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记小学生读书笔记(精选18篇)
他真不愧是文学家,里面的词句写的真美。瞧!“我去月亮那里开采银色宝石,我去太阳那里采集金色花朵;在宝石上以花朵镶嵌我的诗,让微风传送去我献给你的歌…… ……”啊这段话真美,要是我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富有诗意的句子,该多好呀!
在我看来,书中的故事仿佛就展现在我们眼前:我听到了蘑菇人的喊声,看到了蘑菇人排着队伍去寻找一颗心,我听到了诗篓子在深情的朗诵诗,我看到了乌丢丢在与可人说话。
读完乌丢丢的奇遇,使我明白了爱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付出一点,你就能得到许多。
《乌丢丢的奇遇》感想 杨弘毅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乌丢丢的奇遇》,它是著名的作者金波写的,在他的一生中写过了很多书,有:《绿色的太阳》、《我是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带丽的花》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故事《蘑菇人》。它主要讲的是乌丢丢和吟老来到一片树林里见到一群蘑菇人。不一会儿下起了冰雹,蘑菇人为了保护小动物,被冰雹砸得粉身碎骨。
乌丢丢和吟老都很伤心。这时,雨过天晴了,土里长出了一堆新的蘑菇人。
一、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摘录好句子、编提纲、写体会或心得。
摘录式:是指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时的精彩段落或名言、警句等摘录下来, 进行语言的积累。摘录时不改动原文, 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果是报纸、杂志上的文章, 要写清楚报纸或杂志的名称、日期, 以便查找。其作用在于积累知识, 为作文奠定基础,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养成勤记的习惯。
提要式:就是分析原文的纲目主次, 概括段落的意思和文章的思想意旨。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
心得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及时写下来, 这种笔记也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 也可以就文章中的某一点写一写自己的见解。
总之, 写读书笔记, 应紧扣原文, 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而空谈感想, 还应联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经常写读书笔记,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还可以增长知识。
二、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读书笔记的质量
1. 勤查笔记严要求
对读书笔记的要求是:质量要“高”, 内容要“实”, 书写要“洁”, 形式要“新”。教师要做到每天一检查, 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高”、“实”、“洁”、“新”的要求, 将检查的结果及时予以反馈, 以督促学生坚持写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 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1) 精彩3分钟:每天利用课前的3分钟, 让学生轮流朗诵或背诵摘抄的内容, 谈谈读书心得、阅读感言等。 (2) 定期评优:定期举办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将内容新颖、书写工整的读书笔记复印贴在学习园地中, 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3) 举办主题小报:定期挑选学生读书笔记上的内容制成主题突出、版面精美、内容丰富的小报。
三、激励学生, 让做读书笔记成为习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不是一件轻松之事, 学生有时会把做读书笔记当作是简单的“复制”, 内容随意, 书写潦草。为此, 一开始做笔记时, 教师应严格要求, 规范书写, 要求摘录的内容要富有意义和价值, 心得或感想中的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教师要经常激励学生, 让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日渐浓厚。比如, 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小练笔”,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点评。点评时, 以表扬为主, 从而让学生愿记、乐记读书笔记。
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摘抄法
摘抄就是在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把其中优美的句子或段落摘抄下来。摘抄法是做读书笔记做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摘抄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可以抄录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也可以摘抄优美的写景片段,还可以摘抄格言谚语等。例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如教《燕子》时我是这样布置预习的:请先默读课文,然后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摘抄下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预习后,我作了检查,情况如下:有的学生摘录了第一自然段,因为这一自然段语言精练,“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写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神韵;有的学生摘录了第二自然段,因为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也有的摘录了第三和第四自然段,说是飞行中的燕子与停歇的燕子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做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原文的内容,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积累资料,还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二、体会法
读书之后把自己从书中得到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在指导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时,我经常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例如,有个学生在读《鲁滨逊漂流记》时这样写到: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鲁滨逊漂流记》书中主要写了鲁滨逊的航海历险,他被吹到了一个岛上,自己丰衣足食,获取食物,还当了一回“老师”,他眼睁睁地看着野人吃掉自己的同伴,自己造了木船,还发现了许多矿,在岛上建了两个家。最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故乡。
“不管多么困难,也要有活下去的意志!”我大声地读完了鲁滨逊说的最后一句话,懂得了这本书的真谛,窗外细细的雨凉爽的风,伴我读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我心中不由地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慨。
我佩服鲁滨逊活下去的意志,佩服鲁滨逊那顽强不屈的精神,佩服鲁滨逊……
我读完了这情节曲折、连绵起伏的故事时,被它感动了,被它震撼了,这是心灵的震动、心灵的呼唤。
任性、倔强、娇气、依赖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许多青少年的最大缺点,依赖父母、依赖学校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试问,如果父母不在了,这些青少年能不能靠自己的双手来取得劳动成果呢?这些性格已经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
读完了这本书。忽然,我懂得了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人生如一条小溪,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艰辛,如果没有了困难,一路畅通无阻,那样的人生也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了……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尤其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笔,常常是心有话而言不出,如果经常写读后感,哪怕开始只是一句话,久而久之,想要说的话越来越多,由原来的一句话变成一段话,由一段话变成一篇文章。学生由一开始的不愿写、写不出,到最后不但想写,而且佳话连篇。
三、批注式
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小学生在预习一篇新课文时使用。在教师讲解新课文之前,学生提前预习阅读,通过做批注,把不理解的内容画下来,在旁边标注,以便教师讲解时重点关注、理解。学生还可以对文中的个别语段进行圈点,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如果听课时发现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有出入之处,课下及时询问教师,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会及时纠正在预习过程中自己理解的偏差。这样不仅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四、卡片式
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在卡片上,再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总之,教学生学会作读书笔记,等于交给了学生学会学习的“金钥匙”。读书笔记既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又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诗人金波先生,故事的内容是一只小脚丫被丢在了角落里,被丁儿捡到,并给小脚丫一个完整的身体,取名叫乌丢丢,丁儿收养了它。可恶,丢丢还是想念布袋爷爷,于是在晚上悄悄地走了。又遇到了吟老,便在吟老家住了几晚,便和吟老一起踏上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之路,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最后成功找到了珍儿与布袋爷爷。乌丢丢又和珍儿融为了一体,成为了珍儿的一只脚,他们快乐的生活着,而吟老则和他的童年回忆住在一起。
其中吟老和乌丢丢一起寻找珍儿与布袋爷爷的内容十分吸引我,里面的一篇篇故事都很有趣,告诉我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人人都有爱,世界就会充满爱,就不会有杀掠和战争,一切都很和平。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人人都能成为好朋友,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偶奇遇记》读书笔记5篇,欢迎来参考!
这本书写的是一根很神奇的木头,被木匠傅杰雕刻后,变成了一个调皮的小木偶,起名皮诺曹。他会唱歌
会跳舞,还会翻跟头呢。皮诺曹在经过许多曲折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子。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勇敢。诚实。好学。爱劳动的好孩子,所有的梦想都可以实现!
今天我读了《木偶奇遇记》。故事里有一个小木偶。他的名字叫匹诺曹,他很顽皮贪玩,如果他一说谎,他的鼻子就变长了。最后在仙女的帮助下小木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男孩。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不劳而获不会致富,不学无术也不会带来快乐。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
《 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主要是讲皮诺乔听了坏人的话,把自己给害了。后来好心的仙女生病了,皮诺乔把自己的四十个子给了仙女。而仙女也给了皮诺乔一个真正的身体,让它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最后皮诺乔和他爸爸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不能做个撒谎不爱学习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个爱学习、诚实的好孩子。
读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我很喜欢木偶匹诺曹。
匹诺曹活泼可爱、正直勇敢,但是有个不好的毛病:爱撒谎。他一撒谎,鼻子就会变长。后来,在仙女姐姐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掉了撒谎的毛病,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我觉得匹诺曹从原本的一个木头人,到后来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好孩子,和他自身的改变有关。今后,我也要像匹诺曹那样,做个好孩子。
在寒假里,我读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故事的主人公是皮诺曹,皮诺曹一开始是一根木头,后来他的爸爸翟彼特把他做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木偶。
皮诺曹很调皮,也很大胆。有一次,皮诺曹在森林里找爸爸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强盗。强盗问他要钱,还差点儿让他上西天。摆脱了强盗,还遇到了蓝发仙女,还认她做了妈妈。
这本书是意大利儿童文学家卡洛。科洛迪的经典代表作。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叫杰佩托的老头没孩子,他用一块又说又哭又会笑的一段木头雕刻出了一个木偶,取名叫皮诺乔,皮诺乔虽然一直想做个好孩子,可是经常经不起诱惑。他逃学、撒谎、结交坏朋友,几次上当但都屡教不改。他受狐狸和猫的欺骗,差点被他们吊死。多亏蓝头发仙女解救。仙女教育他不能说谎,每当他一说谎鼻子就会长。这时皮诺乔才开始醒悟,但还是经不住坏朋友的诱惑,又跟着到玩儿国去了。五个月后,皮诺乔的头上长出了驴子耳朵,变成了一头驴子,并被卖到了马戏团。在紧急关头,还是仙女救了他。最后,他们父子在鲨鱼肚中相见,并设法逃了出来,皮诺乔这才痛改前非,终于变成了真正的好孩子。
妈妈问我:“你通过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我认为皮诺乔是一个淘气,不爱劳动的,受不了诱惑,不爱学习的小孩子,但是他有善良,纯真的心,他一直想做个好孩子,他不是存心想做错事,更不想做坏事!他经过努力把自己的木头脑袋变得灵活起来,最后战胜自己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小男孩。谁都应该喜欢他,”妈妈也说:“谁的成长的故事里都会有皮诺乔的影子,所以战胜不足,克服困难就是好样的!”我有些不懂,但是我知道,谁都会成为好孩子,只要他想改就能遇到蓝头发仙女。对了,故事里的杰佩托和蓝头发的仙女多么像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呀,他们是那样的爱皮诺乔,就像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一样爱着我们。不管我们做错了什么,从来就是耐心教育和等待我们长大。而狐狸、猫和坏朋友灯芯都是皮诺乔遇到的大石头,这些石头给皮诺乔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灾难。皮诺乔战胜了,搬掉了这些大石头。我们也应该想自己的不足挑战。
周末读书笔记的周期长、内容广、形式多,需有的放失,自成体系。在笔者平时的教学中具体做了如下安排。在初中生开学第一课就强调周末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具体要求。读书笔记在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每位学生给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如艺海拾贝、驿路诗语、心灵之声等等。读书笔记内容分为两部分:单周摘抄和双周随笔,摘抄和随笔字数均不少于七百字。每篇摘抄首行必须标明原书名或文章名、页数和日期。摘抄的内容分为四部分:好词(十个)、佳句(三个)、美段(一至三个)和感悟(一百字以上)。随笔则根据作文教学进度,每月给定主题依次为青春成长、情感体验、生活感悟、哲理思辩;文体则依次练习记叙文、散文及议论文。学生长期坚持,必能将获益匪浅。
将读书笔记与课前三分钟相结合是展示读书笔记的好方法。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两个学生听后当堂点评。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有两次的分享机会,四次点评的机会。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台风、勇气、分享精神;另一方面温故知新,互相借鉴,让学生更重视课外阅读。
读书笔记与作文课也是密不可分的。“文学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教学在讲经验技巧的同时,更要源自学生切身体验的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将作文课与学生的随笔点评放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以学生的随笔为例进行赏析,不仅改变了作文课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够将周末课外阅读与写作训形成一个体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读书笔记还与现代文阅读息息相关。课堂教学涉及到适合学生借鉴,作为周末摘抄的优秀篇章,不妨提醒学生多多留意,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摘抄的佳作。课外现代文阅读教学也是很好的素材,很多文章不仅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哲理深刻,而且特别适合学生借鉴学习。周末摘抄与作业评讲也有相通之处,不必割裂,这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值得注意的地方。
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呢?写读书笔记有哪些好方法呢?在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四种方式写好读书笔记。
一、作摘录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生动、精彩、优美、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以及自己认为有用的判断、有关数字材料等,按照原文摘录下来。如教《燕子》,我是这样布置预习的:请先默读课文,然后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摘抄下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预习后,我作了检查,情况如下:有的学生摘录了第一自然段,因为这一自然段语言精练,“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写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神韵;有的学生摘录了第二自然段,因为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也有的摘录了第三和第四自然段,说是飞行中的燕子与停歇的燕子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做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原文的内容,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积累资料。
二、作批注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各种标记标出相应的内容。如用(横线)“——”划出重点,用(重点号)“△”标出重点词语,用波浪线“ ”画出比喻句等。也包括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感受简明扼要地写在文章的空白处。如教《鸟的天堂》时,布置预习提纲:1.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用“”划出相关的句子)2. 课文重点写了群鸟活动的场面,请用“==”划出来,并细细品读。3. 文章哪些语句,写出“我”对鸟的天堂的喜爱?(用“~~~~”划出)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写纲要
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的文章的基本提纲用概括的语句采用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如教《桂林山水》时,我是这样布置学生预习的:1.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桂林山水?2. 桂林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学生预习后基本能列出提纲:
这种纲要式读书笔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书或文章的内容要点、主要精神、逻辑结构、写作方法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语文能力。
四、写心得
要求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记录下来。例如在学《一夜的工作》时,我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把读后的想法、体会写下来。虽然学生们写得有长有短,但都是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和体会,都是通过思考才写出来的。这种心得式笔记,可详可略,有时只有三言两语,又不必讲究什么开头和结尾,学生写起来觉得很轻松,也愿意积极开动脑筋去写,既开发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较好地达到了“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刊、报纸;正确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人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这种做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大家不妨可以试一试。
这部作品主人公皮诺曹刚开始耽于享乐,对于错误屡教不改,通过仙女和爸爸的帮助,经历重重考验,改过自新,终于天从人愿,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看了《木偶奇遇记》,我懂得了:在我们漫长的成长历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坎坷挫折,犯一些错误,关键的是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改过自新,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今天,爸爸从图书馆借来一本《木偶奇遇记》,我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木偶奇遇记》主要讲了老人杰佩托将一块充满灵性的木头刻成木偶——匹诺曹,视他为自己的儿子,幷希望他学会耍剑、翻跟头,还想带他去周游世界。这个愿望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贪玩的匹诺曹不肯上学,认识了两个坏朋友,多亏天蓝色头发的仙女救了他,他才没被吊死。但是他还是被狐狸和猫骗走了。他向法官申诉,反而被送进监狱;出狱后偷葡萄又被农夫抓起来当看家狗。他虽然有所悔悟,但还是被坏同学引到“玩儿国‘和他们一起变成了毛驴,被仙女救起,最后和父亲在鲨鱼腹中重逢,成功逃生,从此变成一个好孩子。
我觉得匹诺曹一开始是不听话,但他最后还是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我们应该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我看过一本书,叫作《木偶奇遇记》。书里有一个小木偶,叫匹诺曹,他有个不好的习惯:撒谎。他一撒谎,鼻子就会变长,多说一个谎话,鼻子就会多变长一截,后来还变成了一头驴子。经过了许多磨难,他终于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子。
从这本书里,我懂得了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重要性,记得有一次我数学测验考得不好,只有50分,回到家后,我把卷子藏了起来不给爸爸妈妈看。经过爸爸妈妈的教育,我拿出了卷子,爸爸妈妈不但没有批评我,还耐心的帮我改正错误,后来我的数学测验得了100分。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诚实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宝物,希望大家也来读一读《木偶奇遇记》这本书。
我读过一本文学书叫《木偶奇遇记》。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淘气的木偶‘匹诺曹’,一开始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淘气包,可是后来变成了一个快快乐乐的小孩。
这中间有许多的故事,比如说:“匹诺曹当看门狗、去玩具城和在鲨鱼的肚子里找到他的爸爸,等”我来告诉大家匹诺曹在玩具城发生的事:
匹诺曹在玩具城玩了五个月之后,匹诺曹极为惊讶地感到长出了一对驴子耳朵,他变成了有着尾巴和其一切的蠢驴。匹诺曹变成一只真正的驴子之后,被拉去出售,马戏团的班主将他买去,教他学跳舞和跳圈。一天晚上匹诺曹瘸了腿,于是另一个人又买了他,为的是用他的皮做鼓。
读这本文学书的收获是教会人如何改正缺点,成为有用的人才!
第二件事我想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到,是匹诺曹推水车挣回一杯牛奶,再挤出时间学习编草蓝。一夜间,木偶匹诺曹再也不是一个木偶了,而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男孩。
这个故事我懂得了,我们要做一个知错就改,听话懂事,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著的一本小说。主要人物是木偶匹诺曹。一开始,匹诺曹不爱学习,既顽皮,又不听话。后来,他意识到错误,开始挣钱照顾他的爸爸。这本书中有两件事令我记忆最深。
《木偶奇遇记》里的皮诺曹,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不懂事、任性、撒谎、不爱学习、禁不起诱惑的坏孩子。为了买一张看戏的门票,卖掉了爸爸用棉外套换来的识字课本。不听蟋蟀的忠告,落入了强盗的手里,经不住诱惑,逃学、结交坏朋友,被狐狸和猫欺骗,因为撒谎鼻子变长。经过许多磨练后,皮诺曹开始懂事、不撒谎、爱学习,变成了一个好孩子,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人不能只想着玩、不爱学习,做人还要诚实,不要说谎,不要被别人诱惑,还要勇敢,遇到事情不慌张,才能做一个好孩子。
路人甲:马马虎虎吧,不爱也不讨厌。拜托,别让我复述什么书上讲的内容,因为我从小到大只会说两个半故事,一个是东郭先生和狼,一个是乌鸦喝水,另外半个就是小红帽的故事,因为从小到大我老是等不到猎人来就让小红帽自己从狼肚子里跳出来,所以只能算半个吧……
路人乙:你说读书啊,我很喜欢啊,我记得有个什么重要的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啊,如果可能我真希望自己能变成一条书虫,每天都趴在这些“阶梯”上晒太阳呵呵。对我来说没有书我的生活就好像没有空气和水,没有汉堡包和可乐,没有炸鸡翅和冰激凌……
路人丙:想听我说真话吗?呵呵,告诉你吧,我的真话就是不喜欢不喜欢不喜欢,我宁愿这个世界上的书店全都转行,您说书店转行干吗,嘿,easy,卖NBA篮球明星纪念品和贴画啊,专卖店,准火!
路人丁:书嘛,也就那个样,我平时想起来就读读,不想起来也没什么。我可不想像有的人那样让自己变成白蚁,把书变成木头。反正我不想变成书呆子,我讨厌近视眼,讨厌把两只啤酒瓶底搁在鼻子上晃来晃去,我希望自己变成时尚的人,变成衣服架子,美食机器,星座专家以及超级恋爱能手。
记者:请问你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吗?都怎么写呢?
路人乙:哦有的有的,我很喜欢写读书笔记啊,我简直太喜欢了,什么东西都喜欢写下来,天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写啊,每当我看到一本书,即使还没开始读第一个字,我就开始构思我的读书笔记了,所以说起来我几乎没一本书看完过的,就因为忙着写读书笔记了呀,可是我还是把它们都看完的,我有这个信心的,总有一天我会写一个很长的读书笔记,冲击世界吉尼斯读书笔记最长记录。
路人丁:我不太写读书笔记,说实话我什么笔记都不太写呢,我这个人对所有和写作相关的东西都过敏,只要一写东西,我就打喷嚏,而且打个不停。还有就是我的头,只要一写东西立刻像灌满黄浦江的水一样,又重又咸,黑乎乎湿答答的分不清楚东南西北。
路人甲:对任何东西我都是有个人原则的,我的原则就是我们老师布置就写,老师不布置写了也是白写,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识时务者为俊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路人丙:哦天啊,世界上居然还有读书笔记这劳什子!我觉得完整地看一本书就简直等于要了我的命,还要搭上写什么读书笔记,这不等于是死了一次还要再死一次啊。不行不行,您就是现在立刻枪毙我,我也没法养成这样的习惯,虽然我也知道这是赫赫有名的好习惯啊,众人爱,万人迷。
记者:说说看,你平时是怎么写读书笔记的呢——
路人丁:我没有主动写过。我对任何东西都过敏,我是过敏体质,我说过一写文章我就头疼打喷嚏。但也有例外,呵呵,记得有一回我读完一本恐怖小说后特别兴奋,突然有一种想真正写一篇读书笔记的冲动,我就立刻构思了,而且关了灯,准备在黑暗中体会“现场”。结果刚布置好小说“现场”,我妈进来了,她看到我心跳加快,手脚冰凉,四肢瘫软,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窗外,就差立马打120了——就这样,一篇好端端的读书笔记计划给泡汤了。
路人丙:我有写过吗?我想想看,噢我都是踢完足球后满头大汗地想起来,急急忙忙地回教室赶写的。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强烈地感到悲哀,因为我强烈地感到我的所有读书笔记都是临时组建的,匆忙上阵,没有磨合,就像中国男子足球队一样,年复一年,没有神采没有配合没有长进,散兵游勇,斗志涣散,令人灰心丧气。
路人乙:要说我嘛,我这个人写读书笔记和别人不太一样呢,因为我这个人看书有个特点,那就是喜欢看美文,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抓出书里那些美仑美奂的、精彩绝伦的句子,那些段落,甚至那些标点符号,我那副炯炯有神的样子,我那个兴奋的劲头就好比老虎见到了活鸡,猫见了老鼠,狐狸见到了乌鸦嘴里的肉一样——我不知道您听懂了没有,我见了好书就是这副样子的。
路人甲:我的原则是一切都听老师的,老师说写我就写,老师不说写我就不写。古人不是说过了吗,最美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看书是这样的道理,写读书笔记也是这个道理。看多看少,写还是不写,老师自然都会知道的,等他来说不就得了。
记者:请问你觉得看书的时候写读书笔记有必要吗——
路人丙:能不写尽量不写。
路人乙:我感到很有必要啊,任何事情都是有其必要性的,昨天我舅舅还跟我说什么是必要性呢。我舅舅是教数学的,可是我忘记那是怎么说的了,好像是关于AB什么的,你等下我看看我有没有记下他的话啊,你要知道除了喜欢写读书笔记我还有一个常常被人称赞的好习惯,那就是我随时都记下那些我认为重要的话,在这里在这里,你听啊——“必要条件表明没有B就肯定没有A,但有B未必会有A,A依赖B但不仅仅依赖B。”所以说呢,你要是不读书就肯定没法写读书笔记,但是你读了书却未必写得出读书笔记,写好读书笔记是要靠读书的,却也并不仅仅依靠读书这一种方式来完成……您觉得我的回答够清楚吗,您觉得还满意吗?
路人甲:天啦,他说了那么多,我就来最简洁的吧——无所谓。
路人丁:人们常常都把书比成书山,这就难怪了,对我这个过敏体质的来说,写读书笔记就有很明显的“高山反应”,刚刚还是好好的,结果只要一看书或者提笔来写读书笔记,我就立马脸色苍白,胸闷头昏,大脑供血不足,大汗淋漓,因此对我来说,还是身体第一,读书笔记第十。
记者:在你们看来,怎么样的读书笔记算是好的读书笔记——
路人丁:读书笔记不都那么开头的吗——“今天是星期×,我读了××后,心里很感动。”结尾再接着写“以后我要向××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路人丙:随便啊,随便啊。
路人乙:先摘抄精彩片段,或者是全文,不能错一个标点符号,在这个基础上再逐字揣摩,自由发挥。想起小时候的,展望未来的;说说自己的,讲讲别人的。要深入浅出,拉帮结派,七大姨八大姑都要上来。和别人有所不同的是,在我看来最能展示写作本领的就是能将老爷的胡子和山上的石头联系起来,说得有鼻子有眼,呵呵,那才真是有才呢!
路人甲:听老师的,反正老师说好就是好。
记者:请问你在读书的时候有没有用笔在书上做过记号?
路人丁:有啊,我喜欢给书里的插图添点什么东西。我给书上的女人画上胡子,给小孩画上皱纹。最出色的一次
吧,让我想想看,对,是我把一只快要散架的轮椅画成了一架战斗机,而那个轮椅的支架就是可以发射剧毒炮弹的地方,因为这个发明,我的这本书被争相传阅,现在已经不知去向了。
路人丙:没有,来不及做记号,哪里有工夫啊,我忙踢球都忙不过来。
路人甲:老师对我们说要爱惜书本。
路人乙:简单地说就是,我全都做了记号的;详细点说就是我从文章的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分别用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笔画上波浪、直线以及重点符号。我的好朋友都说看我的书就好像是进到了花店里,他们送给我的那些书一个外号叫“花花世界”,我当然就是他们说的“花花公子”喽!
说明:
1、以上采访整理为米加卜(就是米高,汪多加、卜卜,排名不分先后)三人工作室制作完成。
2、需要鸣谢:六一班的所有老师和同学。所有的路人和记者都由他们扮演,每个人都极为本色,妙语连珠,而还有那些没有被采访到的人都是最出色的群众演员,他们走来走去,东张西望,让整个采访充满了轻松家常的氛围。
3、补充一点:发明语录:我看读书笔记。
发明说:“其实我觉得那些真正的读书笔记,并不一定要写在正规的纸张上、电脑里,有时候往往都是在书的边边上随手写下的话。”
发明说:“你们可不要忘记那些书的空白处是有用处的,是能写字的,写了字呢那个书就变‘旧’了,就有了记忆,就带上了你看书时的表情——沮丧的、兴奋的,发呆的、会心的,哈哈大笑的、泪流满面的。你们想想看,这样书是不是很生动,是不是很亲切呢?”
发明说:“写在那些边边上的字都不是很大的,而且常常都是挤成一团的,当然有时候它们也不完全是字,有的时候它们是一些符号,波浪的三角的,起伏不定,歪歪扭扭的,甚至是鬼鬼祟祟的样子。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
发明说:“还有的时候它们会是一些人头,傻乎乎瘪头瘪脑的,好像三个月没有喝过牛奶豆浆一样。有时候可能是一些肥头大耳的家伙,好像它们就靠吃肉包子生活,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它们可能是你开小差的时候随手画下的,对不对?”
发明说:“记得啊,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记得啊,无论是一朵花或者一根狗尾巴草、一把小刀、一个小黑手印在那些空白处,都应该如实地体现你心里想的东西,而不是装模作样地写出一些感想——只不过为了应付检查。”
发明说:“现在我可不要这样的文字!你们每个人都要读你们想读的书,然后,在边边上写下你们的真实感想。你们要记得我刚刚说过的,真正的读书笔记并不都是字,所有你看到那些折痕,那些书缝缝里的豌豆壳,或者是一个女人脸上突然长出的胡子,有可能就是你自己最真实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自然,资产阶级,社会进步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一生的思想涵括世间万象,从政治学,哲学到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无不闪耀着卢梭智慧的光芒。
《爱弥儿》一书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基于自然人性观点,即私有制的出现致使人类进入文明世界并逐渐丧失自身本性,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消除社会不平等的状况。总体来说,卢梭的“自然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在通读此书后,我从以下几个阶段概括出了卢梭的基本教育思想:
1 婴幼儿时期教育:儿童就是小大人
作为启蒙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卢梭十分重视“自然”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符合自然规律的天然事物才是符合理性的,才是符合美的标准的。因此,从一切事物的本源上来说,卢梭认为“一切由自然创造的事物最初都是好的,但最终在人那里变坏。”为了保持人出生时的美好天性,卢梭特别强调符合人类自然天性的教育,尤其是婴幼儿教育在塑造人才上的重要作用。
作为资产阶级的先锋代表人物,卢梭倡导的是如何将爱弥儿培养成典型的资产阶级贵族青年。卢梭对早期婴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教育儿童通过亲身实践去感知世界,学会自我保护,并了解自己对外部世界的需求;让儿童通过实际行动去满足自我的欲望而不是一味的依靠他人;儿童通过自我经验逐渐的了解自我及他人,在向外部世界靠拢的过程中,儿童本身的一些自然天性开始被成人世界的习惯规律所取代。
虽然本书写于两个多世纪之前,但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卢梭对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仍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卢梭从理性启蒙主义的人本论出发,承认了婴幼儿的独立人格和平等存在。在中国人的传统观点里,儿童一向是受到忽视的,婴幼儿时期的孩童甚至被看做父母的私有财产而非独立平等的社会个体。而卢梭却提出“孩童就是小大人”的观点,提倡父母要平等理智的引导,帮助儿童的成长。另外,在道德教化上,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总是好的,孩童的淘气甚至偶尔的“恶行”完全出于对世界的好奇和无知,因此在理性成熟之前的婴幼儿时期,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教会孩童如何通过实际经验区分善与恶。
2 5-12岁时期的教育:人道至上、否定教育
度过婴幼儿时期之后,儿童对于世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开始在实际行动中接触,融入世界。在与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自然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其进一步体现是人身上的“人性”或“人道”,即用爱的精神,无暇的眼光去对待他人,享受童年。为此,卢梭提出了几点教育原则:提倡儿童的独立自主;对儿童既不能过分严苛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儿童分清“欲望”和“需要”之间的关系;给儿童有所限制的自由,引导他们遵循自然及社会法则。
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卢梭提出的以下一个观点: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法则是浪费时间,而不是去节省时间。在资本主义自由之风盛行之际,卢梭也将自由思想运用其中并提出了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人类生命中最危险的阶段是从出生到十二岁之间。这是错误和邪恶自由滋长的阶段,且没有方法来抵制它们。即便有的话,因为其根基如此之深,时间也会在拔除它们的同时慢慢耗尽。”针对其特殊性,卢梭提出此阶段教育的“否定性”,即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递美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孩子们的心智受到恶行和错误的干扰。“开始阶段对孩子什么都不要做,这样你才能培养出天才神童。”
相反,我们目前的教育状况却是完全把此时期当做“灌输期”,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而一味的向其灌输各种新知识。从幼儿园到小学,各种课余辅导班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童年在消逝,原本灿烂单纯的儿童世界被成人的规则和要求所充斥。卢梭在两百年前描绘的理想教育世界在今日的社会里是否还有立足之地呢?答案无从知晓。
3 12-15岁:自然,快乐的学习之道
当儿童成长到十二三时,其内心的力量和渴望发展到鼎盛阶段。他对外部世界和自己有了更多的疑问和渴求,而在卢梭看来,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在于学习。
比以往的学习观念相比,卢梭的思想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视实际经验在获得知识中的作用;强调儿童要学会如何自我选择对其来说最有用的知识;强调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轻视书本的媒介传递作用,提倡儿童要无障碍的接触其学习对象。为了教会爱弥儿如何认识星球,地图以及区域,“我”选择带着他去亲身游历而非被动接受书本上的静态知识,以使他在亲身感受中去接纳理解知识。
如上文所提,“自然”一词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贯穿到儿童教育的各个方面。虽然其中某些观点过于极端而无法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其崇尚积极向上,独立思考,乐于实践的教育主旨却值得后世借鉴。
具体来说,卢梭对12-15岁的儿童最重要的建议在于接受完全自然的教育,即忽视书本及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他看来,“让书本消失而只剩世界,让教导消失而只剩事实。读书的孩子不会思考,他仅仅会读;他也没有接受教育,而只是在学习字词。”一切人为的东西在卢梭的眼里都是与自然世界隔了一层的,因而是不真实,不能代表真理的。在现代的观点来看,其思想的确有失偏颇,但令一方面,它却可以引发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深层思考。学校教育制度在全世界得到普遍认可,但看到无数儿童被禁锢在铁门之内,书桌被课本习题占据,我们不禁发问:学校,书本真的能提供给儿童学习成长所需的一切知识吗?少了自然的滋养,孩子的成长算得上完满吗?
4 15-20岁:学会生活,爱己爱人
时光荏苒,爱弥儿已从孩童时期慢慢的过渡到成人期,而卢梭也对这阶段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我们有两种生命:一种是活着,一种是生活……从这个阶段开始,人类开始学会如何生活,并且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不再陌生。”在卢梭看来,生命最重要的品质在于激情和爱。因此,这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教育和社会关系教育。
按照卢梭的自然主义观点,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因为私有制的出现。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时,他的视野便从儿童时期只关注自身而慢慢的扩展到周围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卢梭认为,“儿童的第一种感觉是爱自己,第二种是从第一种当中衍生出来的,那就是爱他周围的人。”一个人在这阶段受到的最正确的教育应该是如何了解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并以仁爱之心处理好这种关系。
另外,卢梭还重视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去感受激情。对此他提出了两种看法:
1)体验处于整个物种及个体之间的人类关系;
2)让灵魂按照这些关系所要求的规则去产生感情。”卢梭强调友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个人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与朋友同苦同乐,体验人生的不同滋味。
5 结束语
木偶皮诺曹生来顽皮,但他真诚、重感情。看到父亲大冷天里卖掉外套给他买课本,深受感动,决心好好读书,做个好孩子,长大挣很多钱,给爸爸买一件“用黄金做面子,白银做里子,钻石做纽扣”的外套。可是,由于过分的好奇和贪玩,刚刚还想着好好读书报答爸爸,转眼就从上学的路上跑去看马戏,为买一张马戏票而卖掉了识字课本。由于他的天真和单纯,竞相信了狐狸和猫关于种金币的鬼话,一心想给穷困的爸爸带回一大笔钱财,结果被狐狸和猫扮成强盗追杀,被吊到树上还不知道谁是凶手!青发仙女救了他后,他心怀感激,铭记在心,下决心学好,争取实现自己从木偶变成人的梦想。
然而就在梦想即将实现的前夕,他又经不住玩的诱惑……,尽管不断地犯错,不断地得到教训,但木偶毕竟还是个孩子,仍然怕苦怕累,缺乏意志力,关键时刻依然把握不住自己。在一次次的历难中,在一股股悔恨的泪水里,木偶长大了。他开始辛勤地工作和努力地学习,要用汗水换来的钱让爸爸过上好日子。当得知仙女病重的消息时,他把仅有的钱送给仙女治病。仙女对他美好心灵的回报是慷慨的,木偶终于实现了美丽的梦想,从木偶变成了真正的人!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300字
我读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
有一次,匹诺曹饿的不成样子了,早上,他的爸爸杰佩托回来了,他让匹诺曹开门,他刚一下床就摔了,原来他的两双小脚没了,所以杰佩托从窗户上爬了进来,现在匹诺曹还是很饿,他的爸爸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三个梨,递给了匹诺曹,匹诺曹吃完了就不饿了,杰佩托又给他做了一双小脚。现在外们正在下雪,过了一会儿,雪停了,杰佩托为了给孩子买课本,把外套卖了,匹诺曹高高兴兴的去上学了。
我觉得杰佩托很爱他的匹诺曹,为了给孩子买一本新课本,就把自己温暖的外套卖了,他们好可怜啊。
《木偶奇遇记》的读后感
这周我读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它介绍了一个有趣而又曲折离奇的童话故事。
书中讲述了杰佩里用了一根会说话的木头做了一个小木偶,并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杰佩里还给小木偶起名叫匹诺曹。为了让匹诺曹上的起学,杰佩里把大衣卖了,用换来的钱买了课本,给匹诺曹上学。而匹诺曹却因为贪玩,把课本卖了去看马戏,看完后匹诺曹又很后悔。马戏团的老板知道了因为同情而给了匹诺曹五个金币,让他给爸爸买个棉衣。而匹诺曹因为路上遇到坏人在傻子国被骗走了金币。后来又不断遇到了许多挫折。到最后还被大鲨鱼吸入腹中,但却意外的与爸爸重逢了······因为他没有恒心,所以每次都会重蹈覆辙,每一次挫折过后,匹诺曹都会后悔不已,但他会总结教训、发誓要做个好孩子,所以他在每次挫折过后都会前进一步,每次都能有所收获和进步。
在一次次挫折中,小木偶匹诺曹不断成长,变得不再说谎,热爱学习,最后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变成了一个诚实、勇敢、勤劳、善良的孩子。
《木偶奇遇记》的读后感
相信大家都读过《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吧,但我们对其中的道理认识也应该不同吧,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一下吧!
《木偶奇遇记》的主要讲,老木匠杰佩托因为爱心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了木偶,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匹诺曹,并把木偶当成自己的儿子。匹诺曹和许多男孩一样,调皮、捣蛋,给他的亲人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父亲因他差点送了他的命……他自己也遭到了很多的惩罚……经过种.种遭遇,匹诺曹终于认识自己的错,痛改前非,并努力学习、辛勤劳动,最后救出了父亲,他变得诚实、勤劳、善良,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
和匹诺曹相比,我觉得自己就是现实版的匹诺曹:把手机充电器插进弟弟屁股里给他充电;把妈妈的手机放到鱼缸里,想让小鱼给我打电话;把家里雪白的墙壁上画画……好不容易长大了,又迷恋上了网络,每次看到妈妈生气的样子,我很是得意……
看了《木偶奇遇记》,我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要学习他的有错就改优点,做一个诚实、善良、坚强、上进的好孩子,相信我,到时候你们一定会看到一个全新的我。
《木偶奇遇记》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它叫《木偶奇遇记》。这本书主要写了:从前有一个小木偶,它和爸爸杰佩托走散后,小木偶的历险经历。
小时候的我和小木偶皮诺曹一样,不爱学习,就知道玩。我也有和小木偶一样的想法:我要是有一个国家,那里只有玩具和糖果,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到处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大家饿了吃糖果,渴了喝饮料,那该有多好!但是我长大了才知道,这都是在做白日梦,因为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地方呢?不学习,怎能有本领为国家作贡献呢?所以这样的想法是很幼稚的。
现在的我很调皮,让不少人担忧。记得有一次,我把别人的头打流血了。妈妈没有打我,却和我说了许多道理,让我知道如何和别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我的爸爸就像是杰佩托,因为他每一次都把好东西让给我,并且给我说一些小道理,来开导我。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天真、调皮的我。但是我却更喜欢现在的我,因为我现在不调皮了,在爸爸妈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之下,我知道什么是对与错、是与非,我知道了该如何做真正的自己。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300字
我读完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我很喜欢里面的皮诺曹。
开始皮诺曹是一个调皮的小木偶,学习不认真,爱撒谎。可是后来,他的爸爸被鲸鱼吃进了肚子里,皮诺曹为了救爸爸,他也跑到了鲸鱼的肚子里,把爸爸救了出来。他们一起回到了温暖的家里。晚上睡觉的时候,有一位仙子把皮诺曹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男孩。爸爸老了,皮诺曹给爸爸做了一个漂亮的椅,天气好的时候,皮诺曹都会推着爸爸到外面散步,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我觉得皮诺曹的爸爸很爱他,皮诺曹也很善良、勇敢。因为他的善良和勇敢,感动了仙子,所以仙子把他变成了跟我们一样的真正的人。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
《木偶奇遇记》主要是讲一个小木偶的成长经历。一个名叫杰佩托的人把一块能哭会笑、淘气劲儿十足的木头雕刻成木偶,并把获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自己的儿子,给他取名匹诺曹。杰佩托爸爸卖掉自己的上衣供匹诺曹上学,匹诺曹不爱学习,一心想着贪玩,不仅把上学用的书本给卖了,还被骗了很多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最后,他被大鲨鱼吞进腹中,意外爸爸杰佩托相逢,最后从鲨鱼的腹中就出了爸爸。经过这次历险,匹诺曹长大了,它变得诚实、善良,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还十分孝敬父母,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子。
首先看内容:所谓的好词——多半是教科书单元整理“词语盘点”中里的词语,或者带生字的词语,或者教辅书上列出的词,甚至有些词连老师也看不懂——仔细看看,才明白原来是学生将前后不相连的字阴差阳错地连成了词。所谓好句——大多是修辞句,有的则是随便摘下的,更有些爱偷懒的学生,专挑简短的句子抄!再看读后感受——扉页、或文前文后有现成的就抄现成的;没得抄,就写几句“我从中知道了……”“文中的xx真……”之类的句子,内容单一,思路狭窄,话语笼统空洞,基本上看不到学生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把握,看不到读完作品之后对自己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再看态度: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学生做读书笔记基本上是被动、无奈的,很少学生能自发地、用心地把它当成一项与自己的学习、成长有关的大好事来对待。更让人困惑的是学生做了笔记后对待笔记本的态度——老师不组织读,学生一般是不会去读的,等学期结束,笔记本也就随着废旧书本进了收购站。
这种状况下做出的这样的读书笔记,哪位老师敢说它有多大效果呢?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学生不爱做、不认真做读书笔记呢?笔者以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应该在老师身上找点原因。
第一,制度化的要求让学生烦躁做笔记。有的老师凡布置学生看书,必要求做笔记,做笔记成了读书的制度要求。学生盼星星盼月亮盼到的阅读课,本打算捧上心爱的书好好饱览一番,老师这么一要求,学生为完成任务,只有在选词摘句中痛苦地度过,“悦读梦”粉碎了!
第二,程式化的要求让学生厌倦做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写主要内容、结构脉络;写读后感受、分析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成了读书笔记的固定格式。学生读书得像“红学家”研究《红楼梦》那样费力。认真对待的学生叫苦不迭,马虎的学生就找有现成答案的书本“搬运”一通。按这种程式写读书笔记,学生怎么会喜欢呢?
第三,做而无“功”,让学生不明白做笔记的价值。儿童学骑自行车,学会了可以骑着好玩,可以代步上路,所以乐此不疲……可见,学生对一件事的兴趣通常来自他从这件事中获得的成功或好处,而做读书笔记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成功或好处”,学生自然不愿意做这没有“好处”的事。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才有实效呢?
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做读书笔记都是为了增强阅读效果,享受阅读乐趣,积淀语文要素,提升写作能力……我们的指导要立足于这样的目的来展开。读书笔记应成为增强阅读效果的助推器,而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
第一,要保证学生能潜心阅读,不要因为做笔记而中断阅读,使一篇结构完整、意思连贯的美文成了肢离破碎的的零件,以致笔记做得糊涂,书又没读好,白浪费功夫!告诉学生要先读书再做笔记,如果读得起劲可以先不管做笔记的事,只一口气往下读,读完这篇后,在回味中再做笔记,就像到一个地方旅游回来欣赏和保存照片一样,将值得欣赏的词句和思想记载下来。当然,如果在第一次阅读时觉得某个地方写得很精彩,也可以当即用笔批划下来,便于看完后摘抄。
第二,做笔记的要求要因文、因人而异,不要千篇一律。做笔记应是一项有弹性的作业,要求应因人而异,不必要求每读必做,每人必做。允许后进生少做,优秀生多做。要不要做,做多少,应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阅读的感觉而定,不强求千篇一律。有人爱随性阅读,不做笔记也能在脑子里储存很多好东西,一样有效果。我们不能看到这样的学生没做多少笔记就责罚他。做老师的应懂得给学生一点个性化的空间。
第三,笔记的体例要恰当,内容的要求要有丰富的角度供学生选择,要体现层次性。笔记的项目不要贪多求全,初学者应以摘抄好词好句为主,高年级可适当写点感受、感悟或评价。对学生的要求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可以设置这样的递度来进行训练:一是摘取“新鲜的好词”。就是类似人教课标版教科书上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经常摘抄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二是摘抄“经典说法”。把文中表意十分准确,自己遇过类似情境却不知怎么表达的词句摘抄下来。“熟语”、“俗语”和名言警句是传统语言的精华,应属此类。三是摘录“传神的描写”。文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描写或优美的句段。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倡导学生在书上或所摘的词句后面写点简单的评析,会更有收效。四是写“读后感触”或“评论”。只要是好文章好书,只要用心去读了,就一定会引发许多思考,一定会有话想说,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一状态,把想说的话及时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字数不限,可以是受到的感动、得到的启发、引发的联想、写法上的特色等等。
为了使学生尽快学会做阅读笔记,老师不妨在教课文时教教学生怎样做课文的读书笔记,再让学生用类似的方法做课外读书笔记。
第四,老师要用好学生的笔记,让学生爱上做笔记。比如讲讲名人做笔记的轶事,批阅笔记时写上激励性评语,经常交流做得好的笔记内容,创设一些情境或设计安排活动课让学生应用笔记,复习时段,还可以教学生归类整理笔记。老师强调多了,笔记用得多了,学生自然觉得做笔记是有趣的、有用的,也就渐渐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做读书笔记是阅读的良好习惯,只要我们重视它,科学地指导好学生,一定能使学生爱做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使读书笔记成为增强阅读效果、提高语文素养的助推器!
摘要:小学中高段的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 可当前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实效性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字:《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毛泽东;共产党
作者简介:王慧敏(1988—)女,汉族,山西省晋城市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阅毕,掩卷而思,斯诺之笔触,既有新闻记者独特之视角,亦存观察家严密之逻辑;既有对小事件、小人物之微妙感悟,亦存对大事件、大格局之精辟解读;既有对共产党人、共产党政策、共产党根据地之全情投入,亦存对革命者、革命政策、革命建设之审慎剖析。言之凿凿,情之切切,其言如星星之火,照亮了所有关注中国革命者的眼睛。
从来以为新闻记者大都感性至上,简单临摹事实,未曾想过新闻记者还能对世事、事物有如此这般精准的拿捏,无论是角度、深度、高度还是广度。从来没有想过残酷卓绝的革命生活,也能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动情,为之沉思。无论是黄土、沟壑、虱子、蚊帐、硝烟、呐喊、时间、空间……
大到毛泽东对全球政治外交的精辟见解,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部队的纪律规定,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根据地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斯诺以他独到的观察视角和出众的纪实文学技巧呈现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丰满生动的3D影像,让读者如同穿越到几十年前烽烟四起的中华大地,生机勃勃的黄土高原,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
在斯诺笔下,看似对人物的简单、平淡、无奇、随意甚至是无厘头的描述,却蕴藏着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艺术,如此妥贴精准。比如书中作者对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接受采访时松下裤带搜寻虱子等场景的白描将毛泽东的豪爽和真性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此写实性的记录不仅仅将作为苏维埃领袖的毛泽东表现的平易近人,而且将共产党人真实,真性情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全世界关注中国革命的读者面前,可谓功德无量。
踏着斯诺的足迹,红军从建立到发展到壮大的历程一幕幕呈现在世界眼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的成长足迹如画轴般徐徐展开。透过斯诺的笔尖,我们亲历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共产党陕北根据地,领教了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领略了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风采,见识了原则性与灵活性完美统一的共产党的革命政策。他们是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不断拼搏坚持奋斗的年轻人,他们骨髓中充满民族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他们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
某种意义上而言,《西行漫记》真正的作者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青年以及根据地所有的革命战士、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得《西行漫记》更加丰富多彩。正如斯诺在序言中所言:“我所要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所见所闻以及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番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正是由于斯诺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对红军的真实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报道,才使得《西行漫记》一经出版就轰动全世界,成为不朽之篇章。
在斯诺笔下,毛泽东一方面是一位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另一方面也具有中国农民与生俱来的质朴纯真,率性自然。他是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无论是在革命初期的五次反围剿斗争中,还是长征中,毛泽东都表现出出众的领导能力和指挥能力。此外,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广大农民的代言人,他对人民大众,特别是对农民的迫切要求做了恰到好处的综合和表达。这也是其革命斗争能屡屡化险为夷,步步为营,逐步走向胜利的根本动力所在。谈到毛泽东的质朴纯真,率性自然,就不能不提到毛泽东只身走在苏区的大街小巷,亲切地跟人攀谈,毫不顾忌自己的生命安全,那份自信,那份豪气,那份不羁着实让人肃然起敬。毛泽东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随意、亲切、充满真性情的集中体现。
斯诺犹如一位冷静的摄影师,对准20世纪30年代陕北地区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一一按下快门,并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举办了一场震烁环宇的摄影展。这在国共双方宣传与反宣传的斗争中,无异于一声惊雷,向世界各国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对战争的立场和政策。为日后中国共产党抗战,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苏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深深感染了作者,正如《西行漫记》的英文名字(《红星照耀中国》)所言,中国共产党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红星,必将照亮全中国。
我们有理由相信,斯诺留给我们的远不止一副革命岁月的粗糙勾勒,远不止一副副革命者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面庞,远不止对时局,对各国犬牙交错的外交政策鞭辟入里的挖掘。精致的永远不是艺术品,定格永恒的永远不是照片,恒久绵长的永远不是斑驳的印记,模糊的回忆。唯有透过这幅宏大的历史画卷留给人们关于历史,关于民族,关于人民,关于人性的思考,关于伦理的社会实验的成果才是值得后人津津乐道,认真咀嚼,永远品鉴的陈年佳酿。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历史,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终将证明:斯诺的《西行漫记》将永垂史册。
参考文献:
[1]李银波.斯诺与3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斯诺采访“红色中国”的动因探索[J].新闻大学.1998(01)
[2](美)斯诺(E.Snow)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三联书店,1979
[3]孙华.《西行漫记》的传播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及中美关系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09(06)
[4]尹均生,龚举善.试论《西行漫记》的生命意念与人类意味[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03)
[5]张小鼎.《西行漫记》在中国——《红星照耀中国》几个重要中译本的流传和影响[J].出版史料.2006(01)
我最喜欢的一部童话是《木偶奇遇记》,因为这篇童话非常有意义。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木偶,叫匹诺曹,他是一个懂事、关心别人、善良的小男孩。他一开始勤劳上进,而且学习非常刻苦,后来在班上跟一个叫小灯芯的同学交上了朋友,小灯芯是全校最调皮、最懒惰的孩子了。于是,他们经常一起玩耍、一起回家,直到有一天,他们俩一起去了“玩具王国”,从1月1日到12月的最后一天,他们都在玩。突然,匹诺曹变成了一头小毛驴,和驴在一起生活,匹诺曹伤心地哭了起来,他后悔去了“玩具王国”玩。后来,他们被一个人捉去表演杂技,还打断了他的腿,他不能走路了。于是,这个人把毛驴卖给了一个老头,老头把毛驴扔进大海想淹死它,最终,匹诺曹变成了人,设法逃脱了危险。回到家,他又发奋学习,重新成了一个好孩子,同学也都很喜欢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珍惜时间,发奋学习,不能贪玩。
读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我觉得木偶是一个活泼的小木偶。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木偶很调皮,过了一段时间,木偶慢慢变乖了,可是他们的家穷的很,没钱买衣服,最后,他们饿的实在不行了,木偶出去找了一个养牛的人,向他要点吃的,养牛的人说:“我可以给你,但你必须把十三桶水全掉上来,”木偶只好把水全掉上来,养牛的人见他弄完了,就给他了一点吃的,木偶拿着吃的,回到了家,把吃的分成两份,木偶吃一份,他爸爸吃一份,当木偶吃完的时候,发现自已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好孩子,高兴地大叫起来。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木偶原来很调皮,还沾染上了许多恶习,但他能知错就改,又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关键词:《做新闻》,框架理论,建构主义,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一词并不陌生, 新闻系学生都能背出陆定一先生的定义:“新闻是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再不济也能记住那句“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但这种粗糙而不精确的描述实在令人生疑。
新闻到底是什么?能否简单等价于“事实”?什么样的事件才能成为“新闻”?定义总是很难给出。大多数人习惯于将自身置于受传者角度, 往往以新闻报道的出现为逻辑起点, 导致我们都忽略了新闻到达受众之前的生产过程。因此, 看到塔奇曼开篇就将“新闻”比作“了解世界的窗口”, 虽并无新鲜感, 但当她紧接着转折“但是新闻这个框架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 就产生了比“窗口”之喻本身要有趣而深入得多的思考。
一、新闻框架与社会建构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新闻业变化显著, 首先表现在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 报纸、电视等媒体都为了自身发展而在新闻内容、形式、人员雇佣等方面付诸努力。与此同时, 自60年代以来的重大新闻事件, 如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公民权利运动等, 以及70年代初的水门事件, 对于新闻媒体的考验不断加剧。大事件频出的年代, 媒体表现如何自然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研究的对象, 塔奇曼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段时期的案例调查和分析。
她的关注焦点非常明确, 在第一章就直接归纳出全书的研究重点:“本书把新闻看成是一种框架, 并考察这种框架是如何建构的, 或者说考察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机构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考察的重心是报纸和电视作为复杂的组织所必然遵循的程序, 以及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关怀。”因此, “框架”不仅是行文的结构基础, 框架理论也是贯穿全书始终的理论基础。
具体来说, 塔奇曼也就是在探讨“新闻通过哪些环节实现社会建构”,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对媒介组织进行分析, 并反思 “新闻专业主义”这一被新闻行业奉为圭臬的准则。
二、文献综述与塔奇曼的理论创新
在新闻生产与社会建构的问题上, 李普曼早已有过表述, 他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说法, 认为媒介对环境的描写使人只能接触到被建构的环境, 而非真正的外在现实, 人脑海中所形成的景象则更加偏离这种真实。这意味着存在三种层次的“现实”——真实环境、拟态环境以及脑海中的环境。
媒介构造的“现实”环境与人脑海中的“现实”恰好对应框架建构的两种类型, 一种是由媒介在生产新闻时所制造并依据的框架, 另一种则是每个个体先天所有的认知体系代表的框架。个体层面的这种框架与李普曼的“刻板成见”一说不谋而合, 刻板印象由我们所生存的文化背景决定, 如同一种社会基因保留在个体的认知体系中, “使我们投射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自身的意识, 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 我们自身的立场和我们自身的权利”。[1]
这与心理学的“图式”概念接近, 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 图式对于输入的信息进行解释, 影响着人注意、编码和提取过程中信息的取舍。因此, 它不仅仅作用于处于受众地位的个体, 同样作用于作为新闻生产者的个体, 对于新闻生产过程中框架的形成与运用产生一定影响。
但李普曼时代还没有系统的框架理论, 更没有被引入传播学范畴, 首先完成这种结合的是戈夫曼。他首次将框架概念应用于传播情境中, 其对于框架的阐释在本书中成为一根主线。戈夫曼对于框架理论的定义是“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 而新闻制造的过程就是“将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纳入框架之中, 以便于对社会情境进行理解和反映”。[2]这显然符合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制造过程中的实际状态。框架理论在戈夫曼之后有了新的发展, 彼得·博格和托马斯·卢克曼认为个体在日常世界中的建构不断客观化, 逐渐形成可以被其他人感知的制度世界, 而不仅仅局限于戈夫曼着眼的日常生活既定框架, 这也是塔奇曼在本书中更为青睐的框架理念, 因为塔奇曼希望达成的是对于新闻生产制度层面的分析, 而不是个体经验或感受的总结。
在前人的基础上, 塔奇曼更多地对框架转化的制度性机制进行了探讨。社会意义在社会互动交往中形成并慢慢成为一种共识, 这种共识可以被转化为制度化、组织化的规则和程序, 并理所当然地被用来作为判断行动或组织生产的资源。这意味着新闻从业者对于现实发生的事件总是基于过往的历史经验进行解读与加工, 这种加工方式却并不被与其产生的背景关联思考, 而是完全脱离语境被单独继承。
这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成语误用, 许多成语的典故与产生渊源并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为忽略。现代人只是想当然地在当前语境中使用, 并不会思考是否与其本意脱节或者使用情境是否恰当。然而语言的意义改变可以被欣然接纳, 因为其作为工具的存在价值就是被最普遍地使用, 因此当所有人都错误地使用某个成语时, 那只管将错就错即可。但新闻制造如果被模式化的意义和制度所绑架, 可能并不应该顺理成章地接受, 如塔奇曼所说, 这些既定模式和制度可能“对新的新闻形式出现产生阻碍作用”, 其合法性需要被质疑。
因此, 制度化的框架必然影响新闻生产的方式,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条经典的从业规范, 也是塔奇曼在书中论述的重点。但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怀疑并非塔奇曼所独有, 迈克尔·舒德森对新闻专业主义和其中最关键的“客观性”在《挖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著述。尽管李普曼一再呼吁新闻从业者要接受严格的教育, 掌握专业性理念, 借助科学来使得整个行业专业化, 但舒德森并不以为然。他指出客观性理念虽然是一个很流行的新闻学专业价值观, 但新闻报道的主观性是不可能被克服的。[3]
塔奇曼在遵循吉登斯的以“意义框架的创造和再生产” 为中心的“双重解释”基础上, 对于新闻生产过程及其现象意义深入解释, 指出新闻与社会成员间的互动以这种制度框架为基础, 并且资源与规则的运用无法排除权力的因素。这也就意味着新闻专业主义所标榜的“新闻是社会生活的真实报道” 是一个神话, 与舒德森的判断相呼应。
三、前窗与后窗间的行文逻辑
从“新闻是窗口”的逻辑起点出发, 塔奇曼认识到这个窗口所代表的框架存在自身的问题, 因此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就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全书的逻辑架构也非常清晰, 前七章作为“前窗”围绕着新闻生产组织的新闻源、分工、叙述手法等方面, 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 展示“日常发生的事情是怎样被变成了新闻这种具有现实时空的报道”;而八到十章则着眼于理论探讨, 用社会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新闻生产过程背后隐藏的东西, 告知读者新闻生产之所以如此的深层原因, 给出研究结论和理论参照。
有了框架作为研究的坐标系, 塔奇曼将新闻生产从空间、 时间、类型化、灵活性、叙述表达等维度进行解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与塔奇曼在第二、三两章的新闻时空特征研究联系紧密。诸如新华社在各行政区划分设记者站, 负责不同地理区域的新闻报道活动, 而《扬子晚报》因其地区都市报的定位主要着眼于江苏这一行政区划的新闻事件。同时, 每家媒体也会对条口进行划分, 经济条口与社会条口的记者不会彼此越界。而常有重大新闻出现的组织, 如警察局、国企等则会有通讯员这一身份或者有媒体派遣的常驻记者。这种地理边界化、组织专门化、部门分工化的规律揭示出媒介组织在获取信息源时的分工状况, 以及对于新闻生产节奏的安排, 共同建构出时空关联下的新闻网络, 形成全面的新闻覆盖。
在这两章中, 塔奇曼还论述了对于新闻事件的类型划分, 以及当出现新闻信息源获取或材料加工的矛盾时, 新闻从业者应当如何协商来保持新闻网络的良好时空秩序。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都建立在新闻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主要在第四章《灵活性与专业性》中讲述, 探讨选择信息源和寻找事实这两个方面如何相辅相成, 互相作用, 也为“后窗”的新闻专业主义讨论作了铺垫。承接前文两个方面所构成的新闻事实网, 更具体地说明我们在构建事实网络时, 是在根据已知的程序来搭建, 这个网络无所不在, “一方面指导着记者去发掘新闻, 另一方面最终又把自己重新构建成一种新闻的框架”。
在新闻事件的叙述手法上, 塔奇曼主要在第六章进行了阐述。一般而言的叙述与文字相关, 语言如何架构、细节如何描摹、引用哪些受访者语言, 新闻报道的模式不仅与新闻内容息息相关, 更决定着受众在看到新闻时所感知到的意义, 这其中就暗藏着媒体想要传递的附加信息。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 镜头的运用同样有要求。尽管电视画面给人以真实感, 但电视新闻也是对现实的建构, 镜头的空间位置、组接运用、 快慢长短都存在着特定的行规。
例如, 平拍的视角往往给人以客观的感受;俯拍针对没有生命的事物或者自然景观;特写镜头则意味着亲近的个人距离。观众的感官容易被镜头“欺骗”, 也往往被镜头“塑造”。 电视画面上的犯罪嫌疑人总会以偏离正面的角度出现, 违背常规的视角给人以强烈的负面印象。而重大灾难事故现场出现的中央领导人则会占据更多画幅, 通常处于画面中较高的位置。尽管电视新闻片拒绝多种角度的拍摄, 一般要求摄像机处于和普通人视线相同的水平高度, 但在镜头上的细小改变并不会使观众变得警觉, 也不会使其警惕媒体是否蓄意构建另一种现实。尽管真相就是电视在掩盖其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但没有观众会试图思考电视新闻存在着时空的重构, 于是媒体就得以继续遵循自身的框架来建构社会并试图将这种框架施加给受众。
在“前窗”第七个章节中, 塔奇曼特别以妇女运动的报道进行了详细剖析, 用以验证前面几个章节对于新闻生产过程的分析。
到“后窗”的三个章节中, 塔奇曼转换到理论层面的梳理, 分别从新闻专业主义、框架理论和知识社会学角度, 说明新闻组织及其工作者在建构现实的过程中使自身或者社会合法性的证明。
在盘点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历史时, 塔奇曼参考了舒德森的研究和观点。舒德森认为, 美国的便士报与自由市场经济的成长密切相关。大众报刊在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媒体争夺读者和广告的竞争中遵守了自由市场的社会规则。在此基础上便士报促成了信奉政治独立和报道事实性新闻的身份转变, 并逐渐培养了新闻行业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也就是专业性的中立与客观。如果说便士报时期媒体还可以扮演政府与民众的中间人角色, 那么20世纪初的经济秩序改变将完全打破原有新闻行业格局依附的社会经济背景。按照舒德森的说法, “20世纪的媒体卷入了新的经济转变过程中, 这就是集中、集权和企业联合的过程”。
当这段历史映照在我们所处的时空背景下, 可以看到极其相似的历史轮回。抛开体制的问题, 中国也依然不乏大量的媒体与权力合谋案例, 媒体为权力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寻租缝隙, 这与塔奇曼对于20世纪初美国媒体专业主义的质疑完全一致。媒体没能在界定公众和私人的概念时表现出新闻敏感性, 何况其本身也在向企业、垄断者的身份迈进。因此, 当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向各国扩张时, 往往会遭遇质疑和反对, 新闻行业其他从业者担忧默多克的资本集团与本国政治权力之间是否形成了某种联合。如果存在这种联合, 则势必会破坏新闻业的生态平衡以及行业原则。
四、建构主义的研究层面
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都以功能主义作为支持, 从而给出结论:新闻定义的基础是社会结构, 而不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组织的活动。这种将社会视为先天的客观存在完全否认了个体努力可能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变化。事实上, 社会环境的存在本就不可以被等同于自然环境的存在, 后者的确是客观等待被发掘的对象, 而前者显然是因为有了人类劳动和思想层面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成形, 同时也并不是一形成就固定下来不可改变。
塔奇曼显然不认可功能主义对于新闻和社会变化关系的传统观念。她关注到新闻观念与社会结构的并存发展, 认为新闻价值的概念源自新闻工作者的实践, 也就意味着社会结构的创造源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塔奇曼试图用解释学的方法研究新闻, 从而给出了“窗框”的比喻, 并在分析妇女运动、软新闻与硬新闻的案例中加以运用, 证明新闻工作者如何把日常事件变成新闻事件, 这些都在强调是人们的积极活动建构了社会意义。这些案例的研究从媒介组织的角度出发, 把新闻组织看做一个复杂的机构来考察。
塔奇曼的建构主义思路有力反驳了功能主义导致的绝对二元论或者决定论等观念, 避免其逻辑走向因果论, 也否认了 “任何变化都可以顺利从所谓的系统中找到原因, 任何变化的结果就是推动或者带动了系统的改变。” [4]这同时也是对施拉姆、拉斯韦尔等人传播理论的突破。
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 作者还引入了民族方法学者加芬克尔的研究方法, 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 利用“自反性”和“指称性”这对概念描述人们如何把对生活世界的叙述理解为新闻报道, 记者如何理解事件, 以及人们如何在任何特殊的细节中推断出生活世界的特征。“自反性”和“指称性”在新闻生产中的运用形成了人们理解和解释生活世界意义和秩序的一个个“框架”, 在这里塔奇曼再次回归到了框架理论, 强调了“新闻是一种框架”的观点。
五、塔奇曼的答案与空白
新闻究竟是如何被建构的?其实书中的每一章都是答案的一部分, 信息源的获取、新闻信息的采集、内容加工、新闻组织内部分工、新闻叙述方式、新闻的类型化等等, 这些无一不揭露出:那些被人们以为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或者文本, 都是由特定主体主观选择行为形成的因素。媒介组织通过这些环节逐步实现新闻生产过程中对于事实的建构, 新闻的框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因为对这种建构合法性的质疑, 塔奇曼重新思考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合理性。通过对NBC纪录片公正性等案例的剖析, 作者发现专业主义实践限制了激进思想向新闻消费者的传播, 因而也限制了每一个人把媒体作为政治和社会资源来利用的自由, 结果最终限制了人们的知情权。因此新闻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阻碍了质询精神, 阻碍了言论自由和公众统治的理性主义模式的实现。可以看出塔奇曼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本身持怀疑态度, 新闻作为日常知识无法被每个个体等同且客观地认知, 而结构性规则对于个体认知带来的限制、权力因素对于客观性的干扰, 都说明新闻专业主义所认定的真实与客观并“不能反映出新闻作为集体共同参与社会构建的实质”。
然而, 塔奇曼并没有给出任何方法来指导新闻业应该如何践行“专业主义”, 或者说如何尽可能克服新闻专业主义中的“主观”色彩。同时, 尽管对于新闻生产的框架分析详彻且细致, 塔奇曼海还是未提及这种建构该何去何从, 她的逻辑从新闻框架的形成到如何被运用层层展开, 却在现象描述完成后戛然而止。
尽管塔奇曼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可靠性进行了否认, 但并非意味着这条新闻行业准则就可以被抛弃。专业主义不够 “专业”是因为存在着外部压力, 但这些压力为其所作的辩解并不意味着其无需批评, 而批评也不等于抛弃, 这就像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理解:“之所以进行辩护, 不过想提醒批评者, 由于客观性存在问题就简单丢弃客观性是十分危险的, 就像相信客观便以为任何人任何媒介任何报道都是客观一样。”[5]
诚然, 所谓客观、独立、公正都是没办法完全企及的程度, 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也不存在一条非此即彼的分野可以作为精准的分割线供从业者们自我纠偏, 但无疑客观性是新闻生产必须追求的方向, 只要新闻业依然将自身定位为“第四种权力”, 是“社会发展的瞭望者”, 就理应以此准则为目标。哪怕这种专业主义所建构的合法性有待考证, 但只要其行为目的和行为方式是良善的, 至少符合了功利主义层面的社会利益最大化, 使得新闻与真实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一如追溯美国新闻客观性的来源时, 可以看到其根植于美国社会的自由民主传统, “关联着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 以及政治体系、民众与媒介三者的关系平衡。新闻客观性以民主为最高价值”。
六、启发
本书中塔奇曼的建构主义思路显然是尤其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点。我们对于议题或者选题的思考, 往往受到功能主义的熏染, 总试图寻找原因。将一切问题从社会背景中找到看似合理的归因, 于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类型化, 最终找到一个决定性因素附会。
然而现实中的社会议题往往微观而具体, 过度地将问题抽象化理解导致“一个本来充满互动的生活世界被抽空, 余下的是概念化逻辑化了的躯壳——研究者观察的现象——客体, 把主体间性的世界约化为研究者和研究客体的二元关系, 犹如把新闻和新闻生产者的活动剥离一样”。
同时, 塔奇曼的研究案例也启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都可以被作为分析对象, 撇开过于高大上的研究思维和目标, 将生活经验运用于专业探讨能使这个过程更丰富而有趣。
参考文献
[1]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 2005 (11) :70.
[2]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 2010 (9) :18.
[3]迈克尔·舒德森 (美)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陈昌凤, 常江,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43, 70, 137-139, 145.
[4]黄旦.由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J].新闻大学, 2008 (2) :47.
[5]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08-111.
【木偶奇遇记小学生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木偶奇遇记》500字初中生读书笔记06-04
《木偶奇遇记》400字读书笔记初中生06-11
《木偶奇遇记》07-27
木偶奇遇记续写作文06-05
《木偶奇遇记》有感作文09-17
小木偶奇遇记续写作文06-08
《木偶奇遇记》观后感11-01
《木偶奇遇记》教学设计11-07
小布头奇遇记读书笔记500字09-06
乌丢丢的奇遇读书笔记400字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