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课程中的戏剧表演
摘 要:戏剧表演是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然而,当今戏剧表演的学习与那些在流行音乐的浸染下成长起来的大部分高中生的兴趣,有着较大的差距。想让高中生能够自主地加入到戏剧表演的教学中来,将戏剧表演的教学目标有效地落到实处,必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积极的教学策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高中生的审美发展需求,拓展高中生的艺术视野,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戏剧;交流;表演素养
在高中音乐课程中,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戏剧表演一课。它有着与其他内容不同的教学理念,它主要是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之后进入亲身体验的模仿,最后是拓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自编自演。它以其动人的故事情节,带动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潜效应。高中音乐课程中,戏剧表演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
一、戏剧教学环境的开放式构造
在音乐课堂上,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否用心去欣赏音乐,能否积极地与教师交流,能否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质量和效果。然而,在戏剧表演课中,我不强制学生坐在座位上,当学生欣赏到自己有感觉的音乐时,可以马上用自己的情感表达出自己的感知,或者,用肢体语言诠释音乐的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经典戏剧片段,让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戏剧中的人物关系、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的认识,之后分组讨论,找出其作品特点的异同,从而了解什么是戏剧,戏剧包括哪些方面的知识等。正是因为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的营造,为开放式的音乐教学提供了保证。
二、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中学习,为交流合作提供艺术实践舞台
戏剧表演,就是演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内容,需要不断揣摩和演绎。演戏是要根据已有的剧本,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生动地演绎出来。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大马路上观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体态和行动特征,走进市(商)场观察不同身份的人的职业特点,将之记录下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先自我演绎一番,并将不能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反馈到戏剧表演课上。从不在意到比较留意以至最后的刻意表演,同学们自己饰演自己揣摩出的人物角色,自己点评角色的表演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表演能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在戏剧表演课上,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些群体性表演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教师应创造机会给予学生更多表演和展示才华的舞台,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请同学即兴表演、创编小品等,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在互相展示表演才能的同时,同学们之间就会在有意无意中学到一些平常或以往学习不到的东西,从而激发同学们对戏剧表演的热情,改变传统课堂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三、通过戏剧表演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表演素养
戏剧表演,与电影、电视剧表演有着一定的区别。戏剧表演强调的是,不仅要演绎剧本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演员的表演与观众的欣赏是同步进行的。在戏剧表演课程的教学中,我主要利用学生学过的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进行表演诠释。
戏剧表演,不是简单地将剧本翻译成行为艺术,而是需要演员将剧本中的人物心理、行为等等特征,综合体现出来的。因此,演员的表演素养要求很高,在培养学生表演能力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教学。当今的学生,大多数喜欢搞恶作剧。例如互相模仿,先根据学生的简单行为模仿,再深入研究各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模仿,最后请学生分别将自己模仿的人模仿给大家看,寻找共同点,再由被模仿的人指出不到位的地方。就这样一遍遍、一层层的练习,最终学生可以相互模仿得很像。最后,再根据剧本中的台词、背景等,演绎特定环境下的人物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与表演素养。
当今,高中音乐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不仅体现了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还体现了审美理论与音乐技能综合发展的原则。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基于教材、拓展视野,创造课堂教学环境,避免乏味的说教、纯粹的欣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现以人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戏剧表演、从生活中体验戏剧表演,把音乐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并把音乐教学活动变成学生展现自我价值的综合性舞台。
参考文献:
一、戏剧教学环境的开放式构造
在音乐课堂上, 传统教学模式下, 学生能否用心去欣赏音乐, 能否积极地与教师交流, 能否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质量和效果。然而, 在戏剧表演课中, 我不强制学生坐在座位上, 当学生欣赏到自己有感觉的音乐时, 可以马上用自己的情感表达出自己的感知, 或者, 用肢体语言诠释音乐的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经典戏剧片段, 让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发表自己对戏剧中的人物关系、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的认识, 之后分组讨论, 找出其作品特点的异同, 从而了解什么是戏剧, 戏剧包括哪些方面的知识等。正是因为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的营造, 为开放式的音乐教学提供了保证。
二、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中学习, 为交流合作提供艺术实践舞台
戏剧表演, 就是演戏,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内容, 需要不断揣摩和演绎。演戏是要根据已有的剧本, 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生动地演绎出来。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 在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大马路上观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体态和行动特征, 走进市 (商) 场观察不同身份的人的职业特点, 将之记录下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 先自我演绎一番, 并将不能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 反馈到戏剧表演课上。从不在意到比较留意以至最后的刻意表演, 同学们自己饰演自己揣摩出的人物角色, 自己点评角色的表演特点,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表演能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在戏剧表演课上, 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些群体性表演活动,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教师应创造机会给予学生更多表演和展示才华的舞台,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合作。在教学过程中, 我会根据教学需要, 有针对性地请同学即兴表演、创编小品等,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在互相展示表演才能的同时, 同学们之间就会在有意无意中学到一些平常或以往学习不到的东西, 从而激发同学们对戏剧表演的热情, 改变传统课堂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三、通过戏剧表演课的学习, 全面提升学生的表演素养
戏剧表演, 与电影、电视剧表演有着一定的区别。戏剧表演强调的是, 不仅要演绎剧本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而且演员的表演与观众的欣赏是同步进行的。在戏剧表演课程的教学中, 我主要利用学生学过的语文课本中的课文, 进行表演诠释。
戏剧表演, 不是简单地将剧本翻译成行为艺术, 而是需要演员将剧本中的人物心理、行为等等特征, 综合体现出来的。因此, 演员的表演素养要求很高, 在培养学生表演能力的同时, 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教学。当今的学生, 大多数喜欢搞恶作剧。例如互相模仿, 先根据学生的简单行为模仿, 再深入研究各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模仿, 最后请学生分别将自己模仿的人模仿给大家看, 寻找共同点, 再由被模仿的人指出不到位的地方。就这样一遍遍、一层层的练习, 最终学生可以相互模仿得很像。最后, 再根据剧本中的台词、背景等, 演绎特定环境下的人物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与表演素养。
当今, 高中音乐教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不仅体现了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还体现了审美理论与音乐技能综合发展的原则。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必须基于教材、拓展视野, 创造课堂教学环境, 避免乏味的说教、纯粹的欣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体现以人为本,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戏剧表演、从生活中体验戏剧表演, 把音乐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真正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并把音乐教学活动变成学生展现自我价值的综合性舞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育教育 乐理知识 高中音乐课程 流行音乐 音乐感觉
基础乐理是对乐谱上的符号及一些相应的概念性名词,如何体现作为音乐的音及其关系的理论阐释;或换言之,就是解释乐谱为什么要把音乐这样记录下来的理由,以及记录乐谱所必要的,国际通用的规范。大纲对于音乐学习者,掌握基础乐理的必要性,就如同学习语文的识文断字。乐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师用呆板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就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被学生接受掌握。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使乐理知识教学充满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学生对乐理知识的领悟和掌握。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用流行音乐学基础乐理效果非常好。
一、用流行音乐学基础乐理,加强了“音乐性”
经过几年的教学,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发现,传统乐理课重概念轻实用,大多数学习者在其脱离实际应用的理论中学习,这一问题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直接地影响到其日后全面音乐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需能力的培养。理论学习必须缩短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而如果在音乐教学中以大量的同学们喜欢感兴趣并乐意主观接受的流行音乐作品为实例,详细讲述其实用型乐理的技术化应用,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实际作品中轻松地找到所学的理论答案,且牢记不忘。
教学中采用来源于日常实际流行音乐中的乐器演奏或人声演唱供学生聆听。尤其是贴近学生们熟悉喜欢的声乐作品,而不仅仅是单调的钢琴。他们将在直接感受和领略音乐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并掌握那些音乐最基本的技术元素,而不会把基础乐理知识学习的过程停留在全是钢琴和一些听不懂音乐轰隆隆的混响,以及音符像糖葫芦堆积成串的繁难计算中。
二、用流行音乐学基础乐理,赋予了“趣味性”
根据高中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对听流行音乐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再结合活泼、生动的教学手段,用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使教学内容在他们的兴趣盎然中潜移默化地进入脑海。使得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同时,也不断深化对构成音乐美的基本元素的认识,最终提升他们深层次的音乐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并真正构建起适合并配合学校音乐教育的模式。
三、用流行音乐学基础乐理,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性”
音乐本身就是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高中段学生有很多特殊的敏感期,可能还存在创造的敏感期。这些青少年知识水平可能不如成年人,可感受力、想象力恰是一生中最旺盛的,决定了他们有着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以致用与活学活用中,让每个音符都成为学生们自己心灵真实倾诉的声音。学生一起实践,以及相互呼应,对比和陪衬过程中,进行快乐的协作,从而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使学习不断得到提高。
学习音乐基础乐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音乐学习者在掌握这些音乐最基本的技术元素,及其基本组合运用产生的音响效果后,能培养起他们的“音乐感觉”就像懂得了识文断字后,不仅能在阅读中欣赏和感受到诗词美文的妙处,甚至能用动人的文字,将内心的思想情感的体验或冲动表述出来一样——具有“音乐感觉”的人也是如此——他(她)不仅能将看到的乐谱或听到的音乐,通过想象与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相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个音乐作品的理解,并作为一种新的诠释和再创造,转化应用于自己的演奏或演唱中。
音乐是快乐的,学习音乐也是快乐的。我最大的愿望是看到我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整个旅途中,都洋溢着天真快乐的笑脸,从而把美好的音乐永远珍藏在他们的记忆中。音乐课程中引入流行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将在这片领域继续合理、科学地开发、实践,张扬学生的音乐素养个性,促进我们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而推动学校和社会的音乐教育。
总之,学习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掌握音乐的基本技术环节,最终要转化为驾驭音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乃树.《高中艺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1.
[2]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孙从音.《基本乐科教程(乐理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
[4]周小燕.《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类内容;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文中存在一些以戏剧为主的内容,这些课文的选定是为了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的需求。学生们需要接触各种文化背景、各种题材的课文,这样才能开拓他们的视野,令他们可提前了解大多数的文学体裁。虽然在教材中加入课文属于可行举措,但如何通过调整教法来提升戏剧内容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令学生理解戏剧、看重戏剧,则仍然需要教师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高中语文背景下戏剧教学的特征
1.与传统课文题材不相同
高中课文中,节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内容比较常见。虽然文学作品具有阅读和分析的价值,但高中生接触碎片化文学作品多年,他们的心理层面上明显对不不同题材的课文有着更加强烈的阅读渴求性。戏剧作品与常规课文不同,戏剧作品的人物形象定位将更加清晰,会令高中生更加具有参与兴趣和个人代入感。高中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行为即为,令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进入到作者视角中,以理解作为踏板,深刻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和所用技巧。而既然学生对于戏剧类内容拥有更强烈的参与诉求,那么当教师开展戏剧教学,学生在课堂中的所学所得必然会优于其他时间。
2.具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在高中教学环境中,校方必然会强调“学生主位”等教学元素。而教师要实现这一点,就会在课堂中加入大量的师生互动环节。传统的课文题材中,教师若要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基本只能够使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而大多数的高中生对于提问都比较抵触。因此如若教师可以变换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那么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便可持续提升。戏剧类课文本身就以戏剧为前身,通过阅读学生们即可获得一种参与感。而教师设计课堂活动也将更加自由,发挥空间将无限增大。故综合上述两点,戏剧类课程内容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具有提升学生语文理解实力,增强教师教法有效性的综合作用。
二.当下高中语文戏剧类课程内容教学中的误差现象
1.戏剧类课程教学定位偏移
戏剧类课程内容与其他课文有明显区别,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区别,才令教师在开展戏剧教学时,需要格外注重对学生进行科普。科普重点在于传递戏剧形式要点、戏剧成型概念等等,令学生能够在内心的历史时间线中记忆不同的戏剧产出时间,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学文化。但当前多数教师在教学进程中都未能做好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准备,他们认为直接为学生分解课文中的技巧才是唯一的核心重点。也不会在课堂中设置较多的课堂活动,仅有的活动中仍旧在以提问作为主要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定位与其他课文无疑,基本无法令学生产生对戏剧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于一些本身就拥有丰富兴趣的学生而言,这种定位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加大课堂走神现象的出现概率。
2.教师所选教法落后且低效
在当前的高中课堂中,学生们因时代发展因素导致他们对于一些偏陈旧的教学方法往往没有过多的反应。高中生小时候即接触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如若在日常教学进程中教师仅用书本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转移。而当下高中教师中,年级较大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多。这些教师因教学习惯原因,往往不会过多的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于是他们即使使用戏剧类教学内容,也很难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戏剧教学的核心重点应在在于学生的“演出”行为,而这些教师也基本不会在课堂中安排类似的情节,学生们在课前的演出性期待往往无法得到回应,参与积极性自然会持续下降。
3.教学并为培养学生戏剧审美
当前国内的电影电视剧领域中,乌烟瘴气现象明显,影视作品无论质量和题材都能够进入到展出层面内,从而导致高中生所接触的戏剧基本都不具有观赏价值,直接影响了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戏剧审美观。针对此,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师责任感便应该被调动,教师应该承担起重新塑造学生正确戏剧审美观的责任。而当下多数教师在开展戏剧教学课程时,都会将传授技巧作为核心,不会注重于从心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干预。或者是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对,进而令学生仍旧对一些无质量的戏剧拥有极大的兴趣,无法理解中国传统文学戏剧作品的价值。
三.高中语文戏剧类课程内容的教学策略
1.重塑定位、将教学方向彻底归正
教学定位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因此校方和高中语文教师都应该审查当前所选定的教学定位,适当调整教学计划,直至令戏剧类课程的教学定位能够满足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教学要求。首先,教师应该自行学习与中国戏剧、世界戏剧相关的理论概念,争取以精炼的语句和熟练的时间线叙述技能,为学生高效的科普戏剧类理论知识。其次,教师可以重新审视校方提供给教师的教学素材。教师择选教学课文时,不要只将眼光放置在必修课本中,对于一些以阅读为核心的选修课本,教师也应该进行查看,而后根据理解和表演的难易度选择不同的课文实践时间。尽量以循序渐进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戏剧、参与戏剧,进而对真正有价值的戏剧艺术产生深刻的理解。
2.以阅读为主,感知戏剧文学文化内涵
高中生在语文文学技巧方面的能力实际上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便无需一字一句的为学生传授理解性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课堂中要求学生阅读课文,重点在于要求学生鉴赏戏剧课文的句子美感。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铺设一些阅读类的问题,例如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罗列出可定位主人公性格和形象的语句。或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所有带有“隐喻”意味的语句。这样一来,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就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当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阅读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感受主人公的情绪变动,进而令学生逐渐将自己与戏剧角色融合,理解角色所想,“经历”作者的心路历程。如此,学生便可深刻的感知和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3.使用现代技术,加强学生参与意识
实际上,当学生完成阅读后,就会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想要扮演书中的角色。但部分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不是语文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针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戏剧课文对应的音像素材,提升学生对于戏剧的观感体会,继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情绪。在播放影片后,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在心中自行表演书中内容,进而减少一些性格比较内向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应该先以自己为主,邀请一个性格相对外向的学生与自己一同表演,为其他的学生做出示范。表演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字正腔圆,语句正确,如此便能培养学生对于戏剧作品的尊重性。
4.使用课内外同步策略,培养学生戏剧理解能力
课本中的戏剧课文虽然具有专业性和绝对的文学价值,但毕竟课文数量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针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些剧本类和小说类的戏剧素材,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观看和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堂分割开一部分,即单独罗列出几节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自己在课下阅读的戏剧内容加以呈现。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揣摩主人公心态,进而深刻理解课文内涵。这种方法实际上也能够被应用到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在课堂中讲解课文,而直接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准备,在课堂呈现出完整的表演。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综上,文章以高中语文教学作为背景,选择语文教学范畴中的戏剧类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应该重新审视戏剧教学的教学定位,并且需要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课内课外阅读同步处理,这样才能做到高效教学和有效教学。教学进程中,教师若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直接精细筛选教学素材即可。综合而言戏剧教学具有多样性优势,应在语文教学体系中被着重处理。
参考文献
4结束语
茶艺表演在历史的源流当中,必然会与不同的艺术文化碰撞。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发展当中迸发出了相当大的发展活力,自身所拥有的艺术性也有了很大的升华。茶艺表演需要与民族音乐进行合理的融合,并针对自身的特点进行持续的拓展,这不仅需要加强茶艺表演音乐背景上的多重塑造,也需要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内涵的推广,使得两种不同的艺术文化能够在茶艺表演当中凸显出相同的文化艺术色彩,从而拓宽人们的文化艺术视野,从多个方面共同推动茶艺表演的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周晨.各地“琴”系民族花,何愁寻觅民族路?―――探闽西钢琴音乐创作与客家采茶戏的融合[J].音乐创作,(3):131-133.
[2]叶娜,王魁.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研究[J].音乐时空,(22):115.
[3]吕彬.民族文化中的音乐表现―――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4(22):79-80.
[4]宋晓胤,杨晓,陈玉琼,娄勇.茶艺配乐选择创新尝试―――引入新世纪音乐[J].中国茶叶,2014(5):38-39.
牛兵兵
(湖北省咸宁学院化生院,咸宁 437000)
摘要:研究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并且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予以解决。学会学习,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可见研究性学习课程模式是全新的。本文就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作出一些简单的看法及经验,对高中生物必修版中研究性课题的解读,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高中所有课程中,生物课程处于一个不被足够重视的位置,但随着湖北省新课改的即将进行,生物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而生物课程的学习,光靠以前的学习方法是不行的,进而在新课改中提到要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与发展。
一、生物科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处的位置
“3+x”高考的理综测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学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高考理综测试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它们的共同落脚点。研究性学习从方式上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支持,也为“3+x”高考中的理综测试奠定了基础,并为高考“理综”测试目标的导向性提供了验证。作为x科之一的生物科理所当然与研究性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因为研究性学习内容呈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特点,但由于我们大部分学校现行教材基本上还是封闭式分科型,所以现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一般还是以某一学科知识为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去探究自己选定的课题。生物学以其固有的学科特色而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依托,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在我们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处处存在着与生物相关的问题,而且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技术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有很大的潜力,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关注“生物”就等于关注人类自身。所以,教师可以在研究性学习的动员阶段,通过开设讲座、学术报告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科学前沿信息和相关的社会热点信息(如: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因工程,我国的863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可以将高二生物知识改造成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参考,如“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植物的生长需要矿质元素”,“生活饮水状况调查”,“城市粉尘污染程度与植被优劣的关系”„„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普遍对生物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根据“克隆”信息提出了“对‘克隆人’的看法”、“克隆’不等于‘复制”’、“克隆技术在保护珍稀动物资源领域的应用”、“指纹鉴定及其应用”等课题;有的根据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设计了“家庭合理化的用水方案”;有的根据稻草成本居高不下的市场信息开展“蘑菇稻草培养基的改进与替代材料研究”„„其内容、思想、方法、成果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人的综合素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生物科在研究性学习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物科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英雄用武之地”。
二、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中生物课堂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普通高中的开设,其意义不仅仅是增设一门新的课程,而且是教育观念,教与学的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现行的学科教学中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方法、手段。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l、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生物理论教学
从国内外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来看,研究性学习是针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弊端的一种改革,是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许可的教学条件,以实验来组织教学或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模拟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或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科学探究,使学生在直接体验中获得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作用的认识,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创造性分析、理解、把握,这就可以弥补了传统课堂机械传授式教学的不足。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安排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这节课中来进行,采用边实验边授课,边观察边总结的方法,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再经教师稍加指点,感性认识很容易就上升为理性认识;再有,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模拟科学家发现真理的历程(如生长素的发现,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建立等),让学生沿着前人探求科学的足迹,一步一步地接近知识,在探索中追求和获得“新知”;还有,在讲授“遗传和变异”知识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调查(如:调查家庭成员的遗传特征——身高、单双眼皮、血型„„,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在“生物与环境”这一章,有的学生通过实验得出阳光、温度、水等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查找资料得出生物适应的特征及适应的普遍性,有的学生通过自制生态球认识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功能,有的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和措施;尽管不同的学生的研究课题不同,或同一课题的研究角度不同,有的学生的研究成果也不一定正确,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说理自圆即可,但在讨论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研究结果,互相质疑,教师在其中则起指导、点拨、评价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与研究性学习同行的生物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教师主导下知识的单向转移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2、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验推导出来的。“3+X”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除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现象和得出实验结论并处理相关的、扩展的实验问题。如:2002年理综测试卷的第2l题(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对高一年参加“植物无土栽培”研究课题的同学来说,那是易如反掌。所以每位生物教师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而且要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努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技巧。在高三生物复习阶段,我们不能停留于简单重复高二的实验内容,要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实验复习,要对某些验证性实验内容进行延伸、改造或把某些知识、原理的形成设计成探究式、开放式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大胆改进和创新实验。如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为基础,设计实验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的近似浓度”、配制“植物适宜的肥料溶液浓度”;以“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为基础,从亚甲基蓝是活体染色剂受到启迪,可以对水培植物的花色进行染色,可以设计实验检测“空气中好氧性细菌的相对数量”,以此作为衡量空气质量的指示之一;围绕“酶的特性”这一知识点,设计实验证明“酶的专一性、高效性”、测定“酶的适宜温度、PH值等”。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性学习重视全员参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发展,同样,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特别强调因材施教,珍惜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发展价值。研究性学习改善和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践策略,符合教育教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规律,生物科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之必然,也是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培养专业型、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1]、林崇德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0年5月第134页
[2]、刘恩山21世纪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构想和发展策略 《学科教育》(J)2001年2期.[3] [10]、何青青.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生
命科学学院,200
2[4]施忆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研究》(选修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第1版 28-31
[5]、刘恩山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
[6]、王秀村 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六项措施 学生与研究生教育,2003.5
关键词:服装表演,音乐,应用
前言
服装表演虽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一场服装表演由观众和表演者组成, 而音乐将两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音乐作为服装表演的一部分, 其应用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服装表演的效果。音乐能更好的烘托出现场氛围, 从而突出一场服装表演所阐述的内容, 所以恰当的音乐已经成为一场服装表演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服装表演中恰当应用音乐的方法
一场服装表演中有许多组成部分, 而音乐与其紧密相连。服装表演中的音乐首先要符合这场表演的主题, 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或是为其专门制作的音乐。一场服装表演, 首先让观众听见音乐, 给观众听觉上的享受, 接着观看表演者的演出, 这样观众才能更好的去理解这场表演, 从而将音乐作为一个纽带。
1.做好音乐的合成工作
服装表演中的音乐最重要的是要与其服饰以及解说相匹配, 一场服装表演一般都会有不同风格的音乐, 所以需要将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组合起来, 来给这场表演创造出特有的氛围。虽然音乐的风格大不相同, 但开始、结束的音乐都至关重要, 开始的音乐要能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 这样观众才能集中精神看这场表演, 结束的音乐要让大家印象深刻, 这样才不会忘记这场表演。
2.做好现场音乐演奏与录制播放的工作
从字面上的意思不难理解现场演奏与录制播放的意思, 现场音乐演奏就是指表演者现场演绎的音乐, 这样的音乐表演能更加吸引人的注意, 这是放一些事先录制好的碟片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只是现场的音乐表演成本会比较高。而录制的音乐相对比较经济和方便。
现场音乐的成本虽然高, 但是演奏者却可以通过观察台上表演者来调整出适合表演者的节奏, 如果表演者发生了失误, 演奏者还可以即兴发挥以弥补其失误。而录制的音乐成本相对要低很多, 只需要将表演所需要的音乐录制在一盒磁带上即可, 在彩排的时候录制的音乐也是比较方便, 可以任意播放与随意彩排, 所以现场音乐演奏和播放录制好的音乐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恰当的选择应用。
3.做好演唱音乐的工作
一场服装表演中没有明确规定是使用现场演唱还是乐器演奏, 过去的服装表演从来不会采用现场演唱, 因为表演者和歌词会吸引走观众的一部分注意力, 从而忽略了这场表演的主角:服装。但社会在不断进步, 如今现场演唱音乐越来越大众化, 这是策划一场成功的服装表演不可忽视的。但是现场演唱的音乐也要选择符合表演主题的音乐, 不要让观众过于关注歌词, 现场演唱的音乐声音不能过大, 如果过大, 观众会当成是在看一场演唱会而不是一场服装表演。
二、音乐风格要与服装表演的风格相呼应
服装表演中的音乐和我们平时听见的音乐有所不同, 它可以说是一种背景音乐, 不是为了取悦观众, 而是为了迎合整场服装表演、烘托现场的气氛而存在的, 服装表演顾名思义要有表演者存在, 所以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合适的音乐会直入观众的内心深处, 给人以精神上的放松。
服装表演中的音乐在节奏上也会不同于其他的音乐, 因为一场服装表演会有不同的表演风格, 这就需要不同的音乐风格与之相匹配, 这样才能使这场服装表演给人最好的效果。
1.都市风格
都市风格也可以说是时尚风格, 它力求现代感与都市感的结合, 着重体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如今的都市风格摒弃了过往的反复与奢华, 力求打造优雅端庄的美态。一般都市服装颜色比较艳丽, 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 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 而音乐就要选择节奏比较欢快, 比较现代的音乐, 模特在服装表演时一定要体现出都市的感觉, 体现出此类服装的特性。
2.职业风格
职业风格通俗说就是大家平时所熟知的白领风格, 白领是一个从西方传到东方的生活型态定义, 经常拿来代表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 所以这类服装较为正式, 颜色一般会选择偏冷的色调, 款式不可以夸张, 以实用、简洁、舒适为主, 特别是职业的女装一般都会透出女士的阳刚之气, 所以选择的音乐不能太弱势, 不能太浮夸, 要有职场风格。
3.田园风格
说到田园风格首先大家想到的就是清新、原始, 大自然, 由于现代环境的破坏, 城市的嘈杂和拥挤, 高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种种的精神压力, 所以大家更向往大自然, 因此田园风格的服装常取材于蓝天、树木、花朵和大海等, 这类服装款式比较宽松, 色彩比较朴素、随意, 给大家轻松恬淡、超凡脱俗的感觉, 力求让人们从心灵上达到舒适愉悦的感觉, 音乐就要选择轻松、舒适的, 而且还可以在中间加入大自然的声音。
4.民俗风格
民俗风格的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具有着复古气息的服装风格, 各地民俗风格不同, 在服装表演上一定要与当地民族的历史、环境相结合, 体现当地风风俗民俗, 模特在服装表演时一定要体现民族风。所以音乐要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乐器进行演奏, 给观众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5.嬉皮风格
嬉皮风格是指最具代表性的Hippy (嬉皮士) 流行文化, 她着重表现叛逆风格, 非主力流, 所以他的特点是幽默、有趣、, 甚至可以滑稽, 可以荒唐离奇, 可以夸张与奔放, 由于他的风格界限比较小, 所以嬉皮风格的表演时自由发挥的空间是比较大的, 他选择的音乐一定要非常现代, 甚至可以嘈杂, 也可以选择特别风趣有意思的音乐, 这样的服装、音乐加上表演者的舞台表现, 一定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6.梦幻风格
所谓梦幻风格就是偏离现在的生活, 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在其中, 是人们在理想生活中的体现, 所以可以用臆想代替现实, 由于梦幻状态人人不同, 所以没有一定的界限, 款式就很随意, 可以安静, 可以躁动, 可以怪异, 可以魔幻, 所以理想中的梦幻也可以在服装表演中体现出来, 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梦幻感觉, 梦幻风格比较浪漫, 更多的出现在服装表演的舞台上, 配合着灯光和合适的音乐, 一定会给观众美轮美奂的感觉, 所以音乐一定要给观众迷蒙、隐约的感觉, 让观众能够感受出服装带给人的梦幻之感, 身临其中, 如梦如醉。
7.休闲风格
所谓休闲风格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便装, 是人们在不工作的状态下的着装, 也就是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它包含了前卫、运动、浪漫、古典、民俗等, 所以此类风格的服装表演范围就比较广, 比较随意的, 也就能包含以上的几种表演, 只要不是严谨庄重的都可以称为休闲装。音乐的选择要看服装重点体现的前卫、运动、浪漫、古典还是民俗等等, 音乐选择范围比较广, 只要不是侧重点太明显、体现力太强大的音乐都是可以的。
结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不同行业、不同阶级的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是不同的, 人们更注重在服装的穿着上来体现自身的特色, 所以服装表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 通过模特能将服装、
音乐和表演融为一体, 我们能从服装表演上学到服装搭配的知识, 也能在视觉上进行熏陶、引领现代的时尚潮流, 跟随时尚经典。模特和音乐是服装表演的精髓, 通过模特本身的气质和表演来体现服装的风格和特征, 服装的流行趋势, 以及设计师的个性, 而音乐在服装表演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引起大家的共鸣、加深观看表演的印象、调节现场气氛, 相信音乐一定会让服装表演艺术更多姿多彩、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万莉, 侯锐.论古典音乐在服装表演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2) .
关键词:背景音乐 台词 幽默 情节 情感
自古以来,音乐就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原始部落的哼腔嗷调,到今天音乐厅里华丽的乐章,从战争号角的韵律,到宫廷中的歌舞,音乐既是人类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对于人们疲惫感很好的缓解。音乐较之于语言的一个非常突出的优越性在于它的无国界性。不同语言的人在沟通交流方面可能會存在障碍,但是音乐却是无国界的。即使不懂语言,我们也能很好地欣赏音乐这种艺术。在小品表演中合理运用音乐, 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或娱乐,而是表达情感、烘托气氛、塑造角色、推动剧情的重要因素,能将主题思想表现得惟妙惟肖,使节目变得更加出彩。而音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
一、歌词是构造幽默台词的重要元素
歌词既是我们最古老的艺术语言,也是我们最现代的话语表述方法。流行歌词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具有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但它又是经过提炼加工了的艺术语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巧妙地将流行歌词嵌入台词,往往能使台词的构成材料时尚化、新质化,使原本普通平易的话语在瞬间焕发出语言的“艺术美”,使观众在似曾相识的言说形式中体验幽默的机智。
除了单纯的“说”之外,以既“说”又“唱”的形式出现在喜剧小品中的流行歌曲也很多,或直接用原唱歌曲,或借用流行歌曲的旋律,根据剧情需要配写新词,或从歌词到旋律全部创新。如《红高粱模特队》中的精彩唱词和动人旋律:“火辣辣的心啊,火辣辣的情,火辣辣的小辣椒她透着心里红,火辣辣的眼睛会说话,嘿火辣辣的小样招人疼,火辣辣的表演全都是劳动,火辣辣的范老师请你多批评,下一个组合有火辣辣地我,失陪了范老师我得去造型了。”小品借用模特表演的艺术形式,再加上适合于过年气氛的热闹而欢快的歌舞,把劳动人民红红火火的创造和丰收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间又穿插了轻松的调侃,把观众情绪引向高潮,小品表演取得巨大成功。
二、歌曲是营造幽默情境、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
好的音乐应该像朱德庸的漫画一样,是具有舞台性和故事性的。喜剧小品对歌曲或乐曲的选用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努力为实现其喜剧性服务。
赵丽蓉、赵本山、潘长江的小品就具有既好看、又好听的特点。以《打工奇遇》为例,这个小品从始至终贯穿着音乐线。不仅在幽默氛围的营造上,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情节的构造上,音乐也起到启合转承的重要作用。作品以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开篇,西洋音乐进行曲与中式的宫廷装饰,美丽宫女的旗头与旗袍、男主角的长袍马褂形成了极不协调的场景,令人忍俊不禁。“报菜价”是老太太最重要的活,这也是小品最关键的焦点情节。剧作者巧妙地运用“对唱”的形式,有意识地选用了两段风格迥异的歌曲,使前后两段唱腔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报价开始之前,运用评剧《马寡妇开店》的旋律,还借用了当时很流行的通俗歌曲《走四方》,赵丽蓉把她那几十年评剧表演练就的扎实唱功表现得如火纯清、完美无缺,观众的胃口完全被吊起来了。“报菜价”正式开始,第一段唱词围绕“宫廷玉液酒”展开。接下来,曲风突转,一首节奏舒缓、温柔似水的流行乐曲《笑脸》抢人耳膜,巩汉林用他那尖细的嗓音和女人化的体态,将这首精心创作的旧曲新词演绎得滑稽异常。
三、歌曲是表达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元素
音乐在感情和心理活动的部分,具有强大和微妙的通感作用。对观众而言,当音乐与戏剧角色或戏剧情景相结合,感受到的不仅是角色的外部动作和语言,而是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状态,音乐在这一个层面上的效果远胜于语言对白。喜剧小品就充分利用音乐这一特质,一方面为塑造形象服务,一方面为演员与观众搭起同情共感的桥梁服务。
如在赵本山和黄晓娟合演的小品《我想有个家》中,曾两次运用了歌曲《我想有个家》:
第一次用在戏的开始阶段。前来电视台征婚的女2号很紧张,男1号为了缓和情绪,营造气氛,拿出收音机来播放音乐,同时说道:“我啊私下时候都喜欢听音乐,音乐一出指定有词。”于是,《我想有个家》的旋律响起,2号噙着眼泪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把本来说得不流畅的征婚词一口气说了出来。她多舛的命运(怀孕期间便丧夫)触动了同病相连的男1号,她善良的品质(赡养婆婆)更是感动了男1号,从而使1号一改初衷,喜欢上了2号,情节也由此发生了突转。
第二次用在结尾处,由人物自身唱出来。“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赵黄二人那声情并茂发自肺腑的演唱,唱出了多少人对“家”的渴望。这首歌的魅力在于旋律流畅,悲凄却蕴含温情。观众也深深地受到感染,对于中老年“电视征婚”这个在当时看来还比较前卫的事情,产生了·种接受、理解的心理。至此,歌曲很好地反映了这部小品的主题。
可见,在情感表达层面,音乐可以拓宽戏剧的表现力,具有超越语言表达的优势。尤其在以情动人的小品中,音乐的这种功效则更为明显。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是指起陪衬作用的音乐,用以烘托影视内容在叙述过程中的情绪和气氛,或热烈欢快,或沉静悲伤。如在《送水工》中,当假扮父亲的送水工道出事实真相,母子俩抱头痛哭时,背景音乐响起,一首阎维文演唱的《母亲》回荡在人们耳边:“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陷儿。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抒情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歌词,令人抑制不住地感动。
高中音乐的课程改革,通过不断学习,使我收获受益非浅,让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有这样一句话:“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我想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认识高度、文化素养,才能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只有站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角度去备课、研究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的新观念;只有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动态、学习的尺度,才能使学生感到音乐与人生的美好情结。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引领学生有效的鉴赏音乐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更有责任做好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下面从三个方面总结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对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制定目标、实施计划。
(一)学习中应抓重点、记纲要,积极调整观念、逐步提升认识。在《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除掌握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模块内容和学分分配、课程目标等内容外,要深刻的领会“音乐鉴赏模块的内容标准”。牢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发表独立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在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又指出:“在信息量较大的鉴赏模块教学中需要教师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鼓励学生,交流鉴赏心得与体会,要求上好每一课,确保教学质量”。通过学习,我们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积极调整观念,逐步提升认识。
(二)领会新课程教学的关键,只有领会其目标意义,才能增强对新课程教学的信心,才能为新课程鉴赏模块的教学做好准备。要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与之相和的音乐本组教学工作计划、鉴赏模块教学进度(计划)等。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时间和目标上的准备。
二、认真备课、激情课堂、反思教研、促进教学。
(一)课前备课
首先要明确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围绕目标,探究目标过程的实施;紧紧围绕教学的时效性,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
1、找出你所理解的教材思路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该作品,目的用意所在,说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例如:《音乐与人生》这一课。为什么把“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一主题音乐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放在同一课题中?从他们的音乐中能感受到什么?音乐的语言又都有那些特点?音乐用怎样的表现手段实现了情感的传达、体验?……
2、提炼出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要求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确立目标,应具体、易于操作,明确方法,要能体现出学生学习行为变化等,所定的目标要起到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希望教师能对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情感意蕴、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目标做一些创新挖掘和提炼。
3、设计出目标过程及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所谓目标过程,就是实现学生――目标学习的过程。即是为哪一个目标学习进行的铺垫,结合的又是哪一个音乐作品等。采用的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是什么,是否体现出体验、比较、探究、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自主参与探索等等,要有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中所体现出的学生的学法过程是什么。
(二)课堂教学实践-激情课堂
怎样教学才能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把学生学习目标变成一种情境、一种挑战、一种发现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并以此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呢?。
首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发现学生兴趣与学习目标的结合点,努力营造最佳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氛围。
其次,教师课堂的导语、连接语、证据、表情等,是否能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
3、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表现和回答问题中看是否抓住了音乐内容所在。
4、在教学中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方法是无效的。
5、课件制作是否科学合理、有实效性。
6、要看老师在教学中,是否具有独创性,能够激活课堂教学,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生成、开放、发展的活动过程。这也是鉴赏模块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用反思性教研提高教学
反思性教研,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制定与实施的检测,更是对有效教学提出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建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反思性教研应关注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你认为最佳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2、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有无效、低效或资源浪费的情况?是否需要有补充目标?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生成目标。
3、对教学内容、容量有无增减、补充意见?
4、存在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思性教研,使其对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对教学策略、方法、学生心理、情感、意愿要求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经验,并把反思中的收获,转变成教学行为落到实处,形成教学教研的宝贵资料。
三、考核评价、完善机制、关注学生、检验教学。
随着教学的深入,考核评价是检验教学的关键一环。鉴于学校的考核办法,考虑音乐学科特点,具体考核如下:
(一)出勤考核:记录学生的缺课的原因、次数、学号、姓名。
(二)学习态度考核:通过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情感认知、价值取向、理解想象、实践运用及联想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
(三)作业考核:由于音乐学科特点没有固定作业要求,但由于新课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深层性,课后的一些具有情感认知价值取向意义的拓展与探究题有时在课堂难以完成,若作为课后作业,是很好的教学延续。每半学期可留2-3次作业。另外,也可将校本教学所探究的内容留为作业。(本学期我们留了两次作业,效果较好)
(四)期末试卷考核:音乐鉴赏模块,除考核学生应知应会及具有独立见解的问题外,更应注重考核学生对音乐的听辨、比较、感悟与理解能力。因此在音乐试卷中,要设计好听音乐回答问题。试卷中所设计的听音乐回答问题,学生感到很新奇,答题很有兴致,90%同学达到80分(良好)以上。
(五)鉴赏模块学分考核成绩认定。
(六)通过对学生的各项考核,教师应对比、分析,评价自身教学,形成经验总结。
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
赵
阳
现在的高中生课程多,课业重,需要音体美等课程来进行调剂,如果我们美术课也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学生们怎能喜欢?所以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比如书法、舞蹈、诗歌、武术等等,使之与美术有机的融合。也许有的人认为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下面就以我的兴趣爱好——哑剧在高中美术欣赏课运用为例,浅谈一下教师的兴趣爱好与美术课程的结合。美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哑剧作为表演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一个人的脸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等表演艺术可以表达他的思想意识、情绪变化等。高中学生学业多、负担重,在美术学习中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表演艺术,让他们在“动”中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美术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一、运用表演艺术活跃课堂氛围
美术新课标指出,特别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可以借助表演艺术参与游戏活动,表演艺术的参与可使美术学习活动游戏化,为学生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产生愉悦、活跃的情绪,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学会了人际交流、分工合作等技巧,并且通过道具、服装的制作,拓展了美术技能,一举多得。
如教学《美术鉴赏》第3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课,导入时,就充分地运用了表演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为例,可以让两位学生上台分别扮演两位画家,教师要提示他们不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当一位画家获得赞赏时的骄傲表情,和当他去揭开另一位画家画的画布时手触碰到画面的惊愕表情,学生自然而然的就知道哪个画家的水平高了。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引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轻松的哑剧表演形式(角色扮演)此处无声胜有声,而且活跃了课前气氛,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在情感、态度上为下面的学习作了积极的铺垫。
二、运用表演艺术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物象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而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很多都是靠他们平时的经验积累和想象去完成的。这无疑给学生的绘画活动增添了很大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我们可以通过表演艺术解决上述问题。
1、运用表演艺术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特征
第16课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课中年画《盗仙草》,表现的是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一个情节——盗仙草。讲述白蛇为救许仙,带着青蛇潜入昆仑山去盗灵芝仙草,与鹤、鹿二仙童格斗拼杀的故事。
图中头扎双髻的鹤童,身穿红衣,颈系百叶帔,腰扎鹿皮裙,足踏云头鞋,手握长剑,乘云从天而降;青蛇身护白蛇前,作拔剑迎战状。白素贞左手举着灵芝草,右手仗剑,凝目合唇,面露忧郁神情。三个人物的表情动态刻画得十分传神,如鹤童双眉倒竖的怒容,青蛇沉着应战的姿态,白蛇焦虑担忧的心情。人物造型清秀,面部设色雅致,服装色彩艳丽,背景有奇山峭石、祥云朵朵,都带有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韵味,是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特色。可以让3个学生带着人物面具进行情节表演,表演艺术的参与有助于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具体事物,帮助他们抓住事物的特征,从而使表现出的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又如绘画教学画人物时,可以让学生互相做模特(必要时老师也可以做模特),摆出多种姿势,避免所画人物僵直呆板;画表情时,可以让学生“以形画情”。通过表演快乐、悲伤、愤怒、严肃等表情,帮助学生捕捉不同表情的脸部特征;在画动物时,可鼓励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神态、动作,用肢体展现它们觅食、梳理毛发、嬉戏等情形,感受动物的生活情趣。这样,学生在表现动物时就不是呆板的,而是生动形象的„„
2、运用表演艺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事物
表演艺术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如教学第5课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可以通过这样的肢体游戏来帮助学生感受点、线、面、色所反映的抽象的绘画。先出示一幅以暖色为主,表现激情高涨的画面。伴随着欢快、热烈的快节奏音乐鼓励学生边欣赏画面,边大胆地用舞动的肢体感受、表现画面色彩所表达的热情、兴奋的情绪,用有节奏的手势在空中想像并画出在热烈的情绪中想表现的点、线、面,感受此种性格的点、线、面的快、短、粗、紧凑等特征。然后再出示一幅以冷色为主,表现悲伤情绪的画面。伴随着凄婉缓慢的二胡曲让学生通过柔和的肢体动作想象并表现画面色彩所表达的悲伤、凄凉的情绪,体会此种性格的点、线、面所表现出来的流动感。学生通过表演艺术的参与,体验到了画面的丰富情感,感受到了点、线、面、色的内在生命力,从而加深了对它们所表达的抽象艺术的理解,突破了教学难点。这样很自然的导入到“热抽象”和“冷抽象”等教学中去。
三、运用表演艺术营造开放的艺术表达方式
《美术新课程标准》 “欣赏•评述”领域的目标中指出:“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用形体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为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表达方式,并以此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和印象。”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动作、舞蹈、戏剧、小品等进行形体表达。形体的表达当然就要借助学生的表演艺术参与。《夜巡》是伦勃朗创作盛期的重要代表作。它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民兵总部定制的一幅群像肖像画。关于这一作品,流传的说法是:当此画的定制者看到完成了的作品时很不满意,因为画中只突出了几个主要人物,不少人被画在不够显眼的位置,他们要求画家修改此画,结果遭到伦勃朗的拒绝。定画者为此向法院提出控告,伦勃朗败诉,他从此成为不受欢迎的画家。他后半生的贫困生活也与《夜巡》一画有关。
画家采用了接近戏剧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安排了一群民兵正接到命令准备集合出发去执行任务的情节,并有节奏地处理这些民兵们。民兵的负责人宁•科克正在集合队伍,所以在画面上处于突出的地位,并好像正与他的部下边谈着话边向观众走来。其他民兵,有的在击鼓,有的挑着旗,有的擦枪筒,有的举长枪,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举止神态,但都统一到准备集合出发这一情节上来。整个画面明暗对比强烈,但又极富层次感,构成一幅富有战斗性的构图,充分体现了伦勃朗独特的艺术风格。应当说明的是,此画原来画的时间是白天,由于此画被后人涂上了过厚的光油层,加上长时间的岁月侵蚀和空气污染,以致画面变暗,好像是画的夜景。大约从1800年开始,此画的名称一直被误传为《夜巡》。
如果让学生扮演此画中的形象,按定画者的意图站成一排,然后按《夜巡》 画面也就是画家的构图来站,让学生比较形式美感的好坏,学生会说先前的构图像是在照集体相,后者更具美感,学生通过这些健康、开放的活动形式,有了直观感受,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及自己的美术作品的理解,而且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运用表演艺术组织课堂教学是不是很难?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课堂就是舞台,学生就是观众,每节课都像上台演出一样有激情。现在的学生鬼点子很多的,教师只要把任务布置下去,学生们完成的效果往往出乎教师预料的好。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演出,如果拉不下面子,可以充当幕后策划和导演,提出建议和指导。表演除了舞蹈、诗歌、武术、快板、哑剧、小品等形式,其实书法板演何尝不是一种表演的过程呢?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看上去,既没有感性的美,也无形式的美,画面色彩单调枯索,线条密集错乱,当时一些人甚至讽刺为“木材厂大爆炸”。但杜尚得意地认为,把它说成绘画并不恰当,它是动能因素的组成体,是动态感官的瞬间表现,是时间和空间通过抽象的运动反映的一种完美的艺术表现,这是他突破艺术中惟美主义摆脱传统感性美的第一步。既然前人可以尝试静态画面表现动态艺术,我们为何不能用动态艺术解释静态美术呢?
现在的美术教学仿佛离开多媒体就没发上了似的,包括很多的公开课,老师就像放映员一样,放放课件,讲讲重点,再来点所谓的互动,看似热闹,殊不知现在的学生今非昔比,网上什么视频没看过,这些招数已远远吸引不了他们了。
我暑期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 安徽省教学能手培训,尤其听了国培专家赵紫峰的课,他那“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风使我受益良多!很多学员说听了赵老师的课就像听了马三立的相声一样有劲,而赵老上课只用一支粉笔,他那丰富的肢体肢体语言和极具表演性的教学方法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另外还有国培专家章翔老师,他上课时浑厚、悠扬的歌声简直像一个歌星在表演,并且在展开教学时极具表演魅力,我们感到就像享受一台舞台剧。
我原本就喜爱哑剧等表演艺术,多年来的美术教学使我业余积累了20多个哑剧节目,暑假我还到北京北影厂当演员锻炼自己,呵呵也接拍了几个小广告,我在北影厂表演哑剧时有人甚至要推荐我到歌舞厅表演。原本暑假都在北京的,但因参加“国培计划(2012)”8月13就到母校淮北师大上学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到太值了!我们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学习了剪纸、折纸、泥塑、版画等,甚至还请了民间艺人教我们做鹦鹉等面塑技法,回到家我又有新的题材在学生面前表演了。
很多教师有职业倦怠期,而我认为讲台就是舞台,我每天都在与学生上演不同的剧目,我很享受这种生活。可能有人质疑,搞这些花哨的会不会影响教学,我认为学生对美术课有兴趣才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我们学校高中学生不是太多,但喜欢美术的不少,今年有9名美术学生被西北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在表演方面我与白玉祥同学表演的哑剧2011年10月获得“安徽达人秀蚌埠站冠军”,2012年4月我们新编哑剧《父与子》晋级蚌埠电视台《百姓大舞台》选秀节目。5月5日我与学生在合肥参加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安徽赛区总决赛,获“梦想之星”称号。5月30日与高文睿同学应邀到安徽卫视《势不可挡》栏目录制哑剧,晋级获奖。这都是我们美术课的额外收获,我感到美术与表演艺术的结合大有搞头。
在进修期间我与王啸宇等学员创编了哑剧《钓鱼岛》和《痛扁小日本》,声援我们国家的保钓行为,在艺术实践期间我应其他学员的要求演出了《香烟头》,目的是宣传禁烟,这些哑剧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
除了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我推行“表演教学法”外,初中美术我也在进行尝试:在培训期间我在淮北西园中学7(2)班上了一节《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在导入时我一人分饰演餐厅服务员和顾客两个角色,展开故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学生们还从来没看过这样的美术课,兴趣很浓。接下来我上课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很强,在玩乐中他们学了一节有意思的美术课,作业完成的也很好,专家老师也很肯定这节课。
《淮南子》中说“圣人以身体之”。在表演艺术的参与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一种亲身经历,也获得了亲历中的情感体验。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表演艺术的参与有助于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
我通过培训,在老师的鼓励下,写了这点心得,并且打算回到学校后以“快乐美术的表演式教学法”为课题继续进行研讨。我深深的懂得要抓住一点:万变不离其宗,新课标的要求不能丢,否则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地址: 皖怀远县龙亢农场中学
赵
阳
在广泛的艺术领域中, 每一种艺术都是独立的, 而每一种独立的艺术要想塑造它完美的艺术形象, 那就必须和其它艺术有机的结合, 才能达到目的, 舞蹈艺术也不例外。
舞蹈艺术是造型艺术、视听艺术、情感艺术、戏剧艺术和表演艺术的综合体, 要想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 她需要音乐、戏剧、舞美等的综合协作, 才能最终完美完成, 虽然上述学科对舞蹈艺术来讲是归于她的属性, 但真、善、美的和谐完成她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在舞蹈艺术中, 创作是最根本的, 人们对舞蹈的审美需要到作品的构成以及包括运作系列和创作手法, 无一不体现出它独特的艺术系统和价值取向, 其间, 主要是体现了创造主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观及至于价值观。一个一流的演员, 如果作品是很次的, 那么她也不会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什么也不表现”的舞蹈花样已结束了它的存在。一个作品的创作, 除了要有严谨的构思, 新颖的手法, 而且也要有流畅地表达内容的美的表现形式。一个作品, 如果没有表现的内容, 即使动作再优美, 造型再独特, 她也是非常空洞和缺乏感染力的。
记得前几年的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创作时, 正是社会上时兴那种浅薄、猎奇、华而不实的舞蹈之际, 这样就更显示了他的珍贵。它质朴深沉, 再加上演员精湛的技巧, 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热爱秧歌胜过自己生命的老艺人的形象, 使舞蹈作品产生了隽永的艺术魅力。
在一个舞蹈作品的塑造中, 音乐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说起音乐和舞蹈的关系, 真称得上是源远流长, 最初, 舞蹈和音乐是一体的, 被称之为“乐舞”。古人曰:“舞者, 乐之容也”。把舞蹈比作音乐的容貌, 两者是内容与形态的关系。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发展, 到了今天, 它们已各自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她们是密不可分的姐妹艺术。舞蹈是不能脱离音乐的。由此可见二者关系之亲密。
舞蹈与音乐, 都属于时间艺术, 都要在一定时间过程中展示形象, 它们也都有节奏这一共同特点。在舞蹈作品中, 有了音乐的节奏, 使舞蹈动作的结合交替都有了一定的规律依据。
有了音乐, 舞蹈才能更好的反映主题, 表达情绪, 展示意境, 烘托情绪, 反映风格。
由于舞蹈的视觉形象有了音乐的听觉形象加以配合, 使舞蹈艺术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对于舞蹈作品来讲, 音乐的选曲非常关键, 它必须为舞蹈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所服务。
舞蹈的动作和音乐旋律必须固定在一定的节奏速度之中, 统一表现某种情绪, 如《红绸舞》《撇扇》等作品的音乐速度必须快到一定程度才能把作品的炽热的情绪表现出来, 相反地如芭蕾舞《睡美人》, 民间舞《荷花舞》的音乐必须放慢应有的速度, 才能表现出前者的如梦如幻和后者的优美恬静。
其实, 舞与乐, 究竟谁渗透在谁之中, 是难以说清也不必说清的, 二者都是人的品格与内在激情的自然留露, 是生命的律动。
舞蹈和美术同属于造型艺术、视觉艺术, 它们都是运用线条、色彩和画面来表达作品内容的, 所区别的是绘画通过一副静止的画面来表达人们生活中某一瞬间的情景, 而舞蹈不上静止的, 舞蹈是运动着的造型艺术, 舞蹈作品的内容和舞蹈形象是靠与动着的舞蹈动作最后体现出来的, 舞蹈只有在运动中, 才有生命力。
舞台艺术对于塑造舞蹈形象, 烘托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 就拿服装来说吧, 服装的选择必须服从作品, 必须适合舞蹈特点, 它不仅要符合作品表现的内容, 而且也要反映出民族和地区特色。
我国的舞蹈与戏剧, 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我国的传统的戏曲艺术有歌舞戏三者结合的传统, 在传统戏曲中, 用高难度技巧表现人物性格, 渲染情景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用翎子功表现吕布的轻佻, 用倒拾虎表现赵云被麋夫人投井后的惊吓。《三岔口》中的夜景, 也是通过演员高难度的技巧刻画出来的。
所谓戏剧性, 就是必须要有情节和矛盾冲突, 如现在的舞剧, 定义就是带有戏剧性的舞蹈。我国的舞蹈在很多地方就明显有戏剧的传统。
舞蹈和戏剧虽有联系, 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 戏曲中的舞蹈终究是戏曲综合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从属的, 而舞蹈作品应该完全以舞蹈手段来表现。
就舞蹈艺术本身来讲, 它有四大特点, 首先, 形体美是第一, 它是舞蹈者表现的材料质, 因此, 塑造美的人体成为舞蹈者练就的基本功。
善于抒情是舞蹈的第二大特点, 古人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故嗟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午之, 足之蹈云”。可见舞蹈是人性中最深刻, 最抑制时迸发出的“形象”, 是至高的“情的抒发”, 这些非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夸张性是第三大特点, 它的艺术语言常常是“不合理”但却“合情”的。譬如许多舞蹈作品中英雄任务受枪击倒下前的长段舞蹈抒情, 就说明艺术的夸张性, 起艺术奇妙就在于此。具有时间的节奏性和音响旋律性是舞蹈艺术的第四大特点。表现人生的喜怒悲哀恐惧等七情是在符合节奏和有目的的性有规律合理的展现, 纵然现代的无伴奏舞蹈, 是在符合不同节奏中进行的。各种艺术手法, 在舞蹈艺术的综合运用之后, 已不是原来的独立艺术形式了, 它们要受舞蹈艺术的制约, 而成为舞蹈作品中表现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艺术作为文化世界中的一种精神现象, 它总是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的。它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舞蹈艺术也不例外, 它要受各个年代, 不同社会状况, 文化背景所影响, 我相信在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中, 舞蹈艺术的明天将更加灿烂辉煌。
摘要:人们进行舞蹈欣赏这种审美活动, 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 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的进行。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 那么你本身必须是具有艺术修养的人。”所以, 我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过程等, 就非常必要了。本文以纵深的视角对舞蹈这门独特的艺术进行了一个深入的剖析, 将舞蹈艺术阶段化和清晰化, 对提高舞蹈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舞蹈艺术,创作,音乐,戏剧,舞美
参考文献
[1]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王宁宁, 杜小青.中国舞蹈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
[3]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4]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浅谈高中音乐课程中的戏剧表演】推荐阅读:
高中音乐 舞蹈音乐教案11-17
1.音乐与人生高中音乐教案07-25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语言07-17
高中音乐研修日志09-28
高中音乐优质课教案06-12
高中音乐试题及答案10-19
高中音乐课代表竞选演讲稿06-27
高中音乐环境保护教案06-05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07-07
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