右做完。
多选题:多选题难度较大,建议2分钟一道题目,35分钟左右做完。
作者:luvmd
考研的过程中,可以说公共课在论坛上真的受益匪浅,政治考了80,就说一说政治吧。
首先是参考书的选择,我买了不少参考书,给大家一点参考。我认为比较必要的:红宝书先买,然后是任
一、任
二、任三,陈先奎2500题,时事政策随便一本差别不大,最后阶段买了任
四、肖
四、启航20天20题、考点狂背。大家都熟悉的那几本就不说了。陈先奎2500题只有马哲部分比较有价值,那本书题量非常大,考点分布比较细,可以自己酌情做一些也可以不买。我没有买过肖秀荣的前期复习的参考书,但是从我自己买的肖四以及其他书在论坛上反响来看也是不错的,或许可以取代陈2500。其他的我认为无功无过的就不列出了。当然上面列出的还是算偏多的,大家可以自己再精选一下。
复习整个战略思想就是,先拼客观题,把客观题分数尽可能多的拿下,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当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单选错2道,多选错2~3道。主观题争取每题扣3分以内。可以酌情根据自己报考的学校、分数线等来定个目标。目标可能定得高了点,但是定得高一点有利于复习,接下来就是向着这些目标努力。
客观题部分:
第一阶段:理解。红宝书一发布就买来看,先理解,划重点。我的速度是每天2章,毛中特有些章节可以3章。配合做练习题,就做任二或者红宝书有个配套的1500题的那种基本款练习题就行,任一有很少量的题也可以一起做掉。做题主要是为了不看完一遍什么都不记得,当然,开始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看完了一本书什么也没留下的感觉,很正常,别担心,慢慢一遍一遍往上叠加。
我认为任一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不过毛中特部分确实红宝书看起来很烦的,可以看看任一帮助理解。任二有一些马哲的提纲框架也可以利用起来。我采取的是一个前辈给我的建议,风险比较大,就是红宝书毛中特部分可以走马观花,直接以做题帮助理解和记忆。后来证明他的方法满适合我的,但是有风险。
所有错题都要标记出来,并且我是每一遍的错题都用不同的标记或者颜色,有利于后期复习。我划分阶段是一个大概,并不是每一个阶段只做一遍题,可能会做不止一遍。
第二阶段:强化。平均速度还是每天2章,或者4章也行,自己根据具体情况微调。看第一阶段做出来的错题,遮住答案你会发现不少题目你依然还是会做错。如果这个阶段有买新的参考书,还是一样看书、做题,但是这个阶段你已经对整个红宝书有了一个清晰地脉络,并且你能知道自己对于不同部分和不同章节的优势弱势在哪里。像我自己就是毛中特的部分弱一点,这个阶段我就会有重点地去复习。
如果这时候出了任三或者肖秀荣的相关阶段的参考书,也可以买来做。记得,还是要划出错误部分。这两个阶段我所指的做题都是只做客观题。
第三阶段:冲刺。这一个阶段我在过红宝书和看相应章节的错题的速度一般已经是一天4章了。你会发现,根据标记不同,这个阶段你做旧的题目,错题量大大下降。并且随便拿出一道题目你基本上都能知道它的知识点出现在红宝书的什么位置。当然也有打击人的地方就是,冲刺阶段出的参考书例如任
四、肖四之类的,做起来错题一大堆。没关系不要紧张,我当时考前还能错到25分的客观题,很灰心,其实没必要,因为这些冲刺阶段参考书其实都是难度比较大的,或者是一些大家常错的细节考点。只要还是保持平常心继续做题,继续记自己的错题就可以了,反正始终记住:我们的目的是消灭错题,而不是打击信心!
冲刺阶段除了客观题还有主观题。启航20天20题、考点狂背上比较全,要背;任
四、肖
四、以及近三年的真题的主观题可以看,学习人家怎么答题。背诵可以采取一些联想记忆法,论坛上分享度很高的一些材料也是有用处的,尤其是对付毛中特。
之后,就放轻松上考场啦~
关键词:新闻媒体,政治管理,政府,政治谣言,政治生活
政治谣言与政治管理
在政治管理中, 政府既需要政治谣言, 同时又惧怕来自民间的政治谣言;民众既运用政治谣言, 也常常被政治谣言所愚弄。政治谣言是出于特定的给正常政治生活带来巨大冲击的动机和目的, 利用一系列传媒宣传手段恶意散布谣言, 并导致在社会上得以连锁性传播的无法确认其内容、缺乏事实根据甚至是故意、恶意捏造的社会政治信息的界定。政治谣言借助数字时代在政治管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时刻关注来自民间的、网络上的政治谣言, 民众不时运用政治谣言进行利益要求, 敌对势力利用政治谣言伺机而动。[1]
通常, 政治管理中政治谣言的运用已变为一种常态, 分析政治管理中的各类政治谣言, 无论是对政府防治政治谣言, 还是民众逃离政治谣言困境、辨清政治谣言, 都是一种有效的思路。政治管理中的政治谣言分为:主动型政治谣言和被动型政治谣言。主动型政治谣言是指政府主动将政治谣言运用于政治管理中为其政治管理工作服务。被动型政治谣言是指来自民间的、影响政府的政治管理活动的政治谣言。
新闻媒体中的政治谣言
主动型政治谣言在新闻媒体中的表现。一方面, 政治管理中政治谣言的政策试探功能。政府出台一项政策会影响到各方利益、涉及诸多群体。一项政策的出台能够得到多少人的支持, 受到多大程度的反弹是政府必须考虑的。一项政策出台后如果反对的人过多, 就会使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取消或修改政策, 就会有损或降低政府威信;置之不理, 便可能影响政局稳定。因此, 政府为保证政策可以得到最多民众的支持或者说在正式出台前能够有修改适应民意而不被看穿的机会, 政府就会使用政治谣言进行政策试探了解民众心态。另一方面, 政治管理中政治谣言的政策强化功能。政府推行政策有时候会遇到阻力, 面对阻力政府会在政策出台前或推行中运用政治谣言渲染气氛, 使政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顺利执行下去。其中通过运用渲染外部威胁的政治谣言是政治管理中政府运用政治谣言强化政策推行最常见而且是最成功的方式。
被动型政治谣言在新闻媒体中的表现。第一, 政治谣言的诉求功能。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利益诉求功能是指民众的利益需求无法通过正当渠道进行表达, 必须通过政治谣言影响舆论、形成影响力, 让政府听到来自民众的利益需求。对于民众的利益诉求, 无论是政治民主相对完善的发达国家, 还是走向民主的发展中国家都无法面面俱到地接收来自民众的声音。面对这种情况, 为表达需求, 民众会通过制造政治谣言的方式夸大形势, 从而吸引传媒关注、政府重视, 进而正确表达利益诉求。特别是在新型媒体普及的当今社会, 在网络中发布帖子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信访、围堵静坐、示威游行等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为使帖子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他们往往运用政治谣言的方式加大影响力、吸引注意力, 但这种借助新型媒介运用政治谣言表达利益诉求的方式有时能够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或者伸张正义, 而有时又可能造成虚假信息的泛滥式传播, 还会引发社会秩序混乱, 更容易产生所谓的群体暴力现象。
第二, 政治谣言的陷害功能。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陷害功能主要是指民众等基于某些原因制造、传播关于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谣言, 对其人身、名誉进行诽谤的功能。或无聊胡闹, 或为发泄不满的人运用政治谣言对行政人员进行陷害的事件不绝于耳。众所周知, 对行政人员的公开陷害是一种违法行为, 而政治谣言的匿名性为这种陷害提供了一种隐秘的方式, 同时政治谣言借助互联网又将这种陷害扩大化。无论真假, 它的功能已经发挥出来了。
第三, 政治谣言的破坏功能。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破坏功能主要是指国内分裂势力、反动势力运用政治谣言欺骗民众, 破坏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以及国家统一的功能。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可能是完全和谐的, 分裂势力和反对群体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 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分裂国家, 他们的手段也是明确的———不择手段。运用政治谣言这种不择手段的方式之一达到他们分裂国家的最终目的不足为奇。这种方式在一些多民族国家最为常见, 而且往往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协助”。
新闻媒体中政治谣言的政治管理
“主动型政治谣言”的政治管理。一方面, 试探政策支持度, 降低政策实施风险。探查政策的适用性和支持度, 用例如问卷调查、访问等直接的方式既不多见也不恰当, 因为这样的方式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这种方式会让民众看穿当局者的企图和心理期望, 从而使利益受损群体滋生对当局的不满情绪;这种方式不仅花费较多, 而且不一定能够得到最真实的民意反馈。而政治谣言则不同, 它隐秘, 即使被怀疑也不会被证实;它匿名, 因此最真实的声音就会发出。除此之外, 运用政治谣言进行政策试探, 还会提高民众的心理预期, 政治谣言中的政策往往是极端的, 这样当真正的政策出台时, 民众就会觉得温和很多, 阻力就会大大减小, 民众就更容易接受。通过政治谣言, 政府会了解到哪些是民众支持的, 哪些是民众反对的, 就可以加以更改、调整甚至取消。
近些年, 在我国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变动的政治谣言一直不绝于耳, 例如, “一独生二胎”、“双独生二胎”等。但是官方态度仍旧保持谨慎, 2010年2月4日, 在南方十二省计生委主任级座谈会上, 国家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传达了近期国务院有关领导对于计划生育政策问题的重要讲话, 讲话中说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坚持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短短几个月之后, 即2010年9月25日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之日, 在这封被视作计划生育政策发端的公开信中有一句话:等30年后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缓和时, 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前后两个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讲话存在矛盾, 政策试探意图明显。这样的试探既可以避免政策受阻, 也可以帮助政府找到最合适的关于计划生育的修改方案。
另一方面, 加强政策推行力, 引导民众支持。政府一旦决定要推行某一政策时, 当面对反对的声音, 如果单纯用言语说教或强力推行, 往往不会奏效, 相反, 有时还会引起强烈的反弹。运用政治谣言进行渲染, 这种避开政策本身、绕开政府口吻的政策推行引导方式, 可以从内心强化民众对政策的认同, 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可政府的决议、支持政府的主张、接受实施的政策。
美国五角大楼对这一方法的使用可谓驾轻就熟, 不知为何, 一到美国五角大楼提出增加军费开支的时候, 中国就成了伴随语, 一时间无论是官方的正式文件还是通过有人蓄意渲染出的政治谣言, 关于“中国威胁论”、中国军费增加等舆论真真假假相混而出, 民众无法分辨, 中国政府的言语也无法得到美国民众的信任。无论真假, 美国民众相信了中国已经从武力上开始威胁他们了。那么, 五角大楼关于增加军费开支的政策顺利通过也就不足为奇了。官方的正式文件不会造假, 但是政治谣言可以随意, 伴随着正式文件的虚假, 政治谣言才是五角大楼增加军费预算顺利通过的真正帮手。
新闻媒体中被动型政治谣言的政治管理。第一, 实现政治诉求, 满足个人或团体利益需求。个人或团体如果用制度化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有时会被忽视。运用政治谣言就不同了, 政治谣言往往会夸大事实、扭曲真相, 互联网上对政治谣言的传播会强化其夸大和扭曲的作用, 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迫使政府不得不进行处理, 达到实现利益诉求的目的。
2011年8月20日有网友爆料指出, 在“7·23”事故中遇难的意大利籍旅客茜茜家属获赔三千万欧元, 此网友称“我是从媒体圈的朋友那里知道的消息”。[2]当晚11时20分铁道部出面辟谣称, 在网上盛传的“7·23”事故中遇难的意大利籍旅客获赔三千万欧元一事纯属谣言。对本次事故中遇难的外籍旅客, 铁道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 与中国籍遇难旅客实行同一赔偿救助标准。这则谣言的目的, 一是其他遇难者家属和公众担心补偿标准不统一, 遇到差别对待;二是用对外籍人员的高赔偿对比对国内遇难者补偿金过低;三是无聊而已。不管制造者是谁, 目的是哪一个, 结果是铁道部对赔偿标准一致进行了保证并随后提高赔偿金额。虽然说这是应该的, 但是政治谣言迫使铁道部快速、直接地解决了问题。
第二, 破坏政局稳定, 造成政治分裂、政府管理失序。无论个人的无聊, 还是分裂势力和反对团体别有用心地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 都可能被不知真相的民众相信, 从而造成社会的恐慌、分裂, 影响政治稳定, 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个国家的分裂。
2008年6月28日瓮安县女学生李树芬溺水身亡, 很快关于李树芬的死因传闻很多:一说被奸杀;二说在其叔叔李秀忠在与公安人员的争执中被公安人员打死;三说元凶是县委书记的亲侄女, 另外两个参加行凶的男生和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 又说元凶是副县长的孩子等, 这让家属的情绪反复, 在传言和鉴定结果之间游移、徘徊, 此后关于李树芬死亡原因的各种谣言在瓮安县越传越多, 这使得李树芬的家属更加确信“孩子的死另有其因”, 并一直拒绝安葬遗体。[3]随后死者的家属在瓮安县城进行游行, 不明事实的大量群众也围堵县政府, 并在少数不法分子的煽动下, 袭击民警, 冲进公安局、瓮安县委和县政府大楼进行打、砸、抢、烧。这次在少数不法分子蓄意制造的政治谣言的煽动下激化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而引发的“瓮安事件”, 不仅从经济上造成政府部门的严重损失、对政府的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 而且为社会作出了不良示范, 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
第三, 诬陷国家公职人员, 破坏政府声誉。行政人员作为政府政策的执行者, 直面群众;作为政府工作人员, 直面竞争。行政人员在行政中的过失及不可避免地对他人利益的触及, 有可能遭到他人运用政治谣言的诽谤以及伤害。运用政治谣言对行政人员造成的声誉损害会很严重且辟谣困难。
2011年10月20日晚, 一个名为“行政执法他爸”的网友在各大论坛发帖称:“今天下午三四点钟, 行政执法局约十来人冲进市区一家煤气经营部, 打伤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 老人现受伤在医院, 老人已报警。打人者是南门中队的一名胖子。”[4]这个帖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个是拥有行政权的执法者, 一个是弱势群众, 二者对比强烈, 舆论走向显而易见。网上随即开始了对行政执法者的谩骂, 这不仅使得这个被称作“胖子”的执法者受到了侮辱, 而且整个行政执法局也受到了攻击。可后来执法局公布录像显示行政执法人员并未动手打人, 这只是一则诽谤诬陷行政执法者的政治谣言, 但对行政人员声誉的破坏结果已经造成了。
参考文献
[1]刘邦凡, 刘莹, 刘乃郗.浅析政治谣言在西方政党竞争中的运用[J].学习论坛, 2011 (6) :49-51.[1]刘邦凡, 刘莹, 刘乃郗.浅析政治谣言在西方政党竞争中的运用[J].学习论坛, 2011 (6) :49-51.
[2]刘春瑞.铁道部否认动车事故遇难外籍旅客获赔2.7亿元[N].新京报, 2011-08-21.[2]刘春瑞.铁道部否认动车事故遇难外籍旅客获赔2.7亿元[N].新京报, 2011-08-21.
[3]陈丽.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研究——以瓮安事件和石首事件为例[D].导师:彭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1.[3]陈丽.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研究——以瓮安事件和石首事件为例[D].导师:彭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1.
一、人物史高考中的“乱象”
从表面上看,近年来各省的人物史考题真的有些“乱”。
首先是考查的“人”很乱。下表是对部分省份考查的人所作的粗略统计,其中的所有人均源于这些省份人物史的单列考题中。(见下表)
上表表明,在考查的13个人物中,有7个来自课标及教材所列的22个人物之外,数量竟然超过了一半,这是最令教师们头疼的,因为复习无异于“大海捞针”。
其次是考查的“点”很乱。在对人物考查的目标和方法上,各省似乎也不“统一”, 落脚点的差异很大。看下列两道试题(仅提供设问,相关材料略):
例1:2011年海南卷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5分)
例2:2010年新课标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例1中“马丁·路德·金”题的方法是先不考“人”,而是考事件——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与变化,然后再结合这一运动(事件)对人物本身在这场运动中的地位、作用等进行评价;但“曹操”题,则既不考“人”,也不考人物的活动(事件),而是考查对不同人评价曹操时标准与方法的的认识。这种差异,在不同省份、不同年份的考题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
最后,没有人物史单列考题的省份似乎更乱。以浙江卷为例,人物史没有单列考题,人物史与必修部分的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2009、2010年都以教材的基本史实考查为主,考查的“人”也没有超出教材的范围,但在2011年卷中却来了个“集体隐身”:人物史教材上的“人”突然消失了。是今年没有考“人物”,还是考的对象与方式变了?各方观点始终莫衷一是。
可见,人物史高考真的有些“乱”,只不过由于人物史考题数量不多,分值也不大,因此不太被过多的关注。但“乱象”却是显性的,这也成为人物史教学“难”与“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隐身于“乱象”之中的“序”
细细“品味”各省考题,又会发现,“乱象”之中其实也隐含着不少“共性”:人物史的考题始终紧紧围绕人物而展开,关注学科的特点又不放弃人物的个性,引导考生从人物的思想和言论中直接体悟其内心世界。
第一,结合“人”说“事”。结合人物的某一言、某一行,也可能是某一思想或态度等,要求学生先将这些“事”说一说。看下面3例有关各省高考考题设问中的一些关键词:
例3:新课标卷:
2011年(1)钱玄同对待……的不同态度……
2009年(1)指出……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
例4:江苏卷
2010年 (1) 从……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
2009年(1)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例5:海南卷
2011年(2)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
2010年(1)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从上述4例的关键词可以看出,不同省份、不同年份、不同人物都是先“说事”,即将人物的某一活动描述出来。当然,描述的不是全部,大都是聚集在一个“点”上,即这一人物其人生经历中重要的、或具代表性的言行、思想、态度等。而且,这一“点”都是非常明确的,通常要求也不高,只须将与这个“点”相关的“事”准确地描述出来即可,关键是将所给材料的信息用好、用足。
第二,依托“事”评“人”。这里的事物就是前面所要求述的“事”,透过这件“事”,对人物展开评价。如“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就是要求在“态度”基础上的进一步评价。又如“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及其作用”,都是对人物具体言行活动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各省考题中都没有“请对某某人进行评价”或“结合……对某某人进行评价”等的评价要求和方法,而都是着眼细微处的评价,不是泛泛而谈的空论,着眼于具体的某一方面,从这一个点评“人”;同时,作为评价的依托,所引用的材料都是本人真实言行的记录,以体现其客观性:如2011新课标全国卷“钱玄同题”的材料摘录于他的两篇文章:《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姚叔节之孔经谈》;2011年江苏卷两则材料源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邓小平文选》等,都是人物本人的著述或言论。
第三,借助“评”道“法”。这里的“法”指的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道法就是对学科基本方法的考查和运用。人物评说所体现的“法”主要有二,一是材料的阅读和信息的有效提取;二是历史评价的基本方法;各省人物考题出现了大量教材以外的“人”,其中关键是都有适量的材料作为依托。如海南卷选择的马丁·路德·金:其一,它提供的材料是人物“生平大事年表”,与人物史十分切合;其二是大事年表相对一般文字叙述既有“味”且直观,但概括提炼的要求却反而要高,因为它的描述性语言更少,学生会明显感到“下手”不易,甚至“抄”材料都很难。这就是人物史考“法”的重心之所在。其三,考题又回避了常见的“教条式”“格式化”的历史评价方法,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人物评价,将考生引入到历史的真实和具体中来。
三、循“序”而后行
隐藏在人物史考题“乱象”背后所呈现的上述特点,给人物史教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路径。在人物史的高三复习中,我特别注重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人物的评说。
第一,从“历史”看人物。
我的做法是“学以前之所学,教以前之所教”。具体而言就是在方法上让人物史教学首先回归到历史学科中来,从学科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出发开展人物评说:依托材料,讲求事实,结合时空,关注细节,尽可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认识和评价。这是历史学科方法的“共性”。同时,由于高考试题的考查特点和课堂时空的有限性,尽可能地定位于人物的某一个“点”,而不是人物整体或一生展开评价。当然,这一个“点”,对于人物应当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
以“秦始皇”一课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因此,评说秦始皇的“点”可以有两个:“兼并六国”和“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但重点应当是后者。在对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评价中,我引用了下列4段材料:
材料1:“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2:“在政府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3:“秦王……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4:“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上述4则材料,既是对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不同评价,又是不同的评价角度和方法:材料1立足于社会革命的角度;材料2立足于制度构建的合理与完整性;材料3从君臣民上下关系出发;材料4强调政治管理。这样的阅读与理解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辩证的认识,又获得了从不同角度进行历史评价的方法,而这正符合历史评价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人物评价中常常容易将人物“神化”,最主要还是完整性的欠缺。
第二,从“人物”看人物。
我的定位是“学以前之所未学,教以前之所未教”。也就是要让人物史的学与教,更能体现人物史的特点:说“人”的那些事,从那些事评“人”,特别是“人”所特有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等。在评价的方法上,除了关注外在的,还需关注人物主观的意愿和想法。
以“华盛顿”一课为例,课标的要求是“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因此,“主持制宪”是对其评说的一个重要“点”。对于这个“点”,教材明确告知了时间、地点和结果,但华盛顿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他的作用?似乎还不明确,这说明对这一个“点”的说与评还不充分,在课堂上,我提供了这一则材料:
材料5:费城会议还有一条很不寻常的保密原则。……华盛顿将军作为会议主席,从来不发表什么讲话,也是出名的沉得住气的人。可是,在会议中间却发了一次脾气,起因是有代表捡到一页不知是谁遗落在会场中的会议记录,交给了会议主席。第二天,华盛顿严肃地重申了会议的保密原则,告诉大家,他不愿意再看到这样的失误发生。之后,他把那页记录留在桌子上,走开了,要“失主”自己领回去。——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材料提到了两个细节:一是“从来不发表什么讲话”,二是“却发了一次脾气”,从这两个细节中,对华盛顿在会议中发挥作用的方式、特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另外,人物史“评说”的只有教材的22个人物,相对于整个历史长河中的人物,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对这22位人物的“评说”还需要体现“典型性”,即通过这22个人的“评说”认识“一类”人的共性,学会评说历史人物的共同方法,除了认识“这个”人,还需要认识“一群”人。这既是人物史教学的特点,也是高考的客观要求。
【从考研看政治复习】推荐阅读: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09-26
考研政治复习心得12-06
考研政治复习准则01-03
考研政治复习重点内容总结10-11
政治学考研复习资料10-15
避免政治复习误区 为考研加油11-22
考研政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11-29
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建议06-13
考研政治 分析题满分复习建议07-19
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06-2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