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共8篇)

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 篇1

文化生活

(一)12、(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区域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的培育。《规划》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国特色创新文化,增强创新自信,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深圳的企业创新氛围浓厚,就和它的创新文化密切相关。正是依靠开放包容、勇于变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推动无数企业不断创造奇迹,使得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如今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培育创新文化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10分)

【答案】(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秽中转化为物质力最。培育创新文化,可以为区域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分)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良好的创新文化有利于企业创造奇迹、创新人才涌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分)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有利于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分)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失、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有利于培育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区域创新发展。(3分)

14、(【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两胜三负,仅以小组第四身份晋级八强。1/4决赛,中国队3-2逆转巴西,半决赛3-1力克荷兰,决赛3-1逆转塞尔雏亚,时隔12年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再登荣誉巅峰。在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实力强过自己的巴西女排时,女排主教练郎平这样对队员们说:“放开打,咬他一口是一口,不能让她轻易赢得比赛。虽然我水平可能比你低,但不能让你随便欺负,上去就得打起百倍的精神。”像老虎一样,咬牙死磕,一分一分往上顶,一步一步朝前椰,绝下后退一步,就是凭着这股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女排“啃掉”了这个强大的对手。

1/4决赛,中国队3-2逆转巴西之后,新华社记者撰写评论《又见女排魂》,高度赞扬女排精神。郎平则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胜利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科学训练。”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新时期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和弘扬女排精神?(10分)(3)结合社会生活知识,就如何弘扬女排精神提出两条建议。(4分)

【答案】⑵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学习女排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3分)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学习女排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4分)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女排精神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分)

⑶①学习女排精神,做好本职工作;②顽强拼搏,永不言败;③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等。(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

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

(一)可得分。)

15、(【全国百强校】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落后、地广人稀、战争需要以及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人们相信人多力量大。建国后,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22‰以上,如此发展下去,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

1971年7月,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2年9月,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但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速、用工荒、男女比例失调加剧,家庭养老结构失衡等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单独二孩”政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面对这一政策,有的家庭犹如久旱逢甘霖,欢欣鼓舞;但有的家庭却因为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少生优生观念的形成、家庭成员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观念的差异等原因犹豫不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犹豫不决的原因。(10分)

【答案】

(1)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二孩抚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心存犹豫。(4分)

②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优生优育”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使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3分)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一部分人对二孩政策的看法和选择。(3分)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基本特征不会改变,但内涵却因时而变。家庭成员中存在着“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和“优生优育”两种观念的冲突,也导致有的家庭面对二孩政策产生犹豫。(3分)评分说明:后3点每点3分,答到其中任何2点即可给6分,该小问满分不超过10分。

28.(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周测)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当前城镇化中,许多乡村“沦陷”,不仅仅表现在农村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恶化,更是一种温情的生活样式,行为准则和生存价值的消失,传统乡贤群众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境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凝聚力必然消失。新时期人们将有德行、有才华,为故乡、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称为“新乡贤”。他们既有对乡村情况的熟悉,又有新知识、新眼界,因而能成为传统与现代连接的桥梁,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到家乡。建设新农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新乡贤”的作用。

构建新乡贤文化应正视传统乡贤文化中等级森严、尊卑有别等糟粕,倡导民主法治理念等现代文明因子。培育新乡贤文化要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优秀农民工、企业家等在新乡贤文化中的引领作用。

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

(一)一方面要发挥一直扎根本土乡贤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引进人才,甚至可以实行乡贤挂职“村官”和“乡镇长助理”等制度。

(1)结合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新时期条件下呼唤“新乡贤”的依据。(2)请为某村招纳新乡贤写两条宣传语。

【答案】(1)①政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在社会转型期,传统乡贤的消失给乡村秩序、生活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②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是民族维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新乡贤的出现对重拾乡村凝聚力,传承传统美德,重构乡村传统文化有着重大意义;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乡贤是村民文化教育的引领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对村民产生积极的影响;④新乡贤的出现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

(3)扎根家乡,奉献青春。汗水浇灌沃土,智慧催生希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0、(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6年10月7日,中德青年艺术家驻留交流项目在柏林举行“艺术开放周末”活动,邀请各界人士走入工作室,参观16位艺术家在两个月中的创作成果,包括绘画、雕塑、视频等。主题为“结伴创造艺术”的艺术家驻留项目为时一年半,从中德两国各选八位年轻艺术家,分别在德国和中国驻留两个月结伴创作。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文艺工作会上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收到欢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德青年艺术家驻留交流活动的意义。(8分)

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 篇2

1. 文化的作用

文化的社会作用是一个高频考点, 各地高考命题年年都有考查。试题既有客观题, 也有主观题, 试题考查往往结合具体的文化现象或者是各地文化建设的具体事例。作为命题者一般命题的角度大致有如下几点: (1)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 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2)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 说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 (3) 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 谈谈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必要性。 (4)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说明构建汽车文明 (海洋文明、企业文化) 的必要性。 (5)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 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的原因。

在对比课本知识点后, 我觉得常考知识点有如: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弘扬民族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越发达, 对一个国家的文化也有重要的影响, 反过来文化越发达的国家, 它本国的政治制度, 方针政策越完善, 那么它就越能有利于该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正所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就是这个道理。 (3)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从2015年9月3日我国的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体现了这一原理。

2.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 历年高考命题都有考查。试题考查往往结合许多文化设施的建设, 或者是联系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学习。

常见设问角度: (1)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内容, 分析应当怎样认识网络文化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2)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 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3) 请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 说明“先进人物活动”常态化对人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

而本节常考知识点主要有如下几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题技巧: (1)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一定的文化氛围, 来自于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 从影响的过程来看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 从影响的效果来看, 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 (4)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文化交流

加强文化交流是一个高频考点, 近年来高考命题有加大考查的趋势。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中外文化交流也日趋活跃, 试题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活动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措施。出题背景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趋势来看, 我国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与其他国家互办“文化年活动”, 互派学者等都是加强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对于本节知识, 作为高考题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以命题出题不会出得过于简单, 但是又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历史史实和当今的时政热点情况问题, 例如2015年全国高考二卷就考到国家的“一带一路”如何加强国家间的交流。针对这种情况, 我归纳了以下常见设问角度:

(1)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说明为什么会出现“学习汉语热”的现象?

(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3)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就如何提高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提二至三条建议。

(4) 怎样理解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针对以上问题常考的知识点有: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创新。

而同学们在问答题时在你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

(1)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的多样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 一方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要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 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平共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与生活》这门课,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上起来比较轻松,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容易学的, 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生不好把握考试的重点与难点在哪里, 再加上目前每年在高考中《文化与生活》在试卷中又只考一道选择题, 分值也只有4分, 问答题又只有一个10分左右, 所以该门课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 而在平时的复习迎考中也只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复习《经济生活》、《哲学与生活》, 《政治生活》当中去了, 所以《文化与生活》的相关题目学生在做题时也不是很有把握做得对,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明确命题人的意图, 如果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 把握了命题者的意图, 又掌握了具体的知识和答题技巧, 相信在高考的过程中会考出令人满意的成绩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文化与生活》.

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 篇3

“政治生活”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以“公民”为主体展开;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主体是“政府”;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介绍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围绕“人大”“政党”和“民族”等主体展开内容;第四单元是“当代国际社会”,主体是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尤其是主权国家。

现将“政治生活”所涉及主体及相关知识罗列如下:

一、主体是“公民”涉及的知识点(体现了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1.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一个本质】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行使公民政治权利(3个)和履行义务(4个)——【两个方面】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3个)——【三条原则】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四种途径】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依法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6.公民求助或投诉的方式(热线电话,信访,电子政务,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诉讼——法律途径)

二、主体是“政府”涉及的知识点

常考考点的答题模式:政府做一件事体现了什么?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1.政府做一件事体现了什么?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决定的;②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决定的;③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④是政府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要求;⑤有利于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⑥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⑦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需要;⑧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积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③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⑤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决策;⑥树立政府权威,建设有公信力政府。

三、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涉及的知识点

1.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②地位;③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④职权:立法、决定、任免、监督;⑤体系;⑥常设机关(闭会期间行使部分职权)。

2.人大代表

①性质(法律地位);②产生方式;③任期;④义务;⑤权利(注意与人大的职权区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性质: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②地位:根本政治制度;③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④为什么坚持:必然性、优越性。

四、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涉及的知识点

主观试题涉及有关政党的知识分析问题(体现了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一般涉及的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

①地位;②性质和宗旨;③党的作用;④执政方式;⑤指导思想;⑥执政理念。

2.多党合作制度

①地位;②内容;③优越性。

3.人民政协

①组成;②性质;③主题;④职能。

五、主体是“民族”涉及的知识点

关于民族方面的主观试题经常性设问为:

1.为什么要民族团结及怎么维护民族团结?

为什么:①国情(多民族);②新型民族关系;③原则之一(团结)及原则之间关系;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⑤公民的义务。

怎么做:①原则;②法律;③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宗教信仰自由);④义务;⑤行动。

2.某某自治区为什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如何促进某某自治区繁荣发展?

①新型民族关系;②原则;③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宗教信仰自由);④共同繁荣的措施。

六、对外问题(体现了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主体是“主权国家或国际组织”:

①主权国家;②国际组织;③联合国;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⑤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⑥主题、主要障碍、有效途径;⑦多极化、国际竞争的实质:综合国力的竞争;⑧我国的外交政策;⑨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附中)

文化生活主观题分类 篇4

一、原因依据类

1、青岛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东盟多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仅在2009年,中国—东盟青年营、泰国风情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国际摄影大赛、中国—东盟电视论坛等系列活动成功在南宁举办。目前,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建立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参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人数达15万人。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加强与东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依据。(8分)

2、作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山东省在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各项措施时,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规划了“三区、三园、三带”(三区:以青岛为龙头,打造东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打造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支点,打造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园即鲁文化产业园区、齐文化产业园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园区。三带:黄河文化产业带、运河文化产业带、滨海文化产业带)的文化发展产业布局。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何重视文化资源的发展。

3、(南京一模)剪纸作品《回娘家》,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7年2月18日在兰州市与市民共度新春佳节时亲手剪制的,并被有关部门作为一份特殊作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展出。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然而,今天剪纸老艺人就像是“活文物”,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为尽快使剪纸艺术走出困境,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剪纸艺人在保留剪纸艺术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创新,使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人民群众。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展出这份特殊作品的社会价值。(6分)

21、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灾情发生后,人民子弟兵来了,用没日没夜的救援撑起生命的希望;志愿者来了,用充满爱心的双手传递对生命的关爱;街头市民来了,捐钱、捐物、献血……人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公民的涵义。当那位在废墟中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小女孩被救出来的时候,她的从容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更使人们坚定了重建家园的信念。越是巨大的挑战我们越要坚强!加油,中国,挺起不屈的脊梁!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挺起不屈的脊梁”的认识。

25.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结合材料,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12分)

26.(2010?扬州高二检测)低碳产业、低碳博物馆、低碳文化„„随着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某校高二(2)班同学对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模式产生浓厚兴趣。大家围绕“低碳’与我们的生活”召开主题班会,积极开展相关探究活动。

问题讨论:

在讨论会上,甲同学说:“‘低碳’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明智选择,每个人都应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这个世界。”乙同学说:“‘低碳’是个好东西,但现在不可能实现,既然太遥远,等以后条件成熟再做。”请你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道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18分)

27.材料一:【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世博时代,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交通两难”成为城市“癌症”、有报道“15城市因堵车每天损失近10亿”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10分)

材料二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2)结合材料二,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12分)

1.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各个领域的合作。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国在东盟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断加强与东盟文化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双方开展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8分)

2④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能够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答案:剪纸艺术属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展出剪纸艺术作品:①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分)②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分)③有利于倡导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3参考答案:①“挺起不屈的脊梁”是指要弘扬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④我们要坚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心骨”作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弘扬时代精神。

25、①物质决定意识,国家科学地分析了我们面对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果断作出决策,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②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4分)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国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坚持了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4分)

26、(1)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因为,①人不仅能能动地认识到世界,并且能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我们应积极倡导低碳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变这个世界;(4分)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应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分)(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等相关知识,只要言之在理,可酌情给分)(2)乙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因为,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应积极做好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低碳生活并不遥远,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努力去做,而不能消极等待;(4分)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应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断克服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4分)

27、(1)①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分)②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存在同一性和斗争性。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待事物,反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城市生活“痛与快”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一方面看到城市的让生活更美好,另一方面看到“城”长带来的种种困扰。(4分)③矛盾是普遍的,要求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承认并敢于面对城市的“痛”与“快”无时无处不存在,正确分析并创造条件去解决它,从而推动城市发展。(4分)

(2)①要树立节约意识、低碳生活意识等。依据: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从家庭和个人实际出发用电、用纸等。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文化与生活主观题答题解题思路 篇5

② 文化的特点(4点)③ 文化的形式

④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⑤ 文化与政治经济 ⑥ 文化与综合国力 ⑦ 文化与人

例题

1、[2014·浙江卷]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① [答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乡情友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

② 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 中华美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例题2.2012年9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兰州新区,这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家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所在地甘肃省,在西北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不但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针对这种优势,甘肃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建设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的三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甘肃省委、省政府应如何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12分)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把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紧密结合;(4分)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支柱产业。(4分)

③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人才。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必须积极培养、引进一大批文化创新人才,为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4分)

2.校园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学生,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姿态和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去。请从“文化与生活”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去?(12分)

答.①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中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利于更好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4分)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熏陶,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分)③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中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塑造自身的健全人格。(4分)一般答题模式:文化现象+内涵+特点+形式活动+社会作用 ① 文化的含义

② 文化的特点(4点)③ 文化的形式

④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⑤ 文化与政治经济 ⑥ 文化与综合国力

材料略。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一谈谈为什么我市各区县要出新招、出妙招来发展文化产业?并提出你自己的建议。(14分)

32、原因: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一定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我市各区县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南阳经济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南阳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各区县必须重视文化的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市各区县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南阳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我市文化产业差距明显,发展空间和潜力也很大。

建议:①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市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我市的科技水平。

一般答题模式: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析--(3)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析--

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是源头,发展是动力),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析--

八、微观考察为什么要文化创新 一般答题模式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析--

3、[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析--

九、微观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2010年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明清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10分)一般答题模式: ①立足社会实践。析---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的民族特色。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⑥在内容和形式,体制和机制,传播手段上都创新。

2、(2013安徽)28分)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展示创新风采

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⑶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12分)答案:

立足于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刻苦钻研新技术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博采众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技术突破。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推动时代的发展。

1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答案]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2014·江苏卷] 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图(a)和图(b),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

[答案] ①前者是一种文化创作,具有文化内涵,能保存和传播书法、诗词等中华传统文化。前者与景观融为一体,能给人以美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②后者破坏了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违反社会公德,不利于健康文明风尚的形成。

18.[2014·北京卷] 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材料 北京地铁宛若一条条彩带串连起北京不同区域的“文化珍珠”:颐和园、天坛、鸟巢、什刹海、南锣鼓巷、王府井、中关村科技园,等等。一座座地铁站造型别致,站内设计装饰与地面文化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仿佛在讲述着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地铁还举办了“祖国你好”大型公益广告活动、“民俗风、中国年”迎新 春活动、儿童文学专列、诗歌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答案]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北京地铁挖掘和展示了北京丰富多彩的文化。北京地铁成为继承和传播北京文化的载体。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地铁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推动北京文化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地铁串联“文化珍珠”,体现了地铁对文化交流的作用;地铁讲述着昨天、今天和明天,体现了地铁在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作用;北京地铁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文化创新的实践基础。1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纂《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了3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答案] 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回答本题,首先分析材料中冯洪钱采取的措施,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满足社会的需要”“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等,从立足实践、继承传统、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等角度分析。

20.[2014·重庆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合材料,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答案] ①有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③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解答此题要明确设问依据:中俄文化交流。明确设问指向:分析对发展我国文化的意义。所以此题应立足文化交流,分析文化发展。立足文化交流角度,可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繁荣本民族文化角度来分析。立足文化发展可以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文化创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战略来分析。

21.[2014·广东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答案] ①坚持文化平等原则,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上的差异和个性;②积极开辟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创新和融合;③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弘扬中华文化;④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

[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自信等知识。本题设问指向明确,根据材料主要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则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等几个方面回答,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12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 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

进去”的认识。(11分)

答案

(2)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3分)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它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2分)

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3分)

④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它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3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式解析

(三)十、宏观考查《文化生活》一二单元知识

(2013北京)材料略。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

答: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三、【重要观点】

1、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具有时代精神。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7、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8、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感悟高考】

1、(2011浙江试题)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10分)

(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

(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2、(2011广东模拟)西关是老广州的缩影,西关骑楼建筑在广州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也领略融会了广州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和以“利”为重的市井文化特征。骑楼建筑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奠定了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其中突出的是“商”和“住”。西关的骑楼建筑与西关的商贸、饮食、人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骑楼文化具有浓墨重彩的商贸文化个性,与西关饮食文化相得益彰,演绎着别具风情的人居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2分)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骑楼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它的保护和发展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6分)

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骑楼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6分)

(评分说明:学生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12分。)

3、(11北京二模,38)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民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所在。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时代的关系,政协委员们展开了讨论。

甲委员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也是我们文化认同的纽带。推动文化发展,需要我们有文化的认同感。”

乙委员说:“文化是时代的产物,真正好的文艺作品,需要有时代特征。”(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对这一问题的看法。(8分)(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分)推动文化发展,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2分)

(2)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推动文化发展。(2分)

(3)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2分)(如果评析甲或乙委员的观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12江西模拟)材料二: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山东省教育厅这一举措的合理性。(12分)①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措施的要求,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去除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4分)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的继承,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有利于通过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4分)

三、【重要观点归类】 关于教育(1)教育属于文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育作为文化的作用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性、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常见主观题探究】

题型一:微观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例题:(13广州模拟)材料一:广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2年作为券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牲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广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12分)①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3分)

② 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

③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分)④抓住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3分)题型二:微观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例题:(13安徽模拟)话题四: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近年来,安徽扎实推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瓴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4)请你为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几点建议。(6分)

建议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样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建议二: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样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建议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样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建议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样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6分)题型三:微观考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例题:(13广州模拟)材料三:广东某沿海城市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大财政对图书馆、电影院、社区健身活动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利用沿海传统文化积极开发具有城市特色的公益性休闲娱乐产业和系列文化产品,开展送戏下乡等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组织“美丽家乡”志愿者文明劝导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该市是怎样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12分)①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该市加大财政对图书馆等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物质保障。(3分)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该市利用沿海传统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3分)

③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该市大力发展公益性休闲娱乐产业和系列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

④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建设和谐文化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3分)

【常见答题角度】

(1)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3)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4)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政府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5)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6)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主观题解读

(本课内容微观考查可能性不大,更多情况是与其他课内容结合考查)例题1: 2008年7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考察与企业家座谈时说:“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一句“道德的血液”,不仅是政府要求企业家对社会承担责任,更是对全体公民的殷殷期许。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如何才能使全体公民都能流淌“道德的血液”?(1)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2)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3)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必须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例题2:(09浙江卷41)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 【答案】(1)“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2)“村官”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

(3)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4)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例题3:(13石家庄模拟)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剧烈变革时期,在日趋多样多元的社会背景下,中央电视台创办了《感动中国》这一人物类年终盘点节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 节目创办以来的l l年间,100多位被评选出的“感动”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婆,怦然心动。他们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他们传递的社会“正能量",已经催生了更多共识,凝聚了更多正气,引发了人性光辉的相互温暖与内心情感的共鸣共振。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感动中国》节目产生的社会影响。(12分)(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节目传递的社会“正能量”,可以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物质力量;(2)文化影响人。《感动中国》节目以独特的形式传播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节目对全社会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有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节目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每点3分,共12分)例题4:(13浙江40.)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取得成功的道理。(10分)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W村开展“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一碑两谱五星”活动的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为村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③“一碑两谱五星”活动具有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特点,自荐自评、互荐互评方式促进了村民自省自律,提高了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10(2011高考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

(1)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杨;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11(2011高考江苏卷35)2011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出。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6分)答案:(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12(2011高考天津卷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表3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的政策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①

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②

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③

【答案】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解析】本题是文化生活的表格题,根据材料分析,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①主要是文化对人的作用;②很明显是文化遗产的作用;③文化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13(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10分)【答案】(1)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察《文化生活》的主观题。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没有了文化生活的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活材料题。这也吻合文化生活的学科性质。第一问,让我们分析妈祖文化的作用,其实就是文化的作用,我们要结合材料;

14(2011高考浙江卷40)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面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有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10分)

15(2011高考上海文综政治卷39)材料一:海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止目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5个项目,省政府公布的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0个项目。

全国政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凋研考察团团长孙家正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一定要对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主观题(共) 篇6

1、材料一: 2012年4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查封了被曝光的9家药品生产企业胶囊剂生产场所,责令上述企业立即召回并销毁不合格批次药品,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使用铬含量超标胶囊生产药品的企业依法严厉查处。材料三:近年来毒胶囊、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屡屡被曝光。我们应该感谢媒体,为我们揭开真相,通过曝光引发社会关注。不过,有些记者在曝光过程中为了吸引眼球进行不实报道,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角度,分析食品业药业和明星们应怎样用“良心”不断战胜“黑心”,经受住“良心的拷问”?

①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增强诚信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③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④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情、党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8分)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分)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分)③积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不断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分)④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

3、材料一:《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自2002年开始,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或推动时代进步,或爱岗敬业,或以个人的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材料二:《感动中国》中不少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次次被感动。让我们在传播他们感人事迹的同时,也从自我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汇聚成无穷的道德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角度,结合材料一、二,评价央视的这一做法。(8分)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央视《感动中国》品牌栏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感动着每一个观众,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②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从央视这一做法获得的社会认可看,已经起到了为社会成员提供行为得失评判准则的作用。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来自不同行业、职业,但他们的事迹无不展现着传统的美德、时代的精神,引领着同时代的人们。

4、所谓微博就是微型博客,是新兴的开放的互联网服务。2011年微博在中国快速发展,它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微博具有媒体性,大众化,真实、自由、类群等特点;微博问政、双向互动,通过微博这一渠道,政府能更广泛、更直接地听到广大网民的“同期声”、真心话;微博是把“双刃剑”,既可畅快进行网络监督,也可传播失实、低俗的信息。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文化建设应如何正确发挥微博的作用。(12分)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使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具有媒体性,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并利用微博这一载体

②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要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微博具有大众化,真实、自由等特点,要利用微博,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虎

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微博是把“双刃剑”,因此,文化建设要加强对微博的管理、正确引导.(3分)④公民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微博正确参与文化交流,不传播失实、低俗信量。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分)

5、当一些人目睹“小悦悦”却无动于衷、熟视无睹时,当一些人面对倒下的老人纠结于“扶还是不扶”而踌躇不前时。当一些人面对金钱名利而心慌意乱、甚至不顾一切时……今天,我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再一次回味雷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因为“雷锋精神”依然值得纪念和学习。更是因为我们和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切地吁求着“雷锋精神”。201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9分)答案: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提供了宝贵的道德资源,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人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分)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风尚,匡正道德失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3分)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分)

6、材料: “没有文化的城市,将最终落后。”经历30年高速发展的广东,正经历着思维模式的转变,下一步要“富而崇文”。在文化建设中,要牢固树立“文化民生”意识,倡导广大文化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真正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持。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文化工作者应如何践行“文化民生”意识。(9分)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生产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3分)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文化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向(3分)③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坚定地走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文化创新。(3分)④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坚持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提供形式多样的丰富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7、2012年是雷锋牺牲50周年。长沙是雷锋的故乡。长沙见证了雷锋平凡的人 生,也培育了雷锋伟大的精神。半个世界以来,我们深入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 活动,让雷锋精神深深铭刻在家乡人民的心中。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实活 雷锋,就生活在你我中间。其实,雷锋从未走远。我们要把长沙打造为弘扬雷 锋精神的道德名片,使雷锋故乡成为道德高地。

2012年3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要求广泛进行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光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是时代和人民的热切呼唤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把长沙打造为弘扬雷锋精神的道德名片,使雷锋故乡成为道德高地?(6分)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造性地融入时代精神。注重挖掘雷锋精神的道德内涵,把握时代特点,不断传颂雷锋的故事、传唱雷锋的赞歌、传承雷锋的精神

②注重拓展道德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创新道德实践载体、拓展道德实践途径,坚持在点滴中积累、坚持在参与中养成、坚持在实践中升华。

③注重培育道德典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增强学雷锋活动的感染力。在学雷锋活动中注重挖掘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学雷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来自群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模范人物,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的道德荣誉感。

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ll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决定》中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出新部署,并提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强调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 的重要任务,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就我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几点建议。(8分)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好文化的前进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健康发展;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2分)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分)③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2分)④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实践,要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分)

9、中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表示,2013年春节继续实行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交通部将加强出行信息服务工作,以保障顺利通行。针对今冬可能出现的极端雨雪天气,以及违规驾驶造成的人为拥堵,交通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做好预警预判。

为了更好地实行免费通行政策,使得道路更加畅通,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提出建议。(6分)

①国家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性、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②公民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文明出行

10、材料二 自从7月13日开播以来,《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就一路飘红,8月3日,仅仅播出第三期节目后的电视收视率已经飙升到3.1%,而同期爱奇艺的网络播放量突破7000万次。截止8月23日第8期节目,《中国好声音》在优酷和土豆网便收获了合计1.7亿次的播放点击。在9月21日最近的一期《中国好声音》中,更是创下峰值5.036%的电视收视率,优酷、爱奇艺、腾讯等几大视频媒体在播出两天即纷纷创下过千万的播放量。而《中国好声音》在爱奇艺平台的累积播放量超过4亿,位居视频网站之首。

有网友认为,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就是要大力发展 《中国好声音》这种流行的大众文化。请评析这种观点。(6分)

答案:①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中国好声音》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形式之一,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2分)

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十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仅发展 《中国好声音》这种流行的大众文化,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2分)

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和通俗的,严肃和娱乐的,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2分)

11、材料:看电视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文化消费活动,但近些年来一些电视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谋取最大商业利益使过多过滥、形式雷同的婚恋交友等节目充斥荧屏。对此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指出上星综合频道(卫视)应以新闻为宣传为主,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例,开办一个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收视需求。与此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国家广电总局是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①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我国存在落后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加强对文化市场进行管理和正确引导,调控电视节目播,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因此必须扩大新闻等类型节目播出比例,开办思想道德建设栏目,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旋律。

③人们对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发展面向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收视需求、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12、同学乙说:从上世纪6 0年代到现在,雷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哪都能找到雷锋的痕迹,雷锋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巨大。不管学习雷锋的载体与形式如何变化,雷锋精神始终是影响中国最重要的精神坐标。半个世纪以来,在雷锋粮神的鼓舞下几代中国人奋发图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焕发出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12分)

①精神力量:雷锋精神始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雷锋精神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3分)

②主流价值:传承雷锋精神,奏响主旋律,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3分)

③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雷锋作为道德典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社会。(3分)

④民族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之一。传承雷锋精神,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3分)

13、材料:在新广东精神产生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新老广东人、专家学者等通过网络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络已成为公民政治参与和民意表达的新平台和新渠道。然而,并不是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突发性事件,某些网络民意表达,显得盲从和极端化,甚至扩散“不信任政治”的言论,以至于误导社会大众。

联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广东精神的理解。(8分)(8分)答案:① 广东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东的具体化。② 广东精神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发扬。③广东精神体现了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④广东精神体现了广东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博采众长,敢为人先,不断促进广东发展。

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篇7

一、高中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1. 必须过好基础关。

要熟练掌握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 对课本中的知识做到细、熟、通。基础知识始终是做题的依据, 政治主观题的特点是材料的时代性强, 选材多是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 但是答案始终来源于教材, 因此熟练地掌握教材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教材呢?这里有两个要求, 第一, 具体知识的记忆全面准确, 不能丢三落四, 缺字少字。第二, 教材体系要清楚, 每一部分包括哪些知识要了然于胸。例如:哲学中, 辩证法包括哪些部分, 认识论包括哪些部分, 角度要全面。

2. 答题中应注意的环节。

认真读材料, 要舍得在读材料审题时用时间。很多学生认为审题时间长会浪费时间, 还不如多写上两条答案。实际上恰恰相反。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题更是这样, 在做题时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经常出现, 很多同学答案写得非常多, 结果多是无效的。因此, 审题环节可以说是关键环节, 那么审题是审哪些内容, 如何审呢?一般来说,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知识限定, 即试题设问所规定的课本知识范围。就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课本知识而言, 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部分, 而每一部分又有具体的划分。例如, 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回答问题, 或者体现了政府的哪些知识, 等等。在规定的范围内回答问题, 设计答案。关键是基础知识要熟练。第二, 审清题型。政治主观题归纳为五种题型, 而每一种题型都有其基本的答题模式, 常见的有反映现象类、体现类、原因 (意义) 类、措施类、认识 (辨析) 类等,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要求, 即使材料相同, 答案也会差别很大。第三, 审清材料。政治主观题总是以情景材料为载体的, 而且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情景材料在文字数量上逐年增大。因此, 能否审清材料, 提取出材料有效信息, 就成为能否梳理出答题要点, 解答好主观题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这一环节, 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 归纳中心, 明主题。尽量用最简短的语句归纳出材料的中心, 明确材料围绕的主题。 (2) 划分层次, 找联系。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 归纳出层意, 并弄清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3) 抓住关键, 理要点。挖掘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联系设问中所限定的课本知识进行推理, 梳理出答题要点。

3. 组织答案。

组织出的答案, 是学生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 也是判定学生试卷得分多少的唯一依据。因此,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做到规范作答。 (1) 按试题题型的基本模式组织答案, 做到观点与分析有机结合;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避免只有理论, 不结合材料, 更不能只有材料而没有理论。 (2) 观点要表达准确, 分析要全面到位, 做到逻辑合理、思维严密、层次清晰;角度要分析得全面准确, 既不能要点太少, 又不能漫天撒网。 (3) 答案应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4) 书写要工整、文字要精练, 不能出现错别字。虽然不是语文题, 但是错别字会影响得分。 (5) 在书写过程中, 尽可能把明显体现出来的观点写在前面, 把可能体现的观点写在后面。还要根据分值进行考虑, 一般情况下, 分值大的问题相对来说, 答案内容较多。

二、例题分析

(2009山东文综)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 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 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均提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 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 并于2008年制订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依据材料回答, 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上面这种题型就是“体现类”主观题, 体现类设问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词语为题眼, 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有关经济、哲学、政治、文化道理, 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 一是材料是如何体现某些原理的, 二是材料体现了哪些原理。第一种设问模式的指向比较单一, 在设问中明确了所要体现的知识, 要分层展开、具体化;第二种设问模式指向相对开放, 应指出观点, 往往两个以上。体现类设问实现了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 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又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解答此类问题, 关键有三点。一是明确知识。明确设问中所体现的知识到底有哪些, 做到微观上准确到位, 宏观上整体把握。可先将相关知识在草稿纸上做出简要罗列, 也可打腹稿。

二是研究材料。要详细分析材料, 研究材料的每一层意思, 甚至每一句话。

三是比较分析。对先前所罗列的知识与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弄清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 或哪些知识在材料中得到了体现, 找到一一对应关系。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 再把有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和材料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 组织成答案。

例题答案: (1)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体现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

(2) 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大行使了决定权。

(3) 省政府制订出台发展规划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4) 政府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 体现了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突破哲学主观题 篇8

一、体现类、说明类主观题

例1 2011年7月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批准《“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该方案针对当前西藏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妥善处理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安排226个建设项目。会议要求,按照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推进西藏各项建设。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科学的思想方法?

解析 首先要审题,本题要求同学们从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法角度进行思考。其次,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该方案针对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妥善处理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地推进,区分轻重缓急等。第三步,对比题干信息与设问。结合辩证法中方法论的知识指向和主干信息,我们可以从抓主要矛盾、坚持联系的观点、注重量的积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角度来分析。

答案 ①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制定方案。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该方案坚持妥善处理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会议要求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推进西藏各项建设。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西藏当前最突出、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来安排建设项目,强调特色产业的发展。

点拨 解答此类题型,关键在于“两边对照”,即把所给材料和限定知识相对照,找出二者的汇合点。在具体表述时,一般先阐述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二、依据类主观题

例2 2011年9月21日,韩启德在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科协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最希望下一代从事的职业中,“科学家”的排名不高,而“公务员”和“MBA”却名列前茅。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声誉是一个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生命的最绚烂丰富的部分,当属其精神世界。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重视公众科学精神”的哲学依据。

解析 首先“两审问”:一审设问,知识范围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是为什么要重视公众科学精神培育;二审材料,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公众科学素养在社会发展和自身生活中的意义。其次,“一发散”:结合“重视公众科学精神”这一核心,我们可以考虑科学精神培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科学精神对公众自身的影响等知识。最后,“一结合”:结合材料、审问与发散思维,从科学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角度,可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从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角度,可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 ①科学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公众是否具有科学精神,关系到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关系到社会的变革。

三、措施类主观题

例3 2011年入夏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涨”声一片,沉寂了几年的“飞天猪”再次“现身江湖”。据统计,国内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屡次创下2008年8月以来的新高,同比涨幅达到了5成左右。温家宝总理在调研中强调,稳定猪肉市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恢复和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信号,同时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中规律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政府应如何稳定猪肉市场?

解析 第一步,细读设问,明确本题的主体限定为政府,答题范围限定为哲学中规律的相关知识。第二步,做到“三联系”,首先联系教材,规律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规律的含义,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们造福;其次联系材料,注意抓住出台政策、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波动等关键信息。第三步,将教材理论与材料信息结合起来。

答案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政府对猪肉市场的调控,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政府应积极行动起来,认识和把握猪肉生产和流通的内在规律,研究治本之策,实现生猪市场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1.2012年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我国GDP同比增长9.2%,CPI同比上涨5.4%。但近日央行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却显示,68.7%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不少居民反映“收入跟不上物价上涨水平”。 2010年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国务院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措施,做好价格监管,保持物价稳定,很快物价开始高位回落,趋于稳定。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就稳定物价所采取的措施的依据。

1.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针对物价通胀预期,国务院及时出台针对性的措施,稳定物价,保障居民生活。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重视正确的意识和科学的理论。国务院及各地出台的政策属于正确的意识,既稳定了物价又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国务院出台及各地出台的政策符合经济运行规律,促进经济平稳运行。④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今年的情况看,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合作。⑤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央行决定继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出台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措施。⑥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办事情必须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因此国务院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⑦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国务院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物价,保障民生,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上一篇:温州市2013年中考模拟英语试卷下一篇: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实施方案