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原罪》读后感

2024-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说《原罪》读后感(精选11篇)

小说《原罪》读后感 篇1

文/向日葵

葛思绪是一位我非常欣赏的颇具影响力的文坛新星,中国严肃文学的重磅作家,他的多部作品已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有一次聊天时他说,你的小说中所具备的正是我所欠缺的。我当时并没在意。直到今天我拿到他的中篇小说《原罪》后,才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感。因为要为他写一点读后感,之前我还调侃说,这次最好不要让我在阅读中一次次窒息。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又讲了一个让我这个爱情至上主义者寝食不安的故事,我无法容忍小说中对女主人公情感世界的弱化和无视,如果不是我多年的教养所控制,我几次想拍案而起。

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当代中国农村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的一起“强奸案”。家里贫穷找不上媳妇儿的光棍小伙子建行强迫了东京的媳妇儿皮绢花与自己发生了性关系,东京一家也是曾经卖过亲生孩子的贫困家庭。第一次是因怨恨强迫,第二次是碰巧,第三次是诱骗。第三次建行说好要给皮绢花20块钱,说是那样说,因为没及时拿到看山的工钱,这20块钱没有立即兑现。于是皮绢花积压的羞辱感爆发,告诉了丈夫东京,最后由皮绢花出面告到了村长、村委主任,一直到县法院、检察院,最后建行因强奸罪被判了七年有期徒刑。小说的明线是在讲一个中国法律在基层案件中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暗线则是讲述了一个处于萌芽之中的男女情感故事,它是那样的孱弱,就像夹在石头缝中的一丝小草的嫩芽,还没来得及成长,就被疾风暴雨粗暴地连根拔起。这是中国农村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是爱情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

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有多少对男女,就有多少种爱情。爱的本质与伦理无关。建行和皮娟花的性爱有没有爱情的成分?建行在被关押的那天晚上,伤感地想着皮娟花:“我在山上看青时,有哪个娘们、姊妹敢去割草放羊,还不都是你敢去吗?我也是见你可怜,整天怀里抱着,背上驮着,拖带着孩子忙这忙那,一天不见你闲着。而懒鬼东京,塞饱肚子就东摇西逛,出门找人大姑娘小媳妇嚼牙花子耍俏皮腔,从不帮你忙一把。收秋的时候,三亩玉米,你一个人掰完砍尽,一趟一趟,背了两天才弄回家,那贼东京像个带窝的妇女,心安理得坐在场院里哄俩孩子玩,手也不给你搭搭,你脸上豆大的汗珠,他没瞧见,我银行坐在驴嘴石上,可瞧得清清楚楚。你是个好人,从没见你打骂孩子,这在娘们中很少见。上次小卖部的臭子偎门问东京要帐,东京就把没足月的三闺女给东庄的一个人,换了百十块钱。人来抱孩子时,你哭得死去活来,连旁边看热闹的人也跟着伤心,东京却拍拍手,大大咧咧地说,要那么多孩子干啥,养两个就够了,小三子跟了人,还享福哩。人说你脑子笨,长得不俊,我看一点也不,你不过憋在心里不说罢了。长得不俊,是你平常活路忙操巴的,没闲工夫打扮。记得夏天时,你在石塘边洗衣服,洗完衣服又洗头,你的头发长长的湿湿的,太阳光里,又黑又亮。我往塘里扔了个石子,你回头一笑,我看你怪俊的……那天故意牵你的羊,是想引你说说话,你上来掏我的裤裆,说要捏碎我的蛋黄子,我不该沉不住气,一把掀倒你,可我心里是疼你念你的。亲你时,你闭上嘴死不张开,后来不也闭上眼张开嘴了吗?开始我也不敢动你柔弱的身子,可是慢慢地,你像喝多了酒一样,掐我也是另一样的掐了。我搧动了情就三番五次地找你。娟花,你那天开玩笑地说告我,怎么说告就告了,是东京挑唆的吗?唉,你恋东京什么,人没人财没财,我哪样不比他好,我勤快有劲,一麻袋小麦我从场上扛到家,大气都不兴喘一下。山洞那次,我本想和你好好说说咱的事,可你惊兔子似的,提上裤就逃,拉也拉不住。你不知道,有多少次我躺在石板上,望着天上的云彩想你;有多少时候,我靠在老坟上,牙叼着草梗,晒着太阳想你,想有一天能和你一块过,你带着孩子也没啥,咱再生一个,三个孩子,我我有力气养着他们,让他们个个成人。平时,咱家里喂着牛,山里放着羊,重累活不让你干一点,你只管搁家看好孩子,做做饭缝缝衣。农闲时,我到山上干点石匠活,一天怎么也弄个十块二十块的。手里有钱,你也能梳洗梳洗,换件新衣裳,跟别的娘们儿一样,消磨自样地赶集上店……有多好!”这是多么深情的告白!这是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子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依恋!有激情、有理解、有爱恋、有责任感,这不就是世上最动人的情书吗?!这样的表白,堪称农村爱情故事中的经典表白!让我不舍得删去一个字!原原本本把它重新写在这里。可是,它却被紧紧深锁在建行的心里!不敢喊出来!没有人听见!连他深爱的人都听不到!是什么压抑了他对爱情的呐喊?以至于让他爆发了过激的行为?!而皮绢花虽然告了建行,后来见建行失踪了,着急地主动跑到建行家。她把最具证据的裤头藏起来不让丈夫看见。这仅仅是因为要面子吗?如果要面子的话,她就自始至终不告发建设,把事情弄得那么大了。她是因为钱吗?如果因为钱的话,她就不会撤了起诉了。不,都不是。建设唯一给她的诺言是给她20块钱,而这唯一的诺言他没有实现。她在乎的是诺言,不是钱。你还敢说绢花的心里没有爱吗?看到这里,我委屈的泪水已经充满眼眶。

一段堕落的情感足以导致悲剧。建行在监狱里反而变胖了,白净了,舒坦了。原来在那里他有吃有喝,还结交了朋友,那些朋友教会他拿钱能摆平一切,让他长了见识,他为此还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多么可怕的教唆啊!七年后出狱的他,还那么纯净吗?他还会用全身心去爱恋一个人老珠黄的村妇吗?皮娟花的丈夫东京发现她藏起那条有证据的裤头后,上来就是一阵恶骂和暴打,这样的婚姻还能维持下去吗?这个饱受了舆论歧视、法律威吓、亲生孩子被卖、家庭暴力的农村女人,将怎样走过她的下半生?!

故事在一群孩子的歌谣中结束:“村路上有几个结伴上学的孩子,穿着花棉袄背着破书包,脸上挂着鼻涕,蹦蹦跳跳去上学,嘴里唱着歌子——小呀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不是为做官,也不为面子光,只为穷人要翻身哪,不受人欺负呀,不做牛和羊……”

小说《原罪》读后感 篇2

宗教, 本身就是一个“原型的集合”, 如荣格所说, “原始意象即原型—无论是神怪, 是人, 还是一个过程—都总是在历史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现象, 在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变现的地方, 也会见到这种形象, 因为它基本就是神话的形象。我们再仔细审视, 就会发现这类一向赋予我们祖先的无数典型经验和形式。”1宗教和神话一样, 作为被固化并传承的人类意识形态, 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原型经验。在对西方人影响最深的圣经里, “原罪”和“救赎”就是这种原型经验的两大核心

一、原罪

初读奥康纳的小说, 第一印象是“邪恶”。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大多是邪恶的, 不完整的, 最终等待他们的是突如其来的暴力死亡。一些无法理解书中暴力死亡及畸人的评论家索性称它是对南方颓废怪诞文学的又一重大贡献。她本人却对这样的标签十分反感, 也一再强调她的作品大多为读者误读。她认为她的小说属于“天主教现实主义”, 因为天主教相信原罪说。原罪说指的是人的祖先亚当, 夏娃因为经不住“邪恶的”蛇之诱惑, 食禁果, 触犯了上帝的禁律, 被逐出伊甸园。因此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罪, 人的一生就是赎罪的一生, 特别是女人。因为是夏娃说服亚当吃的禁果, 因此她的惩罚更重—“将怀孕生产加之于女人, 并让其伴随痛苦, 这痛苦或许会夺取你的生命.让你从属于丈夫, 一生受他的管制。”2传统南方女性的形象是圣洁的, 但在奥康纳在作品中, 野蛮、暴力、麻木不仁同南方女性身份联系了起来。在她的笔下, 每个人都是残缺的, 等待救赎的主体。

有些人肢体残缺, 丑陋不堪。这是原罪外在的浅显表现。一如她自己一直受着红斑狼疮的折磨。例如在《善良的乡下人》里的乔伊, 一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皮肤白皙的姑娘, 却装有一条假腿。这条假腿使得她不能像寻常女子般去跳舞、交朋友、去爱。她性格孤僻, 成为了母亲难以启齿的“女哲人”。为了突显自己的残缺, 她将自己改名为赫尔珈, 因为只有难听的名字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和身边人。她会在走路时故意拖着自己的残腿, 摩擦着地板, 吱吱作响。即使读了那么多书, 也没能使得她得到心灵的平静。在她母亲霍普韦尔太太看来, 她似乎一年年愈来愈不象别人, 愈象她自己了——粗鲁傲慢, 心怀歹意。当那个自称是善良的乡下人的卖圣经者出现时, 乔伊表现地很矜持, 几乎不注视他, 但是内心却一直有个念头, 觉得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引诱这个年轻人, 因为他不过是一个善良的乡下人。和作者奥康纳最不同的是, 她不相信圣经, 不相信上帝, 固执地认为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 科学是一切矛盾的答案。

而另一类人的原罪则埋藏地更深, 用南方人的和蔼可亲, 踏实肯干, 笃信天主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罪恶。例如《善良的乡下人》里的那个圣经推销员, 推销的是上帝之书, 开口即是自己是纯正的乡下人, 对上帝是如此的虔诚, 将传播上帝之书视为毕生的奋斗目标。为了推销, 不惜谎称自己心脏有病, 来博得人们的同情。他对于乔伊所做的是纯粹的恶, 他先将乔伊骗到无人的谷仓里, 很娴熟地撩拨她的情丝, 并渐渐获得她的信任, 向他袒露了自己最深的秘密—如何装卸假腿。然后他就原形毕露了, 他的圣经里面是掏空的, 放的是一小瓶威士忌, 一副纸牌, 以及一只蓝色的小盒子, 而是一副每张牌背面都有一幅诲淫图画的牌, 即便如此, 他也认为自己随便哪一天, 都比乔伊来得善良。最终, 他离开了, 带走了他的战利品—乔伊的假肢, 一如他曾经骗取另一妇人的玻璃眼珠一样。这个圣经推销员并没有在乔伊她们身上得到利益的满足, 但是通过摧毁乔伊, 他的恶灵得到了满足。在《好人难寻》里, 那个表面慈祥和蔼的老奶奶, 其实是工于心计的伪善之人。一个饶舌的南方夫人, 粗俗却讲究教养, 年轻人被E.A.T.先生追求过。他送她刻着自己名字首字母的西瓜, 后来“可口可乐汽水刚一创牌, 他就买下它的不少股票。他死的时候是个大阔佬”3。她表面上待人客客气气, 一直在缅怀过去的好时光, 但打心底里瞧不起那些她口中淳朴的人。

二、圣经中的原型

《善良的乡下人》中推销员的欺骗和暴行, 给了乔伊审视自己, 拯救其堕落灵魂的机会。结尾处那句“他蓝色的身影在一片绿迹斑斑的湖面上方奋力前行”4, 其原型可以追溯到圣经中耶稣所行的神迹之一—在海上行走。圣经《新约全书》中记载耶稣在海面上走, 往门徒那里去。预示着耶稣走过了代表罪恶的海, 去拯救被原罪捆绑的信徒。那个邪恶的圣经推销员绝非耶稣, 但是他带给乔伊的顿悟一如耶稣带给其信徒的顿悟, 使他们深刻地去了解自己和自己的信仰。

而《好人难寻》里的老太太, 她在圣经中的原型就是夏娃。一个年华易逝、精疲力竭、备受折磨的夏娃。她费劲心力, 想要她的儿子一家人听从自己的安排, 但总是事与愿违。再后来碰到了杀人犯“不合时宜的人”, 她总是唠叨着耶稣, 还有耶稣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神迹, 希望能唤起他的良知, 从而逃过一劫。但是最终, 在惊恐中这位老奶奶选择顺从不合时宜的人, 又否认了耶稣的神迹。在这里老奶奶的宗教原型是圣徒彼得, 在马太福音中有记载:某晚耶稣预言, 在第二天鸡鸣前, 彼得会有三次不认主。彼得自认是耶稣最忠诚的追随者, 当然对这种说法予以否认。但是, 当晚, 耶稣因犹大的出卖被抓, 很多信徒都纷纷离去, 因为在他们看来代表神的人怎会预测不到自己的被捕, 怎会束手就擒。彼得一开始还是半信半疑地远远追随着被捕的耶稣。在大祭司的院子门外, 第一次被一位使女认出他是耶稣的信徒, 彼得没有承认;随后, 彼得跟随捉拿耶稣的人入院烤火, 第二次被人认出, 他还是咬牙否认了;最后, 有人发觉彼得的口音和耶稣的相似, 就这样彼得还是否认自己是信徒。彼得对耶稣的信仰和爱受到了考验。在极度的危险面前, 他充满了犹豫、焦虑、恐惧, 他不明白为何耶稣还打不还手, 任人宰割。如果承认自己是信徒, 恐怕也会遭到皮肉之苦。肉体上的软弱让他背叛了耶稣。这个故事里的老奶奶也是一样, 她以前满口的耶稣, 但她和彼得一样, 没有意识到, 对主的爱是要经历考验的, 而非妄谈。在生死关头, 她和彼得一样, 和千千万万的凡人一样, 犹豫了。肤浅的信仰在这个瞬间崩塌, 等待凤凰涅槃。而在“不合时宜的人”杀死了她的儿子后, 在惊恐的瞬间, 她竟然将“不合时宜的人”唤作自己的另一个亲生儿。这般, 这个“亲生儿”谋杀了另一个儿子, 即是圣经里最早的人类间的杀戮, 该隐杀死了自己的亲弟弟亚伯。老太太不由自主伸出手, 抚摸“不合时宜的人”的肩膀, “不合时宜的人猛地闪开, 好像让毒蛇咬了一口似的, 朝她胸口砰砰砰连开三枪。”5蛇在圣经中的角色比较复杂, 众所周知的, 引诱夏娃吃了禁果的是其一, 启示录中的古蛇则是撒旦的化身。但是在这里的蛇是顿悟后老太太的轻抚, 只是对仍处于麻木中的不合时宜的人来说是毒蛇, 圣经中的原型来自民数记, 以色列人犯罪被火蛇所咬, 神令摩西做一铜蛇挂在竿子上, 凡看见的, 都被医治。这铜蛇喻表耶稣。现在救护车上的图案—蛇缠在杆子上—就源自于此。在生死关头, 老太太有了自己的顿悟, 所以她才会伸出伸出慈爱之手, 却因此被杀, 但是死后“她半躺半坐在一摊鲜血里, 像孩子那样盘着腿, 脸上还挂着一丝微笑, 仰视着万里无云的晴空。”6这里昭示着她在生命最后一刻终于能正视自己的心灵, 安详地离去。而不合时宜的人评论道“她要是一辈子每分钟都有人没完没了地冲她开枪射击, 她也会成为一个好女人的。”7由此可见, 老太太的死触动了他, 不然他无法意识到老太太最后的转变。

三、总结

奥康纳一生笃信天主教。她说:“我是站在基督教正统教派的立场上看世界的。这意味着, 对我来说, 人生的意义集中于基督对我们的救赎, 世间万物在我的眼里无不与此有关。”因此在她的小说中, 人都是有原罪的, 无论人物的表现形式是表面有残缺、对上帝心存怀疑的, 还是外表善良、虔诚信教, 内心却空洞无物, 都是值得救赎的。救赎的方式是暴力带来的顿悟, 大多数都能在圣经中找到原型。

摘要:奥康纳一生笃信天主教, 她的小说旨在弘扬教义。但是由于小说本身比较荒诞怪异, 常常被人误解。本文以宗教原型分析奥康纳小说《善良的乡下人》和《好人难寻》中的原罪和救赎。

关键词:宗教原型,原罪,救赎

参考文献

[1]、杨韶刚译.简析荣格[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基督教圣经[M].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 2009.

[3]、5、6、7、弗.奥康纳著, 主万, 屠珍, 贺哈定等译.公园深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基督教原罪之佛学阐释 篇3

基督教原罪之佛学阐释

本文尝试从佛教思想角度阐释基督教之“原罪”.从“原罪”的产生来看,人类的苦难来自于始祖所犯的过错,而这种过错从佛学角度来看既是一种“我执”的`产生,即“无明”.而从“罪”的内涵来分析,“罪”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非本体性的状态,是人本来真实、清净、圆满状态的扭曲和破坏,是人对自己真实“本性”的背离.

作 者:张海滨 Zhang Haibin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刊 名:宗教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LIGIOUS STUDIES年,卷(期):“”(4)分类号:B97关键词:原罪 无明

小说《原罪》读后感 篇4

【原文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期号】4

【原刊页号】97~104

【分 类 号】J4

【分 类 名】外国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01

【作 者】胡志明

【作者简介】胡志明,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34

胡志明(1956- ),男,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卡夫卡的“原罪”观主要是来自于犹太文化传统。犹太教的“原罪”论与基督教的不同,体现了两个宗教信仰体系之间的差异。卡夫卡主要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了犹太化的情感心理结构。对于人的本质、人的历史和世界图像的理解,两个宗教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卡夫卡对于自身的犹太文化底蕴的自觉有1个逐渐明晰的发展过程。

【关 键 词】卡夫卡/原罪观/犹太性/犹太文化/基督教文化

【正 文】

卡夫卡遗著的1位编者艾里希・海勒指出:“(卡夫卡的)作品在整整1个时代里都是1个谜。”[1] (P177)其原因就在于卡夫卡作品的多义性,甚至无解性。人们对他笔下的人物何以会有如此行状,或者何以遭此罪孽的缘由,往往深感困惑与惘然:1方面,卡夫卡笔下的“K们”与生俱来的罪性似乎都明明白白,另1方面,我们却无从为其定性和解释。追根溯源,关键在于卡夫卡为其笔下人物进行定位的“原罪”观,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中的“原罪”说,两者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卡夫卡的“原罪”观,主要是来自于犹太文化传统。“卡夫卡关于原罪的理解,映现出1种犹太人的关于人的本性、他与世界的联系和他跟上帝的关系的理解方式。”[2] (P91)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西方文化视为“两希”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进而把“犹太――基督教文化”视为1个整体性的文化体系;而作为犹太教与基督教教义核心之1的“原罪”之说,又同是源自《圣经・旧约》中的《创世记》,所以人们更是忽略了两者间实质上存在的根本差异。事实上,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产生背景、流传方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不相同,故而这两大宗教1系列宗教理念及其相关的体悟、解读及思维的方式,特别是关于“原罪”的理解与体验,自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和尖锐对立的。

两千年前作为犹太教1个分支教派的基督(教)运动,源起于西元纪年之前发生于犹太民族中的“弥赛亚运动”。当时的犹太教先知和祭司为了激励备受亡国离散之磨难的犹太民族,便到处宣扬,大卫王的1个后裔将会作为“人子”,肩负着上帝的嘱托来到人间,以“受膏者”(即“弥赛亚”)的身份,帮助犹太民族重建1个人间“王国”。部分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犹太人则开始宣称,他们那个教派的领袖、拿撒勒的耶稣就是上帝之子,就是“弥赛亚”(希腊语即“基督”)。这1说法显然危及着耶路撒冷犹太教上层祭司贵族们的权势和威望,所以他们协助罗马帝国犹大行省总督彼拉多逮捕了耶稣,并把他钉上10字架处死。耶稣的追随者们却将耶稣进1步神化,称其死后第3天便已神奇地“复活”了;并把耶稣被钉上10字架“受难”之举,解释为是在替人类始祖的后代们进行赎罪的神圣“事件”。耶稣的“肉身成道”,改造了人类的“原罪”属性,人们的灵魂才有可能在死后获得拯救,通过“末日审判”,重返“天国”。1场本来意在促使犹太民族进行文化自救的“弥赛亚运动”,至此却演变为1场遍及整个罗马帝国版图、并深入到各受压迫民族的普世性的“基督教运动”。

耶稣被钉上10字架受难这1宗教、历史的“事件”,在两大宗教之间种下了世代相传的夙怨,“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告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上帝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当年保罗对其门徒如是说(《圣经・新约・帖撒罗尼迦前书》)。犹太人大离散的遭遇则被认为是“由于犹太人拒绝过去的1个弥赛亚而受的对于民族的天罚”。[3] (P190)罗素也曾说:“基督教对同时代的犹太人早就抱着敌对态度。公认的见解是上帝曾和先祖、先知等圣者讲过话,预言基督的来临;但基督降世后犹太人却不承认他,因此须把他们视为恶者。”[4] (P403)其实这夙怨之源在于两大宗教信仰体系在深层次上的严重对立。这种对立固然与耶稣殉难“事件”直接相关,其中重要的并不在于耶稣是否遇难,或者说这1“事件”是否属实,而是在于基督教教义围绕着被神话化的耶稣殉难“事件”,生成了1个与犹太教截然不同的信仰体系。

公元325年基督教世界性主教大会上制定了“尼西亚信经”,标志着基督教运动确立了自己的信仰体系。尽管基督教把犹太教的《圣经》也放在自己的《圣经》里,以示其承认了与犹太教的承继关系。然而,“旧约”(Old Testament)与“新约”(New Testament)的区分则表明,虽然“基督教并不是犹太教的否定,却是以犹太教为虚影的实体”[3] (P208),把犹太圣教史淡化为1种间接性的文化背景。其中特别强调了,由于耶稣殉难“事件”,希伯来人的先祖亚伯拉罕与上帝所缔结的“契约”已经“陈旧”过时了;从西历纪元开始,神人之间形成了1种全“新”的契约关系。人子耶稣被钉上“10字架”受难,以“肉身成道”代替人类赎还了因始祖“偷吃禁果”而招致的属于全体性的那部分“原罪”,此后凡信奉“基督”的人只需通过禁欲来清赎那些属于个体性的“原罪”,其死后的灵魂就能经过“末日审判”,重返天堂。基督教“新约”把犹太教信仰的(犹太)民族性特征改变为普世性与个体性的同时,也置换了“原罪”的实质涵义:犹太教强调的是原罪之“举”(偷吃禁果之行为),基督教则突出原罪之“欲”(偷吃禁果之冲动)。由于“原罪”重心的变化,人的“赎罪”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意味着神――人间新的关系的建立,这就是基督教的“新约”。根据“旧约”,人之赎罪重在规约人的行为,所以犹太教特别强调恪守“律法”的重要性;依据“新约”,基督徒主要是忏悔与禁“欲”;同时由于耶稣的以身作则,示范了1种“赎罪――获救”的经典模式,所以对于基督徒来说,现实生命的存在只属于禁欲“赎罪”阶段,而“获救”并重返天国,只能是生命“死亡”之后的事。原先犹太教中作为对于“原罪”最严厉的惩罚形式“死亡”,对于那些执迷于“原罪”、背弃“律法”之人,上帝所施行的最严厉的惩治,就是将其“治死”,从“挪亚方舟”所遭遇的泛滥了40天的大洪水(《旧约・创世记》),到西奈山下所颁布的“摩西10诫”(《旧约・出埃及记》),都表明人的违背诫命之罪将直接招致死亡。而到了基督教信仰里,死亡不仅与“原罪”脱钩了,而且还成了德行之人“成圣”之旅。这在犹太教信仰中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旧约》中记载的犹太人的圣教历史,是1部充满负罪感的`苦难史,祖先和国人对上帝的不诚始终像梦魇1般笼罩在犹太人头上,形成了1种比基督教的‘原罪’意识(因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而获罪)沉重得多的原罪感。”[5] (P115)人们认可“原罪”的前提,就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否则人们或许无须在意“原罪”了。正是基于这1理解,卡夫卡才如此说:“我们之所以有罪,不仅是由于我们偷吃了知识之树的果子,而且也由于我们还没有吃生命之树的果子。有罪的是我们所处的境况,与罪过无关。”[6] (P11)

人们或许以为,卡夫卡的箴言只是其灵感偶得,与犹太教信仰不期巧合,因为大量事实表明,卡夫卡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西方化”了。卡夫卡生活在1个欧洲犹太人纷纷被同化和改宗的时代,而且他对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表现得极为冷淡,尽管自己的密友马克斯・勃罗德也是这1运动的积极推进者。勃罗德曾“试图改变卡夫卡,使他认识到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必要性,结果是徒劳的”,两人唯1的1次争吵就是为此发生的。[7] (P112)早年的卡夫卡对于犹太文化,特别是对犹太教很不虔敬,他后来坦诚地承认:当时“只要我在教堂里……在那漫长的好几个小时中我不停地打呵欠和打瞌睡……”[8] (P263)卡夫卡的文学作品,包括他生前发表的和身后由马克斯・勃洛德整理出版的,其中基本上没有出现过“犹太”字样;他对希伯来语知之甚少,直至19他才让人教他学习这种语言,因为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才似乎对犹太文化传统产生了兴趣。上述事实足以证明卡夫卡与犹太文化应当是1种相当疏离的关系。所以西方有学者曾断言:“他(卡夫卡)1直保持着做1个(犹太世界的)局外人”。[9] (P5)

小说读后感 篇5

《狼王梦》里的主角是一匹名叫紫岚的母狼。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也一定会为它的命运叹息。为什么呢?因为它的一生总是在绝望中度过。在它即将分娩时,它的伴侣却意外身亡。它没有力气捕猎,只好去人类那儿偷鹿,遭到大白狗追击时却又分娩……这一系列的苦难使它的狼崽在刚出生时就不幸夭折。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它会向命运低头,然而它虽然命运多舛但它未曾放弃过,也没有屈服。我想也许就是命运的坎坷铸就了它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在紫岚心中,有一颗种子,那是强烈的。那就是让它的后代能够成为顶天立地新一代狼王的强烈愿望。与其说是它的愿望,不如说是它的伴侣黑桑的遗愿。黑桑在死前明白无误地告诉过它想当狼王。它为了这份心愿,倾注了无数心血。一开始,它注重培养狼崽黑仔,但因为太过疏忽使黑仔被可恶的老雕抓走了。它伤心至极,却并没有放弃。我看到这里,不禁暗暗佩服它的毅力。黑仔死后,它不曾放弃,又孤心造诣地培养狼崽蓝魂儿。但命运不济,蓝魂儿因为鲁莽而被猎人设的捕兽夹夹死了。在连续失去两个孩子后,它却依旧怀抱希望追寻梦想。它这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令我敬佩。最后,它唯一寄望的狼崽双毛也被杀死。但它并没有绝望。它将希望寄托在狼女媚媚的下一代身上。为了下一代的安全,它甚至用装死引诱老雕,血洒碧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狼崽的安全。

小说读后感 篇6

故事讲了“我”在云南边境插队时,有一次带着一只鸡,遇见了一只公狐狸。那只公狐狸躺在鹅卵石上,口吐白沫,像死了一样。“我”走过去正想抓公狐狸时,他却逃走了;而另一边,母狐狸已经偷走了“我”的鸡。好一出夫妻双簧调虎离山计!

冤家路窄。不久“我”上山砍柴走到一个树洞前,又遇见了那只公狐狸。他先是假装被藤蔓绊倒,又想让“我”去抓他,见“我”看穿他的伎俩不再上当,便转身往树干上撞去,右脸的眼角到嘴角被磨得血肉模糊。我似乎察觉到树洞里的动静,他又突然用嘴撕自己大腿上的肉。皮被他撕下一大块,血淋淋地还没断,像红旗一样飘动在胸前。这时的“我”已明白树洞里藏着小狐狸了,他更疯狂了,居然拼命往自己膝盖的骨头咬去!齿间发出可怕的啮咬骨头的声音,膝盖骨竟活生生被咬断了,最后血干致死!“我”不忍心再去抓小狐狸,任由母狐狸把她的孩子们带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这是多么伟大、多么可敬的父爱啊!原来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有聪明的才智,有丰富的感情,有那份为了孩子不惜一切包括生命的勇气!狐狸为了保护家人,竟然不惜自残甚至自杀,这种连生命都可以割舍的壮举,可能连我们人类都不一定做得到。也许我们和狐狸没有共同的语言,也许我们读不懂狐狸那复杂的眼神,可狐狸却能猜出我们的心思,原来狐狸比我们人类更高一筹!以后我会用更明睿的眼光看待动物,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诛仙》小说读后感 篇7

你虽然天生愚笨,但你勤能补拙,你虽然资质不高,但你毫不气馁,你虽然法力不强,但你有勇有谋,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个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毫不低头的真正英雄。

你,张小凡,你是一个幸福的人,你的六位师兄把你当成家人,兄弟,无时无刻给你温暖,给你鼓励,让你一颗纯真又美好的心充满了爱。

在一次七脉会武中,你和你的“烧火棍”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因此被苍松道人怀疑是青云内奸。你的命运坎坷,既悲惨而又凄凉。

你拥有黑心老人的“噬血珠”,也有“摄魂”,这两样东西是魔教戾气很重的法宝,它不断吞食着你的内心与理智,因此,你坠入了魔教。

你进入了鬼王宗,成了副宗主鬼厉,法力突飞猛进,你的性格天翻地覆,被人称为“血公子”。你深爱碧瑶,可她却离你很远,远得无法触摸。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了解你的内心。你为了碧瑶,不顾自己,用尽自己全部的力气,心思来救她。我为你骄傲,自豪。我喜欢这样的你,散发着男人魅力的你。

最后,你背叛了鬼王宗,用诛仙仙剑杀死了鬼王,自己不顾一切牺牲了。

你是一个英雄,为了别人,你舍己为人,我喜欢你这个角色,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角色,令人羡慕的角色,一个浩气长存的角色!

小说《三体》读后感 篇8

整个故事大气辉宏,天体物理知识与曲折的情节完美结合,看完让人大呼过瘾。

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

当然,除去那些超赞的情节,我更欣赏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或者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也想象不了文革,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终绝望。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

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可是最后,他又被控诉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当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这里罗辑被控诉毁灭了一个文明。那么,我们是否有权利去毁灭一个文明,甚至只是剥夺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能靠点儿谱吗的一个讨论“按下一个按钮,地球上的某个和你不相关的会死去,然后你会得到许多许多的钱。问题是,你会按下吗?”,也想到前几天泛读课老师问的,(二战期间)你(一个德国少年)会不会去射杀一个俄国的俘虏(他是你的敌人)。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去剥夺别人的生命,非要给出理由的话,第一是换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为被夺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说中也有提到的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有爱。

上面我说的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

再看小说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会犯这种错误,有时候总会习惯地自以为是。现在我看来,谦虚而不失自信,是一种好的姿态。

小说《目送》读后感 篇9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当看到这一段的时,不由想起小时候读的一篇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双泪盈眶。

好好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寸时光吧,不要总以为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回头看看,无情地岁月已不停地在他们身上刻画年迈的痕迹……

《目送》读后感2

龙应台是我最爱的作家,而《目送》正是我爱上她的最初理由。《目送》里,龙应台是她儿子的母亲,也是她爸爸的女儿。

她送儿子去上学,儿子望了她一眼,然后“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她送儿子出国交流,儿子过了机场的海关窗口“倏忽不见”了,一次头也没有回。儿子长大了,常常戴着耳机听歌,“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孩子长大了,渐渐有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越来越不是属于父母的孩子了。

这样的落寞,还有另一面。父亲送她去大学,不肯因为自己的小货车让她丢脸,远远地就离开了。父亲失去意识待在医院里,她要赶去工作,不舍地看着父亲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自己慢慢成熟,有了更多责任和任务。父母却渐渐老去,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目送》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目送这一本书,它讲了父母亲情的故事。

这本书是一本回忆性的书,讲的是作者在翻卧房的抽屉时,突然翻出来的一个红盒子,然后展开的回忆。主要内容是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读《目送》一书,让人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其实父母与子女这一生到底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处理父母子女关系是所有青年人都在焦虑的问题,隔代的文化差距,不一样的年龄代沟都会使大部分人和父母亲之间陷入矛盾的深渊。比如书中母亲送孩子上学依依不舍的目送,还在走后仍然会想着他,这些无不体现着母亲对于孩子的担忧,哪怕是已经成年远去上学的孩子。

读完《目送》一书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虽然形式内容都有差别,但是它所表达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同样都是父母和孩子的情感关系,不过不同的是《背影》是儿子看到父亲背影所发出的感慨,这样的作品也其实我们要感恩自己的父母,善待亲人。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龙应台这样别有用心的刻画无非就是想将自己内心对于亲人之间的那份情抒发的更透彻,在一条路上,如果有一个人在为你之路,及时碰到了挫折也会挺过去,那么就与这样的人结伴而行吧。

著名小说读后感 篇10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著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于是,我接著往下看《昆虫记》。

接著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著看著,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著: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著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活着小说读后感 篇11

一本书一共有五篇自序,这还是第一次见。在日本自序中,余华谈到了时间创造了一切,创造了生离死别,创造了酸甜苦辣,并引用了贺知章的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对于某些事情的认识,确实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就像对于读完上面这首诗的感受,初中和现在相差深远。而现在当我读完《活着》的这本书时,感触并不是很深,并没有觉得这本书写的有多么好,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上一两代人所遭受的苦难没有切身体会的原因吧。

读完之后大概有以下几点感触:富贵最大的幸运就是取了家珍这么好的妻子,这一点甚至改变了自己之前的择偶观;凤霞因为生病变成哑巴真的是太可惜了,但是她第一次就相亲成功我感觉还是比较意外的;有庆一定是一个超级可爱的孩子,如果当时能给他一只狗狗陪他玩,简直就是天堂般的生活了,毕竟绵羊和人类的互动还是很少的,感触最深的就是富贵夸他跑步得第一名的时候,仅有的一次表扬,内心真得比有庆本人还要激动,这可能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系吧;凤霞因为难产而去世,二喜因为工地事故而去世,苦根因为吃豆子而去世,这样类似的事情回老家时也听长辈提起过,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确实。

上一篇:广电网络有限公司5月份工作计划及总结下一篇:团支部工作手册检查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