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由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体现出来,其政治业务素质的高低、党性修养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要实现“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1、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1.1从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入手,坚定干部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并积极执行中央决策精神,从而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对于干部的正面教育必须从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入手,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通过深入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章》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引导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决维护并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精神,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这样才能对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在大是大非和重大考验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1.2从提高干部的道德修养入手,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我们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历来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德才兼备,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干部“德”放在首要位置,具备较高道德素质是一名合格干部的基本要求。对干部进行正面教育,要从提高干部的道德素质入手,在对干部的考察内容上要改变过多关注领导政绩,而忽视领导道德素质的考察,将道德素质纳入考察的重中之重。同时针对干部的日常管理,要将道德素质提高放在组织部门干部工作的首位,通过学习、引导、宣传、谈话等形式提升领导干部思想境界,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真正懂得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

民服务。通过提高道德修养,把干部的思想政治基础打牢、思想政治防线筑严,干部才能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2、事先预防为主的原则

科学有效的事前预防具有三个基本功能:引导、防范、纠正。

2.1合理引导是事先预防的基础。引导就是晓人以理,示人以范,教人以行,把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人民的要求上来,增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从而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使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不愿犯错误。组织部门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善于在监督中及时发现那些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实绩突出又不事张扬的优秀干部,树立典型,并给予褒奖和重用;对于反面典型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加强领导干部针对性的反面典型警示教育。通过反面典型让领导干部有“勿伸手,伸手必被捉”的意识,引导其在权力面前,不敢犯错误。

2.2全程防范是事先预防的关键。在干部管理中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方法,切实把干部监督寓于干部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实现监督检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约束干部的思想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和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通过制订这些规章制度,将干部行为限定在条条框框中,通过严格执行干部监督规章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做到领导干部活动到哪儿,干部监督工作进行到哪儿,使领导干部即使想犯错误因为有制度约束也不能犯错误。

2.3及时纠正是事先预防的重要“关口”。组织部门要在干部监督工作中,主动参与、全程参与,从干部纳入组织视野开始,就要全程监督,把干部监督的视野和触角既要扩展至选拔任用过程的干部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环节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又要扩展至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的方方面面,既要关注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内又要关注八小时以外,既要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圈又要考察生活圈,通过主动监督全程参与及时掌握干部选拔任用及日常管理中的新情况、新苗头,对领导干部暴露的问题更要快速作出回应,做到早知道,快反应,早纠正,防微杜渐。

3、坚持严格要求,从严管理的原则

3.1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要严格把关。

组织部门对于干部推荐和提名必须要慎之又慎,严格再严格,推荐必须在《领导干部选拔作用条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没有经过推荐的不得作为提名人选。对于考察环节也要加强监督,既要监督考察人员是否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又要监督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党委(党组)乃至谈话对象是否如实向考察人员反映情况。在决定环节,要加强对常委会或全委会研究干部进行监督,主要监督是否真正坚持了民主集中制,是否执行了“干部工作十不准”。

3.2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要严格监督

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严格监督,要落实到制度上,坚持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诫免谈话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经济审计制度等,把从严监督贯穿于干部权力运作的全过程。对于干部严格管理,还要拓宽监督领域,加强对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进行监督。如领导干部工作圈因位于“人前”,往往监督相对有力,而生活圈、社交圈因位于“人后”,监督相对缺失。对领导干部严格监督,必须把“人前”与“人后”,“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结合起来,全方位覆盖其任职行为、生活行为、社交行为。

3.3对领导干部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

在现实中,有的主要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任人唯亲、买官卖官,造成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时,得不到应有的调查和惩处,而是异地交流,一调了之;有的领导干部虽然受到了纪律甚至法律的惩处,但却没有按法纪的尺度惩处到位;有的虽然已经撤了职务,但仍然照常像领导班子成员一样参加党委、政府会议。这些现象的存在,使一些违纪违规干部形成一种错觉,以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可紧可松,可有可无,进一步地刺激了另外一些领导干部纷纷效仿,从而形成“前腐后继”。严厉惩治既是治标的重要内容,也有治本的作用,惩处违法违纪行为,起到“敲山震虎”的警示作用,只有抓好从严惩治,才能使教育更有说明力、制度更有威慑力,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为预防和治本创造条件,任何抛开惩治搞预防的思想是不切实际和十分有害的。

4、制度化、“法治化”的原则

4.1制定完善的干部监督制度,保证干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制可循,这些制度法规应体现刚性、高效、可操作性强。目前我国已经制订并完善了包括《党内监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

作条例》等在内的干部监督制度,但有的制度过于原则和笼统,使监督机关操作起来不好把握;有的制度只对干部提出正面要求,而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制约措施,执行得好坏,难以衡量。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直接导致具体干部监督实践中,监督不彻底不到位,存在“监督空白”、“监督死角”,影响监督效果。因此要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针对干部工作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权力运行中的关键部位和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

4.2树立法律至上、制度至上的意识,“唯法”而“不唯上”、“不唯人”、“不唯亲”。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按上级领导授意指示办事,是“唯上”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搞一人独断,一言堂是“唯人”;拉小圈子,搞团伙,以个人好恶或个人恩怨取人是“唯亲”。在干部监督中,只有从思想上树立法律至上、制度至上的观念,才能让干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2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建设,原则

农民工作为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因而和谐社会与农民工问题是城市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没有广大农民工生活状况与精神世界的和谐, 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而要实现农民工生活状况与精神世界的和谐, 抓好农民工文化建设是有效途径。如何抓好农民工文化建设, 笔者认为:坚持“组织与制度齐抓、文化与技能并举、休闲与知识兼顾、长效与短期共存”四个原则是建设之关键。

一、组织与制度齐抓

提出农民工文化建设, 并不是一个新口号, 只不过是随着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 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愈益凸显。然而, 农民工文化建设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关键是组织与制度作保证, 这是群众文化建设实践中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农民工文化建设, 涉及方方面面, 工作千头万绪, 需要有专人来负责, 也就是要有专门的组织。这里不仅仅只是用工单位义不容辞的, 还有上级部门, 都要有相应的对口管理组织, 来做这项工作, 要负起相应的责任来。当地政府要有责任, 用工单位要有责任, 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要有责任。即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 文化行政部门为主体, 多部门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 和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逐步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长效机制。

然而, 仅仅有了相应的管理组织还不够, 还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保证, 这个制度保证有两层意思:首先是`指农民工文化建设在有组织的目标考核相应的规章制度, 内容包括怎样建设, 建设目标, 责任人目标考核等。制度的制定相关三个方面:一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体, 面向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及组织多种文化活动:二是以城市社区为主体, 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社区规划之中;三是以社会为主体, 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组织管理新体制。制度保证的第二层意思, 是推进制度改革。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管理体系, 享受同样的文化生活。有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 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经费, 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建立农民工文化生活专项经费才有了保障。当然, 还需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民工文化建设中来, 只有这样, 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工文化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二、文化与技能并举

农民工大多来自农村, 文化程度低, 据有关调查, 26.7%的农民工认为自己在城市的最大困难是“文化程度太低, 在城市不好发展”, 这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他们的就业空间, 限制了他们自己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素质提升, 本是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 在考虑农民工文化建设中, 必须规划到实际有用的文化补习, 尤其关注那些初中文化以下的青年农民工群体, 通过各种形式的办班、办校, 经三、五年时间, 切切实实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当然, 在进行农民工文化培训时, 我们还必须考虑他们的实际状况, 对他们来说, 有一手过硬的本领很需要。要尽可能拓宽技能培训的领域, 内容必须要丰富多彩, 诸如电脑操作、缝纫、烹饪、电工、电器修理、汽车修理、财会, 乃至早点制作等。在最近颁布的《就业法》, 国家已规定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 我们建设农民工文化, 决不能无视他们最根本、最迫切的生存需求。

三、休闲与知识兼顾

“相对自由生活”是每个社会个体的梦想与追求。休闲娱乐, 关涉到个体的身体需要、情感满足和信仰建立。农民工也需要有充足的休闲娱乐, 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满足农民工的休闲娱乐需求;二是要提高农民工的文化与技能水平。就农民工来说, 最直观的现象就是缺少休闲娱乐, 在他们的生存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 生存是第一需要, 为生计奔波, 使他们无暇顾及休闲娱乐;从客观讲, 是他们生存的环境缺少这方面的保障, 或没有相应的娱乐设施, 或是上班时间过长, 占有剥夺了他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 就是要充实农民工的业余生活, 为他们提供更的休闲娱乐生活。休闲娱乐的内容丰富多彩, 益智的、娱乐的、健身的等, 旨在陶冶他们的情操, 愉悦他们的心情。

休闲娱乐, 就是充实农民工的业余生活, 但这种充实不是狭隘的, 简单的, 而是多元的, 丰富的。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从他们的生活需要出发, 更多的是寓教于乐, 寓知识于乐, 寓技能于乐, 对农民工进行知识的传播, 如学习文化、科技、法律、计划生育、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相关知识, 二者兼顾, 相得益彰。

四、长效与短期共存

农民工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农民工建设的目标时, 要全面考虑有点有面, 既有长远目标, 也有短期计划。农民工文化建设在组织与制度健全, 经费落实的前提下, 着力点不外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硬”, 主要指文化设施建设, “软”就是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无论哪一方面, 都包含着长效与短期的关系, 就文化设施而言, 一方面, 是用工单位要考虑, 社区也要打算;另一方面, 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充分利用, 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农民工开放。在这里, 现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利用, 与更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规划建设, 就体现着长效和短期的关系, 既立足于当前, 又着眼于未来。

最能体现长效与短期之间关系的, 应该是农民工素质的提高, 即文化与技能的培训上。一方面, 要从他们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 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 搞一些即时、短期的技能培训, 让农民工活学活用;另一方面, 要从有利于农民工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出发, 进行经常性的、较长时间的文化培训, 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切实改变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低的现状。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3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原则

一、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一是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师生,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牢牢地占领师生的思想阵地。

二是坚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灌输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和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围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符合师生身心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活动影响和教育师生。

三是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校园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围绕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学生专业特点,将公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培育优良教风、学风。

四是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高等学校要树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建立健全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科学客观的对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二、必须坚持与学校改革发展相协调

一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大学的校园文化都是环境和遗传的产物。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在继承传统中推陈出新,在塑造新型校园文化中改造传统,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共同服从和服务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才能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同的大学其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各不相同,校园文化应成为展示其办学特色和风格的独特风景线。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它是一所大学的精神、灵魂和标志性特征,更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个性,是最为突出、具有典型意义、显示巨大社会效益的学校魅力。因此,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时,既要把握共同规律和时代特征,又要突出学校的自身特色,注意挖掘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找准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定位。

三要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建设是大学办学的外在条件,包括教学设施、后勤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等等,是办学的物质基础;软件建设是大学办学的内在条件,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学风、教学效果等,是大学办学的精神支撑,这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相互生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校园育人环境。所以,高校必须加大以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为主的硬件建设,同时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以师资队伍为主体的软件建设,为高校积极稳步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要处理好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学术是一所高校的内功,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追求,更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当前,高校管理体制行政色彩浓厚,管理机构庞大,对高校办学自主权、教师学术权利与学术自由造成了严重干预和限制,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的关系,以学术发展为重点,以行政管理作保障,形成学校改革发展的合力。

三、必须坚持与师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学校的一切都要围绕、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同时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凝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教师在教与学、教与管等互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是坚持形成合力。作为校园文化倡导者的学校领导集体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投身和谐校园建设;作为校园文化主导者的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其在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三是坚持德育为先。“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在人的各项素质中,思想品德居于突出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其他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对学生品行的教育和引导,要积极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育人的作用。

四是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的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动,以此加强对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教育,使其知法用法、遵纪守法,提高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段建国,孟根龙.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华东政法学院思想理论、党建理论研究会.探索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4

在全县第七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结束后,黎川县以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为重点,严抓“五个坚持”,不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打造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一是坚持学习培训,提高“执行力”。重视自学,要求各村支部坚持半月一次集中学习,每月一篇学习体会,一年两次民主生活会和党员评议会,提高村干部学科学、用科学能力;强化培训,积极组织村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各项素质和能力;鼓励深造,要求年轻优秀的村干部参加大专、本科函授学习,通过再学习提高农村实用技术水平和个人能力,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坚持民主团结,增强“凝聚力”。健全民主,完善落实各种制度,坚持重大事情民主议事制度,实行村务民主管理,推进民主决策,杜绝“一言堂”现象;村班子成员经常互通信息,交流心得,建设团结、战斗力强的班子。

三是坚持培优选强,加强“战斗力”。坚持把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年经干部任用到重要岗位,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增添新的动力。

四是坚持跟踪管理,提高“推动力”。建立了村干部队伍档案管理库,将每名干部的有关信息整理入档,实施跟踪管理,建立考评机制,党员和村干部代表评议村干部的情况也都装档入库,从而有效地激励村干部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坚持四个着眼加强四个创新 篇5

努力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水平

XX作为X市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试点县市,在X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始终坚持“立足顶层设计,夯实基层基础,打造XX标准,走在全省前列”的总目标,健全完善工作体系,积极创新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的整体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着眼于提高两新组织党建科学化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和标准制定

1、制定“5+1”党建全覆盖标准,确保科学考核。制定了《XX市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考核办法从组织架构全覆盖、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阵地平台全覆盖和工作保障全覆盖等五个方面对全覆盖的标准和内容进行明确,并细化为30个小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两新组织典型培育计划,提出了示范带动全覆盖的目标,从而形成了两新组织党建“5+1”的全覆盖标准。

2、建立“纵向到底”党建组织架构,确保科学领导。建立“三级联动、纵向到底”的组织架构,在市一级建立了市委两新工委;在乡镇、街道一级建立了乡镇街道两新组织党工委,设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在村和社区一级,建立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或指导协调小组。

3、构建“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确保科学推进。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试点工作的意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原则,制定下发了《中共XX市委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工作委 1

员会职责和制度》,明确了工商、民政、人社、财政、司法等两新组织党工委委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对部门管理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二、着眼于实现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全覆盖,创新工作方法,抓好力量整合和难点突破

1、破解企业党员少的难题。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共发现X名企业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已为其中的X名接转组织关系;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活动,即将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将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累计发展非公企业党员X名;通过举办就业推介会、企业定向招募党员职工等措施,先后向非公企业推荐、输送党员X名;采取“派员组建”的方式,解决只有2名党员的企业党组织组建难题,全市共下派了X名机关干部到企业。到2011年底,我市非公企业党员已达X名,比2010年增加了X名,新社会组织党员X名。注重在职工人数多而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中,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目前我市共有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X名。

2、破解企业主不够重视的难题。采取找准组织定位、典型引路等措施,使广大企业主真正认识到抓好党建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有效促进企业发展,从而支持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通过上门服务、指导,与企业主面对面地交流,争取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如X镇台资企业园区的许多企业主原来对党的工作有一种抵触心理,X镇党委通过镇领导上门做工作,使台资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突破。目前,该镇成功建立了台资企业园区党总支,已建台资企业党组织X家,覆盖台资企业X家。

3、破解组建方式难题。通过开展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派指导组下企业指导、责任包干等方式,加快推进企业党组织的单建工作,采用园区联建、行业统建、楼宇统建、专业市场

(街区)联建、龙头企业带建、村企联建、商会会员企业联建等模式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区域化组建工作。截止去年12月底,我市共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X家,覆盖非公企业X家,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X%,组建率提高了X个百分点,实现了四个100%,即有党员的非公企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从业人员80人以上非公企业的组织单建率达到100%、从业人员50—79人且年营业入收500万元以上非公企业的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固定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拥有80家以上会员单位且有一定数量专职工作人员的社会团体党的组织覆盖率100%的目标。

三、着眼于构建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格局,创新工作载体,推进阵地建设和平台建设

1、围绕依托“六种模式”,不断探索区域党建体系设置。按照地域相邻和便于活动、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依托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商圈、楼宇、村(社区)、行业等六种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划分了X个党建区域,将所有两新组织纳入其中。对于党员数量较多、分布较散或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数量较多的党建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全市共建立X个区域性党组织;对于党员数量少或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数量少的区域,建立形式上相对灵活的区域性党建联席会议,统一负责区域党建工作的统筹规划、议事协商、综合协调等工作。同时在每个党建区域建立两新组织党员区域活动中心,作为区域内开展党组织建设的活动阵地,并按照“十个一”的目标,推进活动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2、围绕建设“四支队伍”,努力配强区域党建工作力量。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工作的通知》,不断加强“三员”(党建信息员、网络舆情员、远教专管员)队伍建设;建立了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建数据库,以区域为单位,将全市X家非公企业和X家新社会组织,全部录入数据库。同时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选配X名热心并熟悉党务工作、有一定威信的企业党务工作者、机关干部等作为党建工作志愿者,担任两新组织党员区域活动中心负责人,帮助区域内的两新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3、围绕突出“双强示范”,引领区域党建整体水平提升。积极开展“双强争先、示范创建”活动,在非公企业领域,积极培育“发展强、党建强”的示范企业;在新社会组织领域培育“诚信强、党建强”的示范单位。在示范单位的培育上,除了在类别上注重广度,在地域上,依托划分的党建区域,在每个区域有针对性地培植典型,积极发挥各级“双强”示范创建单位的典型引领作用,使区域内其他两新组织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不断提升区域内整体党建工作的水平。

四、着眼于实现两新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共建力度和保障力度

1、建立“党群共建”机制。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我市坚持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统筹推进党组织建设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建设。全市单建企业工会2731家,联建工会X家,覆盖企业X家(含国有集体企业),企业工会组建率达X%;开展两新组织妇女组织集中组建工作,新建妇女组织X家,总数达到X家,覆盖两新组织X家;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X家、新社会组织团组织X家,两新组织团组织达到X家。

2、建立“联系指导”机制。选派X名机关、事业单位和村(社区)等的优秀党员干部或退休干部,到非公企业党组织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党建工作指导员每年对联系的企业提供不少于1次的业务指导和党建理论培训,定期深入企业,检查指导非公企业党建情况,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在难以建立党组织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都落实了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确保党的工作及时覆盖的所有新社会组织。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6

当前,在烟草行业深入践行“两个至上”,认真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努力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关键时刻,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烟草行业迅速作出响应,在行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四强”党组织、“五带四优”共产党员创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笔者认为,在笔者所在的川渝中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尤其具有深刻的意义,在活动中要坚持“三个原则”、突出“四个确保”,注重“五个结合”,才能确保创先争优强基础,推动卷烟上水平。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全面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中国烟草的客观需要,是落实行业“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工作方针的有效载体,是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战略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客观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措施,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基层组织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都具有重大意义。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实现“新川渝、新烟草”战略的重要保证 为全面落实卷烟上水平,今年,川渝中烟在行业“532”“461”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川渝、新烟草”发展战略及“126”发展战略目标,努力跻身“行业第一方阵”,这是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光荣和梦想。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升领导班子的能力水平和干部职工的岗位履责能力;进一 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双新”战略和“126”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有效载体

创建优秀卷烟工厂,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质量、物耗、效率等“硬”指标的持续优化;一手抓班子、队伍、文化建设等“软指标”的创新发展,切实提升“软实力”。工厂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贯标、对标工作,比照标杆查找差距,增添措施,在全厂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助推优秀卷烟工厂创建上台阶。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体现党员先进性的客观要求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体现党员先进,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稳定、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础建设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二、坚持“三条原则”,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一)坚持围绕中心的原则。行业党的建设重心在基层,创新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今年行业的中心工作是创建“优秀卷烟工厂”,因此各卷烟厂要以“打牢基础、强化功能、提升素质、增强活力”为着力点,全面抓好基层建设各项工作落实,突出抓好工厂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将创先争优活动与行业优秀基层单位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真正把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在扎实工作基础之上,把行业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活力。

(二)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琐碎而繁杂,基础工作却又至关重要。只有紧扣规范,才能使基础管理更加完善;只有持续创新,才能使基层工作获得新的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创新模式,结合行业特点,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如重庆分厂开展的“五个一”、“四帮四带四提升”、党员“四多四比”“三个在前”等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制度完善和持续创新活动载体,狠抓行业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和信息化建设,把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行业的要求全面落实到基层,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

(三)坚持领导带头的原则。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卷烟上水平”,关键在人,关键在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在领导班子层面,就是要按照行业“四好”班子(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班子和“五型”(即:团结型、能动型、创新型、务实型和廉洁型)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班子合力。在党支部层面,就是要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层面,就是要培养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五个带头”的优秀共产党员。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和“海纳百川、矢志不渝”的人文品格,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谋得深一点,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层面考虑问题;发扬“四个更要”作风要求,大力倡导“潜心做事、低调做人”的行为准则,力戒张扬、力戒漂浮、力戒浮躁;要敬业爱岗、忠于职守,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为建设责任烟草、和谐烟草、诚信烟草而努力;要以“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推进川渝中烟“双新”战略和“126”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三、突出“四个确保”,彰显创先争优活动亮点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围绕重庆市委、市府提出的企业普遍存在的“四个一点”的问题,切实解决“氛围有点凉、内容有点虚、措施有点软、推进有点疲”的问题,全面推行“一讲二评三公示”,努力做好“四抓四确保”,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运行提供政治、思想、组织保障。

(一)抓实施方案具体化,确保活动的操作性。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因此各级党组织在拟定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企业和党支部实际,组织精兵强将,认真拟定活动实施方案,确保方案具体、实在、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切实解决“内容有点虚”的问题。

(二)抓活动载体多样化,确保活动的生动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是要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四强”党支部、“五带四优”党员,各级党组织要按照这些要求,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采取党课学习、党员承诺签名、知识竞赛、故事宣讲、心得交流等形式多样的载体,深化主题活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性。让党员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中强化意识、深化认识、提高水平,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方位的视觉效应,切实解决“氛围有点凉”的问题。

(三)抓党员承诺公开化,确保群众监督透明性。各级党组织要严把公开承诺质量关,要求党支部、党员承诺要结合支部实际、党员岗位职责、目标任务作出具体实在的公开承诺。并在党支部设立创先争优公示栏,对党支部承诺、党员承诺、民主评价结果、活动进展情况等内容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群众监督透明化。在公开承诺的基础上,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开展好创先争优专题组织生活会,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不手软、不护短,切实解决“措施有点软”的问题。

(四)抓党员点评务实化,确保点评的实效性。各级领导和党组织要按照国资委“一讲二评三公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坚持对党支部和党员开展务实的点评,避免空话套话。点评前,重视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高评议的真实性;点评时,实事求是,对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对存在的不足,依照岗位职责,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点评的针对性、创新性;点评后,及时整改,针对不足、分析原因、查找症结、制定措施、落实改善,提高点评实效性。同时要坚持一月或一季开展一次点评,将领导点评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确保活动的持续性,切实解决“推进有点疲”的问题。

四、注重“五个结合”,突出创先争优活动实效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有力、有序推进,在活动中,要注重“五个结合”,突出活动实效。

(一)坚持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本目的在于服务生产经营、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今年是行业开展优秀卷烟工厂创建活动的第二年,要求全行业有80%的工厂达到“创优”标准。因此,今年也是重庆卷烟分厂创建优秀工厂的攻坚之年,工厂各级要按照“层层加压、目标倒逼、拉高标杆”的要求,发扬“新思维、大手笔、超常规、增信心”的工作要求,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为实现“126”目标、完成工厂目标任务尽最大努力。

(二)坚持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党中央的重要部署,也是我们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创业型团队的迫切需要。活动中,要坚持把“加强教育、提高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学用结合的理念;要坚持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教育制度,运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烟草学会等平台,切实加强学习阵地建设,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体系;要按照“五好四强”目标,不断深化拓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和业务学习,不断强化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坚持与创建优秀工厂相结合。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是全面落实“卷烟上水平”,加强基础管理、控本降耗、提升制造水平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创建优秀工厂为“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生动的载体,“创先争优”活动又是创建优秀工厂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升工厂的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基础建设水平,特别是全新突破10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热潮,大力提升工厂基础管理上水平。

(四)坚持与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突出“五化”、“七十二字”方针,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要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总结运行到创先争优活动 中。通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和教育引导机制。

(五)坚持与“四个更要”作风建设相结合。要紧密结合“四个更要”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抓好落实整改,激励广大干部员工以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双新”战略、实现“126”目标、助推重烟工业实现效益倍增计划和分厂实现“创优”目标作出新贡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出实招才能见实效,只有重实践才能得实惠。“创先争优”活动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局,全面落实行业“卷烟上水平”、“461”、“532”战略任务,扎扎实实开展好工作,才能推动行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运行。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7

常德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近年来,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以建设人民满意市政为目标,努力从四个方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部门行政效能显著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市政公用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公用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创市民满意活动先进单位、行风热线工作先进单位、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并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已经通过公示,即将正式授牌。

一、注重领导示范,加强班子建设带作风

局党组始终把班子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局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和身体力行,层层激发和感染干部,有效带动了整个公用系统干部队伍的作风转变。一是突出一个“真”字谋事。真就是真心为民,做到以人为本。2007年,我们响亮地提出了“争当城市保姆,真心服务市民”的工作理念,并且以此来指导市政公用事业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计划,做到急事急办、小事快办、大事慎办,真正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满足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作为公用局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突出一个“勤”字干事。科学划分工作责任并实行行政问责,督促分管局领导带头谋事干事,不当甩手掌柜。坚持月初办公例会雷打不动,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人逐个汇报上月进展和当月计划,工作进度滞后和出现市民投诉的必须当众说明原因并迅速整改到位。三是突出一个

“俭”字办事。从项目核算和审批立项开始,加强对市政建设项目资金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控各项非建设性开支,力争用最少的钱把事情办好。

二、注重把握关键,完善制度规范固作风

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既需要过硬的领导班子带头,更需要完善的制度规范来巩固,根据市政公用部门的客观实际,近几年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健全并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对涉及项目建设、大额支出、人事调整等重大事项,一律通过局务会或党组会集体研究决策,不搞个人说了算和暗箱操作。二是健全并落实工程招标公示制度。凡3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一律由局招投标领导小组组织招投标,并将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在报刊、网站等媒体上及时予以公示。30万元以下的项目采取交办制度,通过局务会研究并报市住建局、市纪委同意备案后,交由资质信誉俱佳的施工单位进行建设。三是健全并落实权力规范运行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七个方面行为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细则》,对城市道路挖掘等九项行政审批事项从许可条件、许可时限、许可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规范,并成立专门的行政许可办公室集中行使行政审批职能,做到权责明确。

三、注重加强教育,强化自律意识促作风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作风,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观念和自律意识上抓起。一是加强法纪教育。以《廉政

准则》、《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公用系统常用行政法律法规为重点,通过外聘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局领导和本系统专业造诣较深的干部集中领学、组织座谈发言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法制教育和党纪教育。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去年6月份,我们专门组织局系统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武陵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并邀请市检察院负责人作有关职务犯罪的辅导课,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廉洁从政意识,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三是加强传统教育。针对公用局年轻干部较多、缺乏艰苦环境磨练的实际,今年3月18日,我们专门请来80高龄的老党员、原公用事业局副局长曾桂樵同志讲党课,对局机关全体干部进行了一场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后干部们纷纷表示深受教育和鼓舞。

四、注重办事公开,扩大群众参与督作风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过程要有群众参与,结果要由群众评价,不能关起门来搞。公用局在群众监督方面,主要是抓了三个环节。一是建设项目摸清群众需求。每年年底,局班子成员都会带领相关科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对城区小街小巷分组分片开展一次“三不”实地调研,对城区水不通、灯不亮、路不平的问题进行全面踏勘,摸清企业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二是具体方案听取群众意见。在制定建设方案时,注意发挥群众熟悉居住地附近市政公用设施实际运行和变动情况的优势,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尊重群众、调动群众,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办满意。三是实施过程邀请群众监督。狠抓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除严把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8

张祥君

人大对政府工作依法开展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监督的目的是督促和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人大要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不断拓展监督的渠道和形式,推进“四个”政府建设,督促政府更好履职尽责,发挥职能。

加强工作监督,建设服务政府。听取工作报告是人大开展监督的基本形式。人大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辖区开展的中心工作、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反映比较集中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及时听取政府有关方面的专题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监督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科学发展。执政为民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大对政府工作开展监督,其目的就是要求政府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督促政府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扎扎实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拓宽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倾听民意、集中民智,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强法律监督,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政府及其部门推进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公正、调控市场运行的基本要求,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人大不仅要加快建立健全依法治国所需要的法律体系,更要加大监督力度,督促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要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报告、开展执法情况检查等形式,加强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要求政府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把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力度,规范从政行为,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特别是当前我国不仅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面对越级上访、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不断出现的突发事件,尤其要在建设法治政府上下功夫。要以民主和法制规范好权力,以公开透明监督好权力,以制度约束好权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让人民的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

加强绩效监督,建设效能政府。开展工作评议是促进政府工作的有效途径,能够使人大综合运用法律赋予的调查权、审议权、询问权、处置权,把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程序性

监督和实质性督结合起来,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监督结合起来,是人大在监督实践中探索出的好形式。人大评议中,在听取和审议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对其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不仅有满意度得分高低的区分,而且也存在着报告通过和报告不通过两种可能。如果报告未获得通过,说明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没有获得权力机关的认可。人大开展工作评议无疑增强了监督的刚性,引起了被评议部门的警觉。目前,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办事拖拉,扯皮推诿,甚至失职渎职问题,严重影响行政效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通过人大评议,能够督促政府认真审视自己的工作,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而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行政责任体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感,用问责来考评政府及其部门的执行力,促进政府行政效能和工作绩效的提升。

加强人事监督,建设责任政府。政府组成人员受人大任命,必然应该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开展被任命干部述职是人大依法行使任免权的组成部分,也是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干部述职,能够进一步增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有助于提高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决策和执行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全社会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加快法制社会建设步伐。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和地位的认识,增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充分尊重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主动把政府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人大任命干部要坚持自觉向人大述职制度,将自己依法行政及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情况、贯彻实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情况、本职工作开展情况及勤政廉政情况等向人大进行述职。深化“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促进、监督就是保障’’的意识,找准角色定位,始终把接受人大监督当作反映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衡量政府工作的一把标尺、推进政府工作的一股动力,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对人民负责,使权力与责任相统一。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大常委会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9

常念“学习经”

争做新时代学习型年轻干部

提纲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一)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

(二)学习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需要

(三)学习是提升思想境界、锤炼道德品行的重要方式

(四)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提高能力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要正视问题差距,正确认识加强学习的必要性

1.是应付任务

2.是形式对付

3.是表面文章

4.是碎片学习

5.是知行分离

三、要坚持真学真信,全面增强学习本领

(一)要博学之,不断拓宽学习的广度

(二)要慎思之,不断把握学习的深度

(三)要明辨之,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

(四)要笃行之,用理论指导实践

正文:

同志们: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指引形成了以全党学习带动全民学习、以学习型政党建设引领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大国建设的良好局面。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是继承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是新时代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那么,年轻干部如何加强学习呢?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依旧风华正茂的重要原因,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

(一)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学习立党、兴党、强党。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党总是坚定不移地号召坚持学习、加强学习,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伴随着每一次学习热潮,党和人民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进步。从延安整风运动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在学习中,不断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攻坚克难、推进发展。

(二)学习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加快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习近平总书记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政党也是这样。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以更好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三)学习是提升思想境界、锤炼道德品行的重要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敢战胜各种重大困难和严峻挑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修炼道德操守,提升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四)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提高能力水平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学习作为增强本领、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他强调:“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不断遇到新矛盾新问题,知识和能力也随时会出现落后和不足的情况。必须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大踏步跟上时代潮流。

二、要正视问题差距,正确认识加强学习的必要性

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著名报告。这个报告准确分析了在学习中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三个不良作风。这些论述和分析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然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实践中,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上出现了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是:

1.是应付任务

为学习而学习,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是做给上级看的,所以,只要组织了、安排了,就是学习了,而不管学习质量如何、效果如何。

2.是形式对付

上边“千把锤”敲打抓学习,下面“一根钉”应接不暇,考试考核满天飞,留痕管理成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形式主义对付的问题。

3.是表面文章

有的形式上花里胡哨,实际效果不佳,学习成了走过场。有的把学习当姿态,看上去表态快、调门高、口号大如天,实则夸夸其谈、水过地皮湿,样子做了,没有入脑入心。

4.是碎片学习

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不够,在系统深入上下功夫不够,往往止步于浏览网络、听听讲座、翻翻报刊,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个别词句的背诵和引用,知其然做得不够,知其所以然做得更不够。

5.是知行分离

学归学、做归做,没有联系形势任务、工作职责、具体实践。一言以蔽之,学习和实践脱节、学习和运用脱节、理论和实际脱节,学而不化、学而不思、学而不悟、学而不用、学而无效。

三、要坚持真学真信,全面增强学习本领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习是藉以探索远方的风帆,能够开阔人的眼界,增长人的才干。在千帆共进、百舸争流的今天,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立足于新时代当与时俱进,年轻干部不仅要能够勤于学习,还要善于学习,力求学精、学深。

(一)要博学之,不断拓宽学习的广度

毛泽东曾把学习形象地比喻成“开铺子”,如存货不多,取一点、少一点,不久就要告罄,“不进货”甚至就会关门倒闭。年轻干部要能“盘货”,不断地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去粗取精。身处新时代,还要不断地“进货”、“补货”,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借助互联网平台、各类书籍进行学习,广泛涉猎新知识、新领域,找准自身所紧缺的“货源”,缺什么补什么,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甘拜人民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学“真功夫”,学“硬本领”。

(二)要慎思之,不断把握学习的深度

学习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切勿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要立足实际,挖掘学习背后的深度,把握要达到的目标,才能掌握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工作方法,从而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年轻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秉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念,善于思考、勤于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打破思维定势,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开创“新局面”。学习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必须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认真钻研,持续提升真本领,当好“行家里手”,做好“活字典”。

(三)要明辨之,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

方向是行动的先导,学习前要清楚为什么学,盲目地学习易导致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同时难以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年轻干部在学习中,要找准方向,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并结合工作需要和自身实际,学习专业知识,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

(四)要笃行之,用理论指导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年轻干部不能为学习而学习,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学习和思考的成果外化于实践之中,牢牢把握“干实事”的主旋律,在工作中发挥“知识就是力量”的作用,通过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立足自身实际,立足本职工作,抓住重点,努力提高“七种能力”,练就“几把刷子”,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负青春,不负重托。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10

2012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即将到来,为积极倡导廉洁文化,切实加强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必须坚持“四个严打”,以树立反腐倡廉新风,弘扬党员干部正气。

严打收礼送礼。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和制止收礼送礼的有关规定,禁止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并借机敛财;禁止以过节之名收受财物,杜绝“每逢佳节倍思请”、“纳入(腊肉)计划”和“研究研究(烟酒烟酒)”等作风,严厉打击以婚丧嫁娶和“两节”过节礼尚往来中发生的行贿受贿腐败现象。

严打公车私用。各级各部门须严格执行公车管理使用制度,因公使用车辆要进行严格登记,监察机关要严厉打击使用公车在“两节”期间进行旅游的行为,以不断坚强公共财物管理,保证良好秩序正常运转。

严打公款私发。在“两节”期间,有关部门应进行严格审计和检查各部门财政资金,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严厉打击以“过节日”为由为干部职工发放“节日费”行为,以自觉践行廉政承诺,以身作则,树立干部职工良好形象。

严打公费旅游。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对管理对象的监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打击以“外出考察”、“工作交流”、“节日度假”等为借口,在“两节”期间使用公款外出旅游现象。

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篇11

第8期

(总第8期)

中共XXX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 6日

XXX“四个一”学习贯彻“背篼干部”精神

XXX以学习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精神为契机,以“四个一”为抓手,扎实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等工作,做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取得了初步成效。

开一次会议x组通„2012‟24号文件下发后,XXX党委中心学习组及时对“背篼干部”文件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分管农业领导围绕产业化助农增收做主要发言,会议就全镇如何做好贯彻落实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全文转发了x组通„2012‟24号文件,要求全镇各级各部门及时组织学习、讨论。

写一篇心得。全镇各级各单位干部尤其是班子成员、选派到村任职的14名干部,在深入学习“背篼干部”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岗位和工作实际,认真体会,深刻理解,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截至4月6日,已收到学习心得体会24篇。

搞一次慰问。该镇以“背篼干部”精神为指引,由科级领导带头、驻村单位参与,在端午节、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走访活动。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走访,全年走访五次以上,关心困难群众,给他们带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带去党和政府的关怀,给群众讲解关于“背篼干部”的先进事迹,扎实开展“百名干部结穷亲”活动。

帮一户农户。从2012年3月份起,全镇按照科级领导和股级干部至少结对帮扶3户、一般干部至少结对帮扶2户以上困难群众,千方百计为其找出路、求发展、增收入。通过帮助找一条致富路子、参加一次以上生产劳动、解决一个以上实际困难,真正体现帮促的力量和价值,让干部下基层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主题词:基层组织建设年 简报 报:赤水市委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赤水市委

组织部

送:镇党政领导成员。

发:各党(总)支部、单位(部门)中共XXX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6日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篇12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依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在学校中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队伍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我县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使教师队伍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加强,教师队伍总体素质有较大提高,绝大部分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我县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不可否认,我县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1)、小学公办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全县农村小学公办教师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有307人,占公办教师总数的38.4%,这些人大部分是84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师,九十年代被转为公办教师,这些教师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缺乏进取精神,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差异,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层层选调优秀青年教师,拔高使用,这也是造成小学教师断层、老化的原因之一。青黄不接、递队断层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村小学教育的瓶颈。(2)、代课教师量大,部分人员学历低教学能力差,且流动性大。全县农村小学840名代课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受过师范教育,有的仅是初中学历,这部分教师来源复杂,管理难度大,流动现象非常严重,造成学校工作不稳定。(3)、教师学历不达标或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差异,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老师短缺,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难度较大。(4)个别教师师德水平不高,奉献精神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不能依法执教,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5)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紧缺,骨干教师人数少。(6)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岗位配置结构等)不尽合理;(7)生师比严重失调(小学较低,高中偏高),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8)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

相关政策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总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有较大差距。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教育工作机制,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二)具体目标:

1.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4.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

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以加强师德教育为前提,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强化教师培训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一支 师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一、以强化师德教育为前提,激发教师内在职业动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是为人师表的根本。我们要把师德教育做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针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按照教师成长规律,确定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建立学习培训机制。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教师进行爱岗敬业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伦理知识教育和为人师表教育,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将教师学习职业道德制度化、规范化,将师德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工作,要求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主动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运用规范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师树立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建立考评监督机制。在学期考评或考核中,将教师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发挥教师、学生和组织等方面的监督作用,确保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靠教育,也靠激励和约束。教育是基础,激励约束是手段。表彰奖励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在教师队伍中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在坚持正面宣传教育的同时,将师德建设落实到学校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严格将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与教师的奖惩、学校评优、聘任、职务晋升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品行不良、师德败坏、侮辱学生、社会影响恶劣的坚决取消其教师资格,纯洁教师队伍。

建立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要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将师德建设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将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的实际工作之中,积极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优化教师群体结构。

(一)加强学校编制管理。认真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小学人员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确保省市下达我县的教师编制基本得到落实。依据省制定的编制管理规定,合理核定学校教师编制。要根据学校类别、办学规模和生源变化等情况,实行学校教师编制动态管理。

(二)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的工作,坚持做到持证上岗。严把师资入口关,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三)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深化教师全员聘任制,依照“按需设岗,择优聘任,民主公开”的原则全面实施教师全员聘任制。切实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全县教育系统共取得副高职称资格的151人、其中已聘任70人,未聘81人。民职改办[2004]38号文件下发教育系统副高限额165个。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根据县委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教育系统部分副科级职务实行竞聘上岗,学校中层领导和小学校长竞聘上岗也已座了一定的探索,以后要全面实施。

(五)改善学校(区)教师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制度管理,以最大可能地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为目的,制度要体现民主、科学、合理合法。要在落实制度上下工夫。对工作不认真,思想有问题,作风不扎实或师德有问题的个别教师要

严格要求,出现问题严肃处理。当然,作为校长还要关心教师。特别是要为年轻教师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搭建必要的平台创造一定的条件。(六)规范教师考核工作。学校结合岗位职责,认真研究制定符合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师工作特点的考核办法,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教师政治思想、师德师风、履职情况、工作实绩等进行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教师进行工资分配、奖惩和聘用的重要依据。

(七)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逐步平衡各学区(校)教师,补充乡村教师队伍。

建立和完善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区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轮流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三、以强化教师培训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和业务素质。

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关系到能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能,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远发展,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促进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满足全体教师的基本要求,给全体教师以实现他们要求愿望的机会。教师的劳动付出应与获得发展机会保持动态平衡,只工作不进修,只“教”不“学”,只“教”不“研”,只“使用”不“充电”,他们就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也会因此而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国家人事、教育、财政等部委《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或集中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甘肃省人事、教育、财政厅文件规定“在一个验证期(不少于2年,一般委5年)内,专业技术人员初每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或学分)外,必须选修并完成人事部门提供的2门以上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学习;拟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须到省或市级继续教育基地接受2次以上不同内容的专业课培训;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须到市(州)级继续教育基地接受3次以上或到省级继续教育基地接受2次不同内容的专业课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师工程方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精神,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标准》和《民乐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民乐县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基本功达标方案》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这两大主题,以中英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为依托,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中英项目培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多种形式的基本功达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使教师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作为校长一是坚持搞好校本培训,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和手段;二是鼓励教师在职学历提高;三是支持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力争到2010年,全县农村小学、初中45岁以下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小学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36.2%,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35.1%。高中教师的合格率提高到80%以上,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要达5%左右;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教师全部参加并通过教师信息技术考试,使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但掌握新课改理念,而且熟练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对全部在任的185所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专业培训。

我们还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培养造就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和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创新型骨干教师,形成国家、省、市、县、校5级骨干教师梯次群体。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考核,实行骨干教师动态管理。

近年来,围绕科研发展和教学改革,通过多种形式,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实行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支持出类拔萃的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止目前选拔培养省级骨干13人,市级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11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39人,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68人。今后我们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学校要积极做好培养和推荐工作,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扇形的认识导学案下一篇:校园青春毕业留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